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我国农业发展将保持稳健态势--《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7-202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7-2026)
China Agricultural Outlook (2017-2026)
许世卫 研究员 Xu Shiwei Professor
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
Sectary General of Market Early Warning Expert Committee, MOA
(二)模型方面:引入大数据分析方法提升分析的智能性
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CAMES系统进行了优化完善,通过对品种替代
、市场关联、产品比价等关系的分析模拟,提高了基线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开发了智能匹配算法,实现了农产品平衡表自动化调整
采用智能匹配算法,以农产品历史供需数据为参考,解决平衡表供给端与需 求端的智能匹配难题,实现了由人工试配向参数确定的系统自动匹配。
CPI温和上涨后趋稳
CPI:
2017年:增长2.2% 2018-2026年:涨幅2.3%-3.0%
原油价格先升后稳
原油价格:
2017年:波动中缓慢回升 未来10年:总体温和上涨
(二)2017年中国农业市场形势展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主线
农业结构将以市场为导向持续续增加;
算等技术,改进监测统计、分析预警、信息发布等手段,健全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
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加强农业信息 统计与发布工作,提出要以市场需求 为导向,深化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机 制。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7-2026)是 在前3年展望工作的基础上,根据近期 各方面变化、综合分析,形成的未来 10 年中国农产品生产、消费、贸易、 价格走势的展望。
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将得以缓解。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取得新成效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目录还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除了对未来趋势进行 展望外,还针对不同领域和主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这些建议和措施不 仅具有针对性,而且具有可操作性,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支 持。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这本书的目录分析不仅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中国农业的 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而且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和指导支 持。
书中还提到了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例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的农业 将如何与科技结合,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和产值?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 的农业如何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确保自己的生存与发展?这些问题的提出, 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思考的方向,也为我们指明了未来的努力方向。
我特别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部分。在快速发展的今天,我 们不能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而牺牲生态环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 是技术的进步,更是观念的转变。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生态保护,确保农业的长 期健康发展。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中国
优化
报告
未来
农业生产
创新
报告
农业
展望
农业 不断
粮食
中国
发展
产量
农产品
技术
提高
升级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一份报告,主要对未来10年的中 国农业和农村发展进行预测和展望。报告的内容摘要如下: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近年来,中国农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业生产 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同时,随着消费市场的升级和人们 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中国农业面临着新的机 遇和挑战。 粮食产量稳步增长。未来10年,中国粮食产量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预计到2026年,粮食总 产量将达到5亿吨左右,比2016年增加约3000万吨。其中,稻谷、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产 量将保持稳定增长。 农业生产结构优化。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6-2025)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6—2025)发布1.稻米“口粮绝对安全”有保障未来10年,中国稻谷生产将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稻米“口粮绝对安全”有保障。
产量基本稳定。
展望“十三五”及未来10年,水稻种植面积稳中略减,单产有望稳步提高,总产量基本保持稳定。
预计2016年稻谷总产量为2089 9万吨(折合大米14629万吨),2020年为20507万吨(折合大米14355万吨),2025年为20603万吨(折合大米14422万吨)。
稻谷种植面积稳中略减。
20 16年稻谷种植面积略增至45385.65万亩(3025.71万公顷),“十三五”末稳中略降至44223万亩(2948.2万公顷),2025年达44163.45万亩(2944.23万公顷)。
总体而言,“十三五”期间以及未来10年,中国稻谷年生产能力将稳定在2亿吨以上,进入高水平稳定发展期。
消费稳中略升。
展望“十三五”,综合考虑人口数量增长、城镇化率提高、农村脱贫致富等因素,中国稻米需求量将保持稳中略增态势。
预计2016年中国大米消费量为14562万吨,2020年为14801万吨。
未来10年,中国稻米消费总量将保持增长。
2025年大米消费量为15029万吨。
预计2016年口粮消费略增,饲料消费略减,工业消费出现一定幅度增长,种子用量基本持平,损耗基本略增。
展望期间,口粮消费保持增长,饲料消费和加工消费略增,种子消费稳中略减,损耗略减,消费总量增加。
贸易保持稳定。
展望“十三五”,国内供应有保障,国际大米贸易量有限,稻谷库存充足,预计中国大米进口量将保持基本稳定。
预计2016年净进口量约为244万吨,2020年为292万吨,2025年为293万吨。
价格出现分化。
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改革可能影响稻谷价格走势。
消费结构升级对优质稻米需求增加,拉动价格上涨。
普通稻米价格受进口冲击和国际市场影响,可能出现阶段性下跌。
展望“十三五”,中国大米价格将出现不同产品和品牌的分化,高端大米价格将有明显上涨,普通大米价格将保持稳中略涨。
中国未来十年农业生产增长预测
先行国家农业生产发展的经验事实显示,一个国家在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后,农业增长和农业下降将并存,主要农产品产量将有增有减。 2008年以后,除了阿根廷外,各国粮食生产的发展进入持续增长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农业生产增长情况较好,与10个典型国家相比,农业增长率是最高的。通过建立长期预测模型,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增长空间分析和供给反应模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未来十年中国农业生产发展仍将处于增长阶段,粮食产量有望以微小幅度继续增长,经济作物产量将小幅增长,畜产品和水产品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从2013年发展态势看,按照正常情景预计,全国农业生产仍将保持稳定发展趋势。
中国未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分别形成了制度约束、市场约束、资源约束、技术约束、环境约束等,如果能有效突破这些约束,就能推动农业生产的增长。
——决定农产品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
从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的典型国家的农业发展历程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的广度和深度是不断拓展的,决定农业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发展阶段、资源禀赋、要素供应、技术进步、市场约束、制度创新等。中国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结构快速变化的国家,农业的增长既受传统因素的影响,也受到非传统因素(如农产品能源化、金融化导致国际市场异常波动)的影响;既受过去的增长趋势及基数的影响,也受供求增长空间及潜力的影响,还受政策变化和各种外界冲击的影响。在现阶段,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分别形成了制度约束、市场约束、资源约束、技术约束、环境约束等,如果能有效突破这些约束,就能推动农业生产的增长。
中国主要农产品生产的发展现状
近10年来,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同时,农业生产发展也逐步进入新阶段。农村制度变革实现突破,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农业生产力水平持续快速提高,粮食和农产品产量不断登上新台阶。
农业部首发农业展望报告未来10年粮食安全有保障
农业部首发农业展望报告未来10年粮食安全有保障近日,农业部首次发布农业展望报告,预测未来10年,粮食单产水平提高将成为农业增产的主要因素,农业产业链将进一步拓展延伸;粮棉油糖肉蛋奶等主要农产品市场供需继续保持平衡态势;农产品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农产品价格在成本推动下总体呈上移态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稳定增长。
未来10年,我国农业发展态势将是怎样?如何更好地运用市场信号引导农业生产?在4月20日~21日召开的2015年中国农业展望大会上,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发布《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5-2024)》,对我国未来10年的农产品生产、消费、价格、贸易走势进行了展望。
据介绍,今年我国首次以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名义发布农业展望报告。
专家指出,本次展望报告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把握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市场总体形势,对中国农业发展趋势的展望活动具有里程碑意义。
粮安天下,粮食安全问题最受关注。
报告显示,未来10年中国能够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目标。
展望大会执行主席、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所所长许世卫说,基于大量数据分析、模型系统运算和领域专家会商判断,中国未来粮食供给安全有着充分保障。
“中国谷物将保持合理自给率,稻谷、小麦两个口粮品种消费自给有余。
”报告预测,未来10年,中国谷物播种面积将保持总体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2024年,中国稻谷、小麦、玉米总播种面积将稳定在13.6亿亩以上,产量将达到5.8亿吨,总消费量预计为6亿吨。
其中,稻谷产量预计稳定在2.06亿吨左右,折合大米产量1.45亿吨左右,大米口粮消费预计1.14亿吨;小麦产量预计达到1.29亿吨,小麦口粮消费量预计0.89亿吨;玉米产量预计达到2.44亿吨,玉米口粮消费预计700万吨,饲料消费和工业消费预计保持较快增速,将通过适度增加进口实现供需平衡。
稻谷是中国人的第一大口粮,全国六成居民以大米为主食。
(2017版目录)2017-2021年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分析报告
2017-2021年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分析报告▄前言行业研究是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通过对特定行业的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以专业的研究方法帮助客户深入的了解行业,发现投资价值和投资机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管理和运营能力。
行业研究是对一个行业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包括行业生命周期、行业的市场容量、行业成长空间和盈利空间、行业演变趋势、行业的成功关键因素、进入退出壁垒、上下游关系等。
一般来说,行业(市场)分析报告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研究行业的生存背景、产业政策、产业布局、产业生命周期、该行业在整体宏观产业结构中的地位以及各自的发展演变方向与成长背景;二是研究各个行业市场内的特征、竞争态势、市场进入与退出的难度以及市场的成长性;三是研究各个行业在不同条件下及成长阶段中的竞争策略和市场行为模式,给企业提供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建议。
常规行业研究报告对于企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身为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平时工作的忙碌没有时间来对整个行业脉络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一份研究报告会对整个市场的脉络更为清晰,从而保证重大市场决策的正确性;第二是如果您希望进入这个行业投资,阅读一份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是您系统快速了解一个行业最快最好的方法,让您更加丰富翔实的掌握整个行业的发展动态、趋势以及相关信息数据,使得您的投资决策更为科学,避免投资失误造成的巨大损失。
因此,行业研究的意义不在于教导如何进行具体的营销操作,而在于为企业提供若干方向性的思路和选择依据,从而避免发生“方向性”的错误。
▄报告信息•【出版日期】2016年7月•【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价 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文章来源】/▄报告目录第一章 现代农业的基本情况 第一节、现代农业的定义及内涵 一、学科定义 二、基本特征 三、本质内涵 四、不同解释 第二节、现代农业的特征及分类 一、主要特征 二、特征差异 三、基本类型 四、发展意义 第三节、农业生产的发展历程 一、原始农业阶段 二、传统农业阶段 三、现代农业阶段 第四节、现代农业的演进阶段 一、准备阶段 二、起步阶段 三、初步实现阶段 四、基本实现阶段 五、发达阶段第二章 2014-2016年中国现代农业外部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宏观经济环境 一、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二、农业经济平稳增长 三、经济转型升级形势 四、宏观经济发展预测 第二节、社会环境 一、人口现状 二、粮食安全 三、环境保护 第三节、技术环境 一、计算机信息技术 二、物联网应用 三、生物技术应用 第四节、水土环境 一、水资源 二、耕地分布 三、耕地质量第三章 2014-2016年中国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分析 第一节、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综述 一、生产要素组成 二、生产组织形式 三、生产要素及获得方式 四、传统农业的投资困境 五、传统农业的改造障碍 六、“一号文件”指导转型 第二节、中国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显著区别 一、产业链 二、地域特征 三、主导环节后移 四、产业组织结构 第三节、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阶段 一、农业初步转型发展期 二、向现代农业全面转型 三、发展现代农业大国 四、迈向现代农业强国 五、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第四节、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要点 一、粮食安全 二、农业效益 三、资源利用效率 四、农产品安全 五、农业政策 第五节、中国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转变分析 一、传统农业技术 二、现代化农业技术 三、农业技术现代化转变 第六节、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战略方向 一、转型发展新关口 二、农业经营体系 三、家庭经营基础 四、承包权与经营权第四章 2014-2016年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综述 一、农业现代化发展意义 二、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三、农业现代化发展改革 四、农业现代化规划部署 五、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 六、农业现代化的任务与保障 第二节、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形势及任务 一、发展机遇分析 二、面临挑战分析 三、历史使命分析 四、目标任务分析 五、政策取向探索 第三节、2014-2016年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一、现代农业的发展成效 二、现代化农业基本特征 三、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 四、现代农业的政策亮点 五、现代农业的财政支持 六、现代农业的电商发展 七、政府建设现代农业举措 第四节、2014-2016年中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现状 一、示范区综合评价 二、示范区发展水平 三、示范区区域格局 四、示范区试点成效 五、示范区建设现状 六、示范区发展模式 七、示范区问题分析 八、示范区发展建议 第五节、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主要问题分析 二、不足之处分析 三、现代化障碍因素 第六节、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对策分析 一、生态文明理念 二、农业物联网建议 三、市场体系建设 四、创新发展建议 五、现代化解决方案第五章 2014-2016年中国设施农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设施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概念定义 二、主要特征 三、基本类型 四、综合效益 第二节、世界设施农业发展情况分析 一、发达国家基本情况 二、世界技术发展现状 三、美国发展推动因素 四、荷兰发展经验启示 五、日本发展经验借鉴 六、以色列发展经验启示 第三节、2014-2016年中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一、行业发展成就 二、行业优劣分析 三、行业发展现状 四、细分市场发展 五、行业运行态势 六、用地管理政策 七、行业指引扶持 第四节、中国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面临主要问题 二、发展制约因素 三、加快发展建议 四、加强技术应用 五、行业政策建议 六、科学发展策略 第五节、设施农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一、世界发展趋势 二、工厂化趋势特点 三、中国发展趋势第六章 2014-2016年中国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生态循环农业的基本情况 一、概念及特点 二、与传统农业比较 三、发展注意事项 四、发展根本要求 第二节、国外循环农业发展经验借鉴 一、国外发展模式及启示 二、德国循环农业发展 三、日本循环农业经验 四、美国循环农业启示 第三节、2014-2016年中国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综述 一、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相辅 二、循环农业发展意义分析 三、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现状 四、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现状 五、生态循环农业试点建设 六、循环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七、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 八、生态循环农业科技进展 第四节、中国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分析 一、循环农业的生态模式 二、循环农业“圣农”模式 三、循环农业“萧山模式” 四、循环农业“灌南模式” 五、“鱼菜共生”模式 六、七大生态高效循环农业模式 第五节、中国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过于守旧 二、技术过于落后 三、循环利用率较低 四、农业过度“工业化” 第六节、中国循环农业发展对策与战略 一、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思路 二、优化循环农业发展布局 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建议 四、现代循环农业发展战略 五、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方向第七章 2014-2016年中国创意农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创意农业的基本情况 一、属性及特征 二、基本类型 三、发展背景 四、创新理念 第二节、创意农业国外发展经验借鉴 一、创意农业主要形态 二、荷兰创意农业成就 三、德国创意农业项目 四、英国创意农业模式 五、日本创意农业模式 六、法国创意农业模式 七、国外发展经验借鉴 第三节、中国创意农业发展综述 一、行业发展现状 二、行业运营特征 三、行业新动向 四、行业投资情况 五、行业挑战分析 六、行业前景分析 第四节、中国创意农业典型发展模式分析 一、农业节庆开发 二、都市农园模式 三、资源明智利用模式 四、创意农业园区模式 五、农业文化创造模式 六、农业空间拓展模式 七、区域品牌组合模式 八、农产品深度开发模式 第五节、中国创意农业发展策略分析 一、类型与发展对策 二、融合发展策略 三、创意发展途径第八章 2014-2016年中国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观光休闲农业的基本情况 一、概念及内涵 二、常见发展形式 三、发展基本原则 四、发展目标任务 五、行业发展方向 六、发展现实意义 第二节、2014-2016年观光休闲农业国外发展借鉴 一、总体概况 二、德国 三、美国 四、日本 五、新西兰 六、澳大利亚 第三节、2014-2016年中国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一、整体态势 二、优势条件 三、产业规模 四、运行特点 五、试点推广 六、政策扶持 七、盈利模式 八、发展潜力 第四节、中国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分析 一、农业生产型 二、民俗文化型 三、生态农业旅游型 四、农业科技示范园 第五节、2014-2016年区域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态势 一、山西省 二、湖北省 三、江苏省 四、海南省 五、东莞市 六、盐城市 第六节、中国观光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一、发展中的主要缺失 二、建设管理中的隐忧 三、经营模式弊病分析 四、产业促进建议探讨 五、产业升级策略思考 六、科学发展路径分析第九章 2014-2016年中国都市农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都市农业的基本情况 一、发展意义 二、主要类型 三、基本特征 四、和城郊农业对比 第二节、国外都市农业发展经验启示 一、荷兰都市农业 二、日本都市农业 三、美国都市农业 四、新加坡都市农业 五、国际行业发展经验 第三节、2014-2016年中国都市农业发展综述 一、行业发展历程 二、功能定位分析 三、区域发展水平 四、区域合作态势 五、主要问题分析 六、开发思路分析 七、发展对策建议 八、行业发展趋势 第四节、2014-2016年重点区域都市农业分析 一、河南省 二、天津市 三、石家庄 四、西安市 五、济南市 第五节、中国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及战略分析 一、都市农业产业模式 二、商业化的发展条件 三、都市农业盈利途径 四、都市农业定位策略第十章 2014-2016年中国其他类型农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特色农业发展 一、概念定义 二、发展意义 三、重要类型 四、发展模式 五、存在问题 六、发展策略 第二节、订单农业发展 一、主要特征 二、具体形式 三、价值意义 四、发展现状 五、存在问题 六、经验启示 七、对策措施 第三节、品牌农业发展 一、概念及特性 二、重要特征 三、特性分析 四、行业现状 五、市场动态 六、发展思考 七、问题分析 第四节、无公害农业发展 一、相关概念 二、主要特征 三、基本原则 四、技术保障 五、经营体系 第五节、高效农业发展 一、概念及内涵 二、基本特征 三、主要问题 四、发展路径第十一章 2014-2016年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综述 一、产业经营主体 二、产业改革发展 三、产业发展重点 四、产业组织建设 五、项目投入情况 六、产业发展措施 七、行业发展思路 第二节、黑龙江省重点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分析 一、黑龙江哈尔滨市 二、黑龙江齐齐哈尔市 三、黑龙江大庆市 四、黑龙江富锦市 五、黑龙江海伦市 六、黑龙江佳木斯市 第三节、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政策与规划 一、黑龙江现代农业改革政策 二、黑龙江现代农业发展政策 三、黑龙江省农田建设政策 四、黑龙江“互联网+农业”政策第十二章 2014-2016年山东省现代农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山东省现代农业发展综述 一、产业发展现状 二、金融配套支持 三、科技配套支持 四、创新人才支持 五、产业科技创新 六、“云农场”发展 第二节、山东省重点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分析 一、山东省济南市 二、山东青岛市 三、山东聊城市 四、山东潍坊市 五、山东德州市 六、山东省平邑县 第三节、山东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一、农业金融政策 二、农业科技政策 三、提升耕地质量政策 四、农业社会化服务政策第十三章 2014-2016年湖南省现代农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湖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综述 一、产业发展阶段 二、产业发展经验 三、财政支持发展 四、产业金融服务 五、产业发展路径 六、“互联网+”农业 七、产业发展目标 八、产业发展战略 第二节、湖南省重点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分析 一、湖南省长沙市 二、湖南省永州市 三、湖南省湘潭市 四、湖南省常德市 五、湖南省益阳市 六、湖南省张家界市 第三节、湖南省现代农业发展政策规划 一、湖南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二、湖南省现代农业产业园政策 三、湖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政策 四、湖南农业互联网发展政策第十四章 2014-2016年江西省现代农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江西省现代农业发展综述 一、产业发展成就 二、示范园区发展 三、产业发展格局 四、金融服务支持 五、构建市场体系 六、“互联网+”农业 第二节、江西省重点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分析 一、江西丰城市 二、江西新余市 三、江西瑞金市 四、江西鄱阳县 第三节、江西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与前景 一、江西省现代农业体系建设规划 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政策 三、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政策 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政策 五、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六、江西农业现代化建设政策 七、江西现代农业强省建设规划第十五章 2014-2016年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综述 一、产业发展历程 二、示范园区发展 三、深化改革发展 四、财政支持发展 五、机械化发展 六、推行现代农业建设 第二节、江苏省重点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分析 一、江苏苏州市 二、江苏淮安市 三、江苏无锡市 四、江苏大丰市 五、江苏东台市 六、江苏宿迁市 第三节、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与前景 一、江苏省现代农业规划展望 二、江苏省现代农业建设政策 三、江苏沿海地区现代农业规划第十六章 2014-2016年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综述 一、产业发展成就 二、发展生态农业 三、产业组织建设 四、财政扶持政策 五、产业金融支持 六、机制创新优化 第二节、浙江省重点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分析 一、浙江省嘉兴市 二、浙江宁波市 三、浙江奉化市 四、浙江湖州市 五、浙江平湖市 六、浙江台州市 第三节、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与前景 一、鼓励现代农业投资政策 二、浙江省设施农业发展政策 三、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管理政策第十七章 2014-2016年四川省现代农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四川省现代农业发展综述 一、产业发展成就 二、示范园区发展 三、“互联网+”农业 四、政银合作发展 五、育种攻关成效 六、推动企业化经营 七、财政支持产业发展 第二节、四川省重点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分析 一、四川成都市 二、四川攀枝花市 三、四川广元市 四、四川南充市 五、四川遂宁市 第三节、四川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与前景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政策 二、四川省农村改革政策 三、成都市现代农业规划第十八章 2014-2016年陕西省现代农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陕西省现代农业发展综述 一、产业运行特征 二、园区发展现状 三、示范园区发展 四、现代农业园区 五、产业发展形势 六、产业发展目标 第二节、陕西省重点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分析 一、陕西西安市 二、陕西咸阳市 三、陕西渭南市 四、陕西安康市 五、陕西宝鸡市 第三节、陕西省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现代农业主要问题 二、农业园区发展问题 三、农业经济发展对策 四、产业园区发展建议 五、产业发展保障措施 第四节、陕西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一、陕西省关于深入持续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意见 二、陕西省《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三、陕西省引导银保联手解决现代农业资金短缺问题 四、西安市现代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支持的实施意见第十九章 2014-2016年其他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辽宁省 一、示范园区建设 二、设施农业发展 三、新型经营主体 四、科技创新工作 五、中央财政支持 第二节、吉林省 一、产业建设现状 二、生态农业发展 三、农业标准化建设 四、“三产”融合 五、现代化发展 第三节、北京市 一、都市农业发展 二、区域发展动态 三、农业生态服务 四、加强国际合作 五、区域协同发展 第四节、天津市 一、都市农业发展 二、区域交流合作 三、优势项目分析 四、发展现代畜牧业 五、协同发展措施 第五节、河南省 一、产业发展成就 二、转变生产方式 三、都市农业发展 四、技术合作支持 第六节、安徽省 一、产业发展现状 二、示范园区发展 三、政策农业保险 四、发展模式探索 五、产业发展战略 第七节、上海市 一、产业发展动态 二、循环农业发展 三、都市农业发展 四、高效生态农业 五、休闲旅游农业 第八节、福建省 一、产业发展现状 二、设施农业现状 三、发展都市农业 四、产业创新计划 五、特色发展措施 第九节、湖北省 一、产业发展现状 二、休闲农业现状 三、机械化发展现状 四、产业金融支持 五、产业发展措施 第十节、广东省 一、产业政策环境 二、示范园区发展 三、财政支持措施 四、都市农业发展 第十一节、重庆市 一、产业发展动态 二、农民合作组织 三、都市农业发展 四、发展设施农业 五、生态农业发展 第十二节、云南省 一、发展高原农业 二、产业技术转化 三、产业金融支持 四、产业政策环境 五、产业发展目标 19.13 贵州省 19.第一节、产业发展现状 19.第二节、园区发展现状 19.第三节、园区投资规模 19.第四节、生态农业发展 19.第五节、产业发展目标 19.14 山西省 19.第一节、产业发展成就 19.第二节、示范园区发展 19.第三节、产业化发展现状 19.第四节、未来发展规划第二十章 2014-2016年中国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分析 第一节、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建设的重要性 一、农机化发展意义 二、生产效率提升 三、科技成果转化 四、发展方式转变 五、高素质队伍建设 第二节、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综述 一、农机化发展历程 二、农机工业经营状况 三、农机化发展规模 四、农机化发展态势 五、政银合作农机租赁 六、财政补贴农机购置 第三节、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分析 一、完善指引政策 二、全面布局发展 三、培育服务主体 四、强化安全监管 五、完善机制体系 第四节、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前景展望 一、农机化发展趋势 二、农机工业发展前景 三、农机化发展机遇 四、农机化发展目标第二十一章 2014-2016年中国现代农业信息化发展分析 第一节、农业信息化基本介绍 +一、概念与要素 +二、信息技术作用 +三、主要信息技术 +四、信息化促农业升级 第二节、国外农业信息化发展和推进模式 +一、美国 +二、日本 +三、法国 +四、经验启示 第三节、我国农业信息化经典模式分析 +一、政府引导型 +二、技术推动型 +三、市场带动型 +四、产业引领型 第四节、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基础设施 +二、政府作用 +三、人员素质 +四、服务效率 第五节、我国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政策支持 +二、支撑体系 +三、产业开发 +四、合理统筹第二十二章 2014-2016年中国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分析 第一节、农业标准化的基本情况 一、基本概念 二、主要内容 三、重要任务 第二节、中国农业标准化发展综述 一、标准化推进农业现代化 二、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 三、农业标准化的现实需求 四、农业标准化的主要做法 五、农业标准化取得的成效 第三节、中国农业标准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标准化面临的现实要求 二、农业标准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推进农业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四、农业标准化面临的制约因素 第四节、中国农业标准化发展的相应对策 一、完善农业标准化的对策 二、推进农业标准化的政策 三、农业标准化的技术对策 四、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第二十三章 2014-2016年中国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分析 第一节、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表现特征 一、生产专业化 二、布局区域化 三、经营一体化 四、服务社会化 五、管理企业化 六、产品市场化 第二节、中国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综述 一、产业化政策指引 二、产业化发展成就 三、产业化发展特点 四、产业化加速发展 第三节、农业标准化生产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标准化与产业化的关系 二、标准化与产业化结合 三、结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四节、中国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一、面临的问题分析 二、产业化的创新路径 三、与城镇化良性互动 四、农业产业化着力点第二十四章 2014-2016年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综析 第一节、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综述 一、发展模式分类 二、全产业链模式 三、盈利模式分析 四、生态农业模式 五、美国模式借鉴 六、未来发展方向 第二节、现代农业物流模式分析 一、概念和特点 二、模式演进分析 三、物流发展现状 四、物流存在问题 五、典型案例分析 六、日本模式研究 七、发展政策措施 第三节、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综述 一、家庭业主经营型 二、联合协作经营型 三、股份合作经营型 四、现代股份公司经营型 五、农科工贸现代一体化经营 第四节、现代农业综合体发展模式 一、“一村一体”模式 二、“一园一体”模式 三、“一企一体”模式 四、“一业一体”模式第二十五章 2014-2016年中国现代农业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第一节、北大荒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二节、隆平高科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三节、雏鹰农牧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5-2024)
目录稻米能够实现自给进口基本保持稳定 (3)小麦生产主动调优产需基本平衡 (5)玉米短期供应充裕中长期需求明显增加 (6)棉花生产布局调整加速市场机制作用凸显 (8)油料生产稳定食用植物油消费增速放缓 (10)食糖短期产量下降未来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12)大豆生产保持稳定进口增速放缓 (14)奶制品生产稳步发展产需缺口继续扩大 (16)猪肉消费增速放缓供需趋于平稳 (18)禽肉规模化生产发力市场保持供需平衡 (20)牛羊肉消费继续增长供需总体偏紧 (21)禽蛋产量增速放缓消费稳步增长 (23)饲料“饱和式增长”成为市场主基调 (25)蔬菜供需总体宽松国际贸易继续保持顺差 (27)水果生产由数量增加转向质量提升 (29)水产品生产消费平稳增长出口数量继续领先 (31)稻米能够实现自给进口基本保持稳定报告指出,目前稻谷是中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
中国稻谷产量于2011年突破2亿吨之后,2014年达到历史最高产量20643万吨;国内稻米市场价格稳中有涨;中国稻米贸易总体为净进口。
报告预测,未来10年,中国稻米总产量将保持稳定,将稳定在2亿吨以上。
具体而言,水稻种植面积会保持稳中略减的趋势,单产持续提高。
2020年,稻谷种植面积将减少到4.46亿亩(2975万公顷),单产将提高到461公斤/亩(6912公斤/公顷),总产量将达到20560万吨。
2024年,稻谷种植面积将减少到4.43亿亩(2955万公顷),单产将提高到464公斤/亩(6955公斤/公顷),总产量将达到20650万吨。
未来10年,中国稻米总消费量将保持增长。
展望期间,口粮消费保持增长,加工消费略增,种子消费和损耗略减,消费总量增加。
预计2024年大米国内消费总量14476万吨。
未来10年,中国稻谷和大米价格总体将保持稳中有涨态势。
报告认为,由于中国大米贸易伙伴有限,进口大幅增加的可能性不大。
预计2024年中国大米进口320万吨左右,比2014年增加60多万吨,进口虽有增加但幅度不大。
2023年中国农业未来10年的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农业科技革新
Agricultur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1. 将成为中国农业未来10年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 业领域也将加速迈向智能化和数字化。农业科技的发展将推动农业生产方式 的转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2. 农业科技革新将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实现。通过应用先进的农业科技, 如精准农业技术、遥感监测、无人机等,可以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 理,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推动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发展,提高土地利 用率和农产品质量。
3.3.数字化农产品销售崛起,203年将占25%总交易 额
数字化农产品销售将成为主流。据统计,截至203年,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到600亿元,占农产 品总交易额的25%。数字化农产品销售将通过互联网平台和移动支付等技术手段,实现农产品的线上销售 和物流配送,消除地域限制和中间环节,提高农民收入和消费者购买便利性。
02
农业现代化助力农村振兴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Helps Rural Revitalization
农村振兴路径
1. 产业结构升级:未来10年,农村振兴将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 构升级。重点将放在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 竞争力。农村地区将逐步实现农业从传统的粗放型发展到高效节 约型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业科技服务等新兴产业 为支撑,不断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1. 农业科技革新将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和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引入现代化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手段,农民可以提 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附加 值。农业科技革新还将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升级和农村产 业结构的优化,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 的增加。
未来十年中国农业的发展大势是什么?
第1节未来十年,中国农业的发展大势是什么一本有关农产品营销的书,为什么开篇就谈农业战略?作者在咨询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太多的企业家一开始就走错了路,然后寄希望于咨询公司,希望咨询公司有办法挽救企业。
虽然局部的策略短时间有效,但企业要长期健康地发展,一定要有正确的战略方向。
本章主要论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中国农业未来十年的发展大势。
(2)农产品企业有哪些做大做强的机会。
(3)从资源延伸的角度看,农业可以与哪些产业相结合。
(4)农业企业如何与各利益方(农民、农村和政府等)构建新的模式。
农产品企业家在琢磨怎么让产品卖得更多、更贵之前,最好先思考这些问题。
未来十年,中国农业发展的“四化”趋势未来十年中国农业的趋势表现为“四化”: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品牌化。
第一,区域化。
简单地说,就是农产品企业根据各地的自然资源以及历史,布局农产品生产的品类和品种。
例如,沿海地区主要生产海产品,东北主要生产大米、大豆等大宗粮食产品。
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生产将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河南平顶山农业局的一位官员告诉笔者,当地的蔬菜产业发展艰难,主要是被外地低价菜所冲击,这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体悟到蔬菜产业也已经形成了区域化的特征。
第二,专业化。
农业的专业化,即农业产业链的专业化。
一方面指农业在产前、产中、产后、流通和消费五个环节的每一个节点的专业化,如专业做农资、专业做冷链运输和专业做农产品销售等;另一方面,也可以指专业做一个或者一类农产品,摆脱过去“小而全”的模式。
详细内容可以阅读第5章“商业模式”。
第三,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就是把原来分散的经营,像工业生产一样,集中起来,形成规模,真正让农业形成一个产业集体。
从而一方面改变过去“小生产”和“大市场”的供需矛盾;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化提高农业各种资源和要素的利用效率,提升农业的经营水平。
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组织化,本质是提高农业资源和要素的利用效率。
中国有很多合作社是“伪产业化”,“公司+农户”的形式没有对农业的产业链进行有效组织,所以谈不上提高效率。
未来10年我国农业发展将保持稳健态势
未来10年我国农业发展将保持稳健态势———《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7-2026)》解读4月20日发布的《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7-2026)》以中国粮食、棉花、油料、糖料、蔬菜、水果、肉类、禽蛋、奶制品、水产品、饲料等产品为对象,对2016年市场形势进行了回顾分析,基于未来10年中国宏观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发展环境条件的合理假设,综合CAMES(中国农产品监测预警系统)模型基线预测和有关专家的分析判断,对2017年、“十三五”期末和未来10年生产、消费、贸易、价格走势等进行了系统展望。
2017年结构优化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主线,农业结构将以市场为导向持续优化调整,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有望继续增加,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将得以缓解。
粮食产能保持稳定、结构不断优化,水稻、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8亿亩以上,优质稻谷、专用小麦种植面积增加,玉米种植面积预计调减1000万亩以上,大豆种植面积预计调增900万亩,棉花、糖料种植将有所恢复。
畜牧业生产稳中有增,生猪区域布局优化、生产基本稳定,牛羊肉增速较快,奶类产量恢复性增长。
渔业减量增收和资源保护力度加大,水产品产量将小幅调减。
农产品消费总量将继续刚性增长,玉米加工消费增长超过10%;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多层次、高质量、品牌化需求特征进一步显现。
农产品进口格局继续分化,谷物、棉花、大豆等进口增长空间不大,但猪肉等畜产品进口仍将保持较快增速。
随着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产品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的特征更加明显,稻谷、小麦价格稳中偏弱,玉米价格触底企稳,大豆价格有一定下行压力,蔬菜价格水平低于上年,猪肉价格稳中有降,水产品价格有望持续上涨。
未来10年保持稳健未来10年,中国农业发展将保持稳健态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逐步化解,粮食由阶段性供大于求向基本平衡格局转变。
重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未来十年中国农业展望
未来十年中国农业展望作者:暂无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4年第44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长期增长”课题组未来十年,中国农产品生产和需求都将持续增长,预测到2023 年粮食、肉、蛋、奶和水产品产量分别为61999 万吨、9885 万吨、3315万吨、6077 万吨、8692 万吨,需求量分别为70971 万吨、11371 万吨、3600 万吨、6300 万吨、8523 万吨,部分农产品存在一定缺口。
与上年模型预测结果相比,本报告调高了未来粮食需求量和粮食产量;调高了畜产品和水产品需求量,调高了肉类和水产品产量,调低了奶类和蛋类产品产量;调低了棉花和糖料产量,调高了油料和水果产量。
2013 年中国农业增长的实际情况粮食产量登上新台阶,其他农产品生产发展稳定。
2013 年中国粮食生产大丰收,其他农产品生产有增有减。
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突破6亿吨大关,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自2004 年以来“十连增”。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全国粮食总产量60193.5 万吨,比上年增加1235.6万吨,增长2.1%。
增产原因,根据我们分析,一是粮食生产价格持续上涨,拉动主产区及专业大户粮食生产积极性;二是多项政策合力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三是粮食作物结构不断优化调整,高产优质粮食作物比重增加,北方农区降水增多,促进粮食单产增加;四是依靠科技应对灾情,抗灾夺丰收。
这一增产为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良好开局提供了重要支撑,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013 年棉花减产,油料和糖料增产,蔬菜和水果生产稳定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全年棉花产量为631 万吨,下降7.7% ;油料3531 万吨,增长1.6% ;糖料13759万吨,增长2.0%。
根据我们估计,2013 年全国水果产量24135 万吨,增长0.3%。
2013 年中国主要畜产品和水产品生产均增产。
根据国家统计局报告及我们分析估计,全年猪肉产量5493 万吨,牛羊肉1081 万吨,蛋类2876 万吨,奶类3649 万吨,水产品6172 万吨。
大数据解析未来农业
大数据解析未来农业作者:曾诗淇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8年第16期未来10年,小麦产量保持稳定,稻谷和玉米产量先降后升,大豆产量保持恢复性增长,猪肉产量增速前高后稳……4月20日,在北京举行的2018中国农业展望大会上,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发布了《中国农业展望报告( 2018-2027))X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以中国粮食、棉花、油料、糖料、蔬菜、水果、肉类、禽蛋、奶制品、水产品、饲料等产品为对象,对2017年市场形势进行了回顾,基于未来10年宏观经济社会发展与农业发展环境条件的合理假设,综合CAMES模型基线预测和有关专家的分析判断,对重要时间节点2018年和2020年及未来10年生产、消费、贸易、价格走势进行了系统展望。
据介绍,《中国农业展望报告( 2018-2027)》是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展望专家组在前4年展望工作的基础上,根据近期国内外农业市场、政策、气候等方面的新变化,综合分析中国宏观经济、农业政策、气候条件、科技创新、资源禀赋及国际市场等因素,采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所农业监测预警创新团队研制的CAMES系统,对未来10年中国农产品市场供需形势作出的基线预测。
《报告》共12章,涵盖粮、棉、油、糖、蔬菜、水果、肉、蛋、奶、水产品等18种重要农产品。
回顾“2017”2017年,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成效。
报告显示,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粮食再获丰收,为历史第二高产年,总产量连续5年超过6亿吨,棉油糖产量分别较上年增长3.5%、2.8%和1.7%,肉蛋奶、水产品、果菜茶等市场供应充裕。
农业生产结构不断调优,减玉米、增大豆、扩饲草、调生猪、提牛奶等成效明显,籽粒玉米累计调减5000万亩(333万公顷),粮改饲面积累计超过1000万虱67万公顷),生猪养殖进一步向玉米主产区聚集。
农产品消费总量继续增加,口粮消费稳中有降,玉米饲用消费和深加工消费增长较快,肉类、奶制品、水产品消费结构不断升级,食用植物油消费增速放缓,蔬菜水果继续小幅增长。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中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农业展望备受关注。
本报告将从多个方面对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和分析。
首先,从农业生产方面来看,中国农业展望向好。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增加,农业生产将得到更好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另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也将为农业生产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其次,从农业市场方面来看,中国农业展望市场需求旺盛。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产品市场需求将得到更好的释放。
同时,消费升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将为农产品市场带来更多的需求。
此外,农产品的加工和流通体系的不断完善,也将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市场的发展。
再次,从农业生态方面来看,中国农业展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农业生产方式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也将得到更好的保护。
同时,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不断完善,也将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更好的保障。
最后,从农业农民方面来看,中国农业展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农民素质的不断提升,农民收入将得到更好的保障。
同时,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和农村产业的不断发展,也将为农民增收提供更多的机会。
综上所述,中国农业展望向好,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民收入保障,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农业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发布展望未来十年农业形势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发布展望未来十年农业形势作者:丝雨来源:《中国食品》 2017年第10期4月20日,2017年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在北京举行,发布了《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7—2026)》(简称《报告》)。
《报告》以中国粮食、棉花、油料、糖料、蔬菜、水果、肉类、禽蛋、奶制品、水产品、饲料等产品为对象,对2016年市场形势进行了回顾分析,基于未来10年中国宏观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发展环境条件的合理假设,综合CAMES模型基线预测和有关专家的分析判断,对2017年、“十三五”期末和未来十年的生产、消费、贸易、价格走势进行了系统展望。
谷物:总产保持基本稳定进口呈下降趋势未来10年,谷物种植面积将有所调减,但单产水平稳步提高,总产量仍将在较高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2026年,中国三大主粮作物产量将增加到5.73亿吨,比2016年增长3.3%;消费总量将呈刚性增长态势;出口有所增加,进口总体将呈下降趋势;谷物价格将逐步向市场化定价回归。
稻谷:产量保持稳定口粮消费刚性增长未来10年,水稻种植面积稳中略减,总产量将稳定在2亿吨以上;口粮消费保持增长,2 0 26年消费总量预计为15583万吨,年均增0.5%;2020年之前稻米价格受最低收购价政策影响将小幅下跌,之后有望稳中有涨;受进出口政策和国内外价格变化影响,大米进口减少,出口增加,预计2026年进口量为233万吨。
小麦:消费增速快于生产净进口量先降后增未来10年,小麦种植面积稳中有降,年均降0.04%,单产持续提升,年均增0.3%,产量保持稳定,2026年将达到13269万吨,年均增0.3%;口粮消费、工业消费持续增长,消费总量年均增速0.7%;消费结构升级将拉动优质、专用小麦需求上升,普通小麦与优质小麦价差将逐渐扩大;净进口量先降后增,预计2026年为329万吨。
玉米:种植面积先减后稳价格走势由弱转强未来10年,玉米生产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入,种植面积持续调减后趋稳,产量先降后升,预计2026年面积稳定在5.2亿亩,产量恢复到2.21亿吨;由于有利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消费将恢复较快增长;国内外价格基本接轨,玉米进口将呈下降趋势;展望前期价格触底企稳,2020年之后价格可能再度进入上升期。
2017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在京举行
2017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在京举行
作者:农业部网
来源:《农机市场》 2017年第5期
4 月20 日,2017 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发布了《中国农业展望报告
(2017-2026)》,对未来十年中国主要农产品市场形势进行了展望预测。
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出席大会并讲话。
屈冬玉指出,召开农业展望大会、发布农业展望报告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业
管理和服务方式的重要创新。
近年来在中国农科院等单位的努力下,大会质量持续提升,各方
面要高度重视、倍加呵护,把展望大会办得越来越好,影响力越来越高。
目前我们国家还是以
小农生产为主,实现规模经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要立足我国国情,依靠市场化信息化提升2
亿多小农户利用信息、参与市场、融入产业的能力,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推动中国
农业市场化信息化加快发展,为中国农业和世界农业发展再做新贡献。
韩俊指出,中国农业展望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多年努力,已经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专家队伍,连续4 年发布的展望报告日益受到政府决策部门和产业界
的重视。
作为农业生产和贸易大国,中国与全球市场互动不断加深,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农作物种植面积和农业产量统计调查,改进农产品成本和价格的监测办法,建立健全中国
农业数据信息收集、分析和发布体系,使供需在更高水平实现新的平衡,为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和竞争力提供更好的支撑。
(农业部网)。
中国农业的发展与展望
中国农业的发展与展望第一篇:中国农业的发展与展望中国农业的发展与展望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12.8亿人口大多数在农村,人多地少是基本国情。
发展农业在中国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始终是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一、五年来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过去的五年,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关键时期。
中国政府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及时针对20世纪90年代后期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和农业市场化程度提高等新情况,做出了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判断,并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基本目标,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有效克服了新阶段农业发展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巩固和发展了农业和农村的好形势。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实现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中国粮食、棉花、油料、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都已跃居世界首位,人均占有量已经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增强,农业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
特别是近年来以现代科技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使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稳步提高,部分领域已经跃居世界先进行列。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优质专用农产品比重大幅度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农业区域布局明显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乡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村经济开始出现全面繁荣的新局面。
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农民收入在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年均实际增长3.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53.4%下降到46.2%,农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中国改革、发展和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广大中国农民看到了走向富裕的光明前景,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持续增长,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承担着保障人民温饱的重要任务。
因此,了解中国农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态势,对于制定科学决策以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农业在过去几十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现代化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同时,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创新和技术进步。
然而,中国的农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土地资源的短缺和农村劳动力的减少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土地被用于非农用途,农田面积不断减少。
与此同时,农村劳动力逐渐流失到城市工作,导致农业劳动力短缺。
这两个问题的存在,给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其次,环境问题成为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长期以来,过度的化肥、农药使用和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了土壤退化、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农业生产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同时保证可持续发展。
另外,中国农业还面临着市场竞争和国际贸易的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国际市场上的农产品竞争日益激烈。
中国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压力。
因此,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积极参与全球农业合作,对于保持农业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农业的未来展望如何?首先,我国应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和应用力度,推动农业生产模式的创新和提高。
通过开展研发和应用农业科技,改善农田土壤品质,减少农药使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同时,加强农业生产者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专业知识。
其次,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管理,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确保农田面积稳定。
推动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减少非农化进程对农用地的占用。
未来十年农业大“势”
报告预计,2020年我国多数农产 品产量保持稳定增长
◆粮食能够稳产保供 水稻、小麦不断调优品种结构, 优势产区玉米产能将得到巩固提升,水 稻、小麦、玉米三种粮食的播种面积近 14.2亿亩、口粮播种面积8亿亩左右。
报告预计,中国农产品进口将不断 扩大,进口来源更加多元 。
小麦和玉米进口量分别预计增长 67.1%、74.6%,仍保持在进口配额范围 内,大豆进口量预计达到9754万吨,增 长7.5%。食糖进口持续增加,预计增长 142.7%。
猪肉进口在展望前期大幅增加,随 着生产恢复展望后期快速回落,牛羊肉 进口持续增加,奶制品和水产品进口分 别预计增长46.8%和37.5%。
农 参 博 士
编 辑
未来十年农业大“势”
魏 金 金
Hale Waihona Puke 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日前发布的《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0-2029)》显示,未 来十年中国将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农业发展将从增产导向转 向提质导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将保持充足,结构将更加优化。
. All Rights Reserved.
52
◆大豆面积产量继续增长 大豆振兴计划将继续深入实施,面 积有望再增加200万亩以上,助推产量增 长3.9%。 同时,油菜播种面积预计增加,特 色油料生产有望不同程度增长。 ◆农产品优质化、绿色化、个性 化、营养化趋势更明显 优质专用稻米和小麦口粮消费较 快增长,特色食用植物油、优质特色水 果、绿色安全蔬菜等消费需求强劲,牛 奶、禽肉、禽蛋消费将继续保持增长, 畜产品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加工农产品 的消费需求稳步增长,水果、马铃薯、 豆制品等加工消费分别增长3.9%、1.8% 和2.0%。 ◆农产品贸易保持增长趋势 肉类进口量大幅增加。受非洲猪瘟 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猪肉产需缺口扩 大,进口量预计比上年增长32.7%,达到 280万吨左右,禽肉、奶制品进口量分别 预计比上年增长7.5%和3.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来10年
我国农业发展将保持稳健态势——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7-2026)》解读
4月20日发布的《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7-2026)》以中国粮食、棉花、油料、糖料、蔬菜、水果、肉类、禽蛋、奶制品、水产品、饲料等产品为对象,对2016年市场形势进行了回顾分析,基于未来10年中国宏观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发展环境条件的合理假设,综合CAMES(中国农产品监测预警系统)模型基线预测和有关专家的分析判断,对2017年、“十三五”期末和未来10年生产、消费、贸易、价格走势等进行了系统展望。
2017年结构优化
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主线,农业结构将以市场为导向持续优化调整,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有望继续增加,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将得以缓解。
粮食产能保持稳定、结构不断优化,水稻、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8亿亩以上,优质稻谷、专用小麦种植面积增加,玉米种植面积预计调减1000万亩以上,大豆种植面积预计调增900万亩,棉花、糖料种植将有所恢复。
畜牧业生产稳中有增,生猪区域布局优化、生产基本稳定,牛羊肉增速较快,奶类产量恢复性增长。
渔业减量增收和资源保护力度加大,水产品产量将小幅调减。
农产品消费总量将继续刚性增长,玉米加工消费增长超过10%;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多层次、高质量、品牌化需求特征进一步显现。
农产品进口格局继续分化,谷物、棉花、大豆等进口增长空间不大,但猪肉等畜产品进口仍将保持较快增速。
随着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产品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的特征更加明显,稻谷、小麦价格稳中偏弱,玉米价格触底企稳,大豆价格有一定下行压力,蔬菜价格水平低于上年,猪肉价格稳中有降,水产品价格有望持续上涨。
未来10年保持稳健
未来10年,中国农业发展将保持稳健态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逐步化解,粮食由阶段性供大于求向基本平衡格局转变。
重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未来10年,在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条件下,主要农产品产量继续稳中有升,粮食、蔬菜、禽蛋、水产品产量年均增长0.5%~1%,水果、肉类和奶制品产量年均增长1.2%~2.0%。
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农业生产要素配置趋于合理。
稻谷、小麦产量保持基本稳定,产品结构持续升级;玉米种植面积到2020年将调减至5.13亿亩,比2015年减少约6000万亩,高库存压力明显缓解,玉米供需实现基本平衡;2026年大豆种植面积将恢复到1.41亿亩,比2015年增加约4300万亩;“菜篮子”产品区域布局结构继续调整,畜产品生产向粮食主产区转移,奶类和蔬菜生产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单产水平等核心指标将显著提高,2026年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每亩单产分别比2016年提高29千克、12千克、27千克、20千克。
农产品消费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
未来10年,
王方
未来10年,中国农业发展将保持稳健态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逐步化解,粮食由阶段性供大于求向基本平衡格局转变。
农村·农业·农民2017.5B
大米、小麦消费总量保持小幅增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5%和0.7%,玉米消费总量继续较快增长,年均增长2.8%;城乡居民对水果、肉类、奶制品、水产品等的消费需求保持较快增长,2026年人均食用消费量将分别达到102千克、56千克、40千克、23千克,比2016年增长12%、36%、23%、20%;农产品加工消费需求增长较快,2026年中国蔬菜加工消费占总消费量的比重将达到16%,水果为15%、肉类为17%、禽蛋为16%、水产品为36%。
农产品贸易保持健康发展,农业国际竞争力有望增强。
期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继续保持活跃,蔬菜、水果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保持小幅增长态势,并继续呈贸易顺差格局。
随着国内外价差趋于合理,农产品进口基本稳定。
受国产大豆生产恢复较快、食用油消费增长趋稳等因素影响,未来10年,中国大豆进口增速明显放缓,2026年大豆进口量将达到9600万吨。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市场价格总体温和上涨。
随着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改革完善,稻谷、小麦市场价格在展望前期将稳中有降,后期受成本推动稳中趋升,优质口粮品种的价格可能持续走高;玉米、大豆、棉花、食糖价格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性增强,市场波动风险加大;肉蛋奶、蔬菜、水果、水产品价格总体趋涨。
分品种展望未来10年
稻谷产量保持稳定,口粮消费刚性增长。
种植面积稳中略减,总产量将稳定在2亿吨以上;口粮消费保持增长,2026年消费总量预计为15583万吨,年均增长0.5%;2020年之前,稻米价格受最低收购价政策影响将小幅下跌,之后有望稳中有涨;受进出口政策和国内外价格变化影响,大米进口减少,出口增加,预计2026年进口量为233万吨。
小麦消费增速快于生产,净进口量先降后增。
种植面积稳中有降,年均下降0.04%,单产持续提升,年均增长0.3%,产量保持稳定,2026年将达到13269万吨,年均增长0.3%;口粮消费、工业消费持续增长,消费总量年均增长0.7%;消费结构升级将拉动优质、专用小麦需求上升,普通小麦与优质小麦价差将逐渐扩大;净进口量先降后增,预计2026年为329万吨。
玉米种植面积先减后稳,价格走势由弱转强。
生产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入,种植面积持续调减后趋稳,产量先降后升,预计2026年种植面积将稳定在5.2亿亩,产量恢复到2.21亿吨;由于有利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消费将恢复较快增长;国内外价格基本接轨,进口将呈下降趋势;展望前期价格触底企稳,2020年之后价格可能再度进入上升期。
大豆生产恢复至历史高位,进口增速放缓。
生产、消费将呈现同步增长态势,种植面积恢复性增长,年均增幅2.7%,单产水平提升,年均增长1.6%,产量年均增长4.3%;食用消费增长较快,压榨加工消费平稳增长,消费总量年均增长1.9%;进口量维持高位,但增速趋缓,预计年均增长1.4%。
油料生产小幅增长,食用油自给率稳中有升。
生产稳中有增,2026年预计产量较2014年至2016年平均水平增长10.8%,其中小品种增幅明显;人均食用油消费将稳定在一定水平,植物油总消费量将稳中有增,未来10年年均增长0.7%,明显低于过去10年4.5%的年均增速;食用油籽进口量总体继续增加,市场价格化形成机制增强;食用油自给率稳中有升,未来10年预计提高0.2个百分点。
棉花产量基本稳定,库存结余水平降低。
预计2020年棉花产量将达到498万吨,2026年为495万吨;消费稳中略降,预计2020年消费量为745万吨,到2026年降至730万吨;进口逐步增加,将成为国内消费的重要来源,预计2020年进口量将增至240万吨,2026年为235万吨;库存结余量逐渐降低,2019年有望降至正常水平。
食糖生产和消费均稳中趋增,进口规模较大。
糖料种植面积将保持基本稳定,单产有所提升,食糖产量稳中略增,预计2026年为1153万吨;消费水平稳中趋增,预计2026年消费量为1847万吨;价格仍会有较大波动,受国内产不足需和国内外价差影响,进口仍将保持较大规模,预计2026年进口食糖为804万吨。
其他品种,蔬菜产量高位趋稳,品种消费结构优化;水果产量和消费量增速放缓,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猪肉规模化养殖加快,净进口有望缩减;禽肉生产消费同步增长,进口保持稳定;牛羊肉消费拉动产量较快增长,牛肉进口继续增加;禽蛋生产增速放缓,成本带动价格整体上涨;奶类生产进入平稳增长期,进口增速放缓;水产品产量增速放缓,消费结构升级拉动进口增加;饲料产量和需求量稳定增长,市场价格弱势转强。
农村·农业·农民2017.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