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
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pdf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和谐社会的构建有赖于公民的人格完善,而公民的人格完善取决于仁爱之心的培育、社会责任感的加强、道德境界的提升和对必然性律令的敬畏。
人类应该有所敬畏。
对敬畏感的褒扬,并不意味着宣传愚昧与迷信、抹杀人的主体能动性,而是主张对人的主体性加以适度限制,即对人的狂妄浅薄、妄自尊大、不自量力等予以合理规约。
这种限制和规约,有助于人类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完善,特别是在人的主体性已得到极大张扬的今天,尤为必要。
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敬畏伦理”是人类用以规约自身言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人们在它的约束下有所为或有所不为。
B.敬畏伦理是在人类敬畏感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自然、社会、文化和历史的产物。
C.敬畏感始终处于生成的过程中,它不是愚昧、猥琐的代名词,而是人类拥有伦理智慧的象征。
D.对和谐与秩序的追求是人性使然,这种追求使得人类必须对自身的言行进行约束和规范。
3.下列关于人类要有“敬畏伦理”的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敬畏伦理”不仅是人类的伦理义务和责任,也是人类自身生命情感的内在诉求。
B.“敬畏伦理”警示着人们的思想,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是人类培养理想人格、安身立命的根本。
C.当今时代,一些人的敬畏感愈来愈淡漠,“敬畏伦理”所具有的神圣性、警示性和规范性逐渐弱化,这增添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D.和谐社会的构建有赖于公民的人格完善,而公民的人格完善取决于人们对必然性律令的敬畏。
二、古代诗文阅读(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22分) 端木赐,卫人,字子贡。
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
问曰:“汝与回[注]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 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鲁。
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纵观中国古代文化史,会发现一个现象:凡是大师巨擘,往往一门数杰。
诸如汉魏三曹、西晋三张、宋代三苏、明代三袁……这样的佳话,不胜枚举。
如此独特的中国式文化现象,与一门特殊的学问——“家学”的关系密不可分。
钱穆先生认为,一个家族对于后世子孙的期冀无外乎“一则希望其能具孝友之内行,一则希望其能有经籍文史学业之修养。
此两种希望,并合成为当时共同之家教。
其前一项之表现,则成为家风;后一项之表现,则成为家学。
” 先秦时期,记载学术、文化的简牍十分珍贵,朝廷藏之秘府,遣职官专守,文化被垄断,因而有“学在官府”之说;又由于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宗法制度的确立,逐渐出现了父死子继、子承父业的情形。
于是,掌握文化知识的为官者,业有专守,不传他人,只传弟子。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了诸如儒、道、法、医等不同学派,各家后人、弟子视其学术为衣钵,历代传承,这是早期家学形成的另一重要途径。
至魏晋南北朝,家学从内容和规模上都有了突破。
此前,两汉家学受独尊儒术的影响,内容多以经学为主。
魏晋南北朝时文化政策变得宽松,儒家不再独大,史学、医学、文学、书法、绘画、玄学、天文历法、科技等,都成为世族家学的内容。
在选官制度方面,魏晋南北朝一改两汉注重考察品行的“察举制”,采用“九品中正制”,品评人物,择优入仕,把“家世”与品行才能同时列为考察对象。
至此,学业与门庭形成了相因相成的关系,要想力保门第不衰,唯有“籍家门人才济济,簪缨相继,同族引援”。
由此,家学的传承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形势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家学的一大优势,就是能提供较早开展“开蒙教育”的条件,尤其世家子弟往往三四岁便开始接触史书典籍。
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回忆童年生活时说,自己从四岁开始,就要每天在父母面前背诵儒家经典、唐诗宋词。
与官学相比,家学最大的特点在于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亲师合一,倾囊相授。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
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I 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孔子和早期儒家学者常常提到“成人”这一概念。
孔子强调“仁”。
在他看来,有仁德是做人的前提,人要“成人”,就应当“仁”。
也就是说,人之为人在于有“仁”心,脱离纯粹的自然状态,懂得“修身”“亲亲”“事亲”。
在孔子和早期儒家学者看来,“成人”首先是“有知识的人”,即对社会有基本认知。
一个人有了知识,具备了“成人”的基本素质,然后再接受仁义礼乐教化,才能具备“成人”的德行。
孔子认为,具备“知”“不欲”“勇”“艺”等素质,也就是说,聪明有智、清心寡欲、勇敢无畏、多才多艺,还不可谓之“成人”。
只有见到财利想到道义,见到危难勇于担当,长期困顿却不忘平生之志,这样的人方可谓之“成人”。
孔子和早期儒家学者对“成人”的认识,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
最晚自西周开始,我国就有了比较完备的“成人”礼仪:男子行冠礼,女子行笄礼。
一般说来,士人二十而冠,天子、诸侯、大夫的冠礼则相对较早。
男子行“冠礼”,标志着“成人”阶段的开始。
“冠礼”的意义在于“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即抛弃孩子气,形成和巩固“成人”的德行。
行“冠礼”之后,人们开始享有“成年人”的权利,并对婚姻、家庭和社会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因此,“冠礼”是对人们“成年”的认可,是人们正式步入“成年人”行列的标志。
礼有“礼仪”与“礼义”的双重涵义,有形式与内容的区分。
成为“成人”,不仅要能够行“礼仪”,还要自觉以“礼义”约束自身。
《礼记·冠义》指出,人之为人在于懂得礼义,人在成人之后应当穿着得体、行为得当、言辞和顺,应当懂得“人义”,即做人的基本要求。
何谓人义?《礼记·礼运》说:“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十者谓之人义。
”行过“冠礼”之后,便应认同这些人伦、实践这些“人义”。
我国古代士人行过“冠礼”后要依次拜见国君、大夫,受拜见的人往往会有一番教导,这对于刚刚成年的人非常有益。
河南省周口市重点高中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
河南省周口市重点高中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2015-2016学年度上期高二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答案1.A [解析](“这些纹样包含了祭祀、吉祥、祈福等方面的内容”表述有误,原文的意思是这些纹样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不断被赋予”,而不是本身包含。
2.C [解析]“这些图案浪漫绚丽、清新自然、典雅繁复”总体风格的概括,而不是这些具体图案的风格。
“当时的人们”也不正确。
3.B [解析]“可见佛教、道教曾长期主导人们的思想和生活”分析有误。
4. B 苏:缓解,在困难中得到解救。
5. A 根据选项可知,文段有五处需要断开,且第一、三、四处断句在四个选项中均相同,所以只需对剩余的两处进行判断即可。
其中,第二处主要是要辨明“启圣”是作上句的宾语还是作下句的主语。
由语境可知,施琅平定台湾,克爽、国轩等应是向朝廷投降,而不是向启圣投降,而且“启圣”应该作下句“还福州”的主语,语意才顺畅。
第五处的意思是“因为背上的毒疮发作,去世了”,“卒”的主语应该承前句是“启圣”,而不是“背”,“背”应该是毒疮“发作”的位置。
因此答案为A。
6.B “将投降的士兵全部编为自己的部队”不正确,原文是说“他在投降的士兵中选拔出三千人,让他们充当自己的亲兵”。
7.(1)姚启圣和儿子姚仪招募数百名健壮青年到军中,用谋略求见康亲王。
(募,招募;诣到;干,求见。
各1分,句子通顺2分)(2)姚启圣把这件事上报朝廷,皇帝不同意,催促水师提督施琅进军征讨。
(闻,使动用法,使朝廷听到;趣,催促;进征,进军征讨。
各1分,句子通顺2分)参考译文姚启圣,字熙止,是浙江会稽人。
他年少时喜欢见义勇为,自我欣赏。
明代末年为诸生。
顺治初年,朝廷的军队平定江南后,他游历到通州,被当地土豪欺侮,于是到军前请求参军,为国效力。
朝廷下发文书让他担任通州知州,他就抓捕那位土豪并用杖打死了他,然后弃官回乡。
在野外行走时,遇到两个士兵抢掠女子,他故意装作和他们好好说话,(乘其不备)夺下他们的刀把两个士兵都杀了,并把女子送回她家。
周口中英文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周口中英文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绘画史上的悲剧意识中国历史上有过一些很出色的人物画家如顾恺之、阎立本、吴道子等等,他们的作品,或线条匀停紧挺,或设色富丽谐洽,或神貌逼真鲜明,但总的说来,他们所画的人物与他们自身的生命激情未必有密切的血缘关联。
他们强调传神,但主要是很传神地在描绘着一种异己的著名人物或重要场面。
有没有可能,让艺术家全身心的苦恼、焦灼、挣扎,痴狂在画幅中燃烧,人们可以立即从笔墨、气韵、章法中发现艺术家本人,并且从根本上认识他们,就像欧洲人认识拉斐尔、罗丹和梵高?徐渭的葡萄图、《墨牡丹》、《黄甲图》、《月竹》以及《杂花图长卷》都让人精神陡然一震。
他的生命奔泻出淋漓而又洒泼的墨色与线条,躁动的笔墨后面游动着不驯和无奈。
徐渭遭遇过复杂的家庭变故,又曾惶恐于政治牵连。
他厌弃人世、厌弃家庭、厌弃自身,但他又多么清楚自己在文化艺术史上的千古重量,这就产生了特别残酷、也特别响亮的生命冲撞。
而实际上他的佯狂背后埋藏的都是悲剧性的激潮。
在中国古代画家中,人生经历像徐渭这样凄厉的人不多,即便有,也没有能力把它幻化为一幅幅生命本体悲剧的色彩和线条。
明确延续着这种在中国绘画史上很少见到的强烈悲剧意识的,便是朱耷。
他具体的遭遇没有徐渭那样惨,但作为已亡的大明皇室的后裔,他的悲剧性感悟却比徐渭多了一个更寥廓的层面。
他的天地全都沉沦,只能在纸幅上拼接一些枯枝、残叶、怪石来张罗出一个个地老天荒般的残山剩水,让一些孤独的鸟、怪异的鱼暂时躲避。
这些鸟鱼完全挣脱了秀美的美学范畴,而是夸张地袒露其丑,以丑直锲人心,以丑傲视甜媚。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
周口中英文学校2015—2016学年上期高三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70分,第Ⅱ卷80 分,共150 分。
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
第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历史根源中国疆土辽阔,地域相连,四周有自然屏障,内部有结构完整的体系。
一般地说,中原民族地区气候湿润,宜于农业精耕;北方民族居住区域气候恶劣,植被差,只能发展放牧业;南方民族居住区多高山、丘陵,虽从事农耕业,但交通阻隔,古代长期处于刀耕火种的阶段。
这种民族区域经济的自然分工及发展不平衡和地理上的互相连结交错杂居,为它们之间的交往和联系提供了天然条件。
经济生活的本质决定,任何一个民族,出于生计和民族的发展,都需要和其他民族进行物资交换,扩大经济往来。
北方游牧民族单一的经济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为了获取生活上不可缺少的农副产品,如谷物、布帛等,不得不依赖于中原的农业民族。
南方、北方各民族我们称之为边疆民族。
中原地区常常经济富庶、文化繁荣,对周边民族有极大的吸引力。
边疆民族以不同的方式向中原靠拢,或掠夺、战争,或贸易、和亲,或入主中原。
秦始皇修长城,并没有堵住匈奴的不断掠迫。
汉时,冒顿入寇,网开一面使汉高祖得以脱险,其目的是以此为条件向汉朝换取大量的物资。
契丹、女真、党项等族虽然对北方农业进行了大规模开发,但经济发展的程度仍远不如中原内地,他们仍然不断地逼近中原,要求南方朝廷供应物资甚至要求给予土地。
中原经济对北方民族不断吸引,使他们步步南下,留在汉地的就融合于汉族之中。
当北方民族弱小,不敌中原朝廷时,有时也会以主动“入贡”的方式来谋求经济利益,换得中原天子的“赏赐”。
边疆民族潮流般地一次次向中原靠拢、合聚的历史现象一直不断。
同时,中原民族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也需要畜牧业经济的补充和支持。
中原朝廷在与少数民族地区交界处开设互市场所,开展贸易,达到双方经济互惠之目的。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2019学年上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和“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
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
“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
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
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
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
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学年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语文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卷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的切入点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范畴,是主权国家最重要的无形资产。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传播的业态和形态都发生了变化,如何运用新思维、新手段去更好地塑造与宣传国家形象,赢得国际支持、保护国家利益,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而紧迫的国家战略问题。
据统计,近两年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中,新媒体已成为主流方式。
67%的民众选择了新媒体而非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来了解中国。
国家形象传播须走本土化策略,使其感到我们是“命运共同体”。
我国以往的文化传播方式,常常是一种灌输式、说教式的传播,很难让不同文化背景的民众信服。
新媒体时代,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一定要走本土化策略,要让别国民众读得懂、听得明白,还能产生共鸣感,这样的传播才是有效率的。
新媒体时代,要走全媒体策略,利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态和多种平台来传播国家形象和信息。
我们提供的信息产品一定要符合该国民众的信息接受特点和需求,即要用别人的话来说自己的事。
我们通过新媒体宣传国家形象时,还要让对象国民众感到我们是“命运共同体”,多对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突发事件和热点事件进行报道,使报道更具针对性、亲和力和公信力。
虽然国与国之间有各种利益冲突,但也面临着共同的危机和挑战,当今各国民众更珍惜世界和平,更关注气候环境变化,更关注人自身的命运,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是命运共同体。
积极探讨如何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如何改变不公平、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如何把欲望过度膨胀的人变为更加平和的人,构建出彼此尊重、合作双赢、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这样的国家形象输出才会更令国外民众感到认同与亲切。
中国的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要“深度融合”,国家软实力的提升要适应“互联网思维”。
新媒体作为互联网的代表性新媒介,草根性和开放性是其最大的媒体特性。
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敬畏伦理与社会和谐在中国,“伦”“理”二字的合用,最早见于秦汉之际成书的《礼记》:“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
”所谓敬畏伦理,是指人类在面对具有必然性、神圣性的对象时所遵循的警示,规约自身言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
“敬”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它促使人们“自强不息”、有所作为;“畏”显示的是一种警示的界限和自省的智慧,它告诫人类应“厚德载物”、有所不为。
敬畏伦理是在人类特有的敬畏感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敬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自发情感,即是说它不是单纯依附在人与动物身上的自发的畏惧或恐惧的感觉,而是在社会中培养的人性情感。
它是社会、文化、历史的产物,是一切善恶观念的基础。
敬畏感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生成的过程之中的。
敬畏感不是愚昧、猥琐的代名词,而是人类拥有伦理智慧的象征。
没有敬畏感的时代是野蛮的时代,没有敬畏伦理规范的社会是无序的社会。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客观必然性、不可抗拒性,使得人类有足够的理由去敬畏它,而不是去冒犯和亵渎它。
对必然性的认识、敬重与遵循,有利于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和谐。
对和谐与秩序的追求是人性使然,这种追求使得人类必须对自身的言行进行约束和规范。
康德对“头上的灿烂星空、心中的道德律令”的敬畏,中国哲人对“天人合一”境界的向往、对“慎独”“敬其在己者”的崇尚,都凸显了敬畏伦理为人类自身立法的恢弘气象。
对神圣事物或力量的敬畏,不仅是人类的伦理义务和责任,而且是人类自身生命情感的内在诉求。
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敬畏伦理警示着人们的思想、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是人类培养理想人格、安身立命的根本,从而对自然的合理演化、社会的有序发展、人类的文明进化起着积极的作用。
东西方贤哲们大多都表达过他们的“敬畏”之情。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其首畏是“畏天命”,即对不可抗拒之必然性的敬畏;老子则表现出对生命本身的敬畏,“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周口中英文学校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请将答案用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乐府,原来是一个音乐机构,秦代开始设立。
汉也设立了“乐府”机构,同样做采集民歌、配置乐曲和训练乐工的工作。
这些采集来的民歌,汉人称“歌诗”,魏晋人称“乐府”或“汉乐府”。
来自社会底层的汉乐府是“忍无可忍才写的诗歌”。
班固《汉书•艺文志》说,“代、赵之讴,秦、楚之风”,都“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汉乐府”的采诗运动,是继《诗经》以后又一次大规模的采集运动。
这些采来的乐府民歌比起《诗经》来,乐府有几个变化:一是乐府民歌中,写女性的题材比例上升。
二是口头文学的形式,故事性比《诗经》更强,有的还情节完整,人物性格鲜明,描写刻画细致入微,开创了我国不发达的叙事诗的先河。
三是杂言向五言的方向靠拢。
这三者结合,就产生了伟大的乐府民歌。
被称为“乐府双璧”的《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无论是题材还是艺术,都创造了中国叙事诗的典范。
南朝乐府民歌,像是江南女子专情的歌。
歌如眉峰聚,诗是眼波横,六朝都城建业及周边地区的“吴歌”和江汉流域的“西曲”,一言以蔽之,是一个“情”字。
今天的江南文化是在南朝乐府民歌里才开始真正奠定成型的。
此外,南朝民歌的形式,以五言四句为主,短小的篇幅,含蓄蕴藉的风格,同音双关的运用,假如调一调韵脚或平仄,那就是初唐人的五绝了。
北朝乐府民歌是长期处于混战状态的北方各民族的歌唱,是北方英雄横刀高唱的豪迈之歌。
风格质朴刚健,粗犷豪放,自然清新。
多数是北魏、北齐、北周时的作品,它们传入南朝,被南朝乐府机关翻译、修改、配音,保留下来。
今存七十余首,大部分收在郭茂倩《乐府诗集》中《横吹曲辞》里。
今天的研究者以为,北朝乐府民歌是靠流传到南方才保留下来的。
因此,其歌辞多少已经过南方汉人的翻译和润饰。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语文高中现代文阅读练习试题百度文库
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苏轼的意义李泽厚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亲切喜爱的对象。
其实,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
画的真迹不可复见,就其它说,则字不如诗文,诗文不如词,词的数量也并不算多。
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的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我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上述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
他把上述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则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无论是他的上皇帝书、熙宁变法的温和保守立场,以及其它许多言行,都充分表现出这一点。
这上与杜、白、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甚至有时还带着似乎难以想像的正统迂腐气(例如责备李白参加永王出兵事等等)。
但要注意的事,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
这后一面才是苏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
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空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
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他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已不是“一为黄雀哀,涕下谁能禁”(阮籍),“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陶潜)那种具体的政治哀伤(尽管苏也有这种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和舍弃。
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
前者(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除了出家做和尚。
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
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尽管不是那么非常自觉,却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来的。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周口中英文学校2019—2020学年上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为基础,后又演化出徐与乔《五经读法》、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等等。
与现代社会的诸种事情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高下之分,应以扬弃的态度审慎对待。
这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
《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
所以,古人特别反对只把读书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
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存心复性”“学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
所以,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里,特别重视如何读书也就不奇怪了。
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出入法。
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
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
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
”读书要“求所以入”,就如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得亲切”,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的用心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行,进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自我治理,这样才能把书读进去。
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
要“用得透脱”,就是要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之世有仔细的考辨,认清时势,消化所读之书,这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诗人的创作,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2019学年上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和“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
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
“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
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
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
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2019学年上期高二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和“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
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
“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
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
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
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不分版本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不分版本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成为具有中国情怀、全球视野的人才,不仅能肩负起建设祖国的使命,而且能承当起为世界、为人类作奉献的责任。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的节奏不断加快。
有学者曾根据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原理,提出“知识半衰期〞说法:一个专业人士的知识如果不更新,在“半衰期〞后,根底知识仍可用,但其他一半新知识却已落伍。
据测算,1950年前的知识半衰期为50年,21世纪知识的半衰期平均为3.2年,IT高级工程师的仅为1.8年。
如今的学习,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还需保持加速度。
增长知识见识,可以说是一辈子的功夫。
另一方面,教育的普及、出版的繁荣、互联网的兴盛,使得知识获取的本钱大大下降。
“学好数理化〞不再成为求知边界,通识教育正不断翻开知识视野。
因此,假设以知识宽度论,今天学子可以完胜过去。
然而,广度之外,同样需要有深度。
书不多,反能精读以致“韦编三绝〞;诱惑少,所以心无旁骛不断钻研。
将有限的注意力资源用到最有效的地方,才会有“铁杵磨成针〞的成就。
因此,既要重视知识的宽度,也要重视学习的深度,在努力扩大知识半径的同时,防止陷入平面化的“知识焦虑〞,落入浅尝辄止的学习路径。
既有知识的宽度,又有知识的深度,才能在积累知识的根底上形成卓越的见识。
面对全球化竞争,教育者需要引导学生,摆脱简单的记诵,在慎思明辨上下功夫;关注知识的积累,更注重思维的锤炼。
换句话说,一种好的教育,既教会学生如何数清掉落的苹果,更激发学生思考为何苹果是掉下来而非飞上天。
知识传承很重要,见识的培育更关键。
知是获取信息,是第一层级;识是具备见解,是更高层级。
由知而识,方为智慧。
一方面,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才算得上学懂弄通;而另一方面,具备粗中取精的信息筛选力、去伪存真的知识鉴别力、把握时代大势的洞察力,方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沉着不迫。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语文高中诗歌鉴赏试题练习试题百度文库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送何遁山人归蜀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1)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从押韵的情况看,本诗共有四个韵脚。
B. 从诗歌的题材看,本诗是一首送别诗。
C. “下马浣征衣”指结束在外征战、回到家乡。
D. “应知已息机”指摆脱琐事、停止世俗活动。
(2)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A. 含蓄隽永B. 豪放洒脱C. 简洁明快D. 深沉哀婉(3)请从“虚实结合”这一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
【答案】(1)C(2)A(3)首联通过想象虚写何遁山人的孩子在自家柴扉外急切地盼望父亲归来。
颔联想象何遁山人倚门远望的孩子忽然听到远处的山壑中传来杜鹃的叫声,仔细一看,原来是自己的父亲翻过前山回来了。
颈联通过想象虚写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
尾联设想虚写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
题目送别为实写,虚实结合,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解析】【分析】(1)C项,“下马浣征衣”指下马来浣洗好衣服,不涉及征战,故本题选C项。
(2)本诗是北宋诗人梅尧臣的临别赠诗,作者没有直接写对离别友人的祝福,而是含蓄的想象友人归家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轻松愉悦,诗中诗人设想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故本题选A项。
(3)题目为实写,作为送别诗,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想象手法的使用。
送别诗用想象的手法——想象所送之人与自己分别之后的情况——当属常见,但这首诗却与别诗另有不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全诗四联八句均为想象之语,没有一句实写两人分别时的情形。
此诗全用想象,结合题目故虚实结合,学生根据原诗句进行总结即可得出答案。
故答案为:⑴C;⑵A;⑶首联通过想象虚写何遁山人的孩子在自家柴扉外急切地盼望父亲归来。
颔联想象何遁山人倚门远望的孩子忽然听到远处的山壑中传来杜鹃的叫声,仔细一看,原来是自己的父亲翻过前山回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I 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孔子和早期儒家学者常常提到“成人”这一概念。
孔子强调“仁”。
在他看来,有仁德是做人的前提,人要“成人”,就应当“仁”。
也就是说,人之为人在于有“仁”心,脱离纯粹的自然状态,懂得“修身”“亲亲”“事亲”。
在孔子和早期儒家学者看来,“成人”首先是“有知识的人”,即对社会有基本认知。
一个人有了知识,具备了“成人”的基本素质,然后再接受仁义礼乐教化,才能具备“成人”的德行。
孔子认为,具备“知”“不欲”“勇”“艺”等素质,也就是说,聪明有智、清心寡欲、勇敢无畏、多才多艺,还不可谓之“成人”。
只有见到财利想到道义,见到危难勇于担当,长期困顿却不忘平生之志,这样的人方可谓之“成人”。
孔子和早期儒家学者对“成人”的认识,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
最晚自西周开始,我国就有了比较完备的“成人”礼仪:男子行冠礼,女子行笄礼。
一般说来,士人二十而冠,天子、诸侯、大夫的冠礼则相对较早。
男子行“冠礼”,标志着“成人”阶段的开始。
“冠礼”的意义在于“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即抛弃孩子气,形成和巩固“成人”的德行。
行“冠礼”之后,人们开始享有“成年人”的权利,并对婚姻、家庭和社会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因此,“冠礼”是对人们“成年”的认可,是人们正式步入“成年人”行列的标志。
礼有“礼仪”与“礼义”的双重涵义,有形式与内容的区分。
成为“成人”,不仅要能够行“礼仪”,还要自觉以“礼义”约束自身。
《礼记·冠义》指出,人之为人在于懂得礼义,人在成人之后应当穿着得体、行为得当、言辞和顺,应当懂得“人义”,即做人的基本要求。
何谓人义?《礼记·礼运》说:“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十者谓之人义。
”行过“冠礼”之后,便应认同这些人伦、实践这些“人义”。
我国古代士人行过“冠礼”后要依次拜见国君、大夫,受拜见的人往往会有一番教导,这对于刚刚成年的人非常有益。
“冠礼”所昭示的正确人生路向十分紧要。
人要“成人”向善,就应当自觉遵守社会规范,按照礼的标准行事。
传统的“成人”教育注重礼的内涵,注重通过礼仪的形式使青少年理解做人的真谛。
借鉴和创新传统“成人”礼仪,开展符合时代要求和当代青少年成长实际的礼仪教育,对青少年的道德人格养成及人生观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应采取具体措施,组织力量对关乎青少年成长的礼仪教育进行深入研究。
在充分酝酿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规范,使成人礼等相关礼仪成为青少年人格养成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成人仪式的一个重要环节,成人礼不必孤立进行,可与相关礼仪(如入学礼、成童礼等)结合进行,与相关素质教育相结合。
(选自杨朝明:《我国古代的“成人”礼仪及其现实意义》,有删改)1、下列对我们古代“成人”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成人”就是脱离了纯粹的自然状态,具备仁德的人。
B、“成人”就是具有“知”“不欲”“勇”“艺”等素质的人。
C、“成人”接受仁义礼乐教化,就可能对社会形成基本认知。
D、具备了“成人”的德行,也就具备了“成人”的基本素质。
2、下列有关我们古代“冠礼”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包括“冠礼”和“笄礼”的完备的“成人”礼仪,形成于我国西周时期。
B 、行“冠礼”后,只有遵行“礼仪”,并以“礼仪”自我约束,才能真正成为“成人”。
C 、古人年满二十才行“冠礼”,行“冠礼”后就要认同人伦,实践“人义”。
D 、古人为了接受尊长的教导,行过“冠礼”后要依次拜见国君、大夫等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孔子和早期儒家学者看来,懵懵懂懂的孩子不是自然人,不是具有社会义务和责任意识的“成人”。
B 、孔子和早期儒家学者的“成人观”,以“仁”为基本前提,以“礼”为重要形式和内容。
C 、在古代,穿奇装异服、举止另类,都不是“成人”。
D 、古代所说的“冠礼”,大体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成人礼、成人礼仪、成人仪式。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夫造化者之攫援物也,譬犹陶人之埏埴①也,其取之地而已为盆盎也,与其未离于地也无以异,其已成器而破碎漫澜而复归其故也,与其为盆盎亦无以异矣。
夫临江之乡,居人汲水以浸其园,江水弗憎也;苦洿之家,决洿而注之江,洿水弗乐也。
是故其在江也,无以异其浸园也;其在洿也,亦无以异其在江也。
是故圣人因时以安其位,当世而乐其业。
夫悲乐者,德之邪也;而喜怒者,道之过也;好憎者,心之暴也。
故曰: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静则与阴俱闭,动则与阳俱开。
精神澹然无极,不与物散,而天下自服。
故心者,形之主也;而神者,心之宝也。
形劳而不休则蹶,精而不已则竭。
是故圣人贵而尊之,不敢越也。
夫有夏后氏之璜②者,匣匮而藏之,宝之至也。
夫精神之可宝也,非直夏后氏之璜也。
是故圣人以无应有,必究其理;以虚受实,必穷其节;恬愉虚静,以终其命。
是故无所甚疏,而无所甚亲。
抱德炀和,以顺于天。
与道为际,与德为邻,不为福始,不为祸先,魂魄处其宅,而精神守其根,死生无变于己,故曰至神。
(节选自《淮南子·精神训》,有删改)[注] ①埏埴:和泥制作陶器。
②璜:一种玉器,形状像璧的一半。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 是故圣人因时以.安其位 何以.报德 静则与.阴俱闭 执事敬,与.人忠 匣匮而.藏之,宝之至也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夫造化者之.攫援物也 人之.迷,其日固久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直接阐述作者修身养性主张的一组是(3分) ( ) ①因时以安其位,当世而乐其业 ②其在江也,无以异其浸园也③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④精神澹然无极,不与物散A ABC D⑤圣人以无应有,必究其理⑥魂魄处其宅,而精神守其根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⑥ D.③⑤⑥6.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制作陶器的黏土,经过烧制,虽然会变得坚硬起来,但性质与在地里时没有什么不同。
B.作者认为圣人把精神看得很尊贵,宁可损伤形体,也不会让精神超越承受力。
C.精神虽是无形的,可却是每个人最珍贵的宝玉。
珍爱精神之宝,应做到恬适虚静。
D.至高的精神境界是顺从天性,与道融合,与德相依,魂魄安处于形骸之中,精神守护着虚无之本。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苦洿之家,决洿而注之江,洿水弗乐也。
(3分)译文:(2)形劳而不休则蹶,精用而不已则竭。
(4分)译文:(3) 抱德炀和,以顺于天。
(3分)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
宋城子 [南宋]李好古平沙浅草接天长。
路茫茫,几兴亡。
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
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漫悲凉。
少年有意伏中行①,馘②名王,扫沙场。
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
欲上治安③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
注:①中行:中行说,西汉文帝时太监,后降匈奴,成为汉朝大患。
②馘(guó):割耳朵。
③治安:贾谊曾给文帝上《治安策》。
8.从全词看,“徒感慨”“空怅望”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9.这首词主要运用哪些表现手法?请列举出两种,并作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8分)①宰予昼寝。
子曰:“,!于予与何诛?”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③,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④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鞋刘庆邦有个姑娘叫守明,十八岁那年就定了亲。
定亲的彩礼送来了,是几块做衣服的布料。
媒人一走,母亲眼睛弯弯的,说:“给,你婆家给你的东西。
”“谁要他的东西,我不要!”“不要好呀,我留着给你妹妹作嫁妆。
”妹妹跟过来,要看看是什么好东西。
守明像是捍卫什么似的,坚决不让妹妹看,她把包被放进箱子,啪嗒就锁上了。
家里只有自己时,守明才关了门,把彩礼包儿拿出来。
她把那块石榴红的方巾顶在头上,对着镜子左照右照。
她的脸红通通的,很像刚下花轿的新娘子。
想到新娘子,不知为何,她叹了一口气,鼻子也酸酸的。
按当地的规矩,守明该给那个人做一双鞋了。
她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她把那个人的鞋样子放在床上,张开指头拃了拃,心中不免吃惊,天哪,那个人人不算大,脚怎么这样大。
脚大走四方,不知这个人能不能走四方。
她想让他走四方,又不想让他走四方。
要是他四处乱走,剩下她一个人在家可怎么办?她想有了,把鞋做得稍小些,给他一双小鞋穿,让他的脚疼,走不成四方。
想到这里,她仿佛已看见那人穿上了她做的新鞋,由于用力提鞋,脸都憋得红了。
“合适吗?”那个人说合适是合适,就是有点紧。
“穿的次数多了就合适了。
”那个人把新鞋穿了一遭,回来说脚疼。
“你疼我也疼。
”那个人问她哪里疼。
“我心疼。
”那个人就笑了,说:“那我给你揉揉吧!”她赶紧把胸口抱住了。
她抱的动作大了些,把自己从幻想中抱了出来。
摸摸脸,脸还火辣辣的。
瞎想归瞎想,在动剪子剪袼褙时,她还是照原样儿一丝不差地剪下来了。
第一次看见那个人是在社员大会上,那个人在黑压压的会场中念一篇稿子。
她不记得稿子里说的是什么,旁边的人打听那个人是哪庄的,叫什么名字,她却记住了。
她当时想,这个男孩子,年纪不大,胆子可够大的,敢在这么多人面前念那么长一大篇话。
她这个年龄正是心里乱想的年龄,想着想着,就把自己和那个人联系到一块儿去了。
不知道那人有没有对象,要是没对象的话,不知道喜欢什么样的……有一天家里来了个媒人,守明正要表示心烦,一听介绍的不是别人,正是让她做梦的那个人,一时浑身冰凉,小脸发白,泪珠子一串串往下掉,母亲以为她对这门亲事不乐意,守明说:“妈,我是舍不得离开您!”媒人递来消息,说那个人要外出当工人,守明一听有些犯愣,这真应了那句脚大走四方的话。
此-去不知何时才能回还,她一定得送给那人一点东西,让那个人念着地,记住她,她没有别的可送,只有这一双鞋。
那个外出的日期定下来了,托媒人传话,向她约会。
她正好亲手把鞋交给那个人。
约会的地点是村边那座高桥,时间是吃过晚饭,母亲要送她到桥头去,她不让。
守明把一切都想好了,那个人若说正好,她就让他穿这双鞋上路——人是你的,鞋就是你的,还脱下来干什么。
临出门,她又改了主意,觉得只让那个人把鞋穿上诚试新就行了,还得让他脱下来,等他回来完婚那一天才能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