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口腔执业医师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2018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两百一十九)
2.诱发突变环境导致基因突变的因素,主要有物理和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主要是指紫外线和各种辐射。
紫外线(UV)可引起DNA链上相邻的两个嘧啶碱基发生共价结合,生成嘧啶二聚体。
化学诱变剂大多数是致癌物,常见的化学诱变剂有苯并芘、二甲苯并蒽、二甲硝基胺、N-甲基-4-氨基偶氮苯和烷化剂等。
3.DNA突变的类型DNA突变可分为错配、缺失、插入和重排等几种类型。
DNA分子上的碱基错配,称为点突变。
点突变发生在基因编码区,可导致氨基酸的改变。
镰形红细胞贫血患者的Hb基因中,编码第6号氨基酸的密码子上一个碱基发生点突变,引起Hb功能异常而致病。
缺失或插入都可导致框移突变。
框移突变是指三联体密码的阅读方式改变,造成蛋白质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其后果是翻译出的蛋白质可能完全不同。
DNA 分子内较大片段的交换,称为重组或重排。
移位的DNA可以在新位点上颠倒方向反置(倒位),也可以在染色体之间发生交换重组。
DNA损伤(突变)可能造成两种结果:①导致复制或转录障碍(如胸腺嘧啶二聚体,DNA 骨架中产生切口或断裂);②导致复制后基因突变(如胞嘧啶自发脱氨基转变为尿嘧啶),使DNA序列发生永久性改变。
4.DNA损伤的修复类型DNA修复可使已发生分子改变的损伤DNA,恢复为原有的天然状态。
生物体内的DNA修复系统主要有:直接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和SOS修复等。
(1)直接修复:光修复系统是直接修复机制之一。
光修复过程由光修复酶催化完成。
好酶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仅需300~600nm波长照射即可活化,催化嘧啶二聚体分解为原来的非聚合状态,使DNA恢复正常。
(2)切除修复:切除修复是细胞内最重要和有效的修复系统,其过程包括去除损伤的DNA,填补空隙和连接。
损伤部位的去除,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需要不同的酶系统,高等生物切除修复切割的单链DNA片段长度为24~32个核苷酸,切除损伤DNA片段后产生的缺口由DNA聚合酶和连接酶催化填补。
2018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二百六十七)
第二十八单元肝炎病毒一、生物学性状甲型肝炎病毒(HAV)呈球形,直径约为27nm。
无包膜。
在病毒的核心部位,为单股正链RNA。
除决定病毒的遗传特性外,兼具信使RNA的功能,并有传染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传染源与传播途径甲型肺炎病毒主要通过粪 口途径传播,传染源多为病人。
2.致病机制与免疫HAV经粪-口途径侵入人体后,先在肠黏膜和局部淋巴结增殖,继而进入血流,形成病毒血症,最终侵入靶器官肝脏,在肝细胞内增殖。
在甲型肝炎的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过程中,机体都可产生抗HAV的IgM和IgG抗体。
前者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出现,后者在恢复后期出现,并可维持多年,对同型病毒的再感染有免疫力。
三、微生物学检查和预防措施目前对甲型肝炎的微生物学检查,以HAV的抗原和抗体为主。
抗HAV IgM(用ELISA法)具有出现早、短期达高峰与消失快的特点,故测得它是甲型肝炎新近感染的标志。
抗HAV IgG 的检测有助于流行病学检查。
HAV的预防措施有甲肝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
乙型肝炎病毒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结构①大球形颗粒(亦称Dane颗粒):它是一种由一个包膜和一个含有DNA 分子的核衣壳组成的病毒颗粒,直径约42nm;②小球形颗粒:直径约22nm的小球形颗粒是HBV感染后血液中最多见的一种,它由HBsAg,即病毒的包膜组成;③管形颗粒。
2.抗原组成HBsAg:HBsAg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具有抗原性,是制备疫苗最主要成分;HBcAg:HBcAg存在于Dane颗粒的核心和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细胞核内;HBeAg:HBeAg是一种溶性抗原。
可作为体内有HBV复制及血清具有传染性的一种标记,血中HBsAg滴度越高,HBeAg的检出率亦愈高。
有些病人可出现HBe抗体,可能也是一种有保护作用的抗体。
3.HBV的培养黑猩猩是对HBV的最易感动物。
目前采用的细胞培养系统是病毒DNA转染系统。
4.抵抗力HBV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
对低温、干燥、紫外线和一般化学消毒剂均耐受。
2018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二百六十五)
第二十四单元病毒的感染和免疫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病毒的传播方式有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类。
水平传播指病毒在人群不同个体间的传播。
常见的传播途径主要经皮肤和呼吸道、消化道或泌尿生殖道等黏膜。
垂直传播指通过胎盘或产道,病毒直接由亲代传播给子代的方式。
常见导致垂直传播的病毒有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乙肝病毒、HIV等十余种。
可引起死胎、流产、早产或先天性畸形。
病毒的感染类型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急性感染、持续性感染(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发病毒感染和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根据临床症状的有无,分为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按病毒在机体滞留时间分为急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后者又分为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发性感染。
1.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2.显性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1)慢性感染是指病毒处于持续的增殖状态,机体长期排毒,病程长,症状长期迁延,往往可检测出不正常的或不完全的免疫应答。
如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感染。
(2)潜伏感染是指病毒的DNA或逆转录合成的cDNA以整合形式或环状分子形式存在于细胞中,造成潜伏状态,无症状期查不到完整病毒,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病毒基因活化并复制完整病毒,发生一次或多次复发感染,甚至诱发恶性肿瘤。
(3)慢发病毒感染指病毒感染后,经很长的潜伏期,达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才出现慢性进行性疾病,最终常称为致死性感染,例如朊粒感染,可引起满发行致死性震颤、痴呆等综合征。
(4)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是指急性感染后1年或数年,发生致死性的并发症,如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
该病是在儿童期感染麻疹病毒后,到青春期才发作,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在脑组织中用电镜可查到麻疹病毒。
2018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口腔组织病理学
(5)基底细胞腺瘤
(6)恶性多形性腺瘤
(7)腺泡细胞癌
(8)黏液表皮样癌
(9)腺样囊性癌
(10)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
十五、口腔颌面部囊肿
1.牙源性囊肿
(1)牙源性囊肿的概念
(2)含牙囊肿和萌出囊肿的病理变化
(3)根尖周囊肿的病理变化
2.非牙源性囊肿
(1)鼻腭管囊肿
(2)鼻唇囊肿
(3)鳃裂囊肿
(1)牙本质的形成
釉质的形成
(3)牙髓的形成
⑷牙根及牙周组织的形成
七、牙的岌育异常
九牙结构异常
⑴釉质形成缺陷症
(2)竜牙症
(3)先天性梅毒牙
(时牙本质形成缺陷症11型\\
久牙雯色
四环素牙n
八、鵲病
1-釉质舗
病理娈化
2-牙本质蘭
发展过程瑕病理变化
①牙骨质晞
病理娈化
九、牙髓病
1.牙髓级
⑴急性牙髓熒的病理变化
1.牙龈
组织结构
2.牙周膜
(1)组织结构
(2)功能、增龄性变化
3.牙槽骨
(1)组织结构
(2)生物学特性
三、口腔黏膜
1.基本结构
(1)上皮新东方医/学
(2)基底膜区、固有层、黏膜下层
2.分类及组织结构
(1)咀嚼黏膜
(2)被覆黏膜
(3)特殊黏膜
四、唾液腺
1•组织结构
⑴腺泡
⑵导管
⑸肌上皮细胞
2.组织学特点
十七、其他肿瘤及瘤样病变
.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
(1)乳头状瘤
(2)牙龈瘤
(3)血管瘤
(4)嗜酸性淋巴肉芽肿
2.口腔黏膜癌新•东方医学
生物化学执业医师大纲
生物化学执业医师大纲
生物化学执业医师大纲是指生物化学专业的执业医师考试的考试大纲。
该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生物化学基础知识:包括生物分子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生物化学反应的原理和机制,酶的特性与功能等。
举例:生物化学基础知识可以包括对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了解,如蛋白质的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以及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作用。
2. 代谢与能量:包括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的代谢途径、能量产生与调控等。
举例:代谢与能量的内容可以包括糖原的合成与降解途径,脂肪酸的合成与氧化途径,以及蛋白质的合成与降解等。
3. 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包括基因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基因调控等。
举例: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内容可以包括DNA的结构与复制,RNA的合成与转录,基因突变与遗传病等。
4. 免疫学与病理生化学:包括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免疫应答的机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等。
举例:免疫学与病理生化学的内容可以包括免疫系统的细胞组成与功能,免疫应答的类型与调节,以及一些常见疾病的病理生化学机制等。
总体而言,生物化学执业医师大纲涵盖了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和与医学相关的内容,帮助执业医师深入了解生物化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和意义。
2018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二百二十一)
第十六单元肝胆生化一、肝脏生物转化的概念和特点人体内存在许多非营养物质,对人体有一定的生物学效应或潜在的毒性作用。
机体在排出这些非营养物质之前,需对它们进行代谢转变,使其水溶性提高,极性增强,易于通过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
这一过程称为生物转化作用。
体内进行生物转化的非营养物质按其来源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类。
内源性物质包括体内物质代埘的产物或代谢中问物,如胺类、胆红素等以及发挥生理作用后有待灭活的激素、神经递质等一些对机体具有强烈生物学活性的物质。
外源性物质如药物、毒物、环境化学污染物、食品添加剂等和从肠道吸收来的腐败产物。
生物转化的生理意义在于。
通过生物转化作用可对体内的大部分非营养物质进行代谢转化,使其生物学活性降低或丧失(灭活),或使有毒物质的毒性减低或消除(解毒),也可增加这些非营养物质的水溶性和极性,从而易于从胆汁或尿液中排出。
但有些非营养物质经过肝的,剖勿转化作用后.虽然溶解性增加,但其毒性反而增强;有的还可能溶解性下降,不易排出体外。
因此。
不能将肝生物转化作用简单地称为解毒作用,这体现了,肝生物转化作用的解毒与致毒的双重性特点。
二、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及酶系肝的生物转化可分为两相反应。
第一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
通过第一相反应。
许多分子中的某些非极性基团转变为极性基团,水溶性增加,利于排出体外。
有些物质经过第一相反应后,还须进一步与葡糖醛酸、硫酸等极性更强的物质相结合,以得到更大的溶解度才能排出体外,这些结合反应属于第二相反应。
实际上,许多物质的生物转化反应非常复杂。
一种物质有时需要连续进行几种反应类型才能实现生物转化目的的,这反映了生物转化反应的连续性特点。
三、影响肝脏生物转化作用的因素1.年龄因素的影响新生儿生物转化酶发育不全,易发氯霉素中毒。
老年人因器官退化,生物转化能力下降,对一些药物的效应较敏感,而副作用也大。
故临床用药时,对婴幼儿及老年人的剂量必须严加控制。
2. 性别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女性比男性对药物的感受性大。
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完整药理学大纲
(2)叶酸的药理作用
(3)维生素B12的药理作用
7.血容量扩充剂
右旋糖酐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二十三、组胺受 体阻断药
1. Hi受体阻断药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医学.全在.线.提供.
2. H2受体阻断药
雷尼替丁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二十四、作用于
呼吸系统的药物
(1)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的药理作用
平喘药
(2)氨荼碱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3)色甘酸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二十五、作用于
消化系统的药物
抗消化性溃疡药
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1)药理作用
二十六、肾上腺
糖皮质激素
(2)临床应用
皮质激素类药物
(3)不良反应
(4)代表药物
二十七、甲状腺
(1)硫脲类的药理作用
激素及抗甲状
抗甲状腺药
(2)甘露醇的临床应用
1.肝素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2.香豆素类抗凝血药
(1)药理作用
(2)药物相互作用
二十二、作用于 血液及造血器官 的药物
3.抗血小板药
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4.纤维蛋白溶解药
链激酶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5.促凝血药
维生素K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1)铁剂的临床应用
3.苯巴比妥、扑米酮
临床应用
4.乙琥胺
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5.丙戌酸枘
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十—、抗帕金森 病药
1.左旋多巴
(1)体内过程
(2)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卡比多巴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018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两百零九)
第一单元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二、肽键与肽链(1)肽键:肽或蛋白质多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的酰胺键称肽键。
(2)肽:氨基酸通过肽键相连成肽。
(3)寡肽:由10个以内氨基酸相连组成的肽称为寡肽。
(4)多肽:由10个以上氨基酸相连组成的肽称为多肽。
(5)肽单元:参与肽键组成的6个原子(Cα1、C、O、N、H和Cα2)位于同一平面,Cα1和Cα2在平面上所处的位置为反式构型,此同一平面上的6个原子构成肽单元。
其中,肽键的键长为0.132nm,介于C—N的单键长(0.149nm)和双键长(0.127nm)之间,所以有一定程度双键性能,不能自由旋转。
而Cα分别与N和CO相连的键都是典型的单键,可以自由旋转。
正是由于肽单元上Cα原子所连的两个单键可以自由旋转,决定了两个相邻肽单元平面的相对空间位置。
一、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一级结构是空间构象的基础:蛋白质一级结构是空间构象的基础,也是功能的基础。
(2)一级结构相似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高级结构与功能(3)氨基酸序列提供重要的生物进化信息(4)重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改变可引起疾病若一级结构发生改变影响其功能,称分子病。
如血红蛋白β亚基的第6位氨基酸由谷氨酸转变成缬氨酸后,可导致镰刀形贫血。
但并非一级结构的每个氨基酸都很重要。
二、蛋白质高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一级结构是空间构象的基础:蛋白质一级结构是空间构象的基础,也是功能的基础。
(2)一级结构相似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高级结构与功能(3)氨基酸序列提供重要的生物进化信息(4)重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改变可引起疾病若一级结构发生改变影响其功能,称分子病。
如血红蛋白β亚基的第6位氨基酸由谷氨酸转变成缬氨酸后,可导致镰刀形贫血。
但并非一级结构的每个氨基酸都很重要。
2.蛋白质高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空间构象与功能有密切关系。
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和成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多肽链的正确折叠对其正确构象的形成和功能的发挥至关重要。
2018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二百六十八)
三、微生物学检查1.检测血清抗-HEV IgM和抗-HEV IgG采用EIA检测。
血清抗-HEV IgG于发病后7日便开始检出,是HEV感染的特点之一,血清抗-HEV IgM理论上应早于抗-HEV IgG出现,但因EIA试剂盒不理想,故抗-HEV IgM检测结果仅作参考。
2.检测血清和粪便中HEV-RNA通常采集发病早期标本使用RT-PCR法。
但因检出率低,不作为常规诊断试验。
第二十九单元虫媒病毒传播途径、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则1.流行病学特点(1)传染源带毒的蚊子和猪、牛、马、驴、羊等家畜。
幼猪是最重要的传染源和中间宿主。
人感染病毒后仅发生短暂的病毒血症,且血中病毒滴度不高,所以病人不是主要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通过带毒的蚊子叮咬传播,主要传播媒介为三带喙库蚊。
(3)流行特征主要流行区为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
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夏、秋季流行为主,与蚊子密度的高峰期相一致。
易感者主要是10岁以下的儿童。
2.致病性与免疫性感染后出现两次病毒血症,多为隐性感染和顿挫感染。
病后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以体液免疫为主。
3.防治原则防蚊和灭蚊是关键。
在易感儿童接种灭活疫苗,在流行地区可给幼猪接种疫苗。
登革病毒致病性人和灵长类动物是登革病毒的主要储存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主要的传播媒介,主要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引起登革热(DF)和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DHF/DSS),前者病情较轻,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肌肉和关节酸痛、淋巴结肿大及皮疹等,后者病情较重,可出现皮肤大片紫癜及瘀斑、消化道出血等,并可发展为出血性休克,死亡率高。
“抗体依赖的增强作用”(ADE)是DHF/DSS的重要的发病机制。
感染后对同型病毒有免疫力,但对异型病毒无免疫力,可再次感染。
第三十单元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形态、结构、培养特性、主要型别、流行环节、致病性及免疫性汉坦病毒目前至少可分为6个型。
【复习资料】2018年口腔执业医师生物化学习题:糖代谢1
【复习资料】2018年口腔执业医师生物化学习题:糖代谢2018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时间在6月份,考生要好好备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的重要考点,希望对备考的小伙伴会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精彩资料关注医学考试之家!一、A11、正常人空腹血糖水平(mmol/L)A、0~2B、2~4C、4~6D、6~8E、8~102、不能补充血糖的代谢过程是A、肌糖原分解B、肝糖原分解C、糖类食物消化吸收D、糖异生作用E、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重吸收作用3、肝糖原合成中葡萄糖载体是A、CDPB、ATPC、UDPD、TDPE、GDP4、下述正常人摄取糖类过多时的几种代谢途径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糖转变为甘油B、糖转变为蛋白质C、糖转变为脂肪酸D、糖氧化分解成CO2,H2OE、糖转变成糖原5、下述哪项不是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A、为核酸合成提供核糖B、生成大量的NADPH+H+C、作为供氢体参与多种代谢反应D、使各种糖在体内得以相互转换E、防止乳酸酸中毒6、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是A、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B、己糖激酶C、6-磷酸果糖激酶D、丙酮酸激酶E、柠檬酸合酶7、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是生成:A、5-磷酸核糖和NADH+H+B、6-磷酸果糖和NADPH+H+C、3-磷酸甘油醛和NADH+H+D、5-磷酸核糖和NADPH+H+E、6-磷酸葡萄糖酸和NADH+H+8、下述糖异生的生理意义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维持血糖浓度恒定B、补充肝糖原C、调节酸碱平衡D、防止乳酸酸中毒E、蛋白质合成加强9、下述有关糖异生途径关键酶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丙酮酸羧化酶B、丙酮酸激酶C、PEP羧激酶D、果糖双磷酸酶-1E、葡萄糖-6-磷酸酶10、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及分解各代谢途径交汇点上的化合物是A、6-磷酸葡萄糖B、1-磷酸葡萄糖C、1-6二磷酸果糖D、6-磷酸果糖E、3-磷酸甘油醛11、空腹13小时,血糖浓度的维持主要靠A、肌糖原分解B、肝糖原分解C、酮体转变成糖D、糖异生作用E、组织中葡萄糖的利用12、糖代谢中与底物水平磷酸化有关的化合物是A、3-磷酸甘油醛B、3-磷酸甘油酸C、6-磷酸葡萄糖酸D、1,3-二磷酸甘油酸E、2-磷酸甘油酸13、含有高能磷酸键的糖代谢中间产物是A、6-磷酸果糖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3-磷酸甘油醛D、磷酸二羟丙酮E、6-磷酸葡萄糖14、一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能生成多少ATPA、22B、26C、30D、34E、3815、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是A、乳酸脱氢酶B、果糖双磷酸酶C、磷酸果糖激酶-1D、磷酸果糖激酶-2E、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16、葡萄糖分子中一个葡萄糖单位经糖酵解途径分解成乳酸时能净产生多少ATPA、1B、2C、3D、4E、517、能降低血糖水平的激素是:A、胰岛素B、胰高血糖素C、糖皮质激素D、肾上腺素E、生长激素18、下述糖蛋白的生理功用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血型物质B、凝血因子C、转铁蛋白D、促红细胞生成素E、硫酸软骨素19、有关糖酵解途径的生理意义叙述中错误的是:A、成熟红细胞ATP是由糖酵解提供B、缺氧性疾病,由于酵解减少,易产生代谢性碱中毒C、神经细胞,骨髓等糖酵解旺盛D、糖酵解可迅速提供ATPE、肌肉剧烈运动时,其能量由糖酵解供给20、糖酵解过程中可被别构调节的限速酶是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B、6-磷酸果糖-1-激酶C、乳酸脱氢酶D、醛缩酶E、磷酸已糖异构酶21、下述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组成中辅酶,不包括哪种A、TPPB、FADC、NADD、HSCoAE、NADP22、正常血糖水平时,葡萄糖虽然易透过肝细胞膜,但是葡萄糖主要在肝外各组织中被利用,其原因是:A、各组织中均含有已糖激酶B、因血糖为正常水平C、肝中葡萄糖激酶Km比已糖激酶高D、已糖激酶受产物的反馈抑制E、肝中存在抑制葡萄糖转变或利用的因子23、红细胞血型物质的主要成分是A、蛋白质B、寡糖C、脂肪酸D、核酸E、小肽24、糖蛋白的多肽链骨架上共价连接了一些寡糖链,其中常见的单糖有7种,下列单糖中不常见的单糖是A、葡萄糖B、半乳糖C、果糖D、甘露糖E、岩藻糖二、B1、A.磷酸果糖激酶-2B.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C.丙酮酸激酶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E.果糖双磷酸酶-1<1> 、糖酵解糖异生共同需要A B C D E<2> 、仅糖异生需要的A B C D E<3> 、仅糖酵解需要的A B C D E<4> 、仅磷酸戊糖途径需要的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在禁食情况下,正常人空腹血糖水平为3.89~6.11mmol/l。
2018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二百三十五)(整理).doc
第二十二单元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药物【考试大纲】二十二、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药物1.肝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2.香豆素类抗凝血药〔1〕药理作用〔2〕药物相互作用3.抗血小板药〔1〕阿司匹林的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2〕双嘧达莫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4.纤维蛋白溶解药链激酶的作用及临床应用5.促凝血药维生素K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响6.抗贫血药〔1〕铁剂的临床应用〔2〕叶酸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3〕维生素B12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7.血容量扩大剂右旋糖酐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一、药理作用1.主要作用强大抗凝作用,体内体外均有效。
抗凝机制:依赖于抗凝血酶Ⅲ〔AT-Ⅲ〕,可加速AT-Ⅲ凝血酶复合物的形成,使凝血酶失活。
2.其他还具有调血脂、抗感染、抗血管内膜增生、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二、临床应用1.血栓栓塞性疾病,用于防止血栓形成、扩大和栓塞。
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应用,可防止继发性出血。
3.防治心肌梗死、脑梗死、心血管手术及外周静脉术后血栓形成。
4.体外抗凝心导管检查、体外循环及血液透析等。
香豆素类抗凝血药一、药理作用抗凝作用:缓慢而持久,仅体内有效。
机制:是维生素K拮抗剂,抑制维生素K在肝由环氧化物向氢醌型转化,从而阻止维生素K的反复利用,影响凝血过程。
体内需在原有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抗凝血蛋白C和S耗竭后才发挥抗凝作用,体外无效。
二、药物相互作用阿司匹林、保泰松等使血浆中游离香豆素类浓度升高,抗凝作用增强。
降低维生素K生物利用度的药物或各种病理状态导致胆汁减少均可增强香豆素类的作用。
广谱抗生素抑制肠道产生维生素K的菌群,减少维生素K的生成,增强香豆素类的作用。
肝病时,因凝血因子合成减少也可增强其作用。
肝药酶诱导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福平等能加速香豆素类的代谢,降低其抗凝作用。
抗血小板药一、阿司匹林的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一〕作用小剂量〔40~80mg〕阿司匹林抑制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可防止血栓形成。
2018年口腔执业医师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3)氮平衡
2.蛋白质在肠道的消化、吸收及腐败作用
(1)蛋白酶在消化中的作用
(2)氨基酸的吸收
(3)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3.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1)转氨基作用
(2)脱氨基作用
(3)α-酮酸的代谢
4.氨的代谢
(1)氨的来源
(2)氨的转运
(3)氨的去路
5.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1)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2018年口腔执业医师《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单元
细目
要点
一、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氨基酸与多肽
(1)氨基酸的结构与分类
(2)肽键与肽链
2.蛋白质的结构
(1)一级结构
(2)二级结构
(3)三级和四级结构
3.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蛋白质高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蛋白质的等电点、沉淀和变性
二、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1.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1)核苷酸分子组成
(2)核酸(DNA和RNA)
2.DNA的结构与功能
(1)DNA碱基组成规律
(2)DNA的一级结构
(3)DNA双螺旋结构
(4)DNA高级结构
(5)DNA的功能
3.DNA理化性质及其应用
(1)DNA变性和复性
6.甘油磷脂代谢
(1)甘油磷脂的基本结构与分类
(2)合成部位和合成原料
7.胆固醇代谢
(1)胆固醇的合成部位、原料和关键酶
(2)胆固醇合成的调节
(3)胆固醇的转化及去路
8.血浆脂蛋白代谢
(1)血脂及其组成
(2)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及功能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口腔临床医学综合)牙体牙
1.釉质发育不全
(2)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3)防治原则
(1)定义和病因
2.氟牙症
(2)临床表现和诊断
(3)防治原则
二、牙发育异常
(1)定义和病因
3.四环素牙
(2)临床表现和诊断
(3)预防和治疗
4.遗传性牙本质发 育不全
(1)定义和病因
(2)临床表现和诊断
(3)治疗原则医学.全.在.线,提供.
(2)治疗方案
七、牙髓炎
(1)分类和临床表现
3.慢性牙髓炎
(2)诊断及鉴别诊断
(3)治疗方案
4.残髓炎
(1)临床表现和诊断
(2)治疗方案
5.逆行性牙髓炎
(1)临床表现和诊断
(2)治疗方案
1.牙髓坏死
(1)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2)治疗方案
八、其他牙髓病
2.牙髓钙化
(1)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2)治疗方案
五、牙本质过敏症
牙本质过敏症
(1)定义和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和诊断
(3)治疗原则
六、牙髓疾病总论
概述
(1)病因和分类
(2)检查方法医学.全在.线.提供.
(3)牙髓炎的诊断方法和步骤
[NextPage]
单元
细目
要 点
1.可复性牙髓炎
(1)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2)治疗方案
2.急性牙髓炎
(1)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2018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口腔临床医学综合)-牙体牙髓病学
单元
细目
要 点
1.概述
(1)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
(2)牙髓牙本质复合体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XX8年版-口腔黏膜病学
(2)临床表现
(3)诊断及鉴别诊断
(4)治疗
(1)病因
(2)临床表现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
1. 口腔白斑病
(3)诊断及鉴别诊断
五、口腔黏膜斑纹 类疾病
(4)治疗
(5)预防
(1)病因
2. 口腔扁平苔藓
(2)临床表现
(3)诊断及鉴别诊断
(4)治疗
六、唇、舌疾病
1.慢性非特异性唇炎
(1)病因
[NextPage]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2018年版-口腔黏膜病学
单元
细目
要 点
(1)病因
1. 口腔单纯疱疹
(2)临床表现
(3)诊断及鉴别诊断
(4)治疗
(1)病因
2. 带状疱疹
(2)临床表现
(3)诊断及鉴别诊断
(4)治疗
(1)病因
一、口腔黏膜感染 性疾病
(2)临床表现
3.手-足-口病
(3)诊断及鉴别诊断
(4)治疗
(5)预防
二、口腔黏膜变态 反应性疾病
(2)临床表现
2.药物过敏性口炎
(3)诊断及鉴别诊断
(4)治疗
(5)预防
(1)病因
1.复发性口腔溃疡
(2)临床表现
(3)诊断及鉴别诊断
⑷治疗
三、口腔黏膜溃疡 类疾病
(1)病因
(2)临床表现
2.创伤性溃病
(3)诊断及鉴别诊断
(4)治疗
(5)预防
(1)病因
四、口腔黏膜大疱 类疾病
(1)病因
4.球菌性口炎
(2)临床表现
(3)诊断及Βιβλιοθήκη 别诊断⑷治疗(1)病因医学.全.在.线,提供.
(2)临床表现
2018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医学微生物
3.细菌的特殊结构
(1)荚膜及其与细菌致病性的关系
(2)鞭毛的定义、分类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3)菌毛的定义、分类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4)芽胞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4.细菌形态与结构的检查法
革兰氏染色的步骤、结果判定和医学意义
三、细菌的生理
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1)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与方式
2018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医学微生物
单元
细目
要点
一、微生物的基本概念
定义与分类
(1)微生物和医学微生物的定义
(2)三大类微生物及其特点
二、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1.细菌的形态
细菌的三种形态及测量单位
2.细菌的基本结构
(1)细菌基本结构的构成
(2)肽聚糖的结构
(3)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的结构和医学意义
2.主要病原性衣原体
(1)沙眼衣原体的亚种和所致疾病
(2)肺炎嗜衣原体所致疾病
(3)鹦鹉热嗜衣原体所致疾病
二十一、螺旋体
1.钩端螺旋体
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
2.密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的形态、染色、所致疾病及其防治原则
3.疏螺旋体
伯氏疏螺旋体的形态、染色及所致疾病
二十二、真菌
1.概述
真菌及其分类、形态与结构、培养特性及致病性
1.放线菌属
(1)主要致病性放线菌及其致病性
(2)硫磺样颗粒及其临床意义
2.诺卡氏菌属
主要致病性诺卡氏菌及其致病性
十六、动物源性细菌
1.布鲁氏菌属
形态、染色、种类和所致疾病
2.耶尔森氏菌属
鼠疫耶尔森氏菌的形态、染色、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七、维生素
(4)营养必需脂酸
2.脂类的消化与吸收
(1)脂肪乳化及消化所需酶
(2)甘油一酯合成途径及乳糜微粒
3.脂肪的合成代谢
(1)合成的部位
(2)合成的原料
(3)合成的基本途径
4.脂酸的合成代谢
(1)合成的部位
(2)合成的原料
5.脂肪的分解代谢
(1)脂肪动员
(2)脂酸β-氧化的基本过程
(3)酮体的生成、利用和生理意义
(1)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概念
(2)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和遗传密码
(3)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基本过程
(4)蛋白质生物合成与医学的关系
十一、基因表达调控
1.基因表达调控的概述
(1)基因表达及调控的概念和意义
(2)基因表达的时空性
(3)基因的组成性表达、诱导与阻遏
(4)基因表达的多级调控
(5)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要素
2.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原理
(1)原核基因表达调控(乳糖操纵子)
(2)真核基因表达调控(顺式作用元件、反式作用因子)
十二、信号转导
1.信号分子
(1)概念
(2)分类
2.受体和信号转导分子
(1)受体分类和作用特点
(2)G蛋白
(3)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
3.膜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机制
(1)蛋白激酶A通路
(2)蛋白激酶C通路
(2)最适pH值、最适温度和酶浓度
4.抑制剂与激活剂
(1)不可逆性抑制(2)可逆性 Nhomakorabea制(3)激活剂
5.酶活性的调节
(1)别构调节
(2)共价修饰
(3)酶原激活
(4)同工酶
6.核酶
核酶的概念
四、糖代谢
1.糖的分解代谢
(1)糖酵解的基本途径、关键酶和生理意义
(2)糖有氧氧化的基本途径、关键酶和生理意义
(3)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2)抗核苷酸代谢药物的生化机制
九、遗传信息的传递
1.遗传信息传递概述
中心法则
2.DNA的生物合成
(1)DNA生物合成的概念
(2)DNA的复制过程
(3)逆转录
(4)DNA的损伤与修复
3.RNA的生物合成
(1)RNA生物合成的概念
(2)转录体系的组成及转录过程
(3)转录后加工过程
十、蛋白质生物合成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概述
(1)癌基因的概念
(2)抑癌基因的概念
2.生长因子
(1)生长因子的概念
(2)生长因子的作用机制
十五、血液生化
1.血液的化学成分
(1)水和无机盐
(2)血浆蛋白质
(3)非蛋白质含氮物质
(4)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
2.血浆蛋白质
(1)血浆蛋白质的分类
(2)血浆蛋白质的来源
(3)血浆蛋白质的功能
3.红细胞的代谢
五、生物氧化
1.ATP与其他高能化合物
(1)ATP循环与高能磷酸键
(2)ATP的利用
(3)其他高能磷酸化合物
2.氧化磷酸化
(1)氧化磷酸化的概念
(2)两条呼吸链的组成和排列顺序
(3)ATP合酶
(4)氧化磷酸化的调节
六、脂类代谢
1.脂类的生理功能
(1)储能和供能
(2)生物膜的组成成分
(3)脂类衍生物的调节作用
蛋白质的等电点、沉淀和变性
二、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1.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1)核苷酸分子组成
(2)核酸(DNA和RNA)
2.DNA的结构与功能
(1)DNA碱基组成规律
(2)DNA的一级结构
(3)DNA双螺旋结构
(4)DNA高级结构
(5)DNA的功能
3.DNA理化性质及其应用
(1)DNA变性和复性
6.甘油磷脂代谢
(1)甘油磷脂的基本结构与分类
(2)合成部位和合成原料
7.胆固醇代谢
(1)胆固醇的合成部位、原料和关键酶
(2)胆固醇合成的调节
(3)胆固醇的转化及去路
8.血浆脂蛋白代谢
(1)血脂及其组成
(2)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及功能
(3)高脂蛋白血症
七、氨基酸代谢
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及营养作用
(1)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2.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1)肝糖原的合成
(2)肝糖原的分解
3.糖异生
(1)糖异生的基本途径和关键酶
(2)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3)乳酸循环
4.磷酸戊糖途径
(1)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和重要的产物
(2)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5.血糖及其调节
(1)血糖浓度
(2)胰岛素的调节
(3)胰高血糖素的调节
(4)糖皮质激素的调节
(1)血红素合成的原料、部位和关键酶
(2)成熟红细胞的代谢特点
十六、肝胆生化
1.肝的生物转化作用
(1)肝生物转化的概念和特点
(2)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及酶系
(3)影响肝生物转化作用的因素
2.胆汁酸代谢
(1)胆汁酸的化学
(2)胆汁酸的代谢
(3)胆汁酸代谢的调节
3.胆色素代谢
(1)游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的性质
(2)核酸杂交
(3)核酸的紫外线吸收
4.RNA结构与功能
(1)mRNA
(2)tRNA
(3)rRNA
(4)其他RNA
三、酶
1.酶的催化作用
(1)酶的分子结构与催化作用
(2)酶促反应的特点
(3)酶-底物复合物
2.辅酶与酶辅助因子
(1)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
(2)辅酶作用
(3)金属离子作用
3.酶促反应动力学
(1)Km和Vmax的概念
(2)营养必需氨基酸的概念和种类
(3)氮平衡
2.蛋白质在肠道的消化、吸收及腐败作用
(1)蛋白酶在消化中的作用
(2)氨基酸的吸收
(3)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3.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1)转氨基作用
(2)脱氨基作用
(3)α-酮酸的代谢
4.氨的代谢
(1)氨的来源
(2)氨的转运
(3)氨的去路
5.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1)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2018年口腔执业医师《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单元
细目
要点
一、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氨基酸与多肽
(1)氨基酸的结构与分类
(2)肽键与肽链
2.蛋白质的结构
(1)一级结构
(2)二级结构
(3)三级和四级结构
3.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蛋白质高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3)蛋白酪氨酸激酶通路
4.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机制
类固醇激素和甲状腺素的作用机制
十三、重组DNA技术
1.重组DNA技术的概述
(1)重组DNA技术相关的概念
(2)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2.基因工程与医学
(1)疾病相关基因的发现
(2)生物制药
(3)基因诊断
(4)基因治疗
十四、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1.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2)一碳单位的概念、来源、载体和意义
(3)甲硫氨酸循环、SAM、PAPS
(4)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代谢
八、核苷酸代谢
1.核苷酸代谢
(1)两条嘌呤核苷酸合成途径的原料
(2)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产物
(3)两条嘧啶核苷酸合成途径的原料
(4)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产物
2.核苷酸代谢的调节
(1)核苷酸合成途径的主要调节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