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建设方案

合集下载

环评方案计划书

环评方案计划书

环评方案计划书一、项目背景环境评价是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方法的总称。

它是在规划和决策阶段,对环境功能、结构、规划和空间组织等因素进行综合的评估和分析,旨在科学地预见、评估和预测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判断,从而维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环评方案的制定过程和计划。

二、目标与范围2.1 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在项目规划和决策阶段,通过环境评价的综合评估和分析,科学预测和评估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2 范围本项目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对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进行详细调查和研究;•对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和改善措施;•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提供监测和评估项目环境影响程度的方法和指标。

三、制定环评方案的步骤和方法3.1 调查研究在制定环评方案之前,需要对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

这包括对气候、地质、水文、生态、资源等方面进行调查,收集必要的数据和信息。

3.2 影响评价通过收集和分析环境数据,对项目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进行评估。

这些影响可以包括噪声、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生态破坏、景观破坏、资源耗竭等。

3.3 环保措施根据对项目的影响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环保措施,以减少和控制环境影响。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改进设计、使用清洁技术、建设相应的环境保护设施等。

3.4 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

这包括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措施的制定。

3.5 监测与评估制定监测和评估项目环境影响程度的方法和指标,以实时掌握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情况,并及时调整环保措施。

四、计划与时间安排制定环评方案的时间安排如下表所示:步骤时间安排调查研究1个月影响评价2个月环保措施制定1个月环境风险评估2个星期监测与评估持续进行,每年进行一次评估五、参与人员和责任分工本项目的参与人员和责任分工如下:•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整体管理和协调,监督各项工作的进展;•环境专家:负责调查研究、影响评价、环保措施制定等工作;•工程师:负责环保设施的设计和建设;•监测人员: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测和评估工作。

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建设方案

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建设方案

数据格式统一
对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格式统一,以便于数 据的导入和整合。
数据分类和编码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的需求,对数据进行分类 和编码,便于数据的检索和使用。
数据导入和校验
01
数据导入工具选择
选择适合的数据导入工具,确保 数据能够快速、准确地导入数据 库。
02
数据校验规则制定
03
数据清洗和整理
制定数据校验规则,对导入的数 据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数据的准 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类型和结构分析
环境质量数据
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 量等方面的监测数据。
污染源数据
包括企业污染物排放量、排放 方式、处理设施等信息。
气象数据
包括温度、湿度、风速、风向 、降水量等气象信息。
地理信息数据
包括地形、地貌、土地利用、 建筑物等信息。
数据质量要求分析
01
数据准确性
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 误差和虚假数据。
数据审计和监控
对数据库的使用进行审计和 监控,确保数据的合规性和 合法性。
06
数据库应用和发展
数据库应用场景和案例分析
环境保护
用于存储和管理环境监测数据、污染源 数据等,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支持。
资源管理
数据库可以整合各类资源数据,如森 林、水、土地等,为资源管理和可持
续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
对数据库的访问进行控制,对不同用户设定 不同的访问权限,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数据备份和恢复
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并制定相应的恢复 计划,以应对数据丢失或损坏的情况。
数据使用和权限管理
数据使用规范
制定数据使用规范,明确数 据的用途和范围,防止数据 滥用。

环境影响评价评价制度栖地补偿规范与基础资料库建置

环境影响评价评价制度栖地补偿规范与基础资料库建置
1
已知帶有狂犬病毒之動物種
• Bats • Monkeys • Raccoons • Foxes • Skunks • Wolves
• Coyotes • mongooses
(normally yellow mongoose) • Dogs • Cats • Cattle
2
紐約6個鄉鎮出現狂犬症貓與浣熊之時間變化
• 預防注射
28
環境異質性
• 美國東部有關raccoon與狂犬病擴散的研究, 發現環境地景的異質性是阻止raccoon分布 的重要環境限制
• 尤其是河流的阻擋作用
29
30
31
結論
• 防疫需要科技整合 •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農委會(防檢局、
林務局、特生中心) • 生態(野生動物分布、補捉、監測)、疫
縣、?) – 投放地點與時間考量 – 風險評估
• 找出適當疫苗放置位置 • 防止非目標動物受到衝擊 • 防止環境受到影響
– 疫苗有效性偵測與追蹤
27
有待了解的課題
• 病毒來源? • 為何在最近出現病徵? • 可能的擴散情形 • 還有哪些潛在物種? • 與台灣野生動物進口或非法入境有關聯? • 放生行為、飼養或利用情形與病毒之關聯?
苗、 獸醫、 醫護、公共衛生、資訊整合與 分析 • GIS(地理資訊系統)扮演資料整合與分析 平台
32
3
台灣的陸域哺乳類
• 食蟲目(尖鼠科、鼴鼠科) • 翼手目(大蝙蝠科、 蝙蝠科、蹄鼻蝠科 、
皺鼻蝠科) • 靈長目(獼猴科) • 兔形目(兔科) • 囓齒目(松鼠科、倉鼠科、鼠科) • 食肉目(貂科、熊科、貓科、靈貓科) • 麟甲目(穿山甲科) • 偶蹄目(牛科、鹿科、豬科)
4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规定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规定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规定一、总则为了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规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监管的效率和水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二、系统建设(一)系统功能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监管和执法的信息管理功能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功能3.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费用管理功能4. 数据统计、分析和报表功能5. 系统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功能。

(二)系统要求1. 系统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包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环境监测数据、环境保护费用等相关信息2. 系统应具备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的能力3. 系统应具备可靠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设置权限管理和日志管理功能4. 系统应具备良好的用户界面和操作便捷性,用户能够快速查询和修改相关信息。

三、系统管理(一)责任单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信息系统的管理由环境保护部门负责,需与其他相关管理部门紧密配合。

(二)系统运行与维护1. 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并及时处理各类故障2. 定期对系统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3. 对系统进行定期更新升级,以适应环境保护管理的需求4. 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三)信息共享与交流1. 加强与其他相关系统的数据共享和接口对接,提高信息共享的效率和透明度2. 建立与其他相关管理部门的联动机制,加强信息交流和业务配合3. 对外发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信息,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和建议。

四、数据管理(一)数据收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信息系统应设立数据采集点,负责收集和录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相关数据。

(二)数据审查与核实收集的数据应经过严格的审查和核实,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系统应具备数据统计和分析功能,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相关报表,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数据共享与开放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信息系统应实现数据共享和开放,提供给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查询和的服务。

基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与管理报告编制指南

基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与管理报告编制指南

基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与管理报告编制指南一、引言基础建设项目的规划与实施对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有效评估和管理这些影响,基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与管理报告编制指南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介绍这一指南的主要内容和编制要求,以帮助相关人员进行规范的报告编制。

二、背景介绍基础建设项目的实施涉及土地开发、水资源利用、能源使用等诸多环境要素,必然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

为了在项目规划和决策阶段就能充分考虑环境问题,环境影响评估(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被广泛应用。

三、环境影响评估与管理报告编制指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要求,基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与管理报告编制指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项目背景和概述介绍基础建设项目的背景信息、项目概述和规划目标。

明确项目的规模、位置、用途等基本信息。

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包括评估的环境要素、评估方法和评价依据等。

需结合项目特点确定具体的评估指标和评价标准。

3. 环境基线调查进行项目区域的环境基线调查,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多样性等环境要素的调查与评估。

详细记录当前环境状态,为后续环境影响评估提供依据。

4. 环境影响预测根据项目规划和环境基线调查结果,预测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采用适当的模型和方法,对大气污染、噪声、水污染等环境影响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5. 环境影响评价综合考虑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及相关法律法规,对项目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

明确项目的环境优势和不足,提出可能的环境风险和应对措施。

6. 环境管理措施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措施。

包括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环境监测与管理规划等,以确保项目在实施阶段符合环境要求。

7. 监测与监督确定环境监测与监督计划,监测环境影响的实施效果。

建立有效的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环境指标变化,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管理措施。

8. 沟通与参与开展环境影响评估和管理过程中的沟通和参与工作。

基础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保护

基础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保护

基础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保护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基础建设项目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环境问题和生态保护成为了一个日益尖锐的焦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采取生态保护措施已成为了必要的举措。

本文将探讨基础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保护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基础建设项目的实施经常涉及到土地使用、资源开发以及环境改造等关键问题。

未经充分评估和规划的项目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如水土流失、水污染、生物多样性破坏等。

因此,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步骤。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与应用在基础建设项目的前期规划阶段,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详细分析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该评价过程包括环境影响评估、环境管理计划的制定以及社会和经济因素的考虑。

通过细致的研究与调查,可以全面了解项目的环境风险与潜在问题。

三、生态保护的必要性和挑战在基础建设项目中,生态系统通常是民众生活与自然界之间的桥梁。

保护生态系统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地区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生态保护在实践中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资源的合理分配、社会经济利益与生态需求的平衡等。

四、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为了确保基础建设项目的生态保护,应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应当确保项目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保护需求。

其次,可以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方式进行景观恢复和生态修复。

此外,建立监测和评估体系,跟踪生态系统的变化,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五、社会参与的重要性在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保护中,社会参与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参与公众、利益相关方和社区居民,可以提高各方对项目环境影响的理解和认知。

同时,社会参与还可以促进信息的透明度和决策的合理性,实现项目的社会可持续发展。

六、政府监管与法律保护政府在基础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监管和管理职责。

环评中的数据库应用

环评中的数据库应用

水泥行业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建设方案与应用针对水泥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与环境管理的需要,提出了水泥行业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的建设目标、基本建设内容、数据采集标准和内容要求。

基础数据库入库数据标准与分类共包括8 大类101 个小项。

结合数据库的分类统计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出了基础数据库的数据处理、信息查询、统计分析及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建设方案,通过对2004 年至2008 年5 年入库项目数据的系统分析,基础数据库建设得到初步应用。

1 基础数据库总体目标和基本内容1.1 总体目标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将通过充分利用现有及不断新增上报、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资源,在参考目前国内已有的各行业数据库设计标准和规范,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相关规定与环境管理要求的基础上,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分行业进行系统分析,以建立一套全国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分行业基础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数据库应用分析系统,为简化环评报告、提高环境决策技术支撑水平提供参考和依据。

水泥行业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收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8 类基础数据信息,参照相应的数据库标准格式建立资料齐全、数据准确、易于维护和更新的“中国水泥行业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

数据库将涵盖全国范围内新增水泥行业的项目基本信息、建设规模与工艺、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资源消耗、污染控制措施、排污总量与总量指标、评价等级与基本预测结论、清洁生产指标等。

在现有条件下,重点着眼于将分散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数据进行采集及综合分析应用,在整合已有数据源、对各类环境数据进行重新组织的基础上加强数据查询、统计和分析功能,同时加强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环境影响评价基础信息在环境管理方面的深度利用。

1.2 基本建设内容(1)数据采集与集中管理。

一个行业基础数据库是否具有权威性和有效性,关键看数据库中数据量及数据来源。

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标准规范体系研究

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标准规范体系研究

(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 2.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北京 100012 ; 3.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北京 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资源信息支撑, 其自身的标准化水平直接关系到环 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的持续积累 、 开发利用和共享服务, 当前迫切需要建立其标准规范体系 。 本文分析了环境 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标准规范在环境标准中的定位和业务需求, 基于对国内外相关资源信息标准体系对比分 析, 提出了包括三类标准的体系结构, 即指导标准、 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借鉴开放地理空间联盟( OGC ) 参考 模型的企业视角, 设计了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标准规范体系框架, 具体包括 4 项指导标准、 涵盖 6 类标准 30 。 4 子项的 项通用标准和若干专用标准 基于已有实践经验, 提出了标准规范制定的 条基本原则。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基础数据库; 标准规范体系; 环境标准 中图分类号: X820. 3 X650 文献标识码: B
信息资源标准体系对比分析表类型领域国土资源信息农业资源信息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地理信息iso19100指导标准标准参考模型国土资源信息标准通用术语专用标准规则一致性与测试标准质量控制指南等农业资源信息标准参考模型农业资源信息标准通用术语专用标准规则一致性与测试标准质量控制指南标准体系及参考模型标准化指南科学数据共享概念与术语标准一致性测试参考模型概念概念模型语言术语一致性和测试通用标准数据描述类基础地理框架数据模型综合基础数据模型元数据数据模型空间参照系高层信息分类与编码数据元描述标准概念模式语言数据描述类农业资源信息分类和编码农业资源信息数据元表示农业资源信息元数据数据类元数据内容元数据xmlxsd置标规则元数据标准化基本原则和方法地理信息服务类定位服务表示法服务编码数据产品与生产类数据产品的分类与命名规则数据库设计指南数据质量元素质量检查与抽样方法质量评价规程产品标志包装存储介质通用要求服务类数据发现服务数据访问服务数据表示服务数据操作服务数据管理类编目基于坐标参照基于地理标识参照质量质量评价过程元数据数据管理类数据汇交验收规定数据共享规定信息安全与保密规定数据更新与维护规范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数据管理类空间数据库设计指南农业资源信息数据共享与发布规定数据安全与保密规定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数据质量控制标准管理与建设类质量管理规范数据发布管理规则运行管理规定信息安全管理规范共享效益评价规范工程验收规范科学数据中心建设规范科学数据网建设规范数据模型和操作类空间模式时间模式空间操作符应用模式规则应用系统建设类应用软件设计开发规范软件质量要求与测试应用系统建设指南网络建设规范信息服务类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规范数据交换标准图示表达描述机制处理服务的类型与接口web地图服务器接口应用系统建设类农业资源信息系统建设规范应用软件设计开发规范农业资源信息网络建设规范信息服务类农业资源信息数据交换标准农业资源信息图示表达规范王卷乐等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标准规范体系研究vol

环境影响评价 实施方案

环境影响评价 实施方案

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以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为标题,本文将介绍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的重要性、具体步骤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的重要性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在环境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评价和预防的过程。

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预防环境污染,确保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制定和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的具体步骤1. 项目背景调查:了解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项目性质、规模、地理位置等。

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确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明确评价的内容和重点。

3. 环境影响评价方案编制:制定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方案,包括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流程等。

4. 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与建设项目相关的环境数据,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等方面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评价。

5.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和评价方法,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包括对环境影响的描述、评价结果、风险控制措施等。

6. 公众参与与反馈: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向社会公众公开,并接受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7. 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审查:相关部门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8.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批准: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确认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三、环境影响评价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2. 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公众参与,增加环境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3. 注意环境影响的可持续性,避免短期经济利益对环境造成的不可逆转损害。

4. 重视环境风险的评估和控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确保建设项目的环境安全。

5. 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和修复环境污染。

6. 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运用先进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手段,确保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是指对建设项目在施工、运营及报废等阶段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和判断,以明确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的一项工作。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是EIA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范了评价工作的步骤和方法,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可靠。

二、工作方案的编制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的编制目的在于明确评价的范围、内容和方法,确保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其具体要求如下:1.明确评价的范围:准确定义评价的边界,包括项目所涉及的区域范围、建设规模、主要工程、环境组成部分等。

2.确定评价的内容:确定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影响的分析、环境敏感点的识别、环境影响的预测与评估等。

3.制定评价的方法:根据评价的内容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和技术,如实地调查、模型计算、专家咨询等。

4.确定评价的时间节点:明确评价各阶段的时间节点,包括编制工作方案、调查研究、评价报告编制等。

5.保障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针对评价工作需要的数据、调查方法、评价模型等资源,确定合理可行的措施,确保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工作方案的编制步骤1.召开项目启动会议:与相关部门和专家组成项目评价组,明确编制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确定编制工作的时间节点和分工。

2.收集资料和信息:搜集与项目相关的环境、地理、生态、水文、资源等信息,进行资料整理和筛选。

3.确定评价内容和方法: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和信息,明确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并进行合理的选择。

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4.编制工作方案:根据评价内容和方法,编制详细的评价工作方案,包括评价的范围、内容、时间节点、方法和资源保障等。

5.组织评审与修改:组织专家对工作方案进行评审,并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确保工作方案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6.最终确定工作方案:根据专家评审结果,对工作方案进行最终确定,并进行公示和备案。

2023-环境信息基础支撑平台整体建设方案-1

2023-环境信息基础支撑平台整体建设方案-1

环境信息基础支撑平台整体建设方案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经济快速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环境问题越来越引人注目。

从各类环境污染到物种灭绝,环境问题每况愈下,这种状况已引起全球范围内的高度重视。

在这种大背景下,建立一套环境信息基础支撑平台被认为是满足各类环境治理和政策实施的必要手段和重要手段。

那么,如何来搭建这样一套环境信息基础支撑平台呢?
第一步: 环境信息基础支撑平台的建设初期应该与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和社团以及环保企业建立联系。

在建设初期,环境信息基础支撑平台的所有工作应该围绕环境政策制定、环境治理、环境监测、环保数据分析等方案展开。

第二步: 在建设初期,环境信息基础支撑平台应该着重建立环保大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通道,以便对采集到的环保数据进行分析和整合。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环境数据的分类、整合和综合分析,进一步分析环境状况及其问题。

第三步: 在建立好完整的环境信息基础支撑平台的基础上,应该将相关数据服务和查询放入平台,例如全球气象变化监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污染源控制和治理,环境监测数据等等。

可以通过开发相应的移动端,方便用户操作。

第四步: 在建立好开放的环境信息平台后,平台中的数据也可以为政府机关、经济社会部门、环保企业等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分析和环保治理支持,从而实现环境政策的制定、检测和实施,同时提高环保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总之,建立一个环境信息基础支撑平台是符合当前的环境保护趋势的,它能够提高环境治理的效率和效果,为全球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基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指南

基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指南

基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指南一、引言本文将介绍基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制指南。

基础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凸显,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具有重要意义。

二、报告概述基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是对项目实施前后环境状况变化和可能引发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预测与分析的全面报告。

其编制过程需要严格遵循以下步骤。

三、编制步骤1.项目背景与目的分析在报告的第一部分,需要对基础建设项目的背景和目的进行分析。

包括项目的规模、地理位置、建设内容等,以及项目实施的背景和目的。

2.项目环境背景调查在编制报告的第二部分,应对项目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等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

包括土壤质量、水资源利用情况、气候特征等。

3.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指标在报告的第三部分,需要明确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与指标。

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和指标对项目可能引发的环境影响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和评估。

4.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在编制报告的第四部分,需要对项目实施前后可能引发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与分析。

包括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扰动等方面的评估。

5.环境影响控制与防治措施在报告的第五部分,需要提出相应的环境影响控制与防治措施。

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减少和控制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6.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在编制报告的第六部分,需要制定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明确环境监测的内容、频次和方法,确保项目实施后能够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采取措施处理。

7.社会公众参与计划在报告的第七部分,需要制定社会公众参与计划。

通过公众参与,增强社会各界对项目环境影响的认知和监督,促进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8.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在编制报告的第八部分,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出应急预案。

对项目可能引发的重大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项目安全。

9.报告总结与评价在报告的最后一部分,需要对整个报告进行总结和评价。

确保报告的内容完整、准确,并提出对项目环境影响的评价和建议。

环境保护大数据建设方案

环境保护大数据建设方案

环境信息大数据分析平台(项目建议书)目录1建设目标 (3)2建设内容 (4)3功能模块详细描述 (4)3.1基础数据采集与整合 (4)3.2基于认知计算的环境信息大数据分析 (5)3.3重污染预警与决策支持 (6)3.4工业园区污染来源解析 (7)3.5区域异常污染自动监管系统 (7)1建设目标本项目将借鉴国际最新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社交,以及空气质量建模和预报溯源方面的研究成果,开展环境信息大数据分析及工业园区污染溯源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针对鄂尔多斯市的环境信息大数据分析平台,进而实现业务化运行。

本项目的主要建设目标如下:(1)建立空气质量相关信息的360度视图,支撑科学系统的管理决策。

对空气质量监测、综合观测、污染源、交通流量、地理信息,以及社会舆情等各类相关信息进行充分整合,形成数据源的统一管理、统一维护和高效查询,并提供契合现有业务逻辑的数据关联分析服务。

(2)实现基于认知计算的环境信息大数据分析。

基于平台中积累的各类数据,通过关联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空间分布分析、案例分析和知识规则推理等多种手段,使用认知计算技术对环境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产生更大的价值。

(3)构建应对措施的科学决策支持分析系统。

基于高精度分析模型,结合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根据污染控制措施的需求,制作空气污染决策服务产品,向环境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制定有效、经济、低影响的科学应急处理措施。

(4)构建工业园区污染溯源系统。

基于高精度预报模型,结合重点污染源排放清单和综合观测数据,提供工业园区之间污染来源和去向追踪,给出每个园区的每种污染物随时间演化的空间分布和来源比例。

(5)构建区域异常污染自动监管系统。

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将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数据整合起来,以更加科学的方式实现未批先建、超标排放等区域异常污染事件的发现和分析,应对环境事件、减少环境危害。

把环境数据与其他关键数据结合起来,让新的信息化手段为环境管理提供系统性的支撑,用数据说话,为管理者决策提供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能力建设指南

环境影响评价能力建设指南

环境影响评价能力建设指南
1. 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已经受到了广泛关注。

加强环境影响评价能力建设,提高评价质量和水平,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利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以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和管理程序。

3. 环境影响评价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1) 提高环境决策科学性
(2)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 加强环境风险防范
(4) 维护公众环境权益
4. 环境影响评价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
(1)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2) 加强技术方法创新
(3) 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4) 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5) 提高公众参与水平
(6) 强化监督执法力度
5. 环境影响评价能力建设的对策措施
(1)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2)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3) 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4) 大力培养专业人才
(5) 畅通公众参与渠道
(6) 加大监管执法力度
6. 结语
环境影响评价能力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不断加强环境影响评价能力建设,才能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基础库建设 提高环评科学性

加强基础库建设 提高环评科学性

加强基础库建设提高环评科学性
赵晓宏;李时蓓;诸云强
【期刊名称】《环境保护》
【年(卷),期】2012(0)22
【摘要】200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评法》)正式实施。

《环评法》第六条规定“国家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数据库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技术规范进行科学研究,建立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共享制度,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

【总页数】4页(P59-62)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科学性;环评;基础库;评价指标体系;基础数据库;科学研究;信息共享
【作者】赵晓宏;李时蓓;诸云强
【作者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数值模拟研究部,国家环境保护环境影
响评价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820.3
【相关文献】
1.环评基础数据库建设与展望 [J], 赵晓宏;丁峰;李时蓓;陈爱忠;李飒;
2.环评基础数据库建设与展望 [J], 赵晓宏;丁峰;李时蓓;陈爱忠;李飒
3.环评基础数据库应用与环评机构动态管理 [J], 庾乐
4.以敏感性分析为基础加强风险分析提高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科学性 [J], 李新丽
5.提高地表水环评科学性助力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建设方案的环境影响评价与治理措施

建设方案的环境影响评价与治理措施

建设方案的环境影响评价与治理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给城市带来了繁荣与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负面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方案的环境影响评价和治理措施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建设方案的环境影响评价与治理措施,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建设方案的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的过程。

它能够帮助决策者全面了解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预测项目对大气、水体、土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减少环境破坏,保护生态系统。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与流程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是通过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描述和分析,确定其对环境的潜在影响程度。

定量评价则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量化和评估。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的流程一般包括:项目审查、环境基线调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公众参与和决策。

项目审查是对建设方案的可行性和合规性进行审查,确保项目符合相关法规和政策。

环境基线调查是对项目周边环境的现状进行调查和记录,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是将调查结果和评价方法整合,编制成报告,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

公众参与是指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开给社会公众,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决策者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公众意见,决定是否批准建设项目,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要求。

三、建设方案的环境治理措施建设方案的环境治理措施是为了减少建设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生态环境而采取的措施。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治理:1. 大气污染治理:建设项目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废气排放,导致大气污染。

因此,应采取措施降低废气排放量,如引入先进的污染治理设备,提高排放标准,加强废气治理监管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建设方案(送审稿)监督管理司2003年7月一、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建设背景情况 (3)(一)建立数据共享机制的必要性 (3)(二)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建设的法律依据 (3)(三)本方案编制过程 (3)(四)相关说明 (4)二、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主要内容 (4)(一)数据库系统的主要内容 (5)1、评价依据 (5)2、评价标准与评价导则 (5)3、环境质量监测与环境质量预报动态数据库 (5)4、软件和工具 (5)5、污染源数据库 (5)6、环评专家数据库 (5)7、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相关的信息 (5)8、污染物排放系数 (6)9、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信息 (6)10、专业数据库 (6)(二)自然与社会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内容 (6)三、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设计 (7)(一)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信息组成 (7)1、环境保护数据信息组成 (7)2、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其他信息组成 (7)(二)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设计思想 (8)(三)基础数据库建设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9)(四)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系统结构 (11)1、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分布式网络结构 (11)2、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 (11)3、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的用户 (11)(五)、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系统功能初步设计 (14)(五)、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系统功能初步设计 (15)1、用户管理 (15)2、数据查询 (15)3、数据维护 (15)4、数据备份 (15)5、系统安全 (15)(六)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构建 (16)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建设方案(送审稿)一、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建设背景情况(一)建立数据共享机制的必要性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已有二十多年历史,积累了大量的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数据与文件,但由于缺乏全面统一的数据管理,在日常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着处理数据方法不统一,数据获取上存在着人力和财力的浪费。

另一方面环境影响评价涉及许多领域、关系到很多部门,需要运用多种数据信息,而现实情况是任何一个部门都不能单独提供环评所需要的完整的数据信息,同时,有关部门的之间在数据信息交流方面有很不畅通。

为了发挥各专业方面的信息优势,建立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共享制度,促进各部门、各单位之间在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对于更好地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二)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建设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评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0次会议(2002年10月28日)通过,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环评法》第六条中的明确规定“国家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数据库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技术规范进行科学研究,建立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共享制度,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建立和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数据库和评价指标体系。

”(三)本方案编制过程2003年1月,我司组织成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工作小组”,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工作小组经过调研拟定了初步工作方案。

后经多次讨论和修改于2003年3月完成了《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建设方案》(初稿)。

2003年4月8日我司组织召开了相关专家参加的方案研讨会,根据与会专家的意见对方案做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修改并完成了《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建设方案》。

同时征求了我局5个司的意见,并以我局环办函[2003]208号文形式,征求了15个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的意见。

目前局内5个司的意见均以收到。

共有11个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回函,1个部门表示无意见但不回函。

所有反馈意见已经整理完成,详细内容见附件1。

有反馈意见的部委都表示支持系统建设,对方案总体建设框架表示认可。

相关数据提供方面意见是能公开的数据已经公开,不能或需要有偿使用的数据建议采用一事一议方式。

根据反馈意见,对本方案做了相应修改和调整。

(四)相关说明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将以独立网站形式建设(域名独立,IP地址独立),采用主机托管方式,同时拟在我局政府网()上建立相应的链接。

所有数据均可做为总局共享中心的有效资源,但需一定经费支持。

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内容较多,数据涉及部门广,数据的统一提取难度大,因此,建议各部门依据《环评法》的要求共同建设,各部门开展本部门相关信息建设并负责相应的数据维护,数据以链接方式与主站相连。

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建设拟采用分阶段建设方式,初期以框架搭建为主,基本形成栏目覆盖全面的网站框架结构。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数据的采集,各栏目涉及的数据除公共数据外对环评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尚无相应数据或无法直接利用的数据,建议通过立项研究的方式解决。

在2003年9月1日《环评法》正式施行前提交的主要成果是研究方案与网站框架。

二、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主要内容环境影响评价涉及到多种基础数据,包括自然生态、大气、水体、气象、地质、地震、土壤、作物、噪声、震动、动物、植物、水生生物、放射性、电磁波以及社会经济、文物古迹和人体健康等。

为了更全面、直观地反映这些信息,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拟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系统和自然与社会环境地理信息系统两大系统。

(一)数据库系统的主要内容1、评价依据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政策,规划地方环保计划、地方环境功能区划等文件。

2、评价标准与评价导则国家环境标准、行业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和有关的国外环境标准。

3、环境质量监测与环境质量预报动态数据库包括所有国控点的动态监测数据和各城市例行监测数据,监测规范。

4、软件和工具环境影响预测模型等相关软件。

5、污染源数据库现状污染源和审批后验收前的新污染源数据。

6、环评专家数据库国家级环评专家数据库。

7、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相关的信息报告书(表)的编写规范格式,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优秀环评案例,相关信息。

8、污染物排放系数不同生产能力、工艺产品的污染物排放系数。

9、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信息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综合和专业信息。

10、专业数据库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数据专业库(二)自然与社会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内容以电子地图的形式表述以下信息:1、城镇、村落分布、城市性质;2、工业、农、牧、林业结构;3、环境规划;4、地形、地貌、水文、土壤;5、生物多样性;6、需特殊保护地区(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规划确定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地等);7、生态敏感与脆弱区(沙尘暴源区、荒漠中的绿洲、严重缺水地区、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系统、天然林、热带雨林、红树林、珊瑚礁、鱼虾产卵场、重要湿地和天然渔场等);8、社会关注区(人口密集区、文教区、党政机关集中的办公地点、疗养地、医院等,以及具有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等);9、重点环境保护地区(三河、三湖、两控区、一市、一海、南水北调(东线)、三峡库区及其上游、长江、黄河和松花江流域)。

三、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设计(一)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信息组成1、环境保护数据信息组成(1)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环境保护规划等文件信息;(2)国家环境标准(基础标准、质量标准、排放标准、方法标准、样品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规范)和有关的国外环境标准信息;(3)参与评价的主要环境因子;(4)国控点例行监测资料;(5)环境经济损益指标;(6)环评专家数据库;(7)环境影响预测模型(气、水、噪声预测模型)及相关技术参数;(8)相关软件和工具(污染源申报与统计软件);(9)自然与社会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2、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其他信息组成(1)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综合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确定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及相关标准、统计信息等。

(2)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专业信息①国土资源信息全国不同类型国土资源矿产资源信息等(含地图、电子地图)。

②水利信息主要江河、湖泊、水库等水文、泥沙信息,水功能区划。

③国家经济统计信息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社会经济等指标信息。

④气象信息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主要城市污染气象等信息。

⑤国家海洋信息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海洋(含海洋水文、海洋生物、海洋灾害、海洋测深等)信息。

⑥城市建设信息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城市规划信息⑦农业(含林业)发展信息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土地利用改变、植树造林、迹地更新、生产林基地建设等发展信息⑧科技信息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各类科技信息⑨其他工业、交通、旅游发展信息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各类发展信息等(二)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设计思想1、以框架结构设计为主要内容和工作重点;2、栏目设置较为全面;3、栏目信息分阶段逐步齐全;4、需要设立研究项目的,建议以立项研究;5、不同部门的数据无法直接提供的,由有关部门依据有关规定自行建设、维护,结果可与基础数据库系统相连;6、数据采取分布式为主导的异构式数据网络结构;7、确定基础数据库的基本数据类型、数据量级估计,根据类型划分确定数据的不同存储形式;8、根据标准化后的数据建立数据表和索引表,给出数据字典。

9、数据安全性的确定。

10、数据库设计响应时间。

11、确定各类数据的基本查询条件和访问方式,实现多条件查询数据。

(三)基础数据库建设的技术路线和方法根据数据的特点和利用方式不同,形成网络数据库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了数据共享和提高数据利用率,基础数据库系统按网络数据库系统设计。

在2003年9月1日前完成系统初步框架的搭建和实现部分数据查询功能。

基础数据库建设的技术路线图1(四)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系统结构 1、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分布式网络结构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采用分布式网络结构,以网络数据库为基础,门户网站(主站)为形式,系统采用B/S 结构设计,用户通过Internet 查询数据(图2)。

主站和各专业站通过互联网连接(图3)。

目前主站申请域名为 ,网站框架设计已基本完成。

图22、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体系结构图描述了系统的基本构架和使用及管理模块之间的关系(图4)3、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的用户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的用户是通过互联网对数据库进行访问的,基本用户包括:各级环保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建设单位、规划部门、技术评估机构、环评单位、公众及其他人员(图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