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2
图像名称 图像一 图像二 图像三 图像四 图像五
大 小
格 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体验二:
使用acdsee看图工具,在教学素材中选择一图片,分别 将其转化为扩展名为.jpg、.tga、.bmp、.pcx、.pcx、.gif、.tif 格式。观察各种格式的文件尺寸大小及清晰度。 文件格式 ﹡.JPG ﹡.TGA ﹡.BMP ﹡.PCX ﹡.GIF ﹡.TIF 文件大小(kb) 文件大小(kb) 清晰程度
学习指导:阅读教材p28-29页内容 ,总结出图像格式还有哪 些?各有什么特点?
体验三: 体验三: 用winrar 工具分别对一个文本文件(txt)和一 工具分别对一个文本文件(txt)和一 个图像文件(jpg)进行压缩,完成表格,并思考 个图像文件(jpg)进行压缩,完成表格,并思考 文件压缩的意义:
文件格 式 TXT JPG 压缩前文件大小 (kb) 压缩后文件大小 (kb) 压缩比
总结
1.图形图像的不同格式及其特点 2.图形图像的压缩
拓展
通过网络了解多媒体文件压缩的相关 资料,汇总成word文档与同学交流。
学习指导:使用搜索引擎搜索相关资源
2.1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 2.1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
第二课 ·图形图像的压缩与存储
体验一:大家打开图像格式文件夹欣赏里面的图片。在欣赏的过程 中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常见不同格式图形、图像的特点 2. 理解图形、图像的压缩原理 过程与方法 1.了解图形、图像压缩的基本方法 2.掌握压缩工具的使用方法 3.体验数据压缩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受人类在利用技术实现信息表达是体现的才智和不断探索 的精神 2. 感受图形、图像在人类表达、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1.1.2认识数字图形图像(二)-人教蒙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设计
答案:数字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包括打开图像、调整图像大小、裁剪图像、调整色彩和对比度、应用滤镜效果、保存图像等步骤。具体操作需要根据软件的界面和功能进行操作。
4.题目:请举例说明数字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
答案:数字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在实际应用中广泛应用于广告设计、网页设计、平面设计等领域。例如,在广告设计中,可以使用Photoshop对照片进行编辑和合成,制作出吸引人的广告图像。在网页设计中,可以使用Illustrator设计网页图标和导航栏,使网页更加美观和易于导航。在平面设计中,可以使用Photoshop和GIMP对图像进行色彩调整和修饰,制作出高质量的平面设计作品。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数字图形图像的概念理解和特点分析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字图形图像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1)多媒体教学软件,用于展示数字图形图像的实例和操作步骤。
(2)在线教学资源,如教育网站、教学视频等。
3.信息化资源:
(1)数字图形图像素材库,提供各类数字图形图像的素材供学生学习和使用。
(2)在线图形图像处理社区,供学生交流学习经验和分享作品。
4.教学手段:
(1)分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2)数字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技巧和案例分析,介绍Photoshop、GIMP等数字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以及实际案例分析。
(3)数字图形图像处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介绍数字图形图像处理在广告设计、平面设计、网页设计等领域的应用。
第二章 2.1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
信息技术选修-多媒体技术应用
2.1 多媒体的图形、图像
什么是图形?图像?
通过计算而描述的矢量图形
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 第2页 宝 鸡 中
返回
学
信息技术选修-多媒体技术应用
2.1 多媒体的图形、图像
什么是图形?图像?
用像素点描述的自然影像
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 第3页 宝 鸡 中
信息技术选修-多媒体技术应用
多媒体技术应用
2.1 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
主讲:胡小平
宝
鸡
中
学
信息技术选修-多媒体技术应用
第二章第一节 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
图形、图像的视觉意义与特点 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表示 图形、图像的存储格式 图形、图像文件的压缩
3、图形、图像数字化原理 编码图
4、模拟图像转换为数字图像
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
第4页
返回
宝
鸡
中
学
信息技术选修-多媒体技术应用 模拟图像、数字图像
1、模拟波形和数字波形
(P20)
模拟波形 模拟波形:一组连续的数据
模拟波形
P20 图2-3
数字波形:方波,一组离散的点量化组成数据。
宝
鸡
中
学
信息技术选修-多媒体技术应用
3、图形、图像数字化原理
(P21-25) 模拟图像、数字图像
数字化的三个步骤:采样,量化,编码。
以一个图片通过相机进行数字化讲解这个三个过程。
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
第4页
返回
宝
鸡
中
学
信息技术选修-多媒体技术应用
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
《图形图像处理与制作》课程单元教学设计(精)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图形图像处理与制作》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一、教案头单元标题:前期准备授课对象:计算机 081课次: 1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教1.能对项目进行分掌握素材收集方法学目析,明确项目任务。
标2. 能收集素材能任务一:项目分析力训练任务及案例教多媒体教学,分组教学学组织情感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过程中要有科学研究态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扩充知识面。
教《图形图像处理与制作》校本教材学材料收集项目一素材,查找资料准备项目一设计方案作业一、教学内容( 一)介绍课程基本情况,并展示图形图像行业优秀作品。
( 二)岗位需求分析以及行业介绍( 三)课程的培养目标《图形图像处理与制作》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熟练掌握Auto CAD、 3Ds max、 PhotoShop 操作技能,能够从事电脑绘图员的工作岗位,同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 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 Auto CAD 软件制作样板房平面图、施工图2.能够运用 3Ds max软件制作样板房室内效果图3.能够运用 Photoshop软件处理样板房室内效果图4.能够进行房地产公司形象包装、宣传画册及 logo 制作5.具有图形图像的初步设计能力知识目标:1.了解美工基础、色彩构成、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基础知识2.熟练掌握 AUTO CAD、 3DS MAX、Photoshop 软件的基本功能3.掌握平面绘图、编辑、添加标注、文字、图块的方法4.熟悉二维建模、三维建模、复合建模和合成建模的方法5.掌握材质、灯光、摄像机以及环境设置方法。
6.掌握图片的编辑操作和后期处理的方法素质目标:1.在图形图像处理与制作过程中能够和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2.通过实训操作培养学生能吃苦、能承受压力和挫折的职业素质.3.适应图形图像行业技术发展的需要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并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4.在完成图形图像处理与制作过程中严格执行行业标准和操作规程,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质量观念5.在完成较大项目过程中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四)介绍课程的考核方式序考评方式考评实施考核标准备注号上满全部课时,无缺席现象5缺课时数超过总学时的岗位平时表现 5 分分30%,总成绩记为 0 分缺课时数超过5%2分过程考评素质缺课时数超过10%0分15 分1(项目考学习态度 5 分学生上课表现和上课回答问题见学习态度考核标准评) 70%合作能力 5 分组员互相打分,取平均分见合作能力考核标准70 分岗位30 分按学生独立完成项目的实际情课上项目见课上项目考核标准能力况给予分数55 分课下项目25 分按学生实际操作情况给予分数见课下项目考核标准期末考评(上机考按照教考分离考核 atuo cad 、 3d max 、原则,由学校photoshop 综合操作能力2评) 30%见期末考试评分标准教务处组织考30 分评( 五)介绍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项目 A:“青河世家”房地产企业宣传策划(教师和学生课上完成 )项目名称前期准备样板间平面图样板间施工图样板间效果图包装制作Logo 制作宣传广告制作成果展示学时数1-23-2829-5455-138139-152153-166167-1962学期第三学期周学时18项目名称前期准备大厅平面图大厅施工图大厅效果图门头效果图包装设计Logo 设计宣传册设计成果展示能对项目 1.能制作平面图 1.能绘制施工平面图 1.能建立场景模型。
《图像处理(二)》教学设计
《图像处理(二)》教学设计作者:赵金蕾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第15期● 教材分析图像处理(二)是义务教育山东省初中信息技术(青岛版)七年级(下)第3单元第3课的第二课时。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图像处理,主要是对图像进行“亮度/对比度、色相/饱和度”的设置,并给图像添加文字图层。
通过这一系列的调整设置来进一步熟悉Photoshop。
●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Photoshop,并利用该软件学习了图片的浏览、旋转和裁切等操作。
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如打字、上网、做电子板报等,具备了初步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喜欢新事物,接受力较好。
●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图像亮度/对比度、色相/饱和度的含义,并能够熟练自如地对图像的色彩进行调整;掌握在图像上输入文字和设置文字效果的方法,能够灵活地在图像上输入文字,并设计文字效果。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比较分析、实践操作,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图片处理的魅力,体验图片处理的过程;以“梦想”为主线,渗透“中国梦”教育;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操;培养良好的审美观。
●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图像亮度、对比度、色相、饱和度的处理过程;掌握在图像上输入文字和设置文字效果的方法。
难点:能够灵活地在图像上输入文字,并设计文字效果。
● 课时安排1课时。
● 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投影、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1.梦想的序幕徐徐拉开教师首先随机采访几位学生。
师:相信同学们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梦想,或者说都有美好的愿望,谁想和大家分享分享?然后,教师展示事先采访的有关同学的梦想(如图1~图3)。
继而,教师出示一位学生通过Photoshop处理的好风景对比(如图4、图5)。
师:有一位同学告诉我,他能实现消除雾霾天气的愿望。
同学们请看。
原来他是利用了我们前面学过的Photoshop软件对图片做了一系列的处理。
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案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泉州培元中学校本选修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案第1课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知识与技能(1)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其发展。
(2)培养信息获取能力。
通过课本、别人的经验、网上资源等的渠道获取信息.(3)培养综合能力.通过任务的完成,综合学生信息获取能力、表达能力、交流协作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教师启发学生根据不同的行业来了解和理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小组协作学习法。
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提示学生对多媒体技术在不同行业中能够得到应用的原因的分析和总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理解别人。
(2)让学生感受人与技术的融合。
教学重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的实例.教学反思:本课应补充以下知识点为宜:一、PS简介及应用领域:Photoshop 是Adobe公司开发的一个跨平台的平面图像处理软件。
1990年2月,Adobe 公司推出Photoshop1.0。
PS的专长用于图像处理,而不是图形创作.图像处理是对已有的位图图像进行编辑加工处理以及运用一些特殊效果,其重点在于对图像的处理加工;图形创作软件是按照自己的构思创意。
第2课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教学分析:本节课主要讲解多媒体作品中图形、图像的特点及数字化表示.本节课的知识点较多,主要偏重于是理论学习,同时,通过学生亲身体会,使学生了解到多媒体图形、图像的巨大魅力.对象分析: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多媒体技术的概述部分,本节课是对多媒体技术的一个延伸,学生学习已有一定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进一步理解图形、图像在多媒体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深入体会图形、图像的视觉意义和在表达信息时的效果各特点.2、理解图形、图像的数字化原理.能力方法目标:1、初步学会使用图形、图像表达主题。
情感态度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图形、图像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2、学会自主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教学重难点:理解图形、图像的数字化原理。
2.1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一)
第二章图形、图像教材分析本册书主要内容就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对上册书多媒体知识的一个拓展延深。
《图形图像》是教科版高二信息技术内容。
从全书结构体系看,它是重要组成部分,是多媒体技术应用的重要内容。
图形图像是人类表达与交流信息的普遍载体,而且在很多软件中都有应用。
学会借助于图形、图像有效地表达和交流信息,是高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信息素养,也为以后学习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因此这一节无论从知识点还是对学生信息培养的培养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我们是这样设计的,第一节是关于图形图像理论知识,教师以学生的QQ空间为切入点,学生通过观察,感受图形、图像在表达、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信息表达中对图形图像的需求,明确运用图形、图像是实现有效表达、交流的重要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了解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表示方法,及其压缩存储的基本方法,掌握图形、图像文件压缩工具的用法。
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知识发生发展的认知过程。
第一节理论知识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教师采取预设问题,学生先各自独立学习,后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差异互补,提出同学们共同的重难点问题再集中解决,并由老师制作相关课件结合同学们身边的实例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较为合适,为第二节学生学会借助于图形、图像有效地表达和交流信息实践操作打下理论基础,第二节内容主要是学生实践,从实例体现图形图像的获取与加工。
利用学案导学让学生提前对本节课有了解,完成学案导学中的前置内容,通过上课具体实践来充分掌握每一个教学内容。
从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入手,体验图形图像获取加工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基本信息素养。
本章的教学主线是能够合理的选择图像加工工具进行图像设计,让学生学会借助于图形、图像有效地表达和交流信息。
高二信息技术2.1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一)(2.11 ——2.12)(1课时)教学设计所在学校:西宁三中设计者:包红设计时间:2011年8月26日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1课时):1、了解图形、图像的表达特点;2、了解信息表达中对图形、图像的需求,明确运用图形、图像是实现有效表达、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利用图形、图像表达信息的兴趣。
图形图像的加工教与学设计_彭敏
授课教师:彭敏上课地点:电脑室
科目:信息技术课型:体验—操作式
《图形图像的加工之平面设计创意和主题的表现技法》教与学设计
(二)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学生在案例驱动下的学习是具有主动性的,而适当的引导能使学生尽快的融入到学习情境中去。
本节课的开头部分是比较出彩的,学生听课参与的积极性也非常高。
本节课的不足在于教学准备环节,当ps软件中的大画笔遇到教学广播时可能会造成死机,以后也应该在教学准备中多下功夫,特别是信息技术课堂。
教学任务分配较好,学生能够分层完成任务,同时能结合自己的创作的图像进行一些创意说明,已达到目标要求。
附录1:教学资源
1、班级网站网址:/bj。
2、资源下载地址:ftp://dns3—【公共素材下载区】—【只读文档】—【4-3-2】。
3、参考学习设计网址1:昵图网。
4、参考学习设计网址2:/PS联盟。
附录二:评价表
《图形图像的加工之平面设计创意和主题的表现技法》
任务评价表。
21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导学案)
21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导学案)第二章图形、图像1、深入体会图形、图像的视觉意义及其在表达信息时的效果和特点。
2、理解图形、图像的数字化原理。
3、掌握图形、图像存储和压缩的基本方法。
学习重难点重点:图形、图像的数字化原理,其中“采样”及其相关概念是重点中的重点;图像文件的压缩。
难点:压缩的基本过程。
学习环境多媒体网络机房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自主学习导学过程【导学一】体会图形、图像的视觉意义及其表达信息时的效果和特点。
1.观察下面这幅神八与天宫一号对接的图片,了解神八与天宫一号对接的流程。
图1神八与天宫对接2.阅读下面这段文字,体会神八与天宫一号对接的流程。
对接过程分为8个步骤:第一步是“相撞”。
在惯性作用下,8吨重的“神舟八号”与8.6吨重的“天宫一号”以每秒0.2米左右的速度进行相撞,当“神舟八号”上的主动对接机构碰撞上“天宫一号”上的被动对接机构,对接过程正式开始。
第二步是“捕获”。
当“神舟八号”主动对接机构上的对接环,接到失衡传感器发出对接指令信号后,6根滚珠丝杆就会向外推出200多毫米,对接环上安装的3对捕获锁,撞到“天宫一号”被动对接机构相对应的卡板器,就会被牢牢卡住。
第三步是“缓冲”。
“神舟八号”对接环受到撞击后,将会通过一套传动机构,联向对接机构上的摩擦自动器和电磁阻尼器,分别吸收纵向和横向的撞击能量,进行缓冲。
碰撞、捕获、缓冲三个步骤共需要大约60秒时间。
第四步是“校正”。
当“神舟八号”成功捕获“天宫一号”并实施缓冲后,“神舟八号”对接环的6根滚珠丝杆继续往外推至300毫米,同时对两个航天器的姿态、位置和偏差等进行强行校准,校准时间约需80秒。
第五步是“拉近”。
校准后,“神舟八号”对接环的6根滚珠丝杆缓缓收缩,将两个飞行器“拉近”,这一过程约需240秒。
第六步是“拉紧”。
“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的对接面上,分别安装了6组共12把对接锁,每把对接锁的拉力达3吨。
当两个飞行器被拉近后,两个对接面的12把对接锁一一相扣。
《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教学设计
《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教学设计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教学设计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讲解多媒体作品中图形、图像的特点及数字化表示。
本节课的知识点较多,主要偏重于是理论学习,同时,通过学生亲身体会,使学生了解到多媒体图形、图像的巨大魅力。
二、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多媒体技术的概述部分,本节课是对多媒体技术的一个延伸,学生学习已有一定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进一步理解图形、图像在多媒体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深入体会图形、图像的视觉意义和在表达信息时的效果和特点。
2理解图形、图像的数字化原理。
过程与方法:探索理解图形与图像的区别和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图形、图像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2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图形与图像的区别难点:理解图形、图像的数字化原理五、教学过程: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多媒体的概念及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学习有关图形和图像处理的一些知识。
教课教学利用多媒体作品表达意图时,图形、图像有着特别的魅力:生动、直观、形象图形、图像的数据远比文本的数据量大。
思考:视频的数据量呢我们能体会到图形和图像在传递信息方面的优势,所以我们不仅要学会利用图形和图像表达意图。
同时也要能利用图形、图像充分地展示主题,又能启发人的思维,引起共鸣,这正是图形、图像的视觉意义所在。
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表示数字化表示:指计算机用二进制编码(0、1)的形式表示。
模拟图像与数字图像日常所见的照片、图片等称为模拟图像,计算机中用二进制表示的.是数字图像。
模拟信号波形和数字信号波形:2.1图形与图像的区别:图形(矢量图):模型化、抽象化、线条化。
3.2绘制图像作品(2)-人教蒙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设计
五、教学评价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学习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激发学生对图像处理软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讲解(10分钟):介绍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如选取工具、绘制工具、填充工具等。
3.示范(10分钟):教师在课堂上演示如何使用图像处理软件绘制图像作品。
4.实践(15分钟):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练习使用图像处理软件绘制图像作品。
5.交流讨论(5分钟):学生之间交流操作心得,分享学习经验。
6.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掌握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图像处理软件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4.练习: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练习使用图像处理软件绘制图像作品。
四、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图像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10分钟):介绍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如选取工具、绘制工具、填充工具等。
3.示范(10分钟):教师在课堂上演示如何使用图像处理软件绘制图像作品。
多媒体图形教案的数学教学设计
多媒体图形教学的数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多媒体图形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培养学生运用多媒体图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多媒体图形的概念和分类2. 多媒体图形的性质和特点3. 多媒体图形的绘制和编辑4. 多媒体图形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5. 利用多媒体图形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多媒体图形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2. 演示法:展示多媒体图形绘制和编辑的过程。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多媒体图形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绘制和编辑多媒体图形。
5. 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图形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和素材。
2. 准备计算机和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 准备数学教学案例和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多媒体图形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多媒体图形的性质和特点,展示实例。
3. 演示:演示多媒体图形的绘制和编辑过程。
4. 实践:让学生动手绘制和编辑多媒体图形。
5. 应用:分析多媒体图形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6. 拓展: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图形解决实际问题。
7.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8.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多媒体图形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 评价学生运用多媒体图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审美观念的提升。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索多媒体图形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2. 鼓励学生创新,利用多媒体图形设计数学教学辅助工具。
3. 组织学生参加多媒体图形设计比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八、教学策略1. 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地讲解多媒体图形的知识和技能。
2. 结合具体案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多媒体图形的应用。
3. 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师生互动。
第二节精彩纷呈的图像处理(第2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节精彩纷呈的图像处理(第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篇:第二节精彩纷呈的图像处理(第2课时)教学设计第二节精彩纷呈的图像处理(第2课时)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授课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Photoshop的操作环境;知道进行选取时依照不同的需要选取不同的工具;知道图像羽化的设置;知道图像的缩放旋转及调整颜色的方法;掌握保存文件的不同后缀名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采用创设情景、任务驱动的教学法,将知识技能融合于生活任务中,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任务情境。
采用简单合适的分组方法,在任务操作过程中融入合作交流的因子,倡导合作探究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能通过体验创作之旅的历程,培养学生全局思考问题的习惯,探求一般规律的意识。
注重开放性思维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并注重于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的养成。
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使学生体验创作的乐趣。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经过七年级的学习,计算机基本操作已熟练掌握。
升入八年级大都好奇心强、渴望探知新事物,学习新内容,但抽象思维和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相对较弱。
前面学过的文字处理有更强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而本章节相对死板一些。
教师应想尽办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理解任务,理解具体的应用情境,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于帮助学生理清概念,理顺思路,通过多种方法降低学习难度,简化操作过程。
在设计中,通过创设创作之旅的情景,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索来解决任务。
从而达到一个知识重新建构的过程。
【教材分析】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本节是第一章图像的获取与处理第二节的教学内容,在整个章节中居于重要地位,利用素材创作出作品的思考过程,引导学生使用Photoshop软件学习素材选取及处理技巧,让学生初步学会图像加工处理技能。
2、本节主要内容本节主要是介绍新建文件、建立选区、图像羽化效果、图像的变换效果、调整图像颜色、保存文件。
小学信息技术图形图像巧变幻时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图形图像巧变幻时教案标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图形图像巧变幻时教案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小学生们培养信息技术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图形图像巧变幻是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能提升学生的技术操作能力。
本文将针对小学信息技术图形图像巧变幻时的教学设计,介绍一套完整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图形图像巧变幻的概念与特点。
2.掌握使用计算机编辑工具进行图形图像巧变幻的基本操作。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图形图像巧变幻水平。
4.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二、教学准备:1.计算机实验室或多媒体教室。
2.每位学生一台电脑,并安装好编辑软件。
3.提前准备好相关案例和示范素材。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介绍图形图像巧变幻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这一话题的兴趣。
2.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图形图像的基本概念和巧变幻的原理。
引导学生思考巧变幻的意义,并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变幻效果。
3.示范操作(20分钟)使用计算机编辑软件进行巧变幻的示范。
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如何使用编辑工具进行图形图像的巧变幻,同时解释每个操作的用途和方法。
4.小组实践(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4人,每个小组选取一幅图像进行巧变幻的操作。
鼓励学生们发挥想象力,尝试不同的效果和方法。
教师在每个小组中进行指导和监督,鼓励学生们互相合作与交流。
5.创作展示(15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最喜欢的效果进行展示,并进行简要的解说。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建议和意见,促进学生间的互动交流。
6.总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提出意见和建议。
鼓励学生们继续探索和创新,培养他们的图形图像巧变幻能力。
四、教学评价方法:1.观察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创意的发挥程度。
2.小组展示和解说的内容和表现,以及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情况。
《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教学设计
《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图形、图像的视觉意义及表达信息的特点。
2 .理解图形、图像的数字化原理。
1 .初步掌握使用图形、图像表达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使用图形、图像表达信息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2 .感受图形、图像在人类表达、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表示”中基本概念的形成。
教学方法教师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讲授基本知识点、通过学习任务体验知识、任务驱动法、提问法教学课时: 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采取利用课件、引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导入新课:导语:前不久学校组织了学生电脑图像作品设计比赛,xx 级xx 班同学们的图像作品获得了好评,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播放课件)。
这些图形、图像作品带给我们的冲击和震撼,让我们印象深刻。
生活中到处可见通过图形、图像表达的信息具有非凡的感染力,那么请思考:为什么图形图像有这么大的魅力?1 .图形、图像的视觉意义与特点?a 承载信息量;b 生动直观;c 视觉刺激强。
说明:展示作品素材位置:教学素材\ 实践一、实践二、实践三、实践四。
1 .课前按照教师要求组织分组, 推选个组组长。
2 .欣赏作品。
3.思考并填写学习报告中的问题二、新授课展示课件中学习实践一的内容,同时讲授下面导语深入各组组织讨论,得出模拟图像与数字图像的不同特点。
导语:刚才所欣赏到的是经过电脑加工的作品,我们都知道计算机能处理的信息是数字化的,而我们生活中的照片、海报、书刊中的插图是一些模拟图像。
我们接下来通过几个实践来探讨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过程。
先实行实践一。
实践一:根据生活经验讨论传统相机拍摄的照片与数码相机拍的照片各有什么特点?特点模拟图像数字图像传输性相对困难较易再现性差强可处理性较快t \、/•.1 .观察对比作品素材中的数字图像与模拟图像32.讨论总结出模拟图像与数字图像的特点, 填写学习报告巡视指导各组实行实践操作,找一组人员实行归纳总结。
《2.1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像、图形》导学案
《2.1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像、图形》导学案
编写人:张鹏审核人:导学时间:2013/9/23
班级:高二组别:姓名:等级:
【学习目标】:
1、深入体会图形、图像的视觉意义及其在表达信息时的效果和特点
2、理解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表示
3、掌握图形、图像的存储和压缩的基本方法
学习重点:1、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表示
2、图形、图像的存储格式
学习难点:1、图形、图像的数字化原理
2、图形、图像的格式与特点
【学法指导】:任务驱动和分组协作,同学们先自主完成三个基础任务,然后分小组讨论,解决个人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找到解决方法,其次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
小组合作完成探究任务,集思广益,完成任务。
【知识链接】教材P18——P32页
学生观看几张图片
分小组完成,展示问题
1、图形、图像的视觉意义是什么?(1、2小组)
图形、图像的特征:
3、(5、6小组)图形、图像的数字化原理中,采样涉及的()和()两个参数。
其中常见的分辨率包括了()()()和()。
显示分辨率有哪两种不同
的表达方式:(dpi分辨率的单位,指每英寸上的点数)
三、拓展
2007年11月26日前后“嫦娥一号”拍摄的月球图片将于正式对外发布,请大家想想是如何做到的?。
《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学案.doc
《2・1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导学案姓名: 班级: 组别:学习目标:1•了解图形、图像的视觉意义及表达信息的特点。
2.理解图形、图像的数字化原理。
学习重点:理解图形、图像的数字化原理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归纳总结学习内容:一、图形、图像的视觉意义与特点实践一:阅读材料一和课本P18资料《纺织领域中一种新型的纺织材料——大豆蛋片纤维》,请略读后完成后面的表1。
材料一纺织领域中一种新型的纺织材料——大豆蛋白纤维大豆蛋白纤维是由我国科研人员研制成功的。
它本色淡黄色,接近柞蚕丝色,由于大豆蛋白纤维的体积质量比蚕丝和羊毛均小,而且可纺与蚕丝细度相近的细旦比,因而大豆蛋白纤维具有飘逸感。
由于大豆蛋白纤维性能优异,所以被广泛应用于针织、毛织、丝绸等行业,牛产大豆蛋白纤维的纯纺、混纺和交织织物。
在针织物方面,有单面针织物、罗纹针织物以及大豆蛋白纤维/氨纶的强力强物,被广泛应用于内衣、T恤衫、睡衣等;在机强物方而,则有平纹、斜纹、缎纹以及其变化组织织物、起毛织物等, 应用于衬衫以及各类服装。
大豆蛋白纤维织物具有良好的湿热舒适性,由于它属于蛋白纤维,因而与人体接触性能好;此外,大豆蛋白的氨基酸种类和含量较真丝对人体皮肤的保养更为有利。
总之,大豆蛋白纤维的针织物轻飘、柔软,悬垂性好,舒适性优异,适于做内衣、睡衣等。
大豆蛋白纤维机织物光泽更近似于绢丝,手感滑爽,抗皱性优于真丝,染色性能好,是高档衬衫及其他服装的理想面料。
项目是否愿意阅读(填是、否)清楚度(填好、差)色彩丰富(填是、否)表达信息(填多、少)材料一材料二思考1:图形、图像的视觉意义是什么?思考2:图形、图像的视觉特点是什么?二、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表示1•比较模拟图像和数字图像实践二:根据生活经验讨论传统相机拍摄的照片与数码相机拍的照片各有什么特点?完成下面表2。
(参照课木P21表2-1)特点模拟图像数字图像传输性再现性可处理性•图形、图像数字化原理⑴分辨率输入分辨率包括()、()输岀分辨率包括()、()显示分辨率包括()、()⑵色彩深度(自学下面资料)色彩深度:指记录每个像素的颜色(或亮度)所占的二进制位数,单位是“位/ 像素”,即b/p。
学案: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二).doc
第二章图形、图像(学案)第一节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二)学习目标:1、掌握常见的图形、图像存储格式和特点。
2、理解图形、图像文件的压缩的原理、过程和方法。
学习重难点:1、常见图形、图像的存储格式和特点。
2、多媒体文件的压缩方法学习的主要内容:一、图形、图像的存储格式在计算机中所有的数据都是文件的形式而存储的,文件又有其固定的命名格式,其扩展名就是文件的存储格式。
对于图形、图像在计算机中总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在,存储格式即图形、图像文件的格式。
不同的图像工具软件获取或加工图像后进行存储时,采用的不同编码形式就是相应图像文件的格式;出于不同需要,在生成图形、图像时会选择不同的存储格式,这样就产生了多种不同格式的文件。
要想了解某个图像文件是以何种格式存储的,其方法就是看该文件的扩展名。
常见图形、图像的格式与特点格优点缺点综述式BMP在Microsoft只能在Microsoft可以以包含每个像素1位、4windows下得到广泛使用windows下使用位、8位或24位的图像GIF文件小巧,支持动画不能储存CMYK或HIS色彩模式的数据具有顺序的组织形式PCX最老的存储格式不能储存CMYK或HIS色彩模式的数据可使用各种调色板技术,但多数读图程序不能处理所有的PCX格式的图形JPG是一种压缩位图格式,是目前为止用于摄影图像的最好压缩方法软件压缩和还原速率较慢,格式的标准仍在发展变化是静态图像通用的压缩标准,是数字化图像的主要存储格式PDF PDF文件使用了工业标准的压缩算法,易于传输与存储。
只能使用特定的浏览器才能浏览此文件。
文档能够在多种平台上阅读,包含了字体、图表、图像和打印控制数据说明:1、目前图形、图像格式种类有几十种之多。
2、对于著名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7. 0而言,文件格式有30 多种。
3、对于同一幅图像可以采用不同的格式进行存储,其文件大小各有相同。
4、网页中使用的图片文件应该传输快、比较小、失真小,故常用的图像格式是.JPG和.GIFo二、图形、图像文件的压缩思考题:为什么要对图形、图像文件进行压缩?怎样压缩?用什么软件进行压缩?压缩过程是什么?问题分析:对于数字化的多媒体信息,如图像、音频、视频的数据量很大,对存储空间的要求较高,必须对数据文件进行压缩,以减小数据文件所占空间,以可以非常方便地对其进行解压缩。
《画》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画教学设计一等奖
《画》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画教学设计一等奖【知识与技能】学会对比色、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写生法的方式进行静物画的创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名作、技法学习、摆放静物和静物画写生或创作实践,达到能够欣赏和绘制静物画,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述自己对静物画感受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审美的眼睛去体察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尝试动手表现这些普通事物中蕴藏的美,借此提高自身的审美品位。
【重点】学习色彩搭配的方式以及写生法的创作方法。
【难点】运用写生法的方式表现静物画并且突出色彩的搭配。
环节一:设置活动,导入新课教师展示静物(苹果、罐子、盘子),引导学生摆放组合,并提问这些物品可以怎样组合?喜欢哪种组合?说明理由。
学生动手摆放,教师结合情景顺势引出课题,《色彩静物画》环节二:作品赏析,感知色彩(一)色彩三要素引导学生回忆色彩的三要素包括什么?画中的鸡冠花有用到色彩的三要素吗?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色彩三要素是指色彩色相、纯度、明度。
(二)对比色教师展示作品《鸡冠花》与照片中的鸡冠花,引导对比赏析,并提问真实鸡冠花的花朵和叶子与油画作品中的鸡冠花相比较有怎样的不同?学生观察回答,教师总结:画家笔下的鸡冠花叶子和花朵的表现更加的概括,用色较为大胆,叶子和花的颜色对比较为强烈,使得作品更加的富于魅力。
而画中运用了红绿两种不同的色相,对比关系强烈。
在纯度方面运用暖绿色的叶子和背景,衬托出红花的艳丽繁茂。
(三)色相对比、明度对比教师展示教材中的作品《金鱼》、《静物》,引导学生赏析,并思考两幅作品在用色上有怎样的区别?具有哪些特点?与真实场景相同吗?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马蒂斯的作品《金鱼》属于强调色相对比的静物作品,没有众多的蔬果、器皿和衬布,各色花早围绕着游动的小鱼,生机勃勃。
桌面下的重色不但使主体更加突出,也起到统一整体的协调的作用。
《静物》这幅画强调属于强调明度对比的作品,墙壁和衬布以柔美的灰调子衬托梨子的鲜艳,梨子周围有较粗重的轮廓线,下方有浓重的阴影,突出了梨子鲜明的色彩;亮度很高的白色瓷器使画面产生很强的节奏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
课时:第2课时
学科核心素养:
1、信息意识。
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或处理信息;
2、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养成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习惯;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操作技能,用于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助力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
目标要求:
1、理解图形图像的数字化原理;
2、掌握图形图像压缩的基本方法及压缩工具的用法;
3、了解常见图形图像的存储格式及其含义。
4、感受人类在利用技术实现信息表达时体现的才智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及难点:图形图像的压缩
教学方法:讲授、实践
教学媒体:多媒体计算机室
教学过程:
一、深入理解图形图像的数字化原理,引出新内容
1、提问:图形图像的数字化原理。
2、讨论以下问题
(1)计算一幅RGB图像所占存储空间的公式。
(2)显示分辨率是指显示屏上能够显示出的像素数目。
你的显示器分辨率是多少?其含义是什么?
(3)一幅彩色图像的每个像素用R、G、B三个分量表示,若8位,该图像的深度是多少?每个像素可以有多少种颜色?如果你的显示器分辨率为600*800像素,一幅图像与计算机显示屏一样大小,它所占据的在你空间是多少?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通过以上的讨论与计算我们可以图像数字化后的数据
量非常大,这样大的数据量,在传输时很费时间,在存储时很占空间,因此就需要对图像数据进行压缩,以满足存储容量和传输带宽的要求,这就需要不断寻找有效的方法,用比较少的数据量表达图像。
二、图形图像的压缩
1、图像文件的压缩
老师讲解:数据压缩是对数据重新进行编码,以消除数据序列中的冗余性,实现原数据序列变成较短的输出数据序列(又答压缩数据序列)的技术。
通常,将压缩数据序列与原数据序列长度之比称为压缩比。
在所有数据压缩系统中都需要两个算法:一个用于压缩原文件中的数据(即编码),另一个用于使压缩数据还原成压缩前的数据(即解码)。
图像数据压缩技术主要有两类方法。
一类是使用数学方法来表示图像中相同或相似的数据或数据特征,也就是通过改变图像的描述方式,减少数据量。
而图像在压缩前后完全一样,这种压缩称为无损压缩。
另一类是利用人眼的视觉特征,有针对地简化不重要的数据,以减小总的数据量,这种压缩方法生成的图像与压缩前有一定程度的不同,称为有损压缩。
对于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文件,通常采用有损压缩的方式进行压缩;对于文档、可执行文件等普通的数据文件,则采用无损压缩的方式进行压缩。
无损压缩是可逆的,有损压缩是不可逆的,即无损压缩的数据可以恢复成原样,而有损压缩的数据会有一定的数据损失。
课堂实践学生活动一:
参照教材第30页实践活动内容进行。
通过实践活动总结出:文本文件的压缩与多媒体文件的压缩是不同的,格式不同的图像文件采用的编码方法不同,压缩效果也不同,可见图像的编码方法影响图像的压缩。
课堂实践学生活动二
有一种无损压缩的方法是将颜色值相同的相邻像素点用一个计数值和该颜色值来代替。
如下图所示:
它可以记录为:
请问这两种记录方式的数据长度与压缩比是多少?
2、图像压缩的基本过程
图像压缩过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变换部分、量化部分和编码部分。
学生自读教材第32页内容了解这三部分的意义。
3、其他多媒体文件的压缩
以一个英文字符为例,如果以ASCII码传输需要花费1个字节,如果传输该字符的点阵,则要花费7个字节。
如果传输这个字符的声音,则大约要花费上千年字节。
视频文件更大,以一段视频剪辑为例,假如该视频剪辑的图像分辨率是640*480,32位色彩,那么,一幅画面的图像所占据的数据量是640*480*4≈1.2MB,如果视频以25帧/秒的速度播放,由每秒钟要播放的数据量是1.2*25=30MB。
三、图形图像的存储格式
老师讲解:由于图片的用途不同、生成的软件不同、压缩方式不同,产生了很多种图片格式。
课堂实践学生活动:阅读教材表2-4常见图形、图像的格式与特点。
用看图软件打开不同格式的图形图像文件,观察大小及清晰程度,完成表2-5。
了解图形图像转换方法
三、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学习内容。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