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传染病和免疫-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重难点讲练一本通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生物8.1.1《传染病与免疫复习课》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生物8.1.1《传染病与免疫复习课》说课稿

《传染病与免疫复习课》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生物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传染病与免疫复习课》,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评价与反思四个方面谈谈我对本堂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1、教材的作用和特点每年都有传染病在暴发,在流行。

为了让学生们重视传染病知识,能够掌握一定的传染病知识,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传染病与免疫”这部分就成为了荆门中考每年必考的内容。

本部分教材具有以下的特点:一是提供给学生具体的事例和生活中的材料,在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和分析,主动地建构概念;二是针对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规律,通过调查、讨论、分析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三是注重情感责任教育,考虑到艾滋病传染趋势的逐年扩大化,引导学生关注其传播与预防等。

四是加强对免疫的认识,从而提高自身免疫功能。

2、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能力: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区别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讨论、交流的探索过程,获取传染病与免疫相关的知识,并掌握一些资料、信息处理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传染病与免疫的常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健康生活的态度;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病人,关心帮助他人的情感,并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教学重点举例说明常见的传染病及其病因。

概述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4、教学难点弄清抗原和抗体的关系;区别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

二、教法与学法1、说教法本课教学总的设计思想是想通过多种开放式的教学活动,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形式,努力体现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和体验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提供来自于生活中的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理解名词和概念。

八年级生物下册《传染病和免疫》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生物下册《传染病和免疫》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生物下册《传染病和免疫》知识点复习一、传染病及其预防、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如空气、饮食、生物媒介等。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二、免疫和计划免疫、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组成——皮肤、黏膜和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等;功能——阻挡和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组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等功能——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第三道防线:组成——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功能——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其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针对多种病原体都具有防御作用,因此叫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性防御功能,其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叫做抗原。

2、免疫:最初含义:指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现代含义: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已”成分,从而破坏的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坏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健康。

免疫的主要功能:①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②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③免疫监视(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传染病与免疫复习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传染病与免疫复习

教学设计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复习一、教学目标:1.描述传染病的概念2.理解传染病的特征3.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环节4.理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5.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6.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7.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8.掌握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方式二、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传染病的概念2.理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3.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教学难点:1.理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三、课时要求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传染病及其预防1.传染病(1)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3)特点: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4)传染病、非传染病、遗传病的区别①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流行和传播开来的疾病。

如:流感、乙肝等。

②非传染病一般由器官本身病变或者受到伤害引起的疾病。

如:近视眼、骨折等。

③遗传病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引起的疾病。

如:白化病、红绿色盲、苯丙酮尿症等。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病毒携带者也是)。

例:流感患者、肝炎患者、患狂犬病的狗、艾滋病毒携带者等(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例:空气、饮食、生物媒介(老鼠、跳蚤)、水、血液、接触等(3)易感人群:对某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易被感染的人群。

例:普通人群等(4)传染病的流行、传染过程: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例:流感病人空气飞沫对流感缺乏免疫力的人(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控制传染源:对传染源采取的措施。

可以通过一个口诀记忆“五早一处理”即: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杀死、焚烧或埋掉患病的人或动物。

(2)切断传播途径:对传播途径采取的措施。

“一讲二处理” :讲个人和环境卫生,消毒,消除各种传播媒介,禁止携带病原体的物品入境。

新课标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教案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措施。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1、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2、准备艾滋病的资料。

教师:1、制作本节课的课件。

2、准备艾滋病的有关资料。

3、准备乙型肝炎、淋病、禽流感、蛔虫病的资料。

教学设计图示:教学过程:导入本节新课。

传染病及其预防。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

讨论: 1、每年,特别是春秋季节,人们都会警惕一些传染病的流行,最近几年,你知道哪些传染病对人类影响较大吗? 2、你的调查表中有哪些是传染病?哪些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3、这些传染病有什么共同特点?什么是传染病呢? 引导:提问:分析传染病的最大特点是传染性,是什么在人和人或动物和人之间传播呢?归纳:病原体的概念。

学生回答:非典、禽流感、艾滋病、乙型肝炎、肺结核等。

(学生回答不一定很完整)有传染性,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的传播的疾病。

学生填表,表达交流。

并提出各种关于传染病的问题。

学生分析讨论得出:可能是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生物。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设疑:传染病为什么能流行?它有哪些基本环节呢?展示:课本69页资料1。

提出问题: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什么? 病原体首先存在于什么人身上?流行性感冒通过什么途径传播到健康人身上的?什么人最容易得流行性感冒?教师归纳学生回答,提出:流行性感冒流行的实质呢?可以将这个过程分为几个环节呢?分析:传染源——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巾帼的途径。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提问:1、资料2所说的做法有什么科学道理?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回答。

流行性感冒病毒。

病人或病毒携带者身上。

飞沫。

4、老人和小孩。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和免疫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和免疫复习课教学设计

《传染病和免疫》复习教学设计一、概述本节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第二节的内容,是新课标确立的“健康地生活”这一主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生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常常是初中中考知识点的重点。

本节内容的概念多,名词多,又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如病原体、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等,因此,怎样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是本节面临的最大难题。

本节需要2课时。

二、教学目标分析(一)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3)能说出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功能。

(4)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培养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2)通过免疫知识的学习,确立"对传染病积极预防"的思想。

(3)通过学习免疫对人体的利和弊,学会一分为二地辩证地看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的措施以及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功能。

(3)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教学难点:(1)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2)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间的关系。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七年级下学习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已经结合人体生理的内容学习有关卫生保健知识,但不系统和全面;学习免疫的知识必须以七年级下册人体结构、生理及上节课传染病等知识为基础,学习本节内容,还可以为学生日后珍惜健康,关爱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打下基础。

八年级学生仍然是感性思维强于理性思维,学生不易理解本节内容,多次使用形象生动的卡通动画,尽量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

八年级生物下册《传染病和免疫》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生物下册《传染病和免疫》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生物下册《传染病和免疫》知识点复习一、传染病及其预防、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如空气、饮食、生物媒介等。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二、免疫和计划免疫、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组成——皮肤、黏膜和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等;功能——阻挡和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组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等功能——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第三道防线:组成——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功能——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其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针对多种病原体都具有防御作用,因此叫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性防御功能,其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叫做抗原。

2、免疫:最初含义:指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现代含义: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已”成分,从而破坏的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坏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健康。

免疫的主要功能:①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②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③免疫监视(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复习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经
保护易感人群
保护易感人群
连 线 题:
隔离.治疗 SARS病人 洗手
控制 传染源
戴口罩 不与SARS 病人接触 消毒 锻炼身体
切断 传播途径
保护 易感人群
工作人员带着厚厚 的防护手套,属于 ( 保护易感人群 )措施
对所有死狗进行 深埋处理,属于 (控制传染源)措施
对生物战剂的防护
(4)从预防传染病的三项措施看,小王父亲给
小王妹妹吃预防药属于(保护易感者),让小 王住进隔离病房属于(控制传染源)。
病例分析3:肺结核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近年来,
肺结核已死灰复燃,根据我国卫生部门有关传染病
疫情报告显示,今年4月份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居首
位的传染病病种为结核.
⑴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
1、下列属于病原体的是( ABH )
A 感冒病毒 B 痢疾杆菌 C 混有炭疽杆菌的白色粉末 D 蚊子 E 艾滋病患者 F 疯狗 G 带细菌的鼠 H 蛔虫
2、英国及西欧等地区曾多次爆发“口蹄疫”,大批牛羊被宰杀并焚毁。从预防传染
病流行的角度看,宰杀并焚毁患病的牛羊,其主要目的是 控制传染源 。我过政 府的宣主布要停目止的从是上切述断国传家和播地途区径进。口畜产品以及用做饲料添加剂的肉骨粉,这一措施
1.根据 病原体 的不同
2.根据 传播途 径不同
寄生虫病 细菌性传染病 病毒性传染病
……
呼吸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 血液传染病 体表传染病 性传播疾病
传染病 类型
病原体 原始寄 生部位
传播 途径
病名
典型病例
病原 主要

症状
防治 措施
其 它 病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复习课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复习课说课稿
4.结合实际案例,讲解计划免疫的意义、原则和实施,提高学生对计划免疫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
为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创设情境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设计小组讨论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探讨传染病和免疫的相关问题。
3.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传染病传播过程、免疫反应等,增强对知识的理解。
(3)了解免疫的原理、类型、免疫反应和免疫调节。
(4)掌握计划免疫的意义、原则和实施。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复习,提高对传染病和免疫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传染病和免疫的重要性,增强预防传染病的意识。
4.布置课后观察任务,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传染病防控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方法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分享学习收获,发现自身不足。
2.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和表现,给予积极评价,强调学生的优点,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4.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5.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计划免疫在预防传染病方面的作用,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和合作学习。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如下:
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八年级生物下册 专题04 传染病和免疫同步单元双基双测(B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

八年级生物下册 专题04 传染病和免疫同步单元双基双测(B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

班级某某学号分数(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1.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每年导致死亡人数约80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只能营寄生生活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属于传染源C.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D.艾滋病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只能以预防为主【答案】B考点: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2.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消灭蚊虫和深埋病死的动物分别属于下列哪项措施?()A.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B.都是控制传染源C.都是保护易感人群D.切断传播途径和控制传染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蚊虫属于传播途径中的生物媒介,病死的动物属于传染源,因此,消灭蚊虫和深埋病死的动物分别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和控制传染源。

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3.下列属于传染病的是()A.坏血病 B.近视眼 C.肺结核 D.侏儒症【答案】C考点:传染病的特点.4.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春天是高发季节,要加强体育锻炼、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体质较弱的人可适时注射丙种球蛋白,若出现流感症状,要及时就诊,并采取隔离措施,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保持室内通风是切断传播途径B.给病人注射丙种球蛋白属于抗原C.加强体育锻炼是保护易感人群D.对病人采取隔离措施是控制传染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保持室内通风可以减少室内流感病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A正确;B、给病人注射丙种球蛋白属于抗体,B错误.C、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是保护易感人群,C正确.D、出现感染症状者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属于传染源,因此采取隔离措施是控制传染源,D正确.故选:B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5.要及时终止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切断传染病流行的()A.全部三个环节 B.任何两个环节C.至少两个环节 D.任何一个环节【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传染病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病人,对患病动物进行深埋、焚烧处理;切断传播途径: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做好环境消毒、消灭媒介生物,加强检疫,封锁交通;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加强锻炼,不与传染源接触,以上三个环节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都流行不起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1. 传染病是由某种特殊的__________(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所引起的,能在____和____之间或人和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常见传染病:流行性感冒、非典、水痘、结膜炎、蛔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肝等。

2. 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_______、_________、和寄生虫等生物。

根据致病的病原体不同,传染病可分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寄生虫传染病等。

3.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_________。

(1)能够散播_________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

(2)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历的_______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3)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4.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控制________:如隔离、建立专门的传染病医院。

(2)切断________:如传染病流行期,在教室喷洒消毒液或打扫环境卫生。

(3)保护_______:如接种疫苗或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

5. 区分以下的不同之处:_________,与1981年在_______发现,他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___病毒,字母表示为:_______,他的传播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年的____月____日为世界艾滋病日。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1.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其功能:(1)第一道:皮肤和_______,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和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

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还有纤毛,随着纤毛的摆动,病菌等异物能被清扫出去。

(2)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________,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破坏许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融解。

分布在血液,淋巴结,脾脏,肝脏等组织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

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和免疫生物教案课后习题

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和免疫生物教案课后习题

传染病和免疫生物是中学生物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分享一篇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和免疫生物教案和课后习题,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教学目标1. 了解传染病的定义和产生原因;2. 掌握传染病的分类及其例子;3. 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4. 掌握人体的免疫反应。

二、教学内容1. 传染病的定义和产生原因传染病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入人体。

常见的传染病例如流感、肺结核、艾滋病、疟疾、水痘等。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病原体感染、气候和环境变化、生活习惯不良、人际交往等多种因素。

2. 传染病的分类及其例子传染病一般分为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以及性传播病等四类。

呼吸道传染病:例子:流感、麻疹、肺炎、结核病、腮腺炎等。

肠道传染病:例子:腹泻、霍乱、伤寒、痢疾等。

血液传染病:例子:病毒性肝炎、爱滋病等。

性传播病:例子:淋病、梅毒、艾滋病等。

3.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人体的免疫系统由由淋巴细胞、骨髓和其他组织构成。

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检测入侵人体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并利用不同的免疫细胞进行识别和杀死。

4. 人体的免疫反应人体免疫反应有两种主要形式: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由T细胞、巨噬细胞等完成,主要起到清除病原体等有机体负载杀灭机体细胞的作用。

体液免疫:由B细胞和特异性抗体等完成,主要起到清除病原体等一系列外源性物质的作用。

三、课后习题1. 请问什么是传染病?A. 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B. 一种感染性疾病C. 一种遗传性疾病2. 请问传染病有哪些分类?A. 呼吸道传染病、心理性传染病、血液传染病、皮肤传染病B. 口腔传染病、肌肉传染病、血液传染病、肠胃传染病C. 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性传播病3. 什么是免疫系统?A. 由于细菌和病毒的存在,人体自然形成的一种保护机制B. 由淋巴细胞、骨髓和其他组织构成的一种保护机制C. 一种由基因决定的保护机制4. 人体的免疫反应有哪两种主要形式?A. 感官免疫和抗体免疫B.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C. 机体免疫和外源性免疫五、结语本篇文章介绍了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和免疫生物的教学内容和课后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同时也希望本文对教学者提供了一些帮助和借鉴。

第八单元第1章 传染病和免疫(复习课件)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生物单元复习一遍过(人教版)

第八单元第1章 传染病和免疫(复习课件)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生物单元复习一遍过(人教版)

命题点1 命题点2
2. 《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4月某日报道:“超级真菌”——耳念珠菌引 起的传染病,死亡率高达60%,被美国列为紧急威胁!纽约、新泽西和 伊利诺伊等12个州为此对医院的墙壁、地板、病床、门、水槽等都进行 了特殊消毒。该传染病预防措施属于( B )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 计划免疫 3. (2015咸阳)健康人、流感、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飞沫、流感病毒分 别属于( D ) ①传染源 ②病原体 ③ 传播途径 ④传染病 ⑤易感人群 A. ⑤④③①② B. ⑤②③④① C. ①⑤④③② D. ⑤④①③②
命题点1 命题点2
6. 关于免疫和计划免疫的说法,恰当的是( D ) A. 人的免疫功能越强越好 B. 抗体能将与其结合的抗原直接吞噬 C. 移植相匹配的器官后不需用免疫抑制药 D. 计划免疫的实质是特异性免疫 7. 下图是有关免疫的漫画,能形象表示人体第三道防线的是( B )
命题点1 命题点2
8. 下列关于免疫与计划免疫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 抗体是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特殊蛋白质 B. 泪液中的溶菌酶和机体内的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C. 疫苗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D. HIV对人体危害表现在侵犯免疫系统,降低免疫功能
易感染群
一、本章疑难问题剖析 3.溶菌酶常分布于哪里?它有何作用?它参与的免疫过程属于第几道防线? 溶菌酶常分布于血液中,在泪液、唾液中也有。 溶菌酶能够破坏许多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因此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 溶菌酶既参与第一道防线(如唾液中的溶菌酶)也参与第二道防线(如血液中的溶菌酶)。
命题点1 命题点2
常考命题点突破
命题点 1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预防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传染病
1.概念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病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2.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

3.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饮食、生物媒介等。

(3)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切断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就终止。

针对传染病的特点,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控制传染源:不少传染病在开始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传染性,当发病初期表现出症状的时候,
传染性最强。

因此,对传染病病人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

患传染病的
动物也是传染源,要及时处理。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卫生管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这样可以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3)保护易感人群: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注意保护易感人群,不让易感人群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

对易感人群来说,要积极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1.苏州曾是血吸虫病的重灾区,至今疾控中心仍十分关注血吸虫病的防疫工作。

下列有关血吸虫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病原体是血吸虫
B.传染源是血吸虫病患者
C.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染
D.针对性最强的防治措施是消灭钉螺
【答案】C
二、免疫
1.概念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2.免疫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
(1)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
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简称为计划免疫。

(2)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是计划免疫。

5.艾滋病
(1)艾滋病的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存在于艾滋病患者体内和带病毒的血液、精液、唾液、泪
液、乳汁和尿液中。

(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输入含艾滋病病毒的血和血液制
品或使用未消毒的、病人用过的注射器等途径传播。

(3)预防措施:主要是切断传播途径。

目前还没有可临床使用的艾滋病疫苗,因此所有可能直接或
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都属于易感人群。

不过与艾滋病患者一般接触如握手等,不会使人感染艾滋病。

2.人被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后就可能感染狂犬病,发病后死亡率几乎100%,全世界每年有数万人死于狂犬病。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被咬伤后要及时注射抗毒血清和狂犬病疫苗
B .抗毒血清含有抗体,狂犬病疫苗属于抗原
C .家里饲养的狗、猫等宠物应及时接种疫苗
D .被狗、猫咬伤后注射疫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D
【解析】被咬伤后要及时正确的处理伤口,并及时注射抗毒血清和狂犬病疫苗,A 正确;抗毒血清含有
1.下列传染病及其病原体的对应,错误的是
A.艾滋病与HIV
B.足癣与寄生细菌
C.血吸虫病与血吸虫
D.肺结核与结核杆菌
2.外出用餐时使用自带的餐具,可以有效避免消化道传染病的传播。

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环节看则该项措施属于
A.消灭病毒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
3.清华大学除了以学业见长,还素以重视体育锻炼著称,除要求学生参加“阳光长跑”日常锻炼外,还在大一学生中开展了“刷卡”锻炼的活动,从免疫学的角度考虑,其作用是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促进抗体产生
4.人们恐惧艾滋病,往往“谈艾色变”。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
B.与细菌、真菌不同的是,HIV没有细胞结构
C.艾滋病的易感人群是老人和孩子
D.虽然艾滋病人的血液中有HIV,但蚊子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5.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措施,骨髓的捐献者称为供体,接受供体骨髓的病人称为受体,受体做完移植手术后要在无菌隔离区度过一段时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移植的供体骨髓对受体来说相当于抗原
B.移植手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
C.移植手术后,受体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D.目前预防白血病最简便易行的手段是注射疫苗
6.将乙肝疫苗注射到正常人身体上,可以预防乙型肝炎,其中乙肝疫苗和预防乙型肝炎的方法分别属于A.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B.抗原、特异性免疫
C.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D.抗体、特异性免疫
7.下列选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C.唾液中的溶菌酶杀死病菌
D.接种乙肝疫苗
1.【答案】B
2.【答案】C
【解析】外出用餐时使用自带的餐具,可以有效避免消化道传染病的传播。

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环节看则该项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3.【答案】C
【解析】清华大学除了以学业见长,还素以重视体育锻炼著称,除要求学生参加“阳光长跑”日常锻炼外。

还在大一学生中开展了“刷卡”锻炼的活动,目的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避免传染病的感染。

因此从免疫学的角度考虑,其作用是保护易感人群。

4.【答案】C
【解析】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病毒,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A正确;HIV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细菌、真菌不同的是,HIV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正确;艾滋病的易感人群是所有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C错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蚊子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D正确。

5.【答案】D
6.【答案】B
【解析】接种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

因此接种的乙肝疫苗属于抗原,接种乙肝疫苗产生的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

7.【答案】D
【解析】非特异性免疫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唾液中的溶菌酶杀死病菌都是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接种乙肝疫苗只对乙肝病毒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D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