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十二刺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第二章---第六节-古代刺法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第二章---第六节-古代刺法教学讲义PPT课件

1、依病位定深浅(病在卫—浅刺,病在营血—深刺)
2、依四时分定深浅(春夏—浅刺,秋冬—深刺 )
3、依性别定深浅 [男(阳)—浅,女(阴)—深)
(三)、四时针刺
春—井 夏—荥 季夏—输 秋—经 冬—合
三、《金针赋》论针法
(一)、下针十四法 (二)、飞走气四法 (三)、治病八法
(一)、下针十四法
动、摇、进、退、搓、盘、弹、 捻、循、扪、摄、按、爪、切
报刺 刺而再刺(不即拔针,左手按病痛处再刺)
恢刺 多向刺,活动关节(刺筋傍,向前,向后,以恢筋急)
齐刺 三针同用(正入1针,傍入2针。3针)
扬刺 五针同用(正入1针,傍入4针。5针)
直针刺 沿皮刺(捏起皮肤乃刺入)
输刺 提插深刺(直入直出,慢退针而深入)
短刺 近骨刺(稍摇而深入)
浮刺 肌肉斜刺(傍入其针而浮之)
(7) 手法操作完毕后,留针10~15分钟,待针下松弛时,候病人吸气时将针快 速拔出,疾按针孔。
烧山火 操作方法
(二) 透天凉
透天凉,源于《素问·针解篇》“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 虚乃寒也”但缺如操作方法和名称。
元·窒汉卿著《针经指南》中载 “寒热补泻法”,其后泉石心 《金针赋》中明确提出:“透天凉,治肌热骨蒸,先深后浅,用 六阴而三出三入,紧提慢按,寒至,徐徐举针,退热之可凭。” 明确提 出“透天凉”的操作方法和针感要求。
《金针赋》:“爪而切之,下针之法; 摇而退之,出针之法;动而进之,催针之法; 循而摄之,行气之法;搓则去病;弹则补虚; 肚腹盘旋,扪为穴闭;重沉豆许曰按,轻浮豆 许曰提;一十四法,针要所备。”
(二)飞经走气四法
1、青龙摆尾:针柄左右慢慢拨动。 2、白虎摇头:提插、捻转,针左右摇动 3、苍龟探穴:上下左右多向透刺。 4、赤凤迎源:上下左右,四周飞旋 (分三层)

针灸学--十二经 ppt课件

针灸学--十二经  ppt课件

髌骨上缘上6寸 髌骨上缘上2寸
主治: 共性 ①下肢痿痹、瘫痪
个性
②胃痛 乳痈 膝痛
刺灸:直刺 1~2寸
1~1.5寸。
可灸。
3、足三里(合穴、下合穴)
定位: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 横指(中指)。
主治:①胃痛 腹痛 腹胀 呕吐 泄泻 痢疾 便秘 肠痈 ②下肢痿痹 瘫痪 脚气 水肿 ③强壮保健穴 虚劳赢瘦 ④眩晕 癲狂痫 ⑤乳痈 乳汁少
针灸学
——十二经脉
1)十二经脉:
⑴含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 为手足三阴经、手足三阳经的总称。
⑵作用:联络脏腑,运行气血,濡养全 身。 ⑶特点:十二经脉有一定规律的循行路 线,其命名规则是:
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⑤腹痛 腹泻 刺灸:直刺0·8~ 1·5寸。可灸
4、肩髃
定位:肩部三角肌 上,臂外展或向前 平伸时,肩峰前下 方凹陷中。
主治:①肩臂痛 上肢不遂迎香
定位:鼻翼外缘中点 旁,当鼻唇沟中。
主治:①鼻疾:鼻塞 鼻衄 鼻渊 鼻鼽
②面瘫 面肿 面 痒 面肌瞤动
少灸。
4.少商(井穴)
定位:拇指桡侧,距 指甲角0.1寸。
主治:①咽喉肿痛 咳喘
②急救:中风 昏迷 中暑
③高热抽搐 癫狂痫 刺灸:浅刺0.1寸,或
点刺出血。可灸。
手阳明大肠经
一)经脉循行:
1、体表路线:
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上肢外 侧前缘→肩→颈→面颊→左右交 会于人中穴→止于对侧鼻翼旁的 迎香穴。(交胃经)
① 分布规律:
手足三阳经四肢外侧 头面躯干

十二经络图解PPT课件

十二经络图解PPT课件

肝经不通会引起以下症状:
1.肝功能不适 2.失眠
3.足底疼
4.生殖系统疾患
5.眼睛疾患
6.胆结石
7.腰疼
8.胸肋疼痛
9.胸闷
10.肋膜炎
11.膝关节炎
12.下腹痛
13.膝盖无力酸麻 14.月经不调
15.排尿困难
13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
1. 凌晨3点-5点(寅时)是肺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2. 凌晨5点-7点(卯时)是大肠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10. 21点到23点(亥时)是三焦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11. 23点至1点(子时)是胆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12. 凌晨1点-3点(丑时)是肝经开穴运转排毒的时间
14
2019/12/20
15
4
心经
心经主宰人体的君王,起始于心中,主要分布在上肢内侧后缘。穴位起 于极泉,止于少冲,左右各9穴。
心经不通会引起以下症状:
1.心悸亢进
2.失眠心烦
3.便秘
4.手臂关节疼痛
5.心气虚弱
6.胸闷
7.咽痛
8.耳鸣
9.心肌缺血
Hale Waihona Puke 10.心肢痛11.忧愁
12.心脏瓣膜疾病
13.健忘
14.神经衰弱
15.四肢沉重
15.胸肋疼痛
16.晕车
17.月经不调
18.失眠心烦
11
19.调节内分泌三木裸体
胆经
胆经是我们身体上路线最长的一条经络,身体的两侧,从头到
脖子,再下行至腰、腿、足,每侧44个穴位。
胆经不通会引起以下症状:
1.眼睛疾患
2.颜面神经病及麻痹
3.耳部疾患
4.偏头痛
5.妇科疾病

【优秀文档】十二刺

【优秀文档】十二刺

十二刺
编者按:此篇萧本未收,今依仁和寺本、盛文堂本补入。

此篇见于《灵枢·官针第七》,又见《甲乙经》卷五第二。

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

节,约也。

一曰偶刺。

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脊,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刺此者,傍针之也。

病心痹者,心背痛。

傍刺之,故曰偶刺。

傍刺者,恶伤心也。

编者按:心字,仁和寺本残,据盛文堂本补。

脊《灵枢》、《甲乙经》均作背。

治《甲乙经》作刺。

注心背痛。

傍刺之,痛、傍二字仁和寺本缺,据盛文堂本补。

二曰报刺。

报刺者,痛无常处,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

刺痛无常处之病,出针复刺,故曰报也。

编者按:内无二字,仁和寺本残缺,今据盛文堂本补。

痛无常处《灵枢》作刺痛无常处也,《甲乙经》有刺字,无也字。

无拔针《甲乙经》作拔针。

注痛无常三字,仁和寺本残甚难辨,依盛文堂本补。

三曰恢刺。

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者也。

恢,宽也。

筋痹病者,以针直刺,傍举之前后,以宽筋急之病,故曰恢刺也。

编者按:恢刺者《灵枢》无者字。

者也《灵枢》、《甲乙经》均无者字。

注筋痹病者,仁和寺本缺筋、者二字,今据盛文堂本补。

四曰齐刺。

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

或曰参刺,参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

经络十二正经专业课件

经络十二正经专业课件

咳声阵阵,“少商”镇镇
一是可以促进肺把肺里面的燥热清除在 体外,二是可以治疗顽固性的呃逆等呼 吸疾病。
经络十二正经专业课件
大肠经
大肠主津,传导糟粕 助肺排毒养颜 助阳气,泻火气
经络十二正经专业课件
大肠主津,传导糟粕
《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大肠的最终作用是传导。传导我们食物消化出来的糟粕。
经络十二正经专业课件
鱼际通心肺,止咳平喘不疲惫
家里有哮喘病人的朋友,一定要记住这 个穴位
经络十二正经专业课件
列缺穴,头项酸痛的特效药
中医有一个四总穴歌,叫“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 收。”头项寻列缺,就是说头部和脖子所 或患的疾病我们都可以通过列缺穴来解 决问题。
列缺穴除了治疗头部和脖子的疼痛,酸麻胀痛以外,还是一个排毒和美容的穴位, 具有排出和分解毒素的功效,所以在身体皮毛的光泽,都有很好的养护作用。还 可以治疗痤疮,黄褐斑等皮肤疾病。若能够再睡前轻轻的敲打足三里和列缺这两 个穴位并长期坚持的话,可以明显减轻黄经褐络十斑二和正痤经专疮业等课皮件肤疾病。
大肠参与了体内水液代谢的功能,所以称为“大肠主津”。若 大肠传导糟粕功能异常,则可以出现呕吐、腹痛、腹胀、泄 泻或便秘等症状。
经络十二正经专业课件
助肺排毒养颜
肺经与大肠经相表里,就是说,肺经是 主内,而大肠经主
通过疏通大肠经而能够有效地防治皮肤 疾病,改善皮肤状况,大肠主津,人体 只有津液充足,皮肤才会有光泽
经络十二正经专业课件
外合皮毛,内络大肠
中医理论认为,肺主皮毛,所以皮肤、毛发方面的疾病,也可从肺经入手着手治疗
我们身体的皮肤觉得粗糙的时候就要考虑是不是肺津不足了, 肺的津液是不是充盛,是不是肺气不足了。

《十二刺法之齐刺法》

《十二刺法之齐刺法》

《十二刺法之齐刺法》
针灸的刺法有很多种也有很多类,而所谓的“十二刺法”一说是对应于人体十二经而言的。

也就是说,这里所谓的十二种针刺方法,其实是专为适应于治疗人体十二经之不同病证而专设的。

即适用于人体十二经不同病证的十二种针刺法之含义及其操作。

本篇所谓的“恢刺法”就是这十二种刺法中的一种。

经曰:“四曰齐刺,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

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

”此条说的是,“十二刺法”中的第四种刺法叫做“齐刺”。

而所谓的“恢刺法”,就是临床针刺时,在病变部位的正中直刺一针,然后在其左右两旁又各刺一针的针刺法;此法用以治疗寒气稽留范围较小而部位又较深的痹证。

因为这种针刺法是“三针齐下”,所以也有人称它为“三刺”的。

运用“三刺”,主要就是为了治疗寒痹之气范围小且部位深的那一类疾病。

特别说明,临床每种刺法的用途都有所不同,都是按照病证的深浅、轻重等不同而设置的配针法和行针法。

直到现在,这些刺法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着。

就说此篇中的“齐刺法”吧。

此法就是在病变部位正中刺一针,再在两旁各刺一针,三针齐下的针刺法,故称为齐刺。

五刺九刺十二刺法

五刺九刺十二刺法

五刺九刺十二刺法黄帝内经古针法精要---三刺,五刺,九刺,十二刺,导气法刺法《灵枢·官针》:“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

再刺则阴邪出者,少益深绝皮,致肌肉,未入分肉间也。

已入分肉间则谷气出。

故刺法: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

后刺深之,以致阴气之邪。

最后刺极深之,以下谷气。

”概述:三刺是将皮内、皮下、分肉间分为浅、中、深三层进行针刺的方法。

目的:驱祛外邪(阳、阴邪),保留谷气(正气)。

后世徐凤据此提出天、人、地三才的分层刺法,并结合提插的紧慢手法,创立烧山火、透天凉等复式补泻手法。

【五刺法】《灵枢·官针》:“凡刺有五,以应五藏”。

这是从五藏应合五体(皮、脉、筋、肉、骨)的关系分成五种刺法,故又名五脏刺。

五刺包括:半刺、豹文刺、关刺、合谷刺和输刺。

——半刺“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毛,此肺之应也。

”半刺是浅刺快出、不伤肌肉的刺法。

适用于肺系疾病。

如邪袭肺卫,发热咳喘等症。

因刺入极浅,不是全刺,故称半刺。

治疗小儿疾病常用此法。

方法:半刺的操作是“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

即浅刺于皮肤,刺得浅,出针快,如拔毫毛的一种刺法,主要作用是宣散浅表邪气。

因肺主皮毛,故半刺与肺相应。

临床应用:主治风寒束表、发热咳嗽、喘息等肺脏疾患及某些皮肤病,小儿腹泻、消化不良等证。

————豹文刺“豹文刺者,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此心之应也。

”豹文刺是多点散刺出血,形如豹纹的刺法。

适用于心系疾病。

如疮疡肿毒、红肿热痛等症。

方法:豹文刺法是以穴位为中心,在经穴周围数针齐下散刺之意,刺时要使其入于脉络而出针后见血,因刺后出血点多如豹文,故称豹文刺。

本法与九刺中的络刺,十二刺中的赞刺同属浅刺放血的方法。

因心主血脉,豹文刺可泻经络之血,故与心相应。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宣散血络壅滞之邪,治疗心经积热,诸疮肿毒,麻木不仁等证。

————关刺“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或曰渊刺,一曰岂刺。

十二经络学PPT课件

十二经络学PPT课件
神门穴定位:
腕横纹尺侧端,尺 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 陷中。
经络走向:
1、起于小指末端, 沿手指外侧末端上 行至腕部,出于尺 骨茎突,经尺骨鹰 嘴与肱骨上至肩胛 部,进入缺盆,联 络心脏。
2、缺盆分支沿颈部, 上达面颊至目外眦, 转入耳中。
腕骨穴
精选ppt课件最新
主要疾病:
十二指肠、 肩膀、腹泻。
25
主要疾病:
呼吸道,甲 状腺,皮肤。
太渊穴 精选ppt课件最新
19
手太阴肺经
太渊穴定位:
掌后腕横纹桡侧 端,桡动脉的桡侧 凹陷中。
经络走向:
1、起于胸中, 出属心包,从胸 至腹联络上、中、 下三焦。
2、沿胸中至上 臂内侧,进入肘 窝中,向下行于 前臂两筋的中间, 进入掌中,至中 指末端。
大陵穴 精选ppt课件最新
束骨穴 精选ppt课件最新
主要疾病:
80%脊椎病、 20%泌尿系统、 骨关节等疾 病。
37
足太阳膀胱经
束骨穴定位:
第五跖骨小头 后缘,赤白肉 际处。
经络走向;
起于目外眦,向上到 达额角部,下行至耳 后,到肩部入缺盆, 下行腋部,沿着侧胸 部经过季胁,下行髋 关节部,沿着大腿 外侧下行至膝外侧, 经腓骨前面,沿外 踝下行至足背,进 入第四趾骨末端.
12 肝:生殖器,眼,肝,神經,頭,筋。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安全:
✓實用: 操作簡單,容易掌握,易被人接受。
一 . 對被檢測者的要求
1. 檢測前睡眠良好,生活规律,避免過度疲 勞或熬夜,避免情緒過于波動。

内经针法PPT

内经针法PPT
内经针法
2021-05-19
第 针刺补泻的原则 一

分 施行补泻的依据
一、 针刺补泻的原则
《灵枢·官能》:“用针之服,必有法则。” 《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 之,陷下则灸之。” 《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 则虚之。” 《素问·宝命全形论》:“刺虚者须其实(补),刺实者须其虚(泻)。” 《灵枢·刺节真邪》:“用针之类,在于调气。” 《灵 枢·终始》:“凡刺之道,气调而止。”
临床应用
直内无拔针,以左 下针。施行手法后, 此法是治游走性病
手随病所按之,乃 询问病人针处是否
出针复刺之也。” 痛止,另再在其他
痛处下针。
痛的针刺方法,报, 亦作“复”解,即 出针后复刺的意思
恢刺
操作方法
“恢刺者,直刺傍
之,举之,前后恢 。先从傍刺入,得 筋急,以治筋痹 气后,令病人作关
也。”
节功能活动,不断 更换针刺方向,以
第一 明辨经络 第二 审察形神 第三 辨别虚实
明辨经络
《灵枢·本输》说:“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 脉之所别处,五输之所留,六腑之所与合……阔数之度, 浅深 之状,高下所至。” 《灵枢·卫气失常》说:“夫病变化,浮沉深浅,不可胜穷, 各在其处,病间(轻)者浅(刺)之,甚(重)者深之,间者 小之,甚者众之,随变而调气”。
交叉取穴施治--治疗经病
焠刺
将针烧红后刺入体表
“焠刺者,刺燔针则取
痹也”。
将针烧红后刺入体表的一种
方法,用来治疗寒痹、瘰疬、
阻疽等病症。
“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
偶刺
直针 刺
阴刺
报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帝内经》“十二”刺
pp扬刺法 直针刺法
co目nt录ent
输刺 短刺法 浮刺法 阴刺法 傍针刺法 赞刺法
ppt课件.
2
偶刺法
古代文献记载
《灵枢卷二·官针第七》载:“一曰偶刺,偶刺者, 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刺心 痹,刺此者傍针之也。”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卷五·九针九变十二节五刺 五邪第二》载:“一曰偶刺。偶刺者,以手直心若 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刺心痹,刺此者 傍针之也。”
两也。前后各一,故曰偶刺。直,当也。以手直心
若背,谓前心后心,当其痛所,各用一针治之。然
须斜针以刺其旁,恐中心则死也。)”【对《灵
枢·官针》刺有十二节偶刺内容进行注解,指出偶刺
名称来源于前后各一针;直,指朝向病所,针刺时
需偏斜傍刺,以免刺伤内脏。】
ppt课件.
4
偶刺
发展源流
本法始载于《内经》,《灵枢·官针》曰:“偶刺者, 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 痹,刺此者,傍针之也。”这里,“偶”指配对。 “傍针”,是指针刺时需要偏斜,不可以直刺,以 防伤及内脏。因背为阳,胸为阴,五脏募皆在阴, 而俞皆在阳,故偶刺又名“阴阳刺”。偶刺法后来 又进一步发展为俞募配穴法和前后配穴法,成了治 疗心胸、腹腔内脏疾病的重要配穴方法,在针灸临 床上被广泛运用。
ppt课件.
13
恢刺法
发展源流
本法始载于《内经》,《灵枢·官针》曰:“恢刺者, 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这 里,“恢”有扩大、宽松、恢复之意,因为这种刺 法可使拘急痉挛之肌肉舒松,恢复原来的功能活动, 故名恢刺。现代“运动针法”属于其范畴。
ppt课件.
14
恢刺法
操作方法
①针刺入腧穴后大捣其穴,左右前后形似鸡爪一般, 可频频向不同方向提插、捻转,并刺向肌腱,配合 肢体活动,适用于治疗凝结固聚之顽固疾患。因是 多向刺向肌腱,故又称“多向刺法。”
ppt课件.
7
报刺法
古代文献记载
《灵枢卷二·官针第七》载:“二曰报刺,报刺者, 刺痛无常处,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 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卷五·九针九变十二节五刺 五邪第二》载:“二曰报刺。报刺者,刺痛无常处, 上下行者,直内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 复刺之也。”【报,亦作复解,即出针后复刺的意 思。根据患者所报之处下针,施行手法后,询问患 者针处是否痛止,另再在其他痛处下针。以治疗游 走性病痛。】
ppt课件.
12
恢刺法
古代文献记载
宋·赵佶敕编《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九十二·刺节统论》 载:“三曰恢刺,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 治筋痹。” 明·张景岳《类经十九卷针刺类·九变十二节》载: “三曰恢刺,恢刺者,刺旁之,举之前后,恢筋急 以治筋痹也。(恢,恢廓也。筋急者,不刺筋而刺 其旁,必数举其针或前或后以恢其气,则筋痹可舒 也。)”【对《灵枢·官针》刺有十二节恢刺进行注 解。】
②此外,也可针刺入肌腹,提针沿肌束纵行走向以 捻转、提插手法刺其两端之肌腱,或仅向一端的肌 腱连续多刺。针时可刺其拘急肌肉的肌腱,亦可刺 其拮抗肌的肌腱。正如《灵枢·卫气失常》云:“筋 部无阴无阳,无左无右,候病所在。”
ppt课件.
15
恢刺法
功效
主要适用于治疗筋痹,如筋肉拘急痹痛、活动受限 和关节炎、肌腱的损伤等。也用于治疗凝结固聚的 痼疾,如瘰疬痰核、腱鞘囊肿等,是临床常用的针 法之一。
ppt课件.
8
报刺法
古代文献记载
宋·赵佶敕编《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九十二·刺节统论》 载:“二曰报刺,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直内, 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 明·张景岳《类经十九卷针刺类·九变十二节》载: “二曰报刺,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 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 (报刺,重刺也。痛无常处,则或上或下,随病所 在,即直内其针,留而勿拔,乃以左手按之,再得 痛处,乃出前针而复刺之也。”【对《灵枢·官针》 刺有十二节报刺的名称由来、适应症、操作方法等 内容加以注解。】
ppt课件.
3
偶刺法
古代文献记载
宋·赵佶敕编《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九十二·刺节统论》
载:“一曰偶刺,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
一刺后,以治心痹,刺此者旁针之也。”
明·张景岳《类经十九卷针刺类·九变十二节》载:
“一曰偶刺,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
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刺此者旁针之也。(偶,
ppt课件.
5
偶刺
操作方法
以手循按前胸或后背,在压痛点或腧穴处,一针刺 前胸,一针刺后背,同时进针,两针均应斜针浅刺。 而发展到后来的俞募和前后配穴法,在取腹部和腰 骶部的腧穴时,可适当深刺。
ppt课件.
6
偶刺
功效
适用于治疗阴阳失调、气血失常的内脏病证。现 也成为临床常用的配穴针刺方法之一。如采用俞募 配穴法治疗心悸、心慌、心前区疼痛,可前取募穴 巨阙,后取背俞穴心俞;治疗咳嗽、气喘、胸闷胀 之肺病,可前取募穴中府,后取背俞穴肺俞;又如 腹胀、腹泻、腹痛属大肠腑病,可前取募穴天枢, 后取俞穴大肠俞进行治疗等。此外,也可一前一后, 对偶刺之,行前后配穴法,如对胃部疾病患者,前 可取梁门,后可取胃仓刺之等。这种一前一后,一 阴一阳,相互配合的方法,也能调和阴阳气血,对 脏腑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ppt课件.
11
恢刺法
古代文献记载
《灵枢卷二·官针第七》载:“三曰恢刺,恢刺者, 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卷五·九针九变十二节五刺 五邪第二》载:“三曰恢刺。恢刺者,直刺傍之举 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先从傍刺入, 得气后,令患者做关节功能活动,不断更换针刺方 向,以疏通经气,舒缓筋急。】
ppt课件.
9
报刺法
操作方法
操作时先于痛处直刺一针,不立即出针,而以左手 随痛处上下循按,找到新痛点后再出前针,又于痛 点相应处刺入,反复运用,直到痛点消除为止。
ppt课件.
10
报刺法
功效
报刺法具有行气止痛作用。主要适用于治疗多处有 明显压痛或疼痛不固定的疾患,如游走性的关节痛、 肩周炎等和气滞所致的牙痛、胃痛,以及肝火上冲 所致的偏头痛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