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货膨胀的三个故事
货币小故事2
有关货币的故事商10财政仲倩雯这次我找了四个小故事,其中有三个是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讲的。
一:1000元的故事这是炎热小镇慵懒的一天。
太阳高挂,街道无人,每个人都债台高筑,靠信用度日。
这时,从外地来了一位有钱的旅客,他进了一家旅馆,拿出一张1000元钞票放在柜台,说想先看看房间,挑一间合适的过夜。
就在此人上楼的时候,店主抓了这张1000元钞,跑到隔壁屠户那里支付了他欠的肉钱。
屠夫有了1000元,横过马路付清了猪农的猪本钱。
猪农拿了1000元,出去付了他欠的饲料款。
那个卖饲料的老兄,拿到1000元赶忙去付清他召妓的钱(经济不景气,当地的服务业也不得不提供信用服务)。
有了1000元,这名妓女冲到旅馆付了她所欠的房钱。
旅馆店主忙把这1000元放到柜台上,以免旅客下楼时起疑。
此时那人正下楼来,拿起1000元,声称没一间满意的,他把钱收进口袋,走了……这一天,没有人生产了什么东西,也没有人得到什么东西,可全镇的债务都清了,大家很开心。
这个故事给了我三个启示:1.钱是流通的,不要存着不用。
2.全镇人利益相连。
3.货币有乘数效应下面三个就是弗里德曼讲的故事。
二1932年,法国银行因为美国经济中的某件事情而害怕美国放弃金本位,害怕美国不再按照一盎司黄金兑换20.67美元的传统价格兑换黄金。
于是,法国银行要求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把法国存在美国的美元资产,转换成黄金。
法国并不想把这笔黄金装船运回法国,所以法国银行要求联邦储备银行把黄金存到法国银行的会计账簿上。
于是,联邦储备银行的官员来到地下金库,将那笔黄金从一个柜子里拿了出来,又放到了这个金库的另一个柜子里,不同的是,这个柜子上有个标签,标签上表明,这个柜子里的东西是属于法国的。
联储官员的这一行动当然会见诸财经报刊头条,内容自然是说美国的黄金储备正在减少,法国的黄金储备正在增加。
市场对此的理解则是,美元走软,法郎走强。
历史上,这次因为法国向美国兑换黄金而造成的所谓黄金流失,最终成了导致1933年银行业大恐慌的原因之一。
人民币的小故事
以下是一个关于人民币的小故事:
在 20 世纪 40 年代末期,中国经历了多年的战争和经济动荡。
当时,中国的货币体系非常混乱,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货币,而且通货膨胀严重,货币的价值不断波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决定进行货币改革,并于 1948 年 12 月 1 日发行了新的货币——人民币。
人民币的发行标志着中国货币体系的统一,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民币逐渐成为了国际贸易中的重要货币之一。
如今,人民币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和储备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个小故事展示了人民币的历史和发展,以及它在中国经济和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哈佛经典案例--赶集卖猪
哈佛经典案例--赶集卖猪1一男赶集卖猪,天黑遇雨,二十头猪未卖成,到一农家借宿。
少妇说:家里只一人不便。
男:求你了大妹子,给猪一头。
女:好吧,但家只有一床。
男:我也到床上睡,再给猪一头。
女:同意。
半夜男与女商量,我到你上面睡,女不肯。
男:给猪两头。
女允,要求上去不能动。
少顷,男忍不住,央求动一下,女不肯。
男:动一下给猪两头。
女同意。
男动了八次停下,女问为何不动?男说猪没了。
女小声说:要不我给你猪……天亮后,男吹着口哨赶30头(含少妇家的10头)猪赶集去了……哈佛导师评论:要发现用户潜在需求,前期必须引导,培养用户需求,因此产生的投入是符合发展规律的。
2另一男得知此事,决意如法炮制,遂赶集卖猪,天黑遇雨,二十头猪未卖成,到一农家借宿少妇说:家里只一人不便。
男:求你了大妹子,给猪一头女:好吧,但家只有一床。
男:我也到床上睡,再给猪一头。
女:同意。
半夜男商女,我到你上面睡,女不肯。
男:给猪两头。
女允,要求上去不能动。
少顷,男忍不住,央求动一下,女不肯。
男:动一下给猪两头。
女同意。
男动了七次停下,女问为何不动?男说:完事了~~~女:......天亮后,男低著头赶2头猪赶集去了......哈佛导师评论:要结合企业自身规模进行谨慎投资,谨防资金链断裂问题3又一男得知此事,决意如法炮制兼吸取教训,遂先用一头猪去换一粒伟哥.事必,天亮后,男吹着口哨赶38头(含少妇家的18头)猪赶集去了……哈佛导师评论:企业如果获得金融资本的帮助,自身经营能力将得到倍增。
知道此法男多,伟哥供不应求,逐渐要2头,3头猪换一粒伟哥。
哈佛导师评论:这就是通货膨胀。
当猪价格涨到16粒一棵的时候,哈佛导师评论:该男已经进入边际成本,除了拥有对自身能力的自信和未来良好愿望以外,实际现猪流已经为零。
但换猪男越来越多,卖伟哥的决定,扩展生产能力,推出一种次级伟哥,如果你缺一头猪,只要你承诺可以到该女房中一夜,就可以先借,事成后补交猪款,这个方法大大促进了伟哥销售。
河南工业大学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
河南工业大学工商管理学士(荣誉)学位课程2013-2014学年科目代码: B2经济学试卷A2014年1月考试时间:2小时第一题(20%)1、(12分)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 = 50 ‐5 P ,供给函数为Qs = ‐10 + 5 P 。
(1)求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若需求函数变为Qd = 60 ‐5 P ,求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3)若供给函数变为Qs = ‐5 + 5 P ,求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8分)已知需求函数Qd = 500‐100 P 。
(1)求出价格在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价格弧弹性。
(2)求P = 2 时的需求价格点弹性。
第二题(20%)1、(10分)通过以下三个小故事,请分别说明效用具有哪些特征?【故事1:最好吃的东西】:免子和猫争论: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
免子说,“世界上萝卜最好吃。
萝卜又甜又脆又解渴,我一想起萝卜就要流口水。
”猫不同意,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老鼠。
老鼠的肉非常嫩,嚼起来又酥又松,味道美极了!”免子和猫争论不休、相持不下,跑去请猴子评理。
猴子听了,不由得大笑起来:“瞧你们这两个傻瓜蛋,连这点儿常识都不懂!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是桃子!桃子不但美味可口,而且长得漂亮。
我每天做梦都梦见吃桃子。
”免子和猫听了,全都直摇头。
那么,世界上到底什么东西最好吃?【故事2:傻子地主】:从前,某地闹起了水灾,洪水吞没了土地和房屋。
人们纷纷爬上了山顶和大树,想要逃脱这场灾难。
在一棵大树上,地主和长工聚集到一起。
地主紧紧地抱着一盒金子 ,警惕地注视着长工的一举一动,害怕长工会趁机把金子抢走。
长工则提着一篮玉米面饼,呆呆地看着滔滔大水。
除了这篮面饼,长工已一无所有了。
几天过去了,四处仍旧是白茫茫一片。
长工饿了就吃几口饼,地主饿了却只有看着金子发呆。
地主舍不得用金子去换饼,长工也不愿白白地把饼送给地主。
又几天过去了,大水悄悄退走了。
长工高兴地爬到树下,地主却静静地躺着,永远留在大树上了。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教学案例
目录上篇—-微观经济学经济学基础案例1:关于大学生占座现象的经济学分析.案例2:对房租的限制有利于解决住房问题吗?案例3:莫斯科歌剧院的票价。
案例4:美国农产品的价格保护.消费者理论案例1:为什么水要比钻石便宜?案例2:买“黄牛票”案例3:吉芬商品: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是例外吗?案例4:利息所得税如何影响家庭储蓄?生产者理论案例1:美国啤酒行业的适者生存测试.案例2:“无花边费用"业务模式。
案例3:服装店的张老板是盈利了,还是亏损了?案例4:如何确定企业的最佳批量规模?市场结构理论案例1: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西方经济学中不同市场结构的区别.案例2:企业的定价策略。
案例3:方便面市场竞争案例。
分配理论案例1:天津丑女“张静事件"及美国经济学家的调查报告.案例2:美国大型企业CEO的薪水报告。
案例3:华为的神话。
总体均衡与福利经济学案例1:经济学家的赌博。
案例2:苏联解体与其经济状况。
案例3:中国改革中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
微观经济政策案例1:农村改革第一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案例2:沱江特大污染事故。
案例3:楼道安装防盗门的事件。
下篇——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核算理论案例1:部分国家的GDP比较。
案例2: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的比较。
案例3:“绿色GDP"警示中国经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案例1:利用AD—AS模型分析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具体问题。
案例2: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的衰退。
案例3:石油危机与滞胀。
宏观经济政策(一)货币政策案例1:“治大国如烹小鲜”。
案例2: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通货膨胀。
案例3:宽松货币政策刺激内需,推动英国经济增长.案例4:稳健货币政策中的“适度从紧”.(二)财政政策案例1:政府增加政治支出,大选因素刺激亚洲经济增长。
案例2:增税反而促进经济增长?—-克林顿政府财政政策评析。
案例3: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宏观经济问题(一)就业与失业理论案例1: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案例2:严峻的中国就业形势。
中美金融战内幕原来如此心惊胆战
中美金融战内幕原来如此心惊胆战2012-01-16 11:02:142011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国顶着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外部压力在发展,整个中国的工商业、金融业、老百姓的工作生活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这一年,美国经受着自苏联解体以来最难熬的一年,而奥巴马,这个美国第44任总统,这个政治界的新星,也在这一年,为美国打出了极漂亮的连招。
不当家的人不知柴米贵,不仔细研究新闻的人,就会怨恨我国什么都不告诉你。
本来我国就没责任全都告诉你,但事实上,各大网站的各种信息,诸君都可以自己找到的。
没能连在一起想,也就没法预计即将发生什么,以至于有些事的结果已经发生,你却根本没注意到。
作为一个经济学和国际时政的爱好者,洒家一直关注这些事态发展,今天给朋友们扫盲,让大家了解国家现在的困境,也算是我们这样的爱好者,对国家最大的贡献了。
三大主线故事:1、欧债危机2、利比亚战争3、中美金融战如果说2011年究竟什么事情最令人惊心动魄,莫过于这三大主线故事。
可以说,现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领导人,都是极聪明的。
这一年,尤其是美国奥巴马,把布什的屁股擦得差不多了,也终于在今年,开始了他的全球战略构思,并频频发力,打得有声有色,远比08年之前,中俄巧妙出招,小布什昏招连连,情势完全一边倒完全不同。
这一年,世界智商最高的领导人胡主席、普京,终于遇到了久违的高智商美国总统的反击。
站在中美金融战战线最前沿的中金、中国央行、4大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中国政府,他们很多情况下,即使看明白了局势,也不可能给老百姓讲明白。
因为这是在金融的战争期间,就如同打仗之前,不可能把所有战斗部署都通知自己老百姓,否则,也就打不赢敌人了。
所以网上的评论,全都是在条件不完整的情况下,来推测中国可能的状况的。
就如同盲人摸象。
想要了解整个中美贸易战,没有对中美经济的基本认识,以及一定程度的经济学知识,是根本做不到的。
首先,要说一下中国的情况。
我朝保证大部分老百姓能活命,是上层的底线。
中国对抗金融风险的经典故事
中国对抗金融风险的经典故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对抗金融风险的经典故事数不胜数,其中最著名的便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中国政府采取果断措施稳定金融市场,保护国内经济免受危机影响的故事。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次贷危机、金融机构破产、股市暴跌,金融市场动荡不安。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受到了危机的影响。
中国股市在危机初期遭遇了大幅下跌,人民币汇率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国内经济增长面临一定的压力。
面对严峻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迅速作出应对,制定了一系列稳定金融市场的政策措施。
中国央行迅速降息降准,增加银行流动性,缓解了银行的融资压力,保持了金融市场的稳定。
中国政府实施了一揽子计划,提振市场信心,刺激消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稳定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中国政府还加强了金融监管,规范金融市场秩序,防范各类金融风险,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健。
由于这些果断的措施,中国成功地渡过了金融危机的难关,国内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金融市场也逐渐复苏,人民币汇率得以稳定。
中国的金融稳定和较高的经济增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赞誉,中国成为全球金融危机中表现最为出色的国家之一。
这个经典故事告诉我们,面对金融风险,只要政府坚定决心,果断应对,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便能有效稳定金融市场,保护国家经济。
中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的表现,成为了国际金融史上的一座丰碑,也为我们指明了未来应对金融风险的方向和路径。
在全球化的今天,金融风险随时可能出现,我们需要吸取历史教训,做好充分的准备,保护好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2000字】第二篇示例:古往今来,中国经历了无数次金融风险的挑战,但也总能借助智慧和力量化解危机。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中国对抗金融风险的经典故事。
一、四大家族联手抵御金融危机很久以前,有一个繁华的城市,四大家族掌握着城市的商业命脉。
一场金融危机突然袭来,整个城市经济都陷入了困境之中。
四大家族意识到危机的严重性,他们决定联手合作,共同抵御金融风险。
中国著名故事经济学案例分析
身边的经济学--经典案例分析(一)中国古典故事中的经济学1.1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选择我们知道在清朝入关之前,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发生了这样一个十分有意思的故事。
1644年李自成率大顺军浩浩荡荡攻入北京城,明朝的崇祯皇帝万般无奈之下在景山选择了自缢。
但是李自成心里清楚,并不是占据了北京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此时的山海关还被明朝将领吴三桂所占据。
于是李自成决定派人去游说吴三桂投降于他,并且答应给予许多优惠条件,以此来拉拢吴三桂,并声明要犒赏吴三桂及其驻守在出海关的部队。
此时的吴三桂被李自成的诚意打动,已有降意。
就在吴三桂准备投诚李自成的前夕,吴三桂先后接到来自北京城的两个消息:其一是吴三桂的父亲被李自成的大将刘宗敏抓捕追赃,并且遭到非难;其二是吴三桂最爱的小妾陈园园也被刘宗敏所强占。
得此消息之后,吴三桂勃然大怒,一气之下,拔剑斩杀一名来使,决定一要为父报仇,二要抢回爱妾陈园园,三要与李自成势不两立。
吴三桂态度的180度大转变,引起大顺朝的一片非议。
这时候占据北京的李自成就面临着如下选择:其一是继续招降吴三桂,但是招降吴三桂可能会影响到占有陈园园的刘宗敏,进一步影响到大顺军的团结;其二是征伐吴三桂,但毕竟其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又没有人愿意去征战。
对李自成来说真的是左右为难,但最后还是决定要与吴三桂一战。
吴三桂得知大顺朝前来讨伐一事之后,大为震惊。
他十分清楚,以自己的这点兵力是无法抵挡大顺军的,甚至很有可能会命丧黄泉。
吴三桂冥思苦想,到底是就这样投降于李自成呢?还是奋起力量与他们拼死一搏呢?万般无奈之下,昊三桂决定向满清多尔衮借兵抗衡李自成。
多尔衮闻讯窃喜,因为清军的志向在于问鼎中原,一直苦于没有出路,得知吴三桂借兵的消息后,当然欣喜若狂。
聪明的多尔衮提出了借兵的条件,那就是吴三桂必须诚服于清军,当然清军也不会亏待吴三桂。
此时的吴三桂已经是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了,再一想自己的爱妾还在敌军之手,于是决定与多尔衮合作,共同抗击大顺军。
生活中逆向思维的例子哲理故事
生活中逆向思维的例子哲理故事一位中国人移民到了美国,因要打官司就对其律师说:我们是不是找个时间约法官出来坐一坐或者给他送点礼。
律师一听,大骇,说千万不可,如果你向法官送礼,你的官司必败无疑。
那人说怎么可能。
律师说:你给法官送礼不正说明你理亏吗?几天后,律师打电话给他的当事人,说:我们的官司打赢了。
那人淡淡地说,我早就知道了。
律师奇怪地问,怎么可能呢?我刚从法庭里出来。
中国人说,我给法官送了礼。
那位律师差点跳了起来,不可能吧!中国人说:的确送了礼,不过我在邮寄单上写的是对方的名字。
这样的“奇思妙想”,且不论其是非对错,却是典型的逆向思维方式。
洗衣机的脱水缸,它的转轴是软的,用手轻轻一推,脱水缸就东倒西歪。
可是脱水缸在高速旋转时,却非常平稳,脱水效果很好。
当初设计时,为了解决脱水缸的颤抖和由此产生的噪声问题,工程技术人员想了许多办法,先加粗转轴,无效,后加硬转轴,仍然无效。
最后,他们来了个逆向思维,弃硬就软,用软轴代替了硬轴,成功地解决了颤抖和噪声两大问题。
这是一个由逆向思维而诞生的创造发明的典型例子。
某企业党委实行差额选举,规定从23名候选人中选出21名党委委员。
常规操作方法是按党员代表数量发出选票,上列23位候选人名单。
代表拿到选票后"择出"自己同意的那21位候选人,投票后,由监票人进行唱票统计,最后21位最高得票者当选。
对于这种司空见惯的做法,谁都没有异议。
但是,这是一种效率低下的做法。
对于这个问题,采用逆向思维,完全可以这样来做:当拿到选票后,"择出" 自己不同意的那两位,唱票时,每张选票也只唱两次,最后,谁的"票多"谁就落选。
这样,每一位代表所花的时间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每一张选票的唱票时间也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选举效率提高了十倍。
你仔细想过就不难发现,这种做法不但提高了效率,而且也有助于提高侯选人和代表的压力感和责任感。
选取赞成的21位时,很多人都是从前往后打勾,只要不是很不顺眼就按着顺序往下勾了,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居于最后面位置的两位侯选人落选的可能性最大。
中国期货历史上几件重大事件
你知道中国期货历史上的这几件重大事件么?(上)上周末,国务院原则上同意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
再一次将期货推到投资者的眼前。
回顾中国期货的发展史。
风雨迭起,那往日的一幕幕再次浮现眼前。
你知道中国期货历史上的这几件重大事件么?期货历史故事(一):327国债期货事件1995年5月18日,一纸《关于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紧急通知》,将金融期货在中国的继续试点之门紧紧关上,而这距离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出这一期货交易品种仅仅过去了不到两年半时间。
“坦白地说,当时全国上下对于国债期货的交易确实一知半解,所以才导致了恶性事件的爆发,后果就是交易被暂停,而这一停就是十多年。
”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阚治东坦言。
阚治东,申银万国证券前身——申银证券——总经理,“327国债期货事件”的亲历者,对于已经过去13年的那场曾经震惊中外资本市场的“金融地震”,仍然无法平静。
或许,在先后体会了躁动、疯狂、恐慌,以及幸运之后,目前在阚治东心里,一直残留、并在不断滋生蔓延的更多的就是遗憾,遗憾彼时监管层的监管方式,遗憾金融期货在中国的多桀命运。
初衷:推动国债发行《21世纪》:我们知道国债期货在中国正式上市是在1992年,那么为什么当时管理层会首先选择这一交易品种?当时的历史背景是怎么样的?阚治东:现在很多人都知道“327国债期货事件”,而不知道早期国债发行的情况。
实际上,在我看来,当年高层选择国债期货成为第一个金融期货试点品种,其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促进国债的发行,而不是因为当时投资品种太少,不是为了便利投资者投资。
要知道早年的国债是发行不出去的,国债都是要当政治任务来摊派的,国家每次也要成立国债推销办公室。
每个干部按照行政级别,每个月均要求拿出工资的一定比例来购买国债,各省市概莫能外。
而每年国债的发行量也从区区几十亿到一百多亿不等。
国债期货开出来之后,由于投资者能把预期的收益都能提前收回,比如国债本来是3年期的,但是由于通过国债期货交易“变不能流通为能流通”,随时能收回预期收益,所以大家都愿意(参与),这就改变了国债发行不力的尴尬局面。
如何讲好第一节课,如何讲好一道题
方法二:事例引入 比如文科政治中的通货膨胀部分,可以以1923年的德国,1946年的匈
牙利,1949年的中国三个恶性通货膨胀的故事举例来引入。
方法三:知识、问题
带着大家回忆之前学习过的知识, 或对某个知识点进行提问引入。
方法四:回忆、小故事 很多超受小朋友喜欢的小学老师,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小学老师, 一般都会用【情景代入】的方式作为题目引入的方法,让学生
以名字,家乡等等
自我介绍的方式
自黑、爆料、借势、自恋、自嘲、可吐槽
一个标准的自我介绍设计流程: 先选择自我介绍的类型,作为自我介绍的主体
再选择自我介绍的方式,确认讲述时的风格
例如选择引话语+借势 就是以借势的方式讲引语和自我介绍
比如借助邓小平的一句名言来做自我介绍
比较好的自我介绍的例子
例1.自己的故事+方式:自黑(高中物理教师)
有同学问了那另一条腿是啥啊,其实就是下学期要学的功能 思想,它与牛顿相辅相成,互有特点(与上学期和下学期的 相关知识)。而在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弄懂这个牛顿思想, 如何用运动学和力学的分析过程帮我们描述和解释一个具体 的物理问题,这个你会了,可以说物理你就真正入门了。
三.讲课堂纪律
课堂纪律的意义: ①突出教师的权威性 ②课堂和课后的学习效率 ③展现老师认真负责的形象
上课前必须认真完成的备课工作
例如: 今天我们要教一个程度中等偏下的孩子
我们应该如何选题? 我们以高一物理当前阶段为例
选题时要有一些高考题 一些简单题(引入)
一些中档题(讲方法,这是这节课的亮点) 一道或二道难题(作拔高用)
如何识别各种类别的题目? 1.从答案长度和描述来看
2.直接应用公式的是简单题,需要转化的是中档题,需要转化并综 合其他知识的是难题
跟大家分享4个普通人通过复利法则变富的小故事
跟大家分享三个普通人通过复利法则变富的小故事。
【故事1】香港股神”曹仁超,在他的书中讲过有关他母亲的一则小故事。
曹母解放前在上海生活时,亲历过“金圆券事件”引发的超级通货膨胀。
对“纸比钱贵”的可怕情景有着刻骨铭心的认识和记忆,以至于后来逃难到香港后,还是心有余悸。
曹父亡故后,家道中落,曹母为抚养幼子,不得不外出做短工养家糊口。
一得到工钱,曹母就马上全部花掉,将纸币换成各类生活物资。
后来家境改善,手有余钱后,曹母还是对纸币充满畏惧,实在花不完,只好用来股票投资。
这位老太太大字不识几个,毫无理财知识,但她就认准一个理儿,股票的股息只要高于银行存款她就把钱全部买成股票——也就是说,她投资的标的,全是高股息率的股票而且每年得到股息后,留下生活必需,其余全部进行股利再投资。
年复一年,竟积攒下一大笔财富。
过世前,老太太把股票账户交于子女,金额让曹仁超惊叹不已。
【故事2】赵兰坤,台湾人,祖籍沈阳,是现在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妈妈。
连战家族资产200多亿新台币,大概50亿人民币。
是台湾仅靠投资理财就积累了百亿财富的豪门。
连氏家族之所以如此富有,都是因为连战的妈妈赵兰坤。
1945年,赵兰坤带着小连战随丈夫连震东从大陆来到台湾。
连震东是个学者,醉心于研究历史,完全不管家里的财务。
连家的生活及理财全部由赵兰坤负责。
她卖掉了连战爷爷留下的两块并不怎么值钱的田地,在比较好的地段买了套房子收租金。
后来赵兰坤在朋友的推荐下,把多年的积蓄,大部分投资在彰化银行、台北企银、华南银行等银行的股票上买进后就不再卖出,经过了60多年的长期持有之后,这些银行股票增值近万倍。
赵兰坤的理财方式属于典型的无脑式:长期持有优质地段物业出租,以及长期持有银行股收息。
连战曾说,他们家的理财方式是“无为而治”,即“不进出股市,不处置房地产”。
买进之后长期持有,不论股票或房地产都很少买卖。
赵兰坤刚开始就是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在今天大概相当于白领吧。
但是靠着投资理财知识,为连家积累了百亿台币的财富。
小学语文-饭桌故事——抓住社会现象帮孩子理解通货膨胀
小学语文-饭桌故事——抓住社会现象帮孩子理解通货膨胀在了解了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之后,我们就可以谈谈通货膨胀了。
那天,古古突然问妻子:妈妈,您说钱多了好不好?妻子是学哲学的,很喜欢辩证分析,说:这要看处于什么情况,如果这个人钱多得没处花了,就喜欢惹是生非,那就不好古古不屑地说:得得得跟您说话就是不能走一条道。
我的意思是讲整个社会钱多了。
妻子说:那就通货膨胀了。
古古说:哎呀!您终于有了点金融意识。
妻子接着说:这话说得,我怎么不懂,听着。
通货膨胀指在货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的现象。
古古白了妻子一眼,说:定义机器。
妈妈,我问您,金融危机发生后,咱们老百姓是怎么应对通货膨胀的呢?妻子回答:买房、买地、买物品啊。
这些东西放在手里,比钱值钱。
古古说:说得对,当通货膨胀发生时,应尽量多持有资产,比持有现金更为合算。
像土地、房产、私人股权、股票、艺术品以及外币,都是资产。
对了,您知道什么是资产吗?以前我没给您讲过。
妻子不服气地说:嘿,你个臭小子,拿我当教学工具了。
我的哲学大脑提出抗议了,可不想跟你们同流合污。
古古得意地说:那好吧,以后再给你讲。
父母除了告诉孩子通货膨胀的常识外,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购物,通过不同时期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让孩子了解通货膨胀。
再结合经济新闻,使孩子更清晰地把握这一概念。
2009年,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中国的金融市场也间接受到影响。
那时候波经常和我讨论中国的金融形势。
当然,古古少不了参与其中。
古古最关心的还是通货膨胀。
他说: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的描述,中国肯定会发生通货膨胀。
我和波点头称是。
我问古古:为什么?古古说: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为了缓解金融危机的压力,世界很多工业国国家会投入大量刺激经济的资金,这批资金的投入对防止当时经济的崩溃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呵!很有高度,继续说。
波鼓励道。
但是,这些资金投入后,需要消化,到了消化的阶段,大量的资金引起各种商品涨价。
宏观经济小故事
宏观经济小故事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家农田里种了一片玉米。
这片玉米田的主人叫小明,他每天都会辛勤地耕种、浇水、施肥,希望可以获得丰收的结果。
然而,一天,小明听说了国家发生了一场大幅度的通货膨胀,物价迅速上涨,民众生活负担沉重。
这个消息让小明感到担忧,因为他知道通货膨胀对农田的经济收益有着直接的影响。
于是,小明决定去请教一位经济学家,希望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
经济学家告诉他,通货膨胀的产生是由货币供给量增加、需求超过供给、成本上升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他建议小明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种植策略来应对通货膨胀。
经济学家告诉小明,玉米作为主要的农产品,供求关系对价格起着重要影响。
他建议小明可以在种植季节前提升玉米的种植面积,以满足更多的消费需求,增加自己的收入。
听到这个建议,小明回到家里,仔细分析了一下情况。
他发现,自己的农田面积还有一部分可以开垦,于是他决定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增加产量。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小明按照经济学家的建议,增加了玉米的种植面积,并且采取了更加科学的农业管理方式。
最终,他成功地获得了更多的玉米收获,自己的经济状况也得到了改善。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宏观经济的变化会对个体生活产生影响。
在面对通货膨胀等经济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策略和积极行动来应对,从而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
总之,经济环境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个体。
在了解和了解宏观经济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适应和应对变化,以实现自己的经济目标。
这样,我们才能在宏观经济的大背景下,保持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大豆之死1
大豆之死1:一颗大豆,为什么关乎中国百年兴衰?扶苏云小谈历史2021.8.17这是一颗大豆,这是一段中国历史,告诉我,这颗大豆和中国历史有什么区别?答案是没有区别我是老K,这是中国大豆之死的第一期,跟随这颗大豆,我们将为你展示这颗大豆的历史,又或者说中国的百年兴衰史。
这是一颗大豆,内含40%蛋白质20%脂肪,是谷类和薯类的2.5到8倍,其中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和鸡蛋还高两倍,素有“植物肉”之称,是中国人主要的蛋白质来源。
我们生活中,从豆腐、豆浆、腐竹到腐乳、酱油、豆鼓,再到炒菜的植物油,都是大豆的产物。
在工业中,大豆是卵磷脂和硬脂酸的主要来源,前者在工业、医药、造纸、制革中广泛使用,后者是矿石浮选剂和肥皂蜡烛的必要物质,大豆加工制成的氧化豆油能够替代机械润滑油,大豆与酒精混合可以制造人造橡胶、液体燃料、印刷油墨等等。
甚至大豆榨油后的废料,也是畜牧业中最优质的蛋白质饲料,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记得吧:“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是的,陶渊明种的这个豆,就是大豆,而且那时候陶渊明已经深刻意识到,大豆杂草多这个难题了。
当然,这是后话,中国本土最早的主要农作物有五种:黍粟稻麦菽,其中黍、粟、稻是东亚文明起源最主要的禾本科作物,现在,这三种主要作物中只有稻流传了下来,麦则是在春秋时期出现,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只能算是锦上添花。
菽,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大豆,从史前时代就出现在中国东北,到战国时代就成为和粟并列的重要食物,《墨子》中提到“耕稼树艺聚菽粟”,《荀子》中则说“工商不耕田而聚菽粟”。
也就是说,无论从种植历史的长度,还是社会价值的广度,对中华文明来说,大豆的重要性都和稻米不相上下、并驾齐驱。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可以说,大豆的百年兴衰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
从战国时代开始,直到清朝,中国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大豆不像稻米那样简单、直观的呈现在我们生活中,但它的产物不断浸润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就不费口舌,直接从中国大豆的变局开始!甲午战争,在甲午战争之前,大豆一直是中国最主要的出口货物,日本和东南亚都是进口国,此时的大豆还没传到西方,从1890年到1900年,中国大豆的产量占了全世界87%左右,考虑到这个时代的背景,清政府苟延残喘,整个中国风云变幻。
通货膨胀铁锹经济故事
通货膨胀铁锹经济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个资本家,碰巧搞到了一把超级铁锹(你别管偷的抢的造的还是买的,反正有了),用它挖矿产量可以提高10倍。
资本家手下有两名矿工,一个超级矿工每天可以挖100公斤矿,一个普通矿工每天可以挖10公斤矿。
普通矿工的老婆无业当家庭主妇,有个孩子在上学,老人们体弱多病需要被照顾,每天一睁眼就有好几张嘴等着吃饭。
超级矿工厌烦了重复危险的挖矿工作,想要放飞自我,辞职去当厨子。
于是他们两个人都来到了资本家的面前。
普通矿工跪在地上,满脸泪水的苦苦哀求:“先生,求求你让我用这把铁锹挖矿吧,我们全家都需要这份工作。
挖出的矿我只要三成,剩下七成都归您,实在不行咱俩二八分也可以,只要我们能活下去。
”超级矿工一脸不屑的对资本家说:“我受够了!不想再给你卖命了,我要辞职去当厨子,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如果你是资本家,你会怎么做?把超级铁锹给普通矿工,救活他们一家人,正好也成全了超级矿工的梦想?错!正常的资本家会这样做。
资本家跪在地上,满脸堆笑的向超级矿工双手奉上铁锹,说到:“您可不能走,这里一样是你梦想起飞的舞台。
这样,你来挖矿,咱俩对半分,实在不行你就挖半天,剩下半天你可以兼职去当厨子…要是还不行,我四你六,大头归你!”账很好算:普通矿工用超级铁锹一天挖100公斤矿,资本家最多拿80公斤;超级矿工就算只干半天,资本家拿四成,也有200公斤的收入。
哪个更划算,只不过是道小学算术题而已。
讲了这么多,我到底想说什么?回到投资市场,中国一季度经济基本算挂了,作为世界工厂,这种影响很快就会传导到全世界,尤其是最大的贸易逆差国美国。
流动商品减少,供给萎缩,必然结果就是通货膨胀,美联储该怎么办?要么加息收缩流动性,抑制通胀;要么维持等中国生产恢复,重新平衡通胀,但肯定不会再降息了。
池子里的水变少,船自然高不了。
加息导致权益类资产的预期收益降低,资本该怎么办?再复习一遍:资本会将资源配置给能帮它增值的人。
陶行知教育故事
陶行知教育故事本文是关于陶行知教育故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陶行知教育故事一陶行知出计算题抗日战争时期,国内十分混乱,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于是许多狡猾的商人便开始想出馊主意,他们首先在粮食上搞囤积居奇,投机倒把。
不仅如此,他们还故意在粮食里掺杂了大量的石子、砂粒、稗子和霉烂的米,真是可恶极了。
把这样的粮食卖出去,坑苦了广大老百姓,他们自己却大把大把地赚起了昧心钱。
育才学校也买了不少这样的粮食。
师生可就倒霉了,不吃又不行,吃了这样的米,又不能消化,得肠胃病的师生越来越多。
看到这一情况,陶行知先生十分焦急。
为了保证师生们健康,他不得不规定每天早晨用20分钟时间上一堂“选米课”,全校师生人人动手,把米里面的杂质——剔除。
但尽管如此,米里面的小砂子仍然很多,学生们吃饭时还是不时地咯牙,有的学生一嚼到砂子,立刻把一大口饭都吐了出来,食堂的餐桌上每天都可以看到一堆一堆的饭粒。
陶先生看到了这个情况,摇了摇头,深深的叹了口气:“唉,这样下去怎么行呢?为了几粒砂子,吐出一口米饭,也太可惜了。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一天,等大家吃完然饭后,陶先生一个人留在饭厅里,走到每张桌子前,把米饭一颗一颗计了数,再按桌子分别包成小包,写上数字,带走了。
第二天晨会上,陶先生很严肃地站到了讲台上,他扶了扶鼻梁上那副深灰色的眼镜,环视了一下台下的师生们,语重心长地说道:“现在抗战已到了最艰苦的阶段,国家混乱,加上奸商的捣乱,使我们衣食就更加困难了!”陶先生不无内疚的说:“我这个校长没当好,让大家受苦了,请大家能够原谅!”接着,他话锋一转,有点气愤地说道:“我们的粮食已经很少了,但是,我们有些同学却还是不知道爱惜,吃到砂子就把一大口饭都吐了出来,我看了很痛心。
昨天午饭之后,我数了一下每张饭桌上散落和饭粒,少的90多粒,最多的已经超过了600粒,这样下去,怎么行呢?”听到这里,台下的同学们有的低下头,有的涨红了脸,……陶先生接着出了一道算术题,让大家一起来计算,他说:“我们吃饭时浪费的米粒每张饭桌上300粒计算,那么我们每顿饭浪费了多少粮食?如果把这些粮食算成钱以后,可以买多少发子弹?这些子弹又可以消灭多少个日本鬼子?请大家认真算一下。
弹性案例
理性成就快乐:向经济学家那样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其实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经济学知识。
比如在自由市场里买东西,我们喜欢与小商小贩讨价还价;到银行存钱,我们要想好是存定期还是活期。
经济学对日常生活到底有多大作用,有一则关于经济学家和数学家的故事可以参考。
故事说的是三个经济学家和三个数学家一起乘火车去旅行。
数学家讥笑经济学家没有真才实学,弄出的学问还摆了一堆诸如“人都是理性的”之类的假设条件;而经济学家则笑话数学家们过于迂腐,脑子不会拐弯,缺乏理性选择。
最后经济学家和数学家打赌看谁完成旅行花的钱最少。
三个数学家于是每个人买了一张票上车,而三个经济学家却只买了一张火车票。
列车员来查票时,三个经济学家就躲到了厕所里,列车员敲厕所门查票时,经济学家们从门缝里递出一张票说,买了票了,就这样蒙混过关了。
三个数学家一看经济学们这样就省了两张票钱,很不服气,于是在回程时也如法炮制,只买了一张票,可三个经济学家一张票也没有买就跟着上了车。
数学家们心想,一张票也没买,看你们怎么混过去。
等到列车员开始查票的时候,三个数学家也像经济学家们上次一样,躲到厕所里去了,而经济学家们却坐在座位上没动。
过了一会儿,厕所门外响起了敲门声,并传来了查票的声音。
数学家们乖乖地递出车票,却不见查票员把票递回来。
原来是经济学家们冒充查票员,把数学家们的票骗走,躲到另外一个厕所去了。
数学家们最后还是被列车员查到了,乖乖的补了三张票,而经济学家们却只掏了一张票的钱,就完成了这次往返旅行。
这个故事经常被经济学教授们当作笑话讲给刚入门的大学生听,以此来激发学生们学习经济学的兴趣。
但在包括经济学初学者在内的大多数人看来,经济学既枯燥又乏味,充满了统计数字和专业术语,远没有这则故事生动有趣;而且经济学总是与货币有割舍不断的联系,因此,人们普遍以为,经济学的主题内容是货币。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经济学真正的主题内容是理性,其隐而不彰的深刻内涵就是人们理性地采取行动的事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通货膨胀的三个故事
中国金融40人论坛特邀研究员张明 [ 2012-06-25 ] 共有0条点评
2012年5月,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速下降至3.0%,达到自2010年6月以来的最低点。
同月,中国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比增速下降至-1.4%,这是自2012年3月以来的连续第3个月负增长。
通货膨胀压力的下降为央行放松货币政策打开了空间。
近来央行先是下调了一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之后又下调了一次存贷款基准利率。
如果说未来中国宏观经济与资产价格的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政策松紧程度,而后者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货膨胀压力的话,那么分析通货膨胀走势就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来研判中国的通货膨胀走势呢?笔者认为,如果理解了关于中国通货膨胀的三个故事,我们就大致掌握了分析中国通胀走势的比较完整的分析框架。
中国通货膨胀的第一个故事是“食品价格(猪肉价格)决定论”。
其核心观点是,中国CPI走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食品价格走势决定的,而食品价格走势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猪肉价格走势。
如图1所示,首先,在过去10年时间内,在CPI、食品价格与肉禽制品价格的同比增速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其次,肉禽制品价格波动幅度显著高于食品价格波动幅度,而食品价格波动幅度又远高于CPI波动幅度;再次,在大多数时间内,肉禽制品价格变动领先于食品价格变动,而食品价格变动又领先于CPI变动;最后,CPI、食品价格与肉禽制品价格同比增速的变动具有很强的周期性,一个完整的周期大致是3年左右时间。
图1 猪肉价格、食品价格与CPI同比增速的关系
资料来源:CEIC。
如何理解“食品价格决定论”呢?在中国的CPI篮子中,食品所占权重大致为30%,而肉禽类制品在食品中所占权重大致为三分之一。
通常而言,肉禽类制品价格波动幅度相对于其他食品价格波动幅度较大,而食品价格波动幅度相
对于其他商品价格波动幅度较大。
因此,猪肉价格波动拉动食品价格波动,而食品价格波动引领CPI波动就不难理解了。
此外,CPI、食品价格与肉禽类价格的波动周期通常被称为“猪周期”,该周期的频率与农户的养猪行为有关。
当市场猪肉价格开始上升时,农户开始增加饲养仔猪数量,而农户从饲养仔猪到生猪上市的周期通常为一年半左右,这意味着猪肉的市场供给从供不应求到供求平衡甚至供过于求的时间长度大致为一年半左右。
不难发现,猪周期的经济逻辑类似于著名的“蛛网模型”。
中国通货膨胀的第二个故事是“进口价格决定论”。
其核心观点是,进口价格波动决定了PPI的波动,而PPI的波动决定了CPI的波动。
如图2所示,首先,自2007年以来,在进口价格、PPI与CPI同比增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其次,进口价格波动幅度显著高于PPI波动幅度,而PPI波动幅度平均而言高于CPI波动幅度;再次,在大多数时间内,进口价格价格变动领先于PPI 变动,而PPI变动又领先于CPI变动;最后,三者之间波动的周期性没有固定的规律。
图2 进口价格、PPI与CPI同比增速的关系
资料来源:CEIC。
如何理解“进口价格决定论”呢?目前中国制造业对进口能源与大宗商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国际能源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首先会导致中国进口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进而造成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上升。
涨价的制造品进入市场流通之后,随即会造成CPI指数上升。
随着中国制造对进口原材料与中间产品的依赖程度上升,进口价格决定论的重要程度也会水涨船高。
中国通货膨胀的第三个故事是“货币数量决定论”。
其核心观点是,中国的通货膨胀(CPI)归根到底是由中国央行的货币发行数量决定的。
正如弗里德曼所言,通货膨胀在任何时间与任何地点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如图3所示,过去10年内,在基础货币(M1)与CPI的同比增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M1同比增速的变动领先于CPI同比增速的变动,但从M1拐点到CPI拐点之间的时
间长度并不一致,大致在半年到一年半左右。
图3 M1与CPI同比增速的关系
资料来源:CEIC。
将上述三个故事综合起来,我们就能获得一个比较系统地分析通货膨胀走势的分析框架。
如图1所示,目前肉禽类制品与食品价格同比增速均在回落;如图2所示,目前进口价格指数与PPI同比增速均在回落;如图3所示,迄今为止M1同比增速尚未走出上一轮下降周期,目前仍处于历史性低位。
这三方面因素都预示着,至少在2012年下半年,中国CPI同比增速均会保持在低位运行。
2012年CPI同比增速可能位于3.0%左右,这将为中国央行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拓宽空间。
一旦货币政策的前景明朗了,我们就会对2012年下半年中国经济的软着陆以及中国资产价格的前景保持乐观。
最后一个有趣的问题是,中国的通货膨胀究竟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如果您认同食品价格决定论与货币数量决定论,似乎中国的通货膨胀主要是内生的,是国内宏观经济走势与货币政策决定了中国通货膨胀率的波动。
如果您认同进口价格决定论,似乎中国的通货膨胀主要是外生的,是国际能源与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决定了中国通货膨胀率的波动。
进一步分析,中国猪肉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与玉米价格上涨有关(玉米是主要的饲料之一),而玉米价格上涨又与能源价格上涨有关(原油价格上涨推动生物燃料开发额,而生物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料为玉米)。
这意味着中国的食品价格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全球能源与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
如何来协调上述两种观点呢?其实,只要我们认识到,在过去10年内,来自中国的进口需求,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能源与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话,所谓的“输入性通胀”其实也可能是内生的。
当然,上述结论需要更为严格的经验分析来检验,而这就不在本文的范围之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