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引力半径研究+2

合集下载

CE-QUAL-W2模型实例姚烨-练继建

CE-QUAL-W2模型实例姚烨-练继建

学科专业:水利工程 研 究 生:姚 烨 指导教师:练继建 教授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 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 天津大学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 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 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摘 要
三峡水库蓄水运行以后,库区水位升高、流速减缓,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日益 加重,近坝支流库湾多次爆发大面积“水华”事件。通过人控调度方式改善库区 水动力条件,进而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观点已经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普遍认可, 但深水水库垂向水动力特性和调度方式对库区水动力水质的影响研究仍然比较 缺乏。因此,本文开展了温差和调度方式对三峡库区近坝香溪河支流水动力影响 研究, 以期探明温差和调度这两大因素对干支流水体交换掺混和污染物输移的影 响规律,为实际调度提供决策支持。 本文基于 CE-QUAL-W2 垂向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的基本理论,和三峡库区 实测数据,构建了三峡水库-香溪河水动力水质模型,详细分析了三峡干流、香 溪河支流的水流运动特征和干支流交换掺混规律, 并总结出影响干支流水流交换 掺混的主要因素为水温差和调度方式。 以温差剪切分层流理论为依据,模拟不同干支流初始水温差、库水位和支流 来流量工况下的干支流交换掺混情况,通过干支流温差、潜入距离、潜入厚度和 潜入量等水动力特征量的对比分析,得到结论:干支流初始温差越大,库水位越 高,越有利于分层流的形成和发展,相应的干支流水体交换量就越大;而支流来 流量仅起到较小的抑制作用。 通过三峡水库非汛期调度的基本指标,概化短期和中长期调度方式;模拟单 一调度因子改变下,是否调峰、调峰幅度、相同泄流量不同泄流方式、库水位和 蓄放方式对干支流交换掺混规律和保守示踪剂输移规律的影响。最终提出:一日 内泄流过程选择调峰泄流;非汛期库水位非均匀下降,避开最不利水位 165m; 泄流方式在谷荷流量适当的前提下可适当提高调峰幅度; 以及长期调度方式选择 水位先降后升蓄放方式下的中期调度方式的串联调度组合的非汛期多目标优化 调度策略。

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情调研测试 地理 Word版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情调研测试 地理 Word版含解析
C.冲击海岸,加剧岩石侵蚀D.搅动海底沉积物,底栖生物增加
地球上有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季节变化等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3.2023年9月29日为中秋节,该日南京(32°N,119°E)的月出时间约为北京时间17:57,推测武汉(31°N,114°E)的月出时间约为( )
A.17:57B.18:15C.17:40D.18:00
A.主要沿西北—东南方向分布B.各区县数量分布差异不大
C.分布较分散,集聚程度低D.中心城区多,周边区县少
18.根据材料,分析影响菜鸟驿站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A.人口、交通B.人口、政策C.交通、科技D.科技、政策
为确定区域资源利用和生态建设的战略方向,我国根据长江流域的地形、水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生态功能区的划分。图为长江流域一级生态功能区分布图,图中Ⅱ为川江段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Ⅲ为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二 奥里诺科河是委内瑞拉最大的河流,上游水流湍急,下游流经奥里诺科平原,形成了面积达2.6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
材料三 下图为委内瑞拉地形图。
(1)描述委内瑞拉的地形特征。
(2)写出图中甲地区地貌类型名称,并分析其成因
(3)分析中国油气企业积极投资委内瑞拉石油产业的原因。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题详解】
海水倒灌,盐度较高海水影响河口地区,使河口盐度上升;潮汐力量较强,冲击海岸,加剧岩石侵蚀;潮汐运动过程中搅动海底沉积物,使得底栖生物增加,ACD表述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可能会引起海水的波动,甚至形成巨浪,这种巨浪称为海啸,其形成与潮汐无关,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
3.2023年9月29日为中秋节,该日南京(32°N,119°E)的月出时间约为北京时间17:57,推测武汉(31°N,114°E)的月出时间约为( )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复习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复习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复习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复习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一环,本册教材包括了多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和重要性。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各单元的知识点,本文将对其进行复习和总结。

一、单元一:运动和力1、运动学:速度、加速度、位移等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

2、动力学:牛顿三定律,特别是第二定律关于力和加速度的关系。

3、力的分类和性质:引力、弹力、摩擦力等,以及它们的作用和效果。

4、动力学问题:物体平衡状态及解决平衡问题的方法。

二、单元二:压力和浮力1、压力:压力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

2、浮力:浮力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特别是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3、液体和气体的性质:密度、压强、黏度等,以及它们与压力和浮力的关系。

三、单元三:细胞与组织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基本构造、各种类型的细胞以及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作用。

2、组织:组织的分类和特点,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3、生物体的构成:器官、系统等概念,以及生物体各部分的相互作用。

四、单元四:植物的结构与功能1、植物的构造:根、茎、叶、花、果实的构造及其功能。

2、植物的营养:光合作用、吸收、运输和分配营养物质的过程。

3、植物的生长:生长素等激素的作用,以及植物生长的过程和环境影响。

五、单元五:人体的结构和功能1、人体构造:骨骼、肌肉、器官、系统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生理功能:消化、循环、呼吸、排泄等基本生理过程及其影响。

3、人体免疫: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各种免疫反应的机制。

4、生殖与发育:人的生殖系统、妊娠与分娩的过程以及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六、单元六:环境与健康1、环境因素:空气、水源、土壤等环境因素的质量及其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2、健康观念:健康的概念、标准以及影响健康的因素。

3、疾病预防:各种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特别是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4、安全常识:各种危险情况的应对方法,包括急救措施等。

面向新时期新需求的三峡水库运行方案研究

面向新时期新需求的三峡水库运行方案研究

2024年4月水 利 学 报SHUILI XUEBAO第55卷 第4期文章编号:0559-9350(2024)04-0379-10收稿日期:2023-08-24;网络首发日期:2024-04-25网络首发地址: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11.1882.TV.20240423.1117.002.html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联合基金项目(U234020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2YFC3202801);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科研项目(0799254)作者简介:郭生练(1957-),教授,挪威工程院外籍院士,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

E-mail:slguo@whu.edu.cn面向新时期新需求的三峡水库运行方案研究郭生练1,王 俊1,谢雨祚1,钟斯睿1,胡 挺2,李 帅2(1.武汉大学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2;2.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流域枢纽运行管理中心,湖北宜昌 443133)摘要:本文回顾三峡水库设计洪水、特征水位、运行方案变化调整过程,综述三峡水库运行调度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和分析来水来沙变化情况。

分别采用最可能洪水地区组成法和非一致性洪水频率分析两种途径,推求考虑上游水库群调蓄影响的三峡水库运行期设计洪水及特征水位。

结果表明:近10年三峡入库泥沙量比初设成果减少了84.4%,宜昌站水文情势IHA-RVA综合指标为74%、发生了重度改变,三峡水库运行期1000年一遇7~15d洪量减少了约81.5亿~142.8亿m3,初设确定汛限水位的主要制约因素(防洪、泥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原单站设计洪水及确定的三峡水库175-155-145m运行方案,已无法满足新时期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新需求。

建议把三峡水库运行方案调整为175-160-155m,主汛期水位在155~160m区间动态控制运行,长江中下游梅雨结束后应考虑提前蓄水,8月底蓄至163m左右,9月底蓄至165m,10月底蓄满。

长江汉口段河床形态变化对三峡大坝工程运行的响应

长江汉口段河床形态变化对三峡大坝工程运行的响应

长江汉口段河床形态变化对三峡大坝工程运行的响应◎ 袁欣萌 金珊 孟庆晗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摘 要:随着三峡工程的运行及大坝下游各类河道整治工程的实施,长江中游河段的水沙条件及河床边界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

本研究通过对汉口河段2000—2019年水文泥沙数据以及2003、2006、2008、2015、2019年的实测河床底形资料分析,研究河道冲淤、深泓、滩槽冲淤分布等参数变化,讨论长江中游汉口河段水沙及河床地形等应变量对三峡建坝工程运行的响应,为人们理解河流水沙及河床冲淤对超大型水库应变的幅度提供具体案例。

关键词:三峡工程;水流交汇区;长江中游;应变1.引言近年来,随着三峡工程的运行及下游各类河道整治工程的实施,长江中游河段的水沙条件及河床边界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1]。

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进入下游河道的泥沙大幅度较少,长江中游沿程水文站同流量级输沙率明显减少[2]。

汉江是长江中下游唯一直接入汇干流的大型支流,由于水沙条件的改变,坝下游河段来水来沙条件发生较长时期的重新调整[3]。

以往研究,多集中于三峡大坝对长江下游荆江河段的冲淤研究,而较少关注到汉口河段。

由此,本研究收集了多年汉口河段多期航行图数据,采用地形法计算长江中游汉口河段的河槽容积,研究其对三峡工程的响应关系。

2.研究区域概况汉江位于长江中游地区,距离三峡大坝46km,在湖北省武汉市注入长江(图1a)。

河道较弯,河道窄深,为单一河槽,滩槽高差较大,河岸土质较好,黏土层较厚,抗冲力较强。

主要有汉口水道、武桥水道、青山夹水道和白沙洲水道(图1b),横穿杨泗港长江大桥、鹦鹉洲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长江二桥、武汉二七长江大桥。

3.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3.1数据来源本文收集了丹水池-汉江口、红钢城-武汉长江大桥等10张航行图(表1),航行图测量基准面为长江航行基准面。

输沙量﹑径流量数据来源于2000-2019年《中国河流泥沙公报》长江汉口站。

三峡大坝的科学原理是

三峡大坝的科学原理是

三峡大坝的科学原理是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上,是由混凝土建造而成的重力坝。

它的建设目的是为了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水问题、发电、提供用水和改善航运等多种功能。

其科学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水力发电原理:三峡大坝利用长江上跌差较大的特点,通过引导水流,使水流通过坝体的水轮机,水轮机通过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

这是三峡大坝发电的主要原理。

2. 泥沙控制原理: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泥沙河流之一,由于泥沙的淤积,不仅对江岸和河床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也对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了减少泥沙淤积,三峡大坝利用自然水力原理,通过引导水流的方式将泥沙从水流中截留,减少泥沙的进入坝区,保持坝区的航道和水域畅通。

3. 洪水调度原理:由于长江上游的丰水期和下游的旱水期不同,长江上游地区的洪水往往造成了下游地区的洪灾。

三峡大坝通过调度坝体的放水流量,及时增大或减小出水量,减缓洪峰,调节江河水位,保护下游地区的安全。

这是三峡大坝调度洪水的基本原理。

4. 船闸原理:为了保持江河航道的通畅,三峡大坝建设了大型船闸。

船闸利用水利工程原理,通过船闸闸门的开启和关闭,调节水流的大小和方向,以使船只能够顺利通过三峡大坝,解决航运问题。

除了以上几点科学原理,三峡大坝还运用了许多其他的科学技术,包括岩土工程、混凝土工程、抗洪工程和生态环境工程等。

通过这些科学原理和技术措施,三峡大坝实现了洪水调度、水力发电、提供用水、改善航运等多种功能,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峡大坝的知识问答精选全文完整版

三峡大坝的知识问答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三峡大坝的知识问答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中国的一项重要工程。

下面将通过一些问题来了解三峡大坝的相关知识。

问题一:什么是三峡大坝?三峡大坝是位于中国长江上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位于湖北省宜昌市、湖南省三峡市和重庆市奉节县之间。

问题二:为什么要建造三峡大坝?建造三峡大坝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1. 控制长江的洪水,减轻洪灾的影响。

2. 发电。

三峡大坝建有大型水电站,能够提供大量的清洁能源。

3. 改善航运条件,提高江面的通航能力。

问题三:三峡大坝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三峡大坝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高度:三峡大坝的最大高度为185米,相当于一个60层楼的高度。

2. 长度:大坝的总长度约为2.3公里。

3. 容量:大坝的总库容为398亿立方米,能够调节长江的水位。

4. 水电站:三峡大坝水电站由32台发电机组成,总装机容量为22500兆瓦。

问题四:三峡大坝的建设对环境有什么影响?三峡大坝的建设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库蓄水后会导致大片土地被淹没,造成生态环境的改变。

2. 水库蓄水会影响河流的水质,增加了水质污染的风险。

3. 大坝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土石方开挖和混凝土浇筑,会对周围的土壤和植被造成破坏。

问题五:三峡大坝的建设给当地带来了哪些好处?三峡大坝的建设给当地带来了以下几个好处:1. 水电资源:三峡大坝建有大型水电站,能够提供大量的清洁能源,满足当地和周边地区的电力需求。

2. 发展旅游业:三峡大坝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3. 提高航运能力:大坝的建设改善了长江的航运条件,提高了江面的通航能力,促进了物流运输的发展。

问题六:三峡大坝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三峡大坝的建设确实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洪水风险:大坝建设后,长江上游的洪水会被大坝拦截,一旦大坝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洪水泛滥。

三峡大坝原理

三峡大坝原理

三峡大坝原理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它的建设不仅为中国解决了水利问题,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峡大坝的建设离不开其独特的原理,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三峡大坝的原理。

首先,三峡大坝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水的重力势能和水流动能来发电和控制洪水。

大坝的主体是由混凝土构成的,它的主要功能是阻挡长江水流,形成一个水库。

当水位上升时,蓄水量增加,水库中的水势能也随之增加,这样就可以利用水的重力势能来发电。

而在洪水来临时,大坝可以控制水库的蓄水量,减缓洪水的冲击力,保护下游地区的安全。

其次,三峡大坝的原理还涉及到船闸的设计。

由于大坝的建设会影响到长江的航运,因此在大坝中设置了船闸,以解决船只通过的问题。

船闸的设计原理是利用水的重力势能和水流动能来提升和降低船只,使船只能够安全地通过大坝,保证长江的航运畅通。

另外,三峡大坝的原理还包括生态环境的保护。

由于大坝的建设会改变周围的生态环境,因此在大坝设计中考虑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原理。

例如,设置了鱼道,以保证鱼类的迁徙通道;建设了生态保护区,保护了大坝周围的野生动植物;采取了生态补偿措施,保护了长江流域的生态平衡。

最后,三峡大坝的原理还涉及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大坝的建设不仅可以发电和控制洪水,还可以用于灌溉、供水和航运等方面。

这就需要对水资源进行综合规划和利用,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坝的效益,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的来说,三峡大坝的原理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知识的复杂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到水利工程、电力工程、航运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还涉及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因素。

三峡大坝的建设不仅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三峡大坝的原理将会得到更好地应用和发展。

长江三峡工程库首区重力场变化与构造活动

长江三峡工程库首区重力场变化与构造活动

1 引 、言
地 球 重 力 场 是 质 量 分 布 状 态 和 测 点 位 置 的 函 数, 其物 理 意 义 明 确 、 扰 源 少 且 数 值 小 , 一 对 其 干 唯 影 响 较 大 的 引 力 固 体 潮 能 精 确 计 算 出理 论 值 并 予 以 消除 , 因此 , 力 测 量 被 广 泛 应 用 于 研 究 地 球 内部 构 重 造 和 地 球 动 力学 过 程 。 长 江 三 峡 工 程 库 首 区 的 重 力
o h re Go g sp oe th v e n a ay e ,a d t e. lto s iso h l cu t no h rvt il t ft e Th e — r e rj c a e b e n lz d n h r a in h p ft e f t a i ft eg a iyfed wi e u o h
i EE — W W . sN S
Ke r y wo ds:Thr e G r e n h ng z v , c ng fgr viy fe d , t c on c s r s i l e— o g s o t e Ya t e Rier ha e o a t il e t i t e fe d
架 方 向和 清 江 隔 河 岩 水 库 坝 区 。 图 1是 长 江 三 峡 工

收 稿 日 期 : 0 2~0 —2 修 回 :0 2—0 20 3 9; 20 4—2 8 基金 项 目 : 江 三峡 开发 总公 司课 题 : 江 三峡 工程诱 发 地震 监测 系统 地壳 形变 监测 网络 长 长 作 者 简 介 : 少 安 . , 9 7年 生 . 级 工 程 师 , 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要 从 事 地 球 重 力 场 变 化 与 地 震 关 系 研 究 孙 男 15 高 现

三峡船闸水力学问题综述

三峡船闸水力学问题综述

三峡船闸水力学问题综述通航建筑物总体布置确定之后,船闸水力学问题就是影响船闸运行的主要因素。

为此,从三峡工程论证以来各有关方面针对三峡船闸水力学问题进行了大量深入的试验研究及调研工作。

本文结合葛洲坝船闸的运行实践来论述二峡船闸水力学的有关问题。

1 船闸水力学问题的主要因素高水头船闸水力学问题集中反映为闸空停泊条件和阀门工作条件问题。

葛洲坝船闸的运行实践表明,前者主要表现为超灌超泄问题,后者即为阀门区气蚀和声振问题。

1.1 超灌超泄问题高水头船闸经常存在超灌超泄问题。

较大的反向水头不仅损伤人字门启闭机的构件,而且在闸室内形成明显的纵向水流,对闸室内船舶的停f白条件有严重影响。

葛洲坝一、二号船闸在试航时都曾发生过因惯性水头过大而断缆的情况。

在人字门开启的瞬间系船柱所受冲击力大于20t。

1.2 阀门段气蚀和振动问题阀门段空化和启门力脉动是困扰阀门运行的主要问题。

葛洲坝一号船闸原型观测表明;阀门段有空化,过大的启门力脉动并伴有强烈的声振。

二、三号船闸检修时曾多次发现反弧门支铰基础螺栓松动;反弧门面板、门楣、止水轨道蚀损;顶止水撕裂;反弧门后至检修门槽之间廊道混凝土墙面有大面积蜂窝状蚀坑等。

2 船闸水力参数的选取三峡水利枢纽采用连续五级船闸,总水头113m,单级最大工作水头45.2m。

其各项水力指标都达到和超过目前世界水平,主要水力参数(中间级闸室)与葛洲坝一号船闸对照如表1。

表1 三峡连续五级船闸水力参数与葛洲坝一号船闸对照表名称闸室尺寸(长×宽)m充泄水体104m3输水时间(min)流量系数μ水面上升最大速度(m/min)最大流量(m3/s)超高(m)三峡280×3423.711.050.633 3.93683 1.26葛一号闸280×3428.39.150.941 5.14865 1.03船闸水力学设计首要的是选取一个合适的流量系数和充泄水时间,使其有较好的输水效率和停泊条件。

三峡大坝建造的原理

三峡大坝建造的原理

三峡大坝建造的原理
三峡大坝是中国长江上的一座堤坝,它的建造原理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 构造坝体:三峡大坝是一座重力坝,采用了大量的高强度混凝土、钢筋和钢板进行坝体结构的构建。

坝体的重力对地壳产生的压力,通过坝底的分散开展到两岸的山体上,形成一个单体的整体,稳定性较好。

2. 导流工程:在大坝建造期间,为了保证建筑安全和流量控制,需要将长江水流引导到两岸,以便将原河道的水位降低,从而构建坝体。

为此,三峡大坝设置了两道导流洞,分别位于坝体的右岸和左岸,通过洞内的闸门进行流量的控制和调节。

3. 水封施工:为了确保大坝的稳定性,施工过程中需要将大坝两侧的水封住。

使用隔水壁和防渗屏障等工程措施,保证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水位稳定,防止渗水现象对坝体结构的影响。

4. 船闸和船梁:为了保证船只能够顺利通过大坝,三峡大坝设置了船闸和船梁。

船闸由数道通航段组成,可以根据船只的大小进行不同的开启和关闭,从而满足航运需要。

船梁则是连接大坝两岸的桥梁,用于车辆和行人的通行。

总的来说,三峡大坝的建造原理是通过构筑坝体、导流工程、水封施工等工程措施来实现对长江水流的控制和调节,从而达到防洪、发电和航运等多种目的。

三峡大坝应用的物理原理

三峡大坝应用的物理原理

三峡大坝应用的物理原理1. 引言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是中国长江上的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它不仅能够发挥防洪、航运、发电等多种功能,还对环境、气候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三峡大坝应用的物理原理。

2. 重力坝的原理三峡大坝采用的是重力坝的形式。

重力坝是利用坝体自身的重力来抵抗水压力,使坝体稳定的一种坝型。

其物理原理是通过坝体的自重,在水体的推力下形成一个平衡状态,使之能够承受水的压力,防止水流通过坝体。

三峡大坝重力坝的设计使之能够承受长江的巨大水压力,确保坝体的稳定性。

3. 水电发电原理三峡大坝是一座以发电为主要功能的水利工程。

其发电原理基于水流动能的转化。

具体原理如下:• 3.1 水流动能的转化:长江水储存在三峡大坝上游,当水流通过大坝时,由于水位的差异,形成了水头。

水流通过水轮机,使水轮机转动。

水轮机与发电机相连,通过转动将水流的动能转换为电能。

• 3.2 水轮机的工作原理:水流进入水轮机中,流经叶轮。

叶轮上的叶片通过水的冲击力而转动。

叶轮转动的同时驱动发电机转动,产生电能。

• 3.3 发电机的原理: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通过感应原理,在转子与定子之间产生电荷的相对运动,使电能产生并输出。

4. 防洪原理三峡大坝作为一项重要的防洪工程,通过应用物理原理来保护下游地区免受洪水侵袭。

其原理如下:• 4.1 蓄水调度:在洪水来临之前,大坝会提前蓄水,减少洪峰流量和水位,将大部分洪水储存起来,减轻下游洪水压力。

• 4.2 溢流洪道:当洪水超过大坝的容量时,大坝会通过溢流洪道释放多余的水量,以减缓洪水压力,并避免洪峰对下游产生严重影响。

• 4.3 安全阀门:大坝还设置了安全阀门用于调节水位,当水位过高时,安全阀门会打开,释放部分水量,以保证大坝的安全性。

5. 船闸功能原理三峡大坝还具有船闸功能,通过运用物理原理实现船只的安全过闸。

其原理如下:• 5.1 水门控制:三峡大坝通过水门的开闭控制水位的变化,从而控制船只过闸的水位。

大坝选址科学原理——以三峡大坝为例

大坝选址科学原理——以三峡大坝为例

大坝选址科学原理——以三峡大坝为例大坝选址是指确定建设大坝的具体位置,是大坝工程的重要环节之一、科学的大坝选址能够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效益,确保大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三峡大坝为例,其选址科学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文地质条件:大坝选址需要考虑周边地质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在选址过程中,必须明确基岩界面、断层裂缝等情况,以便评估大坝承受水压力的能力。

三峡大坝选址基于对长江流域地质构造、断裂分布和地质构造的研究,确定了基岩塌陷带狭窄、地层发育完整且稳定的巫山–菱形山断裂带。

2.水文条件:选址时需要充分考虑流域的水文条件,如河流的水流量、洪水频率、泥沙负荷等。

对于三峡大坝来说,长江是全球最大的有益水资源和泥沙资源之一,水力资源丰富,流量稳定,有着较长的洪水集水期和极低的河床梯度。

3.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大坝的选址还需要充分考虑周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

三峡大坝选址处于巫山、秀山和湖北的地缘交界处,周边山地较多,地势起伏较大。

这样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大坝的垂直作用,并能够有效降低堤防和大坝建筑物的面积。

4.工程可行性:大坝选址还需要考虑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选址要具备良好的水运、通讯、供应及施工条件,并有便于开展勘察、设计和施工的基础设施。

三峡大坝的选址处于城垣、樟树岗和黄石山的交汇处,地形较为平坦,有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和水陆的交通联络。

以上是以三峡大坝为例来说明大坝选址的科学原理。

当然,不同地区的大坝选址可能会有不同的考虑因素,但科学原理是一致的。

选址的科学性决定了大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保证大坝工程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

因此,在进行大坝选址时,需要进行详尽的地质、水文、地理、生态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以确保选址的科学可靠性。

三峡大坝的物理知识

三峡大坝的物理知识

三峡大坝的物理知识《三峡大坝中的物理知识》嘿,你知道三峡大坝不?那可真是个超级厉害的大工程呢!每次一想到它,我就想起我那次去三峡大坝旅游的经历,那可老有趣了。

我刚到三峡大坝的时候,就被那宏伟的景象给震撼到了。

这大坝又高又大,就像一个巨人站在那里,把长江的水牢牢地管住。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啊,三峡大坝首先就涉及到压力的知识。

你想啊,大坝后面可是有那么多的水,水可是有重量的,这么多水堆在那儿,就会产生巨大的压力。

就好比你背着好几个超级重的大书包,那压在你身上的感觉肯定不好受,水对大坝的压力也是这个理儿。

我站在大坝前面的时候,看着那平静的水面,心里就在想,这平静的水面下可隐藏着巨大的力量呢。

我在那儿还看到了船闸,这船闸可太有趣了。

船闸就像是一个个大水池子,一艘船要从大坝的这头到那头,就得通过船闸。

这其实就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就像我们家里用的那种老式茶壶,壶嘴和壶身里的水面总是一样高的。

船闸也是这样,当船要进入船闸的时候,先把闸室里的水位调整得和船所在那一侧的水位一样高,船就可以慢悠悠地开进去了。

然后再调整闸室里的水位,让它和另一侧的水位相同,船就又能顺利地开出去了。

我当时就在那儿看一艘大船过船闸,那过程可慢了,但是特别有意思。

那船就像个听话的大宝宝,按照人们设定好的步骤,一点点地随着水位的变化上升或者下降。

我在旁边看的时候,还和旁边的一个小朋友打赌,猜这船到底要多久才能通过整个船闸呢,哈哈。

三峡大坝还和能量的转换有关呢。

大坝里的水从高处落下来,这时候水的重力势能就转化成了动能。

就像你从滑梯上滑下来一样,本来在高处的时候你是有势能的,滑下来的过程中就变成了速度,也就是动能。

大坝里的水冲击着水轮机,水轮机就开始转动,这个时候水的动能又转化成了机械能,然后水轮机带动发电机,机械能又转化成了电能。

这一系列的能量转换可真是太奇妙了。

我在大坝的展示厅里看到那些关于能量转换的模型,就像看变魔术一样。

那些小小的模型把这么复杂的物理过程展示得清清楚楚,我感觉自己像是发现了一个大秘密似的。

2021高考地理(新课标Ⅰ卷15~16)——三峡水库、河流的侵蚀堆积

2021高考地理(新课标Ⅰ卷15~16)——三峡水库、河流的侵蚀堆积

知识点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在凹岸侵蚀(侧蚀,河岸坡度较陡)、在凸岸堆积(河岸坡度较缓)。

判断河流凹岸、凸岸,分为两种情况:(1)河道平直①判断左岸、右岸。

顺着河流的流向,左侧为左岸,右侧为右岸;②判断侵蚀、堆积。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向右偏转,即河流右岸受到侵蚀,可能会发育成凹岸;左岸堆积,可能会发育成凸岸;(2)河道弯曲①河流流向。

顺着河流的流向,河流流向与河岸相交的那侧,即为凹岸,另一侧即为凸岸;②河岸形态。

河岸凸出的即为“凸岸”,凹陷的即为“凹岸”。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原理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应用:①凹岸受到侵蚀,河水较深,适宜建造港口;②凸岸接受沉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建设村庄城镇,种植庄稼。

图1 河流的凹岸和凸岸例题边滩是由于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与河岸相连的泥沙质堆积体。

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游边滩整体呈萎缩态势。

研究表明,长江中游某段河道河床泥沙起动流速在0.25 -0.50 m/s之间。

图3示意该段河道某断面在不同流量时的流速与水深情况。

图4示意该段河道流量超过15000 m3/s的持续天数与边滩面积关系。

据此完成15~16题。

15、由图3可知,当流量从14278 m3/s降至6888 m3/s时,该河段()A.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扩大B.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缩小C.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扩大D.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缩小16、根据图4,近年来长江中游边滩整体萎缩的原因除侵蚀作用外,还可能是()A.河道来沙量减少B.河道的水位升高C.河岸护坡工程建设D.河道洪峰流量增加答案:A、A精讲精析:(1)分析河流的侵蚀。

①从图3中可以看出,当流量从14278 m3/s降至6888 m3/s时(即从红色线,变为黄色线),流速降低;②流速降低至6888 m3/s时,深槽区的流速为1m/s左右,边滩体的流速为0.1m/s左右;③由题干可知,河床泥沙起动流速在0.25 -0.50 m/s之间,因此深槽区的泥沙会被河水携带流走(1m/s>0.5m/s),即产生侵蚀作用;边滩体的泥沙不能被河水带走(0.1m/s<0.25m/s),即发生堆积作用,边滩体逐渐扩大,因此选项A正确。

三峡大坝原理

三峡大坝原理

三峡大坝原理
三峡大坝是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的一座混凝土重力坝。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该大坝的建造旨在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水控制、发电和提供清洁能源等问题。

三峡大坝的原理基于重力坝的原理,即通过大坝的重力来抵抗洪水的冲击力。

它由混凝土和钢筋构成,使得整个大坝结构更加稳固。

大坝的上游为洪水库,此处可控制水位的升降来进行洪水调度。

而下游为水电站,通过大坝上的水电站发电机组来发电。

在洪水来临时,三峡大坝上游的水位会不断上涨。

当水位超过安全高度时,洪水会通过泄洪孔和泄洪闸口控制水流的流出,以减缓洪水的冲击力。

泄洪闸口有38道,每道门宽22米,总排污量达4.8万立方米每秒,能有效地减少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影响。

另一方面,三峡大坝还可通过水电站发电机组发电。

在水库积累水位较高时,水能通过引水系统流入水电站,经过涡轮转子的旋转作用,推动发电机旋转,从而产生电能。

这种发电方式被广泛运用于提供清洁能源和满足电力需求。

总而言之,三峡大坝的原理是通过重力坝结构来抵抗洪水的冲击,同时利用水能转化为电能,实现洪水控制和发电的目的。

该大坝的建设为中国水利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人们提供了可靠的洪水控制和清洁能源资源。

三峡的物理原理

三峡的物理原理

三峡的物理原理三峡,位于中国长江中游的河段,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它涵盖了巨大的水坝、水电站和船闸,以及湖泊和大坝的各种设施。

然而,这背后的核心物理原理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引言三峡是为了解决长江流域洪水、航运和发电需求而建造的综合性工程。

其背后涉及到液压学、静力学和电力学等相关物理原理。

二、水坝的作用1. 调节水位三峡大坝可以通过控制泄洪闸的开启程度来调节长江的水位。

当季节性降雨增加或进入汛期时,水位上升,水坝可以减少泄洪量;而在旱季或者水位过高时,水坝可以增加泄洪量,使水位回落至安全范围内。

2. 防洪抗灾三峡大坝通过巨大的水库容量吸收洪峰,然后以较缓的速度释放,从而减少下游城市的洪水威胁。

这种方式有效地保护了数千万人口和大量农田免受洪灾的侵害。

三、水电站的原理三峡水电站利用水坝的高度和水流的动能来产生电力。

在大坝上,有一系列的水轮机,其叶片通过水流的冲击力旋转,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这是一种转化水流动能为电能的方式。

四、船闸的原理1. 船闸结构三峡船闸由一系列相连的船闸室组成,每个船闸室之间通过大门控制水流。

当船要通过船闸时,船闸室的大门会打开,水流进入船闸室,使水位上升,从而将船提升到下一个水平面。

2. 浮力原理船闸利用了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原理。

当水流进入船闸室时,船闸室内的水位上升,与船外的水位形成一定压差。

根据浮力原理,船闸室内的浮力会使船浮起,从而使船以相对于水闸墙的高度上升。

3. 水流控制船闸室内大门的开闭控制了水流的进出。

当船驶入船闸室后,大门关闭,水流停止进入,然后打开下方的门,将水排出,使船闸室内的水位下降,从而使船下降到下一个水平面。

五、总结通过对三峡物理原理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到,这座伟大的水利工程运用了液压学、静力学和电力学等原理,以实现调节水位、防洪抗灾、发电和航运的目的。

三峡的建造是中国在水利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也为其他国家在工程与物理学的应用领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峡说课心得体会6篇

三峡说课心得体会6篇

三峡说课心得体会6篇三峡说课心得体会篇1众所周知,三峡水利工程是世界闻名的工程。

今年夏天,我和哥哥去了我们仰慕已久的三峡大坝。

我们乘旅游巴士去了坝区。

第一个旅游景点是坦子岭。

因为从远处看像个咸菜坛子,所以人们叫它“坦子岭”。

这座海拔只有262米的小山,十多年前杂草丛生,人迹罕至。

在长江三峡绵延千里的群山之中,它算不了什么。

但由于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就建在他脚下,更像是一个引力越来越大的巨大磁场。

我们看到的坦子岭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工人在施工过程中特意留下的。

它的作用是让游客站在上面就能看到三峡大坝的整个景观。

从坦子岭俯瞰,一边是三峡大坝和巨型龙卧电站,另一边是“梯”船的双线五级永久船闸,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水利建筑“巨人”。

站在坛脊上向东望去,惊讶地看到那边滔滔的河水和泄洪的景观。

我看到那边的泄洪口了。

“啊!真壮观!”我不禁发出一声赞叹。

溢洪道另一边的水就像一头凶猛的狮子咆哮着冲出溢洪道,有时会激起10多米高的防洪墙。

声音仿佛滑坡,天要塌了,壮观的场面不比钱塘江的潮水差。

向西望,是举世闻名的双线五级船闸,三峡双线五级船闸,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头最高、双线梯级最多的内河和梯级船闸,从此成为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v类船闸就像五个梯子,每个梯子相差十五米,一个宽五十多米的闸室,闸室两侧直立的墙高达六十八米。

这么深的峡谷是工人们在山里一铲一铲挖出来的。

它被称为“长江第四峡”。

看了三峡大坝,觉得三峡大坝不仅漂亮,主要功能还是抗洪发电。

如果没有三峡大坝,我们用的电从哪里来?这个项目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全世界人民的骄傲。

三峡说课心得体会篇2在五彩缤纷的暑假里,我参观了美丽的风景,玩了刺激的漂流,看了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工程——三峡大坝。

8月12日上午,我和家人朋友一起去宜昌看大自然的美景和人们的杰作。

途中我打开窗户,微风与我相撞。

我觉得:早上好,好清爽!到了宜昌,我赶紧推开门去呼吸新鲜空气。

在车上,我忍受了三个小时的颠簸,现在终于到了,所以想看三峡大坝和今天的风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三峡旅游引力半径研究摘要:旅游引力半径研究也就是对旅游吸引力的研究,文章的核心是提高长江三峡旅游吸引力的办法,通过多种渠道多方面对长江三峡进行探讨。

本研究对于长江三峡旅游目的地的成功打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长江三峡;吸引力;途径一. 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旅游与自然相结合长江流域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人与环境的高度和谐”。

积极主动地吸收发达国家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生态城市的建设,十分重视环境的质量和保护。

他们提出:不能以牺牲下代人的利益来维持今天的奢侈;可持续发展是世界永恒的主题。

二战以来,欧洲各国都开始了生态绿化战略,成立有专门的绿色空间设计组织。

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十分注重资源的保护和能源的节约,这样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

从长江流域的长远发展来看,在坚持自我特色的基础上,吸收国外的有益经验应当成为发展生态城市的有效途径之一。

加强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控制,做到农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首先重点建设一些小城镇,健全小城镇的功能,实现非农产业与人口集聚,形成较大规模,使小城镇发展步入良性轨道,从而增强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的实力。

其次,制定符合生态经济规律的小城镇规划。

规划要有科学性和预见性,克服短期行为和盲目性,做好环境容量分析,合理确定小城镇规模,合理安排用地,优化用地结构,增加公用设施和绿化用地,注重旧区改造与新区建设的结合,提高土地利用率。

再次,对小城镇中的乡镇工业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减少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浪费,改善生态环境。

重视城市发展过程中节约与保护水资源。

我国淡水资源不足,这在沿海城市特别严重。

虽然长江流域水资源比较丰富,但水质污染比较严重。

这是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

在长江中下游一些城市提出的水资源规划方案,结合国情不够,指标过高。

有些中小城市提出每人每天用水350—500升,显然过大。

应当按照不同类型地区、不同规模城市进行研究,探讨一套比较切合实际的城市用水方案,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必须加强对污水的治理和资源化的回收利用。

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关键,而建设生态城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问题。

加快与建设生态城市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已经步入法制化的轨道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如1992年国务院颁布了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的第一部法规——《城市绿化条例》,此后,建设部又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和条例。

在这些法规和条例的指导和规范下,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取得辉煌的成就,大大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在此基础上,我们受到的启发是:只有在法制的大前提下生态城市建设才能成功,要想真正建设好长江流域的生态城市必须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加以保障。

我国已经颁布了《环境保护法》,已经初步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下一步是要补充一些细则,使法律调节更严密,并做到违法必究。

综上所述,长江流域的生态城市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也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们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既要为城市的经济社会良性运转创造繁荣兴旺的发展条件,又要把安全舒适、方便可靠和绿色带给城市,使城市居民拥有高质量的生产生活环境,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较高的居民素质,真正重视长江流域生态城市的建设,把长江流域建成为我国二十一世纪的“绿色通道”,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带。

二. 旅游吸引力与城市吸引力相结合也就是通过长江三峡周边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城市旅游吸引力,从来带动长江三峡旅游业的发展。

城市吸引力就其外延来说是指对城市外的事物具有吸引,接纳的能力。

城市要有吸引力,无非就是两个方面,一个就是要有内容可以吸引他人,其次就是要有比别的城市更具有吸引力。

后者肯定是以前者为基础的,前者涉及的是内涵的、本质的方面,后者只是程度上的区别,但是后者对前者也具有引导性,而且只有在比较之中才能发现自己这个城市的长处与短处,才能真正找到具有吸引力的内容。

1. 加强组织领导。

推行“大旅游”的管理模式,依照政府主导原则,在政府层面上建立具有统一规划、政策导向、资源整合、部门协调和综合管理职能的市级旅游领导小组,根据职能设立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景区建设、招商引资等专项工作组。

同时,建立健全正常的议事、调度、督促、检查制度,强化协调的权威性、有效性。

2. 科学制定规划建议市政府相关部门根据通州旅游业发展现状,按照“重规划、重建设、边宣传、边发展”的工作思路,以规划协调、综合效益、可操作性为原则,精心组织编制《通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实施旅游资源整合、开辟旅游线路、完善旅游要素配置和规范旅游市场管理等工作重点。

3. 加大推介力度要加大旅游宣传投入,以品牌推介为核心,推动城市旅游形象、旅游产品的传播。

要主动和周边的南通、上海以及苏南一些著名景区加强联络,进行横向联系合作,扩大旅游辐射面。

吸引旅行社参与运作,通过与旅行社共同制作宣传资料,采取价格优惠、奖金激励等多种形式,直接向客源地宣传促销,促进客源的组织。

要积极利用会展、节庆活动促旅游发展,精心筹划好通州市重点旅游资源推介会活动。

借助网络媒体大力宣传我市旅游景点,建立与新闻媒体双向互动的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各类旅游信息。

三. 注重长江三峡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长江三峡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的选择,要使三峡旅游业与当地的经济建设、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人口增长等因素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决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前的利益需求。

三峡地区存在着乱伐乱砍树林、乱捕野生动物的现象;工厂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注入长江的现象;游客随手乱扔垃圾出现峡谷中白色污染带的现象;遂意向游客兜售商品、强买强卖的现象等。

这些现象若不及时制止,对三峡地区旅游业将造成严重的威胁,后患无穷。

为了维护三峡地区的生态平衡,保护好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今后要不断提高环保意识,加强废水、废弃物的治理工作。

只有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才能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旅游需要。

只有这样才能为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才能实现长江三峡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措施可以有以下几点:1. 建立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力求实现三峡地区旅游产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形成与国际接轨的经营管理体制;旅游产业政策上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引导相结合,形成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整的旅游产业政策;旅游资源开发上要培育一批享誉世界的旅游名品、精品和极品,使旅游产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竞争能力;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措施注重民众参与、社区参与,由单赢格局向多赢格局转变;旅游产业人力资源开发注重“软开发”,在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的同时,致力培育和改善有利于人才成长和人才吸引的社会文化土壤与企业环境;旅游科技与旅游教育创新上实现思想观念创新、管理体制创新、软件与硬件创新,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产业人才队伍等。

最终目标是建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互促进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2. 注重旅游产品的合理开发与保护以游客为本,着眼于游客需求:突出文化性、艺术性、科学性;注重参与性、娱乐性和游客体验,要从单线观光旅游迅速过渡到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生态旅游、专项旅游并存的复合型旅游产品,开展新旧风光比较游。

新产品要独特新颖,做奇做响。

新产品主要是特种旅游,包括:会展旅游、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探险旅游(包括水下、森林探险)、水上活动项目、科学考察等。

新三峡旅游开发要吸收过去的经验教训,由低消费多游客的数量型模式向高消费低人数的收益型模式转变;突出极品,弘扬特品,创造精品;用极品打市场,用特品占市场,用精品保市场,实现三足(观光、度假、特色旅游)鼎立,三品(极品、特品和精品)共进。

要努力突出新三峡旅游特色,维持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力争达到“原生”性:维持和保护文化多样性,力争达到“原创”水平;维持和保护景观的多样性,力争达到“原有”的品位;用负责任的态度创造文化,创造历史,创造辉煌。

3. 打造特色生态景观体系目前,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众说纷纭。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国际生态旅游协会(TIES)和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IUCN)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

TIES认为,生态旅游是对自然区域负责的旅游,它既保护环境又向当地居民提供福利。

IUCN认为,生态旅游是到相对未受干扰的自然区域进行的对环境负责的旅游和游览,目的是享受和欣赏自然(以及其它附带的文化因素——过去的和现在的),促进环境保护,旅游者的负面影响小,给当地居民提供社会经济利益。

三峡旅游只有依照生态旅游的标准,才能够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

四. 开发三峡特色旅游资源,打造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

打造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为三峡旅游业在国内竞争带来巨大优势,从而推动三峡旅游吸引力。

其可行的办法包括:1. 改革开发模式,形成整体优势建议:一是成立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投资有限公司和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开发有限公司,投资有限公司主要负责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内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融资工作;开发有限公司主要负责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内旅游景区、旅行社、酒店、水上交通等方面的开发和经营。

已成立的市交旅集团主要负责全市旅游产业的政策制定、市场监管、信息发布等宏观管理。

形成管理、投资、运营三个彼此独立、相互支持的市场主体,从而,推进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旅游产业整体、协调发展。

这种旅游产业开发模式已在云南取得成功。

二是采取入股或收购形式,加快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景区资源整合,形成整体优势。

这种整合方式产权明晰,利益明确,有利于调动区县的积极性。

2. 瞄准市场定位,打造休闲胜地游客需求决定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旅游产业应考虑旅游者的旅游偏好。

从国内旅游市场看,中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按照世界旅游业发展的规律,旅游消费将从过境观光消费转向休闲度假消费。

从国外旅游市场看,2005年开始,欧美游客以70%的市场份额超过东南亚游客,成为中国国外游客主流,而欧美游客是以休闲为主。

目前,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景区,还以提供观光游为主,因而难以满足游客需求,导致吸引力下降。

对此,建议:一是在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发展定位上,要由过去的过境观光游向休闲度假体验游升级,可以定位为“世界江河典范,中国休闲胜地”。

二是大力发展游艇经济。

三峡大坝蓄水后,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江阔水平、山青水秀,是发展内河水上休闲旅游的绝好地方。

因此,可以引入星级豪华游轮,船上配备休闲、游乐、美食、表演等旅游要素,以游船为旅游目的地,形成“浮动的五星级度假胜地”,吸引高端人士在此云集消费。

同时,发展游船巴士,满足中低端游客自助游需求。

欧洲的多瑙河旅游,以大型游轮休闲体验为主;莱茵河旅游,以游船巴士为主,两种游船旅游都倍受游客青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