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新课标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通过实例,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表象,会利用单位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3、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二、内容安排三、各小节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例1、例2例3例1、例2例6(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第18~22页)a、理解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面、棱、顶点。
b、理解和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
长方体一般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c、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d、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特征,形成正方体的概念。
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所有的棱长度相等。
e、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f、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本小节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正确找出长方体横放、竖放、侧放几种不同情况下摆放的长、宽、高。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例如:用附页的图样做长方体和正方体;用小棒、橡皮泥做长方体框架;测量长方体的长、宽、高;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搭一搭等等。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练习五中的第6题,学生要明确需要的彩灯线实际上是哪些棱长之和。
再例如练习五的第9题,要教给学生做这类题的方法对例题的理解主题图教材首先呈现了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的建筑物和生活用品。
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其落脚点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很多物品的形状都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为进一步研究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做准备。
看完主题图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
然后从实物图中抽象出长方体的几何直观图,让学生观察这个长方体,图中有什么?学生回答有面、线段、顶点。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模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模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
2、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长、宽、高。
3、能比较区别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
4、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1、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宽、高。
2、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正方体模型;长方体框架。
课前谈话:师:老师听说我们班的孩子是最聪明的,这样,老师课前先和大家玩个游戏——猜相对词。
仔细听,东——,南——,天——,上面——,右面——,前面——。
难不倒大家呀,看来大家真是名不虚传。
老师期待着课堂上大家的精彩表现。
一、新课导入。
1、看,老师带来了一些物品,都认识吧。
如果我不小心触碰到桌子,哪件就不能平稳地摆在那里呢?我就取走它。
如果我还想将剩下的物体分成两类,你会怎样分?(分成长方体和正方体)3、师:这一组叫——长方体,这一组叫——正方体。
(粘贴)他们呀,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今天我们将再次拜访他们,进一步认识它们。
二、新课教学。
1、长方体的认识。
(1)为什么这些物体在桌子被触碰时依旧能平稳摆放呢?原来秘密藏在它们的面上,你来摸摸?有什么感觉?(光滑平整)你也来摸摸,有何感觉?这些叫做长方体的面。
(出示)长方体有几个面围成的?谁来为我们数数?他指,我们一起说出是哪个面?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评价:我发现他在数的时候做到了一对一对地数,很有顺序,这样就不容易重复或遗漏;如果我们在数的时候能做到按一定的顺序,就不容易重复或遗漏了,谁能能重新试一试吗?)我们把这些一对一对的面叫做相对面。
(2)下面,高举你的长方体,徐老师说出哪个面,你就边说边摸它的相对面,好吗?长方体一共几个面?(板书:6个面)(3)孩子们,当你把手从一个面滑向另一个面时,你摸到了什么?你来摸摸。
第一单元第2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长方体或正方体展开图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即使用纸张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并尝试将其折叠成立体图形。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们有了合作的机会,他们能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但我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展开图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或者是对团队合作不够熟悉。为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小组互动的指导,比如设定明确的讨论目标,鼓励每位同学发表自己的观点,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效果。
-举例:长方体有6个面,其中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12条棱分为互相平行的3组,每组4条棱的长度相等;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有6个相同的面,12条相等的棱。
b.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认识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方法,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其对应的立体图形。
-举例:长方体的11种展开图中,学生需要掌握如何识别不同的展开方式,并能够理解每一种展开图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
五、教学反思
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思考的现象和问题。首先,学生们在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的概念时,普遍表现出较好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提问和实例展示,我发现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这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学生在识别和绘制展开图时遇到的困难。有的学生在面对长方体的11种展开图和正方体的7种展开图时,容易混淆和出错。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个难点,我在课堂上增加了更多的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环节,鼓励他们亲自尝试制作和折叠展开图。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每种展开图的特点和折叠方法。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
–能够辨别长方体和正方体。
–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通过实例和练习,巩固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和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和特征。
–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教学难点:–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并与他们讨论不同之处。
2.学习长方体:–引导学生理解长方体是由长方形面拼接而成的立体图形。
–让学生测量和计算长方体的长、宽、高。
–练习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长 × 宽 × 高。
3.学习正方体:–讲解正方体是一种所有边相等且都是正方形的立体图形。
–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
–练习计算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边长的立方。
4.综合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综合练习,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和体积计算。
5.拓展应用:–提出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房间体积计算等。
四、课堂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作业题目。
2.拓展练习:设计一个包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际问题,计算它们的体积。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和特点,通过实例和练习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同时,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引导和解决,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和性质,能够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并且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2.能够判断物体是否为长方体或正方体;3.能够应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性质;2.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知识解决复杂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它们的名称并简单描述它们的特点。
2. 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长方体:具有三对相对相等的面的立体称为长方体。
•正方体:六个面都是正方形的立体称为正方体。
3. 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通过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让学生能够准确区分它们,并给出相应的理由支持自己的判断。
4. 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解决问题1.问题一: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3cm、4cm、5cm,求它的体积和表面积。
2.问题二:一个正方体的体积为64立方厘米,求它的边长。
5. 拓展练习1.请学生自行寻找周围环境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例子,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出示一些复杂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进行解答。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及其区分方法,能够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够多加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木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案(优选)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导航:【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材第23页以及第25页练习六第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进一步加深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认识。
2.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建立图形的表象的过程,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
3.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重点难点】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投影仪。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什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什么是正方体的棱长?2.指出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并说出长方体的特征。
指出正方体的棱长,并说出正方体的特征。
【新课讲授】1.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在上面分别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
师生共同复习长方形的特征。
请同学们沿着长方体纸盒的前面和上面相交的棱剪开,得到右面这幅展开图。
(2)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盒,分别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然后师生共同复习正方体的特征。
让学生分别沿着正方体的棱剪开。
得到右面正方体展开图。
(3)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看看哪些面的面积相等,长方体中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观察后,小组议一议。
【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2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六第1、2题。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通过学习,你能说说你的收获吗?教学反思:本课时主要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今天我们一起通过简单的展开与折叠进一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其实这样的方法还可以研究其他的立体图形,有利于更好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信同学们随着课后的不断研究一定会有了不起的发现。
第三单元_第03课时_ 长方和体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设计)-【上好课】五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第三单元_第03课时_ 长方和体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设计)-【上好课】五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常见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2.学生能正确识别展开图上的各个面;3.学生能通过展开图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学内容:本课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识别展开图上的各个面。
教学难点:学生能通过展开图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成语猜猜猜:看谁最先说出以下成语所对应的数学概念。
(1)面如武松背;(2)六畜兴旺。
2.通过成语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展开图。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可以通过展开图来解释,展开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很常见的。
二、讲解与练习(15分钟)1.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定义:采用图片的方式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并通过绘制图形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并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补充和扩展。
2.展开图的绘制:通过几何绘图软件实时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并让学生帮助画出其展开图。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展开图中的各个面,并对应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中去。
3.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通过展开图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其中表面积和体积的定义通过图片的方式加深学生的记忆。
三、拓展(10分钟)1.本课内容的拓展:提供完整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绘图,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其表面积和体积。
2.材料的应用:提示学生现实生活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应用场景,并要求学生进行展开图的计算,结合小组讨论或是全部汇报。
四、反馈与总结(10分钟)1.回答问题:教师提出一些总结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回答或是小组共同讨论。
2.总结思考:请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在黑板上总结出本节课所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评价:1.课堂练习,学生课堂发言及小组讨论;2.作业,反馈作品点评委员会。
五、巩固(15分钟)1.选择题:通过选择题的方式检验学生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的理解,同时加强学生对于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的掌握。
《长方体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优秀教学设计(通用9篇)
《长方体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优秀教学设计《长方体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优秀教学设计(通用9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长方体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长方体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不同的展开图,加深对正方体、长方体特点的认识。
2、经历展开与折叠的活动过程,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一种转化的思想,及研究方法的学习,体会学科的价值。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出示漂亮的大礼品盒,引发学生研究兴趣)想做漂亮的礼品盒么?打算怎样研究?2、提出研究的方法并揭示课题:展开与折叠二、自主探究活动之一1、引发猜想,唤起思考: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后会得到什么形状的图形?2、学生动手操作,初步探究;(1)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教师提出“展开”的要求:①沿棱剪开,不能剪散②边剪边想,相对的面跑到哪里去了?③把相对的面用相同的符号标出来。
教师巡堂,并与学生一起“展开”长方体和正方体。
(2)初步感知“展开”与“折叠”的关系。
四人小组交流,教师相机(展开活动)提问:“为什么把展开的图形又折叠回去呢?”(3)请学生把长方体、正方体各种不同的形状的展开图展示在黑板上。
3、揭示概念,探究特征:(1)揭示展开图的概念:象这样由立体图形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就叫做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2)探究长方体、正方体展开的特征:观察黑板上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感悟:①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各小图形的特点②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的不唯一的特点三、自主探究活动之二1、(出示做一做1)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对折后能围成正方体?(1)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判断。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人教新课标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第3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内容及相应的“做一做”。
内容简析本小节先讲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加强几何直观,为继续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做好准备,在此基础上概括出表面积的含义。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不同的展开图,加深对正方体、长方体特点的认识。
2.经历展开与折叠的活动过程,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转化的思想及研究方法的学习。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难点:理解正方体的各种展开图。
教法与学法1.本节课主要采用观察法、发现法和讲授法,让学生从观察、想象和操作中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2.以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为主,学生通过观察以及总结加深对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的认识。
承前启后链复习:回顾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学习: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延学:进一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激趣引入法:出示漂亮的大礼品盒,谈话: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漂亮的礼品盒么?你们知道漂亮的礼品盒是怎么制作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品析...........,.......,.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生活情境...:.通过出示漂亮的礼品盒又有效的导入了新课.........,.直奔主题.....................,.使学生有足够的热情去探索新知识。
】课件导入法:视频出示礼品制作的过程,谈话: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礼品盒制作的方法吧!(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品析................:.创设生活情境.........,.为学生后续学习做好认知和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理准备。
教案分享:五年级下册数学3.2长方体和正方体平面展开图
教案分享:五年级下册数学3.2长方体和正方体平面展开图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本文将分享五年级下册数学3.2长方体和正方体平面展开图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并从教材、课堂实践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希望本文可以给广大老师们带来一些启示,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材解析本节课的主题是“长方体和正方体平面展开图”。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几何体,对于学生而言,了解和掌握这两种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先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和特点,进而掌握它们的平面展开图,并了解这两种几何体的性质与应用。
我们需要让学生能够通过平面展开图还原出原来的立体图形。
以正方体为例,将正方体的六个面展开成一个平面图,让学生自己将其还原成原来的立体图形。
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平面图和立体图上形状的对应关系,并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性质和应用。
例如,学生应该了解长方体有八个顶点、十二条棱和六个面,而正方体有八个顶点、十二条棱和六个面,其中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学生也应该能够应用这些性质来解决与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关的问题。
在教学中,我们还需要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达式。
例如,长方体的体积可以表示为“V = l × w × h”,其中“l”、“w”和“h”分别为长方体的长、宽和高;而正方体的体积可以表示为“V = a^3”,其中“a”为正方体的边长。
学生应该掌握这些表达式,并能够应用它们来解决与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关的题目。
二、课堂实践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演示、练习等,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可供参考。
1. 演示平面展开图让学生看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特别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将平面展开图还原成立体图形。
五年级数学教案:让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平面展开图
五年级数学教案:让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平面展开图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长方体和正方体在几何图形中是比较基础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概念。
在五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教师需要教授学生如何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及它们的平面展开图。
本文将会为您详细介绍如何教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平面展开图。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概念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几何中的立体图形。
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矩形,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在数学中,我们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等概念。
理论上这些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也需要通过生动的视觉展示来了解这些概念。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理解是学生在五年级要学习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通过教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各个面分别是什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比如:1.对于长方体来说,它有6个面,分别是: 上下两个面、前后两个面、左右两个面,每个面都是矩形。
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展示一个3D 的长方体图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个面的概念。
通过观察长方体所展现的视觉效果,学生可以充分地理解各个面的构成以及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对于正方体来说,它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同样地,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展示一个3D的正方体图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个面的构成以及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平面展开图的理解平面展开图是一种将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的方法,能够直观地展现一个长方体或者正方体各个面的形状和大小。
对于学生来说,需要理解有关于两个概念:平面展开图和各种不同的立体图形的拆分法。
1.平面展开图的理解:平面展开图是通过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各个面展开,“剪开”后粘贴到一起,构成的一幅平面图形。
它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现出长方体和正方体所有的面以及面积。
2.立体图形的拆分法:对于一些立体图形,为了更好地理解它们各个面的构成以及平面展开图的构成,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拆分。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 教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展开与折叠,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了解长方体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展开成平面图形,加深对长方体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经历和体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过程,发展几何直觉,培养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分类讨论、转化等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通过展开、折叠,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教学难点:学会利用类比转化的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教学准备:教具:课件,长方体、正方体模型和纸盒若干。
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各1个,彩色笔,剪刀,胶纸。
教学过程(一)回顾特征教师让学生对照自己手中的纸盒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二)认识长方体的展开图1、教师让学生把手中的长方体纸盒剪开,去掉多余部分,观察展开后的形状,指出这就是长方体纸盒的展开图。
师:先看看长方体,再看看这个展开图,你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原来的立体图形变成了平面图形。
生2:我发现长方体的外表展开后是由6个长方形组成的。
2、同学们沿着棱剪开(纸盒粘接处多余的部分要剪掉),再展开,想象训练。
把长方体纸盒的展开图还原、展开、再还原、再展开,这样反复几次。
教师:假如有一个摄像机把你刚才的操作过程拍摄下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会是怎样的?3、标注和思考把长方体展开图,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并让学生思考:①长方体哪几组面的面积相等?②长方体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思考后回答:上下两个面面积,每个面的长和宽就是长方体的和;前后两个面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就是长方体的和;左右两个面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就是长方体的和。
4、说说什么叫长方体的表面积?师:通过观察课件和动手操作实物模型,谁知道什么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生1: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指长方体形状的物体表面的面积。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
3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行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掌握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重点难点】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难点是体积和表面积两个概念的建立。
【教学指导】1.注意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
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情境引入。
通过对一些建筑物、生活用品形状的观察、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很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学习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中物体的形状。
表面积、体积和容积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接触到,教学中应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2.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培养空间观念,建构新知。
空间观念的培养应通过多种感官协同作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对长方体实物或模型进行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和空间位置关系,从而对长方体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在体积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感受到物体所占的空间,不同物体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从而深刻地理解体积的含义。
通过用小正方体来摆不同形状的长方体,来观察、猜测、归纳、推理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11课时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课时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6课时【知识结构】第1课时长方体学习内容长方体的认识(教材第18~19页的内容及第21~22页练习五的1、2、3、6、7题)。
完整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3.2长方体和正方体平面展开图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
一、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情境演示引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
1. 你们平时都见过哪些立体图形?2. 你们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是什么样子的吗?3. 你们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怎么求吗?二、呈现(30分钟)教师通过视频、图片和实物展示等多种方式呈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让学生对于这些展开图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1. 教师用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进行实物展示,让学生看到真实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是什么样子的。
2. 教师向学生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能够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
3. 教师通过视频和图片展示,让学生看到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空间中的不同角度,加强学生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知。
三、讲解(25分钟)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并帮助学生理解计算公式的意义。
1. 长方体:(1) 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为 S = 2(ab+bc+ca),其中 a、b、c 分别代表三条边的长度。
(2) 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为 V = abc,其中 a、b、c 分别代表三条边的长度。
2. 正方体:(1) 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为S = 6a²,其中 a 代表边长。
(2) 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为V = a³,其中 a 代表边长。
四、练习(30分钟)教师通过多种练习方式引导学生熟练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
1.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物模型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2. 教师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分别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3. 教师带领学生游戏,让学生能够通过游戏加深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知,同时熟练掌握计算公式。
五、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通过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帮助学生完成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学习总结,同时激励学生发掘更多的数学知识。
轻松掌握,五年级数学教案3.2长方体和正方体平面展开图的教学方法
五年级数学教案-3.2长方体和正方体平面展开图的教学方法在五年级数学学习中,学生会接触到许多几何概念和知识,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
这项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如购买纸盒或者制作工艺品等,教师要重视这个教学点。
本文将介绍长方体和正方体平面展开图的教学方法,帮助教师轻松掌握这个教学点。
教学目标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2.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性质和特点;3.能够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体图像画出它们的平面展开图;4.加强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的观察和理解。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学用具。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模型。
3.生活中的物品,如纸盒、玩具等。
教学内容与过程一、复习1. 复习学生已经掌握的几何知识,如立方体、多面体等。
2. 了解学生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了解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知程度。
二、引入知识点1. 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模型,提问学生知道这是什么几何体吗?知道它们的特点和性质吗?2. 以生活中的物品为例,如纸盒、玩具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是由什么构成的,它们有哪些特点和性质。
三、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性质和特点1. 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像,引导学生认识它们的特点和性质,如六个面都是矩形或正方形,八个顶点和十二条棱等。
2. 给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长方形画板、小孩子的玩具等,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练习画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 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模型,并让学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各个面的形状和位置关系。
2. 教师用简单的画图大法,前、后、左、右标记清晰的前提下,学生模仿老师的画法,画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
3. 在画图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如边长的对应关系、面的对应关系等,加强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的观察和理解。
五、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给出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体图像,画出对应的平面展开图。
优化五年级数学教案3.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方案
优化五年级数学教案-3.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方案一、前言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其中最核心的知识点之一便是展开图,它是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
但是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于展开图的理解和运用都要求在细节的把握和思想的深入上有更好的提升。
在当今数字化不断发展的时代,注重教学方案的革新和优化,使得传统教学方式得以转变,以提升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本文旨在通过优化五年级数学教案-3.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方案,为广大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理论学习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及特点长方体是由6个矩形组成的立体图形,其中相对的侧面为平行四边形,连续的侧面则为长方形;正方体是由6个正方形组成的立体图形,其中每个立面垂直相邻面,边长相等。
2.展开图的定义及构成方法展开图是将立体图形平面展开的结果。
展开图的构成方法是,将每个侧面沿着它们接触并连接的棱边剪开,展开到平面上,同属于同一侧面的小矩形或正方形相连接,得到平面上的展开图。
3.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的构成长方体的展开图有3个方形和2个矩形,正方体的展开图有6个正方形。
三、教学流程1.引入环节教师可以在引入环节中抛出一个问题,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回答,教师再进行概括和解释,引导学生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和理解。
2.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特点以及展开图的构成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图片等多种方式,生动形象地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特点,同时在学生的网络互动平台上发布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构成方法,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3.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的构成在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特点,以及展开图的构成方法进行讲解后,教师可以直接进行展开图的构成,操作过程可以在屏幕上展示,并带领学生对这一过程进行呈现和讨论,以便于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质疑精神。
最新人教版新课标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第一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设计●设计说明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课本第23页。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操作和时间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灵活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难点:能够找出任何一个面所对应的面,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各一个、把附页1中的图形剪下来。
教学时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对长方体和正方体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谁能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呢?(生回答后,教师借机引入)那么如果把它们展开成一个平面图行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设计理念]复习旧知引入新课,能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和将要学习的新知练习起来,为更好地学好新知奠定了基础。
二、动手实践,学习新知1、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
谈话:请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展开图,它是由什么形状的物体图形展开的呢?刚才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这些图形是把正方体展开得来的,到底是不是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好吗?出示正方体展开图:请大家拿出自己准备的正方体,你能够沿着这个正方体的棱把这个正方体纸盒剪开,得到这个图形吗?要求:剪的时候要沿着棱剪,并且各个面要互相联在一起。
(1)各小组交流如何把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形成如图形状。
(2)学生尝试动手操作,有困难的可寻求老师帮助。
(3)和组内同伴交流一下自己的剪法。
(4)全班交流:请学生实物投影展示,边剪边说:第一步,剪开3条棱,展开上底面;第二步,展开正方体的侧面,剪开4条棱;第三步,翻折下底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第一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课本第23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
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操作和时间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灵活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难点:能够找出任何一个面所对应的面,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各一个、把附页1中的图形剪下来。
教学时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对长方体和正方体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谁能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呢?(生回答后,教师借机引入)那么如果把它们展开成一个平面图行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设计理念]复习旧知引入新课,能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和将要学习的新知练习起来,为更好地学好新知奠定了基础。
二、动手实践,学习新知
1、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
谈话:请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展开图,它是由什么形状的物体图形展开的呢?刚才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这些图形是把正方体展开得来的,到底是不是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好吗?出示正方体展开图:请大家拿出自己准备的正方体,你能够沿着这个正方体的棱把这个正方体纸盒剪开,得到这个图形吗?
要求:剪的时候要沿着棱剪,并且各个面要互相联在一起。
(1)各小组交流如何把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形成如图形状。
(2)学生尝试动手操作,有困难的可寻求老师帮助。
(3)和组内同伴交流一下自己的剪法。
(4)全班交流:请学生实物投影展示,边剪边说:第一步,剪开3条棱,展开上底面;第二步,展开正方体的侧面,剪开4条棱;第三步,翻折下底面。
(5)把剪好的平面图形重新折叠起来,再慢慢展开,在展开的过程中体会其剪的过程和方法,并在展开图上标出正方体的六个面,观察这六个面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相对的两个面中间隔着一个面。
)
(6)引导学生沿着其他棱把正方体展开,学生自己尝试,成功后在小组中交流一下自己的剪法和发现,再在全班交流。
展开图如图:
……
(7)小结:同一正方体,按不同方式展开得到的平面图是不一样的。
在正方体的展开图中,相对的面如果在同一行或同一排,中间一定只隔一个面,不在同一行或同一排,中间可以隔着一些面。
2、研究长方体展开图。
(1)小组讨论研究怎样剪长方体,学生小组里独立操作,互相交流,再
全班交流、演示,说说自己是怎么剪的。
(2)根据学生回报课件展示平面图
(3)看看长方体展开图,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观察、交流。
追问:你能从展开图中找到哪些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4)根据学生的回报板书: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下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原长方体的长和宽,前、后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原长方体的长和高,左、右面的长和宽是原长方体的宽和高。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师生互动,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反复折叠,深化理解,为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做好了铺垫。
通过小组合作,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三、巩固强化,拓展应用
1、23页“做一做”。
2、练习六第1-2题。
四、回顾知识、总结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
同一正方体,按不同方式展开得到的平面图是不一样的。
在正方体的展开图中,相对的面如果在同一行或同一排,中间一定只隔一个面,不在同一行或同一排,中间可以隔着一些面。
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
上、下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原长方体的长和宽,
前、后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原长方体的长和高,左、右面的长和宽是原长方体的宽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