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物理分类汇编考点05:物态变化(教师版)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专题04 物态变化(讲义)

(中考物理)专题04  物态变化(讲义)

专题04 物态变化(讲义)一、知识梳理一、温度2.摄氏温度: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规定为0℃,沸腾的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0℃以下读作负**摄氏度或零下**摄氏度(如-10℃,读作负10摄氏度或零下10摄氏度)。

3.温度计: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估测是否适合测量待测物体的温度,待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并看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2)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并估测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5.体温计体温计是专门用来测量人体体温的,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二、熔化和凝固1.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物态变化。

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2.物态变化伴随能量变化:物态变化时伴随热量的传递。

3.熔化:(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2)熔化过程的特点:物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对晶体来说,熔化时固、液共存,物质温度不变。

(3)晶体熔化的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4.凝固:(1)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各物态变化过程。

(2)凝固过程的特点:固、液共存,物质凝固时要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3)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4)凝固的条件:1)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5.晶体和非晶体: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2012年中考物理复习——基本知识分类汇编

2012年中考物理复习——基本知识分类汇编
密度
ρ
千克/米3
kg/m3
密度计(表)
1g/cm3=103kg/m3密度表规律
速度
v
米/秒
m/s
速度表
1m/s=3.6km/h

F

N
弹簧测力计
校零、同向、稳定读数
压强
p

Pa
液体—压强计
气体—气压计
1atm=1×105Pa=76cmHg
电流
I

A
电流表
0~0.6A/0.02A0~3A/0.1A
电压
I=I1+I2
U=U1=U2
1/R=1/R1+1/R2
I1/I2=R2/R1P1/P2=R2/R1
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电阻、电流、电功率分配规律
R=ρl/S
判断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u=v=2f
凸透镜成倒立等大实像的条件
【常用估算量及常数】
估算量
数值
电流
计算器100μA
灯0.2A
空调5A
电冰箱1A
电功率
计算器0.5mW
10
W = UI t
U= W /I t t = W/ UI
W电功/ J
U电压/V
t时间/s
I电流/ A
11
I = U/R
U = RI R = U/I
I电流/A
U电压/V
R电阻Ω
12
W = n/N
N = n/ W n = N W
n电表转数/r
W电能/ Kw·h
N电能表常数/r/ Kw·h
13
P = W/t =UI
建立模型法
用理想化的方法将实际中的事物进行简化,得到一系列的物理模型。

2012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2012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2012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物理这门学科在中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涵盖了众多的知识点。

下面我们来系统地总结一下 2012 年中考物理的重要知识点。

一、力学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力的单位是牛顿(N)。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平衡力是指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

相互作用力是指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

5、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6、惯性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7、压强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 = F/S,其中 P表示压强,F 表示压力,S 表示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

8、液体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9、大气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叫做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所受的重力,即阿基米德原理:F 浮= G 排=ρ液 gV 排。

11、功和功率功等于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计算公式为 W = Fs 。

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计算公式为 P = W/t 。

12、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计算公式为η = W 有/W 总。

二、热学1、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物态变化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2012年中考试题汇编精选精析——物态变化

2012年中考试题汇编精选精析——物态变化

2012年中考试题汇编精选精析——物态变化()1.(2012·呼和浩特)春天河里的冰块会慢慢地变成水,冰变成水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棒液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9.(2012·温州)近年来,许多地区的冬季出现了极端严寒天气,给当地人们生活带来一定危害.(1)极寒天气容易引发冻雨,其过程是液态的降水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如电线、树枝)接触形成冰层,这一物态变化称为凝固.(2)极寒天气造成路面结冰,使汽车车轮与路面间的摩擦力变小,导致刹车变得困难而易引发交通事故.(3)极寒天气加剧了部分地区煤、石油等能源的消耗,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从而易引发酸雨.9.(2012•绵阳)我省高寒地区的冬天,连续的寒冷天气使气温长期在0℃以下.以下不符合实际的是()A.天空中的雨点滴下落到路面,形成了积水B.为了除去路面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C.当路面结冰汽车无法行驶时,司机常在轮胎上缠上铁链D.为了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司机常在水箱中加入一定量的酒精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熔点和凝固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专题:应用题。

分析:(1)水的凝固点为0℃,水凝固的条件是:达到凝固点,且要继续放热.(2)向有冰雪的路面上撒盐,是为了降低水的凝固点.(3)在轮胎上缠上铁链,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4)在水箱中加入一定量的酒精后,水的凝固点就会降低.解答:解:A、因为连续的寒冷天气使气温长期在0℃以下,因此天空中的雨点滴下落到路面,会凝固结冰,故A不符合实际;B、为了除去路面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撒盐后会降低水的凝固点,使路面不再结冰,符合实际;C、司机常在轮胎上缠上铁链,是为了增大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符合实际;D、司机常在水箱中加入一定量的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符合实际.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全面,有液体凝固的条件、如何降低液体的凝固点和如何增大摩擦力的有关知识,是中考的常见题型,难度不大.1.(2012·衢州)如图是甲同学在云南香格里拉风景区中拍摄的晨雾照片,雾的形成过程属于()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有清晰的认识.11.(2012•安徽)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人空易拉罐中并加人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物态变化是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状态发生改变的过程。

常见的物态变化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

1.固态变化固态是物质最稳定的状态。

在合适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物质会保持固态。

固态的物质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固态变化主要包括加热、冷却和挤压等。

当物质加热时,分子或原子的热运动增强,使固体内部的相互作用减小,固体逐渐变得松散,最终溶为液体或气体。

当物质冷却时,分子或原子的热运动降低,固体内部的相互作用增强,固体继续凝固为更紧密的固态。

挤压是将固态物质受到外力作用时,分子或原子之间的距离变小,导致固体变形,但仍保持固态。

2.液态变化液体是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固态和气态之间的过渡状态。

液态的物质不具有固定的形状,但具有固定的体积。

液态变化主要包括加热、冷却和蒸发等。

当物质加热时,分子或原子的热运动增强,液体内部的相互作用减小,液体逐渐蒸发为气体。

当物质冷却时,分子或原子的热运动降低,液体内部的相互作用增强,液体逐渐凝固为固体。

蒸发是指液态物质表面的分子因为热运动具有足够的能量,克服表面张力脱离液体转变为气体。

3.气态变化气体是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分子或原子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弱,分子或原子间的距离很大,自由运动的状态。

气体不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气态变化主要包括加热、冷却和压缩等。

当物质加热时,分子或原子的热运动增强,气体内部的相互作用减小,气体膨胀。

当物质冷却时,分子或原子的热运动降低,气体内部的相互作用增强,气体逐渐凝聚为液体或固体。

压缩是指对气体施加外力,使气体分子或原子之间的距离缩小,气体体积减小。

物态变化的核心原理是分子或原子的热运动和相互作用。

热运动是分子或原子的无规则运动,其速度与温度有关。

相互作用是指物质内部分子或原子之间的力,包括吸引力和斥力。

当温度变化时,分子或原子的热运动和相互作用发生改变,使得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

在物质的物态变化中,有几个重要的规律需要注意:1.相变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常见的相变有凝固、熔化、汽化和凝华等。

2012中考物态变化复习课件

2012中考物态变化复习课件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 先估计一下被测温度的高低,再观察所选用温度 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并不能用来测超过温度计量 程的温度。 (2)测量温度时: 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测量液 体的温度时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的侧壁和底,观察 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但体温计除外。 (3)读数时:
气 态; (2)400 ℃的铅是 液 态; (3)—220 ℃的氧是 固 态;
(1)80 ℃的酒精是 (4)—39 ℃的水银可能
固态
熔点 凝固点
液态
沸点
气态
是 固 态,可能是
还有可能是

—218
—183
液 态, 固液并存 态。
2012届中考物理备考复习课件
重点理解三个条件
三个条件: ①液体沸腾时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原理: 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常用)
实验室用温度计
-20℃~110℃ 1℃
1℃ 0.1℃
种类
寒暑表
-30℃~50℃
35℃~42℃
体温计
2012届中考物理备考复习课件
三 种 常 见 的 温 度 计
实验用温度计分度值是 1℃,体温计的测量 范围是 35℃-42 ℃ ,分度值是 0.1℃ 。
2012届中考物理备考复习课件
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012届中考物理备考复习课件
考点一: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和读数
1、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温度,图7所示的
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C 】
2012届中考物理备考复习课件
考点一: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和读数
2、如图所示,下列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 度,正确的是( A )
A
B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5 物态变化讲义(含解析)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5 物态变化讲义(含解析)
、这是该物质的凝固过程,持续放热,温度不变,故 错误;
、这是该物质的凝固过程,持续放热,内能减小,所以 时刻的内能比 时刻内能小,故 正确。
故选: 。
3.(2023•广东模拟)中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惊艳亮相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古老智慧尽显大国浪漫。下列古诗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属于熔化的是
A.冬去枝疏花未绽,冰河初解气氤氲
故选: 。
1.(2023•丹东一模)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下列关于该过程中的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升华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上升到空中的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会液化成小水滴
C.如果上升到空中的水蒸气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水蒸气就会凝固成小冰珠
.是由于水发生汽化,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所以火锅内汤汁越来越少,故 错误;
.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冷液化为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形成“白气”,故 正确。
故选: 。
2.(2023•凉山州)如图所示,烧杯里装着水,试管中装着酒精,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为 ,给烧杯加热使水沸腾,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酒精
A.能沸腾
A.该图像反映的是晶体熔化的图像
B. 到 时刻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这是该物质的凝固过程,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D. 时刻的内能比 时刻的内能小
【答案】
【分析】晶体凝固时放热,温度不变,内能减小。
【解答】解:由图象可知:
、温度随着时间逐渐降低,这反映的是晶体凝固的现象,故 错误;
、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需要放热, 到 时刻物体温度不变,内能减小,故 错误;
【解答】解: 、冰雪消融,冰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 错误;
、露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 正确;

初中资料物理中考重点之物态变化知识

初中资料物理中考重点之物态变化知识

物理中考重点之物态变化知识为了方便大家复习磁学重点,现将物态变化的知识点总结分享给大家。

1.物态变化: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质从一种关键步骤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

转换它们两两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物态变化有6种: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2.物态变化过程:熔化:固态→液态(吸热)凝固:液态→固态(放热)汽化:(分沸腾和蒸发):液态→气态(吸热)液化:(两种方法:重新配置体积和降低温度):气态→液态(放热)升华:固态→气态(吸热)凝华:气态→固态(放热)(一)熔化1.定义是指对物质进行加热,使物质从物质固态变成液态的演化过程。

它是物态变化中比较常见的类型。

熔化必须吸收热量,是吸热过程。

2.晶体(1)定义:晶体是由大量微观物质单位(原子、离子、分子等)按一定很大比赛规则有序排列的结构,因此可以从结构单位的大小来研究来判断排列规则和晶体形态。

(2)特性:晶体在熔化处理过程氧化物中温度不变晶体有一定的纯度,即熔化的温度不同晶体熔点不同3.非晶体(1)定义:非晶体长程是指称结构无序或者近程有序而长程无序的物质,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离子)不呈空间有规则共振排列的固体,它没有一定规则的外形。

(2)特性:非晶体没有熔点4.影响熔点的因素(1)压强 (2)杂质(二)凝固1.定义凝固是指在温度降低前会,物质由液态变回变为固态的过程,这时物质凝固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2.凝固的规律(1)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的放热,但环境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2)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会,要不断的放热,切温度不断下降。

(一)液化1.定义:液化是指物质由气态转变为的过程,会对外界放热。

2.实现液化的手段(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二)气化1.定义气化即气的运行变化,哲学上才的气化是指气的运动变化,泛指自然界一切物质的变化,人体的气化是指脑部气体的运动变化,气化功能失常则会引发疾病。

2.气化分为(1)蒸发 (2)沸腾(三)蒸发1.影响蒸发的因素(1)液体自身的温度(2)液体熔化的表面积(3)液体表面上空气的流通速度(4)液体自身的湿度(四)沸腾。

2012中考物理实验分类汇编

2012中考物理实验分类汇编

2012中考物理实验分类汇编一、平面镜成像实验1、图表示小明和小丽在做平面镜成像的实验,结果表明点燃的蜡烛所在位置A 点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位置B 点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且A 点与B 点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_____。

2、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玻璃板的一侧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 ,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 ,当寻找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________蜡烛这一侧观察(选填“A ”或“B ”)。

在得到像的位置后,应该用__________分别测量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然后归纳得出结论。

二、凸透镜成像实验10.(2010四月)(5分)某小组的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⑴如图所示,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调整。

⑵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 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

如果将烛焰向左移动5cm ,则光屏应该向 移动到某一位置,才能在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清晰的像。

⑶实验时,小明发现凸透镜中间有一块用镜头纸也不能擦掉的黑色污渍,为此小组内的同学展开了如下的讨论,你觉得合理的想法应该是 同学的。

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后,可以看到烛焰的像,但像的中间没有了。

小强: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后,可以看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的亮度较暗。

小霞:无论怎样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都只能看到那块污渍的像。

答案:(5分)⑴下 ⑵7.5;左;缩小 ⑶小强三、观察水的沸腾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1)请指出他们在实验中两个错误之处: (2)实验过程中主要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图(甲)(乙)所示,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012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考点05:物态变...

2012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考点05:物态变...

2012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考点汇编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2重庆,第3题)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

一些严重缺水的国家,露水也是重要的水资源,露水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2浙江嘉兴,第3题)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

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A.温度 B.熔点 C.沸点 D.凝固点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2浙江金华,第3题)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铁块熔成铁水 B.湿衣服晾干 C.河水结成冰 D.沸水上方出现“白气”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2浙江衢州,第3题)下图是甲同学在云南香格里拉风景区拍摄的晨雾照片。

雾的形成过程属于()A.液化 B.汽化 C.凝固 D.熔化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2安徽,第11题)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人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

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O℃,自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2湖南益阳,第9题)图4中,表示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2湖南株洲,第5题)今年春季,株洲持续了较长时间的“回潮”现象,地面、墙壁全是湿的。

此现象属于()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2江西,第10题)以下现象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态变化,在其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A.冰的消融 B.霜的形成 C.雪的形成 D.露珠的形成错误!未指定书签。

初中物理知识要点之物态变化

初中物理知识要点之物态变化

初中物理知识要点之物态变化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首先利用分子动理论从微观意义上解释物态变化的本质(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的运动(3)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并且存在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凝华知识点1.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凝华现象:①霜和雪的形成(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②冬天看到树上的“雾凇”③冬天,外界温度极低,窗户内侧可看见“冰花”(室内水蒸气凝华)。

2.影响熔点,凝固点的因素影响熔点(凝固点)的两大因素①压强。

平常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一个大气压时的情况。

对于大多数物质,熔化过程是体积变大的过程,当压强增大时,这些物质的熔点升高;对于像铋、锑、冰来说,熔化过程是体积变小的过程,当压强增大时,这些物质的熔点降低。

②物质中混有杂质。

纯净水和海水的熔点有很大的差异。

熔化知识点熔化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1、熔化现象:①春天“冰雪消融”②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2、熔化规律: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3、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4、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①萘的熔点为80.5℃。

当温度为790℃时,萘为固态。

当温度为81℃时,萘为液态。

当温度为80.50℃时,萘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

(降低雪的熔点)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

(水银凝固点是-39℃,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此时水银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5、熔化吸热的事例: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

(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

(雪熔化吸热)③鲜鱼保鲜,用0℃的冰比0℃的水效果好。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汇总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汇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汇总
为您整理“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汇总”,欢迎阅读参考,更多有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中考栏目。
1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知识讲解:物态变化现象
2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物态变化的过程
3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知识讲解:物态变化口诀分享
整理
11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升华与凝华
12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现象:吃鸡蛋有诀窍
13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现象:多孔的冻豆腐
14
中考物理考点:物态变化的概念与识别
15
中考物理考点归纳:物态变化吸、放热关系
16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精讲:熔化现象
17
中考物理考点:利用物态变化创造现代生活
18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现象:水沸之前鸣响的原因
26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现象:阴天一般没有露
27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知识讲解:物质的三种状态
28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精讲:常见温度计分类
29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现象:爱斯基摩人的冰屋
301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精讲:温度计表示与用法
32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精讲:开水不响、响水不开的现象
4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现象:厨房里的物态变化
5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精讲:物态变化的误区
6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归纳:热现象及物态变化
7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精讲:如何判断是什么物态变化
8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液化现象
9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现象:奇妙的火焰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物态变化是物质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发生的状态变化过程。

初中物理中关于物态变化的知识点包括固体的熔化、汽化、液体的凝固、汽化、气体的凝华和气体的沉积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知识点。

固体的熔化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固体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

熔化是固态分子内部结构的变化,而不是化学反应。

固体物质在加热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逐渐减弱,当达到一定温度时,分子的热运动增强,使得分子间的引力无法维持分子的紧密排列,固体物质逐渐变为液体。

液体的汽化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液体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

汽化是液态分子逃逸出表面蒸发的结果。

液体和气体的分子具有相同的特性,但液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要比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强,因此汽化需要克服液体分子间的引力。

在液体表面处,部分分子的热运动速度超过液体中分子的平均速度,逃逸成为气体分子,从而实现汽化。

液体的凝固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液体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凝固是液体分子由无序排列转变为有序排列的过程。

液体物质在降低温度的过程中,分子的热运动逐渐减弱,互相之间的引力逐渐增强,分子由无序排列转变为有序排列,形成固态。

液体的汽化是液态转变为气态,而气体的凝华则是气态转变为液态。

凝华过程是气体分子逃逸出表面,并在其他气体分子附近聚集形成液滴的过程。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气体分子间的引力增强,当达到一定程度时,气体分子开始聚集并形成液滴,凝华过程完成。

气体的沉积是指气态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直接转变为固态物质的过程。

沉积过程是气体分子直接转变为固体分子的过程。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气体分子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改变逐渐凝华成为固体。

气体的沉积过程常见的有霜、雾、云等现象。

总结来说,物态变化是物质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发生的状态变化过程。

初中物理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知识点包括固体的熔化、液体的汽化、液体的凝固、气体的凝华和气体的沉积。

通过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状态变化以及其背后的原理。

2012年新课标中考物理总复习知识点

2012年新课标中考物理总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练习:①P14图1.1-4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 固>v 液>v 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合1224km/h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

练习:☆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 ,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

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

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 晚 (早、晚)0.29s (当时空气15℃)。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①②④ )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2012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2012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教学文档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教学文档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 1、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气态、液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

3、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4、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5、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105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6、温度计的使用:⑴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不再变化时再读数,⑵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⑶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⑷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7、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8、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9、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点即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冰等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变软、变稀变为液体。

如:沥青、松香、玻璃10、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11、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12、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

13、物理降温:在需要降温的物体表面,涂一些易挥发且无害的液体,通过液体蒸发吸热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14、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5、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且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16、沸腾的现象:从底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气泡中的水蒸气。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面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高原地区普通锅里煮不熟鸡蛋,就是因为气压低,沸点低造成的。

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液面气压,提高液体沸点的原理制成的。

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物态变化及光学五类(教师版含解析)

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物态变化及光学五类(教师版含解析)
A.水蒸气引起 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还要放出大量的热
B.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C.夏天,汽车内开冷空调,被冷气对吹的车玻璃上有小水珠,小水珠主要集中在玻璃内侧
D.水沸腾时,在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
【答案】C
【解析】A.水蒸气引起的烫伤比开水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还要放出大量的热量,使皮肤再次受到伤害,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外壁会出现小水滴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D错误。
6.(山东泰安)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现象判断正确的是()
A.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是汽化现象
B.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是液化现象
C.冬天教室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凝华现象
D.衣柜中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是熔化现象
【答案】C
A.液化现象B.汽化现象C.熔化现象D.升华现象
【答案】A
【解析】“雾”是人呼出的水蒸气温度较暖,遇到冷的眼镜会液化放热。
9.(郑州模拟)在一部动画片里,雷公公询问起“雾、露、霜、雪“四姐妹的出身由来,你认为她们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雾说:我是水汽化而来B.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固而来
C.霜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D.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
【答案】水蒸气从壶嘴出来遇到温度低的玻璃板液化成水,玻璃板上出现了许多的小水珠就是液化现象形成的。
【解析】抓住研究对象是气体变化为液体,这个过程是液化现象。液化过程中,气体放热变为液体。物态变化有熔化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理解好这几个现象形成过程是解答相关问题的钥匙。
【例题3】(湖南常德)下列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D.压缩乙醚成液体,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中考物理试题汇编考点05:物态变化一、选择题1.(2012重庆,第3题)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

一些严重缺水的国家,露水也是重要的水资源,露水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答案】C2.(2012浙江嘉兴,第3题)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

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A.温度B.熔点C.沸点D.凝固点【答案】C3.(2012浙江金华,第3题)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铁块熔成铁水 B.湿衣服晾干 C.河水结成冰 D.沸水上方出现“白气”【答案】D4.(2012浙江衢州,第3题)下图是甲同学在云南香格里拉风景区拍摄的晨雾照片。

雾的形成过程属于()A.液化B.汽化C.凝固D.熔化【答案】A5.(2012安徽,第11题)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人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

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O℃,自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答案】A6.(2012湖南益阳,第9题)图4中,表示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答案】B 7.(2012湖南株洲,第5题)今年春季,株洲持续了较长时间的“回潮”现象,地面、墙壁全是湿的。

此现象属于()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答案】B8.(2012江西,第10题)以下现象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态变化,在其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A.冰的消融 B.霜的形成 C.雪的形成 D.露珠的形成【答案】A9.(2012江苏连云港,第4题)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B.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C.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D.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答案】B10.(2012江苏南京,第8题)如图所示为寒冬出现的四个现象,其中属于升华的是()【答案】B11.(2012江苏苏州,第5题)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A.初春,早晨河面结有薄冰B.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答案】D12.(2012江苏宿迁,第4题)下列现象,需要吸热的是( )A.上雾B.“下霜”C.降雨D.结冰【答案】C13.(2012江苏泰州,第24题)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答案】B 14.(2012江苏扬州,第4题)夏天,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瓶矿泉水,放在干净的桌面上,过了一会儿,他发现瓶下的桌面上有一滩水,你认为这些水的形成是()A.液化现象B.熔化现象C.汽化现象D.凝华现象【答案】A15.(2012山东滨州,第1题)下列描述基本符合实际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为37℃左右B.初中学生的身高为1.7cmC. 初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D.人的步行速度约为5m/s【答案】A16.(2012山东滨州,第9题)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答案】C17.(2012山东德州,第4题)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2中的描述属于液化的是【答案】B18.(2012山东聊城,第9题)下列做法能使水的蒸发加快的是A .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B .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C .把粮食拿到向阳的地方晒D .把水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冷藏柜里【答案】ABC19.(2012山东临沂,第5题)对下列图中物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答案】C20.(2012山东泰安,第10题)在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铁锭熔成铁汁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的是( )【答案】C21.(2012山东泰安,第14题)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会直接变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蒸发B.熔化C.升华D.液化【答案】C22.(2012山东烟台 第4题)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图像。

该物态变图2 A.春天,冰雪消融 D.严冬,冰雕逐渐变小C.秋天,枝头挂满白霜B.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化过程可能是A.水的凝固过程B.海波的凝固过程C.玻璃的凝固过程D.蜡的凝固过程【答案】B23.(2012上海,第1题)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A. 120℃B. 100℃C. 90℃D. 80℃【答案】B24.(2012四川广安,卷I第3题)夏天的早晨经常可以看见草叶上有露珠,露珠的形成与下图1中相同的是A.坚固的冰B.如纱的雾C.晶莹的雾凇D.雪白的霜【答案】B25.(2012四川眉山,第3题)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C.水的凝固点是O℃D.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答案】C26.(2012四川内江,卷I第9题)如图所示,是某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境示意图,由图可知()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C.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水和它依附的人体温度上升D.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答案】D27.(2012四川南允,第2题)图一是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由图可知该晶体的熔点是()A.40℃B.44℃C.48℃D.52℃【答案】C28.(2012四川自贡,第18题)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没有内能 B.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C.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多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答案】B29.(2012四川自贡,第23题)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B.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C.从冰箱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表面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汽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答案】C30.(2012四川宜宾,第3题)下列现象中属于蒸发的是()A.铁块变成铁水 B.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苹果“冒汗”C.霜的形成 D.把酒精擦在手背上,一会儿不见了【答案】D31.(2012贵州安顺,第2题)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C.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D.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答案】D 32.(2012四川绵阳,第18题)我省高寒地区的冬天,连续的寒冷天气使气温长期在0℃以下。

以下不符合实际的是A.天空中的雨滴下落到路面,形成了积水 B.为了除去路面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大量的盐C.当路面结冰汽车无法行驶时,司机常在轮胎上缠上铁链D.为了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司机常在水箱中加入一定量的酒精【答案】A33.(2012四川凉山,第13题)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A.冰全部熔化B.冰有少部分熔化C.水有少部分凝固D.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答案】D34.(2012湖北恩施州,第8题)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

下列关于此图像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 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C.物质的初温是40℃ D.加热5分钟时物质温度是48℃【答案】B35.(2012江西南昌,第2题)以下现象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态变化,在其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A.冰的消融B.霜的形成C.雪的形成D.露珠的形成【答案】A36.(2012江西南昌,第6题)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如图5所示,一天,企鹅妈妈和小企鹅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它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正确得是()A.小企鹅:妈妈,这么冷,我都没温度了B.企鹅妈妈:不对,是没有内能C.小企鹅:冰天雪地的,可能连水蒸气都没有吧D.企鹅妈妈:呵呵,水蒸气倒肯定有,因为冰是可以升华的呀【答案】D37.(2012河北,第18题)图5中的情景不可能发生的是()A.甲图:春天冰雪融化B.乙图:冬天的树上出现霜C.丙图:室外冰冻的衣服不会变干D.丁图: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的“白汽”【答案】C38.(2012黑龙江呼和浩特,第1题)春天河里的冰块会慢慢地变成水,冰变成水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华【答案】A39.(2012陕西,第4题)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雹在下落过程中表面熔化成水需要吸收的热量B.从冰箱里拿出的冰块周围出现“白气”是升华现象C.水蒸气液化成水,分子间距离增大 D.水沸腾时温度不变,内能不变【答案】A40.(2012湖北随州,第21题)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雾的形成 B.霜的形成 C.水结成冰 D.露的形成【答案】B41.(2012湖北黄冈,第20题)如图是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该物质一定是晶体 B.T2一定是物质的沸点C.0~t1时间内物质的分子热运动加剧 D.t1~t2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答案】C42.(2012山东济宁,卷I第1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久了的电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D.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的人会感到冷,这是水蒸发吸热的缘故【答案】B二、填空题43.(2012浙江绍兴,第24题)建设中的绍兴奥体中心,运用奥体中心内的管道、分布在地下二千多口的100米深井和温度基本恒为18℃的百米地下形成一个水循环热交换系统,夏天,系统将地上奥体中心内与室温相同的水送到地下,放热、降温后回到地上,降低中心的温度,循环进行;冬天,则相反,提高中心内的温度,达到“冬暖夏凉”,又节能的效果。

(1)打100米深井的人造金刚石钻头硬度大,熔点高,是一种___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热交换系统是通过____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改变内能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