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名师精选知识点汇编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新人教版
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1955年4月11日,克什米尔公主号执行 包机任务,从印度经香港飞往印度尼西 亚雅加达,原定乘载中国代表团前往万 隆参加万隆会议。在香港启德机场停留 期间,被国民党特工买通的一名启德机 场清洁工按照其要求将炸药安上飞机。 飞机在接近印尼海岸时爆炸,机上除3名 机员生还外,11名乘客及5名机组人员罹 难。由于周恩来临时改变路线,所以此 次刺杀行动失败。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一组: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外 交所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
第二组:明确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总 结取得的外交成就。
第三组:探讨外交政策确立的目的和 外交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签订情景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标志着我国 外交政策的成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请你结合课本内容,谈谈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和作 用分别是什么。
? 合作交流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作用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作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 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 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伊藤博文
1841.10.16~1909.10.26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 问苏联。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 的首次出访。
毛泽东应邀出席斯大林七十 寿辰庆祝大会,受到高规格接待。
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 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 赫鲁会谈,正式提出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
万隆会议(视频)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_10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标要求】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建立后,美苏对中国的外交态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在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
2.过程与方法:(1)识图解图概括表述,引导学生利用教材的四幅插图说明新中国积极主动地外交态度,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思想和周恩来在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2)比较鉴别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与中国屈辱外交之别;(3)讨论探索“周恩来为什么能够改变万隆会议的航向?”3.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新中国采取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为我国赢得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作出了重大贡献。
万隆会议的成功,赢得了广大亚非国家的理解和尊重,开创了外交新局面;(2)了解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形成和“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通过全面介绍新中国诞生之初的外交态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提出到推广并在世界上被多国接受以及万隆会议召开和外交斗争等问题说明了五十年代时新中国的外交情况。
这也为《外交事业的发展》的教学做了铺垫。
本课的重点就是外交政策的两项重要的精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
【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对外交历史往往较感兴趣,尤其对周恩来的外交风采格外敬佩,但是他们对外交活动的背景、目的、意义往往不太清楚。
为增强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放映一些历史图片和资料,让概念化的事和人变得生动。
另外,八年级的学生对社会性质的差异、矛盾认识有限,所以教师需要营造相关的历史背景,让学生能感受到当时中国外交的困境,从而让学生体验周恩来的外交成功。
【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
【教学难点】建国初美苏对华政策的不同和万隆会议上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指责、攻击所揭示的国际关系的本质。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新人教版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知识与能力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与意义,认识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通过学习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及其作用,认识中国的外交努力,以及在加强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方面作出的积极贡献;通过学习周恩来在重要国际会议中展现的外交才能,认识他对我国外交发展作出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材料,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提高学生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我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产生的广泛的积极影响,认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树立同世界各国友好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意识;通过学习,了解外交政策和重要人物所起的作用,养成关心国家和国际大事的习惯,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意识。
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万隆会议。
难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展示旧中国外交的三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的场景图片,指导学生概括近代中国外交的特点。
学生:近代中国的外交特点——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的外交。
教师:这种屈辱的外交在什么时候得以改变?学生:新中国成立后。
教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打开了新中国外交局面,取得了一系列外交成果,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
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了解老一辈外交家为新中国的外交所作出的贡献。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外交政策史料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史料2 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军事包围示意图。
史料3 下图是毛泽东主席亲笔签署的中国首任驻苏联大使王稼祥的国书。
这是新中国的第一份国书。
教师:新中国成立时,毛泽东宣告中国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学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师:新中国面临着怎样的外交环境?学生:新中国建立初期,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5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学案 新人教版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学习目标】1.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3.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4.概括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学习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万隆会议”【学习难点】新中国成立初期美苏对华政策的不同和万隆会议上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指责攻击;正确分析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所涉及的国内外复杂形势【学习过程】一、问题引领,自主学习1.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 1953年,毛泽东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倡导:1954 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同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把以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4)意义: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又称“亚非会议”)(1)1955 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2)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中国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二、合作探究,提升能力依据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形势思考:当时我国外交面临怎样的形势?假如你是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你会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三、练习巩固1.新中国成立后,率先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C )A.美国B.印度C.苏联D.蒙古2.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
下列选项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D )A.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C.平等互利D.求同存异3.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强调“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
下列有关“求同存异”方针的说法,正确的有(B )①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达到团结的目的②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③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④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4.下列对周恩来重大历史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A )①任职黄埔军校,培养军事政治人才②参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谈判和重庆谈判③访问印度和缅甸,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④出席万隆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何影响?6.万隆会议上出现了哪些不协调的声音?周恩来是如何应对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导学课件新人教版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2)根据材料二说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万隆会议有什么关系。
【答案】 (2)万隆会议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通过了和平相处、 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要点探究 解决问题
探究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与中国外交
材料一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中国国 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题为《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设合作 共赢美好世界》的主旨讲话。讲话深刻阐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的历史性贡献和重大现实意义,强调中国将继续做弘扬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的表率,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建设和平、共同 繁荣的和谐世界。
(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中国的外交政策长大成人”的原因有 哪些?
【答案】 (3)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人民和政府的支持等。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பைடு நூலகம்知识延伸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增进了亚洲及世界各国对新中国的了解, 对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封锁和包围,结成新的国际统一战线是极其有 利的。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对帝国主义策划的 “强权外交”是一个勇敢的挑战。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家间和平解决争端的准则,是维护世界和平 和谋求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材料二 1955年,由亚非国家自发举行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在印 度尼西亚万隆召开,揭开了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争取国家独立 和主权、谋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建立国 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历史新篇章。会议在中国、印度、缅甸共同 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 的十项原则。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说课稿新人教版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六课.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几个方面来说.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开始,在中国现代外交史上具有开篇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讲了新中国诞生之初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提出到倡导并在世界上被多国接受,万隆会议召开和外交斗争等问题.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下一节课外交事业的发展的基础,也是第五单元的重点.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概括周恩来在建国初的外交成就.通过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及读图解图能力.归纳整理周恩来在建国初期的主要外交活动,学以致用,培养学生概括,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完成基础知识的掌握;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激励引导,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和中国的现实,培养知识迁移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为新中国树立起独立自主的形象,是经过与国际帝国主义干涉与破坏进行坚决斗争的结果,我们更应该发愤图强,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而努:力.周恩来是新中国外交形象的代表,他的魅力,智慧和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继承.领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及其对处理国与国、人与人关系的重要价值.三、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依据是;新中国成立,在世界上尽快树立自主形象和确保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提出和平共处外交原则.解决好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导入中用中国外交现在的辉煌成就图片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图片做对比,给学生以强烈的冲击, 并得出结论:外交上的巨大飞跃,是因为综合国力和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针对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首先分析提出的背景和确立的经过,这样有助于理解它的内容.其次,让学生重新编排打乱了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借此让学生重新认识,理解,内化五项原则的深刻内涵,再以此为基础,从内外两方面分析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和影响.本课教学难点是,建国初美苏对华政策的不同和万隆会议上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指责攻击.依据是;初中学生还没有接触世界史,同时对社会性质的差异,矛盾认识有限,所以在教学中存在一定难度.通过回顾抗美援朝前夕,美国对中国的敌视,孤立,侵略等.通过图片显示与中国建交和封锁中国的国家,给学生一个直观的认识.运用视频直观的回顾万隆会议,结合课本知识,加深认识.四、教法和学法本节课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同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通过小组间探讨竞赛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力争实现课堂的欢呼雀跃,争问抢答.五、教学程序环节一:根据同化原理,联系已学知识导入.师生共同回顾北京奥运会和年世博会图片,展示近代中国签订《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图片,提出问题,制造悬念,通过对比,引出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确立.这样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产生新知,进入课堂.环节二:讲授新课本课的课题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为了让学生较容易地从课题掌握本课的内容,我从实现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前提;实现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过程;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结果三个方面来教授.(一)以看、导的教学方式探究实现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前提.出示图片(开国大典)和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那天向全世界宣告的材料,设问: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并概括出实现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前提是民族独立、自主、和平,培养学生运用材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实现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过程.出示提纲,让学生自读课文并完成问题,引导学生检测预习效果.学生自读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适时进行调控,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自学效果的检测过程.学生完成后,暂时不讲答案.通过该环节,既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建构知识的能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这一节我主要讲清“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简单过程和主要内容、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我采取以下步骤:第一步:建国第一年的外交情况(采用互动式教学)展示地图《建国第一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建国后的第一年与中国建交的个国家,中苏建交、毛泽东访苏并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为新中国的建设争取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展示相关图片(毛泽东与斯大林的合影)过渡: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的外交事业一帆风顺吗?引导学生探究“建国初期的外交形势”第二步:分析建国初的外交形势,联系旧知识,指出二战之后所形成的美苏两大阵营冷战的国际背景及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敌视态度、孤立政策和对中国沿海实行封锁的情况(地图:美苏对峙).过渡:所以说,新中国外交仍面临着许多困难.面对这样的形式,我们更需:要加强与更多国家的交往,为此,新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三步:讲清“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过程、内容和作用.屏幕显示《周总理访问印度》和《周总理访问缅甸》图,先简介西藏地区成为中印、中缅关系焦点的历史原因,让学生知道西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在中印、中缅关系中的特殊地位,使学生明白周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的目的,同时做到学科渗透.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过程、内容和作用,我采用体验式和互动式来完成.第四步:延伸请结合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举例说明我国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例子:____年____月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第二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士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通过举例说明,可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提高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升华学生热爱和平、反对侵略的情感.但由于初二学生较少关心时事,能力有限,因而教师要适当引导,只要学生说得有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从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发言.“万隆会议”“万隆会议”是本课的难点内容.这一节我主要介绍了参加万隆会议的国家、会议特征、中心议题和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态度.为了讲清这些问题,我首先播放了万隆会议的有关录像,接着向学生介绍了会议的过程,特别介绍了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些国家代表对中国的攻击,并创设问题: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如果你是周恩来总理,你第一句话会说什么?让学生体验和感悟历史.最后,引导学生看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表的演说,使学生对周总理杰出的外交才能有着深刻的认识,从而激发了对周总理的尊敬和爱戴.“求同存异”“求同存异”又是这一节的难点,我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设问:什么叫“求同存异”?请结合万隆会议的主题谈谈你的理解.让学生根据资料说出“求同存异”的含义.想一下“求同存异”在我们平常生活中适用吗?让学生认识“求同存异”不仅适用于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何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把历史融于生活.环节三:激励引导(逐渐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探讨:独立自主和求同存异会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局面?你能举出一些例子说明吗?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小结,并用屏幕显示出北京申奥成功、年月江泽民访问俄罗斯、年月美国总统布什会见时任国家副主席胡锦涛等图片,通过这一环节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奋发读书强国的情感.环节四:总结检测以板书为提纲,回顾知识,梳理线索,指出重点.指出建国初期所有的外交成就都与中国外长周恩来的外交努力和外交智慧是分不开的.概括建国初年周恩来的外交成就.情感熏陶:再次回顾周恩来光辉灿烂的一生,突出周恩来崇高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滚动播放周恩来的图片,并深情讲述.环节五:反馈预设当堂记忆:本环节需要记忆的是全文总结的重要知识点.也是高效课堂的最具体的体现.给出明确的时间限制,要求学生当堂记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效率也就高.教师要注意学生精力集中状况,随时个别提醒.当堂检测:有了这一环,上个环节的效果才能显现.完成练习册的基础自测,当堂给出评价.教师要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板书设计]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备课资料 新人教版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外交方针的制定为了同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外交一刀两断,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独立和主权,1949年春夏之际,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以前对国民党政府同各国政府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一律不予承认,对驻在旧中国的各外国使节只当作侨民对待,而不作为外交代表;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都要重新进行审查处理,把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势力和特权逐步肃清,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一边倒”是指: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这是因为,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际上出现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尖锐斗争的局面。
美国站在中国人民的对立面,支持蒋介石打内战。
而苏联对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长期给予同情和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我们就不能不考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武装干涉的可能性,这就决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各国联合的必要性。
因此,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公开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
毛泽东向斯大林建议:中苏应签订一项新的条约,以代替旧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苏联表示同意。
接着,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到苏联进行谈判。
2月14日,双方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以及《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等文件。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包括前言和六个条款,有效期30年。
它的主要内容是:“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
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略,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缔约国双方均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并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集团及任何行动或措施”;“双方根据巩固和平和普遍安全的利益,对有关中苏两国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均将进行彼此磋商”;“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联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_9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
过程与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从各类资料中采集有效信息、分析和认识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与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万隆会议的成功,赢得了广大亚非国家的理解与尊重;了解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万隆会议”。
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及建国初的外交政策所涉及的国内外复杂形势。
教学教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师: 同学们,你能用几个词来概括近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吗?近代中国政府屈辱签约的事实告诉我们,近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是: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
那么新中国建立后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学习第16课(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大家看投影:学习目标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新中国建立后,美、苏对中国的外交政策。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
5.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
三、自学指导师:目标怎么达到呢?下面,请大家按要求自学(根据学习目标解决问题):自学指导同学们,请认真默读课文P76—79,画出要点。
内容:1、在书上画出学习目标中对应的知识点。
2、写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间:7分钟四、先学学生看书,教师巡视。
五、后教(讨论,更正)1、检测:2. 【合作探究】1、建国初,我国的外交形势怎样?(美国、苏联对中国的态度等)2.材料、“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指的是什么?3、新中国和旧中国的外交成就和外交地位有何不同(区别)?你有何感想(启示)?六、问题大盘点: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部编版
(1)时间: 1955年 (2)地点: 印度尼西亚万隆 2.万隆会议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 (3)地位:
参加的亚非会议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4)结果: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5)意义: 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总理是怎么说的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 “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 该求同存异”。
C
4.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 今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下 列选项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 ( ) A.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 C.平等互利 D.求同存异
D
5.下列对周恩来重大历史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任职黄埔军校,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②参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谈判和重庆谈判 ③访问印度和缅甸,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出席万隆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 5.发展: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 本原则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6.影响: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加 强 与 亚 非 国 家 的 团 结 合 作
1.背景 新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南京条约》签订现场
《辛丑条约》签订现场
不平等
不独立
无自主权
本政府为代表中 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 民的唯一政府。凡愿 遵守平等、互利及互 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 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 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 外交交系。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背记手册新人教版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背景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
立了外交关系;
(2)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敌视态度,实
行封锁和禁运等外交孤立政策
首次
提出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共同
倡导
1954年,周恩来出访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
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
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
共处
巧学妙记
本课内容可以归纳为“五个一”即一个政策: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一个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次会议:亚非会议(万隆会议);一个方针:求同存异;一个伟人:周恩来。
易误警示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等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校名师推荐…………………………………………………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知识点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背景: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并对中国沿海实行封锁和禁运。
内容: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现在表述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印度、缅甸两国总理积极倡导。
意义: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知识点2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目的:新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召开: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
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中国贡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拓展:“求同存异”的含义:同:1.遭遇相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2.面临问题相同:发展民族经济,维护民族独立,维护世界和平异:社会制度不同,建设道路不同。
“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的友谊的精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