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孔明借箭》导学案.

合集下载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孔明借箭》教案2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孔明借箭》教案2

孔明借箭教学设计2课堂片断记实在学习《草船借箭》后,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也包括涉及本课以外的诸多问题,如:“既然周瑜要杀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找借口?”“借箭之后,周瑜和诸葛亮还有过较量吗?”等等。

以此为契机,教师顺势引导:阅读这种历史性的文章,只局限于一个小故事是不能全面地理解文章的内涵的,还需要了解更多跟本故事相关的背景,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学校的网站正计划建立这种信息库,以便更好地为大家的学习提供帮助。

我们班不妨先行一步。

请同学们搜集跟《草船借箭》有关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先用书面的形式设计一张图文并茂的网面,没有资料也可自己写一段人物评论,然后进行设计。

汇报时,教师先在黑板上划出几栏,请学生自己上前张贴,并提示在贴以前要先看看已经张贴的材料,作出以下判断:①所涉及的内容是不是跟已贴的几张属同一类的,如果不是同一类的就另贴一栏。

②如果是同一类的,比较一下,认为自己搜集的材料好的,就把别人的盖在下面;认为比不上别人的,就主动退后。

全部贴好后,师生共同点评,并为各栏目取名,例如“‘借箭’前后”“人物简介”“三国形势”“我喜欢的人物”“课外导读”等等。

学生张贴的材料,内容极其丰富。

比如“课外导读”的设计者搜集了6个版本的《三国演义》,将各版本的特色作了简要介绍,充分显示了他们分析、判断能力。

最后,师生将精选出的设计稿分发给家里有电脑的学生,全班合作制成《草船借箭》信息库网页,并正式纳入学校网站,每位学生可上网浏览,享受成功的愉悦。

[点评]上述教学片断的最大特色在于“综合实践,多元发展”。

这里所涉及的实践活动丰富多彩,有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实践,也有富有创意的设计页面的活动,更为别具匠心的是展示过程中的“自我定位”,这既是分门别类的过程,也是了解他人、认识自我的综合性实践。

最后将集体的创作成果制成网页,让每位学生甚至家长都可在网上浏览,这充分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将成功的愉悦以最直观的方式让每一位参与者分享,这种激励作用无论就广度及效果来说都是显著的。

课文28《孔明借箭》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课文28《孔明借箭》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3.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善于与人合作,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4.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于担当、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古典文学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孔明借箭》这一历史故事充满好奇,但可能对故事中的智谋、策略等方面的理解尚显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学情:
-教学设想实践:提出如“孔明为什么要借箭?”、“孔明的策略有哪些巧妙之处?”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3.结合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构建历史背景知识,增强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设想实践:展示与三国时期相关的历史图片和影视资料,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历史氛围,提升学习兴趣。
2.掌握课文生字词,特别是多义字、易错字的辨析与运用,是本节课的难点。
-重难点解析:生字词的掌握是阅读理解的基础,多义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使用对学生来说是个挑战,教师需要设计针对性的练习和活动,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重难点解析:鼓励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创意表达,提高写作技巧,这需要教师提供恰当的写作指导和充分的表达机会。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并在下节课上分享讨论成果。
-问题一:孔明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问题二:从孔明借箭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智慧和策略?
4.课后实践:要求学生课后查阅与三国时期相关的历史资料,了解历史背景,增强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学生可以整理查阅到的资料,以手抄报或PPT的形式展示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人物故事等。

五年级语文下册 28《孔明借箭》教案 语文S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 28《孔明借箭》教案 语文S版

28、孔明借箭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通顺。

2、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孔明借箭的前因后果,进一步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3、引导学生联系全文内容,理解全文中心句,认识孔明、周瑜这两个人物的特点。

4、帮助学生认识“瑜、曰、吾、晌、嘱、擂”;会写“曹、瞒、吾、嘱、勿、诈、擂、呐”;理解“妒忌、军令状、迟延、调用、奇谋、神机妙算、欣然而立、军中无戏言”等词语。

5、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把对名著《三国演义》的认识加深、扩大。

教学重点、难点:1.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2.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作用。

教学准备:1、师生共同阅读《三国演义》中有关孔明借箭的内容资料。

2、查阅搜集介绍诸葛亮及故事中人物的文章或相关资料。

3、船模型及相关的演示材料。

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通顺。

2、学习生字新词。

3、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结构。

4、介绍文章的背景、人物。

教学过程:—、揭题激趣。

1.启发入题,了解出处。

《孔明借箭》这篇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的前半部分,有所删改。

是—篇历史题材的课文。

学习本文时,首先要弄清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还要弄清故事中写了哪几个历史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2.简介背景,了解人物。

(1)东汉末年,正值孙刘联合抗曹之时,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孔明借箭》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历史阶段,也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赤壁之战》之前。

(2)了解曹操、周瑜、诸葛亮、鲁肃各是怎样的人,之间关系如何?(曹操是汉室的丞相,周瑜是孙权手下的大将,诸葛亮是刘备手下的军师,鲁肃是协助周瑜统率三军的。

诸葛亮和鲁肃都是主张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的人。

课文通过孔明借箭一事,赞扬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二、自读课文。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8《孔明借箭》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1l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8《孔明借箭》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1l

语文(S)教学设计教 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 文:28孔明借箭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孔明借箭》是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技黄盖受刑”的前半部分。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斗智故事,着力赞扬了诸葛亮的超人智慧。

教学本课,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将人物形象刻画生动的。

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几点:1.以“借箭”为线索,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以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为文眼,从“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三个方面去感受人物性格特点,并将其余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融入诸葛亮“识人心”中,使教学线索清楚、层次分明。

3.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去品味语言,体会人物刻画的方法。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瑜、曰、吾、晌、嘱、擂”;会写“曹、瞒、吾、嘱、勿、诈、擂、呐”;理解“支吾、擂鼓、呐喊、欣然而至、军中无戏言、神机妙算”等词语。

2.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通顺。

3.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孔明借箭的前因后果,进一 步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4.引导学生联系全文内容,理解全文中心,认识孔明、周瑜这两个人物的特 点。

5.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对名著《三国演义》的认识加深、扩大。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孔明借箭的前因后果,把握孔明、周瑜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

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查找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2.《三国演义》的视频资料。

3.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第一课时一、开门见山,名著引入(一)课前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段,激发学生对名著名篇的喜爱。

(展示课件第三屏)(二)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孔明借箭的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三)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解词: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检查初读情况:相机比较生字:晌——响(展示课件第四屏)1. 读读词语,读准加点字的读音。

28孔明借箭1

28孔明借箭1

主备教师:张雪琴时间:2012年5月8日课题28、孔明借箭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通顺。

2、学习生字新词。

3、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结构。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通顺。

教学难点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结构。

教学用具教学方法朗读法识字法教学过程修改备注—、揭题激趣1、启发入题,了解出处。

《孔明借箭》这篇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的前半部分,有所删改。

是—篇历史题材的课文。

学习本文时,首先要弄清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还要弄清故事中写了哪几个历史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2、简介背景,了解人物。

(1)东汉末年,正值孙刘联合抗曹之时,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孔明借箭》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历史阶段,也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赤壁之战》之前。

(2)了解曹操、周瑜、诸葛亮、鲁肃各是怎样的人,之间关系如何?(曹操是汉室的丞相,周瑜是孙权手下的大将,诸葛亮是刘备手下的军师,鲁肃是协助周瑜统率三军的。

诸葛亮和鲁肃都是主张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的人。

课文通过孔明借箭一事,赞扬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二、自读课文。

1、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请教老师和同学,读通课文。

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

2、自学生字新词(划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填空练习,了解大意。

( )要( )三天赶造( )。

( )向( )借船,然后用草船向( )借到了箭。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理解多音字及部分词语的意思)“擂”读作léi,不读成lèi;“丞”读作chéng,不读成cén。

比较下面各组字,检查生字掌握情况:雷—擂内—呐属—嘱日—曰愉—瑜昨—诈吾—语勿—匆2、初步理解课文意思。

3、指名逐节朗读课文。

(正音、评读)四、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回答问题。

(理清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

28用奇谋孔明借箭导学案

28用奇谋孔明借箭导学案
【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扫除生字词障碍。
2、你觉得还有哪些字词需要掌握,哪些词语不理解,请写下来。
3、背景介绍:东汉末年,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孙权手下的都督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嫉妒诸葛亮的才干。因为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负责赶造十万之箭,想借此机会整治陷害诸葛亮。故事由此展开。
【理清文思】
1、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请教老师和同学,读通课文。
2、深入学习课文。
【合作探究】
1、迅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个词最能概括诸葛亮的特点。
2、细读课文,品析人物。
诸葛亮
周瑜
鲁肃
【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三国演义》的哪些历史故事?
28《用奇谋孔明借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通顺。
2、在了解课文故事背景的基础上,了解“草船借箭”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理清文章的线索,联系复述这个故事。
3、通过默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孔明借箭的前因后果,进一步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重难点分析】
读懂课文,在读Biblioteka 基础上,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胆识、足智多谋。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8《孔明借箭》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2i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8《孔明借箭》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2i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文:28 孔明借箭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孔明借箭》是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技黄盖受刑”的前半部分。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斗智故事,着力赞扬了诸葛亮的超人智慧。

教学本课,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将人物形象刻画生动的。

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几点:1.以“借箭”为线索,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以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为文眼,从“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三个方面去感受人物性格特点,并将其余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融入诸葛亮“识人心”中,使教学线索清楚、层次分明。

3.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去品味语言,体会人物刻画的方法。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瑜、曰、吾、晌、嘱、擂”;会写“曹、瞒、吾、嘱、勿、诈、擂、呐”;理解“支吾、擂鼓、呐喊、欣然而至、军中无戏言、神机妙算”等词语。

2.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通顺。

3.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孔明借箭的前因后果,进一步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4.引导学生联系全文内容,理解全文中心,认识孔明、周瑜这两个人物的特点。

5.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对名著《三国演义》的认识加深、扩大。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孔明借箭的前因后果,把握孔明、周瑜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

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查找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2.《三国演义》的视频资料。

3.课件。

教学过程:2. 小结: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一定感觉到了,这篇课文和我们原来学习过的课文有很大的不同。

这种文体叫做文言文,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古文。

学习文言文可以了解我国五千年的历史,可以知道许多精彩的故事。

你觉得文言文与现在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呢?(四)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五)引导学生以“借箭”为线索将全文分为三部分。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8《孔明借箭》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2f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8《孔明借箭》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2f
的立足于篇章的教学,所以教 学设计应从全局着眼,防止支 离破碎。在此教学环节中以孔
3
句子一(展示课件第六屏)
1.自由读句子。
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8 孔明借箭
3.
2.这句话是抓住孔明的什么进行描写? 再读孔明的话,思考:军令状是什么 ?
明的“神机妙算”为文眼,从
“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 三个方面去感受人物性格特 点,并将其余人物性格特点的 分析融入 “识人心”中,使 教学线索清楚、层次分明。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孔明借箭的前因后果,把握孔明、周瑜
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1
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8 孔明借箭
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查找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2.《三国演义》的视频资料。 3.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学生喜爱的电视连续剧,
妙算的人吗?
6.感情朗读句子,读出周瑜的吃惊与感慨。 中的重点字进行理解,也可以 二、抓住“神机妙算” , 品析人物性格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理解。 (一)默读课文,看看从哪些地方能感受 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从文中画出相关的句 子,并写下你的体会。 (二)学生交流,相机指导。 知天文
小学高 段的教 学应 更 多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瑜、曰、吾、晌、嘱、擂” ;会写“曹、瞒、吾、嘱、勿、 诈、擂、呐” ; 理解“支吾、擂鼓、呐喊、欣然而至、军中无戏言、神机妙 算”等词语。
2.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通顺。 3.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孔明借箭的前因后果,进一
步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4.引导学生联系全文内容,理解全文中心,认识孔明、周瑜这两个人物的特 点。 5.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对名著《三国演义》的认识加深、扩大。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8《孔明借箭》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1w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8《孔明借箭》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1w

语文(S)教学设计教 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 文:28孔明借箭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孔明借箭》是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技黄盖受刑”的前半部分。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斗智故事,着力赞扬了诸葛亮的超人智慧。

教学本课,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将人物形象刻画生动的。

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几点:1.以“借箭”为线索,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以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为文眼,从“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三个方面去感受人物性格特点,并将其余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融入诸葛亮“识人心”中,使教学线索清楚、层次分明。

3.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去品味语言,体会人物刻画的方法。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瑜、曰、吾、晌、嘱、擂”;会写“曹、瞒、吾、嘱、勿、诈、擂、呐”;理解“支吾、擂鼓、呐喊、欣然而至、军中无戏言、神机妙算”等词语。

2.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通顺。

3.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孔明借箭的前因后果,进一 步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4.引导学生联系全文内容,理解全文中心,认识孔明、周瑜这两个人物的特 点。

5.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对名著《三国演义》的认识加深、扩大。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孔明借箭的前因后果,把握孔明、周瑜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

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查找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2.《三国演义》的视频资料。

3.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第一课时一、开门见山,名著引入(一)课前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段,激发学生对名著名篇的喜爱。

(展示课件第三屏)(二)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孔明借箭的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三)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解词: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检查初读情况:相机比较生字:晌——响(展示课件第四屏)1. 读读词语,读准加点字的读音。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8《孔明借箭》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3d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8《孔明借箭》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3d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文:28 孔明借箭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孔明借箭》是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技黄盖受刑”的前半部分。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斗智故事,着力赞扬了诸葛亮的超人智慧。

教学本课,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将人物形象刻画生动的。

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几点:1.以“借箭”为线索,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以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为文眼,从“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三个方面去感受人物性格特点,并将其余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融入诸葛亮“识人心”中,使教学线索清楚、层次分明。

3.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去品味语言,体会人物刻画的方法。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瑜、曰、吾、晌、嘱、擂”;会写“曹、瞒、吾、嘱、勿、诈、擂、呐”;理解“支吾、擂鼓、呐喊、欣然而至、军中无戏言、神机妙算”等词语。

2.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通顺。

3.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孔明借箭的前因后果,进一步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4.引导学生联系全文内容,理解全文中心,认识孔明、周瑜这两个人物的特点。

5.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对名著《三国演义》的认识加深、扩大。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孔明借箭的前因后果,把握孔明、周瑜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

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查找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2.《三国演义》的视频资料。

3.课件。

教学过程:2. 小结: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一定感觉到了,这篇课文和我们原来学习过的课文有很大的不同。

这种文体叫做文言文,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古文。

学习文言文可以了解我国五千年的历史,可以知道许多精彩的故事。

你觉得文言文与现在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呢?(四)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五)引导学生以“借箭”为线索将全文分为三部分。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8《孔明借箭》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e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8《孔明借箭》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e
的立足于篇章的教学,所以教 学设计应从全局着眼,防止支 离破碎。在此教学环节中以孔
3
句子一(展示课件第六屏)
1.自由读句子。
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8 孔明借箭
3.
2.这句话是抓住孔明的什么进行描写? 再读孔明的话,思考:军令状是什么 ?
明的“神机妙算”为文眼,从
“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 三个方面去感受人物性格特 点,并将其余人物性格特点的 分析融入 “识人心”中,使 教学线索清楚、层次分明。
2. 重点指导“集、跌、播、尝”等字的书写。 3. 4.
设计说明
字词教学仍是三年级 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与一、二年级不同的是, 应融合课文学习生字,在 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的基础 上,加强对字词的理解和 记忆。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你推我挤、 集合、 播种、 请你把找到的描写下雨声音的词语大声地读 以不同方式读屏幕上的字词,识记字形,感知词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孔明借箭的前因后果,把握孔明、周瑜
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1
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8 孔明借箭
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查找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2.《三国演义》的视频资料。 3.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学生喜爱的电视连续剧,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两遍。
(二)抄写两遍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谈话 谈话导入,使学生在 上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春天里的小雨那优美动 读课文前就先进入诗一般 听的旋律,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雨中,享受春雨 的美丽情境中和阅读期待 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和谐、生机和乐趣。 二、朗读感悟,理解课文,感悟春雨的声音美 (一) ( 展示课件第六屏) 。 配乐朗读,让学生整 认真听老师配乐朗读课文,说说:你听到了什 么?看到了什么?找出描写雨声的句子、 段落, 想想: 体感受春雨的声音美和形 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对话 1:哪几段是描写雨的声音的? 对话 2:作者听雨的地点有什么不同? (屋前听雨、林中听雨) 象美,以听觉带动学生的 思想,激活其思维。 的兴奋中。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8《孔明借箭》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l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8《孔明借箭》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l

语文(S)教学设计教 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 文:28孔明借箭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孔明借箭》是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技黄盖受刑”的前半部分。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斗智故事,着力赞扬了诸葛亮的超人智慧。

教学本课,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将人物形象刻画生动的。

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几点:1.以“借箭”为线索,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以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为文眼,从“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三个方面去感受人物性格特点,并将其余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融入诸葛亮“识人心”中,使教学线索清楚、层次分明。

3.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去品味语言,体会人物刻画的方法。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瑜、曰、吾、晌、嘱、擂”;会写“曹、瞒、吾、嘱、勿、诈、擂、呐”;理解“支吾、擂鼓、呐喊、欣然而至、军中无戏言、神机妙算”等词语。

2.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通顺。

3.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孔明借箭的前因后果,进一 步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4.引导学生联系全文内容,理解全文中心,认识孔明、周瑜这两个人物的特 点。

5.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对名著《三国演义》的认识加深、扩大。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孔明借箭的前因后果,把握孔明、周瑜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

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查找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2.《三国演义》的视频资料。

3.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第一课时一、开门见山,名著引入(一)课前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段,激发学生对名著名篇的喜爱。

(展示课件第三屏)(二)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孔明借箭的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三)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解词: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检查初读情况:相机比较生字:晌——响(展示课件第四屏)1. 读读词语,读准加点字的读音。

五年级下语文导学案28孔明借箭_语文s版

五年级下语文导学案28孔明借箭_语文s版

五年级下语文导学案28孔明借箭_语文s版28孔明借箭课型:合作探究+自我展示总课时:两课时学习小主人:学习目标:1.认识“瑜”“曰”等6个生字,会写“曹”“瞒”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支吾”“懊悔”“欣然而至”“神机妙算”等词语。

2.运用已掌握的方法,把课文读通顺。

通过默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孔明借箭的前因后果,进一步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重点)3.联系全文内容,理解全文的中心句,了解孔明、周瑜这两个人物的特点。

(难点)4.进行课外阅读,把对名著《三国演义》的认识加深、扩大。

第一站——自主预习,学能闯关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次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

2我能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我易写错的生字和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站——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浏览课文,我知道课文以__________为线索,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路展开故事的情节,记叙人物的言行,突出表现了诸葛亮的_____________,也写出了周瑜的__________、鲁肃的___________、曹操的_______________。

2.再读课文,我能给文章划分层次,并能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站——合作交流,强化感受问题一:周瑜为什么要“请”诸葛亮商议军事?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从哪儿可以看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二:读完课文后,诸葛亮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吗?(神机妙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里?请完成下面的表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孔明借箭》导学案
课题:孔明借箭课型:自学+展示课时安排:两课时
主备人:张新玲审核:五年级语文组小主人:编号: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通顺。

2、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孔明借箭的前因后果,进一步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3、引导学生联系全文内容,理解全文中心句,认识孔明、周瑜这两个人物的特点。

4、帮助学生认识“瑜、曰、吾、晌、嘱、擂”,会写“曹、瞒、吾、嘱、勿、诈、擂、呐”;理解“支吾、擂鼓、呐喊、欣然而至、军中无戏言、神机妙算”等词语。

5、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对名著《三国演义》的认识加深、扩大。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孔明借箭的前因后果,把握孔明、周瑜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了解故事的经过。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流程:
围绕自学提示自学-----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交流——老师补充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你知道四大名著是那几部吗?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孔明借箭》选自《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章节“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的前半部分,有所删改。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围绕自学提示学习。

1、自学提示一:
合作学习本课生字、词语,小组展示。

2、自学提示二: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自读课文,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理解课文的文言文词句。

(2)小组交流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小结: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一定感觉到了,这篇课文和我们原来学习过的课文有很大的不同。

这种文体叫做文言文,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古文。

学习文言文可以了解我国五千年的历史,可以知道许多精彩的故事。

4、小组讨论:你觉得文言文与现在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呢?代表发言。

5、自学提示三:
(1)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以“借箭”为线索将全文划分为三部分。

三、小组展示。

四、教师适时指导和补充。

五、随堂练习(课件展示)。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联系全文内容,理解全文中心句,认识孔明、周瑜这两个人物的特点。

2、进一步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3、课外进行阅读,把对名著《三国演义》的认识加深、扩大。

学习流程:
围绕自学提示自学-----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交流——老师补充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孔明借箭》这件事的经过,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二、找出关键词,贯穿课文。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诸葛亮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吗?(神机妙算)
2、小组交流对词语的理解,代表发言。

3、有感情地读词语所在的句子‘
三、围绕自学提示,小组合作学习。

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看看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从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并写下你的体会。

2、小组交流学习。

3、组内预展。

4、小组展示。

四、老师相机指导和补充。

五、总结全文
此时,说你们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吗?周瑜也佩服得五体投地,请孩子们再读“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读出周瑜以及你们的佩服之情。

六、再读课题,加深理解
1、课题为什么用“借”,而不用“骗”等其他词?
2、再读课题,读出敬佩之情。

七、拓展阅读,感受魅力
1、诸葛亮神机妙算、宽宏大量的大将风度,使心胸狭窄的周瑜不得不叹服。

后人曾写诗赞叹:(展示课件)
一夜浓雾满长江,
远近难分水渺茫,
骤雨飞蝗来战舰,
孔明今日伏周郎。

2、齐读诗歌。

八、布置作业:
课下我们去读读全本《三国演义》,感受古典文学的美。

教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