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意外偏瘫的康复治疗
偏瘫康复治疗方案
偏瘫康复治疗方案偏瘫是一种常见而具有挑战性的疾病。
它是由于脑卒中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一侧身体肌肉功能受损而导致。
对于患有偏瘫的患者来说,恢复正常活动和生活质量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
为了帮助这些患者尽快康复并重返社会,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
一、理念和目标康复治疗的理念是恢复患者尽可能多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
治疗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治疗手段和方法,促进偏瘫患者的肌力恢复、运动控制功能改善、姿势控制能力提高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重建。
二、康复治疗方案1.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偏瘫康复治疗中的核心环节。
治疗师通过一系列的手法,如运动训练、功能电刺激、热疗、按摩和牵引等,促进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
这些手法旨在增加肌肉力量、改善姿势控制和平衡,减轻肌肉紧张和痉挛。
2. 言语治疗:言语治疗在偏瘫康复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言语训练,患者可以提高说话和理解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家人和社会进行沟通,并改善生活质量。
3. 职业治疗:职业治疗师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技巧,帮助患者重新获得日常生活技能。
这包括自理能力的重建,如穿衣、洗漱、进食等,使患者能够独立完成日常活动。
4. 心理治疗:偏瘫患者通常会面临心理和情绪上的困扰。
心理治疗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应对焦虑、抑郁等问题,恢复自信和愉快的生活态度。
三、辅助治疗手段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可以结合一些辅助治疗手段以加速康复进程。
例如,电磁刺激、运动器械辅助训练、现代康复技术等。
这些技术和手段可以进一步促进神经胶质再生,改善神经传导功能,提高康复效果。
四、家庭支持与社会关怀偏瘫患者康复离不开家庭的支持与关怀。
家庭成员在康复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角色,他们可以鼓励患者坚持治疗,提供日常生活的帮助,创造积极的康复环境。
此外,社会的关怀和支持也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鼓励患者重返社会,参与社交活动,恢复自信和独立性。
五、长期康复管理偏瘫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康复管理。
脑血管意外偏瘫的康复治疗课件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脑血管意外偏瘫的典型表现为肢体瘫痪、感觉障碍、言语不清、视力障碍等。 根据损伤部位和程度的不同,临床表现也会有所不同。
诊断
诊断脑血管意外偏瘫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如头颅CT或MRI等。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治 疗方案。
02
80%
后期康复
在发病后6个月后进行,主要目标 是巩固已取得的康复成果,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
03
康复治疗方法
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是脑血管意外偏瘫康复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物理 因子刺激和调节,促进瘫痪肢体的恢复。
物理疗法包括电刺激、温热疗法、冷敷、超声波等,通过刺激肌 肉收缩、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等方式,促进瘫痪肢体的功能 恢复。
作业疗法
作业疗法是一种针对日常生活活动的康复治疗方法,通过训练患者完成日常生活 任务,提高生活质量。
作业疗法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手功能训练、职业技能训练等,通过针对性地 训练患者完成日常生活任务,如穿衣、进食、洗澡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
言语疗法
言语疗法是针对语言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通过语言训练和 语音治疗,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功能。
患者的日常护理
定期翻身拍背
每2小时翻身拍背一次, 预防褥疮和肺部感染。
保持肢体功能位
将患肢置于适当的位置 ,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
节僵硬。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 练,如物理治疗、作业
治疗等。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
辅导。
家属的护理指导
学习护理技能
04
康复治疗的实施与效果评估
脑卒中偏瘫痉挛早期康复治疗中手指点穴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痉挛症状的改善分析
脑卒中偏瘫痉挛早期康复治疗中手指点穴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痉挛症状的改善分析宋云锋(晋城市人民医院,山西晋城048000)准确置入掀针,最后使用胶布进行固定,通过掀针持续刺激相关穴位而发挥一定的治疗功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缓解[5]。
本次研究行掀针治疗时选取肝俞、胆俞与三阴交作为体穴,选取角窝上、角窝中、心、缘中作为耳穴,通过刺激体穴与耳穴的方式疏通经脉,改善患者心率。
肝俞属太阳膀胱经,针刺该穴位可缓解目眩;胆俞具有疏肝利胆之效,现代常用于治疗高血压、肝炎等疾病;三阴交调补肝肾,选取该穴位进行针刺可对肝脾肾三阴经之穴气进行调整。
在养血平肝止眩汤基础上联合掀针治疗,能够增强疗效,通过内服与针刺平衡阴阳与调理肺腑,减少心肌耗氧量,从而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养血平肝止眩汤联合钦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助于改善其血压水平、临床症状、心率与体重指数,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汪细球.养血平肝汤联合硫酸镁对肝肾阴虚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血液动力学状态及血清Hcy 、vWF 水平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1):125-126.[2]郝爱聪.健脾平肝降压汤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分析[J].光明中医,2018,33(15):119-121.[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4]孔婉文,何逸,麦玉妹.加味平肝降压汤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及对血压、心功能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9,46(6):1237-1239.[5]谈晓东,潘玉璟,蒋文波,等.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系统评价的再评价[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8,10(7):794-799.(收稿日期:2020-12-09)【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偏瘫痉挛早期康复治疗中手指点穴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痉挛症状的改善作用。
偏瘫患者注意事项
偏瘫患者注意事项偏瘫患者是指由于脑血管意外、脑出血、脑血栓等原因导致中风后影响大脑对身体部位运动控制的疾病。
偏瘫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以促进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是关于偏瘫患者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1. 日常生活和康复训练:- 患者需要遵循康复医生或专业人员的康复计划,通过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职业治疗等方式进行康复训练。
- 遵循正确的姿势和动作,避免练习不当造成的不良后果。
- 患者需要坚持进行适度的体力活动,如散步、划船、骑自行车等,以增加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 逐渐恢复到独立行动的能力,如行走、上下楼梯等,但在开始时需要有人的协助和监督。
2. 饮食和营养:- 偏瘫患者需要注意均衡饮食,包括蔬菜、水果、全麦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 控制盐分摄入,避免高盐和高脂肪的食物,以预防高血压和心脏病等并发症。
- 饮食要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饱腹,以减少胃肠负担并促进消化吸收。
3. 药物和康复器械:- 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药物,如抗凝血药、降压药等,以预防并发症和促进血液循环。
- 康复器械如助行器、矫形器等可以帮助患者减少行动障碍,但在使用之前需要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建议。
4. 心理和社交支持:- 偏瘫患者需要获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理解,家人应关心患者的情绪和需求,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
- 参加与康复有关的社交活动,如康复小组、康复体育等,与其他康复者进行交流和互相鼓励。
5. 安全和环境适应:- 患者所居住的环境需要适应其身体状况,如在洗手间和卧室设置扶手、增高便椅等,减少跌倒和滑倒的风险。
- 家属需要保持环境整洁,避免摆放障碍物,保持通风并定期消毒。
- 患者在户外活动时应避免走在崎岖不平的地面上,注意行走安全,避免出现二次伤害。
总之,对于偏瘫患者来说,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人的共同努力。
以上仅是一些基本的注意事项,为了确保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还需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更详细的指导方案,并定期复查以调整治疗计划。
偏瘫最好的恢复方法
偏瘫最好的恢复方法首先,针对偏瘫患者的恢复治疗,最重要的是进行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肌肉和神经功能,提高患肢的活动能力。
康复训练应该由专业的康复医生或康复治疗师进行指导和实施,针对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科学的康复训练方案,包括针对肌肉力量、肌肉协调性、平衡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内容,通过系统的训练,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肢体功能。
其次,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患者还可以通过物理治疗来加速康复进程。
物理治疗包括热疗、冷疗、电疗、按摩等多种手段,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提高肌肉的弹性和活动能力。
同时,物理治疗也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姿势和步态,预防并纠正因偏瘫导致的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问题。
另外,药物治疗也是偏瘫患者恢复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一些因脑血管意外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瘫,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脑组织水肿,缓解炎症反应,从而减少神经细胞的损伤,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和再生。
常用的药物包括神经营养药物、血管扩张药物、抗炎药物等,但在使用药物治疗时,患者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避免不当使用或滥用药物。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心理治疗也是偏瘫患者恢复的重要环节。
偏瘫患者往往会因为疾病导致的身体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下降而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影响到康复治疗的效果。
因此,通过心理治疗,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树立信心,积极面对康复训练中的困难和挑战,对于患者的康复效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偏瘫患者的恢复治疗,康复训练、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是最好的恢复方法。
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应该积极配合医生和康复治疗师的指导,坚持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护理和自我康复训练,相信在医生和自己的努力下,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希望所有偏瘫患者都能早日康复,重返健康的生活。
反复促通疗法(川平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反复促通疗法(川平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脑卒中在中医学上称为“中风”,在西医学上可称为“脑血管意外”,指的是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引起的脑组织损伤分为出血型脑卒中和缺血型脑卒中,进而可导致患者出现以偏瘫为主的运动功能障碍。
从而严重限制病症的正常生活。
众所周知,脑卒中典型特点是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近些年来,脑卒中的发病年龄也逐渐年轻化。
上肢功能障碍作为主要的运动功能障碍之一,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一些系统综述研究表明,在康复治疗中延长干预时间或增加康复训练重复次数对改善患者功能障碍有较为积极的作用。
而反复促通疗法(川平法)是一种基于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理论,主张运用高重复率目标导向性训练和神经促通技术相结合的徒手治疗方法[2]。
因此,使用川平法治疗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已被认定为脑卒中病症的最佳治疗方案,并且也是治疗过程的关键环节。
根据神经可塑性的原则,病症的治疗过程包括:将多种信号传递给病症的感官,病症的感觉传导器会接收来自外界的多种刺激,包括模拟、重复、适当的视觉反应等,从而使病症得到缓解,从而达到恢复正常的身心状态的最终结果[1]。
一、国外研究现状近年来,日本的反复促进性治疗已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神经康复方式。
日本鹿儿岛大学的川平和美教授,凭借几十年的临床实践,汇集数千例偏瘫病例的病例,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有效的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方案。
川平法是一种有效的神经系统修补技术,特别是针对那些因脑卒中导致的单侧麻痹或脊髓损伤导致的四肢麻痹的患者[3]。
它不仅能够帮助那些在想6个月内完成康复并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患者,还能够帮助那些想要更好地缓解他们的痛苦实现生活自理的患者。
目前“川平法”在日本已经受到了广泛的认可,日本国家电视台NHK专门为此拍摄了纪录片,并于于2018年登陆日本全国电视台,川平法与传统的功能性治疗方法相比,拥有更加出色的疗程和更高的安全性[46],因此已成为当前脑卒中患者的首要治疗方案。
脑卒中后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摘要:中风的特点是发病率、死亡率和残疾率很高。
据报告约85%的中风患者都具有上肢功能障碍。
中风病人的功能障碍包括上肢、手和手指的行动能力和协调能力下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给病人、他们的家人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临床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不理想。
特别是上肢和手臂的康复面临巨大挑战。
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和康复研究的深入,研发了一些新的康复技术,这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和手动功能的恢复有很大影响。
本文概述了功能性残疾上肢和下肢康复治疗中风患者的进展情况。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研究进展中风是由中枢神经系统急性脑损伤引起的神经疾病,一般分为缺血性脑血管意外和出血性脑血管意外。
前者主要是脑梗塞所致,后者多由颅内出血引起。
中风是世界上第二大致人死亡的常见病,这也是成年人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随着中国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各种治疗方法的综合应用,中风患者的生存率明显的提高。
但是大多数病人都会存在轻微或严重的后遗症。
在积极治疗后有80%的病人仍有不同程度的上肢功能障碍。
将近三分之一的中风患者在六个月康复后仍有严重的上肢功能障碍,其中大多数表现为局部瘫痪、抽搐、协调不良、肩关节半脱位。
这严重影响了病人日常活动,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额外负担。
因此,促进中风病人的功能康复已成为临床康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总结中风患者上下肢体功能障碍的一般康复治疗,并为临床康复护理和后续研究提供指导。
1运动想象疗法(MIT)MIT是指一个由心理医生指导的患者大脑中犹如电影场景的精神模拟。
但是事实上没有明显的体育活动。
根据诱导想象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视觉运动的想象。
当病人想象自己代表第三视角时,观察自己或他人完成某一目标动作。
另一种动作是想象病人从第一视角表达自己,从而执行指定的身体动作。
这两种动作都是由不同的神经系统驱动所引起的。
相关研究人员指出,视觉运动主要是激活枕骨区域和顶上小叶的活动,而动态运动则更多地与运动相关结构产生更多的活动相关。
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计划
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计划脑卒中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常常导致偏瘫等后遗症。
针对这些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恢复肌力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计划,旨在帮助他们实现有效康复。
一、目标设定康复训练计划的首要目标是帮助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一定程度的运动功能。
具体目标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康复进展情况而定,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恢复平衡能力:通过训练,使患者能够在站立和行走时保持姿势稳定。
2. 改善肢体活动能力:通过特定运动以及物理疗法,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3. 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患者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动作,如穿衣、洗漱、进食等。
4. 促进神经再生:通过康复训练,刺激患者神经细胞的再生和恢复。
二、训练计划1. 基础训练a. 平衡训练:患者坐在平稳的座椅上,尽量保持坐姿平衡,逐渐延长训练时间。
b. 肢体运动训练:包括肌肉拉伸、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以增强患者肢体的力量和柔韧性。
c. 康复器械训练:利用康复器械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例如步态训练机、肌肉力量训练仪等。
2. 日常功能训练a. 空间定向训练:使用视觉和听觉刺激帮助患者提高空间定向能力,如指向物体、找东西等。
b. 日常动作训练:通过模拟日常生活场景,训练患者完成自理、进食、穿衣等基本动作。
c. 手部功能训练:针对上肢功能障碍,进行手部灵活性和力量的训练。
3. 社交参与训练a. 患者之间互动:组织患者参与小组活动,促进他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b. 社会参与:鼓励患者参与社区活动或志愿者工作,增加他们的社会交往和参与感。
三、训练注意事项1. 个性化定制:针对每个患者的症状和康复需求,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确保个性化康复效果。
2. 渐进式训练: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强度到高强度,渐进式地进行训练,避免过度疲劳和损伤。
3. 专业指导:由专业康复医师或理疗师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训练动作正确、安全。
偏瘫病人的康复治疗方案有哪些
偏瘫病人的康复治疗方案有哪些偏瘫病人的康复治疗方案有哪些偏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指的是身体的一侧出现肌力减退或完全丧失的状况。
这种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行动能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康复治疗对于偏瘫病人来说非常重要。
康复治疗可以帮助病人恢复肌力和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偏瘫病人的康复治疗方案可以根据个体情况而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1.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康复治疗的核心。
通过运动疗法、理疗、按摩和热疗等手段,可以促进肌肉强度和灵活性的恢复。
物理治疗还可以帮助病人恢复平衡和协调能力。
2. 言语治疗:因为偏瘫病人可能会出现言语障碍,言语治疗对于恢复沟通能力非常重要。
通过语音练习、听力训练和发音训练等方法,可以帮助病人恢复正常的言语能力。
3. 肌肉电刺激:肌肉电刺激是一种通过电流刺激肌肉,促进肌肉收缩和恢复功能的方法。
这种治疗可以帮助病人增强肌力和改善运动功能。
4. 功能训练:功能训练是通过重复和模仿运动来帮助病人恢复功能。
这种训练方法可以帮助病人重新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动作,如坐立、行走和握持物品等。
5. 心理支持:由于偏瘫疾病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心理支持在康复治疗中也非常重要。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可以帮助病人应对情绪问题和调整心态,增强康复的积极性。
6. 辅助器具使用:根据病人的需要,可以使用一些辅助器具来帮助日常生活。
例如,拐杖、助行器、矫形器等可以帮助病人行走和保持平衡。
综上所述,偏瘫病人的康复治疗方案是多方面的,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
通过物理治疗、言语治疗、肌肉电刺激、功能训练、心理支持和辅助器具使用等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力和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和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正确认识中风偏瘫的康复治疗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秦涛
什么是中风?
• 中风又称脑卒中、脑血管意外,是一组急性脑血 管疾病,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 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 症多的“四高一多”特点。 • 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大约460万人死于中风, 患病主要是65岁以上人群,我国也是中风的高发 地区,每年的发病率约为200/100万,每年新发病 150万人,每年病死130万人,在幸存者中约有 3/4的人留下偏瘫的后遗症,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和 生活能力。因此降低致残率和提高康复速度是治 疗本病的当务之急。
康复治疗的效果?
• 近十几年来,康复医学在我国得到迅速发 展并日益为社会所重视。国外有研究报导, 象中风这样的严重致残性疾患,进行积极 的康复治疗,可使90%的患者重新获得步 行和生活自理的能力,其中30%的患者还 能从事一些较轻的工作。相反,不进行康 复治疗者,上述两方面恢复的百分率相应 的只有60%和5%。在病死率方面,做了康 复治疗比不做康复治疗也低12%,因此, 康复治疗对中风患者尤为重要。但是,中 风偏瘫患者在治疗时经常走弯路或被误导, 一般而言,行走的时候偏瘫侧上肢向胸部 勾紧,同侧下肢在地上“划圈”的人基本 上都是未进行过康复治疗造成的。
对中风后康复治疗认识的误区
• 四、下地走路越早,恢复就越快、越好(形 成“划圈”步态,难看笨拙。 • 下地走路是要严格按照治疗师的方案来进 行,是有步骤的,过早的下地进行站立和 走路会损害膝关节,时间久了会形成异常 步态,通俗的讲就是不正常的走路姿势, 既划圈步态。很难看,动作笨拙,这也是 一些患者反映走路走不了多远的原因。
对中风后康复治疗认识的误区
• 三、反复练习痉挛加重(徒劳无功,百害无一利) 。 • 很多患者知道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也很用功刻苦 锻炼,但要讲究方法,方法不对,只会徒劳无功, 甚至有害。大部分偏瘫患者瘫痪侧的肢体会出现 肌肉痉挛,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使这种痉挛得到 缓解,从而使肢体运动趋于协调。但是,如果使 用了错误的训练方法,则会使患侧上肢负责关节 屈曲的肌肉痉挛加重,手指张开困难,反而对手 功能的恢复形成更严重的阻碍。偏瘫不仅仅是肌 肉无力的问题,肌肉收缩的不协调也是导致运动 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因此,不能误以为康复训 练就是力量训练
脑血管意外的康复治疗
制痉挛 , 轻者可影 响精细协调运动 , 重者则完全不 能活动 。 痉挛
的控制贯穿于整个康 复治疗 中, 如早期抗 痉挛体位 , 尽早让患 肢负重 , 坐站转换及 站位平衡训 练、 步行训练等 , 可结合药物 也 治疗 以及使用充气夹板等。
通 常患者经过这几期会 进入恢 复期 , 期肌力 、 此 肌张力 已
痉挛期 : 随着 疾病 的恢 复 , 多数患者会 出现痉挛 , 痉挛在偏
瘫患者 中有 固定 的模式 , 如头 部旋转 , 向患侧屈 曲使面部朝 向 健侧 , 肩胛回缩 、 肩胛带下降 , 肩关 节内收、 内旋 , 肘关节屈 曲伴
前 臂旋前 , 腕关节屈 曲, 手指屈 曲内收 , 干 向患侧侧 屈并旋 躯 后, 患侧骨盆旋后 、 上提 , 髂关节 伸展 、 内收 、 内旋 , 膝关节伸展 , 足趾跖屈 、 内收 , 行走时呈现典型 的偏瘫步态 。 此期 如不及时抑
■ 囱屈目护四
康 复
脑血管意外的 治疗 康复
郭晓华 季培秀 赵宏斌
( 长治市淮海医院 , 山西 长治 0 6 1 ) 4 0 2
脑血管意外是指发展迅速 , 持续 时间超过 2 4h以上 , 具有 血管源性 的急性脑部血液循环 障碍所导致 的各种临床综合征 ,
健侧卧位 : 这是患者感觉最舒适的体位, 可在胸前放一软枕 , 使患肩前 伸, 患侧肘关节 、 、 腕 指关节伸展放在枕上, 患侧下肢 自
少依赖性 。
一
般认 为脑血 管意外 运动 功能恢 复在 发病后数 日开始 ,
1 个月 ~ 个月 内可最大程度恢 复 ,因此 3个月 内进行康复治 3
疗效果最好 , 治疗效果与病情 , 治疗 开始早晚 , 年龄 , 合并症及 患者参与治疗 的积极性有关 。一般偏瘫恢复 的顺序先下肢 , 后 上肢和肩 , 最后是手 , 经积极治疗后 9 %的患 者可恢复步行 能 0 力和生活 自理 。脑血管疾病患者 回归社会后 , 一方面要 继续积 极功能锻炼 , 以维持和促进 功能进一步恢 复 , 另一方面要预 防 复发 , 防止复发的关键 是要 做到有规 律地 生活 , 避免过劳 , 避免 暴怒 , 规律用药 , 制血压 、 控 血糖 、 血脂 , 烟戒酒 , 戒 保持心情舒
偏瘫患者的康复方案有哪些
偏瘫患者的康复方案有哪些偏瘫患者的康复方案有哪些偏瘫是指由于脑血管意外或其他病因导致大脑半球或脑干功能丧失,造成肢体活动能力减退的疾病。
偏瘫患者的康复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的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偏瘫患者康复方案。
1.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偏瘫康复的基础,通过运用各种物理手段来促进肢体肌肉的恢复和重建。
常见的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热敷、针灸、电疗和磁疗等,可以加速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增强肌肉力量。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偏瘫患者的康复过程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来减轻症状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常用的药物包括肌肉松弛剂、抗痉挛药和促进神经再生的药物等。
3. 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偏瘫患者康复的核心内容,旨在通过系统的训练和锻炼,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康复训练可以包括肢体功能锻炼、平衡训练、步态训练和手指灵活性训练等。
康复训练需要由专业的康复师或理疗师进行指导和监督。
4. 辅助设备:在偏瘫患者的康复过程中,适当的辅助设备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康复训练和日常生活。
例如,使用助行器、拐杖或轮椅可以帮助患者行走,使用握力器可以增强手指肌肉的力量。
5. 心理支持:偏瘫患者往往面临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挑战,他们可能会感到沮丧、焦虑和失去信心。
因此,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也是康复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生、家人和康复师可以通过鼓励、理解和倾听来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康复态度,积极面对康复过程中的困难。
偏瘫患者的康复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康复需求进行个体化制定。
每个患者的康复进程都会有所不同,但以上提到的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康复训练、辅助设备和心理支持都是常见的康复方案。
通过持续的努力和专业指导,偏瘫患者有望逐渐恢复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偏瘫的治疗方案
偏瘫的治疗方案第1篇偏瘫的治疗方案一、前言偏瘫,即半身不遂,是因脑血管疾病导致脑组织损害而引发的肢体功能障碍。
本治疗方案旨在为偏瘫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治疗措施,以最大程度恢复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本方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康复医学诊疗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确保合法合规。
二、治疗目标1. 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2. 消除或减轻患者疼痛、肌张力异常等症状;3. 预防并发症,降低复发风险;4. 提高患者心理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三、治疗方案(一)急性期治疗1.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吸痰等支持治疗;2. 针对病因进行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抗凝、降纤、降颅压等;3.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失衡;4. 营养支持,预防应激性溃疡;5. 康复治疗:早期开展良肢位摆放、被动关节活动、床边坐位训练等。
(二)恢复期治疗1. 物理治疗:采用低频电刺激、中频电刺激、磁疗、超声波等物理因子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张力;2. 康复训练:加强肌力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等;3. 作业治疗:开展手功能训练、认知功能训练、心理治疗等;4.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用适当的药物治疗,如抗痉挛药物、神经保护剂等;5. 中医治疗:采用针灸、拔罐、按摩、中药等治疗方法。
(三)后遗症期治疗1. 康复训练:持续进行肌力、平衡、步态等训练,巩固治疗效果;2. 作业治疗:加强日常生活技能训练,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3. 心理干预: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开展心理疏导,增强患者心理素质;4. 社区康复:积极参与社区康复活动,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
四、注意事项1. 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2. 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年龄、病情、体质等因素,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3. 治疗过程中,注重患者安全,预防意外伤害;4. 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治疗依从性。
如何对偏瘫患者做康复护理?
如何对偏瘫患者做康复护理?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时代的不断更替,我国的偏瘫患者也越来越多。
偏瘫患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脑中风都能够引起偏瘫。
若出现偏瘫,那么就很难治愈,严重地影响到了我国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在治疗方式上一般都是通过康复护理进行治疗,康复护理对于偏瘫患者的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偏瘫患者而言,会出现运动障碍、言语障碍、认知障碍以及心理障碍,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能够让患者在心灵上得到安慰,促进患者更好的康复。
1.偏瘫概述1.1偏瘫的概念偏瘫俗称半身不遂,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一侧的上下肢体、面部肌肉等等出现瘫痪,是脑血管意外(Cerebral vascular accident,CVA)[1]常见的并发症。
有着非常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由于发病比较急,对我国中老年人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就目前而言,在临床上依然没有对偏瘫患者系统的治疗方案,会有嘴角歪斜、肢体麻木、失语等后遗症。
在近几年的调查当中,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大概为210/100000,70%的患者有残疾,且50%生活不能自理。
1.2偏瘫的分类按照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以下四类:①迟缓性偏瘫,临床表现是上下肢任意一侧伴随着运动障碍,肌张力较低,有着非常明显的随意肌麻痹感,面部肌肉比较紧绷。
但是胃肠的运动不会受到影响;②痉挛性偏瘫,一般是通过迟缓性偏瘫演变而来的,也就是在运动的过程中,肌张力有所增加,在上肢上的伸肌群和下肢的屈肌群瘫痪十分明显,且肌张力明显的提升。
所以手指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呈弯曲的状态,有着非常明显的僵硬感;③轻偏瘫,因为偏瘫的症状比较轻微,譬如在偏瘫的早期或者一次性发作偏瘫的间期,偏瘫比较轻微,,如果不仔细的检查很难发现,但是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危害到患者的生活质量;④意识障碍偏瘫,多表现为意识障碍,并且瘫痪比较明显,会有着头部不协调的症状。
按照发展时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2]:①急性偏瘫,发病比较急,临床症状在很多的时间内就达到高潮,病因一般是脑卒中或者外部刺激导致的;②亚急性偏瘫,相较于急性偏瘫,发病没有那么急,病情会随着时间而加重,在数天或者数周之内达到高潮,常见与硬膜下血肿;③慢性偏瘫,发病比较慢,病情在数个月之内逐渐的发展,一般在慢性硬膜下血肿、肿瘤压迫等病症中常见。
半身不遂如何治疗
半身不遂如何治疗半身不遂是指脑卒中后导致一侧身体失去运动和感觉功能的症状。
脑卒中后半身不遂的治疗的目标是恢复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手段多种多样,包括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半身不遂的治疗方法。
1.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半身不遂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目的是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和练习,帮助患者重新学习和恢复运动能力。
康复训练通常由理疗师、职业治疗师和言语治疗师组成的团队来设计和指导实施。
-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神经肌肉电刺激是一种通过电流刺激肌肉来恢复肌肉功能的方法。
在半身不遂患者中,NMES可以刺激激活被动肌肉,促进肌肉的收缩和恢复。
这种方法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改善运动控制。
-运动疗法:半身不遂患者可以通过各种运动疗法来提高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常见的运动疗法包括平衡训练、步态训练、传球和投掷训练等。
-功能电刺激(FES):功能电刺激是一种通过电刺激神经来恢复肌肉功能的方法。
在半身不遂患者中,FES可以刺激神经,促进肌肉收缩和运动。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步行、抓握和控制运动的能力。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半身不遂的康复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可以帮助预防再次发生脑卒中,减少血栓形成。
这些药物可以减少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从而降低血栓性脑卒中的风险。
-抗痉挛药物:抗痉挛药物可以帮助缓解半身不遂患者的肌肉痉挛和痉挛。
这些药物可以放松肌肉,减轻疼痛和不适感,提高运动控制。
-强化药物:强化药物可以帮助半身不遂患者改善运动能力和力量。
这些药物可以增加肌肉收缩的力量和速度,从而提高运动功能。
3.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半身不遂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各种物理手段来帮助恢复运动能力。
-热敷疗法:热敷可以帮助放松紧张的肌肉,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热敷也可以增加肌肉的血液循环,促进康复。
-冷敷疗法:冷敷可以帮助减轻肌肉炎症和肿胀,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急性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早期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急性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早期康复治疗效果分析急性脑血管意外偏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下肢功能常常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于急性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的下肢功能早期康复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治疗效果的角度分析急性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并探讨其中的关键因素。
一、治疗方法与效果针对急性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的下肢功能早期康复治疗,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功能训练等。
这些方法的共同目标是恢复患者的下肢功能,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在实际治疗过程中,这些方法确实能够对患者的下肢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物理疗法包括按摩、理疗、康复理疗等,能够通过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肌肉松弛、增强肌肉力量等方式改善患者的下肢功能。
许多研究表明,经过物理疗法治疗后,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药物治疗能够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等方式,对患者的下肢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些神经调节药物能够帮助患者控制痉挛、减轻疼痛,进而提高下肢的活动性。
功能训练是急性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早期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重复的康复训练,患者可以逐渐恢复下肢的运动功能,并提高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研究表明,经过系统的功能训练,患者的下肢功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目前的治疗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急性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的下肢功能。
在实际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二、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在急性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的下肢功能早期康复治疗中,有一些因素可能会对治疗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病情越严重,患者的下肢功能受损程度越大,治疗的难度也越大。
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需要更加积极和有效地进行治疗。
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也会影响治疗效果。
一般来说,年轻、健康的患者更容易接受康复治疗并产生较好的效果。
而对于年老体弱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和更加耐心的治疗过程。
偏瘫康复训练技术
偏瘫康复训练技术引言偏瘫是指半身或半边身体出现运动功能障碍的病症,通常由脑血管意外、脑出血、脑梗塞等引起。
康复训练对于偏瘫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和自理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偏瘫康复训练技术,包括物理治疗、运动训练、功能训练等。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偏瘫康复中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物理手段来促进肌肉力量恢复和神经再生,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
理疗器械在物理治疗中,常用的器械包括电刺激仪、超声波仪、冷热敷等。
电刺激仪可以通过电流刺激肌肉,促进肌肉收缩和神经再生;超声波仪则可以通过超声波振动来加速组织修复和血液循环;冷热敷则可以通过冷热交替来缓解肌肉疼痛和改善血液循环。
理疗手法物理治疗中的手法包括按摩、牵引、推拿等。
按摩可以通过刺激肌肉和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松弛;牵引可以通过拉伸骨骼和关节,增加关节活动度;推拿则可以通过按压穴位,调理气血,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
运动训练运动训练是偏瘫康复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功能性训练功能性训练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的一系列运动计划,旨在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
例如,对于下肢偏瘫患者,可以进行步态训练、平衡训练等;对于上肢偏瘫患者,则可以进行手指灵活性、握力等训练。
肌力训练肌力训练是通过运动来增强肌肉力量的方法。
对于偏瘫患者,可以进行一些特定的肌力训练,如抬腿、抬臂、踮脚尖等。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
平衡训练平衡训练对于偏瘫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恢复站立和行走的能力。
常见的平衡训练包括单腿站立、坐立起身、行走等。
这些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平衡感和协调性。
功能训练功能训练是指通过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来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功能和自理能力。
日常生活动作训练日常生活动作训练是指通过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如穿衣、洗脸、刷牙等,来帮助患者恢复自理能力。
这些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摘要]目的:研究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过程当中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进行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
方法:择取本院在2021年4月-2022年4月期间诊治的脑卒中患者76例,随机编号,1-76号,其中奇数号为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康复方案治疗,偶数号为观察组,38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实施强制性运动疗法,对比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 指数评分变化情况。
结果:经治疗,观察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 指数评分均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将强制性运动疗法用于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肢体功能,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强制性运动疗法;脑卒中偏瘫;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脑卒中偏瘫需要长期进行康复治疗才能逐渐恢复各项功能,但是常规的康复治疗,见效比较慢,需要对康复治疗方案进行优化[1]。
为探究最佳的康复治疗方式,本文采取7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分组研究,情况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共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76例,其中男女患者分别为40例和36例,年龄在55岁-82岁之间,平均(68.95±4.49)岁。
选取患者的时间为2021年4月到2022年4月。
对患者分组采用随机编号方式进行,每组38例。
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等一般资料,没有发现显著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主要包括良肢位摆放、关节被动活动、桥式运动、步态运动、站位平衡等。
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如下:(1)塑性训练。
首先对患者肢体功能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训练动作,如写字、握球、下棋、举杯、拧螺丝等,监督患者反复训练,并指导患者使用正确姿势,确保患者可以完成要求的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坐起训练:从卧位到床边坐位,
坐位耐力训练 ,坐位平衡训练 。
(3)从坐到站起训练:
(4)站立及站立平衡训练 :
(5)步行训练:
①步行前准备运动。 ②扶持步行或平行杠内步行,然后扶杖步行 (四足杖→三足杖→单足杖)到徒手步行。 ③改善步态的训练 。 ④上下台阶训练。 ⑤复杂步行训练。
(6)上肢及手功能训练: ①肩关节和肩带的活动 ; ②肘关节活动 ;
4级
5 级
痉挛减弱,基本脱 离共同运动,出现 分离运动。 1、上肢外展90º (肘伸展,前臂旋 前)。 2、上肢前平举及上 举过头(肘伸展)。 3、肘伸展位,前臂 能旋前、旋后。
痉挛基本消失,协 调运动正常或接近 正常 。
1、 用手掌抓握, 能握住圆柱及球形 物,但不熟练
2、能随意全指伸 开,但范围大小不 等。
从共同运动到分离 运动: 1、立位,髋伸展 位能屈膝。 2、立位,膝伸直, 足稍向前踏出,踝 能背屈 。
6 级
1、能进行各种抓 握;2、 全范围的 伸指;3、 可进行 单个指活动但比健 侧稍差 。
协调运动大致正常。 1、立位髋能外展 超过骨盆上提的范 围。 2、立位,髋可交 替地内、外旋,并 伴有踝内、外翻 。
0 1 2 3 4 5 6
1 2 3 4 5
偏瘫运动功能障碍与下运动神经元损
伤本质不同。
(3)主要评定方法
Brunnstrom Bobath Fugl-meyer MAS、MRC(PNF) 上田敏评价法等 Brunnstrom运动部分的评价可简化 为下表:
Brunnstrom运动评价表
本病主要有两个特点:
一.脑受损症状的局灶性。
二.起病急骤。
引起的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意
识、运动、知觉、认知、语言、 精神情绪方面。
易发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 心脏病 血液流变学异常 血液病 糖尿病 不良饮食习惯等
偏瘫(hemiplegia):
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名称而是个综
合征。依脑损伤的部位,临床上可
三.偏瘫的康复治疗
1.偏瘫康复治疗的目标、机理及训练原则
CVA的康复治疗的目标。
偏瘫的恢复机理,
脑组织和血管病变的恢复
功能重组
(FUNCTIONAL REORGANIZATION)
功能再训练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组的
主要条件,这是一个再学习过程,一种
运动技巧的获得需要多次重复。
功能恢复的生物学基础有3种假说:
2.偏瘫的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 (1)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的本质:
CVA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是
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受损,使运动系统
失去其高位中枢的控制,从而原始的、
被抑制的、皮层以下中枢的运动反射
释放、引起运动模式异常。
(2)偏瘫恢复的过程:Brunnstrom
提出偏瘫恢复六阶段的理论, 阶段Ⅰ 驰缓期 阶段Ⅱ 痉挛期 阶段Ⅲ 联带运动期 阶段Ⅳ 部分分离运动期 阶段Ⅴ 分离运动期 阶段Ⅵ 运动大致正常。
(3)约有75%的患者上肢功能障 碍,约36%病人病后6个月时 上肢无功能,其中12%最初 上肢无功能的病人可恢复良 好。 (4)瘫痪恢复的顺序是先下肢后 上肢。上肢肩早于手。
上肢联带运动模式
肩胛带 肩关节 肘关节 前 臂 腕关节 手 指 屈肌联带运动 上抬、后撤 屈曲、外展、外旋 屈曲 旋后 掌屈 屈曲 伸肌联带运动 前突 伸展、内收、内旋 伸展 旋前 背伸 伸展
的心理变化外,还有因脑部受损的部
位、范围、程度不同而产生较严重的
心理和情感障。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
理平测及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十分重
要。
7、恢复的预后 (1)功能的恢复多发生在病后1-2个月, 3-6个月仍有一定的恢复。但某些 病人恢复可能持续1年,一般不超 过2年。 (2)70-90%的患者在6个月内能行走, 30%能恢复一些工作,24%的患者 上下肢活动功能基本恢复。
肌张力和诱发正确的动作。用肌肉牵拉
和轻轻拍打肌腹、将患者置于某一体位、
控制关键点、通过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
射机制来促进抑制活动。
(2)
Brunnstrom方法:
在最初应用共同运动、联合反应、
和反射活动,来促发恢复进程的开始,
然后不断修正运动模式,使之成为更复
杂的功能性运动,同时也应用本体感受
性刺激和皮肤刺激以辅助促通神经和肌
上 1级 2级 肢 手 下 肢 弛缓,无随意运动 弛缓,无随意运动 弛缓,无随意运动 开始出现共同运动 无主动手指屈曲 或其成份,不一定 引起关节运动 最小限度的随意运 动,并开始出现共 同运动或其成分
3级
痉挛加剧,可随意 能全指屈曲,勾状 1、 随意引起共同 运动或其成分 引起共同运动,并 抓握,但不能伸展, 有一定的关节运动 有时可由反射引起 2、坐位和立位时, 伸展 髋、膝、踝可屈曲 痉挛开始减弱,出 能侧方抓握及拇指 现一些脱离共同运 带动松开,手指能 动模式的运动;1. 半随意的、小范围 手能置于腰后。2. 的伸展 上肢前屈90°(肘 伸展)。3.屈肘 90°,前臂能旋前、 旋后 1、开始脱离共同运 动的运动。 2、坐位,足跟触地, 踝能背屈 3、坐位,足可向后 滑动,使屈膝大于 90°
下肢联带运动模式
髋关节 膝关节 踝关节 足 趾 屈肌联带运动 伸肌联带运动 屈曲、外展、外旋 伸展、内收、内旋 屈曲 伸展 背屈、内翻 跖屈、内翻 伸展 屈曲
肉。
(3)
Rood方法:
又称多种感觉刺激疗法,其核心是利
用多种感觉(冷、温、刷、振动、扣
打、牵张、压迫等)对于不同种类的
神经纤维(A、B、C三类,A类又分为
α、β、γ、δ群)可以产生不同的
促通效果。
(4)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通法
(PNF):
是通过刺激本体感受器来促使某
些特定共同运动模式中肌群的收缩。
③腕关节屈伸及挠、尺侧偏移 ;
④掌指、指间关节各的活动 ;
⑤手的灵活性、协调性和精细
动作训练 。
(7)作业治疗训练:
①日常生活动作的训练;
②工艺治疗; ③生活自理辅助器的应用。
④家务劳动及户外活动的训练等。
(8)康复训练中注意事项: 脑血管意外复发 心血管合并症 摔到至软组织损伤或骨折 安静时心率超过100次/分,血压 收缩压超过24.0kPa(180mmHg), 有心绞痛发作或严重心率失常时 应暂停训练
可施加阻力,利用拮抗肌之间的交互
抑制和相继诱导配合外感受器刺激,
如听觉、视觉、触觉。
3. 偏瘫的康复治疗
1)急性期的康复治疗:
以临床抢救为主。康复措施应早 期介入,但以不影响临床抢救为前提。
预防并发症 预防关节挛缩、变形:
(1)体位治疗:患侧卧位 ;健侧卧 位 ;仰卧位。 (2)按摩 (3)被动运动
4)异常肌张力:
肌张力在临床上是以被动运动肌 体的某部分时所感受到的抗阻力量来 表示的。 痉挛表现为肌群肌张力增高、协 调异常的特定模式,并不是某块肌肉 的肌张力增高所致。是肌肉牵张反射 控制紊乱所致。
典型的痉挛模式:
上肢表现为典型的屈肌模式(或称
屈肌优势)
下肢表现为典型的伸肌模式(或称
它们的主要共同特点是:
(1)感觉输入应用
(2)反射利用
(3)人类正常发育顺序应用
运动训练大体按照运动发育的顺序和 不同姿势反射水平进行:
翻身→坐→坐位平衡→双膝立位平
衡→单膝立位平衡→坐到站→站位
平衡→步行来进行。
(1)
Bobath方法:
又称神经发育方法。特点是利用正
常的自动性姿势反射和平衡反应来调节
伸肌优势)
脑血管病偏瘫的痉挛模式
头部:头部旋转,向患侧屈曲使面朝向健侧 上肢:肩胛骨回缩,肩带下降,肩关节内收、内旋,肘 关节屈曲伴前臂旋后(某些病例前臂旋前)腕关 节屈曲并向尺侧偏斜 手指屈曲、内收 拇指屈曲内收 躯干:向患侧侧屈并后旋 下肢:患侧骨盆旋后、上提 髋关节伸展,内收、内旋 膝关节伸展 足跖屈、内翻 足跖屈曲、内收(偶有大趾伸展表现出明显的 Babinski征者)
2)
恢复期的康复治疗: 恢复期一般可分为软瘫期、痉挛
期和改善期 。 运动训练大体按照运动发育的顺
序和不同姿势反射水平进行;
(1)床上训练:
翻身和上下左右移动身躯等体位 变换,腰背肌、腹肌及呼吸肌训练, 伸髋练习(双侧桥式、单侧桥式动 作),上肢活动,下肢活动以及洗漱、 进餐、使用便器等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2)共同运动(synergy
movement):
是指偏瘫患者期望完成某项活动 时引发的一种随意运动。它们是定 型的,无论从事那种活动,参与活
动的肌肉及反应的强度都是相同的,
没有选择性运动。
3)
紧张性反射: 紧张性迷路反射( TLR) 颈紧张性反射(TNR) 紧张性腰反射(TWR) 阳性支撑反射(PSR) 对侧伸肌反射 及抓握反射(grasp reflex)
以表现为双侧瘫或单瘫。
高级中枢损伤所引起的瘫痪与
外周神经和脊髓前角细胞损伤引起
的瘫痪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偏瘫的评价
1. 偏瘫的痉挛模式
1)联合反应(associated reaction):
是指若用力使身体的一部分肌肉
收缩时,可以诱发其他部位的肌
肉收缩。
联合运动(associated
movement): 不是联合反应,是正常人两侧肢体 的完全相同的运动,即一侧肢体的 活动加强了对侧,肢体相同的活动, 是伴随随意运动的、自动的姿势调 整。
脑血管意外偏瘫的康复治疗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物理康复科
董继超
一.脑血管病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s,C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