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一课时
(完整版)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目的:1.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以某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重点: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1.区域的特征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学过的“自然带”?针对我们国家来说.从东到西有哪些呢?(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这说明地理环境存在什么特征?(差异性)地理环境不仅有差异性,还有整体性,对于每个自然带内部来说表现为一定程度的一致性,我们把这样的(具有整体性的)表达一定空间尺度的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称为区域。
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对人类的活动产生影响,而对于区域的发展同样有影响.二、讲授新课我们介绍自己家乡在某省某市,去过某风景区旅游等。
我们经常听到省(直辖市、自治区)、流域、经济区、自然保护区等名词和反映区域的术语.你知道什么是区域吗?(一)区域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区域是我们人类活动的基础,也是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区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看地图册中国气候类型图,思考:此气候类型图划分出了几个气候区域?依据是什么?气候区的边界是明显的还是过渡的?同一气候区内部的气候特征有何特点?从而归纳出区域的特征。
2.特征:(1)层次性。
即区域是有等级的。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例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松嫩和辽河平原。
(2)整体性。
即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区域内各组成部分间的内在联系,并经过这种长期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如干旱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200毫米以下。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前预习学案1)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一课时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前预习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区域的含义。
2.通过读图分析,初步掌握分析两个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基本方法,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学习重点:分析两个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基本方法,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学习难点:基本的区域分析方法。
四、学习过程:学习活动一:区域概述【自主学习】读课本P1,完成1.你能总结出区域的概念吗?2.区域特征【合作学习】区域内部及区域之间各有何特点?学习活动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自主学习】读课本第P2-P3,完成1.你知道地理环境差异影响区域发展的哪些方面吗?2.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差异3. 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人类生产活动的差异【合作学习】造成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小试牛刀】人类活动的差异与地理环境的差异有关吗?为什么?五、应用学习探究一 、区域的特征探究向导:区域特征有整体性、可变性、差异性和层次性。
其中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区域突出的特征。
案例分析: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C.区域可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A.发展水平 B.生活特点 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归纳总结:区域的特征 区域(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地理差异的客观性、划分过程的主观性、区域特征的明确性、组成等级的层次性、地理条件的相对一致性及面积、形状、边界的特征。
探究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探究向导:不同区域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有许多的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
案例分析:下图是长江三角洲(A )与松嫩平原(B )地理位置的比较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地理位置有何不同?气候类型和特点有何不同?气候差异影响农业生产哪些方面?(2)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土地条件有何差异?对农业生产影响如何?(3)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矿产资源条件有何差异?对本区工业的发展有何响?(4)根据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地理位置不同,分析两区商业的发展有何不同?归纳总结: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分析思路(如下图):六、当堂检测.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图所示。
必修三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贫乏
有较丰富的石 油等矿产资源
5.地理环境对生产活动的影响
区域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耕作方式
熟制 工业类型
5.地理环境对生产活动的影响
区域
耕作方式 熟制 工业类型
长江三角洲
水田耕作 一年两——三熟 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
旱作农业 一年一熟 重化工业
6.地理环境对生活活动的影响
请看课本P4“活动”:
比较内容
差异: 1 地理位置 2 气候条件 3 土地条件 4 矿产资源条件 5、其他:河流 植被 地形 影响: 1 农业 2 工业
比较
1.地理位置差异: (1) 在中国的位置
1.地理位置差异: (2)纬度位置(3)海陆位置
2.气候条件差异
3.土地条件差异
4.矿产资源条件差异
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地理环境差异表
用案例说明: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镇江, 东到海边,包括江苏、浙江两省部分地区和整个上海市, 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只有少数小 山丘像孤岛一样矗立在平原之上。这里岸线平直,海水黄 浑,有一条宽约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潮间带浅滩。
松嫩平原位于东北腹地,东靠长白山地,西接科尔 沁草地,北枕大小兴安岭,南至辽河干流以北,跨黑龙江、 吉林、辽宁三省,共辖53个县(市)。土地总面积19.5万 平方千米,1990年年末人口3466万,分别占东北区的 20.4%和34.6%。
地理环境
农业生产 开发早期 发展方向 发展水平 区域 不同 发展阶段 农业社会
商业
工业生产
工商业社会 内涵和特征
干旱 区 半干 旱区
半湿 润区
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班级:学号:姓名:【学习要求】1、区域的含义。
2、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长江中下游平原与松嫩平原比较。
3、结合实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重点难点】1、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长江中下游平原与松嫩平原比较2、学会基本的区域分析方法。
【自主探究】知识点一:区域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单位,它是人们在的基础上,按一定的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区域具有一定的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和边界。
3、不同区域由于的差异,人们的生活特点有许多的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发展等也存在差异。
知识点三: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1、开发早期,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土壤使人们的开垦困难,这一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农业。
2、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迅速的发展,在农业社会,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和生产基地。
3、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人口、城市,人均耕地,生产规模,商品率,农业生产在全国中的地位下降。
【小试牛刀】【基础题】读右图,回答1~3题。
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为 (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A.发展水平 B.生活特点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3、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淮安市于2008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该标志物应位于图l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读右图:我国三大自然区(I、II、III),回答4~5题。
4、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A.地形条件不同 B.水热条件不同C.土壤条件不同 D.光照条件不同5、有关I、II、III三个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有()A.II区比III区纬度高,故热量较III少B.III区比II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II区强C.III区与I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D.II区比I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与I区北部为界6、制约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的因素被克服,甚至成为促进因素,发生在()①船舶被广泛用作交通工具之后②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工具的改良之后③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 ④工商业得到充分发展之后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7、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的()①商品粮基地②商品棉基地③桑蚕基地④淡水鱼基地⑤热带水果产地⑥油料作物生长基地 ⑦长绒棉A.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⑥ C.③④⑤⑥⑦ D.④⑤⑥⑦⑧【提升题】8、我国是一个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比较不同区域的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长三角年降水量较多,受季风气候影响,呈现出由南向 北减少的分布规律;松嫩平原降水量较少,受季风气候 和地形的影响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减少的分布规律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河网密度差异,对农业会 产生哪些影响? 长江三角洲:水田耕作、分散 松嫩平原:旱地耕作、集中。
P3活动1:从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看 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屋顶坡度增大。 对保温要求降低、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
思考: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 理环境对该区域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①开发早期
开发早期
改造自然能力低下 水系成了交通阻隔 土壤黏重、开垦困难
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②农业社会地理环境的影响
科技进步
船作为交通工 具被广泛使用 生产工具改进 生产技术改良 多水而黏重的土 壤适合种植水稻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旱地耕作 玉米、春小麦、 大豆等 一年一熟
耕作方式 农 人 业 类 活 动 差 其 异 他 生 产 活 动
主要作物 作物熟制
水田耕作
水稻(主)、油 菜、棉花等 一年两熟至三熟
特色
工业 商业
水产业较为发达 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
综合性工业基地
重化工业基地
练
习
以下关于松嫩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条件的比 较,错误的是: A.松嫩平原黑土土壤肥沃,而长江中下游平原是 水稻土,不如黑土生产力高 B.松嫩平原人少地多,农业生产规模大,粮食的 商品率高 C.长江中下游平原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 展水田耕作,一年两熟至三熟 D.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面积广,水产业比松嫩平 原发达
【读图思考】
1、气候区的边界是明显的还是过渡的?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课题: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设计人:肖益单位:驻马店市汝南双语学校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1、了解区域的含义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区域的含义②通过读图分析,初步掌握分析两个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基本方法,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①归纳出区域的主要特征,能用简洁的地理语言表达区域的特征。
②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引导学生去理解“区域”的含义,先引导学生回忆熟悉的区域,然后启发学生总结区域的基本特点,进而将所举的区域归类。
③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为例,比较他们在地理位置、气候、土地、矿产等条件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让学生学会区域比较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运用读图分析、对比分析方法,培养分析区域差异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初步建立科学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观。
三、教学重点: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四、教学难点:1.区域的特征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等六、课型新课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以焦作市的经济发展之路引入新课,随后,教师发问:“循环大课堂,知识大循环,你该怎么做?”学生答:“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活动我当家!”教师发令:活动开始——先抢机会,再赢成绩!1、各小组学生竞争参与导学案中设计的八个活动,即“先抢机会”,能写下答案的就写到黑板上,需要口答的,先写下本小组的序号——抢得机会;2、老师带领学生共同评议各小组的成果,按活动顺序逐一评议并打分(ABCD四个档次)——“赢得成绩”;3、本课小结(视时间和难度而定),老师或者学生总结,之后发放下节导学案。
九、板书设计十、附导学案【汝南双语学校高二地理导学案】第一课时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备人:肖益从备人:付松臧莹莹一、学习目标1、了解区域的含义。
地理组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程标准】1.了解区域的含义。
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准确无误地说出区域的概念和特征。
2.通过阅读教材,运用关键词总结说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区域差异。
3.通过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运用关键词比较说明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情景导入】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北方的中国人习惯于简单的质朴的思维和艰苦的生活,身材高大健壮,性格热情幽默,爱开玩笑,吃大葱,他们是自然之子,从各方面来看更象是蒙古人。
在东南边陲的长江以南,人们会看到另一种人,他们习惯于安逸,勤于修养,老于世故,头脑发达,身体退化,喜爱诗歌,喜好舒适,他们是圆滑但发育不全的男人,苗条但神经衰弱的女人,他们喝燕窝汤,吃莲子。
在汉口的南北,所谓的华中地区,是信誓旦旦却又喜欢搞点阴谋诡计的湖北人,被其它省市的人称作“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因为他们从不肥输,他们认为辣椒要放在油里炸一下,否则不够辣,不好吃。
【自学导引】1.阅读教材P2第一段,说出区域的概念和特征。
2.阅读“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完成P2思考。
3.通过分析教材内容,结合上题,从位置.气候.地形.矿产等方面总结说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区域差异。
4.阅读并分析教材P4-5“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从开发早期、农业社会和农业社会后期三个不同发展阶段,比较说明长江中下游平原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问题发现】【知识归纳】【阅读材料】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是在北回归线以南(小三角洲计),以大三角洲计,亦在北纬23°40'-21°30'之间,即绝大部分属于热带范围。
从气候上看,大三角洲则属于南亚热带地区(见竺可桢等《物候学》,1962)。
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1 |区域
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① 空间 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
2.特点
(1)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② 面积 、形状和边界。
(2)有的区域的边界是③ 明确 的,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
(3)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④ 一致
农 耕作方式
水田
耕作业
业 主要作物 水稻、油菜、棉花等
旱地 耕作业 玉米、春小麦、大豆等
耕作制度 一年 两熟
至三熟
一年 一熟
特色产业 水产业
西部:畜牧业
工业
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和从国内外 利用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了重化 运入的矿产资源,发展了轻、重工业,成 工业,成为我国的 重化 工业基 为我国重要的 综合性 工业基地 地
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
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⑧ 亚热带季风 气候
⑨ 温带季风 气候
,地处
土地条件
耕地多为水田,土壤类型为 人均耕地较少
水稻土 , 耕地以旱地为主,土壤类型为
黑土
,人均耕地较多
矿产资源条件 矿产资源 贫乏
石油 等矿产资源较丰富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工农业生产的差异Hale Waihona Puke 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
广泛使用,长江中下游平原稠密的水系不再成为人们交往的阻碍,反而为扩大交
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
生产技术 的改良,
长江中下游平原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
到较快的发展。
2.农业社会阶段:长江中下游平原逐渐成为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同时优越的气
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
区 域 地 理 环 境
区域区位特征
课程标准:
1.了解区域的含义。 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 和人类活动的差异。
学习目标:
1.能够根据实例从概念和特征两个方面说出区域的 含义。 2.能够结合图表资料,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 例,列表比较说明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比较不 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和区域发展的影响。 3.初步从时间与空间尺度形成辩证地、动态地、联 系地看待和分析问题的地理思维能力。
试描述图中等温线的分布及成因
1、地理位置的差异
经纬度位置 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
相对位置
2、气候条件差异
2、气候条件差异
3、土地条件差异 南 方 水 田
水 稻 土
3、土地条件差异 东 北 平 原 肥 沃 黑 土
4、矿产资源条件差异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自然环境的对比
松嫩平原
旱地耕作业、畜牧业 玉米、春小麦、大豆 一年一熟 重化工业基地 落后
工业
商业贸易
生活活动
利用优越交通位置,内引 发展方向 外联,重点向“高精尖” 产业发展,农业退居其次
土地、矿产优势明显,向全 国商品粮基地和重化工基地 发展
作业:整理笔记
一、区域的特征; 二、地理位置的描述方法; 三、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点; 四、中国的干湿地区和气候类型分布(脑中有图)。
共同点 经纬度位置
30°N附近,120°E 东临东海和黄海 东部地区中部,长江 入海口 1000-1200mm 水热条 亚热带季风气候
件较好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都是平原地区;都位于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43°-48°N之间,125°E 距海较远 东北地区中部 400-600mm
第1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答案
(1)经济发达;劳动力素质高;交通便利;科技发 劳动力资源丰富;煤铁资源丰富;人
达;产业结构成熟 均耕地多 (2)①③⑤ ②④
(3)促进能源资源开发;加快工业化进程;改善产业结构; 提供就业机会。
反思· 归纳 本题主要通过对 A、B 两区域的比较,考查区域的基 本特征, 涉及到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区域联系及区域经济 的协调发展等。 通过对地理统计表的分析, 考查学生灵活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 通过对比表格 中数据,可得出 A、B 两区域的发展优势,并且通过两区 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可知在区域间流动的要素以及这 些要素流动的意义。
差异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促进区 性 域发展
开放 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性 协调发展
真题 1 (2009· 江苏地理)我国 A 区域位于沿海, 海陆交通 便利;B 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丰 富的煤铁资源。下表是两区域部分统计数据,据此回 答下列问题。
区域 项目 人口(万人) 面积(平方千米) 耕地面积(千公顷) A 2 239 27 080 989 B 3 508 55 375 2 760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的差异 长江三角洲 地理位置 松嫩平原
位于30°N附近,地 大致位于43°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48°N,地处我国 中部,长江入海口 东北地区中部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条件 土地条件
水稻土为主,水田较 黑土分布广,旱地 分散,人均低于全国 集中连片,人均高 平均水平 于全国平均水平 贫乏 石油丰富
矿产资源条件
2.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种植业 地理环境 类 型 主 要 农作物 水稻、 油菜、 棉花 熟 制 农业其 他部门
最新人教版必修三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1课时)教案
最新人教版必修三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1课时)教案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本章规划高中地理新课程模块三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二,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是第三模块提纲挈领的第一单元,是应用有关地理原理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总论部分。
从体现新课程的内容标准方面,涵盖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两大部分,不仅是正确理解人地关系的理论基础,更包含地理学科的前沿领域,具有独特的学科育人价值。
教材开篇就提出了区域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阐明了区域地理环境差异与人类活动差异的客观存在性,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动态联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地理信息技术正成为研究区域地理环境的重要技术与方法,对地理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随着遥感、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数字地球正成为地理学科的前沿领域,因此需要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以及3S技术在人们生产与生活各个领域的应用。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解析“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为了使可持续发展课题具有可操作性,首先需要界定研究的范围,那就是以区域作为单位,结合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有针对性的研究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因此,把“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作为本模块首先要学习的内容。
关于“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四方面:(1)正确理解“区域”的含义;(2)了解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3)了解在自然环境差异影响下的人类活动的差异;(4)了解区域自身发展的基本规律。
首先,从教材内容选取来看,主要从三方面来具体阐述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第一,了解区域的含义,通过内容提要来阐述区域的概念、类型以及区域的特征。
第二,以两个不同区域,即以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为例,比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1章第1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共91张PPT)
——建同样高度的多层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
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冬季的正 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为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 阳光照射的楼房间距自北向南逐渐减小。
2、探究活动
暑假,哈尔滨某高中的学生张明准备从家乡出发,按如下设计 的线路去考察、体验生活:哈尔滨一内蒙古东部的锡林郭勒牧 区一山西太原附近地区一江苏南部平原地区一江西井冈山地区 一云南西双版纳地区。试根据上述的线路及到达的考察点,查 阅有关资料,讨论沿途及各考察点所能观察到的自然和人文景 观,分析导致各地自然和人文景观差异的原因。
工业 交通
人口
科技 ……
P2思考
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 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纬度位置差异 长江三角洲纬度较低,获得的太阳辐射量 年平均气温高;松嫩平原纬度较高,获得 太2.阳长辐江射三量角少洲,和年松平嫩均平气原温的低年降水量 分布长各江呈三现角什洲么的规年律降?水形量成大这致种从分南布规 律的向主北要递原减因主分要别是是因什为么该?地南部距
中国中三国大三自大然自区然:自区然:自区然域区域
昆仑山—阿尔金山— 祁连山—横断山 (3000米等高线)
大兴安岭—长城 (400㎜等降水量线)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北方
青藏高寒区
东 部 季 风 南方 区
秦岭—淮河
中国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区域
中国汉语七大方言区:社会文化区
2 区域的特点
• 具备一定的区位特征 • 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 有的边界是明确的,有的具有过渡性质
(1)在素有“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 之称的哈尔滨,会看到各种中外文化融合的 各具特色的建筑,既有东方的文庙,又有西 方古典式建筑基督教堂。夏季可在太阳岛上 玩沙戏水,冬季可欣赏各种栩栩如生的冰雕。 (沿途可见温带落叶落叶林和混交林,黑土 地、麦田)
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工商业的发展
城市稠密、人均耕地少
水网稠密、耕地破碎
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
生产规模小
商品率低
粮仓地位被取代
地气土矿 理候地产 位条条资 置件件源
农业生产 商业
工业生产
地理环境差异
不同区域 发展(横向)
区域
区域发展 不同阶段 (纵向)
开发早期 农业社会 工商业社会
内涵和特征
西 北 干 旱 半 干 旱 区
南 方 地 区 的 食 品
因为大体在秦岭-淮河以南,春 雨、梅雨雨量丰富,非常适合种植 需水多的水稻,因而南方历史上一 直以大米及其制品为主食,例如米 饭、米糕、米团等。
北方 地区 的食 品
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春天雨水稀少,素有“十年九春 旱”之说,因此历史上一直种植耐旱的小麦,人们也主要以面粉 制品如面条、馒头、饺子、大饼等为主食。
农 业
主要
农作 物
水稻(主)、油菜、 棉花等
玉米、春小麦、 大豆、亚麻等
动 作物
差 异
熟制 一年两熟至三熟
一年一熟
其他 部门
水产业较为发达
西部发展畜牧业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人 类
交通
水陆空等运输发达
陆运发达
活 工业 我国重要的
我国的
动
综合性工业基地 重化工业基地
差 异
城市 沿河、海和铁路分布
沿铁路分布
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青藏高寒区,位 于中低纬度的我国西 部地区。海拔高,日 温差大,太阳辐射强 ,有众多的高山和冰 川,是亚洲众多河流 的发源地。自然带的 垂直分异显著,以畜 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 。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东部季风区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各 地的自然地理差异也很明显。大致以秦岭— 淮河为界,可以再分为“南方”和“北方” 两个亚区。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农 自然条件差异 作物种类、耕作制 度、产量等差异
业 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 机械化、生产率、 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 商品率等差异
工 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 工业类型、规模等
业 交通、政策等差异 差异
人类活动
差异成因
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
具体表现
人口规模、密度、
人口
件和经济状况、科技水平、 开发历史等社会条件差异 地形、气候、河流、资源、 交通等差异
增长速度等差异
城市形态、数量、
城市
规模、发展水平等
差异
交通
地形、位置、经济、科技、 交通方式、通达度 人口等差异 等差异
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确定区域特征差异,分析 区域间的不同发展方向和状况。
发展 阶段
农业社会阶段
工商业社会阶段
转型阶段
影响 发展传统农业的
发展 条件(如土地、气 的主 候、水源等)、发
影响工业发展的条 件(如矿产资源、
资金和技术密
集型工业发展
条件(如交通、 能源、交通、市场、 要条 展资源和劳动密 信息、贸易、 技术等) 件 集型工业的条件 金融等)
发展 阶段
农业社会阶段 工商业社会阶段 人口增长过快,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河流少,水量小 丰富,以__④__为主
__②__
__③__ 较少
①以盆地、山地为主 ②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③河网密集,水量大
④能源资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2)新疆和江苏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简述两省区风能资源 新疆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区。江
空间分布的特点。 苏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案例2楼兰地区的变迁 案例 楼兰地区的变迁 楼兰地区 上游开发增加用水,造成下游的楼兰缺水, 上游开发增加用水,造成下游的楼兰缺水,以 至断流,使新植被无法生长, 至断流,使新植被无法生长,从而给风蚀或风 沙侵入创造了长驱直入的条件。 沙侵入创造了长驱直入的条件。楼兰生态环境 脆弱,过度开垦造成土壤干旱和风蚀。 脆弱,过度开垦造成土壤干旱和风蚀。公元 330年以后,随着水源的断绝、屯垦中断,加 年以后, 年以后 随着水源的断绝、屯垦中断, 丝路”改道等经济因素的影响, 上“丝路”改道等经济因素的影响,人们已无 法或已没有必要再坚守这块土地, 法或已没有必要再坚守这块土地,终于在公元 5世纪末,人民散尽,楼兰衰败。 世纪末, 世纪末 人民散尽,楼兰衰败。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要想在楼兰地 区恢复其往日的农业繁荣已经几乎不可能了。 区恢复其往日的农业繁荣已经几乎不可能了。 恐怕这里的区域经济发展也就指望旅游业了。 恐怕这里的区域经济发展也就指望旅游业了。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农业区域的比较
首先思考两个区域比较的地理要素(围绕区域农业发展) 首先思考两个区域比较的地理要素(围绕区域农业发展) 气候 地形 土壤 水源 劳动力 市场 交通
……
黄 海 32° ° N
长江
东 海
小 兴 安 岭 大 兴 长 白 安
45° 45° N
长江三角洲 共同点 地理位置 地 气候条件 理 环 境 土地条件 差 异 矿产条件
地理环境
长江三角洲
入海口, 入海口,水陆交通发达 便利
松嫩平原
位于我国海岸线中点、 位于东北内陆, 交通条件 位于我国海岸线中点、长江 位于东北内陆,铁路交通
劳动力动力相对较少
长江三角洲 农 耕作方式 业 主要农作
@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重点:1.了解区域的含义。
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和人类活动的差异。
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教学难点:1.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2.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新课导入:大家经常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区域,生产生活与区域地理环境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的区域和区域的不同阶段,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又有什么联系呢?一、区域(阅读课本第2页,思考区域的概念、特点)1、区域的概念:区域是指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内涵:(1)区域的划分基础是差异,即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客观性),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主观性)划分出来的,体现了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2)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边界。
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但大多数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3)区域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
3、区域的特点(1)层次性。
区域可划分不同的等级,不同等级的区域存在着级别差异,即有层次性。
(2)差异性。
表现为同等级区域之间的差异和区域内部的差异。
一般说来,区域等级越高,区域内部越复杂,同一性越小,区域间差异性也就越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区域本身越简单,区域内同一性越大,区域间差异越小。
(3)整体性。
区域内部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整体。
区域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区域内部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点。
(4)可变性。
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但大多数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每个区域都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对人类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区域发展,下面我们再来对比探究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如何对区域发展产生影响。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差异,主要体现在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探讨区域内部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区域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从而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南 方
降水多,屋顶坡 度大,利于排水; 房檐宽,是为了 避雨和遮阳
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 北方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要比南方的小,因此, 为了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射,同样高度 的楼房,北方的楼房间距要比南方的大
自然环境的生动反映--南北方的民居
我国历时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
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3.科技进步
船作为交通工 具被广泛使用 稠密的水系成 了天然的水道 生产工具改进 生产技术改良 多水而黏重的土 壤适合种植水稻
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4.工商业的发展
城市稠密、 人均耕地少
水网稠密、 耕地破碎
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 生产规模小
商品率低
粮仓地位被取代
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 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 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长江中下游的环境特点: 河湖沼泽分布较广、 地势平坦、土质黏重。
2.开发早期
改造自然能力低下
水系成了交通阻隔 土壤黏重、开垦困难
地 气候条件 理 环 境 差 土地条件 异
矿产条件
﹙二﹚.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耕作业
区域
地理环 作物 类型 农作物 境
熟制
良好的水 热条件,河 湖水面广
水 田 耕 作 业 为 主 旱地耕 作业为 主
长江 三角 洲 松嫩 平原
水稻、 油菜、 棉花
一年两 熟至三 熟
水热条件有 限制,西部 草原分布广
从国内外运进矿产 发展重工业 资源 利用当地丰富的石 油资源和周围地区 的煤、铁等资源
成为我国 重要的综 合性工业 基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贸易发达
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气候的共同 点是雨热同期,原因是( ) A.同属温带地区
B.气候的大陆性强 C.同属东部季Βιβλιοθήκη 区D.都是平原地区C
-学以致用-
(1)图示a、b两地中位于珠江 三角洲的是__________ 。 b
(2)填写下表,说明应从哪些 方面比较长江三角洲与珠江 三角洲的区域差异。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 一 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 什么是区域 二.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三.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了解区域的含义 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 动的区域差异 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 人类生 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水田耕作业 水稻(主) 油菜、棉花等
一年两熟至三熟 水产业较为发达
活 动 其 差 他 异 生
产 活 动
工业
商业
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 业基地 ①轻工业:依托当地 发达农业基础发展 ②重工业:从国内外 运入矿产资源发展 我国沿海航线的中 枢,长江入海门户, 对内外联系方便,
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周 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发展重化工业。
(2)北方的城市住宅楼建设要考虑冬季室内取暖 和墙体保温,所以建筑成本较高。
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
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为 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射的楼房间距自 北向南逐渐减小。
3.长江三角洲河网稠密,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 水产 业发达; 松嫩平原河网密度相对小,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 春小麦、大豆等作物;西部草原分布较广,发展畜牧业。
-方法指导-
如何比较两个区域差异:
1、自然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候、 地形、植被、水文、土壤、矿产资源等。 2、人文地理环境: 农业、工业、人口、城市、交通、商业、 科技、文化、市场、历史基础等
一、区域的含义
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在地理差异的基 础上,按 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我国三大自然区
我国三个经济地带
划分依据:气候和地貌
划分依据: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
整体性
指区域内部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经 这种长期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一个不 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差异性
区域与同等级区域之间的差异。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同一性)。
活动1. ⑴
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的夏季湿热而漫长。为了在 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 南方强。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利于在冬季保温御寒;南 方居民的墙体轻薄,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
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居民的屋顶坡度也逐 渐增大(利于排水);随着对保温要求的降低和对通风纳 凉要求的提高,民居的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 渐加大。
长江三角洲
范围 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 州湾,西至镇江,东到海边,包括江苏、 浙江两省部分地区和整个上海市,面积 约5万平方千米,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两地的纬度位置差异。 2.长江三角洲年降水量较多,受季风气候影响,呈由南向北 减少的分布规律; 松嫩平原年降水量较少,受季风气候和地形的影响,呈现 出由东南向西北减少的分布规律。
层次性
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 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可变性
边 界
过渡性质
边 界
明确
整体性
2.区域的特征:
差异性 层次性 可变性
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 状和边界。
3.区域范围: 有大有小
关于区域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 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 C.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C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差异
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
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
长江三角洲
VS
松嫩平原
松嫩平原
范围 松嫩平原位于东 北腹地,东靠长白 山地,西接科尔沁草地, 北枕大小兴安岭, 南至辽河干流以北,跨 黑龙江、吉林、辽 宁三省,共辖53个县 (市)。土地总面 积19.5万平方千米。
地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理 气候条件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环 境 ①水稻土为主 差 ②耕地多为水田 异 土地条件 ③土地较为分散
④人均耕地少
矿产条件
矿产资源贫乏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旱地耕作业 玉米、春小麦、大豆等 一年一熟 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 畜牧业
耕作方式 主要粮食 农 作物 业 作物熟制 人 其他 类
长江三角洲 共性 地理位置
松嫩平原
①都是平原地区, 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位于北纬30°附近,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 部,长江入海口 北纬43°~48°,地处我 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温带季风气候区 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 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温 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 ①黑土分布广泛 ②多为旱地 ③集中连片 ④人均耕地多 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差异 (只需列出比较的要素)
自然环境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人类活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 人口、交通、农业、工业、城市
举一反三
试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发 塔里木盆地 展的影响。
四川 盆地
地理位置差异: 四川盆地位于中部地区 塔里木盆地位于西北地区 气候条件差异: 四川盆地(亚热带季风气候) 塔里木盆地(温带大陆性气候) 土地条件差异: 四川盆地(紫色土,肥力较高) 塔里木盆地(荒漠土壤,贫瘠) 矿产资源条件差异: 四川盆地(钒、钛、钙、芒硝、萤石、天然气、 硫铁矿的储量 丰富) 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