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成像:X光,B超,CT,MRI的原理与区别

合集下载

CT、核磁、X光和B超的区别

CT、核磁、X光和B超的区别

CT、核磁、X光和B超的区别CT、核磁、X光和B超这四种都是医院经常使用的诊断仪器,部分仪器还可以用于治疗。

但具体来说,很多人都分不清CT、核磁、X光和B超,我们可以从含义、成像原理、优缺点等方面谈谈分析这四者的区别,便于社会所需人员参考和选择。

一.X射线X射线是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1895年发现的,它是一种波长特别短、能量较大的电磁波。

X射线的穿透能力很强,可以透过很多可见光不透明的物质。

X射线具有穿透作用、电离作用、荧光作用和热作用。

我们可以利用X射线检查患者的身体,尤其是对于内脏的检查。

X射线可以运用于医学诊断,还可用于治疗,尤其是对肿瘤的治疗。

X射线对人体的损伤也非常大,长期接受X线治疗会使神经功能紊乱,造血功能低下,掉头发等,如果孕妇使用X射线辐射,会对胎儿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比如:畸形、智力低下等。

所以,在对治疗效果不影响的前提下,医护人员可根据病情缩短放射时间、放置可以吸收射线的屏蔽工具等减少辐射对病人的负面影响。

二.CTCT就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CT是运用X射线、超声波等以及探测器对人体的某一个部位做一个扫描,由探测器转变成可见光后,再由光电转换为电信号,最后经过熟悉转化器转化成数据,电子计算机对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最后形成图像,我们可通过图像发现人身体内任何部位的细小病变。

它是利用人体的不同组织对射线的吸收程度和透过率不同的原理来工作的。

X射线是一种能量很大的电磁波,它的光子能量远远大于可见光的光子能力,所以在CT中可以扫描人体的身体部位。

CT设备的分辨率主要有三种,分别为密度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可以显示最小密度差别,时间分辨率指机体活动的最短时间间距;而空间分辨率指影像中能够分辨的最小细节。

医生一般依据这三种分辨率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检查内容。

CT具有扫描时间较快、图像清晰的特点,所以经常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特别是对于肿瘤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所以它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

X光,CT和MRI的区别你都知道么

X光,CT和MRI的区别你都知道么

X光,CT和MRI的区别你都知道么在大家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医生会建议做X光、CT、MRI等各种检查。

这些医学检查名词大家都有些熟悉,但是又不是很清楚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些检查,这些检查之间又有什么区别。

在医院放射检查科的设备有很多种,这里介绍最常用的三种:普通X光射线摄片机、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CT)、磁共振成像(MRI)。

它们的工作原理不同、也各有各的分工,存在不同的优势和各自的不足。

一、普通X射线摄片机1.分类X射线摄片机,就是我们最常说的拍X片,其中包括普通X射线摄片机、计算机X射线摄影系统(CR)、数字X射线摄影系统(DR)。

1.原理利用X光有着穿透作用的原理,在通过人体时,被人体组织例如骨头、血液、体液、肌肉等吸收,减弱了光照,可以在底片中呈现检查部位的原始形态。

由于“X光(DR)”具有穿透性的特征,照射人体后,对身体内部进行透视和照射,当不同部位吸收射线,利用底片上的部分曝光,成像后这个部位就会显像。

1.特点X光一般会对身体胸腹部、腰椎、四肢等部分进行检查。

它的优点是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成像很清晰,并且费用较低、检查方便,曝光成像时间短、很快就可以出片和得到报告,大大缩短了病人的检查等待时间,可以快速帮助医生进行诊断。

胸片X光的辐射剂量也可以低到忽略不计,一次大概只有0.1mSv。

所以X光成为了最常用的身体检测仪器。

二、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CT)1.原理CT可以认为是X关线的升级版,也是利用X射线束对需要检查的部位进行扫描。

但是它进行的是分层扫描,可以获得人体被检查部位的断层或立体图像。

成像是完整的三维信息,对器官和结构的显影更加清晰,可以详细的显示病变。

1.特点CT扫描经常使用在骨头损伤、胸腹部疾病,尤其是对心脏及大血管可以提供清晰的诊断依据。

但是,CT的辐射剂量比普通的X光射线机稍大一些,患者要承受更多的辐射剂量,并且价格也要昂贵一些。

所以,在常规诊断时,医生一般不会直接推荐使用CT扫描,当X光上有可疑的病变影像时,才会在进一步的确诊中使用CT扫描,将CT扫描作为辅助工作。

X线、CT、B超和磁共振有何区别?这次终于清楚了

X线、CT、B超和磁共振有何区别?这次终于清楚了

X线、CT、B超和磁共振有何区别?这次终于清楚了影像学不仅扩大了人体的检查范围,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也成为了临床医疗工作中重要的医疗手段。

X线、CT、B超和磁共振都是临床上诊断经常使用的影像学技术,但是它们具体的使用原理、成像设备、检查技术等都具有差别,不能一概而论。

故本文将分别从成像原理、成像设备、图像特点、检查技术四个角度,分别对X线、CT、B超和磁共振进行阐述,供广大读者参考。

1.X线X线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最为普遍的影像学诊断技术,也是应用比较早的一类影像学技术。

成像原理: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是基于X线的穿透性、荧光效应以及感光效应,同时也是基于人体组织之间的密度和厚度差别,经X线照射后能够使人体组织结构以及病变在荧屏上形成影像。

具体的成像原理为人体不同组织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各种组织单位体积内各元素的大小和致密度不同,当X线透过不同结构的人体组织时,不同组织吸收X线的情况不同,所以到达荧屏或胶片的X线量就有所差异,最终在X线片上形成明暗不同或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

成像设备:X线成像设备主要是X线机,主要包括:X线球管、变压器、操作台以及检查床等基本部件。

选择X线机时,要结合摄影参数、摄影位置等具体决定。

目前X线机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已经实现自动化、数字化和计算机化,大大提升了成像质量。

图像特点:X线图像是X线束穿透不同密度和厚度组织结构的某一部位的投影总和,显示为从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组成的灰阶图像,是通过不同的光学密度反映人体组织结构的解剖以及病理状态差异的。

通常来说,物质密度越高,比重越大,X线吸收量多,呈现白影,密度低则呈现黑影。

检查技术:主要包括:普通检查(透视和摄影)、X线摄影、造影检查等,此外特殊检查则包括体层摄影、软线摄影以及荧光摄影。

1.CTCT是使用X线束对人体相应层面进行扫描,经计算机处理后获得的数字图像,密度分辨力明显优于X线图像。

成像原理:CT成像原理是经X线束从多方向对人体具有一定厚度层面的检查部位进行扫描的,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量,将其先转变为可见光,再经由光电转换器转变为电信号,然后经过模拟--数字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息,最后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

X光、CT、B超、核磁共振、核医学到底有什么不同?

X光、CT、B超、核磁共振、核医学到底有什么不同?

X光、CT、B超、核磁共振、核医学到底有什么不同?去医院会做到各种检查,CT、X光、核磁共振、核医学之类的傻傻分不清,这些检查到底区别在哪?分别针对什么情况使用?另外想知道,这些检查究竟辐射程度如何?其实这个问题困扰过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

一般而言对这四种影像检查的解释是这样的:1. X 光检查就是用 X 光给你的身体拍了一张照片的检查方式。

所以 X 光也叫拍片子,非常的生动形象。

2. CT实际上也是用 X 光给身体拍照片的检查方式。

不过不是拍一张,而是要拍很多张,一层一层地查。

3. B 超是发出超声波,然后用反射的回声来画像的检查方式。

4. 核磁共振也叫 MRI,是利用一个强大的磁场,让身体里的氢原子,先排好队再解散,接受这期间的电磁波信号,再给身体内部「画像」。

然而以上解释太过普通,不符合题主要求的:用吃瓜群众都理解的方式来回答。

那来试着用深入浅出、从上到下的方式来解释一下。

吃瓜群众不都爱吃瓜吗,那就把检查当做挑选瓜的过程:X 光检查,就是给瓜拍个透视照挑瓜。

CT 检查,就是把瓜切成一片一片看瓤挑瓜。

B 超检查,就是拿手拍一拍瓜,听回个声挑瓜。

核磁共振检查,就是拿起瓜摇一摇,再观察挑瓜。

这会懂了吧。

还不懂的可以去超市挑个西瓜试一下。

然后我们进入第二个问题:这些检查分别针对哪些情况使用,也就是说进了医院这些检查该怎么选。

刚才是深入浅出的介绍这些影像检查的内容,现在用从上到下的方式介绍使用情况here we go~~脑和脊髓最常用的是 CT 和核磁共振;比如急性中风、脊柱外伤,一般先做 CT,详细分析时可用核磁共振。

脊柱(颈椎、腰椎、胸椎)骨骼问题最常用 X 光,其他的通常用核磁共振和CT。

胸部最常用的是 X 光和 CT;一般大致了解情况选 X 光,细致分析选 CT,肺部检查一般不选核磁共振。

心脏心脏功能最常用的是 B 超,冠心病最常用的是CT 或者冠脉造影;核磁共振也可用于心脏检查。

食管、胃等最常用的是 X 光,确诊时要用胃镜。

X线、CT、MRI、超声区别

X线、CT、MRI、超声区别

(史上最全)X线、CT、MRI、超声区别X线检查得敏感性:所谓敏感性,即某种病变就是否适合用X线检查。

凡就是病变能够引起体内组织器官大体得病理变化,同时具有密度得差别,在自然对比较好得部位,就容易被X线检查出来,比如骨折、肺部病变、液气胸等,X线多能早期识别出来。

但就是,当病变体积过小,属于组织细胞在显微镜下得改变或在对比度差得部位X线就不容易显示,如白血病得骨髓及全身组织浸润就属于组织学得检查范畴,骨得X线改变仅在晚期才能显示。

值得注意得就是,有些疾病,X线征象早于临床症状出现,如早期肺结核、某些肺癌,这就有利于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某些疾病得X线征象晚于临床症状出现,即所谓X线影像得潜伏期,如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病初患者高热、局部红肿疼痛,此时作X线检查,常常瞧不出骨质得变化。

骨质得X线变化需在2周以后。

对于这样得病例,定期复查就是必不可少得。

X线检查得特异性:所谓特异性,即某种X线征象仅为一种疾病所有,如骨折、液气胸等。

但大多数疾病在X线检查时就是缺乏特异性得,如肺部得阴影,既可能就是肿瘤,也可能就是炎症或结核得表现、又比如骨质破坏,既可能就是骨髓炎,也可能就是恶性肿瘤,这些就就是所谓得“异病同影"。

另外,同一种疾病也可因阶段不同而出现不同得X线表现,即所谓“同病异影”,如肺部小结节状癌出现薄壁空洞时,常难与空洞性肺结核鉴别,这时就需要在短期内复查或采用影像定位下肺穿刺活检定性。

临床资料得可靠性:要作出准确得X线诊断,还需要足够而可靠得临床资料,如肺部多发小结节,可能就是结核、矽肺、转移瘤等等,这时就需要了解病人得病史、体征、化验、职业史及其她检查,才能作出判断。

又比如一位已做过阑尾切除得患者,再次出现右下腹疼痛,放射科医生如不了解其手术史,就可有作出阑尾炎得荒谬诊断、由此瞧来,X线诊断就是一个复杂得过程,不仅需要医生具有解剖、生理、病理、X线投影原理等基础知识,还需要其经验得积累及临床资料得收集。

X光、CT和MRI的区别你了解吗

X光、CT和MRI的区别你了解吗

X光、CT和MRI的区别你了解吗到医院看病,很多人都需要做CT检查或X光检查等,对于放射检查诊断有很多问题困扰着我们,今天我们详细了解下X光检查、CT检查与MRI检查之间的区别。

一、X光检查在临床应用很多,大家常说的拍个片就是X光检查。

X光原理是通过人体组织间的密度差与厚度差成像,X射线穿透人体不同组织结构时吸收情况不同,因此到达胶片上的X线量也会不同,形成黑白明暗程度不同的影响。

比如拍胸片就是X光检查。

X光检查的优点:①检查过程比较简单易操作,很方便,成像与出结果的速度也比较快。

②成像图片非常清晰,具有很高的空间分辨力。

③能够拍摄动力位相,可发现患者体位改变时才表现的的疾病,这时CT与MRI无法做到的。

④检查费用更亲民,是老百姓能接受的检查项目。

X光检查的缺点:该检查只能拍摄出平面图像,前后方向与组织结构等图像都会发生重叠。

适用范围:很多疾病的快速筛查与诊断都可选择X光,特别是胸部、四肢以及骨骼等疾病的初期筛查,基本都是选则X光检查。

二、CT检查CT成像是利用X线束对人体某一部位连续性扫描,扫描速度快,成像更清晰,对于很多疾病的检查都可选择CT。

CT分为平扫与增强扫描两种,CT平扫指的是不用造影剂增强扫描或者造影普通扫描,多用于组织密度较大的部位检查,比如骨骼与肺等。

而很多脏器肿瘤检查则需使用CT增强扫描。

增强扫描主要在检查部位静脉高压注射碘剂后再进行扫描,血液内的碘浓度增高与病灶处碘浓度形成密度差,可更清晰显示出病灶。

CT检查多用于胸腹部肿瘤检查,胸部CT能够更清晰显示出胸部结构,对于胸部病变更加敏感,胸部疾病检查的准确性更高于X光胸片检查,尤其是早期肺癌诊断,胸部CT检查意义重要。

对于肿瘤疾病治疗中引起的间质性肺炎或肺纤维化等也有重大意义。

CT检查的优点:①CT检查容易操作,方便,迅速。

②CT检查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能够定量测量组织CT值。

③CT检查成像更清晰明了,具有明确的就剖关系。

④CT检查能够实现不重叠的横断面图像,而且可进行不同平面重建。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名词解释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名词解释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名词解释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是指通过不同的物理原理和技术手段获取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信息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医学影像成像原理的解释:
1. X射线成像,X射线是一种高能电磁辐射,通过将X射线穿过人体,利用不同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能力不同,形成影像来显示人体内部的结构。

2. CT扫描,CT(计算机断层扫描)利用X射线通过旋转式的探测器进行多个角度的扫描,通过计算机重建出人体内部的横断面图像,提供更详细的结构信息。

3. 核磁共振成像(MRI),MRI利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来激发人体内的原子核,通过检测原子核放出的信号来生成图像,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结构和功能信息。

4. 超声成像,超声成像利用高频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和反射特性,通过探头发射和接收声波信号,生成图像来显示人体内部的结构。

5. 核医学影像,核医学影像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药物,通
过人体摄取这些药物,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来获取人体内部的
代谢和功能信息。

6. 磁共振弹性成像(MRE),MRE结合了MRI和机械振动的原理,通过在人体内施加机械振动,利用MRI检测振动的传播来评估
组织的弹性特性,对肿瘤等病变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7. 电生理成像,电生理成像通过记录和分析人体产生的电信号,如脑电图(EEG)、心电图(ECG)等,来评估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
理状态。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医学影像成像原理的解释,它们各自利用不
同的物理原理和技术手段来获得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信息,为医学
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辅助手段。

转载 X光、CT、B超、核磁共振原理

转载 X光、CT、B超、核磁共振原理

转载X光、CT、B超、核磁共振原理原文地址:X光、CT、B超、核磁共振原理作者:随颩 CT全称:computed tomography CT是一种功能齐全的病情探测仪器,它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简称。

CT的工作程序是这样的:它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与透过率的不同,应用灵敏度极高的仪器对人体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所获取的数据输入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就可摄下人体被检查部位的断面或立体的图像,发现体内任何部位的细小病变。

1、CT的发明自从X射线发现后,医学上就开始用它来探测人体疾病。

但是,由于人体内有些器官对X线的吸收差别极小,因此X射线对那些前后重叠的组织的病变就难以发现。

于是,美国与英国的科学家开始了寻找一种新的东西来弥补用X线技术检查人体病变的不足。

1963年,美国物理学家科马克发现人体不同的组织对X线的透过率有所不同,在研究中还得出了一些有关的计算公式,这些公式为后来CT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1967年,英国电子工种师亨斯费尔德在并不知道科马克研究成果的情况下,也开始了研制一种新技术的工作。

他首先研究了模式的识别,然后制作了一台能加强X射线放射源的简单的扫描装置,即后来的CT,用于对人的头部进行实验性扫描测量。

后来,他又用这种装置去测量全身,获得了同样的效果。

1971年9月,亨斯费尔德又与一位神经放射学家合作,在伦敦郊外一家医院安装了他设计制造的这种装置,开始了头部检查。

10月4日,医院用它检查了第一个病人。

患者在完全清醒的情况下朝天仰卧,X线管装在患者的上方,绕检查部位转动,同时在患者下方装一计数器,使人体各部位对X线吸收的多少反映在计数器上,再经过电子计算机的处理,使人体各部位的图像从荧屏上显示出来。

这次试验非常成功。

1972年4月,亨斯费尔德在英国放射学年会上首次公布了这一结果,正式宣告了CT的诞生。

这一消息引起科技界的极大震动,CT的研制成功被誉为自伦琴发现X射线以后,放射诊断学上最重要的成就。

CT、核磁、超声区别

CT、核磁、超声区别

CT、核磁、超声的区别对于X线、CT、超声、核磁共振这些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很多人分不清楚。

现在,作者把身体比作食物,告诉你这些检查如何发挥不同的作用。

X光:像把面包压扁了看X光会穿过人体,遇到被遮挡的部位,底片上不会曝光,洗片后这个部位就是白色的。

就像一片面包或一块棉花,看不到里面的纤维纹理,但用手压瘪了会清晰一些。

X光最大缺点是受制于深浅组织的影像相互重叠和隐藏,有时需要多次多角度拍摄X光片。

CT:像把面包切片看CT的检查原理是X光会分层穿过人体,之后通过电脑计算后二次成像,就像把一片面包切成片来看。

优点是可以分层看,经计算后可以显示出更多的组织信息。

超声:像挑西瓜前敲一敲B超的原理是用超声波穿透人体,当声波遇到人体组织时会产生反射波,通过计算反射波成像。

就像挑西瓜一样,边敲边看显示病灶情况。

核磁共振:摇一摇再看核磁共振机使用较强大的磁场,使人体中所有水分子磁场的磁力线方向一致,这时磁共振机的磁场突然消失,身体中水分子的磁力线方向,突然恢复到原来随意排列的状态。

简单说就相当于用手摇一摇,让水分子振动起来,再平静下来,感受一下里面的振动。

所以,核磁共振(MRI)也被戏说为是摇摇看的检查。

就诊时,医生常会开各种各样的影像学检查单:超声、CT、核磁……不少患者会质疑医生故意开高价检查单。

其实,医生是依据不同病情选不同影像检查的。

1、外伤骨头——粗看X光片、细看CT各种外伤,如果怀疑伤到了骨头,优先选择X光照片,检查结果快速易得。

若要进一步观察,可以选择CT。

超声、核磁对于骨皮髓质等看不大清,一般不选择。

2、颈椎腰椎——最佳选核磁、次选CT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椎间盘疾病需要观察椎间盘与相应的神经根,要想更好观察这些软组织,最优选择就是核磁。

同样,对于关节、肌肉、脂肪组织检查,核磁也是首选。

3、胸部——粗看X光片,细看CTX光胸片可粗略检查心脏、主动脉、肺、胸膜、肋骨等,可以检查有无肺纹理增多、肺部钙化点、主动脉结钙化等。

X线、B超、CT、磁共振,怎么选

X线、B超、CT、磁共振,怎么选

38保 健医学科普Health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September 2021 Vol.21 No.17(二)预防保健方法1.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尽量让精神状态保持良好,切忌大喜大悲,多做一些可以愉悦身心的事情,保持平和的心态。

2.对于患有高血压病的患者,生活规律非常重要,良好的作息时间对缓解病情具有很好的效果。

因此,需要做到科学饮食,以清淡为主,保证“低盐、低热量、低胆固醇”。

此外,还需要禁烟限酒。

3.高血压病患者不要过度劳累,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熬夜,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起床前千万不要过猛以免引发脑供血不足,而应缓慢起身。

4.适当进行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可以提升高血压患者身体素质,提升抵抗力。

5.为合理把控高血压,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定期测量血压,注意监控自身的血压情况,合理用药、合理控制。

6.肥胖会增加患高血压病的风险。

因此,需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合理控制体重,进而降低高血压患病风险。

(三)中医按摩方法1.按摩腹部:患者可以躺着,也可以站立,重叠放置双手在肚脐位置,按压腹部,慢慢摩动腹部每次30分钟,直到腹内感觉热,再继续紧压3分钟时间。

2.按摩头部:患者最好坐着,将双手食指弯曲,利用食指的侧面,从印堂穴开始沿着眉外到达太阳穴,每次2分钟。

然后再用手指按压前额,手掌部位按压两侧太阳穴,同时将手指当做梳子,从前额向枕后进行梳理头发,每次2分钟。

3.按摩腰背部:将两手握拳,从上到下方,反复循环按摩腰背部位,此动作每次坚持2分钟。

4.按摩涌泉穴:患者最好端坐着,使用两手的拇指按压两个脚心底的涌泉穴。

此外,也可以让右脚的跟部搓左脚的涌泉穴,同样,使用左脚根部搓右脚的涌泉穴,每次每只脚按摩100次。

编辑:陌漓 yangsheng_moli@万 娟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医院X 线、B 超、C T 、磁共振,怎么选在当今医学领域当中,各项医疗技术水平正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诊疗手段也开始在临床上应用。

X光、CT、MRI、B超、PET-CT的优缺点

X光、CT、MRI、B超、PET-CT的优缺点

X光、 CT、 MRI、 B超、 PET-CT的优缺点随着医学水平的提升,临床上各类疾病的检查方法愈发多样,X光、CT、MRI、B超、PET-CT都是现代医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检查技术。

但是由于X光、CT、MRI、B超、PET-CT的检查原理不同,它们的优势、局限性也会有着较大的差异性。

接下来,文章会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X光、CT、MRI、B超、PET-CT等检查项目,帮助大家正确的认识该类检查。

一、什么是X光检查呢?X光检查,就是医生利用可以穿透人体的X光线,使人体各部位在吸收该射线后,检查的部位会曝光,而医生会根据打印出的底片分析患者的病情。

优势:X光检查的优点在于底片对比度好、看起来更为清晰,且检查快速、方便,让患者的复诊、临床检查更为方便。

缺点:在实际检查中,X光检查可观察的体位较为单一,无法动态的观察患者体内的病变,所以患者需要多角度、多次的拍摄X光平片。

二、CT你真的了解吗?说到CT检查,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是一种非常多见的检查方法。

CT检查的原理是在X光穿透人体后,利用计算机计算所获得图像信息后生成检查影像。

通过计算机在检查后的计算,医生不仅可以分层查看患者病变,还可以让更多组织显示出来。

优势:CT检查的优势就是能够多方位、多角度的重建患者检查部位的影像,清楚的显示器官组织,便捷、快速,患者的接受程度较高,可以快速的对患者病变进行诊断。

缺点:相对来说,XT检查的费用、辐射量会高于X光检查。

三、带你走进MRI检查的世界MRI检查就是我们常说的核磁共振成像,是利用核磁共振的原理,探测身体内水分子的变化,从而根据不同器官组织中水分子含量不同的原理,获得检查部位的影像信息。

优势:MRI检查的主要优势在于该项检查没有辐射,也不会出现骨性伪影,且影像分辨率高,让医生清楚的看到器官组织中的病灶,从而对相关疾病进行更为准确的诊断,便于患者及时对该疾病展开治疗。

缺点:MRI检查的费用相对较高,相对于CT检查、X光检查,MRI的检查时间较长,并且体内带有金属、带有金属物品的人,在实际检查时会有一定安全风险。

X线、CT、核磁、B超到底有什么区别?终于弄清楚了

X线、CT、核磁、B超到底有什么区别?终于弄清楚了

X线、CT、核磁、B超到底有什么区别?终于弄清楚了都明娟1X光、CT、核磁及B超的原理(1)X光和CT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利用X射线的穿透作用。

通过组织密度不同的人体以后,形成一个辐射线衰减强度不同的影像。

比如骨头就穿不透;而皮肤、脂肪容易穿透,形成了一个密度不同,区分了人体不同的解剖结构。

如果把人体看作是一块面包,X光就是把人体压缩后,看下大致结构。

CT就是把面包切开来看,分层看,就能看得更仔细。

(2)磁共振属于质子成像,运用外加磁场来改变水质子周围电子的自旋方向,从而形成有一定规律的运动,就是通过这个原理产生的质子成像。

(3)B超的原理就是超声波反射。

声波是可以穿透障碍的,遇到障碍物的时候会有回声的,而不同的障碍物密度不一样,回声也就不一样。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选择呢?像外伤,骨头以及肺部的问题,粗看选用X光;细看选用CT。

腰椎、脊椎,粗看拍CT;细看做磁共振。

而肝脏问题,粗看可以做B超;细看可以拍CT或者磁共振。

心脏的问题,粗看可以做心电图;细看可以做动态心电图。

查结构,看心脏彩超;查血管,拍血管的CT成像。

当然,在临床的实际运用当中,B超、CT、X线、核磁共振都是并驾齐驱,互为补充。

每一种都有它的特点,一定要相互借鉴的。

2 CT与MRI哪个更好?我们应当如何选择呢?CT是X线的穿透原理,它能够看出我们组织的高密度,还有低密度。

对于肺、骨头等部位就看得很清晰。

而磁共振利用的是氢离子的共振成像。

简单而言,就是哪个部位含水多,它就看得更清楚,比如脑、肌肉等一些软组织,就看得很清晰。

有些肝血管瘤患者也会询问,为什么医生要建议我做MRI呢?其实,核磁共振检查是比CT更高级的一种检查方法。

它的特点是对软组织显示更好,有突出的优势,而且没有射线。

就像切香肠一样,把人体切成一片一片的,来进行观察和诊断。

对于肝血管瘤患者而言,到底是做磁共振还是在做CT?一般认为,针对肝血管瘤做磁共振比CT要好一些。

大部分患者其实做增强CT就足够了,对于不典型的病症,或者诊断有困难的病症,或者患者担心射线对人体有影响的,可以进一步做增强磁共振。

医学成像技术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医学成像技术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医学成像技术的原理及临床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学成像技术已经成为了医疗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医学成像技术是指采用各种不同的技术手段来获取人体内部结构信息的方法。

这些技术手段包括X光、MRI、CT、超声等。

本文将会介绍这些医学成像技术的原理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一、X光成像技术X光成像技术是医学成像技术中最早应用的一种,其原理是利用X射线的穿透力来获取人体内部结构信息。

X光穿透人体后,在拍摄区域上形成的X光照片上,由于不同部位的组织密度不同,能够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影像。

如骨骼系统呈现白色,肌肉体呈现浅灰色,腹部脏器呈现黑色。

X光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骨科、心血管、肺部等疾病的诊断。

二、MRI成像技术MRI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获取人体内部结构信息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将人体放入一定强度的磁场中,同时通过给予辐射使核磁共振现象发生,从而获取人体各个部位的信号。

这些信号随后被翻译成二维或三维图像。

MRI成像技术相较于X光成像技术更加安全,不会产生任何辐射危害。

在医学诊断中,MRI成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脑部、肌肉、关节等疾病的诊断。

三、CT成像技术CT成像技术使用的是一种能够旋转的X光源,它可以从不同角度对人体的组织进行扫描,从而获取多个平面的X光图像,再经过计算机的处理,可以得到更为复杂的三维图像。

与X光成像技术相比,CT成像技术更加详细地呈现了人体结构,因此在各个医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肿瘤的诊断中。

四、超声波成像技术超声波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高频声波进行成像的技术。

它的原理是将高频声波投射到人体内部,声波会在组织中反弹并返回,通过测量反弹时间和强度,就可以获取人体内部结构的图像。

相比于其他成像技术,超声波成像技术更加安全,不需要任何辐射,也不需要注射造影剂。

超声波成像技术主要应用于孕妇妊娠访问、婴儿产前筛查以及内部器官疾病的诊断。

五、PET成像技术PET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射线标记的放射性药物进行成像的技术。

x线,ct,MRI,B超区别

x线,ct,MRI,B超区别

X线检查的敏感性:所谓敏感性,即某种病变是否适合用X线检查。

凡是病变能够引起体内组织器官大体的病理变化,同时具有密度的差别,在自然对比较好的部位,就容易被X 线检查出来,比如骨折、肺部病变、液气胸等,X线多能早期识别出来。

但是,当病变体积过小,属于组织细胞在显微镜下的改变或在对比度差的部位X线就不容易显示,如白血病的骨髓及全身组织浸润就属于组织学的检查范畴,骨的X线改变仅在晚期才能显示。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疾病,X线征象早于临床症状出现,如早期肺结核、某些肺癌,这就有利于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某些疾病的X线征象晚于临床症状出现,即所谓X线影像的潜伏期,如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病初患者高热、局部红肿疼痛,此时作X线检查,常常看不出骨质的变化。

骨质的X线变化需在2周以后。

对于这样的病例,定期复查是必不可少的。

X线检查的特异性:所谓特异性,即某种X线征象仅为一种疾病所有,如骨折、液气胸等。

但大多数疾病在X线检查时是缺乏特异性的,如肺部的阴影,既可能是肿瘤,也可能是炎症或结核的表现。

又比如骨质破坏,既可能是骨髓炎,也可能是恶性肿瘤,这些就是所谓的“异病同影”。

另外,同一种疾病也可因阶段不同而出现不同的X线表现,即所谓“同病异影”,如肺部小结节状癌出现薄壁空洞时,常难与空洞性肺结核鉴别,这时就需要在短期内复查或采用影像定位下肺穿刺活检定性。

(3)临床资料的可靠性:要作出准确的X线诊断,还需要足够而可靠的临床资料,如肺部多发小结节,可能是结核、矽肺、转移瘤等等,这时就需要了解病人的病史、体征、化验、职业史及其他检查,才能作出判断。

又比如一位已做过阑尾切除的患者,再次出现右下腹疼痛,放射科医生如不了解其手术史,就可有作出阑尾炎的荒谬诊断。

由此看来,X线诊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需要医生具有解剖、生理、病理、X线投影原理等基础知识,还需要其经验的积累及临床资料的收集。

X线诊断是根据患者大体病理的投影结合临床资料作出的综合判断,它不同于病理诊断。

X光、CT、B超、核磁共振的区别你知道吗

X光、CT、B超、核磁共振的区别你知道吗

X光、 CT、 B超、核磁共振的区别你知道吗医学上的检查项目众多,很多人员对于不同检查项目之间区别不了解,例如比较常见的X光、CT、B超、核磁共振,以上这几种影像检查,其本质上对于病情检查均有帮助,但是由于不同项目检查其着重点不一,因此,医生应明确X光、CT、B超、核磁共振的具体应用,并在诊断前告知患者,其诊断的目的。

那么,X 光、CT、B超、核磁共振等检查,究竟存在哪些不一样之处呢?1、X光、CT、B超、核磁共振定义之间有哪些区别?X线即伦琴射线,是诺贝尔物理学家伦琴在1895年发现的,紧接着在第二年就被应用于临床医学,X线具有穿透性、荧光效应、摄影效应和电离效应,X线能够诊断疾病的原因就是它具有很强的穿透力,X线在人体的穿透能力由弱到强依次是骨骼、软组织、脂肪、含气组织。

X线检查在人体内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各大系统和组织都有应用,用途较为广泛。

B超,是利用超声波穿透人体,若声波与人体部分组织相遇,就会出现对应的反射波,医务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形成反射波图像。

CT检查是以X线束为基础发展成的一种成像技术,CT检查分辨率高,成像图像清晰,可以测出各种组织的CT值,但同时也有较难发现器官组织结构功能变化的局限性,具有一定的辐射。

CT检查可以用于检查四肢、脊椎、头颈部、神经系统等身体部位和系统。

MRI检查即磁共振成像技术,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对外加静磁场中的人体给予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使人体组织中的氢核受到激励而发生磁共振现象。

可用于呼吸系统、四肢、头颈部等的检测,通过对比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的数值来判断病情。

MRI检查时一般将个体放在密闭的磁场中,通过设备、系统计算得到成像图,医生根据成像图来判断身体是否存在异常。

2、X光、CT、B超、核磁共振的区别你知道吗?X线、CT、B超、核磁共振之间存在很大的区别,可以对于以上几种影像学检查进行了解。

(1)X光:仿佛就是将面包压扁了进行观察。

X光,其会将人体穿透,如果在使用中遇到相关被遮挡部位,底片不会将遮挡部位曝光,如果洗片,本部位属于白色。

X线、CT、B超和核磁共振的区别

X线、CT、B超和核磁共振的区别

X线、CT、B超和核磁共振的区别导语:对于X线、CT、B超、核磁共振这些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很多医师及病人分不清。

现在,我们把各自优缺点展示出来,以便以后在临床应用中发挥各自的作用。

X线的图像是X线束穿透某一部位内不同密度计厚度组织结构后的投影总和,是该穿透路径上各个结构影响的互相重叠。

X线的最大缺点是受制于深浅组织的影像重叠和隐藏,有时需要多次多角度拍摄X线片。

CT的图像原理是X线会分层穿过人体,之后通过电脑计算后二次成像,数字化图像,重建图像,是由一定数目从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像素按固有矩阵排列而成。

优点是可以分层看,经计算后可以显示出更多的组织信息。

B超的图像原理是用超声波穿透人体,当声波遇到人体组织时会产生反射波,通过计算反射波成像,由不同灰度像素所组成的人体的人体组织结构的动态断面图像。

核磁共振图像原理是使用较强大的磁场,使人体中所有水分磁场的磁力线方向一致,这时磁共振机的磁场突然消失,身体中水分子的磁力线方向,突然恢复到原来随意排列的状态。

四种方式分别用于何种检查?就诊时,医生常会开各种各样的影像学检查单:X线、CT、B超和核磁共振检查,不少患者会质疑医师故意开高价检查单。

其实,医生是依据不同病情选不同影像检查的。

例如:1、外伤的骨骼系统,粗看X线片,细看CT,核磁看不清。

急性脑血管病的病人,首先平时CT检查,确定颅内有无急性脑出血,当发现急性脑出血时,根据出血部位、表现特征及相关的临床资料,有可能确定为高血压性脑出血而明显诊断,也有可能疑为动脉瘤、脑血管畸形所导致的出血,此时需进一步行X线血管造影(DSA)检查或CTA、MRA检查。

2、急性脑梗死检查,需要CT或MRI检查,超急性期脑梗死时,常规CT和MRI检查常不能显示病灶,而需选用CT灌注检查或MRI的DWI检查,方能发现病灶和明确诊断。

3、前列腺的常规检查选用B超,但前列腺癌的检查应选用MRI成像技术,除常规的T1WI和T2WI检查外,还需要磁共振波谱(MRS)检查。

X光、CT、B超、核磁的区别,看完你就全懂啦!

X光、CT、B超、核磁的区别,看完你就全懂啦!
x光受制于深浅组织的影像相互重叠和隐藏x光检查只能提供平面影像成像也容易受衣物首饰甚至过厚的软组织影响有时候需要多角度拍摄一般多用于粗看骨骼健康
X光、 CT、 B超、核磁的区别,看完你就全懂啦!
去医院看病, 医生一般都会开些影像检查, 比如X光、CT、B超、核磁共振(MRI)…… 同样是拍片子, 为什么要分不同的种类? 这些检查又都擅长什么疾病呢? 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傻傻分不清? 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X光摄影(平片) X检查时就像给身体拍了一张平面影像的照片。 如果遇到被遮挡的部位,底片上不会曝光,但洗片后会呈现出白色。
1、适用情况
X光特别适合用于骨骼外伤,如果怀疑伤到了骨头,优选X光,检查结果快速易得;也适用于胸部的粗略检查,X光胸片可粗略检查心脏、主动 脉、肺、胸膜、肋骨等,可检查有无肺纹理增多、肺部钙化等。X光快捷且价格低。 2、缺陷
X光受制于深浅组织的影像相互重叠和隐藏,X光检查只能提供平面影像,成像也容易受衣物、首饰甚至过厚的软组织影响,有时候需要多角度 拍摄,一般多用于粗看骨骼健康。过量的X射线照射到生物机体时,可能造成生物细胞受到破坏。因此,一般情况下,孕妇、备孕人群不建议 做X光,以免影响胎儿。 磁共振成像 MRI 核磁共振(MR)利用强大的磁场,让身体中的水分振动起来,再平静下来,感受里面的振动,形成像后可以观察到正常组织与患病部位之间 的差异。所以,核磁共振也被戏说为“摇摇看的检查”。
常规的心脏结构与功能检查——心脏彩超 检查冠状动脉、结构异常的先天性心脏病——CT 心肌病变,如心肌梗死——磁共振成像 03 腹部盆腔——除肠道外,一般超声都能查 众所周知的应该就是怀孕期间胎儿的相关检查,用B超都能看的很清楚;另外,甲状腺等浅表器官,以及肝脏、脾脏、胰腺、肾脏、盆腔等实质 脏器,B超诊断准确率都较高。 04 胸部——粗看X光,细看CT X光胸片可粗略检查肺、心影、主动脉弓、肋骨等,可以检查有无肺纹理增多,肺内较大肿块,主动脉结钙化等。胸部CT检查显示出的结构更 清晰,对胸部病变检出敏感性和准确性均优于常规X光胸片,特别是对于筛查早起肺癌有重大意义。 05 颈椎腰椎——最佳选择磁共振成像,次选CT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椎间盘疾病需要观察椎间盘与相应的神经根,要想更好观察这些软组织,最优选择就是磁共振成像。对于关节、肌肉 脂肪组织检查肿瘤,炎症、创伤、退行性病变以及各种先天性疾病的检查,磁共振成像也是不错的选择。CT可以作为观察脊椎骨质增生、椎间 孔狭窄的有力补充。 不同部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一张图告诉你, 以后做检查就可以对号入座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成像:X光,B超,CT,MRI的原理与区别2011-01-25 09:27:17| 分类:个人日记|字号大中小订阅医学成像:X光,B超,CT,MRI的原理与区别X光能穿透物质,不同的物质其穿透性不同,利用这个特点在物质的另一端对X光投影,可以展示出物体的内部结构。

X光与可见光基本相同,只是频率不同。

可见光光子和X光光子都是由电子在原子中的运动产生的。

当电子从高能量轨道跃到低能量轨道时,将能量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出来。

当发出的光子照射到其他物体的表面时,与另一个原子碰撞,如果光子的能量符合这个原子的电子跃阶的能差,则光子的能量被吸收,该原子的电子发生跃阶;否则光子不能使电子跃阶,在这种情况下光子的能量通常较小,这种光子可以穿越物质。

而X光穿越物质的原理正好相反,是因为它的能量较大。

X光的部分能量用于够撞离原子的电子,剩下的能量就穿越了物质。

一般小的原子比较不容易吸收X光的能量,大的原子则比较容易,人体软组织的小原子较多,而骨骼中钙原子较大,这在X光片上的反映就是骨骼部分较亮,而软组织较暗。

由于X光撞离了电子,所以是一种电离辐射,游离的电子可以导致人体细胞内发生化学反应,还可以使DNA发生突变等,这些就是X光可能产生的危害。

-------------------------------CTCT也是利用X光的来实现的,由于X光是一种光影投影,所以它只能显示一个方向上的物体结构,如果物体内部发生不同物质的重叠,这就无法显示了。

CT是多个方向上的X光照射,通常CT扫描仪是围绕人体的身体旋转扫描,这样能得到多个角度的投影,计算机收集这些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合成横截面图像。

-------------------------------B超B超是通过超声波反射来成像,这种技术与蝙蝠、鲸和海豚的回声定位以及潜艇使用的声纳十分类似。

-------------------------------MRIMRI中文成为核磁共振,当把物体放置在磁场中,以改变氢原子的旋转排列方向,用适当的电磁波照射它,使之共振,然后分析它释放的电磁波,由于不同的组织会产生不同的电磁波讯号,经电脑处理,就可以得知构成这一物体的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精确立体图像。

人体不同组织之间、正常组织与该组织中的病变组织之间氢核密度、弛豫时间T1、T2三个参数的差异,是MRI用于临床诊断最主要的物理基础。

CT由于X线球管和探测器是环绕人体某一部位旋转,所以只能做人体横断面的扫描成像,而MRI可做横断、矢状、冠状和任意切面的成像。

MRI拥有较多的参数来成像,如T1加权像、T2加权像、质子密度像等,还有水成像、水抑制成像、脂肪抑制、弥散成像、波谱成像、功能成像等,CT只能辨别有密度差的组织,对软组织分辨力不高,而MRI对软组织有较好的分辨力,如肌肉、脂肪、软骨、筋膜等。

对人体没有电离辐射损伤。

-------------------------------CT对于检查软组织效果较好,X线对于检查骨组织很好,两者都属于放射线类;B超,用于检查脏器组织;MRI适合用于身体软组织、不适宜用X光检查的部位。

-------------------------------以下比较详细,转自:/b/5178772.htmlX光,B超,CT,MRI每个去过医院看病的人都或多或少经历或听说过x光、cT、核磁、B超等,这些都是重要的医学影像学检测手段,对疾病的诊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可以肯定的是,每一种技术都有其各自的适用范围.但对于非医学专业的人来讲,这些检测方法究竟是什么原理,是不是真的适合检查自已的疾病往往那是—头雾水。

在这里我就对这些检测技术做一简要介绍.希望各位下次再去医院做检查时能够心中有数。

x射线成像x射线成像的原理基于x射线本身的特性和人体组织结构的特点.x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性,能穿透人体的组织结构,而人体组织之间存在着密度和厚度的差异.所以x射线在穿透过程中被吸收的量不同、剩余的x射线又利用其荧光效应和感光效应在荧屏或x光片上形成明暗或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

这样医生就可以通过x射线检查来识别各种组织,并根据阴影的形态和浓淡变化来分析其是否属于正常。

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可分为高密度(如骨、钙化灶等);中等密月(如软骨、肌肉、神经、实质器官等)低密度(如脂肪、呼吸道和胃肠道的气体等) 当x射线穿透低密度组织时,被吸收的x射线少。

剩余的x射线多.使x射线胶片感光多,从而在x光片上呈现黑影,这是因为其胶片上的光敏感物质与我们日常照相所用的胶卷上的感光物质相同,都是溴化银。

若你有一些摄影知识的话就会知道,胶片感光后产生潜影,经显影和定影处理后,银离子被还原成银.沉积于胶片内,故呈黑色。

而未感光的溴化银会被洗掉,显出透明本色。

所以当x射线穿透高密度组织时,在x光片上呈现白影(即透明度较高,白是相对黑来说的)。

组织器官的厚度对x射线的穿透也有影响,厚的部分吸收x射线多,透过的x射线少,薄的部分则相反c举个例子来说,正常的肺组织因含有低密度的大量气体.故在x光片上呈现黑色,当肺结核时,肺组织中会出现中等密度的纤维性改变和高密度的钙化灶、x光片上则表现为黑影中出现灰影和白影,从而协助诊断. 尽管现代影像技术,例如cT和MRI(核磁)等对疾病诊断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但一些部位,如胃肠,仍主要使用x射线检查.骨骼肌肉系统和胸部也多首先应用x射线检查。

而脑、脊髓、肝、胆、胰等的诊断则主要靠现代影像学,x射线检查作用较小。

x射线具有放射性,可产牛电离效应,过量接触x射线会导致放射损害.虽然在容许范围内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但也要避免不必要的辐射,尤其是孕妇和儿童,要特别注意防护.计算机体层成像(cT)cT是用x射线束对人体检查部位一定厚度的层而进行扫描。

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 射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器转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从而获得数字化的重建断层图像.其密度分辨力明显优于x射线图像,扩大了人体的检查范围,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率。

前面已经谈过,人体不同组织结构密度不同.对x射线的吸收程度也不风同,这点与x光片颇为相似*cT片上的黑影也表示低吸收区,即低密度区.如肺部;白影则表示高吸收区,即高密度区,如骨骼。

但cT的密度分辨力要远高于x射线图像、这就是它的突出优点。

它能够使软组织这种密度差别小,吸收系数接近于水的结构也形成对比而成像,不论是那些由软组织构成的器官,如脑、脊髓、纵隔、肺、肝、胆、胰以及盆部器官等,还是其病变都可清晰显示。

cT的另一大突破就是使所谓的高密度和低密度有了量的概念,用cT值来说明密度高低.这是x射线图像无法做到的。

另外,cT图像是断层图像.通常是横断面.所以为了显示整个器官,就需要多帧连续的断层图像,这也就是为什么一张cT片上有若干个小图像的原因。

cT设备比较昂贵,检查费用较高.某些部位的检查、诊断价值,尤其是定性诊断,还有一定限度,所以除颅脑、肝、胆、胰、脾等脏器疾病外,不宜将cT检查视为常规诊断手段。

超声成像超声是指振动频率每秒在20000次以上、超过入耳听觉阈值上限的声波。

超声检查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和人体器官组织声学特性相互作用后产生的信息.并将其接收、放大相处理后形成图形、曲线或其他数据,借此进行疾病的诊断.人体结构就是一个复杂的介质,各种器官与组织、包括病理组织都有其特定的声阻抗和声衰减特性。

超声射入人体后,由表面到深部,经过不同声阻抗和不同衰减特性的器官与组织,从而产生不同的反射和衰减。

超声设备接收回声后,根据回声的强弱用明暗不同的光点依次显示在荧屏上,便可显示出超声图像。

入射超声如遇到活动的小界面或大界面后,其散射和反射的回声会产生频率的改变即频移。

这称为超声的多普勒效应。

利用这一特性可对心、肝、肾等脏器的血流灌注情况进行实时观测。

我们在医院常见的多是B型超声仪即B超,其实超声仪器设备类型很多。

B型超声仪是以明暗不同的光点反映回声变化、形成断面二维声像图;A型超声仪是以波幅变化反映回声的情况.属早期产品;M型是以单声束取样获得活动界面回声.最后得到“距离一时间”曲线,如心脏瓣膜曲线、心壁活动曲线等就是M型组声心动田。

上述3种均为脉冲回声式.还有一种是频移回声式,它利用了多普勒效应、可对心脏与血流进行探测分析.包括频移示波型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的检测技术在临床,脉冲回声式B型超声应用较广,而且它也多是新的先进超声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超声心动因也是我们在临床常见的一项检查.其实它也包括很多种.如M 型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脏各结构的空间位置和连续关系等)、频谱多普勒超声心动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血管内血流方向、速度和状态)。

超声检查无刨伤、无痛苦、无电离辐射,是许多内脏、软组织器官检查的首选方法,尤其对肝、肾等实质性脏器内局限性病变的诊断以及胆囊内微小的隆起性病变和结石的诊断有很高的敏感性。

在早期妊娠诊断、体检和防癌普查等方面也被广泛使用。

但由于超声的物理性质.使其对骨骼、肺和肠管的检查受到限制,而且超声成像中的伪像较多,图像质量易受气体和皮下脂肪的干扰,所以在做妇产科或盆部检查时要憋尿使膀肮充盈以避免气体干扰。

还有就是其显示范围较小,图像的整体性不如cT和MR。

核磁共振成像(MR)核磁共振亦称磁共振、是一种核物理现象。

核磁共振成像是利用原于核在强磁场内发生共振所产生的信号经图像重建的—种成像技术。

参与MR成像的因素较多、技术比较复杂,涉及的内容也较为专业,我们只做简要介绍。

MR是将患者置于强的外磁场中,发射无线波,再瞬间关闭无线电波,接收由患者体内发出的磁共振信号,然后用磁共振信号重建图像。

我们已经知道,不同组织的密度差异是cT成像的基础.并有cT值表示密度的高低。

但MR 成像却有多个参数,如T1、T2和自旋质子密度等。

Tl是纵向弛豫时间.T2是横向弛豫时间.它们的具体内容我们不必过多了解,只要知道不同组织结构其T1、T2和质子密度不同。

例如,正常肝的T1值是140-70,肝癌则为300-450;又如.正常大脑的T1值是600.T2值是100;正常小脑T1值是585,T2值是90。

有了这种差异,我们就可以获得选定层面各种正常或病理组织的影像。

与cT一样,MR图像也是以不同灰度显示的黑白影像.但cT只反映组织密度,而MR图像则可反映T1、T2或质子密度。

在T1 图像上,脂肪呈白影;脑与肌肉影像灰;骨与空气影像黑暗。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T1和T2反映的是不同时间,所以在T1和T2图像上,相同组织的灰度可能不同,甚至相反。

例如,脑脊液在Tl图像上影像黑(低信号),而在T2图像上呈白色(高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