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培优试题(9)(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五华县华新中学九年级(上)培优化学试卷(9)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3分)1.我国将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为此,我县已采取下列相应措施建设卫生城市,其中属于保障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的是( )A.将停建燃煤电厂B.市容市政管理局发布公开征集对《五华县生活垃圾分类促进办法》意见的公告C.在桂田水库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设置蓝藻监测、卫星浮标和人工巡视三道防线D.秸秆综合利用率达100%以杜绝秸秆焚烧现象,工作、学习等无烟公共场所2.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下列各组化学知识的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①食醋清除水垢主要发生物理变化②馒头烤焦变黑主要发生化学变化C ①食用加碘盐可以预防人体贫血②蔬菜能为人体提供多种维生素B ①洗洁精清除油污利用了乳化作用②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D ①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的完全燃烧②用细沙灭火降低了可燃物着火点A.A B.B C.C D.D3.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A.有机物:甲烷、乙醇、乙酸B.复某某料:尿素、硝酸钾、磷酸氢二铵C.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4.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颜色正确的是( ) A.铁锈放入稀盐酸中溶液变黄色B.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絮状沉淀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D.酚酞试液滴入硫酸溶液中变红色5.某些金属氢化物与水反应可生成碱和氢气,如:NaH+H2O═NaOH+H2↑.CaH2与足量Na2CO3溶液之间发生反应的产物有( )A.Ca(OH)2和H2B.CaCO3、NaOH和H2C.NaOH和Ca(OH)2D.Ca(OH)2、CaCO3和H26.下列四个坐标示意图分别表示四个实验过程中的某些变化情况,其中肯定错误的是( )A.加热一定量碳铵(NH4HCO3)的实验,试管中固体的质量变化B.等质量的镁条和铁丝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变化C.向一定质量的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时,形成的溶液pH的变化D.向盛有一定量Ba(OH)2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硫酸,测得烧杯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7.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A.KNO3→NaNO3B.Mg→MgO C.Na2CO3→NaOH D.H2O→H28.水的状态除了气.液和固态外,还有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l 6 5K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无固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且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有关玻璃态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玻璃态是水的一种特殊状态B.玻璃态水是透明晶体C.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D.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缩小9.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溶解度曲线得出的信息错误的是( )A.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B.由t1℃到t2℃时,B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10.下列所示的图象与实验不相符合的是( )A.饱和Ca(OH)2溶液升温B.镁在空气中燃烧C.向含少量氢氧化钠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D.足量的镁片、锌片分别和相同质量稀硫酸充分反应11.将相同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教的稀盐酸,分别加入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金属完全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消耗稀盐酸的质量顺序为Z>Y>XB.产生氢气的速率顺序为X>Y>Z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Y>X>ZD.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X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0分)1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现有①干冰②熟石灰③碳酸钙④氯化钠⑤硝酸铵等五种物质,用对应物质的化学式填空:(1)一种补钙剂__________;(2)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3)可用于炒菜调味的是__________;(4)农业生产上用作氮肥的是__________;(5)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_.13.现有八种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A.活性炭 B.酒精 C.石灰水 D.干冰E.钛合金 F.石墨 G.红磷 H.一氧化碳(1)__________可用于制造人造骨;(2)__________是实验室最常用的燃料;(3)__________可用于吸附冰箱内的异味;(4)__________可用做电极、电车电刷;(5)__________可用于人工降雨;(6)__________是有毒气体.14.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 20 40 60 80溶解度NaClKNO3110 169(1)若要比较KNO3与 NaCl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水的质量和__________.(2)20℃时,各取NaCl、KNO3固体3.5g分别加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后达到饱和状态的是__________溶液.(3)若将上表数据在坐标系中绘制成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两条曲线的交点对应的温度X围是__________(填序号)A.0℃~20℃B.20℃~40℃C.40℃~60℃D.60℃~80℃(4)40℃时,将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降低到2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硝酸钾__________氯化钠(填“>”、“<”或“=”).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五华县华新中学九年级(上)培优化学试卷(9)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3分)1.我国将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为此,我县已采取下列相应措施建设卫生城市,其中属于保障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的是( )A.将停建燃煤电厂B.市容市政管理局发布公开征集对《五华县生活垃圾分类促进办法》意见的公告C.在桂田水库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设置蓝藻监测、卫星浮标和人工巡视三道防线D.秸秆综合利用率达100%以杜绝秸秆焚烧现象,工作、学习等无烟公共场所【考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建设卫生城市已采取相应措施,判断符合保障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的措施即可.【解答】解:A、将停建燃煤电厂,能防止水的污染.不属于保障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措施,故不符合题意;B、市容市政管理局发布公开征集对《五华县生活垃圾分类促进办法》意见的公告,不属于保障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措施,故不符合题意;C、在桂田水库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设置蓝藻检测、卫星浮标和人工巡视三道防线,属于保障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的措施,故符合题意;D、秸秆综合利用率达100%以杜绝秸秆焚烧现象,建设工作、学习等无烟公共场所,属于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不属于保障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的措施,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知道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面对当前污染日益严重,学生应了解要保护水资源首先要从水体污染的来源上减少污染物的人为排放,具有环境保护的意识.2.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下列各组化学知识的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①食醋清除水垢主要发生物理变化②馒头烤焦变黑主要发生化学变化C ①食用加碘盐可以预防人体贫血②蔬菜能为人体提供多种维生素B ①洗洁精清除油污利用了乳化作用②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D ①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的完全燃烧②用细沙灭火降低了可燃物着火点A.A B.B C.C D.D【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分析判断;根据物质的乳化作用以及物质溶于水的吸放热情况分析判断等.【解答】解:A、食醋清除水垢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B、洗洁精清除油污利用了乳化作用,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使溶液的温度降低,故正确;C、食用加碘盐可以预防大脖子病,故错误;D、用细沙灭火是隔绝了氧气,而不是降低了可燃物着火点,着火点一般不变,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A.有机物:甲烷、乙醇、乙酸B.复某某料:尿素、硝酸钾、磷酸氢二铵C.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物质的分类知识及复某某料、合成材料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无机物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有机物通常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除外,甲烷、乙醇、乙酸都属于有机物,故选项正确;B、复某某是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尿素中只含氮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C、冰水共存物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D、合金是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分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组成进行.4.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颜色正确的是( )A.铁锈放入稀盐酸中溶液变黄色B.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絮状沉淀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D.酚酞试液滴入硫酸溶液中变红色【考点】酸的化学性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碱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依据铁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判断分析;B、依据氢氧化铜的颜色分析判断;C、依据硫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判断是否正确;D、依据酚酞在酸碱溶液中的颜色判断.【解答】解: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的溶液呈黄色,故正确;B、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两者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的蓝色沉淀,不是红褐色沉淀,故错误;C、硫在氧气中的燃烧会出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不是淡蓝色火焰,故错误;D、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不变色,所以酚酞试液滴入硫酸溶液中不变色,故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是对物质反应时现象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物质间反应情况以及生成物的颜色及状态,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5.某些金属氢化物与水反应可生成碱和氢气,如:NaH+H2O═NaOH+H2↑.CaH2与足量Na2CO3溶液之间发生反应的产物有( )A.Ca(OH)2和H2B.CaCO3、NaOH和H2C.NaOH和Ca(OH)2D.Ca(OH)2、CaCO3和H2【考点】盐的化学性质;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元素质量守恒;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由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氢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氢氧化钙和氢气.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解答】解:由题目所给的信息可知:氢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氢氧化钙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该反应总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Na2CO3=CaCO3↓+2NaOH+2H2↑.故选B【点评】此题是对物之间的反应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对相关信息中提供的反应进行分析与理解,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6.下列四个坐标示意图分别表示四个实验过程中的某些变化情况,其中肯定错误的是( )A.加热一定量碳铵(NH4HCO3)的实验,试管中固体的质量变化B.等质量的镁条和铁丝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变化C.向一定质量的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时,形成的溶液pH的变化D.向盛有一定量Ba(OH)2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硫酸,测得烧杯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考点】盐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碱溶液的稀释.【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压轴实验题.【分析】A、根据碳铵(NH4HCO3)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进行解答;B、根据金属镁比铁活泼以及等质量的镁条和铁丝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金属镁比铁多进行解答;C、根据水呈中性,向一定质量的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时,溶液呈碱性进行解答;D、根据Ba(OH)2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以及纯水几乎不导电进行解答.【解答】解:A、碳铵(NH4HCO3)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固体的质量不断减少,当反应完毕后,固体质量为0,与图象相符,故A正确;B、金属镁比铁活泼,所以等质量的镁条和铁丝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金属镁用的时间少,而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金属镁比铁多,与图象不相符,故B错误;C、水呈中性,溶液的pH值为7,向一定质量的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时,溶液呈碱性,溶液的pH值不断增加,最后等于14,与图象相符,故C正确;D、Ba(OH)2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纯水几乎不导电,所以烧杯中溶液导电性逐渐减弱,当恰好反应时导电性0,再继续滴加稀硫酸,溶液中的自由移动的离子增加,导电性逐渐增强,与图象相符,故D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是多个知识点的考查题,能对多个物质的反应过程达到有效分析,并能结合读懂图象是解题的关键.7.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A.KNO3→NaNO3B.Mg→MgO C.Na2CO3→NaOH D.H2O→H2【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与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反应是否可以发生,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解答】解:A、硝酸钾和任何物质都不能反应生成硝酸钠,故A符合题意;B、镁和氧气反应能够生成氧化镁,即能够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故B不符合题意;C、碳酸钠可以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即能够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故C不符合题意;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产生氢气,即能够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相关物质的性质进行.8.水的状态除了气.液和固态外,还有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l 6 5K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无固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且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有关玻璃态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玻璃态是水的一种特殊状态B.玻璃态水是透明晶体C.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D.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缩小【考点】水的性质和应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C和D根据玻璃态水与液态水密度的关系考虑;A、根据水的状态来分析;B、根据题干所给的信息来回答【解答】解:由水的状态除了气、液和固态外,还有玻璃态,可知玻璃态是水的一种特殊状态,故A正确;根据玻璃态的水无固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所以不存在晶体状态,所以B错.由玻璃态的水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质量不变,所以体积不变,所以C、D 都错;故选A.【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一些答案就隐藏在题目中.9.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溶解度曲线得出的信息错误的是( )A.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B.由t1℃到t2℃时,B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②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温度升高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解答】解:A、由于在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说明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B、由于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温度升高时,如果是饱和溶液,则溶液中就会有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就会减小,故B错误;C、由A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C正确;D、由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0.下列所示的图象与实验不相符合的是( )A.饱和Ca(OH)2溶液升温B.镁在空气中燃烧C.向含少量氢氧化钠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D.足量的镁片、锌片分别和相同质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分析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C、根据盐酸和氢氧化钠、碳酸钠反应的先后顺序分析D、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情况分析.【解答】解: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升高温度,氢氧化钙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A图象错误;B、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固体质量增大,故B图象错误;C、含少量氢氧化钠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当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再加入稀盐酸就和碳酸钠反应,此时才开始产生气体,当碳酸钠反应完时再加稀盐酸不再产生气体,故C图象正确;D、足量的镁片、锌片分别和相同质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镁的活动性比锌强,反应速度快,反应完用的时间短,故D图象正确;故选AB.【点评】图象题看三点一趋势:起点、转折点、终点和变化趋势.根据具体反应的情况进行判断.11.将相同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教的稀盐酸,分别加入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金属完全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消耗稀盐酸的质量顺序为Z>Y>XB.产生氢气的速率顺序为X>Y>Z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Y>X>ZD.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X【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根据产生的氢气的氢元素都来自于稀盐酸,因此,放出氢气多少的顺序即消耗稀盐酸质量大小的顺序进行分析;B、根据金属活动性强产生氢气的速率大,根据金属活动性强弱判断产生氢气的速率大小进行分析;C、根据三种金属与酸反应时,相同时间内放出氢气的多少可判断金属的活动性,放出氢气多活动性强进行分析;D、利用一定量金属完全反应产生氢气质量=×金属的质量,由金属质量、产生氢气的质量及化合价求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答】解:A、由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可知,三种金属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X>Y>Z,则消耗稀盐酸的质量顺序为X>Y>Z,故A错误;B、由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Y>X>Z,可判断产生氢气的速率顺序应为Y>X>Z,故B错误;C、由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可知,在三种金属与稀盐酸进行反应时,相同时间内放出氢气的从多到少的顺序为Y>X>Z,可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Y>X>Z,故C 正确;D、由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可知,三种等质量的金属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X>Y>Z,根据一定量金属完全反应产生氢气质量=×金属的质量,要比较相对原子质量大小还需要已知三种金属的化合价,而题中没有给出相关金属的化合价,因此,无法比较三种金属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故D错误.故选:C.【点评】金属与酸反应,金属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越剧烈,产生氢气的速率越大.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0分)1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现有①干冰②熟石灰③碳酸钙④氯化钠⑤硝酸铵等五种物质,用对应物质的化学式填空:(1)一种补钙剂CaCO3;(2)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Ca(OH)2;(3)可用于炒菜调味的是NaCl;(4)农业生产上用作氮肥的是NH4NO3;(5)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CO2.【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解答】解:(1)碳酸钙是一种补钙剂,其化学式为:CaCO3.(2)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具有碱性,属于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化学式为:Ca(OH)2.(3)氯化钠可用于炒菜调味,其化学式为:NaCl.(4)硝酸铵含有氮元素,农业生产上用作氮肥的,其化学式为:NH4NO3.(5)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其化学式为:CO2.故答案为:(1)CaCO3;(2)Ca(OH)2;(3)NaCl;(4)NH4NO3;(5)CO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13.现有八种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A.活性炭 B.酒精 C.石灰水 D.干冰E.钛合金 F.石墨 G.红磷 H.一氧化碳(1)E可用于制造人造骨;(2)B是实验室最常用的燃料;(3)A可用于吸附冰箱内的异味;(4)F可用做电极、电车电刷;(5)D可用于人工降雨;(6)H是有毒气体.【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一氧化碳的毒性;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能反映物质的性质,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完成填空.【解答】解:(1)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用作人造关节(2)酒精具有可燃性,是实验室最常用的燃料;(3)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吸附冰箱内的异味;(4)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做电极、电车电刷;(5)干冰升华时能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6)一氧化碳有毒,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程度要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程度高200多倍.故答案为:(1)E;(2)B;(3)A;(4)F;(5)D;(6)H.【点评】本题所考查的常见物质的用途是化学的基本内容,应加强学习.14.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 20 40 60 80溶解度NaClKNO3110 169(1)若要比较KNO3与 NaCl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水的质量和温度.(2)20℃时,各取NaCl、KNO3固体3.5g分别加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后达到饱和状态的是KNO3溶液.(3)若将上表数据在坐标系中绘制成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两条曲线的交点对应的温度X围是B(填序号)A.0℃~20℃B.20℃~40℃C.40℃~60℃D.60℃~80℃(4)40℃时,将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降低到2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硝酸钾<氯化钠(填“>”、“<”或“=”).【考点】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根据固体的溶解度的因素来分析;(2)根据2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来分析;(3)对比硝酸钾和氯化钾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分析溶解度相同时对应的温度X围.(4)根据氯化钠、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进行分析.【解答】解:(1)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外界因素主要是温度,因此要比较KNO3与 NaCl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水的质量和温度;(2)20℃时NaCl、KNO3固体的溶解度分别为36.0g、31.6g,则该温度下,10g水中分别溶解3.6g氯化钠或3.16g硝酸钾就能达到饱和状态;20℃时,各取NaCl、KNO3固体3.5g分别加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后达到饱和状态的是硝酸钾溶液;。
浙江省宁波市2015_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5-2016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你正在质量检测考试,希望你仔细审题,细心答题,考出水平!你知道关于这次科学考试用的纸张的一些性质吗?请你分析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可燃B.不溶于水C.白色D.易撕碎2.人患急性肠道炎时,静脉滴注5%的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主要目的是()A.为人体提供营养物质B.补充体内盐分C.补充体内水分D.以上三项都是3.胆矾(CuSO45H2O)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药品,下列关于胆矾的说法错误的是()A.CuSO45H20是纯净物B.胆矾溶液中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C.游泳池的池水中往往定期加一些胆矾,是因为铜离子有一定的杀菌作用D.金属钠放入胆矾溶液中有红色的铜被置换出4.下列关于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盐酸能与不溶于水的碱或碱性氧化物反应B.氯化氢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所形成的白雾就是盐酸C.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水慢慢地沿容器壁或玻璃棒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D.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5.按一定的特点或规律对物质进行分类,给化学学习与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下列各组物质中,符合“氧化物﹣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A.、HClO HCl Mg(OH)2 MgCl2B.CO2 H2CO3 CaCO3 Ca(HCO3)2C.H2O HNO3 KOH KNO3D.SO3 NaHSO4 NaOH Na2SO46.下列图形能形象地表示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生成物的微观变化,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7.利用实验可以鉴别生活中的一些物质.下表列举了四种待鉴别的物质和对应的鉴别方法:其中正确的是()待鉴别的物质鉴别方法①蒸馏水,食盐水加入硝酸银溶液看有无沉淀产生②N2,O2,CO2,空气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木条燃烧情况③羊毛纤维、棉花纤维灼烧、闻燃烧产生的气味,观察燃烧后灰烬④化肥氯化钾、硫酸铵看外观,再加水,观察是否溶于水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下图是对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A.是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B.是用H2还原CuO来测定CuO中铜元素的含量C.是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不断加水D.是用适量的KClO3和MnO2混合物加热制O2二、简答题(本题有9小题,20个空格,每个空格3分,共60分)9.请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序号①②③④物质醋酸高锰酸钾熟石灰纯碱化学式CH3COOH KMnO4Ca(OH)2Na2CO3(1)槟榔芋皮上含有一种碱性的物质﹣﹣皂角素,皮肤沾上它会奇痒难忍.可选用上表中哪种物质来涂抹止痒(填序号).(2)利用上表中的物质作为反应物,写出制取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10.往一定量的酸(或碱)溶液中逐滴加入某碱(或酸)溶液至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随滴加的某溶液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请回答:(1)有同学根据图2中的曲线判断实验中采用了A和B中的哪一个装置的操作?该同学判断的依据是.(2)在以上实验中用了酚酞作指示剂,能够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的实验现象是.11.小敏设计了一种填空游戏.请按要求在方框内填入物质的化学式或反应类型.规则是:(1)竖列必须符合物质分类要求;(2)横行必须符合基本化学反应类型;(3)所填物质的组成元素在H、O、S、Cu中选择.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15个空格,每个空格2分,共30分)12.人体的汗液有咸味.某同学猜测汗液中可能含有氯化钠,为此她准备做探究实验.她想到两种提取汗液的方法,方法一:用胶头滴管直接吸取足量汗液转移到烧杯中,再加入适量蒸馏水稀释;方法二:用出汗的手在盛有自来水的容器中清洗,再将清洗后的自来水部分转移到烧杯中.其中方法一是正确的.在老师指导下,她用正确的方法提取汗液,进行以下实验:(1)用试管取适量提取液,滴人硝酸钡溶液,没有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汗液中(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硫酸和硫酸盐.(2)用试管取适量提取液,滴人硝酸银溶液,发现出现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由此可推测该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3)将适量的提取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出现类似食盐的小颗粒.你认为她能否仅凭上述三步实验得出“这些小颗粒就是氯化钠”?.13.某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在探究碱的性质时发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可溶性碱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他们想进一步探究:不溶性的氢氧化镁是否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为此,他们将适量的氢氧化镁加入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搅拌,然后向浑浊的液体中滴加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又消失了.四位同学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分别对上述酚酞试液变红、红色又消失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小明:可能是个偶然现象.小东:可能是浑浊液体中的固体氢氧化镁使酚酞试液变红,氢氧化镁沉降后溶液就变无色了.小花:可能是酚酞试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也可能是氢氧化镁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小红:可能是在热水中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大,溶液中OH﹣离子较多,使酚酞试液变红;过一会儿温度降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减小,溶液中OH﹣离子变少,酚酞试液又变无色.(1)对小明猜想“是个偶然现象”,四位同学都认为可以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排除偶然现象.他们的方法是:.(2)小花认为小东的猜想不正确,她从碱使酚酞试液变色的原因上给予了否定,小花的理由是.(3)四位同学讨论后认为要验证小花的猜想,还需做如下实验,你知道其实验的目的吗?实验步骤设计目的将氢氧化镁加入到热水中搅拌,滴入酚酞试液,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4)对小红的猜想,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多种实验方案进行证明,其中一种如下表.实验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相应结果或结论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镁和相同质量的热水振荡,各滴加数滴酚酞试液.一支保持温度不变,另一支自然冷却.保持温度不变的红色不消失,自然冷却的红色消失.四、分析计算题(本题有4小题,第34题5分,第35题9分,第36题9分,第37题7分,共30分)14.现有73克10%的盐酸溶液,若用40克氢氧化钠溶液来完全中和上述盐酸,通过计算,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15.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测定鸡蛋壳中的碳酸钙含量,某同学将鸡蛋壳洗净、充分干燥并捣碎,展开了下列探究:(1)将溶质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配制成10%的稀盐酸,操作步骤为:步骤1:计算所需浓盐酸和水的体积;步骤2:根据计算结果,用(填仪器名称)分别量取所需的浓盐酸和水;步骤3:将浓盐酸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得到稀盐酸.(2)测得各自的质量后,将鸡蛋壳置于如图所示的锥形瓶中,打开分液漏斗中的活塞,使其充分反应,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假设装置中的稀盐酸足量,鸡蛋壳中的其他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CaCO3+2HCl=CaCl2+H2O+CO2↑)反应前鸡蛋壳的质量16克装置和稀盐酸的总质量220克反应后装置及其内容物的总质量231.6克请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2015-2016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你正在质量检测考试,希望你仔细审题,细心答题,考出水平!你知道关于这次科学考试用的纸张的一些性质吗?请你分析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可燃B.不溶于水C.白色D.易撕碎【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性质决定用途;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解答】解:A、可燃,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B、不溶于水,描述的是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白色,描述的是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易撕碎,描述的是硬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2.人患急性肠道炎时,静脉滴注5%的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主要目的是()A.为人体提供营养物质B.补充体内盐分C.补充体内水分D.以上三项都是【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急性肠炎病人,吸收功能降低,体内细胞生命活动不断消耗能量,分解体内葡萄糖.静脉滴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是为了及时补充体内葡萄糖、盐分和水分,满足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源.故选:D.【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3.胆矾(CuSO45H2O)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药品,下列关于胆矾的说法错误的是()A.CuSO45H20是纯净物B.胆矾溶液中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C.游泳池的池水中往往定期加一些胆矾,是因为铜离子有一定的杀菌作用D.金属钠放入胆矾溶液中有红色的铜被置换出【考点】常用盐的用途;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金属活动性顺序与置换反应.【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根据胆矾的化学组成和性质回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中,不用钾钙钠置换盐溶液中的金属,因为钾钙钠活动太强,会与水反应生成碱.【解答】解:A、CuSO45H20是纯净物,正确,因为胆矾中只有一种成分.B、胆矾溶液中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正确,因为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相等,电性相反.C、泳池的池水中往往定期加一些胆矾,是因为铜离子有一定的杀菌作用,此说法正确.D、钠放入胆矾溶液中,会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根据物质的组成判断物质的有关性质,知道某些化学规则中的特殊情况,如钾钙钠和盐溶液反应的特点.4.下列关于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盐酸能与不溶于水的碱或碱性氧化物反应B.氯化氢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所形成的白雾就是盐酸C.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水慢慢地沿容器壁或玻璃棒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D.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考点】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A、根据酸与碱或碱性氧化物反应解答;B、根据浓盐酸的挥发性解答;C、根据浓硫酸稀释解答;D、根据酸与指示剂变色情况解答.【解答】解:A、盐酸与碱或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故A正确;B、氯化氢气体遇到水蒸气结合成盐酸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雾,故B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C说法不正确;D、酸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故D正确;故选C.【点评】熟练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及浓硫酸稀释方法是解答本题关健.5.按一定的特点或规律对物质进行分类,给化学学习与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下列各组物质中,符合“氧化物﹣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A.、HClO HCl Mg(OH)2 MgCl2B.CO2 H2CO3 CaCO3 Ca(HCO3)2C.H2O HNO3 KOH KNO3D.SO3 NaHSO4 NaOH Na2SO4【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氧化物是指有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即可;可以采用排除法(即只要发现选项中有一种不符合排列要求,即可排除该选项)进行快速排除.【解答】解:A、HClO是由氢、氯、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B、C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H2CO3是由H+和碳酸离子构成的,属于酸;CaCO3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不属于碱;不符合排列要求,故选项错误.C、H2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HNO3是由H+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酸;KOH由钾离子和OH﹣构成的,属于碱;KNO3是由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符合排列要求,故选项正确.D、SO3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NaHSO4是由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构成,属于盐;不符合排列要求,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氧化物、酸、碱、盐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选用排除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捷径.6.下列图形能形象地表示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生成物的微观变化,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由图示可以看出,反应物是两种单质分子,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分子.【解答】解:根据图示看出,反应物是两种不同的单质,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把图中信息和物质的分类方法和反应类型结合起来,能根据图示写出化学方程式,问题便可迎刃而解.7.利用实验可以鉴别生活中的一些物质.下表列举了四种待鉴别的物质和对应的鉴别方法:其中正确的是()待鉴别的物质鉴别方法①蒸馏水,食盐水加入硝酸银溶液看有无沉淀产生②N2,O2,CO2,空气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木条燃烧情况③羊毛纤维、棉花纤维灼烧、闻燃烧产生的气味,观察燃烧后灰烬④化肥氯化钾、硫酸铵看外观,再加水,观察是否溶于水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化肥的简易鉴别;酸、碱、盐的鉴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专题】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差异以及物质间反应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①蒸馏水加入硝酸钾溶液没有现象,氯化钠溶液家溶液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正确;②木条在氮气和二氧化碳中都会熄灭,无法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错误;③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棉花纤维灼烧是烧纸的气味,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正确;④氯化钾和硫酸铵都是白色固体,都易溶于水,故观察外观和荣誉室无法鉴别,错误;故选B.【点评】掌握常见的物质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下图是对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A.是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B.是用H2还原CuO来测定CuO中铜元素的含量C.是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不断加水D.是用适量的KClO3和MnO2混合物加热制O2【考点】盐的化学性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根据碳酸钠会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进行分析;B、根据5g氧化铜中的铜元素质量为4g开始进行分析;C、根据水量的增加,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分析;D、根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能生成氧气进行分析.【解答】解:A、先加入的碳酸钠会与盐酸反应,不会生成沉淀,消耗完盐酸后,碳酸钠才会与氯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故A正确;B、5g氧化铜中铜元素为4g,所以横坐标与纵坐标标反了.故B错误;C、随着加水质量的增加,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故C错误;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达到其分解的温度能生成氧气,故开始不能有气体生成,图象不符合,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二、简答题(本题有9小题,20个空格,每个空格3分,共60分)9.请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序号①②③④物质醋酸高锰酸钾熟石灰纯碱化学式CH3COOH KMnO4Ca(OH)2Na2CO3(1)槟榔芋皮上含有一种碱性的物质﹣﹣皂角素,皮肤沾上它会奇痒难忍.可选用上表中哪种物质来涂抹止痒①(填序号).(2)利用上表中的物质作为反应物,写出制取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1)由题意,槟榔芋皮上含有一种碱性的物质﹣﹣皂角素,故所选的物质应该能与碱反应且对皮肤无副作用.(2)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槟榔芋皮上含有一种碱性的物质﹣﹣皂角素,沾上它会使皮肤奇痒难忍;因为皂角素显碱性,所以应该选用显酸性的物质来与它反应,①②③④这三种物质中只有①显酸性,而②显中性,③④显碱性.(2)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可用于制取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答案:(1)①;(2)Na2CO3+Ca(OH)2═CaCO3↓+2NaOH.【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抓住氧化物的特征、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溶液的酸碱度的测定以及中和反应的应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往一定量的酸(或碱)溶液中逐滴加入某碱(或酸)溶液至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随滴加的某溶液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请回答:(1)有同学根据图2中的曲线判断实验中采用了A和B中的哪一个装置的操作?该同学判断的依据是随着试剂的加入pH由大于7逐渐减小到7 .(2)在以上实验中用了酚酞作指示剂,能够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的实验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刚好退去.【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1)由从曲线可看出,原溶液的pH值大于7,而滴加溶液至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值逐渐减小到7,则可判断实验中采用了B装置的操作;(2)酚酞作指示剂,与碱变红色;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则溶液中无氢氧化钠,故红色消失.【解答】解:(1)有同学根据右图中的曲线判断实验中采用了B装置的操作,由从曲线可看出,该同学判断的依据是:从曲线可看出,原溶液的pH值大于7,而滴加溶液至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值逐渐减小到7,由此可判断实验中是采用了B装置的操作;(2)在以上实验中用了酚酞作指示剂,能够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即溶液中无氢氧化钠和盐酸,故其实验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刚好变成无色.故答案为:(1)B,随着试剂的加入pH由大于7逐渐减小到7;(2)溶液由红色刚好退去.【点评】掌握中和反应及其在生产、生活中应用;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11.小敏设计了一种填空游戏.请按要求在方框内填入物质的化学式或反应类型.规则是:(1)竖列必须符合物质分类要求;(2)横行必须符合基本化学反应类型;(3)所填物质的组成元素在H、O、S、Cu中选择.【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可以判断基本反应类型.【解答】解:过氧化氢和水都是氧化物,氧气是单质,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是分解反应;氢气和铜是单质,氧化铜和水是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填:H2O2、H2O;置换反应.【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和反应类型的判断,比较简单.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15个空格,每个空格2分,共30分)12.人体的汗液有咸味.某同学猜测汗液中可能含有氯化钠,为此她准备做探究实验.她想到两种提取汗液的方法,方法一:用胶头滴管直接吸取足量汗液转移到烧杯中,再加入适量蒸馏水稀释;方法二:用出汗的手在盛有自来水的容器中清洗,再将清洗后的自来水部分转移到烧杯中.其中方法一是正确的.在老师指导下,她用正确的方法提取汗液,进行以下实验:(1)用试管取适量提取液,滴人硝酸钡溶液,没有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汗液中不存在(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硫酸和硫酸盐.(2)用试管取适量提取液,滴人硝酸银溶液,发现出现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由此可推测该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AgCl .(3)将适量的提取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出现类似食盐的小颗粒.你认为她能否仅凭上述三步实验得出“这些小颗粒就是氯化钠”?不能.【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科学探究.【分析】(1)考查了SO42﹣的检验方法;(2)考查了Cl﹣的检验方法;(3)考查了物质的检验方法,以及学生思考问题的缜密性.【解答】解:(1)由题目中可知通过实验证明硫酸和硫酸盐的存在.硝酸钡[Ba(NO3)2]和硫酸(H2SO4)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NO3)2+H2SO4═BaSO4↓+2HNO3其反应的实质是:Ba 2++SO42﹣═BaSO4↓由于没有出现白色沉淀,由此说明没有溶液中没有SO42﹣;故答案为:不存在;(2)初中化学提到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符合条件的只有硫酸钡和氯化银两种沉淀.题目中指出“滴入硝酸银溶液,发现出现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说明溶液中含有与银离子发生反应的氯离子.其反应的实质为:Ag++Cl﹣═AgCl↓故答案为:AgCl;(3)由于凭上述三步实验只能得出汗液中含有Cl﹣,而不能证明其含有Na+,如KCl+AgNO3═AgCl↓+KNO3,故故答案为:不能.【点评】本题考查了SO42﹣及Cl﹣的检验,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要记住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13.某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在探究碱的性质时发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可溶性碱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他们想进一步探究:不溶性的氢氧化镁是否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为此,他们将适量的氢氧化镁加入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搅拌,然后向浑浊的液体中滴加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又消失了.四位同学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分别对上述酚酞试液变红、红色又消失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小明:可能是个偶然现象.小东:可能是浑浊液体中的固体氢氧化镁使酚酞试液变红,氢氧化镁沉降后溶液就变无色了.。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卷(第1-2单元)(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兴隆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单元)一、选择题(共3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08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B.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C.化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D.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发光 B.生成白色固体 C.镁条变短 D.放热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 g/L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C.二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4.下列变化中与其它三个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A.牛奶变酸 B.蔬菜腐烂 C.石油气液化D.菜刀生锈5.小明用托盘天平称量10g食盐,在称量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此时他应该()A.调节平衡螺丝向右转B.减少药品C.增加砝码 D.减少砝码6.一元的硬币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有同学认为其中含有铁.在讨论时,小刚同学提出“咱们拿磁铁来吸一下试试”.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来说,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假设 B.实验 C.设计方案 D.做结论7.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你认识了石蜡的一些性质.下列有关对石蜡的性质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B.石蜡的硬度较大C.石蜡不溶于水 D.石蜡能燃烧8.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D.石蜡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石蜡受热融化是化学变化B.石蜡燃烧是物理变化C.石蜡的熔点低、难溶于水是物理性质D.金刚石的硬度大是化学性质10.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2s后取出,能观察到()A.均匀地被烧黑 B.与外焰接触部分被烧黑C.与内焰接触部分被烧黑 D.与焰心接触部分被烧黑11.下列药品中,可以用镊子取用的是()A.铁粉 B.石灰石C.水D.二氧化碳气体12.如果试管内壁上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可选用的刷洗仪器是()A.试管刷B.毛刷 C.报纸 D.擦镜纸13.加热10mL液体除了用试管、试管夹外,还应该选用()A.烧杯 B.酒精灯C.石棉网D.铁架台14.关于仪器的用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试管可以用作反应容器B.托盘天平可以称量物质质量C.量筒可以用作稀释浓硫酸的容器D.玻璃棒可以用来搅拌液体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给容积为30 mL,内盛15 mL液体的试管加热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量不超过1~2 mLC.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应取不超过试管容积的D.试管、坩埚、蒸发皿等仪器都能直接加热16.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闻气体气味B.移走蒸发皿C.加入块状固体D.倾倒液体17.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B.汤姆逊C.普利斯特里D.舍勒18.稀有气体过去曾被人们称作“惰性气体”.是因为()A.稀有气体在空气中含量少B.稀有气体用途广泛C.稀有气体性质不活泼D.稀有气体非常宝贵19.下列有关氮气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常温不与氧气反应 B.无色无味C.氮气可溶于水 D.氮气不活泼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本来是纯净物,但被污染后变成了混合物B.矿泉水不是一种纯净物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肯定是纯净物D.澄清的石灰水是一种纯净物21.下列情况一般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煤燃烧产生的烟B.汽车排气产生的烟雾C.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D.燃放鞭炮产生的烟雾22.下列物质中不能在氧气中燃烧的是()A.氮气 B.木炭 C.红磷 D.铁23.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供给呼吸B.化学性质比较稳定C.具有可燃性D.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2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A.木炭 B.铁丝 C.红磷 D.硫粉25.下列对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D.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和黑烟26.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呼吸B.米酒的酿造C.铁在氧气中燃烧D.饭菜变馊27.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具有可燃性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28.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 B.蔗糖的溶解C.酒和醋的酿造 D.食物的腐烂29.下列反应既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是()A.水氢气+氧气B.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C.乙炔+氧气水+二氧化碳D.磷+氧气五氧化二磷30.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B.物质跟氧化合的反应才是氧化反应C.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D.某反应是氧化反应,则一定不是化合反应32.下列氧气用途中,利用氧气支持燃烧并放出热量性质的是()①气焊②动植物的呼吸③医疗④潜水⑤宇航.A.①⑤ B.①②③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3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一定用不到的仪器是()A.酒精灯B.集气瓶C.导管 D.药匙34.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通常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这是因为()A.氧气不易溶于水B.氧气密度比空气大C.氧气能支持燃烧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35.实验室制取氧气与工业制取氧气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原料不同 B.制取产物完全不同C.都是化学反应 D.都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36.验满氧气时的操作方法是()A.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B.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C.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D.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37.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氧化镁B.氧气 C.红磷 D.液态空气二、非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0分)38.根据空气的成分填空:(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2)石灰水长期露置于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39.判定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用“A”表示),哪些是化学变化(用“B”表示).(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2)蔗糖溶解;(3)瓷碗破碎;(4)钢铁生锈;(5)菠萝榨汁;(6)冰雪消融;(7)面包变质;(8)电灯发光.40.(1)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中,我们要对一支蜡烛在、和三个阶段进行观察,并记录现象.(2)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温度最低,应用部分加热.41.下列各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与其他三种所属类别不同,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出这种物质的名称.(1)食醋、加碘盐、酱油、蔗糖(2)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3)食盐水、红磷.铁丝、镁条(1);(2);(3).42.在Ⅰ栏中各项实验后面的括号中填Ⅱ栏中对应的实验现象的序号.(Ⅰ)(Ⅱ)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a.剧烈燃烧,火星四射②硫在氧气中燃烧 b.发出白光③磷在氧气中燃烧 c.发出淡蓝色火焰④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发出蓝紫色火焰⑤硫在空气中燃烧 e.出现浓厚的白烟.43.将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如图方式放置(固定装置略去),并将燃着的木条伸到瓶底,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瓶中燃烧比在乙瓶中剧烈.由此可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①;②.44.在下列变化中:A.氧化钙+水→氢氧化钙;B.水→氢气+氧气;C.磷+氧气→五氧化二磷;D.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属于氧化反应的是;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45.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a,b.(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填装置下方的字母序号),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3)若用C装置制取氧气,则试管中应盛放的药品是.(4)图中D、E是收集到的两瓶氧气,若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应选用的一瓶是(填装置下方的字母序号).实验中可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46.将一种无味的液体A装入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无现象,而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 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C,使金属E红热并伸入盛有气体C、瓶底有少量液体D的集气瓶中,金属E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①写出它们的名称A: B: C: D: E:F:②黑色粉末B在A的反应中起作用,是这个反应的剂.47.实验室收集氧气时,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原因是通常情况下:;也可采用排水集气法,原因是通常情况下:.有一集气瓶,要想测量该集气瓶最多能收集气体的体积,请你写出简便的测量方法(可以选择必要的器材):.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兴隆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单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08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B.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C.化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D.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考点】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化学的研究领域;绿色化学.【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A、根据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的意义;B、根据绿色化学的核心,从源头消除污染的说明;C、化学能生成新物质;D、化学的发展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解答】解:A、原子分子论是认识和分析化学现象及本质的基础,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近代化学基础,故说法错误;B、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说法正确;C、化学能研究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也能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故说法错误;D、化学的发展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故原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了解化学发展的历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社会责任感,理解绿色化学的核心,防止环境污染人人有责.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发光 B.生成白色固体 C.镁条变短 D.放热【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镁条变短、发光、放热等现象可以帮助理解变化过程,但是不能作为判断是否是化学变化的依据;生成白色固体即有新物质生成能够说明镁燃烧一定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 g/L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C.二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解答】解: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 g/L,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C、二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D.【点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指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沸点、溶解性、挥发性等等.4.下列变化中与其它三个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A.牛奶变酸 B.蔬菜腐烂 C.石油气液化D.菜刀生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牛奶变酸有酸性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蔬菜腐烂变质不能再吃,说明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石油气液化是由气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与其它三个变化有本质区别;D、菜刀生锈有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5.小明用托盘天平称量10g食盐,在称量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此时他应该()A.调节平衡螺丝向右转B.减少药品C.增加砝码 D.减少砝码【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指针偏左,说明物体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解答】解:用托盘天平称量10g药品,步骤应该是:调节天平平衡,先向右边托盘添加10g砝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天平的使用,在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若已知药品质量,则应该先加砝码后加药品;若要称取一定量的药品质量,则先加药品后加砝码,且砝码添加顺序是由大到小,在称量前应先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在整个称量过程中不能再次调节平衡螺母.6.一元的硬币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有同学认为其中含有铁.在讨论时,小刚同学提出“咱们拿磁铁来吸一下试试”.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来说,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假设 B.实验 C.设计方案 D.做结论【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专题】科学探究.【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根据题意,“拿磁铁来吸一下”是一个具体的操作实验过程,在假设、实验、设计方案、做结论等基本环节中应属实验的环节.A、“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实验,不是假设,故选项错误.B、“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实验,故选项正确.C、“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实验,不是设计方案,故选项错误.D、“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实验,不是做结论,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你认识了石蜡的一些性质.下列有关对石蜡的性质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B.石蜡的硬度较大C.石蜡不溶于水 D.石蜡能燃烧【考点】蜡烛燃烧实验.【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根据蜡烛的实验过程分析石蜡的性质,因此通过回顾实验操作及现象即可解答.【解答】解:A、石蜡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故说法正确;B、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说明石蜡的硬度小,故说法错误;C、石蜡浮在水面上,而没有溶于水,说明石蜡不溶于水,故说法正确;D、蜡烛燃烧可得出石蜡有可燃性,故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测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对石蜡的性质的了解,如果学生了解石蜡的成分,并能正确分析实验现象,就能正确解答.8.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D.石蜡【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气体的性质分析判断.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解答】解:A、氧气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正确;B、二氧化碳不不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C、水蒸气不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D、石蜡不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比较简单,熟记常见气体的性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石蜡受热融化是化学变化B.石蜡燃烧是物理变化C.石蜡的熔点低、难溶于水是物理性质D.金刚石的硬度大是化学性质【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味道、溶解性等;性质是特性,变化是过程,描述性质一般用“能、易、难、会、可以”等.【解答】解:A、石蜡受热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B、石蜡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石蜡的熔点低、难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金刚石的硬度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充分理解两种变化和两种性质的概念与区别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0.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2s后取出,能观察到()A.均匀地被烧黑 B.与外焰接触部分被烧黑C.与内焰接触部分被烧黑 D.与焰心接触部分被烧黑【考点】蜡烛燃烧实验.【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燃烧中最先碳化的部分是燃烧最充分的部分,对此题来说就是与氧接触面最大的地方.【解答】解:在蜡烛的火焰中外焰温度最高,因为外焰与氧的接触面积最大,燃烧最充分温度最高,所以火柴与外焰接触部分最先碳化而变黑.故选:B.【点评】本题从蜡烛的燃烧来考查其化学性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11.下列药品中,可以用镊子取用的是()A.铁粉 B.石灰石C.水D.二氧化碳气体【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取用较大颗粒的固体用镊子,取用粉末状药品用药匙进行分析.【解答】解:A、铁粉是粉末状,取用时要用药匙,故A错误;B、石灰石是块状药品,取用时要用镊子,故B正确;C、水是液体,取用时直接倒或用滴管,故C错误;D、二氧化碳气体是气体,取用时用集气瓶,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常见仪器的使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12.如果试管内壁上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可选用的刷洗仪器是()A.试管刷B.毛刷 C.报纸 D.擦镜纸【考点】玻璃仪器的洗涤.【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是实验室洗涤试管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玻璃仪器一般用水清洗,若有不易洗掉的物质可用试管刷刷洗.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实验室洗涤试管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3.加热10mL液体除了用试管、试管夹外,还应该选用()A.烧杯 B.酒精灯C.石棉网D.铁架台【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加热液体时所用到的仪器进行分析.【解答】解:加热10mL液体除了用试管、试管夹外,还应该选用加热仪器﹣﹣酒精灯;故选B.【点评】实验室中一些仪器可以直接加热,有些需垫石棉网,试管可直接加热.14.关于仪器的用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试管可以用作反应容器B.托盘天平可以称量物质质量C.量筒可以用作稀释浓硫酸的容器D.玻璃棒可以用来搅拌液体【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试管的用途考虑;B、根据天平的作用做题;C、根据量筒的用途来考虑;D、根据玻璃棒的用途来回答.【解答】解:A、试管可以用作反应容器,由于试管所盛液体量较少,所以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故A正确;B、托盘天平就是用来称量物质质量的,故B正确;C、量筒只用来量取液体,不能用来作稀释浓硫酸的容器,在烧杯中稀释浓硫酸,故A错误;D、玻璃棒的作用有溶解或蒸发时搅拌,过滤和转移液体时引流,故D正确.故选C.【点评】要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性质和用途,不要在做实验时进行错误操作.造成不必要的安全事故.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给容积为30 mL,内盛15 mL液体的试管加热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量不超过1~2 mLC.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应取不超过试管容积的D.试管、坩埚、蒸发皿等仪器都能直接加热【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用于加热的仪器;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C、取用液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取用1~2mL;D、试管、坩埚、蒸发皿等仪器都能直接进行加热;【解答】解:A、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容积为30 mL的试管,加热时内盛液体不能超过10 mL,故操作错误;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而不是不超过1~2 mL,故操作错误;C、取用液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取用1~2mL;故操作错误;D、试管、坩埚、蒸发皿等都是能直接进行加热的仪器;故操作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X.16.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闻气体气味B.移走蒸发皿C.加入块状固体D.倾倒液体【考点】蒸发与蒸馏操作;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从实验中有的气体是有刺激性或有毒的,所以闻气体的气味的方法去分析;。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周练试卷二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5-2016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兴国三中九年级(上)周练化学试卷(2)一、选择题1.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未成年人需要摄入足够的钙促进骨骼的生长.下列食物中钙含量最低的是()A.牛奶 B.青菜 C.豆类 D.虾皮2.合理搭配饮食是我们的健康理念,中考期间,小明妈妈为他准备了一份午餐:馒头、红烧肉、豆腐汤、炸鸡腿,你认为这份午餐搭配中还应添加下列食品中的()A.黄瓜 B.牛奶 C.炒鸡蛋D.烤野兔肉3.有句谚语“每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主要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A.油脂 B.维生素C.蛋白质D.无机盐4.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A.米饭 B.黄瓜 C.牛肉 D.苹果5.根据下表中的信息,推断出的元素一定合理的是()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信息元素名称A 常见的金属元素,人体缺乏该元素易导致贫血铁B 存在于人体骨骼中,缺少该元素使骨质疏松钠C 这种元素在空气中的含量第一.氧D 这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第一.硅A.A B.B C.C D.D6.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摄取较多的蛋白质.如图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A.橙子B.大豆C.西红柿D.玉米7.关于“舌尖上的化学“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A.为了身体健康,必须均衡膳食B.为了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C.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在食品中添加大量防腐剂D.为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碳酸氢钠8.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日用洗涤剂去除油污 B.用碳酸钠做面点发酵粉C.用石油炼制汽油与煤油 D.用甲醛溶液泡制海产品9.下列几种常见的饮料中不含有机物的是()A.果汁 B.牛奶 C.矿泉水D.啤酒10.(3分)张强近来出现皮肤干燥、晚上看不清东西、干眼等症状.你认为他是缺少()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11.下列有关人体生理活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胃液中少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B.香烟烟气中的CO会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降低C.无机盐和水虽不能提供能量,却是人体必需的D.摄入过量油脂容易使人肥胖,进食时不能摄入脂肪12.“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科学的是()A.霉变大米、花生等蒸煮食用B.多吃腌制的食品C.用地沟油加工食品D.骨头汤煲好后放入加碘食盐调味1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老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B.人体缺铁易患贫血C.多食水果蔬菜可预防坏血病D.患肥胖症的病人禁止摄入油脂14.下列关于营养与健康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摄取维生素不足,不会患营养缺乏症B.如果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会使人生长迟缓C.人体内的脂肪储备着丰富的能量D.食盐添加适量碘酸钾,补充人体所需的碘15.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很受观众欢迎,该节目介绍中国的美食及制作方法.“群众利益无小事,食品安全是大事”,“饮食健康”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追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食用“加铁酱油”,可以补充铁元素,预防缺铁性贫血B.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防其腐烂C.用地沟油炸制油条D.在火腿肠中添加工业用盐亚硝酸钠,使其保持肉质鲜美16.化学物质正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保障食品安全,应杜绝使用食品添加剂B.臭氧层可以保护地球生物免受过量紫外线伤害,但近地面过量的臭氧则对人体有害C.石油分馏出的成分可以可以用来制造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等D.为了可持续发展,我们不仅要善用金属材料和制品,更要有计划地开采金属资源17.下列图标中,属于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A. B. C. D.18.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要学会获取和辨别信息,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A.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应大量使用农药、化肥B.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鲜产品来延长食品保质期C.锌元素有“智力之花”美称,补锌口服液喝得越多越好D.塑料薄膜可用于大棚蔬菜,同时也会造成“白色污染”19.下列做法不利于减轻环境污染的是()A.燃料脱硫以减少酸雨的产生 B.随意丢弃废旧电池C.农药化肥的合理施用D.开发利用清洁能源20.下列不利于“建设幸福新枣庄,提高空气质量”的做法是()A.增大绿地面积 B.大力发展清洁能源C.出行少开私家车D.垃圾就地焚烧21.化学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对化学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摄入不足不利于身体健康,因此应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品B.为减少水体污染,农业上应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C.KNO3和Ca3(PO4)2都是复合肥料,为植物生长提供N、P、K等营养元素D.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助于节能减排,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22.3月29日是本年度的“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活动日,主题为“蓝天自造”,旨在呼吁每一位公民从自身开始,采取实际行动,应对当前中国最紧迫、最受关注的环境议题﹣﹣雾霾.作为一名中学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选择自行车和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B.让衣服自然晾干,节约用纸,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C.将废纸、汽水瓶等收集起来,一次性焚烧D.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用电子贺卡代替纸制贺卡二、非选择题2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米饭是我们三餐的主食.大米中富含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2)煮饭用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取适量的水,加入肥皂水检验,若观察到水中起泡沫较少浮渣较多,则证明是__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常用的方法之一是__________.(3)用铁锅炒菜主要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性,同时还可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如果铁元素摄入量过少会引起__________.(4)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且有黑烟,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__________(填“调大”或“调小”);油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5)餐具上的油污可用洗洁精来洗掉,这是利用洗洁精的__________作用.24.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现有以下常见的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A、小苏打B、葡萄糖C、熟石灰D、纤维素E、黄曲霉毒素(1)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2)棉、麻等天然植物纤维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3)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__________.(4)大米、花生、面粉等发生霉变而产生的有毒物质是__________.(5)淀粉等糖类物质在人体内水解变成__________,才能被人体吸收.25.近年,我国不少城市和地区雾霾天气增多,雾是水蒸气,本身无污染,“霾”由细小颗粒物组成,主要来源是热电排放、化工生产、汽车尾气、冬季供暖以及地面灰尘等.它侵蚀着人们的健康,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出行.下面治理雾霾的措施中,可行的是__________.①压减化石燃料②控制车辆使用③减少户外活动④加强城市绿化⑤关闭厂矿企业⑥调整能源结构.26.近年来,“白色污染”、“水污染”、“雾霾”等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雾霾产生的一条原因;(2)水污染有很多危害,写出其中的一条;(3)怎样减少白色污染(答出一点即可)27.化学在交通“节能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1)液化天然气(LNG)是我市正在推广的公交车燃料,它具有燃烧效率高、污染小的优点.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2)汽车尾气中NO与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CO2和一种无污染的单质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3)氢化镁(MgH2)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可为氢动力汽车提供能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4)我市倡导自行车“低碳出行”.采用碳纤维材料的自行车轻便、机械强度大,这应用了碳纤维的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自行车采用铝合金材料,金属铝具有较强抗腐蚀性的原因:__________.28.郴州是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现在正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1)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__________.①将垃圾分类;②注意个人卫生,全部使用一次性木筷和餐盒;③减少使用塑料袋,防止白色污染;④少开私家车,多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下班;⑤不使用含磷洗衣粉(2)下列郴州特色食品中,含维生素较多的是__________.①东江湖鱼②临武鸭③水兴冰糖橙④栖凤渡鱼粉(3)栖凤渡鱼粉中常放入少量食醋,可使鱼骨中的钙元素充分释放,有利于人体吸收,老年人缺钙会造成__________.(4)游客在农家乐里用木炭进行烧烤,烤牛肉串时将木炭架空,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5)郴州市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属于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与煤并称三大化石燃料的还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6)家住农村的小军,家里以前是使用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C4H10)做燃料,新农村建设后村里新建了许多沼气池,现在改烧沼气(主要成分是CH4),则他应将家里煤气灶的进风口__________(填“调大”或“调小”),或将进气口__________(填“调大”或“调小”).2015-2016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兴国三中九年级(上)周练化学试卷(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未成年人需要摄入足够的钙促进骨骼的生长.下列食物中钙含量最低的是()A.牛奶 B.青菜 C.豆类 D.虾皮【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奶、奶制品、豆类、虾皮等食物中含钙丰富,是日常生活中钙的较好来源,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牛奶中钙含量较高,故选项错误.B、青菜中富含维生素,钙含量最,故选项正确.C、豆类中钙含量较高,故选项错误.D、虾皮钙含量较高,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含钙丰富的食品的种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合理搭配饮食是我们的健康理念,中考期间,小明妈妈为他准备了一份午餐:馒头、红烧肉、豆腐汤、炸鸡腿,你认为这份午餐搭配中还应添加下列食品中的()A.黄瓜 B.牛奶 C.炒鸡蛋D.烤野兔肉【考点】均衡营养与健康.【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和合理膳食的原则,结合题中所给的食谱判断所含的营养素以及缺少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意,馒头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红烧肉、豆腐汤、炸鸡腿含有蛋白质、油脂和无机盐,可知食物中维生素含量较少;故为使营养搭配更加合理,需要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故选:A.【点评】“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类普遍的饮食追求,本题考查了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同时告诫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营养物质的均衡搭配,要合理膳食.3.有句谚语“每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主要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A.油脂 B.维生素C.蛋白质D.无机盐【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苹果中富含维生素,苹果主要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维生素.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A.米饭 B.黄瓜 C.牛肉 D.苹果【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A错误;B、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B错误;C、牛肉中富含蛋白质,故C正确;D、苹果中富含维生素,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5.根据下表中的信息,推断出的元素一定合理的是()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信息元素名称A 常见的金属元素,人体缺乏该元素易导致贫血铁B 存在于人体骨骼中,缺少该元素使骨质疏松钠C 这种元素在空气中的含量第一.氧D 这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第一.硅A.A B.B C.C D.D【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从铁是常见的金属元素,人体缺乏该元素易导致贫血去分析解答;B、钙存在于人体骨骼中,缺少该元素使骨质疏松,而不是钠元素去分析解答;C、空气中的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故含量第一元素应是氮元素而不是氧元素去分析解答;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而不是硅元素去分析解答;【解答】解:A、铁是常见的金属元素,人体缺乏该元素易导致贫血;故A正确;B、钙存在于人体骨骼中,缺少该元素使骨质疏松,而不是钠元素;故B错误;C、空气中的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故含量第一元素应是氮元素而不是氧元素;故C错误;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记住人体中元素的用途;记住常见的化学之最.6.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摄取较多的蛋白质.如图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A.橙子B.大豆C.西红柿D.玉米【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从橙子中的营养元素以维生素为主去分析解答;B、从大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去分析解答;C、从西红柿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不含蛋白质去分析解答;D、从玉米中的淀粉属于营养素中的糖类去分析解答.【解答】解:A、橙子中的营养元素以维生素为主,故A错误;B、大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故B正确;C、西红柿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故C错误;D、玉米中的淀粉属于营养素中的糖类,故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生活处处有化学,学会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7.关于“舌尖上的化学“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A.为了身体健康,必须均衡膳食B.为了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C.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在食品中添加大量防腐剂D.为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碳酸氢钠【考点】均衡营养与健康;常用盐的用途;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均衡膳食有利于身体健康分析;B、根据海带中含有人体所需的碘元素分析;C、根据防腐剂对人体健康有害分析;D、根据碳酸氢钠可与酸反应分析.【解答】解:A、均衡膳食有利于身体健康,正确;B、海带中含有人体所需的碘元素,因此为了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正确;C、防腐剂对人体健康有害,错误;D、碳酸氢钠可与酸反应,在面粉中添加适量碳酸氢钠,可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应从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方面切入.8.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日用洗涤剂去除油污 B.用碳酸钠做面点发酵粉C.用石油炼制汽油与煤油 D.用甲醛溶液泡制海产品【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常用盐的用途;石油加工的产物;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专题】化学与能源;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A、根据洗涤剂的乳化作用分析;B、根据碳酸钠的性质分析;C、根据石油的成分分析;D、根据甲醛的毒性分析.【解答】解:A、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能将大的油滴分解成小的油滴,便于用水冲洗掉,所以洗涤剂洗油污利用了乳化原理,故A说法正确;B、碳酸钠能够和面粉发酵产生的酸发生反应,生成气体,故B正确;C、石油通过分馏,可制得汽油、煤油等产品,故C正确;D、甲醛有毒,故D错误.故选:D.【点评】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9.下列几种常见的饮料中不含有机物的是()A.果汁 B.牛奶 C.矿泉水D.啤酒【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常见物质的成分及其组成分析.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解答】解:A、果汁中的含有的果酸、糖类等属于有机物,故A不符合题意;B、牛奶中含有蛋白质、油脂等物质属于有机物,故B不符合题意;C、矿泉水中含有水和矿物质等,不含有机物,故C符合题意;D、啤酒中含有酒精,酒精属于有机物,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物质进行正确的分类.10.(3分)张强近来出现皮肤干燥、晚上看不清东西、干眼等症状.你认为他是缺少()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解答】解: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维生素的缺乏症如下:维生素种主要功能缺乏症类维生素A 促进人体的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皮肤粗糙干燥、夜盲症神经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维生素B1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脚气病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作用,增强抵抗力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佝偻病、骨质疏松所以皮肤干燥、晚上看不清东西、干眼等症状,是夜盲症的表现,是体内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故选A.【点评】维生素的作用以及缺乏症是考试的重点,要注意掌握,可结合上面表格中的内容来比较记忆.11.下列有关人体生理活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胃液中少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B.香烟烟气中的CO会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降低C.无机盐和水虽不能提供能量,却是人体必需的D.摄入过量油脂容易使人肥胖,进食时不能摄入脂肪【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烟的危害性及防治.【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胃液中少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正确.B、一氧化碳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强.烟气中的CO会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降低,正确.C、无机盐和水虽不能提供能量,却是人体必需的,正确.D、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所以进食时要摄入一定量的脂肪,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些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12.“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科学的是()A.霉变大米、花生等蒸煮食用B.多吃腌制的食品C.用地沟油加工食品D.骨头汤煲好后放入加碘食盐调味【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从霉变的大米中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去分析解答;B、从腌制的食品含有大量的亚硝酸钠去分析解答;C、从地沟油”是质量极差、极不卫生,过氧化值、酸价、水分严重超标的非食用油.它含有毒素去分析解答;D、从人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碘盐中含碘的化合物受热易分解去分析解答.【解答】解:A、霉变的大米中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黄曲霉素十分耐热,蒸煮不能将其破坏,能损坏人的肝脏,诱发肝癌等症状,故A错误;B、腌制的食品含有大量的亚硝酸钠,亚硝酸钠与肉、鱼等食品中的胺类发生反应,形成有强致癌作用的亚硝基化合物,故B错误;C、地沟油”是质量极差、极不卫生,过氧化值、酸价、水分严重超标的非食用油.它含有毒素,流向江河会造成水体营养化,一旦食用,则会破坏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故C错误;D、人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碘盐中含碘的化合物受热易分解,所以骨头汤煲好后放入加碘食盐,故D 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学化学、用化学,学会用化学的眼光看社会,看生活.1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老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B.人体缺铁易患贫血C.多食水果蔬菜可预防坏血病D.患肥胖症的病人禁止摄入油脂【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从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去分析解答;B、从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去分析解答;C、从水果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可预防坏血病去分析解答;D、从适量摄入而不能禁止去分析解答.【解答】解:A、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故A 正确;B、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故B正确;C、水果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可预防坏血病,故C正确;D、油脂是人类重要和备用能源,含有人类所需要的必需的物质,可适量摄入而不能禁止,故D错误.由于题目要求选出错误的,故答案为:D.【点评】生活处处有化学,学会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4.下列关于营养与健康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摄取维生素不足,不会患营养缺乏症B.如果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会使人生长迟缓C.人体内的脂肪储备着丰富的能量D.食盐添加适量碘酸钾,补充人体所需的碘【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从维生素在人体内的含量虽然很小,但它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去分析解答;B、从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去分析解答;C、从每克油脂在人体内完全氧化时放出的能量,比糖类多一倍以上,是重要的供能物质去分析解答;D、从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食盐添加适量碘酸钾,补充人体所需的碘去分析解答.【解答】解:A、维生素在人体内的含量虽然很小,但它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故A错误;B、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如果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会使人生长迟缓,故B正确;C、每克油脂在人体内完全氧化时放出的能量,比糖类多一倍以上,是重要的供能物质,故C正确;D、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食盐添加适量碘酸钾,补充人体所需的碘,故D正确.由于题目要求选出错误的,故答案为:A.【点评】生活处处有化学,学会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滑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2分)1.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饮料外壁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D.二氧化碳2.下列有关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A.B. C.D.3.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4.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多种,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B.水C.金刚石D.水银5.如图为某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物质是最简单的有机物B.该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1C.该物质的空间构型为平面正四边形D.该物质充分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6.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新物质D.若增加10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余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g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g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37.下列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 B.干冰制冷 C.铁矿炼铁 D.太阳能取暖8.下列物质类别,后一种从属于前一种的是()A.金属、单质B.化合物、单质C.单质、纯净物 D.化合物、氧化物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B.t1℃时,30g乙加到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C.t2℃时,各100g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甲多于乙D.t2℃时,75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g水得到20%的溶液10.“玉兔”在月球岩石中发现了铁橄榄石(主要成分是Fe2SiO4),Fe2SiO4中铁元素显+2价,则硅元素的化合价是()A.+6 B.+4 C.+2 D.011.等质量的锌、铁、镁、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A.锌最多B.铁最多C.镁最多D.铝最多12.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C.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二、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16分)13.下表为氯化钠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温度/℃ 0 10 20 30 40 50NH4Cl溶解度/gNaCl溶解度/g(1)由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是.(2)20℃时100g水最多只能溶解NaClg,氯化钠与氯化铵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之间.(3)向烧杯中加入100g水和50.0g氯化铵配成50℃的溶液,再冷却到20℃,烧杯中析出固体为g.14.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G~J所示装置对氨气的制取、性质进行探究.①氨气的物理性质(一条即可).②装置H的作用是.③根据氨气的性质,J处应选择的最佳收集装置为.(填“K”、“L”或“M”)④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4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5.将过量的铁粉投入装有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的烧杯里,完全反应后过滤,在滤纸上留下的物质是,在滤液里存在的物质是.16.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和数字回答:(1)两个氮分子;(2)硫酸;(3)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17.2015年8月12日,某某滨海新区爆炸事故.(1)起因.最初是由于酒精外溢发生火灾.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灭火.根据燃烧物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灭火方法.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我们可以;扑灭森林火灾时,可以.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12分)18.“有一些花的颜色是红的、蓝的或紫的.这些花里含的色素叫“花青素”.花青素遇到酸就变红,遇到碱就变蓝…”小红在阅读此段文字后,做了如下家庭实验:将一朵紫色喇叭花泡在肥皂水里,喇叭花很快就变成了蓝色.她又将另一朵紫色喇叭花泡在家庭厨房里的某种调味品中,喇叭花变成了红色.请你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1)试确定肥皂水的pH值的X围.(2)小红选用的调味品可能是什么?(3)喇叭花汁液的性质与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哪种指示剂的性质相似?19.如图所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有哪些错误?为什么?20.根据所给信息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1)把铁矿石冶炼成铁的主要反应原理.2H2222O和物质xgCO.(3)某某石与稀盐酸反应.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10分)21.在实验室里,小明与同学欲用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药品制取初中化学常见气体并验证其有关性质.(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②;(2)点燃A中的酒精灯制取并收集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小明同学发现装置C有一处明显错误:,将装置C改正后放入适量的药品:和,即开始制取气体(写一种).(4)氮化铝(AlN)被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生产领域.在氮气(N2)流中由氧化铝与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制得氮化铝:Al2O3+N2+3C2AlN+3CO.若有14kg的氮气参加反应,可生成氮化铝的质量为多少?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滑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2分)1.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饮料外壁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D.二氧化碳【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的水.【解答】解:因为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温度比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较低温度液化为液体水,使饮料瓶外壁变得潮湿.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能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下列有关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A.B. C.D.【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两查、两禁、一不可来回答本题,如果不按照规定就会引起火灾.【解答】解:两查:检查灯芯是否烧焦或平整,检查酒精灯内酒精量不能超过三分之二,不能少于四分之一;两禁: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故选A.【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酒精灯的使用方法,防止由于错误操作引起火灾等不安全事故.3.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元素的简单分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由题意,由上图中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得到的信息为:质子数、元素种类、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做题.【解答】解:A、由图可知,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故A正确;B、由汉语名称“硅”,可知,它为非金属元素,故B正确;C、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故C 正确;D、相对原子质量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而不是一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故D错误.故选:D.【点评】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元素的简单分类: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4.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多种,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B.水C.金刚石D.水银【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一般非金属单质、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氢化物、大部分的酸等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解答】解: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A错误;B、水是由水分子直接构成的,故B正确;C、金刚石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故C错误;D、水银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构成,较简单,学生应注意归纳总结常见物质的构成微粒以适应此类习题的解答.5.如图为某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物质是最简单的有机物B.该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1C.该物质的空间构型为平面正四边形D.该物质充分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物质的分子结构示意图可以判断相关方面的问题.【解答】解:A、该物质是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该选项说法正确;B、该物质化学式是CH4,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1×4)=3:1,该选项说法正确;C、该物质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结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甲烷充分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质空间结构的理解,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小.6.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新物质D.若增加10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余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g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g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3【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质量守恒;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若增加10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余C,据此可确定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关系;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新物质D,据此又可确定参加反应的A、B、C的质量及质量比关系;从而又可确定参加第二次反应的A、B、C的质量及反应结束后生成D的质量.【解答】解:若增加10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余C,说明参加第二次反应的A的质量为25克,B的质量为15克,A与B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5:3;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新物质D,说明参加第一次反应的A的质量为15克,B的质量为9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第一次反应的C的质量为6克,则A、B、C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5:3:2,则第二次参加反应的C的质量为10克,生成D的质量为50克.A、参加第一次反应的B的质量为9克,剩余6克.故A不正确;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克.正确;C、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为5:3.故C不正确;D、反应中A与C的质量比为5:2.故D不正确.故选B.【点评】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它揭示了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是中考考查的重点.7.下列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 B.干冰制冷 C.铁矿炼铁 D.太阳能取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海水晒盐是水分蒸发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干冰制冷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铁矿炼铁是利用还原剂与铁的化合物发生反应,还原出铁来,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太阳能取暖是通过太阳的照射,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8.下列物质类别,后一种从属于前一种的是()A.金属、单质B.化合物、单质C.单质、纯净物 D.化合物、氧化物【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可以根据物质的分类标准和几种关系的理论进行正确的判断,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解答】解:A、金属属于单质,金属从属于单质,故错误.B、化合物和单质属于纯净物,是并列关系,故错误.C、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单质从属于纯净物,故错误.D、化合物包括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氧化物从属于化合物,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物质之间的关系问题,即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并列关系等,可以依据物质的分类进行.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B.t1℃时,30g乙加到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C.t2℃时,各100g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甲多于乙D.t2℃时,75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g水得到20%的溶液【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交点意义分析;B、根据t1℃时,乙的溶解度解答;C、根据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判断是否析出晶体;D、根据饱和溶液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分析.【解答】解: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故该温度下两物质溶解度相等,故对;B、t1℃时,乙的溶解度是30g,100水中溶解30g,正好达到饱和,故对;C、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将t2℃的甲乙饱和溶液各100g 降温到t1℃时,析出固体甲多于乙,故对;D、t2℃的甲的溶解度为50g,向50g水中加入25g甲,搅拌后得甲的饱和溶液为75g,加10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4.3%,故错误;答案:D【点评】本题考查了从溶解度曲线图上读取信息、分析及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10.“玉兔”在月球岩石中发现了铁橄榄石(主要成分是Fe2SiO4),Fe2SiO4中铁元素显+2价,则硅元素的化合价是()A.+6 B.+4 C.+2 D.0【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来分析.【解答】解:在Fe2SiO4中,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2)×2+x+(﹣2)×4=0,x=+4.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的解题能力,难度不大.11.等质量的锌、铁、镁、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A.锌最多B.铁最多C.镁最多D.铝最多【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化学计算中“1”的应用;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等质量的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时,生成氢气质量的多少,可以通过经验公式氢气的质量=×金属的质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由于锌、铁、镁与硫酸反应时的化合价都是+2价,而三者质量相等,所以根据氢气的质量=×金属的质量可知,三种金属中原子量越小则生成的氢气越多,因此依据锌、铁、镁的原子量分别是65、56、24可得三者生成氢气的质量顺序是镁>铁>锌;故选C.【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将化学方程式计算转化为相对原子质量与化合价的比值大小的比较,主要依靠平时学习的有关经验完成.12.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C.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B、根据一些物质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C、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D、浓稀溶液是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解答】解:A、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水不是可以溶解任何物质,一些物质难溶于水,如硫酸钡难溶于水,故选项说法错误.C、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混合物,不是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D、浓稀溶液是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如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为稀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浓稀溶液与溶液是否饱和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16分)13.下表为氯化钠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温度/℃ 0 10 20 30 40 50NH4Cl溶解度/gNaCl溶解度/g 36.3(1)由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是NH4Cl .(2)20℃时100g水最多只能溶解NaCl 36.0 g,氯化钠与氯化铵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10~20 ℃之间.(3)向烧杯中加入100g水和50.0g氯化铵配成50℃的溶液,再冷却到20℃,烧杯中析出固体为12.8 g.【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根据表某某息分析解答.(2)查原题表格数据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硝酸铵和氯化钠溶解度相同的温度即是判断该段中溶解度的数值是否存在相等的可能.(3)根据表中氯化铵的溶解度解答.【解答】解:(1)根据表某某息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是NH4Cl;(2)查原题表格数据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20℃时100g水最多只能溶解NaCl36.0g,硝酸铵和氯化钠溶解度相同的温度既是判断该段中溶解度的数值是否存在相等的可能,经分析知在10~20℃时这两种物质存在溶解度相同的可能.(3)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50.4g,向烧杯中加入100g水和50.0g氯化铵配成50℃的溶液,氯化铵全部溶解,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37.2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7.2g,故向烧杯中加入100g 水和50.0g氯化铵配成50℃的溶液,再冷却到20℃,烧杯中析出固体为:50g﹣37.2g=12.8g.故答案为:(1)NH4Cl;(2)36.0;10~20;(3)12.8.【点评】此题考查溶解度知识的具体应用,对学生深入理解溶解度的概念有一定帮助,同时也复习了有关混合物分离的一些常识性的基础知识14.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G~J所示装置对氨气的制取、性质进行探究.①氨气的物理性质极易溶于水(一条即可).②装置H的作用是防止液体倒流入装置G中,使试管炸裂.③根据氨气的性质,J处应选择的最佳收集装置为M .(填“K”、“L”或“M”)④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4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H2O+CO(NH2)2.【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①根据物理性质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溶解性等进行分析;②根据氨气极易溶于水进行分析;③根据收集气体看气体的密度与水溶性进行分析;④根据氨气和二氧化碳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生成水和尿素进行分析.【解答】解:①氨气的物理性质:极易溶于水;②由于氨气易溶于水,装置H的作用是防止液体倒流入装置G中,使试管炸裂;③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为防止氨气跑到空气中去,J处应选择的最佳收集装置为M;④氨气和二氧化碳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生成水和尿素,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H2O+CO (NH2)2.故答案为:①极易溶于水;②防止液体倒流入装置G中,使试管炸裂;③M;④CO2+2NH3H2O+CO(NH2)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15.将过量的铁粉投入装有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的烧杯里,完全反应后过滤,在滤纸上留下的物质是铁和铜,在滤液里存在的物质是硫酸亚铁.【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解答,铁排在氢和铜的前面,能和稀硫酸、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里面的氢和铜,生成硫酸亚铁,氢气和铜.【解答】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氢>铜,能发生化学反应:Fe+H2SO4 ═FeSO4+H2↑Fe+CuSO4═FeSO4+Cu生成的氢气逸出,生成的铜是固体,因为铁是过量的,硫酸和硫酸铜就全部反应,所以过滤后的固体是铁和铜,滤液里只有硫酸亚铁.故答案为:铁和铜,硫酸亚铁【点评】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酸反应,后面的金属不能和酸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她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16.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和数字回答:(1)两个氮分子2N2;(2)硫酸H2SO4;(3)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K O3.【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硫酸中氢元素显+1价,硫酸根显﹣2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3)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解答】解:(1)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两个氮分子可表示为:2N2.(2)硫酸中氢元素显+1价,硫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H2SO4.(3)氯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5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KCI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K O3.故答案为:(1)2N2;(2)H2SO4;(3)K O3.【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7.2015年8月12日,某某滨海新区爆炸事故.(1)起因.最初是由于酒精外溢发生火灾.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 .(2)灭火.根据燃烧物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灭火方法.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我们可以迅速用锅盖盖灭;扑灭森林火灾时,可以置隔离带.【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1)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2)根据灭火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酒精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故答案为:C2H5OH+3O22CO2+3H2O.(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应迅速用锅盖盖灭,利用了隔绝氧气的原理;扑灭森林火灾时,应设置隔离带,是利用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的灭火原理.故答案为:迅速用锅盖盖灭;置隔离带.【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灭火的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12分)18.“有一些花的颜色是红的、蓝的或紫的.这些花里含的色素叫“花青素”.花青素遇到酸就变红,遇到碱就变蓝…”小红在阅读此段文字后,做了如下家庭实验:将一朵紫色喇叭花泡在肥皂水里,喇叭花很快就变成了蓝色.她又将另一朵紫色喇叭花泡在家庭厨房里的某种调味品中,喇叭花变成了红色.请你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1)试确定肥皂水的pH值的X围.(2)小红选用的调味品可能是什么?(3)喇叭花汁液的性质与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哪种指示剂的性质相似?【考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指示剂变色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紫色喇叭花泡在肥皂水里,喇叭花很快就变成了蓝色,说明肥皂水呈碱性,其pH 大于7,故答案为:pH大于7;(2)紫色喇叭花泡在家庭厨房里的某种调味品中,喇叭花变成了红色,说明此调味品呈酸性,可能是食醋,故填:食醋;(3)喇叭花汁液的性质与化学实验中常用的紫色石蕊试液相似,故答案为:紫色石蕊试液.【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酸碱指示剂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9.如图所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有哪些错误?为什么?。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南安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1.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B.化学正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C.化学可以为人类提供新能源D.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2.下列措施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用燃着的蜡烛做“灯火试验”B.厨房煤气管道泄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D.油库着火用水扑灭3.2015年6月5日是新《环保法》实施后首个“世界环境日”.我国环保部将今年的主题定为“践行绿色生活”.以下选项中,不符合“绿色生活”理念是( )A.随意将矿泉水瓶扔弃在林区 B.夏天将空调温度打的很低C.步行代替开车 D.露天焚烧秸秆和垃圾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取用固体药品C.倾倒液体药品D.加热液体5.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钙:CaO2B.氧化镁:MgO2C.氯化铝:AlCl D.硝酸钾:KNO36.2015年6月1日晚,载有456人的“东方之星”客船在长江中游遇下击暴流天气翻沉,搜救人员从翻沉客船中成功搜救出幸存者.说明沉船内残存空气中的氧气,具有的用途是( )A.作还原剂 B.作保护气 C.供给呼吸 D.支持燃烧7.夏天防雷电,远离金属.这是因为金属具有( )A.导电性B.导热性C.延展性D.光泽8.根据如图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B.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C.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滴灌9.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多数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金属低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检验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D.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漆以防止铁生锈10.制备多晶硅时,有如下反应:Si+3HCl═X+H2↑,X的化学式为( )A.SiCl B.SiH2Cl2C.SiHCl3D.SiH411.根据如图所示的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反应物都是单质D.图示中共有5种分子12.蜡烛(足量)在如图所示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C.该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9分,满分30分)1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请根据图回答:(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除上述物质外,请写出一种由分子构成的物质__________,氯化钠是由Na+和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两种离子构成的.(2)如图是铁元素的相关信息:①铁是属于__________(“金属”或“非金属”)元素;②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③人体若缺铁易患__________症,要多吃含铁质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④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理想的水处理剂,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⑤铝粉与氧化铁(Fe2O3)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于焊接铁轨,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14.化学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很多成语和文学作品中都蕴含着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成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水滴石穿 b.聚沙成塔 c.火上浇油 d.死灰复燃(2)“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3)“钻木取火”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4)“真金不怕火”说明金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选填“活泼”或“稳定”)(5)在古代人们把烧红的生铁放在铁砧上反复捶打最终使生铁转化为钢,这就是“百炼成钢”的来历,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生铁中的碳的燃烧,从而降低碳元素的含量,请写出上述过程中最关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15.某同学以盖房子的方式总结出了如下物质间的关系,A,B,C均为初中常见的物质,且上下相邻的物质间均可发生反应.(1)已知B是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活泼的气体.①若C与B反应时只有水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该反应可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组成;②若A是金属单质,与B反应的现象为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则A物质是__________.(2)已知B是一种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①若A是水,往A与B反应后的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__________色;②C物质常用来检验是否存在B物质,C物质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0分)16.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2)实验室采用装置A制取氧气①试管内应装的药品是__________;②装置F实验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③若用装置E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要先__________,后__________,以防止水倒吸入试管.(3)实验室常用某某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应选用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17.(19分)钢铁的生产和使用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怎样用铁矿石炼铁?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此展开实验探究,请你参与.探究活动一: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是否有铁生成资料摘要:在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跟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设计并进行试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下图实验装置进行炼铁.(1)实验过程中玻璃罐里粉末的颜色由红棕色逐渐变成__________色,同时观察到澄清石灰水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2)试验时,要在装置末端a处燃着一盏酒精灯,其作用是__________.(3)请你设计一个试验证明反应后的玻璃管内的固体含有铁(写出试验方法和现象)__________.探究活动二:测定本次试验中生成的铁单质的含量(质量分数)资料摘要:氧化铁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设计并进行试验】根据资料和已学知识,小组同学按如下图连接好装置,在A装置中加入一定量反应后得到的固体粉末,滴入10%的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装置气密性良好,每步反应或作用都是完全的).(4)写出A装置中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滴加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的目的__________.(5)用上图所示装置B和C收集并测量氢气的体积,其中量筒的作用是__________,氢气应从__________(填“e”或“f”)管通入.(6)若试验过程中,滴加稀硫酸的量不足,测定的铁单质的含量将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四、计算题18.食醋中约含有3%﹣5%的醋酸(C2H4O2),请根据醋酸的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1)醋酸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2)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19.家用漂白剂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其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2NaOH═NaCl+NaClO+H2O.若要制备7.45kg的次氯酸钠,则理论上需要氯气(Cl2)的质量是多少?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南安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1.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B.化学正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C.化学可以为人类提供新能源D.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考点】化学的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的乱砍滥伐,人为破坏造成的.【解答】解:A、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能够研制出新材料,所以A的说法正确;B、汽车排放的尾气,可以通过化学研制出的催化转化器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再排放,所以化学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C、水在一种催化剂和太阳能的作用下可制出氢气,氢能就是一种新能源,所以C说法也是正确的.D、化学的发展会对环境有保护作用,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的乱砍滥伐,人为破坏造成的,所以D说法是错误的.故选:D.【点评】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提供新能源、保护环境等作用.2.下列措施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用燃着的蜡烛做“灯火试验”B.厨房煤气管道泄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D.油库着火用水扑灭【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防X爆炸的措施.【专题】化学与能源;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供给呼吸判断.B、根据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判断.C、根据灭火的方法分析判断.D、根据油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判断.【解答】解: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会聚集到菜窖内,且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会使人窒息死亡,故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用燃着的蜡烛做“灯火试验”,所以正确.B、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煤气有可燃性,关闭阀门开窗通风,即可降低燃气的浓度,又能降温,使气体达不到着火点,防止造成爆炸,所以正确;C、锅中的油着火后盖上锅盖能隔绝氧气或空气,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正确.D、油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会浮在水面上,不能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错误.故选D.【点评】“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问题无小事,尤其是防火、防爆问题,所以燃烧和爆炸知识就成了化学考查热点,要注意燃烧爆炸的条件和防护措施.3.2015年6月5日是新《环保法》实施后首个“世界环境日”.我国环保部将今年的主题定为“践行绿色生活”.以下选项中,不符合“绿色生活”理念是( )A.随意将矿泉水瓶扔弃在林区 B.夏天将空调温度打的很低C.步行代替开车 D.露天焚烧秸秆和垃圾【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随意将矿泉水瓶扔弃在林区,会造成环境污染;B、夏天将空调温度打的很低,属于资源浪费;C、步行代替开车,属于低能环保的绿色生活;D、露天焚烧秸秆和垃圾,会造成环境的污染.【解答】解:A、随意将矿泉水瓶扔弃在林区,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绿色生活”理念;B、夏天将空调温度打的很低,属于资源浪费,不符合“绿色生活”理念;C、步行代替开车,属于低能环保的绿色生活,符合“绿色生活”理念;D、露天焚烧秸秆和垃圾,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不符合“绿色生活”理念.故选C.【点评】“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取用固体药品C.倾倒液体药品D.加热液体【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从酒精具有挥发性,为防止失火,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去分析;B、从在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的方法去分析;C、从取用液体药品的方法去分析;D、从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不能上下移动试管去分析;【解答】解:A、由于酒精具有挥发性,为防止失火,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故错误;B、在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试管口或试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送到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故正确;C、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①瓶塞倒放,②标签对准手心,③瓶口紧挨试管口,④倒完液体后立即盖紧瓶塞,并把试剂瓶放回原处;图中瓶塞正放、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故错误;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先进行预热并固定在有药品的部位加热,不能上下移动试管;故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好实验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5.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钙:CaO2B.氧化镁:MgO2C.氯化铝:AlCl D.硝酸钾:KNO3【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先读后写,后读先写;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解答】解:A.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是+2,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氧化钙的化学式是CaO,故错误;B.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是+2,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氧化镁的化学式是MgO,故错误;C.氯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AlCl3,故错误;D.硝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硝酸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KNO3,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化学式的书写,学生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及化合价原则是解答的关键,并能利用元素符号来书写物质的化学式.6.2015年6月1日晚,载有456人的“东方之星”客船在长江中游遇下击暴流天气翻沉,搜救人员从翻沉客船中成功搜救出幸存者.说明沉船内残存空气中的氧气,具有的用途是( )A.作还原剂 B.作保护气 C.供给呼吸 D.支持燃烧【考点】氧气的用途.【专题】性质决定用途;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氧气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解:氧气能供给呼吸,人体缺少氧气会发生窒息.故选:C.【点评】记住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是解本题关健.7.夏天防雷电,远离金属.这是因为金属具有( )A.导电性B.导热性C.延展性D.光泽【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夏天防雷电,远离金属,这是因为金属具有导电性,故选项正确.B、夏天防雷电,远离金属,这是因为金属具有导电性,而不是导热性,故选项错误.C、夏天防雷电,远离金属,这是因为金属具有导电性,而不是延展性,故选项错误.D、夏天防雷电,远离金属,这是因为金属具有导电性,而不是具有光泽,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金属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根据如图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B.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C.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滴灌【考点】水资源状况;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地球表面约的面积是海水分析判断;B、根据淡水资源的状况分析判断;C、根据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防止水污染分析;D、根据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以节约用水分析判断.【解答】解:A、地球表面约的面积是海水,故A正确;B、地球上的总水量很大,但淡水很少、分布不均,故B错误;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防止水污染,故C正确;D、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以节约用水,故D正确.故选B.【点评】水是我们最熟悉的物质,有关水的知识是中考的重点内容,加强水的知识的归纳和学习,是解答本类题的关键.9.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多数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金属低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检验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D.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漆以防止铁生锈【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硬水与软水;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空气与水;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具有以下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各成分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④合金的硬度大,熔点低.据此分析解答.B、根据区分软硬水的方法分析;C、根据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分析;D、根据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分析;【解答】解:A.合金熔点比各成分金属低,故A正确;B.加肥皂水振荡,硬水没有泡沫,而软水有泡沫.可以区分,故B正确;C.二氧化碳的验满时,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口检验而不是瓶中,故C错误;D.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在铁制品表面涂油、刷漆或镀铬等都能防止铁生锈,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考考查知识点较多,基础性强,题目难度不大.10.制备多晶硅时,有如下反应:Si+3HCl═X+H2↑,X的化学式为( )A.SiCl B.SiH2Cl2C.SiHCl3D.SiH4【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解答】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3HCl═X+H2↑,反应物中硅、氢、氯原子个数分别为1、3、3,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硅、氢、氯原子个数分别为0、2、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1个硅原子、1个氢原子和3个氯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SiHCl3.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1.根据如图所示的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反应物都是单质D.图示中共有5种分子【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分析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一种反应物有2个分子参加该反应,其分子由两个不同的原子构成的,为化合物分子;另一反应物只有1个分子参加该反应,其分子同两个相同的原子构成,为单质的分子;反应后生成了2个生成物的分子,其分子由两个同种原子和一个其它原子共三个原子构成,为化合物分子.【解答】解:A、从反应的图示可得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正确;B、从反应的图示可得知,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不是置换反应,故错误;C、从反应的图示可得知,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故不正确;D、从反应的图示可得知,图示中共有3种分子,故D不正确;故选A.【点评】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的分子为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12.蜡烛(足量)在如图所示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C.该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考点】蜡烛燃烧实验.【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科学探究.【分析】根据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反应前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略大于19%,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略小于16%时,蜡烛熄灭,说明开始时瓶内含有其它气体,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据此结合题意、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由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反应前氧气的体积分数略大于19%,说明蜡烛燃烧前装置内除了含有氧气,还含有其它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略小于16%时,蜡烛熄灭,说明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C、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密闭容器内的物质的质量总质量不会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瓶内不会只剩下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还应含有燃烧前瓶内的其它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掌握蜡烛燃烧的实验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9分,满分30分)1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请根据图回答:(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除上述物质外,请写出一种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水,氯化钠是由Na+和Cl﹣(写离子符号)两种离子构成的.(2)如图是铁元素的相关信息:①铁是属于金属(“金属”或“非金属”)元素;②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③人体若缺铁易患贫血症,要多吃含铁质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④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理想的水处理剂,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6;⑤铝粉与氧化铁(Fe2O3)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于焊接铁轨,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Fe2O32Fe+Al2O3.【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元素的简单分类;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化学式的计算;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与生活.【分析】(1)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2)根据元素的分类、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来分析.【解答】解:(1)水、二氧化碳等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填:水(答案合理皆可);Cl﹣;(2)①由铁元素的汉字偏旁“金”可知,它属于金属元素,故填:金属;②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故填:55.85;③人体缺铁易患缺铁性贫血,故填:贫血;④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价.故答案为:+6.⑤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2Fe+Al2O3.故填:2Al+Fe2O32Fe+Al2O3.【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化学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很多成语和文学作品中都蕴含着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成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cd(填字母序号)a.水滴石穿 b.聚沙成塔 c.火上浇油 d.死灰复燃(2)“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不断运动.(3)“钻木取火”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4)“真金不怕火”说明金的化学性质是稳定.(选填“活泼”或“稳定”)(5)在古代人们把烧红的生铁放在铁砧上反复捶打最终使生铁转化为钢,这就是“百炼成钢”的来历,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生铁中的碳的燃烧,从而降低碳元素的含量,请写出上述过程中最关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O2.【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金属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化学与能源;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变化与性质;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根据化学变化的特征进行分析;(2)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分类练习试卷(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丹江口市凉水河中学九年级(上)分类练习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式为:X+3O2═2CO2+3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 )A.C2H4B.C2H4O C.C2H6D.C2H6O2.在4Cu+10HNO3=4Cu(NO3)2+X+5H2O反应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 )A.NO B.NO2C.N2O D.N2O33.物质X和B2能发生下列反应:2X+B2=2AB3,则X的化学式是( )A.AB2B.A2B2C.AB3D.A2B34.某化合物R在空气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关于R化学式叙述正确的是( ) A.R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R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不含有氧元素C.R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R不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但一定不含有氧元素和3.6克的水,消耗的氧气为6.4克,则W中所含有的元素判断正确的是( )2A.一定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B.一定含有 C、H 元素,可能有O元素C.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D.条件不足,不能判断6.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过程中,氢气与氧气的质量之比是( )A.1:1 B.2:1 C.2:32 D.4:327.对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D.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四、根据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练习:8.发射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作燃料,以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剂,燃烧尾气由氮气与水蒸气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9.用粮食作原料酿酒时,往往发现制得的酒发酸,这实际上是因为酒精(C2H5OH)在酶的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生成了醋(CH3COOH)和水,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10.工业上常用接触法制硫酸(H2SO4),所使用的原料是硫铁矿(主要含FeS2).在高温下,将硫铁矿的粉末与氧气充分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铁和二氧化硫,再经过一系列转化可生成硫酸.试写出硫铁矿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在这个反应中铁由+2价升到+3价,硫元素的化合价由__________.11.壁画颜料中的铅白[Pb2(OH)2CO3]由于受到空气中硫化氢气体的作用而变成黑色硫化铅(PbS),影响画面的色泽.当用双氧水处理时就可以使黑色的硫化铅氧化成白色硫酸铅和水,试写出双氧水处理硫化铅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12.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曾用金属铝和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作为固体燃料.加热铝粉使其被氧气氧化,放出大量的热,促使混合物中的高氯酸铵受热分解,同时生成四种气体:两种气体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一种气体是Cl2,还有一种气体是化合物(常温下是液态),因而产生巨大的推动力.试写出其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1)铝粉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二铝:__________;(2)高氯酸铵受热分解:__________.13.在通常情况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但它在常温下可与一种叫高氯酸的物质发生反应,工业上利用石墨合成金刚石,要得到纯净的金刚石,用高氯酸(HClO4)来洗掉夹杂的石墨,产物除水是液体外,其余都是气体.一种是有毒的氯气(Cl2)一种是无色无毒的化合物,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14.砷化氢AsH3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在室温下它能在空气中自燃,其氧化产物是砒霜(As2O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15.将黑色氧化铜粉末装入试管中加热,通入氨气(NH3)则生成红色的铜、水和一种气体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16.白色固体粉末氯酸钾(KClO3)在二氧化锰(MnO2)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较快地生氯化钾(KCl)和氧气,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17.体育课上,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了较多乳酸(C3H6O3),使人肌肉酸痛,经过一段时间放松,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酸痛感消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18.镁是一种活泼的金属,点燃后,既能在氮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已知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一种叫氮化镁(氮显﹣3价)固体的化合物;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黑色炭粒与一种白色固体粉末.试写出以上发生的两条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五、物质分类练习19.下列物质中:1、新鲜空气2、蔗糖3、海水4、二氧化碳5、温度计中的水银6、氮气7、五氧化二磷8、冰水混合物9、氧气 10、硫酸铜晶体 11、铜 12、石油 13、煤 14、液氢 15、稀有气体 16、木炭 17、高锰酸钾充分反应后的固体 18、硫燃烧的产物属于纯净物的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20.下面几种“水”1、自来水2、矿泉水3、井水4、雨水5、盐水6、冰水混合物7、蒸馏水8、纯净水9、娃哈哈纯净水10、水蒸气11、铁水12、水银,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21.如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A.B. C.D.22.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B. C.D.23.①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稀有气体;②经过吸附、沉淀、过滤后得到的矿泉水;③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的生成物;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充分反应后的液体;⑤硬水经处理后得到的软水;⑥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物;⑦点燃后会产生爆炸的气体;⑧部分结冰的蒸馏水⑨铁=10⑩空气中分离出来的稀有气体⑪过氧化氢⑫湖水⑬一种黑色的固体粉末,其中肯定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肯定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24.下列物质中一定是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①木炭;②纯净的金刚石;③铅笔芯;④黑火药;⑤冰水混合物.25.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每天都要接触很多物质:如①海水②白酒③铜④自来水⑤空气⑥牛奶⑦食醋⑧铁粉⑨糖水⑩氮气,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丹江口市凉水河中学九年级(上)分类练习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式为:X+3O2═2CO2+3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 )A.C2H4B.C2H4O C.C2H6D.C2H6O【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物X的化学式.【解答】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3O2═2CO2+3H2O,反应物中氧原子个数为2,反应后的生成物碳、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2、7、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2H6O.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2.在4Cu+10HNO3=4Cu(NO3)2+X+5H2O反应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 )A.NO B.NO2C.N2O D.N2O3【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解答】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Cu+10HNO3=4Cu(NO3)2+X+5H2O,反应物中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0、10、30,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0、8、29,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中含有个氮原子和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2O.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3.物质X和B2能发生下列反应:2X+B2=2AB3,则X的化学式是( )A.AB2B.A2B2C.AB3D.A2B3【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物X的化学式.【解答】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X+B2=2AB3,反应物中B原子个数为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A、B原子个数分别为2、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中含有2个A 原子和4个B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A原子和2个B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AB2.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4.某化合物R在空气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关于R化学式叙述正确的是( ) A.R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R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不含有氧元素C.R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R不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但一定不含有氧元素【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某化合物R在空气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水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氧、氢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则该化合物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和3.6克的水,消耗的氧气为6.4克,则W中所含有的元素判断正确的是( )2A.一定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B.一定含有 C、H 元素,可能有O元素C.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D.条件不足,不能判断【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质量不变的特点,由生成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判断出该化合物的组成.【解答】解:先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确定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再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相等,来确定氧元素是否含有.4.4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4.4g×(×100%)=3.2g,3.6g水中氧元素的质量=3.6g×(×100%)=3.2g,3.2g+3.2g=6.4g,与物质的质量相等,故一定不含氧元素.故选:A.【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学会处理此类计算的题目,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6.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过程中,氢气与氧气的质量之比是( )A.1:1 B.2:1 C.2:32 D.4:32【考点】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据氢气和氧气反应会生成水,以及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进行分析.【解答】解: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方程式为:2H2+O22H2O;各物质间的质量之比为2×(1×2):16×2:2(1×2+16)=4:32:36;所以,氢气与氧气的质量之比是4:32.故选:D.【点评】此题是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质量比的考查,解决的关键是对各物质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即可.7.对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D.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可能发生改变,也可能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C、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D、一切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四、根据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练习:8.发射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作燃料,以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剂,燃烧尾气由氮气与水蒸气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N2O43N2+4H2O.【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题意,发射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作燃料,以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剂,燃烧尾气由氮气与水蒸气组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解答】解:联氨(N2H4)作燃料,以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剂,燃烧尾气由氮气与水蒸气组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N2O43N2+4H2O.故答案为:2N2H4+N2O43N2+4H2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9.用粮食作原料酿酒时,往往发现制得的酒发酸,这实际上是因为酒精(C2H5OH)在酶的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生成了醋(CH3COOH)和水,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O2CH3COOH+H2O.【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题意,酒精(C2H5OH)在酶的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生成了醋(CH3COOH)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解答】解:酒精(C2H5OH)在酶的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生成了醋(CH3COOH)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O2CH3COOH+H2O.故答案为:C2H5OH+O2CH3COOH+H2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10.工业上常用接触法制硫酸(H2SO4),所使用的原料是硫铁矿(主要含FeS2).在高温下,将硫铁矿的粉末与氧气充分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铁和二氧化硫,再经过一系列转化可生成硫酸.试写出硫铁矿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S2+11O22Fe2O3+8SO2,在这个反应中铁由+2价升到+3价,硫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到+4价.【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题意,硫铁矿主要含FeS,在高温下,将硫铁矿的粉末与氧气充分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铁和二氧化硫,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硫铁矿主要含FeS,在高温下,将硫铁矿的粉末与氧气充分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铁和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S2+11O22Fe2O3+8SO2.铁元素显+2价,设FeS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2x=0,则x=﹣1价.氧元素显﹣2价,设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y+(﹣2)×2=0,则y=+4价.故答案为:FeS2+11O22Fe2O3+8SO2;﹣1价升到+4价.【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壁画颜料中的铅白[Pb2(OH)2CO3]由于受到空气中硫化氢气体的作用而变成黑色硫化铅(PbS),影响画面的色泽.当用双氧水处理时就可以使黑色的硫化铅氧化成白色硫酸铅和水,试写出双氧水处理硫化铅的化学方程式4H2O2+PbS=PbSO4+4H2O.【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题意,当用双氧水处理时就可以使黑色的硫化铅氧化成白色硫酸铅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解答】解:当用双氧水处理时就可以使黑色的硫化铅氧化成白色硫酸铅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2O2+PbS=PbSO4+4H2O.故答案为:4H2O2+PbS=PbSO4+4H2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12.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曾用金属铝和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作为固体燃料.加热铝粉使其被氧气氧化,放出大量的热,促使混合物中的高氯酸铵受热分解,同时生成四种气体:两种气体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一种气体是Cl2,还有一种气体是化合物(常温下是液态),因而产生巨大的推动力.试写出其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1)铝粉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二铝:4Al+3O22Al2O3;(2)高氯酸铵受热分解:2NH4ClO42O2↑+N2↑+Cl2↑+4H2O.【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加热铝粉使其被氧气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为:.(2)高氯酸铵受热分解,同时生成四种气体:两种气体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氮气和氧气),一种气体是Cl2,还有一种气体是化合物(常温下是液态,是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O42O2↑+N2↑+Cl2↑+4H2O.故答案为:(1)4Al+3O22Al2O3;(2)2NH4ClO42O2↑+N2↑+Cl2↑+4H2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13.在通常情况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但它在常温下可与一种叫高氯酸的物质发生反应,工业上利用石墨合成金刚石,要得到纯净的金刚石,用高氯酸(HClO4)来洗掉夹杂的石墨,产物除水是液体外,其余都是气体.一种是有毒的氯气(Cl2)一种是无色无毒的化合物,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7C+4HClO4=2H2O+2Cl2↑+7CO2↑.【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用高氯酸(HClO4)来洗掉夹杂的石墨,产物除水是液体外,其余都是气体,一种是有毒的氯气(Cl2),一种是无色无毒的化合物(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化合物是二氧化碳),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用高氯酸(HClO4)来洗掉夹杂的石墨,产物除水是液体外,其余都是气体,一种是有毒的氯气(Cl2),一种是无色无毒的化合物(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化合物是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7C+4HClO4=2H2O+2Cl2↑+7CO2↑.故答案为:7C+4HClO4=2H2O+2Cl2↑+7CO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14.砷化氢AsH3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在室温下它能在空气中自燃,其氧化产物是砒霜(As2O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sH3+3O2=As2O3+3H2O.【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及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原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解答】解:砷化氢与氧气反应生成砒霜,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推知另一生成物为水,化学方程式为:2AsH3+3O2=As2O3+3H2O故答案为:2AsH3+3O2=As2O3+3H2O【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化学方程式.15.将黑色氧化铜粉末装入试管中加热,通入氨气(NH3)则生成红色的铜、水和一种气体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O+2NH33Cu+N2+3H2O.【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将黑色氧化铜粉末装入试管中加热,通入氨气(NH3)则生成红色的铜、水和一种气体单质(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单质是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2NH33Cu+N2+3H2O.故答案为:3CuO+2NH33Cu+N2+3H2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16.白色固体粉末氯酸钾(KClO3)在二氧化锰(MnO2)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较快地生氯化钾(KCl)和氧气,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2KCl+3O2↑.【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题意,白色固体粉末氯酸钾(KClO3)在二氧化锰(MnO2)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较快地生氯化钾(KCl)和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解答】解:白色固体粉末氯酸钾(KClO3)在二氧化锰(MnO2)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较快地生氯化钾(KCl)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故答案为:2KClO32KCl+3O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17.体育课上,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了较多乳酸(C3H6O3),使人肌肉酸痛,经过一段时间放松,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酸痛感消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3H6O3+3O2═3CO2+3H2O.【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题中的叙述找出反应物、生成物,然后结合方程式的书写原则进行书写.【解答】解:乳酸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3H6O3+3O2═3CO2+3H2O.【点评】在解此类方程式的书写题时,首先确定反应原理,然后再依据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18.镁是一种活泼的金属,点燃后,既能在氮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已知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一种叫氮化镁(氮显﹣3价)固体的化合物;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黑色炭粒与一种白色固体粉末.试写出以上发生的两条化学方程式:①3Mg+N2Mg3N2,②2Mg+CO22MgO+C.【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题意,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一种叫氮化镁(氮显﹣3价)固体的化合物;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黑色炭粒与一种白色固体粉末,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解答】解:①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一种叫氮化镁(氮显﹣3价)固体的化合物,氮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Mg3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Mg+N2Mg3N2.②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黑色炭粒和一种白色固体粉末(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白色固体粉末是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故答案为:①3Mg+N2Mg3N2;②2Mg+CO22MgO+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五、物质分类练习19.下列物质中:1、新鲜空气2、蔗糖3、海水4、二氧化碳5、温度计中的水银6、氮气7、五氧化二磷8、冰水混合物9、氧气 10、硫酸铜晶体 11、铜 12、石油 13、煤 14、液氢 15、稀有气体 16、木炭 17、高锰酸钾充分反应后的固体 18、硫燃烧的产物属于纯净物的2、4、5、6、7、8、9、10、11、14、18;属于化合物的是2、4、7、8、10、18;属于单质的是5、6、9、11、14;属于氧化物的是4、7、8、18.【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2、蔗糖,4、二氧化碳,5、温度计中的水银,6、氮气,7、五氧化二磷,8、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9、氧气,10、硫酸铜晶体,11、铜,14、液氢,18、硫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硫,它们都属于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5、温度计中的水银,6、氮气,9、氧气,11、铜,14、液氢,它们都属于单质;。
重庆市垫江县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市垫江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2分)1.葡萄酒营养丰富,适量饮用具有健身养颜的功效.下列家庭酿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清洗葡萄 B.把葡萄捣碎C.葡萄发酵成酒 D.用细纱布过滤后装瓶2.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大约是()A.B.C.D.3.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A.碳B.硫C.磷D.镁4.下列各组中,都能加热的一组仪器是()A.量筒、烧杯、蒸发皿B.集气瓶、蒸发皿、试管C.烧杯、试管、蒸发皿D.水槽、量筒、烧杯5.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已知锰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5,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锰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A.25 B.55 C.30 D.806.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单质,后者是混合物的是()A.生石灰食盐B.红磷甲醇C.臭氧液态空气D.硫粉煤7.下列物质与对应的用途不相符合的是()A.氮气﹣可作食品防腐剂 B.氧气﹣可作燃料C.稀有气体﹣可制作电光源D.二氧化碳﹣可作气体肥料8.已知:2KClO32KCl+3O2↑,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生成O2的质量C.固体中MnO2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9.一种无色气体X与炽热的木炭反应,得到另一种无色气体Y,Y在加热条件下与一种黑色固体反应又得到X和一种亮红色固体,则气体X和Y是()A.X是CO,Y是CO2B.X是CO2,Y是CO C.X是O2,Y是CO2D.X是O2,Y是CO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取用固体C.检查气密性D.过滤11.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属于阴离子的是()A. B. C. D.12.煤气中加入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可提示煤气是否泄露,乙硫醇(用X表示)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X+9O24CO2+2SO2+6H2O,则乙硫醇的化学式是()A.C4H12S2B.C2H6C.C2H6O2D.C2H6S13.如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下列四个化学方程式中,同时符合这四位同学描述的是()A.S+O2SO2B.2C+O22COC.2H2+O22H2O D.2Mg+O22MgO14.如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B.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C.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D.这四种物质的结构中都是每个碳原子连接3个碳原子15.根据反应事实可以推出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下列推理中不合理的是()选项化学反应事实影响因素A 蜡烛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更明亮反应物浓度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C H2O2在通常情况下难分解,加入MnO2后分解迅速催化剂D 煤粉比煤块燃烧的更加剧烈反应物种类A.A B.B C.C D.D16.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不正确的是()A.可能只有氢气B.可能只有甲烷C.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D.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7.用化学符号填空.(1)3个氧原子;(2)2个铝离子.18.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可以用高效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将它们转化为无害气体,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1)上述示意图中生成物的粒子名称是和;(2)已知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别为和,两种原子中相等的是(填序号).A.核电荷数 B.电子数 C.第一层电子数 D.第二层电子数.1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7号元素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2)12号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离子,该离子的符号是;(3)由1号元素和8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20.碳是人类接触最早、利用最多的元素之一.(1)将碳粉与氧化铜混合后加强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中碳表现出(填“氧化”或“还原”)性.(2)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C.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为:写出NH3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1.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某同学构建的有关氧气获得和性质的网络图.请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电解水是实现转化①的途径之一,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实验室用转化③获得O2时,转化③的化学方程式是.(3)CO2和O2相互转化的方法很多.在自然界中,CO2转化为O2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作用.(4)转化⑥是实验室制取O2的方法之一,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2.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下述四项指标:不得呈现异色;不得有异味;应澄清透明;不得含有细菌和病毒.(1)家用净水器中活性炭的作用是水中的杂质;(2)生活中常采用区分硬水和软水,可以通过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来杀菌消毒,因为氯气能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生成的HClO(次氯酸)能杀死水里的病菌.在上述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填序号)a.不变 b.升高 c.降低 d.有升有降.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1分)23.依据实验目的设计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环节.(1)用甲装置电解水.a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开启b管活塞,用燃着的木条接近b管尖嘴口观察到的现象是.(2)用乙装置进行探究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①蜡烛中含有氢元素,依据的现象是;②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由此得出可燃物煅烧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3)用丙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C、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木炭D、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E、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消耗氧气的体积.24.我们学习过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知道了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1)实验室常用如图1装置制取甲烷(CH4)气体,有关说法错误的是(填字母).A.制取甲烷的试剂是固体B.制取甲烷的反应在常温下难进行C.甲烷难溶于水,但能与水反应D.点燃甲烷前,要先检验甲烷的纯度E.实验结束时,先撤酒精灯后移出导气管(2)实验室里某仪器柜中有如图2仪器:仪器④的名称是,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时,不可能选择的仪器是(填序号).(3)老师提出也可用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制取少量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了完成该实验,有四位同学组装了图3发生装置,其中最合适的一套装置是(填字母),该装置的最大优点是.四、计算题求:(1)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2)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15-2016学年某某市垫江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2分)1.葡萄酒营养丰富,适量饮用具有健身养颜的功效.下列家庭酿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清洗葡萄 B.把葡萄捣碎C.葡萄发酵成酒 D.用细纱布过滤后装瓶【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清洗葡萄是将葡萄中的脏污洗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把葡萄捣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葡萄发酵成酒有新的物质乙醇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用细纱布过滤后装瓶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C.【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大约是()A.B.C.D.【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约占),氧气占21%(约占).故选A.【点评】本题很简单,考查空气的组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空气的成分及其各种成分的体积分数.3.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A.碳B.硫C.磷D.镁【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元素与化合物;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碳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正确.C、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D、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生成物的颜色、状态.4.下列各组中,都能加热的一组仪器是()A.量筒、烧杯、蒸发皿B.集气瓶、蒸发皿、试管C.烧杯、试管、蒸发皿D.水槽、量筒、烧杯【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实验室中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蒸发皿、试管、坩埚,垫石棉网可加热的有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有集气瓶、广口瓶、细口瓶等.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来解答.【解答】解:A、量筒不能加热;故A选项错误;B、集气瓶不能加热;故B选项错误;C、烧杯、试管、蒸发皿都能加热;故C选项正确;D、水槽、量筒都不能加热;故D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实验室中一些仪器可以直接加热,有些需垫石棉网,有些根本就不能被加热.烧杯、烧瓶不能直接加热,需垫石棉网.5.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已知锰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5,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锰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A.25 B.55 C.30 D.80【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由题意锰原子的质子数为25,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知,其中子数=55﹣25=30.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6.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单质,后者是混合物的是()A.生石灰食盐B.红磷甲醇C.臭氧液态空气D.硫粉煤【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解答】解:A、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是由钙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是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B、红磷是由磷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甲醇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C、臭氧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液态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D、硫是由硫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煤的主要成分是碳,还含有硫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CD.【点评】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7.下列物质与对应的用途不相符合的是()A.氮气﹣可作食品防腐剂 B.氧气﹣可作燃料C.稀有气体﹣可制作电光源D.二氧化碳﹣可作气体肥料【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能作食品防腐剂,故A正确;B、氧气具有助燃性而不是具有可燃性,所以氧气不能作燃料,故B错误;C、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可被填充在灯泡中,制作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C正确;D、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可作气体肥料,故D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掌握了物质的性质才能确定物质的用途.8.已知:2KClO32KCl+3O2↑,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生成O2的质量C.固体中MnO2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有图象可知,纵坐标表示的物质或元素开始不变,再逐渐减少,反应停止后不变,结合各物质即元素在反应中的变化情况来分析.【解答】解:A.反应后生成氧气跑掉,故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从开反应就不断减少,反应停止后不变,由于二氧化锰中也有氧元素,故最后不能为0,故符合该图象正确.B.生成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不符合该图象.C.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不符合该图象.D.反应前后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固体质量减少,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不符合该图象.答案:A.【点评】本题应用质量守恒的方法确定解答,解题关键明确图象含义和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运用.9.一种无色气体X与炽热的木炭反应,得到另一种无色气体Y,Y在加热条件下与一种黑色固体反应又得到X和一种亮红色固体,则气体X和Y是()A.X是CO,Y是CO2B.X是CO2,Y是CO C.X是O2,Y是CO2D.X是O2,Y是CO【考点】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分析】二氧化碳气体能与炽热的木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与黑色的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和二氧化碳气体;两个反应体现出木炭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解答】解:二氧化碳气体与炽热的木炭反应,得到另一种无色气体一氧化碳:CO2+C2CO 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与氧化铜发生一下反应:CO+CuO Cu+CO2,此实验中,黑色氧化铜被还原成红色的铜,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之间的相互转化,熟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取用固体C.检查气密性D.过滤【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从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去分析;B、从瓶塞应倒放去分析;C、从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去分析;D、从过滤时要用玻璃棒进行引流,防止过滤时液体溅出烧杯外去分析.【解答】解:A、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不应伸到试管内,应竖直、悬空正放,故错误;B、为防止瓶塞沾的东西污染瓶内的试剂,所以瓶塞应倒放;故错误;C、检查气密性,先把导管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水中的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故正确;D、过滤时要用玻璃棒进行引流,防止过滤时液体溅出烧杯外;故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1.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属于阴离子的是()A. B. C. 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依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阳离子的特征是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的特征是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分析解答.【解答】解:A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子;B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阴离子;C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为原子;D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原子.答案: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等是解题的关键.12.煤气中加入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可提示煤气是否泄露,乙硫醇(用X表示)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X+9O24CO2+2SO2+6H2O,则乙硫醇的化学式是()A.C4H12S2B.C2H6C.C2H6O2D.C2H6S【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各原子的数目之和等于反应后各原子的数目之和,据此可推断X的化学式.【解答】解:反应后生成物4CO2、2SO2、6H2O中,共有4个碳原子、2个硫原子、18个氧原子、12个氢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物质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所以2X+9O2中已有18个氧原子,2X中应含有4个碳原子、2个硫原子、12个氢原子,则X的组成为2个碳原子、1个硫原子、6个氢原子,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推断物质的化学式.此类试题的解题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只要能深刻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不难解决.13.如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下列四个化学方程式中,同时符合这四位同学描述的是()A.S+O2SO2B.2C+O22COC.2H2+O22H2O D.2Mg+O22MgO【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可以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反应条件是点燃,微观粒子个数比是1:1:1.物质的质量比为:32:32:64=1:1:2,故A错误;B、反应条件是点燃,微观粒子个数比是2:1:2.物质的质量比为:24:32:56=3:4:7,故B错误;C、反应条件是点燃,微观粒子个数比是2:1:2.物质的质量比为:4:32:36=1:8:9,故C正确;D、反应条件是点燃,分子个数比为:2:1:2,质量比为:48:32:80=3:2:5,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把图某某息和具体的化学方程式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4.如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B.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C.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D.这四种物质的结构中都是每个碳原子连接3个碳原子【考点】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的硬度分析;B.根据金刚石、石墨、碳60、碳纳米管四种物质的结构判断;C.根据碳的化学性质分析;D.根据金刚石、石墨、碳60、碳纳米管四种物质的结构判断.【解答】解:A.这四种物质中金刚石是最硬的物质,故说法不正确;B.由四种物质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是不相同的,故说法不正确;C.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这四种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其化学性质相似,完全燃烧产物为CO2,故说法正确;D.在金刚石中,每个碳原子与其余4个碳原子相连,形成正四面体结构;而在石墨、C60、碳纳米管中,每个碳原子是与另外3个碳原子相连,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图形和文字相结合的,考查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应用,要明确这四种物质是同素异形体(相同元素组成,不同形态的单质),同素异形体由于结构不同,彼此间物理性质有差异.15.根据反应事实可以推出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下列推理中不合理的是()选项化学反应事实影响因素A 蜡烛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更明亮反应物浓度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C H2O2在通常情况下难分解,加入MnO2后分解迅速催化剂D 煤粉比煤块燃烧的更加剧烈反应物种类A.A B.B C.C D.D【考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碳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设计中的控制变量思想;科学探究.【分析】A、根据氧气的浓度判断;B、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判断;C、根据催化剂能够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判断;D、根据反应物接触的面积判断:【解答】解:A、蜡烛在纯氧中燃烧的火焰比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更明亮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不一样,故A推理正确;B、碳在常温下不容易与氧气反应,在点燃的情况下容易与氧气反应,说明温度能够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故B推理正确;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反应速率加快,说明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故C推理确;D、煤粉比煤块燃烧得更加剧烈、更加充分是因为煤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比煤块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煤粉与煤块属于同种物质,故D推理错误;故选D.【点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反应物的浓度、种类、条件等方面的因素都能够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能够根据反应的现象不同来判断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本题考查的旨意.16.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不正确的是()A.可能只有氢气B.可能只有甲烷C.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D.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元素质量守恒.【分析】根据燃烧的现象及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气体中含有氢元素,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碳元素.【解答】解: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反应后生成了水,原气体中含有氢元素,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原气体中含有碳元素,综合起来只要混合气体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即可,A、只有氢气则只含有氢元素,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只有甲烷则既含有氢元素又含有碳元素,符合题意,故B正确;C、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既含有氢元素又含有碳元素,符合题意,故C正确;D、三种气体都存在既含有氢元素又含有碳元素,符合题意,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混合气体的检验,完成此题,可以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已有的知识进行.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7.用化学符号填空.(1)3个氧原子3O ;(2)2个铝离子2Al3+.【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河南省驻马店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2分)1.空气污染、雾霾频现,下列现象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A.焚烧秸秆 B.光合作用 C.燃放鞭炮 D.汽车尾气2.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粉笔折断 B.蜡烛燃烧粮食酿酒C.海水晒盐动物呼吸 D.钢铁生锈冰雪融化3.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 D.4.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钢、氧化镁、空气 B.氮气、过氧化氢、氯酸钾C.木炭、水银、牛奶 D.金刚石、冰水、石灰石5.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B.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C.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隔D.水与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6.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镓的说法错误的是()A.核电荷数是31 B.元素符号是Ga7.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只生成一种黑色固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8.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凭借对青蒿素的研究成果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C15H22O5)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曾拯救全球数百万生命,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含碳、氢、氧三种元素B.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C.是一种化合物D.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9.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aCO3CaO+CO2↑ B.H2O+CO2═H2CO3C.Fe2O3+6HCl═2FeCl3+3H2O D.2Na+2H2O═2NaOH+H2↑10.如图是治理汽车尾气反应的微观过程,从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该反应方程式为:CO+2NO N2+CO2B.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D.该反应体现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11.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同种试剂的两支试管中,下列试剂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A.蒸馏水B.稀硫酸C.硫酸钠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12.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X Y Z W反应前质量/g 20 20 20 20反应后质量/g 30 20 待测14A.Z参加反应的质量是16g B.Y一定是催化剂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X一定是单质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6分)13.用化学用语填空:(1)两个氢分子;(2)碳酸中碳元素的化合价;(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1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防止食品变质而充入包装袋中的气体是;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由(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填化学式)的排放.15.可燃物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煤块经粉碎处理后燃烧的更快,这是因为.16.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可悬浮于水中的杂质.新型自来水消毒剂ClO2可由如下的反应制取:Cl2+2X=2NaCl+2ClO2,则X的化学式为,实验室中可用来鉴别软水和硬水.17.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1)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2)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18.单质B是一种常见且用途广泛的金属,B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铝,已知金属B能发生如下一系列变化:(1)物质C的名称是;(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22分)19.请分析下列现象,并回答问题:(1)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2)CO可燃,CO2不可燃,它们性质存在差异的微观原因是什么?(3)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0.如图所示,打开分液漏斗,使其中的无色液体与烧瓶中的固体接触反应,可观察到尖嘴导管口处有水喷出.请分别写出一个符合图中现象和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1)分解反应(2)置换反应.21.金属用途广泛,如图为某学习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所做实验,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1)铝比铁活泼,但为什么铝在空气中却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2)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请描述B中的实验现象(4)两只试管中发生的反应可以证明相关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什么?22.通过微观反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丙物质属于纯净物中的(填物质分类)(2)上述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3)根据上述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化学变化的信息?(请写一条).23.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②.(2)用装置B制取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为.(3)小吴用装置F收集氧气时发现水变成紫红色,可能的原因是.(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图1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如果用图2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填“a”或“b”)端管口通入.(5)实验室中欲利用某某某石来制取二氧化碳,为测定该某某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参加反应),称取12.5g某某石,向其中加入足量的50g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物的质量为58.1g,试计算某某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2分)1.空气污染、雾霾频现,下列现象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A.焚烧秸秆 B.光合作用 C.燃放鞭炮 D.汽车尾气【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空气与水.【分析】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解答】解:A、焚烧秸秆能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能污染空气;B、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氧气是不污染空气的;C、燃放鞭炮会生成二氧化硫等气体,所以会污染大气;D、汽车尾气的排放能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有毒气体,能污染空气;故选B.【点评】要知道空气污染物有粉尘和气体,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气体.2.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粉笔折断 B.蜡烛燃烧粮食酿酒C.海水晒盐动物呼吸 D.钢铁生锈冰雪融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汽油挥发、粉笔折断的过程中均没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蜡烛燃烧、粮食酿酒的过程中均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动物呼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3.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 D.【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给试管中得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粉末状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粉末状药品的取用方法:将试管横放,用纸槽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竖起,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钢、氧化镁、空气 B.氮气、过氧化氢、氯酸钾C.木炭、水银、牛奶 D.金刚石、冰水、石灰石【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解答】解:A、钢是碳与铁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氯酸钾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C、木炭是含有细小石墨晶体的混合物,水银是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D、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冰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物质的分类是历届中考的重点.学生在进行辨别时,往往误以元素种类的多少进行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判断,或者忽略了单质、化合物必须是纯净物这一大前提.这也是这类试题学生易出错的主要原因.5.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B.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C.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隔D.水与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体积)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B、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D、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镓的说法错误的是()A.核电荷数是31 B.元素符号是Ga【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的种类的方法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A.根据原子的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则镓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故A不符合题意;B.根据图可知信息:镓元素符号是Ga,故B不符合题意;C.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有“钅”字旁,因此镓属于金属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D.根据图可知信息: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其单位为1,而非g.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的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7.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只生成一种黑色固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光,生成大量的白烟,不是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8.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凭借对青蒿素的研究成果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C15H22O5)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曾拯救全球数百万生命,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含碳、氢、氧三种元素B.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C.是一种化合物D.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分类;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物质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C.根据化合物的概念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来分析.【解答】解:A.由青蒿素的化学式可知,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B.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C.由青蒿素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正确;D.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aCO3CaO+CO2↑ B.H2O+CO2═H2CO3C.Fe2O3+6HCl═2FeCl3+3H2O D.2Na+2H2O═2NaOH+H2↑【考点】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由题意: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则可根据化合价的是否发生了变化判定哪些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错误.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错误.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未改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错误.D、反应前后钠元素的化合价由0变为+1价,氢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的新信息获取、处理能力,充分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含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0.如图是治理汽车尾气反应的微观过程,从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该反应方程式为:CO+2NO N2+CO2B.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D.该反应体现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此题可依据图示中微观结构示意图的有关信息,而后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的有关知识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选项中,方程式两边氧元素的原子个数不等,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方程式应该是2CO+2NO N2+2CO2,选项A错误;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有的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因此,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选项B错误;C、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有的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选项C错误D、在该反应中,一氧化氮失去氧,被还原,一氧化碳充当还原剂,具有还原性,选项D正确.故选:D.【点评】微观结构模型逐渐成为中考的大众化试题,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微观意识,将是以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个方向.本题综合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质量守恒定律、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的实质四个方面的知识,看似都很基本,但基础薄弱的学生,由于脑细胞中缺失微观概念,做起来就有相当难度,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因此算是一道难题吧.11.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同种试剂的两支试管中,下列试剂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A.蒸馏水B.稀硫酸C.硫酸钠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两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解答】解:A、铁丝、铜丝在蒸馏水中均能生锈,但反应速率较慢,不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故选项错误;B、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稀硫酸的两支试管中,铁丝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丝不能,说明活动性铁>氢>铜,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故选项正确;C、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硫酸钠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均无明显变化,说明活动性钠>铁,钠>铜,无法确定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选项错误;D、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均无明显变化,无法确定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2.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X Y Z W反应前质量/g 20 20 20 20反应后质量/g 30 20 待测14A.Z参加反应的质量是16g B.Y一定是催化剂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X一定是单质【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结合表格中的数值,则待测值;从而判断反应物,生成物;再判定反应类型;掌握催化剂的“一变二不变”的特点.【解答】解:设待测值为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结合表格中的数值,则20+20+20+20=30+20+X+14,解得X=16克.分析质量的变化:X 质量增加,Y质量不变,Z、W质量减少.质量增加的为生成物,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A、Z参加反应的质量是20g﹣16g=4g,故说法错误.B、Y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故说法错误;C、ZW质量减少,是反应物,X质量增加,是生成物,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故说法正确;D、X质量增加,是生成物,且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因此X一定不是单质,故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6分)13.用化学用语填空:(1)两个氢分子2H2;(2)碳酸中碳元素的化合价H2O3;(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l2O3.【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解答】解:(1)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2)碳酸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碳元素显+4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5价可表示为:H2O3.(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故答案为:(1)2H2;(2)H2O3;(3)Al2O3.【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防止食品变质而充入包装袋中的气体是氮气;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由离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CO2(填化学式)的排放.【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用作保护气,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以及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进行解答.【解答】解: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用作保护气,所以防止食品变质而充入包装袋中的气体是氮气;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答案为:氮气;离子;CO2.。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第1-3单元)(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州利川市谋道初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3单元)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我们生活在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爆竹爆炸 B.木炭燃烧C.钢水浇铸D.葡萄酿酒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稀有气体3.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液体的倾倒B.液体的量取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4.如图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B.该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D.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的一些性质5.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水分子分裂变成了原子B.经过食堂附近,闻到饭菜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更旺,伸入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熄灭,说明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6.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是( )A.质子数和中子数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C.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D.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7.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水分子B.氧元素和氢元素C.氧原子和氢原子D.氢分子和氧分子8.第29届奥运会于去年8月在成功举办.本届奥运会倡导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奥运”理念的是( )A.垃圾采用露天焚烧处理 B.禁止使用合成材料C.日常用品使用绿颜色的 D.采用太阳能路灯照明9.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A. B.C. D.10.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B.二氧化碳+碳一氧化碳C.氧化汞汞+氧气D.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1.现有①空气②四氧化三铁③铁粉④二氧化碳⑤液态氧⑥水,六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__.1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指出基本反应类型:(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2)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3)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__________.13.如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已知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Y=__________,X=__________.14.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铁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15.浓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往如图试管口的棉花滴10滴浓氨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__________的性质.三、简答题(14分)16.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面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1 H 2He3 Li4 Be 5B 6 C 7 N 8O 9 F 10Ne 11 Na 12 Mg 13Al 14 Si 15 P 16S 17 Cl 18Ar(1)从表中可查出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2)6~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17.在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1)表示中性原子的有__________;(2)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有__________;(3)表示阴离子的有__________;表示阳离子的有__________.18.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X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锌、镝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为__________,中子数为__________,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19.用分子原子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2)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3)试回答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20.分析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回答问题.(1)同一周期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2)同一主族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四、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10分)21.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__作用.(3)如果用装置E收集气体结束后应先__________,再__________.(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指出装置中的一点不足__________,这样会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___.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州利川市谋道初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3单元)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我们生活在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爆竹爆炸B.木炭燃烧C.钢水浇铸D.葡萄酿酒【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爆竹爆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木炭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钢水浇铸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葡萄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稀有气体【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本题考查空气的体积分数,只要熟记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即可轻松解答.【解答】解:根据空气的组成及含量可知空气成分氧气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杂质体积分数21% 78% 0.94% 0.03% 0.03%特点相对固定可变成分故选C.【点评】本题很简单,需要学生能够记住即可,同时还要了解空气成分的多样性3.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液体的倾倒B.液体的量取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实验室中取用药品及实验注意事项来完成解答即可,其中倾倒液体时通常将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倒放;用量筒读取液体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点燃酒精灯通常用火柴引燃;滴加液体时要将胶头滴管垂直悬空,不能伸到试管中.【解答】解:A、倾倒液体时通常将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倒放,故A操作正确;B、用量筒读取液体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B操作正确;C、点燃酒精灯通常用火柴引燃,故C操作正确;D、滴加液体时要将胶头滴管垂直悬空,不能伸到试管中,故D操作错误.故选D.【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X.4.如图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B.该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D.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的一些性质【考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分析】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装置气密性要好;红磷要足量;要冷却到室温再读数.本实验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黄光,放出热量,冒出大量的白烟.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氮气难溶于水等.【解答】解:A、红磷要足量,故选项正确;B、本实验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故选项正确;C、冒出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应使装置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并观察水面变化情况,故选项错误;D、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氮气难溶于水等.故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的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图,回忆实验中现象,由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从而理解该实验的探究目的.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是近几年中考的重点之一,要好好把握.5.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水分子分裂变成了原子B.经过食堂附近,闻到饭菜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更旺,伸入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熄灭,说明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解答】解: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是由于温度升高,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故A不正确;B、经过食堂附近能闻到饭菜香味是因为分子运动到了我的鼻子中,故B正确;C、由于构成酒精和水分子之间存在间隔,所以混合后的体积将小于总体积,故C正确;D、由于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而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即构成他们的分子种类不同,其化学性质也不相同,所以D也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微粒的基本特征解释日常生活现象.6.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是( )A.质子数和中子数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C.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D.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元素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的概念,并根据概念进行分析解题,学以致用.7.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水分子B.氧元素和氢元素C.氧原子和氢原子D.氢分子和氧分子【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解答】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因而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就是水分子.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分子定义的理解应用.进一步要求学生准确记忆理解概念、理论、定律等.8.第29届奥运会于去年8月在成功举办.本届奥运会倡导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奥运”理念的是( )A.垃圾采用露天焚烧处理 B.禁止使用合成材料C.日常用品使用绿颜色的 D.采用太阳能路灯照明【考点】绿色化学.【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根据垃圾采用露天焚烧的产物来回答;B、根据现在使用的材料回答;C、根据绿色食品的定义来回答;D、根据太阳能特点来考虑本题.【解答】解:A、垃圾采用露天焚烧可能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故A错误;B、现在人们使用的物质大多数是合成材料,禁止使用合成材料是绝对不可能的,故B错误;C、绿色食品是指无毒、无公害的食品,并不是绿颜色的,日常用品使用绿颜色的与倡导的理念没有任何关系,故C错误;D、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没有任何污染,采用太阳能路灯照明是符合该理念的,故D正确.故选D.【点评】知道垃圾焚烧的坏处,了解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各种物质的材料,熟悉新能源有哪些.9.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A. B.C. 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分析】我们可以利用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大小关系来确定,所给微粒是原子还是阳离子或阴离子.【解答】解: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的,因电子数大于质子数,所以微粒带负电.其中B质子数小于电子数是阳离子.CD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表示原子.A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表示阴离子.故选:A.【点评】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个,所以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易得电子,带负电,形成阴离子.10.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B.二氧化碳+碳一氧化碳C.氧化汞汞+氧气D.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本题考查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化合是多变一,分解是一变多.【解答】解:A、该反应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A错误.B、该反应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B错误.C、该反应是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故C错误.D、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较简单,注意从物质的类别和多少来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重点是掌握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变化特征.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1.现有①空气②四氧化三铁③铁粉④二氧化碳⑤液态氧⑥水,六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④.【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答】解: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四氧化三铁、铁粉、二氧化碳、液态氧、水等物质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都属于纯净物;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①;④.【点评】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就可以判断该物质属于混合物,还是属于纯净物.1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指出基本反应类型:(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2)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3)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过氧化氢水+氧气;分解反应.【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解答】解:(1)铁丝在氧气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填: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2)由题意反应物为高锰酸钾,反应后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条件为加热,故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故属于分解反应.故答案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答案为:过氧化氢水+氧气;分解反应.【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文字表达式、判定反应类型的能力,掌握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3.如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已知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Y=6,X=16.【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易得2个电子,说明其最外层电子数为8,据此解答.【解答】解: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说明其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其原子中的电子总数为16,故核内的质子数为16,故填:6,16.【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4.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的.【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答案为:分子、原子和离子;水分子;铁原子;钠离子、氯离子.【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5.浓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往如图试管口的棉花滴10滴浓氨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滤纸条从试管口向试管底部逐渐变红,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不断运动的性质.【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分析】首先认真分析题意,明确图片所给图片的实验目的,然后根据实验目的获得正确的结论.【解答】解:由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从浓氨水里挥发出来的氨分子运动到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上,故由近及远变色.故答案为:①滤纸条从试管口向试管底部逐渐变红,②不断运动.【点评】本题以图片命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三、简答题(14分)16.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面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1 H 2He3 Li4 Be 5B 6 11 Na 12 Mg 13Al 14(1)从表中可查出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Na(填元素符号).【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2)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可知,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2)6~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钠元素,其元素符号为Na.故答案为:(1)16.00;(2)N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17.在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1)表示中性原子的有AC;(2)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有ABD;(3)表示阴离子的有B;表示阳离子的有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个),则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A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2)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个),则属于相对稳定结构,A核外只有1个电子层,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属于相对稳定结构;BD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3)B、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D、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答案为:(1)AC;(2)ABD;(3)B;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8.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X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锌、镝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为63,中子数为89,核外电子数为63.【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由题意,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其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均为63;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由题意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则中子数=152﹣63=89.故答案为:63;89;63.【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19.用分子原子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2)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3)试回答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2)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氧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在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被破坏变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答案为:(1)分子在不断运动(2)分子间有间隔(3)分子被破坏变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0.分析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回答问题.(1)同一周期的共同点是同一周期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2)同一主族的共同点是同一主族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同一主族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同一周期的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2)由同一主族的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同一主族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答案为;(1)同一周期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2)同一主族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四、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10分)21.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培优试题(15)(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五华县华新中学九年级(上)培优化学试卷(15)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佛某某樵山是岭南名山,有“天然氧吧”之美誉,山林里空气中的自由电子附着在氧分子上形成负氧离子(O2﹣),被称为“空气维生素”.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16 B.32 C.32g D.332.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对把握自然规律至关重要.下列与其它物质变化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A.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B.浓硫酸腐蚀纸XC.用合金在纯金属上刻画D.胆矾的研碎3.化学物质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下列物质有关应用错误的是( )A.金刚石:用于裁玻璃B.明矾:用于净水C.烧碱:用于食用碱 D.氯化钠:用于配制生理盐水4.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来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A.Mg B.Fe2O3 C.CO2D.NaOH5.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归纳结论,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思想和方法.下列有关金属活动性实验探究的归纳和总结不科学的是( )A.镁与氧气在常温下就能反应,而铁与氧气在高温时才能反应,故镁比铁活泼B.锌粒与盐酸反应比铁片与盐酸反应要剧烈,故锌比铁活泼C.铝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而铜不能与盐酸反应,故铝比铜活泼D.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银,故铜比银活泼6.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操作方法A 铁粉(焦炭)稀硫酸过滤B CO2气体(水蒸气)生石灰干燥C NaOH固体(CaCO3)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干D KCl固体(Na2CO3)过量稀盐酸蒸干A.A B.B C.C D.D二、非选择题:7.氨水(NH3•H2O)也是常见的碱,是由NH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氨水很不稳定,容易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NH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NH3•H2O在水溶液中解离出来的离子有__________.(2)打开装有氨水的试剂瓶后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分子__________.(3)写出NH3•H2O与稀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4)将一片有酚酞的干燥纸条和一片有酚酞的温润纸条分别放入两瓶干燥的NH3中,现象是__________.(5)NH3在一定的条件下能跟O2反应,反应过程可用下列示意图表示(注:表示氨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各物质未配平).请分析在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NH3与O2的分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8.过氧化钙(CaO2)难溶于水,常温下稳定,在潮湿空气及水中缓慢放出氧气,广泛应用于渔业等领域,如图是以某某石(含Al2O3及其他不溶于水页不溶于酸的杂质)等为原料制取CaO2的流程图:(1)操作a、b、c的名称都是__________;(2)操作a的目的是__________;(3)从滤液C中可回收的副产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4)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5)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9.菱镁矿的主要成分是MgCO3,为了分析某菱镁矿中MgCO3的含量,学习小组进行了实验研究.取10克菱镁矿样品,向其中逐滴加入未知质量分数的H2SO4溶液,生成的气体全部用NaOH溶液吸收,NaOH溶液增加的质量记录如表:加入H2SO4溶液的质量/g 50 100 150 200 NaOH溶液增加的质量/g(假设菱镁矿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酸发生反应.)(1)10克菱镁矿与H2SO4溶液完全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____.(2)该菱镁矿中Mg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该实验研究中所用H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10.某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碳酸钠,未经处理,会造成污染.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废水处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试计算:(1)反应生成CO2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g.(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温馨提示:Na2CO3+2HC1═2NaC1+H2O+CO2↑)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五华县华新中学九年级(上)培优化学试卷(15)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佛某某樵山是岭南名山,有“天然氧吧”之美誉,山林里空气中的自由电子附着在氧分子上形成负氧离子(O2﹣),被称为“空气维生素”.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16 B.32 C.32g D.33【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山林里空气中的自由电子附着在氧分子上形成负氧离子(O2﹣),电子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2=32.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对把握自然规律至关重要.下列与其它物质变化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A.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B.浓硫酸腐蚀纸XC.用合金在纯金属上刻画D.胆矾的研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浓硫酸腐蚀纸X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用合金在纯金属上刻画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胆矾研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化学物质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下列物质有关应用错误的是( )A.金刚石:用于裁玻璃B.明矾:用于净水C.烧碱:用于食用碱 D.氯化钠:用于配制生理盐水【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用盐的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用途来分析解答.金刚石硬度大、明矾溶于水可用吸附悬浮杂质、生理盐水就是氯化钠的水溶液.【解答】解:A.金刚石是硬度最大的天然矿物,可以用来切割玻璃,故正确;B.明矾溶于水后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将水中悬浮杂质聚集在一起而沉降,故可做净水剂,故正确;C.烧碱不能用来制取纯碱,通常用食盐来制取食用碱,故错误;D.生理盐水就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故正确.故选C.【点评】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就能顺利解答此类试题.4.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来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A.Mg B.Fe2O3 C.CO2D.NaOH【考点】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某些盐反应.【解答】解:A、镁为排在氢前的金属,可以与酸反应;B、氧化铁为金属氧化物,可以与酸反应;C、二氧化碳不与酸反应;D、氢氧化钠为碱,能与酸反应.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归纳结论,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思想和方法.下列有关金属活动性实验探究的归纳和总结不科学的是( )A.镁与氧气在常温下就能反应,而铁与氧气在高温时才能反应,故镁比铁活泼B.锌粒与盐酸反应比铁片与盐酸反应要剧烈,故锌比铁活泼C.铝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而铜不能与盐酸反应,故铝比铜活泼D.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银,故铜比银活泼【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多数金属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跟金属的活动性有关系;B、对照实验要注意变量的唯一性;C、根据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表中的位置,H前面的金属可以与盐酸反应并放出氢气;D、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答】解:A、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镁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铁在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需要条件越低说明活动性越强,活动性:镁>铁,正确;B、锌粒与铁片形状不同,接触面积不同,没有可比性,故错误;C、铝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说明Al>H,而铜不能与盐酸反应,说明H>Cu,所以铝比铜活泼,正确;D、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银,说明铜比银活泼,正确;故选:B【点评】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反应的越剧烈.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6.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操作方法A 铁粉(焦炭)稀硫酸过滤B CO2气体(水蒸气)生石灰干燥C NaOH固体(CaCO3)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干D KCl固体(Na2CO3)过量稀盐酸蒸干A.A B.B C.C 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气体的干燥(除水);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铁粉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焦炭不与稀硫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但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NaOH固体易溶于水,CaCO3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Na2CO3能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C.【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二、非选择题:7.氨水(NH3•H2O)也是常见的碱,是由NH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氨水很不稳定,容易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NH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NH3•H2O在水溶液中解离出来的离子有NH4+、OH﹣.(2)打开装有氨水的试剂瓶后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3)写出NH3•H2O与稀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3•H2O+H2SO4═(NH4)2SO4+2H2O.(4)将一片有酚酞的干燥纸条和一片有酚酞的温润纸条分别放入两瓶干燥的NH3中,现象是有酚酞的干燥纸条无变化,有酚酞的温润纸条变红色.(5)NH3在一定的条件下能跟O2反应,反应过程可用下列示意图表示(注:表示氨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各物质未配平).请分析在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NH3与O2的分子个数之比为4:5.【考点】碱的化学性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1)氨水能够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2)微观粒子的不断运动的;(3)氨水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和水;(4)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氨气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5)一定条件下,氨气和氧气反应能生成一氧化氮和水.【解答】解:(1)NH3•H2O在水溶液中解离出来的离子有NH4+、OH﹣.故填:NH4+、OH﹣.(2)打开装有氨水的试剂瓶后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填:是不断运动的.(3)NH3•H2O与稀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H2O+H2SO4═(NH4)2SO4+2H2O.故填:2NH3•H2O+H2SO4═(NH4)2SO4+2H2O.(4)将一片有酚酞的干燥纸条和一片有酚酞的温润纸条分别放入两瓶干燥的NH3中,现象是有酚酞的干燥纸条无变化,有酚酞的温润纸条变红色.故填:有酚酞的干燥纸条无变化,有酚酞的温润纸条变红色.(5)一定条件下,氨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在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NH3与O2的分子个数之比是4:5.故填:4:5.【点评】碱通常具有的性质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能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等.8.过氧化钙(CaO2)难溶于水,常温下稳定,在潮湿空气及水中缓慢放出氧气,广泛应用于渔业等领域,如图是以某某石(含Al2O3及其他不溶于水页不溶于酸的杂质)等为原料制取CaO2的流程图:(1)操作a、b、c的名称都是过滤;(2)操作a的目的是除去某某石中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杂质;(3)从滤液C中可回收的副产品的化学式为NH4Cl;(4)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3NH3•H2O+AlCl3=Al(OH)3↓+3NH4Cl;(5)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盐的化学性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1)根据实验的过程分析操作的名称;(2)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操作a的目的;(3)根据实验的流程图分析从滤液C中可回收物质;(4)根据实验的流程图分析①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5)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解答】解:(1)由实验的操作可知,操作a、b、c都是将固液分开,名称是过滤;(2)操作a的目的是:除去某某石中不溶水也不溶于酸的杂质;(3)某某石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钙和碳酸铵之间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铵,过滤所得滤液主要成分是氯化铵,所以,从滤液C中可回收的副产品的化学式为:NH4Cl;(4)由反应的流程可知,反应①是杂质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铝与氨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铝和氯化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lCl3+3NH3•H2O=Al(OH)3↓+3NH4Cl;(5)由反应的流程可知,反应②是双氧水可以和氯化钙反应生成过氧化钙和盐酸,化学方程式是:CaCl2+H2O2=CaO2↓+2HCl,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1)过滤;(2)除去某某石中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杂质;(3)NH4Cl;(4)3NH3•H2O+AlCl3=Al(OH)3↓+3NH4Cl;(5)复分解反应.【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9.菱镁矿的主要成分是MgCO3,为了分析某菱镁矿中MgCO3的含量,学习小组进行了实验研究.取10克菱镁矿样品,向其中逐滴加入未知质量分数的H2SO4溶液,生成的气体全部用NaOH溶液吸收,NaOH溶液增加的质量记录如表:加入H2SO4溶液的质量/g 50 100 150 200 NaOH溶液增加的质量/g(假设菱镁矿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酸发生反应.)(1)10克菱镁矿与H2SO4溶液完全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2)该菱镁矿中Mg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该实验研究中所用H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分析】(1)根据表某某息可知生成CO2的质量;(2)结合化学方程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碳酸镁的质量,进而即可计算出镁元素的质量分数;(3)结合化学方程式和表某某息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即可解答.【解答】解:(1)表某某息可知10g菱镁矿与H2SO4溶液完全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4.4g;(2)设菱镁矿中MgCO3的质量为x,所用H2SO4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y,生成MgSO4的质量为z;MgCO3+H2SO4=MgSO4+H2O+CO2↑84 98 120 44===x=8.4g,y=9.8%,z=12g菱镁矿中碳酸镁的质量分数:×100%=84%;(3)实验研究中所用H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y=9.8%.故答案为:(1)4.4g;(2)菱镁矿中碳酸镁的质量分数是84%;(3)所用H2SO4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9.8%.【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只要找准已知量和相应未知量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所在.10.某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碳酸钠,未经处理,会造成污染.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废水处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试计算:(1)反应生成CO2气体的质量是g.(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温馨提示:Na2CO3+2HC1═2NaC1+H2O+CO2↑)【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分析】根据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可以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计算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答】解:(1)反应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为:100g+19.2g﹣117g=2.2g,故填:2.2.(2)设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Na2CO3+2HC1═2NaC1+H2O+CO2↑,117 44=,x=5.85g,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5%,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X性和准确性.。
2015-2016学年重庆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2015-2016学年重庆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B.金属铝制易拉罐C.白炽灯中填充氮气D.铜线制电缆2.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A.二氧化碳B.金刚石C.铁D.氯化钠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取用固体粉末C.加热液体D.点燃酒精灯4.下列符号中表示氧原子的是()A.O2B.O3C.O D.O2﹣5.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中的氟是()A.单质B.原子C.离子D.元素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粗盐B.酱油C.米醋D.葡萄糖7.一些公共场所严禁存放易燃物品.为了提醒人们注意,可张贴的图标是()A.B.C.D.8.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水B.高锰酸钾C.液氧D.氯酸钾9.下列物质中,属于无机物的是()A.淀粉B.甲烷C.碳酸钙D.蔗糖10.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B.硫在氧气中燃烧C.高锰酸钾制氧气D.木炭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1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氧化汞受热分解HgO2Hg+O2↑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P+O2P2O5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D.电解水2H2O═2H2↑+O2↑12.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的方法正确的是()A.点燃混合气体B.将混合气体通入水中C.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D.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13.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B.C.D.14.下列事故处理方法不科学的是()A.厨房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B.通电的电线着火,立即用水浇灭C.当液化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发现房屋着火且火势较大时,立即拨打“119”15.SO2是导致酸雨的有害气体之一.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A.+2 B.+4 C.+6 D.﹣116.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A.用10 mL量筒量取8.2 mL水B.用托盘天平称取5.6 g氧化铜粉末C.用排水法可得到较纯净的氧气D.用5mL水和5mL酒精配制成10 mL溶液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钙、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B.人体中的酶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C.维生素有二十多种,它们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D.葡萄糖在人体中酶的作用下,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8.下列叙述中,含有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受热升华B.二氧化碳溶于水C.二氧化碳比空气重D.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跟氧的反应是氧化反应,一定也是化合反应B.面粉厂车间内飞扬的面粉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C.钠与氯气的反应中,一个钠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钠离子Na2+D.明矾可用于水的消毒,是因为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作用20.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B.镁条在盐酸中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壁发热C.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热量,有大量白色气体生成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溅落瓶底21.鉴别下列物品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鉴别的物质鉴别的方法A 冰和干冰室温(20℃)放置,过一段观察是否有痕渍B 水和双氧水加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C 纯羊毛和化纤面料灼烧闻气味D 二氧化锰和氧化铜观察颜色22.如图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模型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可表示2H2+O22H2O 的反应D.可表示CO2+C2CO的反应23.苹果中富含苹果酸,苹果酸的化学式为C4H4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酸中含有12个原子B.苹果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2C.苹果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1.4%D.苹果酸中C、H、O三元素的质量比为4:4:42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X Y Z Q反应前的质量/g 20 80 2 21反应后的质量/g 4 待测38 65A.反应后物质Y的质量为44gB.反应中物质X与Y发生改变的质量之比为1:4C.反应中Z可能是催化剂D.若X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16和18,则他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1:2二、填空题25.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2”的意义.①2N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CO3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下图中的物质均含有碳单质,请在表中填写这些碳单质的名称或化学式.名称:____________ 名称:____________ 化学式:____________(2)在防毒面具中装有活性炭,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__性;我国古代的一些水墨书画作品,可长久保存而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观察如图所示的实验.①如图A,当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如图B,当将玻璃杯罩住燃着的蜡烛,观察到的现象是,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玻璃杯内壁变黑.由实验现象提示我们,在楼房着火时正确的逃生的方法有(填序号)______.A.打开窗户跳出B.成站立姿势跑出C.用湿毛巾捂住鼻子D.沿墙角伏低身子迅速爬向门外.28.现代社会能源得到了不断开发和利用,合理安全使用能源很重要.(1)下列物质中①煤、②石油、③天然气、④氢气、⑤乙醇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最清洁燃料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2)当房屋起火时,消防员用高压水枪将火扑灭,其中水在灭火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某课外小组,利用上图提供的部分装置,制取气体.①如图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装置为______(填序号,下同),该套装置还可制取和收集气;若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则选择的装置为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和收集氢气,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F为木炭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铜的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牙膏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牙膏的生产中常添加一种摩擦剂.这种摩擦剂是由某种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的矿石A,经过一系列加工而制得的极细小的轻质碳酸钙粉末,其生产过程如下:试回答:(1)写出C、D两种物质的化学式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2)写出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B.金属铝制易拉罐C.白炽灯中填充氮气D.铜线制电缆【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是利用了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金属铝制易拉罐,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白炽灯中填充氮气,是利用了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D、铜线制电缆,是利用了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2.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A.二氧化碳B.金刚石C.铁D.氯化钠【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物质的常见构成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并利用不同类别物质的构成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非金属氧化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直接构成的,故A正确;B、金刚石是碳的单质,则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B错误;C、铁属于金属单质,则铁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C错误;D、氯化钠属于盐,则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直接构成的,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构成微粒,学生应熟悉常见物质的构成,明确不同类物质的构成微粒不同,注重归纳整合来掌握知识并分析解答问题.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取用固体粉末C.加热液体 D.点燃酒精灯【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倾倒液体药品时:取下瓶塞倒放在实验台上,标签要靠向手心,瓶口紧贴试管口;B、根据取用固体药品的正确方法分析;C、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D、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解答】解:A、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取下后要倒放在试验台上,所以图中操作错误;故A错误;B、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先平放试管,再将药品用药匙送入试管底部,再竖起试管,故B正确;C、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故C错误;D、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故D错误.故选:B.【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掌握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我们必须具备的能力.4.下列符号中表示氧原子的是()A.O2B.O3 C.O D.O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解答本题.【解答】解:A、O2表示氧分子;故A不符合题意;B、O3表示臭氧分子;故B不符合题意;C、O表示氧原子;故C符合题意;D、O2﹣表示氧离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5.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中的氟是()A.单质B.原子C.离子D.元素【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讨论物质的宏观组成时常用元素来描述.药品、食品或日常生活用品中常说的含有什么等通常指的是元素.【解答】解:在宏观上讨论物质组成时常用元素来描述,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加碘盐、含氟牙膏中的“碘”和“氟”通常是指元素.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物质的描述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在讨论物质宏观组成时常用元素来描述,一般用:某物质由××元素组成,当讨论物质微观结构时,一般用:某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粗盐B.酱油C.米醋D.葡萄糖【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解答】解:A、粗盐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等属于混合物,故A错;B、酱油中含有水、盐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C、米醋中含有水、乙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D、葡萄糖就是指的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D正确.故选D.【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7.一些公共场所严禁存放易燃物品.为了提醒人们注意,可张贴的图标是()A.B.C.D.【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专题】公共标志型.【分析】根据所给标志的含义结合需要张贴环境进行分析.【解答】解:A、一个圆圈中间的燃着的火柴上画了一斜线,表示禁止烟火,故A错误;B、一个圆圈中P上画了一斜线,表示禁止停车,故B错误;C、一个圆圈中间有一个油桶,表示禁止放易燃物,故C正确;D、一个圆圈中间的香烟上画了一斜线,表示禁止吸烟,故D错误;故选:C.【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各种标志的含义,然后依据需要张贴的环境进行具体的分析.8.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水B.高锰酸钾C.液氧 D.氯酸钾【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本题考查氧化物的识别,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且必须有氧元素.【解答】解:A、水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故A正确;B、高锰酸钾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C、液氧中只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故C错误;D、氯酸钾由钾、氯、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故选A.【点评】本题较简单,主要从概念上来抓住判断的关键点,两个关键点缺一不可,要同时具备9.下列物质中,属于无机物的是()A.淀粉B.甲烷C.碳酸钙D.蔗糖【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解答】解:A、淀粉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错误;B、甲烷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错误;C、碳酸钙中虽含有碳元素,但具有无机物的特点,因此被看作无机物,故选项正确;D、蔗糖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与联系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物质进行正确的分类.10.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B.硫在氧气中燃烧C.高锰酸钾制氧气D.木炭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考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是“一变多”利用此特点判断即可.【解答】解: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是“一变多”利用此特点判断即可.A、CO+CuO Cu+CO2,反应物是两种,故错误.B、S+O2SO2,是化合反应,故错误.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是分解反应,故正确.D、C+Fe2O3Fe+CO2反应物是单质与化合物,生成物也是单质与化合物,是置换反应的特征,故错误.故选C【点评】该题是对置换反应类型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置换反应的物质组成特点,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1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氧化汞受热分解HgO2Hg+O2↑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P+O2P2O5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D.电解水2H2O═2H2↑+O2↑【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氧化汞的化学式错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gO2Hg+O2↑.B、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4P+5O22P2O5.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D、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12.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的方法正确的是()A.点燃混合气体B.将混合气体通入水中C.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D.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考点】气体的净化(除杂).【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B、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C、根据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钙反应进行分析;D、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及性能分析.【解答】解:A、虽然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但是一氧化碳是少量的,和二氧化碳均匀的混合在一起的,不会点燃,故A错误;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二氧化碳易溶于水,混合气通过水后,不会除去一氧化碳,而除去了二氧化碳,故B错误;C、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钙反应,混合气通过石灰水后,会将二氧化碳除去,故C错误;D、混合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一氧化碳会被氧化成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需要的主要物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杂质和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主要物质反应,不会生成新的杂质.13.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B.C.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4.下列事故处理方法不科学的是()A.厨房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B.通电的电线着火,立即用水浇灭C.当液化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发现房屋着火且火势较大时,立即拨打“119”【考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专题】化学与生活健康.【分析】易燃物指的是哪些易燃的气体和液体,容易燃烧、自燃或遇水可以燃烧的固体,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等.而易爆物指的是哪些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等.【解答】解:发生电器火灾千万不能用水来灭火,因为水导电,会造成触电事故,故B不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理解和熟记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15.SO2是导致酸雨的有害气体之一.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A.+2 B.+4 C.+6 D.﹣1【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2)×2=0,解答x=+4;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的解题能力.16.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A.用10 mL量筒量取8.2 mL水B.用托盘天平称取5.6 g氧化铜粉末C.用排水法可得到较纯净的氧气D.用5mL水和5mL酒精配制成10 mL溶液【考点】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氧气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去选择量筒的量程、10mL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进行分析判断.B、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C、根据氧气的收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分子间有间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用10mL 量筒量取8.2mL水,量筒选择合理,故选项能达到预期目的.B、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故可以用托盘天平称取5.6g氧化铜粉末,故选项能达到预期目的.C、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要比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气体纯,用排水法可得到较纯净的氧气,故选项能达到预期目的.D、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用5mL水和5mL酒精配制成的溶液体积小于10mL,故选项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分子的基本性质,特别是天平、量筒的使用在中考中出现频度较高,其读数方法和误差的分析更是重中之重.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钙、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B.人体中的酶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C.维生素有二十多种,它们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D.葡萄糖在人体中酶的作用下,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矿物质与微量元素.【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A、根据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的种类判断.B、根据酶的物质分类判断.C、根据维生素的种类和特点判断.D、根据糖类的代谢过程判断.【解答】解:A、钙是常量元素,铁是微量元素,所以错误.B、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催化剂,能催化生物体内的反应,所以正确.C、维生素有二十多种,它们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所以正确.D、葡萄糖在人体中酶的作用下,能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所以正确.故选A.【点评】“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所以对六大营养素的考查也成了热点之一,特别是六大营养素包括的种类、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等内容.18.下列叙述中,含有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受热升华B.二氧化碳溶于水C.二氧化碳比空气重D.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解答】解:A、干冰受热升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B、二氧化碳溶于水后能和水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C、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D、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跟氧的反应是氧化反应,一定也是化合反应B.面粉厂车间内飞扬的面粉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C.钠与氯气的反应中,一个钠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钠离子Na2+D.明矾可用于水的消毒,是因为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作用【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水的净化;原子的定义与构成;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A、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没有必然的联系;B、可燃性气体和粉尘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C、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D、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淀分离出来.【解答】解:A、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蜡烛燃烧,属于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故错误;B、面粉厂车间内飞扬的面粉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因为面粉颗粒具有可燃性,故正确;C、钠与氯气的反应中,一个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Na+,故错误;D、明矾可用于净水但不能对水进行消毒,故错误.故选:B.。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牡丹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请你判断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的问题是()A.用粮食为什么能酿造白酒B.铁矿石是如何冶炼成铁的C.煤炭是由什么组成的D.地球是怎样围绕太阳运动的2.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A.原子数目B.原子质量C.物质种类D.元素种类3.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及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碳具有还原性,可冶炼金属B.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作为燃料C.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为保护气D.石灰石受热分解,可用于制备生石灰4.如图为某元素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粒子是原子B.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1C.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D.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5.如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是同学们对该实验的判断和认识,其中有错误的是()①装置不漏气是试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②红磷的用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③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的减少会导致瓶中水面的上升④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⑤红磷熄灭后瓶内肯定没有氧气了.A.④⑤B.③②C.②①D.①③6.2015年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中国科学家屠嗷嗷出席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屠嗷嗷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下列关于青蒿素(C15H22O5)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青蒿素由三种元素组成B.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3.8%D.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7.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B.参加反应的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D.化学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8.下列物质中不能由金属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直接得到的是()A.ZnCl2B.AlCl3C.CuCl2D.MgCl29.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都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B.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所以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是碳元素C.置换反应必须有单质参与,有单质参与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D.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就一定是由原子构成10.观察与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下列实验对应的描述不合理的是()实验内容操作或现象解释或结论A 铁丝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黑色固体是Fe2O3B 将氧化铜与碳粉混合高温加热有红色物质生成说明碳有还原性C 用烧杯取井水50mL,加入少量肥皂水搅拌,水面有浮渣该井水是硬水D 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A.A B.B C.C D.D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16分)11.从Ca、Na、C、H、O、N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①两个钙离子②3个氨气分子③NH4NO3划线元素的化合价是(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①具有还原性的有毒气体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1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化学让天更蓝①汽车尾气处理中使用了催化剂,该催化剂中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内容如图1所示,从中获取一条信息.②公交车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化学让水更洁净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如图2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填字母序号)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①生活污水截流处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采用的净水方法有(写出一种).③检验上述所获取的水是否为硬水,常用试剂是.(3)了解化学常识,让我们远离危险近日一条微信在朋友圈中被疯狂转发:某某一名5岁男孩将海苔中的生石灰干燥剂到入彩虹糖瓶子里兑水吹泡泡,摇晃瓶子后发生爆炸,喷出的液体灼伤男孩眼部,已致其失明,请你用化学知识解释爆炸的原因.13.人类社会的生活和发展离不开常见金属和金属材料,用我们学到的化学知识和方法能分析和解释许多现象.(1)人体缺少元素会导致贫血.(2)下列生活用品,主要利用金属具有良好导热性的是:.(3)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工业生产中,切割铁板时用硫酸铜溶液在铁板上画线可留下红色的印迹.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金属矿物的储量是有限的,且不能再生.请写出一种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14分)14.科技节活动中,化学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1)图A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红色,该实验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2)图C所示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图C所示实验中,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①;②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温度;③氧气.(4)图D所示把喷水的紫色小花放入集气瓶内,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为.15.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序号).(3)小明同学用F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试管①中产生的现象是,试管②中的现象为,G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16.某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反应前反应后实验数据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石灰石样品的质量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2)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牡丹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请你判断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的问题是()A.用粮食为什么能酿造白酒B.铁矿石是如何冶炼成铁的C.煤炭是由什么组成的D.地球是怎样围绕太阳运动的【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解答】解:A、用粮食为什么能酿造白酒,属于研究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研究的X畴,故选项错误.B、铁矿石是如何冶炼成铁的,属于研究、制取的新的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X畴,故选项错误.C、煤炭是由什么组成的,属于研究物质的组成,属于化学研究的X畴,故选项错误.D、地球是怎样围绕太阳运动的,属于天文学研究的X畴,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才能利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社会责任感.2.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A.原子数目B.原子质量C.物质种类D.元素种类【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此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原子质量也不变,而化学变化的本质是由新物质生成,所以物质种类一定变,就可以正确求解.【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有几个不变,其中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原子质量也不变,而化学变化的本质是由新物质生成,所以物质种类一定变.故选C【点评】熟练掌握化学反应中的变与不变,会运用化学中的基本原理质量守恒定律处理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3.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及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碳具有还原性,可冶炼金属B.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作为燃料C.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为保护气D.石灰石受热分解,可用于制备生石灰【考点】碳的化学性质;常见气体的用途;常用盐的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碳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石灰石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故选项说法正确.B、氧气具有氧化性,但氧气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故选项说法错误.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为保护气,故选项说法正确.D、石灰石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可用于制备生石灰(氧化钙的俗称),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如图为某元素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粒子是原子B.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1C.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D.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模型思想;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解:A、由某元素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为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某元素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圆圈内的数字是11,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1,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某元素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某元素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圆圈内的数字是11,为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5.如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是同学们对该实验的判断和认识,其中有错误的是()①装置不漏气是试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②红磷的用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③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的减少会导致瓶中水面的上升④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⑤红磷熄灭后瓶内肯定没有氧气了.A.④⑤B.③②C.②①D.①③【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影响实验现象的几个方面主要是红磷的量不足、装置严密性等,该实验的原理就是通过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导致瓶内压强变小,水进入;所以药品的选用保证燃烧后生成物是固体才可以.【解答】解:①装置需要严密,要不外界空气进入影响效果,使结果偏小;因此装置不漏气是试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确;②红磷量不足会导致瓶内氧气不能全部消耗,使测定结果偏小;故正确;③红磷燃烧后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的减少,水会进入集气瓶中,会导致瓶中水面的上升,故正确;④将红磷换成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导致瓶中压强不变,水进入不到集气瓶里面,不能测定氧气的含量,故错误;⑤红磷熄灭,说明没有足够的氧气供给红磷燃烧,但不能说瓶内肯定没有氧气了,故错误.故选项为:A.【点评】该题的关键就是对实验成功的几个方面分析好,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原理、现象、结论和红磷燃烧后的生成物.6.2015年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中国科学家屠嗷嗷出席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屠嗷嗷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下列关于青蒿素(C15H22O5)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青蒿素由三种元素组成B.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3.8%D.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青蒿素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D.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解;A.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B.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故错误;C.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63.8%,故正确;D.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1×22+16×5=282,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7.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B.参加反应的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D.化学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从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主要有: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各物质间质量的关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以确定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故选项错误.B、由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故选项错误.C、由化学方程式,无法确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故选项正确.D、由化学方程式,等号上方的是反应条件,可以确定反应条件,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下列物质中不能由金属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直接得到的是()A.ZnCl2B.AlCl3C.CuCl2D.MgCl2【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根据锌和盐酸的化学性质及反应产物判断.B、根据铝和盐酸的化学性质及反应产物判断.C、根据铜的金属活动性进行判断.D、根据镁和盐酸的性质及反应产物判断.【解答】解:A、锌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所以不符合题意.B、铝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所以不符合题意.C、铜的金属活动性弱,不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uCl2,所以符合题意.D、镁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所以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金属和酸的化学性质,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和反应产物,问题就会迎刃而解.9.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都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B.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所以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是碳元素C.置换反应必须有单质参与,有单质参与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D.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就一定是由原子构成【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置换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物质的分类.【分析】A、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解答.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答.C、置换反应的特点是“单化变单化”.D、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分子、离子等.【解答】解: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而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都是氧化物,例如氯酸钾含有氧元素,但不是氧化物,故错误.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知,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故正确.C、置换反应必须有单质参与,有单质参与并且有单质生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故错误.D、原子、离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故错误.故选:B.【点评】推理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思维方法,但不一定正确,需要科学论证,通过本题看出还要注意反例法及守恒法也是常用的思维方法,应注意不同方法的结合使用.10.观察与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下列实验对应的描述不合理的是()实验内容操作或现象解释或结论A 铁丝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黑色固体是Fe2O3B 将氧化铜与碳粉混合高温加热有红色物质生成说明碳有还原性C 用烧杯取井水50mL,加入少量肥皂水搅拌,水面有浮渣该井水是硬水D 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A.A B.B C.C D.D【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硬水与软水;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碳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铁丝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的现象解答;B、根据碳有还原性,能够将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解答;C、根据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解答;D、根据分子的性质解答.【解答】解:A、铁丝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黑色固体是四氧化三铁,不是三氧化二铁,故错;B、碳有还原性,能够将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故对;C、通常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用烧杯取井水50mL,加入少量肥皂水,搅拌,水面有浮渣,该井水是硬水,故对;D、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间有间隔,故对.答案: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碳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16分)11.从Ca、Na、C、H、O、N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①两个钙离子2Ca2+②3个氨气分子3NH3③NH4NO3划线元素的化合价是﹣3(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①具有还原性的有毒气体CO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N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每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每个氨气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元素的化合价应该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2)具有还原性的有毒气体是一氧化碳;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解答】解:(1)①两个钙离子表示为:2Ca2+;②3个氨气分子表示为:3NH3;③NH4NO3划线元素的化合价是﹣3;(2)①具有还原性的有毒气体是一氧化碳,表示为:CO;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表示为:N2;故答案为:(1)①2Ca2+②3NH3③﹣3(2)①CO ②N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小.1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化学让天更蓝①汽车尾气处理中使用了催化剂,该催化剂中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内容如图1所示,从中获取一条信息该元素原子序数为46 .②公交车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CO2 +2H2O .(2)化学让水更洁净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如图2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C (填字母序号)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①生活污水截流处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采用的净水方法有过滤(写出一种).③检验上述所获取的水是否为硬水,常用试剂是肥皂水.(3)了解化学常识,让我们远离危险近日一条微信在朋友圈中被疯狂转发:某某一名5岁男孩将海苔中的生石灰干燥剂到入彩虹糖瓶子里兑水吹泡泡,摇晃瓶子后发生爆炸,喷出的液体灼伤男孩眼部,已致其失明,请你用化学知识解释爆炸的原因氧化钙遇水反应释放大量热量.【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专题】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空气与水.【分析】(1)①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进行分析解答即可.②根据天然气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解答;(2)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根据物理变化的性质填空.根据常用的净水方法来分析;根据硬水的检验方法来分析.(3)根据氧化钙遇水反应释放大量热量解答.【解答】解:(1)①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6;元素的名称是钯,属于金属元素等.故填:该元素原子序数为46(或其他合理答案);②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CH4 +2O2CO2 +2H2O.故填:CH4+2O2CO2 +2H2O;(2)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该过程中,分子质量和分子种类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分子间隔.故填:C;②用到了过滤、沉降的净水方法,故填:过滤(或其他合理答案);③由于硬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软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所以检验净化后的水是否为硬水可选择的试剂是肥皂水,故填:肥皂水;(3)氧化钙遇水反应释放大量热量,导致瓶子破裂而爆炸,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填:氧化钙遇水反应释放大量热量.【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净水的方法以及硬水的检验,难度不大.13.人类社会的生活和发展离不开常见金属和金属材料,用我们学到的化学知识和方法能分析和解释许多现象.(1)人体缺少铁元素会导致贫血.(2)下列生活用品,主要利用金属具有良好导热性的是: A .。
河南省安阳市2015_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5-2016学年河南省安阳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4分)1.下列过程仅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白磷自燃 B.蜡烛燃烧 C.干冰升华 D.呼吸作用2.雾霾对人类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下列关于减少雾霾的建议中正确的是()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B.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C.鼓励用煤进行火力发电 D.鼓励露天焚烧垃圾3.下列物质中有离子构成的是()A.二氧化碳 B.水C.汞D.氯化钠4.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硬度非常大B.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铜制品不会生锈C.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D.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常常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5.下列化学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A.Mg﹣镁B.2Na﹣2个钠元素C.3Fe2+﹣3个铁离子D.4N2﹣4个氮原子6.2015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B.实验室常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C.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来区分D.水电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7.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C.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D.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8.如图所示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 B.C.D.9.某矿石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X+11O 22Fe2O3+8SO2.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是FeS2B.SO2中的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D.Fe2O3中的铁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3)10.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生成物中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A.1:2 B.2:1 C.7:22 D.22:711.下列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二氧化锰区分水和5%过氧化氢溶液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C.用适量的澄清石灰水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D.用适量的铁粉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铜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C和O2充分反应,生成物只有CO2B.等质量的CO和CO2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14C.等质量的H2O和H2O2分别制取氧气,H2O2生成的氧气质量大D.等质量的Al和Mg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H2的质量相等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满分32分)13.用化学符号填写下列空格:硫酸锌中锌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14.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是不可再生能源.氢能源作为理想的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15.生石灰与水反应会(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6.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原子序数为10的元素名称为;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质量的氧气和氟气中,所含原子数较少的是.17.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请填写:A、B的化学式分别为:A ;B .物质C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物质A的化学方程式.18.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1)铜可做导线是利用了其性.(2)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多种方法,若只用三种物质来验证,这三种物质可以是.(3)向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24分)19.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1)火灾现场,消防战士使用高压水枪灭火的主要原理是什么?(2)硫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进行得更快、更剧烈,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速率?20.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1)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成分.(2)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3)天然气燃烧.(4)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21.如图所示,A瓶盛有澄清的石灰水,B瓶盛有紫色石蕊试液,C杯有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回答下列问题:(1)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B处出现的现象是;(3)从C处出现的现象中你获得的信息是(填写性质).22.钢铁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1)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共同作用的结果.(3)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的方法有(任写一种).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20分)23.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②.(2)实验室制取C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和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序号).(3)如果选择与制取CO2相同的发生装置来制取O2,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若在F装置中充满水收集氧气,则O2应由端进入(填“a”或“b”).(5)若用E装置收集满氧气时,为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入试管,致使试管炸裂,应进行的操作是.(6)在实验室里加热30g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0.4g.请计算:①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②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2015-2016学年河南省安阳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4分)1.下列过程仅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白磷自燃 B.蜡烛燃烧 C.干冰升华 D.呼吸作用【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白磷自燃过程中有新物质五氧化二磷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雾霾对人类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下列关于减少雾霾的建议中正确的是()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B.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C.鼓励用煤进行火力发电 D.鼓励露天焚烧垃圾【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汽车中汽油的燃烧会增大空气中污染物分析.B、根据太阳能的利用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污染物分析.C、根据煤火力发电时,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分析.D、根据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分析.【解答】解:A、汽车中汽油的燃烧会增大空气中污染物,A措施不可行.B、太阳能的利用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污染物,故B措施可行.C、煤火力发电时,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C措施不可行.D、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D措施不可行.故选B.【点评】本题所考查的化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体现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3.下列物质中有离子构成的是()A.二氧化碳 B.水C.汞D.氯化钠【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硬度非常大B.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铜制品不会生锈C.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D.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常常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根据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分析;B.铜的化学性质:在潮湿的环境下,铜与氧气、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C.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D.合金与组成它的成分相比,一般具有熔点低、硬度大、抗腐蚀性强等方面的优点.【解答】解:A、“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高温下也不易反应,故选项错误;B、铜在潮湿的空气中,在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共同作用下,也能发生反应,生成绿色的铜锈碱式碳酸铜,故说法错误;C、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因此还可以是非金属,故选项错误;D、生活生产中使用的金属多数是合金材料,现制得的合金已达几千种,所以大量使用的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以及金属的化学性质,合金概念的三个特点要记牢,本考点基础性强.5.下列化学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A.Mg﹣镁B.2Na﹣2个钠元素C.3Fe2+﹣3个铁离子D.4N2﹣4个氮原子【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镁属于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B、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解答】解:A、镁属于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镁的化学式为Mg,故选项化学所表达的意义正确.B、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Na可表示2个钠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化学所表达的意义错误.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Fe2+可表示3个亚铁离子,故选项化学所表达的意义错误.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4N2可表示4个氮分子,故选项化学所表达的意义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2015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B.实验室常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C.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来区分D.水电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考点】电解水实验;蒸发与蒸馏操作;硬水与软水;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混合物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蒸馏的原理来分析;C.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来分析;D.根据水的电解来分析.【解答】解:A.冰和水属于同一种物质,所以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故错误;B.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而实验室中通常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故错误;C.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故正确;D.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而不是质量比,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水的净化以及水的电解,难度不大.7.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C.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D.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A、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B、根据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会发生变化分析;C、发生爆炸的条件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气体遇到明火能否发生爆炸,要看气体混合物中是否有可燃性的气体和氧气同时存在.D、根据氢气燃烧分析.【解答】解:A、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发生了燃烧,没有氧气参加,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可燃物不一定在空气中才能燃烧,故错误.B、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会发生变化,故错误.C、空气中有氧气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达到着火点可能发生爆炸,正确.D、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爆炸的原理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如图所示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 B.C.D.【考点】测量容器-量筒;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向试管中放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分析.D、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没有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仰视或俯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向试管中放固体药品时,先把容器横放,把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的竖立起来,使药品滑落到试管底部,以免打破容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应使试管倾斜并与桌面成45°左右,并不时地移动试管,使其受热均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9.某矿石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X+11O22Fe2O3+8SO2.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是FeS2B.SO2中的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D.Fe2O3中的铁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3【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元素质量守恒;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物X的化学式;B、根据化合价的原则,进行分析;C、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生成物种类,判定反应类型;D、关键物质的化学式可以计算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解:A、由4X+11O22Fe2O3+8SO2可知,反应物中氧原子个数为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铁、氧、硫原子个数分别为4、22、8,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4X中含有4个铁原子和8个硫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铁原子和2个硫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FeS2,该选项说法正确;B、SO2中的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16×2)=1: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根据4FeS2+11O22Fe2O3+8SO2可知,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甲,故发生改变,该选项说法正确;D、Fe2O3中的铁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3,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需要考虑:单质中,因为没有元素之间的化合,所以规定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这是判断物质的化学式或元素化合价是否正确的依据.10.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生成物中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A.1:2 B.2:1 C.7:22 D.22:7【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通过对汽车尾气处理过程中发生的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的分析可得知:反应中反应物是NO分子和CO分子,生成物是N2分子和CO2分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完成化学方程式,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图中信息可知,汽车尾气主要为NO和CO,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表示两个NO分子与两个CO分子反应,通过C、N、O原子的重新结合,形成了一个N2分子和两个CO2分子;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 N2+2CO2,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氮气是该反应中的单质;生成的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4×2:2×(12+16×2)=7:22;故选:C.【点评】考虑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物质,要学会识别微观粒子的模型,能用化学式表示出模型代表的物质.11.下列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二氧化锰区分水和5%过氧化氢溶液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C.用适量的澄清石灰水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D.用适量的铁粉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铜【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设计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5%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进行分析判断.D、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5%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水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法正确.B、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法错误.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氧气不能,用适量的澄清石灰水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法正确.D、适量的铁粉能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C和O2充分反应,生成物只有CO2B.等质量的CO和CO2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14C.等质量的H2O和H2O2分别制取氧气,H2O2生成的氧气质量大D.等质量的Al和Mg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H2的质量相等【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A、等质量的C和O2充分反应,碳剩余,生成物有CO2和CO;B、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C、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D、根据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它们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1g金属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A、等质量的C和O2充分反应,碳剩余,生成物有CO2和CO,错误;B、若CO2和CO的质量相等,设它们的质量均为mg,则CO和CO2中O元素的质量比为(mg××100%):(mg××100%)=11:14.故B说法正确;C、等质量的H2O和H2O2分别制取氧气,H2O生成的氧气质量大,错误;D、Mg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24g镁可反应生成2g氢气,即1g镁生成g氢气,Al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27g铝可反应生成3g氢气,即1g铝生成g氢气,故D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满分32分)13.用化学符号填写下列空格:硫酸锌中锌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SO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Al2O3.【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解答】解: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硫酸锌中锌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可表示为:P+52O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故答案为: SO4;Al2O3.【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化学式、化合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4.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氢能源作为理想的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专题】化学与能源;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煤、石油、天然气)进行分析,根据氢气燃烧生成水进行解答.【解答】解: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是不可再生能源.氢气燃烧生成水,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故答案为:天然气;2H2+O22H2O.【点评】能源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也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了解化石燃料的种类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5.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 O+H2O=Ca(OH)2 .【考点】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据此解答.【解答】解: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费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答案:放出; CaO+H2O=Ca(OH)2.【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钙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氧化钙的性质进行.16.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原子序数为10的元素名称为氖;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9 ,等质量的氧气和氟气中,所含原子数较少的是氟气.。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培优试题(12)(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五华县华新中学九年级(上)培优化学试卷(12)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3分)1.下列四种变化中,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一种变化是( )A.生石灰溶于水B.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减轻C.浓硫酸使有机物炭化D.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2.化学变化的结果是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把反应物看成是“旧物质”,下面对“新物质”和“旧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新物质是指世界上没有的物质B.新物质不会再变成其它物质C.新物质和旧物质的性质及用途不可能完全相同D.新物质的元素组成与旧物质的元素组成肯定不同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包含化学变化是( )A.牛奶在空气中久置后产生酸味B.铁制水龙头渗漏引起白色洗面盆滴水处发黄C.家庭装修、装饰材料散发出难闻气味D.旅游城市标志青铜奔马(马踏飞燕)变绿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B.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化合反应一定要加热才能发生B.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单质参加C.置换反应的产物中一定有化合物D.中和反应的产物中一定有盐和水6.王腾同学以不同的化学思维方式或者规律给下列化学反应的类型进行分类,你认为分类合理的一组是:( )①CaO+H2O═Ca(OH)2;②Mg(OH)2MgO+H2O;③Ba(OH)2+2HCl═BaCl2+2H2O;④Zn+H2SO4═ZnSO4+H2↑;⑤2Mg+O22MgO.A.属于化合反应的是①②B.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③④C .属于有热量放出的反应的是②③D.属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是④⑤7.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素质.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反应基本类型B.化学与生活①化合反应4P+5O22P2O5②分解反应H2CO3=H2O+CO2↑③置换反应C+2CuO2Cu+CO2↑④复分解反应HCl+NaOH=NaCl+H2O ①除去餐具油污﹣﹣用洗洁精乳化②人体缺乏维生素A﹣﹣引起夜盲症③干冰﹣﹣用于人工降雨④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点燃后闻气味C.化学实验数据记录D.化学中常见的“三”①用10 mL量筒量取7.25 mL水①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③用托盘天平称取5.6 g铁粉②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合成材料③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A.A B.B C.C D.D8.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受热时发生如下反应4K2FeO4aR+4K2O+3O2↑,则a、R分别是( )A.4 FeO B.2 Fe2O3 C.3 Fe2O3D.1 Fe3O49.将7.3g已部分氧化的锌粉,加入到98g10%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10.密闭容器内有X,O2,CO2,H2O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X O2CO2H2O反应前的质量/克23 80 2 2反应后的质量/克待测32 46 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X的质量为23B.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氧气、二氧化碳和水C.物质X只含有碳、氢元素D.物质X一定含碳、氢、氧元素1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煅烧石灰石B.向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加入氯化钠固体C.密闭容器中镁和氧气加热反应D.用等量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二、非选择题:12.某兴趣小组用10g镁条与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反应.测得产生氢气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假设镁条中除表面含有氧化镁外,没有其它杂质).(1)当稀硫酸的质量为70g,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g.(2)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当稀硫酸的质量为10g时,为什么不产生氢气__________.(3)计算镁条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13.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份固体样品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已确定该样品由氧化铁和铁粉混合而成.他们称取了13.6g固体样品,用图a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测定的部分数据如图b所示.(1)图a最右端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2)固体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是__________克.(3)在上述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五华县华新中学九年级(上)培优化学试卷(12)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3分)1.下列四种变化中,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一种变化是( )A.生石灰溶于水B.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减轻C.浓硫酸使有机物炭化D.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生石灰溶于水时,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减轻是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质量减少,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浓硫酸使有机物炭化是浓硫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与有机物发生了化学变化;D、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是因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由以上分析可知只有B发生的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化学变化的结果是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把反应物看成是“旧物质”,下面对“新物质”和“旧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新物质是指世界上没有的物质B.新物质不会再变成其它物质C.新物质和旧物质的性质及用途不可能完全相同D.新物质的元素组成与旧物质的元素组成肯定不同【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可以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新物质是不同于任何反应物的其它物质,其性质及用途不可能完全相同.【解答】解:A、新物质是不同于任何反应物的其它物质,不是指世界上没有的物质,例如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是世界上存在的物质,但水属于该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故说法错误;B、一个反应中的新物质,可能在其它反应中变成其它物质,例如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属于该反应生成的新物质,但水通过电解又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故说法错误;C、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是相对于反应物来说的,即生成了与反应物在组成及用途上不可能完全相同的物质,故说法正确;D、元素相同也可能是新物质,例如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过氧化氢和水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它们属于不同的物质,故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新物质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包含化学变化是( )A.牛奶在空气中久置后产生酸味B.铁制水龙头渗漏引起白色洗面盆滴水处发黄C.家庭装修、装饰材料散发出难闻气味D.旅游城市标志青铜奔马(马踏飞燕)变绿【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牛奶在空气中久置后产生酸味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白色洗面盆滴水处发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装饰材料散发出难闻气味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青铜奔马变绿过程中有新物质铜绿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B.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是利用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所以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是镁的化学性质决定的,故A错;B、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是利用了钨的导电性和熔点高,所以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是由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故B对;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小苏打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所以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由小苏打的化学性质决定的,故C错;D、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因此是由氮气的化学性质决定的,故D错.故选B.【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化合反应一定要加热才能发生B.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单质参加C.置换反应的产物中一定有化合物D.中和反应的产物中一定有盐和水【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A、根据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进行解答;B、根据复分解反应是指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进行解答;C、根据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进行解答;D、根据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进行解答.【解答】解:A、化合反应不一定要加热才能发生,例如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就不需要加热,故A错误;B、复分解反应是指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所以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单质参加,故B正确;C、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所以置换反应的产物中一定有化合物,故C正确;D、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所以中和反应的产物中一定有盐和水,故D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各种反应类型的实质,只有这样才能对物质的反应类型做出正确的判断.6.王腾同学以不同的化学思维方式或者规律给下列化学反应的类型进行分类,你认为分类合理的一组是:( )①CaO+H2O═Ca(OH)2;②Mg(OH)2MgO+H2O;③Ba(OH)2+2HCl═BaCl2+2H2O;④Zn+H2SO4═ZnSO4+H2↑;⑤2Mg+O22MgO.A.属于化合反应的是①②B.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③④C.属于有热量放出的反应的是②③D.属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是④⑤【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分析】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是指由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①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②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且反应需加热才能进行,反应吸热③是由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放热.④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锌元素、氢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⑤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镁元素、氧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解答】解:A、②属于分解反应;故错B、④属于置换反应;故错C、②反应需加热才能进行,反应吸热;故错D、④锌元素、氢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⑤镁元素、氧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故对.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反应类型的分类方法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反应类型做出正确的判断.7.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素质.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反应基本类型B.化学与生活①化合反应4P+5O22P2O5②分解反应H2CO3=H2O+CO2↑③置换反应C+2CuO2Cu+CO2↑④复分解反应HCl+NaOH=NaCl+H2O ①除去餐具油污﹣﹣用洗洁精乳化②人体缺乏维生素A﹣﹣引起夜盲症③干冰﹣﹣用于人工降雨④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点燃后闻气味C.化学实验数据记录D.化学中常见的“三”①用10 mL量筒量取7.25 mL水③用托盘天平称取5.6 g铁粉①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②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合成材料③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A.A B.B C.C D.D【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压轴实验题.【分析】对于知识整理题目,由于接触的信息较多,所以在解题时要注意对每个选项中特别明显的内容的处理,要通过排除来解答,不要一一阅读和分析.如:PH试纸测出的数值都是整数,10ml量筒只能记到0.1ml,天平也只能读到0.1克.所以该选项是错误的.通过一点就否定掉D选项.【解答】A、化合反应:多变一;分解反应:一变多;置换反应:A+BC═B+AC;复分解反应:AB+CD═AD+CB;符合题意;故对B、乳化作用、维生素的作用、干冰易升华、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的方法;都正确;故对C、10ml量筒和天平只能近似到0.1,而用PH试纸测得的数值只能保留到整数,故错D、化学中常见的“三”是我们应熟知的都对;故对故选C【点评】解答时要注意对题目的准确理解,解答时可以注意是否有解题的技巧,另外就是平时学习中多归纳总结,对比和联想,这样更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8.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受热时发生如下反应4K2FeO4aR+4K2O+3O2↑,则a、R分别是( )A.4 FeO B.2 Fe2O3 C.3 Fe2O3D.1 Fe3O4【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a、R.【解答】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K2FeO4aR+4K2O+3O2↑,反应物中钾、铁、氧原子个数分别为8、4、1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钾、铁、氧原子个数分别为8、0、1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aR中含有4个铁原子和6个氧原子,则观察选项:a、R分别是2、Fe2O3.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9.将7.3g已部分氧化的锌粉,加入到98g10%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反应的方程Zn+H2SO4═ZnSO4+H2↑、ZnO+H2SO4═ZnSO4+H2O、找出硫酸与硫酸锌之间的关系式进行计算.【解答】解:设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由Zn+H2SO4═ZnSO4+H2↑、ZnO+H2SO4═ZnSO4+H2O 得:H2SO4~ZnSO498 16198g×10% x由以上计算可知,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在计算时,根据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找出关系式,利用关系式计算比较简单.10.密闭容器内有X,O2,CO2,H2O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X O2CO2H2O反应前的质量/23 80 2 2克待测32 46 29反应后的质量/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X的质量为23B.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氧气、二氧化碳和水C.物质X只含有碳、氢元素D.物质X一定含碳、氢、氧元素【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从而得出待测的值,由物质质量的增减量可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再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和物质的质量可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待测值=23+80+2+2﹣32﹣46﹣29=0,故说法错误;B、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而X和氧气的质量减小,为反应物,故说法错误;C、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而X和氧气的质量减小,为反应物,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以知道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参加反应的44g二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是44g×=32g,参加反应的27g水中含有的氧元素质量是27g×=24g,所以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32g+24g=56g,大于反应的氧气质量80g﹣32g=48g,故X中一定有氧元素,故说法错误;D、由C分析可知,物质X一定含碳、氢、氧元素,故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能够根据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来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1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煅烧石灰石B.向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加入氯化钠固体C.密闭容器中镁和氧气加热反应D.用等量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压轴实验题.【分析】A、高温煅烧石灰石放出二氧化碳,固体质量减少;B、向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加入氯化钠固体时,氯化钠能继续溶解;C、密闭容器中镁和氧气加热反应生成了氧化镁;D、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分析.【解答】解:A、高温煅烧石灰石放出二氧化碳,固体质量减少,开始时固体的质量不是零.故A错误;B、向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加入氯化钠固体时,氯化钠能再溶解,溶液的质量增加,直到溶液达到饱和为止.故B错误;C、密闭容器中镁和氧气在加热反应生成了氧化镁,无论那一种物质过量,最终结果两者不能同时存在.故C错误;D、催化剂能改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不改变生成氧气的质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正确辨别坐标所表示的变化量,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分析变化中相关量的变化关系,是解答问题的基础.二、非选择题:12.某兴趣小组用10g镁条与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反应.测得产生氢气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假设镁条中除表面含有氧化镁外,没有其它杂质).(1)当稀硫酸的质量为70g,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为g.(2)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当稀硫酸的质量为10g时,为什么不产生氢气MgO+H2SO4=MgSO4+H2O.(3)计算镁条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分析】(1)根据产生氢气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图,读出产生氢气的质量;(2)镁条的表面有氧化镁能与稀硫酸反应;(3)根据氧化镁、镁与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以及镁之间的关系式求出镁的质量,再计算镁条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解:(1)由产生氢气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图可知,当稀硫酸的质量为70g,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为0.5g;(2)由于镁易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镁条的表面生成了氧化镁,稀硫酸首先与镁条表面的氧化镁薄膜发生了反应,所以不产生氢气,反应的方程式是:MgO+H2SO4=MgSO4+H2O.(3)设镁元素的质量为x由Mg+H2SO4=MgSO4+H2↑MgO+H2SO4=MgSO4+H2O得:H2SO4~MgSO4~Mg98 2470g×49% x镁条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84%故答为:(1)0.5(2)MgO+H2SO4=MgSO4+H2O;(3)84%.【点评】较活泼的金属易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金属的表面形成了金属氧化物,当与酸反应时首先金属表面的氧化物与酸反应不能放出氢气.13.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份固体样品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已确定该样品由氧化铁和铁粉混合而成.他们称取了13.6g固体样品,用图a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测定的部分数据如图b所示.(1)图a最右端的酒精灯的作用是除去尾气中的CO,防止空气污染.(2)固体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是8g克.(3)在上述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科学探究.【分析】(1)考虑尾气的处理;(2)根据一氧化碳只与氧化铁反应,写出化学反应式,根据提供的数据计算出氧化铁的质量;(3)根据铁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铁的质量计算出生成的溶质氯化亚铁和氢气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溶液的质量,然后根据质量分数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1)图a最右端的酒精灯的作用是除去尾气中的CO,防止空气污染.(2)设固体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x,则3CO+Fe2O32Fe+3CO2固体减重160 112 160﹣112=48x (13.6g﹣11.2 g),解得x=8g(3)设生成的FeCl2和H2质量分别为x、y,则Fe+2HCl═FeCl2+H2↑56 127 211.2g x y×100%=22.9%.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2.9%.故答案为:(1)除去尾气中的CO,防止空气污染;(2)8g;(3)22.9%.【点评】本题考查关于化学反应式的计算,需要同学们能够准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理清物质间的关系,才可做出准确的计算.。
2016届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广东省珠海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1.厨房里的下列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拉面条B.磨豆浆C.切黄瓜D.酿米酒2.去冬今春我国雾霾频发,雾霾主要是由于大气中PM2.5过高造成的空气污染.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列项目不必列入监测范围的是()A.氮气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PM2.53.在化学世界里没有生命的阿拉伯数字也变得鲜活起来,它们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着不同的含义.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A.Mg2+: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B.CO2:每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C.2H:2个氢元素D.: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4.核电站中可用硼酸(H3BO3)吸收中子,阻断核辐射.硼酸中硼元素的化合价是()A.+1 B.+2 C.+3 D.+45.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现象解释A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B 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气体分子较小,易于压缩C 在无外力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 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分子受热,体积变大A.A B.B C.C D.D6.2012年4月15日,央视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生产的药用胶囊里重金属铬(Cr)超标,即震惊全国的“毒胶囊”事件.已知铬原子核内有24个质子,铬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8 B.铬原子呈电中性C.铬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D.铬元素的原子序数是527.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用水防止CO中毒B.用肥皂水鉴别软水和硬水C.用氮气作为薯片包装袋里的防腐剂D.用灼烧法鉴别黄铜与黄金8.厨房中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用油B.白醋 C.白糖 D.食盐9.下列区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用肥皂水区别软水和硬水B.用水区别氯化钠和硝酸铵固体C.用燃烧的方法区别羊毛和涤纶D.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别O2和CO210.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取等质量t2℃的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b=cB.恢复至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 a>b=cC.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D.若继续降温至 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11.下列试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发出大量的热1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能达到对应目的是()A.除去CO中CO2B.验证CO2密度大于空气密度C.检验O2是否收集满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3.现有X、Y、Z三种金属,将X、Y分别放入稀硫酸溶液中,结果Y表面产生氢气,X无变化,另取X放入Z的盐溶液中,结果X表面有Z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是()A.X>Y>Z B.Y>Z>X C.X>Z>Y D.Y>X>Z14.将一定量的乙醇(C2H6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乙醇氧气水二氧化碳X反应前质量/g 4.6 8.0 0 0 0反应后质量/g 0 0 5.4 4.4 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表中a的值为2.6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X可能含有氢元素D.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9.6g,则无X生成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26分,请把各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15.用化学用语填空①2个氧原子:;②钙离子:;③+2价的镁元素:;④3个氮分子:.16.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1)表中3至10号元素位于第二周期,11至18号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分析其规律可知,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相同.(2)表中9号和17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则钠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3)请在表中①~③三种元素里选出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常见离子符号.(写一种)(4)表中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x= ;若x=8,请写出该粒子的符号;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填一种符号即可);(5)高温条件下,NH3在O2中用铂一铑合金(Pt﹣Rh)催化氧化;若催化机理如图所示: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7.珠海因水而美,爱惜珠海的美丽,先从我们自身做起.(1)有关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①图1为简易净水装置,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②图2为蒸馏装置,海水分别经图2与图 1装置单独处理后,所得水质成分的区别是③图3为简易水电解器,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A 管中产生的气体是;(2)水和双氧水都含有相同的元素,但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3)节约保护水资源是珠海美丽的关键,请列举一条生活中你的节水做法:.18.如图分别表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①M 点的含义是.②温度为t2℃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③t2℃的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物质.④在20℃时,向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加入22g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为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烧杯中溶液的质量是g;如继续将温度升高至t2,则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⑤若A中混有少量的B物质,分离出A物质常用的方法是.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3分)19.图中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B都是黑色固体,D、F为红色固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推断出各物质后解答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2)写出上述物之间转化时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A、B两物质化学方程式:;(4)已知转化过程④在常温下就能进行,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反应.20.如图是某化学学习小组设计的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开始时,同学们针对以下问题展开了讨论:A.先给氧化铁加热,B.先通入一氧化碳你认为应该(填“A”或“B”),目的是,该装置尾气处理的方法可以是;(2)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反应过程如下:焦炭CO2 CO Fe,请写出第③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是铁与反应生成的,写出一条预防钢铁锈蚀的方法.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21.(11分)(2015秋•珠海期末)请根据下列装置和仪器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上述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写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为;反应结束后,若要过滤分离出MnO2,除了仪器E、F外,还需补充的玻璃仪器名称是,其中F的作用是.(4)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其化学方程式为;采用装置作为发生和收集装置.22.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探究一:该气体的成分.【猜想与假设】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小明说:不可能含有N2,因为.小芳说: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 有毒;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进行实验】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①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得出结论】(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由实验②(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探究二:维C泡腾片溶液的酸碱性.向维C泡腾片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性.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23.2014年1月初,广州、佛山一带出现H7N9禽流感.这种病毒首先在鸡、鸭等飞禽身上发现.对鸡、鸭舍进行消毒时常用15%的过氧乙酸溶液,过氧乙酸的化学式是CH3COOOH(即:C2H4O3).试计算:(1)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有个原子.(2)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4)配制15%的过氧乙酸溶液100克,需过氧乙酸克,水 mL.(ρ3)水=1g/cm24.科学实验提倡绿色环保,对实验装置进行微型化改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图甲是实验室制取并检验CO2的装置,图乙是对图甲实验装置的“微型”化改进后的装置.(1)图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实验中的作用与图甲中的仪器相同(填字母编号).(2)通常用甲装置完成该实验需要的盐酸是“微型”实验装置用量的10倍,采用“微型”实验装置具有的优点是.(3)用甲装置完成“制取并检验CO2”的实验,产生气体4.4克,石灰石样品的质量是12.5克,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以下为参考试题25.(2009•潮阳区模拟)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2.3g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 CO2和2.7g H2O.对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推断:①一定含C、H元素②一定不含O元素③可能含O元素④一定含O元素⑤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2:5 ⑥分子中C、H、O的元素质量比为12:3:8.其中正确的是()A.①④⑥B.①②⑤C.①③⑤D.①④⑤26.(2014•无锡模拟)下列有关图象中不正确的是()A.一定质量的碳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关系D.质量相同的粉状碳酸钙和块状碳酸钙与足量的稀盐酸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27.(2015秋•珠海期末)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称或符号.(1)2N ;(2)2个镁离子.28.(2008秋•顺德区期末)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现有以下常见的物质:A.炭黑B.氧气C.氢气D.一氧化碳E.明矾F.甲烷选择以上物质填空(填字母):(1)可用于汽车动力的高能无污染的燃料是;(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3)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气态氧化物是;(4)常用于净水的物质是;(5)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6)由于常温下性质较稳定而被用来制碳素墨水的是.29.(2008秋•顺德区期末)水是自然的宝贵资源,人类离不开水.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1)水的净化方法有沉淀、过滤和蒸馏,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2)自来水中含有少量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烧水时,会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壶中出现水垢.烧水时,水的硬度会(“增大”、“不变”、“减小”);(3)水常用作灭火,其灭火原理是.30.(2008秋•顺德区期末)按要求完成以下化学方程式:(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利用红磷除去空气中的氧气:(3)油画上的白色含铅颜料经过一段时间会变成黑色的硫化铅(PbS).使其恢复白色的方法是蘸涂过氧化氢,它和硫化铅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铅(PbSO4)及一种常见的液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1.(2008秋•顺德区期末)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在灾后的防疫工作中,常用二氧化氯(ClO2)作消毒剂.ClO2是一种橙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1℃以下为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可用氯酸钠(NaClO3)与浓盐酸反应制取C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 NaClO3+4HCl═2 ClO2↑+Cl2↑+2X+2NaCl.(1)二氧化氯(ClO2)中氯元素为价;(2)根据以上信息,请你总结出Cl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各一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3)推断上述反应中X的化学式.、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1分).32.(2009•潮阳区模拟)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族ⅠA0周期一 1 H1.008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2 He4.003二 3 Li6.941 4Be9.0125 B10.816 C12.017 N14.08 O16.009 F19.0010 Ne20.18三11 Na22.99 12 Mg24.3113 Al26.9814 Si28.0915 P30.9716 S32.0617 Cl35.4518 Ar39.95(1)12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Be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的元素属(填“金属”或“非金属”),Ne的化学性质(填“活泼”或“不活泼”);(3)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族;它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4)3号元素和11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A.质子数相同 B.中子数相同C.核外电子数相同 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33.(2008秋•顺德区期末)把A、B、C、D四种纯净物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质量物质 A B C D反应前质量/g 2 26.5 2 0反应后质量/g 16.9 2 2 待测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后D的质量是g;(2)容器中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是(填写基本反应类型).34.(2015秋•珠海期末)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之前,小芳曾用四朵紫色干燥的石蕊小花做了如图所示的四个探究实验,得出了“CO2溶于水生成酸”的结论.(1)请将各实验的有关内容填入下表空格中:实验序号I II ⅢIV 实验现象小花变红色小花不变色小花不变色小花色实验目的和结论目的:证明酸溶液能使石蕊变红色目的:证明水不使石蕊变红色目的:证明结论:CO2和水反应生成酸2015-2016学年广东省珠海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1.厨房里的下列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拉面条B.磨豆浆C.切黄瓜D.酿米酒【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拉面条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磨豆浆只是磨碎提取汁液和营养物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切黄瓜只是将黄瓜切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酿米酒有新物质乙醇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去冬今春我国雾霾频发,雾霾主要是由于大气中PM2.5过高造成的空气污染.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列项目不必列入监测范围的是()A.氮气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PM2.5【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环境空气质量测定的是污染物质,其中氮气是组成空气的物质之一,不是污染物,所以不用检测.【解答】解:A、环境空气质量测定的是污染物质,其中氮气是组成空气的物质之一,不是污染物,所以不用检测,故选项正确;B、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需要检测,故选项错误;C、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因此需要检测,故选项错误;D、PM2.5属于固体颗粒污染物,也需要检测,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在化学世界里没有生命的阿拉伯数字也变得鲜活起来,它们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着不同的含义.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A.Mg2+: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B.CO2:每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C.2H:2个氢元素D.: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在化学用语中,数字一般有这几种情况:①在元素符号前,只表示原子个数;②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前,只表示分子个数;③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中,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所含有的原子个数;④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⑤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解答】解:A、数字2在镁元素的右上角,表示每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A正确;B、数字2在化学式中,表示分子中所含的某原子的个数,故B正确;C、数字2在元素符号的前面,表示原子个数,即该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故C错误;D、数字2在钙元素的正上方,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4.核电站中可用硼酸(H3BO3)吸收中子,阻断核辐射.硼酸中硼元素的化合价是()A.+1 B.+2 C.+3 D.+4【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硼酸中硼元素的化合价为:(+1)×3+x+(﹣2)×3=0,则x=+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的解题能力.5.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现象解释A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B 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气体分子较小,易于压缩C 在无外力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 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分子受热,体积变大A.A B.B C.C D.D【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是因为夏天气温高,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B、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氧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在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C、花粉是宏观的物质,在无外力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不能说明分子很小,故选项解释错误.D、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2012年4月15日,央视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生产的药用胶囊里重金属铬(Cr)超标,即震惊全国的“毒胶囊”事件.已知铬原子核内有24个质子,铬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8 B.铬原子呈电中性C.铬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D.铬元素的原子序数是52【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核外电子数与质子数的关系考虑.B、根据整个原子的电性考虑.C、根据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考虑.D、根据原子序数与质子数的关系考虑.【解答】解:A、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为24,故说法错误;B、由于原子核所带的电量等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故说法正确;C、铬原子中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故说法错误;D、原子序数等于核内质子数等于24,故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了解对于原子来说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掌握原子核的构成,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7.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用水防止CO中毒B.用肥皂水鉴别软水和硬水C.用氮气作为薯片包装袋里的防腐剂D.用灼烧法鉴别黄铜与黄金【考点】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常见气体的用途;硬水与软水;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化学知识生活化;空气与水;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根据CO的水溶性进行分析.B、根据区分软水和硬水的方法分析.C、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分析.D、根据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灼烧会变黑进行分析.【解答】解:A、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用水不能防止CO中毒;故A错误;B、硬水中肥皂水生成的泡沫少,软水多,因此可通过肥皂水鉴别软水和硬水,故B正确.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以防腐,故C正确.D、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灼烧时铜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而使表面变黑,灼烧黄金颜色不变;故D正确;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把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生产实际当中,利用化学知识解答生活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8.厨房中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用油B.白醋 C.白糖 D.食盐【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解答】解:A、食用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B、白醋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C、白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D、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下列区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用肥皂水区别软水和硬水B.用水区别氯化钠和硝酸铵固体C.用燃烧的方法区别羊毛和涤纶D.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别O2和CO2【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硬水与软水;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专题】实验方案评价题.【分析】对于给定实验方法和试剂的鉴别题,直接从给定试剂和方法去猜想用到的实验原理,然后再原理下验证分析是否能够达到目的即可,而不要从待鉴别物质去分析可以用的方法和试剂.【解答】解:A、用肥皂水区别软水和硬水.用肥皂水是想通过充分振荡后产生泡沫的多少来分析的,由于软水中含有钙镁离子少,振荡后产生的泡沫相对就多,所以可以区别开.正确.B、用水区别氯化钠和硝酸铵固体.用水来鉴别物质有两种可能,看是否反应,或者看溶解情况.由于两者都不能和水反应,则就是借助溶解性,而两种物质都能够溶解于水,所以不是很容易区别.严格将来,如果考虑溶解度差别,由于硝酸铵溶解度比氯化钠要大的多,通过相同质量的水溶解溶质的多少也可以区别.同时考虑溶解过程中的吸热与放热的差异,由于硝酸铵固体溶解导致液体温度降低,也是可以区别的.正确.C、用燃烧的方法区别羊毛和涤纶.在燃烧时,涤纶明显打结成球,而羊毛燃烧却又毛发烧焦的味道.可以区别.正确.D、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别O2和CO2.由于两种气体都是无色的,所以用该方法无法区别.错误.。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训练试题(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黄坌镇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训练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A.发射航天飞机B.水力发电C.太阳能供热D.风力发电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A.2O2:表示4个氧原子B.钠离子:Na1+C.氯化铝:AlCl2D.硫酸根离子:SO42﹣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固体药品B.加热液体药品C.过滤天然水D.点燃镁条4.科学家计划用质子数为20的钙离子,轰击核电荷数为98的锎元素靶,使两元素的原子核合并在一起,合成核电荷数为118的新元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新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8B.新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18C.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D.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发生改变5.偏钛酸钡(BaTiO x)因其显著的“压电效应”而广泛应用于超声波发生装置中.已知偏钛酸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其化学式中x的数值是()A.1 B.2 C.3 D.46.在A+3B=2C+2D的反应中,14克A完全反应生成44克C和18克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16 B.32 C.64 D.967.按如图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第二周期只有Li、Be属于金属元素B.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C.Mg2+最外层电子数为8D.Na+和Al3+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8.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A.20℃,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B.20℃,1g镁在1g氧气充分燃烧后,生成氧化镁2gC.20℃,1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结合生成2个水分子D.20℃,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9.百合具有润肺止咳、养颜美容等功效,百合中含有秋水仙碱,其化学式为C22H25NO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秋水仙碱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秋水仙碱分子由22个碳原子、2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3个氧分子构成C.秋水仙碱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1:3D.秋水仙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0.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涉及两种氧化物B.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C.该反应中反应物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3:1D.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保持不变12.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和HC.因为化合物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所以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D.因为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所以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原子13.一定质量的木炭和过量氧气放在密闭的容器里加热,充分反应.以下能正确反映容器内有关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是()A.B.C.D.14.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B.发生变化的b与d质量比为1:2C.当y≥15时,该反应不一定是分解反应D.当x为25时,y一定为10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6分)15.H、C、O、Ca是初中常见的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1)黑色的固体.(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3)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4)大理石的主要成分.(5)汽水里含有的一种酸.(6)能燃烧的气体单质.16.钾原子与氟原子形成化合物的过程如下图:(1)钾、氟原子在结合过程中要失去、得到电子的原因是它们都要形成结构;它们形成的化合物由(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2)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 n+离子,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A.m═n B.m═n+x C.m═n﹣x D.m═x﹣n(3)已知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B离子的符号为B3+,则A、B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17.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推广清洁能源,发展低碳经济,能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1)为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A.夏天使空调的温度低于26℃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C.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D.大力发展汽车工业,提倡私家车出行(2)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但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近年来科学家正致力于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将过多的CO2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CH4).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固体MgH2是氢能源汽车的供能剂,MgH2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同时释放出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8.回答下列问题:(1)图1是家用净水器桶及其滤芯实物图,滤芯中的白色物质为软化剂,其主要作用是降低水中.经净化后的水是否是软水,可用检验.(2)将可口可乐饮料通过图2的装置后颜色被除去,其原理是利用了活性炭的性.图2装置用于净水时,整个操作过程的名称叫.小资料:①紫色石蕊试液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酸性物质变为红色.②柠檬酸是一种有机酸.(3)可口可乐饮料中是否含有柠檬酸?小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他取适量上述烧杯中液体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发现石蕊试液变红色,小虎同学据此认为饮料中含有柠檬酸.小虎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该饮料中还存在一种酸,写出生成该酸的化学方程式.19.请对下列实验装置进行分析:(1)实验一的结论是:.(2)实验二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你认为可行吗?为什么?.(3)实验三中,b管连接的是电源的极,该实验的结论是.三、综合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20.尿素[(NH2)2CO]是农业上重要的氮肥.工业上合成尿素的工艺流程如下:(1)煤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化石燃料,主要含有.(2)造气炉中发生反应:C+H2O CO+H2,C+O2 CO2,上述两个反应中表现还原性的物质是(填化学式).(3)脱碳过程③是通过一定的工艺流程将CO2与H2、N2分离,此过程发生的是(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4)反应④的基本类型是.(5)写出由CO2和NH3合成尿素[(NH2)2CO]并生成水的反应方程式.21.A~E,甲~丙均为初中常见的物质.A、B、C是单质,丙为黑色固体,E为红色固体.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部分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略去).【查阅资料】与H2、木炭一样,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单质铜.(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乙.(2)写出C物质的一种用途:.(3)在自然界中,甲通过作用,可以转化成B气体.(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⑤.四、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22.(10分)(2013•珠海)下面的实验仪器省去了固定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甲图中仪器①的名称为.(2)乙图中的微型装置H可用于实验室制备CO2,此微型装置在操作上的优点是;在甲图中可选择(填序号)装配与装置H功能相同的装置.(3)装配KClO3制备O2的发生装置,甲图中除固定装置外还差的仪器是(写名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用铁片和稀硫酸在微型装置H中制取氢气,其化学方程式为;I是医用输液观察滴夜快慢的滴壶,若用它作微型洗气装置,则气体应从(填“a”或“b”)进入,其中所装洗气的液体不能装满的原因是.23.草酸的化学式为H2C2O4,某实验小组对草酸受热分解及其产物进行探究:【猜想与假设】猜想1:分解产物是 CO2、H2O猜想2:分解产物是CO、H2O猜想3:分解产物是CO2、CO猜想4:分解产物是CO2、CO和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上猜想中,不可能的猜想是.【查阅资料】(1)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成蓝色(2)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是一种常用的干燥剂(3)草酸晶体熔点较低,加热到182℃即可以熔化成液体【实验设计】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注:①图中铁架台略去②装置中所用容器为底部弯曲的试管)猜想是正确的,请写出草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五、计算与分析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24.碘元素对青少年智力发育影响很大,加碘盐通常在食盐中加碘酸钾(KIO3).如图是超市销售的一种加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1)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2)碘酸钾中钾、碘、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2)每袋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mg.(3)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一个18岁的青年每天摄入碘元素的质量为0.15mg.假设碘的来源仅靠这种加碘食盐,该青年每天摄入这种食盐应为 g.25.(11分)(2015秋•阳山县期末)某省盛产石灰石,其中含有杂质为二氧化硅(不溶水).某中学初三研究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的纯度(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4.0g该矿)五次实验中,盐酸完全反应的有第(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3)此种盐酸里的氯化氢气体的质量分数.2015-2016学年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黄坌镇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训练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A.发射航天飞机B.水力发电C.太阳能供热D.风力发电【考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此题是关于化学中有关能量来源的判断问题,解题时必须熟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能量变化问题.解答时首先从选项中判断出属于化学变化的选项.【解答】解: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炸药、石油、煤炭、蓄电池等储存的能量,都是靠化学反应释放出来的.A、发射航天飞机,就是靠燃料的燃烧释放的能量推动火箭不断地向上运行,发生了化学变化,故A正确;B、C、D三项只是单纯的能量间转化,并无新物质的生成,均属于物理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故BCD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实质归结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区别上,关键是看能量转变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通过本题学会处理问题的变通.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A.2O2:表示4个氧原子B.钠离子:Na1+C.氯化铝:AlCl2D.硫酸根离子:SO4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A、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4个氧原子,就可表示为4O,故选项错误;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钠离子可表示为:Na+;故选项错误;C、氯化铝是由显+3价的铝元素和显﹣1价的氯元素组成的,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AlCl3;故选项错误;D、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硫酸根可表示为:SO42﹣;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固体药品B.加热液体药品C.过滤天然水D.点燃镁条【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挟持器-铁夹、试管夹、坩埚钳;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块状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的注意事项分析;C、根据过滤时的注意事项分析;D、根据点燃镁条时的注意事项解答.【解答】解:A、取用块状固体时,瓶塞应该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液体不能直接倒入漏斗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点燃镁条时,防止烫坏试验台,放在石棉网上,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科学家计划用质子数为20的钙离子,轰击核电荷数为98的锎元素靶,使两元素的原子核合并在一起,合成核电荷数为118的新元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新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8B.新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18C.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D.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发生改变【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由题意,新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18,则新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故选项说法错误.B、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新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18,则新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18,故选项说法正确.C、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新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18,则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应大于118,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题意,用质子数为20的钙离子,轰击核电荷数为98的元素靶,使两元素的原子核合并在一起,合成核电荷数为118的新元素,则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5.偏钛酸钡(BaTiO x)因其显著的“压电效应”而广泛应用于超声波发生装置中.已知偏钛酸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其化学式中x的数值是()A.1 B.2 C.3 D.4【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偏钛酸钡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钡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4)+(﹣2)×x=0,则x=3.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化学式中指定数字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6.在A+3B=2C+2D的反应中,14克A完全反应生成44克C和18克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16 B.32 C.64 D.96【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现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14克A完全反应生成44克C和18克D时消耗B的质量,再根据方程式列比例式求出B的相对分子质量.【解答】解:由14克A完全反应生成44克C和18克D可知B的质量为:44克+18克﹣14克=48克,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则:A+3B=2C+2D28 3X14克 48克根据:解得X=32.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在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时与前面的系数有关.7.按如图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第二周期只有Li、Be属于金属元素B.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C.Mg2+最外层电子数为8D.Na+和Al3+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元素的种类来分析;B.根据元素周期律来分析;C.根据离子的形成来分析;D.由钠原子、铝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钠原子、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解:A.Li、Be均为金属元素,但硼(B)属于非金属元素,故正确;B.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故正确;C.镁原子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次外层变成最外层为8个电子,故正确;D.由钠原子、铝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钠原子、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3,在化学反应中分别易失去1个、3个电子形成钠离子、铝离子;则Na+和Al3+核外电子数都为10,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意义进行解题的能力,明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与得失电子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8.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A.20℃,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B.20℃,1g镁在1g氧气充分燃烧后,生成氧化镁2gC.20℃,1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结合生成2个水分子D.20℃,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分子之间有间隙,混合后,体积小于2L.B、1g镁和1g硫酸并没有完全反应,即使完全反应,由于氢气的外逸质量也不会等于2g.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D、1g硫粉与1g氧气完全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了2g二氧化硫.【解答】解:A、分子之间有间隙,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2L,故A错误.B、1g镁和1g硫酸并没有完全反应,即使完全反应,由于氢气的外逸质量也不会等于2g,故B错误.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中不会在含有其他分子,故C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g硫粉与1g氧气会完全反应,生成2g二氧化硫,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答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9.百合具有润肺止咳、养颜美容等功效,百合中含有秋水仙碱,其化学式为C22H25NO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秋水仙碱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秋水仙碱分子由22个碳原子、2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3个氧分子构成C.秋水仙碱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1:3D.秋水仙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分子结构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分子结构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来分析.【解答】解:A.秋水仙碱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秋水仙碱分子是由22个碳原子、2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1个秋水仙碱分子中含有22个碳原子和6个氧原子,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1:3,故选项说法正确.D.秋水仙碱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25):(14×1):(16×6)=264:25:14:96,由此可知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涉及两种氧化物B.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C.该反应中反应物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3:1D.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保持不变【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模型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判断物质的类型;B、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的类型;C、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D、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解答】解:A、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氧化物,故A正确;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故B不正确;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图示中一个碳原子与一个水分子反应,所以,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C不正确;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石燃料的种类,煤的利用,属于基础的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解答.【考点】碳的化学性质;常见气体的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性质决定用途.【分析】A、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使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字迹长时间不会变化;B、石墨能够导电所以能够做电池的电极材料;C、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是焦炭具有还原性;D、根据氩气的化学性质不活进行分析.【解答】解:A、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使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字迹长时间不会变化,所以书写档案规定必须使用碳素墨水是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故A正确;B、石墨能够导电所以能够做电池的电极材料,故B正确;C、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是焦炭具有还原性,故C错误;D、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氩气用作焊接金属时做保护气,故D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应熟悉碳的几种单质的性质,利用性质来解释在生活和生产中碳单质的用途,知识强,较易回答.12.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和HC.因为化合物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所以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D.因为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所以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原子【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分类.【分析】A、对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从这个角度分析本题;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反应前后元素的情况;C、根据含有不同元素的还有可能是混合物分析;D、可举例说明,如氢、氦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2,但属于非金属元素.【解答】解:A、对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分子不同,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A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反应后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反应前也应有三种元素,又因为反应物质中有氧气,故只能判断蜡烛中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故B正确;C、含有不同元素的还有可能是混合物,故C错误;D、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四个,但最外层电子数为1或2的原子不一定是金属元素,如氢、氦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2,但属于非金属元素,故D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学会通过举实例的方法来证实结论的错误,即通过举出反例的方法来验证观点是否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阿弓中学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该项的序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填涂.)1.厨房里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燃烧B.刀生锈C.菜腐烂D.水蒸发2.根据图中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B.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8C.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D.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3.下列关于O2的说法不科学的是()A.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空气中的O2B.硫在O2里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工业上将空气液化后再进行分离来制取O2D.加热KClO3制O2,可用MnO2作催化剂4.据报道,用于清洗龙虾的“洗虾粉”中含有柠檬酸钠、亚硫酸钠[Na2SO3]等,可能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其中Na2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A.﹣2 B.+2 C.+4 D.+65.空气的成分中,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6.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化学实验的顺利进行.下列属于操作正确的是()A.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B.点燃一氧化碳气体前,应先检验气体的纯度C.为了节约药品,实验室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瓶D.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仰视或俯视读数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8.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B.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C.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9.(1分)(2011•雅安)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说明()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的质量很小C.分子的体积变大D.分子间空隙增大10.美国铱星公司(已破产)原计划发射77颗卫星,以实现全球卫星通讯,其要发射卫星的数目恰好与铱元素(Ir)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目相等.下列关于铱元素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铱原子的质子数为70B.铱原子的相对原子量质量为77C.铱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7D.铱元素为非金属元素11.分子模型可以直观的表示分子的微观结构(分子模型中,不同颜色、大小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如图所示的分子模型表示的分子是()A.HCHO B.CO2C.NH3D.CH412.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1个氖原子 Na B.+2价的铁元素 Fe+2C.4个氢分子 4H D.3个硝酸根离子 3NO3﹣13.“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6H19OCl3N2).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正确的是()A.“瘦肉精”属于有机物B.“瘦肉精”含有31个原子C.“瘦肉精”属于氧化物D.“瘦肉精”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4.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事实且书写正确的是()A.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CaCl2+CO2+H2O═CaCO3↓+2HClB.用稀硫酸洗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铜:Cu+H2SO4═CuSO4+H2↑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4Fe+3O22Fe2O3D.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CaCO3CaO+CO2↑15.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B.实验结束时,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该产物不一定是铁C.反应后,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证明一定有铁生成D.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二、化学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空2分,共46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16.用化学符号或者化学式填写:(1)2个氢原子.(2)五氧化二氮分子.(3)食盐水中的溶质(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5)2个铵根离子;(6)硫酸根离子;(7)写出氯化铁的化学式并标出该化合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17.据图回答:认真观察A、B两装置,写出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A装置和B装置在试验过程中水的变化情况.18.食品着色剂、食品香料等食品添加剂,在规定范围内使用是安全的,可明显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而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根本不是食品添加剂,是违法添加物.食品安全,人人有责.丹丹同学发现妈妈做早餐包子、馒头时,向面团中加入发酵粉,蒸出的包子、馒头中有许多小孔,松软可口,丹丹同学对发酵粉产生了兴趣.(1)提出问题: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物质?(2)查阅资料:含钠元素的物质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时,会产生黄色火焰.(3)实验探究:下面是丹丹同学设计的探究实验,请你帮她完成.①将发酵粉取样,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产生黄色火焰.②取样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的气泡,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的离子是(写离子符号).(4)小结与思考:①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②发酵粉与面粉、水混合发酵产生CO2气体,这些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包子、馒头松软可口.③实验室制取CO2可选择如图装置中的(填字母序号,任写一组).④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E装置内装满水收集氧气时,还可用于测定氧气的体积,此时还需要(填仪器名称),氧气由(填“a”或“b”)进入E中.19.日本地震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碘﹣131外泄.人体的甲状腺会吸收放射性碘﹣131,并对甲状腺造成损伤.碘片可减少甲状腺对碘﹣131的吸收.请回答下列问题{1}碘﹣131原子的原子核带53个单位的正电荷,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我国在一些极少数地区也检测到极少量的碘﹣131,这说明微粒是{3}碘片中的“碘”指的是{选填“分子”,“原子”或“元素”},如果人体内缺碘会导致.{4}福岛第一核电站机组反应堆芯释放出的高温氢气接触外界的氧气发生剧烈反应,导致连续爆炸.氢气爆炸时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的基本类型为.三、化学实验题(本小题包括2小题,共26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20.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要组装一套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填仪器下方的字母,下同),收集装置可选用图中的,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用该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填一种).(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除需增加酒精灯外,还需要的实验用品是,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用如图2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填“a”或“b”)端导入.2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造成试管底被穿通,留下圆形小孔.在老师的启发下.兴趣小组变废为宝,将细铜丝揉成小球垫在试管底部,配上带单孔橡皮塞的导管和烧杯,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1)若用此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在试管内的铜丝球上方应盛放块状(填药品名称.下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用此装置制取氢气、在试管内的铜丝球上方应盛放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制备气体之前,都必须要捡查装置的气密性.写出你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四、化学计算题(本小题2个小题,共13分.解答本题时请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及主要作题步骤,只写出结果不给分.计算保留一位小数.)22.(6分)消费者熟悉的双汇集团旗下公司被央视3•15特别节目曝光.央视报道,双汇宣称“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但猪肉不检测“瘦肉精”.“瘦肉精”学名盐酸克伦特罗(化学式为:C12H18Cl2N2O,相对分子质量为:277),是一种非常廉价的药品,对于减少脂肪增加瘦肉作用非常好.“瘦肉精”让猪的单位经济价值提升不少,但它有很危险的副作用,轻则导致心律不整,严重一点就会导致心脏病.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瘦肉精”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C:H:Cl:N:O=(2)求554g瘦肉精中含有氯元素的质量为g.23.(7分)烧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化工厂有一袋放置已久的烧碱,化验员对它的有效成份进行检验.取3克该物质与盐酸反应后生成0.9g二氧化碳.该物质中有效成份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阿弓中学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该项的序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填涂.)1.厨房里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燃烧B.刀生锈C.菜腐烂D.水蒸发【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煤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刀生锈的过程中有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菜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水蒸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2.根据图中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B.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8C.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D.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分析】A、由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可知氯原子的核电荷数;B、根据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再根据电子层的电子排布特点,可知X的值;C、由元素周期表,可知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D、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而达稳定结构.【解答】解:A、由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可知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故A正确;B、根据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再根据电子层的电子排布特点,可知X的值为8,故B正确;C、由元素周期表,可知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故C正确;D、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说法错误,应为“易失去1个电子”,故D错误.由于该题选择错误的,故选:D.【点评】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3.下列关于O2的说法不科学的是()A.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空气中的O2B.硫在O2里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工业上将空气液化后再进行分离来制取O2D.加热KClO3制O2,可用MnO2作催化剂【考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氧气的工业制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氧气的检验方法考虑;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考虑;C、根据工业制氧气的方法考虑;D、根据氧气的制取方法考虑.【解答】解:A、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纯O2,空气中的氧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A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B正确;C、工业制氧气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的原理,故C正确;D、加热KClO3制O2,可用MnO2作催化剂,否则反应速度很慢.故选:A.【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只有纯净的氧气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空气中的氧气是不能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的.4.据报道,用于清洗龙虾的“洗虾粉”中含有柠檬酸钠、亚硫酸钠[Na2SO3]等,可能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其中Na2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A.﹣2 B.+2 C.+4 D.+6【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亚硫酸钠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3=0,则x=+4价.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5.空气的成分中,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的具体物质和产生途径回答本题.【解答】解: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主要是由于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和汽车排放的尾气所致.故选C.【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有哪些,知道了应该如何做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6.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化学实验的顺利进行.下列属于操作正确的是()A.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B.点燃一氧化碳气体前,应先检验气体的纯度C.为了节约药品,实验室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瓶D.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仰视或俯视读数【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测量容器-量筒;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用天平称量药品时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B、可燃性气体混入空气(或氧气),达到爆炸极限可能发生爆炸,据此分析判断;C、根据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一般药品放到纸上称量,易潮解或腐蚀性的药品放到玻璃器皿中称量;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可以放在烧杯中称量.故选项说法错误.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所以点燃前必须检验纯度,否则容易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C、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不放回原瓶;不随丢弃;不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故选项说法错误.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或俯视读数会造成读数不准确;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化学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红磷燃烧能生成白色固体;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硫在氧气中燃烧时能够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解答】解: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的大量白烟是五氧化二磷固体.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生成黑色固体.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D、硫在氧气中燃烧时能够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硫.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地分析可燃物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方面的内容,特别是要对物质的物理性质有一个全面的理解.8.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B.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C.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考点】硬水与软水;电解水实验;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富营养化污染与含磷洗衣粉的禁用.【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A、根据自然界中的水的成分判断;B、根据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判断;C、根据水污染的来源和防治措施判断;D、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的事实判断.【解答】解:A、自然界中的水中含有一些可溶的和不溶的杂质,是混合物,所以正确;B、向等量的两种水样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所以正确;C、水污染有三大来源: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工业污染,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防止生活污染,所以正确;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所以错误.故选:D.【点评】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水相关的化学知识是化学考查热点之一,如水的组成及水电解实验、性质、用途、硬水和软水、节约水资源、水污染及防治等内容,在中考中出现机率很高.9.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说明()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的质量很小C.分子的体积变大D.分子间空隙增大【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回答,分子很小,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水沸腾是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会变化,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隔.【解答】解: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不能说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此项错误.B、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不是因为分子质量很少,是因为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此项错误.C、水沸腾是物理变化,分子的体积不会改变,此项错误.D、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是因为分子间隔变大,此项正确.故选D【点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会发生改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隔.10.美国铱星公司(已破产)原计划发射77颗卫星,以实现全球卫星通讯,其要发射卫星的数目恰好与铱元素(Ir)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目相等.下列关于铱元素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铱原子的质子数为70B.铱原子的相对原子量质量为77C.铱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7D.铱元素为非金属元素【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元素的简单分类;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由题意可知,卫星的数目为77,其数目恰好与铱元素(Ir)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目相等;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由汉语名称“铱”,可知其元素种类.【解答】解:A、根据“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铱原子的质子数为77,故A错误;B、只知质子数,而不知中子数,故铱原子的相对原子量质量不知,且一定不是77,故B错误;C、根据“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则铱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7,说法正确,故C正确;D、由汉语名称“铱”,可知其为金属元素,故D错误.故选C.【点评】了解原子的定义和构成;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了解元素的简单分类.11.分子模型可以直观的表示分子的微观结构(分子模型中,不同颜色、大小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如图所示的分子模型表示的分子是()A.HCHO B.CO2C.NH3D.CH4【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分析】从分子模型看,该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由原子的颜色和大小判断是三种原子,其中两个相同的原子,根据这几个条件逐一判断下面四个选项,符合上述条件就是正确的.【解答】解:A、HCHO分子由三种原子构成,四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符合条件,此项正确.B、一个CO2由三个原子构成,且只有两种原子,故此项错误.C、NH3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一个分子里含有四个原子,有三个相同的氢原子,故此项错误.D、甲烷分子也是由两种原子构成,一个分子里含有五个原子,故此项错误.故选A【点评】同学们要学会看粒子的模型图,能从中分析出粒子的原子构成,并能写出其化学式.12.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1个氖原子 Na B.+2价的铁元素 Fe+2C.4个氢分子 4H D.3个硝酸根离子 3NO3﹣【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及符号的写法解答.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注明所带电荷数和正负号,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表示原子个数,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前面加数字表示分子个数,价标符号是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注明正负号和数字.【解答】解:A、一个氖原子符号为Ne,故A错误B、元素的化合价的正确标法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的正上方标明化合价的种类和价目,+2价的铁元素符号为C、4个氢分子符号为4H2,故C错误D、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离子在离子符号前面加数字,故3个硝酸根离子符号为:3NO3﹣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13.“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6H19OCl3N2).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正确的是()A.“瘦肉精”属于有机物B.“瘦肉精”含有31个原子C.“瘦肉精”属于氧化物D.“瘦肉精”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考点】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分析】化学式表示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该物质的组成元素;表示一个分子;表示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构成等.【解答】解:A、“瘦肉精”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正确;B、应该是1个“瘦肉精”分子中含有31个原子.错误;C、“瘦肉精”中含有五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错误;D、“瘦肉精”中含有五种元素,氯的质量分数最大.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含义,解答时要注意理解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区别.14.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事实且书写正确的是()A.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CaCl2+CO2+H2O═CaCO3↓+2HClB.用稀硫酸洗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铜:Cu+H2SO4═CuSO4+H2↑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4Fe+3O22Fe2O3D.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CaCO3CaO+CO2↑【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