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沈客运专线各种新结构桥梁施工要点
秦沈客专施工总结综合篇第一章和第二章1
第二篇路基工程第一章路基工程技术特点、标准及工程概况第一节路基工程技术特点高速、舒适、安全运送旅客是客运专线的主要特点。
要达到这一目标,对线路来说必须确保轨道结构几何尺寸的高度平顺和稳定,而这依赖于给轨道结构提供一个强度高、刚度大且纵向变化均匀、长久稳定的路基。
因此,秦沈客运专线对路基的高标准要求,给铁路的设计、施工和养护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用全新的观念来设计、施工这种高标准土工结构物。
一、路基填筑标准高且具有强化的基床结构秦沈客运专线将路基作为一土工结构物来进行设计与施工,对填筑材料、压实标准、变形控制、检测要求等较现行铁路有很大提高,同时强化了基床结构,特别是基床表层。
基床表层是路基直接承受列车荷载的组成部分,也是路基中的最重要部分。
基床表层不但给轨道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对其下的土路基提供保护,因此基床表层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同时还要有稳定性和耐久性。
作为基床表层的材料,需要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充分压实后在长期动力作用下保持稳定,并有很好的水稳定性和较小的渗透性。
秦沈线根据沿线具体情况,基床表层在我国首次采用了级配碎石材料。
全线各施工单位在级配碎石配合比的选定和施工中,进行了大量的室内外试验工作,通过反复试验对比、分析,选定了较为理想的级配碎石配比。
级配碎石的生产基本上做到了专业化、工厂化程度,并且摸索总结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和检测程序,为今后我国高速铁路路基基床表层的施工积累了经验。
二、严格控制路基沉降变形高速行车需要高度平顺和稳定的轨下基础,控制变形是秦沈客运专线路基—37—设计的关键。
在高速行车情况下,路基因重复荷载作用所产生的累计沉降和不均匀下沉所造成的轨道不平顺将严重影响列车运行速度和舒适度,并增加线路养护工作量。
路基沉降变形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列车行驶中路基面产生的弹性变形;②长期行车引起的基床累积下沉(塑性变形);③路基本体填土及地基的压缩下沉。
秦沈客运专线16米分片式T梁预制及架设施工技术总结
秦沈客运专线16米分片式T梁预制及架设施工技术总结秦沈客运专线是我国第一条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快速客运专线,是中国铁路建设技术水平的标志性工程。
其中的新开河大桥,中心里程位于DK411+514.8KM,简支梁总数量为28孔。
其中16米T梁20孔(80片),12米T梁8孔(32片)。
每孔梁由4片T梁组成。
根据设计,大桥上部主体施工分为:现场预制T梁部分,T梁架设部分、桥梁现浇部分及横向张拉。
一、施工组织(一)总体方案1.T梁预制。
T梁在桥下预制。
制梁场位于DK411+577.68~DK411+732.68,沈山下行线北侧的沈阳市污水处理厂院内。
占地面积约为10亩(未包括桥址线两边各8m征地)。
地面均采用混凝土硬化。
梁场生产规模每月按30片设计,设制梁台座6个,侧模板3套(16m两套,12m一套)。
根据制梁及架梁现场施工情况,设30t 15m跨度的龙门吊2台,5t简易门吊1台。
T梁制造采用固定台座、钢模成型、自然养护。
T梁在场地内的横移采用卷扬机人工移梁。
2.T梁架设。
沈台~25# 墩共3孔T梁,因跨既有线及拼装双导梁轮式架桥机的需要,采用2台30T龙门吊架梁。
25#~秦台共25孔T梁,采用双导梁轮式架桥机架设;架桥机用万能杆件拼装,运梁台车根据梁型专门设计。
3.架梁后的桥面现浇及横向张拉T梁架设后,即进行桥面现浇及横向张拉施工,采用吊架形式来固定现浇模板及提供作业平台;采用吊篮形式提供张拉作业平台。
(二)人员和设备的配置1.本工程所有技术、管理人员都有参与国家重点工程和高速公路施工管理的经验,工人都持有技术等级证书,合同工也是与我厂长期合作的固定施工人员。
2.本工程所需的设备主要有30T龙门吊2台,5T简易门吊1台,双导梁轮式架桥机1台,50T无动力运梁台车2台,其余各设备均及时足量配置到位。
详见附件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三)材料供应水泥、钢筋及钢绞线由建设单位统一供应,其他材料由材料人员深入调查货源及价格,自行采购。
秦沈客运专线桥梁综合施工技术(3)
四、秦沈客运专线跨阜锦公路特大桥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施工技术1.工程概况及特点1.1工程概况跨阜锦公路特大桥位于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开发区境内,中心里程为秦沈客运专线DK183+547.6,桥全长879.59m。
连续梁部分为一联三孔48+80+48m预应力砼连续箱梁,全长177m,位于13—16号墩,主跨在DK183+532和DK183+561处分别与京沈高速公路匝道及阜锦一级公路交叉。
梁型为单箱单室,梁高自中支点处5.7m按圆曲线变化至端支点处的3.4m,在梁的中支点、端支点和跨中各设横隔板一道。
梁体顶板宽12.4m,底板采用12-7φ5钢绞线,腹板采用7-7φ5钢绞线,横向采用4-7φ5钢绞线,锚具采用AM锚体系,竖向彩用φ25mm冷拉Ⅳ级粗钢筋。
连续梁分两个T构,共47个梁段,采用菱形挂蓝悬臂灌注法施工。
合拢顺序为先边跨合拢,完成体系转换后中跨合拢。
连续梁自2000年5月10日开始施工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经过广大干部、职工的顽强拼搏,科学组织,精心施工,于2000年10月23日顺利合拢。
梁部合拢精度及质量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多次受到部领导、秦沈线总指挥部的表扬。
1.2施工特点1 、0#块梁高,体积大,钢筋密集,砼浇注振捣困难。
2、采用落地支架施工,对支架的刚度、可靠性要求严格,必须保证使用简便,易操作,拆装方便。
3、工期紧,同时又进入雨季,施工季节限制大,是整个秦沈客运专线的重点、难点、控制工程之一。
4、施工干扰大。
该桥跨越一级公路,车流量大。
施工时车辆通行净空小。
5、质量要求高。
该桥距锦州市区仅13Km,并且前后不足百米内有三座公路桥,所以它不但成为锦州一景,而且也是铁路与公路建设质量对比的代表。
2.主要施工技术跨阜锦公路特大桥连续梁面临着施工质量要求高,施工干扰大,施工工期短等不利因素。
这些不利因素要求我们的施工组织设计,要有所突破和创新,才能确保连续梁的施工安全、优质、快速的进行。
秦沈客专桥梁施工技术
整孔箱梁现场预制施工技术提要本文从工艺装备配置、工艺流程、工艺技术几个方面,论述了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整孔箱梁的施工技术。
主题词整孔箱梁;现场预制;施工技术1概述整孔预应力箱梁由于具有刚度大、抗冲击力强、稳定性好、噪音低等优点,取代部分T型梁,在秦沈客运专线上首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据不完全统计秦沈客运专线特大、大、中桥上共用桥梁1696跨,其中整孔箱梁就有2036榀(1445跨),占总数的85.2%。
但由于整孔预应力箱梁体积大、质量要求高、箱梁模型工艺复杂、混凝土灌注上浮力大等特点,也给整孔箱梁的预制施工提出了很多不同于1梁预制的技术难题。
我厂在秦沈线共承担了188跨单线箱梁的预制工作,其中32m单线箱梁94跨(188榀),24m单线箱梁82跨(164榀),20m单线箱梁12跨(24榀)。
下面就我场整孔箱梁预制施工中的控制要点、有关问题的处理实际进行论述。
2工装设备2.1工艺装备钢模板要具有足够的钢度、强度、精度和稳定性,应能承受所浇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中司能产生的各项荷载(如振动力、拆模外力等),并能保证混凝土结构各部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方便模板的安装和拆卸,防止变形,模面局部不平整度用2m靠尺测量不得大于2mm。
表1 桥梁预留反拱及压缩量一览表注:①反拱设置为跨中最大值,其它位置按二次抛物线过渡;②底模、侧模及内模制造时,参照本表要求进行细部处理。
★保证蒸养管路安装及侧模固定等功能要求;★方便底模振动器的安装与拆换。
底模采用1.5kW附着式振动器:纵向间距1.6m,横向间距1.2m(梅花形布置)。
钢模板由侧模、端模、内模和底模四大部分组成。
内外模在专业钢结构加工厂分块(段)预制。
2.1.1台座及底模台座采用钢筋混凝土槽型基础,上设型钢纵程梁系统,底模为与台座相固接的δ16mm钢板,按人工起移梁方案设计。
重点考虑:两端顶梁油顶位置及横移粱钢轨放置位置自加固;梁体张拉后的变形位移及两端地基承载力; 2.1.2侧模侧模由型钢支架、面板,加劲肋、液压(或丝杠)调整及脱模走行系统组成。
秦沈客运专线B27-G2标段轨道工程施工总结
秦沈客运专线B27-G2标段轨道工程施工总结中铁一局秦沈客运专线工程指挥部一、工程施工概况秦沈客运专线轨道工程施工分为三个标段,中铁一局秦沈客运专线指挥部承担了其中B27-G2标段轨道工程的施工任务。
其工程数量为线路全长142.748正线公里,正线铺轨283.854公里,站线铺轨4.741公里,铺岔22组,铺碴65.52万方(其中底碴21.96万方,面碴43.56万方)。
计划施工工期由原来的2001年8月1日至2002年7月31日,调整为2001年10月1日至2002年6月30日。
秦沈客运专线是我国第一条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新建双线电力气化客运专线,代表着国内最先进的铁路施工技术,其轨道工程更是一个全新的项目。
它的施工特点是:设计标准高、轨道精度高、线路质量高;施工工艺新、施工技术新、机械设备新;规范标准严、工艺要求严、材质把关严;工序衔接紧、工期安排紧、概算费用紧。
在秦沈客运专线总指挥部、总公司指挥部、局指挥部的正确领导下,在秦沈客运专线“快速、有序、优质、高效”工作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我集团有限公司全体参建职工的奋力拼搏,很好地完成了各个阶段的施工任务。
2001年完成铺设长轨轨道110公里,2002年5月24日完成道岔铺设(累计铺岔22组,其中38号8组、18号8组、50Kg/m轨18号2组、9号4组),6月4日完成正线长轨焊接(累计基地钢轨焊接接头20538个),6月11日完成正线长轨轨道铺设(累计铺设长轨轨道283.3公里),比原定铺通工期提前了50天。
7月29日完成现场钢轨铝热焊单元作业,7月31日完成道岔机械化整道作业(委托沈阳大机段施工,累计22组),8月1日完成前三遍机械化整道作业(累计整道845公里),9月12日完成正线的焊接、应力放散、线路锁定作业,9月14日完成全部基地钢焊接(累计完成基地钢轨焊接接头22109个,284.67公里,其中正线焊轨21022个、周期检验、型式试验521个、整改缺陷焊头263个、调试设备303个),9月15日完成站内正线及道岔的焊接、应力放散、线路锁定作业,10月6日完成全部工程运输,累计运输路料126万吨公里,10月27日完成线路所处与三局接轨的正线焊接、应力放散、线路锁定作业(累计完成现场钢轨铝热焊单元焊接头1820个,销定焊接头446个,共计2266个),11月6日完成第四遍、第五遍机械化整道作业和线路道床细整作业(累计整道作业568公里,道床细整284公里),11月9日完成B27-G2标段轨道工程竣工验交工作。
秦沈客运专线桥梁综合施工技术3
三、秦沈客运专线跨北大公路刚构连续梁桥施工技术1.工程概况1.1结构形式我局管区DK188+173.5跨北大公路中桥设计为16+24+16m刚构连续梁桥,与北大公路斜交350。
该桥中间刚壁墩与底部明挖扩大基础及梁部均为固结,桥台与梁部采用JHPZ简2500型盆式橡胶支座连接。
刚壁墩为双线分离式,桥台为双线整体斜板式桥台。
该桥刚壁墩及梁部均为普通钢筋混凝土,由我局三处负责施工。
1.2材料规格1.2.1钢筋。
统一采用T20MnSi钢筋及A3钢筋。
1.2.2混凝土。
梁体和刚壁墩均采用C38钢筋混凝土,桥台采用C18钢筋混凝土及C13混凝土,基础采用C18钢筋混凝土及C13混凝土。
1.3主要工程数量本桥的主要工程数量有:梁部C38钢筋混凝土762.8m3,墩台钢筋混凝土及素混凝土1278.9m3,台后C8混凝土砌块1025.4m3,基坑回填浆砌片石923m3。
2.主要工期节点本桥于2000年3月20日正式开工,5月15日完成0#台混凝土灌筑,6月3日完成3#台混凝土灌筑,7月8日完成1#刚壁墩混凝土灌筑,7月18日完成2#刚壁墩混凝土灌筑,8月20日完成支架搭设,9月5日完成支架预压,10月7日完成左副梁部混凝土灌筑,10月17日完成右副梁部混凝土灌筑,10月底完成支架拆除及河道恢复。
3.施工方案刚构连续梁桥施工工艺流程见附图1。
3.1刚壁墩、桥台该桥墩台明挖扩大基础为常规性施工工艺,在此不作赘述。
该桥刚壁墩为双线分离式,为保证刚壁墩左右两副之间2cm缝隙位臵正确,上下直顺,刚壁墩混凝土左右两副分两次浇筑施工。
3.1.1钢筋制作及绑扎本桥所用钢筋为T20MnSi及A3钢筋。
所有钢筋必须有制造厂家的质量证明书,并经进场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墩台及梁部结构的钢筋必须为同一厂家制造。
钢筋截切、弯制、绑扎及焊接接头设臵,都应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要求。
3.1.2模板为保证墩台混凝土外观尺寸准确、线条直顺、表面光洁,我们加大了对墩台混凝土施工模板的投入。
秦沈客运专线跨某特大桥钢混凝土结合连续梁施工技术
秦沈客运专线跨某特大桥钢混凝土结合连续梁施工技术1. 工程概况秦沈客运专线在DK173+210.8处跨京哈线某复线,设斜交(54°34′)正跨双线特大桥分别与沈山上、下行线交于K267+612.4和K267+617.64,该特大桥中心里程为DK173+154.25,全长520.94双延米,孔跨布置为9-24m+32m(单线简支PC箱梁)+32+40+32m(双线钢混凝土结合连续梁)+6-24m(单线简支PC箱梁),位于直线及R=3500m 曲线上,桥面宽12.4m,主孔净高6.57m,位于6.5‰上坡及7.5‰下坡道上,以DK173+050为变坡点。
该桥主跨为一联三孔钢混凝土结合连续梁桥,双柱式矩形墩(10#~13#墩),钻孔桩基础,其余16孔简支梁为双柱式矩形墩扩大基础,耳墙式桥台。
主跨32+40+32m钢混凝土结合连续梁(全长104.6m)之钢梁部分由铁道部山海关桥梁工厂生产,设计由5段梁体栓接而成,每段梁体又分别由两片工字型主梁与工字型横梁工地焊接,下平纵联栓接。
施工时按里程顺序将5段梁体分别编号为a、b、c、d、e,其长度分别为25.03m、16m、22.54m、16m、25.03m(包括拼接缝),钢梁总重450吨,最大杆件(25.03m主梁)重43吨。
主梁梁体采用14MnNbq钢,钢梁表面涂装新型IC531涂料,桥面板采用500#无收缩混凝土,TQF-1型防水层及400#纤维混凝土保护层,桥面混凝土通过传剪器与钢梁形成一体。
支座采用铁科院JHPZ盆式橡胶支座。
钢混凝土结合连续梁系我国铁路首次采用,设计外形美观,线条明晰流畅,选材考究,主梁梁体14MnNbq钢此前仅在芜湖长江大桥试验采用;结构受力优越,可充分发挥钢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跨某特大桥为秦沈线上唯一一座跨京哈线的桥梁,该线运输繁忙,平均每3min 有一列车通过,施工干扰很大。
本着“安全、质量、工期、降耗”的指导思想,避免跨线拼架作业,采用在铁路一侧设置卷扬机拖拉动力系统及“钢轨下滑道+聚四氟板滑槽”走行装置,拖拉跨越沈山线。
秦沈客运专线路基过渡段施工技术总结
秦沈客运专线路基过渡段施工中铁一局一处秦沈七经部王秋林1 过渡段的概念:秦沈线路基过渡段是指路堤与桥台、路堑与路堤、路堤与横向构筑物的过渡区段,对于桥涵而言,相当于我们常说的桥涵缺口范围。
2 概况:秦沈线DK376+000~DK385+000段9KM的双线路基,全部以路堤通过。
过渡段的形式全部为路基与桥台、路基与涵洞过渡段。
共有路桥过渡段4处,路涵过渡段32处。
最大填筑高度7.8m,最小填筑高度3. 3m。
填料:路基中间为碎石:石屑:细砂=0.5:0.35:0.15(干质量比)的级配碎石。
靠两侧边坡为改良土。
3 施工技术要求:3.1 过渡段简图(见附图1)3.2 质量检验标准和检测频次:3.2.1过渡段级配碎石、基床表层压实质量检验标准和检测频次:3.2.2过渡段基床表层以下压实质量检验标准和检测频次:注:改良土栏内斜线上下分别为基床底层和路基本体质量检测标准。
3.3 施工要求:过渡段根据《秦沈客运专线铁路路基施工技术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设计的尺寸、压实指标要求,其施工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如下:3.3.1按图示的范围,其基底必须夯实,达到设计标准。
渗水土相对密度>0.67,细粒土压实度≥0.9。
3.3.2过渡段级配碎石同两侧改良土以及锥体填土,同时填筑碾压,并同纵向路基连接处做好1:2的坡度,过渡段路基改良土同整体路基连接处尽量同步施工,如果路基已先于过渡施工时,则应留成0.3m×2.0m=(高×宽)的台阶。
3.3.3过渡段两侧必须做好纵、横向排水坡,施工中做好路拱,防止发生渗水,造成病害。
3.3.4路桥过渡段的级配碎石,填筑中注意按设计要求掺入5%312H级配碎石涵顶标高B-2.0m1.0m1.0m改良土 H -0.5m0.5m纵 断 面 示 意 图1 --- 11:1.51:1.51:1 1:1 改良土附图1基床表层基床表层基床底层路基本体改良土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7、专题:秦沈客运专线设计施工技术
勘察设计工作始于 1986年。1999 年2月,国务院批,计划工期 4 年。 1999年8月16日全线开工。2000年路基桥涵主体工程完成。2002 年 6 月 16 日全线铺通, 9 月底 10KV 电力贯通线带电运行, 12 月 1 日完成全线牵引供电工程的送电工作。
1、强化的基床结构 试验表明,级配碎石是一种可以满足基床力学要求的材料, 它有比较稳定的、较大的弹性模量。当荷载控制在临界动应力 以内时,产生的塑性变形很小,即使动应力超过临界动应力, 经过一定时间的反复加载,变形也能达到稳定。选用品质优良 的原材料是确保级配碎石质量的基础。 秦沈线基床表层首次采用了级配碎石材料,通过反复试验 对比、分析,选定了较为理想的级配碎石配比。级配碎石的生 产基本上做到了专业化、工厂化程度,并且摸索总结出了一套 较为完整的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和检测程序, 为今后我国高速铁路路基基床表层的施工积累了经验。
四)、通信工程技术特点 利用同步数字传输及接入系统,解决红外轴温监测系统、信号 列控监测、集中监测系统、牵引变电远动系统、电力远动系统 组网通道。 首次采用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主要解决移动人员之间、移 动人员与固定用户、灾害抢险人员之间及与灾害指挥中心之间 话音通信。 采用无线列调通信系统,主要解决调度集中的指挥方式,调度 总机与车载台、基地台和移动台采用有线、无线相结合组网的 方式,构成光同步数字传输。 采用客运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通告显示网络、列车到发通告 系统、客运广播系统、旅客引导显示系统及客运电视监视系统, 实现了秦沈客运专线客运信息管理现代化。
专题:秦沈客运专线设计施工技术
一、隧道简介 秦皇岛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是我国自行设计修建的第一 条双线电气化客运专线。起自秦皇岛站,经绥中、兴城、葫 芦岛、锦州、盘锦、台安、辽中等12个市县区,终到沈阳北 站,全长404.65km。与同步建成的北京至秦皇岛提速改造工 程,构成京秦沈快速客运通道,北京——沈阳间的运行时间 可以从9小时缩短到5小时。同时,既有沈山线的货运能力得 到了充分释放,可以大大缓解沈山线长期紧张的货运压力, 对东北地区及沿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将起到重要作用。
秦沈客运专线跨305国道特大桥主跨钢混结合梁梁部施工
秦沈客运专线跨305国道特大桥主跨钢混结合梁梁部施工中铁五局二公司胡喜峰【摘要】以秦沈客运专线跨305国道特大桥为例,介绍一种新型铁路桥梁——钢混结合梁的施工工艺。
【关键词】秦沈客运专线钢混结合梁施工工艺秦沈客运专线跨305国道特大桥全长835.38米,30墩2台,主跨采用40+50+40米钢混结合连续梁,其他28跨采用24米双线简支箱梁。
本桥钢混结合梁的跨度为全线最大,钢混结合连续梁在铁路上的使用在我国也尚属首次,现特对本桥主跨结合梁的施工情况介绍如下。
1 工程概况秦沈客运专线于DK266+667.30处上跨305国道(一级公路主干线,宽30米),斜交角为39°30′,主跨采用40+50+40米连续结构的钢混结合梁,一联连续,全长131.11米,分别跨越公路主干线及其两侧路旁的水渠。
下部结构为群桩基础,上设实体圆端形板式墩。
主跨截面为由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与钢梁组成的组合截面。
钢梁为等高度U形断面,采用双箱单室,两钢箱梁之间沿纵向每隔6米处设一横梁,将两箱梁连成空间结构以增强桥梁横向刚度。
本桥钢梁共分30.54m、19.98m、29.98m、19.98m、30.54m计三种五段十件,共重674吨,采用工厂制造,运至现场拼装成整体。
桥面板为550号无收缩钢筋混凝土,采取在负弯矩区混凝土内张拉钢绞线和在浇筑混凝土前顶起中间支座,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落梁的办法共同施加预应力,起顶高度为40厘米。
为了确保桥面板与钢梁之间应力的有效传递,桥面板与钢梁之间采用马蹄形传剪器和剪力钉连接。
各部分的材质为:钢梁的主梁、横隔板、加劲肋采用14MnNbq E级钢材;钢梁各梁段之间及主梁与横梁之间连接采用M22 10.9S级高强度螺栓,材质为40B或20MnSi;钢筋中主筋采用20MnSi,构造筋采用A3,钢绞线为1*7标准型低松弛钢绞线,强度级别为1860Mpa;传剪器及剪力钉的锚固钢筋为A3钢,钢板材质为14MnNbq;钢梁涂装采用IC531水性无机硅酸锌防腐涂料。
秦沈客运专线路基与桥台过渡段施工技术
工 艺 进 行 了 总 结 , 井 就 有 关 问题 进 行 了初 步探 讨 。 关键词 客运专 线 路基 过渡段 施 I技 术
直 接 影 响 到 架 桥 机 架 粱 安 全 和 后 期 列 车 的 运 行
1 前 言
速 度 、安 全 和 平 稳 ,所 以 对 路 桥 过 渡 段 的 施 工
必须 引 起 高度 的重 视 。
2 路 桥 过 渡 段 2 1 结 构 形 式 .
秦 沈客运 专 线 起 自秦 皇 岛 ,途 经 山 海关 等 1 2 个市 县 区 ,接 轨于 沈 阳北 站 ,线路全 长 4 46 m, 0 .4k 开通初期 时速 10k / ,后期规划速 度为 20k / , 6 m h 1 m h 3 是 我 国 修 建 的 第 一 条 全 封 闭 、 全 立 交 双 线 快 速 客运 专 线 铁 路 ,也 是 我 国 进 人 高 速 铁 路 时 代 的 标 志 性 工 程 。 由我 局 承 担 施 工 的 A 5标 段 D 9 K9
维普资讯
路 基 工程
2O O2年 第 2期 ( 第 ll ) 总 o期
() 概 念 上 的 区 别 :一 般 铁 路 将 桥 涵 两 端 1
基填 料相 同则 可 ,秦 沈客运 专线 则 明确规定 用级 配 碎 石作 为填料 ) ,同时 压实 质量标 准也 非常 高。 3 级配 碎石 填料 配 合 比设计
2 2 技 术标 准 .
2 2 1 填 料 要 求 ..
工技 术细 则 ( 试行 ) ( 》 以下简 称 《 细则 》 )中 的相
关 要求 。
桥 台基坑 回填 要求用 混凝 土 ,原地 面至基 床表 层 的过 渡段 则要求 用级 配碎 石作 为填料 。
秦沈客运专线桥梁综合施工技(2)
二、秦沈客运专线16mT梁制架施工技术1.工程概况1.1主要工程数量由中铁十四局秦沈项目部承建的秦沈客运专线A—9标DK170+000~DK190+900内有6座中桥、3座小桥的上部结构为跨度16.0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型梁。
共计预制及架设16mT梁25孔(100片),数量较少,其设计刚度大,变形小。
采用集中预制的施工方案,由中铁十四局一处东风制梁场及三处锦州南站制梁场具体承担施工。
梁体架设采用2台50T吊车装梁、2台100T平板车运梁,1台120T吊车架设的施工方案。
16.0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型梁制架施工已被局列为重点技术攻关项目。
1.2主要工期节点中铁十四局东风制梁场及锦州南站制梁场于2000年5月开始各项技术、生产准备工作;7月初灌筑了第1、2片梁的梁体混凝土;8月25日通过了由铁道建筑总公司主持组织的局级技术评审;9月16日完成全部100片梁的预制生产任务;9月20日顺利通过由铁道部质检中心组织的申请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评审;10月7日开始架梁;10月22日全部25孔梁架设完毕;至11月中旬完成横向预应力张拉及横向孔道压浆等后序工作。
1.3主要技术参数由铁道部专业设计院设计的秦沈客运专线跨度16.0m简支T型梁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梁长16.5m,跨度16.0m,下翼缘宽度0.78m,上翼缘宽度2.0m,腹板厚度0.24m,梁高1.6m。
每片内梁重54.37T,每片外梁重59.41T。
2.预制及架设方案的选定2.1梁体预制梁体预制共有3种方案可供选择,即“分散预制”、“相对集中预制”、“集中预制”。
为保证制梁质量稳定、满足规范和技术条件要求、创建标准化文明工地,经综合经济技术比选,决定采用集中预制的施工方案。
经现场考察,将梁场设在东风村及锦州南站站房区范围内,共占地约60亩。
此处地势较为平坦,场址至桥位处便道情况较好,可以满足运梁平车通过要求。
2.2梁体架设经综合考虑运梁便道及桥位处施工场地情况决定采用2台50T 吊车梁场装梁、100T平板车经施工便道运梁、桥位处1台120T吊车架梁的施工方案。
【精品建筑施工资料】秦沈客运专线路基综合施工技术
秦沈客运专线路基综合施工技术1。
前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及铁路建设的发展,铁路客运专线及高速铁路的兴建已是势在必行,秦沈客运专线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开工兴建的.是国家跨世纪的重点项目,也是中国建设技术水平的标志性工程,它西起秦皇岛,东至沈阳北站,途经12个县市区,全长404.64km,是我国自行设计修建的第一条开通时速即达160km/h,运营速度在200km/h以上的全封闭、全立交的双线铁路客运专线,其技术要求之高在我国铁路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普通铁路的路基是按强度破坏设计的,而秦沈客运专线是我国第一条开通时速为160km/h以上的铁路客运专线,对路基的沉降和平顺性要求比普通铁路和高速公路要求更高,因而秦沈客运专线路基是按变形来控制的,这是因为随着速度的提高,对线下部分变形要求较严,路基的变形成为主要控制因素。
秦沈客运专线要求路基工后沉降一般地段不大于15cm,年沉降率不大于4cm/年,因此路基施工就成为了保证列车快速、平稳的重点。
我局承建施工的秦沈客运专线A —9标,全长20。
9km,我们在路基施工中,严格按照秦沈客运专线路基施工细则要求施工,不断优化施工工艺,采用全机械化配套作业,抓好质量监控,历时4个月的时间完成340万土方施工,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了路基施工任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为今后高速铁路路基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经过广大技术干部的不懈努力和刻苦攻关,形成了本路基综合施工技术。
该项综合施工技术囊括了秦沈客运专线路基施工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路基补充勘探技术(2)路基基底处理技术(3)试验段的工艺试验研究技术(4)路基本体及基床底层施工技术(5)路堑开挖施工技术(6)过渡段级配碎石施工技术(7)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技术该项综合施工技术内容全面,涉及面广,技术条件高,科技含量高,质量要求高,试验项目多,实用性强,是代表了我国铁路施工的最高水平,且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具备以下显著的技术特点:(1)施工作业程序化、标准化,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填筑施工过程可分为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验收阶段四区段:填土段、平整段、碾压段、检测段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碾压、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基整修(2)通过对路基基底的补充勘探和基底处理,从源头上避免了路基的沉降.(3)通过对路基填筑材料及试验段的检测测试分析,作为施工组织设计、土石方调整、取土场的选择、机械配备等方案及确定工艺参数的依据,使施工质量控制及检验处于优化状态。
第一节 秦沈客运专线各种新结构桥梁施工要点
第一节秦沈客运专线各种新结构桥梁施工要点一、四片式T梁施工要点秦沈客运专线在跨径小于16米(含16米、12米、10米三种跨度)的桥梁上部结构中多采用四片式T型后张法预应力简支梁结构,并施加有横向预应力,以加强梁体的横向刚度。
T梁梁体混凝土标号为500号(过NICOLA轮胎式运梁车的桥为550号),纵向预应力筋采用5根一束的公称直径15.2 mm的7Φ5高强度II级低松弛钢T梁施工主要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T梁制造阶段,一般在梁片数量集中的地段设预制梁场制造、再运梁至各桥位,少量采用在各桥位处制梁;第二阶段是T梁架设阶段,多采用40~60吨汽车吊直接吊装架设;第三阶段为横向连结阶段,包括梁间湿接缝现浇、横向预应力施加、桥面人行道板现浇;第四阶段为桥面系施工阶段,包括桥面铺装、防水层及其保护层、挡碴墙、电缆槽、人行道盖板及栏杆等。
1. T梁制造1) 梁场建设(1)建场准备根据铁道部科教技[2000]31号文发布的《预制后张法预应力砼铁路简支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的要求,对技术文件、工装设备及检验器具、质保体系、人员素质和安全文明生产五个方面进行必要充分的准备。
同时编制出《制梁场的内控标准》、《施工工艺细则》以及模板、钢筋、砼、张拉、移梁、压浆等工序《作业指导书》,对技术工种进行专门培训,对每个工序进行专门的技术交底和上技术课。
分工序成立模板、钢筋、砼、张拉QC小组,随时开展攻关活动。
对制梁场所用材料、工装、设备、器具按要求进行检验、配备、测试、维修、校检和标定,为梁场制梁奠定基础。
(2)梁场布置制梁场在交通方便、桥梁相对集中的地方建场,设置制梁区、存梁区、运输道路,并修建砼集中搅拌站,以1-2组龙门吊移运梁,见图1-2。
2) 制造工艺简介T梁制造时,台座、存梁道、模具等分成2-3个工序循环区,每个循环区配置模具、台座、存梁道进行流水循环作业,每个循环区一个循环80小时。
其工序流程见图1-3。
图1-3 T梁预制工艺流程3) 制梁台座及底模设置台座根据制梁工期的需要设置,台座均置于砂土地层上(软弱地基要进行换填处理),经过对地基的碾压处理,其容许承载力达到0.15Mpa。
秦沈客运专线桥梁梁部施工方案设计
秦沈客运专线桥梁梁部施工方案前言秦沈客运专线桥梁所占比重大,特大桥、大桥较多,桥梁施工的速度是影响全线总工期的主要因素。
桥梁有跨河桥、跨线桥及跨越沟谷的旱桥,结构形式有箱形连续梁、箱形简支梁及多片式简支T 梁等,梁部结构尺寸及重量与普通铁路相比要大得多。
根据各种条件选择合理的梁部施工方案,将对保证桥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速度及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结合设计文件和现场条件,初步拟定梁部施工总体方案如下:1)对于旱桥、短桥或主槽小,常水位低的跨河桥,采用满布支架现浇法施工。
2)对于跨越较大的槽宽,水深河流的桥梁、桥下有通车要求的跨线桥及软弱地基处不能用满布支架法的旱桥,采用移动支架现浇法。
3)对大型河流控制工点,桥梁过长,采用桥头预制梁,大吨位特别架桥机架设。
4)对等高度箱形连续梁,采用顶推法施工。
5)对变高度箱形连续箱采用悬臂灌注法施工。
6)12m、16mT梁采用工地预制,汽车吊或跨墩门式吊车吊装就位后再进行梁间接头的方法施工。
1、后张法预应力砼简支箱梁的预制1.1 施工工艺流程图(如图1-1)1.2 施工方法及顺序1.2.1预制场地布置根据地形条件,在桥头路基上设置预制场,集中预制。
预制场内应有制梁场、存梁场、搅拌场、锅炉房、水泥库、大堆料场及吊梁龙门吊。
1.2.2安设模板1)对预制数量较多的32m箱梁采用钢模板,钢模板不易变形,以便保证准确的尺寸,且外观质量容易控制;对预制数量相对较少的20m、24m箱梁,出于经济考虑,采用钢骨架,木模板上盖以镀锌铁皮。
2)模板的细节设计必须全面考虑使用过程中的安设和拆卸,力求操作简便。
1.2.3绑扎钢筋骨架安设钢筋骨架时用绑在钢筋上的水泥砂浆块支垫来保证它在模图1-1板中的正确位置,垫块强度不低于砼强度。
多排钢筋之用短钢筋断头支垫。
1.2.4孔道预留1)预应力筋孔的留设由于采用自锚式体系,两端孔道必须扩孔,扩孔管道用钢制喇叭型管道。
中间孔道采用设计要求直径的橡胶管,为增加胶管内的刚度及控制其安装位置,在胶管内穿一根芯棒。
秦沈客运专线双线箱梁制造工艺技术总结
秦沈客运专线双线箱梁制造工艺技术总结一.配合比的选择:关于混凝土配合比,箱梁设计要求,混凝土的收缩徐变要满足TBJ2-96《铁路桥涵设计规范》的要求,箱梁架设时的上拱度不大于10mm,因此,混凝土配合比既要满足泵送的要求,又要满足混凝土收缩徐变,则要减小砂率,减少水泥和水用量。
这是一对矛盾,对此采取了如下措施:1.尽量减少每立方混凝土水泥用量,水泥用量为480kg/m3。
2.控制含砂率(S=38%)。
3.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情况下,适当控制混凝土陷度(坍落度为14—16cm)。
4.选择级配合理,砂、石质量稳定料源,以满足设计方面的要求。
石子粒径为5~25mm。
5.砂、石必须先经过碱活性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梁体混凝土配合比及混凝土性能分别见表1、表2。
梁体混凝土理论配合比试配混凝土性能说明:混凝土原材料规格水泥:P.II525袋装低碱水泥;砂:细度模量2.5—2.9中砂;减水剂:FDN高效减水剂。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该配合比可满足箱梁混凝土性能的要求的。
二.混凝土灌注在灌注过程中,采取斜向分层,水平分段的方法,从一端向另一端连续灌注,由于泵送混凝土陷度相对较大,为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采取灌注坡度以1:4—1:5和1:10—1:12进行灌注。
后来,又采用水平分层灌注,灌注厚度控制在20—25cm。
进行了比较后认为,对于较大陷度的混凝土,其灌注坡度越缓越好。
当搅拌运输和灌注能力受到限制时,可采用1:10—1:12的灌注坡度,对于搅拌运输和灌注能力较大时(如泵送)且作业面不是很大时,则可采用水平分层,特别是对于象梁体腹板这样截面窄而高的部位,混凝土表面质量有明显提高。
箱梁混凝土灌注顺序是先从梁端两侧腹板顶开始灌注,并用侧振捣,当混凝土面略高于内模底板时,再从内模顶预留灌注孔中灌注底板混凝土,用高频振动棒进行振捣。
底板中部留一部分不灌注到设计高度,宽约1.5m、高约0.15m,以防灌注腹板时混凝土从底板涌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沈客运专线各种新结构桥梁施工要点中国中铁工程技术中心一、四片式T梁施工要点秦沈客运专线在跨径小于16米(含16米、12米、10米三种跨度)的桥梁上部结构中多采用四片式T型后张法预应力简支梁结构,并施加有横向预应力,以加强梁体的横向刚度。
T梁梁体混凝土标号为500号(过NICOLA轮胎式运梁车的桥为550号),纵向预应力筋采用5根一束的公称直径15.2 mm的7Φ5高强度II级低松弛钢T梁施工主要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T梁制造阶段,一般在梁片数量集中的地段设预制梁场制造、再运梁至各桥位,少量采用在各桥位处制梁;第二阶段是T梁架设阶段,多采用40~60吨汽车吊直接吊装架设;第三阶段为横向连结阶段,包括梁间湿接缝现浇、横向预应力施加、桥面人行道板现浇;第四阶段为桥面系施工阶段,包括桥面铺装、防水层及其保护层、挡碴墙、电缆槽、人行道盖板及栏杆等。
1. T梁制造1) 梁场建设(1)建场准备根据铁道部科教技[2000]31号文发布的《预制后张法预应力砼铁路简支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的要求,对技术文件、工装设备及检验器具、质保体系、人员素质和安全文明生产五个方面进行必要充分的准备。
同时编制出《制梁场的内控标准》、《施工工艺细则》以及模板、钢筋、砼、张拉、移梁、压浆等工序《作业指导书》,对技术工种进行专门培训,对每个工序进行专门的技术交底和上技术课。
分工序成立模板、钢筋、砼、张拉QC小组,随时开展攻关活动。
对制梁场所用材料、工装、设备、器具按要求进行检验、配备、测试、维修、校检和标定,为梁场制梁奠定基础。
(2)梁场布置制梁场在交通方便、桥梁相对集中的地方建场,设置制梁区、存梁区、运输道路,并修建砼集中搅拌站,以1-2组龙门吊移运梁,见图1-2。
2) 制造工艺简介T梁制造时,台座、存梁道、模具等分成2-3个工序循环区,每个循环区配置模具、台座、存梁道进行流水循环作业,每个循环区一个循环80小时。
其工序流程见图1-3。
图1-3 T梁预制工艺流程3) 制梁台座及底模设置台座根据制梁工期的需要设置,台座均置于砂土地层上(软弱地基要进行换填处理),经过对地基的碾压处理,其容许承载力达到0.15Mpa。
台座受力的最不利状态是在梁体初期张拉后的起拱、起梁和移梁之时,梁体与台座的接触面均集中在其两端。
此时,应力集中在台座两端。
为保证其整体性和经济性,基础采用C13砼,且两端设置成扩大基础,台座和底模设置成整体,采用C15砼,其表面设置厚6mm的钢板以确保梁体底面的平整度。
考虑到梁体砼压缩,台座长度比设计梁长增大10mm。
台座高出地面30cm,在台座两端设置起梁孔,并每隔1m左右设置φ20mm的拉杆预留孔。
并在底模顶面设置反拱,反拱度在跨中10mm,以二次抛物线往两端过渡。
4) 模板制作和安装制梁模板由底模、端摸、侧模三部分组成。
底模与台座设成整体,端模和侧模在充分考虑强度、刚度、稳定性的情况下,按T梁结构尺寸和制梁的需要进行设计,端模由梁体两端各一块整体钢模板组成,在端模上设置有安装和固定锚垫板的孔位和固定螺栓孔,端模和侧模采用20个φ16mm螺栓连结。
侧模分两侧,每侧从两个中隔板处分界,共设置3大块整体钢模板,内梁两侧完全对称,边梁分内侧和外侧。
均用6mm厚的钢板做面板,槽钢作骨架和支架,采用角钢作加强肋、钢板作筋板,并在侧模上设置横向钢筋槽、张拉筋孔艺制作,经整体拼装检验合格,非工作面喷防锈漆后,编号进场使用。
T梁底腹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安装端模,之后安装预应力孔道的抽拔胶管,再利用龙门吊安装侧模就位,最后将模型进行调整固定,用上下拉杆连结加固,底模与端模、侧模以及侧模与侧模之间的接缝,采用夹5mm厚的橡胶条处理。
5) 钢筋和管道的制作与安装按设计图的要求编制施工图,施工图中增设了管道定位网钢筋,并制定了各种钢筋、管道的下料、制作要求和绑扎安装顺序。
作业时,按施工图对各种型号的钢筋进行下料,在工作台上弯制成型。
主筋的接长采用对焊机焊接,各种钢筋均采用在台座和侧模上绑扎的方法。
管道主要是纵向和横向的预应力管道孔,纵向采用φ70mm抽拔胶棒或预埋波纹管成孔,横向采用扁波纹管。
纵向每个孔道采用两根长9.5m的抽拔胶管,白铁皮套接,用胶带封闭接缝,波纹管采用铁皮机制。
钢筋和管道的绑扎、安装顺序是:绑扎底腹板钢筋和定位网安装→安装端模→安装抽拔胶管→安装侧模→绑扎桥面板横向钢筋和定位网筋→安装横向波纹管→绑扎纵向钢筋。
在作业时,应确保定位网位置准确、定位牢固,从而使梁体管道位置满足设计要求。
6) 混凝土的灌注、捣固、养护及抽拔胶管成孔和拆模T梁砼的强度为500号(或550号),弹性模量为35Gpa。
砼拌制采用42.5R 普硅水泥,粒经5~20mm的碎石、粗砂,掺水泥用量1%的WP(B)高效减水剂。
砼拌制配料采用数字显示、微机控制、电子计量的自动配料机。
采用JS1000型双卧轴强制式拌和机拌制砼。
从拌和楼到台座中部用两台6m3的砼搅拌车运输(运距30~150 m),采用活底吊斗从搅拌车卸砼,用龙门吊移动和提升砼入模。
混凝土浇筑采用从一端向另一端水平分层、斜向分段进行。
砼捣固:采用ZKF150型高频附着式振动器为主,辅以ZN50型插入式振动器的捣固方法。
在侧模下部马蹄处每1.2 m左右安设一台附着式振动器,两侧梅花形错开布置,每次开启3~5台,持续振捣时间30S左右,插入式振动器要快插慢拔,移动距离为0.2 m左右。
砼养护:砼一般采用洒水养护(需要加快台座周转或寒冷季节施工采用蒸汽养护)。
洒水养护在砼终凝后,用蓬布覆盖,并进行洒水养护,每片梁洒水养护14d,浇水次数以使砼表面充分湿润为准,视天气情况而定,一般白天每1h一遍,夜间2~4h一遍。
梁体砼强度达到4~8Mpa时,及时抽拔胶管成孔。
按先上后下、先曲后直的顺序,用卷扬机进行抽拔胶管,抽拔胶管成孔后,及时用检孔器进行孔道检查。
梁体砼强度达到规范要求、且梁体与环境温差不大于15℃,无大风时,即可进行拆模。
拆模前先将锚垫板螺栓、模板连结螺栓、拉杆螺栓全部拧下,使模板与梁体分离,再开始拆除,先拆端模,再拆侧摸,采用上顶下拉的方法拆除。
7) 张拉及移梁张拉采用YCQ150型千斤顶和ZB3—630型油泵。
采用1.0级精度、表盘最大读数60Mpa的防震型油表。
张拉分两期进行,为了加快台座周转和防止梁体出现早期纵向裂纹,当梁体砼强度达到终张拉强度的60%,即32Mpa 时,进行初期张拉。
初期张拉后,将T梁移到存梁道上继续养护,当梁体砼强度达到52.8Mpa时,弹性模量达到35Gpa,且砼龄期10d以上时进行终张拉作业。
(1) 张拉前的准备①钢绞线下料、穿束:钢绞线下料长度按L=孔道长+1.4m计算,孔道长度以最长孔16.4m确定。
以17.8m的等长进行下料。
钢绞线下料后按设计根数编束,确认孔道束号后,对相应的孔道进行整体人工穿束就位。
②对张拉设备进行检查效验。
首先对张拉设备进行经常性的自行检查。
在正常情况下对油表7d进行一次检验,对千斤顶和油表每30d进行一次配套标定效验。
③对首片梁孔道和锚口摩阻损失以及锚塞回缩预应力损失进行检测。
采用已标定效验的张拉设备和两台测力传感器,进行孔道摩阻试验检测损失值。
试验前先安装传感器压力筒,再安锚具、最后安千斤顶。
两端对称进行安装。
试验时,一端为张拉端,另一端为被动端。
通过试验测得的张拉端千斤顶拉力和压力筒压力值的差为锚口摩阻损失值;张拉端锚固前后压力筒压力值的差为锚塞回缩预应力损失值;两端压力筒压力值的差为钢束沿孔道全长的摩阻损失值,即孔道摩阻力。
孔道摩阻力由孔道曲率效应和偏差效应两部分组成,可按下式计算:P2=P1.e-(uθ+KL)式中:P1、、P2—分别为张拉端和被动端孔道口钢束拉力L、θ—分别为孔道总长度(m)和孔道总弯起角度(rad)K、u —分别为孔道偏差系数和钢束与孔道壁间的摩擦系数式中的P1、P2可由传感器测出,L、θ按设计值取用,因此按二元线性回归即可求得K和u。
其损失值测定后,将结果及时上报设计单位,以便设计单位根据实测结果对张拉控制应力作出适当调整,确保张拉有效应力值。
④根据设计张拉控制应力计算张拉力、张拉油表读数和张拉理论伸长量。
(2) 张作业程序及要求为防止张拉时梁体产生裂纹和增加制梁台座的使用次数,T梁纵向预应力张拉分两期进行。
张拉初,对已施工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梁体进行孔道摩阻和锚具摩阻试验,确定实际施工中相关摩阻系数,以控制张拉力。
在梁体砼强度达到80%时,进行一期张拉,防止梁体局部裂纹的产生。
梁体砼强度达到设计100%,同时弹性模量达到设计要求时进行二期张拉。
张拉采用两端对称同步进行的张拉工艺。
采取油表读数控制张拉力和测量钢束伸长值的双控方式保证预应力的准确性。
以千斤顶油表读数控制张拉力为主,测量钢束伸长值校核。
张拉程序是:0 →σ0(作伸长量标记)→σk(测伸长值、持荷5分钟)→锚固。
即:当张拉到初始控制应力σ0时,保压持荷,测量工具锚夹片和千斤顶活塞外露值,并在活塞上作伸长量标记。
然后两端千斤顶同时加压张拉到设计控制应力σk时,保压持荷5分钟,同时测量千斤顶活塞标记后的伸长量和工具锚夹片外露值。
两端千斤顶的活塞伸长量之和减去两端各自的工具锚夹片外露值差,即为钢绞线的伸长量。
如实测的钢束伸长量与理论计算值的误差在±6%以内,且每片梁的断丝、滑丝总数不超过1丝,同束夹片外露相差不超过2mm,张拉符合要求。
否则需要查清原因,另行处理。
(3) 移梁移梁采用滑移、龙门吊直接调走的方式移动到存梁道。
8) T梁孔道压浆、梁体封端和成品梁入库每片T梁终张拉完24小时内,且经检查无滑丝后,进行端头钢绞线切割,切割处距锚具30~40mm,切割后用881—1型防水涂料处理锚具和端头钢绞线,之后在孔道两端分别安装压浆和出浆龙头,并用环氧树脂砂浆封锚,封锚24小时后进行孔道压浆作业。
采用活塞式泥浆泵压浆,压力控制在0.7 Mpa 左右。
使用42.5R普通水泥,水灰比为0.4,掺入0.5%的WP(B)减水剂。
压浆前先检查压浆泵和压浆管等,确认正常且达到所需压力值时,进行压浆作业。
压浆顺序是先下后上。
每个孔道一次完成。
由一端的压浆龙头压入浆,另一端的出浆龙头喷出的浆由稀变浓后,关闭出浆龙头阀门,保持0.7~0.9 Mpa 压力2分钟,无漏浆现象,关闭压浆龙头阀门。
浆体初凝后,拆除压浆和出浆龙头。
压浆完成后,绑扎封端钢筋,安装封端模板,灌注C48砼封端。
砼灌注完后24小时后拆模养护。
当封端砼强度达到35 Mpa时,对T梁进行入库检验。
入库检验包括梁的上拱度、长度、跨度、高度及各部位的宽度、厚度等外观外形尺寸检验。
检验后填写制造证明书。
最后安装标有跨度、荷载等级、设计图号、梁号、梁体质量、制造工厂及制造时间的桥梁牌,之后可进行桥梁入库或出场架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