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24 司马光 教案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完整版)24司马光 教案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完整版)24司马光 教案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缸救出落水小朋友的故事。

全文共6个自然段,叙事性强,情节扣人心弦。

通过小伙伴和司马光面对突发情况不同表现的对比,启发学生遇事不慌,要沉着勇敢才会想出好办法。

【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情境,以借助课文插图等方式认读“假”“缸”等生字,通过按偏旁给生字分类等初知意思,会写“别、到”2个生字。

2、发现第四自然段中轻声词集中的特点,学习轻声正确的朗读方法。

3、感受第五自然段逗号的作用,学习停顿的朗读方法。

4、初读课文,结合学生的已知了解司马光。

【课时教学重点】结合课文情境,以借助课文插图等方式认读“假”“缸”等生字,通过按偏旁给生字分类等初知意思。

【课时教学难点】关注轻声和逗号,学习正确的朗读方法。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古时候的小朋友,他叫——司马光(板书)2、师:这个孩子姓【司马】跟我们的姓不一样,这个姓有两个字,叫复姓。

你还知道有其他的复姓呢?如:诸葛、西门、司徒。

名字叫光,因为他出生的时,父亲在光山做官,合起来姓名就叫——司马光3、读课题。

一起来叫一叫。

这个“司”有什么好办法记忆。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1、自由读全文,了解预习情况2、结合课文插图,认读词语读了课文,我们都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花园里。

你看,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边有一口大——水缸。

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玩,不小心掉进了水缸里,别的小朋友都——慌了。

一起读这两个词【别的慌了】(个别读,评价)有的——吓哭,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只有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大石头,使劲把缸——砸破,最后两个词,挺难的,一起读【使劲砸破】(个别读,评价:有词语的味道)小老师领读。

在司马光的帮助下,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这就是故事。

3、去拼音读现在,图画去掉了,还能读吗?来,一起读。

【假山水缸别的慌了吓哭叫着一块石头使劲砸破】(1)拼音也不见了!其实,挺简单的,发现了吗?红色两个词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地点——(谁来读)【假山水缸】。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司马光的人物形象,理解他的智慧和勇敢。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用关键词和关键句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人物的敬佩之情,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引导学生学习司马光的智慧与勇敢,培养他们在生活中面对困难时的勇敢和智慧。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4课《司马光》。

2. 课文背景:介绍司马光的历史背景和他在《资治通鉴》中的地位。

3. 课文结构:分析课文的结构,理解文章的主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司马光的人物形象,理解他的智慧和勇敢。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难句和长句。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司马光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

4. 探究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六、板书设计1. 司马光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学过程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2. 拓展作业:查阅司马光的资料,了解他的生平事迹。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优点和不足。

2. 教学改进:针对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3.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24 《司马光》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24 《司马光》教学设计

24.司马光一.教学目标:1.借助停顿符号,把课文读通顺。

2.迁移运用古诗中借助注释理解意思的方式、尝试学习用组词和联系生活等方式读懂文意,在对重点语句的品读中感受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良好品质。

3.初步感受文言文语言简练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1.对重点语句的品读中感受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良好品质。

2.感受文言文语言简练的特点。

三.教学流程:(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1.看图片,回忆《司马光砸缸》2.写课题,指导写“司”(右上包围结构,里面一和口的左边比横折购中的横偏左一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任务单上写一写。

3.说出处:我们熟知的这个故事出自《宋史司马光传》,看古人是怎样描写这个故事的。

(二)初读课文,读出节奏1.出示要求,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

2.指名朗读。

(评价:读正确了吗?)3. 要想把文言文读通顺,除了标点符号处停顿,还要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出示有停顿符号的课文,跟老师读,读出停顿。

4.谁能学着老师的样子读一读?(三)多种方式,读懂文意1.小组合作学习:说说文章的意思。

2.逐句讲解:第一句:指名读,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你是怎么读懂的?(板贴:借助注释)第二句:同上。

(板贴:组词)第三句:同上。

第四句:文言文中常出现之,之,指瓮。

就像我们写话时,一句话中出现“妈妈”2次,后面就用“她”来代替一样。

(板贴:联系生活)3.总结方法:你看,我们可以借助注释,组词,联系生活等方式读懂文言文的的意思。

4.对比感受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我说意思,你找文章中的句子。

(跳着找)通过这个游戏,你发现了文言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简练)(四)品读重点,感悟形象1.课文中写到很多关于人的词语,在书上画出来:群儿、一儿、众、光、儿,你知道他们分别指谁?你从哪句话知道“众”不包括司马光?2.出示句子: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

采访:假如你是“众皆弃去”中的一员,你为什么离开呢?假如你是司马光,你是怎么想的?从这句话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司马光?(机智,沉着)(五)资料链接:《司马光山中斩杀蟒蛇》发生文中这件事情时,司马光只有7岁。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13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13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13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篇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指导学生能从课文插图中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认识生词,带着感情读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司马光在危急时刻能冷静分析、动脑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课前我们搜集了关于“司马光”的资料,谁能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来说一说。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说。

)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板书课题:司马光)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情?2、指名(1-2人)说说文章内容过渡:刚才,学生们非常认真仔细地读课文。

昨晚,他们安排了一场预演。

现在老师应该检查你对单词的掌握程度。

你有信心吗?3.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带拼音词语,指名认读。

(2)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开火车”认读。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引读第一自然段。

(2)看完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展示课文的插图。

看图回答。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自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他是谁?(2)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区别?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3)读这一段第二句话,把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读清楚。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4.司马光》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4.司马光》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4.司马光》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24.司马光》,使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了解司马光的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司马光的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学习: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 课文学习:通过朗读、讨论、讲解等方式,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悟司马光的人物形象。

3. 拓展阅读:引导学生阅读与司马光相关的历史故事,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悟司马光的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司马光的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图片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音、停顿、语气,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掌握书写规范。

4. 精讲课文:教师讲解课文,分析司马光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感悟其优秀品质。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六、板书设计1. 课题:《24.司马光》2. 主要内容:司马光的人物形象、优秀品质3. 生字词:掌握、理解、运用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摘抄课文中的优美句子,进行积累。

3. 拓展阅读:阅读与司马光相关的历史故事,提高阅读兴趣。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学生反思:对照教学目标,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找出不足之处,及时改进。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第1篇】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常见文言文词语的意思。

2、指导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正确断句。

3、引导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通译全文,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4、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诵读的方法,感悟文章的内涵,体会文言学习的乐趣。

2、通过改写的方法,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古典气质。

教学重点理解文言文词语的意思,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通译全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古典气质。

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小时候,我们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在宋朝,一个小孩与小朋友一起玩耍时,其中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水缸里,这个小孩就急中生智,拿起石头,砸破水缸,救出了落水的小朋友,这个小孩就是司马光,这个故事就是《司马光砸缸》。

这是一则历史故事,最早记录在古代史书中。

由于古代书面语与我们现代的语言有一些不同,所以,我们看到的故事都是翻译成现代语的。

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用古代的书面语讲述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他与我们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呢?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体会一下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将不认识的字词圈画出来。

2、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一边听老师读课文,一边给不认识的字词注音。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根据注音拼读,将读不通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4、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学习“庭、众”可以采用猜字谜的方法;学习“司、持”可以与形近字进行对比识记;学习“庭、跌、众”可以用汉字加减法。

谜语示例: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阳,南阳有雅士,斜帽站船上。

(庭)三人叠罗汉。

(众)形近字示例:司(司机)——同(相同)持(坚持)——诗(古诗)(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4《司马光》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4《司马光》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含义,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司马光的聪明才智和勇敢品质;
(3)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旨。
2.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司马光的人物形象,感受其优秀品质;
(1)课前预习,自主查找资料,了解司马光的背景故事;
(2)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分析司马光的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内容;
(3)课后拓展,联系实际生活,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句子进行写作。
2.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以下学习方法:
(1)学会运用工具书,查阅资料,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课堂讨论,学会倾听、表达、交流,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一)导入新课
1.引入故事背景:讲述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简介司马光的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司马光这位历史人物的好奇心和敬仰之情。
2.创设情境:通过展示与司马光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司马光的形象,激发他们对新课的兴趣。
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为学生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3.写作练习:结合课文内容,以“我心中的司马光”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作文,描述你对司马光的敬佩之情和从他的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4.阅读理解:完成课后阅读理解练习题,进一步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家庭作业:请同学们与家长分享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家长了解司马光的故事,共同探讨司马光的优秀品质,并尝试将司马光的故事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培养良好的品质。
(1)尊重历史,学习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2)关爱他人,乐于助人,培养社会责任感;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司马光》(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司马光》(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4课《司马光》(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司马光》全文,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了解司马光的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和初步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尊重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司马光的敬佩之情,引导学生学习司马光的智慧和勇气。

教学内容1. 课文:《司马光》2. 课后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完成练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司马光》,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了解司马光的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和初步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光盘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司马光的背景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

2. 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节奏、停顿等,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

3. 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意义。

4. 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的主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5. 背诵:教师指导学生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6. 练习:教师布置课后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司马光:人物背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

2. 课文内容:重点词语、句子、段落等。

3. 课后练习:问题、答案等。

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课文。

2. 完成课后练习。

3. 写一篇关于司马光的短文。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有深度的问题,展示出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思考能力。

24.司马光(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24.司马光(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24. 司马光(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故事。

-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体会司马光的机智和遇事冷静的态度。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 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司马光遇事冷静、果断的品质,懂得遇到问题要多动脑筋思考。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司、马、光、破、瓮、众、弃、持、颖。

2. 词语的理解:机智、冷静、果断。

3. 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故事。

-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体会司马光的机智和遇事冷静的态度。

2. 教学难点:- 体会司马光的机智和遇事冷静的态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

2. 学具:字典、词典、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司马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司马光的机智和遇事冷静的态度。

4. 课堂讲解:讲解生字词,解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司马光的故事。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司马光的品质。

六、板书设计1. 司马光- 机智- 冷静- 果断2. 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 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3. 写一篇关于司马光的短文,表达自己对司马光的敬佩之情。

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2. 是否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司马光的品质。

3. 作业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巩固和拓展。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了解《史记》的历史地位。

3. 学生能够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进行相关的阅读和写作活动。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 《司马光》的生平事迹和《史记》的历史地位。

2. 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和句式。

3. 课文的阅读和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1. 对《司马光》的生平事迹和《史记》的历史地位的理解。

2. 对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和句式的掌握。

3. 对课文的阅读和写作技巧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老师简要介绍《司马光》的生平事迹和《史记》的历史地位。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司马光》的了解和感受。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标注生字、新词,理解其意义。

三、合作学习1.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的主题和意义。

2. 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探究学习1. 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寻找答案。

五、课堂小结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老师简要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二、深入学习1. 老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和句式。

2. 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

三、写作活动1. 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活动。

2. 学生进行写作,老师进行指导。

四、课堂小结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023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7篇

2023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7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7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篇一佚名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部首;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1、能认识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看图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

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

2、“司马”是个复姓,“光”是名。

简介司马光。

二、范读课文。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范读课文。

2、思考讨论:主要写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件什么事?三、看图回答,出示生字词1、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古时候)2、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花园是个什么样儿的?(出示:一口水缸)3、图上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这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出示:都找大人砸那口缸)四、教学生字词1、自学生字词。

要求:看出示的词卡,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想想词义。

2、检查乍学情况。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评析:字音是否主导准,句子是否读通。

五、指导写字1、巩固字音。

2、你用哪些方法记住了这些生字?3、指导书写。

4、师范写,生描红、仿写。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一、比一比、组词。

找候司园划后丝圆掉流使爬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育学生要像司马光那样,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一、看图,学习第1自然段1、有一天,司马光和小朋友来到了什么地方?干什么?2、自读第1节。

用自己的话说说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关键人物。

3、再指名说说假山、水缸的位置。

4、指导朗读。

二、学习2~3自然段1、这时发生了什么事?自读第2节。

2、出示句子。

24《司马光》(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24《司马光》(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教学目标】1.能认识“司、跌、皆、弃、持”五个生字,能写“司、庭”等七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内容。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说出它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认识“司、跌、皆、弃、持”五个生字,能写“司、庭”等七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内容。

2.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说出它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1.猜字游戏。

老师带来了一张图片,请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字?出示“司”字的甲骨文,请学生猜字。

甲骨文的“司”字,就好像一个人手持权杖,发号施令,所以“司”就有主持掌管的意思,演变到今天就成了这样(出示楷体字“司”)。

2.“司”字组词。

例如司机、司令。

还有一个带“司”的复姓——司马,在古代表示官职,这个官职管理的是——马匹。

3.揭示人物。

你知道哪些姓司马的人?司马迁,司马光,司马懿。

你们对于司马光有怎样的印象?司马光砸缸,司马光是一个史学家,编纂了《资治通鉴》。

4.揭示课题。

同学对司马光已经有了不少认识,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和司马光有关的文章,相信学习之后,你们能对他有更多的了解。

一起伸手跟着老师写课题。

(相机引导:司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先写外面的横折钩,中间的横和口要偏左一些,口的上半部分要在横中线上。

)(板书:司马光)二、初读课文1.感知文言特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司马光》这篇文章,请大家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和我们之前读过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1)提问:读了这篇课文,你感觉它和我们之前读过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指名简单交流。

预设:字数比较少;文章简短;有些词语难理解。

(2)小结:古人在写作这篇文章时,使用的语言是文言,是一种书面语言,这样的文章我们就叫它文言文。

文言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语言文字非常——简练。

部编版三年级(上)司马光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三年级(上)司马光教案完整版

是的字少、就两句话、一个自然段。

这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语言精练,篇幅短小。

读的时候要注意语句间的停顿。

3.老师播放朗读,请同学们边听边画出停顿。

你们画的停顿和老师画的一样吗?按照停顿再读一遍吧,朗读的时候注意气断意不断,注意节奏。

过度语:古诗和文言文都是古代的文学形式,它们的学习方式都是相通的。

回忆一下,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弄明白古诗的意思的?(看注释、换词、看插图、联系上下文猜一猜、单字组词……)今天我们也用这些方法看看这篇文言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解意。

1.出示:群儿戏于庭(1)其实,文言文没那么可怕,难一点的,注释帮助我们,其他的我们猜一猜,还有很多词语的意思和现代的是一样的,不信我们试试看。

(2)这个“戏”字,我们可以给它进行单字组词(游戏),“于”是在的意思。

“庭”书中注释告诉我们是庭院的意思。

同学们再观察一下插图,看看“群儿戏于庭”是什么意思?提示:谁在哪里干什么?(一群小孩在庭院中玩游戏)(3)“登”这个字,我们可以换一个词(爬),“瓮”是什么意思?(看图)给“跌”组个词(跌倒),怎么会跌倒呢?失足会跌倒。

多音字“没”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给单字组一个词吧?(淹没)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这句话讲了什么意思?(一个小孩爬到瓮上,不小心失足跌倒在装水的瓮中)。

(4)意思弄明白了,再读这部分小古文就更有节奏了。

现在,大家试着有节奏地读一读。

2.出示: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刚才咱们运用看注释、看插图、组词、换词的方法,学习了这篇小古文的第一句,相信第二句也难不倒你,自己试着学习第二句。

(其他的小孩子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起石头把瓮砸破,水流出来了,小孩得救了。

)这一句中有三个生字,第一个众字,三人为众字,品字结构,请同学们提起小手,跟老师一起写;“弃”请注意上下结构,可以这样记忆这个字“云儿变了脸,上横变一点”。

“持”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窄右宽:可以这样记忆“手持兵器,守卫寸土”。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司马光(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司马光(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司马光》,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司马光的人物形象,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司马光》,让学生理解司马光的正直、无私、勤奋的品质,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学习《司马光》的故事情节,理解司马光的人物形象。

2. 词语学习:掌握课文中的新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能够正确运用。

3. 句子理解:理解课文中的重要句子,能够用自己的话进行解释。

4. 文化背景:了解司马光的历史背景,理解其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司马光的人物形象,掌握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2.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句子,能够用自己的话进行解释。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教学图片。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对司马光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

4. 探究学习:通过问题引导,深入理解课文。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板书设计1. 课题:《司马光》2. 人物形象:正直、无私、勤奋3. 词语学习:课文中的新词语4. 句子理解:课文中的重要句子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口头作业:复述课文,分享给家人或朋友。

3. 拓展作业: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司马光的历史故事。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司马光的人物形象有了深入的理解,对课文内容有了全面的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我也注重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理解了司马光的正直、无私、勤奋的品质,激发了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品德。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文中的生字;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人物特点。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交流:在以前的学习、阅读和生活中,你了解了哪些聪明的古代儿童?(引导学生走进沉着冷静、聪明机智的儿童)。

2.故事激趣: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古代儿童的故事,大家想听吗?(教师绘声绘色讲述)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才七岁,他很聪明。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

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

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

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3.谈话导入:如果把刚才老师讲的原原本本写下来,就是白话文。

我们现代人写的文章,用白话,叫白话文,这么多年来我们学习的课文除了古诗外,也都是白话文。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古人写的,古人写的文章,用的是文言,叫文言文。

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如果用文言写下来,会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打开课本第24课──司马光(板书)。

二、认识文言文。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

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

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

“饭否”就是文言文。

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

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带着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初读课文,教师强调: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多读几遍。

2.教师指名读课文,强调学生注意倾听,相机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部编版《司马光》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司马光》教案完整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 司马光24 司马光课时目标1.背诵课文。

2.在反复诵读中品味古文独具魅力的语言,引导学生感受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语文素养。

3.联系实际,说说学习课文的体会,感悟人物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全文;联系实际,说说学习课文的体会。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激情导入,板书课文题目司马光是北宋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本文是以人物名字为题的。

本文讲了关于司马光的一件什么事呢?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用提问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二、先学环节(一)出示自学清单二1.朗读课文,思考发生了什么危险的事?在这危急的关头,其他孩子是怎么做的?(用原文回答)发生的事情:做法:2.画出描写司马光的做法的句子,从作者的描写中,你可以体会到。

3.司马光的表现与别的孩子有什么不同?结果怎样?体现了司马光怎样的品质?不同:结果:品质:4.课外搜集司马光的资料(故事、生平等)。

(二)小组交流1.根据小组人数,组长合理分配问题。

2.一人说,其他人听,听后纠正、补充,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全班展示请四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质疑。

每个小组展示一个问题。

三、后教环节精彩预设与点拨预设1根据课文中相关词语的解释,学生不难知道文章的意思,根据文章的意思便可以知道这道题的答案。

参考答案如下:发生的事情: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做法:众皆弃去。

预设2学生会比较容易地找到描写司马光做法的句子并从中体会到司马光的沉着、机智、勇敢。

预设3体会重点语句(1)在小伙伴不慎跌入水瓮中后,“众皆弃去”,唯有“光持石击瓮破之”,这是司马光与别的孩子的不同之处,表明司马光有着遇事沉着、积极开动脑筋、机智救人的高尚品质。

(2)“水迸,儿得活”一句话中,“迸”的意思是“涌出”,“得活”的意思是“得救”。

这句话交代了故事的结果。

四、检测环节读句子,完成练习。

1.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司马光》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司马光》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司马光》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言文《司马光》的故事情节,了解司马光的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对古代汉语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3. 引导学生通过故事学习司马光的智慧和勇敢,激发学生面对困难时的积极态度。

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学生能够概述《司马光》的故事情节,理解文言文中的主要事件和人物关系。

2. 人物形象的分析:学生能够描述司马光的人物形象,包括他的智慧、勇敢和坚持正义的品质。

3. 文言文的理解: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文言文,理解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司马光》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 教学难点:理解文言文中的古代汉语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提高对古代汉语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学具:文言文《司马光》的文本,用于学生阅读和理解。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司马光》故事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阅读与理解:学生阅读文言文《司马光》,通过问题引导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分析与讨论:学生对司马光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讨论他的智慧和勇敢,以及面对困难时的积极态度。

4. 情境创设: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故事中的情节,体验司马光的决策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5. 总结与反思: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悟,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板书设计1. 司马光的故事情节:通过图示或时间线展示故事的主要事件和人物关系。

2. 司马光的人物形象:通过关键词或形容词展示司马光的智慧、勇敢和坚持正义的品质。

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司马光》的故事梗概,用自己的话进行叙述。

2. 分析司马光的人物形象,写一段话描述他的智慧和勇敢,并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悟。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司马光》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提高了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部编本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4课《司马光》教案

部编本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4课《司马光》教案

部编本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4课《司马光》教案24XXX教学目标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XXX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重点】参考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XXX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出示资料,介绍文言文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后,自由朗读,简单交流句子的意思。

3.相互交流说说以上句子和现代语言的不一样,教师小结:像这样的语言就叫“文言”。

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也叫古文。

它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宝库中的一笔巨大财富。

4.本日就让我们研究一篇文言文《司马光》。

(板书:XXX)。

学生齐读课题。

5.谁能说说自己对XXX的了解?(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教师评议。

)6.(课件出示)XXX(1019~1086),北宋期间有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

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汉族。

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XXX,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XXX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二、初读课文,读懂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读准停顿:课件出示)XXX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3.教师范读,指导朗读,读准节奏。

4.参考注释,自学课文。

(要求: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再次批注在文中,据此理解句子的意思。

)5.让学生就不理解的字词提出问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司马光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

2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

3.培养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整理资讯的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全文。

联系实际,说说学习课文的体会。

【教学难点】
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在反复诵读中品味古文独具魅力的语言。

【教学方法】
品读法;点拨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师);课前搜集文言文的有关知识(学生)。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图:司马光救友)
师:看见大屏幕上的这幅画,大家会想起哪个故事呢?
生:司马光砸缸。

师:对,这个故事最早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被记录在我国一本历史书——《宋史》里面,(板书:文言文)叫做《司马光》。

请大家齐读课题。

同学们在课前都进行了预习,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了不少资料吧!你了解到了文言文的哪些知识?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简、韵……)
二、初读课文:
1.同学们的预习完成得不错。

现在,请打开课本,先自读课文,希望大家遇到生字词能多读两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开始吧!
2.课文比较短,请大家再读一遍.这次试着读出停顿,读懂句子。

3.看大屏幕,把本课生字读一读,每个生字读两遍。

4.生字解决了,谁能把这篇古文给大家读一读?(抽读)请其他同学注意听,如果他有什么地方读得不够好,等会儿提提意见。

(学生点评)
5.刚才几位同学都能做到“音准”,“文顺”,但老师觉得你们的停顿还掌握得不太好。

现在,请听老师的范读,可以拿出铅笔,一边听一边体会,哪里该断句,哪里该重读,作上记号。

(教师读两遍)
6.这次,请大家跟着老师小声读,看作下的停顿和重音的记录是否合适。

7.现在的感觉和刚开始自己读不一样了吧?古文啊,就是要慢慢读,反复读,才能读出味道来!再试试……(齐读)
三、理解课文:
1.(1)这个故事发生在司马光小时侯,那年他多大?(七岁)大家是怎么知道的?
师领读(课件出示:光生七岁,与群儿戏于庭)对,课文一开头,就给我们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光生七岁”,就是……(齐声翻译本句)
(2)这句话还告诉我们什么?(教师引导翻译词句,并点击出示单字解释)生:事情发生的地点(院子里)
从哪个字可以看出?——“庭”
大家找到这个字了吗?我们把它勾出来,还可以做上笔记。

故事里的人物--“群儿”这群孩子在做什么?哪个字能说明?
--“戏”"戏于庭"就是……
(抽学生翻译)“于”就是“在”的意思。

(3)谁能把我们刚才理解到的信息连起来,给大家说一说。

(翻译全句)(4)7岁的司马光和一群小朋友在院子里做游戏,肯定是玩得非常……(生:开心、高兴)就让我们高高兴兴地把这句话读一读吧!(齐读)教师指导阅读(心情更加愉快,语气再高兴点儿!)
2.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过渡)指读(课件出示: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1)老师注意到,有的同学在阅读本句时停顿还掌握得不是特别好。

(指导:范读、齐读)
(2)原来,院子里有个大家伙,是什么?——“瓮”大家是从哪里了解到这个字的意义的?——注释(齐读)没错,借助注释理解相关内容,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3)那在本句中,还有哪些字是你们在阅读中弄明白的?“足”“跌”“没”……(汇报学习情况)
(4)是否还有未理解的字,提出来让大家帮帮你。

(5)现在谁能够看着大屏幕,把事情的起因给同学们说一说?(翻译本句)(6)看着自己的小伙伴掉进这么大的水缸里,危在旦夕,真让人……(生:着急)那谁能用焦急的口吻来读读,尽量读出紧迫的感觉来?(抽读、范读、齐读)
3.在这危急的关头,其他孩子是怎么做的?抽读(课件出示: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1)范读自读:再读读,“多读几遍,其义自见”,试一试。

(2)通过阅读,大家了解了哪些字的意思?(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点拨)“皆”、“弃”、“去”、“持”、“击”、“破”……
(3)还有没有不理解的字,老师来考考你们……(查漏补缺)
(4)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众皆弃去”
板书:众弃去
(翻译)其他的孩子都放弃而离开想象一下,孩子们当时的表情、心理、动作?……
(进一步理解体会)
只有司马光,(指屏幕读:“持石击瓮破之”)
板书:光持击破
(5)抽生完整翻译全句。

(6)两者一比较,就让人觉得司马光真是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他……(评价,谈品质)
(7)根据回答指导阅读:那你们能不能也来沉着、冷静地(或带着佩服的语气……)读读,做一回勇敢的小司马光呢?
4.结果怎样?齐读(课件出示:水迸,儿得活。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