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材料整理的知识点

合集下载

大学机械工程必考知识点大全

大学机械工程必考知识点大全

大学机械工程必考知识点大全一、机械工程的概述机械工程是一门应用科学,涉及工程设计、制造、操作和维护各种机械装置和系统。

它是现代工程学科中最广泛的领域之一,对于培养工程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二、力学1. 牛顿定律:质点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础2. 力的合成与分解3. 力矩及其平衡条件4. 万有引力定律5. 动力学方程6. 力学性能参数的计算和分析方法三、材料学1. 材料的分类和性质2. 材料的力学行为3. 弹性与塑性4. 线性和非线性材料5. 疲劳和断裂力学四、热力学1. 热力学基本概念2. 热力学系统和过程3. 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4. 等温、等熵和等焓过程5. 热机效率6. 热机循环五、流体力学1. 流体的基本性质2. 流体静力学3. 流体动力学4. 流体的黏性5. 流体的压力和速度分布6. 流体力学方程六、传热学1. 传热的基本概念和机制2. 传热的方式(传导、传导和对流)3. 热传导方程4. 边界条件和传热系数5. 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的计算方法七、动力学1. 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本概念2. 运动学方程3. 动力学方程4. 动力学的应用:速度、加速度和力的分析5. 原动机和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八、控制工程1.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3.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4. 比例、积分和微分控制器5. 反馈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分析九、机械设计1. 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零件的设计和选择3. 机械结构的设计和分析4. 机械部件的装配和安装5. 机械设计中的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十、制造工艺学1. 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 传统制造工艺和先进制造工艺的比较3. 制造过程的规划和控制4. 制造工艺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分析5. 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十一、工程力学1. 静力学和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物体的受力分析3. 应力和应变的计算和分析4. 弹性体的力学行为5. 非弹性体的力学行为十二、机械振动1. 振动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 一维和多维振动3. 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4. 振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5. 振动控制和减振的方法和技术综上所述,以上列举的大学机械工程必考知识点对于学习机械工程和成为一名合格的机械工程师至关重要。

机械工程的知识点总结

机械工程的知识点总结

机械工程的知识点总结一、机械原理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机械结构、运动和机械能的转换关系。

机械原理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动力学等内容。

1.静力学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静止状态下的平衡条件和受力分析的学科。

静力学主要包括受力分析、平衡条件、等效受力等内容。

2.动力学动力学是研究物体在运动状态下的受力分析和动力学关系的学科。

动力学主要包括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等内容。

3.动力学动力学是研究物体在转动状态下的转动条件和受力分析的学科。

动力学主要包括扭矩、角动量、转动惯量等内容。

二、机械设计机械设计是研究机械产品结构、功能和制造工艺的专门学科。

机械设计包括机械构造、机械设计原理、机械传动、机械制造等内容。

1.机械构造机械构造是指机械产品的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

机械构造包括机械零部件的结构、功能、配合与运动关系等内容。

2.机械设计原理机械设计原理是研究机械产品设计方法和设计原理的学科。

机械设计原理包括设计计算、设计分析、设计优化等内容。

3.机械传动机械传动是研究机械产品传动方式和传动原理的学科。

机械传动包括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内容。

4.机械制造机械制造是研究机械产品制造工艺和制造方法的学科。

机械制造包括加工工艺、组装工艺、检验技术等内容。

三、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研究机械产品运动学原理和运动规律的学科。

机械运动包括运动连续性、运动平稳性、运动精度等内容。

1.运动学运动学是研究机械产品运动形式和运动规律的学科。

运动学主要包括平面运动和空间运动的规律、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等内容。

2.运动平稳性运动平稳性是研究机械产品运动状态的平稳性和稳定性的学科。

运动平稳性主要包括运动平稳条件、运动平稳性分析等内容。

3.运动精度运动精度是研究机械产品运动状态的精度和精密度的学科。

运动精度主要包括运动精度分析、运动精密度分析等内容。

四、机械制造机械制造是机械工程的重要学科,它涉及到机械产品的加工工艺、工件表面处理、机床和刀具等内容。

机械工学知识点总结

机械工学知识点总结

机械工学知识点总结机械工学是一门研究机械原理、结构、运动规律和性能的学科,在工程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机械工程师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非常丰富,涉及力学、材料科学、流体力学、热力学等多个学科。

下面将从机械原理、机械结构、机械运动、机械性能等方面进行知识点总结。

一、机械原理1.力学基础力学是机械工学的基础,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弹性力学、刚体运动等内容。

其中,静力学研究物体在静止状态下受力平衡的原理和方法,动力学研究物体在运动状态下受力和运动规律的关系,弹性力学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和恢复规律,刚体运动研究物体的旋转和平移运动规律。

2.力的性质和作用力是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效果,具有大小和方向的性质。

在机械工学中,力的作用包括拉力、压力、剪切力、弯曲力等,不同的力对物体造成的效应也各不相同。

3.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的过程,力的合成可以通过几何法、三角法、正交法等方法进行计算。

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若干个力的过程,力的分解可以根据正交法进行计算。

二、机械结构1.机械零件的类型和功能机械零件包括连接件、传动件、支撑件和控制件等。

连接件的主要功能是连接和固定机械构件,传动件的主要功能是传递动力和运动,支撑件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和固定机械构件,控制件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机械运动。

2.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机械零件的设计需要考虑强度、刚度、耐磨性、密封性、装配性等因素。

强度是指零件在受力作用下不产生破坏的能力,刚度是指零件在受力作用下不产生过大变形的能力,耐磨性是指零件在摩擦作用下不产生过大磨损的能力,密封性是指零件在工作状态下不产生泄漏的能力,装配性是指零件在装配过程中能够正确配合和安装的能力。

3.机械零件的制造工艺机械零件的制造工艺包括锻造、铸造、焊接、切削、塑性加工、热处理等。

锻造是将金属加热至一定温度后进行锻打成型,铸造是将熔化的金属注入型腔后凝固成型,焊接是将金属通过熔化后进行连接,切削是通过刀具去除金属材料形成零件,塑性加工是通过压力使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变形,热处理是通过加热和冷却改变金属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机械知识知识点总结大全

机械知识知识点总结大全

机械知识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机械工程基础知识1. 机械工程概述机械工程是利用各种能源和原材料进行制造加工,生产各种机械设备和零部件的工程技术。

它涉及到机械结构、机械动力、机械传动、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装配以及机械维护等多个方面。

2. 基本原理与概念(1)力学与运动学:涉及到牛顿运动定律、动力学、静力学、动力学等基本原理和概念。

(2)材料力学:包括材料的力学性能、应力分析、应变分析等。

(3)热工学:涉及到热力学基本概念、热传递、热力循环等。

(4)流体力学:包括流态特性、流体运动、流体压力等内容。

3. 机械结构机械结构是机械设备的基础部件,包括机床、传动装置、工作装置、装置等,是机械设备实现功能的基础。

4. 机械动力学机械动力学是机械工程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机械设备的工作基础。

它涉及到动力传递、动力转换、功率传递等内容。

二、机械设计1. 设计基础知识(1)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经济合理等原则。

(2)设计过程:包括定位、调研、方案制定、方案评审、详细设计、制作图纸、试验验证、修改完善等内容。

2. 机械设计基础(1)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包括机械设计基础概念、机械设计原理、机械设计基本过程等内容。

(2)机械元件设计:包括轴、螺纹、联轴器、弹簧、齿轮等机械元件的设计原则、计算方法、制作要求等。

3. 机械设计方法(1)规范计算法:根据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进行机械设计计算。

(2)试验法:通过试验数据进行机械设计。

(3)仿生学设计法:借鉴自然界的设计原则,进行机械设计。

4. 机械设计软件(1)CAD软件:包括AutoCAD、SolidWorks、Pro/E等。

(2)CAE软件:包括ANSYS、ABAQUS等。

(3)CAM软件:包括MasterCAM、UG等。

5. 机械设计案例分析根据不同工程案例,对机械设计进行分析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三、机械制造1. 制造工艺知识(1)金属材料的制造过程:包括锻造、铸造、焊接、冷加工等。

机械必备知识点总结大全

机械必备知识点总结大全

机械必备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机械基础知识1. 机械结构机械结构是由零部件和构件组成的,主要包括机床、工具机、机械手、传动机构等。

机械结构根据其功能和用途可以分为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

2. 机械原理机械原理是研究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学科,主要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弹性力学等。

了解机械原理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和优化机械结构。

3. 机械制图机械制图是机械设计中的基本技能,包括机械零件的绘图、尺寸标注、注解和剖视图等。

掌握机械制图可以帮助工程师理解和沟通设计意图。

4. 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造工艺包括铸造、锻造、焊接、切削、热处理等,这些工艺用于加工原材料,制造成各种机械零件和构件。

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可以帮助工程师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和工艺参数。

5. 机械材料机械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塑料材料、复合材料等,其性能和特点对机械结构和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机械材料可以帮助工程师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热处理工艺。

二、机械设计知识1. 机械设计原理机械设计原理包括静力学、动力学、材料力学等,了解这些原理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和分析各种机械结构和零部件。

2. 机械传动设计机械传动设计包括齿轮传动、链传动、皮带传动等,了解传动原理和设计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选择合适的传动方案和参数。

3. 机械零件设计机械零件设计包括轴、轴承、齿轮、连杆、销轴等,掌握零件的选材、设计和加工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出可靠和经济的机械结构。

4. 机械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设计包括机床、工具机、机械手、自动化系统等,全面了解机械系统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出高效和稳定的工程设备。

5. 机械设计软件机械设计软件包括CAD、CAM、CAE等,掌握这些软件可以帮助工程师进行机械设计、分析和优化。

三、机械制造知识1. 机械加工工艺机械加工工艺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磨削等,了解各种加工方法和工艺参数可以帮助工程师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案和工艺路线。

2. 数控加工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加工方法,了解数控机床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和加工各种复杂的机械零部件。

机械基础必考知识点总结

机械基础必考知识点总结

机械基础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力学基础1. 机械基础的力学基础是牛顿力学,重点包括牛顿三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矩等内容。

2. 牛顿三定律:包括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运动定律)和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包括平行力的力合成和共点力的合成,力的分解可分为平行力的分解和共点力的分解两种情况。

4. 力矩:力矩的概念,力矩的计算公式,平衡条件下的力矩。

5. 运动学基础:直线运动、曲线运动、角速度、角加速度等。

二、材料力学1. 材料力学是研究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与破坏规律的学科。

2. 主要内容包括:拉伸、压缩、剪切、弯曲等。

3. 长度变化:拉力导致的长度变化计算,弹性模量,杨氏模量。

4. 压缩变形:材料压缩应力应变关系,体积应变。

5. 剪切变形:剪切应力应变关系,剪切模量。

6. 弯曲变形:弯矩与曲率之间关系,梁的挠度计算。

三、机械制图1. 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中的基础课程,它包括正投影与倾斜投影、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尺度比例、视图的选择与构图等内容。

2. 阅读:机械制图的阅读,包括正投影图与倾斜投影图的阅读方法,平行投影图与中心投影图的阅读方法。

3. 绘图:机械零件的一二三视图绘制,轴测图的绘制。

4. 投影:机械制图的正投影与倾斜投影,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

四、机械设计基础1.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零件的设计、联接件的设计、轴的设计、机构的设计等内容。

2. 零件的设计: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的步骤与方法,尺寸和公差。

3. 联接件设计:联接件的类型和分类,常用联接件的设计原则,键连接、销连接、螺纹连接的设计计算。

4. 轴的设计:轴的分类及选择原则,轴的强度计算,轴的刚度计算。

5. 机构的设计:机构的分类、机构的设计步骤,机构的运动分析。

五、机械传动1. 机械传动是研究机械零部件之间的动力传递关系的学科,包括平面机构、空间机构、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内容。

机械工程师必背知识点总结

机械工程师必背知识点总结

机械工程师必背知识点总结1. 材料力学1.1 应力在材料力学中,应力是指单位面积受到的力的大小。

常见的应力有拉应力、压应力、剪应力等。

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应力,了解材料在不同应力下的性能是机械工程师必备的知识。

1.2 应变应变是材料在受到应力作用时产生的变形程度。

不同的应力会导致材料产生不同的应变,这对于设计和选择合适的材料至关重要。

1.3 杨氏模量杨氏模量是材料的一项重要参数,它描述了材料在受到拉伸或压缩时的弹性性能。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杨氏模量,工程师需要了解各种材料的杨氏模量,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

1.4 弹性极限材料在受到应力作用时会发生弹性变形,当达到一定应力时,材料会产生塑性变形,这个应力值被称为弹性极限。

了解材料的弹性极限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材料的使用范围和安全系数。

1.5 疲劳在实际工程中,材料会受到交变应力的作用,这会导致疲劳破坏。

了解材料的疲劳性能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出更加耐用的机械结构。

2. 制图基础2.1 线条符号机械工程师需要掌握各种线条符号的含义,例如实线、虚线、粗实线、细实线等,这些线条符号在图纸上代表不同的物体和结构,工程师应当清楚其含义。

2.2 尺寸标注图纸上的尺寸标注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设计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工程师需要灵活运用各种尺寸标注方法,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标注。

2.3 图纸投影机械工程师需要掌握正投影和等轴投影的简单原理和应用,以确保绘制出的图纸符合实际的尺寸和形状。

2.4 公差在机械制图中,尺寸的精度和公差是非常重要的。

工程师需要了解各种公差的表示和计算方法,保证制图的准确性。

3. 机械设计原理3.1 受力分析在机械设计中,受力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工程师需要了解不同零件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受力情况,以确保设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2 传动原理机械传动是指利用各种传动装置将动力从一个部件传递到另一个部件的过程。

工程师需要了解各种传动装置的原理和工作方式,以确定最合适的传动方式。

大学机械工程材料知识点归纳总结

大学机械工程材料知识点归纳总结

大学机械工程材料知识点归纳总结机械工程是一门涉及物质和能量转换的学科,而材料工程是机械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材料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到机械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大学机械工程学习中,深入了解和掌握各类机械工程材料的性质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大学机械工程中的常见材料进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金属材料1. 金属的分类与特点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中,常见的金属材料包括铁、铝、铜、镁等。

金属材料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可塑性强,同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用性。

2. 钢材钢材是机械工程中最常用的金属材料之一。

钢材的特点是硬度高、强度大、耐磨、耐腐蚀等。

根据用途的不同,钢材可以分为结构钢、工具钢、不锈钢等。

3. 铝合金铝合金是一种轻质、高强度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

在机械工程中,铝合金常用于制造航空器、汽车零部件等。

4. 铜合金铜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耐腐蚀性能强。

在机械工程中,铜合金常用于制造电子元件、电缆等。

5. 镁合金镁合金是一种轻质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性。

在机械工程中,镁合金常用于制造航空零部件、汽车发动机等。

二、非金属材料1. 塑料塑料是一种轻质、非金属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耐酸碱性等特点。

在机械工程中,常见的塑料材料有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等。

2. 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

复合材料的特点是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抗冲击性和耐磨性。

在机械工程中,常见的复合材料有碳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等。

3. 陶瓷材料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磨性和绝缘性,但韧性较差。

在机械工程中,常见的陶瓷材料有氧化铝陶瓷、氮化硅陶瓷等。

4. 纤维材料纤维材料具有良好的韧性和轻质性能,常见的纤维材料有玻璃纤维、碳纤维等。

纤维材料在机械工程中用于制造复合材料、纺织品等。

总结:机械工程材料的选择对于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合理选择材料是进行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基础。

机械工程材料知识点汇总

机械工程材料知识点汇总

1大学课程《机械工程材料》知识点汇总第一章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一、解释下列名词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自发形核:在一定条件下,从液态金属中直接产生,原子呈规则排列的结晶核心。

非自发形核:是液态金属依附在一些未溶颗粒表面所形成的晶核。

变质处理:在液态金属结晶前,特意加入某些难熔固态颗粒,造成大量可以成为非自发晶核 的固态质点,使结晶时的晶核数目大大增加,从而提局了形核率,细化晶粒,这 种处理方法即为变质处理。

变质剂:在浇注前所加入的难熔杂质称为变质剂。

二、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哪几种?答:常见金属晶体结构: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五、实际晶体中的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对金属性能有何影响?答:如果金属中无晶体缺陷时,通过理论计算具有极高的强度,随着晶体中缺陷的增加,金 属的强度迅速下降,当缺陷增加到一定值后,金属的强度又随晶体缺陷的增加而增加。

因此,无论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都会造成晶格崎变,从而使晶体强度增加。

同时晶 体缺陷的存在还会增加金属的电阻,降低金属的抗腐蚀性能。

六、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何关系?它对金属结晶过程有何影响?对铸件晶粒大小有何影响?答:①冷却速度越大,则过冷度也越大。

②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则晶体内形核率和长大速 度都加快,加速结晶过程的进行,但当冷速达到一定值以后则结晶过程将减慢,因为这 时原子的扩散能力减弱。

③过冷度增大,AF 大,结晶驱动力大,形核率和长大速度都 大,且N 的增加比G 增加得快,提高了 N 与G 的比值,晶粒变细,但过冷度过大,对 晶粒细化不利,结晶发生困难。

7、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是什么?晶核的形成率和成长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答:①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是形核和核长大。

②受到过冷度的影响,随着过冷度的增大,晶 核的形成率和成长率都增大,但形成率的增长比成长率的增长快;同时外来难熔杂质以及 振动和搅拌的方法也会增大形核率。

工程机电知识点总结大全

工程机电知识点总结大全

工程机电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机械知识点1. 机械原理:包括机械运动、机械传动、机械结构等方面的知识。

需要掌握各种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包括齿轮传动、链条传动、皮带传动等传动方式的特点和应用。

2. 液压传动:液压传动是一种利用液体传递能量的传动方式,它具有传动力矩大、传动效率高、动作平稳等优点。

在工程机电领域中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液压系统中。

3. 气动传动:气动传动是一种利用气体传递能量的传动方式,它具有传动速度快、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

在工程机电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4. 机械振动:机械振动是机械系统在运动中产生的振动现象,需要掌握振动的原理和特点,以及振动的控制和减震的方法。

5. 机械加工:机械加工是指利用机械设备将原材料进行加工成零部件或成品的过程。

需要了解各种机械加工的工艺和方法,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磨削等加工方式。

6. 机械制图:机械制图是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基础,需要掌握各种机械零部件的图样及其标注、尺寸及公差的表示等知识。

二、电气知识点1. 电路基础: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以及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混联电路等电路的组成和特点。

2. 电机原理:电机是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设备,需要了解各种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包括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步进电机等。

3. 变频调速:变频调速是一种通过改变电机供电频率来控制电机转速的方法,需要了解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4. 电气控制:电气控制是通过电气元件控制机械设备的运动和动作,需要掌握各种电气控制元件和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5. 电气安全:电气安全是工程机电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需要了解各种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维护方法。

三、自动化知识点1. 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是通过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组件来实现对机械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调节,需要了解各种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原理。

2. PLC控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控制的电子设备,需要掌握PLC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

机械工程知识点

机械工程知识点

机械工程知识点机械工程是一门涉及研究、设计、制造和维护机械和机械系统的工程学科。

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材料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和控制工程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机械工程知识点。

1. 机械原理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的基础,主要研究物体的力学性质和运动规律。

其中包括牛顿定律、运动学、动力学、力的分解与合成、力矩和力偶等。

通过学习机械原理,可以深入理解机械系统的运行原理和力学特性。

2. 机械设计机械设计是指根据特定需求设计出满足功能和性能要求的机械产品或系统。

它包括了产品的结构设计、运动学分析、零部件选型、工艺设计等。

在机械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3. 材料工程材料工程是研究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材料的加工和应用技术。

在机械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塑料、复合材料等。

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质和特点,可以为机械设计提供合适的材料选择。

4. 热力学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传递的科学,它涵盖了热力学定律、热力学循环和能量守恒等内容。

在机械领域中,热力学的应用广泛,可以用于设计和分析发动机、制冷设备、热交换器等。

5. 流体力学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和力学行为的学科,包括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和流体边界层等。

在机械工程中,流体力学用于分析和设计液压传动装置、风力发电机、水泵等。

6. 控制工程控制工程是研究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分析的学科,主要关注系统的稳定性、性能和鲁棒性等。

在机械工程中,控制工程可以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汽车悬挂系统等。

7. 结构分析结构分析是研究物体结构的力学行为和稳定性的学科,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和振动等。

在机械工程中,结构分析用于评估和设计各种机械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确保其在工作条件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8. CAD/CAM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和CAM(计算机辅助制造)是机械工程中常用的工具和技术。

CAD用于绘制和模拟机械设计,并进行虚拟样机验证;CAM用于将设计转化为机械零件的加工程序,实现数字化制造。

机械工程基础知识点汇总

机械工程基础知识点汇总

机械工程基础知识点汇总一、工程力学基础。

1. 静力学基本概念。

- 力: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外效应)或使物体发生变形(内效应)。

力的三要素为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 刚体:在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状都不变的物体。

这是静力学研究的理想化模型。

- 平衡: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如地球)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 静力学公理。

- 二力平衡公理: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的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 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

-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条直线,且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3. 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 约束:对非自由体的某些位移起限制作用的周围物体。

常见约束类型有柔索约束(只能承受拉力,约束反力沿柔索背离被约束物体)、光滑面约束(约束反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约束物体)、铰链约束(分为固定铰链和活动铰链,固定铰链约束反力方向一般未知,用两个正交分力表示;活动铰链约束反力垂直于支承面)等。

- 受力图:将研究对象从与其相联系的周围物体中分离出来,画出它所受的全部主动力和约束反力的简图。

4. 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方法有几何法(力多边形法则)和解析法(根据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计算合力)。

平衡条件为∑ F_x=0和∑ F_y=0。

- 平面力偶系:力偶是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共线的两个平行力组成的力系。

力偶只能使物体产生转动效应,力偶矩M = Fd(F为力偶中的力,d为两力作用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结果为一个合力偶,平衡条件为∑ M = 0。

(完整版)机械工程材料整理的知识点

(完整版)机械工程材料整理的知识点

第一章⑴晶体:结构具有周期性和对称性的固体,原子或分子排列规则。

⑵晶格:用假想的直线将原子中心连接起来所形成的三维空间格架。

⑶液态金属在理论结晶温度以下开始结晶的现象称过冷。

⑷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差∆T称过冷度∆T= T0 –T1第二章⑴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或金属和非金属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⑵合金中凡成分相同、结构相同、聚集态相同,并与其它部分有界面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称为相⑶固溶强化:固溶体中晶格畸变较大,随溶质原子增加合金强度和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降低。

⑷以固溶体为基,弥散分布金属间化合物,可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即第二相质点强化或称弥散强化。

⑸晶内偏析:溶质原子在液相能够充分扩散,在固相内来不及扩散,以致固溶体内先结晶的中心和后结晶的部分成分不同。

一个枝晶范围内成分不均匀的现象称作枝晶偏析。

冷速越大,枝晶偏析越严重。

枝晶偏析会影响合金的力学、耐蚀、加工等性能。

第三章⑴滑移:一部分晶体沿着某一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晶体滑动。

光滑试样在拉伸过程中,表面会出现许多相平行的倾斜线条的痕迹,称滑移带。

滑移的结果在晶体表面形成台阶,称滑移线,若干条滑移线组成一个滑移带。

⑵位错密度增加,导致金属强度和硬度的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称为加工硬化或形变强化⑶再结晶:当变形金属加热到超过回复的某一温度时,将通过形核及核长大的过程重新形成内部缺陷较少的等轴小晶粒,并且该小晶粒不断向变形金属中扩展,直到变形晶粒消失为止。

再结晶也是一个晶核形成和长大的过程,但不是相变过程,再结晶前后新旧晶粒的晶格型和成分完全相同。

与结晶区别:没有新相生成。

⑷低于再结晶温度的加工称为冷加工;而高于再结晶温度的加工称为热加工影响1、热加工可使铸态金属与合金中的气孔焊合,使粗大的树枝晶或柱状晶破碎,从而使组织致密、成分均匀、晶粒细化,力学性能提高。

2、热加工使铸态金属中的非金属夹杂沿变形方向拉长,形成彼此平行的宏观条纹,称作流线,由这种流线体现的组织称纤维组织。

机械基础知识点总结

机械基础知识点总结

机械基础知识点总结机械工程是现代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分支,涉及到物体的设计、制造、运动、力学和材料等方面。

了解机械基础知识对于理解机械工程的原理和应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机械基础知识进行总结,包括机械元件、机械运动、力学和材料等内容。

一、机械元件1. 机械连接件:机械连接件用于连接机械元件,常见的连接方式有螺栓连接、键连接和销连接等。

2. 机械传动件:机械传动件用于传递动力和转动运动,包括齿轮传动、带传动和链传动等。

3. 机械支承件:机械支承件用于支撑和固定机械元件,如轴承、滑轨和滚珠丝杠等。

二、机械运动1. 直线运动: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做平移运动,常见的直线运动装置有滑块、滑轨和导轨等。

2. 旋转运动:旋转运动是指物体围绕某个轴心做圆周运动,常见的旋转运动装置有齿轮、轴承和电机等。

3. 往复运动:往复运动是指物体在相对于参考点的位置间做来回往复的运动,比如活塞在汽车引擎中的往复运动。

三、力学1. 力和力矩:力是物体对其他物体施加的推或拉的作用,力矩是物体受到力产生的转动效应。

力和力矩是机械系统设计和分析的基础概念。

2. 力的平衡:力的平衡是指机械系统中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相互抵消,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 力学定律:力学定律包括牛顿运动定律、阿基米德原理和杠杆原理等,这些定律解释了物体运动和力的关系。

四、材料1.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韧性和导热性,常用于机械元件的制造和结构设计。

2. 塑料材料:塑料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耐腐蚀性和成型性,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中的零件制造和外壳设计。

3. 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以上的材料组成的材料,具有高强度、耐磨性和轻质等特点,常用于高性能机械工程中。

机械基础知识是理解机械工程原理和设计应用的基础,掌握这些知识对于机械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对机械元件、机械运动、力学和材料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机械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为机械工程的设计、制造和维护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指导。

机械大类知识点归纳总结

机械大类知识点归纳总结

机械大类知识点归纳总结机械是物体的一种运动形式,即物体的形变和相对位置的变化。

在工程学中,机械通常是指一种装置或系统,用于转换和传递力、能量和运动。

机械工程是利用力学和材料科学原理来设计、制造和分析机械系统的工程学科。

机械工程包括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动力学、机械材料、机械制图、机械加工和机械理论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机械工程的基本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机械设计机械设计是对机械系统进行设计和分析的过程。

在机械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力学、材料、运动学、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等知识。

机械设计的目标是设计出具有良好性能、可靠性和经济性的机械系统。

1.1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力学基础:静力学、动力学、材料力学•运动学基础:运动学原理、速度、加速度、角速度、角加速度•热力学基础:热力学原理、热平衡、热传导、热辐射•流体力学基础:流体力学原理、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1.2 机械设计原理•机械结构设计原理:结构设计、结构稳定性、结构受力分析•机械运动设计原理:运动链分析、转动机构设计、传动机构设计•机械强度设计原理:零件强度计算、受力分析、应力分布•机械润滑设计原理:摩擦学原理、润滑方式、润滑剂选择1.3 机械设计方法•标准件选用:螺栓、螺母、轴承、齿轮、联轴器等标准件选用原则•材料选择: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的选择原则•设计计算:包括强度计算、刚度计算、稳定性计算和热设计计算•设计评价:性能评价、可靠性评价、经济性评价1.4 机械设计软件•CAD软件:用于机械零件和装配体的绘图和三维建模•CAE软件:用于机械系统的分析和计算•CAM软件:用于数控加工和数控编程二、机械制造机械制造是将材料加工、成形和装配成零件和系统的过程。

机械制造涉及各种成形和加工工艺,包括铸造、锻造、热处理、焊接、切削、成型和装配等。

同时,机械制造还需要考虑生产设备、工艺装备和生产管理等知识。

2.1 机械制造基础知识•材料加工基础:切削理论、铆焊理论、热处理理论•成形工艺基础:铸造工艺、锻造工艺、焊接工艺•数控制造基础:数控技术、数控编程、数控机床2.2 机械制造技术•加工工艺:切削加工、磨削加工、铣削加工、钻削加工•成形工艺:铸造、锻造、模具设计、塑性成形•装配工艺:装配工艺流程、装配夹具设计、装配工艺改进2.3 机械制造设备•传统制造设备:车床、铣床、钻床、磨床、线切割机•数控制造设备: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磨床、数控电火花机•特种制造设备:激光切割机、水刀切割机、喷丸清理机2.4 机械制造管理•生产计划:生产计划编制、计划执行、计划调整•质量控制: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检验、质量改进•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降低三、机械动力学机械动力学是研究机械系统运动规律和能量转换过程的学科。

(整理)机械工程基础知识点汇总.

(整理)机械工程基础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常用机构一、零件、构件、部件零件,是指机器中每一个最基本的制造单元体。

在机器中,由一个或几个零件所构成的运动单元体,称为构件。

部件,指机器中由若干零件所组成的装配单元体。

二、机器、机构、机械机器具有以下特征:(一)它是由许多构件经人工组合而成的;(二)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三)用来代替人的劳动去转换产生机械能或完成有用的机械功。

具有机器前两个特征的多构件组合体,称为机构。

机器和机构一般总称为机械。

三、运动副使两构件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运动副。

四、铰链四杆机构由四个构件相互用铰销联接而成的机构,这种机构称为铰链四杆机构。

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有以下三种:(一)曲柄摇杆机构两个特点:具有急回特性,存在死点位置。

(二)双曲柄机构(三)双摇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基本形式的判别:a+d≤b+ca+d>b双曲柄机构曲柄摇杆机构双摇杆机构双摇杆机构最短杆固定与最短杆相邻的杆固定与最短杆相对的杆固定任意杆固定注:a-最短杆长度;d—最长杆长度;b、c—其余两杆长度。

五、曲柄滑块机构曲柄滑块机构是由曲柄、连杆、滑块及机架组成的另一种平面连杆机构。

六、凸轮机构(一)按凸轮的形状分:盘形凸轮机构,移动凸轮机构,圆柱凸轮机构。

(二)按从动杆的型式分:尖顶从动杆凸轮机构,滚子从动杆凸轮机构,平底从动杆凸轮机构。

七、螺旋机构螺旋机构的基本工作特性是将回转运动变为直线移动。

螺纹的导程和升角:螺纹的导程L与螺距P及线数n的关系是L = nP根据从动件运动状况的不同,螺旋机构有单速式、差速式和增速式三种基本型式。

第二章常用机械传动装置机械传动装置的主要功用是将一根轴的旋转运动和动力传给另一根轴,并且可以改变转速的大小和转动的方向。

常用的机械传动装置有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等。

一、带传动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带传动是用挠性传动带做中间体而靠摩擦力工作的一种传动。

带传动的速比计算公式为:i = n1/n2 =D2/D1主要失效形式为打滑和疲劳断裂。

机械工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机械工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机械工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力学力学是机械工学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和静力学性质。

在力学中,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和弹性力学等内容。

1. 静力学:静力学研究物体在静止状态下受力的平衡条件和性质。

包括受力分析、平衡条件、力矩、杆件、桁架等内容。

2. 动力学:动力学研究物体在运动状态下受力的运动规律和性质。

包括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动能、运动学等内容。

3. 弹性力学:弹性力学研究物体在受力后的形变和应力、应变关系。

包括胡克定律、弹性体的弯曲、扭转、拉伸等内容。

二、材料学材料学是机械工学中的重要课程,主要研究各种材料的性质、用途、加工工艺等内容。

1.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机械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包括钢铁、铝合金、铜合金等。

主要研究金属的晶体结构、塑性变形、蠕变、疲劳等性质。

2. 非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主要包括塑料、橡胶、陶瓷等材料。

主要研究非金属材料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等性质。

3. 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能的材料组合而成的新型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等特点。

主要研究复合材料的结构、成分、制备工艺等内容。

三、热力学热力学是机械工学中的重要课程,主要研究物体的热力学性质、能量转换和热力循环等内容。

1. 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基本概念包括热力学系统、热力学态函数、热力学过程等内容。

2. 热力学能量转换:热力学能量转换包括热力学能量守恒定律、能量转换效率、热机、热泵等内容。

3. 热力学循环:热力学循环包括卡诺循环、斯特林循环、布雷顿循环等内容。

四、流体力学流体力学是机械工学中的重要课程,主要研究流体的运动规律和性质、流体静力学和动力学等内容。

1. 流体静力学:流体静力学研究流体在静止状态下的性质,包括流体的压力、密度、流量等内容。

2. 流体动力学:流体动力学研究流体在运动状态下的性质,包括流体的雷诺数、流动方程、流速分布等内容。

五、控制理论控制理论是机械工学中的重要课程,主要研究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方法、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等内容。

机械工程材料知识点

机械工程材料知识点

(1) 结晶过程是依靠两个密切联系的基本过程来实现的,这两个过程是(生核)和 (长大) . (2) 当对金属液体进行变质处理时,变质剂的作用是(增加晶核的数量或者阻碍晶核的长大,使金属的晶粒细化) . (3) 液态金属结晶时,结晶过程的推动力是(金属液态和固态之间存在的自由能差(Δ F ) ) ,阻力是(建立液、固界面所 需要的表面能 A 0) . (4) 过冷度是指(理论结晶温度 T 0 与开始结晶温度 T n 之差) ,其表示符号为(Δ T ) . (5) 典型铸锭结构的三个晶区分别为(细等轴晶区) 、 (柱状晶区)和(粗等轴晶区) . (6) 固溶体的强度和硬度比溶剂的强度和硬度(高) . (7) 固溶体出现枝晶偏析后,可用(扩散退火)加以消除。 (8) 一合金发生共晶反应,液相 L 生成共晶体(α+β)。共晶反应式为(L→(α+β)) ,共晶反应的特点是(恒温进行,三相共 存,三相成分确定) . (9) 一块纯铁在 912℃发生α-Fe→γ-Fe 转变时,体积将(缩小). (10) 珠光体的本质是(铁素体与渗碳体的共析混合物). (11) 在铁碳合金室温平衡组织中,含 Fe 3C II 最多的合金成分点为( E 点),含 Le′最多的合金成分点为( C 点). (12) 用显微镜观察某亚共析钢,若估算其中的珠光体体积分数为 80%,则此钢的碳的质量分数为(0.62%) . (13) 钢在常温下的变形加工称为(冷)加工,而铅在常温下的变形加工则称为(热)加工。 (14) 造成加工硬化的根本原因是(位错密度增加,位错间的交互作用增强,相互缠结,造成位错运动阻力的增大) . (15) 滑移的本质是(晶体内部位错在切应力作用下发生滑移运动的结果) . (16) 变形金属的最低再结晶温度与熔点的关系是( T 再=(0.35~0.4)T 熔点) . (17) 再结晶后晶粒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加热温度)和(预先变形度) . (18) 在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产物中,珠光体与屈氏体的主要相同点是(都为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渗碳体呈层片状分 布在铁素体基体上) ,不同点是(珠光体转变温度较高,渗碳体层间距较大。屈氏体转变温度较低,渗碳体层间距较小) . (19)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上贝氏体的组织特征呈(羽毛)状,而下贝氏体则呈(黑色针)状。 (20) 马氏体的显微组织形态主要有(板条马氏体) 、 (针状马氏体)两种,其中(板条马氏体)的韧性较好。 (21) 钢的淬透性越高,则其 C 曲线的位置越(靠右) ,说明临界冷却速度越(小) . (22) 马氏体是一种(铁)磁相,在磁场中呈现磁性;而奥氏体是一种(顺)磁相,在磁场中无磁性。 (23) 球化退火加热温度略高于 A c1, 以便保留较多的 (未溶碳化物粒子) 或较大的奥氏体中的 (碳浓度分布的不均匀性) , 促进球状碳化物的形成。 (24) 球化退火的主要目的是(使二次渗碳体及珠光体中的渗碳体球状化,以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并为以后的淬火作 组织准备) ,它主要适用于(共析钢和过共析)钢。 (25) 亚共析钢的正常淬火温度范围是(Ac3 以上 30~50℃) ,过共析钢的正常淬火温度范围是(Ac1 以上 30~50℃) . (26) 淬火钢进行回火的目的是 (为了消除内应力、 尺寸稳定并获得所要求的组织和性能), 回火温度越高, 钢的强度与硬度越 (小) . (27) 合金元素中,碳化物形成元素有(Mn、Cr、Mo、W、V、Nb、Zr、Ti) . (28) 促进晶粒长大的合金元素有(Mn、P、B) . (29) 除(Co) 、 (Al)外,几乎所有的合金元素都使 M s、 M f 点下降,因此淬火后相同碳质量分数的合金钢比碳钢 相比,残余奥氏体(要多) ,使钢的硬度(下降) . (30) 一些含有合金元素(Mn、Cr、Ni)的合金钢,容易产生第二类回火脆性,为了消除第二类回火脆性,可采用(回火后快冷) 和(加入适当 Mo 或 W) . (31) 在电刷镀时,工件接直流电源(负)极、镀笔接直流电源(正)极,可以在工件表面获得镀层。 (32) 利用气体导电(或放电)所产生的(等离子弧)作为热源进行喷涂的技术叫等离子喷涂。 体心立方晶格密排面{110},密排方向<111>,面心 {111} <110> (1) 同非金属相比,金属的主要特性是(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正的电阻温度系数。金属不透明并呈现特有的金属光泽。金属 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金属材料的强韧性好) . (2) 晶体与非晶体结构上最根本的区别是(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规则排列。非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无规则排列) . (3) 在立方晶系中,{120}晶面族包括( (120) 、 (102) 、 (012) 、 (021) 、 (210) 、 (201) 、 (120) 、 (102) 、 (012) 、 (021) 、 (210) 、 (201) )等晶面。 (4) γ-Fe 的一个晶胞内的原子数为(4 个) . (5) 高分子材料大分子链的化学组成以(C、H、O)为主要元素,根据组成元素的不同,可分为三类,即(碳链大分子) 、 (杂 链大分子)和(元素链大分子) . 1、共晶转变和共析转变的产物都属于 两 相混合物。 2、塑性变形后的金属经加热将发生回复、 再结晶、晶粒长大的变化。 3、共析钢的含碳量为 0.77% 。 4、Q235 钢的含义是为 屈服点数值(屈服强度)为 235MPa 的碳素结构钢。 5、单晶体塑性变形中滑移的实质是 在切应力作用下,位错沿滑移面的运动 。 6、体心立方晶格的致密度为 68% 。

机械工程师基础知识点(26)

机械工程师基础知识点(26)

机械工程师基础知识点
1:铆工常用的弯曲成形方法有哪些?
答:有冷弯、热弯、手工弯曲、机械弯曲。

2:压弯成型时材料弯曲变形有哪几种形式?
答;有自由弯曲、接触弯曲、校正弯曲。

3:在弯曲过程中材料横截面形状的变化与什么有关?
答:与相对弯曲半径、横截面几何特点、弯曲方式有关。

4:防止弯曲过程中坯料偏移的方法是什么?
答:有托料装置和定位孔。

5:滚弯机床包括哪几种?
答:包括滚板机和型钢滚弯机。

6:手工弯管的主要工序有哪些?
答:有划线、灌沙、加热弯曲。

7:金属结构的联接方法有哪些?
答:有铆钉联接、螺纹联接焊接三种。

8:选择联接方法要考虑哪些?
答:要考虑构件的强度、工作环境、材料、施工条件等因素。

9:铆接的接头形式有哪些?
答:有对接、角接搭接。

10:实心铆钉头的形式有哪些?
答:有半圆头、沉头、半沉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⑴晶体:结构具有周期性和对称性的固体,原子或分子排列规则。

⑵晶格:用假想的直线将原子中心连接起来所形成的三维空间格架。

⑶液态金属在理论结晶温度以下开始结晶的现象称过冷。

⑷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差DT称过冷度DT= T0 –T1第二章⑴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或金属和非金属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⑵合金中凡成分相同、结构相同、聚集态相同,并与其它部分有界面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称为相⑶固溶强化:固溶体中晶格畸变较大,随溶质原子增加合金强度和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降低。

⑷以固溶体为基,弥散分布金属间化合物,可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即第二相质点强化或称弥散强化。

⑸晶内偏析:溶质原子在液相能够充分扩散,在固相内来不及扩散,以致固溶体内先结晶的中心和后结晶的部分成分不同。

一个枝晶范围内成分不均匀的现象称作枝晶偏析。

冷速越大,枝晶偏析越严重。

枝晶偏析会影响合金的力学、耐蚀、加工等性能。

第三章⑴滑移:一部分晶体沿着某一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晶体滑动。

光滑试样在拉伸过程中,表面会出现许多相平行的倾斜线条的痕迹,称滑移带。

滑移的结果在晶体表面形成台阶,称滑移线,若干条滑移线组成一个滑移带。

⑵位错密度增加,导致金属强度和硬度的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称为加工硬化或形变强化⑶再结晶:当变形金属加热到超过回复的某一温度时,将通过形核及核长大的过程重新形成内部缺陷较少的等轴小晶粒,并且该小晶粒不断向变形金属中扩展,直到变形晶粒消失为止。

再结晶也是一个晶核形成和长大的过程,但不是相变过程,再结晶前后新旧晶粒的晶格型和成分完全相同。

与结晶区别:没有新相生成。

⑷低于再结晶温度的加工称为冷加工;而高于再结晶温度的加工称为热加工影响1、热加工可使铸态金属与合金中的气孔焊合,使粗大的树枝晶或柱状晶破碎,从而使组织致密、成分均匀、晶粒细化,力学性能提高。

2、热加工使铸态金属中的非金属夹杂沿变形方向拉长,形成彼此平行的宏观条纹,称作流线,由这种流线体现的组织称纤维组织。

它使钢产生各向异性,制定加工工艺时,应使流线尽量与拉应力方向一致。

第四章⑴刚度:材料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刚度指标为弹性模量E。

⑵硬度:材料抵抗外来物体嵌入的能力,或抵抗表面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

⑶磨损可分为:粘着磨损、磨粒磨损和腐蚀磨损。

⑷接触疲劳失效形式包括:麻点剥落、浅层剥落和硬化层剥落。

⑸延迟断裂包括应力腐蚀、氢脆和高温蠕变第五章碳钢的热处理及钢的合金化⑴退火:将工件加热到高于AC3或AC1温度以上,保温一定时间,随后以足够缓慢的速度冷却,使钢得到接近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目的:⑴调整硬度,便于切削加工。

⑵消除内应力,防止加工中变形。

⑶细化晶粒,为最终热处理作组织准备。

根据加热温度不同退火分为完全退火和不完全退火。

完全退火:加热到AC3以上,得到均一奥氏体组织后再缓冷转变为珠光体组织的过程。

不完全退火:加热到AC1以上,得到奥氏体加未溶碳化物或铁素体,再缓冷进行组织转变的过程。

⑵球化退火将钢加热到Ac1以上20~30℃,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得到在铁素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的球状或颗粒状碳化物的组织。

球化退火目的:使钢中碳化物球化而进行的退火工艺。

球化退火主要适用于过共析钢。

降低硬度便于切削;消除内应力;获得球状珠光体,为淬火做组织准备。

球化退火的组织为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颗粒状渗碳体的组织,称球状珠光体,用P球表示。

与片状珠光体相比,不但硬度低,便于切削加工,而且在淬火加热时,奥氏体晶粒不易长大,冷却时工件变形和开裂倾向小。

⑶正火:将钢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保温一定时间,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得到细珠光体类型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正火的目的⑴对于低、中碳钢(≤0.6C%),目的与退火的相同。

调整硬度利于切削、消除内应力、细化晶粒。

要改善切削性能,低碳钢用正火,中碳钢用退火或正火,高碳钢用球化退火。

⑵对于过共析钢,用于消除网状二次渗碳体,为球化退火作组织准备。

⑷淬火:将钢加热到Ac3或Ac1以上,保温一定时间,以一定的速度冷却,得到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淬火目的是为获得马氏体组织,提高钢的性能。

根据加热温度不同淬火分为完全淬火和不完全淬火。

完全淬火:加热到Ac3以上,进行淬火的过程。

不完全淬火:加热到Ac1以上,得到奥氏体加未溶碳化物或铁素体,再淬火的过程。

⑸回火是指将淬火钢重新加热到相变点以下的某温度保温后冷却的工艺。

或回火是指将淬火钢加热到A1以下的某温度保温后冷却的工艺。

回火的目的:(1)减少或消除淬火内应力, 防止变形或开裂。

(2)获得所需要的力学性能。

淬火钢一般硬度高,脆性大,回火可调整硬度、韧性。

(3)稳定尺寸。

⑹奥氏体的形成也是形核和长大的过程,分为三步。

第一步奥氏体晶核形成及长大;第二步残余Fe3C溶解;第三步奥氏体成分均匀化⑺淬透性是指钢在淬火时获得淬硬层深度的能力。

其大小是用规定条件下淬硬层深度来表示淬火临界直径(Dk) :圆柱钢棒在规定的淬火介质中能全部淬透的最大直径。

⑻淬硬性是指钢淬火后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即硬化能力。

⑼淬火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第一阶段(80-200oC):马氏体分解;第二阶段(200-300oC)残余奥氏体的转变;第三阶段(300-400oC):碳化物的转变;第四阶段(>400oC):α相状态的变化和碳化物的聚集长大。

⑽第一类回火脆性又称不可逆回火脆性。

是指淬火钢在250-400℃回火时出现的脆性。

在含有Cr、Ni、Mn等元素的钢中,在550-650oC回火后,又出现了冲击值的降低,称高温回火脆性或第二类回火脆性(可逆)。

通过回火快冷可以消除⑾合金元素抑制马氏体分解,阻碍碳化物的聚集和长大,使钢在很高的回火温度下保持高硬度和高强度的性质,称抗回火性,或回火稳定性。

⑿高合金钢中残余奥氏体十分稳定,回火冷却后,转变为马氏体,使钢的硬度反而增加,此现象为二次淬火。

⒀含高W、Mo、Cr、V钢淬火后回火时,由于析出细小弥散的特殊碳化物,使硬度不仅不下降,反而升高的现象称二次硬化。

第六章构件用刚⑴构件用钢随试验温度的不断降低,其屈服点显著升高,并导致断裂性质变化,即由宏观塑性破断过渡到宏观脆性断裂,这种现象称为“冷脆”⑵低碳构件用钢加热到Ac1以下进行快冷(也称淬火)或塑性变形后,在放置过程中通常使强度和硬度增高,而塑性和韧性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时效。

塑性变形后的时效称为应变时效;淬火后的时效称为淬火时效;在自然条件下的时效称为自然时效;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时效称人工时效⑶低碳钢在300-400oC的温度范围内反常的出现σb增高,而δ、φ降低的现象,称为蓝脆。

第七章机器零件用刚⑴轴类零件用刚①工作条件:承受交变应力;相对滑动产生摩擦;承受一定的冲击载荷;缺口(台阶等)。

②中碳碳素钢制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锻造——预备热处理(完全退火或正火)——机械加工——最终热处理(完全淬火+高温回火)——精加工(磨削)——装配⑵齿轮用刚①工作条件:1、通过齿面接触而传递动力,接触应力下易产生接触疲劳而形成剥落。

2、齿根承受反复弯曲应力,易发生弯曲疲劳破坏3、两齿轮齿面相对运动而易产生摩擦磨损。

高速运转齿轮间易产生胶合磨损。

4、变速等情况下冲击载荷易导致齿根断裂。

②齿轮工作的失效形式:齿根断裂、弯曲疲劳、接触疲劳与磨损。

③渗碳钢齿轮的加工工艺:锻造—正火—高温回火(高合金钢)—切削加工—镀铜(不渗碳部位)—渗碳—淬火—冷处理(高合金钢)—低温回火—喷丸—精磨④感应加热表面淬火齿轮加工工艺:对于承受较大冲击载荷的齿轮:锻造—完全退火—切削加工—调质—精加工—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低温回火;对于承受较小冲击载荷的齿轮:锻造—正火—切削加工—精加工—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低温回火⑤氮化齿轮工艺路线:锻造—完全退火—切削加工—调质—精加工—氮化—研磨⑶弹簧用钢:最终热处理为淬火+中温回火⑷铬滚动轴承钢:预备热处理(正火+球化退火)目的:消除网状二次渗碳体,细化晶粒最终热处理:不完全淬火+低温回火目的:获得高硬度、强度和耐磨性第八章工具材料⑴刃具钢①工作条件:刀刃具有足够的硬度能犁入金属,大的切削压力,可能导致车刀变形和断裂;与工件、切屑间的摩擦,可能导致刃口磨损;切削产生的热量使刀具温度升高,可高达500℃;零件组织和尺寸的不均等,刀具受一定的冲击载荷。

②失效形式:卷刃、刃口崩断、刃口磨损、整体断裂等,以磨损为主。

红硬性:即高温下保持高硬度的能力。

③制造刃具钢的钢种:碳素刃具钢、低合金刃具钢和高速钢。

④预备热处理:正火+球化退火正火目的:消除网状碳化物(球化退火无法实现) 球化退火目的:1、降低硬度, 便于加工;2、细化组织为淬火作组织准备;3、消除应力。

最终热处理:淬火+低温回火⑵高速钢:①W的作用:W以Fe4W2C形式存在。

1、加热时,部分溶于奥氏体,起稳定作用(淬透性);淬火后存在于马氏体,强化马氏体和提高马氏体回火稳定性。

钢回火时(560oC 左右),W2C析出并弥散分布,产生二次硬化效果。

2、另一部分Fe4W2C不溶于奥氏体,可防奥氏体长大,提高钢耐磨性。

②锻造目的:打碎粗大的鱼骨状碳化物,使其均匀分布于基体中。

③回火目的:主要为减少A’。

消除内应力、稳定组织。

常用560℃三次回火。

回火时的组织变化:①析出弥散小的W、Mo、V的碳化物,产生二次硬化。

②残余奥氏体中,碳及合金元素含量下降,Ms点上升,回火冷却时,A’转变为M,称二次淬火。

每次回火加热都使前一次的淬火马氏体回火④淬火工艺:加热温度远大于Ac1,~1280℃⑶模具钢:按照被加工毛坯状态分:冷作模具钢和热作模具钢。

⑷量具钢的热处理工艺:淬火+低温回火三个附加热处理:(1)淬火前调质处理,得到与马氏体体积相当的回火索氏体,降低淬火应力,减少时效效应的影响。

(2)常规处之间的冷处理,使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增加稳定性。

(3)常规处理后的时效处理,稳定磨削后的二次淬火层组织。

第九章⑴产生电化学腐蚀的条件:①有两个电位不同的电极;②有电解质溶液;③两电极构成通路⑵提高金属耐腐蚀的途径:主要途径为合金化,即防止电化学腐蚀的措施:①使金属具有均匀化学成分的单相组织。

②提高合金的电极电位,减小电极间电位差。

③使表面形成致密的钝化膜,如Al2O3等。

⑶Cr的作用:是提高耐蚀性的主要元素①形成稳定致密的Cr2O3氧化膜;②缩小γ区,形成单相铁素体组织;③提高基体电极电位。

⑷碳具有双重作用:碳量增加,因形成碳化铬导致固溶体中铬的减少,从而使耐蚀性降低,因此要求含碳量低;但对强度、硬度和耐磨性等有具体要求时,应适当增加碳含量。

⑸不锈钢的种类按正火组织分为:马氏体型、奥氏体型和铁素体型。

⑹耐热钢或耐热合金分为两大类,工作条件(1)耐热不起皮钢及合金:在热的气体介质中无载荷或低载荷状态下工作时,表面具有耐化学腐蚀抗力的钢基合金,用于加热炉内原件;(2)热强钢及合金:承受高温气体介质作用外,还承受一定载荷作用的钢及合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