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器物文化因素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索 2006/4
汉赋器物文化因素初探
昝风华
摘 要:汉赋中的器物描写具有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它反映出汉代器物制造的三大特点:重视原材料所处环境对其质性的影响,注意使 天工与 人工合而为一,惯于运用象征手段进行造型设计。这些特点产生于共同的精神土壤,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关键词:汉赋;器物文化;天人合一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0X(2006)4-057-03
作 者: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山东,济南,250100
器物即各种生产和生活用具,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外形和制造过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理念和民俗信息。两汉时期,与经济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相应,手工业呈现出突飞猛进之势,各式各样的器物随之大量涌现。它们在各自的职能领域大显身手的同时,还形诸歌咏,见于笔端,成为人们重要的描述和评说对象。汉赋作为一种以 包括宇宙,总览人物[1]为一大审美追求的文学体裁,自然写到了形形色色的器物,包括礼器、兵器、交通工具、文娱用品、日用器具等,其中还有一些作品属于专篇的器物赋。对汉赋中器物描写的意义,人们一直习惯于从其 写物图貌,蔚似雕画!的一面去做分析,或者因其有逍遥玩物、卖弄情调之嫌而不予关注。其实,汉赋中对种种器物从取材、制造到外形、功用的描写有着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它反映出汉代器物制造的三大特点:重视原材料所处环境对其质性的影响,注意使 天工与 人工合而为一,惯于运用象征手段进行造型设计。这些特点又产生于共同的精神土壤,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是指自然界与人类之间存在着一种统一协调的关系,这一思想远在先秦时期就已产生,至汉代又有新的发展,与之密切相关的阴阳、五行等概念和范畴广泛渗入到了民间文化中。在天人合一宇宙观的影响下,汉人普遍认为世界万物一气相通,能够相互感应,并提倡为人行事顺应天道,通过取法天、地、万物来获取它们的力量或思想行为的合理性。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过: 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笔者有感于此,故拟从风俗文化的角度对汉赋中的器物描写做一较为深入的探讨,并借对汉赋中器物文化因素的发掘来弥补汉代此方面文献记载的不足。
一
汉赋描写器物一般先介绍如何取材,尤其注重展示原材料和器物的本性与材料的产地或来源处之间的带有神秘色彩的联系。试看枚乘∀七发#中的一段:
龙门之桐%%上有千仞之峰,下临百丈之谿;湍流溯波,又澹淡之。其根半死半生。冬则烈风漂霰,飞雪之所激也;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朝则鹂黄鳱鴠鸣焉;暮则羁雌迷鸟宿焉。独鹄晨号乎其上,鹍鸡哀鸣翔乎其下。于是背秋涉冬,使琴挚斫斩以为琴,野茧之丝以为弦,孤子之钩以为隐,九寡之珥以为约。使师堂操∀畅#,伯子牙为之歌%%此亦天下之至悲也。[2]
桐树居高处危,饱受水冲风吹,雪激雷震,上下又有孤鸟哀禽鸣叫翔宿;以其木材为琴,还要用无人饲养的野生蚕所吐之丝作琴弦,用孤儿的衣带钩作琴隐(一种琴饰),用有九个子女之寡妇的耳环作琴徽。在作者看来,上述具有孤、清、凄、悲特性的人和物都能将其凄清悲哀传递给桐木和琴,从而奏出 天下之至悲的琴声(汉乐尚悲),这其实反映了当时流行的物类相感思想。∀淮南子#说过, 土地各以其类生。是故山气多男,泽气多女,障(瘴)气多喑,风气多聋%%皆象其气,皆应其类(∀地形#)&; 夫物类之相应,玄妙深微,知不能论,辩不能解%%山云草莽,水云鱼鳞,旱云烟火,涔云波水,各象其形,类所以感之(∀览冥#)∋。∀春秋繁露(同类相动#亦云: 物故(固)以类相召也,故以龙致雨,以扇逐暑。)这种说法类似于英国学者弗雷泽所讲的 交感律中的 相似律: 物体通过某种神秘的交感可以远距离地相互作用,通过一种我们看不见的∗以太+把一物体的推动力传输给另一物体;相类的东西可以产生相似的结果。,从此种理念出发去做推想,自然环境峻危清凄,桐木质性应肖之;周围雷鸣鸟啼,琴声应似之;孤儿寡妇心境悲哀,通过他们的带钩和耳环便能将此生命能量传送给琴,故而其声能致极悲。王褒的∀洞箫赋#在详细描写了竹的生长环境后,更明白地揭示出上述原理: (竹)处幽隐而奥兮,密漠泊以犭束欠。惟详察其素体兮,宜清静而弗喧。环境如此,故竹性随之。马融的∀长笛赋#以更大篇幅描绘了籦笼之竹所托之地,并总结云: 夫固危殆险巇之所迫也,众哀集悲之所积也,故其应清风也,纤末奋蕱,铮鐄謍嗃,若絙瑟促柱,号钟高调。他接着写道:
于是放臣逐子,弃妻离友,彭胥伯奇,哀姜孝己,攒乎下风,收精注耳,雷叹颓息,掐膺擗摽,泣血泫流,交横而下,通旦忘寐,不能自御。
根据同类相感观念或相似法则, 人可以用他的行动或状况来顺势地影响植物, 以自己好的或坏的品质和行为来引导和影响植物得到类似的结果−。在赋中,人与竹之间更是产生了双向感应,达到了高度共鸣状态。该赋篇末又引庶士丘仲辞,言双笛原出西羌,羌人伐竹时听见水中龙鸣,截竹吹
密化。分工的细密有利于工匠们专心致志于某一方面,从而更容易达到出神入化、巧夺天工的境地。
三
汉赋对器物外形的描写反映出汉代器物在造型设计上具有鲜明的象征性特征。先从傅毅的∀琴赋#谈起。此赋写制琴,有 揆神农之初制的句子,那么何谓 神农之初制?桓谭∀新论(琴道#道出了答案: 昔神农氏继宓羲而王天下,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琴长三尺三寸有六分,象期之数;厚寸有八,象三六数;广六寸,象六律。上圆而敛,法天;下方而平,法地;上广下狭,法尊卑之礼。 从汉赋中的有关描写来看,取法天、地、人以及万物在汉代仍然是器物造型的一个重要手段。请看下面一组写扇的文句:纤竹廓素,或规或矩。(傅毅∀扇赋#)供时有度量,异好有圆方。(班固∀竹扇赋#)寤兹竹以成扇,乃画象而造仪。惟规上而矩下,播采烂以杂施。(张衡∀扇赋#)载(当为裁)帛制扇,陈象应矩。(蔡邕∀团扇赋#)扇形有方有圆,还有在一扇之上兼画圆方的。古人有天圆地方之说,扇方系法地,圆为象天,还可以理解为模仿日、月。崔骃∀扇铭#云: 有圆者扇,诞此秀仪。晞露散霾,拟日定规。 !班婕妤∀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可见扇子的外形寓有多种象征意义。汉赋中出现的帝王车驾仪仗更体现出鲜明的法天地之大式的特点,如车的曲辕系模仿斗星,车轴左右两边用作装饰的飞軨画着青龙白虎(分别为东方和西方之神),车上建五色(五方之色,即青赤白黑黄)旗,有的旗帜上还绘有日月星辰虹霓等。其他法象天地的器物尚有很多,如织机, 胜复回转,剋像乾形, 宛若星图,屈膝推移。一往一来,匪劳匪疲(王逸∀机赋#);簺(一种博具), 质象于天,阴阳在焉。取则于地,刚柔分焉(边韶∀塞赋#);弹棋之盘, 丰腹敛边,中隐四企(蔡邕∀弹棋赋#),上部圆高像天,下部方广法地;甚至连毛笔都是 上刚下柔,乾坤位也。新故代谢,四时次也。圆和正直,规矩极也。玄首黄管,天地色也(蔡邕∀笔赋#)。当然,这些象征意义未必都是匠人们在制器之初便想到的,其中有一部分是那些惯于以万物同构相通的思维模式去观照器物,并从中解读天地之道的文人硬加上去的。
汉赋中还提到了不少仿生型器物,如虡:牧太平以深志,象巨兽之屈奇。妙雕文以刻镂,舒循尾之采垂。举其锯牙以左右相指,负大钟而欲飞。贾谊∀簴赋#(然后)陈钟鼓之乐,鸣鞀磬之和,建碣磍之虡%%扬雄∀长杨赋#洪钟万钧,猛虡趪趪。负筍业而余怒,乃奋翅而腾骧。张衡∀西京赋#各种文献对虡解释不一。据今人考证,虡当指钟鼓架的底座,多作猛兽状,有时也可作为整个架子的总称 #。钟鼓架底座仿猛兽形貌制造,应是取其威猛,与当时在屏风上面画斧头,在白马身上画虎纹的做法出于同一目的。扬雄∀河东赋#中有 鸣洪钟,建五旗之语,五旗指五色之旗,据∀汉书#颜师古注,此旗 以木牛承其下,取其负重致远 ∃。张衡∀西京赋#云: 于是命舟牧,为水嬉。浮鹢首,翳云芝。 ∀文选#薛综注曰: 船头象鹢鸟,厌水神,故天子乘之。翳,覆也,为画芝草及云气以为船覆饰也。 %班固∀东都赋#和张衡∀东京赋#中都有 发鲸鱼,铿华钟的句子,∀后汉书(班彪列传#注: 薛综注∀西京赋#云:海中有大鱼名鲸,又有兽名蒲牢。蒲牢素畏鲸鱼,鲸鱼击蒲牢,蒲牢辄大鸣呼。凡钟欲令其声大者,故作蒲牢于其上,撞钟者名为鲸鱼。钟有篆刻之文,故曰华。 &可见钟、杵之上铸造鲸鱼和蒲牢之形,是 取其相感而鸣 ∋。王褒∀洞箫赋#以 罗鳞捷猎状箫, 捷猎为参差不齐之貌。∀风俗通义(声音(箫#: 谨按:∀尚书#:∗舜作,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其形参差,像凤之翼,十管,长一尺。 (箫形如凤翼般参差不齐,故又名 参差,另外∀荀子(解蔽#言其声音亦似凤鸣。如此设计,定有深意。郑玄∀相风赋#云: 乃构相风,因象设形。蜿盘虎以为趾,建修竿之亭亭。体正直而无挠,度径挺而不倾。栖神乌于竿首,候祥风之来征。时人以为日中有乌,风从虎,借助乌和虎的外形制造相风仪,便会产生通神明,占吉凶的神奇功效。汉代鸣鸢之旗的设计初衷正与此相似,鸢鸣则风动,所以人们便把它画在旌旗上,希望能以此候察尘埃。总而言之,上述种种器物在造型上都借鉴了鸟、兽、鱼、草木等生物的外形,也都具有 有意味的形式。
杜笃∀书扌扈赋#云: 惟书扌扈(书的套壳)之丽容,象君子之淑德。依照汉人的思维定势,器物上面的文彩常被视作儒家所提倡的文德的象征,它可以对人起到劝勉、警戒等作用。这在汉代一些铭文中也有体现,如李尤的∀错佩刀铭#说: 佩之有错,抑武扬文。岂为丽好?将戒其身。 )∀文履铭#: 文以表德,质以体仁。乃制兹履,文质斌斌。 刘胜的∀文木赋#写文木被制成各种 极丽穷美, 文章璀璨的器具,应是象征着文质彬彬的君子多才多艺,堪充国之大器,借此向鲁恭王传达赞美祝颂之情,篇末的 猗欤君子,其乐只且便隐隐透露出这一言外之意。据∀西京杂记#所载,此赋使恭王大悦,顾盼而笑,并赐刘胜骏马两匹,原因恐怕正在这里。张纮∀瓌材枕赋#中 形妍体法,既丽且闲的枕头的花纹也具有类似的象征意义。由此可以推知,当时工匠们造出各种文彩焕发的器具,除了出于审美考虑外,大概还与时人(特别是文人)的这种 文以表德的心理有关,这可以看作是汉代器物外形取法人(人的文德)的一面。
综上可知,在汉人的经验世界中,同类事物能够彼此感应和共鸣,所以他们希望通过以模拟手段制造器物来获得被模拟对象的特性和能量,从而达到体道通神、趋吉避凶等目的。东汉的一则镜铭便明白地表达了这一思想: 尚方御竟(镜)大毋伤,巧工刻之成文章。左龙右虎辟不祥,朱鸟玄武顺阴阳。子孙备具居中央,湅治银锡清而明。长保二亲乐富昌,寿敝金石如矦(侯)王。 ∗!由铭文推测,此镜是仿照天象制作的,它圆清如天,明如日月,周边还铸有四方之神:苍龙、白虎、朱雀、玄武,所以被认为会具有天一样的神秘力量,能为人消灾赐福。∀后汉书(礼仪志#对王杖顶端饰以鸠鸟的解释也反映了类似理念: 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餔之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 ∗∀在出土汉代文物中存在着大量主体或局部采用象形取意手段制造而成的器物,如昭明镜、人形灯、博山炉、蒜头壶、鱼纹俎,以及具有各种动植物状盖、钮、耳、流、柄、首、足、座等的器具。要破解它们造型设计的深意,读一读汉赋将会大有裨益。
注:
!(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年版,第136页。(下转1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