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评报告 - 沈阳理工大学
青马工程培训心得体会
沈阳理工大学第三期“青马工程”培训总结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xxx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很荣幸参加了沈阳理工大学2013年第三期“青马工程”培训班。
在这几天的培训中,我受益匪浅,感慨良多。
深知自己作为一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肩上责任之重大。
所以,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加明确了自己作为一名学生干部在今后工作中的奋斗目标,那就是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在这次培训中,我们不仅分组讨论了学生干部应具备的一些素质,而且还聆听了校团委邵书记“如何成为一名优秀学生干部”的讲座。
这使我们对于学生干部又增添了新的认识,及时发现了自身作为学生干部所欠缺的一些东西,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通过不断地努力的克服这些缺点和不足,努力把自己营造的更加完美。
下面我详细谈一下通过这次培训,我对于“优秀学生干部”更深入的理解,以此勉励自己。
首先,作为一名学生干部,要起到带头,表率作用。
我们必须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因为作为学生干部,我们首先是学生,然后才是学生干部,而学习是学生的本职工作,试问一个成绩在班里排倒数的学生干部,有几个同学会信服他。
换言之,他又能树立几分威信?进一步说,一个连学习成绩也搞不好的学生干部,毕业后怎能在社会上立足,那就更别说以后为国家作贡献了。
所以我们在做好工作的同时,也必须抓紧时间学习,不能让成绩落下。
其次,要摆正自己的心态。
在工作之中或许会与同事、同学之间产生摩擦,但是我们应该以坦荡的胸怀去面对,从而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才有利于处理好事情。
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们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牵涉到广大同学时,也有配合与不配合之分,总之干什么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此时我们就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因为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工作。
另一方面作为学生干部,我们并没有什么特权,我们的职责就是为同学服务。
所以在工作之中,我们必须设身处地的为同学们着想,时刻从广大同学们的利益出发。
中外合作办学评估自评报告
中外合作办学评估自评报告一、背景介绍我校成立于2024年,是一所中外合作办学的高等学府。
合作方国际知名大学,通过这次合作办学,旨在为国内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综合素质的人才,提高我校的教育品质和国际声誉。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已经初步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一套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但是我们也意识到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因此,我们感到有必要对中外合作办学进行全面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提升和改进。
二、评估内容1.教师队伍:合作方派驻了一批教师来我校执教,这些教师在教学经验和专业素养方面都非常出色,对我校的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不过,在一些核心专业方面,还需要更多的专业教师来加强教学力量,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2.教学管理:我们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通过严格的考核和评价体系来监督教师的教学行为。
但是在实际执行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对教学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因此,我们计划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教学管理制度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3.教学设施:合作方在我校提供了一些先进的教学设施,包括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教室等,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环境。
不过在一些实践性课程的设施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设备和硬件条件。
4.人文环境:我校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交流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不过在文化融合和跨文化交流方面还有待加强,需要更加积极地开展国际交流项目,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三、评估成果通过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全面评估,我们得出以下评估成果:1.优势:中外合作办学使我校教学质量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有效提升。
合作方提供的师资和教学资源使我校能够更好地满足国内学生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国际化的教育。
2.不足:在教学管理和设施设备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特别是在核心专业教师的配备和实践性课程的设施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本科审核评估自评报告
本科审核评估自评报告自评报告是高校进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重要材料之一,通过对学校本科教育的全面自我评估,为学校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本文将从机构设置、师资队伍、教学质量、学生认知水平和社会服务等几个方面,对本科审核评估自评报告进行论述。
一、机构设置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学校的机构设置涉及学科专业覆盖面和管理层次等多个方面。
在此次自评报告中,我们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发展战略和学科专业的需求,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我们增加了一些前沿交叉学科的研究中心,同时加强了学院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以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科研环境。
二、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高质量本科教育的重要保障。
自评报告中我们对学校的师资队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
我们注重聘用高水平的教师,加强教师培训和职业发展,鼓励教师参与科研和学术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创新热情和学术活力。
三、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衡量高校本科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自评报告中,我们重点关注了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和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
我们修订了部分课程大纲,优化了教学方法,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并完善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同时,我们也注重了教学资源的配置和教室设施的改善,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
四、学生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本科教育的根本任务。
在自评报告中,我们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术素养等方面。
我们加强了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引导和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学术和科研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也注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开设了多元化的选修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社会实践和实习机会,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
五、社会服务高校应该承担起肩负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在自评报告中,我们强调了学校的社会服务工作,并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计划。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4年度)沈阳理工大学2015.9目录1.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 - 4 -1.1人才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 - 4 -1.2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 4 -1.3 本科生在校情况................................................................................................................ - 7 -1.4本科生源质量..................................................................................................................... - 7 -1.4.1一批本科录取生源数量进一步增加............................................................................. - 7 -1.4.2二批本科生源质量创历史新高..................................................................................... - 8 -2.师资与教学条件 ....................................................................................... - 9 -2.1师资队伍数量、结构及建设情况..................................................................................... - 9 -2.2 生师比.............................................................................................................................. - 10 -2.3本科主讲教师情况........................................................................................................... - 10 -2.4教授承担本科生课程情况................................................................................................ - 11 -2.5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 11 -2.6教学用房、设备............................................................................................................... - 12 -2.7图书及信息资源应用情况............................................................................................... - 12 -3.教学建设与改革 ..................................................................................... - 13 -3.1教学改革........................................................................................................................... - 13 -3.1.1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 13 -3.1.2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 14 -3.1.3教学管理改革......................................................................................................... - 14 -3.2教学基本建设及本科教学基本状态............................................................................... - 15 -3.2.1专业建设................................................................................................................. - 15 -3.2.2课程建设................................................................................................................. - 15 -3.2.3教材建设................................................................................................................. - 16 -3.2.4开设课程门数及选修课程开设情况..................................................................... - 16 -3.2.5课堂教学规模......................................................................................................... - 16 -3.2.6实践教学................................................................................................................. - 17 -3.2.7毕业论文(设计)................................................................................................. - 18 -3.2.8创新创业教育......................................................................................................... - 18 -3.3培养方案........................................................................................................................... - 19 -4.质量保障体系 ......................................................................................... - 20 -4.1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及校领导班子研究本科教学工作情况 ................................... - 20 -4.2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 20 -4.2.1对学院的教学工作及质量评价............................................................................. - 21 -4.2.2 教学质量监控........................................................................................................ - 21 -4.2.3专项教学评价、专业评估、专业认证工作......................................................... - 22 -5.学生学习效果...................................................................................................................... - 22 -5.1学生学习满意度............................................................................................................... - 22 -5.2应届本科生毕业情况....................................................................................................... - 23 -5.3应届本科生学位授予情况............................................................................................... - 23 -5.4应届本科生攻读研究生情况........................................................................................... - 23 -5.5应届本科生毕业情况....................................................................................................... - 23 -5.6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 - 25 -5.7 毕业生成就...................................................................................................................... - 26 -6.特色发展 ................................................................................................. - 27 -6.1构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27 -6.2重视国防教育,凸显国防特色....................................................................................... - 28 -6.3构建以评价为基础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 29 -7.需要解决的问题 ..................................................................................... - 30 -7.1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 30 -7.2主要原因........................................................................................................................... - 30 -7.3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建议................................................................................................... - 30 -沈阳理工大学2014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沈阳理工大学前身是东北军工专门学校,创建于1948年。
本科审核评估自评报告
本科审核评估自评报告
本科审核评估自评报告
尊敬的评估委员会:
我代表本科教育课程负责团队,向您提交本科审核评估自评报告。
1. 概述
本科教育是我们大学的核心任务之一,我们致力于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课程,培养他们成为具有扎实专业知识、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人才。
2. 课程设置
我们的课程设置合理、全面,涵盖了学科的基础和前沿内容。
我们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和协调,确保学生能够逐步建立扎实的知识体系。
3. 教学方法
我们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讨论、实践操作等,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我们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4. 师资队伍
我们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师资队伍。
教师们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关注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不断改进。
5. 实践教学
我们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通过实验、实习、实训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我们与企业、社会组织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6. 评估与改进
我们建立了完善的课程评估机制,通过学生评价、教师评估和专家评审,对课程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
我们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和研讨会,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
在这份自评报告中,我们总结了本科教育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我们将持续努力,不断提升本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以满足学生和社会对我们的期望。
感谢评估委员会的关注和支持!
敬礼
本科教育课程负责团队。
沈阳理工大学
学校理 真学生 3 2 1 3 1 人 。 其 中硕 士 生 7 3 7 人 . 本 科 生 1 5 0 0 5 人 , 继 续 教 育 学 生 6 9 7 6 人 , 外 国 留 学 生 5 2 人 , 抚 顺 校 区 本 专 科 学 生 9 3 6 1 人 。 ∞ 年来皂为国家培养各 类专 门人才7 0 0 0 0 余人 。
专业 个专科专 业 i 、 1 6
。
,
2 8 -' '- -
级学科硕 士
学位授权 点和 _5 个工 程硕 士授权 领缘 有4 个省 部级重 点学科 ,
卅、国 家级谠 陪 审饿科接台作基地 , 1个 国 家8 6 3 高技 术发展 计
剃重
煮实验
室
j
,
≮卅问鲋黻
点实验 室 和 工 程 中 心 。
-。
学校师资力量 摊厚 。 现 有教 职 - r 2 0 9 3 人 , 专 任 教 师 1 0 0 5 人 , 研 究生 导 师 1 9 4 人 , 其 中博 士 生 导 师 1 0 X , 教 授 副 教 授 3 8 4 人 . 硕 士 以
校 由浑 南主校 区 、 科技 园 、 武 器装备实 习实验基地等组 成 , 总
占地 面 积 1 2 2 万 平 方 米 . 校 舍 建 筑 面 积 4 3 . 3 万 平 方米 j
经 过 5 0 多 年 的 建设 和 发展 , 学校 已 由学科 单 一 的军 王 院校
发 展 成 为 以 工 为 主 , 理 、 管 、 文 、 经 、 法 相 结合 ∥ 胃臣努 辽 字 、
开放 的 发 展策 略和 产 、 学 、 研 相 结 合 的培 养过 程 。 在 人 才培 养上 坚 持 以 培养 高素 质 应 用 型 人 才为 目标 。 培 养 的 高级 工 程 技 术 和 管 理 人 才受到社会的欢迎 , 研 究生 就 业 率达 1 0 0 %。 本科 生 毕业 生 就 业 率 多年 来位 居 辽 宁省 高校 前列 。
沈阳理工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价工作进程
*专题报告3:请教育部专家对如何准备评估材料及迎接专家组进校等评估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做专题报告。
*评建办公室将各观测点自评结果汇总,给出我校整体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结果。
*完成学校自评报告、自评结果和依据报告、特色报告、校长汇报提纲等材料初稿。
*对评估支撑材料及数据等进行整理归档。
教学评建办公室
教学评建办公室
2005年4月
全校动员
*召开各层次动员大会,进行全校动员。
*各工作组、各学院(部)提交2005年5月至专家组进校前的详细工作进程。
*专题报告1:请教育部评估专家对评估工作的目的、意义、及对指标体系内涵的解释等做专题报告。
党办、校办、宣传部、学生处、各学院(部)
教学评建办公室
2005年4月
~
2005年5月
教育思想讨论
*组织一、二级指标负责人、观测点负责人、评建工作组组长、教学督导团、各学院(部)领导小组的组长及相关人员,学习和培训,明确职责。
*组织全校教职员工对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学校定位及办学特色等讨论。明确学校定位及办学特色。
*学习教育部教学评估的有关文件。
教学评建办公室、教务处
党办、校办、宣传部
2005年5月
~
2005年7月
基本建设
*完成实验室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工作。
*完成实习厂、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建设。
*教学评建办公室汇总自评情况,提交评建工作领导小组和评建工作委员会,研究、确定下一阶段工作安排。
*完成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规划。
沈阳理工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进程
进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内容
本科审核评估自评报告
本科审核评估自评报告本科审核评估自评报告自评报告是对自身本科教育水平和各项工作的客观评估和总结,旨在发现问题和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培养质量。
首先,就本科教育水平而言,我认为本科教育应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展开。
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加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要加强科研导向,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竞赛。
其次,本科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再次,本科教育也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的核心力量,具备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
要加强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同时,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引导教师正确行为,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和服务态度。
最后,本科教育还需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及与产业界的合作。
要加强与企业、行业的合作,深入了解用人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同时,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提高就业竞争力。
总结起来,本科审核评估自评报告的目的是进一步优化本科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培养质量。
在评估自身工作时,应从教育水平、综合素质培养、教师队伍建设和与社会的联系等方面进行客观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只有不断自我审视,不断改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高教育质量。
【沈阳理工大学排名】沈阳理工大学特色专业-沈阳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
【沈阳理工大学排名】沈阳理工大学特色专业-沈阳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沈阳理工大学始建于1948年,前身是东北军工专门学校。
1960年组建成立了沈阳工业学院,隶属国家兵器工业部,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董必武同志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1999年学校划归辽宁省管理,实行省部共建。
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沈阳理工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由浑南主校区、抚顺校区、科技园、武器装备实习实验基地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1897亩(不含抚顺校区),校舍建筑面积42.7万平方米(不含抚顺校区),其中主校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浑南高新区风景秀丽的浑河南岸,校园内建筑气势恢宏,庄重典雅,环境清新宜人,是一所生态化、数字化、现代化的大学园区。
今天的沈阳理工大学,已经由过去单一的工科院校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发展成为与国内外广泛开展合作交流,在辽沈地区和兵工行业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学。
目前,学校设有16个学院,即机械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理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装备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国防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及应用技术学院和研究生学院。
1个教学部,即体育部。
学校设有41个本科专业、16个专科专业。
2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5个工程硕士领域。
有4个省部重点学科。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力量雄厚。
现有教职工2093人,其中专任教师1005人,研究生导师20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人,教授副教授38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和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209人。
省级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28人,入选省百千人才工程百人层次2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26人,省级以上教学名师、优秀专家9人。
学校办学条件良好,教学环境优良。
现有固定资产10.10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04亿元。
建有3.9万平方米的数字化图书馆,藏书166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13.5万册,电子图书52.4万册,校园内建有迅捷、安全、稳定的校园网络;学生文化体育设施齐全,建有标准塑胶运动场和3.7万平方米的大学生文体中心。
高校思政评估 自评报告
目录引言1 管理机制1.1领导体制1.2工作机制2管理队伍2.1队伍结构2.2队伍建设3 教学科研3.1学科建设3.2教学管理3.3教学改革与科研3.4经费保障4 教育途径4.1党团组织建设4.2实践育人4.3校园文化4.4网络建设4.5心理健康教育4.6贫困生资助4.7毕业生就业4.8后勤服务4.9舆论阵地4.10方法创新5工作效果5.1教学效果5.2育人环境5.3学风建设5.4课外文化活动6 特色引言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接班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实现“两加一推”主基调“三化同步”主战略,奋力后发赶超,推动科学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对于实施人才强省和富民兴黔战略,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后发赶超的历史性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
贵阳中医学院时珍学院创建于2001年6月,是一所按照新机制和新模式举办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
长期以来,我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全体教职工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领导体制和机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领域,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手段和载体,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贵阳中医学院时珍学院占地168亩,坐落在贵阳市城郊,背靠环城林带长坡岭林场,校内教学、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校区荣获省教育厅“优美校园”称号。
学院依托母体院校贵阳中医学院的办学优势,根据贵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求,结合中医药发展特色设置专业。
现设有中医系、中西医结合临床系、护理系、药学系、针灸推拿系、骨伤系、社会科学教研室、体育教研室等8个系、教研室。
2024年军校大学生个人工作总结5篇
2024年军校大学生个人工作总结5篇篇1一、引言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自进入军校以来,我深刻体验到了军事生活的严谨与充实。
在紧张的学习与训练中,我逐渐成长,不仅在体能上有了显著提高,在思想深度和知识广度上也获得了极大的拓展。
本文旨在对我在军校一年来的工作、学习、训练和生活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总结。
二、军事训练与体能提升1. 军事理论学习今年,我系统学习了军事理论基础知识,包括军事思想、战争史等内容,增强了自己的军事素养和国防意识。
2. 体能训练在体能方面,我严格按照训练计划,每天进行晨练和晚训,不仅提高了体能素质,也养成了良好的锻炼习惯。
在集体项目中,我积极参与,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3. 实战演练今年我还参与了多次实战演练,通过模拟战场环境,提高了自己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实战技能。
三、专业课程学习与学术研究1. 专业课程学习作为军校大学生,我始终将专业学习放在首位。
今年,我深入学习了军事科学、军队管理等相关课程,为未来的军事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
2. 学术研究在学术研究方面,我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与导师深入交流,提高了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此外,我还撰写了多篇学术论文,并在学术刊物上发表。
四、课外活动与个人特长1. 社团活动在课余时间,我积极参与社团活动,组织并参加了多次文艺演出和演讲比赛,锻炼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
2. 个人特长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个人特长,如乐器演奏、写作等,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也为军校的文化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五、思想进步与心理素质提升1. 思想进步在军校的生活中,我深入学习了党的创新理论,参加了多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高了自己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境界。
2. 心理素质提升在紧张的学习与训练中,我注重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自我调适,保持了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心理状态。
六、总结与展望过去的一年里,我在军校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双一流建设自评报告
双一流建设自评报告尊敬的领导、评审专家:我校自创建以来,始终秉持着“立德树人、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己任。
在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动双一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现就我校在双一流建设方面的工作进行自评,以期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一、办学定位明确,学科布局合理我校将本科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学科建设方面,我们坚持国际化视野,优化学科结构,形成了工、理、管、文、法、经、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
特别是在工程、信息技术、金融等领域,我们的学科实力已经达到一流水平,并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二、师资队伍建设稳步提升作为高水平大学,师资队伍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我校一直致力于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不断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
目前,我们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专业能力强的师资团队,其中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占比较高。
同时,我们注重培养青年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科研条件,吸引了一批有潜力的学者加入我们的团队。
三、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科学研究是大学的核心任务之一。
在双一流建设中,我校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提升科研实力。
我们积极鼓励教师开展创新性研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在过去几年中,我校教师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大批高水平论文。
同时,我们还积极申请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人才培养是大学的使命所在。
我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我们通过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同时,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具备了良好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五、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作为一所高水平大学,我们深知自己的社会责任。
我们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工作,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
传承兵工精神铸就国防特色——沈阳理工大学办学特色的探索与实践
!"!""#年第$期中国高教研究高校办学特色是指高校在一定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优质的和富有开创性的个性风貌。
高校的办学特色首先是要有鲜明的个性,也就是独特性。
高校的办学特色不能离开大学的本质属性,高校的办学特色仍然要与高校的基本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联系在一起;办学特色的形成是在大学长期历史积淀的基础上形成的,能成为办学特色的必能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具有相对稳定性,并被社会所广泛认可;办学特色不仅是对过去历史的总结,同时也要着眼于未来学校的发展前景和规划,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外部办学环境的改变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就是办学特色的发展性。
沈阳理工大学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史中,始终以服务国防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扎根于具有浓厚文化底蕴和光荣革命传统的辽沈大地,传承兵工精神、铸就国防特色,熔铸成“爱国奉献、自强不息、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沈理工精神。
这种精神已积淀成沈阳理工大学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核心文化价值,成为学校办学的鲜明特色。
一、继承了国防特色的殷实基础%&历史造就了沈阳理工大学兵工精神的渊源。
在国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年,一所培养军工中级专门技术人才的中等专业学校在东北重工业基地沈阳应运而生,沈理工的创业者们继承了不怕困难、不畏艰苦、自强不息的中国军人的作风,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开拓进取精神,开设弹体设计与制造、引信制造、兵器设计与制造、火药装配等专业,培养兵工事业方面的急需人才。
到%’)"年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兵器设计与制造为主的国防兵器工业高等院校,为中国兵器事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兵工精神,成为学校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之源。
!&继承传统,铸就国防特色,熔铸沈理工精神。
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转变,学校在加大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同时,始终确立为国防工业服务的面向不动摇,始终抓住国防特色不动摇,始终坚邢贵和###沈阳理工大学办学特色的探索与实践传承兵工精神铸就国防特色传承兵工精神铸就国防特色传承兵工精神铸就国防特色摘要:沈阳理工大学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探索与实践中,传承了“爱国奉献、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的兵工精神,这种精神已经成为学校不断发展的魂,熔铸了鲜明独特的国防特色。
沈阳理工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价迎评材料建档指引征求意见稿
沈阳理工大学二级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和等级标准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评估项目
(参考权重)
等级标准
支撑材料
说明
A级
C级
教
学
条
件
与
利
用
3.1
教
学
基
本
设
施
教室使用状况
(0.1)
各类教室、实验室整洁,使用状态好
各类教室、实验室较整洁,使用状态较好
教室管理的制度
教室有专人管理、多媒体教室运行良好
定位基本准确,培养目标基本明确,符合学校定位;学科、专业建设有规划并付诸实施
1、学院(部)“十五”、“十一五”发展规划(包括学科、专业、师资、实验室、课程、教材建设等规划)
2、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特色及优势
3、年度工作计划、总结
学院(部)定位应与学校的定位一致,而学科、专业定位有一定特色
1.2
办
学
思
3、大型实验设备运行记录
4、仪器、设备维修记录
5、危险物品存放、使用符合规定
实习基地状况
(0.3)
有稳定、完善的实习基地,设施能满足因材施教的实践教学要求
有实习基地
1、校内、外实习基地一览表
2、共建实习基地的协议
3、校内、外实习情况一览表
稳定的实习基地:指的是有协议或连续三年在该基地实习
资料室状况
(0.2)
实验室
(0.4)
有实验室建设规划,落实到位;实验室配备完善,设备先进,完好率达95%,利用率达100%;实验室规章制度健全,帐、物、卡100%相符
有实验室建设规划,有落实;实验室能满足教学要求,设备完好率达85%,利用率达90%;实验室规章制度基本健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程规划与建设模具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工艺装备,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模具已成为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
随着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模具技术和模具工业的新发展,在仪器仪表、家用电器、交通、通讯等各行业中,有70%以上的产品是使用模具加工成型,模具设计水平的高低、模具制造能力强弱以及模具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各种产品的质量、经济效益的增长及整体工业水平的提高,现代工业产品的品种发展和生产效益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具的发展和技术经济水平。
在汽车行业中,80%的零部件由模具生产,随着美国通用汽车、宝马汽车在沈阳落户,特别是国产化进程的加快,必将拉动我市模具工业的迅猛发展,模具行业必将成为最有前途的行业。
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人们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企业的设计、制造手段的不断提高,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引进,使模具专业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模具专业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这种情况下,模具专业的主干课程《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的建设,必将成为专业改革的重中之重。
学校领导积极支持学校的精品课建设工作,把它当作一项关系到学校未来与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来抓,将其当成学校上质量、上水平、创特色的动力,列入学校的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
尽管学校面临扩大发展、资金紧张的困难,仍然每年为模具专业提供必须的教学、实验设备,2003年购买了3台数控铣床、4台数控车床,一台加工中心,2004年有购买了注射机、大型模具设计软件Pro —E、三坐标测量仪,为模具专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模具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熟练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知识、模具生产工艺知识的,可在模具生产第一线从事模具设计、制造及维修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二、教师队伍建设专业的发展,应用人才性的培养依靠教师,模具教研室是一个老中青三个年龄段组成的集体,在5名教师中有副教授3人,讲师2人,研究生学历的有3人,其中有四人从事模具专业的教学工作15年以上,具备丰富的模具专业教学经验,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老中青不断档。
其中,高职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的主讲教师有三人,从学历结构看,本科1人,硕士研究生2人;从职称结构看,3人均为副教授,多年担当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在贯彻学校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办好专业,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方针目标指引下,我们坚持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基本素质教育为主线.以深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为重点,抓好专业入门.专业强化训练和专业综合应用三个阶段的教改模式。
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加强教学与生产科研的结合,搞好模具教研室自身建设和努力培养中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生产等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他们的教学经历如下:史安娜,模具教研室主任,硕士学位,中共党员,1987年从吉林工业大学机械系毕业后分配到校,一直从事模具专业方面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教学改革工作。
曾多次获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奖,2000年获沈阳工业学院优秀教师奖,2000年获沈阳工业学院十佳科技青年光荣称号,年终考核连续五年被评为优秀。
近五年主要讲授课程:《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专业课 5届(2000—2004)约300名学生《冲压及塑压设备》专业课 5届(2000—2004)约300名学生《模具专业导论》专业课 5届(2000—2004)约300名学生《模具制造工艺学》专业课 5届(2000—2004)约300名学生《模具CAD/CAM》专业课 2届(2003—2005)约100名学生实验教学:《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实验 5年 270人《冲压及塑压设备》课程实验 5年 270人实习教学:5年共计270人课程设计:5年共计270人毕业设计及论文:5年共计120人教研课题:《塑料模具CAI课程软件设计》2002.5-2003.12沈阳工业学院课题组长纵向课题《模具设计与制造高职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沈阳工业学院教学改革立项课题副组长教学论文:《模具专业教学改革实践》兵工高教研究2000年1期高教论文《制定高职数控机床的使用与维护专业教学计划的基本思路》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所获奖励:获青年教师优秀课奖 1994年8月30日获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优秀奖 1996年6月20日获教学质量优秀奖 1998年9月 9日获沈阳工业学院优秀教师奖 1999年9月10日《模具专业课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获1997年度校级教学成果二等优秀奖《模具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获99年度沈阳工业学院一等优秀教学成果奖,2000年1月00日课题组长获沈阳工业学院十佳科技青年 2001年9月10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教改研究》2001年2月6日获辽宁省“九五”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研究课题:《塑料模具CAI课程软件设计》2002.5-2003.12沈阳工业学院课题副组长纵向课题学术论文:《主轴部件静动态特性分析》机械设计与制造,1999年5期,国家核心期刊,第一作者《主轴部件三维实体模型的有限元分析》机械设计与制造,2000年2期国家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盒形塑件浇口位置的选择》模具工业,2000年4期,中文核心期刊科技论文,第一作者《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教改研究》王芳,西北工业大学毕业,工程硕士,多年来一直从事本课程的教学工作,2000—2002年年终考核为优秀。
发表的学术论文:《冷冲压模具设计指导》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年10月《超声波马达机理的研究》沈阳航空学院学报1999年3期第一作者《圆筒形工件多次拉伸工序尺寸计算》机械科学与技术期刊 1999年3期全国核心期刊《齿轮—连杆断削原理及应用》沈阳航空学院学报1999年3期第一作者李银玉,北京理工大学毕业,硕士研究生,一直从事本课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工作及模具专业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指导工作。
发表的教学论文。
《计算机时代的绘图课教学探讨》高教研究 2000.2。
《AUCAD基于ObjectiveARX开发的符号标注系统》沈阳航空学院学报2000.2《计算机时代的绘图课教学探讨》高教研究 2000.2科研课题:草帘机系列产品的造型设计和图样库的建立 1999—2001室内拖尘机动车的开发 2002—2003三、教学内容、手段的改革1.教学内容设计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优良,面向机械工业生产第一线,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熟练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知识、模具生产工艺知识的,可在模具生产第一线从事模具设计、制造及维修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按照培养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改革原有教材落后、陈旧的教学内容,增加新知识,补充新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线,扩展知识面,同时注重学生所学专业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
课程内容的设计紧紧围绕培养模具专业应用性人才这一目标,注重学生模具设计能力和解决现场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理论教学以应用为度,重视实践,重视知识的更新。
不追求课程基础理论知识的完整性,而是根据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去精选适合的理论知识。
职业岗位需要什么,就讲什么;需要多少,就讲多少,“精”以实用为度,突出实践性。
为了适应这一教学的需要,我们参与了教育部规划类教材《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的编写工作,并为副主编单位,这一教材已经被全国各个高校的模具专业广泛采用。
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设计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进行中,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三大类型模具结构的设计,而且是采用计算机绘图的方式,占整个教学过程的30%,二是模具拆装加工能力的培养,通过模具零件的加工、装配、拆装过程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占整个教学过程的20%。
本课程的特色是高、精、新。
“高”,体现三点,一是主讲教师学术造诣高、二是主讲教师教学水平高、师德高,三是主讲教师的师德高。
“精”以实用为度,突出实践性,主要体现在理论课程的讲解上,摒弃以往的泛泛讲解,面面俱到,抓不住重点,而是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注重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要的结构部分到实验室进行现场教学,逐一、详细讲解,克服了过去那种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经验、轻开拓创新的三重三轻的现象。
“新”就是始终采用最新的教材,本课程的主讲教师是国家模具专业教育培训委员会塑料模具课题组组长,始终参与本课程的统编教材的编写工作,是高教部统编《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教材的副主编,使得我校本课程所用的教材始终是最新的,始终能抓住最新的科技发展,采集最新的知识。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的讲授内容如下:(一)、解常用塑料的性质及塑料的成型工艺方法;(二)、塑料制件的设计原则及结构工艺性(三)、塑料模具的基本设计规律,(四)、典型模具结构(五)、塑料成型设备的合理选用(六)、模具加工的新工艺,应用新技术、新材料;(七)、大型模具设计软件UG的使用(八)、大型模具分析软件moldflowde的使用《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教学进程如下:2.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为了配合精品课建设的需要,我们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采用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技术教育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电子教案, CAI 课件,工厂实际生产录像片。
(2)先进的模具设计软件、分析软件的采用,使学生能很快的与现代化设计方法接轨。
为了配合课程建设的需要,我们购买了美国正版的 MOLDFLOW 设计分析软件,并配合 Z-MOID 软件,使本课程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效果处于强势地位。
(3)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改革配合课程建设及专业发展的需要,配置了注射机、电火花成型设备、线切割机床、磨床、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机床,使模具专业学生实验设备处于本专业的前沿水平,为精品课的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在同类模具专业的高校中也处于优势。
(4)实践教学改革,改验证性实验为综合性实验。
选择注重过程的综合性实验,使学生体验到从计算、设计、制作到调试的整个过程,从而得到系统的训练。
(5)考试方法改革在教学中,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中规定学生应达到的几项指标,把每一门课程也分为三个模块,并按照 532 模式要求学生,即 50% 的理论考核、 30% 的设计考核及 20% 的平时考查。
经过一轮的实践,效果非常好。
四、抓好教材建设,形成专业特色教材体系.为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1.公开出版新教材积极参编全国高教模具专业统一教科书.近五年内公开出版了很多模具专业急需的统编教材:《塑料模具设计》史安娜副主编高教出版社《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史安娜副主编高教出版社《冲压与塑压设备》史安娜参编,机工出版社《模具设计指导书》王芳主编,机工出版社《冷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王芳参编机工出版社《压铸模设计》李湘宁参编高教出版社《模具制造技术》闫维耀参编高教出版社上述主编和参编者均是我校模具教研室的教师,教材的全国出版发行,提高了我校和我们教师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