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互助资金的安全性与风险控制_7省18个互助资金试点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对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调查报告
关于对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调查报告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六个一号文件都无一例外地阐述了“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的相关政策。
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首次明确提出,“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
本文对省市和省市、市的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进行了实地调查,以下是这次调查的情况及对一些重要问题的思考。
一、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兴起以及苏浙地区的试点情况我国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是在农村信用社逐渐异化、农村合作基金会被取缔以及农业银行商业化并逐渐疏远“三农”的背景下,农民为解决农村“微型融资”严重不足而自发创建,并逐步得到党和国家政策支持和确认的社区互助性“微型金融服务组织”。
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在贫困地区先行开展发育农村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的试点”。
1月22日,中国银监会出台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银监发〔〕7号,以下简称《暂行规定》),紧接着2月4日又印发《农村资金互助社示范章程》(以下简称《示范章程》),并确定在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吉林、湖北6省(区)开展试点。
3月8日,按照新规则正式注册的吉林梨树闫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正式开业。
这标志着一类崭新的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中国农村地区正式诞生。
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积极培育小额信贷组织,鼓励发展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
同年10月12日,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首次明确提出,“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
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要求,“抓紧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试点的具体办法。
”这两份中央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已经由农民自发阶段进入到政府推动阶段。
随后银监会颁布了《关于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银监发〔〕13号以下简称《意见》)。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监管问题控讨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监管问题探讨自2007年6月全国首家被银监会确定为试点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吉林省梨树县闫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成立以来,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迅速,在其发挥填补农村金融服务空白之余,其监管问题也逐步引起了大家更多的关注。
一、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特征农村资金互助社是指经银监会批准,由农民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为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业务的社区互助性银行业金融机构。
农村资金互助社根植于农村社会,是直接面对农村个体工商户、种养殖户、农村微型企业等提供服务的组织。
它的诞生和发展有特定的社会基础和广泛的经济基础,应具有四个显著特征。
(一)农村资金互助社是典型的微型金融机构、草根银行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主要是解决农村微型金融服务要与农村金融需求的分散性、小额性相适应的问题,从而弥补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不足,进一步活跃农村金融市场,填补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在部分农村地区的“空白”难题。
从银监会发布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组建审批工作指引》对其注册资本要求为30万元(行政村为10万元)的政策逻辑来看,以及结合学术界的普遍观点,农村资金互助社应是定位于农村信用社之下的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其经营规模应明显小于农村信用社,是典型的草根银行。
(二)农村资金互助社业务活动范围十分有限农村资金互助社以吸收社员存款、接受社会捐赠资金和向其他金融机构融入资金为资金来源,其资金主要用于发放社员贷款,满足社员贷款需求。
由此导致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业务活动范围相对集中:一是业务主要以存款、贷款为主,其他金融业务难以展开。
二是服务对象较为固定,局限于社员。
三是业务活动的地域范围十分有限,集中在一定的乡村范围内。
这种业务活动范围的有限性反映了其农村金融运行的封闭性,是其核心特点。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产生金融风险也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更不至于扩散、蔓延,大大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问题。
(三)与农村产业化发展紧密结合,归属于农村新型合作组织的范畴农村生产的分散性是导致我国农业弱质性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发展我国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增强农户在技术、资金、产品销售等环节的合作互助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的问题与思考
起 步于2 0 年, 0 6 经历 了数量 由少到多、
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的 出现的 风险也 日渐 显 问题和经 营可能 露, 需要在 问题 发展中不断规范和完善。
农 民资 金 互 助 合 作 组 织 发展 面 临的突 出问题
的可能, 当中包括政 策风 险、 行风 围之 内。 这 运
险、 场风险、经营风 险、 德 风险 , 市 道
2 风险 监控 。 险监控 的依据 是 . 风
主要 取决 于宏 观 政策 走 向、 营者 的 农 民资金 互 助合作 社 的章 程 、 印发 经 市
实 际运作 和业 务监 管部 门的 监控 。 如 的指 导 意见 、 管办 法 、财务 会 计 制 监 果风 险失控将 会产生 灾难性 的连带 效 度 。农 民资金 互助合作 社 内部 必须 建 应。 目前仍定位于 试点 阶段 为宜 , 不存 立 科学 有 效 的权 力运行 制衡 机 制。目 在普遍 推开 的条 件。 前, 作为业务主管部 门的县委农 工办 , 主要 对 农 民资 金 互 助 合 作 社 进 行 指
明显 的区 别。阜宁县开 展 的农 民资 金
互助 合作 社 试点 经农 经部 门批准 , 作 为民办 非企 业单位 在 民政部 门进行 登 记 , 于 农 民合作 经 济 组织 ; 属 而农 村 资金 互助 社 、 镇银行 则是 经银 监 局 村
核准 并发 给金融 许可 证 , 工商 部 门 在
办 批 准、 民政局 登 记为 民办 非企 法 每月一报表 、 季一审计较 为适宜 。 县 每 监 人 的农 民资金 互 助合作 社共 2 家 , 2 其 管 的事 项 不宜 过于具体 , 应从 规 范 、
互助资金运行情况及自查整改报告
互助资金运行情况及自查整改报告健旺村互助社自运行以来,基本能按照四川省贫困村互助资金操作指南进行操作,也为村民,特别是低收户提供了资金周转,使一部分村民不同程度增加了收入,互助社自身也得到了壮大。
但是在运行过程中,我们进行了认真的自查,按照操作指南进行对比的确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现将自查出的问题及整改情况作汇报。
一、农户退社现象严重在当初入社时,农户入社积极性较高,经过几年的运行,一部分村民认为占用费率过高,与当地其他金融部门相比有一定差距自认为不划算。
还有一部分村民自身就不缺资金,把股金投到互助社,又没有分红及利息,没有经济效益,因此就要求退社。
根据这些情况,我们理事会认真进行分析,找到了原因。
决定找到其中的骨干分子,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由他们去给那些正在想退社的社员做工作,其效果一定会好些。
二是抓住村社干部及部分入社党员,要求他们以全村的利益为重,站稳立场真正起到带头作用。
二、出现整借整还与操作指南不相符经过我们自查,从20XX年互助社营业以来,共发生整借整还100笔,涉及金额505100元。
整借整还中还未还款19笔,金额68500元其中三笔为逾期未还,金额6000元)在借款的过程中,产生整借整还的原因:有部分村民觉得借到资金第三个月就开始还部分本金和利息,认为借款搞种植业或者是养殖业,从时间上算,根本还没有结果或出栏,还不起钱。
另外一些用于资金周转的农户认为每月来还款结息太麻烦。
当时理事会就根据这些现实情况,认为资金库存大也是不符合的,觉得借出比库存要好些,只要拿准借款对象就可以实施。
经过自查,我们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不管什么原因和目的,只要与指南不相符的,都不可以操作。
认真对待每笔借款、严格纪律、维持好操作指南的可行性和合法性,确保互助社资金安全。
三、逾期借款性质严重互助社运行以来,我们都严格审查、检查,认真核对。
可还是出现了三笔总数量为七千元的逾期借款,其中一笔是农户借款后,户主得疾病而病故,另外两笔是借款搞养殖,结果牲畜死亡,无法按期归还。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的思考与分析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的思考与分析[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的建立适应了构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需要,满足了广大农民对资金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
文章系统分析了资金互助存在的优势及其积极意义,指出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以保证资金互助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服务。
[关键词]资金互助;优势;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一、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的含义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是指经农民专业合作社全体成员代表大会通过,由合作社内部全体或部分成员以自愿方式入股,按照民主管理、自我服务、互惠互利的原则,在出资成员内提供借款业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内的互助性资金服务行为。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存在的优势(一)机制设置优势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立足于农村,具有“民办、民管、民享用”的特点,是与自己利益密切相关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具有其他商业银行所不具备的优势。
其资金源于农民,用之农民,增加了农村金融自身“造血”功能。
成员以较少的资金入股就可贷到较大数额的资金,使用费也要低于正规金融机构,以减轻农民还款压力,来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及其他方面的资金需求。
(二)成本降低优势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建立在血缘、地缘、人缘的基础之上,成员之间对彼此的家庭情况、借款用途、信用状况等都比较了解,在贷款审批时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成员信息,简化了诸多考察审批环节,使资金互助在贷款运作上呈现出筒便、快捷、准确的特点,既解决了成员的资金需求,又降低了交易成本。
同时资金互助定期向成员公布资金的运作情况,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
降低了管理与监督的博弈成本。
(三)风险防范优势建立内外风险防范机制,外部从扩大资金规模、提高人员素质、加强监管力度等方面着手。
内部严格规范借款、还款每个环节,同时建立成员信用档案和提取风险准备金等。
内外风险防范机制从人的信用声誉、违约责任、诚信激励、延期还款等方面都作了制度安排。
关于贫困地区村民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进行公示 。对实现资金保值 增值 的村 给予奖励 。 对管理 不善 、 资金未发挥效
益的村予 以通报 , 责令其限期整改。 对 资金 损失 超 过 4 %的协 会 ,予 以清 0
理 、 资 和注 销 。 撤
二 、 得 的成 效 与 存 在 的 困 难 取
资金 高效运转。 一是严 格资金投 向。 抓 好源头控制 , 加强互助资金投 向管理 , 确保资金用于支持与“ 乡推进 ” 整 所扶
新支农 模式 , 通过扶持 贫困村农 民发
展互助 资金试点 , 缓解 贫困村农 民生 产资金 短缺问题 , 高农 民 自我 发展 提
好 互 助 资 金 协 会 筹 建 工 作 。一 是 择 优
选定 试点村 。通过公开竞争 和严格选
和持续 发展能力 , 促进 社会主义 新农
村建设 。为进一步助推这项工作顺利 开展 , 笔者试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 , 提 出一些建议 。
农财 与务0年 7 3 村 政 财 29第 期 3 0
农 村 综 合 改革
股 2 0 5万元 , 2. 5 社会 捐赠 7万元 。各 协会累计借款给 5 4名会 员 2 93万 3 0. 元, 到期 回收 6 . 80 7万元 , 使用 费收入 33 _ 4万元 。重点支持了贫 困村农户种 植 业 、养殖业 、加工业和营销业 的发 展 ,取得 了较好 的经济效益和展有潜力 、 发
村民积极性 高的村进 入试点 范围 , 保 障了试点工作 的有序开展 。二是广泛 宣传发动 。 采取 多种形式 , 对建立互助
统一” 管理 。即统一账簿设置 、 统一会
计科 目、统一会计 核算 、统一会计报 表 , 时登 记账务 , 及 日清 月结 , 做到账 账相符 、账款相符 。同时还举办培训 班 ,对互 助资金 E常专职管理人员进 l 行专项培训 , 提高资金管理水平 。 五是
调研报告:关于村级互助资金运行情况的调查
调研报告:关于村级互助资金运行情况的调查我区按照“重民生,强产业,抓发展,促和谐”总体思路,坚持“民有、民用、民管、民享,周转使用,滚动发展”原则,创新互助资金的使用方式,破解了贫困户谋发展缺资金的难题,推动了村级主导产业发展壮大,探索出以蔡川村“党支部+合作社+互助社+农户(贫困户、少生快富户)”的放大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扶贫效果。
一、基本情况贫困村互助资金已覆盖我区11个乡(镇)、92个村,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57%,互助资金总量达到4167.8万元(其中财政资金4150万元,农户入社资金860万元),扶持养殖业农户8460户,种植业农户2357户。
蔡川村互助资金总量120万元(其中政府资金102.32万元,群众入互助金16万元),贷款216户,撬动银行贷款近2000万元(其中邮政银行贷款1600多万元,互助资金.千村信贷200多万元,妇女创业贷款100多万元)。
二、主要做法(一)健全机制,确保项目推进有序。
“无规矩不成方圆”,互助资金项目实施后,蔡川村高度重视,立即行动,建立健全了互助资金运行管理工作机制。
一是成立以村支书为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村两委委员为成员的互助资金项目运行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开展互助社筹备工作。
二是通过印发宣传资料、举办宣传培训班,发动群众积极主动参与。
三是参照自治区、XX市和XX区关于互助资金相关规章制度,细化完善了蔡川村互助资金使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
四是依照《贫困村互助资金组织章程》,推选理事会,成立监事会,负责组织实施贫困村互助资金日常工作和监督工作。
五是组织互助社理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和社员参加了各类专业知识和生产经营技术培训。
(二)培育产业,确保资金运行高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蔡川村党支部认真总结以往“越扶越贫”的经验教训,紧紧抓住产业脱贫这个关键,依托地处云雾山边缘的环境优势,地多人少的地理优势和村民素有发展养殖的传统,通过争取牧草基地建设项目、扶持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等方法,引导村民发展草畜产业,目前全村280多户在家村民,户户养牛羊,家家种饲草,草畜产业成为增加村民收入的主产业,户均纯收入在2-3万元,互助资金贷款基本达到了草畜业经营户全覆盖,真正实现了“好钢用在刀刃上”,直接助推了村民收入的提高,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贫困村互助资金社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贫困村互助资金社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贫困村互助资金社是针对农村贫困地区发展而设立的一种经济组织,旨在通过集体互助和共同发展,帮助村民摆脱贫困,改善生活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贫困村互助资金社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贫困村互助资金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资金来源不稳定贫困村互助资金社的主要资金来源包括政府补贴、会员捐款等。
由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政府财政支出有限,加之部分会员缺乏支付能力,导致资金来源不稳定,难以保障资金的正常运转。
2. 组织管理不规范在一些贫困村互助资金社中,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容易造成资金流失和管理混乱。
3. 投入产出比例不合理一些贫困村互助资金社投入的资金并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导致投入与产出比例不合理,效益不明显,难以吸引更多的会员参与进来。
4. 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由于贫困村互助资金社的资金规模较小,存在较大的风险,但相关的风险防范机制却并不健全,一旦遇到资金损失、风险事件等问题,往往缺乏有效的解决措施。
二、对策建议针对资金来源不稳定的问题,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渠道来筹集资金,如开展公益活动募捐、与企业合作、开发特色项目等,以增加资金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2. 完善管理制度3. 提升项目效益针对投入产出比例不合理的问题,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和策划项目,提升项目的效益,加强对项目的跟踪评估,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从而增强会员对资金社的信心和归属感。
在风险防范方面,应当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如购买保险、建立风险基金、提升风险意识,提前预防和化解潜在风险,以降低贫困村互助资金社的风险程度。
三、结语贫困村互助资金社在发展中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但也存在着发展的机遇和潜力。
只有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加强风险防范,才能更好地发挥贫困村互助资金社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帮助更多的贫困村民走出困境,实现共同发展。
关于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为全面了解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进展情况,进一步研究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我们对全镇23个扶贫互助合作社开展了调研。
总体情况是领导高度重视、群众踊跃参与、起步规范有序、运行平稳安全、互助合作社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发展。
一、基本情况梅山镇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在全镇23个行政村,建立了23个互助社,覆盖了全镇所有的行政村。
入社农户1116户(其中贫困户1109户);互助资金总额达到196万元,其中农民自筹入互资金35万元,国家财政补助资金155万元,占用费转让6万元;全镇累计发放互助资金贷款430户466万元;扶持种植业169万元,养殖业255万元,工业及加工业6万元,商业及运输业12万元,其他行业24万元。
二、主要做法(一)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责任为组织实施好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工作,镇成立了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领导组,镇长担任组长,副镇长担任副组长,相关站所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财政所。
(二)把握政策,搞好业务培训县动员会一结束,我镇就召开了由各村主任参加的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动员和政策业务培训会议。
学习政策,把握互助资金的性质、原则、资金来源及目标任务;进行业务培训。
通过学习培训,让大家了解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的运行方式,在帮助农户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扩大生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加强宣传,增强参与意识全镇利用召开群众会、宣传标语、墙报、简报、培训会等形式进行宣传发动,深入农户,针对农户的思想状况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由于宣传发动到位,政策宣讲到户,增强了群众的参与意识,激发了贫困户参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规范运行。
一是建章立制。
各试点村都起草、讨论和表决通过了本村的《互助合作社章程》、《互助资金财务管理办法》等系列工作制度,并且印刷张贴,让村民了解互助资金政策、办事程序、借款对象、扶持项目、借款条件和使用要求等,用制度规范扶贫互助合作社的运行。
贫困村互助资金指导意见
目 录
• 引言 • 贫困村互助资金概述 • 贫困村互助资金实施方案 • 贫困村互助资金的风险防控 • 贫困村互助资金的成效评估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01
贫困村互助资金是指由政府、企 业和社会组织等提供的资金支持 ,旨在帮助贫困村发展经济、改 善民生。
02
贫困村互助资金对于促进农村经 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 面小康具有重要意义。
道德风险
由于贫困村互助资金的管理和使 用涉及多方利益,存在部分人员 利用职务之便挪用、侵占资金的 风险。
风险评估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评估
对各类风险发生的概率进行评估,确定风险发 生的可能性大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风险影响程度评估
评估风险一旦发生可能对互助资金造成的损失 程度,包括资金损失、产业发展受阻等。
风险综合等级评估
02
深入研究贫困村互助资金的运作机制和规律,为政策
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03
拓展贫困村互助资金的研究领域,探索其在不同地区
、不同贫困状况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评估结果的应用与反馈
反馈整改
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政府部门和村级组织,针对存在的问题提 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激励与约束
将评估结果作为激励和约束机制的重要依据,对表现优秀的村级组织 给予奖励和支持,对表现不佳的组织进行督促和整改。
完善政策
根据评估结果,不断完善和调整贫困村互助资金政策,提高政策的针 对性和有效性。
实施方式
1 2 3
资金筹集
通过政府投入、社会捐赠、村集体经济等多种渠 道筹集互助资金,确保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和多样 性。
贫困村互助资金社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贫困村互助资金社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贫困村互助资金社是农村扶贫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集体互助和资金共享,帮助村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加以解决。
本文将就贫困村互助资金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贫困村互助资金社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持,如场地、办公室、通讯设备等。
然而在一些贫困地区,这些设施建设仍然不够完善,影响着资金社的运营和服务水平。
有的村组成的互助资金社由于场地狭小,办公条件简陋,导致资金管理混乱,办事效率低下。
对策:政府应当加大对贫困村互助资金社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提供必要的场地、办公设施和通讯设备。
资金社管理者也应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争取更多的支持。
可以引导和动员更多的村民积极参与资金社的建设和管理,形成合力,提高资金社的服务水平。
二、资金管理不规范贫困村互助资金社作为服务村民的金融机构,资金管理尤为重要。
然而在实际运作中,一些资金社的管理不够规范,存在资金流失、滥用等问题。
一些管理者对资金使用和流动缺乏有效控制,导致了一定程度的风险。
对策:加强对贫困村互助资金社的监管和指导,确保管理人员具备相关的金融管理知识和技能,同时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对资金的监督和审计。
加强村民的监督参与,形成共治机制,促使资金社管理者合理使用资金,规范运作。
三、对农民的服务不足贫困村互助资金社的最终目的是为村民服务,提供贷款、储蓄、理财等方面的服务。
然而在实际运作中,一些资金社的服务内容和水平还存在着不足的问题,有的资金社对农民的金融需求了解不够,服务项目单一,难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对策:资金社在服务农民方面需要不断完善,加强对农民的金融需求调研,丰富服务项目,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农民的需求,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同时可以引入金融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提高资金社的运营效益。
浅谈贫困村互助资金运行风险及其防范
浅谈贫困村互助资金运行风险及其防范作者:赵秀云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第17期摘要:为进一步做好村民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加强互助资金的监管,规范互助资金运行管理,提高互助资金监管效益,促进互助资金健康、持续发展。
本文就互助资金运行中存在的管理风险、信用风险提出风险防范原则及应对风险的对策及建议。
提出建立互助资金外部监管机制要提高人员素质,加强监管力度;建立互助资金内部监管机制要强化内部监管,提取风险准备金,建立信用档案。
关键词:互助资金;风险防范;加强监管;信用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贫困村互助资金是以财政扶贫资金为引导,村民自愿按一定比例缴纳的互助资金为依托,无任何附加条件的社会捐赠资金为补充,在贫困村建立的民有、民用、民管、民受益、可周转使用的生产发展资金。
互助资金的建立在填补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弥补农村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发展滞后,规范农村金融行为.改善农村信贷环境,为农民发展生产、脱贫致富提供短期贷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是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但作为农村金融的新生事物,贫困村互助资金协会在运营过程中还面临着各种风险,需要我们去探索和创新。
一、贫困村互助资金协会面临的各种风险(一)管理风险1.农民自身素质方面。
互助资金协会日常的管理机构是理事会,其管理人员从会员中产生,受文化程度的限制,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对贷款的审批、发放、回收行为操作不规范,对逾期不还者缺乏适当的处理办法,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对互助资金的正常运转造成一定的影响。
互助资金协会的财务人员缺乏专业性,会计核算也不够规范。
2.监管人员素质方面。
监管人员需要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而互助资金协会内部监事会成员文化水平、业务素质较低,很难对风险做出正确的识别、分析、判断,并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方案;有些监事会形同虚设,对互助资金的运行失去监督。
贫困村互助资金的安全性与风险控制——7省18个互助资金试点的调查与思考
有 哪些力 量推动 互助 资金 发展 ; 二是安 全性 与风 险
控制 , 即互 助资 金 能 否安 全 运 行 , 具体 涉 及 借 款人 能 否按时 偿还借 款 , 坏 账 是 否 可控 制 , 户 缴纳 呆 农
第4 9卷第 5 期
V o149 N o 4 . .
华 中 师 范 大学 学 报 ( 文社 会 科 学 版 ) 人
J u n l f Hu z o g No ma Un v r iy ( ma i e n o il ce c s o r a o a h n r l ie st Hu n t s a d S ca in e ) i S
的 资 金 是 否 面 临 损 失 风 险 等 。本 研 究 以来 自 1 个 8
小组是 指每个 贷 款 申请 人 须 加 入 由相 同 经济 与 社
互 助资金 试点 的调查 资料 为依据 , 贫 困村 互助 资 就 金 的安全 性与 风险 控制 问题进行 讨论 。
一
会 背景 、 有相 似 目的的人组 成 的小组 。每个人 的 具
在 。农 户的主体权 利是 比互 助 资金 运行规 则 更重要 的 问题 。在 良好 的社 区信任环 境 与权 利 结构
下 , 困村 互 助 资金 的 安 全 性 与 风 险 问题 主 要 受 农 户 还 款 意 愿 的 影 响 , 农 户 还 款 意 愿 主 要 受 社 贫 而
区信任 / 用环境 的影 响 。农 户参 与权 和 自主 决 策权 、 信 管理 权 的 实现 是 建 立 、 续 、 维 强化 社 区信
教训 , 中最具 有典 型性 的是孟 加拉格 莱珉银 行小 其 额信 贷 的风险 控制 经 验 和 中 国农 村合 作 基 金会 的
贫困村互助资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4645.71
63.55
10.18 25.11 5.88 55.20 0.00 3.62 0.00 16.26
村互助基 金 261
31.15
1869.73
13.06
5.41 90.73 2.32 1.16 0.00 0.39 7.96 0.64
财产组
最低20% 20%-40%
40%- 60%- 80%以
• 按月分期还款的地方能观察到大量提前还款的现象,而一次性 借款和还款的地方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现象
• 一开始就将所有资金全部发放出去,没有规则建立、农户信用 意识形成和管理人员能力培养的过程
• 资金的平均分配使资金互助失去意义,回收不回收也没有任何 实际作用
– 收益分配不合理
• 有些互助社的管理人员没有收入补贴,产生长期的激励问题
希望能替代正规金融服务 对资金互助的性质没有理解,如出现平分资金
现象 对潜在的风险和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认识不足
– 互助资金到底能做什么(优点和弱点)?
• 在一定的资金规模下,通过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和社会压 力在熟人社会中有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问题
• 能够覆盖到金融机构不能覆盖的贫困和低收入人口 • 管理成本相对较低(管理方式简单) • 互助社没有机制和能力管理大额资金
模式的有效性问题
机构化的农民资金互助社
偏离互助合作 跨村经营 变相吸储问题 以盈利为目的 潜在的道德和金融风险 法律地位难确立
合作社+互助资金
于注重产业发展而忽视扶贫,贫困人口不能平等受 益
大户发起和大户控制,难以体现民主管理的原则 单一产品的自然、市场风险导致的拖欠风险
互助社与金融机构
• 有些互助社管理人员没有多大的工作量,却得到较大额度的补 贴,甚至出现支出大于收入的问题
贫困村互助资金社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贫困村互助资金社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贫困村互助资金社是农村地区的一种组织形式,旨在通过村民之间的相互帮助和资金共享来解决贫困问题,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贫困村互助资金社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加以解决。
本文将从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问题分析1. 资金管理混乱贫困村互助资金社通常是由村民自发组织起来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由村民自愿捐助和一些政府救助资金。
由于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有些资金社的资金管理十分混乱,不仅存在挪用资金的情况,还可能发生资金遗失的问题。
2. 难以监督贫困村互助资金社的成立和运作往往缺乏规范的程序和监督机制,导致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无法有效监督资金社的活动,容易出现不合理的资金使用和管理。
3. 缺乏专业技能贫困村互助资金社的负责人通常是村民自己选举产生,他们缺乏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的专业知识,难以有效地管理资金社的运作和发展。
4. 缺乏长期规划在一些贫困村互助资金社的运作中,缺乏长期规划和发展战略,只注重眼前的帮扶和资金分配,缺乏长远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对策建议1. 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于贫困村互助资金社来说,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聘请专业的财务人员或者组织专门的培训,提高资金管理的专业化水平,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2. 加强监督和透明度贫困村互助资金社应当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接受村民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做到资金使用公开透明,建立起有效监督的机制,任何资金的使用都要经过公开和公示。
3. 加强人才培养贫困村互助资金社可以加强对负责人和相关村民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财务管理和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村民自身的管理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
4. 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制定长远的社会发展规划,不仅关注贫困村互助资金社的眼前帮扶,还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和长远目标,规划出符合村民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发展方向。
贫困村互助资金社是一种有益的组织形式,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
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近年来,互助资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推崇,许多地方纷纷开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
互助资金作为一种透明、低成本、高效率的互助方式,对于解决人民群众在关键时刻的紧急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解决。
首先,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中存在着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由于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特殊性,对于互助资金的监管需要更加严格和细致。
然而,在一些地方,监管措施还不完善,监管部门的人力和资源有限,导致对于互助资金的管理不到位。
这给互助资金的合规性和规范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容易助长互助资金领域的不良行为和违规操作。
其次,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在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中,互助资金组织和参与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现象比较严重。
互助资金组织通常凭借自身的信息优势,对于参与者的权益和利益的把握更加准确和全面。
而参与者由于信息不对称,容易受到不公平的待遇,透明度和信息公开度不够。
这不利于互助资金的长期发展和实施互助责任,也损害了参与者的权益。
再次,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中存在着道德风险的问题。
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本质上是一种互助形式,是基于信任和责任的原则而建立的。
然而,一些参与者可能存在道德风险,他们可能会故意制造虚假的求助情况,以此获取互助资金的支援。
这样一来,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就面临着诚信风险,容易影响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的权益和利益。
最后,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中存在着监督机制不完善的问题。
互助资金试点工作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健全的监督机制来保障互助资金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然而,在一些地方,监督机制还不完善,没能构建起一套科学、统一、规范的监管体系。
这给互助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容易导致管理漏洞和监管踌躇。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解决:首先,加强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机制,强化监管技术手段。
贫困村互助资金社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贫困村互助资金社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贫困村互助资金社在农村地区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社会资本的一种。
它不仅提供了解决贫困家庭燃眉之急的资金支持,而且也提高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但是,在贫困村互助资金社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存在的问题:1.人才短缺。
目前,很多贫困村互助资金社由村民自主管理,管理层次比较低,缺少专业人才的支持,导致资金使用、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风险。
2.缺乏规范管理。
一些贫困村互助资金社的管理模式比较随意,缺乏一定的规范和制度,容易出现不规范操作。
3.资金透明度不够。
有些贫困村互助资金社的资金使用情况不够透明,村民对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情况不了解,容易引起不信任和质疑。
4.风险控制不到位。
一些贫困村互助资金社在资金使用方面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容易出现资金流失等情况,影响互助资金社的长期发展。
5.资金支持不足。
有些贫困村互助资金社在资金上缺乏支持,难以为村民提供足够的资金帮助,限制了其发展。
对策:1.引入专业人才。
利用政府政策,可以将专业人才引入到村民互助资金社中来,提高管理和服务质量。
2.完善管理规章制度。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规范互助资金社运作,保证其合法和规范的开展。
3.加强资金透明度。
互助资金社应该及时公示资金收支情况,将资金使用情况公开化,增强村民对互助资金社的信任。
4.完善风险控制措施。
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防范资金流失等风险。
综上所述,要使贫困村互助资金社发展起来,必须加强管理和制度建设,提高资金使用和安全管理水平,增强村民对互助资金社的信任和支持,增加政府对互助资金社的支持力度,为贫困村民提供更好的帮助。
这样,贫穷村庄的生活水平将会有所提高,社会稳定也将会得到保障。
贫困村互助资金社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贫困村互助资金社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中国,贫困村互助资金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扶贫形式。
通过互助资金社,村民们可以相互帮助,共同发展,提高整个村庄的生活水平。
在实践中,贫困村互助资金社的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互助资金社的正常运作,也阻碍了贫困村的脱贫致富进程。
有必要对贫困村互助资金社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
贫困村互助资金社存在着资金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一些互助资金社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资金管理混乱,容易发生挪用和浪费现象。
一些互助资金社的会计工作不规范,难以对资金流向进行清晰的记录和追踪,给资金管理带来了困难。
贫困村互助资金社乱象丛生。
一些互助资金社存在着不正当的交易和利益输送现象,导致一些村民受益不均,甚至出现腐败问题。
一些互助资金社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导致决策不够科学,工作效率低下。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互助资金社的监督和管理。
加强会计工作,建立规范的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使用合理、透明。
加强互助资金社的组织建设,培养专业化的管理人才,提高互助资金社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相信贫困村互助资金社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对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2 问题提出在贫困村互助资金社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
资金管理不规范是当前互助资金社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由于贫困村互助资金社属于非营利性组织,缺乏完善的监管机制,容易造成资金的滥用和挪用现象。
互助资金社乱象丛生,一些互助资金社在运作过程中存在利益输送、虚假宣传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资金社的信誉和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以推动贫困村互助资金社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现存问题分析贫困村互助资金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是资金管理不规范。
由于缺乏专业的财务人员和监管机构,许多村级互助资金社的资金管理存在着漏洞和隐患。
贫困村互助资金社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贫困村互助资金社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贫困村互助资金社是中国贫困地区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在解决部分贫困户的资金问题,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增强农村居民风险承受能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在互助资金社的实际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信用风险难以谨防互助资金社是以信用为基础的贷款模式,但在实际运营中,借款人的诚信问题难以完全避免。
如果存在借款人违约或逾期还款的情况,将会给互助资金社带来损失,同时也会影响到其他会员的信心和积极性。
对策一: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针对借款人的信用风险问题,互助资金社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包括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和审核,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借款人制定不同的利率和抵押条件,并明确违约责任、处罚和赔偿机制,保障互助资金社会员的权益。
问题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互助资金社的发展需要适当的基础设施支持,包括通讯设备、电子支付设备、会员管理和风险管理系统等。
然而,在一些贫困地区,这些设施建设还存在不足的情况,进一步影响了互助资金社的发展。
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注重互助资金社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提升设施的质量和效率,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技术支持平台,提高互助资金社的风险控制和信息管理能力,为互助资金社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问题三:社员意识和素质有待提高在互助资金社的发展过程中,社员的参与度、认知度和素质水平都是关键因素。
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民对互助资金社的认识和理解不足,缺乏必要的法律常识和金融知识,无法认真履行协议,加剧了互助资金社的风险。
互助资金社应该开展一系列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社员的金融素质和合作意识,让社员了解和认识互助资金社的重要性和风险。
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应该对贫困地区的农民进行普及教育,加强对农民的法律和金融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金融意识,增强他们在金融交易和互助资金社中的合规意识和能力。
贫困村互助资金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贫困村互助资金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作者:王小志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第09期提要通过调查发现,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在管理中存在认识不到位、资金来源单一、运营不规范、缺乏有效监管等问题,制约着贫困村的进一步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加强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抵御风险水平、建立科学监管机制、做好后续管理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贫困村;互助资金;对策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识码:A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是贫困村微型金融的一种模式,是以财政投入互助资金为主导,农民自愿入股参加组成的农村信用合作组织,是新阶段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方式的机制创新。
河北省从2006年开始实施建立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已在700多个贫困村建立了互助资金组织。
通过“互助资金”试点,在为农村贫困群众解决发展生产资金短缺问题的同时,提高了贫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引导贫困群众通过发展生产实现增收,为贫困村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但通过调查发现,目前一些试点在资金的控制与管理上做得不够,存在运行上有所疏漏、资金来源单一、缺乏有效监管、抵御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制约了贫困村的进一步发展和脱贫致富。
一、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对互助资金认识不到位,作用发挥不突出。
互助资金的目的是为得不到机构性信贷服务的中低收入农户提供不断循环的小额资金需求。
调查发现,部分地区对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发动和动员不够充分,导致互助组织和农户对资金认识有误区。
一是认为互助资金要解决贫困村所有人的资金问题,普遍抱怨资金不足;二是认为互助资金要解决贫困村主导产业发展的需求,要放大资金量;三是农户普遍认为自己的资金还要付利息、分红,影响了农户入股和借款的积极性。
以上认识的误区导致出现贫困户入社率低,资金被条件较好的农户占有,贫困人口较难受益,直接影响了互助资金扶贫的作用发挥。
2、资金来源相对单一、信贷满足度不高。
从调查来看,互助资金来源渠道相对狭窄,过于依赖财政资金和扶贫资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9卷第5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9月Vo l.49 No.4Journal o f Huazho ng N or mal U niver sity (H umanities and So cial Sciences)Sept. 2010收稿日期 2010 01 18基金项目 国务院扶贫办项目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村级扶贫资金互助组织发展现状与政策选择贫困村互助资金的安全性与风险控制!!!7省18个互助资金试点的调查与思考黄承伟 陆汉文(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北京100028;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摘要 贫困村互助资金的安全性与风险问题主要受社区信任环境的影响。
保障农户的自主决策权和管理权,是建立、继续强化社区信任的基本途径,也是互助资金安全有效运行的根本所在。
农户的主体权利是比互助资金运行规则更重要的问题。
在良好的社区信任环境与权利结构下,贫困村互助资金的安全性与风险问题主要受农户还款意愿的影响,而农户还款意愿主要受社区信任/信用环境的影响。
农户参与权和自主决策权、管理权的实现是建立、维续、强化社区信任/信用的基本途径,因而也是互助资金安全有效运行的根本所在。
关键词 贫困村互助资金;风险控制;社区信任;权利2006年5月,国务院扶贫办和财政部联合在14个省(自治区)启动了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探索财政扶贫资金利用和农村微型金融扶贫的新机制和新模式。
至2008年底,有扶贫任务的28个省(区、市)已在4122个贫困村建立了互助资金组织,资金总规模达6 6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4 3亿元,农户配套资金1亿元,其他资金1 3亿元。
各地互助资金累计向8 6万人次发放贷款3 1亿元∀。
此外,伴随着中央政府逐年推进的试点工作,安徽、四川、陕西、宁夏等部分省份的地方政府也积极筹资,开展本地扶贫互助资金的扩大试点和全面推广工作。
互助资金创新了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方式,为贫困地区农户金融与生产合作提供了有效途径,对于促进农村减贫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但是,这并不说明互助资金的发展就一帆风顺。
互助资金的健康发展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发展动力,即有哪些力量推动互助资金发展;二是安全性与风险控制,即互助资金能否安全运行,具体涉及借款人能否按时偿还借款,呆坏账是否可控制,农户缴纳的资金是否面临损失风险等。
本研究以来自18个互助资金试点的调查资料为依据,就贫困村互助资金的安全性与风险控制问题进行讨论。
一、国内外风险控制经验与教训贫困村互助资金的安全性与风险控制问题可纳入小额信贷及农村合作金融的范畴下进行讨论。
在这两个领域,国内外已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其中最具有典型性的是孟加拉格莱珉银行小额信贷的风险控制经验和中国农村合作基金会的经验教训。
(一)格莱珉银行的风险控制经验格莱珉银行的风险控制经验在小额信贷理论与实践领域广为流传。
按照格莱珉银行创办人尤努斯的观点,以贫困人口为对象的贷款并不导致更高的呆坏账风险,也没有必要以家庭财产作抵押或担保。
风险控制关键在于制度上的安排。
在经典格莱珉银行中,分期还款、支持小组、存款制度是风险控制的主要措施。
尤努斯认为,一次性还款制度下,贷款人在贷款到期时需拿出一大笔现金,心理上通常会很难受,这样他们会尽可能拖延还款,致使欠款数额越滚越大,直至贷款人决定放弃还款。
分期还款制度下,每笔还款数额非常小,还款人压力较小。
同时,分期还款还可以发现早期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寻找解决的办法。
支持小组是指每个贷款申请人须加入由相同经济与社会背景、具有相似目的的人组成的小组。
每个人的贷款都须小组批准。
如果一个贷款人无法或不愿偿还贷款,那么在该问题得到解决前,其所在小组就没有资格申请更大额的贷款。
这就形成了一种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小组成员间不仅相互支持14与保护,互相帮助解决问题,还缓解了单个成员不稳定的行为方式,使每个贷款人的贷款行为更可靠,从而预防问题的出现。
在经典格莱珉体系中,存款制度是指贷款者将每笔贷款的5%存在一笔小组基金里。
只需小组其他成员同意,就可以从小组基金中申请一笔不超过小组基金总额一半的无息贷款,以应对特别的困难。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关于小额信贷风险控制的讨论均是在尤努斯设定的框架中展开的。
直到1998年,尤努斯和格莱珉银行开始反思,并于2001年构建了第二代格莱珉银行。
第二代格莱珉银行的经验表明:相信穷人,以人为本,同时坚持商业化运作,是小额信贷的精髓,具体的借还款规则则是可以不断调整和创新的。
%不过,争论一直存在。
特别是在中国,仍有不少理论和实践工作者认为借还款规则等技术手段是最重要的风险控制手段。
(二)中国农村合作基金会的经验和教训中国农村合作基金会是合作金融领域具有深远影响的探索。
根据农业部1993年农[经]字第8号文件规定,农村合作基金会是指 在坚持资金所有权及其相应的收益权不变的前提下,由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按照自愿互利、有偿使用的原则而建立的社区性资金互助合作组织。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中国农村合作基金会经历了发轫、试验推广、高速扩张、整顿、关闭等五个阶段。
这个时候,合作基金会以高于国家法定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水平吸引并投放资金的做法已经非常普遍,呆坏账极为惊人,资金投放风险放大,局部地区开始出现小规模的挤兑风波。
为避免出现大的金融风险和问题,维护社会稳定,1999年1月国务院发布3号文件,正式宣布全国统一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
&农村合作基金会大约15年的兴衰史,一方面表明合作金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容易遇到安全性和风险控制上的巨大挑战,而其产权问题及与政府的关系则是导致这一挑战的关键因素。
温铁军、郭晓鸣、赵昌文等人概括了农村合作基金会五个方面的教训:一是地方政府(尤其是乡镇政府)为追求政绩通过行政手段要求合作基金会为修路、办学、建医院等公益事业借款,为指定企业提供贷款,这部分资金常常不能如期偿还;二是合作基金缺少承担风险的稳定决策主体;三是内部监督机制缺乏,作为最高权力机构的会员代表大会名不副实,不具有监督合作基金会运行过程的实际权力;四是资金向工业和城市流动的非农化倾向严重;五是管理水平低下,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刘世定认为,农村合作基金会事实上是县乡政府的银行。
尽管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起到较大作用,但由于嵌入在政府等级结构体系中,存在多种与行政体制相联系的风险转嫁渠道,农村合作基金会的风险约束是软化的。
软风险约束下的决策使其面临高风险威胁。
(值得指出的是,刘世定不是根据大规模调查得出的结论,其观点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主要适用于县乡一级的农村合作基金会。
温铁军认为,合作基金会的历史表明,只有村级以下的社区性合作金融在农村才具有生命力。
)国内外小额信贷和中国农村合作基金会的经验教训对贫困村互助资金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是,已有的互助资金研究集中讨论的一直是运行模式、规则和绩效,风险控制问题只在少数文献中附带提及。
∗本研究旨在借鉴格莱珉银行风险控制和中国农村合作基金会兴衰过程的研究成果,结合对调查资料的讨论,提出贫困村互助资金安全性与风险控制的分析逻辑,进一步探讨该领域的有关理论问题。
二、互助资金技术规则层面安全性与风险控制借款是否得到归还,主要取决于两方面情况:一是借款人是否有能力还款,是否有钱可还;二是借款人是否有意愿还款。
此外,及时发现风险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还款能力与互助资金的安全性借款人还款能力是还款额度、借款人经济条件的函数。
在经济条件既定的前提下,还款额度越大,超过还款能力的可能性就越大,风险越大。
在还款额度既定的情况下,经济条件越差,无力还款的可能性就越大。
1.还款额度还款额度取决于借款总额、借款期限、还款方式和借款占用费率。
表1 互助资金单笔借款上限借款上限(元)20003000400050006000其他合计互助资金(个)15262218比例(%)5 627 811 188 911 111 1100 0 说明:借款上限为 其他的两个互助资金中,借款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上限,小组成员借款总额不能超过小组股份总额。
在这种情况下,当小组只有一个成员借款时,其借款规模可以达到较高水平。
表1是18个互助资金单笔借款上限统计结15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有8个互助资金的借款上限在4000元以下,有8个在5000-6000元。
小额贷款是普遍情况。
一般而言,这有助于提高互助资金的安全性,降低风险。
在借款总额既定的情况下,通过分期还款可有效降低单次还款额度。
18个互助资金中,有8个互助资金的还款方式为分期还款(基本上是按月还款),有10个互助资金是借期到时一次性还款(表2)。
可见,降低还款额度在试点实践中并未成为一项普遍采纳的风险控制技术。
表2 互助资金还款方式还款方式按月还借期到时一次性还合计互助资金(个)81018百分比(%)44 555 5100 0说明:按月还的8个互助资金中,有1个可同时选择按月或按季度还。
借款占用费率也影响还款额度。
但在小额借款制度下,这种影响很小。
2.借款人经济条件互助资金本身就是针对贫困村庄的,并且重点是针对贫困村庄的中低收入农户。
因此,总体而言,借款人经济条件不会很好,也不宜通过强调借款人经济条件来保障还款能力及降低借款风险。
但值得指出的是,借款人经济条件本身是变化的,并且与借款相关。
若借款用于发展生产和从事经营,则在一定生产经营周期内通常将伴随着借款人经济条件的改善。
当然,如果出现生产经营失败,则伴随着借款人经济条件的恶化。
若借款用于医疗、教育等方面支出,则短期内通常不会有经济上的回报。
不过,由于农户既是生产单位,也是消费单位,且不具有法人账户及相应财务监管制度,农户借款究竟是否用于生产经营实际上很难评估与监督。
(二)还款意愿与互助资金的安全性还款意愿是一种主观认知状态。
在理性人假定下,还款意愿是还款行为的经济、社会及心理成本与收益的计算结果。
在特定文化与信用环境下,还款则可能是一种信念或惯习。
中国农村的现实生活中,还款意愿可视为理性计算与文化塑造的共同结果,与互助资金产权安排、管理架构和借还款规则等制度设计具有密切关系,并受到社区环境的巨大影响。
1.互助资金产权安排一般而言,产权越清晰,借款人还款压力越大。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贫困村互助资金的产权仍处于探索之中。
调查的18个互助资金中,有9个互助资金将主体资金量化成个人股份,其中有7个将部分收益按股份分配给农户。
有9个互助资金定位为集体所有,其中有两个将部分收益分配给成员(表3)。
表3 互助资金的产权结构收益是否分红所有制股份合作制集体所有制收益分红7(77 8)2(22 2)收益不分红2(22 2)7(77 8)合计9(100 0)9(100 0)说明:(1)由于主体资金是国家财政扶贫资金,即使按照配股方式转化成股份制,农户也只有使用权和收益权,不具有变现、交易的权利,因而实际上是非严格的个人股份制,或者说是带有股份性质的合作制,这里称为股份合作制;(2)括号内为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