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操作技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科基本操作技术
竞赛内容
▪ 手法复位 ▪ 小夹板固定术 ▪ 石膏绷带固定术 Leabharlann Baidu 皮牵引术
手法复位
▪ 手法轻柔,争取一次成功; ▪ 忌手法粗暴、反复多次复位; ▪ 至少达到功能复位; ▪ 争取达到解剖复位;
手法复位技术
时机
▪ 一般伤后1—4小时局部肿胀不严重,软 组织弹性好,手法操作容易
▪ 当病人有休克、昏迷等情况时,须待全 身情况稳定后,才能手法复位
小夹板技术优缺点
优点
缺点
▪ 有效防止各方向移位
▪ 由于横捆绑带和固定垫的 压力可使移位进一步矫正
▪ 绑扎太松或固定垫应用不 当——骨折再移位
▪ 绑扎太紧—压疮、缺血
▪ 不包括上下关节便于锻炼, ▪ 尤其是防止缺血性挛缩 防止关节僵硬
▪ 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 ▪ 把握松紧度
功能恢复好,治疗费用低, 并发症少
锁骨骨折
肱骨外科颈骨折
肱骨骨折
尺桡骨骨折
股骨骨折
关节复位
▪ 髋关节(前、后脱位) ▪ 肩关节(前脱位) ▪ 肘关节 ▪ 桡骨小头半脱位
髋关节脱位
肩关节脱位
肘关节脱位
桡骨小头半脱位
小夹板技术
▪ 分类:柳木板、竹板、塑料板
▪ 指征 1.四肢闭合长管状骨折 2.四肢开放骨折,创口小,经处理已愈合者 3.四肢陈旧性骨折,仍适合于手法复位者
1.肱骨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或肱骨干骨折复位小夹板或 石膏固定后 2.肿胀严重的上肢闭合性骨折和严重上臂或前臂开放性 损伤 3.臂丛神经牵拉伤、肩胛骨骨折 4.肩、肘化脓性关节炎或关节结核
持续牵引
▪ 含皮牵引、骨牵引和特殊牵引两类 ▪ 骨牵引 ▪ 指征
1. 颈椎骨折脱位——颅骨牵引 2. 股骨、髋臼骨折—股骨髁上或胫骨结节牵引 3. 胫骨开放性骨折——跟骨牵引 4. 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便于换药 5. 复位困难的肱骨髁上骨折——尺骨鹰嘴牵引
石膏固定—固定范围
▪ 手指 手指——前臂 ▪ 手掌 手指——肘关节 ▪ 腕 手指——前臂 ▪ 前臂 手掌——上臂 ▪ 肘 手掌——上臂 ▪ 膝 大腿——足趾 ▪ 小腿 大腿——足趾 ▪ 踝 小腿——足趾 ▪ 足 小腿——足趾 ▪ 足趾 小腿——足趾
4—5W 4—6W
8—12W
10—12W 6—8W 6—8W 6—8W
2—3周仍需每天观察1次;必要时重新捆扎; ▪ 注意有无再移位发生,特别注意功能锻炼应在医师指导下
进行。
各部位小夹板
▪ 锁骨骨折 ▪ 肱骨外科颈骨折 ▪ 肱骨干骨折 ▪ 尺桡骨骨折 ▪ Colles骨折 ▪ 股骨骨折 ▪ 胫腓骨骨折
石膏绷带技术
▪ 成分 熟石膏绷带(无水硫酸钙+稀孔纱布绷带)
高分子树脂绷带
各关节功能位置
▪ 肩关节 外展40—75°,前屈30—45°,外旋15—20° ▪ 肘关节 屈曲70—90°,前臂中立位 ▪ 腕关节 背屈30°,尺偏5—10° ▪ 拇指关节 对掌位 ▪ 手指 掌指关节140°,近指关节130°,远指关节150° ▪ 髋关节 外展10—15°,前屈15—20°,外旋0° ▪ 膝关节 屈曲5—20° ▪ 踝关节 保持90°
▪ ▪
绑扎带可上下移动1cm 根据肿胀消涨调节捆扎带
小夹板操作要点
▪ X线证实复位后助手保持位置; ▪ 绕绷带,置衬垫或分骨垫,以胶布固定; ▪ 根据骨折不同部位,选择相应夹板类型放置四周; ▪ 根据位置放置不同类型绷带,上4到6条捆绑;带,保持
松紧为上下移动1cm; ▪ 固定1周内,密切观察肢体血液循环和捆扎带松紧度,
皮牵引
▪ 将宽胶布或乳胶海绵条粘贴在皮肤上或利用四肢 尼龙泡沫套牵引
石膏管
细 节
石膏固定
固定方式 ▪ 石膏管 ▪ 石膏托 上肢10—12层 下肢12—15层 ▪ 石膏夹板 ▪ 躯干石膏 石膏支架、髋人字石膏、头颈胸石膏
准备物品 温水 剪刀 手术刀片 纸棉 石膏绷带 普通绷带 衬垫 石膏剪 石膏剧 笔
石膏固定—程序
▪ 清洁皮肤,更换敷料; ▪ 复位,助手维持患肢于功能位或特定位置; ▪ 上内衬棉2层,骨突处上衬垫,绷带固定; ▪ 浸泡石膏,制作石膏条和湿润石膏卷; ▪ 上石膏条或石膏卷包扎,贴服塑形; ▪ 修剪石膏,塑形;必要时剖缝; ▪ 清洁外露皮肤;如换药,需开石膏窗; ▪ 注明骨折位置、制作时间; ▪ 观察肢端血运。
▪ 缺点
1.无弹性,固定范围大(超骨折 部位上下关节) 2.无法矫形关节活动锻炼——关节 僵硬
▪ 厚度
上肢一般10—12层 下肢一般12—15层 环周缠绕3——5层
石膏绷带的注意事项
▪ 需骨浅表部位放置衬垫,皮肤干净,包扎辅料纵行放置; ▪ 肢体的关节固定于功能位或所需特定位置; ▪ 绷带纱布重叠约1/3,应根据肢体形状用手掌塑形; ▪ 注意抬高患肢,以利消肿,应使手指、足趾露出; ▪ 塑型过程,避免局部顶压而干硬后压疮; ▪ 未凝固前,不应改变肢体位置,以防变形、折断; ▪ 关节部分适度加固,干硬后注明骨折情况和日期; ▪ 观察肢端血运,必要时根据情况开窗; ▪ 肿胀消退后固定过松,需及时更换; ▪ 固定过程中,主动肌肉舒缩锻炼,未固定关节活动;
▪ 当伤肢出现严重的肿胀或水疱时,需待 肿胀减轻
复位方法
▪ 解除疼痛(麻醉:小儿不配合——全麻) ▪ 肌松弛位 ▪ 对准方向 (远端对近端) ▪ 拔伸牵引 ▪ 手摸心会 ▪ 反折、回旋 ▪ 端提、捺正 ▪ 扳正、分骨
长骨骨折复位
▪ 锁骨骨折 ▪ 肱骨外科颈骨折 ▪ 肱骨干骨折 ▪ 尺桡骨骨折 ▪ Colles骨折 ▪ 股骨骨折 ▪ 胫腓骨骨折
石膏固定—并发症
▪ 坏疽或缺血性挛缩 ▪ 压疮 ▪ 化脓性皮炎 ▪ 坠积性肺炎 ▪ 废用性骨质疏松 ▪ 关节强直 ▪ 关节僵硬
各部位石膏板、管
▪ 肱骨外科颈骨折 ▪ 肱骨干骨折 ▪ 尺桡骨骨折 ▪ Colles骨折 ▪ 股骨骨折 ▪ 胫腓骨骨折
外固定架
▪ 主要用于肩、肘关节和肱骨骨折 ▪ 指征
▪ 凝固时间 5—10分钟 ▪ 指征:
1.开放性骨折清创缝合术后,骨折未愈合; 2.小夹板难以固定的某些骨折; 3.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的辅助固定; 4.矫形位置维持或骨关节术后固定; 5.化脓性关节炎和骨髓炎患肢固定; 6.病理性骨折
石膏绷带的优缺点
▪ 优点
1.塑形好 2.固定确实可靠 3.维持时间长
竞赛内容
▪ 手法复位 ▪ 小夹板固定术 ▪ 石膏绷带固定术 Leabharlann Baidu 皮牵引术
手法复位
▪ 手法轻柔,争取一次成功; ▪ 忌手法粗暴、反复多次复位; ▪ 至少达到功能复位; ▪ 争取达到解剖复位;
手法复位技术
时机
▪ 一般伤后1—4小时局部肿胀不严重,软 组织弹性好,手法操作容易
▪ 当病人有休克、昏迷等情况时,须待全 身情况稳定后,才能手法复位
小夹板技术优缺点
优点
缺点
▪ 有效防止各方向移位
▪ 由于横捆绑带和固定垫的 压力可使移位进一步矫正
▪ 绑扎太松或固定垫应用不 当——骨折再移位
▪ 绑扎太紧—压疮、缺血
▪ 不包括上下关节便于锻炼, ▪ 尤其是防止缺血性挛缩 防止关节僵硬
▪ 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 ▪ 把握松紧度
功能恢复好,治疗费用低, 并发症少
锁骨骨折
肱骨外科颈骨折
肱骨骨折
尺桡骨骨折
股骨骨折
关节复位
▪ 髋关节(前、后脱位) ▪ 肩关节(前脱位) ▪ 肘关节 ▪ 桡骨小头半脱位
髋关节脱位
肩关节脱位
肘关节脱位
桡骨小头半脱位
小夹板技术
▪ 分类:柳木板、竹板、塑料板
▪ 指征 1.四肢闭合长管状骨折 2.四肢开放骨折,创口小,经处理已愈合者 3.四肢陈旧性骨折,仍适合于手法复位者
1.肱骨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或肱骨干骨折复位小夹板或 石膏固定后 2.肿胀严重的上肢闭合性骨折和严重上臂或前臂开放性 损伤 3.臂丛神经牵拉伤、肩胛骨骨折 4.肩、肘化脓性关节炎或关节结核
持续牵引
▪ 含皮牵引、骨牵引和特殊牵引两类 ▪ 骨牵引 ▪ 指征
1. 颈椎骨折脱位——颅骨牵引 2. 股骨、髋臼骨折—股骨髁上或胫骨结节牵引 3. 胫骨开放性骨折——跟骨牵引 4. 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便于换药 5. 复位困难的肱骨髁上骨折——尺骨鹰嘴牵引
石膏固定—固定范围
▪ 手指 手指——前臂 ▪ 手掌 手指——肘关节 ▪ 腕 手指——前臂 ▪ 前臂 手掌——上臂 ▪ 肘 手掌——上臂 ▪ 膝 大腿——足趾 ▪ 小腿 大腿——足趾 ▪ 踝 小腿——足趾 ▪ 足 小腿——足趾 ▪ 足趾 小腿——足趾
4—5W 4—6W
8—12W
10—12W 6—8W 6—8W 6—8W
2—3周仍需每天观察1次;必要时重新捆扎; ▪ 注意有无再移位发生,特别注意功能锻炼应在医师指导下
进行。
各部位小夹板
▪ 锁骨骨折 ▪ 肱骨外科颈骨折 ▪ 肱骨干骨折 ▪ 尺桡骨骨折 ▪ Colles骨折 ▪ 股骨骨折 ▪ 胫腓骨骨折
石膏绷带技术
▪ 成分 熟石膏绷带(无水硫酸钙+稀孔纱布绷带)
高分子树脂绷带
各关节功能位置
▪ 肩关节 外展40—75°,前屈30—45°,外旋15—20° ▪ 肘关节 屈曲70—90°,前臂中立位 ▪ 腕关节 背屈30°,尺偏5—10° ▪ 拇指关节 对掌位 ▪ 手指 掌指关节140°,近指关节130°,远指关节150° ▪ 髋关节 外展10—15°,前屈15—20°,外旋0° ▪ 膝关节 屈曲5—20° ▪ 踝关节 保持90°
▪ ▪
绑扎带可上下移动1cm 根据肿胀消涨调节捆扎带
小夹板操作要点
▪ X线证实复位后助手保持位置; ▪ 绕绷带,置衬垫或分骨垫,以胶布固定; ▪ 根据骨折不同部位,选择相应夹板类型放置四周; ▪ 根据位置放置不同类型绷带,上4到6条捆绑;带,保持
松紧为上下移动1cm; ▪ 固定1周内,密切观察肢体血液循环和捆扎带松紧度,
皮牵引
▪ 将宽胶布或乳胶海绵条粘贴在皮肤上或利用四肢 尼龙泡沫套牵引
石膏管
细 节
石膏固定
固定方式 ▪ 石膏管 ▪ 石膏托 上肢10—12层 下肢12—15层 ▪ 石膏夹板 ▪ 躯干石膏 石膏支架、髋人字石膏、头颈胸石膏
准备物品 温水 剪刀 手术刀片 纸棉 石膏绷带 普通绷带 衬垫 石膏剪 石膏剧 笔
石膏固定—程序
▪ 清洁皮肤,更换敷料; ▪ 复位,助手维持患肢于功能位或特定位置; ▪ 上内衬棉2层,骨突处上衬垫,绷带固定; ▪ 浸泡石膏,制作石膏条和湿润石膏卷; ▪ 上石膏条或石膏卷包扎,贴服塑形; ▪ 修剪石膏,塑形;必要时剖缝; ▪ 清洁外露皮肤;如换药,需开石膏窗; ▪ 注明骨折位置、制作时间; ▪ 观察肢端血运。
▪ 缺点
1.无弹性,固定范围大(超骨折 部位上下关节) 2.无法矫形关节活动锻炼——关节 僵硬
▪ 厚度
上肢一般10—12层 下肢一般12—15层 环周缠绕3——5层
石膏绷带的注意事项
▪ 需骨浅表部位放置衬垫,皮肤干净,包扎辅料纵行放置; ▪ 肢体的关节固定于功能位或所需特定位置; ▪ 绷带纱布重叠约1/3,应根据肢体形状用手掌塑形; ▪ 注意抬高患肢,以利消肿,应使手指、足趾露出; ▪ 塑型过程,避免局部顶压而干硬后压疮; ▪ 未凝固前,不应改变肢体位置,以防变形、折断; ▪ 关节部分适度加固,干硬后注明骨折情况和日期; ▪ 观察肢端血运,必要时根据情况开窗; ▪ 肿胀消退后固定过松,需及时更换; ▪ 固定过程中,主动肌肉舒缩锻炼,未固定关节活动;
▪ 当伤肢出现严重的肿胀或水疱时,需待 肿胀减轻
复位方法
▪ 解除疼痛(麻醉:小儿不配合——全麻) ▪ 肌松弛位 ▪ 对准方向 (远端对近端) ▪ 拔伸牵引 ▪ 手摸心会 ▪ 反折、回旋 ▪ 端提、捺正 ▪ 扳正、分骨
长骨骨折复位
▪ 锁骨骨折 ▪ 肱骨外科颈骨折 ▪ 肱骨干骨折 ▪ 尺桡骨骨折 ▪ Colles骨折 ▪ 股骨骨折 ▪ 胫腓骨骨折
石膏固定—并发症
▪ 坏疽或缺血性挛缩 ▪ 压疮 ▪ 化脓性皮炎 ▪ 坠积性肺炎 ▪ 废用性骨质疏松 ▪ 关节强直 ▪ 关节僵硬
各部位石膏板、管
▪ 肱骨外科颈骨折 ▪ 肱骨干骨折 ▪ 尺桡骨骨折 ▪ Colles骨折 ▪ 股骨骨折 ▪ 胫腓骨骨折
外固定架
▪ 主要用于肩、肘关节和肱骨骨折 ▪ 指征
▪ 凝固时间 5—10分钟 ▪ 指征:
1.开放性骨折清创缝合术后,骨折未愈合; 2.小夹板难以固定的某些骨折; 3.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的辅助固定; 4.矫形位置维持或骨关节术后固定; 5.化脓性关节炎和骨髓炎患肢固定; 6.病理性骨折
石膏绷带的优缺点
▪ 优点
1.塑形好 2.固定确实可靠 3.维持时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