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 第四课 和妈妈在一起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 和妈妈在一起》人美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和妈妈在一起》人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描绘,让学生能够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妈妈与孩子在一起时的温馨场景。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情感、表达情感的能力,通过绘画实践提高造型表现技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对家庭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展示温馨的母子图画,引发学生对母爱的共鸣。
2. 新授:教授线条、色彩等绘画技巧,指导学生如何表现人物情感。
3. 实践:让学生动手绘制与妈妈在一起的时刻,鼓励个性化表现。
4. 分享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相互评价,老师给予指导性建议。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观察并表现妈妈与孩子间的情感交流,运用绘画技巧进行表达。
- 难点:如何通过细节描绘传达情感,以及色彩的合理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设备、图画展示板、绘画示范视频。
- 学具: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母子图画,引导学生谈论与妈妈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 讲解人物画的基本比例和表情描绘。
- 演示线条和色彩的运用,如何表现温馨氛围。
3. 实践:- 学生选择一个与妈妈在一起的场景进行绘画。
-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疑问。
4. 分享与评价:- 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 同学和老师对作品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板书设计- 课程《和妈妈在一起》- 学习重点:人物比例、表情描绘、情感表达- 绘画技巧:线条、色彩运用作业设计- 让学生课后观察妈妈的生活细节,画出妈妈的日常。
- 鼓励学生用文字记录绘画背后的故事。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提高了绘画技能,还学会了如何观察和表达情感。
在分享环节,许多学生表达了对妈妈的感激之情,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
但也发现部分学生在人物比例和表情描绘上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给予更多个别指导。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的实施与指导。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12课和妈妈在一起》人美版
教学设计课程名称:二年级美术下册课程第12课和妈妈在一起教材版本: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表达对妈妈的感激和爱意。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生活场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描绘妈妈的外貌特征、服饰和神态。
2. 学习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妈妈的形象,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
3. 创作一幅描绘和妈妈在一起的场景画,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描绘妈妈的外貌特征、服饰和神态,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妈妈的形象。
难点:如何表现妈妈的神态和爱意,创作出富有情感的画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教材、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课件展示妈妈的形象,引导学生关注妈妈的特征和神态。
2. 讲解与示范:讲解描绘妈妈的外貌特征、服饰和神态的方法,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妈妈的形象。
3.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讲解和示范,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妈妈的形象,注意表现妈妈的神态和爱意。
4. 作品欣赏与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交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妈妈的外貌特征2. 妈妈的服饰3. 妈妈的神态4. 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妈妈的形象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描绘和妈妈在一起的场景画,要求表现妈妈的神态和爱意。
2. 写一篇关于妈妈的短文,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妈妈的特征和神态,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生活场景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情趣。
同时,要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一、导入新课导入新课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它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12和妈妈在一起|人美版(2012)
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12和妈妈在一起|人美版(2012)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培养对母亲的敬爱之情,增进亲子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妈妈的外貌、神态、动作和与自己在一起的情景。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提高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以描绘妈妈为主题,通过观察、描绘、创造,表现妈妈的外貌、神态、动作和与自己在一起的情景。
2. 学习线条、色彩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描绘妈妈的外貌、神态、动作和与自己在一起的情景,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情感。
难点:准确描绘妈妈的形象,运用色彩表现情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范画作品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妈妈与孩子在一起的温馨画面,引导学生谈论与妈妈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讲解描绘妈妈的方法和步骤,包括观察妈妈的外貌、神态、动作,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情感。
示范画一幅妈妈与孩子在一起的画,边讲解边展示绘画过程。
3. 学生创作(10分钟)学生按照讲解的方法和步骤,自己动手绘画妈妈与孩子在一起的画。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同学和老师进行评价。
评价可以从画面表现、线条运用、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
板书设计: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描绘妈妈的能力,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2. 教学内容:观察妈妈的外貌、神态、动作,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情感。
3. 教学重点与难点:准确描绘妈妈的形象,运用色彩表现情感。
作业设计:1. 回家后,观察妈妈的外貌、神态、动作,画一幅妈妈与孩子在一起的画。
2. 写一篇关于妈妈的作文,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2课 和妈妈在一起 ▏人美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2课和妈妈在一起▏人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描绘,让学生能够把握人物的基本比例和特征,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运用美术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描绘与妈妈的温馨时刻,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爱和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教学内容1. 人物比例与特征:介绍人物的基本比例,如头身比例、四肢长度等,并引导学生观察妈妈的特点。
2. 线条与色彩运用:教授如何用线条表现人物的动态和表情,以及如何运用色彩表达情感和氛围。
3. 情感融入创作:鼓励学生将和妈妈在一起的情感体验融入画作中,创作出充满情感的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人物的基本比例和特征描绘,线条与色彩的运用。
2. 难点:如何将个人情感融入作品中,创作出有温度和故事性的画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PPT、示范画作、绘画工具(如画纸、铅笔、彩色笔等)。
2. 学具:画纸、铅笔、彩色笔、橡皮等绘画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与妈妈在一起的温馨图片,引导学生分享与妈妈之间的美好回忆,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 知识讲解:介绍人物比例和特征,以及线条与色彩的运用技巧。
3. 示范与指导:教师进行现场示范,并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和描绘妈妈的特点。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与妈妈在一起的画作。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同学共同评价,强调每个作品的独特性和创意。
板书设计1. 和妈妈在一起2. 重点内容:人物比例、特征描绘、线条与色彩运用、情感融入创作。
作业设计1. 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回家后为妈妈画一幅肖像画,要求体现妈妈的特点和情感。
2. 提交方式:下节课带来学校展示和分享。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人物比例和特征的掌握情况,以及对线条和色彩的运用能力。
第12课和妈妈在一起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美版(2024)美术二年级下册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家庭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家庭关系在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家庭关系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家庭关系对个体的情感发展、智力发展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家庭关系提供了情感安全感,有助于个体建立自信和自尊。家庭关系还促进了个体与外界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了个人的社会技能。
6.家庭关系与社会的联系:家庭关系是社会的基础,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家庭关系的稳定和和谐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家庭关系还与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对社会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自己在教学方法、策略、管理等方面做得还不错,但也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首先,我在课堂上使用了多媒体资源和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家庭关系的概念和特点。这种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观点。其次,我在课堂上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这种方法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想法和建议。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对家庭关系和文化背景的理解和交流。同时,教师可提供相关案例和作品,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2023-2024学年人美版(2024)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2课《和妈妈在一起》的教材或学习资料,以便学生能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练习。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小学美术人美二年级下册1和妈妈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教案
和妈妈在一起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实验教材(人美社)第四册第四课
和妈妈在一起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实验教材(人美社)第四册第四课
[教学理念]
根据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审美的心理特征,我在设计本课时首先通过创设有趣的“听声音,找妈妈”的游戏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其次,遵循视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美术学科的特点,以听声音、辨形象,模仿和根据特征联想为主,引导学生有目的地用学过的基本形进行概括,并围绕动物特征以及动物的动态展开师生互动。
有机的将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渗透在泥塑的审美体验中,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从而引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激发学生表现和创造的欲望,在泥塑实践中进行创作。
[教学目标]
一、学生能在参与泥塑创作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体验。
二、能用基本形去概括动物动态特征,学习运用泥塑搓、捏、揉、粘等技法进行创作。
三、通过观察、想象、动手,用泥塑的形式塑出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不同特征,并能掌握2-3种
造型变化,制作具有一定情节的泥塑作品。
[教学重点]
泥塑的技法、动物的基本形。
[教学难点]
动物的动态制作及情景的表现。
[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仪、图片资料、泥塑相关材料。
第12课 和妈妈在一起 (教案) 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下册
教案标题:第12课和妈妈在一起教案科目:美术年级:二年级下册教材版本:2023-2024学年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母亲的形象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力。
2. 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尊重母亲、关心母亲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3. 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教学重点:1. 母亲的形象和特点的表现。
2. 学生热爱母亲、尊重母亲、关心母亲的情感的培养。
3. 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母亲形象和特点的准确表现。
2. 学生热爱母亲、尊重母亲、关心母亲的情感的培养。
3. 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2. 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3. 教师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是否知道母亲节,了解学生对母亲的了解和感情。
2. 引导学生关注母亲的形象和特点,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和尊重。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展示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母亲的形象和特点,如母亲的发型、服装、表情等。
2. 教师讲解母亲的形象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教师示范(10分钟)1. 教师示范如何绘画母亲的形象,引导学生注意绘画的步骤和技巧。
2. 教师示范如何表现母亲的情感,引导学生注意绘画的情感表达。
四、学生练习(15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自己动手绘画母亲的形象,注意绘画的步骤和技巧。
2. 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注意表现母亲的情感,如母亲的爱、关心、呵护等。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注意评价作品的绘画技巧和情感表达。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母亲的形象和特点的表现,以及热爱母亲、尊重母亲、关心母亲的情感的培养。
二年级下册美术-12《和妈妈在一起》【教案】
12《和妈妈在一起》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领学生观察、回忆、分析动物母子形象的特点和亲情活动,并学习揉、搓、压、捏等基本成型的方法和制作步骤,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立体造型能力,在创作实践中,促进学生眼、手、脑协调发展。
2.过程与方法以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为主,引导学生运用泥塑捏造型的方法,想象创作一个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情景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训学生耐心细致、敢于实践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激发学生对妈妈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回忆、观察、分析动物宝宝与妈妈在一起的动态特点,学习泥塑制作的基本成型方法和制作步骤。
教学难点:能创作出生动有趣的动物宝宝和妈妈在一起的泥塑作品。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你从小最喜欢和谁在一起?生:妈妈。
师:和妈妈在一起时什么样?生:幸福、开心、高兴……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在动物世界里也不例外,动物宝宝们也都喜欢和妈妈在一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妈妈在一起》。
二、讲授新知1.下面,我们观看几组小动物们和妈妈在一起的图片,然后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动物,动物宝宝和妈妈在一起时给你怎样的感受?出示课件,播放图片。
生:看到了小狗、北极熊、老虎……感觉它们很可爱,跟妈妈在一起时很幸福,让我觉得特别温馨。
2.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些动物?生:小猫、小狗、熊猫、考拉等。
师:今天,老师也为同学们请来了几位动物宝宝和它们的妈妈,请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和研究以下几个问题:(1)这些小动物们和它的妈妈在一起做什么?(2)它们和妈妈在外形上有什么特点?(3)小动物和妈妈之间有什么动作?(将学生分成四组,分别讨论观察四组动物宝宝与它的妈妈在一起的图片)师:同学们观察和讨论得非常认真,现在我要请各组的学生来汇报了,首先请第一组的同学来汇报。
①第一组:小象和妈妈的图片。
小象亲昵地用鼻子蹭着妈妈,并且在它妈妈的身体下避雨。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和妈妈在一起▏人美版
教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和妈妈在一起》▏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了解和妈妈在一起的场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和妈妈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重父母的美德,增强学生的家庭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描绘和妈妈在一起的场景,表现出快乐、温馨的氛围。
2. 学习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表现自己和妈妈的感情。
3. 学习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家庭的热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描绘和妈妈在一起的场景,用绘画表达感情。
难点:如何把握画面构图,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表现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剪刀、胶水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回忆和妈妈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引发学生的共鸣。
2. 讲解:讲解本课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妈妈在一起的场景,讲解绘画技巧和方法。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绘制和妈妈在一起的场景,讲解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的运用。
4. 练习:学生动手绘制和妈妈在一起的场景,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评价、学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和妈妈在一起色彩线条形状感情表达七、作业设计:让学生回家后,再画一幅和妈妈在一起的画,写上自己对妈妈的祝福和感激之情。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和妈妈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在绘画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表现情感,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学生深刻体会到了家庭的温暖,培养了尊重父母、热爱家庭的美德。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部分学生绘画技巧的指导还需加强,以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表达自己。
一、导入:导入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和妈妈在一起》人美版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敬爱之情,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懂得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2. 学习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3. 学习与同学合作完成绘画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敬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2. 教学难点: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绘画教材、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母亲与孩子在一起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与母亲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2. 新课导入:讲解本课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3. 教学讲解:讲解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并结合实例进行演示。
4. 实践操作: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5.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和妈妈在一起》2. 板书内容:绘画基本技巧:线条、色彩、构图表达对母亲的敬爱之情合作完成绘画作品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以《和妈妈在一起》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2. 写一篇关于《我和妈妈的美好时光》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1. 导入:导入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母亲与孩子在一起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与母亲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2. 新课导入:新课导入是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二年级美术-二年级美术下册《和妈妈在一起》课件(配人美版) 最新
使用说明:请分别点击两张图片进入,观察后返回再继续。
继续
它们 的身 体很 弱小, 需要 妈妈 的养 育和 保护。
返回
小猎 豹正 在向 妈妈 学习 怎样 捕捉 猎物。
小海豚向妈妈学 习在水中跳跃。
小天鹅向妈妈学游泳。
小蜗 牛背 着重 重的 壳跟 着妈 妈学 爬行。
颐和园铜狮
河南玉凤
返回
西安兵马俑中的陶土马
广州 潮子 桥畔 铁牛
哈 尔 滨 雪 雕
大 学 校 园 前 的 石 马
雕 塑 美 化 了 我 们 的 环 境 !
雕塑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情趣。
希望同学们能像这些小动物一样,现 在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有用的人。
小猴 子学 爬树 差点 摔下 来, 可把 妈妈 吓坏 了。
小动 物向 妈妈 学习 各种 本领, 长大 后才 能独 立生 活。
返回
用泥 塑的 方法 表现 小动 物和 它的 妈妈
方法一
方法二
更多作品 知识拓展
方法二:分步组合法
1.观察 2.分泥 3.塑形 4.组合 5.上色
方法一:整体造型法
2.造型:按照骆驼的外形特征分别去捏
使用说明:点击小图可放大,返回后继续。
继续
方法一:整体造型法
2.造型:按照骆驼的外形特征分别去捏
Hale Waihona Puke 使用说明:点击小图可放大,返回后继续。
继续
方法一:整体造型法
2.造型:按照骆驼的外形特征分别去捏
使用说明:点击小图可放大,返回后继续。
继续
方法一:整体造型法
3.上色
工具介绍
返回 使用说明:点击小图可放大,返回后继续。 继续
人民美术出版社二年级下册第12课《和妈妈在一起》
12和妈妈在一起一、课题:《和妈妈在一起》二、目标分解依据:(一)课程标准中的相关陈述: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动物图片进行分析比较,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种动物的特征,以及如何表现出母子之间的亲情。
(二)基于标准的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的领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泥塑的操作方法,提高对造型艺术的兴趣,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母子之间的亲情,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同时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
本课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表现动物的外形特征。
(三)基于学情分析:孩子们从小就喜欢和妈妈在一起,因此,他们很容易理解动物母子之间的亲情,这样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橡皮泥工具已经运用十分熟练,但是动手能力还是有限的,所以重点是放在形象的塑造上。
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打开他们的思路,表现出母子在一起嬉戏的情景,使他们的作品看起来更加生动和富有情趣。
(四)学习表现程度:依据对上述内容的分析,可以确立学生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学习程度应基本表现为:三、评价方案设计(一)学习评价方法 学习内容 学习方式学习表现程度 课堂评价 和妈妈在一起观 摩初步掌握、掌握、熟练掌握 自 评 探 究独立、自由 师评、自评 创 作 创新、合作 小组评、自评 评 价 运用美术语言(技法、造型、色彩等)进行准确、比较准确的表述 多元性评价结合1、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的综合评价方法。
2、对学生的评价应重在参与,教师对学生应给予鼓励、表扬和肯定。
3、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独立制作和评价作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
(二)学习评价点1、学生能否初步感悟母子之间的亲情。
2、学生能否大胆地用泥表现出动物的特征。
3、学生是否能够与同学合作学习。
4、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否积极地参与探究活动,感受到学习活动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具体方案1、通过倾听、观察来评估学生的课前自主探究目标落实情况。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和妈妈在一起》 (3)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和妈妈在一起》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到妈妈是一个很重要的家庭成员,与妈妈在一起时能感受到温暖和安全感。
2. 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了解家庭成员的分工合作。
3. 培养幼儿与妈妈相处时的礼貌与友好态度。
教学准备:图片、玩具手机、妈妈的图片、快闪卡。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妈妈和幼儿一起玩耍的情景,引导幼儿描述图片内容。
Step 2:新知呈现(10分钟)老师出示一张妈妈在家做家务的图片,询问幼儿图片中的妈妈在做什么。
然后使用图片或玩具手机来示范和幼儿聊天的场景,引导幼儿说出沟通时常用的句子,如“妈妈,我饿了。
”、“妈妈,我渴了。
”等。
Step 3:情感教育(15分钟)1. 老师随机抽取一名幼儿和妈妈的图片,让幼儿亮出自己的图片,然后讲述和妈妈在一起时的感受,并和其他幼儿分享。
其他幼儿要认真倾听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老师引导幼儿说出与妈妈相处时要注意的礼貌和友好的行为,例如“给妈妈一个吻”、“跟妈妈说谢谢”等。
Step 4:巩固练习(15分钟)1. 老师用快闪卡的方式,随机抽取幼儿来说出与妈妈相处时应该说的话和做的事情。
2. 老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挑选一位幼儿扮演妈妈,其他幼儿向他提出各种请求,幼儿表演出与妈妈相处时的礼貌行为。
Step 5:总结(5分钟)回答以下问题:1. 你和妈妈在一起时有什么感受?2. 与妈妈相处时,我们应该保持哪些礼貌和友好的行为?Step 6:拓展延伸(5分钟)为了巩固教学内容,幼儿可以在家向爸爸或其他家庭成员表达感谢并使用所学的礼貌用语和友善的行为。
Step 7:结束(2分钟)给予幼儿一些称赞和鼓励,总结本次教学的内容和重点。
幼儿小班社会教案《和妈妈在一起》
幼儿小班社会教案《和妈妈在一起》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与妈妈的情感互动能力;2. 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3. 培养幼儿的社交与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和妈妈在一起》绘本;2. 妈妈角色扮演服装;3. 幼儿亲子照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借助教师带来的亲子照片,让幼儿看到自己和妈妈在一起的照片,帮助幼儿回忆与妈妈一起的美好时光。
2. 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出本课的主题《和妈妈在一起》,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与妈妈在一起的感受。
二、教学内容呈现(15分钟)1. 教师带着妈妈扮演角色扮演游戏,在班级中扮演幼儿和妈妈的角色,模拟生活中的情景,引导幼儿参与进来。
2. 配合角色扮演,教师使用《和妈妈在一起》绘本,逐页展示绘本内容,引导幼儿观察绘本中的内容,并鼓励幼儿讲述绘本中的故事。
三、活动设计(25分钟)1. 游戏:找妈妈游戏规则:教师将散落在教室中的妈妈人物卡片隐藏起来,幼儿们要寻找妈妈。
找到妈妈的幼儿要表演一段与妈妈在一起的场景。
活动目的: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社交能力,提高幼儿与妈妈共处的幸福感。
2. 制作《和妈妈在一起》的折纸手链活动准备:彩纸、剪刀、胶水、细绳。
活动步骤:- 教师展示手链的制作过程,引导幼儿一起操作。
- 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彩纸颜色,教师协助幼儿将彩纸剪成条状,然后将两端粘在一起。
- 幼儿再将绳子穿过折纸的环节,完成手链。
活动目的: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增加亲子间的互动。
四、展示与总结(10分钟)1. 幼儿逐个展示自己制作的折纸手链,并说出自己和妈妈在一起的愿望。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引导幼儿回顾与妈妈在一起的场景和体验,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
五、课堂延伸(5分钟)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再次讲述《和妈妈在一起》的故事,激发幼儿与家长的亲密互动。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与妈妈在一起的重要性,并能够感悟到妈妈的关爱和付出。
同时,幼儿通过参与角色扮演游戏和制作手链的活动,培养了他们的社交与合作能力,提高了孩子们的自主学习和生活自理能力。
第四课 和妈妈在一起
第四课和妈妈在一起备课时间:2005年2月28日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
孩子们从小就喜欢和妈妈在一起,因此,他们很容易理解动物母子之间的亲情,这样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母子之间的亲情,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材编入了四幅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图片。
可以通过观察这些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妈妈关爱孩子的神态,孩子和妈妈亲昵的动态,感悟动物妈妈与孩子之间的亲情。
同时,这些图片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表现动物的外形特征。
教材中学生活动的场面在提示师生,本节课可以采取合作学习方式。
学生作业中难易程度不同,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考。
教学目标:1、通过泥塑过程,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2、在观察、分析动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重点:回忆、观察、分析、表现动物与妈妈在一起的情景。
教学难点:动物的特征和情节的表现。
教具准备: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图片,彩泥或胶泥,泥塑工具。
教学进程:一、组织教学语言进行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讲故事:有一天,大象妈妈带着它的孩子来到草地上,对它的孩子说:今天我要教你学本领。
说着,大象妈妈用它的大鼻子一卷,……(学生继续想象大象妈妈教孩子学本领的故事。
)提问:谁还能讲出其他种小动物和妈妈学本领的故事?组织小组讨论。
请几个同学讲给大家听。
三、探究式学习活动同位的两个同学根据教材上和自己搜集的图片,共同编一个小动物和妈妈学本领的故事。
边讲边表演和妈妈在一起学本领时的样子。
出课题。
提问:故事中的动物有什么突出的特点?(组织同桌同学讨论)请几个同学根据图片给大家分析。
(如:河马嘴巴大,耳朵小。
松鼠尾巴大……)提问:怎样有泥表现出动物特征。
学生讨论。
师总结:可以有揉、搓、压、捏、切挖和堆塑等手段来表现动物特征。
美术二年级下册《和妈妈在一起》教学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和妈妈在一同》教学设计授课标题:和妈妈在一同授课对象:二年级课时:1课时基本教材:人民美术出版社二年级下册教学参考用书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外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
说到母亲,每个人心中都会出现很多温馨的画面。
不只是人类,在动物界也充满了很多的母子之情。
本节课以表现动物母子之情为主题,引导先生进一步感悟母子之间的亲情,丰富先生的情感。
并经过理论让先生去体验这类情感。
二、学情分析:这节课次要锻炼先生的动手能力,考虑到条件成绩,选择的理论材料是超轻黏土。
超轻黏土颜色比较艳丽,也更能提起先生们的兴味。
二年级先生曾经具备了较基础的外型能力,而且在动手能力上也有所掌握。
关键是引导先生正确分析动物的基本外形和如何表现动物之间亲昵的感觉。
毕竟把创意做成一组残缺的动物抽象。
经过亲手制造来感受母子之情。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知识与技能:引导先生观察、回忆、分析、动物母子抽象的特点和亲情活动,并回忆揉、搓、压、捏等基本成型和制造步骤。
培养先生的审美感受、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立体外型能力。
过程与方法:以教师引导和先生自主探求为主的学习方法进行,引导先生运用捏塑成型的方法想象创作一种小动物和妈妈在一同的感人情节。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先生耐心细致、敢于理论的良好学习习气,加强先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认识,激发先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回忆、观察、分析、动物宝宝和妈妈的动态特点,学习制造动物的基本成型方法和制造步骤。
教学难点:能创作生动风趣的动物宝宝和妈妈在一同的黏土作品。
四、教具:PPT、示范作品五、板书设计和妈妈在一同基本外型方法:揉、搓、捏、压表:现形式(横排竖排看黑板情况)制作步骤六、教学流程组织教学不变先生次序,讯问工具能否带齐,预备上课。
师:上课,同学们好!学:老师好!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上学是谁送你来学校的?学: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试讲中发现大部分先生都由妈妈送来)师:老师发现好多同学都是你们的妈妈送你们来学校的,那么你们觉得妈妈爱你吗?学:爱!师:那么你爱你的妈妈吗?学:爱!师:同学们,那老师想问一下你是怎样感遭到妈妈对你的爱呢?谁来说?学:妈妈给我买好吃的东西,妈妈带我去游乐场玩,妈妈经常抱着我给我讲故事…师:好的,老师发现了,你们的妈妈都是那么那么的爱你,和妈妈在一同时你必然是最幸福的。
二年级 十二课《和妈妈在一起》教学反思
教学文档二年级十二课(和妈妈在一起)教学反思孩子从小一般都和妈妈在一起,很简单就理解动物母子之间的亲情,用泥工进行表现,相对而言,难度不是太高,五个班上下来,总体感觉不错。
一.到达预先设计的目的,环节相扣。
如:我在课前安排学生找有关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在课前就有了印象;上课时结合课件播放,让学生先相互交流对小动物和妈妈的了解,了解小动物为什么和妈妈在一起的原因〔太微小,需要妈妈养育和爱护;跟着妈妈学本事等〕。
如:有的说:“我在家里养的狗狗天天给小狗喂吃的,而且喂得时候非常凶,不能靠近它要咬人的〞;有的说:“猴妈妈教小猴在树上爬上爬下的〞;看了老师提供的图片,说:“小豹子和妈妈捉小鹿,等小豹子长大了,就可以自己去捉大鹿吃丰富的大餐了〞……二.情景演示,解决重难点。
本课重点是用泥塑方法完成一对母子的情景表现,通过直接点题:“用彩泥制作动物们的妈妈和孩子,谁能猜猜母子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一个学生马上站起来说:“妈妈的身子大,而孩子的身体小〞“它们的相同点又是什么呢?〞“妈妈和孩子长得都很像!〞在此根底上回忆泥工的根本技法,和塑造的主要方法〔整体造型法和分布组合法〕并做了简单演示;接着让学生商量并和老师一起模拟表现母子亲情的动作:“妈妈和孩子有着浓厚的亲情,妈妈不仅教孩子学本事,还关怀和爱护着他的孩子,孩子也喜欢和妈妈在一起。
你能设计一下他们的亲热动作吗?和老师一起做做。
〞“妈妈抱着孩子〞,“妈妈背着孩子〞“妈妈亲孩子〞“妈妈与孩子脸对脸说话〞“孩子和妈妈做游戏〞等等,师生在情境重现中,既体会了母子亲情,又展开了推断和制造想象的思维训练。
使学生对艺术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
三.合作实践,展现母子亲情。
作业安排时,我强调的是小组合作表现一组动物母子的亲情,注意动物主要特证的夸张表现,编成简短的故事进行讲述。
通过展示、表演,加深记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
12 和妈妈在一起 (导学案)2022-2023学年美术二年级下册
12 和妈妈在一起(导学案)一、教材背景本导学案所适用的美术教材是2022-2023学年美术二年级下册。
本册教材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现力为主要目标,通过绘画实践让幼儿学习自然事物的外形特征和色彩变化。
本册教材主要是围绕幼儿身边熟悉的东西来展开,使其在绘画中体会生活的美好。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画家的艺术作品,让幼儿懂得“和妈妈在一起”是多么的重要,从而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家庭观念和习惯,提高幼儿的情感认识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目标•能够了解画家用绘画形式表达感情的方式;•能够理解并识别画家描绘的母子形象;•能够呈现母子关系的情感内涵;•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和妈妈在一起”的感受。
2. 学习内容•母子关系的感情内涵;•画家的艺术表达;•用绘画表达对“和妈妈在一起”的感受。
3. 教学重难点•学会理解画家的艺术表达和母子形象;•学会通过绘画表达“和妈妈在一起”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预先了解课程内容和要点;•规划好教学时间;•准备好教学素材,包括母子形象的艺术作品、绘画工具和材料、家庭照片等;•搭建一个舒适的教学环境,注重细节。
四、教学过程1. 情境营造在教学开始之前,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激发幼儿对母子关系的情感认知,如“小草和小花的故事”等。
2. 观察母子形象艺术作品使用母子形象艺术作品引导幼儿对母子关系的情感内涵进行观察和理解。
3. 分组讨论将幼儿分组,让他们就“和妈妈在一起”的话题进行讨论,鼓励幼儿自由表达内心感受。
4. 绘画实践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让幼儿搭配使用相应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自由画出自己的母子形象。
5. 展示作品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幼儿交流和互动,让他们欣赏别人的作品,同时欣赏自己的作品。
6. 教师点评在展示作品之后,教师可以点评孩子们的绘画作品,鼓励他们让更多的细节和情感表现更深入。
7. 总结在整合并分享每个小组展示的作品后,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要点,进一步提高幼儿学习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美术第四课和妈妈在一起
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样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感受各种材料特性,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样子。
2、情感目标:体会母子亲情;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欣赏、感知、探索、理解自然界及艺术作品中的动物的形、色、动态之美,引发喜爱动物之情和环保意识,探索用各种媒材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合作意识和综合学习能力。
.
教学难点: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表演猜谜:你知道哪些的动物的动做?你能把它模仿出来让其他小朋友去猜一猜吗?(部分学生台前模仿某一种动物进行表演,台下学生猜迷)
2、引导学生回忆并说出自己喜爱的动物形体、颜色、花纹等基本特征和这种动物有什么生活习性?喜欢生活在什么环境里?他们和妈妈在一起常会作些什么?妈妈会教给他们什么本领?
二、新授:
1、播放各种动物和妈妈在一起活动的录象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
2、浏览各类动物活动场面的视频及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赏析比较动物的颜色、外形、斑纹、动态等,认识动物之美和可爱之处,并体会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时的快乐。
3、学生分组讨论及汇报:最喜欢哪种动物?为什么?知道哪种动物母子的故事呢?
4、赏析艺术家表现母子亲情的美术作品,了解不同的美术表现方式和美的多样性。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后发表:你看了这些画有什么感受,说说你和妈妈在一起的事情。
)
5、引导赏析学生制作的动物作品的美感(从形、色、花纹、动态方面引导),探索如何巧妙的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动物的方法(用了哪些材料?)。
6、师生总结制作“动物母子”的方法:
(1)根据材料来决定要制作的“动物母子”。
(2)根据想好的“动物母子”来选择制作材料。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要求:根据所学知识,自己制作喜欢的动物母子。
四、作业展评:
1、思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了解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体会母子亲情,进行亲情教育,说说如何对待你的妈妈?
针对各小组的学习、创作、表演情况进行小组自评互评。
(评价引导:形似、色美、花纹是否生动,是否有创意?本课自己和同学的学习、表现怎样?)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