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7
7发酵工艺控制(第4节-泡沫控制)【发酵工程】
发酵液性质随菌代谢不断变化,是泡沫消长的重要因素。
举例: 霉菌发酵前期,泡沫很稳定,因发酵液黏度高和表面
张力低。随着蛋白酶、淀粉酶的增多及碳、氮源的利用, 蛋白质降解,发酵液黏度 降低和表面张力上升,泡 沫在减少。
菌体也有稳定泡沫的升。
三、 泡沫的控制
消沫装置可安装在罐内或罐外。
罐内法:可在搅拌轴上方安装消沫桨,形式多样, 泡沫借旋风离心场作用被压碎,也可将少量消泡剂加 到消沫转子上以增强消沫效果。
罐外法:是将泡沫引出罐外,通过喷嘴的加速作用或 离心力粉碎泡沫。
离心式消泡器 :
是一种离心式气液分离装置。装于排气口上,夹带 液沫的气流以切线方向进入分离器中,由于离心力的作 用,液滴被甩向器壁,经回流管返回发酵罐,气体则自 中间管排出。
②、增加了菌群的非均一性:
由于泡沫高低的变化和处在不同生长周期的微 生物随泡沫漂浮,或黏附在罐壁上,使这部分菌有时在 气相环境中生长,引起菌的分化,甚至自溶,从而影响 了菌群的整体效果。
③、增加了污染杂菌的机会,发酵液溅到轴封 处,容易染菌。
④、大量起泡,控制不及时,会引起逃液,招 致产物的流失。
举例:
土霉素发酵中用泡敌、植物油和水按(2~3):(5~ 6):30的比例配成乳化液,消沫效果很好,不仅节约了 消沫剂和油的用量,还可在发酵全程使用。
消沫作用的持久性与本身的性能、加入量、加入时 机有关。
举例: 青霉素发酵中曾采用滴加玉米油的方式,防止了泡沫
用量0.03%左右,消沫能力比植物油大10倍以上。
泡敌亲水性好,在发泡介质中易铺展,消沫能力强, 但其溶解度也大,消沫活性维持时间较短。在黏稠发酵 液中使用效果比在稀薄发酵液中更好。
3、高级醇:
十八醇是高级醇类中常用的一种,可单独或与载体一 起使用。它与冷榨猪油一起能有效控制青霉素发酵的泡沫。
7发酵工艺控制(第3节 发酵条件的影响及其控制)【发酵工程】
发酵过程中pH的变化与微生物的活动有关 :
NH3在溶液中NH4+的形式存在,被利用成为R—NH3+后,在培养基内生 成H+;如以N03-为氮源,H+被消耗,N03-还原为R—NH3+;如以氨基酸作为氮 源,被利用后产生的H+,使pH下降。
pH改变的另一个原因是有机酸的积累,如乳酸、丙酮酸或乙酸。
pH的变化会影响各种酶活、菌对基质的利用速率和细胞的结构,从而影 响菌的生长和产物的合成。
(2)温度还通过改变发酵液的物理性质间接影响产物的合成。
例如:氧的溶解度和基质的传质速率以及菌对养分的分解和吸收 速率受温度影响。
(3)温度影响生物合成的方向。
例如:四环素发酵中金色链霉菌在低于30℃ 下,合成金霉素的能力较 强。合成四环素的比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35℃下只产生四环素。
(4)近年来发现温度对代谢有调节作用。
式中:A和Ea分别为Arrennius常数和活化能;R和T分别为通用气体常 数和绝对温度。
若在半对数坐标纸上作最大比生长速率lnμm对温度T的倒数作曲线, 曲线的弯曲部分的温度大于最适温度。死亡率增加。
活化能高低的意义:
微生物生长活化能Ea在50~70kJ/mol,死亡活化能Ea’为300-~380kJ/ mol。
3、 pH的控制
控制pH在合适范围应首先从基础培养基的配方考虑,然后通过加酸 碱或中间补料来控制。如在基础培养基中加适量的CaCO3。
举例:青霉素发酵中PH的控制:
按菌的生理代谢需 要,调节加糖速率来控 制pH,比用恒速加糖 ,pH由酸碱控制可提 高青霉素的产量25%。
有些抗生素品种,如链霉素,采用过程通NH3控制pH,既调节了pH, 也补充了N源。用氨水需谨慎,过量的NH3会使微生物中毒,导致呼吸强度 急速下降。故在通氨过程中监测溶氧浓度的变化可防止菌的中毒。
7发酵工程与能源new
固体氧化物
应用
分布式电站 组合式取暖和电力 中央电站
车辆 分布式电站 组合式取暖和电力 便携式电源
车辆 分布式电站 组合式取暖和电力 便携式电源
车辆 分布式电站
分布式电站 组合式取暖和电力
分布式电站 组合式取暖和电力
卡车APV 分布式电站 组合式取暖和电力
各种制氢技术
10
生物制氢发酵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类: 1、利用蓝绿藻类生物光解水 2、有机化合光合细菌光水解 3、厌氧细菌发酵 4、兼性厌氧菌发酵 5、好氧菌发酵
中国能源将出现的紧缺状况已经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如 何实现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制定怎样的能源发展战略 也备受瞩目。
中国能源消费量变化情况
2005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22.25亿吨标煤,较2004年增长9.5%,为世界 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位居美国之后,在世界能源消费总量中占14% 左右。
2005年煤炭消费量21.4亿吨,增长10.6%;原油3.0亿吨,增长2.1%; 天然气500亿立方米,增长20.6%;水电4010亿千瓦小时,增长13.4%; 核电523亿千瓦小时,增长3.7%。
1
世界能源现状
世界能源消费总量
原油价格走势
2
能源开发紧迫性
• 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需要开发可再生能源
世界石油资源开采只有50~60年的时间。 中国2001年原油加工量2.1亿吨,自产1.65亿吨,进口 4500万吨,2002年进口5300万吨,2003年进口量超过1亿 吨。
• 环境保护与汽车工业的发展需要清洁油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无硫紫细菌在缺氮条件下,用光能和还原性底物产生氢气 :
C6H12O6 + 12H2O Light energy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_江南大学-陈坚-7第七章生产菌种的扩大培养与保藏
– 种子级数太少,接种量小,发酵时间延长, 降低发酵罐的生产率,增加染菌机会
– 虽然种子罐级数随产物的品种及生产规模而 定。但也与所选用工艺条件有关。如改变种 子罐的培养条件,加速了孢子发芽及菌体的 繁殖,也可相应地减少种子罐的级数。
16
16
第二节 种子质量的控制
素含量要高
• 营养成分要尽可能与发酵培养基相近。
27
27
2,培养条件 (1)温度 (2)通气量
在种子罐中培养的种子除保证供给易被利用的 培养基外,有足够的通气量可以提高种子质 量。例如,青霉素的生产菌种在制备过程中 将通气充足和不足两种情况下得到的种子分 别接入发酵罐内,它们的发酵单位可相差1倍 。但也有例外,例如土霉素生产菌,一级种 子罐的通气量小对发酵有利。
41
41
(3)二级种子的质量要求 种龄 7~8h pH 7.2左右 OD值 净增0.5左右 无菌检查 (-) 噬菌体检查(-)
42
42
二、啤酒酵母的扩大培养
• 菌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可呈现多种不同代 谢类型的菌落,氮源品种越多,出现的 菌落类型也越多,不利于生产的稳定。
19
19
• 措施
– 培养基所用原料要经过发酵试验合格才可使 用
– 严格控制灭菌后培养基的质量 – 斜面培养基使用前,需在适当温度下放置一
定时间 – 供生产用的孢子培养基要用比较单一的氮源
,作为选种或分离用的培养基则采用较复杂 的有机氮源
• 通常接种量,细菌1~5%,酵母 菌5~10%,霉菌7~15%,有时
20~25%
30
30
三、种子质量的控制措施
• 种子质量的最终指标是考察其在发酵罐 中所表现出来的生产能力。因此首先必 须保证生产菌种的稳定性,其次是提供 种子培养的适宜环境保证无杂菌侵入, 以获得优良种子。
发酵工程 ppt课件
100%
酵母菌
单细胞真菌,具有真核细胞结构 ,有产孢子繁殖和水生、好气性 生长及醇发酵和糖发酵等类型。
80%
霉菌
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多细胞的 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微生物的营养需求
水
微生物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良好的溶剂,能维持酶活性 ,参与代谢反应。
无机盐
参与细胞构成和代谢反应,对 细胞的渗透压平衡和酸碱平衡 起着重要作用。
利用发酵技术生产面包、啤酒 、酸奶等食品。
医药工业
生产抗生素、疫苗、干扰素等 生物药物。
化学工业
生产燃料、化学品、塑料等物 质。
环境治理
利用微生物处理废水、废气, 实现环境保护和治理。
02
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
微生物的种类与特性
80%
细菌
根据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螺 旋菌等,根据对人类的关系可分 为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和益生菌 。
细胞分离
通过离心、过滤等技术将菌体从发酵液中分离出 来。
产物纯化
通过一系列的分离纯化技术,如蒸馏、结晶、色 谱等,将产物纯化至所需的规格和纯度。
04
发酵工程的应用实例
酒精发酵Βιβλιοθήκη 010203
酒精发酵简介
酒精发酵是一种通过酵母 菌将糖类物质转化为乙醇 的过程,广泛应用于酒精 饮料、化工等领域。
酒精发酵工艺流程
提高产物的产量与质量
代谢工程
通过代谢工程手段,对微生物的代谢途径进行优化,提高目标产 物的产量和纯度。
过程控制
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在线监测技术,实时监测发酵过程,实现精 准控制,提高产物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与环境污染
节能减排技术
采用新型发酵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和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和碳排放。
发酵工程简介(共17张PPT)
如:通过青霉发酵能生产青霉素。 有了用于生产的充足的菌体,在接种时要注意什么事项呢?
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的方法构建工程细胞或工程菌。 发酵产物主要在菌体生长的稳定期产生。 发酵工程能生产各种食品添加剂。
二、发酵工程概念
▪ 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 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 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 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 的一种新技术。
三、发酵工程的内容
▪ 发酵工程的内容包括了以下的基本步骤:
1. 菌种的选育 有了用于生产的充足的菌体,在接种时要注意什么事项呢?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世界的单细胞蛋白年产量已达2. 例如:通过发酵可获得大量的微生物菌体——单细胞蛋白。2.培Biblioteka 基的配置1.培养基配置的原则:
1. 根据不同的菌种,选择不同的材料配制培养基。
▪ 配制的培养基应满足微生物在碳源、氮源长因子、水、无机盐 等方面的营养要求,并为微生物提供适宜的PH。
2. 培养基的营养要协调,以利于产物的合成。 3. 培养基在满足微生物的营养需求的基础上应尽量降低生产
成本,以得到更高的经济效益。
培养基在满足微生物的营养需求的基础上应尽量降低生产成本,以得到更高的经济效益。
6. 分离提纯
1.菌种的选育
1.选育的方法:
1) 从自然界中先分离出相应的菌种;
2) 利用诱变筛选出符合生产要求的优良菌种 ;
3) 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的方法构建工程细胞或工 程菌。
2.举例:
▪ 可将人工合成的人的胰岛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质粒结 合,形成重组DNA,再把重组DNA导入大肠杆菌细胞 内形成工程菌。通过筛选则可培养出能生产人的胰岛 素的菌种。
【配套新教材】2023届高考生物学二轮复习 专项练(7)发酵工程
(7)发酵工程1.微生物发酵已经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果酒发酵过程温度控制在30℃,果醋发酵过程温度控制在20℃B.制作果醋需要醋酸菌,它是一种严格厌氧的微生物,可将葡萄中的糖分解为醋酸C.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腐乳的制作,如酵母菌、毛霉、曲霉等D.制作泡菜利用的乳酸菌是一种厌氧微生物,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和二氧化碳2.家庭制作百香果果酒的过程如下:将准备好的新鲜百香果从中间切开,用干净的小勺取出果肉放入已消毒的玻璃容器中,加入适量冰糖,拌匀,倒入米酒后密封容器口,放在适宜温度下让其然发酵。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家庭制作百香果果酒的菌种主要来源于米酒中的酵母菌B.果酒发酵的最适温度应该低于果醋发酵的最适温度C.玻璃容器中发酵液呈酸性,且酒精浓度较高,杂菌难以生存D.将醋酸菌菌种放入果酒瓶中并密封容器口可制作成百香果果醋3.山东酱豆的制作要经过两次发酵。
第一阶段以大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细菌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
第二阶段以蔬菜与发酵过的大豆为主,进行乳酸发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阶段在空气中发酵时保湿,有利于霉菌的菌丝生长B.第二阶段定期通入空气有利于乳酸菌活动C.毛霉、曲霉产生的蛋白酶能促进大豆蛋白质、脂肪分解,可以丰富营养成分D.乳酸发酵能促进蔬菜中纤维素水解,损失了营养4.下列中学实验中有关NaCl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腐乳制作时,每层用NaCl量相同,瓶口适量多加一些B.制作泡菜时,加入NaCl的目的是抑制细菌生长C.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NaCl可用于筛选耐盐细菌D.用刚果红染色剂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加入的NaCl可促进菌落显色5.泡菜古称葅,是指为了利于长时间存放而经过发酵的蔬菜。
它是一种在低浓度食盐液中泡制的蔬菜乳酸发酵加工品。
其制作流程如下:鲜菜→整理→洗涤→切分→晾干明水→入坛→加盐水泡制→密闭发酵→成品。
发酵工程 ppt课件
4.3.3.3 厌氧发酵设备
厌氧发酵也称静止培养, 因其不需供氧, 所以 设备和工艺都较好氧发酵简单。严格的厌氧液 体深层发酵的主要特色是排除发酵罐中的氧。 酒精、丙酮、丁醇、乳酸和啤酒等都是采用液 体厌氧发酵工艺生产的。
啤酒发酵罐
4.3.4 下游加工过程
从发酵液中分离、精制有关产品的过程称为发酵生 产的下游加工过程(Down stream processing)。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2004 年 10 月 11 日,中科院上海巴斯 德研究所举行揭牌仪式,法国总统 希拉克、中科院副院长陈竺、上海 市副市长唐登杰共同为研究所揭牌。
上海巴斯德所研究的战略方向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和转化 型研究: - 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急性或慢性感染的机制; - 免疫应答机制和病毒感染调节; - 新型疫苗研发。
补料分批发酵的优缺点
优点
能维持基质浓度 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单位时间的产量 便于自动控制 菌种发生变异的可能性较大 要求严格的无菌条件
缺点
4.3.2 发酵工艺控制
4.3.2.1 温度
温度对发酵过程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会影响各 种酶反应的速率,改变菌体代谢产物的合成方向, 影响微生物的代谢调控机制。除这些直接影响外, 温度还对发酵液的理化性质产生影响,如发酵液 的黏度、基质和氧在发酵液中的溶解度和传递速 率、某些基质的分解和吸收速率等,进而影响发 酵的动力学特性和产物的生物合成。
碳源过多,则容易形成较低的pH,若碳源不足,易引起菌
体衰老和自溶。
-添加缓冲剂 补料控制 –直接加酸加碱
–补加碳源(降低pH)或氮源(升高pH)
4.3.2.3 溶解氧浓度
发酵工程PPT课件
一 、
有控制地促进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
概 的生物化学过程。
述
21、膜生物反应器:利用膜的阴留性能将生物催化剂限制
在膜组件的固定空间,供给所需的底物和营养物,即可在
固定空间内进行生物反应,而产生的产物造成真空膜,进
入膜的另一侧空间,脱离生物催化剂,达到了生物反应与
产物分离同时进行的目的。
15、分解代谢:又称异化作用,是指由复杂的营养物质分 解成简单化合物的过程。
16、合成代谢:又称同化作用,是指由简单化合物合成复 杂的细胞物质的过程。
一 17、代谢控制发酵:是利用遗传学的方法或其他生物化学
、 方法,人为地在DNA分子水平上改变和控制微生物的代谢,
概 述
使有用目的产物大量生成和积累的发酵。
的
特别是丝状菌生长的情况 p198式(5-8)
内 容
C 、细胞死亡动力学
p198式(5-9)
② 产物形成动力学
a、 L-P模型:
二
、
p198式(5-10)
发 酵
b、菌龄模型
工 程
p199式(5-11、12)
的
c、 生化模型
内
容
1)基质抑制模型: p199式(5-13)
2)氧限制模型: p199式(5-14)
、 发
(恒定的必需营养)
酵
工
优点:稳定、自动化、利用率高、持续性好、体积
程
的
小、探头长寿、发酵产率高
内
容
缺点:成本高、杂菌污染、微生物易变异、粘性丝
状菌易结团、保持无菌难
(3)发酵动力学
研究方法 p195:宏观处理法、质量平衡法
二
宏观处理法:结构模型与非结构模型 p212
发酵工程 第7章 发酵动力学
七、发酵的操作方法
I. 分批式操作 反复分批式操作
II. 半分批式操作 反复半分批式操作
II. 连续式操作
(1)分批式操作:底物一次装入罐内,在适宜条件 下接种进行反应,经过一定时间后将全部反应系取 出。
(2)反复分批式操作:分批操作完成后取出部分反 应体系,剩余部分重新加入底物,再按分批式操 作进行。
动力学的其他分类方式:
串联反应型:是指在形成产物之前积累一定程度 的中间物的反应。
A B C
分段反应型:其营养成分在转化为产物之前全部 转变为中间物。反应过程是由两个简单反应段组 成,这两段反应由酶诱导调节。
AB BC
动力学的其他分类方式:
复合型:
大多数发酵 过程是一个联 合反应,它们 的联合可能相 当复杂。
VL
t
反复半分批式操作
(5)连续式操作:反应开始后,一方面把底物连续 地供给到反应器中,另一方面又把反应液连续不 断地取出,使反应条件不随时间变化。
VL
t
连续式操作
第2节 微生物反应过程中的质量和能 量平衡
一、微生物生长代谢过程中的质量衡算
微生物反应过程与一般化学反应过程的主要区别是: ① 微生物反应中参与反应的成分多,反应途径复杂; ② 难以用有正确系数的反应方程来表达基质到产物的反应过程。 但是,它们仍然服从物质守恒定律,含碳、氢、氧、氮和其
生物反应动力学研究生物反应的规律; 包括菌体生长、基质消耗、产物生成的动态平衡 及其内在规律。
本章重点研究细胞反应动力学。
研究发酵动力学的目的意义: 1. 确定最佳发酵生产工艺条件;
第1节 发酵过程动力学描述和分类
一、发酵过程反应速度的描述
X S(底物) → X(菌体) + P(产物)
发酵工程(1-13章)
《发酵工程》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授课教师:张书祥(Email:zhangshux578@)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发酵工程的定义、特点、内容第二节发酵工程的发展历史第三节发酵工业的应用第四节发酵工程的发展趋势第一节发酵工程的定义、特点、内容1、定义1.1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的性状和机能,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生产人们所需要产品的过程。
如抗生素、酒类、有机酸、基因工程药物等的生产。
发酵过程是以微生物反应为核心的,因此,发酵工程又被称为微生物工程。
1.2生物工程:生命科学应用于产业方面,称为生物工程学。
也就是利用生物体(生物作用剂:微生物、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等)的机能,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生产人们所需要产品的过程。
生物工程包括:发酵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
发酵工程与生物工程的关系发酵工程是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工程中处于中心地位。
无论是从微生物得到酶或用基因工程菌获得产品都必须依赖发酵工程技术。
发酵工程的发展直接影响生物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2、发酵工业的一般特点:2.1生产所用原料通常以淀粉、糖蜜等碳水化合物(可再生资源)为主,辅料包括一定的无机或有机氮源和少量无机盐。
2.2微生物生化反应过程能通过单一微生物代谢活动完成,因而产品在发酵设备中一次合成。
2.3微生物能利用简单的物质合成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
2.4由于生命体特有的反应机制,微生物能高度选择地在复杂化合物的特定部位进行氧化、还原、官能团导入等转化反应,从而获得某些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物质。
发酵工程与化学工程、生化工程的比较工业发酵的过程是依靠微生物细胞生命活动获得目的产物的过程,从根本上区别于化学合成工业和生化工业。
在工业化学过程中没有生物活性物质参与催化。
工业生化过程属于由酶催化的体外酶反应过程,酶具有生物活性。
当酶失活、辅酶耗尽,过程就停止了。
第三节、发酵工业的应用:发酵工程技术已给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解决了人类所面临的食品与营养、健康与环境、资源与能源等重大问题。
《发酵工程》PPT演示课件
35
36
❖ 过滤器进行灭菌时,一般是自上而下通入0.20.4 Mpa的蒸汽,灭菌45min后用压缩空气吹 干备用。总过滤器约每月灭菌一次。
37
2). 滤纸过滤器:
❖ 介质:超细玻璃纤维纸。 ❖ 孔径:1-1.5μm ❖厚度: 0.25-0.4mm ❖ 实密度:2600Kg/m3 ❖ 填充率:14.8%。
❖ 求灭菌失败几率为0.001 时所需要的灭菌时间
❖
解:N0 = 40 X106 X 2 X105 = 8X 1012个
❖
Nt= 0.001个
❖
K = 1.8 min-1
❖
灭菌时间:t = 2.303 /1.8 lg (8X
1012/0.001) = 20.34min
15
❖ 例2.若将例1中的培养基采用连续灭菌,灭菌温度 131℃,此温度下灭菌速率为15min-1。求灭菌所 需的维持时间。
连续
便于自 动控制
蒸汽负 荷均衡
22
23
24
25
6.3 空气过滤除菌 一、发酵用无菌空气的质量标准: 发酵用的无菌空气,就是将自然界的空气 经过压缩,冷却,减湿,过滤等过程达到:
26
1
❖连续提供一定流量的压缩空气。
2
空气的压强为0.2-0.4Mpa
3
进入过滤器之前,空气的相对湿度≤ 70%
31
32
❖
2.空气的过滤除菌
绝对过滤
介质的空隙 小于被拦截的 微生物大小, 如用聚四氟乙 烯或纤维素酯 材料做成的微 孔滤膜。
过滤 拦截的微生物 大小,但介质有 一定厚度,机理 是静电,扩散, 惯性及拦截作用。 如棉花过滤器, 超细玻璃纤维纸, 金属烧结管等。
食品发酵工程7发酵单元操作
食品发酵工程7发酵单元操作
思考题
v 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要严格控制其染菌的情况,实际生 产中往往要求对染菌进行防治,有哪些关键技术要注意。 请同学们课后思考?
食品发酵工程7发酵单元操作
食品发酵工程7发酵单元操作
课程复习
v 发酵设备包括2个主要结构; v 酒精发酵罐的冷却洗涤装置; v 常见的啤酒发酵罐有4大类; v 固体发酵常见有4种反应器; v 发酵过程的常规参数自动监控包括6个指标。
食品发酵工程7发酵单元操作
思考题
v 通风发酵设备作为发展最为迅猛的发酵设备,有哪些具 体的类型,这些发酵罐是如何运行和工作的,具有什么 样的结构,请同学们课后思考?
弗盖布氏发酵罐
v 动力小,节能 v 具有独特的搅拌 器和通气结构
食品发酵工程7发酵单元操作
本章小结
v 机械搅拌发酵设备结构一般有11部分的 v 常见的机械搅拌发酵设备有3类
食品发酵工程7发酵单元操作
思考题
v 发酵中如何进行中试及放大试验一直是关键的技术,在 此之中有什么地方需要学习和掌握,有哪些关键技术要 注意。请同学们课后思考?
v 竖式的蛇管分组安装于发酵罐
内,容积5m3以上的发酵罐多用
这种换热装置
v 适用于冷却水温度较低 的地区,水的用量较少
v 气温高,冷却水温度较高, 则发酵降温困难。
食品发酵工程7发酵单元操作
竖式列管换热装置
v 以列管形式分组对称装于发酵罐内 v 优点:加工方便,适用于气温较高,水源充足的地区 v 缺点:传热系数较蛇管低,用水较大。
v 底轴承和中间轴承的水平位置应能相适应调节。 v 为了防止轴颈磨损,可以在轴承接触处的轴上增加一个
发酵工程 - 多选
1、发酵过程工艺控制中物理参数包括:温度、压力、搅拌转速和质量等。
2、介质过滤除菌机理主要有:惯性碰撞,拦截作用,静电吸引,布朗运动和重力沉降等。
3、液体发酵反应器种类主要包括:酒精发酵罐;啤酒发酵罐;机械搅拌通气式发酵罐;自吸式发酵罐;循环式发酵罐和排管式发酵罐等。
4、实验室使用的发酵系统基本组成可分解为:罐体系统,包括罐体等装置;灭菌系统,包括:蒸汽发生器等装置;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罐内温度传感器等装置;无菌空气制备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等装置;控制系统,包括:电源开关等装置。
1.灭菌方法主要有()A.干热灭菌法B.湿热灭菌法C.射线灭菌法D.化学药品灭菌法E.过滤除菌法2.能影响发酵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因素是()A.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B.机械搅拌C.水分蒸发D.发酵罐散热E.菌体自溶3. 发酵过程中污染杂菌的途径可能有()A.种子带菌B.无菌空气带菌C.设备渗漏D.培养基和设备灭菌不彻底E.操作不当4.影响培养基灭菌效果的因素有()A.温度B.时间C.pH值D.培养基成分和颗粒物质E.泡沫5. 补料有利于控制微生物的中间代谢,补料的内容有()A.能源和碳源B.氮源C.消泡剂D.微量元素或无机盐E.诱导酶的底物1.下列不是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必需的物质的是()A 激素B 核苷酸C 维生素D 色素E 抗生素2.高温对培养基成分的有害影响,表现在()A 形成沉淀B 破坏营养C 提高色泽D 改变培养基的pH值E 降低培养基浓度3.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A 是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必需的物质B 对微生物无明显的生理功能C 在细胞内积累D 具有菌株特异性E 是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衍生而来4. 近代发酵工业具有以下特点()A 由自然发酵转为代谢控制发酵和人工支配遗传因子的发酵B 微生物酶反应生物合成和化学合成相结合C 向大型发酵和连续化、自动化方向发展D 微生物工业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E 从糖质原料转到利用石油、天然气及纤维素资源5. 目前发酵过程已经实现在线测量和控制的参数是()A 温度B pH值C 溶解氧浓度D 消泡E 流量5.发酵完毕后,目标产物提取前,要对发酵液进行预处理,其内容包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 培养基灭菌
表:不同微生物的热阻
微生物 细菌与酵母的营养细胞 细菌芽孢 霉菌孢子 病毒和噬菌体 相对抵抗力 1 3×106 × 2-10 1-5
7.2 培养基的灭菌
• 7.2.1.2 对数残留定律 灭菌方程 对数残留定律(灭菌方程 灭菌方程)
dN − = kN dt
N ln = − kt N0
7.2 培养基灭菌
7.2 培养基 预热
– 70C
• 加热
– 130-140C
• 保温
– 130-140C – 5-10min
• 冷却
7.2 培养基灭菌
7.3 空气的过滤除菌
• 7.3.1 空气的预处理 空气的预处理(pretreatment) – 压缩空气的冷却
7.2 培养基的灭菌
dC − = kd ⋅ C dt
∆E c k d = Ac ⋅ exp(− ) RT
7.2 培养基的灭菌
物 质 叶酸 泛酸 维生素B12 维生素 微生素B1 微生素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肉毒梭菌 腐败厌气菌 活化能(J/mol) 活化能 70.3 87.9 96.7 92.1 283 318 343 303
N = N 0 exp(−kt )
7.2 培养基的灭菌
7.2 培养基的灭菌
∆E k = A ⋅ exp( − ) RT
14845 lg k = − + 36.17 T
1 ln = − kD 10
2.303 D= k
7.2 培养基的灭菌
表:几种芽孢杆菌比死亡速率k值 几种芽孢杆菌比死亡速率 值
微生物 枯草芽孢杆菌 梭状芽孢杆菌 嗜热芽孢脂肪杆菌 比死亡速率k(s 比死亡速率 -1) 0.047-0.063 0.03 0.013-0.048
N0 1 t = ⋅ ln k NS
7.2 培养基灭菌
计算时取对热抵抗力较大的芽孢杆菌的k进行计算, 计算时取对热抵抗力较大的芽孢杆菌的 进行计算, 进行计算 可以取2.844×105J/mol,于 这时A取 , 可以取 × , 这时 取1.34×1036s-1,∆E可以取 × 是式5-4变为: 是式 变为: 变为
7 灭菌
• 为什么要进行灭菌? 为什么要进行灭菌?
– 绝大多数工业发酵过程要求纯培养。 绝大多数工业发酵过程要求纯培养。 – 工业发酵原料、水、空气中含微生物。 工业发酵原料、 空气中含微生物。
• 工业发酵原料如淀粉、黄豆饼粉、玉米浆中含微 工业发酵原料如淀粉、黄豆饼粉、 生物,数量可达1× 。 生物,数量可达 ×107个/ml。 • 城市空气中含菌较多,农村空气中含菌较少,一 城市空气中含菌较多,农村空气中含菌较少, 般城市空气中含菌数为3000~8000个/立方米。 立方米。 般城市空气中含菌数为 个 立方米
7.2 培养基的灭菌
灭菌温度/℃ 灭菌时间/min 灭菌温度 ℃ 灭菌时间 100 110 115 120 130 145 150 400 36 15 4 0.5 0.08 0.01
灭菌效果相同
维生素B1破坏量 % 维生素 破坏量/% 破坏量 99.3 67 50 27 8 2 <1
7.2 培养基灭菌
14845 lg k = − + 36.127 T
7.2 培养基灭菌
例:某发酵罐,内装培养基40m3,在121℃下 某发酵罐,内装培养基 ℃ 进行分批灭菌。 进行分批灭菌。设每毫升培养基中含耐热的芽 孢为1× 求理论灭菌时间? 孢为 ×107个,求理论灭菌时间? 解:
7.2 培养基灭菌
N 0 = 40 ×10 ×10 = 4 × 10 个
7.2 培养基的灭菌
– 由于微生物死亡的活化能高于营养物质破坏的活 由于微生物死亡的活化能高于营养物质破坏的活 微生物死亡的活化能高于 化能,根据P266的推导,灭菌温度升高时微生 化能,根据 的推导, 的推导 死亡速度的增加倍数高于 高于营养物质破坏速度增 物死亡速度的增加倍数高于营养物质破坏速度增 加的倍数。 加的倍数。 – 因此提高灭菌温度,缩短灭菌时间有利于在取得 因此提高灭菌温度, 同样灭菌效果的前提下减少营养物质的失活。但 同样灭菌效果的前提下减少营养物质的失活。 不可能无限制的提高,因为设备的限制。 不可能无限制的提高,因为设备的限制。需要选 取一个合适的温度。分批灭菌: ℃ 取一个合适的温度。分批灭菌:121℃;连续灭 菌135 ℃。
7 灭菌
• 主要内容
– 常用的灭菌方法 – 培养基的湿热灭菌及灭菌方程 – 空气的过滤除菌
7 灭菌
• 教学目标
– 了解工业灭菌常用的方法。 了解工业灭菌常用的方法。 – 掌握灭菌方程、湿热灭菌时间的计算、空气 掌握灭菌方程、湿热灭菌时间的计算、 的过滤除菌方法、 的过滤除菌方法、以及培养基分批灭菌的操 作过程。 作过程。 – 了解连续灭菌的方法及其优势。 了解连续灭菌的方法及其优势。
– 甲醛、氯气或次氯酸钠、高锰酸钾、环氧乙烷、 甲醛、氯气或次氯酸钠、高锰酸钾、环氧乙烷、 季铵盐(如新洁尔灭等 以及抗生素等。 如新洁尔灭等)、 季铵盐 如新洁尔灭等 、以及抗生素等。
• 射线灭菌
– – – – 紫外线; 紫外线; X射线; 射线; 射线 放射线(Co60照射); 放射线 照射 ; 高能电磁波。 高能电磁波。
7.2 培养基灭菌
– 分批灭菌的计算
7.2 培养基灭菌
• A)灭菌时间的计算 ) 根据灭菌方程,无论灭菌多长时间, 根据灭菌方程,无论灭菌多长时间,发酵罐内的杂 菌数量都不会降到0。 菌数量都不会降到 。因此在计算灭菌时间时可设定一 个灭菌后杂菌数量的目标值 S,如取 NS为0.001个。 个灭菌后杂菌数量的目标值N 目标值 个 则根据灭菌方程, 的时间为: 则根据灭菌方程,完成灭菌所需 的时间为:
• 空气在被压缩的时候温度会升高
– 空气的除水除油
• 防止影响空气过滤介质; 防止影响空气过滤介质; • 防止油滴进入发酵液而影响发酵。 防止油滴进入发酵液而影响发酵。
7.3 空气的过滤除菌
• 7.3.2 空气的过滤除菌
压缩空气 过滤介质 无菌空气
7.3 空气的过滤除菌
7.3 空气的过滤除菌
7.3 空气的过滤除菌
– 过滤介质
• 绝对过滤介质
– 孔隙小于细菌 孔隙小于细菌
• 深层过滤介质
– 孔隙大于细菌 孔隙大于细菌
本章小结
• 1)五种主要的灭菌方法; )五种主要的灭菌方法; • 2)灭菌方程、分批灭菌的操作及灭菌时间 )灭菌方程、 的计算、空气的过滤除菌方法; 的计算、空气的过滤除菌方法; • 3)连续灭菌原理与步骤。 )连续灭菌原理与步骤。
7.2 培养基的灭菌
• 7.2.2 培养基灭菌温度的选择
– 灭菌过程中,微生物死亡的同时,还营养物 灭菌过程中,微生物死亡的同时, 质的破坏,如: 质的破坏,
• 葡萄糖焦化变色; 葡萄糖焦化变色; • 葡萄糖与氨基酸或蛋白质发生反应; 葡萄糖与氨基酸或蛋白质发生反应; 质发生反应 • 蛋白质部分基团发生变化。 蛋白质部分基团发生变化。
7.2 培养基灭菌
7.2 培养基灭菌
• 80℃后,从放料管、取样管和空气管同时通入蒸 放料管、取样管和空气管同时通入蒸 ℃ 气继续加热, 控制进出气阀门继续加热 继续加热; 气继续加热,110 ℃后控制进出气阀门继续加热; • 120 ℃后,开启接种、补料等管道进行排气,并调 开启接种、补料等管道进行排气, 接种 等管道进行排气 节阀门使进气量略大于排气量,维持罐温恒定; 节阀门使进气量略大于排气量,维持罐温恒定; 进气量略大于排气量 罐温恒定 • 保温结束后,依次关闭排气和进气阀门,待罐内 保温结束后,依次关闭排气和进气阀门, 排气和进气阀门 压力低于空气压力后通入无菌空气 后通入无菌空气, 压力低于空气压力后通入无菌空气,维持罐内一 正压; 定的正压 定的正压; • 通入冷却水降温。 通入冷却水降温。
7 灭菌
• 工业发酵的灭菌内容
– 环境的消毒; 环境的消毒; – 培养基和设备灭菌; 培养基和设备灭菌; – 空气过滤除菌; 空气过滤除菌; – 在发酵过程中维持正压,如将罐压维持在 在发酵过程中维持正压, 0.05Mpa。 。
7.1 常用的灭菌 消毒 方法 常用的灭菌(消毒 消毒)方法
化学药剂灭菌
6 7 7
N S = 0.001个
14845 14845 lg k = − + 36.127 = − + 36.127 = −1.55 T 273 + 121
7.2 培养基灭菌
k = 0.0281s
−1
N0 1 1 4 ×10 t = ⋅ ln = ⋅ ln = 1442.6 s k N S 0.0281 0.001
THANKS FOR YOU ATTENTION!
14
7.2 培养基灭菌
• B)分批灭菌的热量计算 略) )分批灭菌的热量计算(略
7.2 培养基灭菌
• 7.2.3 连续灭菌过程 连续灭菌过程(continuous sterilization process)
– 升温速度快,灭菌温度高,灭菌时间短,对培 升温速度快,灭菌温度高,灭菌时间短, 养基的破坏小; 养基的破坏小; – 降温速度快; 降温速度快; – 蒸汽的用量省。 蒸汽的用量省。
7.2 培养基的灭菌
• 7.2.1 湿热灭菌的原理
– 7.2.1.1 微生物的热阻
• 微生物对高温的抵抗能力为微生物的热阻。 微生物对高温的抵抗能力为微生物的热阻。 对高温的抵抗能力为微生物的热阻 • 高温下,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不可逆变性,微生物 高温下,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不可逆变性, 死亡。 死亡。 • 一般微生物 ℃,10min可杀死;耐热的芽孢 一般微生物60℃ 可杀死; 可杀死 耐热的芽孢100℃, ℃ 数分钟至数小时才能杀死;少数嗜热菌 ℃,20嗜热菌120℃ 数分钟至数小时才能杀死;少数嗜热菌 30min才死。 才死。 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