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甫《诗品译注》同评共估(下)
中文系学生必读书目
中文系学生必读书目(暂定)古代文学一、通史部分(参考):1.《中国文学史》游国恩萧涤非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2.《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3.《插图本中国文学史》郑振铎主编北京出版社 19994.《中国文学通史》(十四册)中国社科院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5.《中国分体文学史》李修生、赵义山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6.《中国文学批评史》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7.《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8.《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9.《中国小说发展史概论》王恒展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610.《中国通史》12卷(22册)白寿彝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二、作品部分(黑体必读)1.《诗经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2.《诗经今注》高亨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3.《楚辞选》马茂元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4.《楚辞今注》汤炳正、李大明、李诚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5.《中国古代神话》袁珂中华书局 19606.《先秦散文选》罗根泽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7.《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 19628.《庄子集释》郭庆藩辑王孝渔整理中华书局 19629.《春秋左传注》杨伯峻中华书局 199010.《四书集注》朱熹齐鲁书社 198911.《史记选》王伯祥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2.《史记》司马迁著中华书局13.《汉书》班固著中华书局14.《汉魏六朝诗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15.《古诗十九首集释》隋树森编著中华书局 195516.《三曹集》张溥辑评岳麓书社 199217.《陶渊明集》录钦立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18.《世说新语校笺》徐震堮中华书局 198419.《文心雕龙注》范文澜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20.《诗品译注》周振甫译注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年21.《李白诗选》复旦大学中文系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22.《杜甫诗选》山东大学中文系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23.《唐诗选》(上、下)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24.《唐宋词选注》唐圭璋等选注北京出版社 198225.《乐府诗集》郭茂倩编中华书局 197926.《宋词选》胡云翼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27.《宋诗选注》钱钟书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28.《宋文选》四川大学中文系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29.《苏轼选集》王水照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30.《辛弃疾词选》朱德才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31.《西厢记》王季思校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32《牡丹亭》徐朔方校注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33.《三国演义》罗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34.《水浒传》(120回本)施耐庵人民文学出版社35.《西游记》吴承恩人民文学出版社36.《三言二拍》冯梦龙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37.《红楼梦》(120回本)曹雪芹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38.《桃花扇》王季思、苏寰中校注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39.《长生殿》徐朔方校注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40.《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上、下)王季思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41.《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上、下)王季思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
论“真”在三部《诗品》中的流变
2013.01学教育4论“真”在三部《诗品》中的流变石超(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摘要]“真”在三部《诗品》中有一条非常清晰的流变线索。
《诗品》以“真”评诗,并凸显意“真”对于作诗的意义;《二十四诗品》直接继承了庄子的思想,并将“真”全面展开,标举清新、自然的诗歌风格和境界;《续诗品》纵向深入,将“真”与“性灵说”联系起来,兼顾诗情与诗才,同时标举“真”和“雅”,着重从创作论层面阐发“真”的意义。
[关键词]真;诗品;二十四诗品;续诗品“真”是“中国古代文艺批评中的重要术语,主要指文学艺术作品中言情、状物、摹象、述事、写景诸方面的真实写照,它也是评价艺术作品成就与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
三部《诗品》都不约而同的注意到了“真”的重要性,《二十四诗品》中,“真”出现频率最高,有11次,《诗品》中出现5次(其中人名有占2次),《续诗品》中出现2次。
仔细分析“真”的含义及其分别在三部《诗品》中出现的频率和位置,发现对于“真”的阐释直接影响到对三部《诗品》思想内容的解读,而且“真”在三部《诗品》中有一条非常清晰的流变线索。
笔者曾作过统计,见下表:我们不难发现,《诗品》已认识到“真”对于品诗的重要性;《二十四诗品》则继承了这一思想,并将其延伸、扩展,全面论述“真”在品诗中的作用;《续诗品》只是截取了“真”的一个侧面与诗人性情相联系,论述“葆真”在作诗中的重要性。
虽然三部《诗品》命名的核心意义都是品诗,但侧重点和表现形式各有不同:如果说《诗品》是以品评诗人为主,那么《二十四诗品》论述的就是诗歌的二十四种风格,而《续诗品》阐明的则是作诗应注意的三十二种方法与事项,所以在阐述“真”的流变过程时,必须将“真”的具体含义与三部《诗品》品诗的侧重点结合起来。
一据《说文解字》记载:“真。
从华,从目,从乚,从八。
匕,变化。
目,眼睛。
乚,隐藏。
八,乘载的工具。
仙人变形而登天也。
”本义指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
最新整理从自然之美看钟嵘《诗品》的评诗标准
从自然之美看钟嵘《诗品》的评诗标准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文学史上产生巨大变化的一段时期。
在这期间,无论是文学的自觉还是文学创作的个性化发展都为将来唐代文学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基础。
生活在齐梁时代的钟嵘就是一位进步的文学理论批评家,他所著的《诗品》以五言诗为主,对自汉至梁有成就的诗歌作家共一百二十二人进行了品评,分析了每一位诗人的思想艺术特征及其历史渊源,按照他们成就的高低,分为上、中、下三品,即上品十一人,中品三十九人,下品七十二人。
在三品的序言中,他又系统地论述了诗歌发展的历史,以及有关诗歌创作的重要理论问题。
钟嵘的《诗品》是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以后出现的一部专门品评诗歌的文学批评名著,他提出了一个系统的诗歌评论的标准,对我国诗歌理论的批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诗品》和《文心雕龙》常常被人们称为南朝文学批评的两大著作。
“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诗话》中云:‘《诗品》之于论诗,视《文心雕龙》之于论文,皆专门名家勒为成书之初祖也。
《文心》体大而虑周,《诗品》思深而意远;盖《文心》笼罩群言,而《诗品》深从六艺溯流别也。
’”①在《诗品》中关于诗歌批评标准的问题显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对于此现今的学者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
梅运生在《从〈诗品〉的批评标准看钟嵘的文质观》一文中认为,钟嵘在诗品序言中所说“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②是他审美要求的总原则,这个批评标准是建立在自东汉末年至齐梁时代的五言诗创作的“文学空间”上,有着很强的时代性,同时也与传统价值标准结构相关联。
我觉得从审美的角度,大致可以将这个总原则概括为三个方面。
即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的文质美;朴实而直寻的自然美;注重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征的滋味美。
其中自然美是钟嵘进行五言诗品评的美学原则,也是批评诗歌的重要标准。
他在《诗品序》中提到“自然英旨,罕值其人。
”其实质就是强调诗歌应该体现一种朴实而自然的美。
《文心雕龙》“三张”批评辨析
2020年11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v.2020第 49 卷第 6 期 J o u r n a l o f 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P h i l o s o p h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V o l.49 No.6《文心雕龙》“三张”批评辨析胡辉(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文学院,云南临沧677000)[摘要】《文心雕龙》对张栽、张协、张亢三位西晋太康时期优秀作家的批评散见于文体论、创作论、文学 评论等相关篇目;整理并细评刘勰品诠“三张”的内容,是《文心雕龙》作家论研究的必要工作,亦是考证张栽、张 协、张亢等西晋文人创作情况的重要内容。
笔者汇总并详论刘勰批评“三张”之得失,认为:刘勰高度评价了他们的文学成就、地位、审美特征等,并引用张栽具体篇目支撑其文论主张,大都权衡至当,基本能以历史的眼光予以评论,措辞精当,水准较高,代表古代迄于现在有关“三张”整体研究的较高水平。
虽有值得商榷之处,但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一方面不应过于苛责古人,另一方面也应对我们以今衡古的眼光保持必要的谨慎和应有反思。
[关键词]《文心雕龙》;批评;张载;张协;张亢[中图分类号]12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623(2020)064)059七5D01:10. 3969/j.i s s n. 1001 -7623.2020.06.008西晋享国52年,但文坛呈繁荣之势早有定论。
晋武帝太康时期,社会安定,文学创作繁荣、作家群 体强盛,总体成就较高。
故钟嵘在《诗品序》中说:“太康中,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勃尔倶兴,踵武前 王,风流未沫,亦文章之中兴也。
”三张”即张载、张协、张亢兄弟三人,因他们在太康文坛颇有成就,且文学思想、创作有相似之处,故称“三张”。
虽 有“洎乎二陆人洛,三张减价”[2]1525之说,但后人凡论太康文学必提及他们,刘勰就是其中之一。
(全国卷用)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成语、病句辨析专项突破作业(24)
成语、病句辨析专项突破作业( 24)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云南遗存历史资料不足,一方面由于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又被宋代划出国境之外造成的, 免不了没有受了历史记载的冷落。
另一方面,恐怕是因为中国传统的历史记载,原本就只关注汉族中心区 域的朝代更迭、风云变幻,常常并不很留意隔山限水的边陲,所以在常见历史文献中,这一区域的记载总 是显得 。
特别是那些非汉族人的生活世界,除了好奇或者猎奇的“采风者”,或者奉命巡视边疆的官吏,偶尔写一些“竹枝词”,画一些“蛮夷图”之外,很少有人真的对它做过深入考察和仔细描述。
可是随着西风东渐,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洋和东洋的学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中国学术形成了巨大冲击。
为 什么?因为他们的关注重心与传统中国学者 ____________________ 。
他们不仅对“中心”的汉族中国有别出心裁的解释,( ) ;虽然对“主流”的儒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研究,但对“支脉”的佛教、道教、三夷教、天主教更有巨大的热情;对历史叙述中通常占据显著位置的“上层”文化有新的论述,但对过去历史文献中往往缺席 的“下层”却更为关注。
这种对于“边缘”“支脉”和“下层”的研究,特别表现在宗教学、人类学、地 理学、语言学等领域中。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 )解析:选 D 支离破碎: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体。
四分五裂:形容分散、不完整、不团结。
修饰记载”,用“支离破碎”合适。
至此可利用排除法初步排除 A 、C 两项。
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 不断地到来。
摩肩接踵: 形容人多拥挤。
这里是指“西洋和东洋的学者”纷纷到来,并非人多拥挤, 用“纷至沓来”合适。
至此可初步判定 D 项恰当。
大相径庭:表示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
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 大,一点儿也不相同。
周振甫《诗词例话》
周振甫《诗词例话》诗词例话周振甫著开头的话一《诗词例话》是从诗话词话和诗词评中选出来的由于诗词的创作积累得多了就有专论或漫谈诗词的书诗话词话和诗词评是其中的两类最早的诗的专论是南北朝时梁钟嵘的《诗品》诗的漫谈是宋欧阳修的《六一诗话》最早的词话当推宋王灼的《碧鸡漫志》有关诗话的书有宋朝阮阅编的《诗话总龟》胡仔编的《苕溪渔隐丛话》清朝何文焕编的《历代诗话》二十八种一九一六年丁福保编的《历代诗话续编》二十八种一九二七年他又编的《清诗话》四十三种一九三四年唐圭璋先生编的《词话丛编》六十种没有编进上述丛编的著名诗话词话还有很多诗词评像元朝方回编的《瀛奎律髓》附有纪昀的批语明朝钟惺谭元春评的《唐诗归》清朝朱彝尊纪昀何焯批的《李义山诗集辑评》一九三一年唐圭璋先生辑评的《宋词三百首笺》等本书主要是从上述各书中选取极少的一部分编成的诗话词话里包括的方面比较广像诗人轶事考证故实评价作者讲究诗词的渊源流变研究声律等等这些部分这里都不选这里只选结合具体例子来谈诗和词的话所以称为《诗词例话》我国有许多古今传诵的诗词这些名篇都经过千锤百炼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可是我们对这些诗词有的不了解它们的时代背景有的又有语言的隔阂有的不了解它们的表现手法不能作深入的体会怎样提高我们的欣赏力怎样从这些名篇里取得借鉴就成为我们在阅读古今传诵的名篇时需要解决的问题诗话词话和诗词评的作者有的是诗人有的是诗词的研究者听听他们谈古今名篇的话或许对我们可以有所启发举例来说诗话词话里也讲修辞手法讲得比较深细像洪迈《容斋三笔》里讲博喻沈德潜在《说诗晬语》里讲互文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谈反衬这些在一般讲修辞的书里是不谈的所以听听这种讲表现手法的话对理解古典诗词是有帮助的再就诗话词话里谈到欣赏和阅读说谭献在《谭评词辨》里指出对诗词的理解有所谓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谢章铤在《赌棋山庄词话续编》里指出断章取义则是刻舟求剑则大非矣就是读者从诗词的形象里引起种种联想这种联想是一件事怎样解释诗意是另一件事这两者不可混淆因为读者的联想可能并不符合诗的原意所谓作者未必然有些牵强附会的解释就是从这里来的假如我们知道了这点那末有些误解就不会产生了二诗话词话里讲的不光对欣赏和写作诗词有帮助还可通于其他样式的作品比方上面提到的博喻《容斋三笔》里指出韩愈《送石处士序》里就运用这种手法我们在鲁迅的作品里也可看到这种手法鲁迅在《白莽作序》里称赞革命青年作家殷夫的诗说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笫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连迭用六个比喻高度的思想生动的形象博喻的手法构成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再像诗话词话里讲的仿效和点化颇有推陈出新的意味所谈的内容就不限于诗词其中谈到有些意境和写法的继承发展有从赋到诗的有从诸子散文历史散文到诗的有从诗到戏曲的已经关涉到各种体裁比方讲到各种各样的仿效和点化一种是就前人的意境加以点化使它更具体更丰富更生动这也就创造出更动人的新意境来一种是把前人讲的意思加以集中概括提炼得吏深刻更尖锐更凝练因而更激动人心一种是自己有意境借用别人所描绘的景物来丰富自己的意境一种是借用前人作品的结构或个别词语内容和意境却是全新的一种是从不同风格不同体裁中借用个别内容改造它的风格纳入新的体裁中详见《仿效和点化》诗话词话中谈到用词的精练也谈到各种修改的例这对我们提炼语言也会有所启发创造形象的语言需要加以上提炼怎样把语言写得有形象有情感怎样通过语言去概括生动的哲理和诗意怎样写得简洁含蓄句子短而有力在诗话词话里就接触到这些问题其中所谈到的例子尤其包括在《精警》《修改》《含蓄》中的更可供我们借鉴诗话词话里接触到的问题有些也不限于诗词比方作品应该怎样反映生活《完整和精粹》里就接触到这一问题怎样写才能真切动人在《逼真和如画》《隔与不隔》里也接触到这些问题类似这些都可供我们探索诗和文可以相通的地方更多由干诗话词话写得比较简练有时不够具体因此在解释里间或也引了谈文的例子来互相参照便于理解像在《复迭错综》里引了顾炎武谈文章繁简的例《风趣》里引了林纾谈《汉书》中的例等便是再像在《境界全出》里接触到通感的修辞手法这是以前讲修辞学的书里没有谈到过的以上这些可以给我们不少启发三从诗话词话里借鉴前人论诗词的经验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粗浅地说来似有三点一是摘句鲁迅先生说还有一样最能引读者入于迷途的是摘句它往往是衣裳上撕下来的一块绣花经摘取者一吹嘘或附会说是怎样超然物外与尘浊无干读者没有见过全体便也被他弄得迷离倘恍最显著的便是上文说过的悠然见南山的例子忘记了陶潜的《述酒》和《读山海经》等诗捏成他单是个飘飘然就是这摘句作怪《鲁迅全集》6卷330页《草》六鲁迅先生指出摘句的两种毛病第一种摘出几句诗用它来说明作者全部作品或作者这个人的风格特点比方摘出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来说明陶渊明全部的诗和陶渊明这个人都是飘飘然的这样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讲法自然是不正确的因为陶渊明在《述酒》和《读山海经》这些诗里还有金刚怒目式的句子第二种摘出几句诗用它来说明全篇作品的风格特点有时也有片面性的毛病诗话里谈诗往往采用摘句尤其是谈到长篇从修辞角度来谈更其喜欢摘句因为作者要谈的不是全篇而是其中某几句的修辞手法谈诗中某几句的修辞手法同鲁迅先生上面指出谈作家的全部作品或全人或全篇作品的风格不同自然可以摘句像《比拟》里引骆宾王的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说明他用蝉来比自己这样的摘句还是可以的即使这样在引用这些诗话时还是要注意全篇防止鲁迅先生所指出的两种毛病比方在《精警》里引了《东坡志林》谈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谈到杜甫的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说其中的见字和没字用得怎样好这里虽然摘句井从句中摘字来谈但我们在说明里面还是联系陶渊明《饮酒》之五即采菊那一首和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来考虑结合摘句的上下文来说明见和没这两个字确实精练总之在引用诗话来说明各种手法时尽量注意避免以偏盖全的说法二是彼此矛盾诗话里往往发挥作者对于文学批评的见解这些见解有的是互相。
浅析曹植诗歌中的少年意象
2012.08学教育26作中时时透露着主人公的内心感受。
结构疏放,内容连贯有序,把所表现的是由和情感生动流畅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2)在其代表作《雨霖铃》中“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作者首先描写场景,用铺叙的手法慢慢展开。
读来朗朗上口、平仄有致。
(3)在《八声甘州》中“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灵活运用领字,让铺叙生动流畅地展开,从而避免了刻意堆砌之嫌,达到了极高的艺术表现效果。
三、市民情调的表现与俚俗语言的广泛运用1、柳永大量借鉴、吸收市井口语入词(1)柳永扫除唐五代以来浓烈香艳的词作传统,比如在《忆帝京》中,“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
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
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柳永大量吸收采用市井化、口语化的大众语入词,丰富了词作的表现力。
(2)柳永词作通俗易懂,增加了宋词的推广度和表现力。
又如《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
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况值阑珊春色暮。
”他的词作多明白通俗、平白如话,才会出现“凡有市井饮处,即能歌柳词”的现象。
柳永市民情调的表现与俚俗语言的运用,对于后来的说唱文学和元代戏曲的发展有发轫之力。
2、柳永对语言表达方式进行创新(1)柳永不单只是注重书面语的深入提炼,更是广泛地采用世俗口语,比如“恁、争、怎、看承、都来、消得”等的运用,不但生动有趣、活泼别致,而且易于人们的理解。
他创造性地运用白描和铺叙的表现手法,符合大众市民的审美需求。
(2)他通过利用时空转换,巧妙地创造出独特的结构方式,表现出回环往复的多重表现效果。
如《驻马听》“凤枕鸾帷。
二三载,如鱼似水相知。
良天好景,深怜多爱,无非尽意依随。
奈何伊。
恣性灵、忒煞些儿。
无事孜煎,万回千度,怎忍分离。
”他的语言表达方式新颖而别致,使宋词不再局限于士大夫的“案头文学”,创新了宋词的生命力。
四、抒情化自我的表达和对羁旅行役词的发展(1)柳永曾在军营写下一篇赞颂将士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壮怀激烈之词《踏莎行》“谋臣样樽俎,飞云骤雨,三军共戮力番儿未去!……雄风高唱大风歌,升平歌舞添情趣。
也论裴子野文人集团古朴典雅的诗歌创作风格
也论裴子野文人集团古朴典雅的诗歌创作风格黄澄华【摘要】裴子野集团作为一个崇古的集团,他们的创作与其尚质的文学主张相一致。
裴子野集团现存的诗文作品虽不多,却能追随汉魏风骨,以质朴典雅的风格别具一格。
这主要与他们不事雕琢、用语古朴、以理见长的创作特点有关。
裴子野等人的创作喜用古体,形式多样,有别于梁代文坛,独树一帜。
【期刊名称】《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32)004【总页数】3页(P84-86)【关键词】裴子野;文人集团;创作风格;古朴典雅【作者】黄澄华【作者单位】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揭阳52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梁代文坛曾有一次规模较大的文学争鸣,就在以裴子野为代表的崇古派和以萧纲为主的新变派之间展开。
萧纲以皇太子之尊,公开批评师裴一派的文风,足见崇古派的创作风格在当时的影响了。
裴子野集团大概存在于梁天监、普通年间。
它以裴子野为中心,结交一帮志趣爱好和审美追求相同的文人,如刘显、刘之遴、刘之亨、殷芸、阮孝绪、顾协、韦稜、张缵、到溉、萧勱、谢征等。
他们同官友善,学识渊博,深相赏好,递相师友,经常在一起讨论坟籍,是一个私交性质的文人集团。
裴子野集团成员大多爱古物,学古体,相对于南朝追新求变、重文轻质的时代浪潮,他们显得有些不合时宜,迂腐老派。
称他们为崇古派,主要就是因为他们表现出来的“爱古人”的审美情趣。
崇古派多“学古体”。
这里的“古体”主要是与“今体”相对而言,指的是不讲究声律辞采、天然质朴的文风。
裴子野集团作为一个崇古的集团,他们的诗赋创作、铭诔碑诰、奏议书论和学术论著的编撰等方面,都与其尚质的文学主张相一致①黄澄华:《论裴子野的文学观》,《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裴子野集团现存的诗作虽不多,却能追随汉魏风骨,以质朴典雅的风格别具一格。
从裴子野等人的作品内容中,可见他们崇古的文学主张和尚质的创作内容,实际上有其共通之处,就在于“崇古”“尚质”在文学的艺术的综合表现上,最终形成了与南朝文坛重文采、重修辞声律的新变诗派相异的古朴典雅的创作风格。
论《古诗十九首》中勾心摄魄的情爱
论《古诗十九首》中勾心摄魄的情爱摘要《古诗十九首》以其温文以丽、意悲而远的风格,被誉为“一字千金”和“五言之冠冕”。
在阅读了一些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评论后发现,许多人都做了关于《十九首》艺术特色、语言特色、人生哲理等方面的研究。
然而,《十九首》的内容多是写游子和思妇,在游子思妇题材中,呼喊了直白而热烈的相思。
在反映动荡的社会时,也倾诉了下层知识分子的失意、彷徨、痛苦和伤感,以及这个时代女子面对爱情的态度。
在这种社会特殊时期产生的爱情,最是值得体味与思考的,可以说是勾心摄魄。
这种爱包含了爱的忠贞与担忧、爱的专一与热烈、爱的难得与珍惜、爱的脆弱与无奈。
细细品读,定会令人掩卷遐思。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爱情游子思妇女性前言打开时代的诗篇,会发现在每个时代的诗页上都有着女人相思的泪珠与叹息,这也是思妇诗存在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思妇诗中作者往往是男性,他们揣摩女性的心理与痛苦,把她们的心声表露出来。
如果说,这些思妇诗的产生源于男性对女性集体犯罪之后的良心发现也不是不可以的。
《古诗十九首》既然作为一部游子思妇诗的经典,那其中的女性形象以及情爱便值得一提了。
在众多的女性形象中,她们对待爱情的心态也是复杂多样的。
她们盼望着自己外出的丈夫早日归来,然而盼归不归,思妇的反应便由此不同了。
细细品读可以发现,《古诗十九首》所产生的年代和它所描述的爱情与太平年代的爱情是不同的,这种特殊时期的爱情更能勾心摄魄,动人心弦。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中,作为一部抒情短诗,自它出现以后就一直受到诗论家的高度评价,它与《诗经》往往是相提并论的,流传甚广,影响更深。
关于它的作者和产生年代,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作者“或称枚叔(枚乘),其《孤竹》一篇,则傅毅之词”,说时代“比类而推,两汉之作”①;钟嵘《诗品》说作者和时代“旧疑是建安中曹(曹植)、王(王粲)所制”②;萧统没有说时代,对作者也没有说明,只是统称为“古诗十九首”;徐陵《玉台新咏》以为作于两汉,有八首是枚乘的杂诗;李善为《文选》作注:“盖不知作者,或曰枚乘,疑不能明也”。
《毛诗序》和钟嵘《诗品序》的诗学观念比较
《毛诗序》和钟嵘《诗品序》的诗学观念比较发布时间:2023-05-29T09:03:03.289Z 来源:《中国教工》2023年6期作者:刘雪乔[导读] 摘要:《毛诗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论文,体现了诗学的思想。
钟嵘的《诗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论专著,是全书的总论。
二者在中国古代诗歌理论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体裁、品评对象、诗歌的创作原则与方法等诸多方面又有区别。
摘要:《毛诗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论文,体现了诗学的思想。
钟嵘的《诗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论专著,是全书的总论。
二者在中国古代诗歌理论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体裁、品评对象、诗歌的创作原则与方法等诸多方面又有区别。
关键词:《毛诗序》《诗品》诗歌理论《毛诗序》又称《毛诗大序》或《诗大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论文,体现了诗学的思想。
钟嵘的《诗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论专著,评述了自汉魏至齐梁的一百二十二位五言诗人的创作特色和渊源流变。
作为著作序言,《诗品序》以提纲挈领之式论述了诗歌的性质、作用、思想特色等问题,评述了五言诗的发展脉络,说明了写作《诗品》的缘由和它的体例、特色等,可以说是全书的总论。
同是诗学著作,《毛诗序》与《诗品序》是诗歌理论研究中避不开的两篇作品,它们之间既有相同点也有相异处,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展开论述。
首先,就作品体裁来说,《毛诗序》还只是一篇论文,不是明确的体现诗学思想的诗论著作,作者并没有将诗论作为一门研究学问从其他艺术中独立出来,。
而《诗品序》是明确的论诗作品,钟嵘的《诗品》是现存的我国古代最早的诗论专著,《诗品序》体现了明确的论诗思想,比较系统了论述了五言诗的发展演变,明确地指出了诗歌的性质、作用及思想特色,同时也涉及了诗歌的创作方法及语言运用等方面的问题,诗论的思想较为成熟、系统化,将五言诗分为上、中、下三品进行评论。
作者已经明确的意识到将“诗学”作为一门研究学问进行研究。
《诗品》诗人籍贯辨说(二)
学术研究
① ⑤ 周 振 甫 : < 心 雕 龙 > ,北 京 中华 书 局 . 18 文 96
年。
② 张 光年 : < 体 语 译 文 心雕 龙 > .上 海 书 店 出版 骈
社 .2 0 0 1年 。
骚》能够在 “ 《 风》、 《 雅》寝声, 莫或抽绪”难
以为继 的情况下 ,努力从 《 诗经》汲取思想与艺术
晖, 《 集注》: “ 东海( 今山东苍山) 人”。误同 鲍
照。
丘迟 ,吴兴乌程 ( 今浙江湖州市 ) ,丘灵鞠 之 人
子。 《 诗品》把丘灵鞠列为 “ 下品”。 《 集注》 :
丘迟 “ 吴兴乌程 ( 今属浙江) 人” ;丘灵鞠 “ 吴兴乌
州辖地。 《 晋书, 地理志》徐州 “ 凡领郡国 七,县
十一 宗室所附 录 ,谓临 川王刘义 庆 “ 聚文学之 招 士 ,近远必至。……吴郡陆展 、东海何长瑜 、鲍照
县) 人。 《 陈郡阳夏袁氏谱》亦可查找到确证 : “ 九
世 ,宏,昂子 ,字彦伯 ,小字虎 ,晋阳郡守。”又 云: “ 八世局 ,猷子,临汝令。”七世袁王 、袁猷 寰
等,并为辞章之美,引为佐史国臣。” 《 南史 ・ 恩 悻传》亦云: “ 宋文世, 秋当、 周赳并出寒门。孝
・
侨置后 的东海郡人 ,其籍贯仍然指治所原在郯县的
东海郡 ,即所谓 “ 祖籍 ”。据此 ,在鲍照籍贯古县 名尚无史料可供确考的情况下 ,辨明 “ 东海”郡望 的历史地理沿革后 ,可以确认 :鲍照 ,东海( 郡治今
州郡志》 : “ 东海太守 ,秦郯郡 ,汉高更名。明
帝失淮北 ,。侨立青州於赣榆 。泰始七年 ,又立 东
六十一” ,其 中就有东海郡 的十二个县 。这十二个
诗道与诗心论《原诗》诗学观
品位·经典文艺评论10诗道与诗心:论《原诗》诗学观○柴立楠(山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摘 要】 叶燮在《原诗》一书中阐释其诗学观念。
在叶燮看来,诗歌的发展是相续相禅的并且在其发展过程中“变”才是其长盛不衰的决定性因素。
在诗歌创作方面,客体的“物”与主体的“我”的相互作用才能“合而为诗”。
“诗是心声”,叶燮主张作诗要有感而发,诗歌内容的表达也应是情与志的统一。
叶燮在《原诗》中有层次地从诗道和诗心两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诗学思想,建立了严密的诗学体系。
【关键词】 叶燮;……《原诗》;……诗学【作者简介】 柴立楠,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叶燮给自己的诗学著作命名为《原诗》,“原”有推原、阐发之意。
阐发诗道显然是叶燮的写作宗旨。
清初诗坛,多承袭明代论诗风尚,或讲复古以唐诗为尊而鄙夷宋诗;或承接公安派、竟陵派诗论,追求性灵而走向另一极端。
对于明末清初诗坛所盛行的复古主义,叶燮进行了猛烈批判。
因此,叶燮在《原诗》一书中对诗歌发展的盛衰、创作等问题都进行了系统阐释,力图构建一结构完整的诗歌理论体系。
本文拟从宗变的诗歌发展观,主客体相结合的诗歌创作论与“诗是心声”的诗歌反映论三个方面入手,来探讨叶燮的诗学观念。
一、“递变迁以相禅”叶燮诗学的理性思考,首先表现在他对“诗变”规律的探索。
叶燮在《原诗·内篇》的开头之处概括总结了诗歌演变的规律:“乃知诗之为道,未有一日不相续相禅而或息者也”[1]1。
与复古派的“今不如古”诗歌论调相反,叶燮认为诗歌的发展演进是“相禅”的。
具体表现为诗道变化是一个“踵事增华”动态变化过程。
《原诗·内篇》:“吾前言踵事增华,因时递变,此之谓也。
”[1]218最初的文学与后来的文学作品相较,作品形式简单、语言质朴。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再增华于《三百篇》,再增华于汉,又增华于魏。
”[1]1文学发展之所以能踵事增华,从创作主体内在而言,人的主观精神不能忽视。
《诗品》序
诗品序南北朝钟嵘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行诸舞咏。
照烛三才,晖丽万有,灵祇待之以致飨,幽微藉之以昭告。
动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诗。
昔《南风》之词,《卿云》之颂,厥义夐矣。
夏歌曰:“郁陶乎予心”,楚谣曰:“名予曰正则”,虽诗体未全,然是五言之滥觞也。
逮汉李陵,始著五言之目矣。
古诗眇邈,人世难详,推其文体,固是炎汉之制,非衰周之倡也。
自王、扬、枚、马之徒,词赋竞爽,而吟咏靡闻。
从李都尉迄班婕妤,将百年间,有妇人焉,一人而已。
诗人之风,顿已缺丧。
东京二百载中,惟有班固《咏史》,质木无文。
降及建安,曹公父子,笃好斯文;平原兄弟,郁为文栋;刘桢、王粲,为其羽翼。
次有攀龙托凤,自致於属车者,盖将百计。
彬彬之盛,大备於时矣!尔后陵迟衰微,迄于有晋。
太康中,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勃尔复兴,踵武前王,风流未沫,亦文章之中兴也。
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於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
先是郭景纯用俊上之才,变创其体;刘越石仗清刚之气,赞成厥美。
然彼众我寡,未能动俗。
逮义熙中,谢益寿斐然继作。
元嘉中,有谢灵运,才高词盛,富艳难踪,固已含跨刘、郭,陵轹潘、左。
故知陈思为建安之杰,公干、仲宣为辅;陆机为太康之英,安仁、景阳为辅;谢客为元嘉之雄,颜延年为辅。
斯皆五言之冠冕,文词之命世也。
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
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
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於流俗。
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
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
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
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
《诗品》译释(17-24)
《诗品》译释(17-24)《诗品》译释(十七)委曲登彼太行,翠绕羊肠。
杳霭流玉,悠悠花香。
杳霭流玉:杳霭,云气幽深。
流玉,形容云气在半山坳像玉带一样缭绕流动。
一说流玉系形容溪流如碧玉。
力之于时,声之于羌。
似往已回,如幽匪藏。
力之于时,声之于羌:二句历来难解,注疏纷杂。
一说时力为弓名,羌声为笛声,以弓形容曲折之形,以羌笛声形容委婉之姿。
一说力指才力,时指时势,才力之施展因时势而定,或大或小,或轻或重,极尽曲折之妙。
似往已回,如幽匪藏:二句分别形容“委”与“曲”的情致,上句说似前往而又折回,下句说似幽隐而又非隐藏,分别形容了委婉和曲折。
水理漩洑,鹏风翱翔。
道不自器,与之圆方。
水理漩洑,鹏风翱翔:水理,水纹。
漩洑,回旋起伏。
鹏,《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遥而上者九万里”。
鹏风,指盘旋而上的旋风。
道不自器,与之圆方:不自器,不以某种具体形体来拘束自己。
圆方,指事物或圆满或方,有不同形态。
之,指万物。
与之圆方,以万物之方圆为形体,即没有固定的格式。
[译文]登上太行山,沿着那翠绿的曲折的羊肠小道。
迷茫的玉带缭绕的山坳,又嗅到悠悠的花香。
它好像弓那样曲折,像羌笛那样委婉悠长。
既前往又回转,像幽深又无所隐藏。
它像流水回旋起伏,像大鹏乘风盘旋而上。
它的规律是不拘束于一种形体,或方或圆没有固定的格式。
[简析]“委曲”的艺术风格,表现为委婉曲折、百折千回、纡曲萦绕、缠绵悱恻的阴柔之美。
首四句,以极为生动的形象来展现一幅委曲之美的图画:沿着翠绿的羊肠道攀上高耸入云的太行,那里云绕山间、花香悠悠。
这个比喻说明经过迂曲而达到美的境地。
中间四句又用弓和羌笛作比喻,弓曲折才有力,羌笛声委婉而动人;似前进而又回转,似幽深而并不掩藏,作者的基本思想是忌直露而贵含蓄纡曲,这是符合形象思维的原则的,揭露了诗歌艺术的辩证法。
末四句以流水回旋起伏,大鹏扶摇直上作比喻,说明委婉曲折没有固定的格式,不要受某一形体的拘束,而要从实际出发,随物赋形。
[精品]浅析阮籍诗文中的首阳山意象
浅析阮籍诗文中的首阳山意象浅析阮籍诗文中的首阳山意象摘要:伯夷叔齐的让国精神和耻食周粟的高尚气节,感动着历代仁人志士。
阮籍也在诗文中多次引用首阳山典故,这绝不是偶然现象。
首阳山在阮籍心中起着精神的导向作用,本文将从阮籍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他的思想多样性等方面,通过他对伯夷叔齐的歌颂和质疑,来展现阮籍在动乱社会中的矛盾心态,深入的了解阮籍心中的首阳情结。
关键词:阮籍;首阳山;伯夷;叔齐阮籍,魏晋之际名士,与嵇康同为“竹林七贤”精神领袖。
根据《晋书・阮籍传》记载“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1]我们可以看到阮籍那高扬自我的人格和任性不羁的个性。
同时,他还在诗文的创作上卓有成就,尤以五言《咏怀诗》驰名于世。
阮籍诗文“隐约曲折”,这与当时的环境和“未尝臧否人物”的“至慎”言行是分不开的。
李善注《文选・咏怀诗十七首》时曾云:“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遭祸,因发此咏,故每忧生之嗟。
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
”[2]要表达“幽深”的主题思想,诗文中往往会使用大量的典故来寄托作者情怀。
在细读阮籍诗文时,我们不难发现“伯夷叔齐”的事迹被反复引用,出现频率甚高,这便引发了笔者的兴趣,本文将通过比较分析来讨论阮嗣宗笔下的首阳山情结。
一伯夷叔齐作为儒家所推崇的“古之贤人”,《论语》中曾多次提到,如“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者,伯夷、叔齐与”《孟子》一书中还记载了他们的言行对当时百姓的影响“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此外,道家代表著作《庄子》也对其有所讨论,庄子将伯夷叔齐同盗跖相比较,认为他们是“殉仁义”的“君子”,盗跖则是“殉货财”的“小人”。
而真正使首阳故事完整化的是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两人因退让国君之位逃出国家,归西伯养老,后扣马而谏武王,终因耻食周粟退居首阳山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
后人对伯夷叔齐典故的运用便多以此为蓝本。
阮籍《咏怀诗》多次写到首阳之事,如其三“驰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
浅析和静羽毛画的艺术特征与社会效益
国内刊号C N61-1499/C2020年12月(下)另外一层意义,因为古人喝的酒,大多数需要加热,“红泥小火垆”已经点燃,正好可以加热“绿螘新醅酒”。
室外是寒风呼啸,冷气逼人。
室内是温暖如春,美酒已温,现在最缺少的是共品美酒的知己。
最后一句“能饮一杯无?”的追问,正好照应本诗的题目“问刘十九”。
本首诗的题目是《问刘十九》,通观全诗,刘十九好像并未出现,前面三句都是作者在写室内的陈设和室外的景色,最后一句“能饮一杯无”的邀请的对象,应该就是诗歌题目中的刘十九。
但是刘十九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根据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校注》引用朱笺对于刘十九的注解:“嵩阳处士也,名未详。
……白氏在江州常往还者尚有彭城人刘轲,并非一人。
……又据刘轲《上座主书》、《与马植书》、《庐山东林寺故临坛大德塔铭》、《唐摭言》卷十一、清阮福《刘轲传引》《广东通志·人物志》所载,知彭城为轲之郡望,寄籍岭南,幼为僧,元和初由岭南至江州,隐居庐山,亦与嵩阳无涉。
则刘十九非轲可以断言。
”虽然征引了众多的资料,也是不能确切知道刘十九是什么人。
虽然唐代以及后来的文献,能给我们提供的关于刘十九确切的资料非常有限,我们只能另辟蹊径,只有从白居易的诗集中来寻找相关蛛丝马迹。
根据朱笺,《问刘十九》作于元和十二年(817),白居易当于居住在江州。
另外白居易还创作有《刘十九同宿》:“红旗破贼非吾事,黄纸除书无我名。
唯共嵩阳刘处士,围棋赌酒到天明。
”根据朱笺:“作于元和十二年(817),江州。
‘吴元济诛于元和十二年十一月,则此诗当作于是时之后。
’”此首诗中的“红旗破贼非吾事”,是大唐朝廷平定地方割据势力吴元济,“黄纸除书无我名”,是朝廷对重要官员人事任命所下的诏书,此二句应该是作者白居易自嘲,自己身处江州,是在外地流放的官员,无权参与国家要务。
平日如何打发闲暇的时间呢?“唯共嵩阳刘处士”诗句中的“唯”字表现白居易视刘十九在江州的知已,“围棋赌酒到天明”既是展示二人的彻夜的狂欢,也有酒逢知己千杯的尽兴与潇洒。
思政教育视域下的古诗教化功能探究
思政教育视域下的古诗教化功能探究作者:刘心来源:《中学语文·中旬》2024年第05期摘要思政教育以思政课为主阵地,在教育实践中不可避免存在灌输式、枯燥化的弊端。
而“诗教”在中国源远流长,从历代诗歌中可以窥见其在道德、立志及政治方面的教化功能,古詩表情达意的本质也决定了诗教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能够有效弥补思政课实践中的不足。
关键词思政教育传统诗教古诗教化功能“诗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教化民众的方法,古诗具备重要的教化功能。
有人曾提出批评:“古代诗歌的伦理学意义是后人强加的。
”其实不然,从更大的范畴来考虑,这里的“伦理学意义”指涉的就是古诗的“教化”功能,出现此类批评的原因大抵在于有些人混淆了古诗的本质及功能。
诚然,诗歌的本质并不是教化,诗歌的目的也不在于教育人、陶冶人。
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一种个性化的情感表达活动,应当是“情动而辞发”或是“诗言志”,教化功能则是其衍生出的正向功能。
因此,后人对其伦理功能的挖掘,正是一种资源转化,不能说是强加意义。
那么,思政教育视域下古诗教化功能的具体内涵包括哪些范畴呢?这一问题需要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传统“诗教”内涵。
一、传统“诗教”及高校思政教育视域下的“诗教”内涵辨析1.中国古代的传统“诗教”内涵“诗教”在中国源远流长。
《尚书·舜典》中记载,早在三皇五帝时期,舜帝就命乐师以诗乐教导子弟,使其“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春秋时期,孔子论《诗经》的教育作用:“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首次提及“诗教”概念。
汉代,《诗经》位列“五经”之首。
可见中国“诗教”历来广受重视,一直到近代才日渐式微。
对于“诗”的教化功能,历来论述颇丰。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评价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指出了诗歌的审美价值。
孔子在《论语·阳货》中也以“兴观群怨”强调了“诗”的实用特征。
同时,孔子认为:“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这是孔子声明学以致用的主张,也从侧面说明了诗在政治和外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具备实用功能,这是“诗”的“智育”功能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