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二单元单元分析和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看一看(二)|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看一看(二)|北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看一看(二)|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我们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二单元,主题是"看一看(二)"。
我们将通过学习本单元,深入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掌握平面图形的分类,以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观察和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 能够正确地分类长方形和正方形。
3. 能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能够正确分类。
难点是让孩子们能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本节课的学习,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以及一些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向孩子们展示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让他们观察并描述一下这些图形的特征。
2. 知识讲解:接着,我会向孩子们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如何正确分类。
3. 例题讲解:我会给孩子们展示一些例题,让他们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孩子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巩固所学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上面会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如何正确分类。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孩子们回家后,找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品,观察并描述一下它们的特征,然后和家长一起进行一些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游戏。
答案:孩子们的作业答案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我会鼓励他们在描述特征时,能够准确地表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一下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孩子们是否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他们是否能够正确分类。
同时,我也会给孩子们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机会,让他们能够进一步深入理解平面图形。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细节在教学内容中,我特别关注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描述以及分类方法。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看一看(二)》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看一看(二)》北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看一看(二)》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二单元《看一看(二)》。
本节课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理解物体空间位置的相对性,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具体内容包括:1. 学习利用前后、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描述物体的空间位置。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用适当的语言描述物体的空间位置,掌握前后、上下、左右等方位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用适当的语言描述物体的空间位置,掌握前后、上下、左右等方位词。
难点: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卡片、实物等。
学具:学生自带的玩具或其他物品,用于实践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带上自己的玩具或其他物品,课堂上互相展示并描述各自物品的空间位置。
2. 知识讲解:通过课件或实物,讲解并让学生理解前后、上下、左右等方位词的含义。
3. 例题讲解:展示例题,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空间位置。
引导学生运用前后、上下、左右等方位词进行描述。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互相描述空间位置,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前后2. 上下3. 左右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用前后、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描述你教室里的物品位置。
2. 请观察你的房间,用文字描述一下房间内物品的空间位置。
答案:1. 教室里的物品位置描述。
2. 房间内物品的空间位置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物体空间位置的描述。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单元学习内容:1、观察物体;2、桌子有多长;3、我又长高了;4、估一估量一量。
单元教学目标:1、发展观察、操作、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2、通过观察实物,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会进行辨认。
3、在实际测量活动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同意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4、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初步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测量。
5、初步学会估测和测量物体的长度。
单元教学重点:测量物体的长度,了解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
单元教学难点:测量方法和估测。
单元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节观察物体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能辨认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教学难点:辨认物体。
教学过程:一、出示玩具汽车,学会观察物体。
第一步:1、观察玩具汽车,学生分别站在汽车侧面和后面两个不同的方向观察。
2、分别把玩具汽车的侧面和后面对着全班,让学生说一说这是谁看到的?3、小结: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时,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第二步:1、让学生站在玩具汽车的侧面和后面观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2、与同伴进行交流。
第三步:1、让学生观察书上的图,说一说。
2、利用教室里已有的物品,进行观察物体。
二、实践操作,巩固观察方法1、第1题:下面哪一辐图是淘气看到的?(1)先说说淘和笑笑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2)给淘气看到的打勾。
2、第2题:它们看到的是哪一面?连一连。
(1)说一说小猫和小猴看到的是大象的哪一面?(2)连一连。
3、第3题:看一看,说一说。
先让学生自己读题按要求完成题目。
再交流评议。
4、猜一猜。
上、下、左、右、前、后都相同的是什么物体?三、课堂总结,课外延伸在家找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并做好记录。
第二节桌子有多长教学内容:教科书P14——15页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单元备课教案含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单元备课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组XXX2020年2月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加与减(一)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加与减(一)2-17页。
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学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第二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本册的重难点之一。
它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础的知识。
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学会计算并运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单元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比较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应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数学学习,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计算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加法的口算。
教学难点1、理解十几减9和十几减几的算理并掌握其计算方法;2、能解答求另一个加数以及相差数的应用题。
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第1课时买铅笔【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并通过交流和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能正确地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正确地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用电脑出示课本第全景图(小兔买铅笔的场景)。
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1)问:你喜欢《神探柯南》中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来。今天我们就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
二、自学指导,合作探究
活动之一
老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学生认真观察: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
单
元
学
习
目
标
1.通过比较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养成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2.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3.经历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重
点
掌握比较的方法
难
点
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评
价
点
使学生会比较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等。
活动一:数一数,摆一摆
(一)数一数
1.从这幅图中你看到谁来了?和组里的同学说一说.2 2.你们数得这么快,是怎么数的?
3.集体交流:
小结:大家用不同的方法数出了每种小动物的只数,真不错.学数学就应该这样,要善于思考.
(二)动手操作。
二、自学指导,合作探究
1、认识等号。(研究第一种情况)
(1)学生汇报:我把熊和鹿做比较。
(一)实验一
教师:我看到想参加我们活动的同学,现在都已经坐好了,在等我把东西发给他.
1.发蓝盒子和绿盒子
要求:绝对不许动,只能看,观察观察,猜一猜这两个盒子哪个比较轻,哪个比较重,但你猜的一定要有道理,一会说给大家听一听.
2.你觉得他们两个比,谁轻谁重?为什么?(大的重)
3.到底谁轻谁重,赶快试一试!(学生动手掂.)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解读及单元分析
二观察物体单元学习目标1.经历观察实物的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在实际操作活动中,逐步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初步发展观察、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
4.积极参与观察活动,了解观察方法,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单元学习内容分析本单元主要内容是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实物,组织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思路如下。
中学几何中的“三视图”是工程制图、机械制图的基础,但小学不会正式教学三视图。
小学对观察物体的定位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进一步认识物体的形状、特征以及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积累观察物体的活动经验。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观察的范围会不断扩大,因此,教科书按观察范围的大小,安排低、中、高年级的教学内容。
低年级观察的范围只限于学生能控制的、“触手可及”的日常生活空间。
中、高年级观察的范围适当拓展至更广阔的生活区域。
本单元是教科书第一次出现观察物体的内容。
发展学生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相辅相成的。
因此,教科书在设计上,一方面运用了学生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来提升他们的空间观念;另一方面又创设了对学生现有水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以此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实质性的发展。
本单元教科书精心设计和安排不同层次的观察活动,帮助学生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科书主要设计和安排了两类层次与水平不同的观察活动。
一是实物观察,主要是对一个实物的观察,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实物—直观感知—形成表象—想象判断”的过程,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换句话说,通过观察实物的实践,获得从不同方向(或站在相对于物体的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可能看到不同形状的直接经验。
二是间接观察物体,如教科书中的“观察大象”——图中小猴与小猫分别从两个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头大象,学生通过观察这幅图来辨别它们各自看到的大象是什么形状。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的主要内容是从两个方向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这一过程中,涉及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对几何图形的记忆,是逐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基础。
为今后学习从三个方向观察物体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打下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已经知道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和右面这些基本的位置关系,只是他们的认知水平正处于由直观认知向抽象认知逐步过渡时期,正是空间观念形成的阶段,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想象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1.通过观察,学生能初步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会进行辨认。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1.通过观察物体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在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1 看一看(一)1课时2 看一看(二)1课时看一看(一)。
(教材第18、第19页的内容)1.通过观察实物,初步体会到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会进行辨认。
2.发展观察、操作、推理和空间观念。
重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难点:使学生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能正确辨认。
课件、储钱罐(小猫)、带把的杯子。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把自己的零花钱放在哪儿存起来啊?(储钱罐)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储钱罐是什么样的?学生可能会说:•陶瓷的,是一只小花猫。
•是一个铁的小盒子。
•是塑料的,外形是一座小房子,可漂亮了。
……【设计意图:储钱罐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由介绍自己的储钱罐创设问题情境,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很自然地引出观察储钱罐的活动。
】1.分组观察。
师: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自己的储钱罐,今天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储钱罐。
最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二单元单元分析和教案
如正方体:怎样放能让老师看到图1?图2?图3?
6、形成概念
如果把物体画在纸上,怎么样来确定这三个面呢?(看书P27第1题)
三、实践运用,拓展思维
智慧爷爷的考题:
1、猜动物:
①从前面看到了长长的鼻子(大象)
②从上面看,小物体有一个贝壳(蜗牛)
③从前面看到了扁扁的嘴巴(鸭子)
④从正面看,它披着绿绿的衣裳,有白白的肚皮,平时喜欢呱呱叫(青蛙)
(教师出示自制正方体、长方体)而象老师手中的正方体、长方体这些没有明显标志的物体,①我们把朝上的叫上面。②面对自己的这面叫正面。③两边的叫侧面。
(要把长方体和正方体不停地摆放,让学生找这三个面)
5、练习:
①现在以4人小组为单位,每人拿出自己带的东西,说一说它的上面、正面、侧面各是什么形状。
(选2个人汇报)
四、理清思路,归纳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同,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板书设计
看一看(一)
前面
后面
侧面
课后
反思
教学亮点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教学课题
看一看(二)
教学课时
1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的上面和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活动2:搭一搭、看一看。
师:下面我们也学着淘气他们来搭一搭吧!
1、师生一起搭:请学生照着老师的样子用3个小立方体竖着搭起来。大家一起分别从侧面、正面、上面观察,分别把观察到的形状在小本子上画下来。(每次从三个方向观察好后都做一个小结,帮助学生懂得从同一个方向看不同物体,它们的形状可能相同;从不同的方向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看一看(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看一看(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看一看(二)》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方向,学会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材内容丰富,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背景,设计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方向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还不能准确地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方向的认识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难点:学生能在实际情境中,准确地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3.实践活动法:教师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教师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展示生活场景和问题。
2.教学素材:教师准备一些图片、卡片等教学素材,用于引导学生描述物体位置。
3.实践活动用品:教师准备一些标志物,如小旗、玩具等,用于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个生活场景,如公园、学校等,引导学生观察场景中的物体。
然后提出问题:“请大家想想,如果我们站在这个场景中,怎样才能准确地告诉别人某个物体的位置呢?”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图片或卡片,上面印有不同方向的标识。
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全集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第1课时看一看(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19页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今天是小红生日,妈妈带她到公园照相,她可高兴了,可是她看到照片后却不高兴了。
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照片。
(课件出示小红的照片)这些照片为什么没有照到小红的脸呢?你能帮她解答吗?说得真不错!因为人或物体都有各个不同的面,要拍到或者观察某一面,就要找好位置才行。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怎样观察物体。
(出示课题)二、观察事物,探究新知1.本位观察。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位客人(出示存钱罐),请大家按自己现在的位置来观察,说说你在什么位置看,看到了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请和你的前后左右同学说一说。
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存钱罐的哪一面?这是它的什么面?你在它的什么位置观察?谁跟他一样的?请站起来。
为什么观察到的面是一样的呢?同一方向观察。
2.换位观察。
下面,请同桌之间各选择自己喜欢的位置观察存钱罐,看看你们看到的与刚才看到的一样吗?同桌间说一说。
学生汇报。
对!我们要仔细观察事物,因为观察的方向不同,所以看到物体的面也不一样。
下面我们试一试,四个人一组来观察桌子上的小玩具。
请你们四个人先从同一个方向观察,然后再换不同方向观察,最后再找一名代表来说一说你们的观察结果。
三、深入了解,加深印象刚才我们观察了玩具,下面看看书本中的淘气和笑笑在观察什么?出示“练一练”第1题图。
下面哪幅图是淘气看到的?为什么?小组内说一说,然后集体订正。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单元备课教案含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单元备课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组XXX2020年2月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加与减(一)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加与减(一)2-17页。
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学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第二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本册的重难点之一。
它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础的知识。
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学会计算并运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单元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比较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应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数学学习,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计算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加法的口算。
教学难点1、理解十几减9和十几减几的算理并掌握其计算方法;2、能解答求另一个加数以及相差数的应用题。
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第1课时买铅笔【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并通过交流和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能正确地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正确地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用电脑出示课本第全景图(小兔买铅笔的场景)。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要内容包括: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认识人民币及简单的应用。
这些内容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基础,也是重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认识人民币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数学,对于数的认识和运算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还不是很熟练。
另外,学生对于人民币的认识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100以内的数,能够进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2.学生能够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换算关系,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2.人民币的认识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通过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掌握数学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教学卡片、人民币实物等。
2.准备教学场地,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导入,让学生初步接触到100以内的数。
例如,讲述小兔子和小松鼠比赛摘果子的故事,故事中涉及到100以内的数。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教学内容,如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运算等。
使用PPT和教学卡片,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100以内的数,并进行相关的加减法运算。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模拟购物、人民币换算等。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如数数游戏、加减法竞赛等,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图形,分类,以及简单的加减法。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需要通过实物操作和直观演示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识别和命名各种简单的几何图形,能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简单的分类方法,能正确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识别和命名各种简单的几何图形,掌握简单的分类方法,能正确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和分类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数学知识。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操作教学法:通过实物操作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各种几何图形和实物,如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以及相关的数学游戏道具。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套几何图形卡片,以及相关的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中包含各种几何图形,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几何图形,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将相同形状的图形放在一起。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操练,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分类方法的掌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加减法的初步认识、0的概念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概念,掌握0的意义,以及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加减法的运算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数学,对于加减法、0的概念和运算还比较陌生。
他们在学习这一单元时,需要通过直观的图片和实例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以及0的作用。
同时,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练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掌握0的意义,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数感,提高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掌握0的意义,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过程,以及0在加减法中的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交流讨论法等,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具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加减法的运算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加减法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3.知识讲解:讲解0的意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0在加减法中的作用。
4.练习巩固:安排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加减法的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加减法的概念和0的作用。
6.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加减法的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单元计划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单元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单元计划篇1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七单元“加与减(三)”。
在这些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第六单元“购物”。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结合购物情境进行简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估测和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通过大量“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统计与概率第八单元“统计”。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伴进行交流。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1. 引言1.1 概述本篇长文旨在探讨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计划。
该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该教材内容,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详细介绍和分析教材内容、设定教学目标和要求、选择和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对整体教学计划进行总结回顾,并评价成果并反思分析,最后展望未来的教学方向。
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安排:首先,在第一节中,我们将介绍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教材内容,并进行详细分析;其次,在第二节中,我们将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然后,在第三节中,我们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进行设计;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我们将对整个教学计划进行总结回顾,并评价成果并反思分析,同时简述未来的教学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富有启发性和有效性的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介绍和分析,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并设定清晰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同时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进行详细设计;最后通过总结回顾,评价成果并反思分析,为未来的教学提供展望和参考。
这样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课程教学工作,提高学生数学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第一节:教材内容介绍及分析2.1 教学内容概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 数到100以内的认识和运算- 具体问题中数到100以内的应用- 分组,进一法加整十,十位上减整十等阶段性学习内容。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建立对数字0至100的认识和理解,掌握基本的运算技能,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2 教学重点分析在教材内容中,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数字0至100之间的认识和记忆,包括数字的读写与比较。
- 基础运算技能(加法、减法)在数字0至100范围内的运用。
- 进位和退位概念以及相关计算方法。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看一看(二)》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看一看(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看一看(二)》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理解上下、左右、前后方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背景,结合直观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方位的概念。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方位概念,如上下、左右。
但是,对于前后方位的认识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在教学中进一步引导和巩固。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正逐步发展,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这些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上下、左右、前后方位,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理解上下、左右、前后方位。
2.教学难点:对于前后方位的认识,以及如何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方位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和学具,帮助学生直观地感知方位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生活场景为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物体的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前后方位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前后的概念。
3.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体验前后方位,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操作过程。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前后方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三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石室小学龚娉雯单元名称:观察物体教材分析:教材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安排了观察小兔储钱罐、玩具老虎、玩具车等物体的活动,以使学生经历“观察实物—初步感知—形成表象”的过程,从而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单元教学目标:1.发展观察、操作、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2.通过观察实物,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会进行辨认。
教学重点: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实物——直接感知——形成视觉表象”的过程,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实物——直接感知——形成视觉表象”的过程,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学情分析:单元教学安排:课题:看一看(一)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2、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三、教学准备:1.(学生)玩具老虎2.(老师)PPT ,实物四、教学过程课题:看一看(二)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能辨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2、从上面观察物体的形状。
三、教学准备:1.(学生)玩具车2.(老师)PPT ,实物四、教学过程第三单元教学计划单元名称:生活中的数教材分析:本单元把认数范围从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
对数的认识,教科书首先强调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设计了”数花生”等活动,帮助学生从中抽象出100以内的数。
北师大 小学 数学 一年级 下册 教案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比较一、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经历比较实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1、学生学会比较实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课时安排:5课时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1、提供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2、引导学生思考与交流。
3、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己比较活动。
学习内容:动物乐园一、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动物乐园,使学生体验比较多少的过程,掌握比较的方法,并学会用符号表示比较的结果。
2、在数一数,比一比中,让学生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
二、学习重难点:1、通过学习动物乐园,使学生体验比较多少的过程,掌握比较的方法,并学会用符号表示比较的结果。
2、培养学生有顺序的数数。
三、学习过程:一、情景到入;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教师:同学们,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小动物们都到了乐园帮忙,热闹极了,我们一起看看谁来了。
(挂图引入)二、新课学习数一数1、比一比(1)一样多(2)学写等号(3)谁比谁多,谁比谁少2、摆一摆,比一比(1)识〉和〈(2)书写大于号和小于号师先板演,说明写法,再让学生独立完成书写。
(3)比一比,说一说引导学生从图中任意选出两种动物的数量进行比较。
指导学生看书三、课堂巩固练习1、摆一摆,比一比,看看谁多,谁少。
2、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答案不是唯一的,但不要求每个学生找出所有的答案。
四、总结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到动物乐园走了一遍,大家有什么收获?(认识了数的比较,学会了大于号和小于号)学习内容:高矮一、学习目标:1.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或两个动物之间的高矮关系,体会高矮的相对性。
2.在比较过程中体会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
3.渗透帮助他人的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1:教师出示1个汽车玩具,请同学们观察。
师:试着画一画你所看的的汽车形状?
展示,说为什么
师引导总结
师:针对观察到的形状,你们有什么发现?
2、搭3个积木,观察。
生:从正面和上面看都是由三个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
师小结:观察得很仔细!可以看出在侧面和正面2个方向看,看到的积木的形状是相同的,都是三个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
四、理清思路,归纳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同,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板书设计
看一看(一)
前面
后面
侧面
课后
反思
教学亮点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教学课题
看一看(二)
教学课时
1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的上面和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部分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平常喜欢玩积木吧?今天我们来玩积木,好吗?
师:看,这是什么?(出示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积木)谁能说出它的正面、侧面及上面的形状?
(电脑演示:笑笑、淘气、机灵狗把三个正方体积木一字摆在桌子上,今天我们就与笑笑他们一起来学习观察由正方体搭成的简单物体。揭题:看一看)
(教师出示自制正方体、长方体)而象老师手中的正方体、长方体这些没有明显标志的物体,①我们把朝上的叫上面。②面对自己的这面叫正面。③两边的叫侧面。
(要把长方体和正方体不停地摆放,让学生找这三个面)
5、练习:
①现在以4人小组为单位,每人拿出自己带的东西,说一说它的上面、正面、侧面各是什么形状。
(选2个人汇报)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加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积极参加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摆:
如正方体:怎样放能让老师看到图1?图2?图3?
6、形成概念
如果把物体画在纸上,怎么样来确定这三个面呢?(看书P27第1题)
三、实践运用,拓展思维
智慧爷爷的考题:
1、猜动物:
①从前面看到了长长的鼻子(大象)
②从上面看,小物体有一个贝壳(蜗牛)
③从前面看到了扁扁的嘴巴(鸭子)
④从正面看,它披着绿绿的衣裳,有白白的肚皮,平时喜欢呱呱叫(青蛙)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
出示小兔玩具:请3位不同位置的小朋友说说看到什么?
2、设疑导入
同样的物体,为什么二个人看到的却不一样呢?
(二个人站的位置不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所看到的形状也是不同。)
3、实践归纳
教室里有什么?(有讲台、学生桌、广播、电视机等任选一样)
如讲台:说说你看到了哪几个面?指给大家看。你发现了什么?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加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实物的上面和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积极参加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
教学
重难点
1、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前后、左右、上下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2、在实际操作活动中,逐步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初步发展观察、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
单元教学
内容及
课时安排
单元教学内容
课时数
看一看(一)
1课时
看一看(二)
1课时
教学课题
看一看(一)
教学课时
1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请4个学生看,说出看到的。(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也是不同。)
在观察时候,最多能看见物体的几个面?(最多只能看见三个面)
4、介绍名称
为了更好地用语言去描述我们所看见的,我们分别给这三个面起个名字:上面,正面,侧面。
板书:上面,正面,侧面(左、右)
但在我们生活中有些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已经约定俗成了,象电视机、空调等物体,它的上面,正面,侧面是固定的。
活动2:搭一搭、看一看。
师:下面我们也学着淘气他们来搭一搭吧!
1、师生一起搭:请学生照着老师的样子用3个小立方体竖着搭起来。大家一起分别从侧面、正面、上面观察,分别把观察到的形状在小本子上画下来。(每次从三个方向观察好后都做一个小结,帮助学生懂得从同一个方向看不同物体,它们的形状可能相同;从不同的方向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
2、出示宝物——杯子
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的杯子是什么样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①看到1号的起立,2号杯子的也起立。他们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然后汇报,观察他们站的位置怎么样?
②看到3号的呢?剩下最后一个图形是谁?
3、淘气、笑笑、机灵狗也来了,你看,他们在看干什么呢?他们分别看见了礼物的哪一面呢?(完成第3题。)
单元
教学
目标
1、经历观察实物的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前后、左右、上下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3、在实际操作活动中,逐步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初步发展观察、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
4、积极参与观察活动,了解观察方法,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
教学难点
让学生知道哪个是物体的正面、上面、侧面,能正确辩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多媒体,玩具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部分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拿一个大文具盒,让同学们观察。
猜猜可能是什么物体的面?(小结:同一形状的图形,可能是不同物体在不同位置看到的面。)
2、出示课题:观察物体
单元名称
观察物体
单元序号
二
单元
教材
分析
教材第一次出现观察物体的内容,主要设计了两类层次与水平的观察活动。一是实物观察,针对一个物体,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实物——直观感知——想象判断”的过程,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二是间接观察,让学生通过观察图来判断从什么方向看到的。
单元
学情
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认识了前后、上下、左右,本单元是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简单物体,是第一次出现观察物体的内容。为以后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和形状不同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