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诗词五首》第1课时(2013.09)

合集下载

诗五首第一课时教案

诗五首第一课时教案

“以学定教,开放生成”专用教案课题诗五首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任务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培养审美情趣,陶野情操。

教学重点1、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2、品味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教学难点了解诗歌情交融、理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自学指导•自主学习:•1、大声朗读《饮酒》和《行路难》。

读出感情,和诗人共鸣!初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意境美。

•2、整体把握诗歌:参照注解,了解大意。

•3、选择你喜欢的诗歌或你喜欢的某个句子进行个性化赏析。

•4、分析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可描绘诗中的图景画面、景物所营造的氛围、作者的思想感情。

)•方法指导:•1、发现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2、分析诗歌语言:看诗歌练字。

师生互动时教师预设的问题和处理方法学习《饮酒》,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为何没有车马喧嚣的烦恼?为何生活如此安静、心灵如此安宁?因为心境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惑,不慕官场荣禄。

因而“心远地自偏”[平和的心态必然拥有平静的生活]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

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为“花之君子”,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

3、“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表达效果明显不一样。

“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

用“见”追求的是一种不用意而境与意融汇的完美的境界。

苏东坡曾说过:“‘采菊东。

《古诗五首》第一课时

《古诗五首》第一课时

《诗词五首》教案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背诵诗歌。

2、品味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的表现手法。

3、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二、出示学习目标:1、学习前两首诗。

2、理解诗意,领会作者的意志情趣。

3、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4、背诵诗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三、学习《迢迢牵牛星》自学指导:1、了解《古诗十九首》。

2、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3、了解诗意,鉴赏诗歌。

4、分析叠音词的作用。

5、把握诗歌主题。

明确:1、《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

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作者无从考察,但应该不是一个人。

后人因这些诗的风格和内容比较接近,就把它们编在一起,统称《古诗十九首》。

这19首诗,在内容上,多写夫妻朋友间的离别相思和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失意郁闷心情;在艺术上都属比较成熟的五言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对后世诗歌有深远影响。

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3、首二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

织女与牛郎隔着银河怅望。

“迢迢”、“皎皎”既是写牵牛星,又是写河汉女。

(互文)三至六句: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札札地正在织布。

一整天不见她织成一匹布,却见她愁容满面,泪落如雨织女辛勤织布的情景和思念牛郎的情态。

七至十句: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那银河清清浅浅,两岸间相距又该有多远呢?清清的一水相隔,却只能含情相望,不能互诉衷肠。

一水相隔咫尺天涯4、迢迢:写星空的距离:远皎皎:写星的光辉:亮纤纤:写手的形状:秀美札札:写织机的声音,表明织女的繁忙。

盈盈:写水的形态:清且浅脉脉:写人的神情:含情叠音词的运用,增添了音乐美,加上句句押韵,随韵成趣,情趣盎然,使诗篇更具浓郁的抒情性,自然而又深切地表现了景中情、情中景。

诗词五首第一课时教案

诗词五首第一课时教案

诗词五首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诵读课文,了解不同体裁的诗歌在形式和韵律上的不同特点。

2.了解全三首诗的创作背景,结合诗人生平,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3.熟读成诵,并初步学习品析诗歌中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出示课件1)古人曾言:“诗言志,歌永言。

”优秀的诗歌作品都是真心话语,字字关情。

本课所选的五首诗词都是传统名篇,表现了古代文人对时代和生活的认识,抒发了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理想追求,至今读来,仍能给人很多启发。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吧!教师引出新课,顺势写出课题:26 诗词五首(出示课件2)二、预习检查,夯实基础读一读生字词。

(出示课件4)三、学习诗词饮酒(其五)(一)自主学习,知识备查学生查阅本诗的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教师要求:布置预习这首诗的作者,了解作者的情况,在课上交流。

预设:(出示课件6)陶渊明(约365—427),东晋诗人。

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散文《桃花源记》,辞赋《归去来兮辞》《闲情赋》等都很有名。

有《陶渊明集》。

(2)写作背景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这首诗做准备。

预设:(出示课件7)本诗大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年)间,是陶渊明的代表作。

《饮酒》组诗共二十首,此为第五首。

前有小序,说明全是醉后的作品,不是一时所写,并无内在联系,兴至挥毫,独立成篇。

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于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此时情味,何其深永。

(二)新诗学习,整体感知教师:教师播放朗读音频,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注意节奏和停顿。

预设:(出示课件8)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三)细读古诗,精读细研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把诗齐读一遍,然后疏通诗意,注意红色词语的意思,我们要重点掌握识记,蓝色字体的是对应诗句的意思。

《诗词五首》精品教案(第1课时)

《诗词五首》精品教案(第1课时)

《诗词五首》精品教案第一部分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作为本册书中最后一课的诗词教学,旨在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古诗词学习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

本课共选录了五首诗词,有古体诗、近体诗,也有词,反复朗读,体会它们不同的韵律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积累文学常识,了解代表作家、代表作品;背诵并默写五首诗词。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以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诗词的内容以及情感的能力,通过反复吟咏,培养学生感悟诗歌意蕴的能力;通过探讨研究,培养学生合作、质疑的反思精神,归纳、综合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背诵并默写五首诗词,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难点培养学生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诗词的内容及情感的能力。

教学突破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读中感悟,读中欣赏,从而体味出诗歌的意境,品味出诗歌的美。

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想:学习诗歌,必须把握诗歌的特点。

诗歌讲究形象思维,即用具体的事物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思想感情。

诗歌强调意境美、语言美、音乐美。

我国古代诗歌一般讲究借景抒情,情景相生;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歌的语言高度凝练,形象生动,表意含蓄,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声律和节奏等是诗歌有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重要特征。

教师应适当地对学生讲一讲这些知识。

学习诗歌,应从整体上把握内容,领会诗歌的优美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不宜做过细的分析,以免破坏诗歌的完整特点。

对于重点的名篇佳句,可重点研读与赏析,领悟其精妙。

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反复吟诵,只有朗读成诵,才能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查阅资料,了解这五首诗歌的作者及创作背景,以备课堂上交流。

学生准备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诗词,能背诵并默写。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新课,激思维清代著名诗人、学者王国维先生在他的《人间词话》里写道:“一切景语皆情语。

唐诗五首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唐诗五首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唐诗五首(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二)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三)知人论世,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 卜.面两位同学绘制的《野望》诗意图,你觉得哪•幅更贴合诗歌 (一)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思考:《黄鹤楼》在诗歌体式上与《野望》有哪些不同之处?(二)比较两幅诗意图,理解诗歌内容与意境 哪一幅图更加契合诗歌的内容与意境?请你结合诗歌内容与诗 1 .熟读并背诵两首唐诗。

2 .完善、修订自己为这两首唐诗绘制或选择的插图。

3 .小结阅读和理解诗歌的方法。

(四) 展开联想和想象,画出诗意图 四、学习
《黄鹤楼》
人情感说明理由。

三、学习
《野望》
的意境? 五、布置作。

唐诗五首第一课时教案

唐诗五首第一课时教案

唐诗五首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掌握律诗的基本特征,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领略律诗的韵律美。

2.疏通诗意,字斟句酌地读诗,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出示课件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唐朝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代。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唐诗五首》,领略唐诗的风采。

教师引出新课,顺势写出课题:13 唐诗五首(出示课件2)二、课前预习、储备知识1.文学常识预设:律诗(出示课件4)律诗是形成于唐初的一种中国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通常的律诗规定八句;全诗通押一个韵,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三四两句、五六两句应是对仗句;字的平仄有定规。

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律诗,七个字的叫七言律诗。

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一二句称“首联”(或起联),三四句称“颔联”,五六句称“颈联”,七八句称“尾联”(或结联)。

教师指导:(出示课件5)诗歌赏析三部曲一读:结合注释,读懂内容。

二悟:联系背景,把握情感。

三品:抓住关键,赏析写法。

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读一读生字词。

(出示课件6)教师提示:注意“皋”“燕”“啄”的读音。

野望三、自主学习,知识备查学生查阅这首诗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教师:布置预习这首诗的作者,了解作者的情况,在课上交流。

预设:(出示课件8)王绩(约589—644),唐代诗人。

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清高自恃,放诞纵酒,其诗多写饮酒及隐逸田园之趣,赞美嵇康、阮籍和陶潜,嘲讽周、孔礼教,以抒怀才不遇之苦闷。

语言朴素自然。

有《王无功文集》。

(2)写作背景教师: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诗内容做准备。

预设:(出示课件9)王绩入朝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

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

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时。

诗词曲五首诗》第一课时

诗词曲五首诗》第一课时

编辑ppt
14
【探究新知】
1.梳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的内容。
2.梳理《赤壁》的内容。
编辑ppt
15
长期遭贬 遭遇坎坷
辛酸、愤懑
归来感慨 世事变迁
用典
悲痛、怅惘
感叹身世 比喻 展望未来 富有哲理 豁达、进取
感谢赠言 振作精神
积极、昂扬
乐辛 观酸
愤 懑 、 坚 定
编辑ppt
16
思想感情:
(一)、《浪淘沙》(八)、《杨柳
枝》(一)、《西塞山怀古》、《酬
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其诗结
有《刘宾客编辑集ppt》。
5
资料:
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唐敬
宗宝历二年(826),诗人罢和州
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
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遇。同是
天涯沦落人,惺惺惜惺惺。白居
易在席上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编辑ppt
13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①铁未销,
自将②磨洗认前朝。
东风③不与周郎④便,
铜雀⑤春深锁二乔⑥。
【注释】
①折戟沉沙:断戟没入沙中。
②将:拿起。
③东风:指吴蜀联军借东风火攻曹操事。
④周郎:吴军统帅周瑜。
⑤铜雀:台名,魏曹操所建。顶上饰有大铜雀。
⑥二乔:乔玄两女。大归孙策,小嫁周瑜。
赤壁
未销的铁戟 兴感之由
前朝之物
若非东风之便 感慨咏叹
历史将会改写
抑郁不平 豪爽胸襟
编辑ppt
18
思想感情:
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 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 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7《诗词五首》第一课时

7《诗词五首》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导学
学生学法
引导学生自学,及时完成所布置的预习任务。
一、引语:
古老的中国是个诗国,自从《诗经》开源之后,诗歌历经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至于唐宋发展到顶峰。
二、走近作者: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
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昌黎先生,南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思想家、文学家,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在诗歌方面,他更是别开生面,与孟郊创建了“韩孟诗派”。韩诗在艺术上有“以文为诗”的特点,对后世亦有不小的影响。
细细品读课文,紧紧围绕这一部分的“主要问题”,积极采用自主学习、同桌互议、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赏析课文内容。




1、了解诗人诗人及其作品风格,熟读并背诵。
2、细读品味,体会诗中所流露出的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和远大抱负。
重点
目标1
难点
目标2
其他
项目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朗读、合作、探究。
教师教法
九年级语文(下册)导学稿班组号学生姓名:
序号
7
日期
执笔
九年语文组
审核
李树锐
教师教法
课上交流助学
学生学法
课题
《诗词五首》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作品语言的魅力。
一、学习《行路难》:
1、释题:
《行路难》李白在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共三首),这是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
九年级语文(下册)导学稿班组号学生姓名:
2、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课文。

诗词五首 第一课时-word文档资料

诗词五首 第一课时-word文档资料

诗词五首第一课时一、素质教育目标1.学习古代诗词优美的意境。

2.学习诗词在内容、形式上的特点,体会其抒情的感染力。

3.了解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人抒发的强烈感情难点:理解其中丰富深刻的意蕴和优美的意境。

解决办法:1.古诗词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记忆,应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就是这个道理。

2.采用学生自读,教师点拨辅导,自读测试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课时安排3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1.朗读比赛。

2.背诵比赛。

3.唐诗宋词知识竞赛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唐朝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唐代的诗人如满天的星斗一样,他们用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从各个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角度反映自己的感情、思想以及社会生活的复杂面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和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另外还有一首明朝夏完淳写的《别云间》。

(一)明确目标1.学习诗歌在内容、形式上的特点,体会其抒情的感染力。

2.初步理解绝句的特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二)整体感知《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写景诗,诗人笔下清幽的景致令人忘俗;另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诗人在远贬至蓝田关时,写下的七律,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

语言明快,风格沉郁,《明云间》作于作者在云间被捕之际,悲壮、豪迈。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常建,唐代诗人。

生卒年、字、号都不详。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孟县南)人。

常自称昌黎韩愈,后世也称他为韩昌黎。

曾先后任宣武及宁武节度使判官。

任监察御史时因上书请免徭役而贬阳山令,宪宗元和十四年任刑部侍郎时又上表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

在文学上既是唐代古文运动领袖又是著名诗人。

他反对齐梁以来的浮华文风,力倡古文。

《诗词五首》第一课时

《诗词五首》第一课时

▲读准下面的字, 并理解它的含义
溅(jiàn)—— 溅落 抵( dǐ )—— 值得 搔(sāo )—— 用指甲挠 浑(hún) ——简直 胜(shēng)—— 能够承受 簪(zān )—— 一种束发的首饰
春望春望
杜甫 杜甫 国破山国河破在\山,河城\在春,草城木春深\草。木\深。 感时花感溅时泪\花,\溅恨泪别,鸟恨惊别心\鸟。\惊心。 烽火连烽三火月\连,\三家月书,抵家万书金\抵。\万金。 白头搔白更头短\搔,\更浑短欲,不浑胜欲簪\不。胜\簪。
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是无穷的, 那种诗人心灵的震颤,与自然的融 合,会深深打动每一个欣赏者的心, 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从而提高 人们的文学修养。今天,我们就一 起学习《诗词五首》,与众多大师 相约,与他们交流思想,领略他们 的风采。
《 陶饮 渊酒 明》
作者简介
• 陶渊明(365~427),字 元亮,谥号靖节。东晋时 期著名诗人,散文家,辞 赋家。出身没落的官宦家 庭。青壮年时做过祭酒, 参军一类的小官。因不满 官场黑暗,又不肯迎合权 势,弃官归田。开创山水 田园派,并将其推向高峰。 后世称其“百世田园之主, 千古隐逸之宗”。
9至10句 为第三层, 点明主旨, 作者以为隐 居生活有人 生真正的意 趣。
抒隐居之情
由山中之景领会到 人生真谛,但诗人 并未明辨。世界上 美好的东西往往是 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只能用心灵去感受 它。
真意指自然之趣人 生真谛。
• 简要分析各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分,分析1分,情感2分)
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人虽 身居闹市,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 表达了诗人内心宁静,脱离尘俗的思 想感情。 •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用自 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超凡脱俗、 毫无名利之念的思想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科上册课型:新授课编号:014 主备:李昌伟审核:、小组长:
班级:八()班姓名:使用时间: 2013 年9月日第周课题:25.诗词五首(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杜甫其人其诗。

2、诵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了解诗歌内容。

(重点)
3、联系杜甫的身世处境,结合诗中的描写和抒情,体会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

(难点)
【前置学习】
1、了解作者,知晓风格:
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代伟大的()主义诗人。

有《集》,与李白并称“”,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

诗风“”,语言精炼传神,
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他又被誉为“诗圣”。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怒号.()挂罥.()庇.()护突兀.()
布衾.()三重.()茅沉塘坳.()飘转.()
俄顷.()丧.()乱广厦.()见.()此屋
3、翻译理解下列诗句的意思。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课堂探究】
一、小组交流:
1、“前置学习”解决不了的问题。

2、请分别概括诗歌四个文段的内容,并体会作者不同的感情。

二、展示分享:
三、拓展提升:
请写出表现“忧国忧民”思想感情的其它诗歌名句。

【检测反馈】
一、熟读、背诵和默写诗词。

本节课先背诵和默写第四个文段(每个字或标点2分,共50分)。

二、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最能表达诗人博大胸襟和忧国忧民思想情感的两句诗是:,。

2、表达诗人“舍己为人”这一高尚思想情操的两句诗是:,。

3、有人说:天底下最悲惨的事情之一莫过于“屋漏又逢连夜雨”。

诗中最能反映这一悲惨情景的两句诗是:,。

三、读了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用诗中的句子描绘一下。

(10+10=20分)
示例:舍己为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感悟小结】
1、
2、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