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道作业指导书
拨道作业指导书
拨道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拨道作业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任务,通常用于识别目标、测量距离和发射武器等。
本指导书旨在为执行拨道作业的操作人员提供明确的指导和步骤,确保作业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作业准备在执行拨道作业之前,操作人员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以下是作业准备的主要步骤:1. 确定作业目的:明确拨道作业的目的和要求,确保作业的符合预期的效果。
2. 获取相关资料:收集和整理与拨道作业相关的资料,包括目标数据、武器性能参数、拨火表和测距方法等。
3. 准备工具和设备:确保所需的工具和设备齐全,并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包括计算器、测距仪、望远镜等。
4. 安全考虑:在进行拨道作业前,必须对作业区域进行安全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三、作业步骤执行拨道作业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 目标识别:使用望远镜或其他辅助工具对目标进行清晰、准确地识别,确保选择正确的目标。
2. 距离测量:使用合适的测距工具,对目标到观察地点的距离进行准确测量。
根据测得的距离,可以进行后续的计算和推算。
3. 计算发射参数:根据目标距离、武器性能参数等数据,使用拨火表和计算器等工具进行计算,得出相应的发射参数,如方向角、仰角和发射速度等。
4. 调整武器:根据计算得出的发射参数,对武器进行调整,确保武器能够准确地打击目标。
5. 发射武器:经过以上步骤的准备,现在可以进行武器的发射。
在发射前,确保所有的环境因素和安全措施都已经考虑到位。
6. 目标观察:在武器发射后,观察目标被命中的情况。
如果未能命中目标,可以根据观察结果进行调整和修正,然后重新进行拨道作业。
四、安全注意事项在执行拨道作业时,必须时刻注意安全。
以下是一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和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程序。
2. 在作业区域内,必须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以防止他人误入。
3. 在进行拨道作业前,必须对武器和相关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4. 在进行武器调整和发射时,严禁站在后方或靠近武器。
道岔拨接作业指导书
1工程概况新州车站(中心里程为K1117+328)改造工程,共需新铺道岔60Kg/m 1/12单开(混枕)1组,新铺道岔60Kg/m 1/9单开(混枕)1组,新铺道岔50Kg/m 1/9单开(混枕)2组,共新铺道岔4组,拆铺60Kg/m 1/12单开(混枕)道岔6组。
车站共5股道,其中正线2股,到发线3股。
2道岔施工工艺流程道岔铺设方法a.站线道岔的铺设道岔采用列车和汽车运输至现场后,采取现场组装的方法。
由于站线道岔不涉及要点施工,新铺线路道岔采取在现场提前铺设的方法。
岔枕按标准图检尺,并将长度写在岔枕上,然后在地面上划出岔枕长度分界点及岔枕上股取齐线,按点线散布岔枕。
岔枕散布完成后放妥垫板配件。
钢轨按标准图排列顺序从岔头起,先直股后曲股进行散布。
先钉直股,拨正拨顺,丈量支距,再钉曲股钢轨,由转辙器、导曲线、辙叉部位顺序钉联。
然后用起道机将钢轨顶起,按轨腰上的岔枕间距方正枕木完成后再将扣件拧紧。
道岔轨面应与连接的主要线路轨面一致,上碴整道。
b.正线、既有线道岔铺设b.1施工准备:搭设组装平台。
预铺道岔时组装平台要搭设平稳,道岔组装后不侵入限界。
搭设平台必须平整,以使预铺的整组道岔大平良好,平台顶面铺设两根通长导轨。
平台搭设高度必须适宜,既要考虑道岔起落量不宜太大,又要考虑到横移时坡度和方便。
b.2预铺道岔组装。
预铺道岔按设计要求组装完毕后,必须按标准进行验收。
预铺道岔必须方正,道岔的直股一般应平行于既有道岔直股,并根据铺设时的钢轨温度,通过计算设置轨缝。
铺设岔枕时,岔枕组装后岔枕偏斜不能超过要求范围。
混凝土岔枕套管内应涂以黄油,以防螺栓锈蚀,螺栓不得用锤打,以免伤害套管,道岔螺母要按操作顺序及要求拧紧。
道岔组装完成后,电务安装道岔安装装置,并进行初步调试,预铺道岔按标准验收合格后方可上道,以确保道岔上道质量。
b.3预铺道岔注意事项:Ⅰ.预铺道岔必须方正,道岔的直股一般应平行于既有道岔直股,并根据铺设时的钢轨温度,通过计算设置轨缝。
拨道作业指导书
拨大腰时,两手高举头上,食指,拇指张开比成大圆形状。
拨小腰时两手放在胸前,食指,拇指张开成小圆形状。
交叉拨道时两手在胸前交叉。
拨道好了,一手伸过头顶,但指挥前进与后退时亦用此手势,如同手心向内作招呼表示向看道人员方向移动,反之则反方向移动。
向左或右拨动时,指挥向哪一边拨动就把哪一边胳膊侧向举手,拨动量大时就挥动大些,拨动量小就挥动小些。
4.设置防护
驻站联络员提前40分钟到达车站办理登记手续,了解列车运行情况,及时通知现场防护员;
现场防护员根据要求准备好防护标牌,按要求设置防护。
5.人机转移
现场防护员(联系困难地段增加中间联络员)接到驻站防护员通知后,会同作业负责人,组织所有作业人员在就近安全通道或在路肩上行走至作业地点附近的安全地带。
经常保养
Ⅰ级偏差
Ⅱ级偏差
Ⅲ级偏差
缓和曲线正矢与计算正矢差
1
2
3
4
5
缓和曲线正矢差之差
1
2
4
5
6
圆曲线正矢与计算正矢差
1
2
4
5
6
圆曲线正矢连续差
1
3
5
6
7
圆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值差
2
3
6
7
8
(2)
注:a.直线方向用10米弦测量。
b.曲线方向用20米弦量取在钢轨踏面下16mm处中弦的正矢值。
C.曲线鹅头指直缓点或直缓点前后实际正矢与计划正矢之差连续三点超过2mm及以上。
工具材料
拨道器、石碴叉、扳手、撬棍、道尺、卷尺、石笔、弦线、轨温计等。
作业程序
1.点名分工
工班长组织职工列队点名,明确作业分工项目、内容及时间,所有职工均应按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线路起拨改道施工作业指导书样本
线路起、拨、改道施工作业指导书样本
1 适用范围
1.1 线路施工是由许多单项作业组成的,起、拨、改道是线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工作,他们是单项的,又是紧密联系的,只有做好各项工作,才能保证线路处于均衡、稳定和良好状态,满足行车的需要。
1.2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线路起、拨、改道的施工作业。
2 作业准备
2.1 起道作业准备
2.1.1 熟悉技术资料:圆曲线上外轨超高,是根据曲线半径及行车速度的规定来计算确定,曲线两端超高的递减顺坡也有规定,当确定各处超高后,才能起道(做超高)。
2.1.2 设置水平控制桩:确定起道量,起道次数,每次起道量不得超过15cm,末次起道应以水平桩核对轨顶标高。
2.1.3设置测点,以直缓点(或缓直、直圆、圆直点)为起点,沿上股钢轨用钢尺丈量,R>250m时用20m设一个测点。
R≤250m 时,每10m设置一个测点,起点前直线上的邻点定为测点0号,起点定为测点1号,以后顺序为2、3、4。
2.1.4曲线头尾不清时,先定曲线。
再设定测点
2.1.5 量取各测点现场正矢,每个曲线测量三次。
取相同的值或中间值。
铁路工务作业指导书
篇一:铁路工务作业指导书第一章 铁路线路工作业指导书线路工区一日昨日标准一、班前准备1、班组全员按时参加点名分工,思想集中,精神饱满,班前10小时严禁饮酒。
2、班组长布置当日作业,明确作业地点、项目、技术要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
3、备齐当日作业所需工具、材料,并检查机具性能是否良好。
二、前往工地 1、行走路肩,跨越线路、通过桥隧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2、来车时,工地防护及时通知下道,并按标准立岗接车,注意瞭望,工具不得浸入限界,确保安全。
3、乘车时,车未停稳不准上下车,严禁坐在危险处所,人要坐稳,工具、材料放牢不超限。
三、施工作业1、按照工班长或工地负责人的布置安排,设置好施工防护,准备施工作业。
2、施工作业按单项技术标准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不简化,不漏项。
3、无缝线路地段作业时,严格执行无缝线路作业轨温条件,做到“二清、三测、四不超”制度。
四、下道避车1、作业时,如有列车开来,应及时下道避车,并将工具、材料撤下道,不得侵入限界。
2、下道后,应面向列车立岗接车,认真瞭望,防止列车上的抛落、坠落或绳索伤人。
五、质量回检严格执行质量回检制度,不合格要及时返工。
六、结束工作工完料尽,撤除防护,返回驻地。
七、分析总结1、总结作业情况。
2、分析安全情况。
3、考评及合理化建议。
施工防护作业一、劳动组织及防护用品1、劳动组织施工防护作业共计需要4人,其中驻站1人,工地1人,两端800m各1人。
2、防护备品(表1—1)二、作业程序(一)驻站联络员 1、准备作业(1)按规定着装,检查、带齐通信及防护用品。
(2)按时参加点名,掌握施工作业地点、作业项目及防护注意事项。
(3)带齐施工计划及作业票、记录簿、笔、钟表、上岗证等。
(4)与施工负责人、中间及现场防护员明确联系方法及防护员编号。
2、防护作业(1)按规定时间提前到达车站行车室,负责校对钟表,保证驻站联络员、工地防护员与车站运转室三者时间一致。
爆破工安全作业指导书
爆破工安全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金属矿山井下爆破工岗位作业。
2【岗位要求】身体健康,无有关职业禁忌症,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达到法定年龄。
具备岗位必须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并经安全教育、考核合格方能上岗操作。
已按规定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或执业资格证书。
严格遵守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执行公司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3【作业内容】在采区进行爆破作业,移交下道工序:完成炸药领送、采区爆破装药及警戒任务,维护保养设备等作业。
爱护和正确使用与爆破岗位有关的工器具和设备(施)。
紧急情况时,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主动参与应急抢险救援。
及时上报事故隐患和生产安全事故。
4【安全目标】安全完成当班作业任务。
做到“三不伤害”。
杜绝险肇、轻伤及其以上事故。
5【安全健康职责】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自觉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公司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爱护和正确使用机器设备、工具,正确佩戴防护用品。
不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并随时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有权拒绝他人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关心企业安全生产情况,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
自觉接受各类安全培训,努力学习安全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坚持开展岗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发现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应及时上报。
积极提出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努力改善生产作业环境。
发生工伤事故要立即报告,并积极抢救伤员,做好现场保护工作。
协助、配合事故调查。
6【常用个体防护用品及工器具的使用规定】常用个体防护用品使用规定(1)上岗前必须按规定穿着本岗位配发的劳动保护用品。
(2)工作服必须做到“三紧”。
即:袖口、领口、下摆的扣子必须扣上。
(3)安全帽必须系好下颔带。
拴紧以下颌有约束感,但不难受为宜。
(4)防护鞋必须系好鞋带,不应有开裂、脱线、脱胶等现象,进入井下作业时必须穿井下专用雨鞋。
(5)防护眼镜必须比较牢靠的挂在双耳上;以不压迫眼部、头部两侧为适宜。
3 拨道作业指导书
拨道作业指导书1 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线路拨道作业程序、项目、内容及技术安全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线路允许速度为200km/h及以下普速及提速线路拨道作业。
2 引用规范性文件2.1 《铁路线路修理规则》(铁运〔2006〕146号);2.2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企业标准(工务系统作业标准汇编)》(Q/GZT05Z-2010)。
3 作业目的3.1 解决线路直线地段、曲线地段、道岔地段方向不良。
4 作业程序(流程图)5 作业内容与要求5.1 作业前准备5.1.1工具材料准备5.1.1.1 直线地段:液压拨道器、捣镐、四齿耙、弦线、轨距尺、钢直尺、钢卷尺、石笔和轨温计等;5.1.1.2 曲线地段:液压拨道器、捣镐、四齿耙、弦线、轨距尺、钢直尺、钢卷尺、三角叉、石笔和轨温计等;5.1.1.3 道岔地段:液压拨道器、撬棍、捣镐、四齿耙、道钉锤、弦线、轨距尺、钢直尺、钢卷尺、石笔和轨温计等。
5.1.2 如在道岔转辙部分或电气化区段拨道量超过30㎜时,提前三天向电务工区、供电工区送达作业配合通知单,提前一天与配合单位确认。
作业时有电务、供电人员配合确认;5.1.3 高温防胀期间作业前、中、后测量轨温,在允许作业轨温范围内按照《线路修理规则》第4.6.6条规定进行拨道作业。
无缝线路作业,必须遵守下列作业轨温条件:5.1.4 调查划撬5.1.4.1 直线地段、道岔地段检测轨温,目视线路状况,确认拨道量和拨道点。
5.1.4.2 曲线地段用绳正法测量、计算与拨正轨向(大机捣可用全站仪精确测量校正曲线),选好基准点,在轨枕上标注拨道量。
5.2 防护作业5.2.1 安排专职驻站联络员提前40分钟在《行车设备施工登记簿》上登记天窗。
5.2.2 防护办法:按规定插设作业标,设置专职工地防护员,用对讲机、信号旗等防护用品进行防护,人员、机工具下道避车按《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2.3条规定执行。
5.3 安装拨道器:严禁放置在绝缘接头下,拨正方向一侧设2台,相距2-3孔,另一侧设1台,3台拨道器成V型,油缸与轨面夹角不大于45度。
大机养道作业指导书
为了充分利用机械化作业,大大提高整道和养道的效率及质量。
使直线更平直曲线更圆滑。
本作业指导书合用胡安段铺架项目部所有轨道大机养作业。
对新轨铺设后的道床的整道工作可分单元进行,以 10 公里为一个单元工程,每一个单元工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初步达标阶段和精细整道达标阶段。
由于初步达标以后进行精细整道要受其它一些条件的制约,初步达标整道和精细整道普通不能相继进行。
根据有碴轨道道床稳定过程的三个阶段:松散阶段、初期稳定阶段、稳定阶段,可以把路线大养施工分成以下两个阶段。
1.路线初整阶段换铺之后,随既进行分层补碴整道作业,分层补碴整道次数约为三次。
第一次上碴整道之后,应能保障工程列车安全运行。
2.精整阶段最后一次整道后,经过人工检测,轨道几何形态尺寸需达到道床初期稳定阶段的规定值。
路线形成无缝路线之后,利用轨道几何状态检测车对路线状态进行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配合路线工看道,利用 MDZ 车组有计划的对路线进行精整,同时也对道床进行了强化,逐渐提高了道床的各项物理力学指标。
路线精整之后,通过轨道检测车配合人工对路线的动、静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必须满足时速 200Km 的要求。
㈠施工步骤1.根据铺轨进度,划分路线大养作业区段。
普通以 2Km 为一个区段,先后两个区段之间需搭接至少 100m;2.采用三次补碴法分层补碴整道。
发挥 MDZ 车组的机械化程度高、作业速度快、作业质量高的优势,控制在三次整道范围内,完成份层起道、分层动力稳定作业,使道床在短期内达到初期稳定状态,具备铺设无缝路线的条件。
3.在无缝路线铺设好一段时间内,路线通过工程列车的动力作用,道床进一步密实,但也会浮现下沉。
此时利用轨道检测小车对路线系统检测一次。
根据检测资料,配合人工看道,利用 MDZ 作业车组有针对性的对路线进行精整作业。
1、初步达标阶段初步达标阶段采用分层铺设、分层捣固并加以动力稳定的综合作业法,其优点是:(1)由于捣固机械的捣实效果是随道床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所以采用分层铺设捣固道碴可以有效的保证捣实效果,而且分层厚度应根据捣固头插入道床的深度以每层 50mm~80mm 为宜。
轨道工程作业指导书1
轨道工程作业指导书1.铺轨施工技术安全规则1.1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大塔至马场壕铁路标段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1.2总则1、轨道施工前,应根据施工方法、施工条件和施工机具等实际情况,按照本规则要求,制订具体的安全技术措施。
2、轨道工程宜采用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施工。
所用各种机具设备应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3、各种轨道器材均应符合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有关技术规定。
特定的轨道器材应按设计规定的要求办理。
4、轨道施工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时,除按本规则要求执行外,还应制订单项的安全操作细则。
5、轨道施工现场应禁止非施工人员和外部车辆通行。
施工单位应在各通道口设置禁止通行的标志,必要时应派人看守。
6、工间休息时,应将料具妥善放置在工程行车线限界以外。
施工人员严禁在轨道上、明桥上、易坍塌处等地方坐卧休息。
7、施工人员上下班时,严禁在已开通的新线上行走。
8、施工人员在任何情况下严禁扒乘列车。
9、轨道施工现场必须设有施工负责人后方能施工。
10、轨道工程施工中的安全工作除应按本规则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1、凡参加轨道施工的人员必须熟悉本规则,并在施工中严格贯彻执行。
1.3轨料的堆放、装卸和搬运1.3.1一般规定1、轨料的堆放、装卸和搬运宜采用机械化或半机械化。
当用人工时,应组织足够的劳力,选用适当的工具,由专人统一指挥进行。
2、轨料应按制定的场地分类堆放,堆码稳固,不得压伤轨料和侵入限界。
3、轨料装车不得超限、超载和偏载,并应捆绑牢固。
料车运行中发现装载不良,必须立即停车整理加固。
未经整理加固,严禁继续运行。
4、轨料装卸作业现场应保持整洁,道路通畅,夜间装卸应有照明。
5、轨料堆放、装卸和搬运时,施工人员应按劳动保护有关规定穿戴防护用品。
6、轨料卸车时,施工人员在列车未停稳前,不得打开车门及做其它影响安全的准备工作,开车门时,车上人员应离开车门附近,车下人员不得站在车门下面。
铁路线路工拨道作业指导书
铁路线路工拨道作业指导书一、劳动组织及机具材料1、劳动组织除施工防护外,拨道作业共计需要5人。
2、机具材料(表1—6)表1—6 拨道作业机具材料二、作业程序曲线拨道时,应从曲线两头向中间拨道,防止将误差赶.到一头形成“鹅头”。
1、准备作业(1)曲线头有反弯或“鹅头”时,应先拨顺直,再测量现场正矢,计算拨道量。
(2)对于准轨线路,应调查曲线地段轨缝大小,计算影响量,预先做好调整,防止胀轨跑道。
(3)确定基准股:直线地段为方向好的一股;曲线地段为上股;单开道岔为外直股。
(4)轨枕盒内有防爬支撑,应扒松靠防爬支撑拨动方向一侧的道砟。
拨道量大或道床特别坚实时,先将轨枕头道砟挖松。
拨道前打紧浮钉或拧紧轨枕扣件。
(5)根据拨道量大小确定作业步骤。
一般拨道量在30mm 以上时,先拨道后捣固再找细;拨道量在30mm以下时,先捣固后拨道。
(6)检查试用拨道机(油缸荷载下有无漏油,作用力情况)。
2、基本作业(1)工班长担任看道指挥,距拨道人员一般不少于30m(拨大甩弯时,距离50m左右)。
(2)一人看指挥者手势,负责点撬、扒镐窝,镐窝深度距钢轨底面120~150mm。
个轨枕孔,7或5)安放拨道器:液压拨道器每撬3(.三台呈“V”字形安放(前二后一),相邻拨道器间隔2~3个轨枕孔。
拨道器安好后,起道轮侧面卡在钢轨底侧面。
(4)拨动线路:扳上回油阀,将摇杆插入起拨摇动孔,眼观指挥者手势,前后摇动摇杆,并尽量保持3人动作一致。
当指挥者发出停止手势或口令时,立即停止摇动。
(5)转移:扳下回油阀,开启回油路取出摇杆,插入推动孔内,上抬拨道器,使油缸顶杆复位,左手扶柄、右手持杆一起用力后拉取出拨道器,到下一安放点。
3、整理作业(1)安装防爬支撑,封填镐窝,整理道床并加以夯实。
(2)曲线地段应回检正矢,并填写曲线正矢检查记录簿。
(3)整修由拨道引起的轨距、水平、高低、暗坑、空吊板和道床变化,达到作业验收标准。
三、技术标准1、直线方向不良,用目视方法拨正,无甩弯。
曲线拨道指导
曲线拨道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1.1在线路养护维修中,有计划地调整线路平面时曲线部分的拨动。
1.2 根据季节特点和线路变化情况,进行全面拨正曲线方向。
1.3 曲线方向超限处所,进行临时补修时重点拨道。
2.作业条件2.1天窗Ⅱ级维修作业项目,作业负责人由工(班)长担当。
2.2无缝线路拨道作业,直线及R≥2000m地段,+20℃时拨道量不超过10mm,+15~-20℃时拨道量不超过20mm,±10℃时拨道与普通线路相同。
2.3无缝线路拨道作业,800m≤R<2000m地段, +15~-20℃时拨道量不超过10mm,+10~-15℃时拨道量不超过20mm,±5℃时扒道床、拨道与普通线路相同。
2.4无缝线路拨道作业,400m≤R<800m地段, +10~-15℃时拨道量不超过10mm,+5~-10℃时拨道量不超过20mm。
3.作业程序3.1安全预想3.1.1调度命令未下达禁止入网。
3.1.2未按规定设置防护禁止上线作业。
3.1.3起拨道机禁止放在绝缘接头及铝热焊处,防止联电。
3.1.4作业后,任何情况下不得侵入铁路建筑限界。
3.1.5与电务有关时,必须通知电务人员配合。
3.2作业流程3.2.1设置防护:确认调度命令下达,按规定设好防护方可上线作业。
3.2.2测量轨温:符合作业轨温条件方可开始作业。
3.2.3 调查准备:将两端直线方向先行拨正,压除曲线头尾的反弯或“鹅头”。
目视曲线方向明显不良时,应进行粗拨道,由曲线头尾往圆曲线挑压,达到目视基本圆顺。
3.2.4 确定曲线要素位置:直缓、缓圆、曲中、圆缓、缓直。
3.2.5 量取现场正矢,计算拨道。
3.3天窗点作业完毕,人员、工机具撤出栅栏以外撤除防护,锁闭栅栏。
4.技术要求4.1作业后,用20m弦在钢轨顶面下16mm处测量,曲线正矢误差:半径R≤800m,缓和曲线的正矢与计算正矢误差不得大于3mm;圆曲线正矢连续差不得大于5mm,圆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值差不得大于8mm,半径R>800m, 缓和曲线的正矢与计算正矢误差不得大于2mm;圆曲线正矢连续差不得大于4mm,圆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值差不得大于6mm。
拨道作业指导书
拨道作业指导书目 次一、班前点名 (1)二、检查作业机具、量具 (1)三、设置防护 (2)四、测量轨温 (3)五、划撬 (3)六、拨道 (4)七、质量回检 (5)八、班后小结会 (5)在线路维修养护作业中,有计划地调整线路平面拨动时,根据季节特点和线路变化情况,拨正线路轨向;对轨向超限处所,进行重点拨道。
一、班前点名工区负责人根据检查、制定的整治方案,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提示和技术交底,安排当日能完成的工作量。
安全注意事项:拨道后做好顺撬,拨后必须进行回检;使用液压起拨道器不得少于3台,统一指挥,动作一致;在绝缘接头、道岔尖轨部位及可动心轨转辙部位作业,必须有电务人员配合;必须执行“一准、两清、三测、四不超、五不走”制度;绝缘接头、焊缝处,禁止放置起拨道器。
二、检查作业机具、量具1.作业前对作业所用机具、量具、仪器进行检查,确认状态良好。
根据当日工作量,带齐工具及需要使用的材料。
做好材料、机具的出入库登记。
工具:道尺、液压起拨道器、捣镐、弦线、碴耙、油漆(记名修刷写)。
2.防护员检查火炬、响墩、轨温表、对讲机、信号旗、短路铜线等防护信号备品是否齐全有效。
三、设置防护按规定设好驻站及关门、工地防护后,防护员通过对讲机联络,确认无列车后,方可上道作业。
防护员必须坚持3-5分钟联系一次。
四、测量轨温到达作业地点后首先测量轨温,确认是否符合作业轨温条件,做到超温不作业,作业不超温。
严格执行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测量轨温制度。
五、划撬确定标准股后,根据检查数据,现场负责人目视线路状况,确认拨动方向、拨道量和拨道点,将拨道位置及计算出的拨道量标记在轨枕上。
六、拨道1.扒松道床。
拨道量大或道床特别坚实时,应在拨道前将轨枕头的道碴挖开一些,排除影响拨道的其他设施,同时拧紧扣件或打紧道钉。
2.拨道指挥人跨立在标准股上看道指挥,远处看轨面大方向,近处小方向看钢轨内侧,向不动点目测穿直。
拨道组由一人在标准股上点撬,将拨道器安放在指定位置,按指挥人的手势进行拨道。
道岔拨道作业指导书
道岔拨道作业指导书目次1作业条件 (2)2 人员要求 (2)3 作业机具 (2)4 配合要求 (2)5 安全风险构成 (3)6 防护要求 (3)7 作业程序 (4)8 质量标准 (5)9 其它 (5)10 作业流程图 (5)1作业条件1.1天窗点内道岔拨道作业。
1.2天窗点外整理道床。
1.3作业时间封锁时间不少于90分钟。
2 人员要求2.1 岗位要求施工负责人职务不低于班长,操作人员必须培训合格。
2.2人员配置施工人员11人左右:防护人员4人(驻站防护1人、工地防护1人、关门防护2人),施工负责1人,看道1人、压机手3人,扒与恢复镐窝2人。
其余根据工作量情况,相应增加压机手与扒镐窝人员数量。
3 作业机具液压起拨道器5台,三齿扒、铁锹、捣镐若干。
4 配合要求电务、供电进行配合。
5 安全风险构成5.1违章施工作业风险5.1.1 允许速度不超过120km/h区段,若掌握列车运行情况,可利用列车间隔进行拨道,来车前要做好顺撬,消灭轨向1级及以上偏差。
5.1.2 一次拨道量超过40mm时,应办理封锁施工手续,设置移动停车信号防护。
5.1.3道岔拨道作业,必须设驻站联络员和工地防护员防护。
5.1.4轨道电路区段,电务人员应到场配合,作业后,工电人员进行调试后才能撤离。
5.1.5处理由轨向引起晃车的临时补修应申请“故障天窗”并在“故障天窗”点内作业。
5.1.6拨动量较大时,先要考虑线间距和建筑限界。
5.1.7两股拨道器禁止放在同一孔拨道,放置拨道器位置要避开铝热焊接头、绝缘接头、电务跳线和拉杆等部位。
5.1.8电气化铁路区段一次拨道量超过30mm,必须有供电部门配合。
5.2从业人员伤害风险5.2.1在转辙和心轨部分作业,手脚不能伸入其活动范围。
如要作业,一定要与车站联系,确定时间,放入安全木,防止挤伤手脚。
6 防护要求6.1道岔区段作业正线道岔作业:设置驻站联络员1人,工地防护1人,关门防护2人。
站线道岔作业:设置驻站联络员1人,工地防护1人。
铁路线路系列基本作业指导书
铁路线路系列基本作业指导书目录(一)线路起道 (1)(二)道岔起道 (5)(三)直线拨道 (8)(四)曲线拨道 (12)(五)道岔拨道 (16)(六)线路改道 (19)(七)道岔改道 (23)(八)人工捣固 (27)(九)小型机具捣固 (31)(十)小型液压捣固 (34)(一)线路起道1.作业条件1.1天窗点内线路起道作业1.2天窗点外工作量调查、划撬、拧紧螺栓、整理道床。
1.3作业时间单线不得少于90分钟,双线不得少于120分钟。
2.人员要求2.1岗位要求作业负责人由班长及以上人员担任,作业人员经段级单位培训并考试合格的人员担任。
2.2人员配置2.2.1作业负责人1人。
2.2.2防护人员:防护人员2~4人(驻站防护1人、工地防护1人、两端防护2人)。
2.2.3成员不少于5人(根据当日工作量及班组人员情况可适当增加人员)。
3.作业料具起拨道器,小型捣固机、扳手、捣镐、拉碴扒、小车(点内)、箩筐、道尺、轨温计、铁锹、三齿扒、照明灯具(夜间或隧道)、信号旗(灯),通讯设备(对讲机)。
4.配合要求4.1车务、电务、供电(电气化区段起道量超过40mm)。
5.安全风险构成5.1违章施工作业风险5.1.1点外违规使用机具。
5.1.2机具摆放超限。
5.1.3起道量超标或起道顺坡不足,影响行车平稳性,严重的造成行车事故。
5.1.4作业时,在无缝线路地段没有执行“维修作业半日一清,临时补修作业一撬一清”和“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测量轨温”制度或超温作业易造成胀轨跑道。
5.1.5来车时起道机及其他工机具未撤除限界以外,易造成行车事故。
5.1.6电气化区段起道量超过规定限值时,没有通知供电部门配合,易造成行车事故。
5.1.7收工后没有清理工机具,造成工机具遗留在作业地段,且没有撤出限界以外,易造成行车事故。
5.2从业人员伤害风险5.2.1人工抬运机具磕碰易造成伤害。
5.2.2防护不规范或无效防护,易造成人身及行车事故。
线路拨接作业指导书x
线路拨接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适用于集通铁路线路拨接改造施工。
二、作业准备2. 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 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技术数据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三、技术要求3.1先测定拨接轨道中线和接轨点,并据此确定龙口位置,准备好龙口轨。
当龙口位于曲线上时,需拉轨将插入轨置于直线上。
拨接段新旧曲线宜采用相同缩短轨。
3.2拨接段预铺道祚应碾压密实,祚面应略低于既有轨道枕底。
补充道碓宜堆放在线路两侧,不得侵入限界。
3.3封锁施工前,既有轨道拨动段应扒出枕盒内和拨动方向枕端道碓, 并拆除影响拨道的各项设备。
列车限速通行。
3.4封锁施工拨接合龙后,应整正轨面水平,拨顺轨向,校正轨距,并符合放行列车条件后,限速放行列车,继续补碓整道达到验收要求。
3.5无缝线路区段,应提前进行应力放散。
未放散应力的无缝线路区段,超出锁定轨温允许作业范围严禁挖开道床。
3.6点前利用慢行准备时,挖开轨枕头及盒内道祚必须符合放行列车条件,不得超挖超卸、超前和超范围准备。
3.7拨移距离较大时宜使用滑轨、滑轮拨道。
使用滑轨、滑轮拨道应符合下列规定:3.7.1滑轨宜按8耀10轨枕间隔设置,各道滑轨应等高,每道滑轨上可前后各安放一台滑轮,也可半穿滑轨、前置滑轮。
3.7.2不应向未封锁线路穿透滑轨。
半穿的滑轨必须稳固,不得侵限, 不得受列车震动而跷起。
3.8线路拨接龙口应配备应急钢轨切割、钻孔机具。
3.9大拨量拨移线路时宜点内配轨。
提前配轨应考虑温度变化。
锯轨应全断面垂直锯断,不得使用垛子和其他工具强行截断和冲孔。
严禁使用乙烘切割或烧孔。
曲线拨道作业指导书(普速)
⑷配合要求 车务、供电、电务(根据影响范围)。 作业风险: ⒈违章施工作业风险 ⑴拨道机放置位置不正确造成绝缘接头联电和焊缝折断风险。 ⑵拨道作业不达标造成机车晃车或脱线风险。 ⑶拨道后缺碴造成线路胀轨风险。 ⒉从业人员伤害风险 ⑴下道不及时造成机车车辆人身伤害。 ⑵避车中车辆坠物造成人身伤害风险。 ⑶桥上步行板缺失时避车造成坠桥人身伤害风险。 ⑷机械操作不当,造成其他伤害人身安全风险。
⒋拨道量大时,应分次拨道,先粗拔,后细拔,并根据经验预留 回弹量(不得超过 10%),同时当一次性拨道量超过±30mm 时,要通 知接触网配合,同时一年的累计拨道量不得超过±120mm。
⒌曲线全面拨道时,应在大型线路捣固车作业前采用仪器测量一 遍,准确确定曲线起止点、缓圆、圆缓及曲中点位置及曲线要素,计 算拔道量,由大型线路捣固车全面拨道整正曲线方向。
8 通讯设备(对讲机)
台
9
信号旗(灯)
面
10
轨温计
个
数量
备注
二、作业流程图
三、作业程序及标准
⒈作业准备 作业前准备好相关机具,检查机具状态。 ⒉防护设置 ⑴区间线路及站内正线作业 区间封锁作业时,设置“三位一体”防护,视距不足、联系困难 地段可增设中转防护联络员。 ⑵站内非正线线路作业 设置“两位一体防护”。 ⒊基本作业 ⑴测量轨温,作好记录,其后在作业中、作业后均应测量记录轨 温。 ⑵全面拧紧轨枕螺栓。 ⑶扒松轨枕头 拨道前将轨枕头道碴用镐扒松。 ⑷曲线地段应提前在无风晴天测量好现场正矢,计算好拨道量。 ⑸粗拔道 将拨道器按“前 1 后 2”呈“品”型放置到位,前 l 台对准撬位, 后 2 台放在撬位两侧,相隔 3~4 根轨枕。安放拨道器前须扒窝,深 度距离轨底 120~150mm 并放平,关闭油门,按照指挥,同时拨动。 ⑹细拨道 指挥者要根据拨道量大小,上挑下用于工务段范围内的普速铁路曲 线拨道作业。
直线拨道作业指导书(普速)
一、作业介绍
作业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务段范围内的普速铁路 直 线拨道作业。
人员要求: ⒈岗位要求 作业负责人视拨道量情况而定,一次拨道量 40mm 以内的由不低 于班长职务的担任,一次拨道量在 40mm(含)以上的由不低于副主 任职务的担任,操作人员必须培训合格。 ⒉人员配置 区间线路及站内正线作业必须设置“三位一体”防护,站内非正 线线路作业设置“两位一体”防护。作业不少于 5 人。(可根据当日 工作量及班组人员情况可适当增加人员)。 作业条件: ⒈天窗点内 直线拨道作业。 ⒉天窗点外 ⑴工作量调查、划撬、拧紧螺栓、整理道床。 ⑵严禁利用运行速度 160km/h 及以上列车与前趟列车间隔进行 点外作业。 ⑶作业时间 双线:不少于 120 分钟。 单线:不少于 90 分钟。
五、作业机具材料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起拨道器
台
2
拉铲
把
3
பைடு நூலகம்板手
把
4
三齿扒
把
5
L 型道尺
把
6
钢直尺
个
7
弦绳
付
8 通讯设备(对讲机)
台
9
信号旗(灯)
面
10
轨温计
个
11
塞尺
把
12
道尺
把
⒉拨道时应根据现场情况,直线地段选择方向较好的一股为拨道 基准股。
⒊道岔拨道拨大方向时,以咽喉道岔的外直股为基本股,在大方 向拨好后或不需拨大方向时,应以拨道岔的外直股为准。
⒋拨道量较大或道床不洁时,应根据拨动方向和拨道量,将轨枕 头和防爬支撑侧面的道碴扒开。拨道量大时,应分次拨道,先粗拔, 后细拔,并根据经验预留回弹量(不得超过 10%),一年的累计拨道 量不得超过±120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上道作业
拨道指挥人员距拨道人员距离为:当拨大方向时,应在100米左右,拨道量小时,50米左右双腿跨在方向较好的钢轨两侧(曲线沿外股指挥)。
看道人员的手势要及时、迅速、准确、利索、促进拨道效率,其手势信号要领如下:
下道避车时,面迎来列车方向,防止车上绳索等物伤人。
施工负责人督促各小组负责人检查两线间及邻线上是否有工(机)具侵入限界。
8.验收
由作业负责人组织,对作业后的线路回检,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整改,确保作业后的线路达标。
质量要求:
(1)拨道作业后,线路方向和曲线正矢允许误差符合快速线路应符合局标准:
项目
作业验收
拨道作业指导书
目的与要求
目的:调整轨道几何状态不平顺。
要求:作业人员掌握要领、熟练作业。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线路杨修作业。
引用标准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线路修理规则》、《铁路工务安全规则》、《上海铁路局既有线200-250KM/h线路维修管理办法(暂行)》、《上海铁路局电气化铁路安全实施细则》
指定专人检查作业区域的机(工)具,防止遗漏。
严格执行“工完料清”制度。对不能回收的料具,应堆放整齐,并安排人员看守。
9.撤除防护
现场防护员根据作业负责人的要求,撤除现场防护。
待人员、工(机)具全部到达安全区域后,作业负责人通知驻站联络员,驻站联络员办理销记手续后,方可撤离。
检查与考核
作业负责人组织进行对标,分析当日作业安全、质量情况;对作业中存在的安全、质量问题,查找原因,制定措施,落实责任。
拨接头时两手握拳,高举头顶相碰。
拨大腰时,两手高举头上,食指,拇指张开比成大圆形状。
拨小腰时两手放在胸前,食指,拇指张开成小圆形状。
交叉拨道时两手在胸前交叉。
拨道好了,一手伸过头顶,但指挥前进与后退时亦用此手势,如同手心向内作招呼表示向看道人员方向移动,反之则反方向移动。
向左或右拨动时,指挥向哪一边拨动就把哪一边胳膊侧向举手,拨动量大时就挥动大些,拨动量小就挥动小些。
扒开枕头道碴
如拨道量大于20mm,拨道前应该将轨枕头石碴用捣镐刨松,拨道量大时或道床坚硬时应扒出拨量所需的间隙,遇防爬支撑,按拨动方向把一侧石碴扒开。
在拨道时,看道人要根据拨道量和轨枕情况预留回弹量。
拨道
使用液压拨道器时,必须放置妥当,力点要顶住钢轨底边,支点要放在扒好的石碴下边,机底要坚硬放稳。
选用CPⅢ型拨道器拨道时,应先拨测点,再顺撬,并适当预留回弹量,拨测点和顺撬距离不得超过20m,应做好顺撬。
平夯整实。拨道后就将扒出的石碴整平,将拨后离缝的一侧枕木石碴埋实夯好,将防爬止在两线间停留、站立(指线间距小于米,大于米不在此规定内),如因站场地形复杂,人员必须在两线间避车时,应由现场防护员与驻站联络员取得联系,并确认邻线无列车通过。
根据邻线列车速度要求,执行其下道避车制度。
C.曲线鹅头指直缓点或直缓点前后实际正矢与计划正矢之差连续三点超过2mm及以上。
d.反湾:指直缓点或缓直点及其20m内的直线段有≤-2mm的正矢,曲线段正矢有负值。
(3)由于起道作业引起的其它作业项目,必须整修达到标准。
(4)可动心轨辙叉道岔起道作业时,直、曲股应同时起平,保证可动心轨辙叉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做好道岔前后及道岔曲股顺坡,同时加强接头、辙叉、尖轨弹性可弯段等部位的捣固。
工具材料
拨道器、石碴叉、扳手、撬棍、道尺、卷尺、石笔、弦线、轨温计等。
作业程序
1.点名分工
工班长组织职工列队点名,明确作业分工项目、内容及时间,所有职工均应按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2.安全预想
拨道前,在无缝线路地段拨道时,严格执行“一准、二清、三测、四不超、五不走”制度,并不得在铝热焊缝、绝缘接头处拨道;短轨地段应检查拨道地段的轨缝,如遇连续小轨缝和瞎缝,应先进行调整轨缝工作,以防造成胀轨。
电气化区段线路拨道作业时,线路中心位移范围不得超过30mm,桥梁上要满足线路中心与桥梁中心的偏差,确需超出标准时,应提前通知接触网工区,必要时,与供电部门协同施工,拨道与调整接触网导线同时进行。
3.工(机)具检查
检查工(机)具的安全性能,禁止工(机)具等带病上道作业。
使用的工(机)具必须按照路局文件要求用反光漆(模)进行编号,以防止侵入限界或遗留在线路上。
经常保养
Ⅰ级偏差
Ⅱ级偏差
Ⅲ级偏差
缓和曲线正矢与计算正矢差
1
2
3
4
5
缓和曲线正矢差之差
1
2
4
5
6
圆曲线正矢与计算正矢差
1
2
4
5
6
圆曲线正矢连续差
1
3
5
6
7
圆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值差
2
3
6
7
8
(2)非快速线路按曲线正矢允许误差符合《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第条、条标准。
注:a.直线方向用10米弦测量。
b.曲线方向用20米弦量取在钢轨踏面下16mm处中弦的正矢值。
需汽车运输时,遵守道路交通规则,注意人身安全。
6.作业准备
核对量具。作业负责人对道尺在起道前进行核对,以保证准确性、
复查确认。根据作业计划单对作业处所,偏差量值,划撬范围进行复查确认。准备好没撬的始终点(即撬头撬尾),根据坑洼深度,确定起道量,同时要将钢轨低头,空吊板等划上符号,以便指导捣鼓作业。
复查石渣储量及建筑界限,备足石渣,杜绝盲目抬道。
4.设置防护
驻站联络员提前40分钟到达车站办理登记手续,了解列车运行情况,及时通知现场防护员;
现场防护员根据要求准备好防护标牌,按要求设置防护。
5.人机转移
现场防护员(联系困难地段增加中间联络员)接到驻站防护员通知后,会同作业负责人,组织所有作业人员在就近安全通道或在路肩上行走至作业地点附近的安全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