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奥尔贡的人物形象

合集下载

伪君子——人物出场的探析

伪君子——人物出场的探析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10卷总第40期) Journal of Inne r Mongoli a Agric ul tura l Unive rsit y(Soc ia l Sc ie nce Edi tio n)No.42008(Vo l.10Sum No.40)5伪君子6人物出场的探析*p孙金霞(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5伪君子6是十七世纪的戏剧家莫里哀最优秀的喜剧,在整个戏剧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堪称佳作,尤其先声夺人、姗姗来迟、浓妆淡抹、层层张开等人物的出场更是对传统戏剧结构的创新。

关键词:先声夺人;姗姗来迟;浓妆淡抹;层层展开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458(2008)04-0369-025伪君子6是十七世纪的戏剧家莫里哀最优秀的喜剧,在整个戏剧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德国著名的作家歌德曾说: /他(莫里哀)是一个独来独往的人,他的喜剧接近悲剧,戏写得那样聪明,没有人有胆量模仿他。

0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说:/一个能够在伪善的社会面前狠狠地击中虚伪这条多头毒蛇的人,就是伟大的人物!5伪君子6的创作者是不会被忘记的!0雨果在5克伦威尔序言6中说过:/莫里哀不仅在诗歌创作上,而且在文学完美上占据着我国戏剧的高峰。

05伪君子6在十七世纪上演了200场,在十八世纪上演了900场,在十九世纪上演约1100到1200场,是法兰西剧院上演次数最多的剧目。

但当初5伪君子6为了取得上演的权力经历了近五年的斗争,被禁严了3次,莫里哀连续递了三份陈情表,才得以公开演出。

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5伪君子6都堪称佳作,尤其人物的出场更是对传统结构的创新。

一、先声夺人)))达尔丢夫的出场达尔丢夫是5伪君子6的第一号角色,莫里哀在处理达尔丢夫的出场上采用了先声夺人的出场手法,在西方传统的戏剧之中,矛盾冲突全部集中在戏剧动作上,莫里哀以前的戏剧家都是采用直接入题的手法,快速地把人物引入故事情节,在戏剧行动中揭示人物的性格思想,如:戏剧史上的泰斗莎士比亚,他的巨著5哈姆雷特6中,哈姆雷特一开始就入场了,而且展现出一片社会混乱和他家庭的混乱,迅速地推动了情节,这样开门见山的形式非常多,还有5罗密欧与朱丽叶6、5熈德6、5费尔德6、5费加罗的婚礼6、5有罪的母亲6都是如此。

阿尔巴贡形象浅析

阿尔巴贡形象浅析

阿尔巴贡形象浅析一六六八年,莫里哀创作出了《悭吝人》这部喜剧。

随着这部剧的演出,其中的主人公阿尔巴贡的形象也广泛为人们所熟悉。

阿尔巴贡这个人生活在封建时代,但是对于那个时代人们心目中最尊贵的东西,诸如门第、名誉等,他都并不看重,唯有金钱才是他的崇拜对象,是他心目中“最神圣的东西”。

他千方百计地掠取金钱,积攒金钱。

他在生活上吝啬到极点,竭尽克扣之能事。

现在,阿尔巴贡已经成为了吝啬鬼、守财奴的代名词。

下面我来详细分析一下这个经典的文学形象。

一、毫无人性的极端吝啬嗜钱如命,极端吝啬是阿尔巴贡形象的典型特征。

他虽然拥有万贯家财,但是“一见人伸手,就浑身抽搐”,似乎被人挖掉了五脏六腑。

他的极端吝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吝啬到毫无亲情可言。

他曾经训斥儿子克莱昂特,“我倒想知道,你从头到脚,缀了许许多多带子,有什么用处?难道半打细绳子不够挂灯笼裤的。

自己头上明明长着头发,一个钱也不破费,偏要拿钱买假头发,倒像有必要似的。

我敢说,假头发和带子,少说也得二十皮司陶耳。

”为了也许并不值二十皮司陶耳的装饰物,就会有如此的议论,也难怪在第一幕的第二场开莱昂特会对自己的妹妹艾莉丝有这样的抱怨,“你就想不出我苦恼到了什么地步。

因为说来说去,还不都是他老人家,要我们一个劲儿节省,把我们窘得抬不起头来的?还有比这再狠心的?……甚至于为了对付每天的开销,我如今不得不到处举债;为了弄几件合身的衣服穿,我和你都无法可想,只得天天向生意人求救:万贯家私和我们又有什么相干?”如果说这样的吝啬之举还是可以容忍的话。

那么,他为了不花一文钱,要儿子娶一个有钱的寡妇;为了不用陪嫁,要女儿嫁给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

这样不顾儿女一生的幸福,就真的是吝啬到了毫无人性的地步。

其次是对待他人也相当吝啬。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第三幕的第一场,阿尔巴贡告诉自己的仆人,“有些跟班不懂事,过来劝酒,人家想也没有想到,就提醒人家喝:这种习惯是学不得的。

要倒,也得人家问过不止一次才倒。

探讨《伪君子》的主要人物形象

探讨《伪君子》的主要人物形象

克莱昂特:
国王:
明辨是非,坚守正义
明察秋毫,惩恶扬善
《伪君子》集中表达了法国民众对宗教组 织的敌意,特别是17世纪中期法国的高级僧 侣的宗教特务组织,“圣会”,这一组织监视, 陷害, 自由思想者。莫里哀写的《伪君子》, 表达了全社会的反宗教情绪,给了宗教势力以 沉重的打击,因而它引起了宗教势力的猖狂反 扑。 1664年5月,莫里哀作品演给国王看, 触怒 了巴黎大主教。迫于强大的宗教压力,剧作停 演。1667年,解禁,同年8月上演。然而次日 又遭最高法院院长干涉,巴黎大主教也以开除 教籍为手段禁止人们朗诵阅读。经过4年多, 该剧终于取得了合法的演出权。 这是一部5幕诗体喜剧。全剧通过对达 尔杜弗的所作所为的刻画,揭露和鞭挞了教会 2014-12-21 势力的欺骗性与虚伪性。
小结: 奥尔贡的这两个特点彼此 对立,互相浸透
通过其君子风捕捉其迂腐气, 揭露其迂腐气的喜剧性,嘲笑 了宗教虔诚对人的心灵的蛀蚀
君子气的被贬损则是悲剧性 的,这批判了宗教伪善的欺骗 性 正是在否定宗教对人性的戕 害上,奥尔贡的形象是悲剧性 与喜剧性高度融合
桃丽娜
1.聪明机智,敢怒敢言
桃丽娜: 你就这么禁不住引诱?肉感对 于你的五官还有这么大的影响?我当然 不知道你心里存着什么念头,不过我, 我可不这么容易动心,你从头到脚一丝 不挂,你那张皮也动不了我的心。 达尔杜弗: 你说话客气点,否则我立刻 躲开你。 桃丽娜: 不用,不用,还是我躲开你吧, 因为我只有两句话要对你说,就是太太 这就下楼到这里来,请你允许她和你谈 几句话。
狠的骗子和恶徒
来自破落贵族阶层的流氓无赖, 却给自己戴上一副假面具,装成一 位虔诚的信徒,一位抛弃人间一切情 欲,一心向着上帝的苦修者 他身上集中了当时教会和贵族社 会的假冒伪善和恶德败行

读后感

读后感

合上莫里哀的《伪君子》,仿佛也是刚刚了解一种人性,是可悲的。

一个总是把仁义道德挂在嘴边的,心中却总是充满着欲望和肮脏的伪君子——达尔杜弗,也许是从遇见奥尔贡和他母亲的那一刻起,他就觉得机会来了吧,讲人性最美的的臭皮囊披在身上,一步一步,蒙蔽了有势者的眼睛,一切伪装只为达到目的——拥有奥尔贡的财富,占有美丽的艾尔密尔,虽然周围的人意识到了他的邪恶,但“最高领导人”最后才理解,虽然有个美满结局,但其行为确实令人愤恨。

不长的剧本,却很完美的演绎了人性的贪婪和虚伪一个貌似圣人君子,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其实是一个骗人钱财,贪色纵欲的小人,他用一切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还说是为了上帝和国王,我觉得是深受宗教影响的,奥尔贡母子才会被骗,这部作品的主旨也就是讽刺当时的教会。

最晚还听舍友说起她初中同学,也就是一个伪君子,表面装得楚楚可怜,博人同情,与其相处后才发现心机极重,城府极深,处处说人坏话,以为以此就可以交到更多朋友,其实只是让人更了解她的本来面目而已。

我们的生活中也不发这样的人哪!“伪君子”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分布于世界各地,甚至是宇宙的整体,不管何时何地,都能遇见,而最终目的都一样:利益。

不明白,有些人为何要在自己纯净的脸上拼面具,一副让别人喜欢的面具,尽管不舒服,却不摘下,直到把心也一点点地埋在面具下,达尔杜弗真的就生来那么坏?不,是贫穷,穷得干干净净,内心却有欲望,他没有戴面具,他穿的是“防弹衣”,而且是一件漂亮的弹衣,保护自己并且提升自己,却埋了心,埋了心,那享有的是一个空壳,我替他感到悲哀,也替所有伪君子们感到悲哀。

简单的活,那是神仙,是个人,就复杂,有梦想,其实是有欲望,有目标,其实是有攻击对象,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全副武装吗?不过,达不到“伪君子高标准”,但那也不是失去自我,按心里想到的去做,这不现实,但确实很有意义的。

放下这本与生活贴切的剧,我又拿起了另一本书。

《神曲》是西方中世纪文学的开山之作,因其年代久远而显得颇有生涩之感。

浅析《伪君子》中的人物特点与艺术特色

浅析《伪君子》中的人物特点与艺术特色

谢谢观看
浅析《伪君子》中的人物特点 与艺术特色
目录
01 一、人物特点
03 参考内容
02 二、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
《伪君子》是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莫里哀的代表作之一,该剧以生动的情节 和强烈的讽刺,揭示了伪君子奥尔贡及其家人、朋友、信徒等不同人物的形象特 点和艺术特色。本次演示将从人物特点和艺术特色两个方面,对《伪君子》进行 浅析。
道德上的背叛与失范:人物形象 的社会批判
道德上的背叛与失范:人物形象的社会批判
《伪君子》中的人物形象不仅揭示了当时社会伪善者的普遍特征,同时也暴 露了当时社会道德沦丧、虚伪横行的丑态。达尔丢夫作为一个道貌岸然的人,却 干着种种违背道德的行为,这些行为被作者以讽刺和揭露的方式呈现出来,无疑 是对当时社会道德现状的一种批判和否定。这种道德上的背叛与失范的人物形象, 无疑也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深刻写照。
2、独特的语言风格
2、独特的语言风格
莫里哀在《伪君子》中运用了独特的水词风格和喜剧元素,使得整个剧目语 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这种语言风格不仅加强了剧情的喜剧效果,也使得观众 在欣赏剧情的同时,领略到了法国古典戏剧的独特魅力。
3、鲜明的角色塑造
3、鲜明的角色塑造
《伪君子》中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明,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和行 为方式。莫里哀通过对不同人物的刻画和描写,使得他们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这种鲜明的角色塑造不仅增强了剧情的感染力,也使得观众对剧中人物有了更深 刻的认识和理解。
对艺术价值的思考:揭示社会现 实的镜子
对艺术价值的思考:揭示社会现实的镜子
《伪君子》作为一部文学杰作,其艺术价值不仅在于其对伪善者形象的生动 刻画,还在于其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和批判。这部作品如同镜子一样,将 当时社会的伪善、虚伪和道德沦丧的现象清晰地反映出来,使读者在欣赏文学的 同时,也能够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反思。这也是《伪君子》能够成为光 辉典范的重要原因之一。

考研精品资料外国文学人物形象总结笔记

考研精品资料外国文学人物形象总结笔记

外国文学人物形象总结笔记为方便考生复习,考试吧整理“考研精品资料:外国文学人物形象总结笔记(2) ”供广大考生使用,预祝大家取得好成绩!1、阿喀琉斯形象:阿喀琉斯,是神人结合而生,其母是海神的女儿忒蒂斯,他的母亲得到神谕说阿喀琉斯有两种命运:一是在战场上争得荣誉而死,一是在和平的生活而获得长寿。

然而在他的身上,体现出的是一种积极入世,重视现实,不怕死亡的英雄主义精神,他宁愿在战场上争得荣誉而早死,也不愿意过着和平生活而长寿。

这就是他固执的性格,为了头上的光环而在所不惜,在民众的威望是他心目中最大祈求,他绝不会想到在平凡中老死,只有荣誉和尊严的依托,他必须战斗,在战斗中才会获得他追求的荣誉和声望,以及得到的尊严。

阿喀琉斯性格特征多方面,他孔武有力,而又常如孩子般在母亲面前哭泣,但他珍惜友谊与帕特克洛斯亲如手足,当得知帕特克洛斯被赫克托耳杀死后,他为失去他的至交好友而痛不欲生,阿喀琉斯愤怒地叫:“如果命运女神不让我保护我的被杀的朋友,我宁愿死去!他远在异乡丧命,我没有援救他,现在我的短促生命对于阿耳戈斯人还有什么用呢?让宙斯和神祗们所规定的命运降临到我头上来吧!”正是这个亲如手足的情感,使得阿喀琉斯在战场上把杀敌报仇,作为对朋友的爱的体现和对敌人的恨,,使他成为嗜杀的恶魔,见到特洛伊人,不分男女老少都杀,使他们的尸体堵塞了克珊托斯河的河道。

河神出面阻止,他竟然同河神厮杀起来。

仇恨在他心中燃烧,发誓把赫克托耳杀死来祭奠好友的亡灵。

在同赫克托耳决战时,赫克托耳曾哀求说:当决战一方死后,不要凌辱他的尸体。

而阿喀琉斯根本就没有理睬,残暴地把赫克托耳的尸体拴在马后倒拖着围绕自己的挚友的灵柩跑了三圈,并以十二个被俘的特洛伊青年为帕特洛克斯陪葬,可见阿喀琉斯手段的残忍,这都是他把爱完全建立在对朋友的爱的基础之上,但这残忍的手段却令赫克托耳的父亲普里阿摩斯心伤透彻。

在另一方面,他出于对朋友的挚爱,珍视友谊,对朋友承担义务看得高于一切,反映了他善良温厚的一面。

简析答尔丢夫形象及其塑造

简析答尔丢夫形象及其塑造

简析答尔丢夫形象及其塑造
学号:姓名:章东升班级:12汉本2班
答尔丢夫这一形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作品把他刻画成一个伪装虔诚的恶棍,他用欺骗手段博得了富商奥尔贡的信任,混进奥尔贡家里充当良心导师。

奥尔贡将他奉若圣徒,为表达自己的信任与崇敬,不仅每天供养着他,不断地送他钱财,还将自己的政治秘密交付与他,将女儿许配给他,最后把家产全部赠给答尔丢夫。

而所有这一切正是答尔丢夫的目的。

等到奥尔贡醒悟过来认清其真实嘴脸时,答尔丢夫却以其政治秘密欲置奥尔贡于死地,以维护自己骗到手的财产,露出了他的凶残本性。

答尔丢夫是17世纪法国封建贵族和教会势力的化身,是一个职业的宗教骗子。

他的手段是假虔诚,一边贪食、贪色、贪财,一边嘴里说着最为圣洁的言辞。

当时的法国教士假仁假义、口是心非,已成普遍现象,答尔丢夫集中体现了这种伪善的恶习。

从艺术角度来看,莫里哀运用了高度概括的喜剧化手法,将一种伪善丑态推到极致,因此“答尔丢夫”已经成为“伪善者”、“伪君子”的同义语。

他是莫里哀创作中最为成功的艺术典型。

人物形象的塑造,一侧面交代二正面验证三剥笋法四请君入瓮法。

答尔丢夫首先是一个十足的宗教骗子,其次答尔丢夫还是一个阴险、狡诈、狠毒的阴谋家。

而作者能把答尔丢夫塑造得如此生动形象,其成功的原因在于他精妙绝伦的塑造手法:①通过严整紧凑的结构和集中概括的手法来勾勒人物形象;②通过高度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和言行反照的对比手法丰满人物形象;③通过鲜明的戏剧冲突抽丝剥茧似地揭露人物形象的本质。

达尔杜夫

达尔杜夫
2.《达尔杜夫》
《达尔杜夫》(又译为《伪君子》)是 莫里哀的代表作,据说是法国戏剧史上演出 最多的剧本,在文学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 《达尔杜夫》的诞生和演出过程本身就 很有戏剧性。
1)《达尔杜夫》演出的历史和改定
1664年,路易十四举办盛大的“仙岛游 园会”。莫里哀的剧团参加了游园会全部的 活动。 到了第六天晚上,莫里哀的剧团演出了 压轴戏《达尔杜夫》。讽刺、嘲笑神职人员 的内容而惹恼了笃信宗教的王太后,路易十 四不得不下令禁演。
当奥尔贡全家陷入慌乱中时,达尔杜夫 带着国王的宪兵来到奥尔贡家,要逮捕奥尔 贡。关键时刻,宪兵宣读了国王的法令。明 察秋毫的国王已经知道达尔杜夫是伪君子, 亲自出面把达尔杜夫抓走。奥尔贡一家又恢 复了安宁的生活。
大团圆的结尾引起了很多争论。 从当时的具体情况和《达尔杜夫》上演 的曲折过程来看,莫里哀安排这样一个结尾 是无可厚非的。对新贵族的嘲笑和讽刺才是 莫里哀写作《达尔杜夫》的主要目的。
3)《达尔杜夫》的主要人物形象 (1)奥尔贡
奥尔贡在剧本中一出现就非常可笑、愚 蠢。当问题出现时,他又表现得无能为力。

奥尔贡同时还是一个专制的封建家长形 象。在选择女婿、处理遗产时,他都表现出 了极端的蛮横、专制。莫里哀在表现这一点 时,用了“自我否定”的手法,让他的愚蠢 和无能在观众面前暴露无遗。
奥尔贡回来后,他的妻子和儿子都向他 讲述达尔杜夫的贪婪和好色,愚蠢的奥尔贡 赶跑了儿子,把家产的继承权赠送给达尔杜 夫。 奥尔贡的妻子再次设计,让奥尔贡藏在 桌下,叫达尔杜夫来到自己房间。色迷心窍 的达尔杜夫对奥尔贡的妻子动手动脚。
达尔杜夫果然一回来就要搂抱奥尔贡的 妻子。忍无可忍的奥尔贡从桌下钻出来怒斥 达尔杜夫。 达尔杜夫却洋洋得意地提醒奥尔贡,他 已经拥有了所有的家产,他甚至扬言要利用 奥尔贡亲自交给他的秘密文件匣把奥尔贡送 进监狱。

奥尔贡为什么会被骗?

奥尔贡为什么会被骗?

奥尔贡为什么会被骗?作者:陈乙宁来源:《速读·上旬》2016年第05期摘要:莫里哀在《伪君子》中表达了他始终坚守的“在娱乐中改正人们的弊端”的意志,本文通过解析围绕“奥尔贡”这一形象构建的一系列角色颠倒,赏析此喜剧表现形式所表达其深刻的悲剧意图。

关键词:伪君子;角色颠倒;喜剧;悲剧性莫里哀是杰出的法国喜剧作家,是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对世界的戏剧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伪君子》是他的代表作,用幽默生动的语言,夸张滑稽的表现手法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以上帝为幌子的骗子“达尔杜弗”,企图骗取商人奥尔贡的妻子和家产,最后以其骗局败露锒铛入狱收场的故事。

歌德评论他说,“他是一个独来独往的人,他的喜剧接近悲剧,戏写得那样聪明,没有人有胆量敢模仿他”。

莫里哀的喜剧有深刻的思想内容,这是源于他自身对喜剧的定位和对自身的责任:“喜剧的责任既是在娱乐中改正人们的弊端,我认为执行这个人物最好莫过于通过令人发笑的描绘,抨击本世界的恶习。

”因此,莫里哀的喜剧中,他的非单纯“搏君一笑”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

对莫里哀喜剧中蕴含的悲剧因素的研究并不少,有总结莫里哀所有喜剧得出的结论的,也有对个别作品作悲剧性探讨的。

但笔者发现了这些研究的小小不足,即没有对具体作品中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明确的关联性探究。

因此愿在此谈一下个人的浅识,仅着眼于《伪君子》这一个作品,去分析其中的悲剧性所在,及这种悲剧性是如何通过艺术表现建构起来的。

一、悲剧感建构于表达形式中以莎士比亚的悲剧经典之一《奥赛罗》为例,悲剧的产生是由于悲剧主人公奥赛罗的极为普遍的人性弱点“嫉妒”,由此引起了读者的同情和怜悯。

同情,怜悯——始终没有被推翻的,乃亚里士多德所发现的悲剧感的根本特征。

莫里哀的《伪君子》里被蒙骗的奥尔贡和虚伪的达尔杜弗虽然是滑稽可笑的“丑角”,他们的人性弱点也会在深层思考中引起我们的同情和怜悯。

悲剧由于“片面地侧重以伦理的实体性和必然性的效力为基础,至于对剧中人物性格的个性和主题因素方面却不深入刻画”,而“喜剧则用颠倒过来的造型艺术方式来补充悲剧的欠缺,突出主体性在乖讹荒谬中自由泛滥以达到解决。

美丽的外衣被撕碎后

美丽的外衣被撕碎后

美丽的“外衣”被撕碎后——莫里哀《伪君子》美丽的东西总是能迷惑人。

鲜艳的花儿美得让人忍不住去采摘,漂亮的人儿美得让人想立刻拥有,善良的人性美得让人能顶礼膜拜……然而,当丑陋的灵魂以欺诈的方式将美(或世人尊敬的东西)当作一件美丽的外衣装饰在身上,又有几人能识别这“外衣”只是装饰?事实上,我不是一个信徒,所以我对宗教的了解不深。

我知道西方人信教,那里有虔诚的信徒。

在莫里哀的《伪君子》里,主人公达尔杜弗利用奥尔贡对宗教的虔诚,打着上帝的旗号,穿着伪善的外衣,由此得到奥尔贡的信任。

闯进别人的家庭,充当圣洁的灵魂,从此这个家庭是非丛生。

而当他美丽的“外衣”被撕碎后,奥尔贡才醒悟过来,最终转祸为福。

当我看着剧情一步步发展,看着虚伪的骗子对这个家庭的所做作为,看着奥尔贡沦陷,戏外的我有想进去撕碎骗子“外衣”的冲动,但戏里早已有了安排。

对达尔杜弗,我是厌恶至极。

明明好色,却偏偏装得像圣人般纯洁。

他对桃丽娜说:“哎哟!天啦,我求求你,未说话以前你先把这块手帕接过去。

把你双乳遮起来,我不便看见。

因为这种东西,看了灵魂就受伤,能够引起不洁的念头。

”如果他真是圣洁的苦行者,那么对他而言,他所看到的不过是一团像猪肉的东西罢了!不至于会灵魂受伤,思想不洁。

这样虚伪的人,假惺惺地站在道德的高处无端指责别人,以此来掩饰自己思想的肮脏。

人的本性是无法用美丽的“外衣”来装饰的,就像一个男人,无论穿了多好看的女人衣服,依然无法改变他是男性的事实。

所以,达尔杜弗好色的本性又岂是他装虔诚的信徒就能够压抑的了的了?虚伪到让人无时无刻都觉得其可怜,这既是达尔杜弗的可怕之处,又是奥尔贡这类的盲从者的可悲之处。

伪善的人能让正常的人丧失正常判断能力和平时的思考。

奥尔贡对达尔杜弗的关心多于妻子。

他把妻子的生病放在一旁,对达尔杜弗的饮食问得如此详细,当女仆告诉他,他吃了两只竹鸡,外带半只切成细末的羊腿,第二天早餐喝了四大口葡萄酒……一离饭桌就回卧室……。

达尔杜夫人物解读

达尔杜夫人物解读

《达尔杜夫》《达尔杜夫》 《达尔杜夫》(又译《伪君子》)为五幕诗体喜剧,是莫里哀的代表作。

作品通过教徒达尔杜夫的虚伪和奸诈,揭露了教会的虚伪、欺骗、反动和危害。

剧中达尔杜夫是个宗教圣职人员,他的性格特征是“伪”。

他明明是个好色之徒,却把自己打扮成正人君子;明明是个贪婪的角色,却要装成乐善好施的样子;他还善于颠倒是非,为自己的阴险和奸诈作掩护,并巧施手段,让奥尔贡乖乖进入圈套。

达尔杜夫的恶行反映了宗教的虚伪和当时教会势力的猖狂。

正如剧中人物所说,就是仗着“党徒的力量”,他也可以把奥尔贡的一家弄得走投无路。

17世纪20年代末,法国的“圣体会”披着宗教外衣,代表封建贵族利益,与王权进行斗争。

他们暗中执行秘密警察职务,迫害异教徒,还把势力伸向上层资产阶级。

达尔杜夫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

剧中的另一人物奥尔贡,是巴黎富商,他的性格特征则是“愚”。

作家集中写了他做了三件蠢事:企图把女儿嫁给伪君子,剥夺儿子财产继承权和把生命攸关的文件箱交给达尔杜夫保管。

奥尔贡刚愎自用、顽固暴躁、狭隘保守,在他身上体现了17世纪法国上层资产阶级的特点。

同时,从他身上又可以看到宗教欺骗的危害性。

奥尔贡本来并不“愚”,年轻时还是王权的支持者,在国内战乱中表现英勇。

但是自从上了宗教骗子的当以后,他就变得思想保守,害怕自由,逐渐地愚蠢起来。

正如他的自我表白:“自从和他谈话以后,我完全换了一个人,他教导我对任何东西都不要爱恋,他使我的心灵从种种情爱里摆脱出来,我现在可以看着我的兄弟、子女、母亲、妻子一个个死去,我也会无动于衷了。

”作者批判了他的“愚”,但又同情他受骗后的不幸。

女仆道丽娜是作品中最有生气的人物,她勇敢、泼辣、机智,是下层人民的代表,从她身上可以看到莫里哀的民主思想。

道丽娜是跟达尔杜夫斗争的主要力量。

她不仅敢于揭露达尔杜夫的“伪”,还善于批判奥尔贡的“愚”。

面对达尔杜夫的假正经,她毫不畏惧。

她不仅自己勇敢地跟达尔杜夫、奥尔贡斗争,还善于调动其他人的积极因素,联合起来对付他们。

《茶花女》小仲马 的读后感

《茶花女》小仲马   的读后感

《伪君子》是法国著名剧作家莫里哀的一部经典之作,以其独特的讽刺手法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成为了17世纪法国喜剧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在阅读这部作品之后,我深感震撼,对于人性、虚伪、道德和社会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莫里哀通过塑造奥尔恭这个角色,展示了一个充满虚伪和假善的形象。

奥尔恭是一个典型的伪君子,他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却是一个贪婪、自私、狡猾的人。

他利用自己的伪装,不仅欺骗了奥尔贡一家,还成功地混入了他们的家庭。

然而,在关键时刻,他的虚伪本性暴露无遗,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莫里哀通过对奥尔恭的刻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矛盾和虚伪的人物形象,也让我们对虚伪和道德之间的冲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奥尔恭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社会对于虚伪和假善的严厉谴责和对道德的强调。

奥尔恭虽然表面上道貌岸然,但实际上却是一个道德败坏的人。

然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他却能够成功地混入奥尔贡一家,并得到了他们的信任和尊重。

这让我们意识到,虚伪和假善并非个别现象,而是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

同时,这也让我们对道德观念产生了质疑,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坚守道德底线。

莫里哀通过奥尔恭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

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奥尔恭在不同阶段展现出的不同面貌:从最初的道貌岸然,到后来的贪婪自私,再到最后的虚伪暴露,他的形象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现实生活的磨砺和内心挣扎中逐渐形成的。

莫里哀通过对奥尔恭的刻画,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也让我们对人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达特尔人物形象分析

达特尔人物形象分析

达特尔人物形象分析1、伪善与贪爱金钱财富达特尔原本是贵族,破落后成为了一名修士,表面上是诚心向着上帝的苦修者,善待困苦的人民,但实际上包藏祸心,坑害他人,从不拒绝世俗享受,贪吃的饕餮鬼。

例如,他假惺惺地表示不能看妇女袒胸露臂的装束,可是他盯着女仆桃丽娜的胸衣,又假装掏出手帕,用严厉的口吻教训桃丽娜说:“把你的双乳遮起来,我就不能看见,这种东西,看了灵魂会受伤,引起不洁的念头。

”他伪装不爱钱财,却借上帝的口吻,利用奥尔贡的昏庸,接受了奥尔贡的全部财产。

他声称不杀生,却向国王告密,称奥尔贡私藏反叛者的文件,想要处死奥尔贡。

伪善者的可怕就在于其隐蔽性和欺骗性,达特尔伪善的形象贯穿整个戏剧。

2、有心机与阴险狡诈当奥尔贡在教堂遇到装作苦修者的达特尔时,就多次施舍钱物给他,而他几次都拒不接受。

此时的达特尔心里早有打算,他的想通过这种类似虔诚的行为骗取奥尔贡的信任,今后来图谋更大的利益。

所以,在他进入奥尔贡家庭后,他就不断地骗取奥尔贡的信任,当奥尔贡的儿子大密斯将其向艾耳密尔调情的恶行揭露出来时,奥尔贡对他的信任已经超过了对儿子的信任,反而将儿子赶出了家门。

就这样,达特尔通过巧妙的辩解和遮掩获得了继承权。

这些都显示了他的阴险狡诈。

3、卑鄙与凶狠狠毒是达特尔撕开善良外衣下的真实面目。

当达特尔调戏奥尔贡妻子的丑行败露后,他就立刻一反之前的伪善,显得蛮横、凶狠起来。

他开始坑害奥尔贡一家,向国王告密,欲置其于死地,幸好由于国王的英明,洞察一切,下令逮捕了达特尔,并赦免了奥尔贡。

4、贪恋女色与两面性达特尔作为一名修士,宗教的禁忌无不使其克制着对世俗的向往,但是他追求欲望,展现了人的原欲与现实禁忌之间的矛盾。

剧中达特尔的出场很精彩,他看到女仆就故意提高音量对他的仆人说:“劳朗,把我的鬃毛紧身衣和鞭子藏起来,求上帝永远赐给你光明。

倘使有人来找我,你就说我去给囚犯们分捐款去了。

”这是要向人说明他是个禁欲主义者,不近女色。

但现实中,他一方面向奥尔贡的女儿求婚,另一方面企图勾引奥尔贡续妻艾耳密尔。

论《伪君子》中人物分析与艺术特色2400字

论《伪君子》中人物分析与艺术特色2400字

论《伪君子》中人物分析与艺术特色2400字《伪君子》是法国古典主义喜剧作家莫里哀创作高峰时期的重要作品,是世界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该剧主要写伪装圣洁的教会骗子答尔丢夫混进商人奥尔贡家里,图谋勾引其妻子并谋取其家财,最后在精明的欧米尔的设计下中了圈套,并锒铛入狱的故事。

在故事中作者莫里哀无情地揭下了达尔丢夫这个伪君子的人格面具,以否定的方式提醒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一定要擦亮双眼,不要因逐时尚而被伪善所骗,也不能因慕虚荣而被假象所蒙蔽,更不能因良好的动机而不自觉地纵容恶行。

一、主要人物分析1、答尔丢夫,是贯穿全剧的主要人物,对他的伪善的追踪是戏剧的主要线索,他的主要的性格特点是伪善。

他披着虔诚的外衣,竭力掩饰自己真正的目标追求,掩饰充满狂热欲望的灵魂冲动,来迎合资产者处于虚荣的笃信宗教的时尚,赢得赏识,争取信任,从而去实现自己的真正的目标。

然而他苦苦追求的并不是一种高尚的境界,也不是以放弃世俗乐趣为代价,完成灵魂的净化与超越。

更不是出于崇高信仰,改变动荡的现实,而仅仅是追求世俗生活享受,追求简单需要的满足。

所以他的行为无法引起普遍的共鸣,也无法获得原谅,反而让他成为了“伪君子”的代表,答尔丢夫也成为了“伪君子”的代名词。

1、奥尔贡,他是整部戏情节的中心。

他轻信固执,过分虔诚,好走极端。

突出的表现形式是蠢和傻,他傻的可怜,傻的可笑,傻的可恼。

他刚愎自用,是个顽固横暴的专制家长。

对答尔丢夫的伪装虔诚深信不疑,竟把骗子当成“圣人”来膜拜。

当家人在他面前揭露答尔丢夫的虚伪时,他从不相信他们的说辞,反而夸张到要将自己的全部财产送给答尔丢夫,简直比顽固派还要顽固。

2、桃丽娜,在剧中她虽然只是扮演一个侍女的角色,但是她却是反对封建道德、揭露宗教伪善的主要人物。

她聪明能干,她身为陪伴小姐的佣人,身份却高于一般侍女;在主人家中她具有较大的发言权,她不畏强权,正直敢言,表现得“多嘴多舌”;她沉着大胆,是个丫鬟却敢于顶撞;她热心肠的同时也观察敏锐,从一开始就能看出答尔丢夫的叵测居心和虚伪。

浅论奥尔贡的人物形象

浅论奥尔贡的人物形象

浅论奥尔贡的人物形象by燕麦黄桃“文章合为时而作”,这句话跨越地域,通用古今。

《伪君子》的创作不仅仅是为了博取众人一笑的喜剧,达尔丢夫和奥尔贡也不仅仅是荒唐可笑的小人物。

发生在奥尔贡家里,短短的二十四小时的五幕剧,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整个法国社会的反映。

十七世纪法国资本主义继续发展,波旁王朝的亨利四世摧毁了封建主的反抗,王权保证了国家的统一,进而中央集权的强大君主专制国家建立。

这一时期封建贵族没落,新兴阶级势力上升,同时法国天主教东山再起,势力迅猛扩展,活动极为猖獗。

于是失去往日天堂的破落败家的封建贵族,便把侍奉上帝当作一种职业,狗走于世,骗取世人的钱财。

教会与贵族相互勾结利用。

莫里哀游走于社会的底层,他将那种披着宗教外衣,打着“良心导师”幌子的伪教士,和与封建势力妥协退让,有着盲从性的资产者看得清清楚楚。

那些伪善的教士,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传播纯粹的宗教精神,而是打着上帝的旗号,对那些异教徒、自由思想者进行思想统治,用他们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言论和行为,欺瞒、控制富有的资产者。

莫里哀借助《伪君子》,对打着上帝的旗号进行思想统治,将魔爪伸向了富有的资产阶级,又刺探人们的言行,牢牢掌握了性命攸关文件的宗教骗子——达尔丢夫,和不辨真假、一意孤行、执迷不悟的富有资产者——奥尔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喜剧是将某种性质夸张了给人看,使它变成人人的笑柄,从而完成对它致命的打击。

莫里哀通过对达尔丢夫和奥尔贡,一系列荒唐可笑的言行描写,揭示了天主教僧侣和上流社会的伪善。

对于那些个宗教骗子,贪财好色是他们的欲望,虚伪是他们的恶习,上帝是他们的武器。

莫里哀将这些社会性浓墨重彩的夸张一翻,集中在了达尔丢夫身上,然后在一层一层的剥掉他伪善的外衣,露出他凶恶的本质。

达尔丢夫是个投其所好的高手,他清楚在奥尔贡家谁才占有统治地位,于是对于一位上了年纪,只在乎死后能否上天堂的老太太——奥尔贡的母亲,白尔奈尔太太,达尔丢夫的做法是“凡事经他一管,就管好啦。

作业《伪君子》论文

作业《伪君子》论文

中文0801 080101117 刘雪峰《伪君子》人物形象分析摘要:通过《伪君子》典型人物形象的分析,莫里哀深刻地揭露了教会和贵族上流社会的伪善、狠毒、荒淫无耻与贪婪,突出地批判了宗教伪善的欺骗性和危害性。

关键词:伪君子虚伪假虔诚有心计伪装能言善辩巧于应变五幕诗体喜剧《伪君子》(又译《达尔丢夫》),是莫里哀喜剧最高成就的代表作之一,是古典主义性格喜剧的杰作。

它从法国现实生活中撷取题材,对剧中人物尤其是中心人物(答尔丢夫)进行了艺术概括,把攻击的矛头集中指向天主教教会的伪善,这也是作品《伪君子》成功的一大特点。

揭示《伪君子》中心人物达尔丢夫的虚伪形象《伪君子》共五幕,但中心人物达尔丢夫直到第三幕第二场才出场。

喜剧这样安排给了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喜剧的前半部分达尔丢夫并未出场,但事事与他有关,很多情节都是围绕他进行的。

作者运用各种表现方法,从侧面巧妙地勾画出了达尔丢夫的基本轮廓,刻画了他的伪善,并初步揭示其危害性。

答尔丢夫是剧作的中心人物。

这是一个贪婪、狡猾而又凶狠的骗子和恶徒,他本是来自破落贵族阶层的流氓无赖,却给自己戴上一副假面具,装成一位虔诚的信徒,一位抛弃人间一切情欲,一心向着上帝的苦修者,他身上集中了当时教会和贵族社会的假冒伪善和恶德败行。

达尔丢夫表面上清心寡欲,实际上拼命追求世俗享乐,想要私吞奥尔恭的全部财产,而且心狠手辣,一旦被揭穿就凶相毕露,欲置主人于死地。

作家通过这一形象集中揭露了教会势力的虚伪和反动,指出了达尔丢夫作为一个"良心导师",打着上帝的旗号干坏事的欺骗性和危害性,刻画了表里不一、伪善性格的人物形象。

莫里哀在这个人物身上集中概括了封建贵族和教会势力的伪善本性,对他进行辛辣的讽刺和深刻的揭露。

在戏的头两幕,莫里哀通过奥尔恭一家老、少两派激烈的争吵,从各个方面介绍了他的经历和特点。

答尔丢夫到了奥尔恭家里,他仍然以矫揉造作的一套骗取信任,“一点点小事他也要扣在自己身上认为罪孽深重”。

伪君子的艺术特色和现实意义

伪君子的艺术特色和现实意义
2
2、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古典主义喜剧的严格 界限,带有悲情色彩。
古典主义喜剧在一定程度上有严格的界限,不能 越雷池一步,而莫里哀的喜剧中插入了悲剧因素, 整出戏的剧情发展始终是正不压邪:坏蛋处处紧逼, 善良的人步步后退设防,退无可退,直到无法解脱。 如玛丽雅娜的婚姻,奥尔贡一家差一点财产全无。 如果没有国王的恩赦的奇迹,悲剧的结局是在无可 避免。
3
3、采用夸张、对比、集中、概括的手法,刻 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伪君子》是一部典型的性格喜剧,全剧的艺术 构思都是为了塑造一个伪善的性格,集中表现在达 尔丢夫的形象上,一切都为刻画这一性格服务 ,并 用夸张的手法加以强调,使伪善成为达尔丢夫性格 最突出的特征。塑造了伪君子的形象。
4
4、语言上生动化、个性化。
《伪君子》中的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如达 尔丢夫是个宗教骗子,他的话总是满口仁义道德。 句句不离上帝,符合他的伪善的性格。奥尔贡是个 个性暴躁的专制家长,自以为是,我行我素。桃丽 娜泼辣犀利,率真朴实,充分表现她的人物。
类型化人物就是可以代表不用时代不同社会制 度下产生的典型人物。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达尔丢夫 代表的伪君子。
8
《伪君子》的艺术特色和 现实意义
1
艺术特色
1、本剧基本符合古典主义的要求:韵文诗体, 结构严谨,丰富了古典主义“三一律”的创 作法则。
“三一律”是戏剧结构理论之一,是一种关于 戏剧结构的规则。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 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 事发生在一天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 一个主题。《伪君子》就是根据这一戏剧规则创作 的,全剧共五幕,所描写的全部事件都在一天之内 发生,情节发生只在奥尔贡家这唯一地点,主题集 中在揭露答尔丢夫的伪善面目这一点上。

【最新】伪君子读后感-范文模板 (8页)

【最新】伪君子读后感-范文模板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伪君子读后感第一篇:伪君子读后感《伪君子》读后感《伪君子》中的达尔杜弗是“故作虔诚的奸徒”的代名词。

达尔杜弗是《伪君子》剧里的的中心人物, 也是文学史上伪君子的典型, 是一个宗教骗子、无赖。

他伪善、狡黠、狠毒。

达尔杜弗的伪善具有典型性。

他善于把世人尊敬的东西当作工具, 骗取人们的信任, 作为他达到卑鄙目的跳板。

他本是外省的一个破落贵族, 多年来在各个城市流浪, 所以他自然了解当时社会上的真正的虔诚的教士是受人尊敬的。

于是他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宗教心理, 在教堂门前扮成了一个虔诚的信士, 做起了宗教骗子的勾当。

从他为自己选择的这个“职业”来看, 说明他是一个有头脑并且很狡诈的人。

他每天在教堂中祷告, 一会儿长叹, 一会儿闭目沉思, 甚至用嘴吻着地, 把圣水送给祈祷的人, 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但我们都明白这些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

而为了实现最终目的, 他一到奥尔恭家便采取了一切伪善手段来隐藏自己的真实面目。

他出场的第一句话就是对仆人说:“倘使有人来找我, 你就说我去给囚犯分捐款去了。

”他的这一出场根本就是一个骗子的形象。

更能体现他伪善本质的是他自己扮成道德高尚、抛弃人间一切情欲的“圣人”,而实际上他却是一个灵魂肮脏、卑鄙无耻的淫棍。

当他看到女仆桃丽娜穿着低胸的衣服时, 他马上拿出一块手帕递给她说:“哎哟, 天哪! 我求求你, 来说话前先把你的胸脯盖起来, 看到这种东西, 灵魂就会受伤, 引起不洁的念头。

”他说这些话,以表明自己是一个没有欲望的圣徒。

但是我们都心知肚明他实质上是一个经不起肉体诱惑、满脑子淫乱思想的淫棍。

所以, 当他在为自己的表演感到得意的时候,其实他自己的行为已经暴露出他内心的龌龊。

在气愤的感情中读完《伪君子》,相信每个人对达尔杜弗这类人都充满了厌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奥尔贡的人物形象
by燕麦黄桃
“文章合为时而作”,这句话跨越地域,通用古今。

《伪君子》的创作不仅仅是为了博取众人一笑的喜剧,达尔丢夫和奥尔贡也不仅仅是荒唐可笑的小人物。

发生在奥尔贡家里,短短的二十四小时的五幕剧,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整个法国社会的反映。

十七世纪法国资本主义继续发展,波旁王朝的亨利四世摧毁了封建主的反抗,王权保证了国家的统一,进而中央集权的强大君主专制国家建立。

这一时期封建贵族没落,新兴阶级势力上升,同时法国天主教东山再起,势力迅猛扩展,活动极为猖獗。

于是失去往日天堂的破落败家的封建贵族,便把侍奉上帝当作一种职业,狗走于世,骗取世人的钱财。

教会与贵族相互勾结利用。

莫里哀游走于社会的底层,他将那种披着宗教外衣,打着“良心导师”幌子的伪教士,和与封建势力妥协退让,有着盲从性的资产者看得清清楚楚。

那些伪善的教士,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传播纯粹的宗教精神,而是打着上帝的旗号,对那些异教徒、自由思想者进行思想统治,用他们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言论
和行为,欺瞒、控制富有的资产者。

莫里哀借助《伪君子》,对打着上帝的旗号进行思想统治,将魔爪伸向了富有的资产阶级,又刺探人们的言行,牢牢掌握了性命攸关文件的宗教骗子——达尔丢夫,和不辨真假、一意孤行、执迷不悟的富有资产者——奥尔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喜剧是将某种性质夸张了给人看,使它变成人人的笑柄,从而完成对它致命的打击。

莫里哀通过对达尔丢夫和奥尔贡,一系列荒唐可笑的言行描写,揭示了天主教僧侣和上流社会的伪善。

对于那些个宗教骗子,贪财好色是他们的欲望,虚伪是他们的恶习,上帝是他们的武器。

莫里哀将这些社会性浓墨重彩的夸张一翻,集中在了达尔丢夫身上,然后在一层一层的剥掉他伪善的外衣,露出他凶恶的本质。

达尔丢夫是个投其所好的高手,他清楚在奥尔贡家谁才占有统治地位,于是对于一位上了年纪,只在乎死后能否上天堂的老太太——奥尔贡的母亲,白尔奈尔太太,达尔丢夫的做法是“凡事经他一管,就管好啦。

他希望带你们上天。

”“他心里恼的是罪恶,干什么也都是为了上天的利益”。

而这位白尔奈尔太太恰恰对神学一无所知,她张口就说:“正如那天,一位神
学博士说的,简直就成了巴比伦塔,因为人人在这儿说东道西,漫无顾忌;他这么讲到这上头的······”,在《旧约·创世纪》第十一章出现的词语“巴别塔”竟被这么一位一心信奉上帝的“虔诚”教徒错说成了“巴比伦塔”,这位白奈尔太太对宗教的“虔诚”可见一斑。

莫里哀是在借助这位白奈尔太太,讽刺当时法国社会中一批伪信徒,他们表面上表现出对宗教,对上帝的虔诚信奉,但实际上对纯粹的神学一无所知,被世俗化、权力化的宗教所蒙蔽,将对上帝的信仰转变成了对伪教士的迷信,成为了一群帮着伪教士摇旗呐喊的伪信徒。

奥尔贡家的另一位“统治者”也是一个被欺骗、被蒙蔽的伪信徒,表面上他虔诚的信奉上帝,左一句“可怜的人”,右一句“感谢上帝”,他每天去教堂,看似虔心,但实际上他又将真正的宗教教义用到了自己家人身上多少?在达尔丢夫的影响下,奥尔贡在伪神学、伪宗教的道路上越陷越深,甚至因为一心敬奉上天而变得麻木不仁,可以看着兄弟、儿女、母亲和太太死掉也全不在乎。

在戏剧中第一幕第四场,奥尔贡回到家,桃丽娜向他描述他的妻子艾耳密尔如何生病、发烧,如何头疼、没有胃口,如何睡不着觉,奥尔贡竟然毫无反应,反而为着一条吃得好,睡得好的
毒蛇大喊“可怜的人”。

在第三幕第六场,奥尔贡无情的将自己的亲生儿子赶出家门,还大声地说:“快滚。

死鬼······还咒你不得好死。

”在第四幕第三场,奥尔贡面对跪在地上求他取消婚礼的女儿玛丽雅娜无情的说道:“你越是不肯嫁他,你就越改嫁他:一样是吃苦修行,你就该应了这门亲事······”这不是一位接受宗教引导,品行高尚,通情达理,和蔼善良的信徒可以说出的话。

奥尔贡之所以能被一位“一副和善模样,双膝跪倒······专心致志,时时刻刻,卑躬屈节,亲着土地。

”的伪教士欺骗,是因为奥尔贡本身狂热的崇信的是宗教提倡的苦修主义、禁欲主义,他反对新的生活方式和道德原则,崇拜、信服达尔丢夫表面上宣扬的禁欲和节食苦修,对于家中那些有着自由思想的人和他们的生活方式他是看不惯的,于是放纵达尔丢夫指手画脚,以至于最终应验了克莱昂特的话:“他们亵渎神明,假冒伪善,欺骗众人······这些人唯利是图,把虔诚当做了职业和货物······这些人,沿着上天的道路,追逐财富,异常热烈,他们一面祷告,一面又天天讨封求赏······他们知道怎么样配合他们的恶习和他们的虔诚;他们容易动怒,报复心切,不守信义,诡计多端,为了害一个人,他们就神气十足,以上天的利
益,掩盖他们狠毒的私愤。

”破坏了奥尔贡的家庭关系,把一家人推到了绝路上去。

与艾耳密尔太太聪慧机敏,心地善良,对继子继女呵护备至。

大密斯有勇无谋,却真诚简单。

玛丽亚娜胆小懦弱,却渴望自由恋爱。

桃丽娜语言犀利,聪明勇敢,直接揭露达尔杜弗的伪善。

克莱昂特比较理性,善于说教相比,奥尔贡是一个痴迷愚顽、不辨真假、一意孤行、偏信其表的落后资产者,达尔丢夫就是抓住了这些,才能步步深入的使奥尔贡对他深信不疑,达到了病态的言听计从。

把奥尔恭从一个经历了国内几次变乱,有胆识的为王权效力的人变成一个可笑的傻瓜。

达尔丢夫利用奥尔贡的痴迷愚顽、不辨真假,在他面前大肆作秀,树立一个“热爱圣业,不留意俗事”,“品德高尚”的“虔诚教士”的形象,于是奥尔贡“他的秘密就只告诉他(达尔丢夫)一个人知道,他成了他做事的贤明导师···见他饭量有六个人大,他就开心,好吃的痛惜,他叫人统统让给他吃,万一凑巧他打了个响嗝的话,他就会对他说:‘上帝保佑你!’···他成了他的英雄、他的命根子,他时时刻刻赏识他,句句话引证他,他干的屋顶无聊的消失,他看作奇迹,他的话,在他看来,全是神谕。

”把宗教当作是思想武器,完完全全的控制了愚昧的奥
尔贡,以至于逼迫自己的女儿嫁给达尔丢夫,为了表示对他的信任和尊重,不惜将儿子赶出家门,剥夺其继承权,荒唐地把自己的财产赠送给了一条毒蛇。

把奥尔贡和达尔丢夫的形象还原到十七世纪的法国社会,我们不难发现,这其实是封建贵族与教会把如奥尔恭之类的盲从资产阶级,从王权的统治中心离散,从而达到政治和财力的双重丰收。

用剧中的台词就是答儿丢夫说的话:“房子是我的,回头我就叫你知道,你们想出这些下流的鬼主意,故意和我为难,是白费心思。

你们以为可以平白无故地作践我一顿,没有那么容易。

我有本事揭穿骗局,处罚骗子,为受害的上天报仇,叫那些现在夸口要撵我走的人懊悔不及!”然而这群人并不是光明正大地反着王权,他们恰恰打着给王国清理的旗帜,虚假地表明自己是忠于王权的,事实却是希望削弱王权力量,“这种大骗子真会拿世人尊敬的东西当美丽的外衣,用欺诈的方式伪装在身上。

”作者借剧中人物克莱昂特的嘴,让他当着侍卫官的面戳穿答儿丢夫的卑鄙,责问他为什么要等奥尔恭当场捉住他的奸情并把他撵出去时才对国王表忠诚,当初又为什么接受这犯人的财产?
当然戏剧中,奥尔贡的大家长做派、大男子主义也是莫里哀所批判的。

正是这种大家长的做派,使得
奥尔贡在家中如国王一般不允许有人忤逆,他将达尔丢夫敬若神明,就要求家里的其他人也如此对待,不能有任何的不满和怀疑。

对女儿的婚事他更是强硬要求:“说给我听,女儿,说他人品高贵,说他中你的意,说我选他做你的丈夫,你听了喜欢。


奥尔贡这一形象是十七世纪法国正在走向政治舞台的资产阶级庸人的典型形象。

使得《伪君子》这部剧作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