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_西_马哲的历史对比和当代会通_陆剑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研究 2005年第1期
中、西、马哲的历史对比和当代会通
●陆剑杰
[摘 要]在中国的“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是一种积淀着的历史性
关系,它是在全球化开放世界的学术语境、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语境、中国各派哲学相互争鸣的批
判语境中被讨论的。中、西、马哲之“异”是由历史环境之异、哲学旨趣之异、范畴体系之异构成的;
中、西、马哲之“同”则包括研究问题之同、哲学观念之通、历史衔接之用这样三个层次。中、西、马哲
在当代可以会通也必须会通,其途径是:三类哲学的研究者必须立足当代、结合实际、把握和反思各自的
核心理念、学术品格,同时利用哲学的可解析性和可移位性,相互借鉴,推进其与时俱进的发展。中国马
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者,既要通过文本解读、哲学史研究、实践总结,进一步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
核心和学说体系,又要对“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采取科学态度,肯定它们各自的历史地位,评价它
们各自的原理、范畴,在比较中得到启发,在批判中吸取营养,进行科学的整合,借以发展中国马克思主
义哲学,促成它的进一步现代化。
[关键词]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差异 同一 会通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5)01-0040-09
“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足鼎立,被普遍地看作是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基本构架。其实,三者关系要做必要界定后才可讨论。在怎样的意义上,我们可以讨论中、西、马哲之对应关系呢?我以为,主要是在不同时代及不同的哲学精神相比较的意义上来讨论。说“中国哲学”,着重讨论它发生于中国古代时的原创形态,因为到了近现代,中国哲学已渗透进西方哲学以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分,它变得不“纯粹”了;说“西方哲学”,固然必须从古希腊讲起,但着重讨论的是它在现代西方所建立的形态,因为只有这样讨论,才可以在时代和哲学精神的对比上把它同“马克思主义哲学”联系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同于古代的哲学,也不同于以肯定资本主义为不争之前提的西方现代哲学,它是面向人类、超越资本主义的未来的哲学。这样,三者“在中国”的关系就显现出来了:它们的差别主要是历史的差别;它们的同一也主要是历史的同一;而它们的会通则是哲学的历史发展在当代中国的积淀。
一、研究中、西、马哲之关系的当代语境
当代中国人研究中、西、马哲之关系,自有当代中国人的现实立足点、特殊感受性、特别解读法。这就必须弄清研究的当代语境。
(一)全球化开放世界的学术语境
当代世界大不同于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垒之时。在1917年到1991年的大半个世纪中,俄国、中国
作者简介 陆剑杰,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教授,主要从事哲学原理和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江苏 南京,210001)。
40
以及其他的东方国家,利用帝国主义战争造成的革命可能性和西方无产阶级和东方民族独立运动的联盟,先后走上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武装革命道路,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进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造成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的联合和东方社会主义各国的联合。这两个联合的对抗,进一步畸变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冷战格局。这种语境使东方各社会主义国家中的马克思主义者,过分地去强调各种社会制度间的绝对对立性和对抗性,夸大阶级性、革命性、斗争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但是真实的历史却是:人类面对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生存环境负面化等共同问题,世界演变成民族闭关自守被完全打破,各国相互开放其门户的状态;各种社会制度都在调整改革,都在彼此吸取被历史地创造出来的进步因素,都在强化着某些中性的体制成分。当强调绝对对立性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遭到挫折以致失败后,中国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广泛吸收西方体制中的中性成分和进步因素,使之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价值观念结合为一体的实践方针。用这种眼光来看待“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人们就不仅会注意到它们之间的差异性,更重要的是会把它们放在人类文明大道的展开之上,来考察三者的同一性、可借鉴性、可会通性。
(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语境
我们生活在全球化开放世界;同时,我们又生活在正在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的中国。我们考察中、西、马哲之关系,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不可脱节。不论中、西、马哲的哪一个,其意义只有在它同中国人当代实践的需要联系起来时才能获取。原则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指导思想,它的科学范导维度和人文关怀维度的结合,指导着我们的认知和决策,引导着我们对于社会道德的选择和推广。但就哲理内涵来说,实践必定会扬弃一些东西、突出一些东西,从而促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现代西方哲学总体上难以指导我们的事业,从中引出的自由主义政治观念和存在主义生存观念,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可以作为学术资源来对待,有利于批判地审视我们的现实;但如照此办理,则会导致社会结构的“格式塔转换”,使人民承担难以支付的改革成本,那是不可取的。中国古代的哲学总体上是反映前资本主义的社会生活的,但是,这一哲学中的文化心理积存、真理性片断和方法论价值,对于我们仍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三)中国各派哲学相互争鸣的批判语境
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正努力同全球化的开放世界接轨。在哲学和其他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实行对外开放,同世界上的各种学派、学术思想开展交流;实行“双百”方针,让学者们自由地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哲学加以研究,自由地相互学习和批判。在这种开放和宽松的环境中,作为学术本性之表现的学派丛生、学术多样、争鸣争论竞相发展的状态就会展开。中哲、西哲、马哲之间相互切磋;由它们之间的交往而织成的学术网络相互并存;中哲、西哲、马哲内部的各种学术主张相互竞争,呈现出特别绚丽的局面。
二、中、西、马哲的“差异”
(一)历史环境之“异”
“中国哲学”。在发生于中国的意义上,“中国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其“原创形态”是春秋战国时期以儒、道、法、墨诸家为代表的哲学思想;其“后继形态”则有汉儒的天人之学和宋明的理学、心学。近代以来产生的新儒学、新道学等,则已经“不纯”了,它们都在吸收“西方哲学”的基础上,试图改造“中国哲学”使之和西方近现代化及“民主”、“科学”之潮流相适应。“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因此,研究“中国哲学”的特性,必须研究中国古代的“人们是怎样的,他们各自的需要、他们的生产力、生产方式以及生产中使用的原料是怎样的;最后,由这一切生存条件所产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