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第三版)chapter1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版)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版)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版)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版)习题答案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线路和交换设备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互相传递数据和共享资源的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按照尺度分为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和城域网(MAN)。

按照网络拓扑结构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型和网状型网络。

3. 什么是协议?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实现通信的一组规则,它规定了数据传输的格式、顺序、错误检测和纠正等方面的规范。

4. OSI模型和TCP/IP模型有什么区别?OSI模型是指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它将网络通信划分为七个层次,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TCP/IP模型是互联网协议套件的基础,它将网络通信划分为四个层次,包括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5. 什么是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将传输的数据按照一定的大小进行分割,并在网络中独立传输,到达目的地后再进行重组,以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

第二章:物理层1. 数据传输的基本概念数据传输是指将信息从一个地点传送到另一个地点,通常以比特为单位进行计量。

2. 数据通信的三个基本要素数据通信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发送器(发送数据的设备)、接收器(接收数据的设备)和传输介质(用于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体,如电缆、光纤等)。

3. 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有什么区别?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的信号,它只有两个状态(0和1),可以表示为数字序列。

模拟信号是一种连续的信号,可以表示为不同的幅度和频率。

4. 编码技术编码技术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或其他形式的过程。

常见的编码技术包括不归零编码、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等。

5. 信道的概念和信道的分类信道是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用于传输数据的媒体或路径。

信道可以根据传输方向的不同进行分类,包括单工信道、半双工信道和全双工信道。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读书笔记第1章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读书笔记第1章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1. 描述因特网的方法有两种:●描述因特网的具体构成,即构成因特网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件;●根据为分布式应用提供服务的网络基础设施来描述因特网。

2.端系统通过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接入因特网。

3.与因特网相连的端系统提供了一个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API规定了运行在一个端系统上的软件请求因特网基础设施向运行在另一个端系统上的特定目的地软件交付数据。

4.一个协议定义了在两个或者多个通信实体之间交换的报文格式和次序,以及在报文传输和/或接收或其它时间方面所采取的动作。

(不同的协议用于完成不同的通信任务)5.客户机程序是运行在一个端系统上的程序,它发出请求,并从运行在另一个端系统上的服务器程序接受服务。

6. 因为通常客户机程序运行在一台计算机上,而服务器程序运行在另一台计算机上,所以根据定义,客户机-服务器因特网应用程序是分布式应用程序。

客户机程序和服务器程序通过因特网互相发送报文而进行交互。

在这个层次的抽象下,路由器、链路和因特网服务的其他具体构件可作为一个“黑盒子”,该黑盒子在因特网应用程序的分布式的、通信的部件之间传输报文。

7. 边缘路由器是端系统到任何其他远程端系统的路径上的第一台路由器。

8. 网络接入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住宅接入:将家庭端系统与网络相连。

●公司接入:将商业或教育机构中的端系统与网络相连。

●无线接入:将移动端系统与网络相连。

这些分类并不严格,例如,某些公司端系统可能使用我们认为属于住宅接入的接入技术,反之亦然。

9. 住宅接入是指家庭端系统(PC或家庭网络)与边缘路由器相连接。

一种住宅接入形式是通过普通模拟电话线用拨号调制解调器与住宅ISP相连。

家用调制解调器将PC输出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形式,以便在模拟电话线上传输。

模拟电话线由双胶铜线构成,就是与用于打普通电话相同的电话线。

在模拟电话线的另一端,ISP的调制解调器再将模拟信号转换回数字形式,作为ISP路由器的输入。

因此,该接入网络仅是连同一条点对点拨号电话线一起的一对调制解调器。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幻灯片Lecture13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幻灯片Lecture13

ticket (complain) baggage (claim gates (unload) runway (land) airplane routing airplane routing airplane routing
arrival airport
ticket baggage gate takeoff/landing airplane routing
link physical switch
application transport network link physical
Hn Ht Hl Hn Ht
M M
network link physical
Hn Ht
M
router
Chapter 1: roadmap
1.1 What is the Internet? 1.2 Network edge 1.3 Network core 1.4 Network access and physical media 1.5 Internet structure and ISPs 1.6 Delay & loss in packet-switched networks 1.7 Protocol layers, service models 1.8 History
Internet History
• • •
• •
1980-1990: new protocols, a proliferation of networks(新的协议, 网络的大量增殖) 1983: deployment of • new national TCP/IP networks: Csnet, 1982: smtp e-mail BITnet, NSFnet, protocol defined Minitel 1983: DNS defined for • 100,000 hosts name-to-IP-address connected to translation confederation of 1985: ftp protocol defined networks 1988: TCP congestion

精品课件-现代网络技术教程-自顶向下分析与设计-第1章

精品课件-现代网络技术教程-自顶向下分析与设计-第1章

第 1 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图1-4 现代网络技术发展趋势
第 1 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1.2.1 从ARPANET到互联网 从ARPANET到互联网这一发展趋势中呈现出以下重要
特点: (1) ARPANET的研究奠定了互联网发展的基础,而联系二者
的是TCP/IP协议。 (2) 在从ARPANET演变到互联网的过程中,强烈的社会需求
第 1 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1.2 现代网络技术发展的三大趋势 1.3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1.4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习题
第 1 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1.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 随着远程终端数量的增多,为了避免一台计算机使用多个线 路控制器,在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了多重线路控制器 (Multiline Controller),它可和多个远程终端相连接(如图11所示),构成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它是最原始的计算机网 络(有人称其为第一代计算机网络)。
第 1 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图1-3 从以单个主机为中心演变到以通信子网为中心
第 1 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在以分组交换为核心的第二代通信网络中,多台计算机通过 通信子网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既分散又统一,从而使整个系统 性能大大提高;原来单一主机的负载可以分散到全网的各个机器 上,使得网络系统的响应速度加快;而且在这种系统中,单机故 障也不会导致整个网络系统的全面瘫痪。
第 1 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有了网络体系结构,使得一个公司所生产的各种机器和网络 设备可以非常容易地被连接起来,这种情况显然有利于一个公司 垄断自己的产品。用户一旦购买了某个公司的网络,当需要扩展 时,就只能再购买原公司的产品。由于各个公司的网络体系结构 各不相同,所以不同公司之间的网络不能互联互通。

自顶向下网络技术答案第一章中文版

自顶向下网络技术答案第一章中文版

1复习题1.没有不同。

主机和端系统可以互换。

端系统包括PC,工作站,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网络连接的PDA,网络电视等等。

2.假设爱丽丝是国家A的大使,想邀请国家B的大使鲍勃吃晚餐。

爱丽丝没有简单的打个电话说“现在我没一起吃晚餐吧”。

而是她先打电话给鲍勃建议吃饭的日期与时间。

鲍勃可能会回复说那天不行,另外一天可以。

爱丽丝与鲍勃不停的互发讯息直到他们确定一致的日期与时间。

鲍勃会在约定时间(提前或迟到不超过15分钟)出现再大使馆。

外交协议也允许爱丽丝或者鲍勃以合理的理由礼貌的退出约会。

3.联网(通过网络互联)的程序通常包括2个,每一个运行在不同的主机上,互相通信。

发起通信的程序是客户机程序。

一般是客户机请求和接收来自服务器程序的服务。

4.互联网向其应用提供面向连接服务(TCP)和无连接服务(UDP)2种服务。

每一个互联网应用采取其中的一种。

面相连接服务的原理特征是:①在都没有发送应用数据之前2个端系统先进行“握手”。

②提供可靠的数据传送。

也就是说,连接的一方将所有应用数据有序且无差错的传送到连接的另一方。

③提供流控制。

也就是,确保连接的任何一方都不会过快的发送过量的分组而淹没另一方。

④提供拥塞控制。

即管理应用发送进网络的数据总量,帮助防止互联网进入迟滞状态。

无连接服务的原理特征:①没有握手②没有可靠数据传送的保证③没有流控制或者拥塞控制5.流控制和拥塞控制的两个面向不同的对象的不同的控制机理。

流控制保证连接的任何一方不会因为过快的发送过多分组而淹没另一方。

拥塞控制是管理应用发送进网络的数据总量,帮助防止互联网核心(即网络路由器的缓冲区里面)发生拥塞。

6.互联网面向连接服务通过使用确认,重传提供可靠的数据传送。

当连接的一方没有收到它发送的分组的确认(从连接的另一方)时,它会重发这个分组。

7.电路交换可以为呼叫的持续时间保证提供一定量的端到端的带宽。

今天的大多数分组交换网(包括互联网)不能保证任何端到端带宽。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设计第三版 部分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设计第三版 部分习题答案

P648(a) 由于每个用户需要十分之一的带宽,因此可以支持10个用户。

(b) p=0.11314a)“带宽时延”积=(1e7/2.5e8)*1e6=40,000bitb)40000bitc)一条链路的带宽时延积就是这条链路上具有的比特数的最大值。

d)1e7/4e4=250m,比一个足球场的长度还长。

e)s/R18a)地球同步卫星距离地面3600km,因此该链路的传播时延=3600e3/2.4e8=150msb)150e-3×10e6=1,500,000c)60×10e6=6e8bit20a)将报文从源主机发送到第一个分组交换机的时间=7.5e6/1.5e6=5s。

由于使用存储转发机制,报文从源主机到目标主机的总时间=5×3(跳)=15s。

b)将第一个分组从源主机发送到第一个分组交换机的时间=1.5e3/1.5e6=1ms.第一个分组交换机完成接收第二个分组所需的时间=第二个分组交换机完成接收第一个分组所需的时间=2×1ms=2ms。

c)目标主机收到第一个分组所需的时间=1ms×3(跳)=3ms,此后每1ms接收一个分组,因此完成接收5000个分组所需的时间=3+4999×1=5002ms=5.002s。

可以看出采用分组传输所用的时间要少的多(几乎少1/3)。

d)缺点:(1)分组在目标侧必须按顺序排放;(2)报文分组产生了很多分组,由于不论包的大小如何,包头大小都是不变的,报文分组中包头子节的销耗会高于其它方式。

P17012在非流水线的HTTP持久连接中,客户机只能在接收到服务器发来的前一个响应后才能发出新的请求。

在流水线的HTTP持久连接中,浏览器只要有需要就会发出请求,不需要等待服务器的响应信息。

HTTP/1.1的默认模式使用了流水线方式的持久连接P1726The total amount of time to get the IP address is RTT1 + RTT 2+ Λ + RTT n .Once the IP address is known,RTT0elapses to set up the TCP connection and another RTT0elapses to request and receive the small object. The total response time is 2RTT0 + RTT 1+ RTT2+ Λ + RTT n7a)RTT 1+ Λ + RTT n+2RTT0+3×2RTT0=8RTT0+RTT 1+ Λ + RTT nb) RTT 1+ Λ + RTT n+2RTT0+2RTT0=4RTT0+RTT 1+ Λ + RTT nc) RTT 1+ Λ + RTT n+2RTT0+RTT0=3RTT0+RTT 1+ Λ + RTT nP2876P139 rdt3.0协议的发送方与rdt2.2协议的发送方的不同之处在于引入了超时机制.我们已经看到超时机制地引入增加了从发送方到接收方数据流中出现重复分组地可能性.然而,rdt2.2协议地接收方已经能够处理重复分组.(在rdt2.2中当接收方发送地ACK丢失时,发送方就会重传旧的数据.这时接收方就会接收到重复的分组.) 因此rdt3.0中的接收方同rdt2.2中的接收方相同.14在我们的解决方案中,发送方在接收到一对报文的ACK(seqnum和seqnum+1)后才开始发送下一对报文.数据分组携带有两bit的序列码.也就是说,游泳的序列号是0,1,2,3.ACK信息携带已经确认的数据分组的序列号.接收方和发送方的FSM由下图所示.注意发送状态记录:(1)当前对没有收到ACKs;(2)只收到seqnum的ACK或只收到seqnum+1的ACK.在本图中,我们假设seqnum由0起始,发送方已经发送第一对数据.20有232 = 4,294,967,296个可能的序列号.a) 序列号不会因报文数增加而有增量,而是随发送数据比特数量的增加而有增量.所以MSS(最大报文长度)的大小与问题无关.能够从A发送到B的文件的最大尺寸能被232≈ 4.19 Gbytes所描述.b) 报文数是: [232/1460]=2,941,758.每个报文增加66bytes的首部,所以总共增加了2,941,758×66=194,156,028 bytes的首部.要传输的总比特数为232 +194,156,028 = 3,591×107 bits因此使用10Mbps链路需要10×106=3,591秒=59分钟来传输文件.27P178 收到3个冗余ACK后,TCP将拥塞窗口减小一般,然后线性地增长。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幻灯片Lecture.ppt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幻灯片Lecture.ppt

• contacted by local name server that can not resolve name • root name server:
– contacts authoritative name server if name mapping not known
– gets mapping – returns mapping to local name server

authoritative DNS server

7. Recursive query: In theory, the following is true. In practice, not
• puts burden of
– Can be maintained by organization or service provider
6. Local Name Server
• Does not strictly belong to hierarchy • Each ISP (residential ISP, company,
m WIDE Tokyo
b USC-ISI Marina del Rey, CA l ICANN Los Angeles, CA
13 root name servers worldwide
4. Top-level domain (TLD) servers: responsible for com, org, net, edu, etc, and all top-level country domains uk, fr, ca, jp.
DNS servers
DNS serversDNS servers
Client wants IP for ; 1st approx: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
nonnected routers network of networks

Introduction
1-10
The network edge:
end systems (hosts):


client/server model

run application programs e.g. Web, email at “edge of network”
access points wired links
Institutional network
router
Introduction
1-3
“Cool” internet appliances
Web-enabled toaster + weather forecaster IP picture frame /
receiving of msgs

Mobile network Global ISP

Internet: “network of
networks”

e.g., TCP, IP, HTTP, Skype, Ethernet
Home network Regional ISP
loosely hierarchical public Internet versus private intranet

Introduction 1-13
Residential access: cable modems
HFC: hybrid fiber coax
asymmetric: up to 30Mbps downstream, 2 Mbps upstream network of cable and fiber attaches homes to ISP router homes share access to router deployment: available via cable TV companies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课本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课本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课本课后习题答案(1-3)课后习题答案:Chapter 1:Review questions: 1,4,11,13,15,16,18,19,23,25,261没有不同,在本文书中,“主机”和“终端系统”可以互换使用。

终端系统包括PCs ,工作站,Web 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连接Internet 的PDA ,WebTV 等。

41 通过电话线拨号调制解调器:住宅2 通过电话线的DSL :住宅或小型办公室3 光纤电缆:住宅4 100 Mbps 交换以太网:公司5 无线LAN :移动电话6 蜂窝移动接入(例如WAP ):移动电话11电路交换网络可以为一个通话保证特定数量的端到端带宽。

大多数现在分组交换网络(包括Internet )可以提供所有端到端带宽保证。

13在时间t0发送主机开始传输。

在t1 = L/R1时,发送主机完成传输并且整个分组到达路由器(没有传播延迟)。

因为路由器在时间t1拥有整个分组,所以它在时间t1开始向接收主机传输此分组。

在时间t2 = t1 + L/R2,路由器完成传输并且接收主机接收整个分组(也没有传播延迟)。

因此端到端延迟是L/R1 + L/R2。

15a) 可以支持两个用户因为每个用户需要一半的链路带宽。

b) 因为在传输过程中每个用户需要1Mbps ,如果两个或更上用户同时传输,那么最大需要2Mbs 。

因为共享的链路的可用带宽是2Mbps ,所以在链接之前没有排队延迟。

然而,如果三个用户同时传输,那么需要的带宽将是3Mbps ,它大于共享链路的可用带宽,在这种情况下在链接前存在排队延迟。

c) 给定用户传输的概率是0.2。

d) 所有三个用户同时传输的概率是()333133--⎪⎪⎭⎫ ⎝⎛p p = (0.2)3 = 0.008。

因为当所有用户都传输时,队列增加,所以在队列增加的分数(它等于所有三个用户同时传输的概率)是0.008。

16延迟组件是处理延迟,传输延迟,传播延迟和排队延迟。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一章讲义全解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一章讲义全解

移动主机
3G: HSDPA,EVDO
4G: LTE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30
家庭网络
典型的家庭网络组成: ADSL或电缆调制解调器 路由器/防火墙/NAT
以太网
无线接入点
无线便携机 到/来自 电缆调制 电缆头端 解调器 路由器/ 防火墙 无线接入点 以太网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相关认证
思科:CCNA,CCNP,CCIE 华为:HCNE,HCSE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
网络工程师
软考网络工程师
微软认证 SUN JAVA认证
网络研发员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5
课程内容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第2章 应用层 第3章 运输层 第4章 网络层 第5章 链路层和局域网
松散的等级结构 公共因特网比较专用互联网
Home network Regional ISP
Institutional network
因特网标准
RFC:请求评论(因特网标准)
IETF:因特网工程任务组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12
什么是因特网:服务描述的观点
因特网是为应用程序提 供服务的基础设施
3
课程成绩构成
出勤与作业 (10%)
实验成绩
期末成绩
(20%)
(70%)
学习资料获取 公共邮箱:networks2012@ 密码:networks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4
相关职业及认证
相关职业
网络管理员(师) 网络工程师 网络软件工程师 网络安全工程师
同步轨道270 msec 端到

20210911#_《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

20210911#_《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

20210911#_《计算机⽹络-⾃顶向下》第1章计算机⽹络1.1 什么是因特⽹1.1.1 具体构成描述计算机⽹络(computer network)主机(host)或端系统(end system)通信链路(communication link)和分组交换机(packet switch)传输速率(transmission rate)分组(packet)路由器(router)链路层交换机(link-layer switch)路径(mute或path)因特⽹服务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ISP)协议(protocol)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和IP (Internet Protocol,⽹际协议)因特⽹标准(Internet standard)由因特⽹⼯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IETF )请求评论(Request For Comment, RFC)1.1.2 服务描述分布式应⽤程序(distributed applicalion)套接字接⼝( socket interface),1.1.3 什么是协议1.2 ⽹络边缘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数据中⼼(data center)1.2.1 接⼊⽹接⼊⽹边缘路由器(edge router)1.家庭接⼊:DSL、电缆、FTTH、拨号和卫星数字⽤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复⽤器(DSLAM)电缆因特⽹接⼊(cable Internet access)所以它经常被称为混合光纤同轴(Hybrid Fiber Coax, HFC)系统。

电缆因特⽹接⼊需要特殊的调制解调器,这种调制解调器称为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modem)电缆调制解调器端接系统(Cable Modem Termination System, CMTS)光纤到户(Fiber To The Home, FTTH)进⾏这种分配有两种有竞争性的光纤分布体系结构:主动光纤⽹络(Active Optical Network,AON)被动光纤⽹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0N)光纤⽹络端接器(Optical Network Terminator, ONT)分配器(splitter)光纤线路端接器(Optical Line Tenninator, OLT)2.企业(和家庭)接⼊:以太⽹和WiFi3.⼴域⽆线接⼊:3G和LTELTE (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的缩写,被评为最差⾸字母缩写词年度奖候选者)1.2.2 物理媒体HFC使⽤了光缆和同轴电缆相结合的技术。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答案)(中文版第三版)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答案)(中文版第三版)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习题答案-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1复习题1.没有不同。

主机和端系统可以互换。

端系统包括PC,工作站,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网络连接的PDA,网络电视等等。

(张士波)2.假设爱丽丝是国家A的大使,想邀请国家B的大使鲍勃吃晚餐。

爱丽丝没有简单的打个电话说“现在我们一起吃晚餐吧”。

而是她先打电话给鲍勃建议吃饭的日期与时间。

鲍勃可能会回复说那天不行,另外一天可以。

爱丽丝与鲍勃不停的互发讯息直到他们确定一致的日期与时间。

鲍勃会在约定时间(提前或迟到不超过15分钟)出现在大使馆。

外交协议也允许爱丽丝或者鲍勃以合理的理由礼貌的退出约会。

3.联网(通过网络互联)的程序通常包括2个,每一个运行在不同的主机上,互相通信。

发起通信的程序是客户机程序。

一般是客户机请求和接收来自服务器程序的服务。

4.互联网向其应用提供面向连接服务(TCP)和无连接服务(UDP)2种服务。

每一个互联网应用采取其中的一种。

面相连接服务的原理特征是:①在都没有发送应用数据之前2个端系统先进行“握手”。

②提供可靠的数据传送。

也就是说,连接的一方将所有应用数据有序且无差错的传送到连接的另一方。

③提供流控制。

也就是,确保连接的任何一方都不会过快的发送过量的分组而淹没另一方。

④提供拥塞控制。

即管理应用发送进网络的数据总量,帮助防止互联网进入迟滞状态。

无连接服务的原理特征:①没有握手②没有可靠数据传送的保证③没有流控制或者拥塞控制5.流控制和拥塞控制是两个面向不同的对象的不同的控制机理。

流控制保证连接的任何一方不会因为过快的发送过多分组而淹没另一方。

拥塞控制是管理应用发送进网络的数据总量,帮助防止互联网核心(即网络路由器的缓冲区里面)发生拥塞。

6.互联网面向连接服务通过使用确认,重传提供可靠的数据传送。

当连接的一方没有收到它发送的分组的确认(从连接的另一方)时,它会重发这个分组。

7.电路交换可以为呼叫的持续时间保证提供一定量的端到端的带宽。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第一章

数字的例子
从主机A到主机B经一个电路交换网络发送一个 640,000 比特的文件需要多长时间?
❖ 所有链路是1.536 Mbps ❖ 每条链路使用具有24个时隙的TDM ❖ 创建端到端电路需500 msec
将该例子计算出来!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概述 1-37
网络核心:分组交换
每个端到端数据流划分为
双绞线 (TP) 两根绝缘铜线
❖ 3类线: 传统电话 线,用于10 Mbps 以太网
❖ 5类线: 100Mbps 以太网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概述 1-29
物理媒体:同轴电缆,光纤
同轴电缆:
两根同中心的铜导体 双向的 基带:
❖ 在电缆上的单一信道 ❖ 传统以太网所用
宽带:
❖ 在电缆上的多个信道 ❖ HFC
网络边缘:无连接服务
目的: 在端系统之间
传送数据
UDP - 用户数据报协议 [RFC 768]: ❖ 无连接 ❖ 不可靠的数据传送 ❖ 无流控 ❖ 无拥塞控制
使用TCP的应用:
HTTP (Web), FTP (文件 传送), Telnet (远程注册 ), SMTP (电子邮件)
使用UDP的应用:
10 Mbps
A
以太网
统计复用
C
B
1.5 Mbps
等待输出链路的分组队列
D
E
A & B分组的序列没有固定的模式 统计复用.
在TDM中,每台主机在 循环出现的TDM帧中获得相同 的帧。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概述 1-39
分组交换对比电路交换
分组交换允许更多的用户使用网络!
1 Mbps链路 每个用户:
❖ 客户机主机请求,从总是开的服 务器接收服务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中文版要点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中文版要点

3复习题1.P127 源端口号为y,目的端口号为x。

2.P 131 应用程序开发者可能不想其应用程序使用TCP的拥塞控制,因为这会在出现拥塞时降低应用程序的传输速率。

通常,IP电话和IP视频会议应用程序的设计者选择让他们的应用程序运行在UDP上,因为他们想要避免TCP的拥塞控制。

还有,一些应用不需要TCP提供的可靠数据传输。

3.P131 是的,应用程序开发者可以将可靠数据传输放到应用层协议中完成。

但是这需要相当大的工作量和进行调试。

4.a) false b) false c) true d) false e) true f) false g) false5.a) 20 bytes (110-90=20bytes) b) ack number = 90 P155 第一个包丢失,发送第一个包之前的一个包的ACK6.P155 3个报文段,第一个报文段,客户机到服务器,seq=43,ack=80;第二个报文段,服务器到客户机,seq=80,ack=44;第三个报文段,客户机到服务器,seq=44,ack=81。

7.R/2 P180 R/28.P176 错误,其阈值将被设置为拥塞窗口目前值的一半(乘性减)。

习题1.A →S 源端口号:467 目的端口号:23b) B →S源端口号:513目的端口号:23c) S →A源端口号:23目的端口号:467d) S →B源端口号:23目的端口号:513e) Yes.f) No.2.P128 假设主机A,B,C的IP地址为a,b,c.(a,b,c各不相同)到主机A:源端口=80,源IP地址=b, 目的端口=26145,目的IP地址=a;到主机C:左边进程:源端口=80,源IP地址=b, 目的端口=7532,目的IP地址=c;到主机C:右边进程:源端口=80,源IP地址=b, 目的端口=26145,目的IP地址=c;3.P132 UDP检查和01010101+011100001100010111000101+01001100000100011的补码=11101110为了检测错误,接收方将四个字相加(三个原始字和一个检测字)。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讲义资料课件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讲义资料课件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及其 各层协议的集合,是用来标准化计算机网络各层之间 关系的结构框架。
详细描述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用来标准化计算机网络各层之 间关系的结构框架,它规定了不同计算机之间进行通 信应遵循的规则和标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通常分 为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两部分。OSI参考模型将 计算机网络划分为七个层次,从上到下分别是应用层 、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 物理层。TCP/IP模型则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四个层次 ,分别是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网络接口层。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 法讲义资料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概述 • 物理层 • 数据链路层 • 网络层 • 传输层 • 应用层
01 概述
计算机网络定义
总结词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 统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详细描述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利用各种硬件和软件技术,将地理位置分散的 计算机系统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能够进行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虚拟环境。计 算机网络的基本构成包括通信设备和线路、计算机系统和网络软件。
计算机网络分类
总结词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按覆盖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按拓扑结 构可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型和网状型等。
应用层协议
FTP协议
用于文件传输。
DNS协议
用于域名解析。
HTTP协议
用于万维网中网页的传输和访 问。
SMTP协议
用于电子邮件传输。
TLS/SSL协议
用于实现安全的网络通信。

计算机网络学习入门(自顶向下)3

计算机网络学习入门(自顶向下)3

3.5 Connection-oriented
transport: TCP

segment structure reliable data transfer flow control connection management
3.6 Principles of
congestion control 3.7 TCP congestion control
Create sockets with port When host receives UDP
numbers:
segment:

DatagramSocket mySocket1 = new DatagramSocket(12534); DatagramSocket mySocket2 = new DatagramSocket(12535);
Transport Layer 3-10
Chapter 3 outline
3.1 Transport-layer
services 3.2 Multiplexing and demultiplexing 3.3 Connectionless transport: UDP 3.4 Principles of reliable data transfer
3.5 Connection-oriented
transport: TCP

segment structure reliable data transfer flow control connection management
3.6 Principles of
congestion control 3.7 TCP congestion control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

2、 Network service model
4.1 introduction
Network Service Architecture Model
Congestion Bandwidth Loss Order Timing feedback no
no yes yes yes no yes yes no no (inferred via loss) no congestion no congestion yes no
routing algorithms
5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1、 Key Network-Layer Functions
4.1 introduction
③ Connection setup
3rd important function in some network architectures:
end to end.
7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2、 Network service model
4.1 introduction
Q: What’s the service model of the channel connecting the transporting layer in the sending and receiving hosts?
Introduction
4.2 Virtual circuit and datagram networks
Datagram network provides networklayer connectionless service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一章讲义全解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一章讲义全解
计算机网络
2015年9月 国防科技学院
教学目标
使学生较为系统地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工作原 理,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网络协议、网 络互联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新的网络技术。 通过实验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和 理解计算机网络相关理论,初步掌握路由器等网 络设备的配置。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同步轨道270 msec 端到
端时延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34
1.1 什么是因特网?
1.2 网络边缘
1.3 网络核心
1.4 分组交换网络中的时延、丢包和吞吐量 1.5 协议层次和它们的服务模型 1.6 攻击威胁下的网络第Βιβλιοθήκη 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35
网络核心
互联的路由器形成的网 状网络
客户机主机请求,从总是开的服 务器接收服务
例如Web浏览器/服务器;电子邮 件客户机/服务器
client/server
对等模式(peer-peer model):
最小限度(或不)使用专用服务器
例如BitTorrent , KaZaA, Skype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19
接入网和物理媒体
FDM:
V I D E O 1 V I D E O 2 V I D E O 3 V I D E O 4 V I D E O 5 V I D E O 6 D A T A 7 D A T A 8 C O N T R O L 9
信道
电缆头端 电缆分布网络(简化的) 家庭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27
光纤到户(FTTH)
home PC
home dial-up modem
ISP modem (e.g., AOL)

自顶向下方法与互联网特色

自顶向下方法与互联网特色
8.传播延迟:一个长度为1000字节的分组在距离为5000Km的链路上传播,其传播延迟是多大?假设传播速度为2.5X108m/s,链路的传输速率为1Mbps。一般化,如果链路的长度为d公里,传输速率为Rbps,传播速率为s米/秒。则长度为L字节分组的传播延迟为多少?传播延迟与分组的长度L有关系吗?传播延迟与链路的传输速率有关系吗?
8.传输延迟和传播延迟(transmissiondelay andpropagationdelay):传输延迟和传播延迟对布式应用系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通过教材网站上的Java applet例子来更好地理解传输延迟和传播延迟。链路的传播延迟指的是一位数据从链路一端传输到另一个端所耗费的时间,等于链路长度除以信号传播速度(电磁波在非真空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大于为每秒25万公里)。传输延迟与分组整体有关,而不像传播延迟那样只与位有关系。在给定链路上某个分组的传输延迟等于分组包含的数据位数除以链路的传输速率,也就是从链路上发送分组所需的时间。某一数据位一旦开始从链路上传输,则需要耗费链路传播延迟时间才能到达链路的另一端。因此,分组通过某条链路的总延迟等于传输延迟和传播延迟的和。
12.接收方第n层协议将检查信封外的头部信息。有时,协议可能将信封转交给低层协议(如,向另外一个节点转发),或者打开信封,解析出其中的高层有效载荷,将高层信封交给第n+1层协议。和协议的分层结构一样,关于封装这个概念在开始时也比难以理解。但是,这些技术在我们的教材中通篇都是,必须彻底搞懂他们。
复习题
4.协议(Protocol):协议定义两个或多个通信实体(entity)之间所交换数据的格式、顺序,以及在收到/发送消息时/后所采取的动作。计算机网络广泛采用了协议。课本第7页图1.2给出了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交换消息所采用的网络协议,以及两个人相互交谈所采用的类似协议。这个例子中,Web浏览器首先向服务器发送一个介绍性的消息;接着,服务器向浏览器发送一个介绍性消息作为响应;然后,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某特定Web页面的消息;最后,服务器向浏览器发送一个包含了浏览器所请求Web页面的消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pany network
16
1.1 What’s the Internet: 2. a service view
communication

enables distributed applications:
Web, email, games, e-commerce, file sharing
4
0.3 A top-down approach:
This course will cover networking top-down
end-system applications,
end-end transport network core: routing, hooking nets together Ethernet
2
0.1 What is Computer Networks?
1.Computer network is a communication system to connect at least two computers together for sharing hardware, software,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计算机网络:用于共享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 的连接两台或更多台计算机进行通信的系统。) 2.Categories of Computer Networks According to the communicating distance:WAN (Wide Area Networks 广域网), MAN (Municipal Area Networks 城域网),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局域网) According to the topology:Star(星型), Tree(树型), Ring (环型), Bus(总线型结构)。

router server
worication links

local ISP

Packet Switches: Routers and Link-layer Switches---- forward
fiber, copper, radio, satellite transmission rate = bandwidth
10
Chapter 1: Introduction
Our goal:
get “feel” and
Overview:
what’s the Internet
what’s a protocol? network edge network core
terminology more depth, detail later in course approach: use Internet as example
what is the Internet, What is a protocol? network edge, network core network access, physical media Internet backbones, NAPs and ISPs delay, loss in packet-switched networks protocol layers, service models (Application,
15
What’s the Internet: “nuts and bolts” view

protocols control sending,
receiving of msgs

router server
workstation
mobile

Internet: “network of
networks”
learn a lot (not just factoids, but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have fun (well, it should be interesting, at least)
prerequisites:

algorithms, Operating Systems, programming skills


e.g., TCP, IP, HTTP, FTP, PPP
local ISP
loosely hierarchical public Internet versus private intranet
regional ISP
Internet standards IETF: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RFC: Request for comments
12
1.1 What’s the Internet

1. Describe the Nuts-and-Bolts of the
Two ways to describe the Internet:
Internet, that is, the basic hardware and software components that make up the Internet. 2. Describe the Internet in terms of a networking infrastructure that provide services to distributed applications.
9
Contents of this Course (Cont.):
Part 5: Link Layer, LANs (3 classes, text: Ch. 5) introduction, services error detection, correction multiple access protocols, LANs LAN addresses, ARP Ethernet Interconnection: Hubs and Switches
Computer Networks and Communication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双语)
Professor Chunsheng Li 主讲:李春生 教授 Department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1
Course Overview
0.1 What is Computer networks?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0.2 What is this course about? (本课程是干什么的) 0.3 A top-down approach (一种从上到下的方法) 0.4 Contents of this course (本课程的内容)
3
0.2 What is this course about?
Introductory (first) course in computer networking


Goals:
learn principles of computer networking learn practice of computer networking Internet architecture/protocols as case study
Transport, Network, Link, Physical Layers) brief history of networking, Internet
6
Contents of this Course (Cont.):
Part 2: Application Layer (3 classes, text: Ch. 2)
regional ISP
Route or path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 (ISPs)----lower-tier ISP & Upertier ISP

packets (chunks of data) towards their ultimate destinations company network
8
Contents of this Course (Cont.):
Part 4: Network Layer (6 classes, text: Ch. 4) introduction and network service model what’s inside a router? routing principles (algorithms) hierarchical routing IP: the Internet Protocol Internet routing: RIP, OSPF, BGP
access net, physical media Internet/ISP structure performance: loss, delay
protocol layers, service models
11
Chapter 1: roadmap
1.1 What is the Internet? 1.2 Network edge 1.3 Network core 1.4 Network access and physical media 1.5 Internet structure and ISPs 1.6 Delay & loss in packet-switched networks 1.7 Protocol layers, service models 1.8 History
13
1.1 What’s the Internet: 1. “nuts and bolts” view
millions of connected computing
devices: hosts = end systems (definition p2) running network app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