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阿房宫赋说课稿-苏教版-必修2
【精选】高中语文《阿房宫赋》获奖教案2苏教必修2
【精选】高中语文《阿房宫赋》获奖教案2苏教必修2时间: XX 年月日星期第二课时三维目标:1、品味文字,体味语言特色;2、分析结构,体察匠心之妙;3、联系现实,挖掘思想宝藏.教学过程: 备注:〔补充〕一、课前热身,激情演讲〔3分钟〕二、精选导语,激发兴趣〔2分钟〕苏东坡在翰林院时已经是功成名就了,但他仍然如此刻苦读书,是他想以此当更大的官吗?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喜爱,他是在享受读书的乐趣,真正做到了“废寝〞,那么这篇让大文豪都如此珍爱的文章到底好在哪里呢?我为什么要学习它?它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吗?下面就来看看我们大家要从中获得哪些有意义的东西。
三、高屋建瓴,出示目标〔1分钟〕1、品味文字,体味语言精华;2、分析结构,洞察匠心奇妙;3、联系现实,挖掘思想宝藏.四、小组合作,质疑求真(8分钟)1、组织课堂:采用小组对抗的形式,每个问题由两个小组承担,轮流回答,挖掘品味多且精妙的获胜。
2、任务分配:〔1〕品味语言,可以是单个的字或词,可以是语句的句式与修辞;〔2〕分析结构,概括每段大意,包括段落之内的层次;〔3〕挖掘思想意义,可以是整体上的,也可以是某个语句或语段中的,要联系个人或社会现实,阐发自己独到的见解。
〔4〕鼓励大家积极质疑或进行小创作,诗歌,对联等形式不限。
五、大胆展示,张扬个性〔20分钟〕1、学生诵读文本。
2、苏东坡评价“这汉子也有鉴识〞说明“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这句话的确很好,我们大家知道它好在哪里吗?大家各自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来共同分享。
〔1〕比喻: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2〕夸张: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六日。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3〕通感: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4〕互文: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5〕排比:A、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高中语文阿房宫赋教案 苏教版 必修2 教案
阿房宫赋一、教学目标1.感受课文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像、大胆奇特的夸张特点。
2.学习本文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
3.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
二、了解时代背景及、赋1、阿房宫,秦始皇所建造的宫苑,故址在今西安市阿房村。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
”全部工程秦灭亡时犹未完成。
阿房者,一说:“此以其形名宫也,言其四阿旁广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索隐)为了建筑阿房宫,秦发“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工程浩大,耗费民力财力极多,加剧了当时的社会危机,促使农民起义的爆发。
秦亡后,此宫为项羽所焚,现尚存夯台基。
这个历史教训,就是杜牧在赋中所表现的讽喻意义。
《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不死之灵药,因此在位三年即为宦官刘克明所杀。
作者预感到唐王朝的危险局势,就借这篇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借秦之先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最终只能落得“后人复哀后人也”的结局。
2、赋何为赋?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赋”。
赋:是古文中介于韵文之间的一种特殊文体。
也就是要运用铺陈夸饰的手法来直陈其事,用新奇美丽的辞藻来描摹事物(体物),抒写情志在行文上更注重描写、铺陈、夸饰等文学手法的运用,赋又发展为“文赋”,它句式参差,押韵比较随便,重视清新流畅,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是一篇文赋。
赋在结构上一般可分为三个部分前面有序,说明作赋的缘由,用不押韵的散文或骈体文;中间是赋的本身;后面有“乱”或“讯”的部分,对全篇作小结。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阿房宫赋》教学设计 苏教必修2苏教2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阿房宫赋》教学设计苏教必修2苏教2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典型的文言知识;2.探讨作者观点和文章主旨;3.探讨文章的现实意义;4.了解“赋〞体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上周我们学习了《六国论》,文中苏洵将六国破灭的原因归结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1年灭六国一统天下,公元前206年灭亡,仅仅存在了十五六年的时间就被农民起义军所灭,那么秦帝国灭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唐代著名文学家杜牧的《阿房宫赋》,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2.作者简介说起杜牧,给我们的第一个印象便是,他是一个大诗人,千古传诵的名句:“南朝西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都出自他的手笔。
但是只靠写诗,是考不上进士,得不到功名的。
据《唐才子传》〔元代辛文房〕记载杜牧公元828年,参加科举考试,太学博士吴武陵阅过他的文章后便推荐他为头名状元,而主考官礼部侍郎崔郾认为杜牧放纵旷达,不拘小节,把他排在第五名,这篇文章便是脍炙人口的《阿房宫赋》。
此文一出,便震惊朝野,长安文人学子争相抄阅,一时间洛阳纸贵。
那么,《阿房宫赋》是何奇文,引起这么大的社会反响呢?让我们来一睹它的风采。
通过PPT展示教学目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3.疏通文章,解决文言理解和赋体文语言特点问题〔PPT播放第一个学习目标“掌握文中典型的文言知识〞〕第一段:①同学们已充分自学了这篇文章,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关注一下读音。
〔朗读后,纠正度因错误〕②请同学们自读本段,关注重点的文言知识〔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典型的文言现象〕。
找一找有没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文言知识③你认为第一段有没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文言知识?〔请几个同学发言〕看看还有没有文言理解方面的问题?〔有那么处理,无那么进入下一步〕④请同学们齐读本段。
苏教版语文必修二《阿房宫赋》课件苏教版
《阿房宫赋》所揭示的历史教训对于当今社会同样具有警示作用。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 更应该注重节俭、反对奢靡,以保持国家和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吸取历史的教训, 加强制度建设,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05 《阿房宫赋》的实践与应 用
朗诵技巧与实践
总结词
03 《阿房宫赋》的内容解析
文章结构解析
文章结构概述
1. 首段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体描述阿房 宫的壮丽气势,再分别描绘其建筑、宫人 、珍宝,最后总结并发出警告。
描述阿房宫的壮丽气势,展现其规模和影 响力。
2. 中段
3. 末段
具体描绘阿房宫的建筑、宫人、珍宝,展 现其奢华和荒淫。
总结历史教训,发出警告,强调不能重蹈 覆辙。
作者杜牧的生平与文学成就
杜牧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书法家,与李商隐并称 为“小李杜”。他出生于一个文学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 文学熏陶。
杜牧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婉约细腻见长,其作品在唐代文 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歌涉及题材广泛,包括山水 、边塞、送别、感怀等,深受后人喜爱和传颂。
《阿房宫赋》的创作背景与目的
通过朗诵实践,学生可以更好 地理解《阿房宫赋》的韵律和
节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选择合适的朗诵材料
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阿房宫 赋》段落或篇章,确保学生能 够理解和掌握。
指导朗诵技巧
教授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和 语速,以及如何通过语气和节 奏的变化来表达情感。
实践朗诵
组织学生进行个人或集体朗诵 ,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并及时
VS
阿房宫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阿房宫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兴建的大型宫 殿,它的建成标志着秦朝政治、经济、文 化中心的转移。同时,阿房宫也是中国古 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之一,对后世的宫殿建 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阿房宫赋》 说课稿
《阿房宫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阿房宫赋》。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代表作之一。
这篇赋文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其毁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从单元编排来看,这篇文章所在的单元以古代散文为主,旨在让学生了解古代散文在叙事、抒情、议论等方面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在教材中的地位上,《阿房宫赋》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它不仅语言优美、结构严谨,而且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经过高一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但对于较为复杂的文言文篇章,在理解和欣赏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学生对于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秦朝的兴衰可能认识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补充。
此外,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在教学中可以引导他们对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文章铺陈夸张的描写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的罪恶,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目的。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理解文意。
(2)学习文章的描写手法和结构特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阿房宫赋》说课稿(范文模版)
《阿房宫赋》说课稿(范文模版)第一篇:《阿房宫赋》说课稿(范文模版)必修二·历史的回声·后人之鉴《阿房宫赋》说课稿一、说教材《阿房宫赋》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第一板块“后人之鉴”的第一篇文章。
本课为晚唐文赋,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
赋讲究铺陈和声韵,而本文不但有华美的语言、和谐的声律,还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古文中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在韵文发展史上起到里程碑的作用。
本课在“历史的回声”这个专题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我们学习本课应立足当代,寻找历史在当今的意义,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读懂了文本,读活了文本。
二、说学情学生对“赋”有一定的了解,但不深入,读文章也往往只是蜻蜓点水,很难读透文章。
本文无论是从语言本身还是结构意蕴上都有较典型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在理解文本时,应让学生以诵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在读中领悟。
三、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①体会赋的特点,积累文中重点的文言实虚词、句式。
②在诵读中抽丝剥茧,逐步把握文中“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品味散文语言的能力。
③引导学生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的目的,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通过诵读,逐步把握文中“形象”,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四、说教法学法教法学法上主要采取诵读法、探究法、读写结合和联想想象法。
诵读法:旨在让学生能在读中再现阿房宫的显性和隐性形象,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由浅入深,逐步深入,读出文本内涵,培养阅读和思考能力。
学习课文内容主要采取“诵读法”,语言学习的规律是模仿,模仿很大成分上要背诵,实践证明背诵确实提高了语言学习的质量。
文言文学习必须强化背诵,这样做是事半功倍的。
背诵时还要指导学生运用意义记诵法,因为高中学生正处于由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转变的时期,记诵要和理解结合在一起,这样才符合学生的记忆规律,教师的示范朗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第9课 阿房宫赋教师用书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案
第9课阿房宫赋第9课阿房宫赋作者简介生平经历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某某某某)人。
晚唐著名诗人。
太和二年(828)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官至中书舍人。
曾做过某某、池州等地刺史。
杜牧年轻时即有抱负,但因性情耿直而在仕途颇不得意,晚年逐渐变得保守消极。
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杜樊川〞。
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作品主要作品有诗歌《江南春绝句》《山行》《泊秦淮》《清明》《过华清宫绝句》及文集《樊川文集》,后人编有《樊川诗集注》和《杜牧诗选》。
评价杜牧工诗、赋、辞,诗歌创作成就最高。
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气势纵横,多针砭时事;诗意境清新,风格豪健俊爽,在晚唐轻浮艳丽的文坛上独树一帜。
(一)背景杜牧所处的时代,唐王朝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而且藩镇跋扈,吐蕃、南诏、回鹘等纷纷入侵,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
杜牧针对这种形势,极力主X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侵略,巩固国防。
但唐敬宗李湛好游猎,喜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
对于这一切,杜牧既愤慨又痛心。
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明白地指出:“宝历(敬宗的年号)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二)常识整理赋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铺采摛文〞就是铺陈文采辞藻,极力渲染夸X,这是其形式上的特点;“体物写志〞就是咏物说理,即通过对山水、风物、宫苑、鸟兽乃至车旗仪仗、音乐舞蹈等事物的描写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意图,这是其内容上的特点。
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
赋在结构上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前面有序,说明作赋缘由,用不押韵的散文或骈体文;中间是赋的本身;后面有“乱〞或“议〞的部分,对全篇作小结。
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的赋,叫“短赋〞;以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赋为“辞赋〞;魏晋以后,赋文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作“骈赋〞;唐代,赋文又由骈体转入律体,称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就的赋称为“文赋〞。
高中语文《阿房宫赋》说课稿(通用4篇)
高中语文《阿房宫赋》说课稿(通用4篇)高中语文《阿房宫赋》篇1诗在古代文坛中独领风骚,唐朝也有一些流传千古的名作,今天我的说课就是唐朝杜牧的《阿房宫赋》。
一、分析教材。
1、教材的特点及在本单元的地位。
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具有初步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阿房宫赋》历来被人们视为“文赋”的初期典范之作。
为晚唐文赋,本文不但有华美的语言、和谐的声律,还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古文中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在韵文发展史上起到里程碑的作用,在本单元中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2、教学目标和确立的依据:德育目标: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的罪恶。
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的目的知识目标:了解赋的特点,理解课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及其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文言文的记诵能力,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学习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深度的写作特色。
本课作者极尽铺陈秦始皇的奢侈和残暴,在结尾处点明主旨: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作者借秦始皇讽喻唐朝皇帝吸取教训,这篇文章是指向统治者的。
学生从中学到的是要艰苦朴素,不能奢侈浪费。
3、教材重点、难点:①作者写本文的目的何在?作“赋”的目的是借秦亡的教训来规谏唐敬宗。
敬宗李湛16岁时继位为君,一为君就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沉洒于声色,在位3年就被宦官杀害,可见这篇“赋”在当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② 本文的结构层次二、说教法。
《阿房宫赋》在现行教材是讲读课文,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我主要采取讨论法、发现法、联想法。
用讨论法是为了培养学生探讨学问的好习惯;发现法是来训练学生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联想法练习思维的发散,有助于学生开拓思维空间,为创造思维打下基础。
学习课文,内容主要采取诵读法,三、说学法。
说课
《阿房宫赋》说课稿说教材:《阿房宫赋》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的历史的回声单元。
本篇文言文出自《樊川文集》,整篇文章颇具“赋”的特点,用铺陈夸张的手法,对偶的写法,和谐的声律,华丽的辞藻,将阿房宫的宏伟壮丽与秦始皇的荒淫奢侈展现的淋漓尽致。
随后笔锋一转,由叙到议,揭示出亲自取灭亡的原因是不爱其人。
并说明自己写作的目的是借古讽今,希望唐敬宗李湛能够吸取秦亡的教训。
说学情:高一的学生对文言文的写作手法和文言文中实词和虚词的掌握还处在接纳掌握阶段,所以在讲解时要给学生补充强调这些知识。
但由于文言文题材的特殊,讲解过程可能显得单调乏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思考总结。
说教学方法:教授法讨论法说教学安排:2课时说教学目标:第1课时:1.了解赋这种文体的特点2.掌握第一二三自然段的重点实词和虚词,如:钩心斗角,绿云,焉等3.能概括出第一二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能够熟练的将前三段翻译成白话文第2课时:1.掌握第四段的主要内容,能够熟练将之翻译成白话文2.根据第1课时所学习的赋的文体特点分析《阿房宫赋》的写作特色3.了解《阿房宫赋》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忧患意识4.在情感上了解以史为鉴是我们发现自身不足的重要手段说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历史上秦始皇曾大兴土木,阿房宫就是他在渭南建造的宫殿。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下唐代文人杜的《阿房宫赋》二.解题关于阿房的读法,历史上有两种说法:1.《说文》中:“大陵曰阿”,指高大的丘陵。
房在上古音中同“旁”,阿房宫就是高大丘陵的旁边的宫殿。
秦始皇觉得咸阳人太多想要在周边再建一个宫殿。
2.另一种是宫殿的地址在一个叫阿房的地方,所以称之为阿房宫。
赋作为一种文体,其特点如《文心雕龙·诠赋》中所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指通过摹写事物来达到抒发情志的目的。
“铺采摛文”指在语言上要使用华美的词藻。
另外,赋也很讲究声韵的美,,借助于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3专题 《阿房宫赋》教案1(第1课时)
《阿房宫赋》教案【教学目标】1、深情诵读,疏通和落实本文的重点文言字词及知识点。
2、品味语言,理解和学习本文中的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及写作特色。
3、把握文意,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的目的。
【教学重点】1、疏通和落实本文的重点文言字词及知识点。
【教学难点】1、理解和学习本文中的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及写作特色。
2、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的目的。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建阿房壁未干,沛公兵已入长安。
帝王若竭生灵力,大业沙崩固不难。
”这是唐代诗人胡曾的一首咏史诗。
诗人借阿房宫的兴废告诫君王要爱惜百姓,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而与胡曾处于同一时代的另一位著名诗人杜牧则也选择了阿房宫作为他讽时刺世的一把利刃,那么在杜牧的名篇《阿房宫赋》一文中,杜牧又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观点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近杜牧,学习《阿房宫赋》。
二、初读文本,解决字音。
要求:1、学生自由朗读,通过工具书解决都不准的字音。
2、让个别学生朗读,教师做指导,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准重音、读出感情。
3、教师范读、播放录音,个别学生再读。
最后全体学生齐读。
骊(lí)山廊腰缦(màn)回囷囷(qūn)焉矗(chù)不知其几千万落不霁(jì)何虹妃嫔(pín)媵(yìng)嫱(qiáng) 辇(niǎn)来于秦朝歌夜弦(xián)明星荧荧(yíng) 梳晓鬟(huán)也辘辘(lù)远听杳(yǎo)不知其所之也剽(piāo)掠其人鼎铛玉石(chēng)锱铢(zīzhū)弃掷逦(lǐ)迤(yǐ)架梁之椽(chuán)在庾(yǔ)之粟(sù)粒瓦缝参差(cēn cī)直栏横槛(jiàn)管弦呕哑(ōu yā)戍(shù)卒叫三、再读文本,疏通文意。
2021年高中语文《阿房宫赋》说课教案设计 苏教版必修
2021年高中语文《阿房宫赋》说课教案设计苏教版必修2唐诗在古典文学中独领风骚,唐朝一些散文也是千古流传的名作,今天我的说课就是唐朝杜牧的《阿房宫赋》。
一、分析教材。
1、教材的特点及在本单元的地位。
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具有初步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阿房宫赋》为晚唐文赋,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
赋讲究铺陈和声韵,而本文不但有华美的语言、和谐的声律,还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古文中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在韵文发展史上起到里程碑的作用,在本单元中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2、教学目标和确立的依据:德育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的罪恶,以浪费为耻,引以自戒。
知识目标:了解赋的特点,学习课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
能力目标:培养文言文的记诵能力,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本课作者极尽铺陈秦始皇的奢侈和残暴,在结尾处点明主旨: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作者借秦始皇讽喻唐朝皇帝吸取教训,这篇文章是指向统治者的。
学生从中学到的是要艰苦朴素,不能奢侈浪费。
《阿房宫赋》的语言绚丽多姿,朗朗上口,运用了排比.比喻、对等修辞方法。
中学生正处于语言积累时期,鉴赏语言的能力非常重要,潜移默化积累语言知识,使有意而变为无意从而提高语言的品位,不但能提高语文素质,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篇句句精彩,更适合诵读,语言的学习规律证明诵读是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新教材强调诵读无疑是育人之长久大计。
3、教材重点、难点:①①作者写本文的目的何在?②本文的结构层次二、说教法。
《阿房宫赋》是课内自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我主要采取讨论法、发现法、联想法。
用讨论法是为了培养学生探讨学问的好习惯,这是练习思维能力的最佳方式;发现法是来训练学生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思维的高级形式;联想法练习思维的发散,有助于学生开拓思维空间,为创造思维打下基础。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阿房宫赋》说课稿
明确: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桥喻龙,复道喻虹,分别写出了它们形态的高 大、色彩的绚丽。从惊叹语气中表达了建筑物的观感,且给客观描写涂上了浓烈 的抒情色彩。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明确:这一段文字脍炙人口。作者用“明星、绿云、涨腻、雾横”等词语比喻, 又用排比的句式和夸张的手法间接地写出美人之多,及秦始皇的骄奢淫逸。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第四节:本节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向当世统治 者发出警告。
总结:文章可分两大部分(第1、2段为第一部分;第3、4段为第二部
分)。第一部分是叙事,第二部分是议论。“赋”的特点在于“体物写 志”,即铺叙事情,抒发情志。因此说,两部分之间是铺事与写志的 关系。铺事是写志的基础,写志是铺事的目的。
(说明:这一步骤让学生边读边学边背)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明确:这句话好在以下两点。第一,充分体现了非诗非文,亦诗亦文的“赋”的 跳跃性特点。第二,“兀”“出”两字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可以想见 在“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运送巨大木料的艰难;可以想见阿房宫是多么宏大, 秦始皇是多么骄奢;可以想见“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建造中榨取了多少人民 的血汗,葬送了多少人民的生命。
主要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分析理解赋” 指导 的特点
拓展
展示《赤 壁赋》秋 声赋》
齐读,散读, 讨论
品读文章
感受“赋”的 特点
回顾巩固知 识
学习小结 点评补充 总结
作业布置 布置
背诵全文
积累名篇。 提高素养
“赋”的特点 体物写志 体物
《阿房宫赋》说课稿
《阿房宫赋》说课稿这篇《阿房宫赋》说课稿是之前我在教到这篇比较重要的文言文的时候写的,今天来跟大家分享下。
一、教学目标(一)理解课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及其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二)懂得赋的特点。
学习本文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
(三)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的罪恶。
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的目的。
二、难点、重点解析(一)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和目的何在?分析:要回答此问题,可参见自读提示。
《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不死之灵药,因此在位三年即为宦官刘克明所杀。
作者预感到唐玉朝的危险局势,就借这篇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借秦之故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最终只能落得“后人复哀后人也”的结局。
(二)本文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分析:全文四段可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第1段: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
一层(段首前12字)两句偶句,交待建宫背后的巨大耗资。
二层(“覆压”……“直走咸阳”)写宫之宏伟规摸。
三层(“二川溶溶”……“不知西东”)渲染宫内的宏伟、豪华、奇丽、壮观。
四层(“歌台暖响”……“气候不齐”)宫中人物活动。
第2段:铺叙统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
一层(前6句)写供玩乐的宫人来源。
二层(“明星荧荧”……“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三层(余下各句)从珠宝陈设写荒淫,揭示抢掠行径。
第二部分(第3、4段)议论分析,指出“秦爱纷奢”不恤民力自然会导致灭亡的命运,规劝唐敬宗李湛勿蹈秦王朝之覆辙。
《阿房宫赋》说课稿
《阿房宫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阿房宫赋》。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篇赋体文章。
这篇赋文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其毁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这篇文章在语言运用上独具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它的词汇丰富,句式灵活,运用了大量的夸张、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同时,文章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先描写阿房宫的宏伟壮丽,再叙述其毁灭的惨状,最后得出“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结论,逻辑清晰,发人深省。
此外,这篇文章还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意义。
它让学生了解到封建统治者的奢侈腐朽必然导致亡国的道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忧患意识。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但是对于赋这种文体还比较陌生,对于文中一些较为复杂的句式和生僻的字词可能会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他们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赋的特点,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
(2)学习本文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提高文言文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诵读、翻译,理解文章内容,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2)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技巧,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必然导致灭亡的道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忧患意识。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高中语文阿房宫赋教案9苏教版必修2
阿房宫赋杜牧一、教学目的1.感受课文形象生动的比喻、丰硕瑰丽的想像、斗胆独特的夸张特点。
2.学习本文描述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述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
3.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
二、课时安排:两课时三、教学进程:1.读注释,了解文章写作背景。
2.熟读教材,依据课下注释,梳通文意。
3.再读教材,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按照赋的特点,找出“体物”与“写志”部份。
第一步整体把握:全文分为两部份,即“体物”部份,包括1、2两段;与“写志”部份包括3、4两段。
第二步反复研读“体物”部份,即1、2段,这是课文的重点部份,要求熟读成诵。
第三步细致研读“写志”部份即3、4两段,弄清彼此之间及与前一部份相辅相成的关系。
4.品读比较。
对文体特征、表现手法、思想内容进行拓展,并完成课后练习题。
第一步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用意。
第二步感悟文章的艺术归纳力。
点拨:(一)解题阿房宫,秦始皇所建造的宫苑,故址在今西安市阿房村。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庭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能够坐万人,下能够建五丈旗。
”全数工程秦衰亡时犹未完成。
阿房者,一说:“此以其形名宫也,言其四阿旁广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索隐)为了建筑阿房宫,秦发“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工程浩大,花费民力财力极多,加重了那时的社会危机,促使农人起义的暴发。
秦亡后,此宫为项羽所焚,现尚存夯台基。
那个历史教训,就是杜牧在赋中所表现的讽喻意义。
赋:是古文中介于韵文之间的一种特殊文体。
它是由《诗经》、《楚辞》进展起来,《诗经》是“赋”的远源,《楚辞》是“赋”的近源。
到汉代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学文体,它的特点是:“赋者,铺者;铺采文,体物写志也”(《文心雕龙•诠赋》。
它铺陈文采,描述事物,以抒写情志,重视辞藻和押韵,以铺陈、对比、对偶、夸张等传统技法为主,文章显得整齐和谐,清新流畅而又具有磅礴的气势。
阿房宫赋-苏教版必修二教案
阿房宫赋-苏教版必修二教案一、教学背景1.1 教学目标•了解《阿房宫赋》的历史背景、作者和写作背景,理解其文学价值;•掌握《阿房宫赋》的重点快词和词语,加深对唐代文学的理解;•分析《阿房宫赋》的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对历史和文学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文学经典篇目:《阿房宫赋》•周易经典篇目:《乾卦》•语言知识系统:重点快词和词语等1.3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文学经典篇目《阿房宫赋》的文学鉴赏和古代文明史知识;•难点:掌握文学《阿房宫赋》修辞手法和形式等,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过程2.1 热身活动•点播一下中国历史纪录片,了解西周的盛世与灭亡,带领学生进入古代文明史的氛围。
2.2 学习重点2.2.1 【文学篇目】•教师简要讲述《阿房宫赋》的写作背景和历史背景;•学生阅读阿房宫、长乐宫、止马于临皆回译,了解阿房宫的规模和建筑精美。
2.2.2 【周易篇目】•学生学习《周易》中的乾卦,了解其象征意义和作用,对理解《阿房宫赋》有一定帮助。
2.2.3 【重点快词】•教师讲解《阿房宫赋》中的重点快词,如:白虹、霓裳、玉楼、霜凋、镜销魂等等;•点播相关视频,辅助学生理解上述快词的具体含义。
2.2.4 【词语系统】•学生学习《阿房宫赋》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如:新丰恣、临洮、万国、帷幄等等;•带领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认知、解释和理解。
2.3 学习难点2.3.1 【修辞手法】•教师为学生简要介绍《阿房宫赋》中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排比等等;•分析文中各篇段落的修辞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3.2 【文章结构】•教师指导学生分析《阿房宫赋》的篇章结构,了解整篇文章的情节、人物和意蕴;•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出文章主旨和核心思想。
2.4 总结回顾•点播相关视频,回顾学习历程中的重难点知识;•总结学习经验和方法,为下一场学习做好准备。
三、教学评价•学生独立完成小作文,谈谈自己对《阿房宫赋》的理解和感受;•课堂测验,检测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个人思考、小组讨论、现场展示,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房宫赋说课稿
唐诗在古代文坛中独领风骚,唐朝散文也有一些流传千古的名作,今天我的说课就是唐朝杜牧的《阿房宫赋》。
一、分析教材。
1、教材的特点及在本单元的地位。
语文教学大纲中要
求学生“具有初步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
文的能力“。
《阿房宫赋》历来被人们视为“文赋”
的初期典范之作。
为晚唐文赋,本文不但有华美
的语言、和谐的声律,还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古
文中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在韵文发展史上起到
里程碑的作用,在本单元中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2、教学目标和确立的依据:
德育目标: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
顾人民死活的罪恶。
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
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的目的
知识目标:了解赋的特点,理解课文中形象生动的比
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
艺术特点及其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文言文的记诵能力,提高文言文的阅
读能力。
学习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深度
的写作特色。
本课作者极尽铺陈秦始皇的奢侈和残暴,在结尾处点明主旨: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作者借秦始皇讽喻唐朝皇帝吸取教训,这篇文章是指向统治者的。
学生从中学到的是要艰苦朴素,不能奢侈浪费。
3、教材重点、难点:
①作者写本文的目的何在?作“赋”的目的是借秦亡的教训来规谏唐敬宗。
敬宗李湛16岁时继位为君,一为君就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沉洒于声色,在位3年就被宦官杀害,可见这篇“赋”在当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②本文的结构层次
二、说教法。
《阿房宫赋》在现行教材是讲读课文,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我主要采取讨论法、发现法、联想法。
用讨论法是为了培养学生探讨学问的好习惯;发现法是来训练学生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联想法练习思维的发散,有助于学生开拓思维空间,为创造思维打下基础。
学习课文,内容主要采取诵读法,
三、说学法。
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学,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目标。
背诵时还要指导学生运用意义记诵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出本文 ,讲文体特点及古今赋的区别
(二用课件展示课题《阿房宫赋》让学生背诵全文(课前已做过预习)
(二)课文背诵小测试。
这是一个强化过程,学后马上检测,(用课件显示强化内容)
(四)由学生讨论总结主要内容:
第一段写阿房宫的来历,阿房宫的外在形势,阿房宫的建筑,突出阿房宫的雄心壮观。
第二段写阿房宫里的美人和珍宝,秦始皇的奢侈生活。
第三段秦朝的灭亡,揭露统治者的残暴统治。
第四段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作者作“赋”的目的是借秦亡的教训来规谏唐敬宗。
敬宗李湛16岁时继位为君,一为君就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沉洒于声色,在位3年就被宦官杀害,可见这篇“赋”在当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课件设题)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每段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如第三段用一幅画表述秦朝的灭亡,第四段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
(五)迁移练习。
采用联想的方式进行,让学生说出杜牧的诗。
《过
华清宫》《秋夕》《江南春》《清明》《泊秦淮》等。
提问学生哪一首和本文的主旨相同。
(用课件放动画)
(六)布置作业。
(课件结尾)
板书
阿房宫赋
建筑生活灭亡
教训
雄伟奢侈残暴
《阿房宫赋》运用了互文、比喻、对偶、排比、夸张等多种修辞方法,而以互文和比喻更为突出。
下面就谈谈互文在《阿房宫赋》里的运用。
一、互文的运用。
互文,即“互文见义”。
有时因对偶、押韵、平仄、字数的限制,或为了增强某种表达效果,把本应合在一起说的话,临时拆开,使同句或相邻句中所用的词互相补充,互相渗透,理解时又应合在一起。
这种修辞方法就叫互文。
《阿房宫赋》下面的名子都很好地运用了这一修辞方法。
①烟斜雾横……②直栏横槛……③朝歌夜弦……
④王子皇孙,辞楼下殿……⑤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例①应理解为“烟雾缭绕”,不能拆开理解。
例②应理解为“栏杆纵横”,不能理解为“直的栏杆和横的栏杆”。
例③应理解为“日夜弹唱”,不理解为“早上唱歌,晚上弹琴”。
例④中的“王子皇孙”是“六国王侯的女儿和孙女”,不是“国王的女儿,皇帝的孙女”。
“辞楼下殿”应理为“辞别自己国家的楼阁宫殿”,不能理解为“离开了自己的楼阁,走下了本国的宫殿”。
例⑤应理解为“楼阁很多,到处都是”,不能理解为“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亭阁”。
例⑥应理解为“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统治者拥有的金玉珍宝”,不能理解为“燕国赵国收藏的珠玉,韩国魏国聚敛的金银,齐国楚国的瑰宝奇珍”。
由于运用了互文,上面的语句都只能合起来理解,不能拆开理解。
用了互文后,语句工整,别有韵味;彼此
互补,凝炼、含蓄。
增加了内容的含量,增强了表达效果,更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