初一政治下《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教案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教案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
教案: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教学目标:
1. 了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实施方式;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
1. 社会保护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2. 司法保护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3.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联系和区别;
4.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5分钟)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认识和理解,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步骤二:概念解读(10分钟)
向学生解读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概念和主要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和作用。

步骤三:案例分析(15分钟)
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案例中是否存在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问题,并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步骤四:讨论与总结(15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讨论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联系和区别,同时总结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步骤五:拓展延伸(1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例如贫困、环境污染等,讨论如何通过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来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步骤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讨论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对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并提出个人的看法。

教学资源:
1. 实际案例;
2. 教学课件;
3. 笔记本。

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的表现;
2. 评价学生在作业中对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初一政治下《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教学设计

初一政治下《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教学设计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教学设计思政0831班7号冯婉明★【教材分析】一、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粤教版七年级下册7.2《处处保护》的第二课时,讲述了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成长、发展的影响,以及国家机关等对未成人所实施的保护措施。

是关于未成人健康成长的切身内容,增强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理解,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及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引导学生珍惜和运用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学生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是一节法律实用课。

二、教材特点:1、现在的教育提倡素质教育,教材的编排也更人性化,教材在编排上更注重从生活入手,从学生日常经历的事情着手,通过学生的探究学习明白课本所说的知识。

2、知识不大,但是需要分析的例子很多。

3、知识跨度不大,与前面的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联系紧密。

三、教学目标:1 、了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含义,作用和基本内容.体会未成年人在社会与司法中享有的基本权利。

2 、学会正确判断违反未成年保护法中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一些现象和行为,探讨依法维护自3、认识到未成年保护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系统工程,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使自己健康成长。

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要求是本框的教学重点。

2.难点:违反了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的行为,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自己权益。

★【学生分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不像第一次学习这种类型的课那么难懂,但也需要教师详尽讲授、引导。

★【教学方法】一、教法:1.演示法:收集有关图片,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小组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设计“启思园”“听故事想办法”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单元 第十课 谁为我们护航—社会保护与司法保护(第3课时)教案 教科版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单元 第十课 谁为我们护航—社会保护与司法保护(第3课时)教案 教科版
谁为我们护航—社会保护与司法保护
课题名称
社会保护与司法保护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体验社会各方面对成年人的关爱,懂得自律,同时珍惜自己的合法权益。
引导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及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引导学生理解社会、、要求。
提高未成年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2.分组做“看看谁的力量大”游戏,体会 1+1 不一定大于或者等于 2 。
思考讨论
分析 1+1不等于 2 的种种原因
通过讲述故事,如羚羊与狼的故事;学生游戏表演等方式,如 2 人 3 足游戏等进一步体会其原因。同时教师和学生列举有关恶性竞争的例子等,懂得合理竞争的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从故事中体会竞争的必要性,合作的必要性,竞争中如何合作,合作中如何竞争。
板书设计
拓展总结校园是_______ , 因为______ 。
校园是_______ , 因为______ 。
校园是_______ , 因为______ 。
总结及反思
学生表现比较好

我说“团结就是力量”
学生讲相关的故事
课前要求学生准备,课上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让学生把准备好的故事、成语、格言表达出来。
帮助学生进一步交流体会“团结就是力量”。
用事实说话
教师准备一些真实的例子或者设计一些可以由学生参与的活动 。
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
过渡
1.介绍心理学家的发现: 1+1 不一定大于等于 2 。
教学方法
教授法 小组讨论
教 学 准备
1、教师准备
ppt
1、学生准备
学检 课前预习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

2. 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教学内容1. 社会保护的基本概念:社会保护是指在社会生活环境中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包括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社会资源等方面。

2. 社会保护的重要性:社会保护有助于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其健康成长。

3. 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司法保护是指通过法律手段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包括预防犯罪、打击犯罪、维护合法权益等方面。

4. 司法保护的重要性:司法保护是维护未成年人权益的一道防线,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5. 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包括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寻求法律帮助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依法维护权益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内容。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概念。

2. 讲解社会保护:阐述社会保护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实施途径。

3. 讲解司法保护:阐述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实施途径。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内容。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基本概念的理解。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分析典型案例时的表现,检验其对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认识。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实际应用的理解。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自己的权益。

六、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如法官、律师、未成年人等,模拟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场景,增强学生对法律程序的了解。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了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作用和意义。

3. 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注法律的情感和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社会保护的基本概念:社会保护是指社会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包括对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保护。

2. 社会保护的作用和意义:社会保护可以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3. 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司法保护是指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4. 司法保护的作用和意义:司法保护可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促进社会法治建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意义。

2. 教学难点: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体现。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体现。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社会保护:讲解社会保护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意义,让学生了解社会保护的重要性。

3. 讲解司法保护:讲解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司法保护的重要性。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体现。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 总结课程:总结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意义,强调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法律的情感和意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政治教案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政治教案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政治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培养学生自觉维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意识。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吗?(2)简要介绍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概念。

2.社会保护(1)讲解社会保护的定义:社会保护是指国家、社会、家庭、学校等对未成年人实施的各种保护措施。

(2)案例分析:结合教材中的案例,分析社会保护的必要性。

(3)讨论:如何加强社会保护?①国家层面: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

②社会层面:提高公众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识,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③家庭层面:家长履行监护责任,关注孩子成长。

④学校层面: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3.司法保护(1)讲解司法保护的定义:司法保护是指通过司法途径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

(2)案例分析:结合教材中的案例,分析司法保护的必要性。

(3)讨论:如何加强司法保护?①完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制度,确保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②提高司法人员素质,确保司法公正。

③加强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提高未成年人维权意识。

4.社会保护与司法保护的关联(1)讲解社会保护与司法保护的关系:社会保护是基础,司法保护是保障。

(2)案例分析:结合教材中的案例,分析社会保护与司法保护的关联。

5.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2)成果分享: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2)反思: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更好地运用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课后作业1.结合教材内容,思考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并举例说明。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知道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目的和意义。

3. 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尊重法律的情感和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社会保护的基本概念:社会保护是指社会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包括生活保障、教育保障、医疗保障等。

2. 社会保护的目的和意义:社会保护的目的是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社会保护的意义在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

3. 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司法保护是指法律对个人和组织的权益进行保护,包括刑事司法保护、民事司法保护等。

4. 司法保护的目的和意义:司法保护的目的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

司法保护的意义在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

2. 教学难点: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具体实施方法和途径。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内容。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社会保护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

3. 讲解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

4. 分析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内容。

5. 分组讨论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课后作业:1. 请简述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

2. 请说明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目的和意义。

3. 请举例说明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具体实施方法和途径。

六、教学评价1. 课后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认识。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

一、教案名称: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保护的含义和内容,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让学生了解司法保护的含义和内容,增强法治观念。

3.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 社会保护的内容和意义。

2. 司法保护的内容和意义。

3. 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1.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区别与联系。

2. 学生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内容及其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内容:1. 社会保护:1.1 概念:社会保护是指在社会生活环境中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

1.2 内容:包括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网络安全等方面。

1.3 意义:提高未成年人的生活品质,促进其健康成长。

2. 司法保护:2.1 概念:司法保护是指通过法律手段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

2.2 内容:包括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未成年人权益维护等方面。

2.3 意义: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七、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

2. 讲解社会保护的内容和意义。

3. 讲解司法保护的内容和意义。

4. 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5. 小组讨论: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八、作业布置:1.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思考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在其中的作用。

2.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对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政策措施。

九、教学反思:1. 检查学生对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理解程度,针对问题进行讲解。

2. 分析案例时,关注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

十、课后评价:1. 学生对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理解程度。

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案:第10课 第二节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科版)

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案:第10课 第二节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科版)

课题学习目标1.了解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2.进一步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密切关系。

3.学会正确分析发生在自己生活周围的各种权益侵害问题。

不断提高法制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和内容,能够初步分析、归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难点:学会正确分析发生在自己生活周围的各种权益侵害问题。

教法选择案例分析法、讲解法、讨论法课型新授课课前准备典型案例、多媒体课件是否采用多媒体是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时数第2 课时备课总数第22 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主备人:吴海燕备课组长签字:学科主任审核签字:一、复习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二、展示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三、指导学生学习:(一)社会保护1.学生看材料“歌舞厅的少年”。

讨论交流:这个故事中的几个未成年人受到了社会环境中什么因素的侵害?教师总结:未成年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社会环境中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如果缺少社会保护,就不能保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2.学生阅读教材79页思考:什么是社会保护?3.看漫画说说社会中存在哪些危害未成年人的不良现象?你有何想法?学生交流引出社会保护的基本内容。

4.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详细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社会保护的内容。

学生思考:社会保护有何好处?学生小组交流归纳。

5.组织学生对教科书80--82页中的案例“谁在雇用童工”,“通信自由”“我们的作品有版权”进行分析、讨论。

使学生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

(二)司法保护出示习题展示学习目标未成年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是独立的,给予相应的社会保护尤为必要。

全社会都要重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认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强法律意识,同时国家也要加强执法力度,对于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人和现象给予坚决打击,情节严重的给予法律制裁。

指导学生对教科书中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

2. 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社会保护与司法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社会保护的基本概念及其意义。

2. 社会保护的主要内容。

3. 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及其意义。

4. 司法保护的主要内容。

5. 我国的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制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意义及主要内容。

2. 教学难点: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意义及主要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社会保护:阐述社会保护的基本概念、意义及主要内容。

3. 讲解司法保护:阐述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意义及主要内容。

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分析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看法。

6.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意义及主要内容的掌握程度。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小组讨论、作业论文等。

3. 评价标准:能准确理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了解其意义和主要内容,能够分析实际案例,提出自己的观点。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相关教材。

2. 案例材料:选取的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相关案例。

3. 课件:制作的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相关课件。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意义及主要内容。

2. 第二课时:讲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苏教版初中政治七年级下册20.2社会与司法的保障word教案(2)

苏教版初中政治七年级下册20.2社会与司法的保障word教案(2)

社会与司法的保障教学目标1、理解学校保护、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意义及相互关系。

2、知道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主要法律名称及相关条文。

3、通过参与活动培养提高观察判断分析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家庭保护与学校保护的内涵社会保护与司法保护的内涵教学过程改进意见(一)自学检测特殊的“家”让学生阅读教材P59的材料:问:(1)这里的“家”与我们的家有什么不同和共同之处?(2)国家和社会还为我们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哪些保护?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9的“信息点击”(3)什么是社会保护?国家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实施社会保护(国家对未成年人实施社会保护的重要性及作用是什么)?国家对青少年的社会保护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教师作适当的补充讲解并出示社会保护的主要内容(略)(二)师生交流让学生阅读有关社会保护的规定。

教师设计一系列的问题,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讨论,结合学生的观点,教育学生社会是复杂的,应该学会辨别是非善恶,以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1)未成年人为什么不宜涉足营业性舞厅?(2)淫秽、暴力、凶杀、恐怖书刊、音像制品对未成年人有什么危害?(3)为什么法律上规定不得使用童工?有的孩子因家里穷而辍学,自愿去打工赚钱,可是法律不允许。

这是不是太不尽人情?为什么?(4)还有哪些场所是不适宜未成年人进入的?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作适当的补充、归纳(三)巩固训练出示案例让学生分析:学校旁边有一个“望月网吧”,小江每天都要经过这个网吧,老板都在门口极力邀请,小江知道未成年人是不准进入网吧的,但他也看到在里面有不少未成年人在玩。

(1)未成年人进网吧是否有利?(2)网吧老板的做法可以吗?为什么?(3)如何帮助在网吧中的未成年人摆脱诱惑?(四)反馈提高社会应该从哪些方面保护未成年人?教师归纳讲解是指社会在社会环境中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

主要是指除家庭、学校以外的环境中,由社会承担保护责任的部分。

政治教案设计_政治教案《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政治教案设计_政治教案《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政治教案设计_政治教案《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第六课第三框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含义、内容。

增强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理解,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及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明确讲述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涵义、内容和作用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供几个典型的相关案例,由学生进行个案分析,加深对以上内容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珍惜和运用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学生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二、重点分析: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要求是本框的教学重点。

因为本框集中介绍的是社会、学校对未成年人保护的责任,使学生明确相关的法律内容,以达到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和依法约束自己行为的目的,因此将“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要求”确定为本框的教学重点。

知识结构与教法建议:本框着重阐述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涵义及其基本内容。

社会保护:在讲“社会保护的重要意义”时,教师可以针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列举法进行讲授。

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社会保护的基本要求”,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列举一些他们的所见所闻或亲身感受,并要求学生加以讨论、评价,老师再概括归纳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也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

司法保护:教材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司法保护的基本要求进行了阐述。

对前三方面的基本要求,教师利用教材或者自己收集的资料稍作讲解即可,因为它主要是对有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而言,其他的广大未成年学生只要一般了解就行了。

对于第四方面的基本要求,教师要结合具体案例来分析、讲解,因为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将教材内容具体化和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三、内容导入请同学们看下面的材料,分析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本报北京5月29日讯: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十六个世界无烟日,主题是“无烟草影视及时尚行动”,宣传口号是“健康―――永恒的时尚”。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主要内容,能够识别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培养学生热爱法律、尊重法律、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法治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社会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 社会保护的主要实施主体和方式3. 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内容4. 司法保护的主要实施主体和方式5.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内容、实施主体和方式,以及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教学难点: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这些保护措施。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实施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采用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采用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讲解社会保护:详细讲解社会保护的基本概念、内容、实施主体和方式,以及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3. 讲解司法保护:详细讲解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内容、实施主体和方式,以及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实施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6. 问答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重要性。

8.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知道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目的和意义。

3. 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尊重法律的情感和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社会保护的概念和内容2. 司法保护的概念和内容3.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1.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概念及其意义。

2.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在我国的实施情况。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重要性。

2.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概念、内容及其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实施情况。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第一课时:社会保护的概念和内容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社会保护现象,思考社会保护的意义。

2. 讲解社会保护的概念:指出社会保护是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保护,包括法律、政策、制度等多方面的保障。

3. 介绍社会保护的内容:生存保护、发展保护、权益保护等。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社会保护的实施情况。

第二课时:司法保护的概念和内容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

2. 讲解司法保护的概念:指出司法保护是依法对公民权益进行保障的一种手段。

3. 介绍司法保护的内容:刑事司法保护、民事司法保护、行政司法保护等。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司法保护的实施情况。

第三课时: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重要性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重要性。

2. 讲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意义:指出它们对于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性。

3. 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阐述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在他们心中的地位。

第四课时: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在我国的实施情况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现状。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

一、教案名称: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内容,理解社会保护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

2. 让学生了解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内容,理解司法保护对青少年成长的必要性。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案例了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内容。

2.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参与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3.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模拟参与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过程。

五、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讲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概念和意义。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具体内容。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参与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重要性。

2. 小组分享:让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参与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方法和经验。

3.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模拟参与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过程。

4.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重要性。

六、教案名称: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七、课时安排:3课时八、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内容,理解社会保护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

2. 让学生了解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内容,理解司法保护对青少年成长的必要性。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九、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案例了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内容。

2.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参与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3.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模拟参与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过程。

十、教学内容:第六课时:1. 导入新课:讲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概念和意义。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具体内容。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

一、教案名称: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二、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保护的基本概念,认识社会保护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社会保护的关注和参与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使学生了解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明白司法保护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4. 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良好习惯,提高法律素养。

四、教学内容:1. 社会保护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社会保护的主要内容和方法3. 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和意义4. 学生如何在生活中获得司法保护5. 案例分析: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社会保护?为什么需要社会保护?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社会保护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社会保护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呈现案例,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中体现了哪些社会保护措施?四、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二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司法保护?为什么需要司法保护?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学生如何在生活中获得司法保护。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呈现案例,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中体现了哪些司法保护措施?四、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5分钟)2. 教师批改作业,给予评价和建议。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其对social protection 和judicial protection 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估其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巩固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相关章节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

一、教案名称: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

2. 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教学内容:1. 社会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3.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在维护学生权益中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概念。

2. 提问: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对于我们青少年有哪些重要意义?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课堂讲解1. 教师详细讲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内容及其作用。

2. 举例说明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在维护学生权益中的具体案例。

四、互动环节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教师补充并进行简要讲解。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2. 提问: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对于我们青少年的成长有哪些积极作用?二、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当事人是如何运用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维护自己的权益的。

2. 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三、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如何识别和防范侵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引导学生了解维权途径,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维权场景。

2. 各组汇报表演,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教师补充并进行简要讲解。

六、课后作业1. 学生编写一篇关于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心得体会。

2. 教师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教案名称: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概念。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一.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识记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涵义。

(二)能力目标:要求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并对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培养初步的正确判断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些现象和行为能力。

(三)思想觉悟目标:通过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些基本内容,知道未成年人应该受到哪些方面的保护,并需要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积极配合社会各方面的保护,使自己健康地成长起来。

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三.教学方法:讲述、讨论、图解。

四.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

五.教学时数:1课时。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一课我们学过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的内容。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另外两个方面的保护内容。

首先,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存在着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各种因素。

大致可分为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

(引导学生看课本90页)再进行具体分析---积极因素就如: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好人好事,他们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好榜样。

象人人学雷锋,才会有那么多助人为乐的人,也造就了象赖宁这样的优秀学生。

但是,消极因素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这种危害性,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事例来认识。

看课本89-90页的这段文字。

这几个学生所进入的是一个高消费的娱乐场所,在这些场所里,他们所能学到的是什么?(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结论:乱花钱)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析:而且,他们还没能力自己赚钱,所花的钱,都是他们的父母的。

再说,这些场所里的人比较复杂,而未成年人的识别能力比较低,就很容易交上坏“朋友”。

另外,这几个学生直到深夜才离去,会对学习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其影响是:上课时打瞌睡!没精神听课!)教师强调指出:所以说,社会上的不利因素危害着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因此,社会保护也就显得很有必要,而且是未成年人保护中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可让学生看课本回答)那什么叫“社会保护”呢?看课本90页黑体字。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课方案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含义、内容。

加强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理解,提升鉴别是非的能力及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明确叙述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涵义、内容和作用的基础上,教师能够供给几个典型的有关事例,由学生进行个案剖析,加深对以上内容的理解。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指引学生珍惜和运用自己的合法权益,加强学生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

教课建议要点、难点与疑点剖析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要求是本框的教课要点。

由于本框集中介绍的是社会、学校正未成年人保护的责任,使学生明确有关的法律内容,以达到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和依法拘束自己行为的目的,所以将“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要求”确立为本框的教课要点。

教法建议本框侧重论述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涵义及其基本内容。

社会保护:在讲“社会保护的重要意义”时,教师能够针对当地域的实质状况,以列举法进行解说。

对于“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社会保护的基本要求”,教师能够采取让学生列举一些他们的所见所闻或亲自感觉,并要修业生加以议论、评论,老师再归纳归纳的教课方法,使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入,同时也能充足调换学生学习的踊跃性,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

司法保护:教材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于司法保护的基本要求进行了论述。

对前三方面的基本要求,教师利用教材或许自己采集的资料稍作解说即可,由于它主假如对有违纪犯法的未成年人而言,其余的广大未成年学生只需一般认识就行了。

对于第四方面的基本要求,教师要联合详细事例来剖析、解说,由于这样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将教材内容详细化和形象化,有益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教课方案示例今日我们持续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于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有关内容。

三、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板书)1、在介绍完社会保护的涵义此后,教师能够列举一个典型事例,与学生一同进行剖析,归纳出社会保护的重要意义,并联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讲清楚社会保护的作用、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教学设计思政0831班7号冯婉明★【教材分析】一、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粤教版七年级下册7.2《处处保护》的第二课时,讲述了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成长、发展的影响,以及国家机关等对未成人所实施的保护措施。

是关于未成人健康成长的切身内容,增强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理解,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及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引导学生珍惜和运用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学生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是一节法律实用课。

二、教材特点:1、现在的教育提倡素质教育,教材的编排也更人性化,教材在编排上更注重从生活入手,从学生日常经历的事情着手,通过学生的探究学习明白课本所说的知识。

2、知识不大,但是需要分析的例子很多。

3、知识跨度不大,与前面的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联系紧密。

三、教学目标:1 、了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含义,作用和基本内容.体会未成年人在社会与司法中享有的基本权利。

2 、学会正确判断违反未成年保护法中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一些现象和行为,探讨依法维护自3、认识到未成年保护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系统工程,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使自己健康成长。

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要求是本框的教学重点。

2.难点:违反了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的行为,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自己权益。

★【学生分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不像第一次学习这种类型的课那么难懂,但也需要教师详尽讲授、引导。

★【教学方法】一、教法:1.演示法:收集有关图片,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小组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设计“启思园”“听故事想办法”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说明生活中哪些是违反了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行为;以提问题、出主意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如何解决的方法;在帮助他人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基础上总结归纳的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二.学法:。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复习提问请看材料(投影):某市十名小学生联名上书市人大呼吁:“父母们,请从麻将桌上下来!”(对投影片的说明:十名少年是某市几所小学的学生,也是市少年记者班的学员,他们利用业余时间,有针对性地调查了本市100户家庭,写出一份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全市有一半的家长整日与麻将为伍,给孩子们的学习、生活造成极大干扰。

在这种情况下,十名少年不得不以公开信的形式向人大有关部门发出了上述呼吁。

)提问:(1)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家庭保护的规定,对十名小学生的呼呈书有什么看法?(设计此问题的目的:(1)复习关于家庭保护的规定;(2)从温故中引出本节课要学的新知。

)(学生发表看法,教师归纳)呼吁书反映的内容违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家庭保护的规定。

导入新课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呼吁书反映的某市玩麻将成风,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不良习气,败坏了社会风尚,形成了恶劣的社会环境,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

青少年在失去家庭保护的同时,也得不到应有的社会保护。

关于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三、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板书)1.社会保护(板书)(1)社会保护的重要性(板书)青少年不仅生活在家庭中、学校里,还经常接触社会,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而社会环境中既有先进模范人物、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富有教育意义的公共场所等积极因素,也有品行不良的人、低级庸俗的生活方式等消极因素,这些都会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影响。

缺少社会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合法权益就会在社会环境中受到损害。

社会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带领学生看书第83页框题旁边的楷体字,指出:这些个在夜总会一直玩到凌晨一点多钟的十三四岁的少年已经受到了社会环境中消极因素的侵害,他们急需社会保护。

)(2)社会保护的含义(板书)社会保护,是指在社会生活环境中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

(板书)社会生活环境不同于家庭环境,也不同于学校环境,社会保护是特指在社会生活环境中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3)社会保护的作用和内容(板书)社会保护归根到底是要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这种环境具体来说,就是要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安全和身体健康;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心理和思想健康;有利于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权的保护等五方面。

(4)社会保护的基本要求(板书)第一,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创造条件,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并对中小学生优惠开放。

(带领学生看书第84的插图及其旁边的楷体字)并指出: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是适宜未成年人进入并对未成年人心理、品德、思想成长产生积极影响的场所,它们或者对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教育,或者增长其知识并刺激其求知欲,或者从中得到健康的娱乐生活,而且对未成年人优惠开放。

青少年朋友要珍惜并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积极争取机会到这些场所去,主动接受教育。

第二,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请同学们讨论)为什么营业性舞厅、酒吧、夜总会等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请同学们讨论)为什么营业性舞厅、酒吧、夜总会等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学生讨论之后,教师归纳)首先,营业性舞厅等都是高消费场所,未成年人没有独立的经济收入,这些开销必然增加了父母的负担。

同时,这些场所对培养青少年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品质极为不利,反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其次,未成年人缺少社会生活经验,经常出入营业性舞厅等场所,容易上当受骗。

因为社会复杂,有的营业性舞厅等管理不善,往往有少数不良分子混迹其中,他们肆意挥霍,寻找刺激,未成年人容易受他们的影响而学坏、受害。

如某市有8名女学生,由于经常出入营业性舞厅,并在那里结识了流氓阿飞,养成了生活放荡的恶习而中途辍学,离家出走后有的无处栖身,有的遭坏人伤害,处境十分悲惨。

第三,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

(举二三事例说明淫秽、暴力、凶杀等出版物会磨灭未成年人的意志,摧残未成年人的身心,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禁止出售、传播坏书和有害音像制品,是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抵制腐朽思想侵蚀的重要措施。

)第四,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此项要求是禁止招用童工,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所有年龄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除了文艺、体育、特种工艺确需挪用文艺工作者、运动员、艺徒,并经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的以外,都不得从事与单位或者个人发生劳动关系的、有经济收入的劳动。

只能参加家务劳动、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劳动等无损于身心健康的、力所能及的辅助性劳动。

为什么禁止招用童工?有什么危害?请同学只看第85页第2自然段。

(请一同学读)归纳原因有二:一是损害未成年人的身体,二是使未成年人失去在校学习的机会,容易产生思想和品德的扭曲。

总之,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的健康成长。

补充材料:我国禁用童工规定下月实施根据日前国务院公布的《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凡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将由劳动保障部门按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新规定从今年12月1日开始实施,1991年发布的原《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同时作废。

相对于旧的《规定》,新《规定》明确了具体的处罚标准,而且处罚力度更多大。

而旧《规定》罚款标准是3000元。

新《规定》还明确,用人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如在规定期限内仍不改正的,将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1万元的标准给予处罚,并吊销营业执照或撤销民办企业单位登记。

单位或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的,每介绍一个罚款5000元。

同时,新《规定》对一些特定范围也作了说明。

文艺、体育单位经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同意,可以招用不满16周岁的专业文艺工作者、运动员。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被招用的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另外,学校、其他教育机构以及职业培训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进行不影响其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职业技能培训劳动,不属于使用童工。

第五,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权,对有特殊天赋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应当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投影材料:《校园铃声》的作者是谁——北京审结首例未成年人著作权案)这个案例涉及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问题。

现在请同学们看书第85页第3自然段、第4自然段。

在书上划出:智力成果权、荣誉权、特殊天赋的含义以及保护未成年人这些权利的意义。

2.司法保护(板书)(1)司法保护的含义(板书)司法保护,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国家司法机关通过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一种专门保护措施。

(为理解这一含义,教师边划线边适当讲解三个地方:)“国家司法机关”指哪些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的司法保护分一般司法保护和特殊司法保护,前者适用于所有未成年人;后者则主要指对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所采取的维护其合法权益,促使其早日改过自新的保护措施;“专门保护措施”是指有别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由国家司法机关按照一定程序进行的保护措施。

(2)司法保护的基本要求(板书)第一,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实行有别于审理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殊制度。

(引导同学看书第86页插图及有关少年法庭的说明)第二,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尊重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引导学生看书,分清: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实行什么方针,坚持什么原则,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改造方式)第三,对人民法院免除刑事处罚,或者宣告缓刑以及被解除收容教养,或者服刑期满释放的未成年人,应做好安置工作,复学、升学、就业不受歧视。

(请同学说说为什么要妥善做好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安置工作,用书上第86页最后1自然段的内容做归纳)第四,人民法院处理继承案件、离婚案件,要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受抚养权。

(请同学们阅读关于这一点的具体说明,由一位同学说出在人民法院处理继承案件和离婚案件时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基本知识: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