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10单元10《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全赏析
《人间词话》全赏析(一)1《诗?蒹葭》①一篇,最得风人②深致。
晏同叔③之“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④意颇近之。
但一洒落,一悲壮耳。
注解:①《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②风人,即诗人。
《诗经》中有十五国风,其作者被称为为风人,后成为诗人的代称。
③晏同叔,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少年时即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
宋仁宗的时候,官至宰相。
死后谥号元献,因又被称为晏元献。
他是北宋初期的重要词人,欧阳修、范仲淹等著名词人或出其门下,或为其幕僚,因此晏殊又被后人推为“北宋倚声家初祖”。
晏殊工于造语,其一生安逸富贵,故而他的词作雍容和缓,温润秀洁。
虽然内容多是抒写相思离别之苦,含情凄婉,但是忧愁之中往往透露出对人生的反思和感悟,深为后人称许。
④《鹊踏枝》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天长水阔知何处。
词牌解:《鹊踏枝》:本唐教坊曲,玄宗开元、天宝间人作。
唐人以鹊声报喜,乃命为曲名。
又作“雀踏枝”。
在敦煌曲子词中还保留有《鹊踏枝》的原貌:“叵耐灵鹊多满(谩)语,送喜何曾有凭据。
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休共语。
比拟好心来送喜,谁知锁我在金笼里。
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
”此词七言八句,多加衬字,自五代起则完全演为杂言(如晏殊词)。
入宋以后,则易名为《凤栖梧》、《卷珠帘》、《蝶恋花》、《黄金缕》等十余种。
其中以《蝶恋花》之名最为通行。
晏殊所作此词,实际上即宋人所谓《蝶恋花》。
)今译:《诗经?蒹葭》一篇最能体现诗人深远的情致。
晏殊的词“昨夜西风凋碧树。
《人间词话》原文及白话翻译
《人间词话》原文及白话翻译【卷上】〔一〕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词是要以境界为最高标准。
有境界的词,就自然而然会有很高的格调品位,自然而然出现著名的诗句。
五代、北宋的词之所以那么独创绝世的原因就在这里。
〔二〕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
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词中既有诗人想象造出的虚拟意境,又有描写现实的真实意境,这就是理想派和写实派这两个词派相互区分的地方。
但是这两个词派很难完全区分开,这是因为大诗人所想象出的虚拟意境一定符合自然规律,而描写的现实意境同样必然接近诗人的理想信念。
〔三〕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
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有的诗词表达出诗人自我的情感,也有的诗词表现出诗人忘我的境界。
例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就是写出的景物带有诗人自己的情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就是没有写到自己的情感经历,纯粹写景物。
写有我境界的诗人,从主观去看事物,所以写出来的景物都带有作者情感的主观色彩。
写忘我境界的诗人,客观地看待事物,所以诗词中分不出哪句抒写自我感情,哪句描写事物。
以前的诗人作词,写有我境界的主观诗比较多,却不一定有能力写出无我境界的客观诗,所以能写出无我境界的诗人在众多文人墨客之中能独树一帜。
〔四〕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
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
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无我境界只有在诗人心境澄明、自由静穆、超越欲念之时才能获得。
第10课 《人间词话》十则
3.古今异义词 (1)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
古义:有声望的大诗人、大词人。 今义: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
(2)入乎其内,故有生气
古义:生活气息。今义: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4.词类活用 (1)白鸟悠悠下
【自我核对】入乎其内,即深入生活,才能获得丰富的创
作材料,从而逼真地描写生活,作品才有生气。出乎其外, 即从生活中跳出来,进行冷静的分析思考,才能把握生活 的本质,作品才能内容深刻,情致高远。
4.补写出下列各句的空缺部分。
(1)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2)“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动词,称绝
动词,断绝 动词,消失 名词,极点 副词,极、非常 形容词,与世隔绝的 动词,横渡
(3)观 ①有我之境,以我观物 ②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③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 观 ④大王见臣列观 (4)却 ①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 珊处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 ③却之为不恭 ④却与小姑别
动词,观看 动词,观察 名词,景观
名词,道义、正义
(6)内 ①入乎其内,故有生气 ②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 犹豫之计 ③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 不扫 ④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 也 (7)致 ①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②致知在格物 ③何意致不厚 里④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
与“外”相对 名词,内心
名词,皇宫 通“纳”,接纳
名词,情致 动词,求得 动词,招致 动词,到达
5.把握处于转型时期的传统文化的特点,形成开放而健 康的文化态度和文化视野。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文艺哲学成熟的代表作。该书沿用中 国传统的诗话、词话的形式,将西方康德、叔本华、尼采的美 学观念和中国诗、词、曲创作的丰富材料相结合,随感而发,形 成中国诗话、词话发展史上以“境界说”为核心的观点新颖 、立论精辟的划时代论著。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将它的论点 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 的著作之一。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10单元10《人间词话》十则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10《人间词话》十则[ 知识·梳理 ]第 1 步读准字音——万语千言总关音澹澹(d àn).憔倅(qi.áo)蓦地(mò).阑珊 (sh ān).遽(j.ù)胸怀(j.īn)矫揉 (r óu).第 2 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蓦地回顾,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副词,还,且,表稍微转折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传记》动词,退,指退后几步(1)却却之不恭《孟子·万章下》.动词,推却却与小姑别《孔雀东南飞》.动词,退出来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名词,指深入生活,仔细.地察看、体验等。
与“外”相对今将军外托听从之名而内.怀踌躇之计(2) 内《赤壁之战》名词,心里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动词,通“纳”,采取(3)道(4)绝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可以道.动词,说,讲有碑仆道《游褒禅山记》.名词,道路行军用兵之道.《过秦论》名词,方法于是废先生之道.《过秦论》名词,学说道芷阳间行《鸿门宴》.动词,取道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名词,道义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动词,称绝.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传记》动词,隔离余音袅袅,不停.如缕《赤壁赋》动词,消逝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副词,极,特别率老婆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形容词,与世隔断的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动词,横渡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形容词,走不通的以其所者真名性短,⋯⋯的.因大人所造之境,必符合自然和.合,成出名性构的短,所字构起定作用(5)所恐晏、欧公所.不也介,与“ ”组成“ ⋯⋯所” 构,表被五代、北宋之所.以独者在此与“以”用,表原由有境地自成高格,表承接.向吾不斯役,.久已病矣《捕蛇者》,那么(6)于其身也,.耻焉《》,表折此岳阳楼之大也《岳阳楼》.,表判断,是先人,写.伊消得人憔倅介,了.故不知何者.我,何者物,是(7)以境地最上,当作,作.旦日士卒,.破沛公《宴》介,替第 3 步活用——性化含迥(1)昨夜西凋.碧 ( 使用法,使⋯⋯凋敝 )(2)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 ( 使用法,使⋯⋯清醒 )(3)白悠悠下.( 名作,下来 )第 4 步古今异——的昨天和今日(1)此在好汉之士能自立耳..古:达成,做到。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第10单元10《人间词话》十则
【答案】 写境者,即以客观之笔写现实之境。譬如“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一番洗清秋”“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 去秋无际”等。造境者,即以主观之笔写虚拟之境,譬如“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 归”“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等。
然而实境、虚境大多数诗作都难以分别。因为写实境中,诗人敏锐的笔触 已经将浓浓的情绪融入其中;而写虚境中,又是诗人基于对自然之境的观察揣 摩后提炼出来的。
道.芷 动阳 词间 ,行 取《 道 鸿 门 宴 》 得道 . 名者 词多 ,助 道 义《 得 道 多 助 , 失 道 寡 助 》
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动 词 , 称 绝 则请 《立 廉太 颇子 蔺为 相王 如, 列以 传绝. 》秦 望 动 词 , 断 绝 余音 动袅 词袅 ,, 消不 失绝. 如 缕《 赤 壁 赋 》 (4)绝佛印 绝副. 类词 弥, 勒极 ,《非核常舟 记 》
2.怎样理解文中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我之境,即意境中融入了强烈的主观情绪,我在境故在,境 是为我而设。无我之境,则是只有意境而无情绪,“我”已消弭在这茫茫天地之间, 物我一体,有境而无我。无我之境在古诗中尤多,陶渊明及唐代的山水田园诗 人,都是个中高手。
高中语文第十单元原文10《人间词话》十则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研读》.doc
《人间词话》十则国学大师——王国维王国维 (1877 - 1927) ,初名德桢,后改为国维,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后更为观堂,又号永观。
浙江海宁人。
中国近现代之交的著名学者,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学家、哲学家,是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
世代清寒,幼年苦读,为秀才。
早年屡应乡试不中,遂于戊戌风云变化之际弃绝科举。
二十二岁起,他至上海《时务报》馆充书记校对。
利用公余,他到罗振玉办的“东文学社”研习外交与西方近代科学,结识主持人罗振玉,并在罗振玉资助下于1901 年赴日本留学。
1902 年王国维因病从日本归国。
后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讲授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复埋头文学研究,开始其“独学”阶段。
1907 年起,任学部图书局编辑,从事中国戏曲史和词曲的研究,著有《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等。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关于文学批评的著述中最为人所重视的一部作品,是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的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但他又脱弃西方理论的局限,力求运用自己的思想见解,尝试将某些西方思想中的重要概念,融入中国固有的传统批评中,所以,从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的诗话、词话一类作品的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
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
因此,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被人们认为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1925 年任清华研究院教授,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并称清华四大导师,“教授的教授”。
1927 年 6 月,在北京颐和园投水自尽,留下了难解之谜。
王国维生活的时代,正是近代史上各种政治势力、学术思潮、人生理念剧烈动荡、冲突、融合的时代。
戊戌变法失败后,中国社会在经济和文化准备极不充分的情况下,向着畸形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转化,西方文化大量涌入,思想界的动荡尤为突出,并深深影响了当时的文学。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十单元课件:第10课《《人间词话》十则》
水 槛 遣 心
杜 甫
29
……
平落朝少斑闾千召战男
沙日进年白里金募伐儿
列照东别居送买赴有生
万大门有上我马蓟功世 幕旗营赠列行鞭门业间 ,,,,,,,,,,
后 出
部马暮含酒亲百军焉及 塞
伍鸣上笑酣戚金动能壮
各风河看进拥装不守当杜
见萧阳吴庶道刀可旧封甫
招萧桥钩羞周头留丘侯
。。。。。。。。。。
2024/10/22
境域有大小,然不以是而分优劣。“细 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 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宝帘闲挂小银 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也?
2024/10/22
26
笑肯少浮 。爱,生
千长 金恨 轻欢 一娱
闹红轻绿棹縠好东 。杏,杨。皱,城
枝烟波渐 头外纹觉 春晓迎风 意寒客光
宋玉 祁楼
4.在写作中,不必一定强求写大场面大意境,只 要精心构思,善于选材,小细节也能写出佳作。
2024/10/22
33
诗人与境域
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 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 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 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 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也。
憔不。 一
悴悔
醉
。,
,
无草黯望伫
言色黯极倚
谁烟生春危
会光天愁楼
凭残际,风
栏照。 细
意里
细
。,
,
柳蝶 永恋
花
2024/10/22
吾将上下而求索(执着)
山穷水复疑无路
14
灯蓦众笑蛾 一凤宝更东 辛 青
《人间词话》全文及名家点评原文及翻译
《人间词话》全文及名家点评原文及翻译〔一〕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二〕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
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三〕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鞦韆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
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四〕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
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
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五〕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
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
故写实家亦理想家也。
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律。
故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六〕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七〕「**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八〕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九〕严沧浪《诗话》谓:「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故其妙处,透澈玲珑,不可凑拍,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余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是。
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十〕太白纯以气象胜。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
后世唯范文正之《渔家傲》、夏英公之《喜迁莺》,差足继武,然气像已不逮矣。
〔十一〕张皋文谓飞卿之词「深美闳约」,余谓此四字唯冯正中足以当之。
高中语文第十单元经典原文10《人间词话》十则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人间词话》十则国学大师——王国维王国维(1877-1927),初名德桢,后改为国维,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后更为观堂,又号永观。
浙江海宁人。
中国近现代之交的著名学者,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学家、哲学家,是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
世代清寒,幼年苦读,为秀才。
早年屡应乡试不中,遂于戊戌风云变化之际弃绝科举。
二十二岁起,他至上海《时务报》馆充书记校对。
利用公余,他到罗振玉办的“东文学社”研习外交与西方近代科学,结识主持人罗振玉,并在罗振玉资助下于1901年赴日本留学。
1902年王国维因病从日本归国。
后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讲授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复埋头文学研究,开始其“独学”阶段。
1907年起,任学部图书局编辑,从事中国戏曲史和词曲的研究,著有《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等。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关于文学批评的著述中最为人所重视的一部作品,是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的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但他又脱弃西方理论的局限,力求运用自己的思想见解,尝试将某些西方思想中的重要概念,融入中国固有的传统批评中,所以,从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的诗话、词话一类作品的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
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
因此,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被人们认为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1925年任清华研究院教授,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并称清华四大导师,“教授的教授”。
1927年6月,在北京颐和园投水自尽,留下了难解之谜。
王国维生活的时代,正是近代史上各种政治势力、学术思潮、人生理念剧烈动荡、冲突、融合的时代。
戊戌变法失败后,中国社会在经济和文化准备极不充分的情况下,向着畸形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转化,西方文化大量涌入,思想界的动荡尤为突出,并深深影响了当时的文学。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十单元经典原文10《人间词话》十则含解析
第十单元人文心声经典原文10《人间词话》十则《人间词话》成书于1908年,百年的寂寥悲戚,早已在远去的风中飘散无踪。
读《人间词话》,好似月下听花,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静静地感受那一份无声的悲喜。
“一霎车尘生树杪,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
”我们都会在那烟尘中慢慢老去,远处的烟尘下,不经意间我们又看到了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背影,但是转过身,它又慢慢消失在时间的河流当中。
书中此人的深情婉致亦让人心灵悸动,我们在读王国维的同时,也在品读其中那掩藏不住的久远的幽香。
古典文学的魅力之处,就在于几句话就能把你带入那种诗境,让你体会到诗人的心声。
诗歌因心而发,并不是单纯因事而发。
诗歌最动人之处在于心灵的感悟与哀痛。
诗词是对自然的感悟,亦是对人生的咏叹。
但你确是太认真的遗老,太怜惜那个死去的王朝,一套过时的花衣布褂。
那些古老的鬼魂、陈腐的观念,竟有那么大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
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
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这句话给你怎样的启示?请自选角度,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
[角度]面对生活,既要入,又要出。
示例:“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其意在告诉人们,对于宇宙人生,既要深入探究,又要能随时跳出思维的局限。
《逍遥游》中描述的鲲鹏,虽说体形巨大,看似能够在天空中无拘无束地飞翔,可是一旦离开了海面上急骤的狂风之力后,它根本就无法在天空中飞翔了。
这种表面上自由洒脱,而在本质上又拘束于牵绊的状态,其实就是庄子生活的本来面目。
生活其中,当受其约束;思想超然物外,方得自由洒脱。
“庄生晓梦迷蝴蝶”,他所向往的自由,正是像蝴蝶在花间飞舞一般不受拘束的情景,即在梦我与梦蝶的畅想中遨游。
与之相比,史铁生由于疾病而在行动上失去了应有的自由。
堂堂男儿,只能端坐在轮椅上续写人生。
可是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在母亲的关爱下,他慢慢从失去自由的阴影中走出圈外。
人间词话全书内容概述
人间词话全书内容概述《人间词话全书》是明代文学理论家袁宏道所著的一部讲述诗词创作技巧和艺术鉴赏的著作。
全书共分为五十三卷,内容包括创作方法、诗词鉴赏、文化论述等方面。
该书以活泼的语言和清晰的逻辑,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诗词创作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并给出了大量的实例进行分析和解读。
第一卷至第十六卷主要是关于作诗的技法和修养方面的内容。
袁宏道在这部分内容中强调了作诗需要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强调了诗人要熟读典籍,掌握古代文学的传统和规范,才能够在创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和个性。
第十七卷至第二十卷是关于对诗词的鉴赏和评价的内容。
袁宏道在这部分内容中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鉴赏标准,如审美观点、意境感受、笔墨表达等等。
他通过对古代名篇的分析和评注,指导读者如何鉴赏一首好诗,体会其中蕴含的艺术美感。
第二十一卷至第二十四卷是关于艺术感悟和文化论述的内容。
袁宏道在这部分内容中探讨了文学与其他艺术之间的联系,强调了文学的独特性和思想性。
他还就诗的意境和表达方式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了古代和现代的文学现象。
第二十五卷至第五十三卷是关于文学现象分析和评论的内容。
袁宏道在这部分内容中对当时的文学现象进行了批判和评述。
他对于文人的功利心态、短视行为和创作途径提出了批评,并提出了自己的改革建议。
同时,他也对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读,探索了文学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
总体来说,《人间词话全书》是一部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和鉴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著作。
它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分析,让读者对于古代文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同时,它也提出了一些有关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重要观点,对于后来的文艺理论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10《人间词话》十则》PPT课件(辽宁省省级优课)语文课件
推荐课外读一读 1、《人间词话》 2、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
探究提示: 1、你如何理解“无我”之说?
寓
2、怎么体会“采菊”一句、“寒波”一句的“无我之境”?
情
3、这里明明有个诗人吗,为什么说是“无我”?
于
4、请你举出几个“无我之境”的诗句。
景
展示:口头展示1-3,黑板展示第4点 每组2句。
悠然采菊的陶渊明与南山之间是互相映衬、彼此 点缀的关系;而在淡淡寒波与悠悠白鸟的背后,同 样立着的是一个与此景宛然一体的观物者。在这样 的一种境界中,物我之间没有矛盾,泯灭了自我意 志,物性却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无我之境”并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无我”,而是指 诗中景物不带作者任何的主观感情及个性特征。
辨别分析,下列诗句,哪些是有我之境,哪些是无我之境。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6、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8、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9、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10、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1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思考:怎么体会“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 千去”一句、“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 暮”一句的“有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儿也飞去。有情之人,无情之 物都报以冷漠。反映词中女子难言的苦痛。 女子无人同情的怅然若失之态投射到景上。
诗人贬滴之后,逢春寒,感孤独,听杜 鹃悲鸣,见夕阳西下。凄厉的气氛,“可堪” 二字刻画诗人自我形象。把谪居之恨投射 到凄厉之景上。
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 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 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 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 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 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 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高中语文 第10单元 10《人间词话》十则讲义 新人教版
10 《人间词话》十则[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澹.澹(dàn) 憔.悴(qiáo) 蓦.然(mò)阑珊.(shān) 遽.(jù) 胸襟.(jīn)矫揉.(róu)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副词,还,且,表轻微转折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退,指后退几步却.之不恭《孟子·万章下》 动词,推辞却.与小姑别《孔雀东南飞》动词,退出来 (2)内⎩⎪⎨⎪⎧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名词,指深入生活,细致地观察、体验等。
与“外”相对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 《赤壁之战》名词,内心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 动词,通“纳”,接纳(3)道⎩⎪⎪⎪⎨⎪⎪⎪⎧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动词,说,讲有碑仆道.《游褒禅山记》 名词,道路行军用兵之道.《过秦论》名词,方法于是废先生之道.《过秦论》 名词,学说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动词,取道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名词,道义(4)绝⎩⎪⎪⎪⎨⎪⎪⎪⎧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动词,称绝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断绝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赤壁赋》 动词,消失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副词,极,非常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形容词,与世隔绝的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动词,横渡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形容词,走不通的(5)所⎩⎪⎪⎨⎪⎪⎧ 以其所.见者真名词性短语,……的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和动词结合,组成带有名词性结构的短语,所字结构起定语作用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介词,与“为”构成“为……所”结构,表被动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与“以”连用,表原因(6)则⎩⎪⎨⎪⎧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连词,表承接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连词,那么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连词,表转折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动词,表判断,是(7)为⎩⎪⎨⎪⎧古人为.词动词,写为.伊消得人憔悴介词,为了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动词,是词以境界为.最上动词,当成,作为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鸿门宴》介词,替第3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昨夜西风凋.碧树(使动用法,使……凋敝)(2)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使动用法,使……清醒)(3)白鸟悠悠下.(名词作动词,飞下来)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古义:完成,做到。
[精品课件]201x-201x学年高中语文 第十单元 经典原文10《人间词话》十则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的例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无我 之境也。有我之境,以 我 观物, 是“无我之境”的例子。“有我之境”,是以我为主体来观察景物,
故物皆 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
以物
所以景物都染上我的色彩。“无我之境”没有我的存在,是以事物
造:虚构。所由分:划分的 依据。邻:接近、联系。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 文学创作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 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是“有我之境”
出。 “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 表现出来了。“云破月来花弄影”,选用了一个“弄”字而境界之美
全出 矣。著:选用。出:
就完全表现出来了。
表现出来。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人,必定要经过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第一境界。
王国维生活的时代,正是近代史上各种政治势力、学术思 潮、人生理念剧烈动荡、冲突、融合的时代。戊戌变法失败 后,中国社会在经济和文化准备极不充分的情况下,向着畸形 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转化,西方文化大量涌入,思想界的动荡 尤为突出,并深深影响了当时的文学。22岁以前,王国维在家 乡接受传统教育,为以后治文史、考据之学奠定了基础。1898 年后,王国维来到上海,开始接触康德、叔本华哲学,他们的 思想对王国维此后的人生观、文学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译文: 这在有才华的诗人那里是完全能够做到的 。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十单元⑩《人间词话》十则 优秀课件(28张)(共28张PPT)
(写实之境) 并非是照搬自然,而
必须用审美理想对生
活加以提炼、改造。
艺术境界既 要描写自然 又要表现理 想,是理想 与现实的统 一
判断下面两首诗,哪首诗的境界是“造境”? 哪首诗是“写境”?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 只会在水泥地上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深深的脚印。 不可压倒一切,但你也不能被一切压倒。 沙漠里的脚印很快就消逝了。一支支奋进歌却在跋涉者的心中长久激荡。 危机二字的正解是危险和机会,但大多数人只看到危险,鲜有人看到机会,所以成功赚到大钱的人并不多。 有人将你从高处推下的时候恰恰是你展翅高飞的最佳时机。 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 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成功。 觉得自己做得到和做不到,只在一念之间。 奋斗的双脚在踏碎自己的温床时,却开拓了一条创造之路。 失去金钱的人损失甚少,失去健康的人损失极多,失去勇气的人损失一切。 如果要给美好人生一个定义,那就是惬意。如果要给惬意一个定义,那就是三五知己、谈笑风生。 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 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坚持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只要还有明天,今天就永远是起跑线。 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愿意做的事情也总能找得出借口。 没有人能替你承受痛苦,也没有人能抢走你的坚强。 每件事情都必须有一个期限,否则,大多数人都会有多少时间就花掉多少时间。
雾失楼台,
高中语文《人间词话》十则【译文】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
《人间词话》十那么[译文]词以有境界为高。
有境界就自然成就崇高的格调,自然有名句。
五代、北宋的词独成绝妙的原因就在这里。
有的作品是艺术家通过创造想象而缔造文学境界,有的作品是摹写、概括与提炼生活而形成境界,这就是理想和写实两派的区别。
然而二者很难区别开来。
因为大诗人所创造想象出的境界,一定会合于自然,所摹写的境界,也一定与理想的境界相近的缘故啊。
诗有有我的境界,有无我的境界。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是有我的境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是无我的境界。
有我的境界,是以我为主体观察外物,所以外物都著上我的主观色彩。
无我的境界,以物为主体观察外物,所以不知道什么是我,什么是物。
古人写词,写有我之境的为多,然而并不是不能写无我之境,对于这个问题有才华的诗人是能够自己有所建树的。
无我的境界,人只能从静观中得到。
有我的境界,从由动到静时可以得到。
所以一为优美,一为宏壮。
境界并不只是指景物。
喜怒哀乐,也是人心中的一种境界。
所以能写真景物、真感情的,称它为有境界。
否那么就称它为无境界。
“红杏枝头春意闹〞,拈出一个“闹〞字,而境界全部显出来。
“云破月来花弄影〞,拈出一个“弄〞字,而境界全部显出来。
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人,一定要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是第一种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是第二种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第三种境界。
这等语言都非大词人不能说出。
然而就用这样的意思解释这些词,恐怕要遭到晏殊、欧阳修诸公的反对啊。
苏东坡的词旷达,辛稼轩的词豪迈。
没有二人的胸襟而学他们的词,犹如东施效仿西施捧心啊。
大家的作品,其言情一定沁人心脾,其写景一定使人耳目一新。
其文辞脱口而出,没有矫揉造作妆扮的姿态。
这是因为他们所见真切,所知深刻啊。
诗词都这样。
拿这样的标准来衡量古今的作者,可说没有大的误差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旧日诗词论著中, 称得上是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 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 许多人把它奉为圭
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
4
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人间词话》不同于当时有影响的词话, 它提出了“境界”说。“境界”说是《人间词
话》的核心,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 则,也把它当成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 均从“境界”出发。 因此, “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 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 归宿。
四、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6.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依托“境界说”这一美学理论的指导原则,提出了文学
创作中的哪些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自然”与“理想”的关系。诗有写实派与理想派之分。写实派是将客
说戏曲在文学上的地位,开创了研究戏曲史的风气,对当时文艺界
颇有影响。
[ 知经典 ]
近代词论圭臬——《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
是其接受了西洋美学思
想的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
《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
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
相如因持璧却.立 《廉颇蔺相如列传》 动词,退,指后退几步
却.之不恭 《孟子·万章下》 动词,推辞
却.与小姑别 《孔雀东南飞》 动词,退出来
(2) 内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 名词,指深入生活,细致 地观察、体验等。与“外”相对
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 .怀犹豫之计
《赤壁之战》
名词,内心
距关,毋内.诸侯 《鸿门宴》 动词,通“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十则把“境界说”与创作者对待现实生活的态度、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 .秦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
动词,断绝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赤壁赋》 动词,消失
佛印绝.类弥勒 《核舟记》 副词,极,非常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 .境 《桃花源记》 形容词,与世隔绝的
非能水也,而绝 .江河 《劝学》 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
形容词,走不通的
动词,横渡
2
(5) 所
到,寓意深刻,行文流畅,比喻贴切,引人遐想。 三、阅读课文第八至十则,回答问题。
5.第十则中王国维是怎样论述艺术与生活的辩证关系的?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事物真实地描写出来, 理想派着重于虚构主观想象。 因此大诗人所造的“境”, 必合乎自
5
情绪融入其中;而写虚境中,又是诗人基于对自然之境的观察揣摩后提炼出来的。 2.怎样理解文中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3) 道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 有碑仆道. 《游褒禅山记》
名词,道路
动词,说,讲
行军用兵之道. 《过秦论》 于是废先生之道. 《过秦论》
名词,学说
名词,方法
道.芷阳间行 《鸿门宴》 动词,取道
得道.者多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名词,道义
(4) 绝
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 .者在此 动词,称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我之境,即意境中融入了强烈的主观情绪,我在境故在,境是为我而设。
【答案】 写境者,即以客观之笔写现实之境。譬如“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
秋”“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等。
造境者,即以主观之笔写虚拟之境,譬如“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等。
然而实境、 虚境大多数诗作都难以分别。 因为写实境中, 诗人敏锐的笔触已经将浓浓的
境”美。
4.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三种境界”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恐怕不会被晏殊、欧阳修诸位先生允许的。
(2) 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 状语后置句 )
译文:也必定会与理想有联系啊。
(3) 采菊东篱下。 ( 状语后置句 )
译文:在东篱墙下采菊。
[ 常识·速览 ]
[ 识作者 ]
国学大师——王国维
王国维 (1877 — 1927) ,中国历史学家、 语言文字学家、 文学家。
方法结合起来。 首先指
出诗人要“入乎其内”, 深入生活, 才能获得丰富的创作材料,逼真地描绘生活, 作品才有
生气; 又需“出乎其外”,超越现实生活,从一定的高度观察分析生活,从而实现对审美对
象的提炼和升华, 写出深刻独到具有典型意义的内容。 可见王国维注意到了艺术与生活的辩
证关系,重视诗人的修养之途。
无我之境, 则是只有意境而无情绪, “我”已消弭在这茫茫天地之间, 物我一体, 有境而无
我。无我之境在古诗中尤多,陶渊明及唐代的山水田园诗人,都是个中高手。
二、阅读课文第四至七则,回答问题。
3.请赏析“‘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 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
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这段文字。
字静安,亦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早年研究哲学、文学,
受到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和资产阶级文艺思想的影响。
1903 年起,在
通州、苏州等地师范学堂教习,讲授哲学、心理学、逻辑学。著有
《静安文集》 。 1907 年起,任学部图书局编辑,从事中国戏曲史和
词曲的研究,著有《曲录》 《宋元戏曲考》 《人间词话》等。重视小
[ 质疑·手记 ]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 1: 解惑: 疑问 2: 解惑: 疑问 3: 解惑:
[ 整体·感知 ]
教材中节选的《人间词话》十则,重点是王国维的“境界”说的内容,
也谈及了理想与
写实、 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广泛触及了文学创作中的诸多规律性的问题, 把中国传统诗学理
论推向一个新高度。 文中事例典型, 观点新颖,见解独到。特别是关于人生追求三境界的论
说,比喻贴切,佳句宛如浑然天成般镶嵌其中,让人称绝。
[ 文本·层析 ]
一、阅读课文第一至三则,回答问题。
1.如何理解“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的内
在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境界以“西风凋碧树”, 比喻恶劣的形势。 说明只有下定决心“独上高
10 《人间词话》十则
[ 知识·梳理 ]
第 1 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澹.澹(d àn)
憔.悴(qi áo)
蓦.然(mò)
阑珊.(sh ān) 遽.(j ù) 胸襟.(j īn)
矫揉.(r óu)
第 2 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 却
蓦然回首,那人却 .在,灯火阑珊处 副词,还,且,表轻微转折
3
(2) 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古义:……的原因。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 古义:有声望的大诗人、大词人。
今义: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
(4)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 古义:生活气息。
今义: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第 5 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 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 被动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