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早期康复治疗
偏瘫早期康复治疗流程
![偏瘫早期康复治疗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61b03c6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e1.png)
偏瘫早期康复治疗流程英文回答:Early Rehabilitation Protocol for Hemiplegia.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Comprehensive medical history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Neurological examination.Functional assessment.Imaging studies (e.g., MRI, CT)。
Goals of Early Rehabilitation:Reduce pain and inflammation.Improve range of motion and strength.Enhance balance and coordination.Promote functional independence.Prevent complications.Intervention Strategies:1. Positioning and Mobilization:Early mobilization to prevent contractures.Positioning to maintain proper alignment and prevent pressure sores.Assisted standing and ambulation devices.2. Range of Motion Exercises:Passive range of motion exercises to maintain flexibility.Active-assisted range of motion exercises to strengthen muscles.Active range of motion exercises to improve coordination.3. Strengthening Exercises:Isometric exercises to activate muscles.Resistance exercises to strengthen muscles.Functional exercises to improve everyday movement.4. Balance and Coordination Exercises:Standing balance exercises.Dynamic balance exercises.Gait training.5. Functional Training: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training. Occupational therapy.Speech therapy.6. Patient Education:Education on home exercises.Self-care strategies.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s.7. Collaboration with Interdisciplinary Team: Physicians.Nurses.Physical therapists.Occupational therapists.Speech therapists.Social workers.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Regular progress assessments.Functional outcome measures.Patient feedback.Adjustment of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based on outcomes.中文回答:偏瘫早期康复治疗流程。
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
![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e9113914a76e58fafab003f6.png)
促 进血 液循环 , 保持 关节 软 骨 的生 理功 能 的基本 因 是
法, 反射性 控 制关 键 点 , 类 牵 拉抗 痉 挛 肢 位强 化 训 各 练 , 痉 挛肌 肌 力 练 习 , 导分 离运 动 训 练 “ ,0 非 诱 ] 4 ~ 6 n 0mi。③ 坐 、 立位 训 练 : 床上 卧 位 、 坐起 、 位 转换 , 体
MRI 确诊 , 首次发 病 , 均 随机 分为 2组 。① 康 复组 4 l
例, 2 男 6例 , l 女 5例 ; 龄 3 ~7 年 4 8岁 , 均 ( 0 9 平 6 . ±
9 6 岁 ; 程 ( . 士5 6 d 脑 梗 死 2 .) 病 88 . ); 8例 , 出血 l 脑 3
例 。②对 照组 4 0例 , 2 男 4例 , l 女 6例 ; 龄 3 ~ 7 年 5 9
及 A L评 分均 较 治 疗 前 明显 提 高 ( < o 0 ,. 1 , 观 察 组 显 著 高于 对 照 组 ( 0 O ) D P .5 0 0 )且 P< . 1 。结 论 : 早期 综 合 康 复 治
疗 对 脑 卒 中 患者 运 动 功 能 和 AD L的 提 高有 明显 的促 进 作 用 。
瘫 患者 随 机 分 为康 复 组 4 例 与 对 照组 4 例 , 按 脑 血 管 疾 病治 疗 方 案 给 予 常 规 药 物 治 疗 。康 复 组 患 者 病 情 稳 定 l O 均
1 内配 合功 能训 练 、 理 因 子及 针 刺 等 综合 康 复 治 疗 。结 果 : 疗 2个 月 后 , 组 患 者 F gMe e 运 动功 能 评 定 周 物 治 2 u- yr
脑出血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
![脑出血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0adb4c25770bf78a642954d8.png)
脑出血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
方法:患者接受神经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神经系统缺损体征不再进展后24~48小时内即开始进行康复训练。
结果:康复训练3个月后肌力达到Ⅳ~V者53.8%,肌力达到Ⅲ~Ⅳ者35.4%,肌力为0~Ⅱ级或无恢复者7例(10.8%)。
结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能很好地促进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关键词脑出血偏瘫早期康复治疗护理资料与方法2007年8月~2009年12月收治急性脑出血患者65例,男43例,女22例;年龄38~75岁,平均54.5±5.6岁。
全部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检查确诊为初发病例,存在明确的肢体功能障碍。
方法:患者接受神经科常规治疗(包括降低颅内壓、控制血压、抗凝、溶栓、使用脑保护剂)的基础上,在意识状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基本稳定、神经系统缺损体征不再进展后24~48小时内即开始进行康复训练。
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心理护理:首先对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经济状态、文化知识方面做出一个正确客观的综合评估,根据病人个体性格特点、文化程度、经济状况、认知能力等进行个体化干预,以完成对其疾病知识宣教、饮食指导,通过安慰、教育和支持帮助病人学会如何应对疾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参与学习力所能及的社会及家庭活动,启发病人消除消极、悲观、厌世思想,尽量多参加娱乐活动,增加其对生活的信心和乐趣,使其在良好的情绪中积极主动进行康复训练,并力争得到康复训练。
早期床上康复训练:保持患侧肢体良姿位以干预病理模式的形成:仰卧位时患侧上肢置于软枕上,使患肢保持轻度外展,手略高于心脏位置;患侧肩关节下垫小枕,预防肩关节下坠后缩;在下肢外侧放置毛巾卷、沙袋等支持物防止髋关节的外展、外旋;膝关节下方垫小枕,以维持膝关节轻度屈曲;脚上方避免放置重物,以免踝关节出现跖屈、内翻;为防止上肢屈曲模式和下肢伸肌模式,足底不放置任何支撑物,手不抓握任何物品。
偏瘫康复方法
![偏瘫康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d81074e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4c.png)
偏瘫康复方法偏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
因此,对于偏瘫患者来说,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偏瘫康复方法,希望能对患者有所帮助。
首先,物理治疗是偏瘫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
物理治疗师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包括按摩、热敷、冷敷、功能锻炼等,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能力。
物理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康复进程。
其次,言语和语言治疗也是偏瘫康复的重要内容之一。
由于偏瘫可能导致言语和语言能力受损,因此言语治疗师可以通过言语训练、语言理解训练等方式,帮助患者恢复言语和语言能力。
这对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和沟通非常重要。
另外,功能训练也是偏瘫康复的关键环节。
功能训练包括日常生活技能训练、行走训练、平衡训练等,旨在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通过反复训练,患者可以逐渐恢复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除此之外,心理治疗也是偏瘫康复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偏瘫患者常常会面临情绪波动、自卑等心理问题,因此心理治疗师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心理支持等方式,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康复信心,更好地应对康复过程中的种种困难。
综上所述,偏瘫康复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言语和语言治疗、功能训练以及心理治疗。
这些方法相辅相成,共同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当然,康复过程中需要患者及其家人的配合和支持,只有在全面的医疗团队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偏瘫患者才能更好地走出康复之路。
希望偏瘫患者能够早日康复,重拾健康和快乐的生活。
偏瘫康复方法
![偏瘫康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4983b1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c.png)
偏瘫康复方法
偏瘫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它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
因此,康复对于偏瘫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偏瘫康复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物理治疗是偏瘫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
物理治疗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运动训练来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运动功能。
比如,通过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和平衡训练等,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提高患肢的活动度,促进康复进程。
其次,言语治疗也是偏瘫康复的重要内容之一。
偏瘫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语言障碍,因此言语治疗可以通过言语训练、听觉训练、发音训练等方式来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提高沟通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另外,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中医理疗在偏瘫康复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理疗可以通过针灸、推拿、艾灸等方式来调理患者的气血,促进神经再生,加速康复进程。
同时,中医理疗还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
最后,心理治疗也是偏瘫康复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偏瘫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情绪上的波动,因此心理治疗可以通过心理疏导、情绪调节、认知重建等方式来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应对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综上所述,偏瘫康复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中医理疗和心理治疗等多种手段。
在康复过程中,患者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康复方法,并坚持长期进行康复训练,相信在医生和家人的帮助下,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偏瘫患者及其家人有所帮助,祝愿大家早日康复!。
偏瘫患者康复治疗
![偏瘫患者康复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991c75a5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5c.png)
恢复期康复
后期康复
后期康复需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支持,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职业训练。
注意事项
此阶段目标是使患者逐渐融入社会,实现生活自理和职业回归。
总结词
后期康复通常在恢复期康复后的2-3个月后进行,主要通过职业康复、心理康复、家庭康复和社会适应训练等技术,帮助患者逐渐融入社会,实现生活自理和职业回归。
案例三:言语疗法的应用
案例四:心理疗法的应用
心理疗法:通过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手段,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康复治疗的依从性和效果。
THANKS
急性期康复
总结词
此阶段目标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详细描述
恢复期康复通常在急性期康复后的2-3个月内进行,主要通过加强肌肉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技术,提高患者的自主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注意事项
恢复期康复需注意个体化差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计划。
心理疏导与支持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
家庭与社会支持
心理疗法
生活环境改造
对患者的居住和工作环境进行适应性改造,如增设扶手、坡道等,提高其生活便利性。
职业与休闲辅助器具
提供适合患者使用的职业和休闲辅助器具,如电脑键盘、乐器等,促进其全面发展。
辅助器具与矫形器
根据患者的需求,为其提供合适的辅助器具和矫形器,如拐杖、助行器、矫形鞋等。
通过按摩促进肌肉放松,正确的体位摆放可以预防关节畸形和预防压疮。
通过主动和被动的运动训练,改善偏瘫患者的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和平衡能力。
利用物理因子如电、光、热、冷等刺激,改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偏瘫下肢的康复治疗方案
![偏瘫下肢的康复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5e54b5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bd.png)
一、引言偏瘫是中风等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表现为一侧肢体瘫痪。
下肢偏瘫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康复治疗是偏瘫下肢恢复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偏瘫下肢的康复治疗方案。
二、康复治疗目标1. 恢复下肢肌力:提高患者下肢肌肉的力量,使患者能够独立完成站立、行走等动作。
2. 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预防关节僵硬和挛缩。
3. 改善协调和平衡能力:提高患者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降低跌倒风险。
4. 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使患者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洗漱、进食等。
5. 提高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三、康复治疗方案1. 康复初期(1-3个月)(1)床上康复训练1)被动活动:帮助患者进行患侧下肢的被动活动,包括关节屈伸、内外旋等,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2)床上抗阻力训练:在患者主动活动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阻力,提高肌肉力量,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3)床上站立训练:在患者能够独立完成床上抗阻力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床上站立训练,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2)辅助步行训练1)辅助器使用:在患者能够独立完成床上站立训练的基础上,指导患者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辅助器进行步行训练,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2)平行杠内步行训练:在患者能够独立完成辅助器使用的基础上,进行平行杠内步行训练,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2. 康复中期(3-6个月)(1)下肢肌力训练1)抗阻力训练:在患者能够独立完成辅助器使用的基础上,进行抗阻力训练,包括蹲起、深蹲、卧推等,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2)核心肌群训练:加强核心肌群的力量,提高平衡能力,包括平板支撑、腹肌训练等,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2)关节活动度训练1)关节屈伸训练:在患者能够独立完成抗阻力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关节屈伸训练,包括膝关节屈伸、踝关节屈伸等,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脑梗塞偏瘫患者早期康复锻炼
![脑梗塞偏瘫患者早期康复锻炼](https://img.taocdn.com/s3/m/10c86d18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a.png)
脑梗塞偏瘫患者早期康复锻炼在现代社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脑梗塞的发生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80%左右。
脑梗塞可怕之处不仅在于极高的致死率,还在于脑梗塞的后遗症,脑梗塞会给患者留下许多后遗症,例如四肢功能退化和语言功能障碍等,其中瘫痪是后遗症中经常出现的。
脑梗塞大多时候会影响到神经系统,造成患者瘫痪,不仅在生理上给患者带来了困难,在心理上也对患者产生消极的影响,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患者出现抑郁和自杀等现象。
有研究表明,早期的康复锻炼治疗对于脑梗塞偏瘫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本文将围绕肢体锻炼、大脑锻炼和心理康复这三个方面对脑梗塞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锻炼进行有关介绍。
一、肢体锻炼的方法。
其一是训练不能下床活动的病人在床上进行翻身练习。
正常情况下,患者需要在床上每隔1-2小时翻身一次,不仅可以预防褥疮的发生,还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四肢活动的功能。
当患者处于仰卧时,可以引导患者进行肩关节外展、外旋等动作,可以预防肩关节挛缩和畸形。
当患者位于侧卧位的时候,需要引导患者展开肘关节,向后旋转前臂,保持膝关节轻度屈曲,从而防止偏瘫一侧受压。
其二是引导患者在生命体征保持平衡后进行适当的肢体运动,首先引导患者进行被动活动,让患者借助外力来活动身体,然后再安排患者参与到主动活动中,能够自主完成相关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和家属需要放平心态,不能操之过急。
被动运动是指轻柔缓慢的帮助患者进行肢体活动,例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的屈伸活动,保持每天约4-5次的频率即可,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主动运动是指患者能够自主的活动,同样是遵循先易后难的规律,例如患者可以先从手指活动开始,再逐渐过渡到下肢以及全身。
其三是对患者进行坐位、站立和行走的训练。
坐位训练指的是当患者的精神状态变得平和稳定的时候,可以在床上放好坐垫,训练患者使用健侧肢体支撑患侧肢体坐下,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动作轻柔缓慢,防止患者受伤。
偏瘫病人的康复治疗方案
![偏瘫病人的康复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d87d69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68.png)
偏瘫病人的康复治疗方案偏瘫病人的康复治疗方案偏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肢体运动功能受损。
针对偏瘫病人的康复治疗方案,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肌肉控制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康复治疗方案。
物理治疗是偏瘫康复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运动训练、矫正姿势和姿势控制训练,物理治疗帮助患者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例如,通过进行定向运动训练,患者可以重建受损的运动通路,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
此外,物理治疗师还可以使用热敷、按摩和理疗等手段,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
康复技术是偏瘫治疗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康复技术包括各种功能性训练和辅助设备的使用,旨在帮助患者重新学习基本生活技能。
例如,通过进行平衡训练,患者可以提高行走和站立的稳定性。
借助辅助设备,如拐杖或助行器,患者可以在康复期间保持相对独立的行动能力。
语言和言语治疗在偏瘫康复中也非常重要。
由于大脑控制语音和语言的区域可能受到损伤,患者可能面临言语障碍和沟通困难。
通过语言和言语治疗,患者可以重新学习语音和语言表达,提高沟通能力。
这种治疗通常包括发音训练、口腔肌肉锻炼和语言理解训练等。
心理支持是偏瘫病人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康复过程中,病人可能会面临各种情绪和心理困扰,如焦虑、抑郁和自卑感。
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可以帮助病人积极应对这些困扰,增强康复动力和恢复信心。
除了上述治疗方案,饮食和营养也对偏瘫病人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合理的饮食和营养摄入有助于维持健康的体重和充足的营养供给,促进身体康复。
医生和营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以满足其康复需求。
总之,偏瘫病人的康复治疗方案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涉及到物理、康复、语言、心理和饮食等多个方面。
通过合理的治疗方案和专业的团队支持,患者可以恢复肌肉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逐步重新融入社会。
脑出血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
![脑出血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https://img.taocdn.com/s3/m/55008c06844769eae009eddb.png)
1 对象 与 方 法
1 1 对 象 .
复 治 疗 可 以 通 过输 入 正 常 模 式 来 有效 输 出 , 而 促 进 正 常 功 能模 从 式 的 形 成 。 出血 后 肢 体 功 能 康 复 的 最 佳 时 间 在 发病 后 3 月 内 , 脑 个 康 复 治 疗 的 时 间越 早 越 好 , 只 要 患 者 神 志 清 醒 , 命 体 征 稳 定 即 生 后4 h l 开 始 。 急性 期 , 复 运 动 主要 是 抑 制 异 常 的 原 始 的 反 8 U可 l 在 康
患者 的主 观 能 动 性 ; 降低 了致 残 率 , 高 了 患者 生 活 质量 。 院 9 提 我 5
疗组 出院时 在肢体运 动 功 能和 A L 力上 与对照 组有显 著差异 ( <0 0 1。 论 D能 尸 . 0 )结
功能的改 善有重要 意义 , 比较安全 。 且
早 期康 复对脑 出血 偏瘫 患者的A L 力及 肢体运 动 D 能
【 关键 词 】 出血/ 发症 偏瘫/ 疗 运 动 疗法 脑 并 治
者 重 返社 会 。
在 出血 后 肢 体 功 能 恢 复 方 面 被 证 明 有 效 手 段 不 多 , 活 者 的功 能 存 障 碍 严 重 影 响 其 生 存 质 量 。 复治 疗 能 够 在 一发 生 , 帮 助 和加 速 受 损 功 能 的恢 复 , 使 患 者 最 大 程 度地 恢 并 能 复 并 参 与社 会 生 活 和 提 高 其 生 活 质 量 。 复 理 论 认 为 : 出血 后 康 脑 中枢 神 经 系 统 在 结 构 上 和 功 能 上具 有 重 新 组织 能 力和 可 塑 性 , 康
复 治 疗 。 组 内科 药物 治 疗 基 本 相 同 , 院 时 间约 4 N 。 2 住 ~6
偏瘫社区康复方案
![偏瘫社区康复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3e48b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f.png)
偏瘫社区康复方案背景偏瘫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常见于高龄人群,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对于偏瘫患者而言,及时的康复治疗对于其康复恢复至关重要。
随着社区医疗服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偏瘫患者选择在社区中进行康复治疗。
本文将提供适合偏瘫社区康复的方案。
康复方案阶段一:早期康复早期康复是指偏瘫患者在发病后的第1-3周内进行的治疗。
早期康复主要包括传统模式的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针灸等,旨在减轻疼痛和肌肉张力,防止关节僵硬和精神抑郁,增加患者的日常活动量。
早期康复需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一般需在康复专家的指导下制定康复方案,包括物理治疗、助行用具的使用和饮食调理。
阶段二:中期康复中期康复一般是指患者发病后3个月到6个月的时期,主要通过物理治疗来加强神经肌肉学习和加强肌肉力量,恢复身体的功能能力。
在中期康复阶段,康复专家会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包括适量运动的实施以及社交活动的增加。
中期康复需要在正规康复机构中进行,一般由认证的机构进行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和语言治疗等。
阶段三:后期康复后期康复是指患者发病后6个月以上的时期。
这个时期,患者可以继续在社区中进行康复治疗,加深对自身康复需求的认识,并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康复专家会从患者的具体情况出发,针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和劳动能力。
后期康复阶段需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一般班长需要在家庭支持下制定康复方案,包括定期自我评估、规律的日常锻炼、个性化饮食调节和适当的社交生活等。
结论社区康复方案对于偏瘫患者的康复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治疗的进展。
然而,每个阶段的康复方案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制,需要带有个性化的特点,需要根据患者的康复程度来决定康复方案以及治疗方式。
偏瘫最好的恢复方法
![偏瘫最好的恢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c05332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1.png)
偏瘫最好的恢复方法首先,针对偏瘫患者的恢复治疗,最重要的是进行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肌肉和神经功能,提高患肢的活动能力。
康复训练应该由专业的康复医生或康复治疗师进行指导和实施,针对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科学的康复训练方案,包括针对肌肉力量、肌肉协调性、平衡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内容,通过系统的训练,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肢体功能。
其次,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患者还可以通过物理治疗来加速康复进程。
物理治疗包括热疗、冷疗、电疗、按摩等多种手段,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提高肌肉的弹性和活动能力。
同时,物理治疗也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姿势和步态,预防并纠正因偏瘫导致的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问题。
另外,药物治疗也是偏瘫患者恢复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一些因脑血管意外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瘫,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脑组织水肿,缓解炎症反应,从而减少神经细胞的损伤,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和再生。
常用的药物包括神经营养药物、血管扩张药物、抗炎药物等,但在使用药物治疗时,患者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避免不当使用或滥用药物。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心理治疗也是偏瘫患者恢复的重要环节。
偏瘫患者往往会因为疾病导致的身体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下降而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影响到康复治疗的效果。
因此,通过心理治疗,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树立信心,积极面对康复训练中的困难和挑战,对于患者的康复效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偏瘫患者的恢复治疗,康复训练、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是最好的恢复方法。
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应该积极配合医生和康复治疗师的指导,坚持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护理和自我康复训练,相信在医生和自己的努力下,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希望所有偏瘫患者都能早日康复,重返健康的生活。
偏瘫的康复治疗(张浩)
![偏瘫的康复治疗(张浩)](https://img.taocdn.com/s3/m/b60a34fc941ea76e58fa04f2.png)
二、早期康复的目的:
早期康复的最基本目的是防止以后会影 响康复进程的合并症的发生,而且尽早进行 促进功能恢复的训练。
1、预防异常的身体姿势 2、预防关节活动受限、疼痛、挛缩 3、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直立
性低血压等
三、康复治疗的模式 以Team的形式进行康复治疗
康复医生 言语治疗师
PT治疗师
5、强调康复的全面性和持续性
康复治疗决不仅限于运动功能的恢复,很 多患者、家属甚至医生都认为康复治疗就是 让患者能够行走,从而忽略了其他的康复内 容。
我们强调康复的全面性就是在康复治疗中 要对患者的所有相关障碍都要予以关注并给 予相应的治疗。
强调康复的持续性,是因为康复治疗所 取得的效果是通过再学习而获得的,一旦康 复治疗停止,有些再获得的功能就可能出现 退步,从而影响康复治疗的最终效果。康复 治疗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一项工作,只是训练 的频度和强度在不同时期需要适当的调整而 已。
偏瘫的康复治疗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神经康复科 张皓
一、康复的目的:
1、器官水平(身体的损伤 impairment):预 防残疾的加重和改善运动、言语、认知等功 能障碍。
2、个体水平(活动的受限activity limitation) : 尽可能地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3、社会水平(参与的局限性participation restriction) :使患者在精神心理上再适应, 以恢复其社会活动参与能力。
病
病
的
的
康
康
复
复
治
治
疗
疗
5
脑
脑
血
血
管
管
病
病
的
的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治疗效果观察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治疗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25a4dee6172ded630b1cb674.png)
为4 0 分 以下 , 指患者完全依赖或是明显依赖。使用 F u g l - M e y e r 评分法 对患者 的运 动功能 进行评定 : 1 0 0分 为正常总得 分 , 运
出血征 象的患者 , 不应实施去骨瓣减压血肿 清除术或微创锥孔 引流术治疗 , 发生感染 的患者接受抗 生素治疗 , 颅压 过高者接 受脱水 剂治疗 。试验组 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早期康复治疗 : ① 卧床期 康复治疗 : 帮助患者摆放好 良肢位 , 定时变换体位 , 实施 床上 的被动 运动 , 训 练患者起坐 和翻身活动 , 同时进 行 日常生 活能力 ( A D L ) i  ̄ I [ 练 。②离 床期 康复治疗 : 主要包括 A D L 训练、 单腿站立训 练、 起坐训练、 平衡运动以及坐位运 动。 ③步行期康 复治疗 : 主要包括跨栏 、 上 下阶梯 、 拐杖步行训 练 、 两点与跨步 步行等 , 最后鼓励 患者 进行侧走 、 倒走 、 正走 等独立步行训 练 。 继续进行作业治疗 ( 0 T ) 和A D L治疗 。患者在技师 和专业康 复
( 4 0 %) , 显效 4例( 2 0 %) , 有 效 3例( 1 5 %) , 无 效 5例( 2 5 %) , 总 有效率 为 7 5 %;治疗组 4 0 例糖尿病周 围神经病变患者 ,痊愈 1 8例 ( 4 5 %) , 显 效 9例 ( 2 2 . 5 %) , 有效 7例 ( 1 7 . 5 %) , 无效 6例 ( 1 5 %) , 总有效率为 8 5 %。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 2 组
L a n c e t , 2 0 0 4 , 3 6 4 ( 4 6 ) : 1 6 6 4 — 1 6 6 5 .
[ 2 】 凌振南 , 朱丰 , 李琼 . q一 硫辛 酸与 甲钴胺治疗 2型糖尿病周 围神 经病变临床效果对 比分析[ J 】 _ 当代医学 , 2 0 1 2 , 1 8 ( 7 ) : 3 - 5 .
偏瘫病人的康复治疗方案有哪些
![偏瘫病人的康复治疗方案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be6ab0d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37.png)
偏瘫病人的康复治疗方案有哪些偏瘫病人的康复治疗方案有哪些偏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指的是身体的一侧出现肌力减退或完全丧失的状况。
这种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行动能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康复治疗对于偏瘫病人来说非常重要。
康复治疗可以帮助病人恢复肌力和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偏瘫病人的康复治疗方案可以根据个体情况而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1.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康复治疗的核心。
通过运动疗法、理疗、按摩和热疗等手段,可以促进肌肉强度和灵活性的恢复。
物理治疗还可以帮助病人恢复平衡和协调能力。
2. 言语治疗:因为偏瘫病人可能会出现言语障碍,言语治疗对于恢复沟通能力非常重要。
通过语音练习、听力训练和发音训练等方法,可以帮助病人恢复正常的言语能力。
3. 肌肉电刺激:肌肉电刺激是一种通过电流刺激肌肉,促进肌肉收缩和恢复功能的方法。
这种治疗可以帮助病人增强肌力和改善运动功能。
4. 功能训练:功能训练是通过重复和模仿运动来帮助病人恢复功能。
这种训练方法可以帮助病人重新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动作,如坐立、行走和握持物品等。
5. 心理支持:由于偏瘫疾病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心理支持在康复治疗中也非常重要。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可以帮助病人应对情绪问题和调整心态,增强康复的积极性。
6. 辅助器具使用:根据病人的需要,可以使用一些辅助器具来帮助日常生活。
例如,拐杖、助行器、矫形器等可以帮助病人行走和保持平衡。
综上所述,偏瘫病人的康复治疗方案是多方面的,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
通过物理治疗、言语治疗、肌肉电刺激、功能训练、心理支持和辅助器具使用等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力和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和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中风偏瘫的康复训练,越早越好!
![中风偏瘫的康复训练,越早越好!](https://img.taocdn.com/s3/m/d331d48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c7.png)
中风偏瘫的康复训练,越早越好!发布时间:2023-03-01T06:47:57.598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24期作者:倪简梅[导读] 偏瘫又叫半身不遂,它是指同一侧上下肢面积锁机下部的运动障碍倪简梅德阳第五医院四川德阳 618000偏瘫又叫半身不遂,它是指同一侧上下肢面积锁机下部的运动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
轻度偏瘫的患者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上肢弯曲,下肢伸直,是一种特殊的走路姿势。
严重情况下的偏瘫患者直接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
中风患者一般情况下发作都比较及,对患者的损害也非常严重。
中风发生之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偏瘫、半身不遂,半边身体麻木,大小便失禁、变傻,甚至是认知功能障碍。
面对这样的情况,会给患者的后期生活带来极大的不利。
但这些后遗症是能够借助康复治疗来得到改善的,对于中风的康复治疗,前三个月是黄金时间,把握这些黄金时间,做好有效的康复,能让患者的康复程度有所提升,那么中风偏瘫的康复训练要怎样做呢?今天我们就跟着文章来了解一下吧!中风偏瘫的康复训练的误区。
你知道吗?大脑作为人体中最精密的器官之一,它被称作是人体的总司令部。
人们的听觉、触觉、声音的输入、语言、情绪、运动控制,都需要听从大脑的指挥,。
但是,一旦大脑出现了问题,那么身体的一些功能就会罢工。
中风是生活中一种由脑功能障碍所引起的常见疾病,病人在中风后会出现口歪眼斜、意识障碍、语言不清、视线模糊、偏瘫等症状,这些情况会给他们的生活质量带成带来极大的危害。
当前临床中发现至少有1/3的患者在中风后出现抑郁的症状,让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丧失,但是对于中风偏瘫的康复训练,很多人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直接会给康复训练带来一定的影响。
很多人认为中风偏瘫之后,需要经过几个月才能够进行康复,因为身体需要一个恢复的过程,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
另外还有一些人认为康复很简单,就是动动手、动动腿,自己在家中也可以做。
其实盲目的训练不仅不能帮助患者康复,反而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中风偏瘫下肢治疗方案
![中风偏瘫下肢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2d7662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5.png)
一、引言中风偏瘫是中风后遗症中常见的一种,主要表现为一侧肢体瘫痪、活动障碍等症状。
下肢偏瘫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因此,针对中风偏瘫下肢的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中风偏瘫下肢的治疗方案。
二、治疗方案1. 康复训练(1)早期康复: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训练。
早期康复有助于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提高康复效果。
(2)床上康复:包括床上翻身、坐起、转移等训练,提高患者的床上活动能力。
(3)站立与行走训练:在患者具备一定床上活动能力后,进行站立与行走训练。
包括站立平衡训练、行走训练、上下楼梯训练等。
(4)关节活动度训练:针对关节僵硬的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提高关节活动范围。
(5)肌肉力量训练:针对肌肉萎缩的患者,进行肌肉力量训练,提高肌肉力量。
2. 物理治疗(1)电刺激疗法:利用电流刺激瘫痪肌肉,促进肌肉收缩,提高肌肉力量。
(2)超声波疗法: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
(3)牵引疗法:通过牵引,改善关节活动度,缓解肌肉紧张。
(4)按摩疗法:通过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提高肌肉力量。
3. 中医治疗(1)针灸疗法:通过针刺穴位,调节气血,疏通经络,改善肢体功能。
(2)推拿疗法:通过推拿手法,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关节活动度。
(3)中药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用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益气养血等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
4. 营养支持(1)高蛋白饮食:增加蛋白质摄入,促进肌肉修复。
(2)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
(3)丰富维生素和矿物质: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5. 心理支持(1)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2)家属支持:鼓励家属陪伴患者,共同度过康复期。
三、注意事项1. 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按时完成康复训练。
2.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偏瘫的治疗方案
![偏瘫的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828172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a.png)
偏瘫的治疗方案第1篇偏瘫的治疗方案一、前言偏瘫,即半身不遂,是因脑血管疾病导致脑组织损害而引发的肢体功能障碍。
本治疗方案旨在为偏瘫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治疗措施,以最大程度恢复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本方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康复医学诊疗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确保合法合规。
二、治疗目标1. 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2. 消除或减轻患者疼痛、肌张力异常等症状;3. 预防并发症,降低复发风险;4. 提高患者心理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三、治疗方案(一)急性期治疗1.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吸痰等支持治疗;2. 针对病因进行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抗凝、降纤、降颅压等;3.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失衡;4. 营养支持,预防应激性溃疡;5. 康复治疗:早期开展良肢位摆放、被动关节活动、床边坐位训练等。
(二)恢复期治疗1. 物理治疗:采用低频电刺激、中频电刺激、磁疗、超声波等物理因子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张力;2. 康复训练:加强肌力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等;3. 作业治疗:开展手功能训练、认知功能训练、心理治疗等;4.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用适当的药物治疗,如抗痉挛药物、神经保护剂等;5. 中医治疗:采用针灸、拔罐、按摩、中药等治疗方法。
(三)后遗症期治疗1. 康复训练:持续进行肌力、平衡、步态等训练,巩固治疗效果;2. 作业治疗:加强日常生活技能训练,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3. 心理干预: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开展心理疏导,增强患者心理素质;4. 社区康复:积极参与社区康复活动,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
四、注意事项1. 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2. 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年龄、病情、体质等因素,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3. 治疗过程中,注重患者安全,预防意外伤害;4. 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治疗依从性。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1125d416fad6195f312ba6db.png)
12・ 0
临床 合理 用 药 2 1 0 0年 7月 第 3卷第 1 4期
C i Jo l ia R tnl rgU eJl 2 1 V 13N .4 hn f i cl ai a D u s , y 0 0。 o o1 Cn o u .
脑腺体 、 平滑肌 , 对心脏和瞳孔作用很小 , 因此 护理上需要重点
半 衰期长 的毒物 中毒者 , 应适 当延 长患者 的禁 食时 间, 最好在
Ii 研 究 i床 /  ̄・ 急性 脑 卒 中偏 瘫 患者 的早 期 康 复 治 疗
牛英 新
【 摘 要】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 中偏瘫患 者的影 响。方法 将 10例急性脑 卒 中患者 随机分 0
中广 泛 应 用 。
参 考 文 献
1 夏艳 , 李林美 , 潘素莉 , 急性 有机磷 中毒患 者进食时 问与病 情反 等. 跳 的关系 [] 中华护理杂志 ,0 4 3 1 ) 89 J. 2 0 ,9(2 :9 . 2 伊越春 , 潘红英.0 17例重症 有机磷 中毒阿托 品用量 的回顾性分 析 [ ] 中华急诊 医学杂志 ,0 2 4 1 ) 15—16 J. 2 0 , ( 1 :2 2.
( 收稿 日期 :0 0— 4— 2 21 0 0 )
・
33 常规护理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及时清理 呕吐物及呼 吸道
分泌物 , 避免误吸 , 呼吸困难者辅助 以机械通气 , 有 并做好相关
护理 ; 密切观察患者瞳孔 、 体温 、 脉搏 、 呼吸 , 皮肤肌颤 、 抽搐 、 惊 厥; 加强 翻身拍背 , 严格无 菌操作 , 早期 给予静脉 营养支持 , 避 免并发症的发生 。对有合并症的急性 有机磷农 药 中毒患者 , 按
偏瘫疾病肢体的康复训练
![偏瘫疾病肢体的康复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9ca6a3b6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3c.png)
仰卧位手臂抬起,可以做某些主 动伸肘活动
• 拧毛巾
(二)被动运动 1.肩关节被动活动: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内旋、 外旋等被动活动 2.腕关节被动活动:伸展活动。 3.掌指关节被动活动:从远端关节到近端关节,每一 个手指关节都要活动。
被动活动时手法要轻柔,均在无痛范围内,在手水肿
时,治疗量要适当控制。
• 3.手扶床垫努力不要歪倒 。
• 4.抓住自己的大腿保持平 衡,不时将手松开,快要 歪倒时再抓住大腿,在双 脚下垫台阶保持髋,膝, 踝关节屈曲90°,增加坐 位的稳定性。
动态的坐位平衡训练
• 1.躯干前屈抬起臀部。 • 2.伸展髋,膝关节站立
3.身体从侧方站起。 • 4.躯干左右侧屈运动。
5.躯干左右旋转的运动 6.躯干向正前方屈曲。 7.躯干向前侧方屈曲。
训练内容和方法
训练内容和方法
• 恢复平衡能力训练
长坐位平衡训练(一)
1.治疗师用手把持肩部,用下腹,大腿来 支撑背部,使患者记住正常坐位时的感 觉。
2.治疗师仅用双手把持肩部,不时把手放 开,将要倒时在扶住患者。
3.从前方握住患者的双手,时而松开,并 指示患者独立维持坐位。
4.患者能自己抓住大腿保持平衡,不时把 手松开,如果又要跌倒,则立即抓住大 腿。
肩--手综合征
第一期,持续3-6个月,20%是两侧性。 如在症状出现时立即治疗,常可控制其发展,并且 治愈;如不及时治疗很快转入第二期。
疼痛 水肿 温热 指甲变白
第二期,平均持续3-6个月。 预后不良,为了把障碍减少到最低程度,必需积极治疗。
疼痛加重 肌肉萎缩 关节挛缩
第三期是不可逆的终末阶段。病侧手完全废用,成为终 身残废。
• (一)主动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肩关节半脱位
关节半脱位(G H S)又称不整齐肩,偏瘫患者中很常见。
表现为肱骨头在关节盂下滑,肩峰于肱骨头之间出现明显的凹陷。
GHS可能于偏瘫患者的肩痛有关,可合并臂丛神经损伤,是上肢预后差的标志。
GHS的发生率的报道差异很大(0-80%),多在30%-50%之间。
发病机制
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主要考虑有如下几个方面:
(1)以冈上肌及三角肌后部为主的肩关节周围肌肉的机能低下,以三角肌,尤其是以冈上肌为主的肩关节周围其稳定作用的肌肉瘫痪、肌张力低下被认为是肩关节半脱位的最重要的原因。
(2)肩关节囊及韧带的松弛、破坏级长期牵拉所致的延长。
(3)肩胛骨周围肌肉的瘫痪、痉挛及脊柱直立肌的影响等所致的肩胛骨向下旋转。
临床表现
肩关节半脱位并非偏瘫后马上出现,多于病后头几周开始坐位等活动后才发现。
早期患者可无任何不适感,部分患者当患侧上肢在体侧垂放时间较长时可出现牵拉不适感或疼痛,当上肢被支撑或抬起时,上述症状可减轻或消失。
随着时间的延长可出现较剧烈的肩痛,合并肩关节受限者较无半脱位者多。
查体可见:
肩部三角肌塌陷、关节囊松弛、肱骨头向下前移位,呈轻度方肩畸形。
关节孟处空虚,肩峰与肱骨头之间可触到明显的凹陷,可容纳1--2横指。
随着肌张力的增高与运动功能提高,上述体征可逐渐减轻甚或消失。
多数患者仅在托起上肢或精神紧张、活动、用力时出现一时性的减轻、消失,在坐位放松上肢无支持下垂时仍呈明显的半脱位表现。
肩胛骨沿胸壁下移,向下旋转,可见关节盂向下倾斜。
随着肌张力增高,可见肩胛骨后缩,内缘隆起,位于距脊柱更近的位置,尤其是下角内收,低于对侧下角。
握住肩胛骨下端,充分的向外上方牵拉,可使半脱位改善。
早期被动活动肩胛骨及肩关节是可感到无明显阻力。
出现痉挛后,被动运动可感到阻力增加,部分患者出现肩痛和肩关节受限,因失去了肌肉的保护,在处理时可因过度牵拉损伤臂丛神经而出现相应的表现。
部分患者可出现脊柱侧弯。
诊断
(1)临床方法
①触诊法:患者取坐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检查者用示指触诊患侧肩峰突起和肱骨头之间的距离,以其间可容纳的横指数表示脱位的程度。
②人体测量学方法:用带有刻度的两脚规分别测量两侧肩峰突起与肱骨外上髁之间的距离。
(2)放射学方法:患者取坐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以45度角倾斜投射角拍双侧肩关节X光片,测量肱骨头中心的水平延长线与关节盂中心的水平延长线间的垂直距离,或肩峰与肱骨头间隙的距离超过14mm或两侧间隙之差大于10mm。
(3)其他:分级的Smith法及Van langenberghe法、Poppen法、测量肱骨头的下降率、肩胛骨下旋角等方法。
预防
软瘫期维持肩关节于正常位置的唯一组织是关节囊及韧带,在上肢重力的持续牵拉下,尤其是外力的牵拉下易拉长、松弛,甚至破坏,而出现肩关节半脱位,一旦出现肩关节半脱位多难以恢复,故早期加以保护、进行预防是必要的。
多主张实用安置在轮椅上的支撑台或采取良好的放置姿势。
对各种吊带的使用争议较大,不仅吊带的有效性值得怀疑,其还可能有许多不利影响。
康复治疗
1、良肢位摆放
仰卧位时,患侧肩胛骨下垫枕,使其处于前伸位,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和手指伸展;患侧卧位时,患侧肩前伸,前屈,伸肘,前臂旋后;健侧卧位时,患侧肩和上肢充分前伸,肘关节伸展。
坐位时,在患肢前方放置一平桌,将患肢托起,避免自然下垂。
2、降低神经系统张力
坐位,可以逐渐增加颈侧屈的程度,使引起肩胛带过度上提的神经结构恢复其伸展性。
治疗师在用一只手帮助患者反复侧屈颈部的同时,必须用另一只手臂防止同时发生任何代偿运动。
3、刺激肩周围稳定肌的活动和张力
1、患侧负重:患者取坐位,头转向患侧,健手协助控制使患侧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屈,患手放在坐位臀部水平略外侧,让躯体向患侧倾斜。
患上肢的负重训练,通过对上肢关节的挤压,反射性的刺激肌肉的活动。
治疗师一定要用手保证肩胛骨、躯干和肩关节的正确位置。
2、治疗师一只手支持患臂伸向前,另一只手轻轻向上拍打肱骨头。
肘的牵拉反射使三角肌和冈上肌的张力活动增加。
3、关节挤压: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在上方,患侧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治疗师一手放在肘关节处,另一手握患难与共手,手掌相触,沿上肢纵轴,向肩关节处施加压力,患者予以对抗,让患者体会在此过程中的感觉,逐渐学会抵抗治疗师
手。
4、快速刺激:治疗师手指伸直,在冈上肌、三角肌、肱三头肌上由近及远做快速快速摩擦或以冰块刺激。
四、保护肩关节全范围无痛性被动活动度
应在不损伤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情况下进行,被动活动肩关节时,弛缓期肩关节有被动活动范围要控制在正常活动度的50%,随着肌力增加,关节活动度增加,无论在治疗中,还是在日常生活转移过程中,治疗师及家始终应牢记加强对患肩的保护,千万不可牵拉患侧上肢,以防加重脱位,造成肩痛,增加治疗难度。
1、肩胸关节的被动运动训练:患者取坐位,治疗师一手扶持患侧上肢近端,一手拖住肩胛骨下角,辅助患者完成肩胛骨上举、外展、下降、内收的逆时针方向运动。
然后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相反方向的运动。
随着患者主动运动的出现,逐渐由被动运动过度到辅助主动运动、主动运动。
患者健侧手搭在患肩上,告诉患者完成肩关节向自己鼻子的方向运动,使肩胛骨前伸,矫正肩胛骨后撤的异常姿势。
2、肩关节屈曲、外展运动:治疗师一手扶持肩胛骨,另一手固定上肢,按肩肱关节与肩胛胸廓关节2 :1的运动比例向前上方运动,肩关节运动过程中,要将肱骨头向关节窝处挤压。
在被动活动患侧臂时,在整个运动中,治疗师都要保证肱骨头在盂肱关节中的正确位置。
在日常治疗中保护易受伤的肩关节
除被动运动或其他治疗性活动中必须避免引起疼痛,而且在帮助患者在床上移动或转移到轮椅上时也要避免引起疼痛。
整个治疗小组都必须了解这种潜在的危险,并在摆放体位、帮助患者移动或日常生活活动中认真指导以保护好肩关节。
改善肩胛带的弛缓状态
易化上肢近端的控制能力,抑制远端痉挛
1、患者在治疗台前取坐位,患手放在球上控制不动.治疗师协助调整姿势,使肩胛骨尽量外展,上肢前伸,两侧肩呈水平状态.
2、治疗师可在患者维持训练时与其交谈,分散其注意力.对控制有困难的患者可以协助患手保持腕关节背伸及远端固定.根据患者功能水平的不同可以设计不同的运动模式,加大训练难度.
3、对近端弛缓的肌群,如三角肌中部与后部纤维,冈上肌,菱形肌等,可施加扣击方法,口打前要调整患上肢呈抑制痉挛模式体位(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平放在治疗台上).治疗师用大腿压住患手,维持远端的固定及稳定,防止叩打手法对痉挛的影响.叩打手法节奏要快,力量均匀,用手指指腹接触患者身体.
4、上肢操球训练
5、肩胛带负重训练
1)患者面向治疗台,双手支撑于治疗台上。
为缓解上肢痉挛,治疗者协助完成患肢肘关节伸展位,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让患者身体重心前移,用上肢支撑体重,然后完成重心左右交替转移,骨盆前倾、后倾,练习肩关节各方向的控制。
2)患者背向治疗台,双侧上肢伸展、外旋,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支撑在治疗台上,髋关节、膝关节伸展,使臀部离开治疗台,上肢充分负重。
骨盆完成前、后倾运动,调整肩关节的负重。
3)患者取膝手卧位,治疗师协助患肢肘关节伸展,根据患者上肢负重水平,用移动身体重心的方法调整负荷。
治疗师可在肩胛骨处施加外力,或垂直向下,或前后、左右轻轻摆动,使上肢远端固定,活动近端,缓解上肢痉挛。
贴扎技术
偏瘫患者若因患侧肌张力降低,而是肩部肌肉无法支持手臂的重量,将导致肩关节半脱位现象。
1、贴扎时机:搭配诱发肩部主动动作的运动;
2、贴扎目的:促进棘上肌与三角肌,支持手臂;
3、体位:手臂摆放在肩胛平面,外展45度;
4、贴布形状:I型螺旋贴布;
5、贴法:贴布基部固定于肩胛后侧,其余贴布以自然拉力环绕上臂贴上。
使用肩吊带的不利影响:
1、导致疾病失认或偏瘫上肢从全身运动中功能性分离
2、加重和促进偏瘫上肢的屈肌痉挛模式
3、在翻身、从椅子上站起或需要双手拿东西时,妨碍用偏瘫上肢保持姿势及支撑
4、妨碍上肢的代偿性摆动及步态训练对患侧的引导;剥夺患者外部辨别觉和本体感觉的输入,引起感觉过敏
5、因制动,影响静脉及淋巴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