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化学二轮通关复习 专题十五 综合实验探究(知识精讲+题组集训)

合集下载

2014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化学综合实验与探究》专题辅导教案

2014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化学综合实验与探究》专题辅导教案

【专题十】化学综合实验与探究【考点突破】综合实验与探究试题是二卷必考的三道大题之一。

解答实验填空或简答题要求做到要点化,条理清晰,表达规范.在历年的阅卷工作中,却发现而不少考生出现以下三大问题:①会而不对:主要表现在解题思路上,或考虑不全,或书写不准,最后答案是错的;②对而不全:主要表现在思路大致正确,但丢三拉四,或遗漏某一答案,或讨论不够完备,或是以偏概全或出现错别字;③全而不精:虽面面俱到,但语言不到位,答不到点子上。

凡此种种,多是由于答题时一系列的不规范所致。

因此,参加高考,在答题时必须自始至终地时时、处处规范,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非知识性失分,力争做到“你认为会的应该是对的,你认为对的应该是全对的"。

在今后的复习中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注重语言的逻辑性,做到言简意赅。

②注意化学用语的有效使用,切忌词不达意、言不由衷.③所答内容的内涵要严格与设问一致。

【精题精讲】例1.(2011年汕头二模理综化学试题)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在实验时把SO2通入装有BaCl2溶液的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浑浊物.(1)实验小组的同学查阅了工具书上的相关数据,经过计算推导得出:即使把S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也不可能生成BaSO3,故白色浑浊物只能是BaSO4。

你认为所查阅的数据为:SO2饱和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SO2的溶解度以及.(2)小组同学对白色浑浊物成分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各种合理的假设,并分别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如下:请把上表填充完全。

(3)写出在验证假设2的实验时,溶液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请你再提供一种假设。

白色浑浊物是BaSO4,造成原因是。

【解析】本题的假设及验证过程以填空的形式给出,减小了试题的难度,故在答题时可利用题中信息。

产生白色浑浊物的原因可能是氯化钡溶液中含有碱性物质、氧化性物质或二氧化硫气体中混有氧气等.【答案】(1)BaSO3的溶度积或BaSO3的溶解度或Ksp(BaSO3)(只答出一种即可)(2)假设1在白色浑浊物中加入过量盐酸....,变澄清..假设2BaCl2溶液中溶解的氧气.....把亚硫酸氧化成硫酸假设3SO..2.中混有空气.....,把亚硫酸氧化成硫酸(3)2SO2 +O2 +2H2O = 2H2SO4或SO2 +H2O =H2SO3、2H2SO3 + O2 = 2H2SO4、H2SO4 + BaCl2=BaSO4↓+2HCl(三种答对两即可)(4)BaCl2溶液中混有Ba(OH)2或含有Ba(NO)3、HNO3、H2O2、Fe3+等均可。

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综合实验探究ppt课件

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综合实验探究ppt课件
F
。用 C 装置可以快速制取氨 。
气,所用试剂是 浓氨水和NaOH固体(或生石灰,碱石灰) ,收集装置可用
D或E
(4)实验室用浓盐酸与 MnO2 制氯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 。
(5)用 C 装置也可以制取 Cl2, 锥形瓶中的固体物质是KMnO4
2.写出下列在生产、生活应用中气体的产生原理(用化学方程 式表示): (1)潜水艇和消毒呼吸面具中产生 O2: 2Na2O2+2CO2===2Na2CO3+O2 。 (2)泡沫灭火器用于灭火时产生 CO2: 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 。 (3)制备消毒气 Cl2,用 KMnO4 代替 MnO2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
3.设计实验证明酸性:CH3COOH>H2CO3>H2SiO3。
利用反应: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 CO2↑,Na2SiO3+H2O+CO2===Na2CO3+H2SiO3↓,即向 Na2CO3 溶液中加入醋酸,有大量气泡(CO2)产生,证明醋酸 酸性强于碳酸;将 CO2 气体通入 Na2SiO3 溶液,有白色沉淀 生成,证明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
d
-3
1,2二溴乙烷 无色液体 2.2 132 9
乙醚 无色液体 0.71 34.6 - 116
无色液体 0.79 78.5 - 130
170 ℃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 a.引发反应 b.加快反应速度 c.防止乙醇挥发 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填字母序号,下同 );
(2)在装置 C 中应加入 酸性气体; 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2014届高考化学(新课标)二轮复习钻石卷——高考专题训练:化学实验综合应用(含13年高考真题、模拟).pdf

2014届高考化学(新课标)二轮复习钻石卷——高考专题训练:化学实验综合应用(含13年高考真题、模拟).pdf

化学实验综合应用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2013·青岛模拟)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氮氧化物气体与烧碱溶液的反应。

实验过程中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挤入烧瓶,若碱液可快速、充分吸收产生的氮氧化物气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将A与B连接,打开止水夹,则广口瓶中长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B.若将A与C连接,打开止水夹,水沿导管由广口瓶进入烧瓶中 C.无论A连接B还是C,打开止水夹,均无明显现象 D.若将NaOH溶液换为水,可以用这套装置验证氨气易溶于水 解析 A与B连接,打开止水夹,水沿导管由广口瓶进入烧瓶中,若将A与C连接,打开止水夹,则广口瓶中长导管口有气泡产生,A、B、C错误;氨气溶解于水也可以形成负压,应用该装置可以验证,D正确。

答案 D 2.(2013·青岛模拟)“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

观察下列四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热时,a上部聚集了固体NH4Cl,说明NH4Cl的热稳性比较好 B.加热时,发现b中I2变为紫色蒸气,在上部又聚集为紫黑色的固体 C.加热时,c中溶液红色变深,冷却后又变浅 D.水浴时,d内气体颜色变浅,e内气体颜色加深 解析 NH4Cl热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为NH3和HCl,但遇冷马上化合为NH4Cl,A项错;碘受热升华,B项正确;含氨气的酚酞溶液为红色,加热氨气逸出,颜色变浅,冷却NH3又溶解,红色变深,C项错;NO2生成N2O4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NO2的百分含量越大,颜色越深,D项错。

答案 B 3(2013·海淀期末)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用润湿的pH试纸测定饱和Na2CO3溶液的pH B.通过观察右图中导管水柱的变化,验证铁钉生锈的原因主要是吸氧腐蚀 C.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说明溶解度:Fe(OH)3<Mg(OH)2 D.向同pH、同体积的醋酸和盐酸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粒,通过完全反应后收集到的H2体积比较两种酸的电离程度:醋酸Cl-,所以是Fe2+在阳极放电,生成Fe3+。

2014高考化学二轮精练精析(经典习题+名师点拨+新视点分析):综合测试

2014高考化学二轮精练精析(经典习题+名师点拨+新视点分析):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2013·江苏淮安高三月考)下列各组微粒中,都互为等子体的是()A.CO、NO、NaH、N2B.SO2、NO+2、N-3、CNO-C.CO2-3、NO-3、BeCl2D.SiF4、SiO4-4、SO2-4、PO3-4答案:D点拨:具有相同价电子数和相同原子数的分子或离子互为等电子体。

因此满足等电子体条件的为D项。

2.下列是同周期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所表示的原子最容易得到电子的是()A.n s2B.n s2n p1C.n s2n p4D.n s2n p5答案:D点拨:最容易得到电子,应该是最外层电子数大于等于4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首先排除A、B项。

C和D项最外层电子一个是6,一个是7,故D项最容易得到电子。

3.(2013·江苏无锡高三月考)下列每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和分子的极性都相同的是()A.CO2和CS2B.NaCl和HClC.H2O和CH4D.O2和HBr答案:A点拨:CO2和CS2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空间构型都是直线形,A正确;NaCl中存在离子键,HCl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B不正确;H2O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CH4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C不正确;O2是由非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HBr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D不正确。

4.(2013·北京西城期末练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大B.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C.晶体中一定存在化学键D.正四面体分子中键角可能是109°28′或60°答案:D点拨: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小,F元素没有正化合价,稀有气体中没有化学键,CH4和P4分子中的键角分别为109°28′或60°。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15 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15  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专题十五、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考点知识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的知识年年必考,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同周期的元素及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二是同主族的元素及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三是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的比较,四是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或碱性)的强弱比较。

五是单质与化合物之间的置换反应。

六是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比较。

主要题型为选择、计算、实验探究等。

以现代科技有关的问题,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问题为背景,考查Fe3+、Fe2+的氧化性、还原性。

饮用水的净化、FeCl3溶液腐蚀电路板等,也是热点之一。

重点、难点探源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的实质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递变规律主要化合价最高正价:+1→+7最低负价:主族序数-8 最高正价等于主族序数(O、F除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形成及稳定性气态氢化物的形成越来越易,稳定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的形成越来越难,稳定性逐渐减弱追踪高考1.【2022江苏卷】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 位于元素周期表ⅢA族,W 与X 属于同一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W) > r(Z) > r(Y)B.由X、Y 组成的化合物中均不含共价键C.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弱D.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答案】D【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X为O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为Na元素;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IIIA 族,Z为Al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W为S元素。

A项,Na、Al、S都是第三周期元素,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原子半径:r(Y)r(Z)r(W),A项错误;B项,由X、Y组成的化合物有Na2O、Na2O2,Na2O 中只有离子键,Na2O2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B项错误;C项,金属性:Na(Y)Al(Z),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强,C项错误;D项,非金属性:O(X )S(W),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D项正确;答案选D。

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五 综合实验探究

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五 综合实验探究

解析
△ (1)MgCO3=====MgO+CO2↑ △ (2)CO2+Zn=====ZnO+CO
装臵 C 的作用是吸收剩余的 CO2 气体,以防止对观察澄清石灰水 是否变浑浊造成影响; 由于最后出来的气体中含有 CO, 所以用点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燃法除去 CO。 (3)由于该黑色粉末是纯净物,乙组中,步骤 1 溶解有气泡,说明
题组三
物质成分探究型
3.(2013· 福建理综,25)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 某学习小组以 Mg(NO3)2 为研究对象, 拟通过实验探究其热 分解的产物,提出如下 4 种猜想: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甲:Mg(NO2)2、NO2、O2 乙:MgO、NO2、O2 丙:Mg3N2、O2 丁:MgO、NO2、N2 (1)实验小组成员经讨论认定猜想丁不成立,理由是_____。 查阅资料得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 针对甲、乙、丙猜想,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图中加 热、夹持仪器等均省略):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又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白色颜料。 △ 实验室利用反应 TiO2(s)+CCl4(g)=====TiCl4(g)+CO2(g), 在无 水无氧条件下制备 TiCl4,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
有关物质性质如下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CCl4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其他 与 TiCl4 互溶 遇潮湿空气产生白雾
3 4
①乙组得到的黑色粉末是____________。 ②甲组步骤 1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乙组步骤 4 中,溶液变红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褪色可能的原因及其验证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从实验安全考虑,上图装置还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

二轮复习专题化学实验

二轮复习专题化学实验

专题十四 │ 要点热点探究
(4)防倒吸的具体装置形式: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 收集气体或吸收溶解度较大气体时,要注意熄灯顺序或加 装安全瓶(常见的防倒吸装置如图4-14-3所示)。
专题十四 │ 要点热点探究
(5)防堵塞:防止堵塞导管,或使液体顺利滴入,或 使内外压强相等(常见防堵装置如图4-14-4所示)。
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
白色沉淀
CO2+Ca(OH)2===CaCO3↓ +H2O
专题十五 │ 主干知识整合
2.常见重要离子的检验
离子 H+ Na+ K+
NH4+ Ba2+ Al3+
常用试剂 石蕊试剂 焰色反应 焰色反应
加浓NaOH、加热 加稀H2SO4
加过量的NaOH溶液
反应方程式
主要现象
溶液显红色
从碘水中提取碘
专题十五 │ 主干知识整合
实验名称
装置图
主要仪器
注意事项
适用范围实例
渗析
半透膜、烧杯
分离提纯胶体, 如分离淀粉溶液 中的氯化钠
蒸馏 盐析
酒精灯、铁架台、 石棉网、蒸馏烧瓶 、温度计、冷凝管 、尾接管、锥形瓶
1. 加 沸 石 , 防 止 暴沸 2. 温 度 计 水 银 球 的位置 3. 冷 凝 管 的 水 流 方向 4.不可蒸干
不作反应器,无0刻度线,准确读数
用于量取产生气体的体积
注意进气管不能插入液面下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 液
用于中和滴定,准确量取液 体的体积
用前查漏,准确读数
使用前查漏,0刻度在上方,读数到小数点后两位,要 用待装液润洗
分馏时量馏分的沸点,量反 应物温度,量水浴温度
称量固体物质
不可当搅拌器使用,根据用途将水银球插在不同部位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简易通 下篇 专题二(一)专练十五 实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简易通 下篇 专题二(一)专练十五 实
专练十五 实验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
①常用实验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②化学
命题 实验基本操作及其注意事项;③离子的检验;④
角度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除杂;⑤气体的制备及净
化。
解答这部分问题时,要熟悉中学化学常见仪器的
用途和使用方法,以及仪器的创新应用,掌握实
验基本操作中的几个“先后”、几个种量器的精确度等,了解常见离 子的检验方法、现象及其干扰离子的排除,掌握 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与除杂的方法、步骤等,
分清操作的先后顺序;掌握常见气体的制备原
理、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及气体的干
燥等。

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江苏专用)word版训练上篇-专题15:实验化学(选考)(含答案解析)

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江苏专用)word版训练上篇-专题15:实验化学(选考)(含答案解析)

专题十五 实验化学(选考)(时间:45分钟 类型:Ⅱ卷专项训练)1.(2013·苏锡常镇二调)4-氯苯胺是合成橡胶、化学试剂、染料、色素等化工产品,制备4 氯苯胺的原理如下:在1 L 密闭容器中加入4-氯硝基苯100 g 、雷尼镍(催化剂)及少量吗啉(脱氯抑制剂,)、甲醇250 mL(溶剂),密封;先充入氮气,然后充入氢气至一定压力。

在所需氢气压力、温度等条件下加氢反应,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洗涤,蒸馏并收集64~65 ℃馏分。

(1)开始时先通入N 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中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洗涤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蒸馏时除用到接引管、锥形瓶、温度计外,还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

馏出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4)以下是温度、氢气压力、催化剂用量及吗啉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是________。

解析(4) 选择性要尽可能好、反应时间要相对较短的、催化剂用量要相对较少、吗啉用量含量相对要较低。

答案(1)除去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生成的4 氯苯胺被氧化(同时防止氢气和氧气混合受热爆炸)(2)分离出催化剂甲醇(3)蒸馏烧瓶冷凝管甲醇(4)④②③③2.苯乙醚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熔点-30 ℃,沸点172 ℃,不溶于水,易溶于醇和醚,广泛用于有机合成中间体,及制造医药、染料等。

实验合成的原理为: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Ⅰ)合成:在烧瓶中(装置如右图)加入7.53 g苯酚、3.92 gNaOH和4 mL水,开动搅拌器,使固体全部溶解,加热反应器控制温度80~90 ℃之间,并用滴液漏斗慢慢滴加8.59 mL溴乙烷(沸点38.4 ℃),大约40 min滴加完毕,继续搅拌1 h,冷却至室温。

(Ⅱ)分离与提纯。

第一部分专题十五水溶液中强酸(碱)与弱酸(碱)的比较-202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

第一部分专题十五水溶液中强酸(碱)与弱酸(碱)的比较-202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

中c(HAc)(·Ac(-)OH-) =c(HAc)(·Ac(-)O·Hc(-)H+·c)(H+) =Ka(KHwA) ,从 c
点 到 d 点 , HA 的 电 离 平 衡 正 向 移 动 , 但 Kw 、 Ka(HA) 的 值 不 变 , 故
c(HA)·c(OH-) c(A-)
不变,C
项正确;相同体积
返回导航
4. (2019·天津卷,5)某温度下,HNO2 和 CH3COOH 的电离常数分别为 5.0×10-4 和 1.7×10-5。将 pH 和 体积均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稀释,其 pH 随加水体 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Ⅰ代表 HNO2 溶液 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 点>c 点
√C.从 c 点到 d 点,溶液中c(HAc)(·Ac(-)OH-) 保持不变(其中 HA、A-
分别代表相应的酸和酸根离子) D.相同体积 a 点的两溶液分别与 NaOH 恰好中和后,溶液中 n(Na+)
相同
返回导航
C [ 根 据 HNO2 和 CH3COOH 的 电 离 常 数 可 知 , 酸 性 :
(2)常温下测 NaA 溶液的 pH
若 pH>7,则 HA 为弱酸
(3)相同条件下,测等体积、等浓度的 若 HA 溶液的导电能力比盐酸的弱,
HA 溶液和盐酸的导电能力
则 HA 为弱酸
(4)测相同 pH 的 HA 溶液与盐酸稀释 若稀释前后 HA 溶液的 pH 变化较
相同倍数前后的 pH 变化
小,则 HA 为弱酸
返回导航
2.(2021·广东卷,8)鸟嘌呤(G)是一种有机弱碱,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盐酸 盐(用 GHCl 表示)。已知 GHCl 水溶液呈酸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014年高考专题复习13——实验探究

2014年高考专题复习13——实验探究

2014年高考专题复习13——实验探究真题再现:2013.28.(14分) 某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227K Cr O 。

光照下,草酸224()H C O 能将其中的2-27Cr O 转化为3+Cr 。

某课题组研究发现,少量铁明矾[]2442()24Al Fe SO H O 即可对该反应堆起催化作用。

为进一步研究有关因素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如下:(1)在25°C 下,控制光照强度、废水样品初始浓度和催化剂用量相同,调节不同的初始pH 和一定浓度草酸溶液用量,作对比实验,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测得实验①和②溶液中的2-27Cr O 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2)上述反应后草酸被氧化为 (填化学式)。

(3)实验①和②的结果表明 ;实验①中1~o t 时间段反应速率υ(3+Cr )= 11min mol L --(用代数式表示)。

(4)该课题组队铁明矾[]2442()24Al Fe SO H O 中起催化作用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假设一:2+Fe 起催化作用;假设二: ;假设三: ;…………(5)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完成下表中内容。

(除了上述实验提供的试剂外,可供选择的药品有()24()K SO FeSO K SO Al SO H O Al SO 、、、、等。

溶液中2-Cr O的浓度可用仪器测定)(主要成分为PbSO 4)PbSO 4为原料模拟该过程,探究上述反应的实验条件及固体产物的成分。

(l)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 __(2)室温时,向两份相同的PbSO 4样品中分别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Na 2CO 3和NaHCO 3溶液均可实现上述转化。

在 溶液中PbSO 4转化率较大,理由是(3)查阅文献:上述反应还可能生成碱式碳酸铅[2PbCO 3·Pb(OH)2],它和PbCO 3受热都易分解生成PbO 。

该课题组对固体产物(不考虑PbSO 4)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

(新课标)2014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作业手册 专题十四 综合实验与探究(A)

(新课标)2014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作业手册 专题十四 综合实验与探究(A)

专题限时集训(十四)A [专题十四综合实验与探究](时间:40分钟)1.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鉴别乙酸乙酯和乙酸分别加入饱和Na2CO3溶液B 比较Fe和Cu的金属活动性分别加入浓硝酸C 比较H2O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分别加入少量NaD 比较I2在H2O和CCl4中的溶解度向I2水中加入CCl4,振荡2.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①向碘水中滴加CCl4,振荡静置后分层,CCl4层呈紫红色,说明可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②向SO2水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BaSO3难溶于盐酸③向0.1 mol/L FeSO4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褪色,说明Fe2+具有氧化性④向2.0 mL浓度均为0.1 mol/L的KCl、KI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 mol/L AgNO3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说明AgCl的K sp比AgI的K sp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用下列装置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 )图14­1A .用图(a)装置电解精炼铝B .用图(b)装置制备Fe(OH)2C .用图(c)装置只可制得金属钾D .用图(d)装置验证NaHCO 3和Na 2CO 3的热稳定性4.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如图14­2(a)所示装置进行稀硝酸与铜的反应制取并收集NOB .用图(b)所示装置进行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盐酸浓度的实验图14­2C .用图(c)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l 2D .用图(d)所示装置检验电流的方向5.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 )A .检验亚硫酸钠试样是否变质:试样――→溶解――→滴加硝酸钡溶液白色沉淀――→滴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试样已变质B .除去粗盐中含有的硫酸钙杂质粗盐――→溶解――→足量碳酸钠溶液――→足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滤液中滴加盐酸――→蒸发结晶精盐C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 2+试样――→滴加KSCN 溶液溶液颜色无变化――→滴加氯水溶液变红色―→溶液中含有Fe 2+D .证明酸性条件H 2O 2的氧化性比I 2强:NaI 溶液――→30% H 2O 2、稀硝酸――→淀粉溶液变蓝色―→氧化性:H 2O 2>I 26.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图14­3A.用(a)装置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B.通过(b)装置实现化学反应:2Cu+O2+4H+===2Cu2++2H2OC.装置(c)可用于定量测定H2O2的分解速率D.装置(d)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7.(双选)下述实验能到达预期目的的是( )实验内容实验目的向蔗糖溶液中加入4滴稀硫酸,煮沸几分钟,冷却,检验蔗糖是否已水解A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B 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比较Cl2与Br2的氧化性强弱将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收集后,用冰水混合物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C冷却降温D 往鸡蛋清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研究蛋白质的盐析现象8.为研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2014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实验基础和综合探究(配2013高考真题分类详解)

2014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实验基础和综合探究(配2013高考真题分类详解)

十一、实验基础及综合探究1.(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分析解决问题。

A项,萃取剂的选择必须是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且被萃取物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较大。

I2虽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但水与乙醇能以任意比互溶,乙醇不能做萃取剂。

B项,乙醇与乙酸乙酯均属于有机物,它们相溶,不能采取分液的方式分离。

C项,除去KNO3固体中的NaCl,可以采取重结晶法,原理是KN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NaCl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可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析出KNO3晶体,而NaCl留在母液中被除去。

D项,丁醇与乙醚相溶,但沸点相差较大,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将乙醚蒸出,使丁醇与乙醚分开。

2.(2013·高考北京卷)用下图所示装置检验乙烯时不需要除杂的是( )乙醇、水蒸气等杂质,乙醇也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因此在检验乙烯时,应先将气体通入水中以除去乙醇,防止其对乙烯检验的干扰。

B.溴乙烷、乙醇、水蒸气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因此对乙烯的检验没有影响,故可以不除杂质。

C.利用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备乙烯时,乙烯中混有的二氧化硫也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故检验乙烯前必须将二氧化硫除去。

D.二氧化硫也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检验乙烯前必须将二氧化硫除去。

3.(2013·高考天津卷)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A.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碱溶液的pH,测定值偏小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解析:选B。

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碱溶液的pH,会稀释碱溶液,降低c(OH-),使pH 偏小,A正确。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使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大,B错。

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则放出液体的实际体积大于读数,C正确。

2014高考化学专题复习训练:综合实验探究 新人教版含答案

2014高考化学专题复习训练:综合实验探究 新人教版含答案

训练15 综合实验探究一、单项选择题1.在实验室进行物质制备,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A。

C错误!CO错误!CO2错误!Na2CO3B.Cu错误!Cu(NO3)2溶液错误!Cu(OH)2C。

Fe错误!Fe2O3错误!Fe2(SO4)3溶液D.CaO错误!Ca(OH)2溶液错误!NaOH溶液2.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

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A。

探究SO2和Na2O2反应可能有Na2SO4生成B。

探究Na与水的反应可能有O2生成C。

探究浓硫酸与铜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的黑色物质可能是CuOD。

探究向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通以Cl2,酚酞红色褪去的现象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所致,还是HClO的漂白性所致3.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Ⅰ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被消耗B。

Ⅱ图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将硫酸溶液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结果有Cl2生成C。

Ⅲ图中:生成蓝色的烟D。

Ⅳ图中:量筒中发生了加成反应4。

分析硫铁矿中FeS2的含量(不考虑杂质的反应,所加试剂均足量),某研究性小组设计了如下四种实验方案,不正确的是( )A.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B。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C。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D。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二、非选择题5.国家规定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过氧化钙等增白剂,过氧化钙(CaO2)又称增氧灵,白色晶体,难溶于水、易溶于酸,可用作消毒剂、油脂漂白、鱼池增氧剂.下图是以大理石(主要杂质是氧化铁)等为原料制取过氧化钙(CaO2)的流程图:(1)下列实验操作与过滤原理相似的是________。

a。

蒸馏 b.分液 c.渗析d。

升华(2)操作①除夹持类仪器外还要用到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提优导学案:专题十五 重要的课本知识(实验、工业生产)

江苏省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提优导学案:专题十五 重要的课本知识(实验、工业生产)

Ⅰ. 重要的课本实验一、必修课本实验回归(有机除外)1. 粗盐的提纯初中所学实验步骤: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

装置图如下:过滤蒸发思考:通过上述操作得到的食盐是比较纯净的氯化钠吗?可能还有什么杂质没有除去?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它们呢?注意事项:①过滤操作要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一端、烧杯紧靠玻璃棒)。

②蒸发操作中,当蒸发皿中残留少量液体(出现较多晶体)时即停止加热。

③通过以上操作不能得到纯净的氯化钠,里面还有一些可溶性杂质如MgCl 2、Na 2SO 4、CaCl 2等。

应在过滤后的滤液中依次滴加BaCl 2、Na 2CO 3、NaOH 溶液(所加三种试剂的顺序可以变化,只要保证 Na 2CO 3在BaCl 2之后即可),再过滤,在滤液中滴加适量稀盐酸,然后蒸发即可。

2. S 2-4O 的检验取样,先滴入几滴稀盐酸使溶液酸化,然后向试管中滴入几滴 BaCl 2溶液。

观察现象。

3. 蒸馏实验现 象 (1)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入几滴稀硝酸和几滴AgNO 3溶液有白色沉淀(2) 在100mL 烧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按图连接好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加热烧瓶,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约10 mL 液体,停止加热(3) 取少量收集到的液体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入几滴稀硝酸和AgNO 3溶液无白色沉淀注意事项①Cl-的检验必须用HNO3酸化,以排除C2-3O等离子的干扰。

②蒸馏时,需加入几粒碎瓷片或沸石,以防加热液体时产生暴沸。

③蒸馏时,操作的正确顺序:先连接好装置,再通冷却水,然后再加热,收集所需馏分。

④冷却水一定要下进上出。

⑤蒸馏时若需要使用温度计,温度计要放在支管口处。

4. 萃取(1) 用量筒量取10 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4 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十五综合实验与探究(教师版)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十五综合实验与探究(教师版)

一、解答简单实验设计题的一般过程与思路化学实验设计题(如高考大实验题)重在培养或考查把已有知识和技能运用于新情景的能力,它所选择的课题往往是没有直接、系统实践过的。

从信息加工角度分析解答时,还要能够从题目中敏捷地接受信息,分析评价信息,选择、调用自己贮存的相关知识,将新信息与已有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解决实验设计的新问题。

大致过程与思路如下:1、接受信息接受、分析、筛选信息,明确实验设计的课题、条件和要求。

要求迅速、全面地吸收题目中的新信息,分析提供这些信息的目的,把信息归类、并对各个信息在实现实验设计中的作用做初步评估。

接受信息主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明确实验课题;二是明确实验条件;三是明确设计要求。

2、实验设计原理通过对新旧信息的加工开发,实现指定的实验设计。

从设计的要求及解决问题的顺序分析,大致有以下两个层次:一是实验方法的选定。

这是从总体上考虑实验方案的设计。

一(3)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包括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实验设计的思维模型①明确实验目的、要求设计实验方案②构思实验方法、步骤③选择实验仪器、药品①观察实验现象实验,收集资料②收集实验数据③处理实验问题①整理资料,数据处理分析,得出结论②分析概括,得出结论③写出实验报告三、实验设计试题的类型掌握化学实验的记录方法和运用化学知识设计一些基本实验。

1、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在高考化学实验试题中,实验现象的考查可以是直接考实验现象,也可由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还可将有关实验现象与实验方法、正确的结论等联系起来。

实验结果的分析,通常是分析实验关系、细节和误差等等。

实验结果的处理,可以直接报道数据,也可能是找出相关关系得出公式,或绘制一定的变化曲线等。

2、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基本实验方案近些年来高考化学实验题中,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试题较多。

其中有某个实验操作顺序的设计,也有设计确定某混合气中组分的实验;有验证鞭个化学原理的设计实验,也有设计某物质纯度的测定实验;有定性实验的设计,也有定量实验的设计┉┉从题型上看,有简答题、填充题,也有两者兼有的混合题。

2014高考化学二轮通关复习-专题十五-综合实验探究(知识精讲+题组集训)

2014高考化学二轮通关复习-专题十五-综合实验探究(知识精讲+题组集训)

专题十五综合实验探究[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3.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1)设计、评价或改良实验方案;(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装置图。

4.各部分实验基础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考点串讲考点一评价型实验题知识精讲评价型实验题包括的题型很多,其中比较典型的有物质性质探究型、组成成分探究型、物质制备和应用探究型等,该类试题一般以实验装置图的形式给出实验的流程,其实验流程与考查内容一般为1.气体制备装置的选择及注意事项装置选择注意事项固体与固体加热装置①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防止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后倒流而引起试管炸裂;②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约1/3处;③胶塞中的导管伸入试管里面不能太长,否则会阻碍气体的导出固体与液体不加热装置①块状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备气体时可用启普发生器,如图甲,当制取气体的量不多时,也可采用简易装置,如图乙;②装置乙、丁、戊、己中长颈漏斗的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否则起不到液封的作用;③加入的液体反应物(如酸)要适当;④粉末状固体与液体反应或产物为糊状物时常采用装置丙固体与液体液体与液体加热装置①先把固体药品加入烧瓶中,然后滴加液体药品,要注意液体滴加的速度,保证产气速率平稳,易于收集;②假设使用分液漏斗,则需要在滴液的过程中,打开漏斗活塞,以保证液体能够顺利滴下;③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滴完后,要关闭漏斗活塞,防止气体经漏斗逸出;④装置乙中的温度计必须插在反应液中;⑤烧瓶加热需要垫石棉网2.气体的干燥方法与干燥装置气体的干燥方法气体干燥选择干燥剂的原则①不减原则:即通过干燥操作之后,目标气体的量不能减少;②不反应原则:干燥剂不能与目标气体反应酸性干燥剂浓H2SO4可以干燥H2、O2、N2、CO2、CO、Cl2、HCl、SO2、CH4和C2H4等气体碱性干燥剂碱石灰主要用于干燥NH3,但也可干燥H2、O2、N2、CO和CH4等中性干燥剂CaCl2可以干燥H2、O2、N2、CO2、Cl2、HCl和H2S等,但不能干燥NH3气体的干燥装置盛装液态干燥剂,用于干燥气体;也可以盛装其他液体试剂,用来对酸性或中性气体进行除杂盛装碱石灰和CaCl2等固体干燥剂甲装置可以盛装液体干燥剂或固体干燥剂,乙和丙装置只能盛装固体干燥剂3排水法①难溶或微溶于水,且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都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②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不伸入试管(或集气瓶)底部向上排空气法①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②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一定要伸入集气瓶(或试管)底部,目的是把集气瓶(或试管)中的空气尽量排出;③为防止外界空气向集气瓶内扩散,集气瓶口可盖上毛玻璃片,假设用试管收集时,可在试管口塞上一小团疏松的棉花向下排空气法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如H2、NH3和CH4等气体排特殊溶液法①氯气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②二氧化碳可用排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方法收集4.常见尾气处理装置及方法处理方法液体吸收法点燃法收集法处理装置适用气体装置A适用于吸收溶解度小的气体,如Cl2、CO2等;装置B、C可吸收溶解度大的气体,如HCl、HBr、NH3等CH4、CH2===CH2、H2、CO等CO、NH3、H2S等题组集训题组一 物质制备探究型1. [2013·山东理综,30(1)]TiO 2既是制备其他含钛化合物的原料,又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白色颜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五综合实验探究[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3.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装置图。

4.各部分实验基础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考点串讲考点一评价型实验题知识精讲评价型实验题包括的题型很多,其中比较典型的有物质性质探究型、组成成分探究型、物质制备和应用探究型等,该类试题一般以实验装置图的形式给出实验的流程,其实验流程与考查内容一般为1.气体制备装置的选择及注意事项3题组集训题组一 物质制备探究型1. [2013·山东理综,30(1)]TiO 2既是制备其他含钛化合物的原料,又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白色颜料。

实验室利用反应TiO 2(s)+CCl 4(g)=====△TiCl 4(g)+CO 2(g),在无水无氧条件下制备TiCl 4,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有关物质性质如下表:仪器A 组装仪器、________、加装药品、通N 2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

反应结束后的操作包括:①停止通N 2 ②熄灭酒精灯③冷却至室温。

正确的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

欲分离D 中的液态混合物,所采用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

答案 干燥管 浓H 2SO 4 检查气密性 ②③① 分馏(或蒸馏)解析 注意审题,该反应是在无水无氧条件下制备的;安装完装置,应首先检查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

根据反应条件,N 2必须进行干燥处理(干燥管)。

然后通过N 2排除系统内的空气(O 2),点燃酒精灯,使反应发生。

为了防止倒吸,反应结束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再冷却到室温,最后停止通N 2。

在D 中冷凝的液体有CCl 4和TiCl 4,根据沸点不同,可采用分馏的方法分离。

题组二 物质性质探究型2. (2013·重庆理综,9)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温度对CO 还原Fe 2O 3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1)MgCO 3的分解产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尾气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

(3)将研究小组分为两组,按上图装置进行对比实验,甲组用酒精灯、乙组用酒精喷灯对装置D 加热,反应产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两组分别用产物进行以下实验。

②甲组步骤1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乙组步骤4中,溶液变红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褪色可能的原因及其验证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从实验安全考虑,上图装置还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MgO 、CO 2 (2)除CO 2 点燃(3)①Fe ②Fe 3O 4+8H +===2Fe 3++Fe 2++4H 2O③Fe 2+被氧化为Fe 3+,Fe 3+遇SCN -显红色 假设SCN -被Cl 2氧化,向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若出现红色,则假设成立(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④在装置B 、C 之间添加装置E 防倒吸(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 (1)MgCO 3=====△MgO +CO 2↑ (2)CO 2+Zn=====△ZnO +CO装置C 的作用是吸收剩余的CO 2气体,以防止对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造成影响;由于最后出来的气体中含有CO ,所以用点燃法除去CO 。

(3)由于该黑色粉末是纯净物,乙组中,步骤1溶解有气泡,说明得到的是铁粉;甲组中根据“蓝色沉淀”,证明溶解后含Fe 2+;根据“变红”,证明溶解后还含有Fe 3+,所以得到的是Fe 3O 4。

甲组中根据加入氯水红色褪去,说明氯水能氧化SCN -,而乙组中,由于Fe 2+的还原性大于SCN -,所以Fe 2+首先被氧化成Fe 3+,溶液变红,当氯水过量时,又把SCN -氧化,红色褪去。

因为Fe 3+并没有发生变化,可用再加入KSCN 溶液的方法观察是否恢复红色来验证。

(4)由于CO 2气体易和NaOH 发生反应,所以为了防止倒吸,应在B 、C 之间添加防倒吸题组三物质成分探究型3.(2013·福建理综,25)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

某学习小组以Mg(NO3)2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实验探究其热分解的产物,提出如下4种猜想:甲:Mg(NO2)2、NO2、O2乙:MgO、NO2、O2丙:Mg3N2、O2丁:MgO、NO2、N2(1)实验小组成员经讨论认定猜想丁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得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针对甲、乙、丙猜想,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均省略):(2)实验过程①仪器连接后,放入固体试剂之前,关闭k,微热硬质玻璃管(A),观察到E中有气泡连续放出,表明__________。

②称取Mg(NO3)2固体3.7 g置于A中,加热前通入N2以驱尽装置内的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关闭k,用酒精灯加热时,正确操作是先________,然后固定在管中固体部位下加热。

③观察到A中有红棕色气体出现,C、D中未见明显变化。

④待样品完全分解,A装置冷却至室温、称量,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 g。

⑤取少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未见明显现象。

(3)实验结果分析讨论①根据实验现象和剩余固体的质量经分析可初步确认猜想______是正确的。

②根据D中无明显现象,一位同学认为不能确认分解产物中有O2,因为若有O2,D中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方程式),溶液颜色会褪去;小组讨论认定分解产物中有O2存在,未检测到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③小组讨论后达成的共识是上述实验设计仍不完善,需改进装置进一步探究。

答案(1)不符合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或其他合理答案)(2)①装置气密性良好②避免对产物O2的检验产生干扰(或其他合理答案) 移动酒精灯预热硬质玻璃管②2Na2SO3+O2===2Na2SO4O2在通过装置B时已参与反应(或其他合理答案)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实验探究题,解答本题需要依照试题设计逐一分析。

(1)猜想丁不成立,从硝酸镁分解过程中各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可以看出,分解过程中镁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没变,氮元素的化合价都降低,故不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2)仪器连接后,加入药品前,必须对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步骤①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因为假设甲、乙、丙中都有氧气,因此需要对氧气进行检验,故必须在实验前排除装置内的氧气。

关闭k,用酒精灯加热时,应先移动酒精灯预热硬质玻璃管。

(3)①剩余固体加入水未见明显变化,可排除猜想丙,因为氮化镁可与水反应产生氨气;3.7 g Mg(NO3)2的物质的量为0.025 mol,若加热分解生成Mg(NO2)2,最后所得固体的质量为0.025 mol×116 g·mol-1=2.9 g,而实际固体的质量为1.0 g,显然猜想甲不合理。

②D中盛的是Na2SO3酚酞溶液,若产物中有O2,D中将发生反应2Na2SO3+O2===2Na2SO4,溶液碱性减弱,溶液颜色会褪去。

由于实验过程③观察到A中有红棕色气体出现,C、D 中未见明显现象,说明NO2与O2在装置B中已反应完。

考点二定量测定型实验题知识精讲常见的定量测定型实验题包括混合物成分的测定、物质纯度的测定以及化学式的确定等。

该类试题常涉及物质的称量、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中和滴定、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等实验操作。

实验过程中或问题解答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气体体积的测量(1)量气装置的改进(2)量气时应注意的问题①量气时应保持装置处于室温状态。

②读数时要特别注意消除“压强差”,保持液面相平还要注意视线与液面最低处相平。

如上图(Ⅰ)(Ⅳ)应使左侧和右侧的液面高度保持相平。

2.测定实验中要有消除干扰气体的意识如用“惰性”气体将干扰气体排出,或用溶液吸收干扰气体等。

3.测定实验中要有被测量气体全部被测量的意识如可采取反应结束后继续向装置中通入“惰性”气体以使被测量气体全部被吸收剂吸收的方法。

4.测定实验中要有“数据”的采集处理意识实验数据的采集是化学计算的基础,一般来讲,固体试剂称质量,而液体试剂和气体试剂则测量体积。

(1)称量固体质量时,中学一般用托盘天平,可估读到0.1 g,精确度要求高的实验中可以用分析天平或电子天平,可精确到0.000 1 g。

(2)测量液体体积时,一般实验中选用适当规格的量筒,可估读到0.1 mL,准确度要求高的定量实验如中和滴定中选用滴定管(酸式或碱式),可估读到0.01 mL。

容量瓶作为精密的定容仪器,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一般不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

(3)气体除了量取外,还可以称量。

称气体的质量时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称反应装置在放出气体前后的质量减小值;另一种方法是称吸收装置前后的质量增大值。

(4)用pH试纸(测得整数值)或pH计(精确到0.01)直接测出溶液的pH,经过计算可以得到溶液中H+或OH-的物质的量浓度。

为了数据的准确性,实验中要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离子完全沉淀、气体完全被吸收等,必要时可以进行平行实验,重复测定,然后取其平均值进行计算。

如中和滴定实验中测量酸或碱的体积要平行做2~3次滴定,取体积的平均值求算未知溶液的浓度,但对于“离群”数据(指与其他数据有很大差异的数据)要舍弃,因为数据“离群”的原因可能是操作中出现了较大的误差。

题组集训题组一中和滴定、气体量取在定量测定实验中的应用1.(2012·福建理综,25)实验室常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发生装置如右下图所示)。

(1)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_____(填序号)。

A.往烧瓶中加入MnO2粉末B.加热C.往烧瓶中加入浓盐酸(2)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

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探究小组同学提出下列实验方案:甲方案: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称量生成的AgCl质量。

乙方案:采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

丙方案:与已知量CaCO3(过量)反应,称量剩余的CaCO3质量。

丁方案:与足量Zn 反应,测量生成的H 2体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