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中考语文 课后强化训练 15 说明文阅读之三 解释和分析文本中的重要词句(含解析)
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十五篇含答案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大全(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何祚庥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
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
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
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
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
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
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
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1.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说明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说明文阅读理解及答案目录【一】真假近视都是不可逆的 (1)【二】人脸识别的漏洞 (2)【三】磷虾也能搅动大海 (3)【四】虫瘿:植物上的育婴房 (4)【五】小心!书可“杀.人” (5)【六】蓝色生物为什么这样少 (6)【七】中药禁忌要讲明白 (7)【八】海洋“黑洞” (9)【九】混合词:词语中的“混血儿” (10)【十】蝴蝶没了 (11)【十一】人类的建筑文明会终结吗 (12)【十二】港珠澳大桥:伶仃洋上的亮丽风景 (13)【十三】说“裳” (15)【十四】大脑瞬间的愚蠢 (16)【十五】《流浪地球》的科学奥秘 (18)参考答案 (19)【一】真假近视都是不可逆的①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患者呈现低龄化、度数高的特点,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很多家长认为假性近视或低度的真性近视是可逆的。
在门诊中,经常有近视患儿家长问:“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孩子的视力恢复正常?”一项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7—12岁小学生、13—15岁初中生、16—18岁高中生及19—22岁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45.71%、74.36%、83.28%和86.36%。
而在调查中,居然有近五成的家长不知道近视是不可逆的。
②事实上,如果是真性近视,无论中低度还是高度近视,都不可逆。
假性近视实际上是调节痉挛,是由于长时间高强度近距离用眼,导致睫状肌持续紧张收缩不能放松所致。
对这种类型的“近视”,通过放松调节,多看远处,必要时辅以睫状肌麻痹药物使用,是可以恢复部分视力的。
但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假性近视,不过是即将步入近视的一种过渡状态,临床上很少有一直能维持视力而不近视的青少年近视患者。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发现任何一种方法能够逆转真性近视或者阻止假性近视转变成真性近视。
现有的任何方法,都只能延缓近视发生的时间和进展速度。
③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和进展,并非一朝一夕。
刚出生的婴幼儿都是远视眼,一般而言,4—5岁的孩子应该具备200度左右的远视储备,6—8岁的孩子应当具有100度到150度的远视储备。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考点3 文意理解与概括
第二步:确定选项所表述的内容在文中对应的位置,与文中内容进行对 比。
一找:找出原句。第一遍阅读时勾画出选项原句或与 其表达意思相似 的语句,并锁定位置。
二比:咬文嚼字。反复阅读,认真对比关键词句和选项 句子,看看表 达意思是否有偏差。
目
教材设问学考点
录
考点针对练
教材设问学考点
考点探源
考向1 信息筛选 (统编八上《中国石拱桥》思考探究)文章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选取了许多例子。从课文中找 出这些例子,提取关键信息,填写下面 的表格。填完之后,纵向看一看,你有哪些发现?
名称
建造时间
1
A
约282年
2 赵州桥
约605年
3
C
1189—1192年
【参考答案】主要原因是有了勤劳智慧的人民,才能有合乎科学原理的设计, 开采出各种石料,并且 在施工中施展巧妙绝伦的技术。我国石拱桥必将 取 得更加辉煌成就。
中考链接及方法总结 考向4 内容理解与概括(10年3考:2019年17题;2015年16题;2013年16题) 【中考常见设问】 2019昆明17题:请根据选文信息,说说下面的《梅花》扇面中,除了画以外, 还可以增添哪些中国画的元素?请简要说明增添的理由。 2015昆明16题:宋代理学家朱熹主张读书三到:眼到、口到、心到。请结合选 文相关知识,说明其中的科学道理。 2013昆明16题:阅读下面材料,借助上文中的相关知识,说说“水刀”可能在 外科手术中得到应用的原因。(说出三点即可) 2019河北13题:请结合全文说说何尊为什么被称为国宝?
4 江东桥
E
5
G
1961年
初中语文知识点《现代文阅读》《说明类文本阅读》课后训练【中考必备】(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知识点《现代文阅读》《说明类文本阅读》课后训练【74】(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共14分)①我的家乡是水乡。
出鸭。
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
鸭多,鸭蛋也多。
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
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
高邮还出双黄鸭蛋。
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
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
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
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
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
文不长,录如下: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
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
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②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
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
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
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
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小题1】用一句话概括第①段内容。
说说这段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小题2】第②段主要介绍了高邮咸蛋哪些特点?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3分)【小题3】作者汪曾祺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请简要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语言特点?(3分)【小题4】“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一句中,“吱”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3分)【小题5】作者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案】【小题1】家乡的鸭蛋(1分)。
初中九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初中九年级语文。
说明文阅读训练(含答案)高铁时代”已经到来。
中国的武汉到广州客运专线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干线,平均时速在200~300千米,最高可达400多千米。
现在从武汉到广州的整个行程只需要不到3个小时,而原来需要十多个小时。
高速铁路的推广是为了替代汽车运输,因为汽车运行会排放大量废气,消耗宝贵的石油资源。
因此,大力推进铁路高速化在世界各国十分流行,其中成效最明显的是法、德、日、西、韩、美等国。
高速铁路不是谁都能发展起来的,它涉及牵引、制动、空气动力学、路轨铺设和自动化管理等许多方面的一系列高新技术。
在列车的首尾要各配置一台大功率自控同步牵引机车,其车顶与高压电缆相连,并采用特殊的加速装置。
为了提高车速,通常采用动力分散式装置,将多个小功率电动机分散安装在第一、四、五、八节车厢内,这些车厢既载客又有牵引动力,故称动车组,而无动力的车厢则称为拖车。
车头则须设计为类似飞机一样的流线型,以减少行进中空气的阻力。
速度快了,行车安全也变得更为重要。
路轨的设计上必须尽量降低PQ值,以防列车行进在弯道时,由于强大的惯性作用,造成脱轨事故。
其次,是采用电子计算机安全监控系统,借以监测列车的制动效果、转向架的稳定性、列车的行进速度、位置、与其他车辆的距离等。
第三,尽量消除铁路与公路的平面交叉,防止汽车等误入铁路与火车相撞。
在必须交叉的道口,则安装先进的报警装置。
稀土是指17种化学元素,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现代工业、高科技和国防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永磁铁、液晶显示器、节能灯、电池等等,都需要使用稀土元素。
③中国之所以能够垄断稀土市场,是因为其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
但这些资源的开采和加工过程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中国政府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采取了限产和出口的措施。
④然而,这种措施却让世界各国感到不满。
因为稀土在现代工业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且很难替代,所以稀土的供应被打断会给各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带来很大的困难。
2020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三篇)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7题(12分)从世界视角看丝绸之路葛剑雄丝绸之路在历史上的作用不言而喻,但中国人几乎从未主动利用这条路获取利益;相对的,回鹘、阿拉伯商人途经此地,把丝绸贩运到波斯、罗马一带,成为了直接的获利者。
丝绸一经传入西欧,立刻成为了上流社会追逐的奢侈品,价格一度比黄金还贵。
正是这样的市场需求驱使了一批商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维持着这条路线。
安史之乱后,古丝路被切断,中国经济中心持续南移,海上商路逐步形成。
在此之前,中国的海上从未开放外贸,还经常实行海禁、迁海,民间的海外贸易自然被长期禁止。
元朝虽有一个短暂的开放时期,但朱元璋认为海外有敌对势力,在明朝实行了更严格的海禁——“片板不得下海”。
清朝时,为切断郑成功与内地的联系,中央下令从辽东到广东,所有沿海要腾出20~50里的无人区,农田荒废,更谈不上海外贸易。
在严格的限制下,海上丝绸之路虽然存在,但能够利用其获利的中国商人微乎其微。
上世纪在印尼发现的“黑石号沉船”是一艘唐朝后期的船只,打捞后清理出 6万多件中国瓷器和大量中国钱币。
这些瓷器质地粗糙,只有一套阿拉伯风格的瓷器比较精美,考古人员推测此为船主自用,而粗糙的瓷器和钱币仅仅是顺路带回的货品而已。
明朝初年,郑和七下西洋,船队几乎都有六七十艘大船,最远到达东非的肯尼亚。
然而,在世界史评中,这次远航的意义远不如哥伦布的新航线。
我们认为,这和两次航海的性质不同有关。
郑和下西洋毫无疑问是中国航海史上一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举,航海的重要目的是为永乐帝朱棣政权做宣传,到海外诸国赏赐天朝物产,带回各国的朝贡物品。
相较而言,西方航海家发现新大陆,是一个纯粹的地理发现,为人类的认知做出了贡献。
尽管丝绸之路早已存在,但中国古代却从未为其命名,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实际上,这与中国古代长期的“天下观”及“重农抑商”的传统有关。
古代的中国历来只有天下观念而无国家概念,庙堂和江湖都认为四海之内尚存许多还未开化的蛮夷之地,无需统治,加上黄河流域能够产出足够丰富的物资,因此也无需了解外面的世界。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 3专题十五 说明类文本阅读
1.【说明文语言】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分析选文第②段加点词语的表 达效果。(2 分)
据史料记载,解放前,海南岛基.本.无海防林,沿海市县常受风沙侵蚀。
“基本”是绝大部分的意思,表明这一情况不是全部,体现了说明文语 言的准确性和周密性。
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3D分)
A.【句段作用】文章开头引用农谚,引出说明内容,激发了读者的阅读
兴趣。
B.第④段中加点词“主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词语理解/指代】第⑥段中的“主角”指的是森林涵养水源的主体—
—林地土壤。
D.本文是总分结构,采用时间顺序进行说明,条理清晰,普及了科学知识。
④海南是我国台风和热带风暴危害最严重的省份。2014 年 7 月 18 日, 第 9 号超强台风“威马逊”以巅峰强度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登陆,我 省多个市县基础设施损坏严重,农作物大量受损,大量房屋倒塌或严重 损坏。据我省专家预算,在海防林保护范围内,可以减少台风风力 30%~ 60%。海防林就像一位坚强的卫士,为海岛涵养水源、固堤防潮、调节气 候筑起了第一道防线,保护了农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C.“日月之行”和“星汉灿烂”中的“日月”“星汉”都具有宏大的特点, 给人以壮美的感觉。 D.本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获胜后所作,表现了他统一全国的雄心壮志和昂 扬奋发的精神。
答案是: C
【解析】C.“例如”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1.37 亿”运用列数字的说 明方法,由第⑨段第 2 句可知,画线句子主要说明树总是同水联系在一 起,森林是不少水系的发源地。
⑤海防林被称为沿海地带不可或缺的环保生命线。但我省现有的海 防林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生态功能差。有专家建议,在现有的木麻黄 海防线内套种抗风能力强,耐盐碱的椰树,变单纯的海防林为融生态、 经济与景观为一体。这样既能增加沿海防护林带的防风功力,又能闯出
2015中考语文 课后强化训练 15 说明文阅读之三 解释和分析文本中的重要词句(含解析)
课后强化训练15 说明文阅读之三解释和分析文本中的重要词句一、(2015·云南)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题目。
鲸落,深海中的温柔孤岛张博然①在地表之上,万物生长靠太阳。
但哪怕最清澈的海水,在200米以下也几乎是漆黑一片。
没有阳光,驱动生物界运行的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断绝,但是并非没有其他途径。
深海海底的生物可以依靠化学能合成和海面输送来的物质生存。
热泉口是它们的城市,洋流是它们的道路,从海面缓慢飘下来的食物碎屑(“海洋雪”)是它们的天降甘霖,而偶然落下的巨大身躯,则是它们在大洋荒漠之中的孤岛和绿洲。
这些躯体是鲸鱼的尸体,被称为“鲸落”。
②当一头鲸鱼死在大海中央时,它的庞大尸体会一直下沉到数千米的深海海底,然后在这里形成一个新的生态系统。
③当鲸鱼的躯体抵达海底时,会很快被盲鳗、睡鲨、深海蟹等生物发现。
鲸鱼90%以上的软组织会被它们吃掉,这顿盛宴一般会持续4~12个月。
④当这40多个物种的大号食腐者心满意足离去之后,轮到20余种多毛类和甲壳类小型生物入住,食物残渣可以维持它们两年的生存。
⑤但是,这一切...仅仅是开始。
鲸鱼只剩下骨架时,深海的独特生态系统才真正展现。
深海并非没有氧气,但也谈不上多丰盛,因此会有大量的特殊厌氧细菌。
它们爬入鲸骨深处,分解其中的脂类。
⑥一些生物可以靠共生,从这些细菌中获得能量,另一些则可以直接吃掉细菌聚集成的菌垫。
鲸骨体型巨大,富含脂类,分解又十分缓慢,一头大型鲸鱼可以维持这样一个绿洲和里面上百种无脊椎动物生存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⑦如今,鲸鱼越来越少了。
全世界鲸目物种有80多个,但是只有达到30吨级别的大型鲸鱼才能真正形成繁盛的鲸落——这就只剩下不到十种,而其中一半是濒危的。
过去两百年里,工业化捕鲸将大型鲸鱼推入了十分危急的境地。
今天全球海洋里的鲸落数量,可能..不足以前的1/6。
⑧假如大型鲸类数量彻底崩塌,这对深海的生命意味着什么?⑨没人确切知道。
也许鲸鱼的消失会来得太快,不给生命留下足够的时间适应;也许生命依然能顽强地找到其他道路,重新学会绿洲之前的生存方式。
初三中考说明文阅读训练及答案(2021年整理)
初三中考说明文阅读训练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初三中考说明文阅读训练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初三中考说明文阅读训练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初三中考说明文阅读训练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欢迎共阅初三中考说明文阅读训练及答案(word 版可编辑修改) 欢迎共阅中考说明文阅读训练(一)气候变化影响水资源①水资源是指可以不断更新、具有一定数量及可用质量、能直接使用的淡水。
②淡水资源都来自大气降水。
江、河、湖、水库中的水来自大气降水,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水分也依赖于大气降水,甚至冰咱和永久雪盖也源自千万年前的大气降水.因此,尽管某一地区的水资源与气候、土壤、植被、地貌、地质等多种自然因素有关,但最终还是气候起决定性的作用。
③气候变化将引起降水的地区、时间以及年际之间更加不平衡,将会使许多已经受到水资源胁迫的国家更加困难。
由于水温升高,一般来说水质也会下降.气候变化对水短缺、水质量以及洪灾和旱灾的频度和强度的影响,都对水资源管理和洪水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管理较差的水系统在气候变化带来负面影响的时候,表现得最为脆弱。
④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量的26%,居世界第109位,中国属于人均水资源最少的13个贫水国家之一。
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也极不平衡。
南方水多经常闹水灾,北方水少经常闹旱灾.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洪水径流量约占年径流量的2/3,虽然现有的8万座水库有一定的蓄洪作用,但大部分洪水没有被利用就奔向了大海。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及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及答案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 阅读下文, 完成下列各题书香缕缕为何来①打从认字开始, 我们便开始了与书为伴的生活, 虽然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 传统的纸质书不断受到电子阅读器的冲击, 但仍有许多人执著地钟爱纸质书。
纸质书除了能给人手捧书卷的实在感, 那时不时地从书页中飘散出来的缕缕书香, 也时常令爱书人陶醉, 有人喜欢新书的油墨香, 也有人享受旧书特有的“时间的味道”。
②那么究竟是什么造就了“书香”呢?③书, 无论新旧, 都会释放出几百种有机化合物, 与所有香味一样, 书香之源可以被追溯到若干化学成分。
“新书气味”主要有三个来源: 纸品本身以及制造中使用的化学物质、用于印刷的油墨以及用于书本装订的胶剂。
④纸品制造的过程经常需要用到化学品。
例如用“苛性钠”(氢氧化钠)来提高造纸木浆的pH值, 并使木浆纤维膨胀, “上浆剂”常用来提高纸的耐水性。
这些化学品可以通过它们的反应或者其他过程, 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成为我们可以觉察到的气味, 油墨和胶剂也一样。
⑤不同的纸张, 胶剂和油墨的使用会影响到“新书气味”。
所以不是所有的新书闻起来都一样。
⑥通常说来, 是纸张中的化合物分解导致了“旧书气味”的产生。
纸张包含纤维素、少量的木质素还有其他化学成分。
虽然现代的高质量纸品会通过化学过程来清除木质素, 但是纸张中的纤维素分解过程仍然会缓慢发生, 这是因为周围环境中存在酸性物质。
这些反应, 统称为“酸水解”, “酸水解”会产生各种各样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 其中很多可能有助于产生旧书的气味。
⑦现已明确的, 纸质书在由新变旧的过程中(化学降解过程)产生的有机化合物和它们各自的气味有:苯甲醛有杏仁般的气味、香兰素有香草般的气味、乙苯和甲苯有馨甜的气味、2﹣乙基乙醇有轻微的花香气味。
⑧据说 , 外国有家公司曾经生产了一系列的气雾剂来复制“书香”的味道, 销量很好, 卖到断货, 看来人们对“书香门第”的追求, 古往今来仍未改变。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永恒之莲——长生草①长生草是多肉植物中的一种,在分类学上属于景天科,长生草属。
它曾是被忽略的草根阶层,给人摆不上台面的印象。
但是,现在它的魅力越来越大,形象越发高大上,已然成为美化环境的生力军。
②长生草的形态特征与它的生存环境密不可分。
长生草原本生活在欧洲中南部的高山上,那里到处都是贫瘠的碎石,山高风大。
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它的叶片肥厚多汁,储存了宝贵的水和营养。
叶片轮生,每株8到18枚,排列紧密。
整个花株的形态与盛开的莲花相似。
它的花是是粉色系、呈星形。
它通常侧芽繁殖,有的也通过叶心分裂繁殖。
欧洲人见到这种花朵一样的植物冬天也不凋落,而且繁殖得越来越多,认为它可以永生。
于是取名长生草。
③长生草的进化历史要从一百多年前说起。
那时欧洲百姓开始把长生草从野外带回家园,用它来美化环境。
他们将长生草从石缝中拔下来,粗暴地扔到屋顶上,顽强的长生草就把根扎在在瓦片间,长出一座空中花园。
后来园艺家们也关注到这种神奇植物,通过近百年的杂交培育,目前已有400多个园艺品种。
除蓝色之外,彩虹中的其他颜色都能在长生草中见到,长生草的家族可谓异彩纷呈!中国早就引进了长生草,但仅限于极少的几个品种。
近两年,更多的多肉玩家赴欧洲考察,拍回长生草的各种照片,于是长生草圈粉无数,各种新鲜的园艺品种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走进寻常百姓家。
④那么如何养好长生草?⑤长生草在野外是生长在石缝中的,所以它的根喜欢透气。
栽培时最好用泥炭、椰土、珍珠岩、剩的蜂窝煤烧碎渣等充分混合的土,这样的土透气透水。
南方潮湿,所以大颗粒的比例要多一点;北方干燥,则小颗粒的比例要多一点。
⑥长生草的家乡没有大树遮阳,它只能全天暴露在阳光下,又饱受寒风阵阵。
家庭栽培时,春季秋冬这三个季节最好把花盆放在有阳光的窗台上,保证长时间日照。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生草会呈现出最美的颜色。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15篇)
说明文题库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题。
(13分)“样式雷”:他们设计了这些建筑周乾中央电视台第二季的“国家宝藏"节目中,样式雷建筑烫样是故宫拿出的三件国宝文物之一。
烫样,就是指古建筑的立体模型。
这种模型一般用纸张、秫秸、油蜡、木头等材料加工而成。
纸张一般选用元书纸、麻呈文纸、高丽纸、东昌纸。
木头一般选用红松及白松。
紫禁城古建筑烫样最开始由皇家指定的民间工匠制作。
在清代,出现了制作烫样御用皇家机构,即样式房,功能犹如现在的建筑设计院,主要负责皇家建筑的设计与施工。
在设计的初期阶段,需制作出建筑烫样,供皇帝参考。
通过向皇帝展示拟建造模型的烫样,可显示出建筑的整体外观、内部构造、装修样式,和现在的三维效果差不多。
故宫博物院现藏烫样80余件,这些烫样涵盖圆明园、万春园、颐和园、北海、中南海、紫禁城、景山、天坛、清东陵等多处的实物模型,琳琅满目,令人叹为观止。
它们是研究清朝建筑历史、文化及工艺的重要资料,亦是部分古建筑修缮或复建的重要参考依据。
烫样的制作包括梁、柱、墙体、屋顶、装修等部分。
其中,梁和柱采用秫秸和木头制作;墙体主要用不同类型的纸张用水胶粘合成纸板,然后根据需要进行裁剪;屋顶制作时,首先利用黄泥制成胎膜,然后将不同类型的纸用水胶粘合在胎膜上,晾干后,成型的纸板即为屋顶形状;装修的制作方法类似于墙体,再在上面绘制图级或彩画。
一般而言,制作好的烫样,包括很多信息:建筑造型、建筑内部构造组成、建筑色彩、建筑材料、建筑基本尺寸数据、建筑装饰(装修)、建筑基础等内容。
雷姓家族先后7代在样式房主持皇家建筑设计,极其罕见,故被世人誉为“样式雷”。
样式雷家族对于紫禁城古建筑保护与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样式雷家族留下来的大量烫样实物,提供了紫禁城古建筑从设计到施工的丰富图档、画样及烫样,说明中国古代建筑工匠不仅具有良好的建筑施工技艺,而且具有图纸设计表达能力及立体模型表达能力。
样式雷改变了中国古代建筑传统中“见物不见人"的弊病。
中考语文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你“吃”过牡丹花吗①提起牡丹,就会想起“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然而,记者日前在河北省秦皇岛市的一片农田里看到了一种可以“吃”的牡丹:油用牡丹。
它的根﹣﹣丹皮是一味传统的中药材,种子可以加工成食用牡丹籽油,牡丹花蕊可以加工成牡丹花蕊茶。
②我国油用牡丹专家、国家林业局油用牡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李育材介绍说,油用牡丹是我国所独有的、土生土长的、原生态的灌木,共有9个种、1个亚种和1个变种,全部原产于我国,广泛分布于我国20多个省区。
③2006年,中国林科院检测出了牡丹籽油的各项成分。
检测结果表明,牡丹籽油中各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元素含量较高,是一种高端食用油。
菏泽随之进行了小规模、专业化的实验性生产并取得了成功。
2010年4月,国家林业局在菏泽组织召开了50多位专家参加的发展油用牡丹的专题论证会,参会专家一致认为山东菏泽市发展油用牡丹基地前景广阔,效益可观。
2011年3月,在进行了多项安全试验的基础上,由国家卫生部发布了关于批准牡丹籽油作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
④牡丹籽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2.26%,特别是其中的亚麻酸含量达40%以上。
亚麻酸是构成人体脑细胞和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自身不能合成又不能替代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有“血液营养素”“维生素F”和“植物脑黄金”之称。
与其他油料作物相比,油用牡丹具有产量高、出油率高、油质好、适应性广等特点。
⑤2011年8月,李育材牵头在山东菏泽和河南洛阳率先搞起了试点栽培及综合开发利用,全面拉开了我国油用牡丹发展的序幕。
⑥截至2014年底,全国已种植油用牡丹122.48万亩,年产牡丹籽1 612.59万公斤,牡丹籽油加工企业49家,吸纳就业23.63万人。
⑦目前,以油用牡丹为原料,已开发出高档食用油、高档化妆品、保健品、药物、日用品五大类数十种产品,有的已经投入市场,受到消费者欢迎。
中考语文中考必备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中考必备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说明文阅读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梁鑫峰①自古以来,人类就知道陆地上有山脉;其实海洋里也有山脉,这些山脉被称作大洋中脊。
②人们意识到海底也有山脉,只不过100多年的时间。
大洋中脊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872年英国“挑战者号”的全球调查。
“挑战者”号上的科学家利用探测锤发现大西洋中部有一处高高隆起的地方。
1925- 1927年,在德国“流星”号考察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确认了这条山脉的存在。
他们还发现,这条位于大西洋底的山脉竟然通过好望角,延伸到了印度洋。
③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印度洋中脊和东太平洋中脊也陆续被发现。
二战后,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研究。
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地质学家已经知道地球上每个大洋的洋底都有山脉,并且这些山脉连成一个巨大的海底山脉系统。
④大洋中脊的发现使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正是因为大洋中脊的发现,让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展成现在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板块运动理论。
⑤大洋中脊既是海洋深处的巨大山脉,又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
大洋中脊的中轴线上坐落着众多的“火山口”。
在那里,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结合周围已软化的岩石,形成新的洋壳。
新生成的洋壳挤压大洋中脊两边已有的地壳,不断向外扩张,并最终在板块的交界边缘俯冲回地幔去。
因此,洋壳在大洋中脊出生,在板块与板块的撞击中消亡。
在过去的几十亿年里,大洋洋壳就这样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⑥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
从中轴线往外,水深逐渐增加。
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轴线处水深大约为2500米,但其外沿的水深则有5000多米。
究其原因,中轴线处的洋壳刚刚形成,温度最高,因此其密度较小,所以也就升得最高。
在几百万年的地质时间尺度上,中轴线处的洋壳往外移动,其温度逐渐降低,密度增加,随之也就慢慢沉了下去。
初中说明文答题技巧 初中说明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初中说明文答题技巧及初中说明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概述初中说明文阅读理解题是国内中小学生语文考试中常见的题型。
这类题目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一篇说明文,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正确的理解和答题。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答题能力,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中说明文答题的技巧,并提供一些常见的初中说明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初中说明文答题技巧1. 阅读全文在回答说明文阅读理解题之前,学生首先要认真阅读全文。
阅读全文可以帮助学生对文章的整体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找出文章中的关键信息。
2. 注意文章结构说明文通常有明确的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
学生在阅读时要注意这些部分,帮助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3. 理解关键词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要注意理解文章中的关键词。
这些关键词通常能够提供一些重要的信息,帮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
4. 提炼关键信息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提炼出文章中的关键信息。
通常可以通过划线、圈出或做笔记的方式来帮助记忆和理解关键信息。
5. 分析问题在回答问题时,学生要仔细分析问题的要求,并结合文章中的信息进行思考。
有时候需要综合运用多个信息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6. 查找定位在文章中查找定位是解答问题时的重要步骤。
通过定位,学生可以找到问题所需要的具体信息,从而提供正确的答案。
7. 多做练习为了提高初中说明文阅读理解题的答题能力,学生需要多做相关的练习题。
通过不断的练习,学生可以熟悉题目的要求和解题技巧,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初中说明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示例1.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问题。
示例图片示例图片问题:根据说明文,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A. 狗狗喜欢吃香蕉。
B. 猫咪不喜欢吃鱼。
C. 鸟儿喜欢吃苹果。
D. 鱼儿喜欢吃苹果。
答案:B2.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问题。
问题:根据说明文,玛丽和杰克分别喜欢什么颜色?答案:玛丽喜欢蓝色,杰克喜欢红色。
3.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问题。
示例表格示例表格问题:根据表格,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A. 小明今年10岁。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分析训练及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分析训练及答案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客观地说明事物、解说事理的一种文体。
学习说明文,要运用说明文的文体知识阅读说明文。
我们以前学过多篇说明文,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死海不死》等。
今天我们做说明文阅读分析训练,先让我们复习一下我们学过的说明文文体知识。
说明文文体知识把握说明对象。
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就是说明对象。
说明事物的是事物说明文;解说事理的是事理说明文。
例如:《苏州园林》是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
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例如:《苏州园林》"……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是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理清说明的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掌握说明方法。
下定义、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引资料、列图表等。
了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
阅读说明文,回答问题选文(一)松鼠不敢下水。
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做船,用自己的尾巴当做帆和舵。
(1)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
(2)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
(3)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1、本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下列那一项,选择答案,将字母写在括号内( )A、松鼠不敢下水B、松鼠的叫声C、松鼠D、松鼠的动作2、这段文字划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1)、( ) (2)、( ) (3)、( )3、这段文字说明时抓住了它的什么特点?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中( )A、松鼠不敢下水B、松鼠十分警觉C、松鼠乖巧D、松鼠叫声响亮4、这段文字分几层?用//在文中分开,并简要概括每层内容。
共分四层:(1)(2)(3)(4)5、这段文字中加的词语"总是"、"有时"用得很准确简要回答在句中的作用。
部编中考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专项训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中考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2、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3、说明方法: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①.举例子:通过举xx的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对xx分门别类的进行条理的说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列举xx的具体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将xx和xx做对比,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
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可以颠倒。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强化训练15 说明文阅读之三解释和分析文本中的重要词句一、(2015·云南)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题目。
鲸落,深海中的温柔孤岛张博然①在地表之上,万物生长靠太阳。
但哪怕最清澈的海水,在200米以下也几乎是漆黑一片。
没有阳光,驱动生物界运行的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断绝,但是并非没有其他途径。
深海海底的生物可以依靠化学能合成和海面输送来的物质生存。
热泉口是它们的城市,洋流是它们的道路,从海面缓慢飘下来的食物碎屑(“海洋雪”)是它们的天降甘霖,而偶然落下的巨大身躯,则是它们在大洋荒漠之中的孤岛和绿洲。
这些躯体是鲸鱼的尸体,被称为“鲸落”。
②当一头鲸鱼死在大海中央时,它的庞大尸体会一直下沉到数千米的深海海底,然后在这里形成一个新的生态系统。
③当鲸鱼的躯体抵达海底时,会很快被盲鳗、睡鲨、深海蟹等生物发现。
鲸鱼90%以上的软组织会被它们吃掉,这顿盛宴一般会持续4~12个月。
④当这40多个物种的大号食腐者心满意足离去之后,轮到20余种多毛类和甲壳类小型生物入住,食物残渣可以维持它们两年的生存。
⑤但是,这一切...仅仅是开始。
鲸鱼只剩下骨架时,深海的独特生态系统才真正展现。
深海并非没有氧气,但也谈不上多丰盛,因此会有大量的特殊厌氧细菌。
它们爬入鲸骨深处,分解其中的脂类。
⑥一些生物可以靠共生,从这些细菌中获得能量,另一些则可以直接吃掉细菌聚集成的菌垫。
鲸骨体型巨大,富含脂类,分解又十分缓慢,一头大型鲸鱼可以维持这样一个绿洲和里面上百种无脊椎动物生存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⑦如今,鲸鱼越来越少了。
全世界鲸目物种有80多个,但是只有达到30吨级别的大型鲸鱼才能真正形成繁盛的鲸落——这就只剩下不到十种,而其中一半是濒危的。
过去两百年里,工业化捕鲸将大型鲸鱼推入了十分危急的境地。
今天全球海洋里的鲸落数量,可能..不足以前的1/6。
⑧假如大型鲸类数量彻底崩塌,这对深海的生命意味着什么?⑨没人确切知道。
也许鲸鱼的消失会来得太快,不给生命留下足够的时间适应;也许生命依然能顽强地找到其他道路,重新学会绿洲之前的生存方式。
但是无论如何,如果鲸鱼没有了,鲸落这一庞大而温柔的奇迹,也会随之而去。
(选自《中国科普文学精选》2014年版,有删改)1.请结合①②段内容给“鲸落”下定义。
鲸落是落入深海海底形成新的生态系统的鲸的庞大尸体。
或:鲸落是鲸鱼的庞大尸体落入深海海底后所形成的新的生态系统。
解析根据题目给定的阅读范围,筛选出鲸落的形成与作用等内容,然后组织句子,注意下定义的句子一定是个判断句,格式是“鲸落是……的鲸鱼尸体”或“鲸落是……的生态系统”。
课时讲解题型2.第⑤段中加点的“这一切”具体指什么?指40多个物种的大号食腐者吃掉鲸鱼90%以上的软组织后,食物残渣可以维持20余种多毛类和甲壳类小型生物生存两年。
解析代词指代的内容一般是这个代词的前面几句话,也可能是这一段文字的中心句。
答这一类型题时一般是往前找,代词一般指代上文距其最近的一句或几句内容。
最有效的得分方法是将找到的指代内容与指代词语替换,符合文义的便是正确的答案。
课时讲解题型3.第⑦段中加点的“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不能删去。
“可能”表示推测、估计,删去后就变成肯定了,与实际不符。
“可能”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理解某个词语能否删掉,第一步表态,即删还是不删;第二步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第三步说明若删去了,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第四步解释用了这个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4.结合选文内容及你所了解的知识,说说人类应该怎样防止“鲸落”的消失。
严禁捕杀濒危鲸种;控制工业化捕鲸;设立濒危鲸种保护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等等。
(言之有理,答出三点即可)解析解答此题,先要熟悉文本内容,了解鲸落的形成和作用,然后结合自己的知识,提出方法和建议。
语言组织要简洁明了,内容要精确。
二、(2015·漳州)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丹诏名胜九侯山①被誉为“南闽第一峰”的九侯山位于诏安县金星乡,总面积226平方千米,中心景区25平方千米,主峰西山岩海拔1 120米。
据《漳州图经》记载,“大禹后裔,九人入闽,殁而为神,各主一峰,尊若王侯,故名九侯山”。
②九侯山以“峰峻、水秀、树奇”闻名,景观瑰丽,置身其间,如临仙境。
③九侯之峰,雄伟险峻。
九侯山云雾迷蒙,群峰如苍龙穿行于云海,峰顶有数十块巨石,叠簇而立。
这些巨石姿态万千,情态各异。
有的峭然独立,如金鸡护蛋;有的端庄安详,似金蟾蛰伏;有的憨态可掬,犹老牛卧眠;有的二石对立,像“大圣拜观音”;有的二石偎依,若“八戒娶妻”……④九侯之水,秀美神奇。
九侯山主溪流全长近20千米,最具特色的是松涧泉飞瀑。
每逢夏季,一泓清泉从天柱峰飞流直下,与鲤鱼巨石撞击后形成三叠飞瀑,远看如一尾巨鲤冲波击浪逆流而上。
相传开漳圣王陈元光平定“靖安之乱”后,带领将士来到这里,见泉水清澈,就取剑在石头上用泉水磨砺,顿时剑光逼眼,以剑劈石,石头裂成两半,后人在石壁上刻下“试剑”二字作为纪念。
若将泉水置于瓶中,水终年不沉淀、不生苔,清冽甘美。
⑤九侯之树,荣茂奇丽。
山上原始森林密布,落叶覆盖,厚达一尺。
“阴阳树”则是九侯山的标志景观。
所谓“阴阳树”,乃为两棵高山榕。
其中一棵的树根生长在一块状若花瓶的巨石下,树干紧贴着石壁,树冠茂密,宛如开在瓶中的花朵,距花瓶石约2米处生长着另一棵高山榕。
不可思议的是,这两棵树在同样的土壤环境中却是此消彼长,一枯一荣,互为阴阳。
⑥“鸣鸟穿岩唱孟秋,浮云绕树画中游。
洗心圣地添新景,试剑清泉依旧留。
”九侯山虽然不如武夷山闻名遐迩,但是其秀丽的风光,神奇的传说仍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来此驻足品赏,使它具有更深厚的文化底蕴。
⑦南宋理学家朱熹任漳州知县期间,曾察访九侯山,见九侯山钟灵毓秀,立刻用茅草临时扎成一支大笔,当场书写“西斋”二字,如今这块牌匾依然悬挂于千年古刹九侯寺禅房的竹门楣之上。
明代大儒黄道周题写的“洗心之藏”的匾额也悬挂于寺中正殿。
福胜岩左侧石壁上刻着清代贡生吴泰来题的“谷神玄牝”,这四字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九侯山并不大,却有佛、道、儒三家在此共生共荣,和谐相处,真正体现了有容乃大的哲学思想。
⑧九侯山上还散落着众多的摩崖石刻。
元朝高僧无碍手书的“九侯名山”、明朝云南参政罗汝芳镌刻的“天开”、清朝举人林天翔题跋的“万山第一”等30多处珍贵的摩崖石刻,无疑是最好的证明。
⑨九侯山风光旖旎,景色秀丽,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山上的每一棵奇树,每一块异石,无不诉说着神奇的故事……来吧,让你我走进翰墨飘香的丹诏大地,拥抱这梦幻如诗的九侯山水!(选自《闽南风》2015年第1期,有删改)1.阅读第②~⑧段,文中从哪几方面介绍丹诏名胜九侯山?①九侯山自然景观瑰丽(九侯山峰峻、水秀、树奇);②九侯山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内容。
第②段中“九侯山以‘峰峻、水秀、树奇’闻名,景观瑰丽”一句总写九侯山自然景观瑰丽的特点,然后第③④⑤段分别具体介绍“峰峻、水秀、树奇”的特点。
第⑥段承上启下,由上文的“秀丽风光”,自然过渡到下文的“深厚的文化底蕴”,第⑦段从古代名人的题字,第⑧段从古代名人的摩崖石刻,具体介绍九侯山的文化底蕴。
可见,本文从“九侯山的自然景观瑰丽”和“文化底蕴十分深厚”两个方面介绍九侯山。
2.选文多处采用引用资料的说明方法,请举一例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4分)示例一:第①段引用《漳州图经》的记载,作用是说明九侯山名字的由来,使说明的内容更加真实可信。
示例二:第④段引用陈元光率领将士来到松涧泉试剑的传说,作用是说明九侯山之水秀美神奇,使说明的内容更加充实,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示例三:第⑥段首句引用诗歌,作用是说明九侯山风光秀丽、传说神奇,使说明的内容更加充实,增添诗情画意(富有文学色彩)。
解析引用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传说、谚语俗语、诗词名句等。
首先要找到文章中所引资料的内容,如第①段引用《漳州图经》的内容,第④段引用陈元光试剑的传说,第⑥段引用诗歌;然后结合具体内容阐述引资料的作用,一般围绕说明对象的某一特征展开。
课时讲解题型3.文中画线部分与下面改后的句子语言各有特点,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改句】这些巨石形态各不相同。
有的兀自独立,有的二石并立,人们根据石头的形状和情态特征,把它们叫作“金蟾石”“牛眠石”“八戒娶妻石”……示例一:我喜欢文中的句子。
文中的句子采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九侯山的山石姿态万千、情态各异,使人们对其特征有更直观的了解,语言生动形象。
示例二:我喜欢改后的句子。
改句采用简洁的语言,说明九侯山山石不同的形态特征,语言平实明了。
解析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喜欢哪一句话,然后围绕自己的观点阐述理由。
原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生动的风格,改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平实的特点,阐述理由时可围绕其中一个方面组织语言作答。
同时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采用某一句子的作用、妙处等。
课时讲解题型4.根据诗文内容,运用对偶知识填写句子。
龙江水水光潋滟,____________。
示例一:九侯山山景瑰奇__示例二:九侯山山色空蒙解析“龙江水”对应“九侯山”。
“水光”是指“龙江水”的具体景观,“潋滟”是“水光”的特点。
根据对偶句的特点,联系文章具体内容,特别是九侯山的特色写出下句,如:九侯山山景瑰丽、九侯山山色空蒙、九侯山山峰险峻等。
三、(2014·徐州)阅读下面的一篇说明文,完成问题。
黑匣子在,希望就在王瑞良①每当飞机失事,人们都急切地希望尽快找到黑匣子。
特别是在机毁人亡的情况下,黑匣子更是成了唯一的关键“证人”。
②2014年3月8日,MH370航班神秘失联。
3月24日,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布,确认MH370坠毁在南印度洋海域。
至此,各方的救援力量正式转向搜寻黑匣子。
③黑匣子是由芬兰的一位航空工程师在二战时期发明的,其初衷是为了记录试飞过程中的各种重要数据,为改进设计、制造出更精良的飞机提供数据。
④20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工程师大卫·沃伦设计了一款“座舱通话记录器”,并开始试用于空难事故调查。
到70年代末期,全球所有民航客机都安装了黑匣子。
在西方文化中,黑色往往象征着灾难和不祥,所以人们将它称之为“黑匣子”。
事实上,为了方便搜寻,黑匣子的外壳一般都是鲜艳醒目的橙色或橘黄色。
⑤现在的黑匣子,其实是两种飞行记录器的总体,一种是“座舱语音记录器”,另一种是“飞行数据记录器”。
⑥座舱语音记录器由拾音盒和记录盒组成。
前者安装在飞机驾驶舱内,可以将舱内每个人的语言及与外界通信的音响信息全部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传送给记录盒。
记录盒一般安装在不易损害、不易着火的飞机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