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李春梅)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观察物体1》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观察物体1》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观察物体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1》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课时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的过程中,感受物体的特征,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可以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来探究物体的特征。

但学生在观察物体时,往往只注意到物体的某一个特征,而忽略其他特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理解物体的特征。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理解物体的特征。

2.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观察物体的方法。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正方体、长方体等。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些小卡片,上面印有不同的几何图形。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物体,如篮球、书本、文具盒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并提问:“你们能说出这些物体的特征吗?”让学生回答,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观察物体。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几何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这些几何图形,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观察物体(1)》(教案)

《观察物体(1)》(教案)

《观察物体(1)》(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观察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基本特征。

2.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被观察物体的特征。

3.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物体分类。

教学重点:1. 观察物体的基本特征。

2. 描述物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1. 物体的分类。

教学准备:1. 平面物体、立体物体等实物或图片。

2. 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的描述板书。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老师将平面物体、立体物体等实物或图片展示给学生,鼓励学生观察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基本特征。

Step 2 观察物体的基本特征1.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每个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并说明观察到的不同特征。

2. 将学生观察到的特征一一列举出来,并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需要的时候可以查看。

形状: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大小:小、中、大等。

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等。

Step 3 描述物体的特征1. 老师让学生分组,要求每组选择一件物品,让组员对这件物品进行描述。

如:我选择了一个小黄色的正方形,它很可爱。

2. 让每组之间互相交流,让其他组员猜测对象是什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和对别人表述的理解准确性。

3. 将每组的描述进行总结,让学生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Step 4 物体的分类1. 老师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如所有正方形放在一起,所有黄色的物体放在一起等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分类。

2. 让学生讲述自己分类的依据,并给出一定的奖励鼓励学生的积极性。

3. 老师带领学生重新讨论物体的分类方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分类方式。

Step 5 总结和反思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检查自己的学习成果。

2. 给学生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可以包括如何更好地观察物体和描述物体等方面的建议。

教学效果:1. 学生能够观察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基本特征。

2.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被观察物体的特征。

3.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物体分类。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观察物体(一)》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观察物体(一)》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观察物体(一)》教案一、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能够用手对物体进行观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了解物体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 教学重点•孩子们会学会用手摸、看、拍打等方法观察物体。

3.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和比较。

二、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物体样本:球、盒子、笔、苹果等;•班级黑板和白板;•讲台。

2. 教学重点•孩子们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进行比较和分类等。

三、教学过程1. 第一步:复习与导入(5分钟)•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第二步:新知学习(15分钟)1.展示不同的物体样本给学生;2.让学生依次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等特征;3.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物体的异同,进行分类。

3. 第三步:练习与巩固(20分钟)•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各组选择一个物体进行观察,然后进行组间比较。

4. 第四步:总结与拓展(1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家中观察周围的物体,写下观察报告。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物体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了观察力和感知能力;•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观察中积极思考。

五、课后作业•家长引导孩子在家中观察不同物体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写下观察报告;•复习本节课内容,准备好下一节课的学习。

以上就是本节课《观察物体(一)》的教案。

希望老师和学生们在学习中能够有所收获,提高观察和感知能力。

观察物体1教案

观察物体1教案

第1课时观察物体(1)教学内容:教材第68页的例1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时看到的图形。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3.使学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认识到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形。

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初步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1.猜一猜师:老师带来一件神秘的东西,大家来猜一猜,这是什么?(一张张出示图片,让学生猜)生:球、兔子、存钱罐理解观察物体时一定要全面观察。

2.通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再次强调观察物体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也可能不同,并引出课题。

教师:同学们,古时候也有一些人因为观察不全面而产生过误会,你们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学生通过图片讲述故事,其他学生听故事。

教师:同学们,他们观察到的大象为什么不一样?学生回答。

教师:虽然是同一只大象,但因为观察的位置和角度不同,观察的结果也可能不同,要想看到事物的全貌就要全面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板书: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渗透从一个角度观察物体是片面的,自然揭示课题。

)二、新授课1.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中描述的是一幅什么画面?生:小亮,小芳、小明,小红四人在观察一只熊猫玩具。

师:他们是怎样观察的?生:他们分别站在熊猫的前、后、左、右四个不同的方向进行观察。

师:他们都看到了熊猫的哪一面?生1:小明看到了熊猫的前面。

生2;小芳看到了熊猫的后面。

生3;小亮看到了熊猫的右面。

生4:小红看到了熊猫的左面。

师;他们看到的形状一样吗?生:不一样。

师:为什么同一只熊猫,看到的形状却不一样呢?生:因为他们站的位置不一样。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

《观察物体一》教案

《观察物体一》教案

《观察物体一》教案《《观察物体一》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目标:1.通过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知道在不同的位置看同一个物体的形状可能会不相同,能够比较清晰地描述出每个角度看到的物体的形状。

2.通过比较辨析,初步感知在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物体所得到形状的简单联系。

3.体验猜想验证的数学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10个玩具公仔、10只杯子、每人一张白纸、10个信封装着4张不同角度拍摄到的杯子的照片,在每组桌上贴上1-4号码牌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猜一猜,这是什么东西?总结:观察物体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去看。

揭题:同学们,今天咱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一起来读一读今天学习的内容。

二、探索新知活动一:观察公仔活动目标:通过在四个方位变换位置观察公仔,感知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并能有序描述看到的东西。

活动过程:每组的桌上老师给你准备了一个相同的玩具公仔,它是我们今天的观察对象,每个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一看你能看到这个玩具的什么部分。

看好之后马上坐正。

(将公仔背对着黑板,椅子正对着你前面的玩具)学生交流,教师指导学生有序观察(板书:正面、背面、侧面)学生变换四个位置进行观察。

总结: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

活动二:观察杯子活动目标:通过看似有争议地描述,进一步感知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可能不一样,尝试寻找相反的方位之间联系。

活动过程:提问:课前请四位同学从四个不同的角度观看同一个杯子,并简单描述自己看到的。

仔细思考他们的描述,有没有问题?师将其描述的句子置于黑板上。

引导:根据他们说的,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你怎么想的?对学生的回答不做判断。

提问:你觉得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你刚才的想法呢?每小组分发一个杯子进行观察。

(将杯子的把儿置于黑板的左侧) 现在请同学们固定自己的观察位置,动笔画一画你所看到的杯子大概的轮廓,画好马上坐正。

展示并交流学生画好的杯子。

《观察物体1》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1》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辨认从物体的正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2.通过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体验角度不同,看到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使学生积累观察操作经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2.经历从物体的正面、侧面、后面观察辨认物体的形状的过程,体会比较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直观思想,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明确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课前练习我说你指:小游戏考考大家,比比谁的反应快,我说方向你来指。

我说左我指左,我说右我指右,我说前我指前,我说后我指后.....(为什么老师指的和你们指的方向不一样呢?标准不同)一、情境导入(整体感知)师:我听说咱们班的同学都特别喜欢动物,是吗?现在大家的脑海中肯定都出现了许多动物的图像吧。

下面咱们看看哪位同学的眼力最棒!老师这里有一些小动物的图片,你们能猜出它的名字吗?(课件出示动物身体一部分的图片,学生猜一猜。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对这些动物不仅认识,还能抓住他们的特征,平时肯定看的特别认真和仔细。

用眼睛仔细、认真的看,这就叫“观察”。

师:今天我想和同学们一起上一节观察课。

同学们只要仔细、认真的观察,每个人都会成为小小观察家的。

有信心吗?师:刚刚我们进行了眼睛大比拼,眼睛有点累了,现在请同学样闭上眼睛想一想:上课时,坐在你前面的同学是谁?你看到的是他的()面。

上课时,坐在你旁边的同学是谁?当你转向旁边时,你看到的是他的()面。

上课时,坐在你后面的同学是谁?当你转向后面时,你看到的是他的()面。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教学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基本属性,能够描
述物体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体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
学生爱护和尊重物体,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
1.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基本属性。

2.描述物体的基本特征。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属性,培
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描述物体的基本特征,让学生表达准确、简洁。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过渡到新课程,引入观察物体的话题,让学生展示一个他们喜欢的物体,并简单描述一下。

2. 学习新知识
1.展示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物体,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描述每一个
物体的特征。

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他们观察到的不同属性。

3. 训练
1.让学生在课后的日常生活中,观察不同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属
性,并做简单的记录。

2.每周让学生选择一个物体,写一段描述,分享给同学。

4. 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观察物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观察并描述物体的方法。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
1.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不断调整和改进,
确保教学效果。

2.鼓励学生多角度观察物体,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以上是本次《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世界,发现美好。

六观察物体(一)

六观察物体(一)
四、总结:今天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前两句诗的意思: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就会看到不一样的形状。
生交流:前面,后面,上面,左面,右面
到正面观察这组物体,描述观察到的形状,画在黑板上
学生按要求有求有序的观察,记录。。
生:上展台交流自己记录的结果。
发现正面和后面看到的正好是相反的
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生:两个相同的圆柱,两个相同的正方体,两个相同的长方体。。
2.让学生分组上来从其它角度观察,记录在本上。
3、从正面看和从后面看到的结果相同吗?
摆什么样的两个物体正面看和后面看就会相同了?
4、从左面和右面观察到的形状是相同的吗?
摆什么样的物体左面和右面观察到的样子会相同?
5、哪种物体无论我们从什么角度去观察,观察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三、练习
课本73页1,2,4,5,6
作业布置
练习册26页
教后反思
数学课例教学设计三年级备课人李学凤评价等级
课题名称
观察物体(一)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安排
第1课时
授课时间
2014-4-14
授课班级
3.2、3.3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一组物体的形状,进一步深化对实物观察和视图关系的认识,学会从多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策略。
学生活动
一、导入
1、背苏轼的一首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吗?今天,就让我们在观察和发现中度过这节课,好吗?
二、探究体验,构建新知。
1.多媒体出示信息窗:可以从哪些位置观察冰箱和冰柜?

5.观察物体(一)(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5.观察物体(一)(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5.观察物体(一)年级:二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使学生能够正确描述物体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重点:1. 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2. 描述物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引导学生正确描述物体的特征。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各种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物体,如球、长方体、正方体等。

2. 学生准备图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个物体,如球,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形状、颜色和大小。

2. 学生举手发言,教师总结并板书物体的特征。

二、观察与描述1. 教师出示其他物体,如长方体、正方体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形状、颜色和大小。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3. 教师总结并板书每组学生的描述。

三、绘画与展示1. 教师发放图画纸和彩笔,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物体进行绘画。

2. 学生绘画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3. 绘画完成后,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简要介绍自己的观察和绘画过程。

四、总结与评价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如观察物体的方法、描述物体的特征等。

2. 学生互相评价彼此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物体,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提高了学生描述物体特征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指导。

在绘画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一步丰富观察物体的内容,如观察动物、植物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体,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教学设计】《观察物体(一)》(人教)

5【教学设计】《观察物体(一)》(人教)

《观察物体(一)》本单元建立在学生的视觉认知基础之上,更深一步的进行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生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的过程,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学生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仔细倾听、大胆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幻灯片。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看图师:猜一猜,这是什么?生1:这是一个球。

生2:这是一只小兔子,背着一个大蘑菇。

生3:原来是一个存钱罐呀。

师:观察物体时一定要全面观察。

(2)、思考:怎么全面的观察物体呢?大家好,我叫维尼,你们知道怎么全面的观察我吗?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照片都是在什么角度为我拍摄的吗?师:除了这些角度,还可以从哪些角度观察我呢?通过上面的活动,亲爱的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怎么全面的观察了吗?【设计意图】:通过对维尼熊的这个卡通的探索,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二、导入新课,探索新知。

(一)观察静物如下,小亮,小红,小明,小芳在观察已知毛绒玩具熊。

对于下图,你能分清楚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思考:师:为什么他们看到的都不一样?生:因为他们是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大熊猫的。

答案:再次思考:师:如果要让每个人都全面地观察大熊猫,怎么办?生1:可以把大熊猫转一转。

生2 :也可以我们围着大熊猫转一转。

三、知识应用1、如图:他们看到的是哪一面?答案:2、请你看一看观察下面四个图,分别是哪个动物看到的?小狗看到的是图(④);小猴看到的是图(②);小猫看到的是图(①);小鸟看到的是图(③)。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观察物体(一)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观察物体(一)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观察物体(一)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理解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 使学生能够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并能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观察物体的方法。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是从哪个方向观察到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形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

2. 探究新知(1)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师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在哪里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分别对应着它们的不同的面。

(2)观察圆柱和球教师出示圆柱和球,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圆柱和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在哪里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圆柱的正面和侧面是圆形,上面是另一个圆形;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都是圆形。

(3)观察不同方向的物体教师出示一个长方体,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并画出所看到的形状。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画出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长方体的形状吗?学生尝试后,教师总结: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长方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3. 巩固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物体,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并说出所看到的形状。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说出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吗?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4. 总结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们觉得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的方法,知道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观察物体(1)》教学设计-精选教育文档

《观察物体(1)》教学设计-精选教育文档

《观察物体(1)》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立体图形,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三个小立方体拼成的几何形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二)过程与方法借助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活动,经历观察、想象及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模型的形状。

教学难点:根据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视图,能用正方体进行拼搭。

三、教学准备课件、立方体模型、摄像头、方格纸。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

1.师:当下我们的中国正在飞速发展,自主品牌越来越有竞争力,刚刚在广州汽车博览会上就新发布了一款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无论是外形、动力还是空间都获得好评一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让我们一起看一看。

(出示图片)2.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款车怎么样?为什么摄像师对相同的一款车要拍这么多张照片呢?预设:生:方便全面观察3.师:看来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预设:生: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教师板书: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4.师:如果给你一个组合的立体图形,你会观察吗?我们就从这三个方向进一步全面的观察物体,看看大家能够有什么收获?(板书题目:观察物体)【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的现象引入新课,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生活经验明确研究主题。

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时,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

(二)探索新知1.观察同一立体图形(1)师:请看屏幕这是由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有三位同学进行了观察:你能想象一下这三位同学分别是从哪几个方向进行观察的吗?预设:生:小刚从上面看的,小丽从正面看的,小明从左面看的。

(2)师:到底对不对呢?你们的桌子上也有四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轻轻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实际观察一下。

(3)出示活动建议:①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立体图形。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案2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案2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案2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一)》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乐于尝试。

但同时,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空间观念较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个别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空间观念。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带来的不同体验和认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如玩具、水果等,用于学生观察和操作。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观察物体卡片,用于小组讨论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物品的名称。

然后提问:“如果我们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这些物品,会发现什么不同呢?”2.呈现(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观察物体卡片。

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卡片中的物体,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观察结果进行点评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学生观察到的物体,让学生尝试用立体图形表示出来。

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物体形状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请学生举例说明在生活中是如何观察物体的,分享自己的经验。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观察物体1》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观察物体1》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观察物体1》教案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1》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一课时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感受观察物体的重要性,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如何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物体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观察物体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观察不全面、观察无序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让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到的信息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全面、有序地观察物体,并运用观察到的信息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物,引导学生感受观察物体的重要性。

2.活动教学法:学生进行观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球、立方体、圆柱体等。

2.准备一些图片,展示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球、立方体、圆柱体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并提问:“你们从哪个方向观察到了这些物体?观察到了什么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展示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如同一个球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观察物体的重要性。

5.观察物体(一)-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5.观察物体(一)-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5.观察物体(一)-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用手指、目测、直接触摸等方法观察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属性。

2.能够根据观察所得到的信息对物体进行分类。

3.能够用直观、简洁的说法描述物体的属性。

教学步骤导入新知识1.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教室中的物品,询问其大小、形状、颜色等属性,引导学生了解物品的不同属性。

2.教师介绍观察物体的方法:手指触摸、目测、直接触摸等方式。

学习新知识1.教师出示不同大小、形状、颜色的物品,让学生用手指触摸、目测、直接触摸等方式观察,引导学生认识物品的不同属性。

2.教师出示多个不同属性的物品,让学生进行分类,比较分类的结果,并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说法描述物品的属性。

3.教师出示不同颜色的物品,让学生用手指触摸、目测、直接触摸等方式观察,引导学生认识颜色的概念,并用简洁的说法描述物品的颜色。

巩固练习1.教师设计简单的物品分类活动,让学生根据不同属性将物品进行分类,并用简洁的说法描述物品的属性。

2.教师出示一组物品,让学生用手指触摸、目测、直接触摸等方式观察其属性,并用简洁的说法描述物品的属性。

总结提高教师对学生在观察物体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提高观察物体的方法和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用手指、目测、直接触摸等方式观察物体的属性。

2.学生能够根据观察所得到的信息对物品进行分类。

3.学生能够用直观、简洁的说法描述物品的属性。

教学难点学生根据观察所得到的信息对物品进行分类,并且用简洁的说法描述物品的属性。

自主学习学生可以自行选择不同的物品进行观察,并用简洁的说法描述其属性。

参考资料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1)》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1)》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1课时观察物体(1)课题观察物体(1)课型新授课设计理念教学中为学生设计的学习活动线索如下:接受并理解问题——猜一猜、可以在哪里添——摆一摆、看一看正视图有没有变化——在交流中体会摆法是多样的——把各种摆法分类整理,找到规律。

全课的教学在交流、操作中展开。

在交流中不但要展示自己的摆法,还要关注别人的摆法,体会摆法是多样的。

最后通过对全班同学的各种摆法进行分类整理,明确添上的1个正方体摆在原来物体的前面或后面都可以让正视图保持不变。

如果摆在前面,从正面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必须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如果摆在后面,从正面不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既可以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也可以不对齐着摆。

教学目标1.能动手摆出由4个或5个同样的正方体组成的不同的立体图形,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2.能借助简单物体或看到的形状进行推理,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借助学具、积木等思考不同的摆法。

教学难点结合实际情况动手摆出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若干个同样的正方体学具准备:若干个同样的正方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个性教案操作引入,激发兴趣。

1.游戏:动手摆一摆。

提出要求:利用手中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从正面看到的是的图形。

2.提出问题:你用了几个小正方体摆成上面的立体图形?3.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将继续用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进行拼摆,进一步学习如何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动手操作,探究规律1.初步感知,观察交流。

(1)出示例1(1)。

提出要求: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可以怎样摆,使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2)引导学生思考、操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集体汇报,相互启发。

(4)提问:为什么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呢?你是怎么想的?2.正反映衬,尝试小结。

(1)大屏幕展示同学们的各种不同摆法。

(2)想一想,你认为只要把这个小正方体摆在哪,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就不变?3.迁移推理,学习例1(2)。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1)》(教案)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1)》(教案)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1)》(教案)一、教材分析与课程目标本次小学数学,第一单元《观察物体(1)》是学生初入小学,学生对于世界的认知还比较单一和局限。

通过本次课程,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认识物体的属性,培养学生对于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的感知能力,增进对于物体的直观认知,扩大学生的视野并提高学生的水平。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涉及以下方面:1)认识物体的基本属性,如形状、大小、颜色等;2)认识物体的常见种类和形态,如球体、长方体、正方体等;3)观察并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属性。

2.教学步骤:1)引入教师可以使用图片或实物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引入本单元主题,介绍物体的基本属性,如形状、大小、颜色等。

2)探究物体的属性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观察并用手摸,感受不同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属性。

然后引导学生找出物体之间的相似性和不同性,并适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3)认识物体的种类和形态在探究物体属性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有关物体种类和形态,如球体、长方体、正方体等,并通过实物等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和区别不同的物体种类。

4)观察描述物体的属性4.1)教师可以放置多种物体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些物体,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等属性。

4.2)在学生描述物体属性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更加具体和规范的语言描述,如“这个东西形状是圆柱体,颜色是红色,大小是大于小的”。

5)总结和巩固在本单元结束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总结和巩固,让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归纳总结出物体的常见种类和形态,强化学生对于物体属性的认知和描述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物体的基本属性,如形状、大小、颜色等;认识物体的常见种类和形态,如球体、长方体、正方体等;观察并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属性。

2.教学难点学生对物体属性的具体和规范化描述;学生对于部分物体属性的混淆和区分,形态学习中的混淆。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观察与探究法,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之间的异同性,从而认识物体的基本属性;讲授法与演示法,让学生通过教师的业务演示及讲授,认识物体的种类和形态;讨论交流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及语言交流,丰富彼此的认识和理解。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观察物体(1)》教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观察物体(1)》教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观察物体(1)》教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观察物体(1)》教案第1课时观察物体(1)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第1 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教学重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教学难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教具准备:课件,小正方体积木教学过程:师:电脑出示六种基本摆法,同时指出在这六种方法的基础上再进行移动,就延伸出了多种摆法。

(2)如果再加一个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展示成果。

(3)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种摆法,你们能尝试着找到一个如何摆放的规律吗?可以讨论。

生讨论交流得出:先照图用三个小正方体摆好从正面看到的基本形状,然后余下的一个正方体可以摆在原来物体的前边或后边,都可让正视图保持不变。

如果摆在前边,从正面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必须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如果摆在后边,从正面不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既可以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也可以不对齐着摆。

三、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你学会了吗?你还有什么收获呢?五、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观察物体(1)。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交流正方体的的观察结果
不论从哪个位置看,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3)、汇报球体和圆柱的观察结果
①球体(从不同方向看,得到的都是一个圆形)
②观察圆柱体
2、小组合作探究,展示组合体的观察结果。
(1)明确合作要求
(2)小组合作探究
(3)交流展示
(4)小结
3、解决课前疑问
4、交流例1.
三、总结评价
1、交流学习收获,归纳整理知识体系。
.3、感悟情景,进入新课
(二)自主交流,合作体验。
.
1、汇报观察单个立体图形的结果
(1)交流长方体的的观察结果
①自主交流
不论从面看看到的是长方形,也有可能看到正方形
②观察并回答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至少能看到长方体的一个面,也可能看到两个面,最多一次能看见三个不同的面。
.③同桌讨论并汇报
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相对的面。(比如你看到物体的正面的时候,你就看不到物体的反面)
五年级数学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
《观察物体(1)》教学设计
课题:《观察物体(1)》
课时数:1课时
主备教师:李春梅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教材P38-39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
教材解读
观察物体是五年级上册“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明确的要求。第一和第二学段分别要求“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到第三学段才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知识。本次观察物体是属于第二学段学习,只要求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物体的形状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要求过高以免让学生失去学习空间与图形的信心。
教学目标
教学
重难点
教、学具
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模型
教学学
学生独立自学,完成问题生成单。
教师研读教材,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编写问题生成单,设计教学预案。
问题生成单



1、我们认识的立体图形有()、()、()和()
2、我们观察物体的时候,都可以从()、()、()、()、()()位置来观察。



自学课本P38---39内容。
1、自主学习例1
(1)、拿出长方体纸盒,如例1图示自制一个小药箱。
(2)从不同方向观察小药箱。
我从()面看,看到的形状是()(画图或填图形名称)。
我从()面看,看到的形状是()(画图或填图形名称)。
我从()面看,看到的形状是()(画图或填图形名称)……
我发现:站在任一位置都不能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个面,站的位置不同,所看到的物体形状也()。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体
球体
正面
侧面
上面
3、任意选两个物体组合观察,并填空。
我观察了()和()的组合,从上面看是()形和()形,从侧面看是()形和()形,从正面看是()形和()形。



(一)、判断
1.从不同方向观察图形,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2.观察正方体,从不同角度观察,最多只能看到4个面。()
3.从不同角度看一个球体,观察到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2、质疑解疑。
1、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收获
说说你的学习心得(收获)
2、组织探讨自学疑问。
四、运用拓展
组织独立思考,积极交流、展示,引导评价
板书设计:观察物体(1)
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
至少看到一个面,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二)、填空从正面看是个长方形,从左面看是个正方形,从上面看是个长方形,这是一个()物体。
(三)明明从一个方向看到 这样的图形,可能是()个正方体拼成的。



通过自学,我还不懂的问题是:
二、互动交流
(一)复习导入。
1、汇报交流立体图形
2、交流统一观察物体的方法。
从物体的正面、侧面(左侧面、右侧面)、上面这几个位置去观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