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练习-毫升的认识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2课时_认识毫升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第2课时认识毫升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3、例4。
教学目标:1、认识容量单位毫升,知道毫升是一个比较小的容量单位。
2、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知道1升=1000毫升教学重难点:认识容量单位毫升,掌握升和毫升之间进率。
教学准备:滴管、量桶、瓶盖、水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什么?你知道了相关的哪些知识?取出纸杯,上节课上我们做了实验,1升水大约可以装满几个这样的纸杯(5个)?那么这个纸杯的容量是多少呢?如何精确表示出这个纸杯的容量,就需要一个比较小的容量单位(毫升)。
2、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经常见到毫升这个单位。
(出示例3)师: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作单位。
毫升可以用字母“ML”表示。
二、认识1毫升1、取出滴管,介绍:用这个滴管可以量出1毫升的水。
现在我们要用这个滴管找1毫升有多少滴,你有什么好办法?(先用滴管吸取1毫升,然后慢慢滴出,数一数1毫升的滴数。
)实验:大约是18-20滴。
2、每个组派人上,用老师准备的滴管在瓶盖内滴20滴水(1毫升),组内传一传,看一看1毫升的水大约是多少?说一说:1毫升水是多少水呢?三、教学“1升=1000毫升”现在我们认识了“毫升”是比较小的容量单位,那么1毫升和1升比较下我们可以发现1毫升的水要比1升水少得多。
现在你想不想知道多少毫升水是1升水呢?有什么办法吗?实验操作,教师取出量杯(500ml)和正方体容器(1L),让学生观察量杯刻度,然后量出量出2杯500ml的水倒入1升的容器,让学生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结论:1000毫升=1升 1升=1000毫升四、完成练一练:1、下面的容器里各有多少毫升药水?指出:饮料我们可以多喝点少喝点,但在医学上却不能有一点点的马虎,所以在用药的时候都要严格按照规定。
下面这些是常见的一些规格,分别说说是多少毫升?2、老师用量筒量出一个50毫升,然后倒入一个常见的一次性透明的杯子里,让学生感受一下其高度,然后再让学生想象如果倒入题中的这几个容器中,水面高度各可能是什么情况?3.填空:4升=()毫升 2000毫升=()升9升=()毫升 5000毫升=()升五、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毫升毫升2-苏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毫升-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毫升的概念,知道1毫升等于1立方厘米。
2. 学会使用量筒和滴管,能够准确地量取和转移液体。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毫升的概念,知道1毫升等于1立方厘米。
2. 学习使用量筒和滴管,掌握量取和转移液体的方法。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毫升的概念,学会使用量筒和滴管。
2. 教学难点:准确地量取和转移液体。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让学生了解毫升的概念,知道1毫升等于1立方厘米。
2. 新课导入:讲解量筒和滴管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量取和转移液体。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量取和转移液体,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认识毫升的概念,掌握量筒和滴管的使用方法。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毫升的概念和量筒、滴管的使用方法。
2. 家长协助孩子,进行一次量取和转移液体的实践活动,加深对毫升的认识。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毫升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但部分学生对量筒和滴管的使用方法掌握不够熟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我将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他们真正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此外,我还发现部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合作精神不够,不能很好地与同伴协作完成任务。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会交流、学会分工、学会共同解决问题。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何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江苏名校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2课《认识毫升》教案
江苏名校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2课《认识毫升》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2课《认识毫升》主要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和实际操作,掌握升和毫升的认识及换算,能够运用单位描述生活中液体的容量。
这一课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后,进一步学习体积单位,对于学生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接触过简单的体积单位,如立方厘米、立方米等,但对于毫升和升的认识却比较模糊,换算能力也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毫升和升的概念及换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升和毫升的认识,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掌握升和毫升的认识,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2.难点:灵活运用单位描述生活中液体的容量。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毫升和升的概念,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实物、换算表、练习题等。
2.学具:学生自带不同容量的容器、水、测量工具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场景,如超市购买饮料、厨房烹饪等,引导学生思考液体的容量单位,引出本课的主题——认识毫升。
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不同容量的容器,如250毫升的矿泉水瓶、500毫升的饮料瓶、1升的牛奶瓶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毫升和升的概念。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使用自带的容器和水,进行液体的测量和记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在操练中的心得体会,引导学生总结升和毫升的认识及换算方法。
苏教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一、升和毫升 2、认识毫升》_7
认识毫升教学目标:认识容量单位毫升,知道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感受1毫升有多少。
教学重、难点:认识容量单位毫升,知道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形成1毫升的表象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1)观察饮料、牛奶、洗发露以及风油精的图片。
(2)1毫升有多少2、讲解过程(1)认识毫升这些容器的容量比我们前面接触到的锅、盆、水桶等容器的容量少得多,当计量比较少的液体时,通常用毫升作单位,毫升可以用字母“mL”表示。
(2)感知1毫升先用有刻度的滴管吸入1毫升水,看看1毫升水油多少,再把它滴在手心上,数数大约有多少滴。
才左后发现,1毫升水只有很少一点儿,大约只有十几滴,1毫升比1升少得多。
3、归纳总结计量比较少的液体,常用毫升作单位,20滴水大约是1毫升。
4、巩固练习填空题一瓶墨水大约是60()一个脸盆大约盛水10()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一瓶可乐大约是200()知识点二:升与毫升的互化1、情境导入(1)一个量杯盛有500mL水,两个这样的量杯盛有多少毫升水?(2)把这两杯水倒入1升的量杯中,你能发现什么?2、讲解过程(1)升与毫升的关系通过实验可知,2杯500毫升的水正好可以倒满1个1升的量杯,说明2个500毫升等于1升,因此1升=1000毫升(2)拓展研究将一瓶矿泉水倒入纸杯中,看看这瓶可以倒满几个纸杯。
先看看这瓶矿泉水有多少毫升,再估计一杯水大约有多少毫升。
3、归纳总结1升=1000毫升,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是10004、巩固练习填空12升=()毫升35000毫升=()升7升=()毫升比较大小6升○6000毫升 2000毫升○20升800毫升○1升 70000毫升○6升商店进了一批矿泉水,每箱12瓶,每瓶600毫升。
15瓶这样的矿泉水有多少升?。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讲解 认识容量单位毫升
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
认识容量单位毫升
问题导入说出下面各容器的容量。
(教材3页例3)
过程讲解
1.认识毫升
上面容器的容量分别是500毫升、100毫升、10 mL、3 mL。
毫升也是容量单位,日常生活中,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作单位。
毫升可以用字母“ml”表示。
2.认识1毫升
(1)直观感受1毫升。
这是一个5毫升的量筒,里面盛的水是1毫升。
(2)实验操作,感受1毫升。
①先用滴管吸入1毫升水,再把这1毫升水滴在手心上,数数大约有多少滴。
②1毫升水大约有18滴。
小结:1毫升水很少,大约只有十几滴,因此计量比较少的液体时,通常用毫升作单位。
归纳总结
计量比较少的液体时,通常用毫升作单位。
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毫升》教案范文4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毫升》教案范文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毫升》教案范文精选4篇(一)教案范文课题:认识毫升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及掌握毫升的概念、认识及换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毫升的概念。
2. 掌握毫升与升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毫升与升的关系。
2. 掌握换算方法的应用。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展示图片、演示计算方法。
2. 实物道具:瓶子、水杯、塑料容器等。
3. 教学辅助材料:实验记录表、练习册。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 利用课件展示水杯和瓶子两幅图片,提问学生:你们能说出这两个容器中哪个装的水更多吗?2. 引导学生思考容量大小的概念,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毫升。
Step 2:引入概念1. 准备一个装满水的小瓶子和一把小勺子,向学生展示并说明这个瓶子中装有多少水。
2. 询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个瓶子中的水有多少毫升吗?3. 通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观察瓶子上的刻度,以及使用勺子将水倒入空瓶中进行估测。
Step 3:毫升与升的换算1. 准备一个装有500毫升水的塑料瓶,以及一个有刻度的升的容器。
2. 让学生观察塑料瓶上的刻度,并与升的容器进行比较。
引导学生发现500毫升等于几升。
3.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使用塑料瓶向升的容器中倒水,并观察和感受500毫升水变成升的过程。
Step 4:运算练习1. 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毫升与升之间的换算题目,让学生通过观察刻度、运算符等进行计算。
2. 让学生根据课件上的提示,利用学过的换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在黑板上列举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用纸和铅笔完成。
Step 5:实验活动1. 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在实验记录表中记录不同容器中的水的容量。
2. 每组从教室中带来一种容器,并使用才子勺子将水倒入刻度在升的容器中进行测量。
3. 让学生交流和比较实验结果,并验证自己之前的估计。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毫升-苏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毫升-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建立1毫升、1升的表象,知道1升=1000毫升,初步学会使用量筒和滴管量度液体的体积。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意识。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态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1课时《认识毫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建立1毫升、1升的表象,知道1升=1000毫升,初步学会使用量筒和滴管量度液体的体积。
2. 教学难点:通过实际操作,体验1毫升、1升的实际意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容器,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认识毫升。
2. 探究新知(1)初步感知毫升和升让学生观察1毫升和1升的量筒,用手掂一掂,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然后,教师讲解1毫升和1升的定义,让学生初步建立1毫升、1升的表象。
(2)学习量筒的使用方法教师示范量筒的使用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操作练习。
学生分组进行操作,互相交流操作心得。
(3)体验1毫升和1升的实际意义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量筒和滴管量度不同容量的液体,记录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1毫升、1升的实际意义。
3. 巩固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1升=1000毫升的关系,以及量筒的使用方法。
5. 课后作业布置教材中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完成。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初步建立了1毫升、1升的表象,学会了使用量筒和滴管量度液体的体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同时,要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毫升的认识-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毫升的认识(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毫升的概念,知道1毫升等于1立方厘米。
2. 培养学生运用毫升进行容量比较和测量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毫升的概念及单位换算。
2. 毫升与立方厘米的关系。
3. 毫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毫升的概念、单位换算及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毫升与立方厘米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毫升进行容量比较和测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容量单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介绍毫升的概念,让学生了解1毫升等于1立方厘米。
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毫升的大小。
3. 毫升与立方厘米的关系:讲解毫升与立方厘米的换算关系,让学生明白两者之间的联系。
4. 实际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运用毫升进行容量比较和测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毫升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对毫升的认识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毫升的掌握程度。
3. 实际应用: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举例说明毫升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毫升的大小,加深对毫升的认识。
3. 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毫升的概念、单位换算及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升和毫升练习》教学设计4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升和毫升练习》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3、升和毫升练习》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部分,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升和毫升的概念,能够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以及能够运用升和毫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升和毫升的定义,单位之间的换算,以及实际应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长度、面积、重量等单位的认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升和毫升的概念以及单位之间的换算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生活实例来理解和掌握升和毫升的概念和换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掌握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能够运用升和毫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生活实例来理解和掌握升和毫升的概念和换算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掌握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升和毫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升和毫升的概念和换算方法。
2.实际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动手实践,加深对升和毫升的理解。
3.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升和毫升的模型,实物例子,幻灯片等。
2.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升和毫升的模型,以及一些实物例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比如煮饭时需要加多少水,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升和毫升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幻灯片,讲解升和毫升的定义,以及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同时,配合实物例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升和毫升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使用升和毫升的模型,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练习。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认识毫升》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认识毫升》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认识毫升》,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体积单位毫升,掌握毫升的意义和应用。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体积的概念,能够正确地使用毫升作为单位来计量物体的体积。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计量单位的知识,他们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对于新的计量单位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毫升作为一个较小的计量单位,学生可能对其概念和应用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出发,感受毫升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毫升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体积单位毫升,理解毫升的意义,能够用毫升作为单位来计量物体的体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计量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体积单位毫升,理解毫升的意义,能够用毫升作为单位来计量物体的体积。
2.难点:理解毫升的概念,能够从实际情境中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通过观察、实验、交流等途径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道具、量筒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毫升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情境,比如超市购买饮料,引入毫升的概念,让学生观察饮料的包装上的体积标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量筒等工具测量不同容器的体积,引导学生发现毫升的意义和应用。
3.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讨论不同情境下如何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加深对毫升的理解。
4.巩固: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毫升作为单位来计量物体的体积,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毫升的概念和应用。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升和毫升》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升和毫升》是小学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体积单位升和毫升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升和毫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升和毫升的定义、换算关系、容积单位的转换、容积的计算等。
这些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长度、面积、质量等基本计量单位,对数学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升和毫升作为体积单位,对学生来说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升和毫升的概念,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能运用升和毫升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升和毫升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容积单位的转换和容积的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饮料瓶的容积、水杯的容积等,引出升和毫升的概念。
2.教学新知:讲解升和毫升的定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升和毫升解决实际问题。
江宁区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认识毫升》教案
江宁区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认识毫升》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认识毫升》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思考,掌握升、毫升的认识和换算,知道常用的容积单位,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实际操作能力,但对于毫升的认识和换算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毫升的概念,并能够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升、毫升的认识和换算,知道常用的容积单位。
2.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实际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升、毫升的认识和换算。
2.难点:能够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并应用于实际生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游戏中感受和理解毫升的概念,并能够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容积不同的容器,如1升、500毫升、250毫升等。
2.准备一些毫升的卡片,用于游戏教学。
3.准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饮料、药品等,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出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饮料、药品等,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毫升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升、毫升的认识和换算,让学生了解常用的容积单位,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毫升的概念。
3.操练(15分钟)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让学生进行毫升的换算,并应用于实际生活。
如:用卡片游戏进行换算练习,用容器进行实际的换算操作等。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毫升的换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如:给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进行换算。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将毫升的应用扩展到更多的实际生活中,如:购物、烹饪等。
6.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毫升的认识和理解。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升和毫升复习》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升和毫升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升和毫升复习》主要让学生复习和巩固升和毫升的概念、换算以及应用。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升和毫升的换算方法,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升和毫升进行容积的计量。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升和毫升的概念以及换算方法,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升和毫升的换算方法掌握不熟练,对实际情境中升和毫升的应用存在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升和毫升的概念、换算方法,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升和毫升进行容积的计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态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升和毫升的换算方法,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升和毫升进行容积的计量。
2.难点: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升和毫升进行容积的计量,以及对相关问题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升和毫升的概念和换算方法。
2.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教师讲解升和毫升的换算方法,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包含升和毫升的概念、换算方法以及实际情境的应用。
2.准备相关练习题,包括计算题和应用题。
3.准备实物模型或者图片,用于展示升和毫升的实际应用。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升和毫升的概念和换算方法。
例如:“谁能告诉我1升等于多少毫升?1毫升又等于多少升?”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升和毫升的换算方法以及实际情境的应用。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1单元第2课《认识毫升》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1单元第2课《认识毫升》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1单元第2课《认识毫升》主要让学生认识容积单位毫升,掌握常用的容积单位及其换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毫升作为单位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容积单位的学习,能够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计量单位体系。
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可能对毫升单位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容积单位毫升,掌握常用的容积单位及其换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会用毫升作为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容积单位毫升,掌握常用的容积单位及其换算。
2.难点:运用毫升作为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毫升单位。
2.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容积单位的大小。
3.问题解决法:培养学生运用毫升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实物、毫升计量单位模型等。
2.学具:学生作业本、计量单位卡片、实物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购物时选择饮料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知道饮料的多少?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认识毫升。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毫升单位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理解毫升单位的大小。
同时,介绍常用的容积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3.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用量筒量取不同容量的液体,让学生感受毫升单位的大小。
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毫升单位进行解答。
如:一瓶饮料有500毫升,喝掉200毫升后,还剩多少毫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苏教版(2014秋)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升和毫升认识毫升-章节测试习题(1)
章节测试题1.【答题】要盛2升水,选()比较合适.A. B. C. D.【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升和毫升的认识.【解答】由常识可知,、、的容量都太小,要盛2升水,选比较合适.选B.2.【答题】连一连。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答案】【分析】本题考查根据生活常识选择合适的单位。
【解答】根据生活常识可知,微波炉的体积约是40立方分米;酸奶盒的容积约是240毫升;矿泉水桶的容积约是18升;集装箱的体积约是40立方米;文具盒的体积约是200立方厘米。
3.【答题】用钢笔吸一次墨水,大约能吸1至2升.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认识升和毫升.【解答】根据常识可知,用钢笔吸一次墨水,大约能吸1至2毫升.故本题错误.4.【答题】一个游泳池的蓄水量大约是800毫升。
(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认识升和毫升。
【解答】根据实际,一个游泳池的蓄水量大约是800升。
故答案为×。
5.【答题】一个杯子最多只能装水100毫升,我们就说这个杯子的容量是100毫升。
(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认识升和毫升。
【解答】容器能盛液体的体积就是容器的容量。
一个杯子最多只能装水100毫升,我们就说这个杯子的容积是100毫升。
故答案为√。
6.【答题】我们知道,描述液体的多少用毫升和升,在测量较少液体的多少时,一般用______作单位;在测量较多液体的多少时,一般用______作单位。
【答案】毫升,升【分析】本题考查认识升和毫升。
【解答】描述液体的多少用毫升和升,在测量较少液体的多少时,一般用毫升作单位;在测量较多液体的多少时,一般用升作单位。
故答案为毫升、升。
7.【答题】杯子中原来盛有900mL水,小华将杯子中的水倒出一些,情况如下图,那么,小华从杯子中倒出了______mL水.【答案】600【分析】9个格表示900mL,则每1格表示100mL,杯子中倒出的水量=杯子中原有的水量-杯子中剩下的水量.【解答】由图可知,小华将杯子中的水倒出一些后,杯子中的水面在3格处,表示杯子中还有300mL水,杯子中原来盛有900mL水,则小华从杯子中倒出水:900-300=600(mL).故本题的答案是600.8.【答题】如下图所示,你能利用右边的两个空杯把左边杯里的100mL水平均分成2份吗?用下表表示倒水的过程。
1-2认识毫升
100ml
200ml 250ml
10
5
4
练习一 5、倒出100毫升饮料,数一数你多少口 才能喝完。再算一算,一口大约喝了多 少毫升。
练习一 6、下面容器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在 合适答案的右面画“√”。
1毫升
10毫升 100毫升
2.5毫升 25毫升 250毫升
练习一 6、下面容器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在 合适答案的右面画“√”。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公民参加献 血一次为200—400毫升。从血量上看,一个50 公斤体重的成年人,全身总血量有4000毫升, 一次献血400毫升只占身体总血量的10%,不但 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能够刺激新鲜血液再 生,有利于降低血稠度,避免心脑血管病的发 生。
谢谢观看!
5毫升
50毫升 500毫升
4毫升 40毫升 400毫升
选做
1、在括号里填上“升”或“毫升”。 一瓶油2.5( 升 ) 毫升) 一瓶口服液18( 一桶水10( 升 ) 一杯橘子汁500(毫升 )
一袋牛奶有220(毫升)
洗菜池大约可以容水20( 升 )
选做
2.一瓶娃哈哈饮料200毫升,多少瓶娃哈哈正 好1升? 1升=1000毫升 1000÷200 ﹦ 5(瓶) 答:5瓶娃哈哈正好一升。 3.一瓶罐装饮料有250毫升,学校商店一天卖 出这样的罐装饮料36瓶,一共是多少毫升? 合多少升? 250×36=9000(毫升)
9000毫升=9升 答:一共是9000毫升,合9升。
选做
4.妈妈买了1升牛奶,第一天喝了400毫升,第 二天3人将剩下的平均分,每人分得多少毫升?
5.把1升果汁倒入2个大杯和6个小杯,1个大杯 的容量相当于2个小杯。你能算出1个大杯和1 个小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吗?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认识毫升 苏教版
标题: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毫升(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毫升的概念,知道1毫升等于1立方厘米。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毫升来表示容器的容量,并进行简单的容量计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毫升的概念2. 毫升与立方厘米的关系3. 容器容量的表示方法4. 简单的容量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毫升的概念,毫升与立方厘米的关系,容器容量的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毫升的概念,进行简单的容量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毫升的概念。
2. 采用讲授法,讲解毫升与立方厘米的关系,以及容器容量的表示方法。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容量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个量杯,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量杯是用来测量什么的吗?”- 学生回答:“测量液体的体积。
”- 教师总结:“对,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体积单位——毫升。
”2. 讲解毫升的概念- 教师出示1毫升的量筒,让学生观察其大小。
- 学生观察后,教师讲解:“1毫升等于1立方厘米,它是一个非常小的体积单位。
”3. 毫升与立方厘米的关系- 教师出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其大小。
- 学生观察后,教师讲解:“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模型与1毫升的量筒大小相同,因此1毫升等于1立方厘米。
”4. 容器容量的表示方法- 教师出示一个标有容量刻度的量杯,讲解如何用毫升表示容器的容量。
-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观察量杯的刻度,学会用毫升表示容器的容量。
5. 简单的容量计算- 教师出示一个量杯,里面装有50毫升的水。
- 教师提问:“如果再往里面加入30毫升的水,量杯里的水一共有多少毫升?”- 学生计算后回答:“80毫升。
”- 教师总结:“对,50毫升加上30毫升等于80毫升。
这就是简单的容量计算。
”6. 课堂小结-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我们学习了毫升的概念,毫升与立方厘米的关系,容器容量的表示方法,以及简单的容量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毫升的认识》基础练习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升=()毫升 6000毫升=()升 5000亳升=()升
8000毫升=()升 9升=()毫升 2升=()毫升
二、在○里填上“﹥”、“﹤”或“=”。
8500毫升○8升 1001毫升○999升 301毫升○3001毫升
7000毫升○7升 6000毫升○5升 13升○1300毫升
三、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 一瓶娃哈哈有180升。
…………………………………()
2. 明明今天喝了400毫升牛奶。
…………………………()
3. 水瓶的容量比奶瓶的容量大。
……………………………()
4. 1升水重1千克。
…………………………………………()
5. 用滴管滴100滴水大约是300毫升。
…………………………()
四、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计量比较少的液体,用()作单位,计量比较多的液体,用()作单位。
①升②毫升
2. 一瓶洗发水有750(),一瓶可乐有3()。
①升②毫升
3. 一个纸杯可盛水200毫升,5个纸杯可盛水1()。
①升②毫升
4. 甲容器可盛水3000毫升。
乙容器可盛水3.1升。
甲容器的容量比乙容器的容量()。
①大②小
五、解决问题。
1. 一瓶娃哈哈饮料200毫升,多少瓶娃哈哈正好1升?
2. 食堂的王师傅把4升油平均装在8个油壶里,平均每个油壶装多少毫升?
3. 甲容器可盛水200毫升,乙容器比甲容器多盛水50毫升,丙容器的容量是乙容器的2倍,丙容器可盛水多少毫升?
4. 一瓶光明牛奶的容量是2升,明明每天喝了200毫升牛奶,喝了8天。
这些牛奶喝完了吗?
5. 甲、乙两个容器一共可盛900毫升水,已知甲容器的容量是乙容器的8倍,甲、乙两个容器的容量是多少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