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社会化
群体社会化理论下流动儿童社会化的三种倾向与乡土回归
他们 留下的孩子和老年父母 随即进 入人们 的视 线 ,被 称为 “ 留守儿童 ”和 “ 空巢老 人” 。于是 “ 留守儿童 ”
的成长 教育 , “ 空巢老人 ”的照顾 和抚养及 “ 留守儿
童 ”和 “ 空巢 老人”生活在一起 出现 的种种 的社会 问 题得到广 泛的关注和讨论 。就在这讨 论和关 注声 中另 外一个 群体也在 F渐增长 。 t 进入 2 世 纪 9 0 0年代 ,随着之前 出去 的青壮 年在
转 变 ,于是 典 型 的 流动 儿 童 开 始 出 现并 不 断 增 长 。 “0后”作为 流动人 口的主流群体 ,随着他 们生育 高 8 峰 的到来 ,他们 的后 代也就构成 了当今流动儿童 的主
体 ,并在数量上有持续增多 ,比例持续增大的特 点。
少还将有 2 亿 人 口转移 到城镇 ,届 时流动 人 口有 可 . 5 能突破 4亿人 ( 数据来 源 :法制 日报 ,20—2 2) 07 1—3。
城市里 站稳脚 跟 ,同时也意识 到 “ 留守儿童 ”在性 格
上和成长教育 上各种问题 的出现 ,他们 开始将 自己的 孩子接到身边 。 “ 先锋型流动”慢慢 向 “ 家庭化流动”
1.8 1 %。有关 专 家 还测 算 ,流 动 人 口每 年 都 以 6 0 2 0 至 80万人 的速度在增长 ,从现在到 2 1 年 ,农村至 0 05
关键 词 :流动儿童 ;社会化 ;群体社会 化理论 ; 乡土回归
前所未 有的高潮 ,已然进入 了 “ 流动 中国”的时代 。
一
、
流动 中国 与流 动儿童群体 的增长
土 中 国》 里 面说 到 ,基 层 社会 的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化概述
内容摘要: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他的社会性。本
章将主要介绍个体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社会化 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文化、家庭、学校和大众 传媒等。
关键词:
社会化 文化 家庭 同辈群体 大众传媒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定义
1、定义: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 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 员的过程。(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的人)
四、学校
(一)特点
1、按事先确定好的目标、计划,根据社会要求塑造 年轻一代。
2、有专门训练的教师来执行这一计划。
3、有专门的影响媒介(包含课程、教材等)
4、根据个体的年龄特点,选择相应的方法来施加影 响。
5、根据文化遗产的要素来选择教育内容。
6、使来自不同背景的年轻一代集合在一起,增加了 他们学习交往的机会。
(二)学校社会化的作用
1、形成个体系统的文化知识,开发个体的潜能 2、形成个体系统化的价值观念、政治道德观念体 系。 3、使个体的价值观与主流文化一致。 (三)学校的影响因素 1、学校的风气 2、教育内容和教科书 3、教学组织
4、教师的作用:
教师的威信、品德、爱心、榜样、期望、学 识以及师生关系等都将会影响到个体的社会化。
五、社会化的内容
1、政治社会化 2、道德社会化 3、民族社会化 4、性别角色社会化
第二节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一、本能与环境
二、生物因素(遗传因素) 三、社会文化
文化是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 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它是经过 世世代代传递下来的,其中包括价值观、知识、 信仰、艺术、风俗传统、生活态度及行为准则, 以及衣食住行等用物的制作方式、待人接物、举 止言谈等交际方式和风度。
社会心理学(第4版)第四章 社会化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把社会化定义为:社会化是个 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文化而将自己 整合到社会中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2 社会化的内容
2.1 道德社会化
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 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规范逐渐内化 的过程就是道德社会化(moral socialization)。
2.3 法律社会化
法律社会化(legal socialization)是关于法律信仰的形成、法 律准则规范的内化及法律遵从行为等方面的社会化过程。
塔普的法律社会化三阶段论: (1)前习俗阶段 (2)习俗阶段 (3)后习俗阶段
2.4 性别角色社会化
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中,人们对不同性别的人有着不 同的角色期待,而个人学习自己所属文化所规定的性别角色 的过程即为性别角色的社会化(gender socialization)。
3 社会学习理论
在社会化研究中,社会学习理论者的主要观点是将社会 化的过程看作有机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用以下三种主 要机制来解释社会化: (1)奖励与惩罚 (2)模范 (3)认同
4 符号互动理论
根据解释理论,个体的社会化或发展是一个再生的过程, 儿童不仅仅学习文化,而且还在日常互动中使用着他们学习 或发现的语言和解释技巧。
(4)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是以工作和行业为纽带形成的社会组织,是现 代社会的基础。作为青年面向社会的地方,工作单位在本身 职能之外,也承担着对其职工进行教育的责任。
(5)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是传达于广大人群之中并对他们产生影响的 传播方式,尤其是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和网络。在现 代社会,大众传媒在社会化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5 强调先天遗传的生物因素影响的理论
简述社会群体及其分类
简述社会群体及其分类社会群体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因共同的生活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相似性而结合在一起的人群。
社会群体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组成单位,它们的形成、发展和变革对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具有重要的影响。
社会群体可分为许多不同类型,下面我们将对社会群体及其分类进行简述。
1.家庭群体家庭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群体,它由父母和子女组成,是一个小型的社会组织。
家庭群体具有相对稳定和持久的特点,是社会生活中最具有亲密性、紧密性和情感性的群体。
家庭群体是社会化过程的基本环节,它承担着传承文化、教育子女、维持社会秩序等重要的社会功能。
2.同龄群体同龄群体是由年龄相同、社会地位相似的人们组成的群体,它们的共同点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和社会环境中。
同龄群体是社会化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对个体的身份认同、价值观念、社会行为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3.职业群体职业群体是由从事相同职业或专业的人们组成的群体,它们的共同点是从事相同的工作内容和职业活动。
职业群体具有相对稳定和专业化的特点,它们在工作中形成了一套共同的规范、价值观念和社会交往方式。
4.党团组织群体党团组织是由党员、团员组成的群体,它们通过党团组织进行交流、学习和活动。
党团组织是培养党员团员积极性、加强组织纪律、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途径。
5.阶级群体阶级群体是由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组成的群体,它们的共同点是拥有相同的社会地位、经济利益和政治诉求。
阶级群体是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社会变革和政治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
6.民族群体民族群体是由同一民族的人们组成的群体,它们的共同点是拥有相同的语言、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
民族群体是国家和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它们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稳定和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7.性别群体性别群体是由同一性别的人们组成的群体,它们的共同点是拥有相同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
性别群体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和地位,它们的性别角色和性别认同对个体的生活和社会交往具有重要的影响。
从中国文化背景看群体社会化理论
环境 是 儿 童 的同伴 群 体 。
( ) 伴 群体 内的 同化 与分 化 。 庭之 外 的社 会化 就 1同 家
也 同样适 合 于 我 国文化 背 景 ?本 文对 此加 以探讨 。
一
发 生 在 同 伴 群 体 之 中 。在 同 一 群 体 中 。 存 着 同 化 和 异 化 并 两 种 现 象 , 同 影 响 着 儿 童 人 格 的发 展 。 当 群 体 确 认 明 显 共 时 , 体 内 同化 与 群 体 间 对 比 最 易 产 生 , 体 确 认 在 其 他 群 群 群体 存在 时变得 很突 出。群体认 同多数成 员认 同的规 则 ,
展 没 有 长 期 的 影 响 , 同 伴 群 体 才 是 影 响 儿 童 人 格 发 展 的
主 要 因 素 。 理 论 基 于 西 方 文 化 背 景 提 出 , 方 文 化 认 为 该 西 家庭 不 是 一 个 群 体 , 在 我 国 的 文 化 背 景 下 , 庭 被 认 为 但 家 是一 个群 体 。 此 , 内学者 在对 群 体社 会化 理 论进 行 研 因 国
有 很 大程 度 的相 似性 , 果 随着 环 境 影 响 的扩 大 . 些相 如 这
似 性 再增 加 就 会 使 儿 童 非 常像 其 父 母 和兄 弟 姐 妹 , 庭 家 在 儿 童社 会 性 发展 研 究 领 域 中 , 们普 遍认 为 家庭 人 是 影 响儿 童社会 性 发展 的第一 个 也是 最 重要 的环 境 。但 是 , 种看 法 近来 受 到 了挑 战 。19 年 , 国心 理 学 者哈 这 95 美 就 缺 乏 充足 的变 异 , 样 就会 使 得 生 态 学 上 家 庭 个 体成 这 员 的 数 目和 变 化 减 少 , 低 至 少 一 个 孩 子 可 以 存 活 的 可 降 能性 。这 是人类 作 为 物种 进 化和 生存 所 必须 避 免 的 。 2同 伴 群 体 是 影 响 儿 童 人 格 发 展 的 主 要 因 素 .
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论文导读:同辈群体是在大家的无意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处在成年早期的人的社会化需求。
大学生有强烈的被他人理解和尊重的需要。
同辈群体,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关键词:同辈群体,大学生,社会化一、如何理解同辈群体同辈群体又称同辈集团或同龄群体,是指在相同年龄层次上,由地位、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人组成的关系密切的非正式群体[1]。
同辈群体作为普遍存在的人际环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一,同辈群体是在大家的无意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个体可以自由组合和自由选择,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同伴交往。
同辈群体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安排活动内容,极少带有强制性,即使有领导和服从,也是相互自然协商的结果,是个体愿意接受的[1]。
第二,有较高的心理认同感和内聚力。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处在成年早期的人的社会化需求,主要是在家人之外寻求情感归属对象,包括与同性朋友建立友谊,与异性朋友恋爱。
若情感无所归属,不能与他人正常交流,就会处在痛苦的孤独之中。
同辈群体的交往是在自然随意的过程中进行,常常在彼此相互依赖和随意的冲突中实现彼此的沟通,最终获得心理归属和价值认同。
大学生有强烈的被他人理解和尊重的需要,虽然群体成员在价值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以感情接近、观点相同为基础的同辈群体往往具有统一的群体意志和较强的内聚力[2]。
第三,有自己的价值标准。
同辈群体从心目中的英雄、榜样到沟通的语言、交往方式消费方式乃至服装、发型等体现了自身旨趣分明的亚文化特征,这种亚文化对个体思想价值观念与品德发展有重要影响。
高校是一个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社会组织,不同学历班次、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地域入学的大学生之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同辈群体。
这些同辈群体既具有当代青年乐于交往、善于交往的共性,又具有相对自主性和认知能力较强的鲜明特征。
正确认识和把握同辈群体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更好地指引大学生社会的化进程。
群体社会化理论述评
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 第5期群体社会化理论述评郭培方 内容提要 家庭和社会都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环境,群体社会化理论(GS理论)认为家庭内社会化和同伴群体内的社会化是两个不同的路线,它主要描述了家庭外的社会化过程,对家庭教育研究的一些结论作出新的解释,并为儿童社会化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动因。
大量的研究证据也支持这一观点。
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学习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的过程,社会化的结果。
同时,社会化过程又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
因而,儿童发展最终形成的个性可以作为社会化过程的一个综合指标。
从这个角度来考察,对于家庭是社会化的重要动因这一说法便有了相矛盾的证据。
换言之,一些研究发现,在同一家庭里长大的亲生子女和领养的子女最终都没有形成相似的个性。
在过去的十年间,人们试图用家庭环境内部的差异说明问题。
这些差异来自4个方面。
(一)儿童自身。
儿童自身最初具有的有别于其他同胞兄弟姐妹的特点导致父母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他/她。
这方面的研究证据很多。
例如,父母对长相漂亮的孩子和长相一般的孩子或对听话与难缠的孩子的行为就有很大不同。
(二)父母。
父母方面的原因,比如说某一个孩子在怀孕期间父母本来就不想要他,但还是生下来了;或者父母觉得养育第一个孩子困难,养第二个则容易得多。
(三)亲子关系。
这种关系是父母与孩子所具备的特点之间的匹配。
例如孩子的气质类型是否符合父母的喜好或期望。
(四)家庭环境。
指前面三个因素之外的家庭内变量,其中最重要的是儿童的出生顺序。
毫无疑问,家庭环境内部差异的存在是客观事实,儿童从同一家庭里获得的经验亦有不同。
问题是,这些差异就是孩子形成不同个性的原因吗?首先,行为遗传学的方法使我们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行为遗传学的研究把个性变异量分为三到四部分。
第一部分变异量归因于基因。
它能解释成人个性变异量的40%—50%。
第二部分变异归因于包括家庭在内的共同的环境影响,它仅能解释成人个性变异量的0—10%。
群体社会化理论
群体社会化理论过程、机制、影响因素、功能影响因素:家庭父母、学校、大众传媒和同伴群体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及大众传播媒介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动力因素社会性在现实结构上是由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等四个维度构成具体问题:家庭父母、学校、大众传媒和同伴群体这些影响因素到底是怎么作用到社会化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社会化过程的完成和实现哪个阶段?哪个因素是起着关键作用?————群体社会化理论下流动儿童社会化的三种倾向与乡土回归,吴志明,2012社会化的内容,包括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社会化和再社会化(农民工再社会化)。
群体社会化对于青少年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影响的范围包括青少年的消费者社会化、性别社会化、家庭的代际冲突以及其它诸多方面。
群体社会化对于青少年的影响,除以上比较集中的三个研究领域外,还包括青少年的知识传递、社会互动技能、攻击性行为、刻板印象、社会偏见、政治信仰、自尊与情感健康、学习成绩等诸多内容。
群体社会化,国外泛指群体对个人的影响。
国内对于群体社会化关注的不足,“群体社会化研究仅集中于哈里斯群体社会化理论的狭窄视角”——群体社会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刘录护,2009还未搜索:主题“群体”并含“社会化”实证研究的综述一、群体社会化理论:1995年,美国心理学者哈里斯(Judith RichHarris)发表文章,首次提出了群体社会化理论。
哈里斯认为,社会化是儿童被其所在社会接纳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儿童可以通过模仿父母来发展,同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面来发展,比如同伴。
在家庭中儿童通过模仿父母而学到的东西在家庭之外用不到,因此他要在家庭之外另外习得一套行为系统,于是,儿童要在社会化过程中习得两套行为系统,一套用来在家庭内部生活,一套用于家庭以外的社会生活。
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群体现象及儿童的同伴群体,二是发生在同伴群体中的社会化和社会文化传递的机制。
1.群体现象及儿童的同伴群体:儿童群体中有五种基本行为,包括群体内友好行为、群体外敌对行为、群体间对比行为、群体内同化行为与群体内异化行为,而群体社会化理论主要关注群体内的同化行为和异化行为。
社会化与个体化
提高生活质量:平衡社会化与个体化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满足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
维护社会稳定:平衡社会化与个体化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
汇报人:
感谢观看
个体化: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兴趣和价值观追求自我实现
社会化与个体化的平衡:个体需要在社会化和个体化之间找到平衡既要适应社会又要保持自我
社会化与个体化的影响:社会化和个体化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影响个体的心理、行为和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化与个体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化与个体化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社会化的过程包括学习、模仿、内化、认同等阶段。
社会化的结果是个体形成社会角色、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
社会化的重要性
社会化是个体融入社会的过程有助于个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社会化有助于个体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社会化有助于个体形成正确的职业观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社会化有助于个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家庭背景:家庭结构、教育方式、经济条件等
个人经历:成长经历、教育经历、职业经历等
心理因素:性格、气质、自我认知等
04
社会化与个体化的关系
社会化与个体化的相互影响
社会化是个体化的基础个体化是社会化的延伸
社会化与个体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社会化与个体化是社会发展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社会化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个体化是个体自我实现的过程
06
过度社会化与过度个体化的影响
过度社会化的影响
失去自我:过度社会化可能导致个体失去自我无法独立思考和行动
《幼儿教育心理学》笔记北师大版-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
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社会性作为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研究者视野是在20世纪30年代幼儿社会能力是影响其认知、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一节社会性概述一、社会性发展的概念不同学者有不同解读社会性包括儿童学习社会性情绪、对父母的依恋、气质、道德感和道德标准、自我意识、性别角色、亲善行为、对自我和攻击性的控制、同伴关系等社会性指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理解掌握遵守社会行为准则以及人们控制自身行为的心里特性。
二、社会性分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类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社会品质、社会行为社会认知、社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自我概念、意志品质、道德品质、社会性情绪第二节幼儿社会能力与学习一、社会能力及其构成社会能力主要有三个维度:社会交往能力(交往主动性、交往策略)、亲社会行为能力(助人、合作、分享等)、社会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幼儿发起、维持和调整社会交往和关系的基本能力(前提、条件)亲社会行为能力——幼儿在社会交往中给予对他人或群体利益的利他态度和行为能力(带动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幼儿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二、社会能力的价值1.有助于幼儿建立积极的同伴关系2.良好的社会能力有助于幼儿情绪情感、人格的积极发展和心理健康3.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三、社会能力的影响因素1.幼儿自身因素对社会能力发展的影响•幼儿的人格、个性特征是影响其社会交往主动性的重要因素被拒绝和被忽视型幼儿比受欢迎型幼儿在人格、个性品质上表现出更多的内向、冲动等特征培养幼儿形成积极的人格、个性品质;特别关注内向、自卑、情绪低落、易激惹的幼儿•观点采择能力是影响幼儿社会能力,特别是亲社会能力的重要因素观点采择-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发现不同观点间关系的能力站在他人角度,感知、判断他人情绪状态,理解他人需求•社会信息加工机能是影响幼儿社会能力的重要认知因素幼儿的社会行为是一系列信息编码的过程,包括社会线索编码,对社会线索的解释理解、目标澄清、达成反应建构、反应决定,及实施行为等过程影响社会能力的认知因素主要有两种社会加工模式,认知理解归因模式-儿童如何理解、解释他人的行为;心理理论的反应决定模式,即幼儿根据社会情境的线索、已有的社会交往经验对自己的行为做出预期,并付诸行动。
社会学中的群体社会化过程
社会学中的群体社会化过程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组织的学科,而群体社会化过程则是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群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中逐渐习得和接受社会规范、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社会化内容的过程。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群体社会化过程,并分析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一、群体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群体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环境。
在群体中,个体通过观察、模仿和与他人互动的方式,逐渐习得和接受社会化内容。
首先,群体中的角色模型对个体的社会化起到重要作用。
角色模型是指在群体中具有特定地位和行为方式的人物,他们的行为和价值观念会对其他成员产生示范和影响。
例如,在学校中,老师是学生的角色模型,他们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规范。
其次,群体中的社会规范对个体的社会化也起到重要作用。
社会规范是群体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它规定了个体在群体中应该如何行为。
通过遵守社会规范,个体能够逐渐习得和接受群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例如,在家庭中,父母会教育孩子要尊重长辈、关心他人等,这些都是社会规范的一部分,通过遵守这些规范,孩子能够逐渐习得社会化内容。
最后,群体中的社会支持对个体的社会化也具有重要影响。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在群体中得到的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实质性支持。
通过社会支持,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群体,习得和接受社会化内容。
例如,在工作场所中,同事之间的互助和支持能够帮助新员工更快地融入团队,适应工作环境。
二、个体对群体社会化的影响除了群体对个体的社会化影响外,个体也对群体的社会化起到一定的影响。
首先,个体的特质和行为方式会对群体的社会化产生影响。
个体的性格、能力和行为方式会影响群体中的其他成员,进而影响整个群体的社会化过程。
例如,在一个学习型的班级中,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会对其他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学习。
其次,个体的社会化经历也会对群体的社会化产生影响。
个体在不同的社会化环境中接受过不同的社会化内容,这些经历会影响他们在群体中的行为和价值观念。
社会化的过程和群体与个体
社会化的过程和群体与个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对我们的行为、思想和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被社会所影响,也正在被社会塑造着。
而社会化就是一个拥有高度相互影响的系统,它由个体、群体和社会组成,与每个人的成长和人格形成息息相关。
作为一个社会化进程的参与者,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都将处于不同的角色,如父母、朋友、同事或家庭成员等。
本文将探讨社会化进程对个体的影响,并探讨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
社会化进程对个体的影响社会化进程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互动中接受和内化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过程。
这个过程发生在个体生活的各种环境中,如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交媒体等。
社会化的目标是促使人类适应并融入社会,并形成一种可接受的社会规范。
在这个进程中,每个人都会被塑造和影响,而自我意识、价值观和个性则是影响个体走向的关键因素。
在家庭的社会化中,父母和祖父母通常是一个孩子最早的社会化代表。
这些人将通过一系列的交流和互动来传递社会价值和规范,并帮助孩子形成自我认识和个性。
而在这一过程中,孩子可能会接受一些家庭文化与价值观,同时也受到了来自学校和社区的其他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
这种影响最终形成了一个个体独特的认知和价值体系,具有独特的思想方式、价值判断和生活动机。
群体与个体的相互作用在社交生活中,个人的行为和价值观通常会受到身处的群体的影响。
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社交群体中,这些群体中的成员共享相似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并相互支持和交流。
因此,群体对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和价值观的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一个正常的社交群体中,个人的需求和利益可能会与群体的需求和利益产生矛盾,但是个人通常会通过牺牲个人利益来维护群体的利益,以便获得群体成员的认可和支持。
此外,在群体中,经常存在着一种压制非主流、不同意见的行为,容易导致群体的思考方式变得单一化,狭隘化。
这种现象被称为群体思维。
因此群体和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既存在有道德利益相关性,也有意见和想法的个性差异。
社会化过程中同伴群体的影响研究
社会化过程中同伴群体的影响研究社会化是个人在社会环境中从社会化者学习规范、价值观和行为范式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同伴群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对个体的影响是深远而重要的。
本文将论述社会化过程中同伴群体的影响研究,探讨同伴群体在塑造个体行为和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的作用。
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逐渐习得所处社会的文化与规范,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和态度。
它是个体从早期儿童期到成年期不断接受社会化者的影响,进而形成对社会共同体认知的一个过程。
同伴群体对个体的影响社会化过程中,同伴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同伴群体不仅提供了交流和互动的平台,更是个体获取社会信息、学习社会规范的重要来源。
同伴群体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规范的传递同伴群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传递了社会规范和期望,帮助个体明确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在同伴圈子中,个体通过观察和模仿同伴的行为,形成对社会规范的认知和接受。
同伴群体能够教导个体怎样在社会中生活、如何与他人交往,并为自身的感知和认知提供精确信号。
2. 身份认同和自我概念的形成同伴群体对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身份认同和自我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与同伴的亲密交往和比较,个体往往会形成对自我身份和角色的认同。
在同伴群体中,个体可以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培养自己的社会意识和自我价值。
3. 行为模仿和学习同伴群体的影响在于提供了行为模仿和学习的机会。
个体在同伴群体中观察和模仿同伴的行为,通过模拟和学习来适应社会环境。
同伴群体中的行为表现和经验将对个体的行为选择和决策产生重要的影响。
4. 社交技能的培养同伴群体对发展个体的社交技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同伴群体中,个体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和解决冲突,逐渐建立起与他人的合作关系和友谊。
通过参与同伴群体活动,个体可以培养出更好的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能力。
同伴群体的类型和特点同伴群体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同龄同伴、异性同伴、过亲密同伴等。
社会化过程中的群体行为特征
社会化过程中的群体行为特征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中习得和接受某种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一个过程。
而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种名为群体行为的现象。
群体行为是指个体在集体中表现出来的一些特有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
这种行为模式不仅具有统一性,而且具有不可预测性。
本文就要探讨一下社会化过程中的群体行为特征。
1.群体行为具有经验和历史的沉淀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会接受并吸收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和社会经验等方面的信息。
这些信息一旦融入到个体的思维中去,就会深深地影响着个体的观念、态度和行为。
而当这些个体聚集在一起形成群体时,这些经验和历史便会被重新激活。
群体行为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呈现出不可预测、多变的特点。
2.群体行为具有一定的趋同性群体行为呈现出人们在一定情况下为了满足共同的需求和利益而呈现出的一种趋同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的个性和行为是多元化的。
但当人们聚集成为群体时,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趋向相似,形成了所谓的“群体心态”。
这种趋同性在恐慌、暴动等特殊条件下表现的特别明显。
3.群体行为具有一定的自我感染性群体行为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自我感染性。
当个体融入集体之中时,会对他们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
而这种影响不仅存在于个体之间,也会扩散到整个群体中。
这种自我感染性会引发一种名为“集体狂热”的现象,人们往往会因为集体的激情而失去自我,产生一些悖离常规的行为。
4.群体行为具有一定的倾向性群体行为的倾向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其行为往往会受到传统思想、价值观和文化的影响,这种传统文化趋势表现为集体的判断、思维、品德等方面的倾向性;第二,群体行为往往也会受到现实环境的影响,比如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
5.群体行为具有一定的协作性在一些情况下,群体行为会表现出一种协作性。
比如,在工业生产中或者竞技活动中,个体需要在群体中通力合作,才能够完成任务或者达到目标。
这种协作性不仅需要个体之间的高度默契,也需要个体之间的合理分工,以及人际关系密切的沟通交流。
社会化名词解释
社会化名词解释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中逐渐习得适应社会规范、组织与群体的过程。
社会化作为一个名词,既可以表示这个过程,也可以表示这个过程的结果。
首先,社会化是个体从出生开始,通过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习得并适应社会规范、共享价值观、文化传统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通过学习、模仿、观察等方式逐渐习得社会语言、行为规范、社会角色等。
社会化过程始于家庭,因为家庭是个体最早接触并深受影响的社会单位,家长、亲近的亲属通常是个体最早的社会化代理人。
此后,社会化的影响逐渐从家庭扩展到学校、朋友圈、社会群体等,个体通过与不同社会环境的接触,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念。
通过社会化,个体逐渐融入社会,成为社会中的一员。
其次,社会化也可以指个体已经完成社会化过程后所展现的社会行为和角色。
社会化的结果是个体习得并内化了一系列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成为一个可以适应社会、与他人协作的社会角色。
社会化的结果在个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得以体现,个体通过遵守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方式,与其他人一起构建一个有秩序的社会。
然而,社会化不仅仅是个体对社会的适应和融入,也是社会对个体的塑造和规范。
社会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个体在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社会认同和角色,而社会也通过社会化过程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传递给个体,对个体的行为进行限制和规范。
总之,社会化是个体从出生开始通过与社会环境的互动逐渐适应并内化社会规范、组织与群体的过程。
这个过程不仅包含个体对社会的适应和融入,也是社会对个体的塑造和规范。
社会化既可以指这个过程,也可以指这个过程的结果,在个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中持续发展和演变。
同辈群体社会化的名词解释
同辈群体社会化的名词解释同辈群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同龄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逐渐融入到特定的同辈群体中,并通过这种交往与互动,逐渐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和社会角色。
它是人类社会中一种重要的社会化方式,对个体的成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辈群体社会化的过程是在与同龄人进行日常交往和互动中逐渐形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年龄相近的个体会通过互相观察、模仿和互动来学习和适应社会文化环境。
同辈群体的成员在共享具体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特定的社会规范与行为模式,并将这些共享的价值观念内化为自身的惯常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通过同辈群体的互动,个体对群体共同所拥有的社会资源、技能和知识进行学习和吸纳。
同辈群体社会化对个体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同辈群体社会化为个体提供了平等互动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关系中平等地参与和发言,培养了合作、竞争以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其次,同辈群体社会化促使个体学习并适应社会中的社会规范和文化价值观,从而建立起一种共同的社会认同感和道德观念。
同时,同辈群体中的各种交往和互动也提供了机会,让个体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培养了个体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最后,同辈群体社会化为个体提供了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他们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友谊和人际关系。
同辈群体社会化还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个体最早接触和参与社会化的环境,家庭的教育方式和价值观会对个体在同辈群体中的社会化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学校作为个体社会化的另一个重要场所,提供了个体与同辈群体互动的机会,培养了个体的自主性和团体意识。
社会环境中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制度安排也会对同辈群体社会化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然而,同辈群体社会化也存在一些潜在问题。
首先,同辈群体中不同的社会背景、文化习俗和道德观念可能导致社会化过程中的冲突和摩擦。
其次,同辈群体中的负面行为和不良影响也可能对个体产生负面影响,如暴力倾向、不良习惯等。
此外,同辈群体社会化还可能导致个体过度追求群体认同,从而牺牲了个体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力。
青少年成长环境的新认识—哈里斯(j.r.harris)的群体社会化理论及其评价
青少年成长环境的新认识—哈里斯(j.r.harris)的群体社会化理论及其评价哈里斯(j.r.harris)的群体社会化理论还是非常的有意义的。
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所以说儿童最终形成的个性可以作为社会化过程的一个综合指标。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考察,对于家庭是社会的动因的说法就有了一定的不足。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麦考比和马丁一翔实的研究资料为依据,提出“父母对儿童的影响可能很小”。
1995 年哈里斯《心理学评论》(Psychological review)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儿童的环境在哪里----群体社会发展的理论》,首次提出了群体社会化的理论,否定了家庭环境的重要性,强调和描述了家庭外的社会化过程。
1998年,哈里斯再版《抚育的假定》一书,批判和否定了一般关于抚育的假定----父母对儿童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家庭环境是儿童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并更为详尽地论述了群体社会化理论。
哈里斯的观点颠覆了传统的教育理念,所以引起了广泛地争议与关注。
哈里斯(Judith Rich Harris,1995)认为,社会化是儿童被其所在社会接纳的过程,是通过学习逐渐成为一个明确行为、语言、技能、恰当的信念和态度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在这一点与人们对社会化的一般理解基本一致,但是,对于儿童社会化的因素,其群体社会化的理论则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主要描述发生在家庭之外的各种各样同伴群体中的社会化问题。
首先,该理论的饿一个基本的信念是,儿童在家庭环境内的行为和在家庭外的行为是分开的两个行为体系。
儿童独立的在家庭内外习得两套行为系统,随着儿童年纪的增长,儿童倾向与喜欢家庭外的行为系统超过家庭内的行为系统。
于是家庭外的行为系统逐渐取代了家庭内的行为系统,发展了自身的人格。
因此,父母对儿童没有瘴气的影响,对儿童个性留下长远影响的共享环境是他们与同伴共享的环境,家庭外的环境(主要指同伴群体)才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环境。
群体社会化
一般的观点认为,“父母是儿童个体社会化的代理人”[1],他们对儿童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人不能代替的,他们的影响被认为是长期的甚至是决定性的。
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研究方法的改进,一些新的研究结果不断出现,例如,在双生子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发现,在同一家庭中,父母对每一个孩子的影响各不相同,且从整体上来说,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没有显着影响6.Maccboy&J.Martin,1983)。
这一研究结果不断被证实,也不断促使人们思考和探索,在儿童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如果父母所起的作用不是显着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对儿童的发展起显着影响呢?在这一问题的背景下,1995年Hams.J.R提出了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认为,在儿童整个社会化过程中同伴群体对个体的发展有决定性影响作用,而不是家庭(父母)。
群体社会化?(2008-11-16 01:11:33)1 .群体现象及儿童的同伴群体??动物天生是群居的,人也不例外。
人总是要把自己归于一定的群体。
研究表明,群体存在以下五种基本行为现象:(1 )群体中的友好行为。
群体中的成员喜欢自己所在的群体胜过别的群体,会自发地做出有利于自己群体的行为; (2 )群体外的敌对行为。
人们对不同于自己所在群体的别的群体有一种强烈的、甚至是互相伤害的敌对行为; (3 )群体间的对比行为。
不同群体之间会由于群体内的友好行为与群体外的对立行为作用而使原来并不明显的群体差异不断加大; (4)群体内的同化行为。
在同一群体中,各个成员会主动或被迫地与群体保持一致,从而使群体的一致性不断增强; (5)群体内的异化行为。
在同一群体中,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地位与等级,使各个成员彼此不同。
同时群体中各个成员也以各种方式努力使自己与众不同,以便在群体中占有一席之地。
?儿童的同伴群体作为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也存在以上五种机制。
哈里斯认为人类群体形成的第一步,就是把人归于各个群体之中。
尽管皮亚杰认为分类是在学前期发生,但许多研究表明婴儿期分类就已出现。
个体在群体中社会化过程
个体在群体中社会化过程个人凭借其生理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尤其是脑)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学习获得符合特定社会要求的知识、技能、习惯、价值观、态度、理想和行为模式,成为具有独特人格的社会成员并履行其社会职责的过程。
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自出生后就接受社会的影响,开始了社会化的过程。
据美国L.P.利普塞特在产科医院进行的研究表明,婴孩在出生后3~4天就能形成经典性条件反射,例如吸吮反射。
这是新生婴孩初次接触社会因素形成的人的心理活动,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
社会化过程的实质是个体反映社会现实的过程,从心理学来看,就是社会现实内部化的过程。
社会化的目的不仅是使人学习和接受社会文化,获得人的语言、思想、感情,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一定的生产技能,懂得社会规范,明确生活目标,适应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而且使上一代人的思想、技能、经验能传给下一代,使人能继承和发展文化遗产,维持代际关系,在适应社会的基础上改造社会,把社会不断推向前进。
个体社会化过程有以下特点:①主动性。
每个人对社会现实的反映都有一定的选择性,其社会化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
②贯穿于人的一生。
由于社会现实的不断发展、变化和一个人一生经历中地位、职责的变化,个体社会化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贯穿于人的一生。
③个性和共性的统一。
即使在同一社会中,由于各人特点和所处具体环境不同,个体社会化也不完全一样。
社会化过程也是个性化过程。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对于社会化,社会学侧重研究社会影响,社会心理学侧重研究个体社会化的历程。
关于社会化这一概念的含义,有不同的说法:①以美国S.柯尼格为代表,从社会规范的观点来解释社会化,认为社会化是一种过程,个人由此成为他所出身的那个社会的一分子,他的一举一动都符合于该社会的民俗民德。
②以美国E.A.罗斯为代表,从社会意识(群属之感)的观点来解释社会化,认为它是在团体中与同伴产生共同行动的能力和意志时的一种群属之感的发展。
社会化的群体行为
社会化的群体行为社会化的群体行为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之一。
它指的是一个群体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它通过社会化机制的作用,被广大人群所接受并认可。
社会化的群体行为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良性的社会行为,即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群体行为;另一种是恶性的社会行为,即会破坏社会和睦与稳定的群体行为。
良性社会行为在良性的社会行为中,人们彼此之间秉持着互相尊重和合作的态度。
良性社会行为具有多样性和创新精神。
它有助于社会国家的长期发展,对社会公益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良性的社会行为能够促进社会的良性互动。
在各种社会交往中,人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和言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相应程度的责任和义务。
他们考虑到自己的行为,同时也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和权益,不断推进着社会进程,进一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加强社会良性互动。
另一方面,良性的社会行为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凡事都需要有规矩和标准,良性的社会行为也不例外。
良性的社会行为,则是在尊重规则的基础上进行的。
如果每一个人的行为都能够符合规则和标准,那么群体行为就会井然有序,社会就会变得更加稳定和和谐。
恶性社会行为与良性社会行为相对应,恶性社会行为则是由于情绪、利益和个人私心导致的。
恶性社会行为常常会带来负面影响,如影响社会的正常运作和稳定,引起社会反感和不满。
恶性社会行为的根源在于人性的自私和贪欲,其主要途径是通过暴力和威胁来实现个人或团体的利益最大化,这些行为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在社会化的群体行为中,恶性的社会行为可能会对群体内其他成员的行为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对整个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是负面的,而且也是不可逆转的。
结语总的来说,社会的进步不是某个人或某个团体单方面的事情,而是需要成千上万个人的共同努力来实现的。
良性的社会行为能够促进社会和睦和发展;相反,恶性的社会行为却会对社会进度造成巨大的阻碍。
良性的社会行为和恶性的社会行为一直存在,人们需要不断地加强自己的社会化素质,对于群体行为,我们既要树立社会责任感,也要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的观点认为,“父母是儿童个体社会化的代理人”[1],他们对儿童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人不能代替的,他们的影响被认为是长期的甚至是决定性的。
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研究方法的改进,一些新的研究结果不断出现,例如,在双生子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发现,在同一家庭中,父母对每一个孩子的影响各不相同,且从整体上来说,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没有显著影响6.Maccboy&J.Martin,1983)。
这一研究结果不断被证实,也不断促使人们思考和探索,在儿童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如果父母所起的作用不是显著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对儿童的发展起显著影响呢?在这一问题的背景下,1995年Hams.J.R提出了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认为,在儿童整个社会化过程中同伴群体对个体的发展有决定性影响作用,而不是家庭(父母)。
群体社会化(2008-11-16 01:11:33)1 .群体现象及儿童的同伴群体动物天生是群居的,人也不例外。
人总是要把自己归于一定的群体。
研究表明,群体存在以下五种基本行为现象:(1 )群体中的友好行为。
群体中的成员喜欢自己所在的群体胜过别的群体,会自发地做出有利于自己群体的行为; (2 )群体外的敌对行为。
人们对不同于自己所在群体的别的群体有一种强烈的、甚至是互相伤害的敌对行为; (3 )群体间的对比行为。
不同群体之间会由于群体内的友好行为与群体外的对立行为作用而使原来并不明显的群体差异不断加大; (4)群体内的同化行为。
在同一群体中,各个成员会主动或被迫地与群体保持一致,从而使群体的一致性不断增强; (5)群体内的异化行为。
在同一群体中,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地位与等级,使各个成员彼此不同。
同时群体中各个成员也以各种方式努力使自己与众不同,以便在群体中占有一席之地。
儿童的同伴群体作为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也存在以上五种机制。
哈里斯认为人类群体形成的第一步,就是把人归于各个群体之中。
尽管皮亚杰认为分类是在学前期发生,但许多研究表明婴儿期分类就已出现。
年龄、性别、人种是人类分类的三大范畴。
对学前期儿童,年龄与性别范畴是主要的。
一岁之前,孩子就能很好地区分男女、成人与儿童。
到一岁时,儿童会对陌生成人感到害怕,对同龄儿童感兴趣,喜欢与之交往。
2岁时,儿童会表现出对同性别儿童的偏爱。
无论在任何文化和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儿童的游戏群体。
在现代社会中,家庭之外的社会化就发生在儿童期的这些同伴群体之中。
社会化是一个使群体中每个个体彼此更为相似的过程。
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关注同伴群体的异化和同化现象。
希望从这一角度解释个性差异。
儿童群体发展中,成员同化与异化现象是并存的。
在同一群体中,各个儿童总是力争在言语、穿着、行为上与其他成员保持一致。
群体奉行多数成员认同的行为规则。
一旦某个成员与其他成员行为不一致,他就会受到群体的严厉处罚,直到他改正为止。
有关气质的许多研究表明,在儿童群体中,为免于同伴压力,儿童不得不与群体规则保持一致。
这种因为群体强制作用而产生的行为一致性,对个性有长期影响。
此外,除了同伴压力和群体惩罚之外,儿童本身对参与群体也有十分强烈的愿望。
促使儿童自觉主动地与群体行为保持一致。
正是这些群体同化现象,使同一群体的儿童逐渐地相似化。
哈里斯指出,在群体中,同化与异化并不互相排斥。
当旁边没有对立群体存在时,群体的自身特性就会变得不突出,群体成员会更倾向于把自己看作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而非相似的群体成员,群体中会出现等级地位与社会比较的差异。
在每个群体中,儿童由于统治力量与受欢迎程度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等级地位,而这种群体内的等级地位高低,会对个性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并对成年以后的生活产生长期影响。
此外,同一群体中的儿童会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明确自己在群体中的社会地位,其他同伴或成人也会对儿童进行社会比较,以此对儿童进行群体中的定位。
这种社会比较与群体定位,加大了同一群体中各个成员之间的差异,也对儿童今后的发展作了预测,从而产生深远影响。
由此可见,儿童在家庭之外,总是将自己认同于一个群体,他们在家庭之外的行为系统是由同伴群体规则决定的,这对他们今后个性发展有深远影响。
同一家庭之间子女各不相同,很可能是由于他们属于不同的同伴群体而造成的。
群体的同化现象,使得同伴群体而非家庭完成了社会文化的传递,直接促进了儿童在群体中的社会化。
2 .发生在同伴群体中的社会化——社会文化传递按照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儿童在家庭之外的社会化是发生在同伴群体中的。
社会文化传递是社会化的重要机制,我们所了解的所有传统、风俗、习惯、民族文化、社会规则,无一不是通过社会文化传递完成的。
传统观点认为,家庭在这种文化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
但哈里斯针锋相对地指出,社会文化传递不是由家庭完成的,社会文化不是由父母传递给子女,而是由儿童群体传递的。
如果说父母在文化传递中也起作用,那么他们也是与所有同辈人一起,作为一个父母群体、把文化传递给了下一代。
社会文化的传递不是个体对个体的传递,而是群体对群体(上一代人向下一代人)的传递和群体内部的传递(同伴群体向每一个群体成员传递)。
同伴群体中的同化现象告诉我们,同一群体中多数成员共有的行为与习惯会被整个群体接受,成为群体准则。
对于来自同一文化、同一种语言体系的儿童群体而言,也许这一论断很难得到证实,但是那些从亚洲移居到美国的移民子女的行为却是无法否认的;他们的父母不讲英语,不用刀、叉吃饭,但是,这些孩子在同伴群体中学会了说英语和用刀叉吃饭。
他们是从同伴群体中学这些社会文化的。
研究还发现,如果在一个同伴群体中,各个儿童的文化和语言各不相同,他们必然会创造一个新的、大家都认可的同伴群体文化。
上个世纪夏威夷岛移民语言的产生和演变是很有说服力的例子。
1 9世纪初,一批移民来到夏威夷开荒、种植甘蔗。
他们来自各地,有不同的母语。
最初,为了相互交流,他们创造了一种从语言学角度看很不完善的“皮金”语。
这种语言没有介词、定冠词,动词不变位,也没有固定的词序,而且来自不同地区的移民说皮金语时总是带着自己原来母语的口音。
大约 1 0 0年后,移民的后代又创造了一种新语言“克列奥尔”话。
这种语言发展相当完善,可以表达非常复杂的意思和思想,而且新的年轻移民说的克列奥尔话都是一样的,再也听不到他们父辈那些形形色色的口音了。
“克列奥尔”话的产生过程很有趣。
当最初创造了这种话的年轻人回到家里时,跟他们的父母仍然说“皮金”语,但一出家门,就和同伴讲“克列奥尔”话。
而他们的父母一直到死,也没有几个人会讲“克列奥尔”话。
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认为,儿童同伴群体一旦形成,就成为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主要场所。
儿童从群体学习社会文化,形成自己的群体文化。
对那些违背了群体规则的儿童,同伴会给予严厉惩罚。
儿童正是在自己的群体中学会了怎样在公众中行事,怎样使自己的行为适应于大家,怎样认识别人和自己,从而形成自己的社会性,完成了社会性,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社会性,成为他们个性的组成部分,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
简言之,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认为,儿童在其社会化过程中独立地习得了两套行为系统,一套用来适应家庭内部的生活,一套用来适应在社会上的生活。
家庭对儿童年幼时最初社会化有重要影响,但这些影响后来逐渐减弱、淡化,被群体影响所取代。
每一个儿童都必然要参与并认同于一个社会群体,在群体中学会在社会公众中的行为方式,在儿童群体中,共有的群体文化、规则和准则及其同化作用所导致的文化传递,使得群体中各个儿童变得十分相似;同时群体中也存在着由于等级地位不同和社会比较机制而产生的异化现象,这种异化现象是造成来自同一家庭的兄弟姐妹个性差异的一部分原因。
儿童在家里也有不同的等级地位,也存在着家庭内部的社会比较,但这些相对来说影响较小。
举例来说,来自同一家庭的两兄弟后来上了不同的学校,每个学校有不同的校风、班风,而这两兄弟在各自班里的地位又不同,哥哥所在班级班风好,学习空气浓,而且他始终担任班干部,而弟弟所在班级则是一个“乱班”,他又一直默默无闻。
后来,哥哥很自然地变成了一个热情、善交际、自信心强、品学兼优的学生,而弟弟则变成一个不善交际、自卑、成绩平平的学生。
应该对这一结果负责的,不是家庭,不是父母,而是他们所在的学校和班级。
也许正是这一机制,导致了来自同一家庭环境的兄弟姐妹的除遗传和测量误差之外的另外 3 0 %的个性差异。
四、从我国文化出发评价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美国心理学者J. R哈里斯提出的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儿童社会化过程的新角度。
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家庭对儿童的社会化没有什么影响”,儿童的社会化主要是在同伴群体中完成的,这种论断和我们过去一直认为的家庭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观点完全不同,同过去在我国很有市场的所谓“家庭烙印”的观点更是格格不入。
因此,首先,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新理论。
在用我们自己的研究去验证这一理论之前,不妨先结合在我国文化中发生的一些事实,加以思考。
在我们周围,当一个孩子长到五、六岁时,常听到他们的父母说,孩子变得“自己有主意了”,“不那么听话了”。
假如这个孩子不爱吃某一种食物,父母无论怎样说都不管用,但是当他跟五六个同年龄的孩子在同一个饭桌上一起吃饭时,他挑食的习惯却慢慢改了。
同样地,一个一到医院打针就大哭的孩子,妈妈劝不管用;但如果让他和几个同年龄、但不怕打针的孩子一起打针,他也不哭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用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可以很容易地解释这种现象。
当原来挑食的孩子看到别的孩子都吃这种食物的时候,自己之所以也跟着吃,是因为,吃与不吃这种食物对孩子有了社会意义。
如果他在孩子中不吃而别人都吃他也许怕别人笑话,也许要显示自己不比别人差,也许什么也没想,只是对同龄伙伴的单纯模仿。
不管怎么说,是同伴这个“社会”改变了他挑食的习惯。
而家庭这个“社会”则对他无济于事,他回到家里,还是继续挑食。
再举一个人人熟视无睹的例子。
假设一对夫妻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从南方调动工作到了北方。
这对夫妇的普通话说不好,要说,也带有浓重的南方口音。
他们在家里完全说家乡话,对孩子也说家乡话。
可是非常奇怪,当孩子长到三、四岁时,说的却是一口北方话。
当他长到十五、六岁时,他就更是象别的孩子一样,说着满口纯正的北方当地话了。
在学校教育中同样可以看到类似现象。
十三、四岁的中学生,有他们自己的一套东西:从穿着、发型、说话的口气和用词,到所爱好的音乐和形形色色的各类明星。
他们大多不会回到家里跟父母滔滔不绝地讲这些事,他们越来越觉得跟父母没有共同语言。
他们也不会傻到经常干多数同学都恨的一些事,如向老师打小报告。
一旦一个班的学生都认为某个老师不好时,他们会齐心协力地和这个老师作对,背地里说他的坏话,给他起外号。
为了验证哈里斯的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最近我们设计了一项研究,向中学生提出了6个有关群体与家庭影响的问题,其中一个是这样的:假定你很想买一件衣服,父母没时间陪你去买,他们给了你一笔钱,并要求你买某一种式样和颜色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