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组织行为学考试题目答案

合集下载

(全新整理)7月全国自考警察组织行为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新整理)7月全国自考警察组织行为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警察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85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针对某种特定的情况而进行的调查性研究,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这种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是()A.理论研究B.应用研究C.行动研究D.现场研究2.组织中个体对自己工作的一般态度是()A.工作需要B.工作动机C.工作执情D.工作满意度3.我们常常会根据某个人的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去推论与之相近的其他人也存在这种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这种社会认知偏差是()A.制约现象B.晕轮效应C.第一印象D.暗示4.撤销对人的某些行为的强化,使这种行为出现的频率逐步减少,这种强化的类型是()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自然消退5.有机体有对食物、水、空气、躲避痛苦等的需要以及为了满足这些需要而产生的活动的内驱力属于()A.自然性动机B.主导动机C.辅助动机D.社会性动机6.人们工作的积极性不仅受其所得报酬的绝对值的影响,而且要受所得报酬的相对值的影响,这种过程型激励理论是()A.期望理论B.公平理论C.目标设置理论D.需要层次理论7.在沟通的一般过程中,信息所指向的客体是()1A.编码B.反馈C.通道D.接受者8.影响沟通有效性的社会因素包括地位障碍、职业障碍和()A.认知障碍B.组织结构障碍C.文化程度障碍D.距离障碍9.当一个群体依赖于另一个群体的投入,并且这种依赖是单向的,这种群体间相互依赖关系的类型是()A.联营式B.顺序式C.互惠式D.渐进式10.其角色作用是提供结构,这种团队成员的角色是()A.支持者——维护者B.探索者——倡导者C.评价者——开发者D.推动者——组织者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4月全国自考警察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4月全国自考警察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警察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85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警察要以国家的意志为意志,这是警察行为的( )A.工具性B.执法性C.服务性D.组织性2.管理者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个人特点是( )A.性格的态度特征B.性格的意志特征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理智特征3.人们把“情人眼里出西施”这种社会认知中的偏差倾向称为( )A.第一印象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社会刻板印象4.青年警察被称为( )A.松散群体B.假设群体C.联合群体D.实际群体5.下列不属于...群体沟通的功能是( )A.传播信息的功能B.改变行为的功能C.维持权力的功能D.心理保健的功能6.下列属于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是( )A.传统因素B.职位因素C.资历因素D.感情因素7.把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极端行为分为专制式、民主式和放任自流式三种类型的理论称为( )A.作风理论B.品质理论C.领导生命周期理论D.通路——目标理论8.下列不属于...组织的功能的是( )A.目标功能B.权力功能C.协调功能D.诱导功能9.人民警察愿意为组织目标而奋斗的精神状态是( )A.合作意识B.认同感C.主人翁精神D.诚信意识110.影响组织效率的机构设置、工作内容、社会风气等被称为( )A.独立变项B.居间变项C.从属变项D.精神变项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警察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意义有( )A.有助于提高组织管理水平B.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C.有助于人民警察行为的规范化D.有助于提高人民警察文化水平E.有助于培养人民警察的创新意识12.人民警察服务于民就是要做到( )A.热爱人民B.爱憎分明C.甘当公仆D.公正严明E.除害安良13.人的个性的基本特征有( )A.稳定性B.独特性C.整体性D.系统性E.倾向性14.态度的性质主要表现为( )A.社会性B.针对性C.稳定性D.内隐性E.价值性15.动机的功能有( )A.始发功能B.指向功能C.操作功能D.强化功能E.更替功能16.群体沟通的程序模式有( )A.发信者B.编码C.信道D.译码E.接信者17.领导决策应遵循的原则有( )A.信息准确全面原则B.可行性原则C.对比择优原则D.系统分析原则E.时效原则18.警察积极性的特征包括( )A.社会性B.层次性2C.动态性D.灌输性E.激励性19.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价值有( )A.提出人的行为的动力机制B.将人的需要归纳为五大类C.提出人在每一时期都有一种优势需要D.需要层次的分类比较细致E.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20.根据组织目标不同,可以把组织划分为( )A.互益组织B.工商组织C.服务组织D.公益组织E.正式组织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21.警察组织行为学是一门以____________为中心的管理科学。

自学考试:警察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15)

自学考试:警察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15)

.浙江省200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警察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859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以警察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 )A.警察心理学B.警察组织行为学C.警察管理学D.警察行为学2.认为人是最讲经济实利的,人的本性是自私的,都追求个人的经济利益。

这种观点被称为( )A.“社会人”的假设B.“经济人”的假设C.“自动人”的假设D.“复杂人”的假设3.警察要依法办案,这是警察行为的( )A.工具性B.执法性C.服务性D.组织性4.善于掌握和控制自己行动的意志品质称为( )A.自觉性B.坚定性C.果断性D.自制力5.把对他人认识中的偏差倾向称为( )A.第一印象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社会刻板印象6.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渠道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这是( )A.下行沟通B.平行沟通C.正式沟通D.间接沟通7.认为在两种极端(如“独裁”与“民主”)的领导方式之间,存在着多种领导行为方式。

把这种观点称为( )A.费德勒横式B.通路—目标理论C.领导参与模式D.领导的“连续带”模式8.把组织由部门、岗位以及各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称为( )A.组织设计B.工作设计C.组织结构D.组织类型9.我们把影响组织效率的心理品质、人际关系、成员情绪称为( )A.独立变项B.居间变相C.从属变项D.文化变项10.信息逐级向上传递或向下传递,这种沟通网络为( )A.轮式B.环式C.链式D.全通道式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1.警察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包含的意思有( )A.是一门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科学B.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C.是一门边缘性的科学D.是一门应用性的科学E.是一门决策性的科学12.马斯洛把需要层次划分为(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社交需要D.尊重的需要E.自我实现的需要13.我国古代的人性观有( )A.性善论B.性恶论C.性无善无不善论D.性有善有恶论E.性三品说14.人类行为的特性有( )A.目的性B.可得性C.依赖性D.社会性E.情理性15.影响个人抱负水平的因素有( )A.成就动机B.经验教训C.人际关系D.领导期望E.角色身份16.个性的基本特征有( )A.稳定性B.独特性C.从众性D.整体性E.倾向性17.社会认知的内容有( )A.对他人思想的认知B.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C.对他人个性的认知D.对人际关系的认知E.对自我的认知18.态度的性质主要表现为( )A.社会性B.针对性C.稳定性D.内隐性E.价值性19.动机的功能有( )A.始发功能B.指向功能C.操作功能D.强化功能E.更替功能20.群体行为的表现是( )A.从众行为B.暗示行为C.模仿行为D.舍已行为E.竞赛行为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21.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三个阶段。

最新4月全国自学考试警察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4月全国自学考试警察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自学考试警察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85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认为“行为是人体器官受到外界刺激后所产生的反应”的是()A.生物学家B.哲学家C.一部分心理学家D.物理学家2.一般适用于在新情境中发现问题的搜集信息方法是()A.观察法B.访谈法C.个案研究法D.作品分析法3.根据能力与工作内容和特点的匹配图表,条件不确定...的工作内容对能力的要求为()A.灵活性B.主动性C.忍耐性D.创造性4.根据弗鲁姆的观点,认为满足自己需要的唯一方式是向外界索取,希望被爱而不是付出爱,这种价值观类型为()A.接纳型B.剥削型C.贮藏型D.市场型5.当某个人的某一方面得到好(或坏)的评价后,他的其他方面也得到好(或坏)的评价,这种社会认知偏差是()A.首因效应B.光环效应C.刻板印象D.对比效应6.在人类行为产生的观点中,包括期望理论和归因理论的观点是()A.本能论B.内驱力论C.需要理论D.认知的动机理论7.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最低层次的需要是()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社交需要D.尊重需要8.同一辆公交车上的人们,这一群体类型是()A.参照群体B.一般群体1C.松散群体D.联合群体9.影响沟通有效性的文化因素包括语义障碍、文化程度障碍和()A.认知障碍B.经验障碍C.职业障碍D.距离障碍10.为促进两个相互依赖的工作单元之间的沟通而专门设计的管理群体间关系的方法是()A.计划B.联络员角色C.特别工作组D.工作团队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组织行为学的相关学科包括()A.政治学B.管理学C.文化学D.社会学E.人类学12.人格的特征包括()A.稳定性B.独特性C.整体性D.动态性E.倾向性13.影响认知的客观条件包括()A.对比性的强弱B.动态与静态C.重复D.兴趣E.需要14.影响沟通有效性的社会因素包括()A.组织结构障碍B.地位障碍C.职业障碍D.信息过量障碍E.情绪障碍15.团队和群体的根本性区别主要体现在()A.领导方面B.目标方面C.协作方面D.责任方面E.技能方面16.公安工作正规化包括()A.程序化B.标准化2C.法制化D.公开化E.专门化17.根据现代特质理论,日本企业界认为领导者应当具备的多项品德包括()A.进取心B.果断性C.忍耐性D.自信E.热情18.工作设计的内容包括()A.工作职能B.工作关系C.工作条件D.工作结果及反馈E.发展方向19.罗希认为,组织变革的程序包括()A.回顾B.知觉C.分析D.沟通E.监视20.处于长期应激状态下的警察所出现的认知障碍具体表现为()A.思维狭窄、肤浅B.缺少灵活性和预见性C.缺少责任心D.缺少独立性和批判性E.自我评价不恰当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警察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警察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警察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859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各项观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是( )A.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B.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C.人的本质是一个历史过程D.人的本质是具体的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 )A.生产关系B.政治关系C.伦理关系D.思想文化关系3.警察要依法办案,这是警察行为( )A.工具性的具体体现B.执法性的具体体现C.组织性的具体体现D.服务性的具体体现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抱负水平外部条件因素的是( )A.社会和集体的影响B.角色的影响C.对指标提法的影响D.过去的成败经验5.人在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对现实事物总有一定的看法、态度和趋向。

人们把这一基本特征称为个性的( )A.倾向性B.稳定性C.独特性D.整体性6.下列各项在群体沟通中属于按沟通符号分类的是( )A.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B.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C.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D.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7.警察领导者的工作能力、组织能力和决策能力是有效领导者的( )A.智力方面的心理素质B.组织管理方面的心理素质C.非智力方面的心理素质D.品德方面的心理素质8.《归因理论》属于( )A.内容型激励理论B.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C.过程型激励理论D.情景型激励理论9.人们把影响组织效率的机构设置、工作难度等因素称为( )A.独立变项B.居间变项C.从属变项D.精神变项10.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提高组织效率的措施( )A.建立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B.机构设置的合理化C.提高组织成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D.遵从“帕金森定律”来调整组织结构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自学考试警察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自学考试警察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自学考试警察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警察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85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行为公式:B=F(P·E),其中E是指()A.环境因素 B.个体因素C.社会因素 D.心理因素2.与组织行为学关系为最密切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包括普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和()A.教育心理学 B.社会心理学C.生理心理学 D.政治心理学3.在精心设计的情境下,通过控制、操纵和观察各种变量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是()A.文献研究 B.行动研究C.现场研究 D.实验室研究4.把人格总结为16项因素的学者是()A.艾森克 B.明尼苏达C.卡特尔 D.罗杰斯5.认为行为是其结果的函数的学习理论是()A.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B.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C.社会学习理论 D.强化理论6.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A.生理需要 B.社交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 D.尊重需要7.劳资双方的冲突属于()A.个体内部冲突 B.人际冲突C.群体内部冲突 D.群体间的冲突8.团队最重要的特点是()A.信任感 B.合作性C.公平性 D.竞争性9.由于领导者个人所具有的良好品格以及个性而吸引被领导者,使其产生敬佩感,这种影响力因素是()A.资历因素 B.背景因素C.情感因素 D.个人魅力10.交警支队——大队——中队——小队这种组织结构的类型是()A.职能式结构 B.直线式结构C.矩阵结构 D.官僚结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作为一种特殊的行政组织,公安机关具有的独特性质包括()A.是维护国家政权的工具 B.是行政执法机关C.具有服务性 D.具有互益性E.具有高度的组织性12.弗鲁姆依据对社会的价值和贡献把人划分为若干类型,这些类型包括()A.接纳型 B.宗教型C.剥削型 D.贮藏型E.市场型13.影响认知的客观条件包括()A.形状的大小 B.经验和知识C.强度的高低 D.兴趣E.重复14.探讨人类行为产生的基本理论包括()A.本能论 B.强化理论C.内驱力理论 D.需要理论E.认知的动机理论15.非正式群体的类型主要包括()A.利益型 B.爱好型C.信仰型 D.情感型E.亲缘型16.警察群体所具有的一般群体成员的心理特征包括()A.满足归宿感 B.获得认同感C.形成角色感 D.增加力量感E.形成羞耻感17.影响沟通有效性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A.语义障碍 B.选择性知觉C.距离障碍 D.态度障碍E.情绪障碍18.影响群体间关系的因素包括()A.相互依赖性 B.群体气氛C.群体的规模 D.任务的不确定性E.目标取向19.根据团队存在的目的和拥有自主权的大小来划分,团队的类型包括()A.问题解决型团队 B.自我管理型团队C.多功能型团队 D.依赖型团队E.单功能型团队20.我国警察组织文化的特征包括()A.以执法为核心的整体性特征 B.有政治色彩的社会性特征C.有国际趋同的渗透性特征 D.以服从为天职的权威性特征E.以观念为核心的组织性特征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自学考试警察组织行为学试题

自学考试警察组织行为学试题

自学考试警察组织行为学试题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警察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859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1.下列人性假设中,含有辩证法思想的是( )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自动人假设D.复杂人假设2.动机的强化功能又称为动机的( )A.维持功能B.始发功能C.指向功能D.选择功能3.与参照群体相对应的群体类型是( )A.假设群体B.一般群体C.松散群体D.正式群体4.警察领导者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强烈的进取心、坚强的意志和稳定的情绪,这是有效领导者( )A.品德方面的心理素质B.智力方面的心理素质C.非智力方面的心理素质D.组织管理方面的心理素质5.在领导行为四分图中,效果最好的领导方式是( )A.低工作高关系B.高工作低关系C.低工作低关系D.高工作高关系6.激励理论可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 )A.期望型激励理论B.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C.高成就激励理论D.双因素激励理论7.提出“双因素理论”的是( )A.麦克利兰B.马斯洛C.亚当斯D.赫茨伯格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组织理论发展新趋向的是( )A.把组织视为信息处理系统B.对系统理论的采用C.对控制论的采用D.采用权变观点9.部门内部结构的要素设计不包括( )A.准备阶段B.工作定向分析阶段C.人员定向分析阶段D.总结阶段10.人们把警察组织文化具有使警察成员从内心产生一种情绪高昂、奋发进取的效应,称为组织文化的( )A.激励功能B.约束功能C.目标导向功能D.凝聚功能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1.警察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体系主要包括警察组织中的( )A.个体行为B.群体行为C.组织领导行为D.协调统一行为E.特征行为12.中国古代关于人性观的理论派别有( )A.性善论B.性恶论C.性无善无不善论D.性有善有恶论E.性三品说13.警察行为过程系统包括( )A.指向B.需要C.动机D.行为E.目标14.影响警察个体抱负水平的外部因素有( )A.社会和集体的影响B.人际关系的影响C.距离目标的远近程度D.角色的影响E.对指标提法的影响15.社会认知的效应有( )A.第一印象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社会刻板印象E.升华效应16.态度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能力成分D.性格成分E.意向成分17.按信息沟通方向可将信息沟通划分为( )A.上行沟通与下行沟通B.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C.直接沟通与间接沟通D.平行沟通与斜向沟通E.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18.人际关系的基本规律主要有( )A.吸引接近规律B.趋同离异规律C.互需互酬规律D.交往深化规律E.交互中和规律19.一般认为,衡量管理层次、管理幅度合理化的标准有( )A.权威的有效性B.监控的有效性C.信息沟通的灵活性D.责、权、利的一致性E.层次与幅度的平衡性20.影响组织效率的基本变项有( )A.独立变项B.居间变项C.从属变项D.过渡变项E.精神变项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21.马克思主义认为,________________是人的本质属性。

7月全国警察组织行为学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7月全国警察组织行为学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警察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859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8分)1.美国的()是西方公认的“科学管理之父”。

A.泰勒B.法约尔C.韦伯D.梅奥2.影响警察行为的个性心理特征因素包括个人气质、能力和()。

A.成就感B.认知C.情感D.性格3.()是指个体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A.知识B.能力C.心理素质D.心理条件4.“群体层次测定理论”认为()是指个人间的关系是以既有个人意义,又有社会价值的共同活动内容为中介的群体。

A.小型群体B.中型群体C.联合群体D.集体5.在组织管理中,应尽量避免用()来对待成员中的不同意见者。

A.舆论压力B.心理隔离C.怀柔政策D.压制的方式6.下列图式中属于链式沟通网络的是()。

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描述了影响人际关系因素中的()。

A.个性特征B.需要互补性C.交往者的类似性D.时空上的接触8.()是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三者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A.领导行为B.领导艺术C.领导效能(率)D.领导者影响力9.管理方格图是一张()等分的方格图,横坐标表示对于工作的关心程度,纵坐标表示管理者对人的关心程度。

A.5B.71C.9D.1110.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定义说明,()是人的本质属性。

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物质属性D.精神属性11.主动性是指公安民警对无指令的、职责规定以外的任务或处于无人监督状态下的()是否积极。

A.工作责任B.工作干劲C.工作态度D.努力程度12.“需要层次论”把人要求挖掘自身潜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充分发挥自己的全部能力的需要称为()。

A.成长需要B.尊重需要C.成就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13.期望理论是在目标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研究目标对人的()影响的理论。

A.行为B.思想C.需要D.动机14.归因的标准要根据一贯性、普遍性和()等三个方面来进行推断。

(最新整理)7月全国自考警察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整理)7月全国自考警察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自学考试警察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85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对组织行为学的贡献主要是群体行为研究,这种心理学分支学科是()A.普通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C.管理心理学D.教育心理学2.根据能力与工作内容和特点的匹配图表,存在价值观问题的工作对能力的要求为()A.创造性B.主动性C.合作能力D.正直3.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最原始的、最基本的需要是()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社交需要D.尊重需要4.因不一致的思想所引发的冲突是()A.目标冲突B.认知冲突C.情感冲突D.程序冲突5.质量圈的员工组成数量通常为()A.3—5名B.5—8名C.8—15名D.5—12名6.20世纪40年代领导者的角色是()A.完成任务的指导者B.人际关系的协调者C.实现自我价值的采访者D.信息传递者7.根据管理方格图,1.1型的领导风格是()A.理想型管理B.贫乏型管理C.任务型管理D.中庸之道型管理8.对于组织活动和组织内部关系比较复杂的情况最有效的组织结构类型是()1A.职能式结构B.直线式结构C.矩阵结构D.官僚结构9.被称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型”的应激模式是()A.一般适应综合征模型B.心理动力学模型C.一般系统论模型D.交互作用论模型10.警察组织文化的特征之一是以执法为核心的()A.整体性特征B.社会性特征C.渗透性特征D.权威性特征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在影响行为的个体因素中,生理因素包括()A.遗传B.年龄C.声音D.生理需要E.人格12.格瑞武斯描述人的价值观与生活形态的层次包括()A.反应性的B.宗教的C.自我中心D.理论性的E.一致性13.社会学习理论的维度包括()A.符号化B.标准化C.预想D.替代学习E.自我监控14.按群体的作用和影响来划分,其类型包括()A.参照群体B.一般群体C.正式群体D.非正式群体E.假设群体15.谈判的技巧包括()A.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开始谈判B.针对个人,不针对问题C.坚持使用客观的标准D.无须太在意最初的报价2E.重视双赢的解决方式16.影响群体决策的因素包括()A.情境因素B.环境因素C.人的因素D.物的因素E.财力因素17.20世纪60年代后期,领导者的主要角色包括()A.人际角色B.指导者角色C.培训和激励者角色D.协调者角色E.信息传递者角色18.斯托格第认为领导者应当具有的身体特征包括()A.精力B.外貌C.性别D.身高E.年龄19.卡斯特认为,组织变革的步骤包括()A.回顾和反省B.觉察问题C.辨明问题D.确立解决问题的方案E.实行变革20.应激所导致的疾病主要包括()A.神经官能症B.精神疾病C.心身疾病D.外伤E.中毒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浙江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警察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警察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警察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859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表述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是( )。

A.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B.人的本质是一个历史过程C.人的本质是具体的D.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2.人依据认知、思考、推理及创造能力而实施的行为,表现了行为的( )。

A.目的性B.习得性C.社会性D.理智性3.影响抱负水平的外部条件因素有( )。

①社会和集体的影响②角色的影响③对指标提法的影响④过去的成败经验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4.我们把人对某事物的兴趣所持时间的长短称为( )。

A.兴趣的广度B.兴趣的指向性C.兴趣的持久性D.兴趣的效能性5.人们在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对现实事物总有一定的看法、态度和趋向。

人们把这一基本特征称为个性的( )。

A.倾向性B.稳定性C.独特性D.整体性6.“人才早熟”和“大器晚成”的表述,是指能力表现的( )。

A.发展水平的差异B.类型差异C.早晚差异D.遗传差异7.当客观事物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时候,人对它的感知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是感知的( )。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8.从程序角度看,领导决策的最后一步是( )。

A.发现问题,确定目标B.确定价值准则,拟定方案C.分析评估,方案选优D.组织实施、追踪决策9.在个体受挫后,想出各种理由来原谅自己或者为自己的失败辩解。

人们把这种心理防卫方式称为( )。

A.投射作用B.反向作用C.文饰作用D.替代作用10.下面哪一种功能不属于组织文化的功能( )。

A.目标导向功能B.权力功能C.凝聚功能D.激励与约束功能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1.影响抱负水平的个人因素主要有( )。

全国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警察组织行为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59

全国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警察组织行为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59

全国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警察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859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表述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是( )A.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B.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C.人的本质是一个历史过程D.人的本质是具体的2.人们常对某些特定的人群或事物有一套或强或弱的固定看法,这说明态度会影响人的( )A.忍耐力B.学习C.工作效率D.判断力3.动机的指向功能又称动机的( )A.始发功能B.选择功能C.强化功能D.维持功能4.按沟通的组织系统可将群体沟通分为正式沟通和( )A.上行沟通B.平行沟通C.非正式沟通D.斜向沟通5.人们总是喜欢接近和自己有某些相同之点的人,而不喜欢接近和自己毫无相同之处的人,这是人际关系的是( )A.吸引接近规律B.趋同离异规律C.交往中和规律D.交往深化规律6.领导效率的高低并非完全取决于领导者本身,还要取决于被领导者和( )A.人的素质B.环境C.心理环境D.创造性思维7.以研究如何改造和转化人的行为为目的,变消极为积极的激励理论是( )A.期望型激励理论B.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C.高成就激励理论D.双因素激励理论8.马斯洛提出了( )A.成就需要论B.需要层次论C.双因素理论D.期望理论9.提出强化理论的学者是( )A.海德B.费德勒C.斯金纳D.亚当斯10.国内外学者关于组织文化的争论有三层次说、两元说和( )A.心理环境说B.精神文化说C.标准管理说D.制度规范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其行为经历了以下过程( )A.情绪的成熟B.群体性的发展C.认识能力的的增进D.行为渐趋合理E.成就动机的培养和自我观念的发展12.能力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 )A.受性格等因素影响B.发展水平上C.类型有所不同D.表现有早有晚E.遗传质量上13.态度的性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A.社会性B.针对性C.稳定性D.内隐性E.价值性14.群众动力之所以对成员的心理和行为发生作用,主要是由群体中下述机制决定的( )A.群体士气B.群体感受C.群体压力D.群体舆论E.群体风气15.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群体沟通中会出现各种障碍,主要表现为( )A.信息障碍B.文化障碍C.社会障碍D.心理障碍E.物理障碍16.领导者的用人艺术要做到( )A.知人识才,求贤爱才B.才职相适,搭配互补C.要面向未来D.分工授权,用人不疑E.掌握评论的分寸17.从领导者的行为方式来探索有效领导模式的理论有( )A.作风理论B.领导行为四分图C.管理方格图D.领导行为的PM理论E.领导品质理论18.正确的领导决策应遵循的原则有( )A.信息准确全面原则B.可行性原则C.对比择优原则D.系统分析原则E.时效原则19.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 )A.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B.阿德佛的《E.R.G理论》C.佛鲁姆的《期望理论》D.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论》E.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20.从发展过程看,组织理论经历了以下时期( )A.传统组织理论B.行为分析组织理论C.期望理论D.公平理论E.现代权变组织理论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21.从某种意义上说,组织行为学是把普遍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理论知识综合应用于_________的一门科学。

全国2020年10月自考00859《警察组织行为学》真题_create

全国2020年10月自考00859《警察组织行为学》真题_create

1.(单选题,1分)组织文化能够帮助组织成员改变旧有的价值观念,建立起新的价值观念,使之适应组织正常实践活动的需要,这种组织文化的功能是()【答案】C【解析】无A、内聚功能B、导向功能C、改造功能D、完善功能2.(单选题,1分)适合小规模执行单一任务的组织结构类型是()【答案】A【解析】无A、直线式结构B、职能式结构C、矩阵式结构D、官僚结构3.(单选题,1分)根据角色论的观点,在20世纪40年代,领导者的角色是()【答案】C【解析】无A、完成任务的指导者B、人际关系的协调者C、实现自我价值的采访者D、信息传递者4.(单选题,1分)20世纪80年代最流行的质量圈属于团队类型中的()【解析】无A、问题解决型团队B、问题发现型团队C、自我管理型团队D、多功能型团队5.(单选题,1分)因不一致的偏好所引发的冲突类型是()【答案】B【解析】无A、认知冲突B、目标冲突C、情感冲突D、程序冲突6.(单选题,1分)群体在执行任务时更为有效的规模是()【答案】C【解析】无A、3人左右B、5人左右C、7人左右D、9人左右7.(单选题,1分)动机建立的基础是()【答案】D【解析】无A、认知C、情绪D、需要8.(单选题,1分)根据斯普兰格的观点,重视以批判和理性的方法寻求真理,但对解决现实社会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能力较弱,是人类文化生活类型中的()【答案】A【解析】无A、理论型B、宗教型C、市场型D、生产型9.(单选题,1分)指导着人的行为方向,是影响行为的最重要的内在因素,这种人格特征是()【答案】D【解析】无A、稳定性B、独特性C、整体性D、倾向性10.(单选题,1分)对组织行为学的贡献主要是个体行为的研究,这种心理学分支学科是()【答案】B【解析】无A、实验心理学B、普通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社会心理学11.(多选题,2分)应激的模式包括()【答案】ABCD【解析】无A、薛利的一般适合综合征模型B、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模型C、斯沃兹的一般系统论模型D、拉扎鲁斯的交互作用论模型E、勒温的场理论模型12.(多选题,2分)罗西认为组织变革的主要过程包括()【答案】BCDE【解析】无A、解冻B、知觉C、分析D、沟通E、监控13.(多选题,2分)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包括()【答案】ABCD【解析】无A、组织战略B、组织环境C、组织规模D、技术运用E、经费数量14.(多选题,2分)根据现代特质理论,斯托格第认为领导者应当具备的个性特征包括()【答案】ABC【解析】无A、适应性B、热心C、独立性D、责任心E、毅力15.(多选题,2分)在领导的基本职能中,规范意味着组织行为的()【答案】AB【解析】无A、程序化B、标准化C、人性化D、多元化E、系统化16.(多选题,2分)根据谈判过程的简化模型,谈判的组成阶段包括()【答案】ABCDE【解析】无A、准备和计划B、界定基本规则C、阐述和辩论D、讨价还价和解决问题E、结束与实施17.(多选题,2分)影响认知的客观条件包括()【答案】ABCE【解析】无A、新奇与熟悉B、重复C、形状的大小D、个性特征E、动态与静态18.(多选题,2分)在态度分阶段变化理论中,态度转变过程的阶段包括()【答案】BCD【解析】无A、拒绝B、服从C、同化D、内化E、反馈19.(多选题,2分)根据能力与工作内容和特点的匹配图表,人际交往的工作内容对能力的要求包括()【答案】ABCD【解析】无A、个人形象B、忍耐性C、合作能力D、影响力E、创造性20.(多选题,2分)根据研究的深度,可以把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分为()【答案】ABC【解析】无A、预测性研究B、因果性研究C、描述性研究D、应用性研究E、行动性研究21.(填空题,1分)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广义的()。

浙江7月自考警察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7月自考警察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警察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859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警察要依法办案,这是警察行为的( )。

A.工具性B.执法性C.服务性D.组织性2.人们把善于掌握和控制自己行动的意志品质称为( )。

A.自觉性B.坚定性C.果断性D.自制力3.当客观事物变化的时候,人们对它的感知映像仍保持相对不变,这是感知的( )。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4.人们把机关里的科室,学校中的班组称为( )。

A.假设群体B.实际群体C.参照群体D.松散群体5.不属于群体沟通的功能为( )。

A.传播信息的功能B.改变行为的功能C.维持权力的功能D.心理保健的功能6.警察领导者的高度事业心、坚强意志、稳定情绪属于( )。

A.品德方面的心理素质B.智力方面的心理素质C.非智力方面的心理素质D.组织管理方面的心理素质7.把从领导者本人品质上找出有效领导特征的理论称为( )。

A.品质理论B.行为理论C.情景理论D.强化理论8.每个组织都有明确的目标,没有目标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这是组织的( )。

A.目标功能B.权力功能C.协调功能D.强化功能9.把领导者是否有效地掌握决定权和指挥权称为( )。

A.权威的有效性B.监控的有效性C.信息沟通的灵敏性D.层次与幅度的平衡性10.影响组织效率的机构设置、工作内容、社会风气等为( )。

A.独立变项B.居间变项C.从属变项D.精神变项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1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1.人类行为的特质有( )。

A.目的性B.习得性C.社会性D.情理性E.遗传性2.人的个性的基本特征有( )。

A.稳定性B.独特性C.整体性D.系统性E.倾向性3.态度的性质主要表现为(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领导者的影响力,指一个人在与其他人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

按照影响力的构成因素和发挥作用的不同,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自然性影响力。

由领导者的法定位置带来的具有强制性特征的影响力称为领导者的权利性影响力。

自然性影响力是由领导者个人素质产生的被领导者信赖的力量。

2.群体决策的冒险性转移即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3.认知: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对感觉信息的解释。

4.社会认知:是认知过程受社会因素制约。

后来,定义为主体对社会环境中生活的某个人行为特征的认知。

其包括对他人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和人际间的认知。

5.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有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动成分。

6.团队: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该共同体合理利用每一名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

7.价值观:是关于事物、行为的优劣、好坏的最基本的信念或判断。

它代表一系列基本的信念:从个人或社会的角度来看,某种具体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比与之相反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的状态更为可取,包括内容和强度两种属性。

8.组织文化: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行为准则及其在规章制度、行为方式和物质设施中的外在表现。

它是组织成员围绕共同目标而形成的内在精神与外在表现的统一。

9.社会促进效应:指个体在与其他人一起工作活动时,绩效水平提高或降低的一种倾向。

10.学习型组织:指能够有意识、系统和持续地通过不断创造积累和利用知识资源,努力改变或重新设计自身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从而保证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组织。

11.正式群体:指由文明规定,有固定的编制、明确的职责分工、具体的权利和义务的群体。

二.简答题1.四种人性假设及其主要观点:(1)经济人假设:也称理性-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私利。

泰罗是"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代表。

X理论概括地说明了"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是:(1)大多数人天生趋于懒惰,尽可能讨厌和逃避工作;(2)大多数人缺乏进取心,宁愿受人领导而不愿担负责任;(3)大多数人以自我为中心而忽视组织目标;(4)大多数人缺乏理智,易于盲从;(5)大多数人认为生理和安全需要最为重要,选择获利最大的事情去做;(6)大多数人习惯于抵抗变革。

“社会人”假设是由霍桑实验的主持者梅奥提出的,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在工作中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

其基本观点是:(1)社交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基本激励因素,而人际关系是形成人们身份感的基本因素。

(2)从工业革命中延续过来的机械化,其结果是使工作失去了许多内在的意义,这些丧失的意义必须从工作中的社交关系里寻找回来。

(3)与管理部门所采取的奖酬和控制比起来,员工会更易于对同级同事们所组成的群体的社交因素作出反应。

(4)员工对管理部门的反应能达到什么程度,视管理者对下级的归属需要、被人接纳需要以及身份感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而定。

“自我实现人”假设是马斯洛提出来的,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能才充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意。

麦格雷戈提出了Y理论,性本善Y理论与性本恶的X理论根本对立。

认为人都期望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自己的才能;只要人的潜能发挥出来,就会产生最大的满足感。

其基本观点是:(1)一般人并非天生厌恶工作;如果工作与兴趣相匹配,工作就跟娱乐一样。

(2)如果员工对工作做出承诺,能够“自我督导”和“自我控制”,将会促使人向组织目标而努力。

(3)人对组织目标的承诺,是由于达成组织目标可以给个人带来某种报酬。

对个人最有意义的报酬是自我需要及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

这种报酬是促使人向组织目标努力的最大动力。

(4)只要情况适当,一般人不仅能学会承担责任,而且能学会争取责任。

(5)大多数人均拥有以高度的想象力、智力和创造力来解决组织中各种问题的能力,而非只有管理层次的核心人物才具有这种能力。

(6)在现代产业活动中,常人的智慧和潜能仅有一部分得到了利用。

“复杂人”假设认为,人的需要因自身发展和环境改变而改变,形成错综复杂的动机模式,因而并不存在某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模式。

适当的组织模式应根据工作性质和工作人员的特定需要而定。

根据"复杂人"的假设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即:应变理论,又称为超Y理论。

其基本观点是:(1)人类的需要有许多类型,并且随着个体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2)由于需要与动机彼此作用并组合成复杂的动机模式,因此满足需要、达成激励目的的方式是复杂性多样的。

(3)人们可在生活和工作情境中习得新的需要和动机。

人们工作的动机是各种各样的,需要也各不相同;但其主要需要是获得胜任感。

胜任感达到目标后,新的更高的目标又会出现。

(4)每个人在不同组织中或同一组织的不同工作部门和岗位中,可能表现出不同的需要。

(5)人们能够对同一管理方式和策略做出不同的反应。

因此,没有对任何时代、任何组织和任何个人都适用的惟一正确的管理方式。

2.构成领导者影响力的因素:(1)构成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包括传统因素、职位因素和资历因素。

传统因素是被领导者对领导者产生服从感。

传统因素是指历史上形成的人民对领导者的一种习惯心理。

职位因素是指领导者在组织中的法定职务使其具有惩奖权利,从而使被领导者产生敬畏感。

职位因素造成的影响力以组织授权为基础。

资历因素是指领导者的生活阅历和经验。

领导者的这种阅历和经验会使被领导者产生敬重的心理。

(2)自然性影响力来源于个人魅力、背景、专长和感情等因素。

个人魅力来自领导者的优良品质,这种力量发自内心,不因领导者领导地位的存亡而发生主导性的变化。

背景因素包括领导者的特殊背景而对下属产生一种影响力。

个人专长因素,由于领导者具备某种下属所不具备的专长或特长,而对下属产生一种令人信服的影响力。

情感因素,领导者以人为本的工作作风、善解人意的胸怀,和大家一样的亲民表现,都会使下属产生亲近和信赖的心理。

3.简述群体决策的两种消极的现象:群体思维和群体决策的冒险转移是群体决策过程中的两种现象。

(1)群体思维指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由于思维高度倾向于寻求一致,致使其他变通路线的现实性评估受到压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

它的表现形式①对于那些时不时怀疑群体共同观点的个人,或怀疑大家认同的论据的个体,群体成员会对他们施加直接压力。

②群体内只有怀疑或不同看法的人往往通过保持沉默,甚至降低自己看法的重要性来尽力避免与群体观点的不一致。

③缺席者被看作是赞成者。

(2)群体决策的冒险性转移即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群体决策分散了责任,使得任何一个无须单独对最后的选择负责任,因为没有一个成员能够承担全部责任,即使是决策失败,所以群体决策更冒险。

4.冲突的三种观念。

冲突是指两个目标的互不相容、互相对立或互相排斥。

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冲突的传统观点占优势地位,人们认为所有的冲突都是不良的、消极的,它常常被当做暴动、破坏、非理性的同义词。

在这里,冲突是有害的,是应当避免的。

到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中叶,冲突的‘人际关系’观点占据统治地位,这种观点认为对于所有的群体和组织来说,冲突都是与生俱来的。

由于冲突无法避免,人际关系学派建议接受冲突,使它的存在合理化。

冲突不可能被彻底消除,有时它还会对群体的工作绩效有益。

“人际关系”观点接纳冲突,而冲突的“相互作用”观点则鼓励冲突。

这一观点认为,融洽、和平、安宁、合作的组织者维持一种冲突的最低水平,这能够使群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善于自我批评和不断创新。

5.群体决策与个体决策的优缺点:组织的大部分决策是群体决策,尤其是对组织活动和人员有深远影响的决策。

个体决策优点:1决策的成本相对低、时间较短。

它能使人们对事物感知得更迅速、更有效;2有助于使人们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3有助于人们从不完全的情报中获取重要的变化信息;4有助于人们形成决心,作出果断而大胆的选择。

缺点:1容易使人们在情况发生变化时因循守旧,错失成功的良机,以及固执先入为主的成见等。

2调动不起决策者以外人员的积极性。

3决策者权力过大,另一方面责任过重、压力过大。

4决策者个人的素质对决策水平的高低产生致命的影响。

5权力过于集中易产生决策者个人的腐败问题。

群体决策优点:1更加完全的的信息和知识。

2增加观点的多样性。

3提高决策的可接受性。

4增加合法性。

群体决策能较好地保证决策结果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群体决策具有较好的执行性。

群体决策往往更富于创造性。

相对于个体决策的主要缺点:1决策的成本高、时间较长。

群体决策有多个人参加,自然其意见也会纷繁多样,群体决策要达成统一的意见,一般要花去较多的时间去统一认识,所以会使决策的时间延长,在特别紧急的关头,还可能会由此而贻误良机。

2决策速度慢,快速反应差。

3从众压力。

即压抑不同的、少数的或不受欢迎的观点,以建立一致的表像4少数人控制。

5折中性方案6责任不清,容易造成无人对决策后果负责的局面。

群体决策是为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由多人共同参与决策分析并制定决策的整体过程。

其中,参与决策的人组成了决策群体。

6.霍桑实验的过程及地位:1924年,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一项研究,探讨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对工人工作效率的影响的研究被称为“霍桑实验”,其内容包括:1.照明实验,目的在于调查和研究工厂的照明度与作业效率的关系。

结果发现,二者之间并没有单纯的直接关系,但生产效率仍和某种未知的因素有关; 2.继电器装配室实验,目的是要发现休息时间、作业时间、工作形态等作业条件与作业效率的变化存在何种关系。

结果发现,生产效率的决定因素不是作业条件,而是员工的情绪。

影响员工情绪的重要因素是企业的人文环境即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

3.访谈计划,目的是了解如何得到员工真正的内心感受,进而了解倾听他们的诉说对解决问题的帮助,最终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

结果发现解决员工的不满情绪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具有很大的影响。

4.配电器卷线作业实验。

这项实验的结果表明,除了正式组织以外,车间中还存在由于某种原因形成的非正式组织,后者对于生产效率的影响不容忽视。

从1924年到1932年,霍桑实验持续了9年。

1933年,梅奥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社会问题》,对实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社会人”、“士气”、“非正式组织”的概念,开创了管理学中的一个新的领域,即强调人际关系整合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