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复习跟踪测试(地理)环境保护

合集下载

2018版高中地理二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 环境保护 含解析 精品

2018版高中地理二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 环境保护 含解析 精品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环境保护1.(2017·豫北联考)如图为长三角地区某城市农村地区河流磷浓度TP/(mg·L-1)与降水量关系图。

说出农村地区河流磷浓度的差异,并分析农田河流磷浓度变化的原因。

解析:差异主要包括浓度的差异以及变化过程的差异,变化过程包括变化趋势和变化速度,结合图文作答即可。

农田河流磷浓度变化,污染物总量是相对固定的,枯水期磷污染物在地表难以汇入河中,丰水期水量大,相对稀释,平水期浓度最大。

答案:差异:总体上村镇河流磷浓度大于农田河流磷浓度;村镇河流随降水量的增大磷浓度减小;农田河流随降水量的增大磷浓度先增大后减小。

原因:农田河流的污染主要来自农业生产污染,枯水期磷污染物分布于农田不能汇入河流,磷浓度低;平水期降水量增加,磷污染物随径流进入河流,磷浓度变大;丰水期河流流量的增大稀释水体的磷浓度。

2.(2017·全国卷Ⅲ)人们受经济利益驱动,砍伐热带雨林,种植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

观测发现,在一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内湿度明显低于雨林。

分析这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比雨林湿度低的原因。

解析:人为砍伐雨林,种植橡胶、油棕等经济作物之后,植被种群密度下降,树种单一,涵养水源功能和蒸腾作用减弱,所以湿度下降。

答案:(天然林层次丰富,林冠密度高,)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层次单一,林冠密度较低,截留的降水量较少。

地表(缺乏草本、灌木等的保护,)水分易散失。

土壤裸露,土壤蓄水能力较低。

3.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不合理地开发,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

如图为甘肃省民勤北部荒漠草场至县城(绿洲)地下水位变化图。

分析“生态裂谷”的形成原因及其进一步发展形成的危害。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离绿洲越近,地下水位越深,说明绿洲边缘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使草原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

绿洲地区水资源减少,草场退化,使土地沙化,固定沙丘活化成流动沙丘,掩埋绿洲,破坏农田。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全国卷):第15题 环境保护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全国卷):第15题 环境保护

第15题环境保护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水华指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

1980年以来,甲湖(下图)蓝藻水华频发,富营养化严重。

遥感监测显示,蓝藻水华暴发集中在夏秋季,且湖西部多于东部,2018年初,甲湖流域开始全面实施河长制和湖长制(由国家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湖长”负责组织顿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统一规划综合整治流域水体。

分析甲湖蓝藻水华暴发集中在夏秋季且湖西部多于东部的原因,并说明实施河长制和湖长制的理由。

2、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过去的5年间,我国二手手机存量达11亿部,而回收率仅为1%到2%.截至2016年11月,我国手机用户已达13.2亿人,而人均更换手机的周期也由先前的18个月缩短到12个月。

二手手机及附带的电池、充电器、耳机等电子产品闲置在居民家庭,既浪费资源,也对环境有潜在污染,如何处理被淘汰的二手手机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简述当前我国二手手机回收困难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建议。

3、炎热的夏季,晚上约上小伙伴去撸个串,实在惬意。

享受美食的同时,浓烟、刺激的气味,想必很多人也都能直接的感受。

2017年,多地发布通知,表示将取缔露天烧烤,包括山东省,以及西安、洛阳、太原、晋城、贵阳等地。

试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多地取缔露天烧烤的原因。

4、2016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已经正式发布,报告阐述了全国城市声环境质量现状和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工作。

根据自己身边的环境,分析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青藏高原北部海拔4000多米的祁连山区,发育了典型的湿地和高山草甸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种群。

祁连山区蕴藏着35亿吨优质煤,其中木里煤田探明储量占青海全省的87.3%。

近年木里矿区煤炭的开采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青海省政府责令煤炭企业限期恢复矿山生态环境。

下图为木里矿区分布示意图及矿区景观图。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选修)1-4-2《环境保护》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选修)1-4-2《环境保护》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20
答案: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 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 生地质灾害;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
21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图示地区发生地震,导致岩层破 碎,土层疏松;地震后出现了多次降雨,加上该地区地势起伏 大,为滑坡和泥石流次生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18
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滑坡频率与降 水量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夏季降水多,滑坡频率大,故该地 区滑坡多发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降水多。第2题,水库建成后,水 流速度比较稳定,但由于水库水位在不同时期有明显的涨落变 化,库岸滑坡几率增大。
19
3.(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Ⅰ)下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 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 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 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据此回答问题。
32
一、4个重难点要突破 1.主要气象灾害成因、评价的分析思路 (1)成因分析思路 ①台风的成因主要从热带洋面的气温变化进行分析。 ②暴雨洪涝灾害的成因要结合降雨类型、季风、降雨的时 空分布、河流、地形、植被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
27
3.滑坡和泥石流都是地质灾害,但两者有一定区别 两者最大的区别:泥石流需要大量水分条件,而滑坡则不 需要大量的水分,但过多的水分会加剧滑坡的发生。
28
气象灾害
(2014·山东文综)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农业生产以草地畜牧业为 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耕地面积比重增加。该地区是我国冰雹 天气多发地区,但近60年来冰雹天气次数呈下降趋势,冰雹成 灾次数却呈明显上升趋势。下图为三江源地区1950~2011年各 月雹灾累积次数统计图。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环境保护练习题附答案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环境保护练习题附答案

2020 届(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环境保护练习附答案专题:环境保护(一)新华社报导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类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

据此回答1~2 题。

1.以该种购物袋代替目前宽泛使用的同类用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 A.减少大气污染B.减少“白色污染”C.促使生物多样性D.减少酸雨危害2.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原料在我国的最大产地是()A.河南省B.山东省C.四川省D.吉林省1.B 2.D[目前社会上宽泛使用的购物袋属于一次性塑料袋,抛弃后会产生“白色污染”,而用玉米叶子加工、编织成的购物袋易分解,可减少“白色污染”。

松嫩平原是我国玉米最主要的产区,吉林省是玉米的最大产地。

] (二)全世界主要的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氧化亚氮等,它们在大气中的含量自工业革命以来奉上涨趋向。

据此达成1--3 题。

1.上述温室气体致使全世界变暖的主要原由是 ()A.能激烈汲取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B.能激烈汲取地面辐射中的紫外线C.能激烈汲取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D.能激烈汲取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2.上述温室气体除能致使全世界变暖外,还可能造成的全世界性大气环境问题有( )①臭氧层的损坏②酸雨③城市热岛环流④湖水富营养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跟着全世界变暖,我国可能出现的现象 ()A.喜马拉雅山的雪线逐年降落B.一月 0 ℃等温线向淮河以北挪动C.南海诸岛的面积快速增大D.高纬地域比本来的气温更低1---3.C .A .B [ 第 1 题,温室气体产生的原由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能激烈汲取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并把大多数的热量还给地面,使得地表温度不致降落好多,所以温室气体增加会致使全世界变暖。

第 2 题,温室气体还致使臭氧层损坏,形成酸雨。

第 3 题,全世界变暖会使我国大多数地域气温上涨。

](三)阅读资料,达成以下要求。

冬虫夏草主要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3 000 米以上的地域,其采挖时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 环境保护(练)(含解析)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 环境保护(练)(含解析)

专题18 环境保护1.练高考(2015•江苏卷)D.美国先后出台过多部有关土地利用的法规,如1934年出台了“泰勒放牧法”,1935年出台了“水土保持法”等,这些法规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图是美国过去200年来草地面积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过去200年美国草地面积变化特点是▲。

(2分)(2)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春季“黑风暴”频发,其产生的自然条件是▲、▲。

(2分)(3)“泰勒放牧法”和“水土保持法”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3分)(4)历史时期美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对我国的启示有▲,针对我国国情,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场资源还可以采取▲等措施。

(3分)【答案】(10分)(1)总体呈下降趋势(先缓慢下降,后快速下降,再缓慢下降)(2)春季多大风天气干燥生态环境脆弱(任答2点)(3)限制土地过度开垦缓解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有效保护草地资源(4)建立健全土地利用政策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任答1点)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宣传教育(任答2点)荒漠化形成条件,荒漠化的防治。

【名师点晴】本题以美国土地资源保护法的颁布实施,对土地资源的保护作用为切入点,考查荒漠化形成条件,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第(1)小题考查读图能力,仔细读图即可得出;第(2)小题找出“黑风暴”本质即沙尘暴,沙尘暴形成自然条件,大风、沙源;第(3)、(4)小题,考查荒漠化防治措施,答题时应注意设问的角度是高效得分的关键。

(2015•福建卷)C.【选修6—环境保护】图20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和耕地、湿地面积的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区域湿地面积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9分)(2)简述该区域保护湿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6分)【答案】(1)(9分)特点:湿地面积减少。

原因:由于人口增长,耕地需求增加,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大,促使人类大幅开垦湿地。

(2)(6分)退耕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应重视湿地保护;提高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名师点睛】湿地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选修部分 5.2 环境保护同步习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选修部分 5.2  环境保护同步习题

5.2 环境保护1.(2017·广东汕头质量监测) 埃姆舍河全长约70千米,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鲁尔工业区,是莱茵河的一条支流,其流域面积为865平方千米,流域内约有230万人,是欧洲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19世纪下半叶起,河水遭受严重污染,曾是欧洲最脏的河流之一。

简述导致埃姆舍河污染的自然及人为原因。

2.(2017·广东茂名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我国沿海三个地区的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CI)统计图,AQCI数值越大空气质量越差。

指出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的时空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3.(2017·贵州适应性考试) 淘汰后的电脑和手机最终去了哪里?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指出,世界大约70%的电子产品最终变成垃圾并流向中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子“垃圾场”。

广东贵屿镇是我国民间电子垃圾回收分解最为集中的地区,当地拆解废旧电子电器的传统方法如下。

先是拆,由人工拆分出铁、铜、塑料、电路板,然后用碳火炉烤熔出电路板上的零件,如果有金子等贵重金属,就用硫酸洗出来,这叫“洗金”,酸洗过程中会挥发出大量酸性气体;如果烧出来有铜,就叫“烧板”;塑料则被切成丸状,用作再生塑料的原料。

当地人由此获得丰厚收益,同时也面临着极为严重的污染威胁。

说明贵屿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指出中国要想摘掉世界电子“垃圾场”的帽子需采取的措施。

4.(2017·福建厦门一模)北京某地采用土壤生物工程对公路沿线边坡(路基两侧的坡面)进行整治,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该工程是在公路边坡上顺坡码放块石或卵石,在石块缝隙扦插柳干。

下图示意柳干扦插时和柳干生根发芽后的景观。

分析该地的土壤生物工程在控制边坡稳定和水土保持方面所起的作用。

5.(2017·福州质检)勺嘴鹬是一种迁徙性鸟类,主要在俄罗斯远东滨海地区繁殖,在东南亚和中国南部沿海越冬。

中国东部的滨海滩涂是勺嘴鹬迁徙途中最为重要的中转停歇地,其环境变化对勺嘴鹬的栖息和生存影响极大。

宁夏固原市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2 环境保护

宁夏固原市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2 环境保护

宁夏固原市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2 环境保护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问答题 (共3题;共15分)1. (5分) (2018高三下·武邑开学考)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是“洋垃圾”的主要出口国。

其中仅美国2016年就向中国倾倒了价值56 亿美元的废旧金属制品,此外还有1320万吨废纸和142万吨的废塑料,如此巨大的废品贸易催生出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据称美国有15.5万个工作岗位依赖于美国对中国的垃圾出口。

2017年7月,中国环保部和国家标准委两个部门分别向WTO递交通告,宣布从2017年9月起,中国将禁止进口4大类24种“洋垃圾”。

废金属塑料瓶、旧光盘、未经分类的废纸以及废弃纺织原料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制品都在被禁止进口的名单中。

我国禁令将对北美的垃圾回收处理行业带来挑战。

禁止进口“洋垃圾”体现中国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分析中国禁止进口“洋垃圾”产生的影响。

2. (5分) (2018高三上·东莞期末)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网箱养鱼(如下图)是将由网片制成的箱笼放置于一定水域,进行养鱼的一种生产方式。

网箱多设置在有一定水流、水质清新、溶氧量较高的湖、河及水库等水域中。

它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水域产生大量的污染。

说出网箱养鱼对水体造成污染的过程并提出防治对策。

3. (5分) (2018高三上·凌源期末)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主要的淡水湿地分布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白洋淀流城人口激增,工农业发展较快,大量开采地下水,上游大批水库截水,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积,入淀水量明显下降。

指出白洋淀的生态环境功能并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

二、综合题 (共11题;共64分)4. (5分) (2017高二下·厦门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环境保护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环境保护练习含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环境保护练习含答案专题:环境保护(一)《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妙玉把梅花瓣上的白雪收集在一个坛子里,在地下埋了三年,再拿出来泡茶喝。

而在今天的某些城市,这样的雅趣已不可能有了,煤烟和汽车尾气造成的混合型污染,使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面积扩大,如果再像妙玉那样收集“纯洁”的水,水里不知含有多少致癌物质,哪里还能喝?一些城市已采取措施,控制污染,保护环境。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几种观点中,正确的是()A.先发展经济,再治理环境B.先投入大量资金治理环境,再发展经济C.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治理环境D.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经济2.解决人类与环境的矛盾,主要依靠()A.增加粮食产量B.增加能源消费C.控制资源使用量D.努力发展生产力1---2.D .D[第1题,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不可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可取的,经济的发展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相互影响的,只有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经济的快速优质发展。

第2题,各种环境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也必将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解决。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因而解决的关键是发展生产力。

](二)当代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

巨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等,都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读材料完成1~2题。

1.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①环境污染②人口增长过快③生态破坏④资源短缺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2.大量移植树木对树木原生地可能造成的影响有()①加剧水土流失②诱发地质灾害③增加酸雨频率④影响生态群落⑤增加地表水的下渗A.①②④B.①③⑤C.①②③D.②③④1.A 2.A[第1题,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十大环境问题,包括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环境保护包含答案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环境保护包含答案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环境保护含答案专题:环境保护(一)今天我们回忆2014年7月24日,“绿色北京,低碳生活”大型公益活动暨“北京十大绿色榜样评选”在北京国际饭店举办颁奖典礼。

该公益活动旨在增强市民节能环保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据此回答1--2题。

1.“绿色北京,低碳生活”的主旨重在强调()A.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对立B.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C.扩大绿地面积D.人类的主观能动性2.首都钢铁公司已基本搬迁到河北唐山曹妃甸地区,首钢的搬迁最有利于改善北京的()A.大气质量B.交通C.水质D.水土流失1.B 2.A[第1题,“绿色北京,低碳生活”是善待自然的做法,能够实现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和谐统一。

第2题,首钢对所在地区大气、水源会造成污染,此外还会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城市交通紧张,但最严重的还是大气污染,因此首钢搬迁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

](二)读非洲某区域人地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森林锐减C.土地荒漠化D.矿产资源枯竭2.造成该区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A.炎热干旱的气候条件B.人口激增,素质较低C.农作侵入牧区D.土地生产力下降1---2.C .B [第1题,材料中有“农作侵入牧区”“草地变成旱地”等信息,说明当地以牧业为主,草地变旱地,牧场超载,会造成土地荒漠化。

第2题,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该地区由于人口激增、人口素质较低,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形成。

该地区应为非洲的热带草原区,人类的过垦、过牧导致土地荒漠化,人口激增是主要原因。

](三)“装配式”建筑方式类似于“搭积木”一样建造房子,即将梁、柱、墙板、阳台、楼梯等部件(部品)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在工厂里制作好,然后运到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拼装。

而传统建筑施工中,则是把钢筋、水泥、沙石、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直接运至建筑现场进行施工。

从环境保护角度,说明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的优点。

解析:材料中给出的传统建筑施工与“装配式”建筑方式的制作、施工差异,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说明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的优点,主要应从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扬尘、建筑材料堆积对土地的占用以及废弃物的产生等方面考虑。

202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五环境保护测试

202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五环境保护测试

专题十五环境爱护综合题(共8小题,共80分)1.(2024湖南郴州二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达里诺尔(蒙语“诺尔”即“湖泊”)流域面积约40万公顷,流域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织地带,长期以畜牧业为主。

达里诺尔流域是一个封闭的高原盆地,整体为“三面环山,一面对沙”,其东部为大兴安岭南段在内蒙古境内的余脉,西部为火山台地,南部为浑善达克沙地,是一个典型的内流湖。

下图为50多年来达里诺尔流域围栏放牧的草地面积和湖泊面积的改变状况图。

(1)简述该流域草地面积的改变。

(4分)(2)分析草地面积与湖泊面积改变之间的关系。

(6分)2.(2024山东聊城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0分)海南岛西部沿海盛行东北风,全年风季漫长。

年降水量达1 000 mm左右,但干燥度(肯定时段内可能蒸发量与同期降水量的比值)较高。

注入沿海的河流的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峻。

旁边海疆大陆架平缓且多上升流,曾经广布的植被下埋藏了大量地质时期形成的古风成沙。

自历史时期海南岛西部渐渐形成了狭长的沙漠化地区。

(1)推想并分析图中沙漠化地区沙物质的主要来源。

(6分)(2)从气候与地形方面分析图中沙漠化地区植被难以自然复原的主要缘由。

(4分)3.(2024重庆市重庆一中期中)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环保意识的提高,我国江河水质总体转好,但水污染问题依旧严峻。

下图为2024年11月全国主要江河水系污染指数指标统计图。

指出我国地表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并提出爱护我国地表水水质的合理措施。

(10分)4.(2024课标Ⅲ,44,10分)[地理——选修6:环境爱护]“洪水一片天,枯水一条线”是鄱阳湖的真实写照。

“堑秋湖”是鄱阳湖区一种传统的捕鱼作业模式。

渔民在湖滩筑堤,形成一个个碟形湖,以便秋季鄱阳湖退水时截留更多的水和鱼。

10月份一些以水生动物为食物的候鸟接连迁入湖区越冬,渔民也起先在碟形湖放水捕鱼。

至次年1月,碟形湖水干鱼尽。

3月份候鸟接连迁离。

分析“堑秋湖”捕鱼模式对鄱阳湖区候鸟越冬的主动和消极影响,并针对其消极影响提出改进建议。

高中地理选修复习跟踪训练:环境保护

高中地理选修复习跟踪训练:环境保护

高中地理选修复习跟踪训练:环境保护1.材料一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柚木生产和出口国,仰光市是该国最大港口和林木加工基地。

缅甸柚木出口到中国主要选择盘山公路运输。

2014年,缅甸政府颁布削减天然柚木砍伐、限制原木出口条例。

下图为缅缅甸及周边略图。

材料二柚木多分布在海拔700~800 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喜光喜湿,适宜生长的绝对温度不低于2 ℃,生长旺盛期需降雨量 1 100~3 800 毫米,忌土壤过湿。

指出乙河流域在11月~次年4月的主要气象灾害,简述缅甸减少天然柚木砍伐对该气象灾害的缓解作用。

解析:结合该时段乙河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判断其主要气象灾害(注意该时段与其他时段自然环境特征的不同之处),减少柚木砍伐会影响流域水循环,从而对自然灾害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乙河流域位于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11月-次年4月盛行东北离岸风,降水少,干旱是当地该时段的主要气象灾害。

缓解干旱可从开源和节流两个角度考虑,即增加水源和减少水资源流失。

减少天然柚木砍伐可以增加水汽蒸腾,使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湿度增大;可以减缓地表径流速度,增加下渗,地下水增多,可供给地表的水也增加;减少天然柚木砍伐,植被覆盖率上升,对河流径流量调节作用增强,使旱季地表径流量增加。

答案:干旱。

蒸腾加强,空气湿度增加;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增加;河流等地表径流量增加;有利于缓解干旱缺水。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珊瑚生长对水温、盐度、水深和光照等条件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因而珊瑚礁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之间的印度洋、西太平洋、加勒比海及红海等热带海区,同纬度的非洲、美洲西海岸及南美东部沿海珊瑚礁却分布很少。

珊瑚礁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近年来发现珊瑚礁大面积死亡或者退化,估计全球有60%的珊瑚礁受到威胁,尤其在东南亚遭受威胁特别严重。

(1)指出亚马孙河河口珊瑚礁分布很少的原因。

(2)说明东南亚珊瑚礁遭受威胁严重的原因。

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练习:归纳环境保护含答案

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练习:归纳环境保护含答案

归纳环境保护温带雨林是指在中纬度高雨量地区生长的针叶或阔叶森林,温带雨林在很多方面与热带雨林相似。

W岛(下图)温带雨林广布。

据此完成1、2题。

1.W岛温带雨林中针叶树种占绝对优势,阔叶树种较少,其主要原因是( )A. 阴雨冷湿,年均温较低,光热不足B.土壤贫瘠,土层浅薄,植物种类少C.纬度高,且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低D.人类对阔叶树砍伐数量比针叶树多2.与亚马孙热带雨林相比,W岛的温带雨林( )A.树木年轮现象更显著B.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C.土壤的腐殖质层更薄D.植物的垂直分层更多【解析】1选A,2选A。

第1题,该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又有地形抬升,多地形雨,且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雨天数多,光照少。

又因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因此该地的热量和光照等自然条件无法满足阔叶林的生长,可以进一步推测,该地应该为阴雨冷湿的环境。

温带雨林,枯枝落叶多,气温低,分解慢,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冬季受西风影响大,不是冬季风;受自然因素影响大,人类砍伐不是主要原因。

第2题,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树木生长快,年轮稀疏;温带雨林气候树木在一年内生长期变化显著,甚至到冬天还能停滞,年轮密集,树木年轮现象更显著。

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植物的垂直分层更多,降水丰富,气温高,淋溶作用强,土壤的腐殖质层更薄。

“井渠结合”是指用渠道引地表水,用竖井抽取地下水,实现灌区高效用水、防治渍涝和盐碱化,下图为某灌区某年3—9月井、渠灌水量与地下水埋深变化曲线。

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灌区表层土壤含盐量最高的时段是( )A.1—2月B.3—4月C.7—8月D.9—10月4.有竖井修建在地势低洼处,其主要作用是( )A.节省工程量,降低成本B.利于排水,降低地下水位C.促进地下水更新D.调节渠道水量的季节变化【解析】3选C,4选B。

第3题,土壤含盐量高一般是由于地下水位高,且蒸发旺盛导致的。

图中7—8月,渠灌水量比较大,水分下渗多,且此时地下水位较高,再加上7—8月气温又高,蒸发非常旺盛,导致地下水中含有的盐分聚集到土壤表层,使得土壤含盐量增加。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跟踪训练18 第二部分 核心专题突破 专题九 选修部分 第三节 环境保护-人教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跟踪训练18 第二部分 核心专题突破 专题九 选修部分 第三节 环境保护-人教

专题跟踪训练(十八)1.(2015·某某某某第二次统考)当相对湿度为80%~90%时,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低,是由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即为雾霾。

2013年1月以来,多次出现雾霾天气,与此同时,与空气质量相关的呼吸道疾病病例相应增多,引发了民众的“空气焦虑”。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雾霾天气增多,主要是由固体颗粒物增多造成的。

简述我国这种大气污染物增多的主要人为原因。

[解析]根据我国国情可知,我国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煤炭为主,使用比重较高,且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取暖多采用煤炭,煤炭使用会排放大量废弃物;在工业生产中,废弃物没有达标排放,污染大气;由图可知,机动车和小汽车的大量使用,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使大气中污染物增多。

[答案]工业生产排放。

能源消费中煤炭使用比重高,冬季取暖用煤等,使固体尘埃排放量多;机动车增多,使大气中污染物排放增多等。

2.(2015·某某某某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腾格里沙漠是中国第四大沙漠,地下水资源丰富。

近年来,周边省、市的企业纷纷在沙漠边缘建立工业园,园区的化工企业将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沙漠,腾格里沙漠正遭受着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

下面左图示意腾格里沙漠位置,右图示意腾格里沙漠的一处排污池。

分析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沙漠的危害,并提出防X措施。

[解析]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沙漠,使得沙漠中的污染物增加,超出其自净能力,破坏沙漠生态环境,且难以恢复,而污水下渗后,还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

因此应科学制定环保法规并严格执法、禁止高污染企业进入工业园区、提高污水处理技术,以减少该地污染。

[答案]沙漠地区环境容量小,污染物难以降解;沙漠生态环境脆弱,一经破坏难以修复;沙子间隙大,污水下渗快,污染地下水。

科学制定环保法规,严格执法;禁止高污染企业进入工业园区;提高污水处理技术,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

(任答两点即可)3.(2015·某某五市十校5月模拟)大气氮湿沉降主要是指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氮氢化合物等被雨雪溶解或冲刷降至地面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二轮复习跟踪测试(地理):环境保护
试题简介:
1.试卷范围(环境保护)
2.试卷题型(选择题综合题)
3.试卷难度(适中)
4.适用范围(二轮复习专用)
注意事项:1.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一、单选题(18小题)
1.“全球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之相伴随的还有“全球变暗”,
即地球大气层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云层变厚,能够直接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逐渐减少,地区因此而变得越来越“暗”。

据此回答引起“全球变暖”和“全球变暗”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太阳辐射能力在减弱
B.使用化石燃料等排放出大量微粒物
C.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
D.沙尘暴肆虐全球
2.读“若干种能源的发电成本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图”,完成
图中发电成本最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能源是:
A.可再生能源B.煤
C.天然气D.核能
3.下图为某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示意图,读图回答
上图所示环境污染程度较低的理想年代是
A.A以前 B.A到C
C.C到B D.B以后
4.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对其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①没有人类社会及其发展,就没有当今意义的环境问题②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生产力水平、社会形态、人们的观念等都会不同,环境问题的性质、特点也会不同③人类社会越是发展,环境问题越是严重。

要解决环境问题,人类必须停止发展④环境问题由人类社会发展而产生,也会因人类社会发展而得到治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5.减少城市酸雨产生的最佳途径是
A.提倡使用无铅汽油
B.工厂把烟囱造高
C.工业上将生石灰与含硫煤混合使用
D.使用无氟冰箱
6.《京都议定书》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由于限制了国外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我国能源的进口
B.为我国燃烧煤、石油为主的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C.“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将受到限制
D.我国以绿色环保为主的企业会受到更多的绿色壁垒
7.近年来“绿色GDP”(是指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日益成为专家和政府决策层关注的一个话题,以下有关“绿色GD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B.“绿色GDP”的增长主要靠提高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来实现
C.“绿色GDP”的提高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
D.“绿色GDP”的含义是不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追求环境质量
8.2005年9月22日是“国际无车日”,北京、上海等许多城市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无车日”活动。

“无车日”的目的是为了
A.反对私家车,拒绝汽车
B.以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替代所有的机动车辆
C.节省能源,彻底改变我国目前能源短缺的状况
D.旨在通过“无车日”引导人们选择更节约的方式生存和发展
9.图表示2000年我国主要省区二氧化碳的排放格局。

下表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分类表。

回答
200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类型属于超重型和重型的省区共有
A. 2个
B. 5个
C. 6个
D. 8个
10.读下图,完成
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问题。

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B.不合理的灌溉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过度樵采和滥垦滥牧
11.图1是“世界某区域简图”,图2是“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降水月份分配图”。

读图完成
关于图1所处区域发展阶段及其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处于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河流仍然是区域发展的障碍
B.处于区域发展的成熟阶段,矿产资源已经枯竭
C.处于农业文明的初期阶段,土地盐碱化严重
D.处于可持续发展的初期阶段,目前仍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
12.人地矛盾迅速激化,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愈演愈烈的时期是
A.采猎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
C.工业革命时期 D.20世纪80年代
13.下列符合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的是
A.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 B.世界各国共同开发热带雨林
C.国际合作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D.人类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14.下列观点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

A.人定胜天 B.天人合一 C.焚薮而田 D.竭泽而渔
15.我国所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有
A.以农村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在迅速蔓延 B.庞大的人口压力
C.自然资源总量少 D.自然灾害频繁
16.下图为循环经济模式图。

据此回答
下列行为,能较好体现“循环经济”的是
①东北大豆和小麦间作②消费者选用具有环保标识的产品
③我国农耕区谷物种植和家畜饲养④城市垃圾用于焚烧发电、集中填埋
⑤北京留民营村的生产模式⑥生产企业减少商品的过度包装
⑦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⑧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管
A.①③④⑤⑧ B.②④⑤⑥⑦ C.①③④⑤⑦ D.②⑤⑥⑦⑧
17.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

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一森林一村寨一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能维持这一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关键是
A.江河 B.森林 C.村寨 D.梯田
18.下列住宅(我国)布局能达到绿色住宅光照、通风要求的是
A.住宅区建筑取正北或正南朝向
B.住宅区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方向
C.北方住宅区的窗户要避开西北方向
D.南方住宅区的走向应呈东南一西北方向
二、综合题(2小题)
19.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1 由中国、美国、瑞士、日本、英国、德国6个国家的25名国际一流专家组成,以“寻找最后的白鳍豚”为主题的2006年长江豚类科考活动于12月13日结束,该科考队遗憾地宣布:在为期30多天、来回3 336千米的考察中未发现一头白鳍豚,这种比大熊猫更珍贵的种群的复壮希望已经极为渺茫。

白鳍豚主要捕食长江中的鱼类,它处于长江水生生物食物链的顶端,在长江水域中没有任何天敌。

白鳍豚的眼很小,它利用声纳信号来寻找食物或识别目标。

声纳信号还用于白鳍豚个体之间的通讯联系。

材料2 相关示意图
(1)上述材料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2)以白鳍豚为例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3)东北虎、藏羚羊和朱鹮等,都如白暨豚一样濒临着灭绝。

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这些珍稀物种。

20.如下图“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
(1)图中
A代表系统、
B代表系统、
C代表系统、
D代表。

(2)可持续发展目的是字母所代表的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
、和原则。

(3)新世纪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是()。

A.牧童经济 B.循环经济 C.先污染,后治理 D.生态经济
(4)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A.拾粪回田 B.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围湖造田
答案
一、单选题(18小题)
1.B
2.B
3.D
4.C
5.C
6.C
7.A
8.D
9.D 10.C11.D 12.C13.D14.B15.D 16.D
17.B18.C
解析:人类与环境的协调表现在很多方面,绿色住宅是住宅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综合题(2小题)
19.(1)生物多样性的减少(锐减)
(2)主要是人为因素:酷捕滥捞经常误杀白鳍豚,或导致白鳍豚食物匮乏。

繁忙的水上交通威胁着白鳍豚的安全,航道的日益繁忙使白鳍豚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小。

大规模的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日渐压缩白鳍豚的生存空间,破坏其栖息地,并阻断白鳍豚的洄游路线。

严重的水污染破坏了白鳍豚的食物资源,危害其健康。

(3)强化宣传生物的多样性有关法律规定;严禁乱捕滥猎;建立珍稀动物保护基金;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

20.(1)社会经济生态人的管理调控
(2) A 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3)B
(4)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