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与确认控制管理规程

合集下载

分析方法验证与确认管理规程

分析方法验证与确认管理规程

分析方法验证与确认管理规程一、目的为了确保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适用性,保证分析结果的质量,特制定本管理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分析方法的验证与确认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控制分析方法,以及清洁验证、工艺验证等过程中所使用的分析方法。

三、职责分工1、研发部门负责新分析方法的开发,并在方法转移前完成方法的验证工作。

2、质量控制部门负责接收转移的分析方法,并对其进行确认。

在日常工作中,负责按照经过验证或确认的分析方法进行检验,并对方法的适用性进行监控。

3、验证小组由质量控制、研发、生产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对重大或复杂的分析方法验证与确认工作进行方案的制定、审核和结果的评价。

四、分析方法验证的类型1、鉴别试验用于确定样品中是否存在被分析物。

2、定量测定包括含量测定、杂质测定等。

3、限度试验用于检测样品中被分析物的含量是否低于或高于规定的限度。

五、分析方法验证的指标1、专属性指在其他成分(如杂质、辅料等)可能存在的情况下,能够准确地测定被分析物的能力。

2、准确性指测定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

3、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

重复性是在相同条件下,由同一分析人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中间精密度是在同一实验室,不同时间、不同分析人员、不同设备等条件下测定结果的精密度;重现性是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分析人员使用不同设备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4、检测限指样品中能够被检测出的被分析物的最低量。

5、定量限指样品中能够被定量测定的被分析物的最低量。

6、线性指在给定的范围内,测试结果与样品中被分析物浓度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

7、范围指能够达到一定的准确性、精密度和线性的被分析物浓度的区间。

8、耐用性指在测定条件有小的变动时,分析方法仍然能够保持其有效性的能力。

六、分析方法验证的流程1、验证方案的制定由相关部门根据分析方法的特点和预期用途,制定详细的验证方案,明确验证的指标、方法、接受标准、样品制备、检验步骤等内容。

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

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

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任何对本文件及其附件的目的、内容或标准进行的改变或修正都必须起到改善的作用,并详细记录文件的修订及变更历史(详见变更记录),并且在执行以前必须取得批准,下表仅记录修订/变更主要内容。

1. 目的建立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使公司确认与验证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确保与产品生产相关的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达到预期结果,最终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

2.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确认与验证管理工作。

3. 术语或定义3.1 确认:证明厂房、设施、设备能正确运行并可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3.2 验证:证明任何操作规程或方法、生产工艺或系统能够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3.3 验证总计划:项目工程整个验证计划的概述。

一般包括:项目概述、验证的范围、所遵循的法律标准,被验证的厂房设施、系统、生产工艺,验证的组织机构,验证合格标准,验证文件管理要求,验证大体进度计划等内容。

3.4 验证计划:验证总计划需要将整个项目分成若干个系统,如空调系统、制药用水系统、灌装系统、灭菌、包装等,并按其特点编写验证计划以及验证方案。

验证计划依据验证总计划制订。

3.5 验证方案:一个阐述如何进行验证并确定验证合格标准的书面计划3.6 验证报告:对验证方案及已完成验证试验的结果、漏项及发生的偏差等进行回顾、审核并作出评估的文件。

4. 职责4.1 验证小组:组长:质量受权人成员:由各相关部门主管组成。

4.2 组长职责4.2.1确定验证项目,制定、审批验证方案,负责验证管理的日常工作及公司内验证工作的总体策划与协调。

4.2.2验证任务下达及验证小组的确立工作。

4.2.3监督验证工作的落实进展情况。

4.2.4组织验证评价工作与再验证周期的制定。

4.2.5颁发验证证书。

4.2.6负责公司有关的验证培训工作。

4.3 小组成员职责4.3.1起草验证方案,参与方案的讨论、确立工作。

4.3.2负责方案的实施工作。

分析方法学验证及确认管理规程

分析方法学验证及确认管理规程

分析方法学验证及确认管理规程方法学验证及确认管理规程是指在科学研究和实验过程中,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对实验方法进行验证和确认的管理规程。

本文将从定义、目的、内容和实施步骤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定义方法学验证:是指对科学研究和实验中使用的方法进行的一种科学性评估,以验证该方法是否具备达到预期目标的能力。

方法学确认:是在验证的基础上,通过重复实验或者与其他方法对比来确认验证结果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二、目的1.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通过验证和确认管理规程,可以评估实验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减少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发生,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保证实验结果的重复性:通过验证和确认,可以明确实验方法的操作步骤、参数设定和数据处理等具体要求,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方便其他研究者进行复制和扩展。

3.提高科学研究的质量:科学研究应该建立在可靠的实验方法基础上,通过验证和确认管理规程,可以提高科学研究的质量和影响力。

三、内容方法学验证及确认管理规程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方法的描述:对实验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设备和实验材料等。

2.实验参数的设定:确定实验参数的合理范围和取值,保证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3.数据采集和处理:明确数据采集的方法和仪器设备的选择,确定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计算公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参考标准和质量控制:参考相关标准或方法,确定实验结果的判断标准和质量控制,确保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验证性。

5.验证实验的设计:设计验证实验,按照预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四、实施步骤1.规程的建立:制定一个完整而明确的方法学验证及确认管理规程,包括验证和确认的目标、流程和具体要求等。

2.测试实验的设计:根据规程的要求,设计验证实验方案,确定实验的步骤、参数设定和数据处理方法等。

3.数据采集和处理:按照实验设计的要求,进行实验操作,采集数据并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分析,得到实验结果。

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

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

1. 目的:建立确认与验证工作管理规程,使确认与验证工作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以证明有关操作的关键要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涉及的所有确认与验证活动。

3. 责任者:质保部、质检部、生产部、物料部、设备部。

4. 正文:确认的定义:证明厂房、设施、设备能正确运行并可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验证的定义:证明任何操作规程(或方法)、生产工艺或系统能够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确认与验证的范围和程度应当经过风险评估来确定。

4.1 组织机构4.1.1 公司成立确认与验证领导小组,设组长一名,由质量负责人担任;设副组织一名,由熟悉工艺、设备及验证业务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确认与验证小组为专职验证职能机构,负责日常验证组织管理工作,确认与验证小组下设5个专业验证工作小组(如图一)图一验证组织机构图4.2 原则:企业应当确定需要进行的确认或验证工作,以证明有关操作的关键要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确认和验证的范围和程度应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认。

确认与验证应当贯穿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

4.3 验证总计划4.3.1 所有的确认与验证活动都应当事先计划。

确认与验证的关键要素都应在验证总计划或同类文件中详细说明。

4.3.2 验证总计划应当至少包含以下信息:(一)确认与验证的基本原则;(二)确认与验证活动的组织机构及职责;(三)待确认或验证项目的概述;(四)确认或验证方案、报告的基本要求;(五)总体计划和日程安排;(六)在确认与验证中偏差处理和变更控制的管理;(七)保持持续验证状态的策略,包括必要的再确认和再验证;(八)所引用的文件、文献。

4.3.3 对于大型和复杂的项目,可制订单独的项目验证总计划。

4.4 文件441 确认与验证方案应当经过审核和批准。

确认与验证方案应当详述关键要素和可接受标准。

4.5.2.2 供应商或第三方提供验证服务的,企业应当对其提供的确认与验证的方案、数据或报告的适用性和符合性进行审核、批准。

分析方法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

分析方法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

一、目的:规范药品检验方法确认与验证的管理,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相应的检测要求及在实验室条件下的适用性,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中药和化学药品(包括物料和产品)的理化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的确认与验证。

不适用于中药和化学药品(包括物料和产品)微生物分析方法的确认与验证。

三、相关职责:QC班组长:QC班组长根据检验方法的来源确定开展方法确认或验证。

由其本人或者其他有经验的检验人员起草方案;负责确认或验证方案的培训;安排有经验的人员参与方法确认或验证过程实施;对确认或验证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要严格按照相关管理规程的程序执行,如需要提出变更申请;对确认或验证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并记录;总结确认或验证报告。

QC主管:负责审核检验方法确认或验证方案,并对方案的执行过程进行追踪;负责组织偏差的调查,变更的审核;负责总结报告的审核。

化验室QA:监督各项目按照已制定的方案进行;参与确认或验证过程中的偏差调查;对提出的变更进行评估,确认变更的是否成立,跟踪变更实施。

QA主管:负责审核检验方法确认或验证方案,确保其法规符合性;参与偏差的调查,变更的审核;负责总结报告的审核。

验证专员:审核检验方法确认或验证方案;审核总结报告;负责验证证书的发放;负责方法确认或验证方案、记录和报告的整理、存档。

质量管理负责人:批准检验方法确认或验证方案;批准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变更;批准总结报告。

四、制定依据:《药品GMP指南》(质量控制实验室与物料系统)、《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中国药典》(2020年版)、《化学药物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技术指导原则》、ICH分析方法验证:正文和方法学Q2(R1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年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五、内容:1、术语1.1方法验证方法验证系指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预先设置一定的验证内容和验证标准要求,并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来验证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否符合检验项目的要求。

分析方法验证与确认管理规程

分析方法验证与确认管理规程

分析方法验证与确认管理规程方法验证与确认管理规程是指在进行研究与开发、产品设计、生产制造、服务提供等各个阶段,通过验证和确认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针对方法验证与确认管理规程进行详细的分析。

方法验证与确认管理规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项目的不同阶段,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需要得到验证和确认。

具体而言,方法验证是指通过实验和实践来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认是指对实验结果和产品性能进行评估和确认。

方法验证与确认管理规程包括方法的选择、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结果评价等多个方面。

方法验证与确认管理规程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方法选择:选择适合项目需求的方法,包括实验方法、统计分析方法等。

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和可行性来选择方法。

3.实验操作:实施实验操作,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条件的控制、实验数据的采集等。

4.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统计分析、推断统计分析等。

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和结果。

5.结果评价与确认: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包括性能评价、风险评估等。

需要确认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方法验证与确认管理规程的主要目标是保证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通过验证和确认方法,可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减少错误和风险。

方法验证与确认管理规程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项目的可信度:通过验证和确认方法,可以提高项目的可信度。

只有经过验证的方法才能得到认可和接受,从而增加项目的信任度和可靠性。

2.降低错误和风险:通过验证和确认方法,可以减少错误和风险。

只有经过验证的方法才能提供准确和可靠的结果,从而减少错误和风险的发生。

3.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通过验证和确认方法,可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只有经过验证的方法才能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4.提高效率和效益:通过验证和确认方法,可以提高项目的效率和效益。

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

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

文件目录:一、目的 (2)二、范围 (2)三、责任 (2)四、程序 (2)五、附件 (10)六、相关文件及记录 (13)七、附录 (14)八、变更原因及记载 (14)分发清单: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实验室、生产部、工艺技术部、设备部、各生产车间受控状态:■是□否一、目的1、有序有效的开展确认与验证工作2、规范验证活动的实施3、指导验证文件的编写4、规范验证活动中各部门的职责二、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确认与验证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和执行。

三、责任验证委员会负责公司验证工作的总体策划与协调,为验证提供足够的资源,审批验证方案和报告,发放验证证书验证小组负责起草相关验证方案,实施验证活动,完成验证报告四、程序1、定义:1.1确认:有文件证明厂房设施、设备能正确运行并可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1.2验证:有文件证明任何操作规程、生产工艺或系统能达到预期效果的一系列活动。

1.3验证方案:一个阐述如何进行验证并确定验证合格标准的书面计划,包括验证项目、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目的、范围、职责、验证合格标准、实施过程、取样计划、偏差和处理以及再验证周期和相关附件。

1.4验证报告:对验证方案及完成验证试验的结果、漏项及发生的偏差等进行回顾、审核并作出评估的文件。

包括起草、审核、批准、目的、范围、职责、实施情况、各项目验证数据结果、数据分析、偏差分析处理、结论、建议与评价以及再验证周期和各相关记录、附表等。

2、验证类型:2.1公用系统验证(含厂房设施、净化空调、压缩空气和工艺用水等系统)2.2设备验证(主要包括与药品生产质量相关的设备)2.3分析方法验证(各类分析方法和检验仪器确认等)2.4生产工艺验证(新的工艺及其变更、主要原辅材料的变更)2.5清洁验证(各类直接与药品生产质量相关的设备,容器等的清洁)3、验证分类以及适用条件:3.1前验证:系指一项工艺、一个过程、一个系统、一台设备或一种物料在正式投入使用前,按照设定的验证方案所进行的验证。

验证与确认管理规程

验证与确认管理规程

xxxx 有限公司GMP管理文件一、目的:建立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使公司的确认与验证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确保确认与验证质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涉及的所有确认与验证活动。

三、责任者:验证领导小组组长、验证领导小组成员、生技部经理、质管部经理、各部门及车间。

四、正文1、定义1.1确认:证明厂房、设施、设备能正确运行并可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1.2验证:证明任何操作规程(或方法)、生产工艺或系统能够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本文所涉及的“验证”包括确认、验证。

1.3安装确认:为确认安装或改造后的设施、系统和设备符合已批准的设计及制造商建议所作的各种查证及文件记录。

1.4关键质量属性:指某种物理、化学、生物学或微生物学的性质,应当有适当限度、范围或分布,保证预期的产品质量。

1.5工艺验证:为证明工艺在设定参数范围内能有效稳定地运行并生产出符合预定质量标准和质量特性药品的验证活动。

1.6模拟产品:与被验证产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非常相似的物质材料。

在很多情况下,安慰剂具备与产品相似的理化特征,可以用来作为模拟产品。

1.7清洁验证:有文件和记录证明所批准的清洁规程能有效清洁设备,使之符合药品生产的要求。

1.8设计确认:为确认设施、系统和设备的设计方案符合期望目标所作的各种查证及文件记录。

1.9同步验证:在商业化生产过程中进行的验证,验证批次产品的质量符合验证方案中所有规定的要求,但未完成该产品所有工艺和质量的评价即放行上市。

1.10性能确认:为确认已安装连接的设施、系统和设备能够根据批准的生产方法和产品的技术要求有效稳定(重现性好)运行所作的试车、查证及文件记录。

1.11用户需求:是指使用方对厂房、设施、设备或其他系统提出的要求及期望。

1.12运行确认:为确认已安装或改造后的设施、系统和设备能在预期的范围内正常运行而作的试车、查证及文件记录。

1.13最差条件:在标准操作规程范围内(或超出),由工艺参数的上、下限和相关因素组成的一个或一系列条件。

(完整版)检验方法验证和确认管理规程

(完整版)检验方法验证和确认管理规程

页次:共11 页第1 页文件名称:检验方法验证和确认管理规程编码:03SMP01200起草审核批准颁发部门质量保证部日期日期日期实施日期分发部门及份数:质量管理部1份目的:明确检验方法的验证和确认的管理规程,确保所采用的检验方法科学、合理,符合检验要求并能有效控制药品的内在质量。

范围:仅适用于本公司对物料、产品的理化检验方法的验证和确认;清洁验证方法的验证。

职责:质量管理部QC、QA人员、质量管理部负责人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内容:1. 方法验证及确认工作职责分工1.1 质量控制部QC负责验证或确认方案的起草、验证或确认工作具体实施以及报告的填写。

1.2质量控制部负责人或其指定人员负责验证或确认方案、报告的审核,组织验证或确认工作的实施,对验证或确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1.3 质量保证部QA负责验证或确认方案、报告的审核,监督确认工作实施,对确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监督落实。

确保检验方法验证或确认程序达到符合性要求,程序被遵照执行,并且方法的预定用途被有效的且以文件记录的数据所支持。

1.4 质量管理部负责人负责验证或确认方案及报告的审核批准。

2 方法验证2.1定义:方法验证就是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预先设置一定的验证内容和验证标准要求,并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来验证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否符合检验项目的要求。

2.2 目的:方法验证是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

2.3 适用范围: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检验方法进行验证:(1)采用新的检验方法;(2)检验方法需变更的;(3)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其他法定标准未收载的检验方法;(4)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验证的检验方法。

文件名称:检验方法验证和确认管理规程编码:03SMP012002.3.1 在建立药品质量标准时,应对分析方法中的各检验项目进行完整的验证。

2.3.2 当药品生产工艺变更时,制剂的组分变更、原分析方法修订时,可根据变更的内容决定对分析方法进行部分验证还是完全验证。

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

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

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目的:规范确认与验证工作,确保有关操作的关键要素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保持持续的验证状态。

范围:公司所有确认与验证责任人:确认与验证所有相关人员。

内容:1 组织机构1.1 由质量保证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的技术人员组成确认或验证小组,制订确认或验证验证方案,并组织实施。

1.2 根据需要可聘请有关专家,为解决验证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做指导。

1.3 确认与验证的参加人员为生产专业技术人员、设施设备专业技术人员、微生物专业技术人员、质量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等。

1.4 质量保证部负责制定企业验证总计划。

2 确认与验证实施的条件:人员培训合格、仪器仪表已校验,公用介质完备等。

3 实施时机3.1 厂房、设施、设备和检验仪器使用前必须进行确认;生产工艺、操作规程、检验方法、清洁方法等正式使用前必须经过验证。

3.2 当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如原辅料、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生产设备、生产环境或厂房、生产工艺、检验方法等发生变更的时候,应进行确认或验证。

3.3 首次确认或验证后,应当根据产品质量回顾分析情况进行再确认或验证。

3.4 关键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应定期进行再验证,确保其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5 当有充分的历史数据可以利用时,可采取回顾性验证。

4 实施步骤4.1 由各部门负责人或相应专业技术人员按GMP要求及生产实际情况提出确认或验证项目,制订确认或验证方案。

4.2 由确认或验证小组负责人组织对确认或验证方案进行讨论和会签,方案审核及现场考察后,质量保证部主任审批即可成为可执行的确认或验证方案,确认或验证小组根据确认或验证方案实施确认或验证。

4.3 确认或验证实施过程应有记录。

确认或验证工作完成后,整理收集验证数据,写出报告,报验证小组负责人审核。

4.4 验证小组负责人审核报告后,写出结论、评价及建议。

4.5 验证报告必须由验证方案会签人加以评估并报企业质量负责人,批准此次验证。

4.6 验证证书、单据等技术资料随验证报告一起存档。

(完整版)验证与确认管理规程

(完整版)验证与确认管理规程

××××有限公司GMP管理文件一、目的:建立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使公司的确认与验证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确保确认与验证质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涉及的所有确认与验证活动。

三、责任者:验证领导小组组长、验证领导小组成员、生技部经理、质管部经理、各部门及车间。

四、正文1、定义1.1确认:证明厂房、设施、设备能正确运行并可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1.2验证:证明任何操作规程(或方法)、生产工艺或系统能够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本文所涉及的“验证”包括确认、验证。

1.3安装确认:为确认安装或改造后的设施、系统和设备符合已批准的设计及制造商建议所作的各种查证及文件记录。

1.4关键质量属性:指某种物理、化学、生物学或微生物学的性质,应当有适当限度、范围或分布,保证预期的产品质量。

1.5工艺验证:为证明工艺在设定参数范围内能有效稳定地运行并生产出符合预定质量标准和质量特性药品的验证活动。

1.6 模拟产品:与被验证产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非常相似的物质材料。

在很多情况下,安慰剂具备与产品相似的理化特征,可以用来作为模拟产品。

1.7清洁验证:有文件和记录证明所批准的清洁规程能有效清洁设备,使之符合药品生产的要求。

1.8设计确认:为确认设施、系统和设备的设计方案符合期望目标所作的各种查证及文件记录。

1.9同步验证:在商业化生产过程中进行的验证,验证批次产品的质量符合验证方案中所有规定的要求,但未完成该产品所有工艺和质量的评价即放行上市。

1.10性能确认:为确认已安装连接的设施、系统和设备能够根据批准的生产方法和产品的技术要求有效稳定(重现性好)运行所作的试车、查证及文件记录。

1.11用户需求:是指使用方对厂房、设施、设备或其他系统提出的要求及期望。

1.12运行确认:为确认已安装或改造后的设施、系统和设备能在预期的范围内正常运行而作的试车、查证及文件记录。

分析方法验证及确认管理规程

分析方法验证及确认管理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 制定分析方法验证及确认的管理规程。

2. 范围: 适用于分析方法的验证及确认。

3. 责任: QC检测员,QC主管。

4. 内容:4.1 方法验证方法验证就是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预先设置一定的验证内容和验证标准要求,并通过设计合理的试验来验证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是都符合检验项目的要求。

4.1.1 方法验证的一般原则通常情况下,分析方法需进行方法验证。

对于仅需按照实验室日常测试操作步骤即可测定的检验项目不需要进行验证,如外观、崩解时限、密度、重量、pH值、灰分、装量等。

方法学验证的内容应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结合所采用分析方法的特点确定。

同一分析方法用于不同的检验项目会有不同的验证要求。

4.1.2 需要验证的检验项目检验项目是为控制药品质量,保证药品安全有效而设定的测试项目,根据检验项目的设定目的和验证内容的不同要求,需验证的检验项目分为四类:1. 鉴别试验;2. 杂质的限度检查;3. 杂质的定量测定;4. 含量测定,包含原料药或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制剂中其他成分(如防腐剂等)的含量,溶出度与释放度等检查中的溶出量。

以及含量均匀度。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物理项目的检测如粒径分布、旋光度、熔点和硬度,其要求与其他检验项目有所不同,通常其分析方法验证应有不同的要求。

鉴别的目的在于判定被分析物是目标化合物,而非其他物质。

用于鉴别的分析方法要求具有较强的专属性和耐用性。

杂质检查主要用于控制主成分意外的杂质,如无机杂质、有机杂质等。

杂质检查分为限度检查和定量测定这两部分。

用于限度检查的分析方法验证侧重专属性、检测限和耐用性。

用于定量测定的分析方法验证强调专属性、准确度、精确度、线性、范围、定量限和耐用性。

含量测定对准确度要求较高,因此所采用的分析方法要求具有一定的专属性、准确度和线性要求。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规定了不同的检验项目需要验证不同的内容,详见表一:表一验证项目和验证内容备注:1. *:已有重现性验证,不需验证中间精密度;2. **:如一种方法不够专属,可由其他分析方法予以补充;3. ***:视具体情况予以验证;4. “是”代表该项内容需要验证,“否”代表该项内容不需要验证。

分析方法学验证及确认管理规程

分析方法学验证及确认管理规程

分析方法学验证及确认管理规程质量管理标准部门:质量部标题:分析方法学验证及确认管理规程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日期:日期:日期:编号:JSMS-QC-020-00 前版编号:新增页数:9执行日期:下次审核日期:颁发部门:质量部2014 年 8 月 1 日2016 年 8 月 1 日1.目的:制定分析方法学验证及确认的管理规程。

2.范围:适用于分析方法学的验证及确认。

3.责任: QC检测员,QC主管。

4.内容:4.1方法验证方法验证就是根据检验项米的要求,预先设置一定的验证内容和验证标准要求,并通过设计合理的试验来验证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是都符合检验项目的要求。

4.1.1方法验证的一般原则通常情况下,分析方法需进行方法验证。

对于仅需按照实验室日常测试操作步骤即可测定的检验项目不需要进行验证,如外观、崩解时限、密度、重量、pH值、灰分、装量等。

方法学验证的内容应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结合所采用分析方法的特点确定。

同一分析方法用于不同的检验项目会有不同的验证要求。

4.1.2需要验证的检验项目检验项目是为控制药品质量,保证药品安全有效而设定的测试项目,根据检验项目的设定目的和验证内容的不同要求,需验证的检验项目分为四类:1.鉴别试验;2.杂质的限度检查;3.杂质的定量测定;4.含量测定,包含原料药或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制剂中其他成分(如防腐剂等)的含量,溶出度与释放度等检查中的溶出量。

以及含量均匀度。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物理项目的检测如粒径分布、旋光度、熔点和硬度,其要求与其他检验项目有所不同,通常其分析方法验证应有不同的要求。

1/9分析方法学验证及确认管理规程鉴别的目的在于判定被分析物是目标化合物,而非其他物质。

用于鉴别的分析方法要求具有较强的专属性和耐用性。

杂质检查主要用于控制主成分意外的杂质,如无机杂质、有机杂质等。

杂质检查分为限度检查和定量测定这两部分。

用于限度检查的分析方法验证侧重专属性、检测限和耐用性。

确认与验证管理制度

确认与验证管理制度

1.目的:确保有序有效的开展确认与验证工作;规范确认/验证活动的实施;指导确认/验证文件的编写;规范确认/验证活动中各部门的职责。

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确认与验证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和执行。

3.责任人:技术科、QA、QC、生产车间、设动科、仓库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与岗位操作人员对实施本规程负责。

4内容4.1定义4.1.1确认(Qualification)是指有文件证明厂房设施、设备能正确运行并可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主要针对厂房、设施、设备和检验仪器。

验证(Validation)是指证明任何操作方法、生产工艺或系统、检验方法确实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有文件证明的一系列活动。

主要适用于生产工艺、操作规程、检验方法和清洁方法等。

验证总计划是指导企业验证的纲领性文件,直接决定企业质量管理的总体水平。

现行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企业制定验证总计划的依据,也是制定验证总计划的最低标准,应结合公司的特点,制定公司的验证总计划。

4.2分类和适用范围4.2.1确认的类型:设计确认(DQ)、安装确认(IQ)、运行确认(OQ)、性能确认(PQ)。

4.2.1.2设计确认:证明厂房、设施、设备的设计符合预定用途和GMP规范要求。

4.2.1.3安装确认:证明厂房、设施、设备的建造和安装符合设计标准。

4.2.1.4运行确认:证明厂房、设施、设备的运行符合设计标准。

4.2.1.5性能确认:证明厂房、设施、设备在正常操作方法和工艺条件下能够持续符合标准。

4.2.2验证的类型4.2.2.1 前验证(Prospective validation)4.2.2.1.1定义:系指一项工艺、过程、系统、设备或材料等在正式投入使用前进行的、按照预定的验证方案进行的验证。

4.2.2.1.2适用范围:①对产品质量直接接触相关的新设备(包括新的计算机系统硬件与软件系统)、新物料、新工艺、新系统、新的过程的验证。

②.有特殊质量要求的新产品;③生产控制及产品检验不足以确保重现性的工艺或过程;④产品的重要生产工艺或过程;⑤历史资料不足,难以进行回顾性验证的工艺或过程。

验证与确认控制管理规程

验证与确认控制管理规程
5.4.1.1仪器校验与检验方法验证;
5.4.1.2厂房设施及公用系统验证;
5.4.1.3设备验证;
5.4.1.4清洁验证;
5.4.1.5工艺验证;
5.4.2厂房设施及公用系统验证范围分为四类,分别为:
5.4.2.1设施的验证
5.4.2.2空调净化系统系统验证;
5.4.2.3水系统验证;
5.4.2.4压缩空气系统验证。
目的:建立验证工作操作规程,使公司验证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确保与产品生产相关的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达到预期结果,最终保证产品质量与安全。通过验证确认控制生产过程的运行标准,通过对已验证状态进行监控,控制整个工艺过程,确保质量,并不断通过验证、建标、监控、再验证、再建标的循环动态控制对验证实施管理;通过验证管理,增加公司GMP的责任,提高产品质量与安全的保证措施
12.2偏差报告书的批准
12.2.1每个计划偏差报告将由验证计划书核准部门重新核准,并经QA主管作最终核准,在核准偏差报告其间,该验证计划可以继续被执行。
12.2.2每个计划异常报告将由验证计划书核准部门重新核准,并由QA主管最终审核后才能继续执行该验证计划书报告书所反应的内容。
12.3调整说明及改正措施:验证过程需符合计划书中的预定的标准,如果验证过程中有不符合预定的标准产生时,可能需要更多的研究或试验。需要合适的部门来分析试验数据,然后判定是否需要更多的试验或者是重新进行试验。
6.5清洁洁方法需经过风险评估,关键清洁洁方法必须经过验证,验证按《验证风险评估管理及验证范围操作规程》执行,通过以证实其清洁的效果达到规定的标准后方可使用。以有效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清洁验证应充分综合考虑设备使用情况、所使用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取样方法和位置以及相应的取样回收率、残留物的性质和限度、残留物检验方法的灵敏度等因素。

分析方法验证及确认管理规程

分析方法验证及确认管理规程

分析方法验证及确认管理规程一、引言分析方法验证及确认是指确定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适用性的过程。

分析方法验证及确认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分析方法验证及确认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特制定本管理规程。

二、目的本管理规程的目的是确保分析方法验证及确认过程的可追溯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以满足质量要求,并提高对环境和食品等关键领域的监测能力。

三、适用范围本管理规程适用于公司及其实验室的分析方法验证及确认工作。

四、术语和定义1.分析方法:指用于测定产品或服务特性、性能、组成等的技术方法或过程。

2.验证:指通过实验或比较等方法,确定分析方法的能力、可靠性和准确性的过程。

3.确认:指通过验证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确定分析方法是可靠的和适用的过程。

4.准确性:指测定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5.可靠性:指分析方法在重复条件下,测定结果的一致性。

6.重复性:指在同样条件下,同一实验室或不同实验室的不同执行者,对同一样品进行测定,所得结果的一致性。

7.精密度:指同一实验室中,同样的条件下,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测定,所得结果的一致性。

8.灵敏度:指分析方法测定能力的度量,可通过最小检出限来评估。

五、工作原则1.分析方法验证及确认工作应根据相关法规、标准和规范进行执行。

2.分析方法验证及确认应有相应的计划和记录,并确保管理的可追溯性。

3.实验室应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确保分析方法能够正确执行。

4.实验室应周期性进行验证和确认,并及时根据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5.实验室应建立合适的设备维护和校准体系,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6.实验室应提供员工培训,确保操作人员具有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六、工作流程1.分析方法验证(1)确定验证计划:根据产品或服务的要求,确定验证的范围、目标和方法。

(2)准备验证样品和标准物质:选取适当的样品和标准物质进行验证实验。

(3)执行验证实验:按照验证计划和操作规程进行验证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

分析方法验证与确认管理规程

分析方法验证与确认管理规程

分析方法验证与确认管理规程0 目录1 目的 (3)2 适用范围 (3)3 定义 (3)4 职责 (4)5 规程内容 (4)6 环境、健康和安全EHS (14)7 相关文件 (14)8 附件 (14)9 变更历史记录 (14)1 目的为保证检测方法的适用性、重现性和可行性,特制订本规程。

本规程明确了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和测试方法,为检验方法验证、确认工作明确了基本原则。

2 适用范围2.1 对检验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时;2.2 对在研产品的检验方法进行复核确认时;2.3 对首次使用的药典、国标等检验方法进行确认时。

3 定义3.1 检验方法验证:证明采用的方法适用于相应检测要求。

3.2 检验方法确认:证明使用法定方法在目前实验室条件下是否能获得可靠结果,是否适用于相应的检测工作。

在本质上和验证一样,但不一定是验证项目的全部。

3.3 药典方法:经过国家药监部门批准的药典收载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3.4 法定方法:法定方法包括药典方法、国标方法等。

3.5 准确度:是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

3.6 精密度:是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供试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3.7 重复性:在相同条件下,由同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称为重复性。

3.8 中间精密度:在同一个试验室,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备测定结果之间的精密度称为中间精密度。

3.9 重现性: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之间的精密度称为重现性。

3.10 专属性:是指在其他成分(如杂质、降解产物、辅料等)可能存在下,采用的方法能正确测定出被测物质的特性。

3.11 检测限:是指供试品中被测物能被检出的最低量。

3.12 定量限:是指供试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

3.13 线性:是指在设计范围内,测试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浓度直接成正比关系的程度。

3.14 范围:是指能达到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测试方法适用的高低浓度或量的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建立验证工作操作规程,使公司验证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确保与产品生产相关的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达到预期结果,最终保证产品质量与安全。

通过验证确认控制生产过程的运行标准,通过对已验证状态进行监控,控制整个工艺过程,确保质量,并不断通过验证、建标、监控、再验证、再建标的循环动态控制对验证实施管理;通过验证管理,增加公司GMP的责任,提高产品质量与安全的保证措施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确认与验证工作管理。

职责:验证人员对本规程实施负责。

内容:1.定义1.1验证:证明任何操作规程(或方法)、生产工艺或系统能够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2适用范围:广义的系统,如工艺、检验方法2.2确认:证明厂房、设施、设备能正确运行并可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具体、针对的对象,如设备、方法2.3校准:规定条件下,确定测量、记录、控制仪器或系统的示值(尤指称量)或实物量具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参照标准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系列活动。

2.4合格标准:常指某一机器设备/设施安装后经检查和运行,或某项工艺的运行达到设计要求而准于交付使用的证明性文件。

2.5验证总计划:是项目工程整个验证计划的概述。

验证总计划一般包括:项目概述、验证的范围、所遵循的法规标准,被验证的厂房设施、系统、生产工艺,验证的组织机构,验证合格的标准,验证文件管理要求,验证大体进度计划等内容。

2.6验证计划:验证总计划需要将整个项目分成若干个系统,如空调净化系统、纯化水系统、配制系统、灌装系统、灭菌、包装等,并按其特点编写验证计划及验证方案。

验证计划按验证总计划制订,每一系统制订验证计划,它们是验证总计划的细化和扩展。

2.7验证方案:一个阐述如何进行验证并确定验证合格标准的书面计划。

验证方案通常由三大部份组成:一是指令,阐述检查、校正及试验的具体内容;二是设定的标准,即检查及试验达到什么要求;三是记录,即检查及试验应记录的内容、结果及评估意见。

2.8验证报告:对验证方案及已完成验证试验的结果、漏项及发生的偏差等进行回顾、审核并作出评估的文件。

2.9在线清洁:指系统或较大型设备在原安装位置不作拆卸及移动条件下的清洁工作。

2.10空调净化系统:在洁净厂房设计规范中称为净化空调系统。

2.11最差状况:系指导致工艺及产品失败的概率高于正常运行工艺的条件或状态,它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发生。

如纯化水系统中,当数个使用点同时大量用水时对系统的压力最大,故可以此作为最差状况来考察系统的供水能力。

3.确认与验证的目的3.1 符合规范的要求。

3.2 提供高度的质量保障。

3.3 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可靠性。

3.4 生产出符合预期规格和品质属性的产品。

4 确认与验证组织4.1 公司根据实际需要成立验证组织机构,其机构由企业关键人员牵头,由部门负责人相关人员参加《验证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

5. 确认与验证要求与分类5.1 由验证组织负责验证与确认工作,5.2 验证组织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公司的管理全过程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确认或验证的范围和程度《验证风险评估管理及验证范围操作规程》。

5.3 通过验证证明公司生产、质量等工作全过程有关操作的关键要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最大限度的减低风险。

5.4验证分类:5.4.1公司的产品生产验证范围分为五大类,分别为:5.4.1.1仪器校验与检验方法验证;5.4.1.2厂房设施及公用系统验证;5.4.1.3设备验证;5.4.1.4清洁验证;5.4.1.5工艺验证;5.4.2厂房设施及公用系统验证范围分为四类,分别为:5.4.2.1设施的验证5.4.2.2空调净化系统系统验证;5.4.2.3水系统验证;5.4.2.4压缩空气系统验证。

6 确认与验证内容6.1公司的关键厂房、系统、设施、设备和检验仪器必须经过确认。

符合标准后方可使用,确认按《验证风险评估管理及验证范围操作规程》执行。

并保持持续的验证状态。

6.2生产工艺(含灭菌、无菌灌装等下同)、操作规程和检验方法必须进行验证符合标准后,并按照验证合格的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和检验方法进行生产、操作和检验。

验证按《验证风险评估管理及验证范围操作规程》执行。

并保持持续的验证状态。

6.3新的生产处方或生产工艺使用前,必须验证其常规生产的适用性,。

以证明生产工艺在使用规定的原辅料和设备条件下,能够始终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产品。

验证按《验证风险评估管理及验证范围操作规程》执行6.4当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如原辅料、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生产设备、生产环境(或厂房)、生产工艺、检验方法等发生变更时,应当进行确认或验证。

验证由验证小组组长提出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验证方案实施验证工作,,验证符合标准后方可使用。

必要时,应当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6.5清洁洁方法需经过风险评估,关键清洁洁方法必须经过验证,验证按《验证风险评估管理及验证范围操作规程》执行,通过以证实其清洁的效果达到规定的标准后方可使用。

以有效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清洁验证应充分综合考虑设备使用情况、所使用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取样方法和位置以及相应的取样回收率、残留物的性质和限度、残留物检验方法的灵敏度等因素。

6.6确认和验证不是一次性的行为。

首次确认或验证后,应当根据产品质量回顾分析情况进行再确认或再验证。

关键的生产工艺、设备、系统、清洁方法和操作规程等应当定期进行再验证《验证风险评估管理及验证范围操作规程》,确保其能够达到预期结果。

7验证文件管理和编号系统:7.1验证文件的组成:验证文件是验证活动的基础和依据,同时也是验证实施的证据。

它包括验证总计划(即验证规划)、项目验证计划、验证方案、各阶段验证报告、验证总报告、验证证书及其它相关文档或资料。

7.2建立确认与验证的文件和记录,并能以文件和记录证明达到以下预定的目标:7.2.1设计确认应当证明厂房、设施、设备的设计符合预定用途和本规范要求;7.2.2安装确认应当证明厂房、设施、设备的建造和安装符合设计标准;7.2.3运行确认应当证明厂房、设施、设备的运行符合设计标准;7.2.4性能确认应当证明厂房、设施、设备在正常操作方法和工艺条件下能够持续符合标准;7.2.5工艺验证应当证明一个生产工艺按照规定的工艺参数能够持续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产品。

7.3 验证总计划应以文件形式说明确认与验证工作的关键信息,验证总计划或其他相关文件中需作出规定,确保厂房、设施、设备、检验仪器、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和检验方法等能够保持持续稳定。

执行《验证风险评估管理及验证范围操作规程》。

7.4根据确认或验证的对象制定确认或验证方案,并经审核、批准。

确认或验证方案应当明确职责执行《验证风险评估管理及验证范围操作规程》。

7.5确认或验证应当按照预先确定和批准的方案实施,并有记录。

确认或验证工作完成后,应当写出报告,并经审核、批准。

确认或验证的结果和结论(包括评价和建议)应当有记录并存档。

7.6根据验证的结果确认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

7.7文件编码执行文件编码《验证风险评估管理及验证范围操作规程》7.8文件编码制定机构:7.8.1验证编号方法由验证组组长统一制定,原则按以上编码要求执行,并确保验证编号具有可追溯性、专一性、可使用方便性。

7.8.2验证编号给定,由专职验证职能部门质保部,根据以下具体的编号方法给定,以使验证文件便于识别、控制及追踪,同时可避免使用或发放过时的文件。

7.8.3编码方法:7.8.3.1系统、设备、方法、工艺编号-(SV/EV/CV/PV/AV/CSV)-(VP/VS/VR)-017.8.3.2 SV(系统验证):HVAC验证、PW(水)验证、CA(压缩空气)验证。

7.8.3.3 EV(设备验证):DQ、IQ、OQ、PQ。

7.8.3.4 CV:设备清洁程序验证。

7.8.3.5 PV:工艺/程序/方法验证。

7.8.3.6 AV:分析方法验证。

7.8.3.7 VP:表示验证方案或计划。

7.8.3.8 VS:表示阶段验证报告。

7.8.3.9 VR:表示验证报告。

7.8.3.10 01:表示版本号。

7.9验证文件归档管理:7.9.1质保部负责验证文件的文档管理,验证完成后,有关文件的复印件应交付设备的使用部门作为设备档案(历史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7.9.2某一项目验证结束后,验证材料必须由公司质保部指定专人负责归档、保存。

验证材料必须包括验证计划、验证方案、阶段验证报告、验证总报告、验证合格证书等。

7.9.3验证文件保存应根据系统、设备、工艺、方法的废止而销毁,否则,应无限期保存。

8 验证可接受标准:8.1总要求:验证合格标准的建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现实性、可验证性、安全性。

8.1.2现实性:验证不能超越客观条件的限制,或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以至无法实施。

8.1.3可验证性:标准是否达到,可以通过检验或者其它手段加以证实。

8.1.4安全性:标准应能保证产品的质量。

8.2遵循原则:8.2.1凡《GMP规范》及药典有明确规定的,验证合格的标准不得低于法规及标准的要求。

8.2.2国内尚无法定标准而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有明确要求或国际医药界已有公认的,可作本企业设定验证标准的参考依据。

8.2.3从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观念出发,来设定验证方案及有关标准。

9 验证的分类及适用条件:按照产品和工艺的要求以及设备变更、工艺修订等均需通过验证的规定,把验证类型分为四种,分别是前验证、同步验证、回顾性验证、再验证。

每类验证又有其特定的适用条件,公司在开展验证工作时,应严格按照验证的分类及其适用条件进行。

执行《验证风险评估管理及验证范围操作规程》。

10 验证状态维护10.1验证状态维护意义10.1.1 验证状态维护是强调对验证结果的转化与控制,以保证其在可控的范围内对产品质量的控制。

10.1.2 是强调验证是始终药品的生产全过程。

不是一次性的行为,是为了保证系统如一性。

10.1.3强调验证是GMP中的技术与管理相结合。

10.2验证状态维护方法10.2.1 对设备、设施等进行预防性的维护和保养。

10.2.2 对仪器、仪表等定期不定期的校验。

10.2.3 对质量保证及其相关的系统的变更控制。

10.2.4 通过对生产过程(如物料采购、生产管理、质量检验)等构成的控制。

10.2.5 通过年度的质量回顾,评价系统的变化趋势。

10.2.6 通过在验证的方法在评价验证状态。

10.2.7 以及相关的方法进行评价与控制以保证处于验证状态。

11.验证实施的程序:验证实施必须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执行《验证风险评估管理及验证范围操作规程》12偏差与改正12.1验证偏差总则在执行验证过程中产生的与验证计划书有细小偏差的状况将以计划偏差报告的形式记录下来,该种细小偏对整个设备或系统没有实质性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