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复习提纲1-3
高一地理必修一一到三章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一到三章知识点第一章:物质与地球1.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乎球体的椭球体,赤道略大于两极,直径约为12756.7公里。
这是因为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使得赤道周围的地壳相对于极区有所突出。
2.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厚度较薄;地幔是地壳与地核之间的一层,厚度较大;地核在地球的中心,分为外核和内核,由铁和镍等重金属组成。
3. 地质构造与地理环境地质构造是地球表面形成和演变的基础,包括地壳构造和地球内部构造。
地质构造对地理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如地形地势、气候分布、地震和火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分布。
4. 岩层与地质时代地壳中形成的岩石经过长时间的变化和演化形成不同的岩层,反映了地球历史上的地质变化。
地质时代是地质对地球历史进行划分和研究的分类单位,常用来研究生物进化和地球环境演变。
第二章:地球的水资源1. 水的重要性与分布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质之一,广泛存在于地球表面的各种储存形式,如海洋、湖泊、河流、地下水和冰川等。
水是维持生命和地球生态平衡的必需资源。
2. 地表水资源地表水主要包括江河湖海水,它们是地球上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也是人类生活和工业农业生产的重要供水来源。
3. 地下水资源地下水储存于地下岩石中,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储量,对于地表水不便获取的地区提供了重要的供水条件。
4. 冰雪资源冰雪资源是地球上的淡水储存之一,包括北极、南极冰盖、山地冰川以及高海拔地区的积雪等,对维持全球水循环和气候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章:大气与气候1. 大气的组成与结构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和稀有气体组成,其密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大气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等不同的层次。
2. 气象要素与观测气象要素包括气温、湿度、风速、降水量等,通过气象观测站、卫星和雷达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3. 气候与气候类型气候是指某地长期的天气状况,由气温、降水量、气压、湿度以及风向风速等要素共同决定。
202X年高考地理必修一至必修三全三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年高考地理必修一至必修三全三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和人类与地球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
高考地理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知识点。
以下是202X年高考地理必修一至必修三全三册的知识点汇总:1. 必修一:地球与地图-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地球的形状和尺度- 地球的运动和地理坐标- 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板块构造- 地震和火山的形成原因和分布规律- 自然地区的划分和特征- 地球的人口分布和人口变动2. 必修二:中国历史人文环境-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中国的气候和气候变化- 中国的地貌和地质- 中国的水文地理和主要河流- 中国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资源- 中国的农业和人口问题- 中国的工业和城市发展- 中国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3. 必修三:世界地理- 世界的地理位置和主要洲际分布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世界的气候和气候带分布- 世界的地质和地貌- 世界的水文地理和主要河流湖泊- 世界的生物地理和生态环境问题- 世界的农业和粮食问题- 世界的工业和经济发展- 世界的城市和人口问题- 世界的旅游资源和世界遗产此外,高考地理还可能考查一些综合性的知识点,包括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地理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
为了更好地应对高考地理考试,考生需要牢固掌握上述知识点,理解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思维方式。
同时,还需要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地图阅读和数据分析的技巧。
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应试技巧的提高。
希望以上的地理知识点汇总能够对你备考高考地理有所帮助。
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继续提问。
地理高一必修一到三知识点
地理高一必修一到三知识点高一地理学科是学习地理的入门阶段,主要包括必修一到三的知识点。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必修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基本特征:地球是一个近似球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构成。
地球自转产生地球日和地球自西向东的运动。
2.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
大气圈包含气体,水圈包括地球上的水资源,岩石圈是地壳和上部地幔的结合,生物圈是地球上的生物群落。
3. 地理经纬度:地理经度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地理纬度以赤道为基准。
经度和纬度能够确定地球上的任意一点位置。
4. 地图的制图要素:地图由比例尺、图例、方位角、图名和纬经网等要素组成。
比例尺可以表示地图上地理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5. 地图投影:地图投影是将地球的表面投影到平面上的过程。
常见的地图投影有等距圆柱投影、等面积投影和等角投影等。
二、必修二:中国古代的自然地理环境1. 中国地理环境的特点:中国地理环境多样,包括高山、高原、盆地、平原、河流和湖泊等地貌。
中国经度跨度广,气候多样。
2. 中国的主要山脉: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等。
这些山脉对中国的气候和地形有着重要影响。
3. 中国的主要河流:中国的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珠江、淮河等。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黄河是中国母亲河。
4. 中国的自然灾害:中国常常遭受地震、洪涝、旱灾、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袭击。
这些自然灾害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三、必修三:人口与城市1. 人口分布与人口变动:人口分布不均匀是全球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人口变动包括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动等。
2. 城市与城市发展:城市是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
城市发展面临着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等挑战。
3. 世界人口问题:世界人口问题涉及人口增长、人口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动等方面。
人口问题对全球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压力。
4. 中国人口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高中地理(必修①)复习提纲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的概念,如、、、、。
2、构成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1、八大行星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为、、、、、、、2、八大行星的公转具有的共同特征:、、3、八大行星按温度、质量、体积可分为行星(、、、)、行星( 、 )、行星(、)三、存在生命的行星1、八大行星中只有才有生命。
2、具有生命的条件、、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叫太阳辐射。
2、太阳的主要成分是、。
3、太阳能量对地球的意义:①;②;③;④4、太阳能量的来源:5、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规律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太阳大气层由外向内依次为、、。
2、称2为太阳活动,其主要类型和标志是光球层的、色球层的,其发生的平均周期为年。
3、太阳活动的整体性表现为。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包括①②③④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1、自转:(1)方向(2)周期:1个太阳日(即1昼夜)为,1个恒星日(自转360°)为(3)速度:画图说明角速度分布规律;线速度分布规律。
2、公转:画图说明(1)方向(2)周期:1个回归年为天小时分秒。
(3)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近日点在月初,远日点在月初。
(4)速度: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远日点时公转速度较。
二、自转与时差1、昼夜半球与晨昏线(圈):叫晨线、叫昏线。
2、随着自转,东边时刻总比西边,每隔15°经度,地方时相差小时。
3、时区与区时:每15°经度内为一个时区,都以的地方时作为该区标准时间,称为,如南京(119°E)属于时区,其中央经线是;北京属于区,纽约属于区,伦敦属于区。
时区差就是,因时间东早西迟,故求东时则,求西时则。
4、日界线:3180°经线是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人为规定的、固定的日界线,其西侧的区是世界上时间最早(新)的地方,是新的一天(一个月、一年、一个世纪)开始的地方;其东侧的区是每一天结束的地方,也就是世界上时间最迟的地方。
高中地理学业考试复习资料:必修1-3
域分异最典 型的是 C A 内陆地区 B高纬度地区 C低纬度地区 D 中纬度地区 4 .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意思是古代的四 川交通落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D) A.气候 B.植被 C.河流 D.地形
5、以下属于环境反作用于人类的是: ( C ) A.太阳耀斑增多 B. 两极极光减少 C.地球可能因CO2增多而日趋变暖 D. 森林因被砍伐而不断减少 6. 协调人类和环境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 C ) A.搞好国土整治 B. 预防自然灾害 C.控制人口增长 D. 参加国际协作
高中毕业考试
地理必修1-3复习
32、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33、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34、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位于中纬度地区的秦岭南坡降水丰沛,植被 茂密,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 )
A .差异性 B .单一性 C .整体性 D .均衡性
2.赤道到两极分异(纬度地带性)的是( B ) A .我国东部自南向北出现针叶林一落叶阔叶 林一常绿阔叶林景观 B .非洲从赤道向北依次分布着热带雨林一热 带草原一热带荒漠景观 C .珠穆朗玛峰北坡自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草 原一荒漠一冰川景观 D .我国内蒙古地区自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一 草原一荒漠景观
地理必修I-Ⅲ复习提纲
地理必修I-Ⅲ复习提纲地理必修I复习提纲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1地球的宇宙环境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结构层次(略)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生命发展的温度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液态水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 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2.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 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2 太阳活动整体性: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3.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太阳活动影响日冕(太阳大气最外层)太阳风磁暴(扰乱地球磁场)、极光色球(光球外部,玫瑰色)耀斑(又叫色球爆发)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光球(肉眼可见太阳表面)太阳黑子对地球上气候的影响日珥研究表明,地球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灾。
1.3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公转自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周期恒星年(365d6h 9m10s)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角速度平均1º/日近日点(1月初)一最快远日点(7月初)一最慢各地相等,每小时15º(两极除外)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相同,线速度大小相同;赤道1670Km\h,两极为0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
地理必修1、2、3提纲
地理必修1知识点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一、行星地球1.天体:●概念:物质存在的形式,包括星云、行星、流星体、彗星以及一些星际物质(如气体、尘埃)。
●天体系统的层次:2.太阳系及其成员:●九大行星的排列: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冥王星。
●又可以分为三类:⑴类地行星::水、金、地、火星⑵巨行星:木、土星⑶远日行星:天王、海王、冥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记法:火和木在一起易燃烧,用小行星带隔开)4.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1)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2)质量体积适宜——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3)地球内部物质运动——水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提供能量:●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
来源:内部的核聚变。
●纬度差异→热量差异: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生物量多;反之。
2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分为:日冕(最外层)、色球、光球(太阳表面、最亮)。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周期11年)。
耀斑也是重要标志,它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
●太阳活动的三大影响:(1)太阳电磁波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2)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电磁场→产生磁暴(3)带电粒子流进入大气层→产生极光。
(4)降水量与太阳黑子有一定相关系三、地球运动:1.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2.地球自转:●绕转中心:地轴(它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真正的自转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360o另一周期是:太阳日(24小时),360o59’●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看地球自转是逆时针,南极上看是顺时针。
●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为0外,其他各地角速度都为15o/h。
●线速度:赤道最大,向两极逐渐减小,两极线速度为0。
3.地球公转:●绕转中心:太阳●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真正周期)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太阳周期)●公转轨道:椭圆形近日点(1月初,角速度和线速度最大),远日点(7月初,角速度和线速度最小)。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三个椭球体
–地球的大小和重量
–地球自转和公转
2.地球的位置和构造
–地球的位置和运动
–地球的内部构造
–地球的地壳运动
3.地图的制作和应用
–地球的纬度和经度
–地图的分类和框架
–地图的应用和误差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
1.气候
–气候要素和分类
–气候变化和预测
–气候与人类活动关系
2.水文
–水文循环和水资源
–水资源分布和利用
–水污染和治理
3.生物圈
–生态系统和生态位
–生物多样性和人类活动威胁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三章经济地理环境
1.人口与城市
–人口数量和分布
–人口变化和趋势
–城市化和城市发展
2.农业
–农业类型和特点
–农业生产和技术
–农业问题和发展
3.工业
–工业类型和特点
–工业生产和技术
–工业问题和发展
第四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1.区域的自然和经济条件
–区域性质和特点
–自然资源和经济条件
–区域开发和利用
2.区域发展政策与规划
–区域发展政策和规划
–区域经济和人文特点
–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3.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
–中国的区域发展和特点
–中国的区域发展政策和规划
–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高一地理必修一的复习提纲,希望对大家的地理学习有所帮助。
地理必修一二三全书复习提纲
淮北一中高一地理期末复习提纲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1人口的数量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记忆]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60亿人口日”(1999/10/12);“世界人口日”50亿(1987/7/11);中国13亿人口(2005/1/6)。
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理解记忆)8、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
(记忆)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记忆]1.2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记忆]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5、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记忆](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高一地理一到三单元知识点
高一地理一到三单元知识点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和人类在地球上分布、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通常将地理知识分为不同的单元进行教学。
本文将回顾高一地理学的一到三单元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回顾和巩固学习。
一、第一单元: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地球上的自然要素,包括地表形态、气候、水文、植被等。
了解自然地理环境对于理解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至关重要。
1.地表形态:地表形态是指地球表面的地势高低起伏。
地球上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等不同的地貌类型。
不同地貌类型对于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平原适宜农业发展,山地则对于发展旅游业具有吸引力。
2.气候:气候是指地球上某一地区在一段时间内的天气状况的统计资料。
气候受到纬度、海洋和陆地分布、大气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气候条件将影响农业、工业和人类居住等方面的发展。
3.水文:水文是研究地球上水资源及其分布、运动和演化的科学。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了解地球上的水文条件对于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4.植被:植被是地球表面植物总体的分布和组成。
植被不仅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对气候和土壤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研究植被分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生态环境和地球的生命力。
二、第二单元:人文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是指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活动和影响。
人类活动对于地球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了解人文地理环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和文化的演进。
1.人口:人口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居民人数。
人口数量和分布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人口增长、老龄化和城市化等问题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
2.城市化: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从农村迁往城市,城市化成为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趋势。
然而,城市化也带来了交通、环境和社会问题等一系列挑战。
3.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连接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重要手段。
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第一章★课标: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1、(1)天体系统的级别:『填空』(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3)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在于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物,其原因是①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稳定的光照条件、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②地球自身的条件: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质量和体积适宜(有大气层),有液态水(有原始的海洋)★课标: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2、(1)太阳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太阳能量的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拉萨,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成都。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和色球层,活动周期为11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①影响地球气候:黑子的数量变化与降水的年际变化有相关性、②扰乱地球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信受阻、③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和两极的极光。
★课标: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3、(方向周期角速度线速度自转自西向东南顺北逆一个恒星日一个太阳日除两极点外,都是15°/小时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的线速度是赤道线速度的1/2公转自西向东逆时针一个恒星年回归年大约1°/天。
大约30km/s规律:近日点(1月初)较快,远日点(7月初)较慢(2)晨昏线: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0度。
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90度。
晨昏线的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所经过的晨昏线部分为晨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经过的晨昏线部分为昏线。
(3)时间计算:东加西减。
地理必修1,2,3总复习_知识点_提纲.doc
地理必修1, 2, 3总复习_知识点—提纲高中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By:Gaven【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一一银河系(河外星系)一一太阳系一一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1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1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1因为口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1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1形成并存在液态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①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1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1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 口寸——太阳高度是。
度一一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1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1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1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一一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冬至日一一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1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地理考考前必背知识点(必修1、2、3)
地理考考前必背知识点(必修1、2、3)地理考前必背知识点(必修1、2、3)
1. 必修1
- 地球的形状为近似的椭球体,由于自转而呈稍扁球状。
- 地理经度是指通过北、南两极和某一地点成圆形排列所得到的直线,用来表示地球上不同地点的东西方位置。
- 地理纬度是指地球表面在北半球和南半球上由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构成的半圆形排列,用来表示地球上不同地点的南北位置。
- 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其中地壳最薄,地核最热。
2. 必修2
- 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人口的多少,通常以人/平方千米为单位进行计算。
- 社会发展水平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科技水平、教育水平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综合指标。
- 经济发展水平通常使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收入和
贫富差距等指标来衡量。
- 工业化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包括农业的机
械化、城市化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3. 必修3
-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提供给人类使用的物质和能源,包括水
资源、矿产资源、土壤资源和森林资源等。
- 可再生资源是指自然界中能够不断恢复和更新的资源,如太
阳能、水能和风能等。
- 不可再生资源是指一旦使用完毕就无法再生的资源,如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
- 生态环境是指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总体,包括自然
环境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以上是地理考前必背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希望能帮助您备考地
理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 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 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 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大气层) 太阳活动 影响
2
外
日 冕 太阳风 磁暴、极光
内
地理必修I复习提纲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结构层次(略)
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