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科学学科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五年级科学上册•学科:科学•年级:五年级•学期:上学期二、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的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

2.掌握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

3.理解声音传播的原理。

4.学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规律。

5.探究简单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关系。

三、教学内容1. 人体健康•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呼吸系统的重要性•呼吸系统的保健方法2. 植物养分的吸收与运输•植物的根、茎和叶的结构及其功能•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认识各类植物3.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方式•听觉与声音的关系4.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地球自转的表现•地球公转的表现5. 电流和电压•电流和电压的概念•简单电路的组成•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四、教学步骤第一课:人体健康(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导入:通过展示各种呼吸动作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呼吸系统的认知。

2.教学:讲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进行相关实验。

3.活动:利用模型或电子教具,组织学生进行呼吸系统的拼装、观察和探究。

4.总结:帮助学生总结呼吸系统的重要性,并让学生制定呼吸保健方法。

第二课:植物养分的吸收与运输1.导入:通过观察植物和探究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引发学生对植物养分吸收和运输的思考。

2.教学:讲解植物的根、茎和叶的结构及其功能,并进行相关实验。

3.活动:利用显微镜或实验器材,观察植物的根、茎和叶的结构和功能。

4.总结: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并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认识和分类各类植物。

第三课:声音的传播1.导入:通过展示声音传播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声音传播的兴趣。

2.教学:讲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并进行相关实验。

3.活动:利用实验器材或模型,展示声音传播的实验和观察。

4.总结:帮助学生理解听觉和声音的关系,并让学生思考声音传播对生活的影响。

第四课:地球的运动1.导入:通过观察日出日落和四季变化,引发学生对地球运动的思考。

2.教学: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并进行相关实验。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表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表

2 第3周至第14周 周一14:00-16:00 SD107 周世范
教授

8 0012114 红楼梦学会 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 3 第4周至第15周 名著鉴赏
学生自定
自定 蔡义江团队 副会长

9 0012115 南开大学 中华诗词之美
1 第4周至第15周
学生自定
自定 叶嘉莹
教授

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
10 0012117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哲学概论
西北历史研究
11 0012118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12 0012119 旅游学院 陕西特色旅游资源
2 第4周至第15周
学生自定
自定 陆建猷
2 第3周至第14周 周一14:00-16:00 SA106 张健
2 第3周至第14周 周四16:00-18:00 SD410 成英文
SA306 景新强
教授、博士 √
博士

博士

5 0012108 西北大学 儒家经典与中华文明
2 第3周至第14周 周一19:00-21:00 SA306 景新强
博士

6 0012112 英文学院 戏曲史话
1 第3周至第8周 周三14:00-16:00 SD410 陈 栩 讲师、硕士 √
7 0012113 思政部 国学经典导读
第1页
序 号
课程号
院系
课程名称
学 分
上课周次
上课时间
上课 地点
主讲人
课程所属模块
职称或学 位(资
中国 传统 文化
东西 方文
自然 科学
人文
自我
质)
明碰
与社 与人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已整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已整理
植物幼苗、光照强度计、土壤湿度计、 不同种类的土壤等。
植物生长条件研究
研究步骤
1. 将植物幼苗分别种植在不同种类的土壤中,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条 件。
2. 使用光照强度计测量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植物生长情况。
植物生长条件研究
3. 使用土壤湿度计测量不同土 壤湿度条件下的植物生长情况。
4. 定期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 状况,包括株高、叶面积、叶绿
动物适应环境案例分析
案例一
蚂蚁的觅食行为。蚂蚁能够根据 周围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觅食 策略,如改变路径、寻找新的食
物来源等。
案例二
蝴蝶的迁徙行为。蝴蝶能够根据 季节变化,进行长距离的迁徙,
以寻找更适合的生活环境。
案例三
蚯蚓的土壤改良行为。蚯蚓通过 吞噬土壤中的有机物,将其转化 为肥料,改善土壤质量,为植物
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或离子。
05
地球运动与宇宙探索启蒙
地球自转和公转现象解释
1 2
地球自转 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的运动,导致昼夜交替 现象。
地球公转 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的运动,形成四季变化。
3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地球自转和公转同时进行,二者相互影响,共同 决定了地球上的昼夜和季节变化。
月相变化规律揭示
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教学 和在线学习,打破了地域和时间 限制。
无人驾驶
通过自动驾驶技术,实现车辆自 主导航和行驶,提高了交通效率 和安全性。
医疗科技
远程医疗、智能医疗设备等技术 的应用,为医疗诊断和治疗提供
了更高效、准确的手段。
THANKS
感谢观看
物质溶解性测试
实验目的
通过测试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理解溶解现象和溶解度的概念。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目录CONTENCT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手段•知识点梳理与重点难点解析•实验设计与操作技能培养•课堂互动环节设置及效果评估•课后作业布置与批改反馈机制建立•考试复习指导与成绩评定标准制定01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内容概述涵盖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等多个领域。

通过实验、观察、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目标掌握本册教材所涉及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概念。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010203以科学探究为主线,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

采用“主题-探究-实践”的教材结构,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

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教材特点与结构02教学方法与手段80%80%100%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科学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通过模拟实验、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生动有趣的科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创设情境鼓励创新确定探究主题组织探究活动分享交流探究式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等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引导他们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和心得体会,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兴趣,确定合适的探究主题,明确探究目标和任务。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进行合理分组,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分组合作明确分工评价反馈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分工和职责,确保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

定期对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030201合作学习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科技发展历程回顾
01
02
03
工业革命
从蒸汽机到电力和内燃机 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 工业时代。
信息技术革命
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 信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 们的生活方式。
生物技术革命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发 酵工程等生物技术的广泛 应用,为医疗、农业等领 域带来巨大变革。
当代科技创新成果展示
人工智能
实验法
通过控制变量进行 实验,记录数据并 分析。
化学反应原理
原子和分子间的相 互作用,形成新的 物质。
观察法
直接观察物质变化 前后的现象。
数据记录与分析
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通过图表等方式进 行分析。
生活中常见化学反应举例
燃烧反应
生锈反应
木头燃烧产生火和烟,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和光能的反应。
铁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铁锈,是氧化反应 的一种。
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的运动,周期为 365.25天,导致四季变化现象。
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原因
昼夜交替原因
地球自转使得太阳相对于地球的位置 不断改变,导致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 受到太阳照射,从而形成昼夜交替。
四季变化原因
地球公转使得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两侧来 回移动,导致不同地区在不同季节受到 太阳照射的角度和强度发生变化,从而 形成四季变化。
未来科技发展趋势预测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随着算法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人工智能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 用,如自动驾驶、智能家居等。
生物技术与基因编辑
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的发展,将为疾病治疗、农业生产等领域带 来革命性变革。
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
随着量子计算机的研发和量子通信网络的建立,未来信息处理将更加 高效和安全。

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方法

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方法

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方法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方法自然科学一门研究自然现象的学科,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选择正确的方法,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以下是几种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

第一种方法:观察法人类的五官是我们观察周围环境的重要工具,通过观察,我们可以了解事物的性质、特征和规律。

在自然科学学习中,观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特别适合学习与生物和物理有关的科目。

例如,在学习动物和植物时,我们可以观察它们的外观、生长形态、行为特征和生活环境等,从而深入了解它们的生态、生理和适应能力的相关知识。

在学习物理知识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体验物理现象,以便了解物理规律。

第二种方法:实验法实验是一种我们可以在实验室或课堂上进行的操作,在自然科学学习中,进行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自己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

例如,在学习物理中,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制作机械模型和电路模型,研究并验证物理规律的正确性;在学习化学中,我们可以进行实验,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物质变化,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

第三种方法:阅读法通过阅读书籍和学术论文等,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和学习一些知识。

阅读法是一种比较便捷的学习方式,它可以通过书籍查询资料、观看图片、图表和实验结果,来加深我们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可以积累科学术语,并且加强我们的识字能力。

例如,在学习生物学时,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植物与动物识别图鉴》等相关书籍,了解不同物种的特征和分类方法;在学习天文学时,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或论文,了解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原理。

第四种方法:交流法交流法是另一种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方法,通过和老师和同学、家人等进行交流,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交流可以让我们和他人讨论和分享对同一知识点的理解和看法,从而更好地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

2016-2017上海科教版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教学设计

2016-2017上海科教版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教学设计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综合实践教案五年级综合实践教案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综合实践教案课题:学会自我保护教学内容:一、走近《中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二、远离暴力侵害教学目标:通过两节课学习让学生懂得《中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内容学会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运用法律;珍惜生命远离暴力,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走近《中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一些案例及《中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懂得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以及培养分析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走近《中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二、新课(一)案例启发1、指名读案例。

2、读后讨论:理发店老板可以可以雇佣小浩吗?小浩可以去打工吗?遇到这种情况,小浩该怎么办?谁来保护像小浩这样的未成年人?(二)学习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三)学习未成年人维护自己权利的方法(四)练习1、指导完成第五页内容。

2小组模拟“法庭判案”。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远离暴力侵害教学目的: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珍惜生命,远离暴力,学会一些保护自我的方法。

一、导入二、学习课文1、学习《案例聚焦》读案例,讨论文中问题。

2、了解哪些是暴力行为。

3、学习远离和应对暴力的妙招4、学习“面对暴力有三忌”。

三、巩固练习,联系实际1、面对以下暴力现象,应该如何应对?2、通过调查或回忆,罗列自己身边发生过的暴力事件,如何解决这些事。

四、学会自我保护1、制作手抄报。

2、分析与表演3、记一记。

五、小结。

课题二:学校主人公教学内容:活动一:竞选大队委员活动二:校园广播站教学目标:通过两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认识,自己是学校的主人公,应该为学校的发展作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教学内容:竞选大队委员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干部的服务意识,选举大队委员干部。

教学重点及难点:1、选举大队委员。

2、培养学生干部的服务意识、领导风格。

改后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改后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巢湖市人民路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电子备课教学设计科目:数学年级:五年级教师:倪迎春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主备人:倪迎春备课人:蒋晓兰窦徐丽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负数的初步认识”。

主要结合具体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负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用正数和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学会在数轴上表示正数和负数。

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的含义,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能正确使用正数和负数描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负数(限整数)2.使学生在认识负数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进对学生的了解,进一步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单元教学重难点:结合具体的实例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正数和负数的含义,知道正数、负数与0的关系。

教学时间安排:2课时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以海平面为标准,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

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小结:用正负数还可以区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五、练一练(1)用正数或者负数表示下面各地的海拔高度。

(出示海拔高度图)(2)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的海拔高度高于海平面3193千米。

世界最低最咸的湖——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世界海拔高度最低的国家——马尔代夫比海平面高1米(3)说说下面的海拔高度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水面的海拔高度是-28米。

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最深处海拔-11034米六、小结(电脑出示有关图片)像零摄氏度以上与零摄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存入和取出,比赛的得分和失分,股价的上涨和下跌等等都是由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有关负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资料,下节课来交流。

五年级上册全册科学教案

五年级上册全册科学教案

物质变化的应用实例
01
生活中的物理变化
利用物质的热胀冷缩性质制作温度计;利用物质的导电性质制作电线等

02
生活中的化学变化
燃烧提供热量和光照;酸碱中和用于清洁和去污;金属生锈需要防护等

03
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例如,氢气密度小可用于填充气球;铜具有导
电性可用于制作电线;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炼钢和焊接等。
地球自转使得太阳能够照射到的地方不断变化,从而形成昼夜交 替。
四季变化的原因
地球公转使得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两侧来回移动,导致南北半球接受 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从而形成四季变化。
二十四节气与四季变化
介绍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及与四季变化的关系。
宇宙探索的历程和成果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历程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再到现代宇宙观的形成。
04
物质变化与性质
物质的变化过程
物理变化
物质在形状、状态等方面发生变化,但化学组成不变。例如,水 的三态变化、金属热胀冷缩等。
化学变化
物质在化学组成上发生变化,生成新的物质。例如,燃烧、生锈、 酸碱中和等。
变化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物质在变化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如吸热、放热、发光等 。
物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性质与分类
植物长到一定阶段后,开始形成花芽 ,进而开花、结果,完成生殖生长。
营养生长
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和养分,通过茎 和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 断生长壮大。
植物生长的条件
光照
温度
植物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不同植物对光照的需求不同,有的需要 强光,有的需要弱光。
温度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和酶的活性。不 同植物对温度的要求不同,有的喜温,有 的耐寒。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总课表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总课表
五(6)
五(7)
五(8)

(1)

(2)

(3)

(4)

(5)

(6)

(7)
1
语文
邵春燕
数学
王敏云
语文
陈珉
数学
邓达慧
语文
马虹吉
数学
崔瑛瑜
语文
陶丽新
数学
朱丽君
语文
赵新河
数学
刘梦洁
数学
殷冬萍
语文
黄庆华
数学
陈云菊
数学
周烨
语文陈亚红
数学
朱雪丹
英语
胡山燕
语文
黄燕
数学
吴银花
语文
吕萍
数学
吴丹
语文
陈红星
英语
许怡
秦晓瑜
美术
侯旭东
美术
顾绿晔
科学
吴伟明
综1
陆骏暖
美术
施湘云
科学
吴玉芳
音乐
许可益
美术
朱敏丽
品社
俞玮
综1
陈链
品社
马志远
体育
堵春荣
6
校3
朱忆
体锻
周烨
体育
陈华萍
体锻
周亚
体锻
丁莹莹
品生蒋建芬
美术
陈云菊
综1
沈丽娟
体育
冯春兴
校2
沈敏
体育
吴国忠
品社
黄燕
科学
杨晓峰
品社
吕萍
音乐
胡婷婷
品社
郑晓晖
体育
顾卫球
综1

新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生命与健康
课时一:生命来自哪里
教学目标:
- 了解生命的起源和基本特征;
- 探究生命的发展过程;
- 认识生命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

教学内容:
- 什么是生命;
- 生命的基本特征;
- 生命的起源;
- 生命的发展过程;
- 生命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

教学重难点:
- 生命的起源和基本特征的概念理解;
- 生命的发展过程的探究。

教学准备:
- 课件:介绍生命的起源和基本特征;
- 视频素材:展示生命的发展过程及地球上生命的分布情况。

教学活动:
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素材,引起学生对生命的探究和
思考。

2. 提问:通过问答形式,了解学生对生命的起源和基本特征的
理解。

3. 讲解:使用课件,介绍生命的起源和基本特征的知识点,并
解释相关概念。

4. 探究:观看视频素材,探究生命的发展过程,引导学生思考
生命的起源和发展的关系。

5. 讨论:小组讨论生命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并汇报讨论结果。

6. 总结: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命的起源和基本特征
对于生命发展的重要性。

课时二:人体呼吸系统
(省略其余课时内容)。

小学五年级上全册科学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全册科学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全册科学教案。

一、教材结构
小学五年级上全册科学教材总共分成六个章节,分别是“揭开压强和浮力之谜”、“电能的探究”、“发挥物体间的作用力”、“观察生态环境”、“探索酸、碱、中性物质”和“太阳能的应用”。

每个章节都包含了多个知识点,通过实验、活动和案例引导学生探究,并在教材的最后附上了一些练习题目,方便学生巩固和复习所学知识。

二、教学方法
1.实践引导法
小学五年级上全册科学教材以实践为基础,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探究和推理能力。

在科学实验部分,教材会引导学生依据所学知识,设计实验程序,并从实践中发现自然规律及原理。

同时,老师也应该在教学中积极引导、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实践探究。

2.任务驱动法
小学五年级上全册科学教材通过任务,带领学生学习科学。

老师在教学中需要将知识点转化为任务形式,透过任务使学生建立自主学
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问题导向法
由于小学生自身认知能力有限,不能独立地发现和探究所有的自然现象,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提出问题带领学生去探究对应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理解对应的科学知识。

同时,问题导向法也能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探究。

三、小结
小学五年级上全册科学教材具有很好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强调实践与探究的原则,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科技素养的培养。

因此,科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实践操作,自主学习和问题导向,结合教学材料合理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学生的能动性引发尽善尽美的教学效果。

五年级科学教案上册(全册)

五年级科学教案上册(全册)

数据收集与分析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动物行为变化与 环境因素的关系,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
总结实验结果,阐述动物行为与环境 适应性的关系,理解自然选择对动物 行为的影响。
04
物质变化与化学反应
物质的基本性质
物理性质:颜色、气 味、状态、密度、硬 度等
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 系:如金属导电、塑 料绝缘等
化学性质:可燃性、 氧化性、还原性、酸 碱性等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 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 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 精神。
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尊 重科学事实和证据,注重实验
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02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
植物的生长过程
01
02
03
种子萌发
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和水分 条件下开始萌发,长出根 和芽。
幼苗生长
幼苗在阳光、水分和养分 的滋养下,不断生长壮大 。
域,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03
地球与宇宙科学
下册将探讨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等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
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和保护措施,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
题。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知识掌握情况
通过本册学习,我对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 学的基础知识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 释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如蚂蚁、蜜 蜂、猫等,观察并记录它们的日常行 为,包括觅食、防御、繁殖等。
绘制动物行为记录表,记录观察日期 、时间、动物种类、行为类型等信息 。
观察方法
采用直接观察法,借助放大镜、录音 设备等工具,详细记录动物的行为特 征。

小学科学全册(教学设计)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全册(教学设计)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全册(教学设计)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题目:小学科学全册(教学设计)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五年级上册共有六个单元,分别是《新的一天》、《细胞和组织》、《固体与液体》、《力与机械》、《电》、《风与天气》。

针对每个单元,我们来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

一、《新的一天》本单元主要内容是介绍时间、季节、天象及仪器的使用。

学生需要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掌握一年四季的变化以及日常使用的计时工具。

教学设计:1. 利用观察图片和实物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2. 通过观察和讨论四季的特点、草木的生长变化以及不同季节的天气等来帮助学生理解一年四季的变化。

3. 制作简易的太阳钟,让学生亲自体验时间的变化,并进行观察和记录。

二、《细胞和组织》本单元主要内容是介绍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和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学生需要了解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掌握不同细胞的形态及其功能。

教学设计:1. 通过展示显微镜图片和实物细胞模型,学生能够认识到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并了解细胞的形态与大小。

2. 利用实例向学生介绍不同细胞的特点和功能,例如植物细胞的纹理和动物细胞的活动性。

3. 进行细胞模型的制作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模型,深入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三、《固体与液体》本单元主要内容是介绍固体与液体的性质及其变化。

学生需要了解物质的不同状态、固体与液体的特点以及常见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过程。

教学设计:1. 通过观察物体的形态、触摸物体的表面感受等方式,学生能够认识到物质存在的不同状态。

2. 利用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过程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亲眼观察和记录物质状态的变化。

3. 进行常见物质的变化实验,例如冰的熔化、水的汽化等,加深学生对固体与液体性质及其变化的理解。

四、《力与机械》本单元主要内容是介绍力的作用及机械的原理。

学生需要了解力的分类、大小和方向,以及简单的机械原理。

教学设计:1. 利用拉、push等动作引导学生了解力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力的方向和大小的变化。

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新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新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新教科版)》引言:科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指导教师开展科学教学工作,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新教科版)积极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践活动,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教案的内容和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章:生物本章主要介绍了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的多样性。

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的特征和分类,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物质本章主要介绍了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到物质的多样性和变化规律,并培养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第三章:能量本章主要介绍了能量的常见形式和转化。

通过实验和实例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能量的重要性和转化过程,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

第四章:地球与环境本章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形成和环境保护。

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构造和环境问题,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观察问题的能力。

第五章:天文本章主要介绍了地球与月亮、太阳的关系以及星空中的现象。

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各种天文现象,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六章:科学探究本章主要介绍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科学实验的设计。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结语: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新教科版)通过选取生物、物质、能量、地球与环境、天文和科学探究等主题,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教案中注重将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答案,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些教案的指导,相信学生们将在科学学习中收获更多知识和乐趣,提前走向科学的殿堂。

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某某小学一、指导思想本学期,紧紧围绕教研中心和学校重点工作,牢固树立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围绕“课程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改革、师生素养提升”三大主题开展工作,实施“课程教学育人、教师素质提升、高效课堂建设、教学评价研究”四项工程,落实教学“八个精心”,深化校本教研,突出重点工作,力争学校教学质量有新的突破。

二、任务目标1.严格落实课程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2.深入落实“八个精心”,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3.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生本高效课堂。

4.创新校本教研方式,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6.开展多彩学生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工作措施(一)严格落实课程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规范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行为。

严格按照《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的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所有任课教师必须严格执行课程表,不经教导处允许不能随意私自调课。

根据《山东省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要求,坚持实行提前2分钟到岗侯课制度,严禁上课迟到、随意进出教室、接听手机等影响教学秩序的不良现象发生,切实注意教师个人形象及职业操守。

切切实实上好每一节课,最大限度地发挥40分钟的作用,确保各类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2.加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管理与开发力度。

首先本学期,学校将遵循“以爱为本,和而不同,雅而有致”的办学思想,秉承“尚雅志诚,励志厚德”的校训,“和雅正直,儒韵清风”的校风,着眼于培养好学善思、气质高雅、全面发展的琵小优秀儿童这个教育总目标。

国家课程的落实在校本化实施上下功夫,地方课程做到开实、开活,校本课程继续进行特色研究,保证实施效果,形成完善的三级课程体系。

其次继续加大校本课程建设力度。

发挥各学科教师专业特长,积极开发具有学科特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校本课程。

3.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

五年级科学与健康上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五年级科学与健康上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五年级科学与健康上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的组成并能够简单描述不同器官的功能;2. 了解食物的分类及其对人体的作用;3. 掌握简单的健康饮食知识,并能够制定自己的健康饮食计划;4. 培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了解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1. 人体的组成和器官的功能;2. 食物的分类及其作用;3. 健康饮食知识与制定计划;4. 环境保护与健康。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第一课:人体的组成和器官的功能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合作教学步骤:1. 通过图片和实物介绍人体的组成,包括头部、躯干和四肢;2.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了解不同器官的功能;3. 小组合作,讨论并整理每个器官的功能,并向全班汇报。

第二课:食物的分类及其作用教学方法:游戏、实验教学步骤:1. 制作食物分类的游戏,引导学生辨认不同类型的食物;2. 进行食物实验,观察不同食物对身体的直接影响;3. 引导学生总结各类食物对身体的作用。

第三课:健康饮食知识与制定计划教学方法:讨论、案例分析教学步骤:1. 阅读有关健康饮食的材料,了解其基本知识和重要性;2. 分组讨论,探讨恰当的饮食计划;3. 案例分析,让学生制定个人的健康饮食计划。

第四课:环境保护与健康教学方法:实地考察、讨论教学步骤:1. 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周围的环境,了解现实问题;2. 引导学生讨论环境对健康的影响;3. 学生表达个人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和提出建议。

四、教学评价评价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配合度;2. 课后及时布置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3. 定期进行小测验,了解学生的研究进度。

评价标准:1. 能够正确描述人体的组成和不同器官的功能;2. 能够深入理解食物的分类和其对身体的作用;3. 能够制定合理的健康饮食计划,并解释其重要性;4. 能够表达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并提出建议。

五、教学资源1. 课本:《五年级科学与健康上册》2. 图片和实物:人体各器官的图示和模型3. 食物实验材料:不同种类的食物样本4. 环境考察场地:学校周边的校园和社区六、教学反思本教学设计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步骤,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人体的组成、食物的分类与作用、健康饮食知识以及环境保护与健康的关系。

【新教材】2017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

【新教材】2017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

【新教材】2017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简介本文档是关于2017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的介绍。

该教案全集是为五年级学生编写的新教材,旨在帮助他们学习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内容概述教案全集包含五年级上册的所有科学教案,共计若干个单元。

每个单元都涵盖了特定的科学主题,如植物、动物、天气、环境等。

每个教案都按照教学步骤进行组织,包括导入活动、知识讲解、实验探究、讨论互动等环节。

教案特点- 简单策略:本教案全集遵循简单策略,不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以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 独立决策:教案编写时,我们独立决策,不寻求用户的协助,以保持教案的独立性和准确性。

- 确认内容:我们只引用可以确认的内容,确保教案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教学目标教案全集的主要目标是:1. 帮助学生掌握五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如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使用建议-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案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 在进行实验探究环节时,确保学生的安全,遵循实验室操作规范。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结论【新教材】2017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是一套适用于五年级学生的科学教案。

通过使用该教案,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并提高合作与交流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科学教学计划(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科学教师备课教案(总第 1 课时)科学教师备课教案(总第 2 课时)科学教师备课教案(总第 3 课时)科学教师备课教案(总第 4 课时)科学教师备课教案(总第 5 课时)科学教师备课教案(总第 6 课时)科学教师备课教案(总第 7 课时)科学教师备课教案(总第 8 课时)科学教师备课教案(总第 9 课时)科学教师备课教案(总第 10 课时)的正午时间12:00时,许多地方就不一定是正午时间(一天中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

比如北京地区在东经116.46度,与东经120度仍有14.1分钟的误差(每相差1度就相差4分钟)。

北京地区一天中太阳的位置最高、影子最短的时间应该是在中午12:14分的时候。

四、日影观测仪1)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赤道式日晷地平时日晷晷针晷面板书设计2阳光下的影子铅笔影子的变化观察时间太阳位置和方向影长影子变化柱状图:作业设计完成影子变化柱形图教学后记科学教师备课教案(总第 11 课时)学科科学单元第二单元课型新授课题3光是怎样传播的课时 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光是直线传播的过程与方法1、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2、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3、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4、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2、知道推测要有依据3、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重点难点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

探究光是如何传播的。

教具准备教师演示:有关光是直线传播地图片和课件分组实验: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屏、空心弯管和直管教学过程复备课一、导入1、教师在课前特意把教室的窗帘全部拉上,并熄灭教室的灯,使学生在一进入教室时感受到有些昏暗。

2、机智小故事,核心情节是一个问题——“怎样用最廉价的方法,买来能充满整个房间的东西?”。

答案是买一支蜡烛和一盒火柴。

因为在夜晚,点燃蜡烛,光立即充满了整个房间。

3、打开教室的灯,昏暗的教室一瞬间变得十分明亮。

学生感受到这强烈的对比,这时,教师提出问题:光是怎样照亮整个房间的?把你的猜想画出来。

4、同时给学生提供实验单。

二、学生画图表达自己的猜想三、教师采集整理学生有关“前概念”学生画的结果直观地反映出他们有关于“光是怎样传播的?”的理解,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前概念”大概分以下几种(根据以前的教学经验):图1,光是一圈圈的向外传播的,光一圈圈的变暗淡。

的确,很多儿童书、动画片中就是这样呈现烛光等光现象。

图2,光是沿直线向外传播的,并且桌子遮挡了光,桌子下没有光。

但也有学生没有注意桌子是否透光,光线穿透了桌面。

图3,光是一种波,所以是像波浪一样向外传播。

甚至可能有学生提出在课外书上看到光具有波粒二相性,还画出了一些小点表示粒子。

教师对此赞许,但是告诉他们,这个内容要到高中才能学习。

图4,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有时也会拐弯。

图5,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但是遇到墙壁会反弹,照到桌子底下,有些特别细心的学生观察到,打开灯的时候,甚至桌子底下也变亮了一些。

图6,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有些学生说不清原因,是一种直觉。

也有学生观察到光传播的很快,所以判断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一般来说,学生对光是怎样传播的主要有四种猜测:沿着直线传播;沿着波浪线传播;一圈圈向外扩散;有时候会拐弯。

四、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并预测实验的结果1、给学生出示实验材料:一些带小孔的纸板、白纸屏、手电筒和小支撑座,并演示它们的用途。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图7,打开手电筒,白屏上得到一个光斑,能否确定光是怎样传播的”,并鼓励大家相互质疑。

3、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四种猜测都可能,不能判别光是怎样传播的。

怎么办?4、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加一个带孔的纸屏。

5、经过讨论,学生会同意:如果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那么三个纸屏必须对齐,白屏上将出现一个光斑,而如果光以其它三种方式传播,纸屏不必对齐。

五、学生实验、观察、讨论、质疑和得出结论1、学生实验、观察和得到初步结论学生反复验证,大部分学生只会观察到第四种现象,就是必须把纸屏对齐,手电筒的光才能达到白屏。

因此,大部分学生现在同意——光可能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2、学生质疑①会有极少数同学质疑,因为他们的纸屏并没有对齐,白屏上也接到了光斑。

这是怎么回事呢?②请他们展示纸屏的排列方法,引导其他学生观察:纸屏是成一定的方向,斜着摆放的。

也就是说,是斜着对齐的。

3、再次进行实验,达成一致认识①指导学生把纸屏顺着一定的方向,斜着摆放,让手电筒的光穿过两个带孔的纸屏到达白屏,看哪组的纸屏摆得最斜。

②在这个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观察:手电筒和纸屏的摆放位置有什么规律?③学生的观察结果:它们在一条斜着的直线上。

④学生的认识深了一步:光确实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4、教师质疑教师提出质疑:假如我认为光就是拐着弯穿过纸屏,正好到达白屏(如图)。

那么你们要怎样改进实验来说服我呢?5、学生的实验改进方法一般情况下,学生会提出方案①,如果教师不能提供更多的带小孔的纸屏,他们还会想出方案②。

①增加带小孔纸屏②任意调整两个带小孔纸屏之间的距离6、继续进行实验采用方案①或方案②继续进行实验。

手电筒的光能到达白屏,并形成一个光斑。

学生再次加深认识:光真的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7、最终建构科学概念:光沿着直线传播。

六、教师总结和补充说明1、和学生一起回顾探究过程,强调科学概念——光沿着直线传播。

2、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到手电筒的光除了穿过带孔,它还穿过了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空气大部分情况下均匀的分布在我们周围。

其实我们今天就是研究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一般情况下,光在空气里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七、课后思考和作业点评猜想5,尤其关注学生的使用“反弹”这种表达,可以给出科学概念——光的反射,光的反射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请同学们课后观察有哪些方法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引导出下一次课的教学方向。

科学教师备课教案(总第 12 课时)学科科学单元第二单元课型新授课题4光的反射课时 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2、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3、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过程与方法1、按照说明正确进行实验操作2、制作简易潜望镜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重点难点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教具准备教师演示:有关反射的图片或课件、潜望镜模型分组实验:手电筒、小镜子、制作潜望镜的材料教学过程复备课一、导入1、复习:光是怎样传播的?光速是?日地距离是?【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速:30万千米/秒日地距离:1.5亿千米】2、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室的日光灯管,上面为什么要装灯罩呢?【向下反射更多的光,增加室内亮度。

】二、照亮目标 P301、书上有三个照亮活动,请仔细阅读操作要求,并在书上画出光的路线2、学生反馈实验发现3、什么叫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

)三、运用光的反射1、汽车反光镜(凸面镜)汽车反光镜为什么能看到车窗外的情景呢,因为它是一种凸面镜,也叫凸镜(和凸透镜不同)。

射到凸镜上的光,经凸镜反射后不能会聚于一点,而是变得发散开来。

这样一来,它比尺寸相同的平面镜观察的范围大,可使驾驶员从镜中观察车后侧较大范围的空间,保证行车安全。

有的城市在马路交叉处和拐弯处也常常安装一个大的凸镜,使交通民警和行人看到较大范围内的车辆行驶情况,保证交通安全。

2、医生带的额镜(凹面镜)五官科医生用的额镜是一种凹镜,就像手电筒小电珠后那个银亮的反光碗,它能把灯泡发出的光集中反射到病人的耳中,使医生能看清楚耳道中的情况。

3、试着画出光的路线图4、不锈钢勺的内外两面内侧是凹面镜,外侧是凸面镜。

5、照明灯上为什么要装灯罩?教室的墙壁为什么要涂成白色?这都是因为需要增强反光的原因。

灯罩可以把灯泡向上的光反射到下方,和本来向下的光线合在一起,增加亮度。

墙壁涂成白色是因为白色物体反光较强。

6、科学家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科学家在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时利用的是激光,这是因为激光束方向很集中。

不仅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用到了光的反射,美国物理学家麦克尔逊在测量光的速度时,也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四、做一个潜望镜1、自学书上的制作要求2、每个人利用现有材料进行制作3、利用反光镜制作的其他玩具:万花筒、观景箱等4、下节课展示自己的作品。

五、反光带给我们的不便1、玻璃幕墙光的污染反光有时候也给我们带来不便和危害,我们注意过这种情况吗?目前很多建筑广泛使用玻璃幕墙就给人们带来了光的污染。

2、瞳孔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强弱我们的眼睛也有一个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器官,这就是瞳孔。

教科书的左图显示了光太弱时瞳孔放大的情况,右图显示了光太强时瞳孔缩小的情况。

板书设计4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

汽车反光镜:凸镜医生带的额镜:凹镜作业设计万花筒的制作教学后记科学教师备课教案(总第 13 课时)科学教师备课教案(总第 14 课时)科学教师备课教案(总第 15 课时)科学教师备课教案(总第 16 课时)科学教师备课教案(总第 17 课时)科学教师备课教案(总第 18 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