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2016届高三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检测
陕西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陕西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雾霾天气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气象灾害。
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
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所需的场所,加速了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
随着冷空气来临,风速增强,雾霾逐渐消散。
研究表明,雾霾天气的形成和发展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
一次持续性的雾霾天气过程往往具有显著阶段性特征,是一次持续时间长、阶段性特征明显的雾霾混合性天气。
持续性雾霾天气的第一阶段是霾阶段,该阶段PM2.5浓度增加显著,是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第二阶段是大雾阶段,该阶段迅速增大的相对湿度,是导致能见度下降的重要因素,在持续性大雾天气的静稳条件下,导致PM2.5浓度累积增加;第三阶段,由于北方冷空气的入侵,大雾天气结束。
可以看出,雾霾过程能见度的变化和相对湿度、PM2.5浓度、温度、风速的变化具有很好的阶段性对应关系。
相对湿度与能见度在整个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负相关线性关系。
由于温度决定了相对湿度的水平,因此温度与能见度的关系实际上反映了相对湿度与能见度的关系;而从整个过程来看,PM2.5与能见度是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在第一阶段PM2.5对能见度影响的速率要明显高于第二阶段,而在第二阶段中,PM2.5对能见度的影响水平几乎保持不变。
风速与能见度是正相关的线性关系,从整体上看,风速越大能见度越好,而从风速对能见度影响的线性趋势上看,第一阶段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速率要大于第二阶段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速率,第三阶段能见度随着风速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反映出风速对雾霾过程能见度的转好有重要的作用。
以北京为例。
研究发现:无论是年均水平还是月均水平,霾日都要远远高于雾日,说明霾天气比雾天气对北京的影响更为严重。
2016年高三语文模拟考试答案
10默写 •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梨花开
(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 时已惘然。 (3)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
•
• 12.(25分) • (1)(5分)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 • 答A,B不给分。
• (A“父亲的阻挠”不正确; • B“建筑设计是一个崇高而美好的职业 “不是她姑妈的教导,是她自己的认识; • E“她的建筑设计作品不能给人震撼的 感觉”不准确,她的建筑以“创造出具 有中国文化、地域特色和时代风貌的和 谐建筑”为最高准则。)
• 7(1)”高登想不接受它
(或赠金),未被允许, 又无法归还,(就)请求 把钱放到学府里,(用来) 买书以答谢百姓。
(2)登归葬其母,事讫诣狱,而舜陟先以事下狱死矣,事 卒昭白。
(2)高登回去安葬其母, 事情结束后来到监狱,而胡 舜陟先前因事下狱死了,冤 情最终昭雪。(讫:结束, 以:因为,卒:最终,句意 2分,共5分)
4B 5 A 6C • 4.B(馆:使……住在宾馆、 客舍里) • 5.A(它日,琥有请属,登谢 却之,琥怒,谋中以危法。会 有诉琥侵贷学钱者,登呼至, 面数琥,声气俱厉,叱下,白 郡及诸司置之法) • 6.C( “秩”为“官阶,官吏 的品级等次”之义。)
7(1)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 书以谢士民。
8上片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出了怎样的 景象?(5分)
Hale Waihona Puke • 答案:主要用了对比(反衬)的 手法。(2分) • 描写了今日风雪交加,朝京人绝 的景象,与昔日元宵节的繁盛景 象形成对比。通过临安上元节昔 盛今衰的对比,反映物是人非以 及政治形势的重大变化。(3分)
9“(6分)“与君犹对当时月”的“犹”字表现了作
2016届高三语文4月模拟考试试题
高三年级月考试卷(语文)使用时间:2016年4月11日测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乡贤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资源。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在乡土性的中国,对传统文化的追怀必然要重视乡贤文化。
谈乡贤文化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谁是乡贤?或者说谁有资格称为乡贤?大致来说,乡邑有道德声望和卓越建树的人方可以称为乡贤。
有没有一个标准呢?在古代,这个标准的尺度,权衡在地方人心,落实在乡贤祠的祭祀上。
一个乡邑中人,品学为地方所推崇,死后被题请祀于其乡,入乡贤祠,受春秋致祭,便称乡贤。
乡贤文化属于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乡贤所创造的具有人文价值的物质成果和精神财富。
当我们称乡邑某前人为“贤”的时候,是包含道德层面的肯定和赞誉的,所以乡贤文化无疑是人文道德建设的重要资源。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贤文化蕴含着怎样的人文道德力量?浙东清代史学家全祖望对乡贤文化的认知对我们很有启发,他辞官回到甬上以后,花了很大的精力对乡贤事迹深入发掘,为地方文化谱系建立永存的标识,其目的正如他在《感怀》诗中所说:“古人观世道,首重在人心。
天地纵多故,此志终昭森。
”这里的人心,是乡贤的道德高度,是一种至善大有、忠贞正直、悲天悯人、推己及物的典型人格。
当然,乡贤文化是一种地方性人文知识,很多地方的文化精英走出了乡邑,但他们从方言音声到性格风尚、观念行为都带有乡园的烙印,其实践成果和道德文章可能在更广泛的范围产生影响,但都与其乡园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应该注意乡贤文化与整个历史传统文化的关系。
举例来说,范仲淹的先忧后乐思想、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表达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和道德高度,具有历史的典型意义,但如果将其放到吴文化的范畴中,他们都是苏州的乡贤,其思想观念都和苏州、江南之地域与人文密切相关,自然属于乡贤文化。
201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4)
高考网为大家提供201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4),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201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4)(用时:45分钟满分:46分)一、名句名篇默写(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山原旷其盈视,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韩愈《师说》)(4)______________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5)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6)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答案(1)川泽纡其骇瞩(2)满地黄花堆积(3)惑而不从师(4)风急天高猿啸哀(5)谁家新燕啄春泥(6)山岛竦峙二、语言文字运用(16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2分)绘就清丽脱俗作品的白石先生想必不会想到,自己生前选定并购买的安息之地,在去世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会如此命途多________(chuǎn):墓碑遭到人为破坏,住宅楼建设挤占墓地面积,森森柏树林砍伐迨尽,墓地遍布垃圾甚至成为有些人内急方便之所……(1)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
(1分)(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1分)答:答案(1)舛(2)“迨”改为“殆”解析(1)“命途多舛”指命运坎坷。
该词在课本中出现过,考生应准确书写,避免出错。
(2)“迨”和“殆”是音同形似字,区别时主要看其部首。
“殆尽”是一个词,即差不多完了。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分)当前的一些干部,他们口头上面子上喊着学雷锋,但是背地里却一直在学文强。
他们自我标榜为人民服务,a.________,死而后已,但实际上他们财产不敢公示,政务不敢公开,子女移居海外,脑子想的更多的是政绩、面子、利益,而b.________老百姓的微小需求却充耳不闻,置之不理。
陕西省商洛市2016届高三4月高考模拟检测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商洛市2016年高考模拟检测试题理科综合命题人:商洛中学房修身崔小文刘丹军本试卷共13页,37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2.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 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内均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Al 27 P 31 S 32Ca 40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Si 28选择题共21小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细胞中无机物的相关判断,错误的是A.细胞中的水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且二者可以相互转化B.植物细胞中的自由水含量相对越多,细胞代谢越旺盛,抗旱性相对越强C.无机盐在细胞内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有些是大分子物质的组成成分D.并不是所有的离子都是细胞所需要的,例如Pb2+2.下图显示物质P和Q跨膜出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P一定是离子 , 物质Q一定是小分子B.提高温度会一定会加快 P、Q的运输速度C.物质P和Q出细胞未必都捎耗能量D.物质P和Q出细胞都需要载体3.下列各项实验中所用的试剂,作用相同的是A.“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和“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中,蒸馏水的作用B.“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酒精的作用C.“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NaOH的作用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盐酸的作用4. 已知与人体血红蛋白合成有关的一对等位基因是Hb A和Hb s。
201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1)
201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东方睡狮”考辨智效民把中国比为“东方睡狮”,好像出自拿破仑之口。
最初听到这个说法,还以为他的意思是说,睡狮一旦苏醒,其作用和影响可了不得。
没想到后来读《江穰卿笔记》,才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
《汪穰卿笔记》是汪康年的笔札汇编。
汪早年入张之洞幕,后来参加戊戌维新运动,并先后创办过《时务报》、《中外日报》、《京报》、《刍言报》等刊物,是晚清以来的著名报人和社会活动家。
在该书卷八“琴瑟寄庐类稿”中,有“睡狮”条曰:西人说中国是东方睡狮,我多次打听是什么意思,对方总是笑而不答。
后来碰到一位驯兽师,才明白其中含义。
驯兽师说,过去的驯狮办法,是让母狗哺育幼狮,让其在成长中具备狗性,以免伤人。
后来发现这办法不灵,就改用涂抹鸦片的牛肉来喂它们。
这样一来,狮子在上台表演时,表面上还能张牙舞爪,大声嗥叫,实际上却少气无力,昏昏欲睡,就好像是在梦里说胡话似的,不会危及人的安全。
于是,人们便把这种“殆将长睡,永无醒时”的畜生,称之为“睡狮”。
看到这里,我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原本还可以给国人带来一点安慰和希望的“东方睡狮”之喻,竟然是这个意思!说到鸦片,只要是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会问:为什么这种东西会在中国泛滥成灾?其中除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外,是否还有更深刻的背景和原因?对此,蒋廷黻在其《中国近代史》中早已指出:外来祸患固然重要,但内政修明才是决定性因素。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已经是个法制有名无实、民生痛苦万分、“每个官吏的贪污更加厉害”的社会,所以才无法阻止鸦片的泛滥,才错过了一次“大胆接受西洋近代文化……可以与别国并驾齐驱”的机会。
另外,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论及清军的状况时也说,这支军队不仅有吃空额、克扣兵饷等陋规,还要把目光转向社会,寻找发财机会。
商洛市洛南中学2016届第四次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陕西省商洛市洛南中学2016届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全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艺评论史上有一种非常独特的评论样式——“评点”。
“评点”始于唐,兴于宋,成于明。
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李卓吾评点《西游记》、张竹坡评点《金瓶梅》、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等等,都是“评点体”文艺评论的代表作品。
综合、直观、凝练,是“评点体”的主要特征。
无论是金圣叹评水浒,还是脂砚斋评红楼,时而把目光聚焦于作品本身,剖析其艺术特色,时而论及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揭示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环境,所使用的语言自成特色,三言两语、简短犀利、睿智幽默,常令人掩卷深思或会心一笑。
而且,“评点体”紧贴文本展开,既是对原作的再创造又和原作融为一体,为作品经典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评点”既提升阅读快感,又促进对作品的理解,具有独特的价值。
不过,传统意义上的“评点”其外在形态是用笔写下的语句,必须依存于以文字为载体的原作。
随着历史进入近现代,视听艺术蓬勃发展,“评点”也似乎已失去了用武之地。
现在,“弹幕”又来了,评论者对作品的评点可以借助网络工具,以字幕的形式如子弹般密集、快速地呈现在屏幕上,这也是“弹幕”得名的由来。
于是,评论的互动性和即时性进一步增强,评论和作品文本的融合度也进一步提高,对此,舆论反应喜忧参半。
喜的是“弹幕”的出现,提高了欣赏者和消费者在艺术中的主体性;忧的是不受控制以及低水平的“吐槽”,破坏了作品本身的美惑以及艺术欣赏的完整性。
“弹幕”是从互联网的母体中诞生的,弹幕时代的“金圣叹”同样也将在互联网中孕育。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金圣叹”,有的时候,他们一条微博,寥寥一百四十字,就能对文艺创作者和欣赏者产生巨大的影响。
此外,不少弹幕时代的“金圣叹”还承担着“文化搬运工”的使命,把学院派、理论化的文艺评论转化为大众愿意听、听得懂的格言警句,让评论者与创作者的对话更加直接,评论者对欣赏者的引导更加有效,进而使评论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介入到文艺创作生产、欣赏消费、传播反馈的全链条之中。
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6高三下学期四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I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义字,完成1~3题。
脚下突然平实,眼前突然空阔,怯怯地抬头四顾,山顶还是被我爬到了。
完全不必担心栖宿....的天下美景。
光与影以最畅..。
夕阳下的绵绵沙山是无与轮比..,西天的夕阳( )十分灿烂直的线条流泻..,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
日夜的..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风,把山脊、山坡( )波荡,那是极其款曼平适..,..。
于是,满眼皆是畅快....的波、不含一丝涟纹一天一地都被铺排得大大方方、明明净净。
_____,_____。
为什么历代的僧人、俗民、艺术家要偏偏选中沙漠沙山来( )自己的信仰,建造了莫高窟、榆林窟和其他洞窟?站在这儿,我懂了。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柄宿无与轮比 B.灿烂流泻C.斑驳款曼平适 D.涟纹畅快2.依次选用文字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还变成宣泄 B.却变成宣泄C.却塑成倾泻D.还塑成倾泻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气韵委和到了崇高色彩单纯到了圣洁B.色彩单纯到了圣洁气韵委和到了崇高C.色彩委和到了圣洁气韵单纯到了崇高D.气韵单纯到了崇高色彩委和到了圣洁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2016年,北京22家市属医院将全部实施非急诊全面预约制度,不过,为打击号贩子而全部取消现场放号,又有因噎废食....之嫌。
B.山水画家施贞泉先生,其作画时轻松若定、恣意挥洒,而且他作画神速,倚马可待....,令人叹为观止。
C.从红门开始,我与朋友踏着一级又一级台阶,历尽艰辛,登上泰山极顶,放眼望去,“天无涯兮地无边”,自己显得那么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D.在2016年新学期教代会上,教师代表结合学校实际,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新一年学校发展献计献策。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美人鱼》目前以24.5亿成功登顶,成为国内电影单片票房排行榜第一名,在梦想中想成为武林高手的周星驰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回报。
陕西省商洛市高三语文四模试卷
陕西省商洛市高三语文四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根据以下规定的情境,以“一江春水”为中心,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40字左右,要求语言通顺、生动,感情鲜明。
(1)情境一:伤心人面对一江春水(2)情境二:开心人面对一江春水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9高一上·遵义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大学生不会写论文,怎么办?目前,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幻文学与影视创作系列讲座课”的老师给22名期末文章抄袭的学生打了0分,给学生敲响了一记警钟。
因为自身积累不足,缺乏相关训练以及本科论文不受重视等,大学生论文抄袭现象普遍存在于校园之中。
近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名大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受访者中,大一,大二学生占13.4%,大三,大四学生占61.8%,研究生及以上的占9.1%,已毕业的占15.6%。
男性占54.8%,女性占45.29%。
宁波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大四学生张捷(化名)向记者透露,她周围不少同学写论文是从各类文献中复制粘贴,通过颠倒顺序等方式来获得通过,更有甚者会直接找淘宝上的枪手代写。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大三学生林媛(化名)觉得,周围抄袭论文的情况很少,“我们这类学科本身就很难在本科阶段写出有创见性的论文,很多都是靠查阅相关文献,写出自己的课程论文。
行文思路和参考文献可能会借鉴其他论文。
但是我听说有学生找人代写论文,统计学院还存在论文数据造假的情况。
”调查中,76.4%的受访者称周围存在抄袭课程论文的情况,11.5%的受访者表示周围不存在,12.1%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67.3%的受访者认为抄袭论文行为很不应该,是严重的学术不端,23.2%的受访者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很多同学都化用别人的观点,9.5%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以往的课程一般都是闭卷考试,考查记忆。
陕西省商洛市高三语文4月模拟检测试题
商洛市2016年高考模拟检测试题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魏家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
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
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
《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峻宇彫墙。
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了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
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
老子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他认为,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
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摩与再现,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理想、“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
陕西省商州区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
陕西省商州区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4分)1. (6分) (2016高三上·莱芜月考)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这里的绿竹不是屋前屋后的小摆设,它漫山遍野,在四十余平方公里的山区内,层层叠叠,依着山的不同坡度蜿蜒(起伏/绵亘)。
绿竹随着太阳的光影移动,深深浅浅层次分明地(变换/变幻)着翠绿、青绿、金绿、黄绿的颜色。
汽车驶了一程又一程,视野里的绿竹还是无边无际,(扑/迎)面而来,如大海波涛,____________ ,忽而下沉为一片绿色低谷。
风摇波滚,气像恢弘。
终年行走在都市钢筋水泥森林中的人,置身于这一望无际的绿色竹海中,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是一次生命的释放。
岁寒三友中,如果说松是精英分子,梅是贵族小姐,竹____________。
它虽然有一个庞大的群体,却没有显赫的地位。
青绿的茎上深嵌着一道道素色的竹节,薄薄尖尖的竹叶,是“布衣”小民的打扮。
绿竹生性俭朴,只要一层土就能立足生长。
即使生长在断崖绝壁的地方也能伸直自己的腰杆。
(1)文中加横线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漫山遍野摆设B . 层层叠叠蜿蜒C . 气像恢弘深嵌D . 心旷神怡腰杆(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起伏变幻迎B . 绵亘变换迎C . 起伏变换扑D . 绵亘变幻扑(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忽而推出一排绿色的洪峰就是平民百姓了B . 突然涌出一排绿色的波浪就是平民百姓了C . 忽而推出一排绿色的洪峰非平民百姓莫属D . 突然涌出一排绿色的波浪非平民百姓莫属2. (6分) (2016高一下·元氏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古代的文论和画论,首先所关注并强调的,乃是艺术家主观情怀和客观世界的统一,这种统一往往超越了一般的反映论,而是主客观的彻底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商洛市2016届高三4月高考模拟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魏家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
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
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
《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峻宇彫墙。
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了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
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
老子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他认为,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
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摩与再现,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理想、“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
庄子的美学理想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其中的《逍遥游》、《秋水》等篇都表现出壮美的气势,但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的时候,他却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的美,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一致性。
崇尚自然、平淡、朴素、简约,本来是老庄美学思想的精髓,但在先秦时期,其他派别的许多思想家也加入了对华丽之美的尖锐批判,这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
墨家从下层人民的立场出发,提出“非乐”的主张,曰:“为乐非也。
”法家对华丽之美的批判态度更加尖锐,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
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
”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同老子、庄子、墨子一样,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而且,儒家美学思想中本来就包含着“节用”的观念和“辞达而已矣”的主张。
这样,不但是儒与道,而且又加上了墨与法,这四家的美学思想在朴素、自然、平淡、简约、实用这诸多方面形成了合流,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华丽之美也就成为众矢之的了。
(节选自《华夏文明》,有删节)1.下面有关“朴素为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B.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因为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大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
C.朴素为美不仅在中国美学传统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在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D.艺术创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是老子的政治理想、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
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B.《尚书·五子之歌》中旗帜鲜明地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的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C.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美学思想,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强调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
D.法家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在美与真的关系问题上,他提出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主张。
B.庄子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时,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之美,但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的,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不同。
C.如果传统美学观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它就将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D.在先秦时期,儒道墨法等思想家在美学思想上达成的共识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沈束,字宗安,会稽人。
父侭,邠州知州。
束登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除徽州推官,擢礼科给事中。
时大学士严嵩擅政。
大同总兵官周尚文卒,请恤典,严嵩格不予。
束言:“尚文为将,忠义自许。
曹家庄之役,奇功也,宜赠封爵延子孙。
他如董旸、江瀚,力抗强敌,继之以死。
虽已庙祀,宜赐祭,以彰死事忠。
今当事之臣,任意予夺,忠勤反捐弃,何以鼓士气,激军心?”疏奏,嵩大恚,激帝怒,下吏部都察院议。
闻渊、屠侨等言束无他肠,唯疏狂当治。
帝愈怒,夺渊、侨俸,下束诏狱。
已,刑部坐束奏事不实,输赎还职。
特命杖于廷,仍锢诏狱。
时束入谏垣①未半岁也。
逾年,俺答②薄都城。
司业赵贞吉以请宽束得罪,自是无敢言者。
束系久,衣食屡绝,惟日读《周易》为疏解。
后同邑沈练劾嵩,嵩疑与束同族为报复,令狱吏械其手足。
徐阶劝,得免。
迨嵩去位,束在狱十六年矣,妻张氏上书言:“臣夫家有老亲,年八十有九,衰病侵寻,朝不计夕。
往臣因束无子,为置妾潘氏。
比至京师,束已系狱,潘矢志不他适。
乃相与寄居旅舍,纺织以供夫衣食。
岁月积深,凄楚万状。
欲归奉舅,则夫之饘粥无资。
欲留养夫,则舅又旦暮待尽。
辗转思维,进退无策。
臣愿代夫系狱,令夫得送父终年,仍还赴系,实陛下莫大之德也。
”法司亦为请,帝终不许。
帝深疾言官,以廷杖遣戍未足遏其言,乃长系以困之。
而日令狱卒奏其语言食息,谓之监帖。
或无所得,虽谐语亦以闻。
一日,鹊噪于束前,束谩曰:“岂有喜及罪人耶?”卒以奏,帝心动。
会户部司务何以尚疏救主事海瑞,帝大怒,杖之,锢诏狱,而释束还其家。
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
丧除,召为都给事中。
旋擢南京右通政。
复辞疾。
布衣蔬食,终老于家。
束系狱凡十八年,比出,竟无子。
(《明史》列传第九十七)[注]①谏垣:指谏官官署,即专职进谏官吏的办公场所。
②俺答:明朝时的蒙古土默特部落。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B.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C.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D.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明清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考中会试的称为进士。
B.舅,文中是指丈夫的父亲。
有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C.古代人的名字和现代有很大的差别。
名是出生后不久父母起的,供长辈呼唤;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或行笄礼时才起的,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D.除,是任命,授职,如“除徽州推官”;擢,是在原官职上提拔,如“擢礼科给事中”。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沈束要求要求赐予周尚文爵位,祭祀董旸、江瀚,充分表现了他的直言敢谏。
B.沈练弹劾严嵩,严嵩怀疑沈练是沈束的同族在报复他,于是命令狱官将沈练的手脚铐起来,因徐阶的劝阻,才免除官职。
C.沈束的妻子上书请求,希望能够代夫坐牢,相关部门也替他请求,但皇帝依然没有同意赦免沈束。
D.沈束被释放回家后,拒绝了朝廷的征召,过着清贫的生活,终老于家。
7.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今当事之臣,任意予夺,忠勤反捐弃,何以鼓士气,激军心?(5分)(2)帝深疾言官,以廷杖遣戍未足遏其言,乃长系以困之(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初冬夜饮杜牧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8.苏诗表现了梨花怎样的特点?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5分)9.这两首诗都写到了“梨花”和“雪”,但在诗中主、宾地位不同,两首诗表达的情感也不同,试作具体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用沙漠冰封、阴云密布来烘托送别气氛的诗句是:,。
(2)杜甫《登高》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诗句,。
(3)苏轼《赤壁赋》中“,”两句,通过侧面描写表现箫声的幽怨,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由欢乐转入悲凉。
乙选做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作答前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活珠子胡也频大约十二个少年和中年的泥水匠,在初秋的太阳刚刚偏西时候,一个两个的,说说笑笑,陆续向一家还不曾竣工的新盖的屋子低下头,挨进那竹篱笆矮矮的小门去。
虽说他们不停地继续着各自的工作,但也一面做工一面说笑,并且高声向隔在远处的同伙交谈。
在这时,用白色的细石灰去涂抹墙壁的陈老三,忽然想起了什么故事似的,刷灰刀突然停止在墙上,刀上那润湿的白石灰便软软一大团落了下来。
“怎么的?”站在他身边和他极其相好的伙友九尾蛇,便望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