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的创新逻辑

合集下载

中国十三五规划建议解读.doc

中国十三五规划建议解读.doc

中国十三五规划建议解读中国十三五规划建议解读更新:2018-11-13 14:00:38《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以新的发展理念推动发展,其中一系列新提法、新表述、新举措,透露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信号。

“三大战略”“五大工程”引领创新“十三五”时期,创新将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建议围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举措,其中“三大战略”和“五大工程”引人注目。

——培育发展新动力方面,为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作出定位,提出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出口对增长的促进作用。

——拓展发展新空间方面,区域发展在“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基础上,提出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

同时提出两大战略和两大工程,即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实施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工程、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也明确将实施一大工程,即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在科技创新上,提出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等。

——农业现代化方面,为确保农业安全、提高粮食产能,提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还提出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构建产业新体系方面,提出实施工业强基、智能制造两大工程,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十三五”是全面部署和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创新是事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的大战略,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动力。

大纲领中的小细节——“十三五”规划建议的新“读法”北京11月3日电《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3日公布。

这份两万多字的纲领性文件,蕴含了很多小细节,读之富有深意。

“行动力”明显增强实施优进优出战略、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库战略、藏粮于技战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细数“十三五”规划建议可以发现,“战略”“行动”成为热词,多次出现于这份2万多字的文件中。

“十三五”规划解读五大发展理念提纲挈领

“十三五”规划解读五大发展理念提纲挈领

“十三五”规划解读五大发展理念提纲挈领作者:来源:《西部大开发》2016年第03期《中华人民其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其计20篇、80章、8万多字,长达148页,既高瞻远瞩,又提纲挈领。

全文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那就是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这五大发展理念和“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及“四个全面”的战略一脉相承。

可以说,五大发展理念说明我国进入由数量型增长迈向质量型增长的阶段,这是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61次提及创新。

远高于去年政府工作报告的38次。

专家解读:创新是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贯穿于五大发展理念的全过程。

创新正成为本届政府工作的一个新思维方式,是突破现有发展格局的新路径。

早在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这显示本届政府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从科技寻找经济发展动力的努力。

“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中增加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和“互联网普及率”等都与创新驱动发展密不可分。

“十三五”规划提出,“未来5年中国的研究和技术经费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

专家解读:创新不单单指技术创新,在行政、制度方面也要体现创新。

创新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而非狭隘的概念。

未来商事制度的改革创新、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创新都有很大空间。

“十三五”规划强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

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专家解读:创新意味着要素供应的调整,我们过去依靠传统的要素,现在是科技、人才、管理、模式的创新,包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协调发展是内在要求“十三五”规划提出。

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培育若千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增长极,以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十三五的创新政策展望

十三五的创新政策展望

1 创新驱动的政策体系:理论框架创新政策是经济、科技、教育等政策的综合体。

从技术创新的过程看,十三五创新政策将着重技术创新的两头,即基础研究和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

综合分析我国创新驱动的主要困境,关键在于以创业为基础的需求政策、以核心科技为重点的供给政策、以协同创新为核心的连接面政策。

Rothwell与Zegveld将一般性的创新政策进行了归纳,如图1示,创新政策可以被分为三类,而这种分类方法被广泛引用,成为一种经典的理论研究思路。

图1 创新政策工具从创新过程看,供给面政策、需求面政策和环境面政策都会对创新过程的各个环节产生影响。

1.1 需求方导向的政策工具需求面政策工具指政府通过采购与贸易管制等做法减少市场的不确定性,积极开拓并稳定新技术应用的市场,从而拉动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

十三五我国在此方面的重点是进一步发挥市场的优势,特别是企业家对创新的独立判断,由企业决定技术创新的成果采纳,进一步减少政府的不当干预。

随着国际科技、经济竞争的加强,技术创新成果只有当其实现产业化甚至规模经济时,才表现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源泉。

因此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及规模生产与经营阶段也必须进一步加以重视。

因此,需求面的政策应是十三五驱动创新的政策关键:着重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创业促进创新资源的整合,应予以重点关注。

1.2 供给方导向的政策工具供给面政策工具是指政府通过人才、信息、技术、资金等的支援直接扩大技术的供给,改善技术创新相关要素的供给状况,从而推动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

十三五我国创新发展的关键是进一步推进原始创新、积累核心技术。

基础研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是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后盾,是新技术、新发明的先导,也是培养和造就科技人才的摇篮。

经济和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对基础研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许多科学问题都迫切需要通过基础研究从深层次上探求解决办法。

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往往会引发经济和社会的重大变革。

其中,自主引领是国家创新战略的核心,积极推动源自基础研究和科技前沿的原始性的自主创新,是十三五的供给面政策的核心。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热点解读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热点解读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热点解读历时两年多,经过上百家机构、上千名专家研讨并反复修改后,国务院近日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五年国家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战略任务和改革举措。

这是我国首次以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命名。

“体现了科技与经济、科技与创新的结合。

从创新的全链条即从研发到产业化整个过程进行规划,是《规划》的突出亮点。

”《规划》顾问组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部长吕薇认为,《规划》还体现了整体性、协调性、前瞻性、针对性,在战略布局上,将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相结合;在政策措施上,针对创新链条的各个环节和问题进行改革并出台政策。

《规划》强调,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确保如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规划》描绘了未来五年科技创新发展的蓝图,提出到2020年,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进入前15位,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5年的55.3%提高到60%;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0%,《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申请量较2015年翻一番,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2.5%。

《规划》还提出建设高效协同的国家创新体系,从培育充满活力的创新主体、系统布局高水平创新基地、打造高端引领的创新增长极、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网络、建立现代创新治理结构、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六方面提出总体要求,以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载体、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

《规划》围绕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增添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的核心引领作用,重点强化六方面的任务部署。

一是围绕构筑国家先发优势,加强兼顾当前和长远的重大战略布局。

十三五科技规划工作思路

十三五科技规划工作思路

十三五科技规划工作思路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构建区域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全面建成小康XX提供科技支撑。

二、指导原则1、坚持高端引领。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养和吸引高端人才,加速成果产业化。

在一些重点领域适度超前部署,引领产业结构向高端攀升。

2、坚持产业提升。

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优势产业,提升产业发展的层次和质量,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3、坚持机制创新。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在强化“三体”(企业主体、创新载体、产学研一体)建设,科技金融结合、股权激励、自主创新考核评价等方面率先突破。

4、坚持辐射带动。

加快推进科技试验(示范)区建设,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直接带动、创新体制机制示范带动、建立创新服务平台共享带动,在全县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新局面。

5、坚持支撑转型。

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进全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转变,为实现小康XX提供有力支撑。

三、发展目标到2020年,具有XX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形成,激励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进步与创新成为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导力量。

全县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高新技术企业数、发明专利授权量、技术合同交易额、全社会研发经费年均增长20%,较“十二五”末翻一番以上,科技总体实力处于市内中上水平。

重点在以下三方面聚焦突破:1、高新技术产业化有新突破:按照江西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六个一“工程的要求,围绕光伏材料、新能源、半导体照明、金属和非金属新材料、生物和新医药、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等产业,在重点区域形成规模、重点领域形成特色,重点产品创出品牌,“十三五”期末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家以上,培育3-5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产品5项以上。

[战略布局的四个全面]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五大发展理念

[战略布局的四个全面]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五大发展理念

[战略布局的四个全面]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五大发展理念从“四个全面”到“五大发展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了全面的战略思维和综合的发展理念的形成和发展,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五大发展理念。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对中国实践、中国经验的高度总结和概括;“五大发展理念”是对中国社会发展进一步的反思和全方位的阐释。

这些思想或观点构成了中国理论的重要元素,既反映了社会实践发展的深层逻辑,又蕴含了古今中外的哲学智慧,并带有鲜明中国话语特色。

新时代呼唤全面的战略思维和综合的发展理念。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关键时期,社会发展呈现出经济新常态、政治新生态、文化新样态等特征,社会实践的丰富性、整体性、复杂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和创新发展要求,现实比以往更需要用整体性思维破解发展难题,更需要用全面的发展思维分析和对待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正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和经验的全面反思、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的具体运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于社会全面进步思想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

如果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那么“五大发展理念”则为顺利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了具体发展思路和方向。

“五大发展理念”立足国家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以重大问题为导向,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回应群众的强烈诉求和热切期盼,体现了党和国家战略意图的基本理念,是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在于能够指导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实践逻辑的新阐释,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新发展,二者是内在统一的。

中国经济未来5年——纯干货:你应该知道的“十三五”

中国经济未来5年——纯干货:你应该知道的“十三五”

财税改革
【 合理划分 税种】 建议 提 出 : 建 立 事权 和支出责任相适应 的制度 ,适 度 加 强中央事权和支 出责任 。调动各方 面 积极性 ,考虑税 种属性 ,进一步理顺 中 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 规范地方举债融资】 建议 提 出:
【 人 民生 活水 平 和 质 量 普遍 提 高 】 《 建议 》提 出 : 我 国现行标 准 下农村 贫 困人 口实现脱贫 ,贫困县全部摘 帽,解 决 区域性整体贫 困。 【 国 民素质 和社 会 文 明程 度 显著 提 高 】( ( 建议 提 出 : 公 共文 化服务 体 系 基本建 成 ,文化产业成 为国 民经济 支柱 性产业 。 【 生 态环 境质 量 总体 改善 】 建议 提出 : 主体 功能 区布局和 生态安全屏 障
2 4
【 保 险】 建议》提 出 : 加快建立 巨
电力 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 、生物 医
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产业发展壮大。
【 加快 发展 现代服务 业】( 《 建议》提 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 《 建 议 提 出 : 全面 实施 城乡居 民大病 出: 推 动生产性服务 业 向专业化 和价值 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 保 险制度。改革医保支付方 式,发挥 医 链高端 延伸 、生活性 服务业 向精 细和 高 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 保控 费作用。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 人 品质转 变 ,推动制造 业 由生产型 向生 产 革。 员住 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
育家庭 。
市 政 公用 等 自然 垄 断行 业 的竞 争 性 业 务。 【 超 前布 局 下一 代互 联 网】 建议) )
轨道 。
【 互联 网金融】《 建议 》提 出 : 规 范 发展互联 网金融。 【 双 向开放 】 建议 提 出 : 有序 实 现 人民币资本项 目可兑换 ,推动人 民币

“十三五”建议的理念、途径和举措

“十三五”建议的理念、途径和举措

“十三五”建议的理念、途径和举措作者:丁文峰来源:《群众》2015年第12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十三五”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特别是以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主线,提出了5个方面、31项重大新举措和300多项具体措施。

这对于确保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并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基础做出了科学的安排部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2.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须遵循的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坚持科学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

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

坚持依法治国。

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

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全方位对外开放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

3.指导思想与原则既一脉相承,又富含创新可以看出:在新形势下我党确定的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同以往的指导思想与原则相比,既一脉相承,又富含创新,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及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关于“十三五”五大发展理念解读

关于“十三五”五大发展理念解读

关于“十三五”五大发展理念解读《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十三五”谋篇布局,其中,“创新”被提及71次,且写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11月3日,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两万余字,八章,除第一章介绍总体形势、指导思想,第八章强调党的领导外,其余各章围绕5个关键理念展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对“十三五”规划建议作说明时强调,“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

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

”在解释“规划建议”与“规划纲要”之间的关系时,说,“建议在内容上重点是确立发展理念,明确发展的方向、思路、重点任务、重大举措,而一些具体的工作部署则留给纲要去规定,以更好体现和发挥建议的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

”在国新办就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和编制“十三五”规划等举行发布会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称,“五大理念决定了我们后面要走五大路径。

”在此五大路径下,《建议》“提出了50项左右战略、工程、计划、制度、行动,300项左右重要举措”。

理念一:创新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创新确实是中央作出的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部署。

是基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而且我们国家的经济进入了新常态。

新常态最核心的就是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

国家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解读和学习体会

国家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解读和学习体会

国家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解读和学习体会一、关于发展环境和条件(一)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博弈竞争更加激烈。

1、世界经济在再平衡中艰难复苏。

“十三五”时期,全球经济可能略好于“十二五”时期,但世界经济复苏对我国经济的带动作用,比以往有所减弱。

2、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孕育突破。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与我国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历史性交汇,既为我国迎头赶上提供了机遇,但也存在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的风险。

3、围绕国际治理体系主导权的争夺加剧。

区域经济合作方兴未艾,全球贸易体系正经历1994年以来最大的一轮重构。

我国可以发挥巨大市场优势,更有作为地参与并影响全球治理体系建设,但也面临适应高标准自由贸易体制带来的压力和挑战。

4、能源结构和版图变化影响深远。

国际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及能源技术,进一步向低碳化发展,开始并将进一步改变世界能源版图和相关地缘政治格局。

5、地缘政治导致周边环境更加复杂。

大国之间战略利益博弈更加激烈,维护我国国家安全、主权利益和海外资产权益的挑战和压力,明显加大。

(二)国内条件深刻变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1、发展水平再上台阶。

“十二五”规划实施进展顺利,预计各项主要规划目标任务能够完成。

前4年GDP年均增长8.1%,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8.2%,超过第二产业,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达到5119万人,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继续缩小,从0.481下降到0.469。

2、发展空间依然广阔。

我国正处于“新四化”建设的重要阶段,经济发展具有大国经济的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

产业体系、基础设施等物质技术基础比较完备,人力资本和创新资源的累积效应正在显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正在形成,综合优势依然显著。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全面依法治国,将释放新的制度红利,激发新的发展活力和动力。

3、风险挑战更加凸显。

低水平优势在弱化。

2014年,北京、上海和广东的最低工资标准,分别达到1560、1820和1010元,比2010年提高了62.5%、62.5%和53%。

十三五科技规划工作思路.docx

十三五科技规划工作思路.docx

十三五科技规划工作思路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构建区域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全面建成小康XX提供科技支撑。

二、指导原则1、坚持高端引领。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养和吸引高端人才,加速成果产业化。

在一些重点领域适度超前部署,引领产业结构向高端攀升。

2、坚持产业提升。

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优势产业,提升产业发展的层次和质量,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3、坚持机制创新。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在强化“三体”(企业主体、创新载体、产学研一体)建设,科技金融结合、股权激励、自主创新考核评价等方面率先突破。

4、坚持辐射带动。

加快推进科技试验(示范)区建设,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直接带动、创新体制机制示范带动、建立创新服务平台共享带动,在全县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新局面。

5、坚持支撑转型。

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进全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转变,为实现小康XX提供有力支撑。

三、发展目标到2020年,具有XX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形成,激励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进步与创新成为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导力量。

全县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高新技术企业数、发明专利授权量、技术合同交易额、全社会研发经费年均增长20%,较“十二五”末翻一番以上,科技总体实力处于市内中上水平。

重点在以下三方面聚焦突破:1、高新技术产业化有新突破:按照江西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六个一“工程的要求,围绕光伏材料、新能源、半导体照明、金属和非金属新材料、生物和新医药、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等产业,在重点区域形成规模、重点领域形成特色,重点产品创出品牌,“十三五”期末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家以上,培育3-5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产品5项以上。

“十三五”科技创新“深”在何处

“十三五”科技创新“深”在何处

“十三五”科技创新“深”在何处作者:来源:《科学导报》2016年第55期“嫦娥”奔月、“蛟龙”潜海、基因测序、“天河一号”……近年来,一大批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让世人对“中国创造”刮目相看。

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面向2030年“深度”布局,一系列重大项目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远近结合、梯次接续,值得期待。

深空载人航天“三步走”的目标是要建立空间站,在此基础上,“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启动火星探测。

此外在重大专项的项目中,国家还在考虑空间开发利用,如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等。

【建立空间站】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空间站试验核心舱,以及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掌握货物运输、航天员中长期驻留等技术,为全面建成我国近地载人空间站奠定基础。

【嫦娥“飞天”】2018年发射嫦娥四号,实施世界首次月球背面着陆巡视探测。

2020年完成小行星、木星系、月球后续等深空探测工程方案深化论证和关键技术攻关。

【启动火星探测】围绕火星环境、地质等研究和生命信息探寻等科学问题,按照“一步实现绕落巡、二步完成取样回”的发展路线,到2020年发射首颗火星探测器,突破火星环绕和进入、着陆与巡视核心关键技术,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探测,开展火星全球性、综合性的科学探测,高起点完成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实现我国月球远深空探测能力的突破。

【研制重型运载火箭】围绕深空探测、载人登月等大规模空间活动任务需求,研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百吨级重型运载火箭,2020年前突破10米级大直径箭体结构、500吨级液氧煤油和220吨级液氢液氧两型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等核心关键技术,确定合理可行的总体方案。

深海“蛟龙”深潜,证明我国在海洋探测领域的快速发展。

然而,在深海资源勘探、国家海洋权益维护方面,我国还有大量的关键技术需要突破。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启动深海空间站项目。

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倞表示,此举旨在用深海空间站这样一个系统性工程,集成提升我国深海技术和装备的系统开发与研究。

多维度看广东“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

多维度看广东“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
解读
多维 度 看
广 东“ 十 三五 " 科 技 创 新 发 展
文/ 陈 宇 山
创 新 是 民族 进 步 之 魂 , 发 展 才
全面 部署 未来 一段 时期 的创 新驱 动发展战略。 广东对 “ 十三五 ” 科技
创 新 发 展 蓝 图 的规 划 , 一 方 面 贯 彻
广东省创新发展大 会 , 会 议 强 调 要
决 心和 毅 力。2 0 1 7年 开 局 之 初 ,
点 。这一定位 对广东而言 , 体现着
四 个 方面 的 要 求 : 一 是代 表 国 家 级
这体 现 了科 技工 作 已经逐步 从 面 向科 学技术 向科技创新 、 创 新发展 的角度 转 变 , 与《 “ 十三 五 ” 国家科 技创 新规 划》 相 衔接。科技创新 规 划 的提 出 , 体现 了科技与创新 的结 合、 科技 与 经济 的结合 , 突 出 了整 个创新链 条全过 程的相互衔接 , 反
这其中 , 有 三 层 含 义。首先 , 这
是 党 的 十八 大 提 出 实施 创 新驱 动发
了《 规划》 的强制效用和 约束力 , 有 利于规划的贯彻落 实。
展 战 略 以来 ,广 东 出台 的 首个 五 年 科技 规 划文 件 。国 家高 度 重视 创 新 驱动发展 , 把 创 新 驱 动 发展 作 为 我 国面 向 未 来 的 一 项 重 大 战 略 , 中 共
际一流水平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
国 家级 创 新平 台 、 高 层 次 创 新 人 才
等要素在数量上 处于 国内前列 。 二
是 聚焦 产 业 发 展 。 一 批 重 点 产 业 进
文件 , 我们仿佛看到科 技创新 发展 的蓝图在慢慢展 现。

聚焦《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创新市场监管模式的思考

聚焦《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创新市场监管模式的思考

聚焦《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创新市场监管模式的思考作者:王佳滨来源:《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8年第13期“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转型和体制完善的关键时期,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也到了更加重视、市场监管更需加强的阶段。

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这是我国第一步市场监管领域的中长期规划,从此市场监管有了宏伟蓝图。

该《规划》的出台,不仅标志着我国市场监管工作进入了强化和创新阶段,同时也为市场监管工作的发展提出了新导向、新思路、新任务和新要求。

一、依托“互联网+”创新市场监管模式的意义目前,互联网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改变人民生活形态的重要行业,互联网的应用也正向提升体验、贴近生活、服务经济的方向靠拢。

如何依托“互联网+”不断创新监管模式,利用大数据资源和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市场监管业务进行深度融合,提高监管水平和监管效能,不仅是市场监管部门履职尽责的现实需要,也是市场监管部门自身发展的长远之计。

《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明确提出今后的市场监管工作要以激发市场活力、提高监管效率、强化国际视野和维护消费者利益这一理念为引领,强化改革突破,强化制度和机制创新,着力营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安全放心的市场消费环境。

二、“互联网+市场监管”的发展方向一要注重创新,促进融合。

市场监管部门要适应新科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引导和鼓励工作人员树立互联网思维,通过“互联网+”与传统工作模式的结合,创新监管方式,构建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模式,实施信用监管综合执法。

二要注重协调,推进联动。

要通过实施“互联网+”,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协调发展。

要深入推进市场监管部门间的相互告知,实现信息互联和联动响应,在提供登记注册便利化服务的同时,形成分工明确、沟通顺畅、齐抓共管的大网络监管格局。

三要注重绿色,净化环境。

要把绿色发展理念有效融入到“互联网+市场监管”的各个层面,在注册登记、事中事后监管和消费维权等领域,积极推动政务信息公开,将市场监管执法置于阳光下操作,营造公开、公正的政务环境。

“十三五”我国区域发展的新思路

“十三五”我国区域发展的新思路

“十三五”我国区域发展的新思路作者:贾若祥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5年第21期“十三五”时期是确保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胜利实现的关键时期,也是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的关键时期,我国区域差异性很大,区域协调健康发展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十三五”期间,需要深入剖析区域发展新背景,明确区域发展新思路,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

一、“十三五”区域发展背景分析(一)区域发展步入新常态“十三五”期间,我国区域发展要更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提高区域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区域协调健康发展。

首先,要加强区域创新能力,为区域发展增添新活力。

依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科技基础好和创新能力强的区域,结合我国四大自贸试验区建设,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区域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为区域发展注入新活力。

其次,要不断优化区域经济结构,通过区域内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区域之间产业的互动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健康发展。

我国区域内部的异质性很强,而且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差异性也很大,这为我国区域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回旋余地,要根据不同区域自身的情况,促进区域内部结构的转型升级,同时规范推进产业在不同区域之间的有序转移。

第三,要通过释放制度红利,促进我国区域保持中高速增长。

“十三五”期间是我国推进制度创新的重要时期,一方面“十二五”期间的制度创新效应将在“十三五”期间逐步释放,同时也会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深化制度创新,形成更为系统和完善的制度创新体系,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将会进一步确保我国区域发展在“十三五”期间保持中高速增长,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二)区域发展面临新理念“十三五”期间,我国区域发展需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尤其是要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到区域发展理念之中,并要积极探索生态文明理念下区域发展的新模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出了具体安排,并明确指出“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

十三五的创新政策展望

十三五的创新政策展望

十三五的创新政策展望【摘要】中国的十三五规划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创新政策在这一规划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本文首先探讨了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强调了加大创新政策支持力度的必要性。

分析了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以及深化科技与经济结合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展望了未来创新政策的作用,强调了十三五期间创新政策的影响力,并提出未来创新政策的重要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将促进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关键词】十三五规划、创新政策、支持力度、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经济结合、未来展望、影响力、重要措施。

1. 引言1.1 中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性中国的十三五规划是国家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制定了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这个规划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指导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具有长远性和导向性。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需要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而十三五规划中的创新政策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创新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动力,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

中国的十三五规划需要重点关注和支持创新政策,为推动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政策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为中国走向世界舞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2 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体现在多个方面。

创新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技创新,企业可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创新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

只有不断引入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经济才能持续获得动力和活力。

创新也是促进社会进步和人民福祉的有效途径。

科技创新可以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在当前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中国必须更加重视创新,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深化科技与经济结合,才能在国际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全文doc(4)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全文doc(4)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全文doc(4)第七篇加强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的传播塑造,使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掌握、运用和参与科技创新,进一步夯实创新发展的群众和社会基础。

第二十二章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为重点人群,按照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以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0%为目标,广泛开展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

一、加强面向青少年的科技教育以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学习实践能力为主,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

拓展校外青少年科技教育渠道,鼓励青少年广泛参加科技活动,推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等面向青少年开放实验室等教学、科研设施。

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农村中小学科技教育质量,为农村青少年提供更多接受科技教育和参加科普活动的机会。

以培养劳动技能为主,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科技教育,推动科技教育与创新创业实践进课堂进教材。

完善高等教育阶段的科技教育,支持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

广泛开展各类科技创新类竞赛等活动。

二、提升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全方位、多层次培养各类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科普活动,大力普及绿色发展、安全健康、耕地保护、防灾减灾等科技知识和观念,传播科学理念,反对封建迷信,帮助农民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

加强农村科普公共服务建设,提升乡镇村寨科普服务能力。

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各类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并举的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广泛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培训教育,推动职业技能、安全生产、信息技术等知识和观念的广泛普及。

强化社区科普公共服务,广泛开展社区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三五”的创新逻辑
综观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和“十三五”规划建议,“创新”作为高频词居五大发展理念之首。

如何把创新搞对,无疑成为中国未来最大的命题,成为实现众多目标、打开层层枷锁的总钥匙。

创新的可测度方式和指针有很多,其中,全要素生产率(TFP)在智库学者长期呼吁下终获正视。

前些年,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世界银行联合撰写的《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就指出:提高投入要素的使用效率,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强化创新和转向高价值的服务业,使经济增长获得新动力。

鉴于全要素生产率来源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视之为创新最重要的指针亦不为过。

新常态的多重挑战下,要让创新真正成为经济社会运转新动能,通过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那么,传统语境中的调结构并非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好途径。

因为核心问题不在结构本身,而在如何强化机制,通过持续进行体制机制改革,给技术创新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带来有效保障。

结构调整本身存在悖论,毕竟并不存在人为设计的最优结构。

人为的调结构有可能进入“动物精神”的怪圈,引致社会对创新的追索
无异于缘木求鱼,难以实现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率的目标函数。

从“创新的魔咒”或“创新力迷局”的视角出发,需要回答中国为何创新力不足等类似问题,可基于投入产出比的经济计算来考量。

有关中国创新投入的效率问题,经合组织(OECD)的看法是,虽然中国在创新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大部分都浪费了;官方选择的扶持对象和市场脱节,很多成果没有价值,仅仅依靠拨款存在;官僚作风脱离实际指导创新的方向,并带来大量的资助,注定结果不会好到哪去。

其结论是,应该放宽对企业的管制。

从这个认知逻辑出发,创新驱动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其应有之义,正是体制、机制、法治等制度层面的有序创新,主要是落实执行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顶层设计部署的改革战略。

现在看来,十八届五中全会较好地展现了高层对创新逻辑的进一步清晰,把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可预见其将贯穿“十三五”。

尽管创新进入国家战略层面时
间已不短,但本届政府着眼微观经济学、从供给端出发,不遗余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于有创新、创业想
法的人来说,这种持续不断的创新推崇虽有口惠而实难至之忧,也不可忽视其营造有利市场氛围和创新环境的努力。

身边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勇于创业,在担心其可否成功之余应该祝福。

前段时间很多中国创业者走进以色列,学习他们先进思想和创业经验以回国创造,希望能吸收更多内在
价值而非学其皮毛。

市场在国家战略推动下,随着创造性的思潮和教育成形,渐渐会结出真正的创新果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