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异地办学的问题及对策——以南通大学启东校区为例

合集下载

高校异地办学整改措施

高校异地办学整改措施

高校异地办学整改措施近年来,高校异地办学逐渐兴起,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然而,一些高校异地办学存在着管理不规范、资金使用不透明等问题,亟待整改。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异地办学的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监管。

高校异地办学需要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

相关部门应定期组织专项检查,对高校异地办学的质量、管理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同时,加强对招生、教学等环节的监督,确保高校异地办学的各项工作符合教育部门制定的标准和规定。

其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异地办学需要具备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应加强对师资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素养。

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的管理,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激励优秀的教师发挥他们的才华。

第三,加强学生管理。

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学生档案管理系统,确保学生信息的真实、准确。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建立健全学生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四,规范资金使用。

高校异地办学涉及大量资金的使用,必须规范管理。

加强对资金的监督,确保资金的使用合理有效。

同时,建立健全财务审计制度,对高校异地办学的财务状况进行定期审计,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五,加强教育教学改革。

高校异地办学要积极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

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同时,加强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综上所述,高校异地办学的整改措施主要包括加强监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生管理、规范资金使用和加强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提高高校异地办学的质量,为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高校异地办学的类型、原因与利弊分析

中国高校异地办学的类型、原因与利弊分析

本文二维码单篇扫描下载中国高校异地办学的类型、原因与利弊分析王文龙(湖州师范学院农村发展研究院ꎬ湖州313000)[收稿日期]2019-10-17[作者简介]王文龙(1974-)ꎬ男ꎬ湖北黄冈人ꎬ湖州师范学院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ꎮ[项目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城市生产要素下乡带动乡村振兴的实现机制与模式研究 (18BJY115)[摘㊀要]㊀教育部高校异地办学政策与中国高校异地办学实践的脱节ꎬ既不利于政策的有效执行ꎬ也不利于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ꎮ只有对高校异地办学行为进行合理分类ꎬ深入分析其异地办学的行为动机ꎬ全面评估利弊ꎬ才能对不同类型高校异地办学行为作出正确评价ꎬ并根据评价结果合理调整高校异地办学政策ꎬ使之更符合中国高校发展现实ꎬ在有效维护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公平配置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ꎮ[关键词]㊀高校㊀异地办学㊀利弊分析㊀政策调整[中图分类号]G647㊀㊀[文章编号]1002-3054(2020)06-0028-09[文献标识码]A[DOI]10 13262/j bjsshkxy bjshkx 200603㊀㊀教育部高校异地办学政策2018年开始收紧ꎬ在对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1780号提案的回复中ꎬ教育部称对高校异地办学一直持谨慎态度ꎬ原则上不审批设立新的异地校区ꎬ还多次表示对高校异地办学一直持不鼓励㊁不支持的基本政策ꎮ[1]与教育部的态度相反ꎬ高校特别是华北地区㊁西北地区高校异地办学的积极性却依然高涨ꎬ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㊁天津大学福州校区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校区都在积极筹备中ꎮ[2]教育部政策与高校行为之间的脱节导致高校异地办学进退维谷ꎬ既不利于政策的有效执行ꎬ也不利于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ꎮ只有对中国高校异地办学行为进行合理分类ꎬ全面分析其利弊ꎬ才能使高校异地办学政策更符合中国实际ꎬ兼顾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ꎮ一㊁当前中国高校异地办学主要类型㊀㊀教育部不支持的高校异地办学主要指高校在本市行政区外开办分校或新校区ꎬ如南京仙82林大学城与北京昌平大学城等学界长期热议的在本市行政区内开办分校或新校区则不包括在内ꎮ[3]教育部高校异地办学政策与现实脱节的主要原因是对高校异地办学行为的多样性认识不足ꎬ要纠正政策的偏差ꎬ为高校异地办学决策提供更有效指导ꎬ就必须充分认识中国高校异地办学行为的多样性ꎮ根据中国高校异地办学模式的不同ꎬ可分为五种主要类型ꎮ(一)重点高校异地分校区办学模式这种模式基本是名校与名城结合ꎬ异地办学高校本部区位普遍不佳ꎬ缺乏吸引力ꎬ面临生源质量下降ꎬ办学规模受限ꎬ地方财政支持不足ꎬ师资流失严重ꎬ科研转化困难等一系列问题ꎬ导致这些高校竞争力下降ꎬ影响其后续发展ꎮ为改变这种状况ꎬ此类高校一般会选择到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建立分校ꎬ以改善学校区位劣势与发展环境ꎮ这些分校与本部地位平等ꎬ统一招生ꎬ统一管理ꎬ是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ꎮ[4]这种异地办学模式的主要代表有山东大学青岛校区㊁威海分校ꎬ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分校㊁威海分校ꎬ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ꎬ中国石油大学青岛分校ꎬ基本是名校与名城联姻ꎬ发展势头较好ꎮ(二)重点高校异地合办独立学院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名校以学校品牌与异地政府㊁社会资本合作ꎮ这些名校基本处于发达地区ꎬ发展良好ꎬ不存在区位劣势带来的生源㊁师资㊁发展平台压力ꎬ缺乏异地办学动力ꎮ与其合作的异地主要是发达的非省会二㊁三线城市ꎬ尚不足以支撑重点高校分校建设ꎮ因此ꎬ这种模式下高校主要通过品牌输出与异地政府㊁社会资本合作在异地设立独立的三本学院ꎬ独立招生ꎬ独立管理ꎬ教育质量与本部存在较大差距ꎮ这种异地办学模式的主要代表有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㊁同济大学浙江学院㊁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等ꎮ[5]此类三本学院往往靠高收费维持运转ꎬ生源质量与师资水平相对较低ꎬ教育质量的社会认可度不高ꎬ普遍发展较慢ꎮ(三)地市高校省会聚集模式由于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ꎬ行政权力对资源配置影响很大ꎬ大量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向省会聚集ꎬ无形中扩大了省会城市与其他地市差距ꎮ特别是在内地一些省份ꎬ省会的首位度非常高ꎬ如2018年成都市GDP占四川省的37 7%ꎬ武汉市GDP占湖北省的37 7%ꎬ长春市GDP占吉林省的47 6%ꎬ哈尔滨市GDP占黑龙江省的38 5%ꎬ[6]强省会不断抽血周边城市资金㊁人口ꎬ相形之下ꎬ其他地市经济㊁社会则发展不够强劲ꎬ部分城市开始收缩ꎮ非省会城市与省会经济差距的持续扩大直接影响非省会城市高校的发展ꎬ为摆脱发展困境ꎬ部分高校开始到省会城市开办分校ꎬ逐步将发展重心转移到省会ꎮ这类异地办学模式的主要代表有吉林师范大学长春校区㊁长江大学武汉校区㊁东华理工大学南昌校区㊁西南交通大学成都校区㊁西南石油大学成都校区㊁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ꎮ这些高校向省会聚集有助于化解区位劣势ꎬ提高生源质量ꎬ改善师资结构ꎬ加强与地方的产学研合作ꎬ提升学校知名度与竞争力ꎮ(四)高校独立学院去中心化异地办学模式在部分重点高校热衷于异地合办独立学院的同时ꎬ更多高校选择了在本地自办独立学院ꎬ以二级学院的形式与本部学生共享教学资源ꎮ但这种 似公非公 的独立学院存在严重的产权缺陷ꎬ导致管理混乱ꎬ教育质量偏低ꎬ并对私立大学形成不公平竞争ꎮ为促进独立学院健康发展ꎬ实现公平竞争ꎬ教育部要求此类独立学院转制ꎮ根据教育部2008年2月发布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ꎬ要求独立学院校园占地面积达到500亩以上ꎬ生均教育占地面积达到30平方米以上ꎬ参与举办独立学院的92中国高校异地办学的类型㊁原因与利弊分析社会组织或个人总资产不少于3亿ꎬ净资产不少于1 2亿元ꎬ并被要求与母体高校脱钩ꎬ要么转设为民办或公办本科院校ꎬ要么回归母体高校或停办ꎮ[7]由于发展比较好的独立学院大多位于中心城市ꎬ母体高校为扩大规模很多尚且不得不搬迁到城市周边的大学城或郊区ꎬ不可能为独立学院提供更多办学空间ꎮ并且中心城市地价高昂ꎬ也非独立学院可以承担ꎮ在这种背景下ꎬ为达到教育部硬件与师资要求ꎬ很多独立学院只能去中心化ꎬ由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市或县城搬迁ꎬ其中浙江省最具代表性ꎬ如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由杭州市搬迁到绍兴市ꎬ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由杭州市搬迁到诸暨市ꎬ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由杭州市搬迁到桐庐县ꎬ浙江师范大学知行学院由金华市搬迁到兰溪市ꎮ独立学院去中心化异地办学有效降低了办学成本ꎬ扩大了办学空间ꎬ改善了学校硬件条件ꎮ(五)普通高校去中心化异地办学模式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ꎬ随着重点高校跑马圈地ꎬ地方一些普通高校也开始与经济发达县市合作建设分校区ꎬ以分享经济发展与产学研合作红利ꎮ譬如浙江由于县域经济发达ꎬ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均衡ꎬ产业集群明显ꎬ基础设施完善ꎬ交通方便ꎬ产学研结合的需求就比较大ꎬ而杭州土地资源紧缺ꎬ用地成本高ꎬ部分普通高校扩大规模面临困难ꎬ因此异地办学积极性较高ꎮ以杭州周边为例ꎬ浙江科技学院建立了安吉校区ꎬ浙江工业大学建立了德清校区ꎬ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正在与湖州南浔区接洽建设分校ꎬ中国美术学院建立了象山校区ꎬ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更多地方高校参与异地办学ꎮ普通地方高校的去中心化扩大了办学空间ꎬ也为地方经济㊁社会发展提供了一定支持ꎮ二㊁中国高校异地办学各参与方的利益诉求㊀㊀与政府主导的郊区化的大学城建设不同ꎬ中国高校不同类型的异地办学行为涉及主体较多ꎬ不同主体有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ꎮ(一)异地办学高校的利益诉求1.争取更好的发展机会对于中西部㊁华北㊁东北地区的一些重点高校来说ꎬ所处区位的气候因素㊁经济发展态势㊁地方财政状况㊁产业发展结构等方面的欠缺使其面临生源质量㊁师资力量㊁发展资金㊁科研转化等诸多问题ꎬ对它们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ꎬ甚至有高校排名持续下降ꎮ其中最典型的是兰州大学ꎬ由于区位劣势明显ꎬ导致生源质量持续下降ꎬ师资流失严重ꎬ竞争力减弱ꎬ学校排名由2009年的28名下降到2019年的34名ꎮ[8]但其中也有部分高校通过到沿海发达地区异地办学ꎬ争取到更好的发展机会ꎬ维持了竞争力ꎮ如东北地区的哈尔滨工业大学ꎬ由于在威海㊁深圳开办了分校ꎬ有效扭转了生源质量下降㊁优秀师资流失趋势ꎬ寻求到更多的财政支持及更好的产学研转化平台ꎬ保持了竞争力ꎬ在东北高校排名普遍下滑的背景下ꎬ本部区位劣势最明显的哈工大排名却基本保持稳定且略有上升ꎮ[9](P28-29)对于地市高校来说ꎬ向省会聚集也改善了自身地缘劣势ꎬ能够提高生源质量ꎬ获取更多资源ꎬ搭建相对好的产学研平台ꎬ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ꎮ对于发达地区的普通高校来说ꎬ在周边发达县市设立分校能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规模扩张ꎬ为学校后续发展寻求更多的资源支持ꎮ2.降低办学成本ꎬ争取更大发展空间对于与母体高校同城的独立学院来说ꎬ由于缺乏政府补贴ꎬ主要依靠学杂费维持运转ꎬ没有能力购买土地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达到教育部的硬件要求ꎬ也没有财力引进高水平师资ꎬ导致教育质量受到影响ꎬ生源质量偏低ꎬ陷入发展困境ꎮ为使学院存续下去ꎬ必须寻找出路突破困局ꎬ周边县市的优惠引进政策可以有效降低这些独立学院的办学成本ꎬ增加校园03北京社会科学㊀2020年第6期面积ꎬ完善基础设施ꎬ吸引优秀师资ꎮ例如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由杭州市临安区搬迁到绍兴诸暨市改名暨阳学院ꎬ诸暨市政府采取交钥匙工程ꎬ征地㊁建设费用完全由诸暨市出ꎬ每年还补贴650万元运行经费ꎬ引进人才享受诸暨市的事业编制与人才政策ꎮ[10]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㊁浙江师范大学知行学院㊁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也在学校迁入地享受与暨阳学院相似待遇ꎬ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更进一步转为宁波市公办大学ꎮ并且这种去中心化异地办学还有利于提升独立学院独立性ꎬ加强独立学院办学自主性ꎮ由于独立学院在校园资产㊁人事管理㊁招生权等方面与本部母体实现了实质性的分离ꎬ将独立学院推向了市场ꎬ需要自主管理ꎬ自负盈亏ꎬ这对独立学院的管理体制形成倒逼ꎬ有利于独立学院的管理体制创新及市场化改革ꎮ3.增加学校经济收入ꎬ优化师资结构对于发达地区的重点高校来说ꎬ由于收入主要依赖于教育部拨款ꎬ与当地经济㊁消费水平之间存在脱节ꎬ导致高校普通教师收入偏低ꎬ教师流动性较高ꎬ办学经费有时也较为紧张ꎬ不利于学校发展ꎮ为提高教师收入ꎬ增加教师福利ꎬ稳定师资队伍ꎬ部分高校进行了品牌输出ꎬ以学校品牌入股与社会资本㊁异地政府合作举办二级学院ꎮ此外ꎬ 985工程 211工程 双一流 建设使高校竞争日趋激烈ꎬ但由于中国高校人事体制改革普遍滞后ꎬ导致人力资源错配㊁浪费严重ꎬ影响重点高校竞争力ꎮ开办异地二级学院为母体高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开拓了新空间ꎬ有利于优化母体高校师资结构ꎬ提高母体高校竞争力ꎮ(二)异地办学接受地政府的利益诉求1.政绩需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ꎬ而科技的最重要孕育母体是教育ꎬ特别是高水平大学ꎮ在新经济方兴未艾的今天ꎬ高水平大学对所在地科技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ꎮ在中国当前体制下ꎬ尽管官员晋升影响因素很多ꎬ但政绩还是最重要因素ꎬ政绩的最重要指标是当地经济发展速度与可持续性ꎮ要保证可持续㊁高速度的经济增长ꎬ高素质人才与高水平高等教育机构是重要支撑ꎮ因此ꎬ对于高教基础薄弱的经济强市来说ꎬ重点高校建设就成为重点竞争内容ꎬ关系政绩与城市可持续发展ꎮ鉴于自主培育重点高校费时费力且效果不佳ꎬ直接引进名校异地办学便成为捷径ꎮ在青岛大学与深圳大学发展缓慢的情况下ꎬ青岛与深圳市政府就成为高校异地办学的积极推动者ꎬ而苏州市政府也并不满足于发展苏州大学ꎬ已积极与南京大学接洽ꎬ希望建立南京大学苏州校区ꎮ对于发达地区县市政府而言ꎬ引进高校对于城市整体竞争力㊁社会知名度的提高以及排名的提升意义重大ꎬ也是具有显著意义的政绩工程ꎬ值得争取ꎬ因此政府也乐于成为高校异地办学的积极推动者ꎮ2.经济发展需要吸引高校异地办学可以为迁入地或接受地提供可持续的技术支持ꎬ为当地产学研的一体化创造更多机会ꎬ助力当地产业升级ꎬ为产业集群添加新动力ꎮ高校异地办学也能够为当地提供更多的高素质劳动力ꎬ使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更加平衡ꎬ为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的人力资本支持ꎮ高校异地办学还直接推动高校周边地产升值ꎬ形成新的商业中心ꎬ大批高校学生的涌入也刺激当地消费ꎬ提高基础设施利用效率ꎬ拉动当地经济发展ꎮ3.文化发展需要高校是高雅文化的重要传承者㊁传播者㊁创造者ꎬ对于当地文化水平的提升㊁居民素质的提高㊁社会风气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ꎮ得益于改革开放带来的产业转移㊁技术扩散㊁人口红利㊁国际贸易红利ꎬ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崛起ꎮ但与经济快速发展相比ꎬ保守㊁落后的文13中国高校异地办学的类型㊁原因与利弊分析化形态依然长期存在ꎬ一些陋习和封建思想仍未革除和改变ꎬ经济与文化发展不平衡时有体现ꎬ无疑会影响社会和谐ꎮ高校分校区的引进对于缩小引入地经济与文化发展差距ꎬ整体提高社会文化素养ꎬ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意义ꎮ(三)异地办学社会资本的利益诉求毋庸置疑ꎬ参与高校异地办学的社会资本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意识ꎬ但亦难免有其经济利益考量ꎮ社会资本很早就认识到高校品牌的知识产权价值ꎬ愿意与高校一起合作办学实现品牌价值ꎬ分享经济利益ꎮ正是这些社会资本的踊跃参与ꎬ客观上起到了缓解国家高等教育投资压力的作用ꎬ增加了国家高等教育供给ꎬ培养了大批人才ꎬ实现了多赢目标ꎮ(四)教育管理部门的利益诉求1.确保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均衡配置东北和西北重点高校到沿海发达地区异地办学虽有一定合理性ꎬ但重点高校也是地方经济振兴的重要支撑力量ꎬ在东西㊁南北经济差距越来越大的情况下ꎬ如果任其无序发展下去ꎬ不对其进行必要监管ꎬ可能会导致东北㊁西北地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过度流失ꎬ使东西㊁南北高等教育差距进一步扩大ꎬ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ꎬ形成马太效应ꎮ因此ꎬ对高校异地办学ꎬ教育管理部门也应该进行必要的监管ꎬ以不危及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均衡配置红线为前提ꎮ[11]2.提高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产学研本应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有机体系ꎬ然而长期以来三个环节之间衔接不够紧密ꎬ存在脱节ꎬ使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较低ꎮ虽然政府通过管理体制改革在尽量打通产学研阻隔ꎬ提高高校成果转化率ꎬ但还不足以彻底改变客观地域劣势造成的合作平台㊁转化平台缺乏的状况ꎬ导致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平台与高校能力不相匹配ꎬ科研成果形成率㊁转化率都比较低ꎬ科研资源浪费严重ꎮ要提高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ꎬ异地办学是一个可供选择方案ꎬ如果运用合理ꎬ它能够实现高校成果与地方发展需求的有效对接ꎬ提高产学研一体化水平和高校资源利用效率ꎮ3.提升高等教育质量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ꎬ量的扩张已经进入尾声ꎬ质的提升成为重点ꎬ 双一流 建设的目标正是如此ꎮ因此ꎬ中央政府更希望高校通过管理制度㊁人才体制改革提高办学水平ꎬ实现内涵式发展ꎬ不太赞同高校通过异地办学实现量的外延扩张ꎬ更反对高校为经济利益滥用学校品牌ꎬ稀释其价值ꎮ三㊁不同类型高校异地办学行为的利弊分析㊀㊀高等教育具有正外部性ꎬ属于半公共品ꎬ公立大学由国家财政支持ꎬ更要以公共利益为重ꎮ因此ꎬ对于公立高校异地办学行为的评价也应以公共利益优先ꎬ将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㊁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和竞争力置于经济利益之前ꎮ(一)重点高校异地分校区办学模式的利弊分析这种模式对于西北㊁东北地区一些重点高校的发展与竞争力维持有正面作用ꎬ哈尔滨工业大学正是通过改变地缘劣势化解了自身困局ꎮ由于传统优势学科依然保留在哈尔滨校本部ꎬ深圳与威海分校主要是新兴学科开发ꎬ与当地经济紧密结合ꎬ实现专业错位发展ꎬ因此哈尔滨工业大学在维持本部教育资源的基础上ꎬ实现了综合竞争力的提升ꎬ也助力了深圳㊁威海经济的发展ꎬ实现了多赢目标ꎮ但对于发达地区的重点高校来说ꎬ这种模式值得商榷ꎮ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与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的发展就不尽人意ꎮ常州对生源和教师的吸23北京社会科学㊀2020年第6期引力远低于省会城市南京ꎬ并且常州作为一个地级市ꎬ拥有高校数量不少ꎬ又重点支持常州大学ꎬ对河海大学常州分校的支持就很有限ꎮ而河海大学在南京有本部与江宁校区ꎬ没有精力也缺乏意愿对常州校区大量投资ꎮ宣城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级市ꎬ对生源与教师的吸引力更低于常州ꎬ市政府财力更有限ꎬ技术转化与需求平台更少ꎮ合肥工业大学在宣城建分校增加了管理难度ꎬ稀释了学校品牌价值ꎬ对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力效果并不显著ꎮ(二)重点高校异地合办独立学院模式的利弊分析这种模式在高等教育短缺时代能够增加高等教育供给ꎬ为国家培养大量人才ꎬ有利于经济㊁社会发展ꎮ但随着中国高校不断扩招ꎬ高等教育需求的逐渐饱和ꎬ这类独立学院由于收费高ꎬ教育质量偏低ꎬ性价比不高ꎬ存在意义已打了折扣ꎮ并且这类独立学院异地办学空间跨度普遍较大ꎬ管理难度大ꎬ各方权㊁责㊁利划分不清ꎬ利益纠葛较多ꎬ不仅分散学校精力ꎬ也使学生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ꎬ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ꎮ[12]而且这种偏重经济利益的办学模式可能会助长权力寻租行为ꎬ并影响部分高校教师价值观ꎬ拉低整体师德水平ꎮ此外ꎬ独立学院较低的学术水平也会稀释重点高校品牌价值ꎮ(三)地市高校省会聚集模式的利弊分析这种异地办学模式不仅能改善办学环境ꎬ加强对师资与生源吸引力ꎬ而且有利于提高行为高校的竞争力ꎮ因此ꎬ该异地办学模式正在被广泛仿效ꎬ特别是那些以省命名却不在省会的高校很多都有到省会异地办学的打算ꎮ然而值得注意的是ꎬ这种模式也会产生加剧地区内高等教育不均衡的负效应ꎮ如西南石油大学从南充市㊁四川农业大学从雅安市㊁西南交通大学从峨眉山市异地办学到成都ꎬ并且逐步实现办学重心转移ꎬ无疑进一步扩大了成都与其他地市高等教育资源差距ꎬ使其他地市的发展更加困难ꎮ而且这种外延式的异地办学从长远看并未从根本上提高学校办学水平ꎬ改善其管理制度ꎬ反而使部分大学债务缠身ꎬ严重影响其持续发展ꎮ(四)独立学院去中心化异地办学模式的利弊分析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情况看ꎬ私立大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ꎬ可以对公立大学形成竞争压力ꎬ推动高等教育不断自我改革ꎮ以哈佛大学㊁耶鲁大学㊁斯坦福大学㊁早稻田大学㊁庆应大学为代表的私立大学由于管理制度先进ꎬ成为世界顶尖大学ꎮ中国高等教育要发展ꎬ也需适当发展壮大私立大学ꎮ从浙江经验看ꎬ独立学院异地办学的海宁㊁诸暨㊁桐庐都是经济发达地区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比内地普通地级市差ꎬ并且处于长三角核心区ꎬ离杭州非常近ꎬ区域优势比较明显ꎮ这些小城市规划合理ꎬ人居环境优良ꎬ基础设施完善ꎬ交通发达ꎬ完全具备高等教育发展条件ꎮ虽然去中心化对生源有一定影响ꎬ但小城市宜居的环境能够吸引比较优秀的师资ꎬ只要加强管理ꎬ政府给予独立学院更公平的财政支持ꎬ更大的课程自主权与专业设置权ꎬ在此类独立学院转型中应该会有一批私立大学崛起ꎮ私立大学的崛起会对公立大学形成鲶鱼效应ꎬ刺激高等教育改革ꎬ提高高等教育竞争力ꎮ因此ꎬ这类独立学院的去中心化异地办学利大于弊ꎮ(五)普通高校去中心化异地办学模式的利弊分析普通高校去中心化异地办学模式对行为高校来说ꎬ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低水平规模扩张ꎬ分享地方经济发展红利ꎮ但这种低水平规模扩张可能会增加管理难度与协调成本ꎬ并且由于分校区离中心城市较远ꎬ导致师生在多校区之间疲于奔命ꎬ降低学校对师资和生源的吸引力ꎬ最终可能降低学校整体教育质量ꎮ此33中国高校异地办学的类型㊁原因与利弊分析外ꎬ这种规模扩张也可能导致学校债务增加ꎬ使学校教职工的收入与福利降低ꎬ人才流失加剧ꎬ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ꎮ从国家角度看ꎬ随着中国高校扩招进入尾声ꎬ高教的发展重点已经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ꎬ中央政府希望高校通过管理体制改革㊁人事体制改革㊁教学体制改革实现内涵式发展ꎬ而不太赞成高校继续这种 铺摊子 式的外延式扩张ꎮ因此ꎬ无论是从行为高校还是从政府角度看ꎬ这种去中心化异地办学模式都值得商榷ꎬ可能弊大于利ꎬ需要进行再论证ꎮ四㊁因校制宜采取不同对策㊀㊀中国国情的复杂性决定了不同地区㊁不同类型高校所面临发展问题的多样性ꎬ因此在解决上应避免 一刀切 ꎬ必须因校制宜才能对症下药ꎮ对于异地办学行为ꎬ不同高校的办学动机㊁办学模式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均有不同ꎬ只有进行全面分析ꎬ有针对性地采取差异性对策ꎬ才能有效地趋利避害ꎬ提高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ꎮ(一)对重点高校异地开办分校模式ꎬ教育管理部门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东北㊁西北地区的重点高校ꎬ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允许其在沿海发达城市开办分校ꎬ这样才能有效化解它们的地缘劣势ꎬ扭转竞争力下滑趋势ꎮ但这种允许是有条件的ꎬ即必须保证本部教学㊁科研水平不下降ꎬ本部与分部之间专业设置应因地制宜ꎬ错位发展ꎬ相互补充ꎮ由于本部与分部距离较远ꎬ最好实行事业部制度ꎬ扩大分部办学自主权ꎬ实现分部管理体制对本部的倒逼ꎬ以提高整体办学水平ꎮ对于沿海发达省份的重点高校ꎬ教育管理部门则应对其开办分校严格管控ꎮ像山东大学㊁浙江大学㊁中山大学本身就是 巨无霸 ꎬ管理难度比较大ꎬ教育管理部门对它们的定位是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ꎬ重点是质的提升而非量的扩张ꎬ继续扩大规模反而会增加管理难度ꎬ稀释精度ꎮ对于省会重点高校到普通地级市异地开办分校ꎬ教育管理部门也应合理加以管控ꎬ防止分散本部办学资源ꎬ生源质量和师资水平下降等问题ꎬ尤其对是否获得合适的产学研平台以及相应财政支持方面要进行充分考量ꎮ(二)对重点高校异地合办独立学院模式ꎬ教育管理部门应尽量禁止随着中国高等教育需求的逐渐饱和ꎬ这类三本院校已完成历史使命ꎬ存在意义不大ꎮ对于那些已经开办的此类三本院校ꎬ教育管理部门可以明确要求在合理规划的期限内转让或停办ꎮ重点高校这类异地办学行为往往以学校品牌为代价ꎬ以经济收益为目标ꎬ偏离了公办高等教育的初衷ꎬ分散了学校办学精力ꎬ与争创世界一流高校的定位相背离ꎮ且这种偏于经济利益的办学目标还会腐蚀教师品德ꎬ败坏学校风气ꎬ带来管理风险ꎬ影响教育质量ꎮ因此ꎬ对这类异地办学模式教育管理部门今后应该尽量禁止ꎮ[13](三)对地市高校的省会聚集办学模式ꎬ教育管理部门应严格控制首先ꎬ这会加剧区域内部本来就存在的高等教育不平衡ꎬ扩大发展差距ꎮ在内地省份ꎬ省内人㊁财㊁物向省会聚集使其对省内其他城市形成越来越大的发展优势ꎬ高等教育资源向省会城市的聚集会进一步降低学校本部所在城市的发展潜力ꎬ加剧省内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ꎮ其次ꎬ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主要依赖于管理体制创新㊁教育方法创新㊁人才体制创新等内涵式改革ꎬ普通高校向省会城市聚集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其教育质量ꎬ反而由于危机感降低延缓改革ꎬ并且由于巨额债务发展受阻ꎮ因此ꎬ对于内地地市普通高校来说ꎬ重要的是要加强内部体制改革提高教育质量ꎬ而不43北京社会科学㊀2020年第6期。

高等学校异地办学的动因与困境分析

高等学校异地办学的动因与困境分析

DOI:10.16661/ki.1672-3791.2112-5042-8037高等学校异地办学的动因与困境分析周源(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管委会江苏常州213022)摘要:当前高等学校异地办学的现象成为高校发展的主旋律。

伴随经济发展和国家教育政策的变化,高等教育办学竞争十分激烈,各高校为了提高自身的排名与国内、国际地位,同时也是为了确保增长后劲,通过迅速扩大自身体量和办学门类、规模,比如兼并和发展异地校区的途径来达到目的。

分校与校区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校有独立的法人资质,而校区与主校区共用法人资质,因此分校享有更为独立自主的管理权限。

在异地校区建设办学过程中会遇到管理模式、教育资源、文化精神、学生培养和师资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而研究异地校区的动因有利于从根本上把握解决问题的实质。

关键词:高等学校异地校区办学模式教育资源科研师资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2)08(b)-0168-04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and Dilemma of Running Non-localCampu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ZHOU Yuan(Changzhou Campus of Hohai University,Office of Admin Committee,Changzhou,Jiangsu Province,213022China)Abstract:Currently,the phenomenon of running schools in different places has become the main method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long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change of 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the competition for running higher education is very fierce.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own ranking and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tatus,as well as to ensure the growth momentum,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hieve their goals by rapidly expanding their own volume,categories and scale of running schools,such as merging and devel‐oping non-local campuses.The ess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dependent campus and the non-local campus is that the independent campus has independent legal person qualification,while the non-local campus and the main campus share legal person qualification,so the independent campus enjoys more independent management author‐ity.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nd running schools in different campuses,we will encounter problems in manage‐ment mode,educational resources,cultural spirit,student training and teacher construction,and the study of the motivation of different campuses is conducive to fundamentally grasp the essence of the problem solutions.Key Words:Non-local campus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chool running mode;Educational resources;Sci‐entific research teachers基金项目:河海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河海大学“十四五”至“十六五”期间科技人才培养规划》(项目编号:2019B54814)。

“双一流”高校异地办学发展困境及破解之策

“双一流”高校异地办学发展困境及破解之策

“双一流”高校异地办学发展困境及破解之策作者:唐灿彭絮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4年第04期摘要:异地办学在特定历史时期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区域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

本文透过异地办学机构的形态样式、时间轨迹、地域分布、培养规格与合作对象这5个要素,分析其面临的3大困境,提出针对性建议:用好教育评价指挥棒、树立科学发展导向,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地方院校发展生态,合理调控高教领域投资、发展新时代高质量研究生教育。

关键词:高等教育;异地办学;困境;破解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24.04.025高校异地办学的出现,是伴随着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大规模布局结构调整而产生的,是在国家准许前提下,由市场主导的高校自发行为。

异地办学机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举办高校发展受地域限制的困局,满足了地方城市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并赋予所在城市以特定的文化禀赋,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推动了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

深圳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强强联合”,就是最典型的成功案例。

时至今日,高校异地办学已蔚然成风,但此时的政策环境不同往日,教育主管部门的态度从“鼓励支持”“批准设立”到“一再收紧”。

2005年,时任国务院学位办主任在视察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时表示,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的独特发展为我国异地举办研究生教育提供参考和重要的借鉴。

2017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管理的通知》提出,审慎决策建设新校区,原则上不支持、不鼓励跨城市、跨省建设新校区,特别是具有本科教学功能的新校区。

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度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通知》再度明确,申请设置本科学校的,须不存在跨地市办学的问题。

同年,教育部在对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4101号提案的答复中,在肯定异地办学作用的同时,着重强调了部分高校对各校区统筹定位不够、异地校区办学成本较高、大多缺乏高水平稳定师资队伍等问题。

高等院校多校区办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等院校多校区办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的 风 险 , 为 高 等教 育 理 论 研 究 者 和 管 理 实 践 者 面 临 的 新 成
挑战 。

职 责 分 明 , 现 了 统 筹 集 中和 分 散 管 理 的结 合 ; 足 之 处 则 实 不
在于校 区距离较 远 , 息传 递不 畅 , 易造成 配合 不协调 、 信 容 效率 低下 。
2 .以块 为 主 的 管理 模 式
以 块 为 主 的 管 理 模 式 , 常 表 现 为 在 核 心 校 区 的 统 一 通
管理 下 , 校 区 作 为 一 个 或 多 个 部 门相 对 独 立存 在 。 个 校 分 每
区各 自具 有 一 整 套 管 理 体 系 , 括 上 至 行 政 机 构 , 至 实 验 包 下
理 ; 谓 “ ” 即是 校 区 内 部 的 横 向 管 理 , 校 区成 立 的 管 所 块 , 由
理 机 构 实 行 本 区化 管 理 。根 据 对 “ ” “ ” 条 、块 的侧 重 点 不 同 ,
高 校 多 校 区办 学 主要 形 成 了 如 下 4种 管 理 模 式 : 1 以条 为主 的 管理 模 式 .
条 块结合 的管理模 式 又可分 为“ 条 为主 , 块结合 ” 以 条 型和“ 块为主 , 块结合” 。 以 条 型 ( ) 以条 为 主 , 块 结 合 ” 1“ 条 型 学 校 各 职 能 部 门 派 出 延 伸 的 管 理 办 公 室 , 分 校 区 设 在 、
级 管 理 机 构 , 体 负 责 教 学 、 研 、 政 组 织 的运 作 ; 分 校 具 科 行 各
区 作 为 二 级 学 院所 在地 , 设 任 何 管理 机 构 。 种 管理 模 式 不 此
区办学 始于 2 纪 8 0世 0年 代 、 展 于 9 发 0年 代 , 今 已 有 近 至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校异地办学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校异地办学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摘要高校异地办学是高校和地方政府共性和个性利益追求下的“共赢”驱动行为。

大规模的高校异地办学机构的兴起,也带来了管理不规范等若干问题,教育部因此不断缩紧有关异地办学的相应政策。

高校异地办学要加强规范管理、做好顶层设计、谋划发展新思路,切实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有效提升。

关键词高校;异地办学;高质量;对策Analysis on the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of Running Schools in Other Places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ZHANG Sheng Abstract Universities running schools in other places is a “win-win”driving behavior under the pursuit of common and indi‐vidual interests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local governments.As running schools in other places have brought about a number of problems such as irregular management,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has continuously tightened relevant policies.Universities running schools in other places should strengthen standardized management,do a good job in top-level design,plan new ideas for development,an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Key words universities;running schools in other places;high-quality;strategies高校异地办学,是指高校在本部校区所在城市以外的其他城市设立教学点或科研机构,以组织高等教育相关教学和科研活动的行为。

我国大学异地办学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我国大学异地办学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我国大学异地办学的现状与问题研究作者:陈媛媛来源:《速读·中旬》2016年第10期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发展规模不断加大。

大学异地办学是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普遍采用的办学方法,其对于突破地区和空间上带来的限制、扩大教学规模、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是,从当前我国大学异地办学的现状来看,大学异地办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引起相关人员和部门的特别重视。

本文就大学异地办学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大学异地办学;现状;问题大学异地办学形式较为受我国各高等院校的欢迎,因为它不仅解决了地区限制问题,而且能够扩大学校的教学规模,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在大学异地办学过程中,各异地学校需要加强与当地政府的交流和沟通,相互磨合,以获得更好的发展。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也较容易产生一些出乎意料的问题,为大学异地办学带来了不少困难。

为了保证大学异地办学的质量,相关人员必须要针对办学中的问题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以下本文就大学异地办学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1大学异地办学的现状及问题1.1分校办学中出现的问题大学异地办学出现的问题包括多个方面,从分校的办学实践来看:首先,分校在异地办学,其办学的基础就较为薄弱,这一点将会导致分校办学的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

大学办学与一般的中小学办学不同,其对校园的精神底蕴要求较高,只有具备较强的精神底蕴,学生们才会对学校更加认同,学校也才能够以自己的精神和校园文化感染学生,增强校园凝聚力。

但是,由于是异地办学,分校的精神底蕴一定会不如本校,因此也会限制校园的发展。

其次,基础设施建设和师资力量建设问题较多。

相对于本校来说,分校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更多的问题,这就要求分校能够加倍做好教学的基础工作,其中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和师资建设工作。

我国大学异地办学的分校在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较多的难题,教学设备不够先进、设备数量无法得到保证都会影响学生的招生情况和教学质量。

大学异地校区整改方案

大学异地校区整改方案

大学异地校区整改方案大学异地校区整改方案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许多大学纷纷建立了异地校区,以满足不同地区学生的需求。

然而,一些异地校区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师资力量不足、硬件设施不完善等。

为了能够更好地发展异地校区,提高教育质量,我设计了以下整改方案。

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异地校区建设过程中,应重视师资力量的配备。

要通过与知名高校的合作,招募优秀的教师团队,确保师资力量的高水平和有效性。

同时,要建立良好的师资培训机制,定期组织教师培训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

其次,完善硬件设施建设。

在异地校区的建设中,要注重硬件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要优先满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建设现代化的教学楼和寝室楼,配置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设施,并加强宿舍、食堂、图书馆等生活设施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再次,加强学术研究和科研创新。

要通过建立科研平台和创新团队,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

除了传统的学术研究,还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提倡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促进科技与产业的结合。

最后,加强与本地区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

通过与当地高校的合作,可以共享资源、互通有无,提供更多的教学和学习机会。

可以通过联合开设课程、双向交流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此外,还可以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实践教学和实训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总之,大学异地校区的整改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师资力量、硬件设施、学术研究和与本地区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等因素。

只有加强这些方面的建设,才能更好地发展异地校区,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关于异地办学教学保障的思考

关于异地办学教学保障的思考

关于异地办学教学保障的思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到异地去读书,这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

异地办学教学保障成为教育界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如何保障异地办学教学的质量,使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成为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异地办学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优秀的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异地办学要引进优秀的教师,并提供他们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

还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评价,确保他们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

要加强教学资源共享。

异地办学的学校可以通过网络和信息技术手段,与其他学校进行资源共享。

可以共享教材、教案、媒体资源等,提高教学效果。

可以建立专家资源共享平台,邀请专家进行在线教学和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机会。

要加强学生管理和关怀。

异地办学的学生面临离家在外的困难和孤独感。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关怀,建立学生工作组织,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

可以开设心理咨询服务,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导。

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家长是学生教育的重要参与者,他们应该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

学校应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和需求。

可以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形式,与家长进行交流。

学校还可以邀请家长参加教育讲座和亲子活动,增强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和支持。

异地办学教学保障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努力。

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资源共享,加强学生管理和关怀,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只有通过综合保障措施的落实,才能更好地保障异地办学教学的质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

关于异地办学的文献综述

关于异地办学的文献综述

关于异地办学的文献综述异地办学是指学校在不同地区开设分校或者类似的教学单位,在教学内容、师资力量等方面与原校保持一致,为学生提供与原校相同或相似的教学服务。

目前,随着人口流动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异地办学逐渐受到关注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异地办学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将异地办学的特点、优势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为异地办学的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异地办学的特点1.地理位置的不同异地办学的最显著特点就是学校的地理位置与原校不同,可能是在城市和农村、东部和西部甚至国内和国外。

这样的地理位置差异可能会导致师资力量、教学环境、学生背景等方面的不同,使得异地办学需要更多的适应性和对教学方案的调整。

2.文化背景的不同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背景也可能存在差异,可能是语言、宗教、传统风俗等方面。

这样的文化背景差异在教学和管理中都可能会产生影响,需要学校进行相应的文化融合和适应性调整。

3.教学模式的创新为了适应异地办学的特点,学校往往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可能会采取在线教学、远程教育、合作办学等方式,以满足不同地区学生的教育需求。

二、异地办学的优势1.资源优化配置通过异地办学,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各地区的教育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异地办学,可以缓解大城市教育资源过剩和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提高教育公平性。

3.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异地办学可以吸引更多的教育资源和人才流入当地,有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提升地区的社会文化和教育水平。

4.拓展学生视野通过异地办学,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地区的文化和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开拓思维。

三、异地办学的问题1.教学质量难保证由于异地办学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的不同,教学质量往往难以保证一致性,可能受到师资力量、教学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2.管理困难不同地区之间的异地办学需要跨区域管理,可能会面临管理困难,包括教学管理、财务管理、师资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关于异地办学教学保障的思考

关于异地办学教学保障的思考

关于异地办学教学保障的思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的便利化,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到异地去读书,以期望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资源。

异地办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学保障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对异地办学教学保障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以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

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在异地办学中,许多学校都存在着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这就需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学校需要加大对教师的招聘力度,保证每一个班级都能有足够数量的优质教师。

学校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以确保他们能够给孩子们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还可以通过与当地名校合作或者邀请专业教育机构来进行教师培训,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需要关注的是教学资源的配置和共享。

在异地办学中,学校往往面临着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比如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

我们需要加强对教学资源的配置和共享。

可以通过与当地学校合作或者引进先进的教育设备,来提高学校的教学资源配置水平,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学习。

还可以通过建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让不同学校之间的资源可以进行共享,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还需要关注的是教学管理和监督。

在异地办学中,学校的管理和监督往往面临着诸多困难,比如学生管理、教学质量监督等问题。

我们需要加强对教学管理和监督的建设。

可以通过建设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质量评估系统等,来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监督能力,确保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还可以建立教师考核制度和学生评价制度,督促教师和学生刻苦学习,保证教学质量。

需要关注的是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和参与。

在异地办学中,家长和社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支持和参与对于学校的教学工作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加强对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和参与。

可以通过开展家长学校、建设家长委员会等,来提高家长的参与度,让他们更加关心和支持学校的教学工作。

关于异地办学教学保障的思考

关于异地办学教学保障的思考

关于异地办学教学保障的思考异地办学是指学校在非本地区开展教学活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对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许多学校开始选择在异地办学,以满足人民对教育的需求。

异地办学也面临一系列的教学保障问题。

本文将从教师培训、教学资源、教学管理和学生服务等四个方面进行思考,以探讨如何保障异地办学的教学质量。

教师培训是保障异地办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由于异地办学,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较远,因此必须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以确保他们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培训班、开展研讨会等方式,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并提供教学资源和案例分析,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还可以与各地的教育局和高校合作,建立教育教学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借鉴。

教学资源是保障异地办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学校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实验设备等。

学校还可以建立学习社区,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育体验。

学校还应当注重教学资源的更新和维护,定期更新教材和课程内容,确保教学资源的质量和可靠性。

教学管理是保障异地办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学校应当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体制,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估机制。

教学计划应当和本地教育局的教学标准相一致,并结合异地办学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教学评估应当注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以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还可以通过建立教学质量保障组织和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管理。

学生服务是保障异地办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

学校应当重视学生的个体需求,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学习支持。

学校可以开设在线辅导课程、设置学习小组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建议和指导,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学校还可以建立学生服务中心,提供学生生活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包括住宿、就餐、就业等方面的服务。

高校两地办学管理模式初探

高校两地办学管理模式初探

高校两地办学管理模式初探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深化,高校两地办学管理模式也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全国范围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尝试在不同地区设立分校,以满足当地学生的需求并促进地区教育发展。

高校两地办学管理模式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如何更好地管理好这种模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高校两地办学管理模式进行初步探讨,探讨其存在的问题、挑战和改进方向。

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高校两地办学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由于地域之间的差异性,高校在不同地区设立分校需要考虑到当地的教育资源、学生需求、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这就需要高校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高校两地办学管理模式也面临着教学质量、师资配备、学术交流等方面的问题。

学校之间的管理协调、信息共享、互相支持等都需要更加完善。

高校两地办学管理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我们需要认清高校两地办学管理模式的改进方向。

高校需要更加重视分校的管理和运营,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范。

高校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保证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

高校需要加强与分校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合作交流,促进各地分校之间的协同发展。

高校需要在教学资源、课程设置、教学设施等方面进行合理配置,提高分校的教学条件和办学水平。

在改进高校两地办学管理模式的我们也需要充分发挥政府、高校和社会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高校两地办学管理模式的发展。

政府需要加大对高校两地办学项目的支持和扶持力度,提供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

高校需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影响力。

社会需要共同参与,提供资源支持和意见建议,推动高校两地办学管理模式的健康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高校两地办学管理模式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高校两地办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当地学生的需求,促进地区教育的发展。

高校两地办学还可以促进高校内部的管理和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

高校两地办学管理模式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我国高校异地办学过程中需要关注的若干问题分析

我国高校异地办学过程中需要关注的若干问题分析

职业教育与培训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20期160㊀㊀作者简介:程瑶(1996-),女,汉族,陕西宝鸡人,研究生在读,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我国高校异地办学过程中需要关注的若干问题分析程㊀瑶(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西南宁530004)摘㊀要: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的伟大历程,高校异地办学也走过了快速发展的30年,成为这几年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然而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和问题,为了使得高校异地办学能顺应时代要求,获得可持续发展,提出若干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关键词:高校异地办学;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G 4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c n k i .1672G3198.2018.20.0821㊀引言现如今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经济迅速增长,而教育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教育需求量也在与日俱增,为了更加积极的面对各种挑战,高校异地办学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本文在此处所讲的高校异地办学指的是,高校在除校本部之外,在异地新建校区,而这个异地却不仅仅局限于本省或本国,有可能是存在于不同国家的异地校区.然而在具体办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和问题,为了使得高校异地办学能顺应时代要求,获得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此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与见解.2㊀文献回顾我国高校异地办学更多的是基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展而产生的一种办学形态,国内研究者在肯定了高校异地办学是历史发展必要趋势的基础上,主要围绕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一是关于高校异地办学内涵与办学模式划分.所谓 异地办学 是高校(通常是重点高校)在所在城市之外的另一城市以某种形式建立高等教育机构,在办学模式划分上,有的分为创生性办学模式㊁分割性办学模式和延伸性办学模式,有的划分为兼生整合性办学模式㊁分离扩张性办学模式和借助发展型办学模式,而有学者则将异地办学模式概括为属地式管理㊁延伸式管理和混合式管理.二是高校异地办学的重要意义研究.研究者认为高校异地办学能充分调动各地方政府对于高校办学的积极性,不断扩大教育规模,同时能够推动高校自身的发展空间,为当地构建人才高地,提高城市品位,继而推动城市发展;同时高校异地办学可以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并且能够有效缓解教育扩招给学校带来的压力,充分调动学校的办学积极性.三是高校异地办学存在的问题研究.研究者认为高校异地办学存在着没有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大学精神的传承缺乏根基;日常办公事务处理不便以及教工㊁学生远离主校区而造成信息不灵㊁沟通不便,教师㊁学科资源在主分校区之间的分配不均,导致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且异地办学初期教学管理部门教学管理人员力量薄弱,管理职责分工不明确,教学教研人才引进遭遇困难等问题.四是推动高校异地办学的建议.要明确高校异地校区办学的要求,提倡新老校区不同而和㊁优势互补,同时要建立良好的 高校 政府 合作机制,加强改革创新,增强高等教育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动力,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和新媒体教学手段,加强教学资源共享,改革教师收入分配制度,形成人才储备制度,培养青年教师骨干.关于高校异地办学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学者们都肯定了高校异地办学是历史发展的必要趋势,但对高校异地办学的办学模式划分㊁重要意义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大同小异,并且,大多数的研究都单向度地站在新校区立场来探讨如何推动高校异地办学问题,缺乏从主校区与新校区相互联系的维度来探讨异地办学建设问题,本文试图从此方面着手,将高校异地办学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进行归纳,并探讨如何更好的推动异地办学的发展.3㊀高校异地办学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3.1㊀与主校区文化的传承问题高校异地办学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与主校区的文化传承问题.大学精神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大学文化主体在长期实践中,经历史的积淀㊁选择㊁凝练㊁发展而形成的,并为大学成员一致认同的深层次的主体文化,对于学校的整体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大学的主校区文化已经经历非常多年的沉淀,能够代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20期161㊀表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人文精神.由于新校区的建设时间较晚,仍处于 文化空白 阶段,如果没有与主校区的文化进行良性的传承,容易使新校区的文化与主校区的文化差异大,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全面发展方面与主校区也会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些差距多表现在 知识丰富程度㊁人文素养㊁集体责任感㊁民族情怀和世界眼光 等几个方面.因此,在异地办学的建设过程中,要实现新校区与主校区文化的传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的差距,促进新校区的发展.3.2㊀教学质量问题高校异地办学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教学质量问题.新校区由于建成较晚,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教学体系,且由于新㊁主校区教师资源分配不均,异地办学新校区大多数的教师都为外聘教师,其本身教学水平不高,导致教学质量出现问题.同时,新校区一般与主校区距离较远,本部的教师不仅要进行课题研究,而且还要在几个校区来回奔波,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无法深入的对学生进行指导,有时由于教师资源的缺乏,将 小课教学 改成 大课教学 或将 互动式教学 改成 讲授式教学 等,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无法保证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由此可见,在高校异地办学的过程中,要注重解决教学质量的问题,推动异地办学可持续的发展.3.3㊀与主校区的信息交流问题高校异地办学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与主校区信息交流问题.高校异地办学新校区因与主校区相距较远,这种空间的分隔,给学校的日常教育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与困难.异地办学新校区虽然单独成立,但是也是主校区的 衍生 ,况且新校区刚成立不久,仍处于 摸索 阶段,且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匮乏,管理职责不明确,容易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许多好的想法不能落实;同时,新校区由于教师资源匮乏,许多老师在主校区任教,平时与新校区的学生联系沟通甚少,容易导致新校区学生信息沟通不畅,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在平时的教学管理中,要注意与主校区的信息沟通问题,减少新校区因距离而产生的孤单感,克服因距离而给平时教学与行政管理所带来的困难与挑战.3.4㊀文化建设问题高校异地办学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学校文化建设问题.校园文化对于学校的整体建设至关重要,文化对于学生的熏陶与培养有时甚至比在课堂上要学到的东西更具有意义.而异地办学的新校区校园人文环境只处于培育的过程之中,特别是与 大学 之称相符的大学校园主流文化的形成,更需要艰辛日久的培育㊁养护.许多新校区在校园文化的建设当中,只是简单的 复制 与 搬运 ,但新校区由于建成不久,缺乏文化根基, 照搬 过来的文化只能是 徒有其表 ,并不能使学生产生文化认同与归属感,难以形成和谐校园文化.因此,在异地办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新的校园文化.3.5㊀人才引进问题高校异地办学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人才引进问题.新校区是否能够建设好,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教师资源,只有好的教师资源才能够吸引学生来此求学,也才能推动优秀科研成果的产出.新校区在初创时期,工作与生活配套设施条件有限,科研氛围的形成和科研条件的完善更是需要若干年的时间,虽有名校品牌优势,但许多有潜力㊁适用性强的高层次人才在落地校区方面仍顾虑重重.且异地办学新校区大多都是近年来新设或热门的专业,而这些专业一般主校区也在开设,能够分给新校区的老师本身就不多,且大多数的老师都是不愿意在几个校区之间来回奔波,使得新校区的教师资源匮乏,教学质量普遍不高.要想推进新校区长久的发展,就不能仅仅依靠外聘教师与主校区教师的力量,必须立足于自主发展,培养一支专业化㊁高水平㊁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以此推动新校区的建设.4㊀推动高校异地办学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4.1㊀传承主校区优秀文化,促进新校区文化的建设主校区承办多年,文化底蕴深厚,新校区应积极传承其优秀文化,以填补文化 空白 的不足.学校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则是校史和校训.校史是对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是指记录学校建立发展和变迁的过程的文献资料;校训则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是大学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学校可以通过举办校史以及校训学习活动来增加学生对于校园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对学校的归属感.同时,新校区还可以与主校区一起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一方面增进新㊁主校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另一方面,为新校区传承主校区优秀文化提供了平台,以保持文化的 一脉相传 .而新校区一方面在传承主校区文化的同时,另一方面也要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异地办学新校区可以通过融合地域文化,将学校的校区建设㊁文化建设与当地的文化习俗㊁城市建设向融合,利用自身办学特色创造异地校园的文化特色,与主校区真正实现 和而不同 .4.2㊀加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由于新校区在创建初期,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开展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不断出现的新情况.但是,是否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是一个学校能够继续发展的重要条职业教育与培训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20期162㊀㊀件,教学质量则又是学校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应加强学校师资力量,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首先应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学校的品牌效应,加快人才引进,通过海外引进㊁国内优选㊁退休返聘等方式,建立稳定的教学队伍,使其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同时要形成完善的人才储备制度,通过聘用刚踏入社会的青年教师,为他们提供完整的教师培训体系,利用学校骨干教师资源,开展业务素质考核㊁经验交流等活动,使其成为学校的后备人才.与此同时,要着重于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创新学科培养方式㊁教学模式㊁课程考核方式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要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联系,推动科研成果的产出.4.3㊀建立校园网络平台,利用新媒体的力量搭建校区沟通桥梁校园网络平台是一个学生与学校㊁学校与学校之间交流的桥梁,是学校实现多校区和异地办学的重要工具,是实现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率与效果,加强信息交流与文化沟通的重要基础,学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力量,为新校区与主校区之间提供无障碍的沟通.现如今是一个信息社会,人们通过网络来进行交流与信息的采集等,达到一个即发即到的水平.学校也应利用这一科技,通过自媒体平台宣传校园文化㊁传达信息.通过建立校园微信公众号㊁学校官方网站,异地校区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到主校区的动态,而主校区的学生也可以积极参加到新校区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并且,可以建立网络直播平台,不论是学校的重要会议㊁教师课堂教学㊁学生开展的优秀活动等都可以利用直播平台进行传播与交流,促使新㊁主校区之间信息传达及时㊁沟通畅通.4.4㊀加强与当地政府之间的合作异地办学新校区由于刚创建不久,又与主校区相距较远,许多方面仍处于完善的阶段,且高等教育㊁高等学校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两者之间有一种 共生 关系,学校要利用这一特点,在办学中树立 学校 政府 合作理念,加强与政府之间的合作关系.一方面,学校要做好带头引导作用,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资源,通过进行课题研究㊁实地勘察探测㊁社会实践等教学活动,为城市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提供 锦囊妙计 ,并为当地提供人才储备,以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学校还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校园活动或与当地特色节日㊁文化习俗相融合的活动,以丰富城市的文化生活.另一方面,政府可以为学校的发展以及科研提供资源支持,以推动学校的建设.学校与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合作机制,制定相应的文件政策,以推动两方的长期合作.4.5㊀创新学校管理发展模式异地办学新校区是一种当地政府与学校本部合力管制的管理模式,由于它自身的特殊性,其管理模式并不能和学校本部的管理模式一样.但许多异地办学校区由于缺乏管理经验,不论在管理部门的设置上还是在学科专业的设置上,往往会 照搬 主校区,致使有些方面根本不适用与新校区的建设当中.因此,新校区应充分利用自身的办学特点,积极寻找合适自己学校发展的管理模式,立足于实际情况,促进新校区与主校区的协同发展.新校区还可以结合当地的特色产业或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开设专业,培养专业型人才,推动当地产业的快速发展.5㊀总结高校异地办学模式已经成为了我国高校的一种发展趋势,符合我国当前的发展需求,有其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在具体的办学过程中,会面临各方面的困难与挑战,因此,学校不仅要借鉴主校区的优秀文化以及管理方式等,更应该从实际出发,在创新中寻找 出路 ,促进新校区的可持续性发展.参考文献[1]汪小布,甘聪葵,李献策.重点高校异地办学的三种模式分析[J ].教育学术月刊,2012,(10):40G42.[2]刘玉萍.异地校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 ].高教探索,2005,(05):80G81.[3]李芹.高职院校异地办学管理模式及其理想选择 以广州市为例[J ].职业技术教育,2010,31(07):32G35.[4]崔秋灏,戴庆洲.高校异地办学的利弊及建议[J ].吉林教育科学,2001,(02):16G18.[5]刘继荣.实现高校异地办学预期目标的相关因素分析[J ].辽宁教育研究,2003,(12):37G39.[6]陈鹏勇.挑战与出路:高校异地办学的发展之路[J ].教育与经济,2009,(04):43G46.[7]刘炳奇,仲彦鹏.高校异地办学模式的发展与问题研究[J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04):134G136.[8]李兴国,郭清顺,何海涛,古小红.给异地办学一个新支点 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多校区(异地)办学[J ].教育信息化,2002,(04):45G46.[9]陈鹏勇,郑文.高校异地办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以珠海大学园区为例[J ].高教探索,2008,(04):36G39.[10]尹成梅.异地办学初期的教学管理瓶颈及应对[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8(10):91G92.[11]王小虎,桑明旭,张晓波.异地办学中母体精神传承模式与选择 以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为例[J ].北京教育(德育),2013,(05):32G35.。

江苏省高校异地办学发展生态与现实考量

江苏省高校异地办学发展生态与现实考量

作者: 贡钰榕[1];印亚军[1]
作者机构: [1]南通大学启东校区建设指挥部,江苏南通226200
出版物刊名: 中国成人教育
页码: 74-76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2期
主题词: 高校;异地办学;资源共享;管理机制
摘要:近年来,江苏省高校异地办学数量明显增多,合作模式、管理体制等方面和以往有所不同,呈现出新的特质。

新的一轮异地办学模式有效解决了高校办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

通过调研,对当下江苏省高校异地办学现状进行仔细探究,发现存在高校办学定位不清、共建协议存在漏洞、履行协议不力、产权移交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析后,提出从办学定位、协议内容、机构设置、履行协议、产权移交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的建议。

关于异地办学的文献综述

关于异地办学的文献综述

关于异地办学的文献综述异地办学是指学校在本校教学资质范围外的地区开展教学活动。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异地办学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异地办学的定义、现状、问题和对策四个方面进行综述。

一、异地办学的定义按照《教育法》的规定,异地办学是指一所教育机构在其许可和认可的教育层次中,在本校设区域办学机构,向学生提供同等水平的学习服务和管理服务。

近年来,我国异地办学的规模不断扩大,从最初的少数试点院校到现在的面向各行各业的各类型院校。

据统计,2018年异地办学招生规模已接近180万人。

目前,我国异地办学的奖励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质量都已得到较大改善和提高。

(1)异地办学带来的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

由于大部分异地办学机构是依托原有学校来实现的,在人才、资金、教学设备和管理水平等方面仍存在差距,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2)异地办学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由于学校与异地办学机构之间的距离远,学校难以实时监管异地办学机构,也难以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督和评估,因此有时会出现教学质量下降的情况;(3)异地办学对学生的食宿、交通、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由于学生就读的地点与家庭远,学生问题的处理存在不便和延误,也会因此导致学生的安全问题;(4)异地办学学历认证的难点。

由于异地办学的规章制度尚未成熟,学历认证部门对异地办学学历的认可也较为保守,导致毕业生在求职和升学等方面遇到困难。

(1)加强异地办学的管理。

加大对异地办学机构的监督力度,完善异地办学的管理制度,防止动态更新的异地办学机构存在监管盲区;(2)优化异地办学的教学质量。

要对异地办学机构进行评估和监督,做好异地办学教师的培训、考核与评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3)创新异地办学的服务方式。

应从服务标准、服务方式、服务质量等方面发挥异地办学的优势,使教学资源合理调配,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学生体验和学习动力。

总之,异地办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一环,发展潜力和前景广阔。

近年我国高校异地办学新特点、问题对策

近年我国高校异地办学新特点、问题对策

近年我国高校异地办学新特点、问题对策
近年我国高校异地办学新特点、问题及对策探讨摘要: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校异地办学进入了新阶段。

本文以国内知名高校为分析重点,认为其发展呈现出国际色彩浓厚、专业特色鲜明,产学研紧密结合,经济管理类、文化服务类专业兴起的特点。

结合对部分高校异地办学情况的考察,本文对其共性特点、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高校异地办学未来发展的对策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异地办学大学城高教园发展模式
自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转变,异地办学在广东、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兴起。

多年来异地办学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目前有关我国异地办学工作的理论基础还处于相对贫乏的阶段。

为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有必要对我国异地办学的情况进行梳理分析,探讨其中缘由和内在规律。

为此本课题组对国内异地办学机构的近况做了调研,对深圳、苏州两地部分院校进行了实地考察。

一、我国知名大学异地办学概况
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的异地办学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世纪90年代到90年代末期[1]。

改革开放强力拉动地方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异地办学开始兴起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

第二阶段,上世纪90年代末期到2007年左右[1],国家大力推动高等教育使之进入新的高速发展期。

此时许多高校原有的校址已。

高等院校多校区办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等院校多校区办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等院校多校区办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高等院校实行多校区办学,是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管理体制改革而形成的一种新生事物,也是当前高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多校区办学不仅给高校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伴随教学成本提高、教学资源浪费、校园文化缺失和割裂等问题。

这一系列问题成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和管理实践者面临的新挑战。

为化解多校区办学中的问题和矛盾、规避多校区办学的风险,应该从寻求政府支持、合理定位校区功能、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做好资源整合等几个方面作出努力,力求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高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标签:高等院校;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高等院校多校区办学,是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管理体制改革而形成的一种新生事物。

在我国,高等院校多校区办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的时间。

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多校区办学给高校发展带来广阔的前景,迅速扩大了高校招生规模、拓展了办学空间,并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

然而,多校区办学在给高校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伴随一系列问题。

当前,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的运行机制,以化解多校区办学中的矛盾、规避多校区办学的风险,成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和管理实践者面临的新挑战。

一、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分析在多校区办学过程中,因各个学校办学历史、形成过程、校区间距等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模式。

总体来说,多校区办学一般采用“条”和“块”结合的模式。

所谓“条”,即是学校多校区的纵向管理,是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向校区的延伸管理;所谓“块”,即是校区内部的横向管理,由校区成立的管理机构实行本区化管理。

根据对“条”、“块”的侧重点不同,高校多校区办学主要形成了如下4种管理模式:1.以条为主的管理模式以条为主的管理模式,通常表现为由学校统一制定发展规划,统筹教学资源、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学院则是二级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教学、科研、行政组织的运作;各分校区作为二级学院所在地,不设任何管理机构。

关于异地办学教学保障的思考

关于异地办学教学保障的思考

关于异地办学教学保障的思考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实施异地办学,即在不同地区开设分校或者拓展校区,以满足更多学生的教育需求。

异地办学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尤其是教学保障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就异地办学教学保障的思考进行探讨。

一、教学资源保障在异地办学过程中,教学资源的保障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不同地区的教学资源可能存在差异,包括教师队伍、教学设施、教学用具等。

学校需要做好资源整合工作,确保异地校区的教学资源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可以通过调配优质的教师资源,优化教学设施,以及统一教学管理等方式,来保障异地校区的教学资源。

还需要对异地校区的教学资源进行评估和监管,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条件符合相关标准。

建立健全的教学资源共享机制,让不同校区的教师和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各地区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保障异地校区的教学质量是异地办学的关键问题。

学校需要建立统一的教学管理体系,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规范教学行为,完善教学评估体系,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还需要加强教学监管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存在的问题,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师资培训机制,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确保良好的教学质量。

加强学生管理和辅导工作,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支持和帮助,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

三、校区管理保障在异地办学过程中,校区管理是一个重要问题。

学校需要建立统一的校区管理体系,明确各地校区的管理职责和权限,规范管理行为,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章,以及加强对各地校区的管理监督和评估,确保各地校区的管理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还需要加强校区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促进信息共享和资源交流,增强整体管理效能。

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及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问题,保障各地校区的正常运作。

四、学校声誉保障异地办学过程中,学校的声誉保障是一个重要问题。

学校需要加强对各地校区的督导和指导,确保各地校区的教育教学工作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标准,提高学校的整体声誉和影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本文以南通大学启 东校 区建设为例 ,简述 了启 东校区异地 办学的方 向及过程 中遇到的 问题,并从启 东校 区
师资队伍建设、教务管理 系统建设 、学生管理制度建设、教学质量监督体 系建设、办学特 色、办学成效等几个方面阐述 了启
东校 区的应对措施 ,为将启 东校区建成“以人为本 、求真务 实、引导社会、与 时俱进”的新型大学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 。
二 、启 东校 区 的应 对 措 施
件还是生活条件均不如校本部 已有 的基础好 ,而且别妻 离子分
(一 )教 师 聘任 制度 的 建 立 。 哈佛 大 学 前 校 长 科 南 特 说 过 :
割家庭 生活 ,会有众 多不便 ,因此 很多校 本部教 师不愿意 主动 “大 学 的荣 誉 不 在 于 它 的校 舍 和 人 数 ,而 在 他 一 代 代 教 师 的 质
[关键词 ]异地 办学;教学管理 ;启 东校 区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671—5918(2018)08—0028—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8.08.013
[本 刊 网 址 ]http://www.hbxb.net
是 旧唯物主义者认为 的抽象 的纯粹 生物学意义 上的人 ,而是具 了启东校 区师 资 队伍 的相对 稳 定 ,保 障 了启 东 校 区的 教学 质
有社会性的从事 着人事 和实践 活动 的现实 的人 。而新校 区建 量 ,有利 于分校 的长期稳定发展 。
立初期 ,校本 部 的校园文化得 不到传 承 ,这一弊端 会影 响新校 区学生管理工作效果 。教育者 的人格 力量 、特 有风范对 受教育 者 的无 形 影 响 往 往 是 终 生 的 。 新 校 区建 立 初 期 ,辅 导 员 大 都 是 刚走出校园的毕业生 。自身稚气未脱 ,对学生管 理工作经验 严 重 缺 乏 ,遇 到 特 殊 、紧 急 情 况 往 往 不 能 采 取 安 全 有 效 措 施 ,这 也
办学 成效 ,关 系到通 大本部办 学的积极性 ,关 系到启 东市政府 制度 的建设使大学教师达到“会教”;通过制度对 教师利益分配
对 大 学 管 理 政 策 的制 订 。 因此 ,启 东 校 区 解 决 运 行 中 实 际 问 题 的调整使大学教师“愿教 ”;创新监管制度设计使 大学 教师树立
的能 力 ,是 办 学 成 功 与 否 的 关 键 因素 。
“要 教 好 ”的 意 识 是 新建 校 区需 要 解 决 的 问题 ,这 些 问 题 的 解 决
一 、 异 地 办 学 中常 见 问 题 分 析
是教师课堂 良好教学质 量的保障。
(一)师资问题 。办学伊 始 ,从 总体 上来说 ,无论 是工 作条
提出 申请去新校 区任课 。即便一 些勇 于奉献 的教 师主动请 缨 量。”启东校区的师 资队伍建设 ,既不 同于母体 学校本 身 ,又不
到新校区任课 ,但 新校 区 的工作 、生活 条件 、科研基 础 、管理 体 同于全新 的大 学 ,它所 采用 的是 专 、兼 职相 结合 的 师资 队伍。
在高等教育大众 化发 展 的浪潮 下 ,高等 教育 呈现 出多样 的提 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的多样 性 、教 学条件的保 障、教学
化 、层次化 、个性化 的发展 趋势 。启 东校 区异地办 学过程 中遇 过程 中实 施 的有 效 性 以 及 学 生 培 养 的 水 平 等 诸 多 内 容 。 而 这
(二 )教 学事务管理 问题 。教学管理 是决定 一个 学校教 学 聘 ,择优调入 。启东校 区正是 采用 了此种 教师 引进机 制 ,才使
活 动能否正 常运 行的关键 环节。其一 ,管理人员 。新 校区运行 得启东校 区既有本地相对稳定 的全职 教师 ,也 有母体学校 的特 初期 ,教 学管理 人员是从 本部 教务管理 人员 中借 调使用 ,这些 派教师 。特派教师 的课程对青年教师全 面开放 ,青年教师 可利
果新校 区管理制度没有被完善 ,而是刻板 延用校本 部的管理制 越 式 发 展 。
度 ,很可能会降低办事效率 甚至于混乱。
为 了支持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去启 东校 区任课 ,学校也
(三)学生 管理 问题 。学 生管理 的主体是 学生 ,是 人 ,但不 相应地制订 了激励机制和相应补贴 。这种 选派 、激 励机制保证
制 及 运 行 机 制 能 否 吸 引 、留住 教 师 ,特 别 是 优 秀 教 师 任 教 也 是 一 般异地 办学教师来 源主要有 两个途径 :一 、建立 有效 的选拔
值 得 深 思 的 问 题 。
激励 机 制 ,吸 引 本 部 优 秀 教 师 到 异 地 办 学 点 教 学 ;二 、公 开 招
湖北 函授 大学学报 (2018)第 31卷 第 8期 总第 222期
论 高 校 异 地 办 学 的 问题 及 对 策
以南 通 大 学 启 东 校 区为 例
பைடு நூலகம்
丁衬 衬 ,张振 兴 ,曹 阳 ,奚 汉清
(1.南通大学杏林学 院 ,江苏南通 226000;2.南通 大学 管理学 院 ,江苏南通 226000)
借调 的教学 管理人员对校本部的管理模式 不免有些思维定 势 , 用课余 时间去课堂旁听 ,弥补 自身教学经 验的不足之处 。正 是 这 些 因 素会 不 会 影 响新 校 区 的 正 常 运 行 ?其 二 ,管 理 制 度 。如 这 个 优 势 ,才 使 得 启 东 校 区 的 师 资 队伍 建 设 实 现 了 超 常 规 、跨
到的各种 问题 ,如 师资 问题 、教务管 理 问题 、学 生管理 问题 、教 些 内容 的有效实施 与否 取决于 大学教学 过程 的 主导者——大
学 质 量监 督 问 题及 怎样 应对 这 些 问 题 ,直 接 关 系 到教 学 质 量 和 学 教 师 的教 学 能 力 水 平 和 “乐 教 度 ”。学 校 怎 样 通 过 教 学 培 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